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和凝固》教案设计(精选2篇)
《熔化和凝固》教案设计 第1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熔化和凝固是两种重要的物态变化,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现象。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学习的基础上,加之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观察,对这两种现象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材将其编排于《物质三态 温度的测量》和《汽化和液化》这两节之后,《升华和凝华》和《水循环》两节之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既是对前两节知识、能力的巩固,又为学习后两节的内容打了基础。就本节内容的编排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二是强调了“过程与方法”,即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及熔点和凝固点
(3)了解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的物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的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三、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的分析
实验室现有器材基本能满足本节课所需实验器材。冰的来源,可由教师课前利用冰柜或冰箱自制,保存在保温箱或保温瓶中备用。相关知识的光盘、图片学校已配备。相关的投影片需教师课前自制。
四、教学模式
实验探究——阅读分析——讨论归纳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趣,引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索自然的情感,可以借助于播放教学光盘《水的故事》引入新课,教师板题:
2、讨论归纳:
在引入新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归纳熔化和凝固的含义。由于学生对物质的三态及汽化、液化等知识已掌握,所以采用讨论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教师要注意把握教学时间。
3、探究冰、松香熔化时的特点:
探究过程通常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交流评估。
(1)由于初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尚有限,因此,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时要尽量使问题的口径小一些,但又不能让学生的问题局限于教师设定的圈子内。
(2)组织学生猜想、假设时,要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使不同学生的不同猜想都能在全体同学面前表达出来。这样不仅体现了面向全体,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
(3)实验设计。可引导学生自读教材相关内容,让学生从中体会如何设计实验方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4)实验探究是教学的重点之一。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必须明确实验顺序,先做冰熔化实验,再做松香熔化实验,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器材,提醒学生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同时还要观察冰或松香的状态变化情况,并及时正确记录现象和数据。
(5)在实验探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论证猜想假设,然后交全班交流。
4、总结归纳——形成规律
在探究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冰和松香熔化的图象,然后打出冰、松香熔化图象的投影片,引导学生讨论冰熔化和松香熔化时温度的特点,以及吸热、放热的情况,并由此推理到一般固体熔化时的特点。教师归纳板书。
5、自学训练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熔点、凝固点等内容,在实验探究和讨论归纳的基础上学生已有感性认识,可设计一些自学题让学生自学后集体讨论,教师板书,以达到教学目标。
6、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学到了什么?阅读插图2-31,2-32,2-33,2-34,讨论本节末的想一想。
7、课堂练习
(1)把冰水混合物拿到室内,若室内温度为0℃,则冰____熔化,水____凝固(填“能”或“不能”);若室内温度高于0℃,则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若室内温度低于0℃,则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2)下雪不冷化雪冷。为什么?
(3)如图是某晶体放热凝固的图象,该物质的
凝固点是_____,凝固时间为_____分钟,曲线bc
段表示该物质处于______状态。
8、课后实践作业
教材p41 “www”2. 3.
补充:调查我国北方地区冬天最低气温为多少?讨论该地区冬天测气温为什么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熔化和凝固》教案设计 第2篇
学习目标:
1. 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学习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规律。
学习难点: 正确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规律。
教具学具: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
导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快乐自学、合作探究:
(一)温故知新:
1.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 性质制成的,把_______________规定为 0℃,把___________ 规定为100℃。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_________合适的温度计。
(2)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________,不要碰到容器的_______,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后方可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__________,视线必须与温度计的___________相平。
(二)阅读“物态变化”部分,思考完成以下内容,然后进行试验。
1.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吗?
2.物态变化:物质由 变成 的过程。
熔化:物质由 态变成 态。凝固:物质由 态变成 态。
3.探究实验:
(1)实验中温度计的作用是:
(2)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
(3)实验中把试管放在烧杯中加热的原因是:
(4)进行试验,记录实验数据: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5)分析和论证,利用数据作出图像。
温度/℃
(6)探究、寻找规律,总结如下:
海波和石蜡在融化前、融化中和融化后三阶段的温度特点为:
(三)自主学习“熔点和凝固点”部分,完成以下内容。
晶体:在熔化时温度 ,晶体熔化的温度叫 。
1. 固体
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断 ,没有熔点。
2. 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 ,非晶体没有 ,同一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温馨提示:小资料中的一些熔点值要了解。
小组讨论“想想议议”部分并回答。
(四)自主学习“熔点和凝固点”部分,完成以下内容。
1. 熔化时 热,凝固时 热。
2. 冰的熔点:
二、自我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我还有的疑惑是
三、当堂训练:
必做题
1.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⑴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 ⑵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
2.固体分晶体和________两类。在松香、萘、冰、玻璃、铁、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有固定的________。
3.一同学做某种物质熔化的实验。当这种物质的温度达到36℃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得到下面一组记录数据:36℃、39℃、42℃、45℃、48℃、48℃、48℃、51℃、54℃、57℃这种物质是______体,这种物质是________。
4.夏天喝饮料常加些冰块,这种做法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右图所示,0℃为该物质的_______(熔点、凝固点), 在在ab段物质处于_______状态,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_状态,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是_____段,熔化共用了_____分钟 ,此过程需不断_______(吸热、放热),但温度____________。
选做题
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 )
a. -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 b.冰变成水
c. 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7.纯净的48℃的海波是: ( )
a. 液态 b.固态 c.固液混合 d.以上状态都可能
8.如图所示四个物态变化的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的图像是 ( )
9.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40℃时完全熔化,低于15℃时完全凝固.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请你解释,这种设计的原理是什么?
四、课堂作业
课本p15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五、我的反思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