《我的家在哪里?》教案(通用2篇)
《我的家在哪里?》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及背景2.掌握虚写和实写的技巧能力目标1.反复朗读文章,体会作者思绪的发展2.结合自己做梦的体验和实际的经历,体味作者浓浓的乡愁和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眷念3.感知文章的深层含义,感受文章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家的眷念和牵挂教学重点和难点1.感受作者对家的眷念和过去生活的怀念2.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教学方法:诵读法、谈话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教师唱出“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它”。上世纪八十年代潘美辰用真诚和动人心弦的歌声告诉大家:“我想有个家”。家不需要太华丽,不需要多大的地方,但是家却不仅是我们安身的地方,而且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当我们孤单的时候,落寞的时候,因为有家,因为有家人的关怀,一切还是那么温暖。但是同学们,家却不是每个人理想当然而有的,对于许多人来说,家只是一个不可即的名词,只能埋藏在心里,化作点点的泪水。譬如远离故乡的人,譬如孤儿,譬如冰心奶奶……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家在哪里?》这篇文章,让我们走进冰心奶奶的世界,寻找她要寻找的家。二、全班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三、(带着题目的问号去读,读完后提问)
1.冰心老人的家在哪里,有答案了吗?
2.她是如何意识到这个答案的?
3.为什么在梦里能找到这个答案?原文是怎么说的?
4.冰心老人现在住在哪里?是在中剪子巷吗?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结构。梦中的家----现实的家,虚写—实写)四、介绍冰心及其生平,联系生平[背景资料]
对于个体来说,冰心是幸福的。她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有父母的厚爱,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我觉得我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开朗的,首先是健康的。该得的爱,我都得到了,该爱的人,我也都爱了。”长大后,她的爱情、婚姻都是和谐、美满的。
但作为中国的一分子,她并不可能是完全快乐的。20世纪,中国风雨飘摇、动荡不安。中国的沧桑、苦难她都经历过。“五四”运动时,她与其他学生冒着镇压的危险参加游行、示威及其他反抗活动;抗日战争时,她流离西南与人民同甘苦;文革时,丈夫被划为右派,她和丈夫不但要遭受抄家之难,还要罚跪家门三四小时。60多岁的她,每天6点多就得赶车上班去中国作协扫厕所。尽管冰心一直抱着乐观、积极、博爱的态度生活,但她所经历的痛苦不可能对她没有任何的影响。四、文章中有“家”的句子?(几句?能把它读出来吗?)
第一次:“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
第二次:“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
第三次:“------但都不是我的“家”!”
第四次:“万万没想到我还有一个我自己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1.为什么说“中剪子巷”才是作者心中的家?
(关于“旧时的北平”“大街上的人”“车夫”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男女老幼,都是“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一站就站老半天。
作者在叙述梦境时,被车夫称作“你”而不是“您”,还有动词“举”“拉”等
(1)虽然贫穷,落后,但那是一个没有争斗的美好的世界。那里的男女老幼亲如一家,它平淡,祥和,温馨。
(2)那是年少生活的一段日子。代表着一种真、善、美。那是她十多岁到二十多岁度过的地方,她的理想、抱负正是在那树立的。在北京中剪子巷的家里,父母之爱、姐弟之情陪冰心走过了一生中的黄金岁月,即“一生中最热闹、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一段”。她生命中最初的荣誉与美德,理想与追求都在中剪子巷里生根发芽。
一个人对这段日子的眷念,意味着眷恋什么?
参考答案:眷念人生的真善美,对纯净的外界的渴望。
2.“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作者为何要在“家”前面加“灵魂深处永久”几个字?
a、作为一个迟暮的老人,作者会对早年,尤其是童年的生活产生无尽的眷念。回首之际,才会发觉这一切都会珍藏在记忆的最深处。
b、作者对童年的眷念,实际上是对童年所代表的人生的真、善、美的眷念与坚持。对那段追求知识和真情的激情岁月的向往,对一股股流溢着爱与温馨的生命灵泉的眷念。是作者精神家园的追求。
3.为什么说世界各地我住过的地方都不是我的家?
(世界各地我住过的地方只是一所所房子。它安放的只是作者的身体,而中剪子巷有父母、弟弟们的亲情,有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是对人生的真善美的向往和眷恋。眷恋儿时的纯真、快乐;眷恋人情的温暖、亲密;眷恋无世俗烦扰、玷污的生存环境。它已上升为作者的精神家园。)
4.既然作者心中有个家,为什么说自己“一无所有”?作者说自己“一无所有”其实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因为作者无权、无官、无级、无款、无旧。物质上不丰富,但精神上却非常富足,正如她的笔名“冰心”一样,她有一身的清白,一颗坦荡从容、堂堂正正做人的心灵。表明了作者对争名夺利的现实世界的憎恶和对纯净的精神家园的追求。
(让我们一起满怀激情,把最后一段文字朗读一遍)
5.作者心中的“家”代表的是一种怎样的追求呢?
是作者的精神家园的追求。渴望一个清淡、素雅、平和、充满亲情与温馨,又不受外界干扰的世界。它藏在人心里的最深处,“从来不需要想起,但永远也不会忘记”
五、小结这篇文篇幅短小,作者以她90多年的人生经历,唤起了人们潜藏在心底的美的情感,让人回忆起最初的家园。文章紧紧围绕着“家”这个题眼,精心地选用了一个本身就含有不断苦苦追寻求索的疑问句为标题,从梦入手先点明内心深处的眷恋和向往,然后将梦中儿时的家与现实的家加以对比,表明了作者对争名夺利的现实世界的憎恶和对纯净的精神家园的追求。
现在我们明白了冰心老人所说的“家”的真正含义,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那么在你的心目中“家”是什么样的呢?
《我的家在哪里?》教案 第2篇
教与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社区的功能,关注社会。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及读图画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认识目标:掌握地图“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三要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社区的工具——地图,社区的概念及社区的功能。
教学难点:认识社区的工具——地图。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通过收集资料和实地观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地理位置、相关设施等多方面情况。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把学生分组,准备有关地图和本地社区的基本情况。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讲授——问答教学类型。突破教材的束缚,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贯彻全程教学观念,强调学生自主收集相关社会信息的能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组织好合作学习小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教与学过程
[导入新课]说一说你的家在哪里,描述一下自己家周围的环境?
学生分组活动,互相交流自家周围的环境。各组派一名代表,描述一下自己家周围的环境。
[新课教学] 从社区看我家
一、社区的含义
人人都有一个家,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里,我们把这个区域叫社区。那么到底什么是社区呢?请欣赏下列图片,谈一谈你印象中的社区应具备哪些要素?(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人口、一定地域,即生活空间;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一定的组织管理机构;社区意识)
你能结合这些社区的要素,给社区下个定义吗?(见教材p6第一自然段)
提问:不同的社区所处的位置很不一样。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对你们家所在社区的位置和环境一目了然呢?(过渡到画平面图)画平面图是常用的办法,我们来看这样两幅社区平面图。
展示:课本图1-1和图1-2。思考:①这两幅图画的是同一地区吗?它们有什么不同?②试着向同学描述图中景物的相对位置,看同学能否明白?③怎样修改一下,才能使这两幅图趋于一致?
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图1-1和图1-2,合作讨论找出它们的差异。各小组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观察得最仔细,差异找得最多。(两图的方向不同,符号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有异、图幅有大有小等。)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完成图下第二小题。可以让一组扮演杜鹃,一组扮演王朋,分别描述这两张图,看其他同学能否听明白。
二、地图的三要素
教师作适当引导,自然过渡到“怎样修改,才能使别人容易读懂?”的问题。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后由教师或师生共同归纳。
两图的方向不同 要有统一的方向 方向
符号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有异 要有统一的符号 图例和注记
图幅有大有小 要有统一的大小 比例尺
结论:画某一地区的平面图,应该在图上注明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以便让人一目了然。
引导学生读图1-3,并与前面两图加以比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它们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哪幅图反映的事物更清晰明确,阅读图旁对三要素含义的注释,加深对三要素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带领学生阅读“地图的语言”。
我们学习了地图的语言,大家思考我们在画平面图时应注意什么?
1、方向
议一议:现实生活中,同学们是如何确定方向?(指南针、看太阳东升西落、看树冠的疏密、年轮等)
提问:根据我们以前了解,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有哪些呢?
展示一些地图,让学生归纳:指向标、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练一练:如果有一个人在医院(图中圆圈处),他想到邮局(或银行)去,他向你问路,你应该如何描述?
2、比例尺
提问: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除了刚才大家看见的线段式外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shape * mergeformat
1:2500000
学生可根据所见过的地图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根据课本上的“阅读卡”进行回答。
归纳:线段式、数字式
练一练:把下列比例尺的表示方法转化成其他两种形式
1:5000000 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600米 0 30米
算一算:①北京离天津1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②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长是12厘米。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960米)
比例尺计算公式:
展示:比例尺为1:320 000 000的中国地图。
提问:请分组计算我国东西直线距离、南北直线距离及从杭州到曾母暗沙的距离。
比一比:一幅浙江地图与一幅中国地图,哪一幅表示的面积比较大,哪一幅描绘的事物比较详细?(在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小。)
3、图例
读图1-4“一些常用图例”:将形状相似或相近的符号进行分类
转承:大家已经知道了画一幅平面图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们来实践一下,看能否用一幅完整的平面图向大家介绍你所在的社区。
学生分组画平面组并向全班介绍
转承:上面,我们已经学会了描述了自己所生活的社区位置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我们所生活的社区对我们的意义。
在社区中生活
提问:你所在的社区能为你和你的家人提供哪些便利?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总结:社区的功能:政治、经济、文化、管理功能
提问:你喜欢自己所在的社区吗?请说说你对自己所在社区的感情?
学生发言……
总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所生活社区的一分子,都会对它生依恋的情感,教会产生一种认同感,都会共同维护社区的发展。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