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物教案范文汇编10第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
高中生物教案 1
教学目标:
1.理解叶绿体内光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2.理解叶绿体内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
教学重点:
光能如何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
教学难点: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从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影响以及我国耕地减少与人口数量大引发的粮食需求的突出矛盾;从提高粮食产量的紧迫性和巨大潜力,引出进一步对光合作用中能量转换和物质变化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从而导入本节的研究内容——光合作用。
二、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发现问题
1、 光能转换成电能
观察探索 通过复习高二所学的光合作用有关知识引入高三学习的重点------对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进行深入研究。
围绕光能转换成电能,复习回忆叶绿体的结构,与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有关的色素,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1)A、B表示色素,请问它们分别代表什么色素?以及各自有何作用?
(2)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3)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是怎么失去电子的?
(4)失去电子的叶绿素a是什么性质?怎样才能恢复稳态?
(5)失去电子的叶绿体a从哪里夺取电子?
(6)试写出水光解的反应式?
(7)脱离叶绿素a的电子去哪里了?
(8)最初的电子供体和最终电子受体分别是什么?
(9)能量转换的场所是什么?
思维发散与开拓 绿色植物这种独有的现象在哪些领域有广阔应用和研究前景?
同时提出水的光解中电子的传递和氢离子的去路的问题,以此进入第二个研究主题,即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
2、 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
在叶绿体的囊状结构的薄膜上发生的能量转换的两个步骤,由光能转换成电能,由电能进一步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是连续不可分割的过程,光合作用中光合磷酸化与电子传递是偶联的。观察多媒体,引导学生分析。
(1)2H2O→O2+4H++4e- ,水的光解产生的.电子和氢离子最终传递给什么物质,并生成了什么物质?尝试写出物质变化的反应式。
(2)在电子传递过程中还形成了什么物质?写出其反应式。
(3)电能转换成的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什么物质中?
(4)活跃的化学能意味着什么?
(5)NADPH除了携带一定能量的物质外,还具有什么性质?
(6)NADPH用来还原什么?
3、 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
在暗反应阶段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高二阶段已经学到的知识,教师需要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思考回忆以下问题:
(1)ATP和NADPH参与暗反应阶段的什么过程的反应?
(2)在此过程中能量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场所在哪里?
归纳总结 在分别学习探索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的三个步骤后,依据教材中图2-2,要求学生完整叙述在光合作用中能量转换的全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前后知识比较,发现光合作用中能量转换和物质变化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同时进行的关系,以运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即能量转换和物质变化过程,从而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并形成能力。
知识迁移深化
甲、乙两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内,分别喂养同样小鼠各一只,和长势良好的同样绿色植物各一盆。与甲罩不同的是,乙罩内多了一杯氢氧化钙溶液。两玻璃罩同在阳光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甲、乙两个钟罩内的小鼠和植物各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教师需要特别指导分析乙罩内的小鼠死亡的原因和光合作用中的暗反应的联系,深入体会和总结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
高中生物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概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体会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2、举例说出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3、说出膜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
4、说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5、能熟练把对照的方法运用到探究实验的设计中。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三、教学方法:
讨论 探究实验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第二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
一、质膜的成分和结构
质膜的取材
质膜的成分和结构的探究
细胞壁的成分和作用 【创设情景】多媒体展示细胞图片: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细胞,酵母菌,要求学生比较不同细胞的差异?
【实验探究】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总结】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活细胞的选择性与细胞膜有关。
细胞膜又叫质膜,为细胞把守大门的任务,物质的进出由质膜掌控。质膜有允许某种物质透过的特性,称为质膜对该物质的透性。
【讲述】质膜为什么有选择透性,这应该与质膜的结构成分有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质膜的成分和结构。
【提问】要分析质膜的成分,首先要分离出质膜,再做研究分析,那么取哪一种细胞来分离质膜是最好的?为什么?
【投影展示】人的成熟红细胞图片,
【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获得红细胞的质膜?
【讲述】
材料一:1895年,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膜。
【投影展示】磷脂分子的结构示意图: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
【提问】磷脂分子置于水中的排列形式。
材料二:1925年,E.Gorter和F.Grendelet用有机溶剂丙酮提取人的红细胞膜中的脂质,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该实验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
【讲述】脂肪酸分子的尾部可以摇摆,使得整个磷脂分子能发生侧向滑动,所以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提问】质膜中除了含磷脂,还有其他成分吗?
材料三:Danielli和Harvey分别于1931年和1935年发现细胞膜的表面张力显著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已知脂滴表面如吸附有蛋白质成分时,表面张力则降低。
材料四:1959年Robertson用高锰酸钾或 酸固定细胞时,电镜超薄切片中细胞膜显示出暗一亮一暗三条带。
材料五:科学家将质膜冰冻,然后将其撕裂,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撕裂面上有许多颗粒。
【提问】综合以上的结论,描述一下质膜的成分和结构?
【讲述】另外,质膜中还含有糖类等物质。
所以,质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
质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性。
【提问】细胞壁的成分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酵母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菌没有完整细胞核,只有核区。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其它都有细胞壁。
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回答:人的红细胞。因为该细胞成熟后只有质膜的膜结构,没有细胞核和其它结构的膜,分离容易,便于取材。
加蒸馏水,让红细胞吸水涨破,经过离心提取较纯净的质膜。
结论:根据相似相溶性原理,细胞膜的成分中有脂质中的磷脂分子
学生讨论回答。
头部朝外,尾部朝内。
结论:质膜是由脂双层组成,并不是一层脂质物质组成的。
结论:质膜中含有蛋白质。
结论:两层蛋白质夹着中间的脂双层。
结论:这些颗粒就是镶嵌在脂双层中的蛋白质。
质膜是由脂双层和蛋白质构成的;脂双层形成基本骨架,蛋白质镶嵌在其中。
答: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作用是保护和支撑作用,相对质膜而言,细胞壁是全透性。
提高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课堂的引入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师仅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协作学习的态度。
及时纠正错误,加深印象。
步步设疑,层层深入,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观察。
七、板书: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
高中生物教案 3
一、教材内容分析
呼吸作用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细胞呼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第三节的内容。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呼吸作用的概念,再重点讲述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三大部分内容,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等内容紧密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提出并解决疑惑,敏锐地发现生成性问题,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本节课所揭示的细胞呼吸的本质,使知识结构完整化、逻辑化、系统化,并能在一定范围内迁移应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探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及过程,培养归纳、分析、比较的能力;通过资料和图片阅读。
思考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培养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及本质。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导入新课(2min)
由上节课内容的回顾引导学生记忆探究实验的相关结果;使学生对细胞呼吸有总体的认识:
①回顾细胞呼吸的概念。②上节课的探究实验得知细胞呼吸分为两类: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二)学习新课(36min)
1、有氧呼吸(17min)
(1)让学生快速阅读P93~94有氧呼吸部分。(2min)
(2)教师做出下列总结:(4min)
①有氧呼吸的顺利进行需要有氧的参与。②作为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还需要有酶的参与。(提示:本章第一节内容)③在前面学习细胞器的时还了解到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提问:从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出发,线粒体的哪些结构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线粒体为什么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呢?
ppt展示线粒体结构示意图,标示出各部分结构名称。说明线粒体基质与内膜上分布着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3)播放ppt及Flash动画展示并讲解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7min)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发生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子葡萄糖脱氢氧化成两分子丙酮酸,脱下少量的氢[H],释放少量的能量,一部分能量散失,少量储存在ATP中。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彻底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两分子丙酮酸氧化脱羧,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出少量能量,一部分能量散失,少量储存在ATP中。
第三阶段:[H]和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前两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生成较多的'ATP。列出每个过程的反应方程应式,强调[H]的写法,讲解酶的催化作用以及各阶段生成的能量多少。
由三个阶段的反应方程式推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请学生上台写出反应式,并修正讲解。(1min)
(4)教师做小总结:(4min)
根据有氧呼吸的过程可知:氧化分解1mol葡萄糖需要消耗6mol氧气和6mol水,将产生12mol水和6mol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形成38molATP。
其表达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0+能量
通过表格比较三个阶段,它们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之处呢?
共同点:都需要酶的参与;不同点:从反应场所,反应物,生成物,放能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强调:①反应场所从细胞质到线粒体中,又从线粒体基质到线粒体内膜上的区别。②第三阶段产生大量能量,与氧气参与反应有关。③各阶段的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联系: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第一、二阶段的反应产物[H]作为第三阶段的反应物参与反应。
2、无氧呼吸(7min)
(1)让学生快速阅读P94~95有氧呼吸部分。(1min)
(2)播放ppt及Flash动画展示并讲解有氧呼吸的两个阶段:(3min)
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
过程:①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相同;②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不彻底,而有氧呼吸丙酮酸被彻底分解。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根据产物的不同分为——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
板书两种无氧呼吸的反应表达式:
①乳酸发酵:C6H12O62C3H6O3+少量能量②酒精发酵:C6H12O62C2H5OH+CO2+少量能量
(3)引导学生参考有氧呼吸的概念归纳得出无氧呼吸的概念,并试着标出关键词。(3min)
特点:不需O2;有机物分解不彻底;放能少。
了解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196.65KJ),与有氧呼吸(2870KJ)相比较少。
提问:与有氧呼吸相比,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什么无氧呼吸只能够释放少量能量?
答: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不彻底,大部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因此只释放出少量能量。
3、细胞呼吸原理及运用(7min)
(1)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5min)
ppt出示并填写相应表格,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揭示细胞呼吸的本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构建知识框架,通过箭头表明细胞呼吸的两种类型及其产物,分析得出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5min)
(3)运用细胞呼吸原理,分析生产实践中的现象。介绍细胞呼吸原理常常运用的几个领域。(2min)
①发酵技术:酿酒等;②农业生产:晒田等;③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低温储藏等。
(三)布置课下作业(2min)
完成P96页习题,尝试把归纳所学知识,画成表格或概念图。
高中生物教案 4
一、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我以新课标为依据,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重组教材,优化课堂教学。本节的主干知识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这是一个微观的分子水平上的过程,学生缺乏直观经验,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动画和物理模型模拟等,使这一内容直观化;侧枝内容是RNA的种类及遗传密码的概念、种类、特点等。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繁杂,我将它们置于本节课之前和之后分别讲解。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开篇,是本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用2课时。由于课时调整,我在上完DNA结构后直接跳跃讲述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内容,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教学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够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等。因此,本节教学主要是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描述,而且让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物质结构基础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要达到理解层次的目标,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观点思考和讨论相关的问题,需要运用有关DNA和RNA结构的知识,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进行分析;“为什么是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呢?”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本节教材的另一特点是插图多而且复杂。插图包括结构示意图、化学组成区别图、转录过程流程图、翻译过程流程图和一个mRNA分子上的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示意图等。能否处理好教材中的插图,是本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完DNA分子结构后,已经能够建构DNA的分子模型,并掌握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同时对DNA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探知有关DNA的其他问题,学习的欲望强烈,但是学生往往会陷入学习时明白,学完了就糊涂的困惑中。因此在每节课前都有一个复习旧知识的环节,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能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理解密码的简并性。
2、能力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识图能力,分析归纳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让学生能利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原理和过程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用生物学观点认识和分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教学难点
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基于以上分析,在整体上我决定,一方面从学习目标的任务入手进行教学设计,主要完成什么是转录?怎么转录?什么是翻译?怎么翻译?这四个问题。另一方面调整课堂结构,不再利用传统的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教学叙事程序,而是采用从整体到局部,先了解全貌再深究细节的程序;在策略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设置问题串,层层设疑,激发并保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教法上,采用多媒体课件、模型模拟等形式,把抽象、复杂、微观的过程动态化、形象化、宏观化。这样有利于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感悟和理解,又能节省时间。但教材中的八幅图表不能放弃不用,否则就会忽视了学生的识图、辩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在学法指导上,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高中生物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说明细胞的分化。
2、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
能力方面:进行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人类健康的资料搜集和分析。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⑴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⑵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解决方法:联系初中学过的有关组织、器官、系统的知识;联系不同组织中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特点。从个体发育过程中各种组织、器官、系统的建成让学生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2、教学难点: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实例。
解决方法:从体细胞一般是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繁殖而来的,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携带具有本物种特征的DNA分子的角度,得出细胞全能性。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解法。
五、教具准备:
课件
六、学生活动
1、通过具体实例,启发学生得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点。
七、教学程序
[问题探讨]1、为什么健康人的血细胞数量不会随着血细胞的死亡而减少?2、骨髓与血细胞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一、细胞分化及其意义
出示教材P117、118相关图片讲解。
1、细胞分化的概念:略。
2、引导学生探讨以下问题:
⑴细胞分化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实例。例如,在植物的胚根发育成根的过程中,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的细胞近似正方体。随着细胞的生长,变成伸长区的长方体细胞,后来分化成成熟区的输导组织的导管细胞、根毛细胞、薄壁细胞等形态、结构、功能各异的细胞。又如动物的胚胎细胞形成多细胞生物体。干细胞再生出各种细胞等。⑵细胞分化的过程。
在细胞外观尚未出现明显变化之前,细胞分化的前途就由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决定了。分化的细胞所呈现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首先源于细胞内化学物质的变化,如结构蛋白和催化化学反应的酶,以后依次渐变,不能逆转。因此,分化是一种持久的、稳定的渐变过程。⑶细胞分化的意义。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许多相同的细胞,只有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体,并发育成成体,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3、细胞分化的特点:持久性,不可逆转。
4、细胞分化的时间: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5、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6、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吗?
二、细胞的全能性
1、细胞的全能性概念
教师出示教材P119胡萝卜的组织培养的图片,介绍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的实验。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携带有本物种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在合适的条件下,有些分化的细胞具有恢复分裂、重新分化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能力。细胞的全能性就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介绍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应用)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将绵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培育出克隆绵羊“多利”。
2、干细胞
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做干细胞。例如,人的骨髓中有许多造血干细胞。干细胞有多种类型,可分为成体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也可以分为这样三种类型:能够分化产生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细胞的干细胞称为全能干细胞,它本身可以形成一个生命;不能单独发育成完整个体,但能分化为多种类型细胞的干细胞称为多能干细胞;能分化产生与特定器官和特定生理功能相关的细胞称为专能干细胞。
[资料搜集和分析]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人类健康,讨论回答教材P120相关问题。
三、总结
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分化的生物学意义和细胞的全能性等。
四、作业布置
P120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2节细胞的分化
一、细胞的分化及其意义
1、概念:
2、特点:持久的,不可逆转的
3、时间: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4、意义:
5、实质:基因选择性表达
二、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
2、基础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类型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三、干细胞
1、概念
成体干细胞全能干细胞
2、类型或多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专能干细胞
高中生物教案 6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氧呼吸的过程
3、使学生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4、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
5、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
6、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这两种生物界最重要的两种生理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二、能力方面
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
2、通过让学生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培养学生列表比较能力和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利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理,提出使作物增产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的理解,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科学的意识,同时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材分析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包括、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以及呼吸作用的意义等四部分内容。
1、呼吸作用的概念
教材中提及的呼吸的概念基本上和初中生物课本中提到的类似,只是更加强调发生的部位在细胞中,氧化的底物不只是葡萄糖,还有糖类、脂类和蛋白质,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呼吸作用原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有氧呼吸
教材首先指出有氧呼吸是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接着教材给出了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插图阐述了有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并且指出了各阶段进行的场所:
第一阶段是葡萄糖脱氢,产生还原性氢、丙酮酸和少量的ATP,这个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进行。
第二阶段是丙酮酸继续脱氢,同时需要水分子参与反应,产生还原性氢、二氧化碳和少量的ATP,这个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
第三阶段是前两阶段脱下的氢与氧气结合生成水,这一阶段产生了大量的ATP,这个阶段也在线粒体中进行。
3、无氧呼吸
教材首先说明生物一般是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并分别阐述了高等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及其场所、高等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及其场所。
然后教材对一些高等植物的某些部分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也可以产生乳酸又做了补充说明;同时教材还用小号字对有氧呼吸的进化做了简要的介绍。
教师在这里应补充无氧呼吸与发酵这一组学生易混淆的概念。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教材是以图表结合讲述的形式,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进行了比较。
5、呼吸作用的意义
教材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呼吸作用的意义,其一,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二,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能量;在这里教师有必要对呼吸的意义作适当的补充,如:呼吸作用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进行各物质转化的原料;再如有氧呼吸的出现对生物进化速度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等。
教法建议
1、引言
因为呼吸作用在初中生物课上也是重点学习的重要生物学原理之一,所以学生对呼吸作用的最基本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还是有基础的,因此引言可从学生已有的对呼吸的理解作为切入点,教师可设计问题串检测学生对呼吸的理解程度,并把引言和教材中的呼吸作用概念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
2、有氧呼吸
(1)让学生比较初中和高中生物学课本所给的有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在比较中体会有氧呼吸的产物与反应物都需要水这一事实。
(2)有氧呼吸的过程
①有氧呼吸过程程中的物质变化和ATP的产生
在引导学生讨论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时,可采用如下教法:教师一边写化学反应程式,一边让学生配平反应式,同时参看课本图解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A、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在葡萄糖分解的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
B、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
C、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6个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大量的ATP。
教师可指导学生把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进行表解分析。
(3)有氧呼吸过程中能量变化
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1mol的葡萄糖在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都有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4)在学生完全清楚了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后,教师应提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深化对有氧呼吸过程的理解。
为使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同时也是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复习,教师还可以提一些利用有氧呼吸原理用于生产实践的相关问题,供学生讨论,同时加深对有氧呼吸的理解。比如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如果有人向你请教怎么能长期储存农作物种粒、蔬菜或水果,你能利用学过的呼吸作用原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或措施吗?”
3、无氧呼吸
(1)无氧呼吸的概念
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生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会供氧不足?”,这样很自然地有了下一设问:“在缺氧条件下,生物体如何呼吸呢?”从而引入对无氧呼吸的学习。
教师应向学生解释我们平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实际上指的有氧呼吸,它是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的。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高等生物称为无氧呼吸,如果是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则习惯上称为发酵。
(2)无氧呼吸的过程
教师可采用一边写化学方程式,一边让学生配平反应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高等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过程及其场所、高等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过程及其场所。最后总结无氧呼吸的全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
为使学生加深对无氧呼吸的理解,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从葡萄糖到丙酮酸这一阶段完全相同,只是从丙酮酸开始它们分别沿不同的途径形成不同的产物。
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表解的形式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教师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讨论话题,以强化对二者联系的理解。如可提问题:
①你每天都进行很多运动吧?你是否想过,当你进行不同形式的运动时,你的身体其实采用不同的方式为你供能呢?
②病毒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
5、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异同
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表解的形式比较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异同。
此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供讨论的与人类生产实践相联系的话题来分析,以训练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可问:
“你能利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理,提出在农业生产中提高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吗?”
6、呼吸作用的意义
教师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呼吸作用的意义
(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能量;
(3)呼吸作用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进行各物质转化的原料,例如,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迅速转化为甘油、氨基酸、酶、色素、植物激素等各类物质。可以说,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各种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枢纽,它把生物体的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等连成了一个整体。
(4)有氧呼吸的出现对生物进化速度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
高中生物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课所涉及的生物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方法等。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问题,具备科学探究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3.细胞的运动和分裂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并能够正确理解细胞的功能。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细胞的运动和分裂过程,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生物知识。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现象和实验方法。
3.讨论法: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思考和解决生物问题。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和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环节: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
3.实验环节: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的运动和分裂过程,并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
4.讨论环节: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思考和解决生物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5.总结环节:通过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评估
1.形成性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2.总结性评估:通过考试和综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七、教学资源
1.教材:高中生物教材。
2.实验器材:显微镜、培养皿、载玻片、荧光染料等。
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八、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2.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让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生物科学的魅力。
3.教学方法要多样化,结合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高中生物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染色质(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3)说明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相互关联和协调一致。
(4)概述细胞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
2、技能目标:
(1)尝试构建细胞核的结构模型。
(2)进行资料分析,提高思维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2)体验科学研究工作的方法和过程。
(3)逐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构建细胞核的结构模型。
三、教学方法
本节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以问题引发兴趣,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体。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细胞图片。
出示细胞核结构示意图的投影片,新闻中常播:那么在细胞这个国度中,谁是核心呢?是什么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呢?比如:科学家们思考生物的生命活动必定有某个蓝图,这个蓝图在哪里呢?很自然,人们的目光集中在了细胞中的细胞核。
在本章的学习中,我们都是以真核细胞为例的,不考虑原核细胞。那是不是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呢?(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
那么,细胞核是如何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也就是细胞核的功能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资料分析部分,并展示在屏幕上。
1、黑白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参考多利羊)
核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是什么颜色?
可看出,美西螈的皮肤颜色由什么决定?
2、蝾螈受精卵的横缢实验
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
当分裂到16到32个细胞时,如果有一个细胞核挤到无核的一半,结果?结论?
3、变形虫的切割实验
4、伞藻嫁接实验和伞藻核移植实验
实验过程。实验结论?
通过这4个实验我们可以总结出,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细胞核有这样重要的功能,必定会有与其相适应的结构。为什么细胞核能成为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小组讨论并绘出简图,细胞核可能具有怎样的结构才能完成这样的生命活动?并说明理由。
展示细胞核电镜照片及细胞核结构模式图
归纳细胞核的结构
细胞核结构说明
细胞核结构中有一些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关于染色质的问题分析
分解问题1:“染色质”与“DNA”的关系,染色质是不是就是DNA?
提供:染色质化学成分分析材料
分解问题2:染色质在细胞中是不是形态不变的?
高中生物教案 9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基于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的内容,介绍了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以及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通过以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遗传病为例,引入了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其规律,并探讨了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了解遗传表现上与性别相联系的表现。
(2) 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设法求证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缜密的思维能力。
2. 能力目标
(1) 探究伴性遗传方式的本质规律,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并应用生物统计的方法研究人类遗传学问题。
(2) 通过分工合作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工作能力,提高研究效率。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学习的兴趣,了解人类疾病的遗传背景。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并加深对生命科学的了解和认识。
(3)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面对遗传疾病问题。
(4) 增强学生发现遗传病、探索治疗方法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其规律。
2、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规律。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减数分裂、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以及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和调查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伴性遗传现象。
五、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讨论、启发式教学法、答疑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在课前准备阶段,指导学生进行色盲症的发病情况与规律的调查,并通过网络等途径寻找资料加以比较。让学生分析调查数据可能与资料不相符的原因,并查找调查人群中色盲患者的家庭情况以提高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这项准备工作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与伴性遗传有关的红绿色盲问题进行调查、讨论和学习。当学生发现男女在发病率上存在不同后,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参与观察和分析,使教学中的红绿色盲探究活动更加顺利。然而,学生调查情况不可估计,所以教师要在课前作出相应的培训和准备工作,例如教会学生设计记录表格和计算遗传病发病率的方法。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学习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通过讲述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从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提问学生并介绍色盲知识:即不能辨别色彩,即辨色能力丧失。伴性遗传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如红绿色盲患者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
新课:通过课件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引导学生思考:红绿色盲是怎么遗传的?
一、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常见事例
讲解伴性遗传的特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相联系,并引用人类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以及果蝇的眼色等常见实例进行说明。
二、人类红绿色盲症
通过展示红绿色盲家系图谱,认识系谱并分析图谱,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 对“资料分析”的两个讨论题进行讨论;
(2) 总结伴性遗传的概念以及色盲基因的表示方法,并填写相关学案内容。
课件展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图表,并引导学生填写相关内容。
根据遗传图谱推断Ⅰ-1和Ⅲ-6的基因型,并预测Ⅱ-3的基因型。以下是他们的`遗传图谱(此处有一定难度,建议教师先进行展示)。Ⅰ-1与Ⅰ-2一样,他们的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眼睛表现正常,没有色盲。然而,他们的女儿都是携带者。
接下来是Ⅱ-3和Ⅱ-4的遗传图谱(此处亦为图示)。练习巩固,引导学生思考婚配类型并回答,然后总结出正确答案。
强调书写遗传图谱的格式,并在幻灯片上演示两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谱,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遗传图谱引导学生总结出色盲遗传的特点,并得出“交叉遗传”的结论。
巩固联系,提问学生(这里教师可稍作引导)。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基因位置
2、遗传特点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根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来区分雌雄。
知识扩展:总结伴性遗传方式和特点:
1、伴Y遗传:
(1)特点:致病基因只存在于Y染色体上,没有显隐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必定患病,女性必定正常。简记为“男全病,女全正”。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需要世代连续性。这也被称为限雄遗传,简记为“父传子,子传孙”。
(2)实例:人类外耳多毛症。
(3)典型的象征图案。
2、伴X显性遗传:
(1)特点:具有连续遗传现象,性别比例失衡,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多。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会患病,简记为“男病,母女患”。正常女性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正常的,简记为“女正,父子正”。女性患者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患病。
(2)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3)典型的家族谱图。
3、伴X隐性遗传:
(1)特点: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多。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女儿一定为患者,简记为“女病,父子病”。正常男性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正常的,简记为“男正,母女正”。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至少有一个致病基因。
实例:
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遗传等都是典型的伴性遗传病例。
典型系谱图:
归纳:
通过观察典型系谱图,下列四点是判定人类伴性遗传病的口诀:
女性感染率高
父母某一亲亲密度
多见于男性
跳过男性一代
课堂步骤:
听课、思考: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了课前的听讲和思考。
识别色盲:
学生通过观察图表,进行自我色盲检测。
填写学案:
学生对此进行填写,思考和回答问题。
遗传图解练习:
在学案上,学生已经进行过遗传图解的练习。现在通过黑板练写,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观察、讨论:
学生在课堂上观察、讨论了各种与伴性遗传有关的现象。
思考分析、作答:
通过思考和分析,学生进行了作答。
理解遗传特征:
学生在课堂上全面理解了各种伴性遗传的特点,记住了常见实例,并且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判断遗传方式。
情感教育:
老师通过道尔顿色盲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进行情感教育,体验了本节课的情感目标。通过肯定学生的能力,引发他们持续学习的兴趣。
讲练结合:
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
学生能力提升:
学生在本节课中培养了分析归纳的能力,并且通过回答问题和练习,提高了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遗传图解书写能力:
遗传图解的书写格式是教学重点,在上一章已经学习过。现在,通过讲练结合和学生的回答,学生不仅回顾所学知识,还联系了遗传的基本规律等知识,使他们认识到伴性遗传也遵循基本规律。
学习目标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伴性遗传的教学
本节课程主要讲解伴性遗传的方式和特点,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遗传方式,以提高他们的运用知识能力。
课堂小结
在课堂小结中,我们会总结本节课程中的知识点和联系,并强调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呼应
我们非常重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巩固练习
下面是两个实例:
(1)一男孩是红绿色盲患者,他的父亲、祖父、外祖父也均是红绿色盲患者,但他的母亲、祖母、外祖母色觉都正常。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来源是( A )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2)一男孩是红绿色盲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来源是( B )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学生演练并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点。
课后作业
请见学案。
学生练习
这部分的工作将有助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常见事例 人类红绿色盲症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拓展延伸:伴性遗传的方式、特点及运用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不仅仅将教学目标定位于让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还引导学生问一些“为什么”,把教材中很多是结论性内容,通过问题推进的办法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融合资料收集、遗传病的调查、判断及推理、假设和论证、讨论、遗传图谱书写和遗传概率计算,以完成新课标确定的操作技能、信息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目标。我们应该改变过去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脑、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善于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
高中生物教案 10
教案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
1、说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简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3、列举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讨论、分析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4、认同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过程与方法方面: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并通过浏览网站资料来了解当前人们在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展开激烈的讨论。了解抗生素的史话以及作用机理。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人们健康。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
教案重点
1、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2、合理使用抗生素。
教案难点
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教案方法
讲授法和学生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案课时
1课时。
教案过程
导入新课)师: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日常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和危害。
学生:分组探讨、交流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抗生素素用法的认识。每位学生提出自己对抗生素的使用的做法。
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个讨论。
教师:展示电视广告中一些关于抗生素药物的一些内容,学生讨论。
课件展示:某同学患感冒后,打点滴。第一次,用的青霉素,第二次,还是用的青霉素但用量比第一次的量比第一次多,他本人认为多了好得快。以此实例,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学生分组探究学习结束后,进行交流。解答以下问题并展示:
1、抗生素史话
1)青霉素的分子式
学生通过看课本,熟练掌握青霉素的分子是的具体写法。
2)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a、细菌的结构
b、作用机理
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他们的目的。
2、合理使用抗生素
1)学生讨论细菌产生抗药性的示意图,并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2)对教材中的资料进行分析,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
3、对如何保健,少用药。或不用药展开讨论。
4、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抗生素,通过本节课的探讨,学生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篇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