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星变奏曲(精选2篇)
小星星变奏曲 第1篇
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题属校本教材,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莫扎特的钢琴变奏曲《小星星变奏曲》和辅助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变奏曲及运用。
音乐知识“变奏曲”这一概念放在初二年级下学期教,主要是让学生在上学期欣赏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创作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南》中接触过的“变奏、变奏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认识,理解和简单的运用。让学生更理性地欣赏音乐作品,扩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说学情
初二的学生正处于不稳定的年龄段,生性好强易冲动,喜欢表现,对音乐比较感兴趣,求知欲比较强,《小星星变奏曲》主题合乎学生年龄特点比较熟悉意境,较易想象,并且在上学期已接触过“变奏、变奏曲”等音乐知识。因此,在讲解欣赏上较为易懂,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较为容易调动,但也正因为初二年级学生兴趣广泛,好动性强,因而无意注意占优势,自控力较差,其心理因素处于不稳定阶段,加之乡村音乐教育不规范,基础设施较差,使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后易忘,知识新旧连接较难。此外,创作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心理上放不开,这些因素都给本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采用有趣性的教学方法和变换练习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三、说目标、重点难点
(一)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什么是“变奏曲”的知识概念,初步掌握“变奏曲”的主题变奏创作的几种手法。
2、通过习题运作,加深理解,吃透“变奏曲”的含义,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3、通过欣赏《小星星变奏曲》,提高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重点
1、对“变奏曲”含义的理解。
2、在听觉上感受主题与变奏的关系。
3、通过习题运作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变奏曲”的几种手法,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作能力。
(三)难点
1、在听觉上与概念上帮助学生对“变奏曲”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何辨别主题与变奏的关系。
2、学生在实际创作中运用“变奏手法”。
四、说教法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分层辨析与读谱结合法。
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小星星变奏曲》,让学生边欣赏边分析,我选择较难理解的段落示范弹奏并讲解,让学生边读谱边在老师的讲解和示范演奏下。从视觉、听觉分析理解“变奏曲”各种变奏手法的运用效果,培养学生的概括认知能力。
(二)情境联想教学法。
变奏曲手法的运用,使一个主题变化无穷,产生了各种优美的旋律,带出的是各种不同的音乐形象,使人们感受到音乐语言的美妙和无穷的力量,在教学中让学生边欣赏边发挥想象力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想象能力。
五、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很主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动”等要素,让学生去体验音乐的情绪,风格特点。通过学生的自己参与,而不是老师一味的讲解,把音乐概念音乐要素等一些知识“填鸭式”的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活动,自由创造,使学生自主地得出结论,从而来突破重难点。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创作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南》中珀赛主题曲第一、二变奏曲选段给学生听,然后提出问题。
1、曲子名称是什么,创作者是谁?
2、主题名称是什么?
3、各曲间有什么联系?——引出”变奏“知识点。
(二)挂一幅图画:一个光头人像,把他假设为曲子主题。
然后逐步开始演变。1、加头发;2、穿衣服;3、化妆。
提问:这个主体经过了什么变化,主体是否认得出来,形成了什么音乐体载,从中得出各种各样的变奏方法,从而引出变奏的几种常用方法:
(1)旋律变化,和声不变。(2)和声变化,旋律不变。(3)改变节奏节拍。(4)高音改为低音,或低音改为高音等。
根据以上推理:由学生讨论分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变奏曲“的概念,可能是不完全正确的,或基本不对,但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问题的主体作用,最后老师再讲出正确的概念。
出示小黑板:变奏曲由一个比较简单的音乐主题,及其对这一主题的一系列变化反复,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所创作的乐曲。变奏曲依其变奏手法不同,其归类为严格变奏曲(装饰变奏)和自由变奏曲(性格变奏),变奏曲可有一个主题,也可有两个主题,有两个主题的称二重变三曲。变奏曲可作为独立的单乐章音乐作品,也可作为奏鸣套曲、交响套曲、组曲的一个乐章使用。
(三)赏析莫扎特的钢琴变奏曲《小星星变奏曲》。
1、简介莫扎特的生平及钢琴变奏曲《小星星变奏曲》主题特点。
2、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人,歌剧19部,交响曲47,钢琴协奏曲27部,钢琴奏鸣曲29部,弦乐四重奏22部,是维也纳古曲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钢琴变奏曲《小星星变奏曲》选用一首法国童谣,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主题旋律单纯、质朴、音域只有六度,其低音部和声清谈曲雅,整个主题具有天真浪漫的儿童特点。
3、初听。完整的听音乐,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听音乐过程中,我让学生看我的提示数一下主旋律共分为几次出现?每一次都相同吗?
4、分节听。通过分节听赏,让学生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对感情术语并不能很好的运用,但他们能说出:我觉得这段音乐怎样,它使我想到了什么等等,老师通过让学生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后引导全班同学用最常用的词语来总结。对于变奏曲式引导学生找出每段音乐的不同点,这一点对于能够认真听完音乐的学生较简单,因为这个变奏曲非常的典型,段与段之间的不同点很明显,让学生自己总结,每段音乐有哪些地方不同?(节奏音高,速度等)(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变奏方法。
七、练习
1=f4/4
3 2 7 1 3 2 1 7 | 6 6 4 3 — | 3 2 7 1 3 2 1 7 | 6 66 6—|
要求:①用装饰性变奏法;②改变节奏、节拍法;③自行创设法。全班分成3组,讨论创作然后各组派代表把其作品写在黑板上,让全体同学小声哼唱,让学生感受主题与变奏后的变化效果,最后让学生相互评比。
八、小结
小星星变奏曲 第2篇
第三单元 星光亮
第五课 欣赏—— 小星星变奏曲
【设计思路】
《小星星变奏曲》是音乐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莫扎特的通过歌曲《闪烁的小星》、听赏钢琴曲《小星星变奏曲》、感受不同]体裁和演奏形式的《闪烁的小星》,使学生学会了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学会欣赏同一音乐主题器乐作品的方法,同时在亲生参与中融入到音乐之中,体验到了音乐变化的魅力,获得了审美愉悦。
教材提供的《小星星变奏曲》原版有五次变奏,但这五次的变奏不是很明显,如果让学生区分的话会有一点困难,因此教师截取了第一、第二、第五次,节奏变化比较明显的片段让学生欣赏,降低了听辨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聆听”为手段,“游戏”为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做到以感受为主线,以动作为中心。达到听、唱、表演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1、歌曲复习《闪烁的小星》
2、欣赏《小星星变奏曲》
3、拓展欣赏及表演《小星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用断、连的方法复习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同时让学生体验、感受歌曲的情绪以及所表达夜晚优美、安静的意境。
2、通过欣赏《小星星变奏曲》的片段,在游戏、模仿、表演等音乐活动中体会乐曲不同的情绪。
3、欣赏不同版本的“小星星”,在感受乐曲的同时,选择自己喜欢的版本为其配上不同的表演动作,结合歌唱,做到以情感为主线,以动作为中心,达到唱听一体化。
【教学重、难点】
1、用断、连的方法唱好歌曲《闪烁的小星》。
2、欣赏几种版本的“小星星”音乐,体会、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并能根据情绪即兴配上合适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歌曲复习
(一)复习演唱《闪烁的小星》
(二)教师指导学生演唱《闪烁的小星》,并进行歌曲处理
(三)创设情景
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夜晚的情景,一起动手营造安静、祥和的氛围。
(四)歌表演
要求:学生手拿荧光棒,即兴摆造型并边唱边表演,表达对歌曲的体验。同时教师用铃鼓为学生伴奏。
二、欣赏《小星星变奏曲》
(一)初听
要求: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主旋律以及音乐的变化,并了解其演奏形式是钢琴演奏。
(二)复听:游戏“变变变”
1、教师介绍游戏要求
师:请你在音乐一开始就做一个造型,当听到音乐有明显的变化时,再变一个造型,等音乐结束的时候,请告诉大家你变了几次造型?
2、学生听音乐,变造型
3、学生反馈
(三)完整欣赏音乐并看多媒体画面,自找音乐“变几次”答案
要求:通过观看媒体,让原本比较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感受、体验乐曲中的情绪变化,并为下面的表演做铺垫。
(四)即兴表演
三、拓展欣赏
(一)欣赏两个不同版本的“小星星” (迪斯科节奏版本,3/4拍节奏版本)
(二)分组,为乐曲起名字
要求:首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结合分成两组,并请他们讨论并回答,师生共同归纳两个名字。教师把学生起的名字即兴打在媒体课件上。
(三)即兴模仿
1、学生跟音乐模仿教师动作
2、师生评价,(可以个别表演)
(四)汇总表演
要求:教师在汇总表演之前一定要交代清楚表演的顺序。
唱〈闪烁的小星〉——表演迪斯科节奏版本〈闪烁的小星〉——唱〈闪烁的小星〉——表演3/4拍节奏版本〈闪烁的小星〉——唱〈闪烁的小星〉,同时打击乐器伴奏。
四、小结
师:在今天的课中,我们不但和小星星成为了好朋友,还和小星星一起唱了歌曲、欣赏了音乐,感受了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以后,我们还会通过学习认识更多的音乐朋友。
【教学反思】
整节的教学安排是三段式的结构,第一段歌曲演唱、第二段主题钢琴变奏欣赏、第三段其他体裁器乐曲拓展欣赏。
第一段从轻声演唱歌曲开始,进而用断和连的方法对歌曲进行演唱处理,然后在由学生创设的情景中有表情地进行歌表演,这种歌唱教学是非常有效的。第二段欣赏部分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有一点难度,但由于有了演唱的铺垫,同一主题在乐曲演奏中的变化发展反而引发了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利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变奏曲的“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总要的是,这一环节强调对学生“聆听”能力的培养,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而媒体的使用在此处起到了“辅助”和“提升”的作用。当学生有了相当的感性体验和一定的思考以后。第三段“拓展欣赏”自然而然就成了巩固学习内容,激发创造性思维,推动课堂气氛到达高潮的必然结果。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