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jingluocom

更新时间:1周前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活动,整理与疏通运算定律、性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弄清简便计算的来龙去脉,体悟到凑整思想。

  2.通过错例诊断、跟进练习,在真实场景中查漏补缺、自我反省,提高简便计算能力。

  3.通过另眼鉴赏,从另一个视野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

  教学流程:

  一、激活知识、整理疏通

  1.收集课前学生出的可以简便计算的试题。并校对反馈

  1259872+93+2821254(3/8+4/12)24546+541/53/8+5.36+4.64

  2.对试题按一定标准分类。(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分类。)

  3.全班反馈。

  预计学生会出现如下几种请款

  (1)按照各种运算定律各一类。(五类,在黑板上贴出来)

  (2)按照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分成三类。

  二、查漏补缺、跟进练习

  1.猜测前测题中哪些题错误的人数最多?

  762.50.44.4252/53.6-2/52.125641253/5+2/53/5+2/5

  2.出示全班每题出错的统计数据,说一说感受。

  3.错例诊断:通过让学生圈一圈、想一想、评一评等诊断与反思手段,达到对知识的'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运算定律与性质。

  4.渗透简便计算的策略多样化与优化。

  5.跟进练习

  (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5/7+2/7(0.7+0.7+0.7+0.7)255.80.125+11.6(11+14)7.60.4

  (2)选一选

  1/381/38的正确答案选( )

  (3/7+7/11) 711的简便计算方法是( )

  三、回顾整理,提炼思想。

  对复习方法以及简便计算的思想作梳理与提炼

  四、另眼鉴赏,拓展提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2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练习八。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整理和复习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2、整理和复习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3、整理和复习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二)、能力调解点

  1、正确计算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提高计算能力。

  2、会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整理和复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1、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2、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巩固知识。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整理混合运算、应用题、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2、教学难点: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提高计算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课件

  五、教学步骤

  (一)、整理

  1、混合运算:

  (1)、出示148—111÷37

  说一说运算顺序。

  (2)、出示(148—

  111÷37)×5说一说运算顺序,并计算。

  (3)、出示720+650÷130说一说运算顺序。

  (4)、出示5000—(720+650÷130)说一说运算顺序,并计算。

  (5)、引导学生说一说混合运算的顺序。

  (6)、出示第32页第2题。

  分组讨论。并独立计算

  2、应用题。

  (1)、出示第32页第3题。(投影出示)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说一说怎样想的?

  (2)、出示第32页第4、5题。(投影出示)

  通过比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出示第32页第6题。(投影出示)

  独立计算。

  3、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1)、投影出示第33页第7题。

  (2)、分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3)、独立填写。

  (通过整理混合运算从两步到三步,进一步加深运算顺序,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理就是抓住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形成网络。)

  (二)、练习

  1、混合运算:

  (1)出示练习八第1题,投影出示

  ①分组讨论、交流;

  ②汇报并订正。

  (2)分组计算,练习八第2题。

  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文字题。

  分组讨论并订正。

  (2)、独立练习,第3(2)、(3)题。

  3、应用题。

  (1)、投影出示,练习八第4题。

  (2)、独立练习,练习八第5、6题。

  (三)、全课小结(略)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口算(10分)

  320+185:600÷50;5800÷100:3900÷300;

  4800÷60;148+37;350+470:420—150;

  200—82;175—56:54+97:32+368:

  120+90:199+76:12+18+14:25+67+75

  二、填空(30分)

  1、画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12分

  (1)、60—80+16×3

  (2)、30+(%—12×5)

  (3)、(1070+28×289)÷18

  (4)、(285—15+20)×3

  2

  、在口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3.在O里填上“>”、“

  25×(225÷25)○25×225÷25

  34+66×40○(34+66)×40

  540+27—18○540÷(27—18)

  三、计算(16分)

  1.(4800÷75+36)×24

  2.(338+565—204)÷3

  3.1520—(970+38×2)

  4.540+9÷3+16

  四、列式计算(20分)

  1.82与25的`差,乘16与18的和,积是多少?

  2.1530除以5的商,加上14乘7的积,和是多少?

  3.25与18的积,减去756除以4的商,差是多少?

  4.720与160的和,除以84与40的差,商是多少?

  五、应用题(24分)

  1.一个生产小组,每个人每小时制6个机器零件,10个人8小时可以制多少个机器零件?

  2.运动会上315个同学参加团体操,他们平均分成5队,每队再平均分成7组,每组有多少个同学?

  3.学校买了5个排球,每个40元;买了5个篮球,每个25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4.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同方向出发。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25千米,乙骑摩托车的速度是甲的3倍。3小时后二人相距多少千米?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做早餐、沏茶、烙饼等家务劳动的分析、研究,体会如何安排节省时间。

  2.了解运筹思想、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每组学生准备1口“锅”、3个“饼”(硬纸模型)。

  教学过程:

  一、当家中的“省时”策略

  1、早餐

  课件播放小学生明明在“叮叮”的闹钟声中起床,一边忙乱地做事,一边自言自语:“今天我自己当家,一定要做得像妈妈那样好。怎么安排呢?先洗脸刷牙吧!哦,该点火煮鸡蛋啦!(做等待状)快熟吧!噫,不能急,平常妈妈说鸡蛋要多煮一会儿,才能预防禽流感呢!只有再耐心等一会儿啦!呀,还要用微波炉热牛奶呢!终于可以吃饭啦!好香呀!不好,要迟到啦!快走!”

  电脑出示明明一大早耗时43分所做家务情况。

  (1)师:“明明为什么会迟到?你能帮他出个主意吗?”

  生答,教师出示改进方案:

  (2)师:“为什么要把洗脸刷牙、热牛奶与煮鸡蛋同时进行呢?”

  生:“因为利用等待鸡蛋煮熟的时间洗脸刷牙和热牛奶,就可以节省13分钟,现在总共只要30分。”

  师:“真是当家才知‘时间’贵呀!不过,只要合理巧妙地安排,时间是可以节省下来的。明白了这一点,明明以后做早餐完全不必那样慌慌忙忙了。”(板书课题:怎样安排合理)

  2、沏茶(教科书例题2)

  课件展示:中午,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明明烧水沏茶。明明小声嘀咕:“这次我得好好安排安排。

  我们来看看明明沏茶需要干些什么。电脑出示沏茶所需的工序(略)。

  (1)师:“沏茶的工序这么多?怎样安排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呢?”

  (2)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间交流。

  (3)全班交流。

  [预设:]

  生1:“我们认为只用9分钟就能让客人喝上茶。先烧水,在等待水烧开的8分钟里就可完成洗水壶、接水、洗茶杯、找茶叶四件事,然后用开水沏茶花1分钟,共用9分钟。”

  生2:“我们不同意他们小组的意见。水壶还没洗、里面又没有水,能放到锅里烧吗?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先洗水壶、接水,再烧水,烧水的同时只能做洗茶杯、找茶叶两件事,然后用开水沏茶花1分钟,共需要11分钟。”

  (4)师:“你们觉得哪一组讲得有道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下图。

  (5)教师小结:“对!我们首先得分清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必须先做,哪些事情可以与其它事情同时做,再作出相应安排。”

  3、烙饼(教科书例题1)

  师:“看来,当家真不那么简单!烙饼中又有什么学问呢?”

  电脑出示关于烙饼的一些要求。

  (1)师:“烙1个饼要用多少时间呢?”

  生齐:6分钟。

  (2)师:“烙2个饼最少要用多少时间呢?怎样烙?”

  生齐:“还是6分钟。把两个饼一起放进锅里,先烙正面,再烙反面。”

  (3)师:“如果烙4个饼最少要用多少分钟?怎样烙?”

  (4)师:“6个饼呢?8个饼呢?当饼的个数是双数时,所需时间与烙2个饼所需时间有什么关系?”(饼的个数是2的几倍,就要用几个6分钟。)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都是每次烙两个饼,前两个饼的两面都烙熟后,再烙后两个饼。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便,我们暂且把这种烙法称为一次成型法。”

  (5)师:“现在明明要烙3个饼,最少要用多少时间呢?怎样烙?”

  (指名一位学生上台演示)

  [预设:]

  如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不对!烙3个饼不应该是12分钟,只要9分钟。”

  师:“你为什么认为只要9分钟?”

  生:“如果像他这样烙,在烙第三个饼的时候,锅的一半位置是空着的,这不浪费了时间吗?我把前两个饼烙熟一面后,马上换上第三个继续烙;然后将取出的那一个放回锅里和第三个一起烙另一面。锅就不会有空位,所以只要9分钟。”

  师:“你们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这种方法是不是行得通呢?大家动手试一下吧!为便于操作,建议各小组在试验中给每个饼编号、并安排专人记录烙饼步骤及所需时间。”

  如没有学生想出这种最佳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6)各小组策划安排,再交流,并请一个小组上台用“锅”和“饼”演示。

  根据学生汇报,老师小结:

  第一步:烙1、2号饼的正面,用3分钟。

  第二步:把2号饼暂时取出,把3号饼放入,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又用3分钟。

  第三步:取出1号饼,放入2号饼,烙2、3号饼的反面,用3分钟。

  一共用9分钟。

  (7)师:“只烙熟某个饼的一面,就换上其它饼继续烙。我们也给这种烙饼方法起个名好吗?”

  生:“交替成型法、两次成型法、替换法……”

  师:“好!姑且叫它‘交替成型法’吧!这种烙法与一次成型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节省时间呢?”

  (8)师:“那么烙5个饼最少要用多少时间呢?烙7个饼呢?……”

  生答,教师板书:

  张数

  1

  2

  3

  4

  5

  6

  7

  8

  ……

  分钟

  6

  6

  9

  12

  15

  18

  21

  24

  ……

  (9)师:“当饼的个数是单数时,所需时间有什么规律?怎么烙?”

  [预设:]

  生1:“饼的个数是单数时,都可以先两个两个地烙(一次成型法),最后剩下3个饼,是单数个,采用交替成型法来烙。”

  生2:“我发现饼的个数是单数时,有几个饼,所需时间就是几个3分钟,它的规律和烙双数个饼时一样。”

  生3:“除了1个饼以外,烙饼所需的分钟数都等于饼的个数乘3。”

  (10)师:“生2和生3的发现很有价值,那为什么无论饼的个数是双数还是单数,所需分钟数都等于饼的个数乘3呢?”

  [预设:]

  生1:“只有烙1个饼时锅才空着一部分,而烙两个以上的饼都有可通过合理安排始终不让锅里出现空位。所以每增加一个饼,时间只增加3分钟。”

  生2:“实际上一次成型法也好,交替成型法也好,都是为了使这口锅在烙饼时一直不会有空位。”

  二、实践运用策略

  1、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的事例呢?

  生相互交流。

  生:我打开电脑边听音乐边上网下载资料;

  在家拖地板和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可同时进行;

  在车站等车时记英语单词;

  ……

  2、你对下面几件事情有什么好的建议?

  (1)两个小孩到肯德基餐厅吃饭,甲说:“我们快去排队买吃的吧!”乙说:“我们应该赶快去寻找座位才对!”

  (2)如何安排炒菜顺序?

  (4)教材第114页“做一做”的第1题:怎样给餐厅里的三位客人安排炒菜顺序才合理?

  (题略,教科书第114页“做一做”第一题。)

  小组1:“可以安排两个厨师给1、2号桌分别炒一个菜;再分别给2、3号桌炒一个菜;再分别给1、3号桌炒一个菜。这样就比较公平,不会让任何一位客人等待的时间特别长。”

  小组2:“我们不同意。因为2号桌是位老人,所以先让两个厨师都给2号桌炒菜;再分别给1、3号桌的客人炒菜。这样对两位年轻顾客还是公平的。”

  ……

  师:刚才我们有的从客人等待时间长短的角度,有的从尊敬老人的角度谈了各自的意见,都很有道理。

  三、提升“合理”、拓展认识

  你曾经有过这样的行为吗?你对此有何想法?

  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看书。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红红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

  教师小结:合理安排不但要考虑节省时间,也要考虑人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实用)托班音乐教案幼儿园

(实用)托班音乐教案幼儿园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

(集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集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

音乐教案小星星

音乐教案小星星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

(优秀)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

(优秀)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

碰一音乐教案

碰一音乐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精简2篇)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精选2篇)下学期 4.11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第1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已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35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热门]3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

第二教时(精拣13篇)

第二教时(通用13篇)1.3 第二教时 第1篇  1.3 第二教时复习:交集、并集的定义、符号授课: 一、集合运算的几个

人教版高一数学教案(精简20篇)

人教版高一数学教案(通用2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