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优秀15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1天前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精选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1

  复习内容:

  P122页综合练习5——11题

  复习要求: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正确解答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能熟练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使数学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的复习态度。

  复习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运算,并能进行简算。

  复习难点:

  进行简算。

  复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复习过程:

  一、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法则

  1、说说下列算式表示的意义。

  7/8—3/8 7/13+7/13 1-2/7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2、算P122页的第5题。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各应注意什么? 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集体讲评。

  3、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要约分,是假分数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法则计算。如果被减数的分数部分不够减,退1化成假分数再减。

  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规定的,再计算下面的练习:

  1/15+4/15+7/15 1-2/9-5/9 5/6-(1/2-1/3)

  2、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8+5/12+1/8 11/12-(1/12+1/6)

  2、师生共同小结: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计算中要注意应用,提高计算技巧,做到正确、合理、灵活、迅速独

  立练习后指名反馈,说说你是怎样看出能简便计算的。

  3、解方程:X+1/6=3/4 X-7/15=2/5

  四、教师小结:

  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教材122页7、8题

  2、拓展作业:同步练习的部分题

  课后反思: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7~118页第2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的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并根据给出的数对找到相应的`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数的位置是用什么来确定的?

  2、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什么统计图?在制作折线统计图时需要注意什么?

  二、复习数对

  师:在生活中,我们是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的?

  完成第20题。师问:(4,3)表示什么?(7,y)(x,0)表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展示学生作业,集体。

  三、复习折线统计图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完成第24题。

  师:想一想,自己运动后的心率大概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及统计图的填写。

  展示学生作业,说说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四、课堂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页与复习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和复习,进一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灵活运用。

  2. 在同学们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

  合作意识和创新。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师: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各一个,多媒体课件。

  生: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回忆所学知识

  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同学们对这两个物体一定很熟悉吧。它们一个是长方体,一个是正方体。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你都了解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回顾本单元的知识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出示在黑板上。

  二、系统本单元的`知识

  1. 揭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进行和复习。

  2. 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做好铺垫

  师:关于这一单元,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进行呢?

  生:我认为应该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三个方面进行。

  3. 分组

  师:接下来,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这些知识点从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三个方面进行,在时请将你的友情提示和你们还没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现在由组长执笔,把你们的内容记录在纸上。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对得有特色的小组,教师要心中有数,便于稍后的交流。

  4. 学生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的结果拿到前面来展示展示?

  学生展示的同时要介绍一下的内容。

  (第一小组介绍完以后)师:听了他们组的介绍,你能不能对他们的进行?

  其他小组分别,时既要说一说优点,也要指出不足。

  师:哪个小组还愿意将你们组的结果向大家展示一下?教师请几组上来展示,时先肯定他们的努力,以寻找优点为主,指出不足为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5. 归纳

  师:刚才,同学们互相合作,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并且坦诚地对各小组的进行了。对于这一单元的知识,你还有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

  学生自由发言。

  三、练习提高

  1. 基础练习

  师:接下来,我们就利用刚才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判断。

  ①棱长为6cm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②把一个长方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它的体积大小不变,所以表面积不变。( )

  ③两个长方体的体积相等,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

  (2)填空。

  ①5800mL=( )L=( )dm3。

  ②一个保温瓶能装水4( )。

  ③一个长方体有个顶点,在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相交了条棱,这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3)学生独立完成第59页第2题。

  2. 实践练习

  小正方体拼合,体积、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1)课件演示:将5个棱长是2cm的小正方体合成一个大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又有怎样的变化?

  (2)从这个实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课堂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二)能力目标:能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感受小数除法的异同,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三)情感目标: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方法:

  探究、交流、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1.5÷5 、12.6÷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理解算理。

  5、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6、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集体订正。

  2、我是小小神算手。

  20.4÷4   96.6÷42   55.8÷31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

  教师巡视指导。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5

  教学内容

  教科书18-1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我有见解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回顾圆的知识

  圆:曲线图形

  圆的组成:圆心、半径、直径

  圆心决定位置,半径决定大小。直径、半径都有无数条。

  圆的特点: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是否掌握圆的特征

  活动二、回顾圆周长和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

  圆的周长 c=πd

  或c=2πr 回忆圆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活动三:做自主练习6、8题

  6题是利用圆的`知识解决自然现象中的数学问题,水波传送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水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

  第8题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能熟练地运用不同图形面积公式计算。 学生口答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面积,梯形面积的公式。 关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活动四:做自主练习10、11题。

  10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11题是实际操作并计算的题目。

  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体会两圆的半径比,周长比,直径比是相等的。 学生口答:要求扩建后圆形花坛的周长与面积,需要先求出扩建后花坛直径。 关注测量的方法正确。

  活动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6

  【讲学内容】

  教材第36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以及练习六相关习题。

  【讲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经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3、 使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讲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讲学难点】

  理解、抽象出单位“1”。

  【讲学过程】

  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

  一、预习·导学

  复习回顾:

  1.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分数吗?

  2.你已经知道了那些有关分数的知识?

  刚才同学们已经回答出许多有关分数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3.整数、小数都有计数单位,例如:整数9的计数单位是( ),9里面有( )个( ),0.9的计数单位是( ),0.9里面有( )个( )。

  二、互动·研讨

  1、出示例1组图

  (1)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后回报所填写的分数)

  (2)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的是其中的几份?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指出:一个饼可以成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3)出示 。

  猜一猜: 是把( )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 )份的数。

  学生讨论交流,班内汇报。

  说明: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提问:(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

  (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3)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做分数?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教师相应地板书。

  (4)做练习六的第2题。

  先让学生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 ,后展示学生的作业,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同样是 ,为什么涂色桃子的个数不同?

  2.认识分数单位。

  谈话:整数、小数都有计数单位,分数也有分数单位。例如:5/8里有5个1/8,5/8的分数单位是1/8,3/7、1/5、1/2呢?

  提问:你能说说什么是分数单位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揭示。

  (1)试一试:

  学生先自己试说,交流时,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它的分数单位,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完成“练一练”。

  提问: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书上填空。

  学生汇报所填分数,选择地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练习·巩固

  1、自我检测。

  指名读题,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提问:每个分数的分母与分数单位有什么关系?

  (2)5/9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的数。

  (3)把6只熊猫玩具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2只熊猫是这个整体的——,4只熊猫是这个整体的——。

  2、快速抢答。(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 ) ( )

  ( ) ( )

  3、仔细推敲。(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不对?)

  2/4 4/5 3/9

  1/3 1/4

  4、数形结合

  5、点击生活。(说出每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1、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 计算小数乘小数要注意什么?

  3、 小数乘小数与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明白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算式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提出问题

  1、把9+9+9+9+9改成乘法算式。

  2、把O.2+0.2+O.2+O.2改成乘法算式。

  3、(1)口答整数乘法的意义。

  (2)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列式计算。

  (1)5个12是多少?

  12×5=

  (2)12个1.5是多少?

  1.5×12=

  (3)3个是多少?

  5、提出问题。

  教师:求3个是多少,能不能用算式×3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一)。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

  (1)出示题目。1个占1张彩纸的,3个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2)探索交流。

  ①用图示表示。1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3个图案占这张彩张的。

  ②用加法计算。

  ③用乘法计算。

  (3)引导发现。

  教师:求几个相同的分数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1)涂一涂,算一算。呈现题目。

  (2)引导观察算式和结果。教师:在中,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算式中的数字与得数的数字有什么关联?让学生认真观察算式数字,思考其中的关联,并和同学交流,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在这一基础上,师生共同探索其中的联系。

  (3)总结计算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4)试一试。

  3、约分。

  教师:再计算时你有什么体会?让学生回答问题,同学之间进行交流,通过算式比较。最后,使全班学生明白:

  (1)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2)最后结果应该是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第3页“练一练”。

  1、第1题。

  完成后要将算式得数和涂的结果进行比较,并说明计算中的要点。

  2、第2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3、第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校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说一说计算的步骤、方法:

  ①分子与整数相乘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4、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爸爸和小红一天分别吃多少→爸爸和小红一天共吃多少→爸爸和小红3天共吃多少。

  5、第5题。让学生都算出结果,再观察各组题目的算式及结果,然后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四)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8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图形面积、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用小块方砖铺满某个平面。

  教学难点:

  计算铺满某个平面需要多少块方砖,多少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小明家买了一套新房。近期,家里要装修了。妈妈让小明设计自己的卧室怎样铺地砖。今天就请同学们来帮小明出出主意,和小明一起来研究一下铺地砖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算卧室面积

  1、买地砖之前要了解哪些相关知识?

  2、小明卧室地面的'长和宽分别是4m和3m,你们能帮他算算他的卧室有多大吗?

  (二)分小组讨论,并填写表格

  所需地砖的数量,所需钱数

  40厘米×40厘米

  30厘米×30厘米

  (三)汇报交流方法

  1、学生汇报交流

  2、得出结论

  3、算一算

  小明爸爸、妈妈的房间面积约为18平方米,用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钱?你能帮小明算算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上黑板板演。

  三、巩固新知,练习反馈。

  四、全课总结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9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77页的练习与应用第8—13题。“探索与实践”第14—16题,“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通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使学生通过探索与实践,发展数学思考与实践能力,感受数学活动的魅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通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出示讨论题:

  1、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有什么联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2、约分、通分有什么区别?约分、通分的一般方法各是什么?

  3、你会怎样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学生进行讨论后,进行交流。

  二、练习与应用

  1、教学第8题

  2、教学第9题:

  先圈出最简分数,再把其余的分数约分。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

  3、第10题

  引导:前3题可直接根据小数意义,改写成小数,最后1题要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计算改写成小数。

  4、第11题比较较分数的大小。

  讨论:我们学习了多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大家讨论交流后,教师再进行归类。

  5、指导第13题

  先让学生做,再让学生说出理由。

  三、探索与实践

  第14题各自记录后计算交流。

  第15题要鼓励学生根据要求自主设计图案,再用分数和知识进行描述交流。

  要通过展示学生设计的图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创造之美。

  第16题游戏之前要让学生照书上的样子分别做一个转盘,游戏时要帮助理解活动的方法和规则。

  要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积累比较分数大小的经验,反思比较分数大小的策略。

  四、评价与反思

  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与反思时,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表中的评价项目,然后回忆学习每部分内容时的表现,再慎重地给五角星涂色,对自己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

  五、作业

  第12、13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10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76页内容及练习与应用第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用分数的有关知识,熟练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

  4、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组织学生整理知识要点,体验自己学习的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熟练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

  2、小组讨论书上的三个问题。

  指名汇报。约分和通分的根据是什么?

  约分要约到什么为止?什么是最简分数?通分一般用什么作公分母?

  二、练习与应用

  1、做第1题。

  下面的涂色部分可用哪些分数表示?还能说出其他分数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做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说说自己的想法。

  3、做第4题。

  可以用直线上同一个点表示的数,有什么特点?

  你准备怎样找呢?学生完成约分,说说哪些分数相等?学生独立画点。

  5、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方法。

  6、第6题

  学生先独立练习

  引导比较A三道题目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

  B算式中选择的除数有什么不同?

  C从中还能想到些什么?

  沟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联系。

  7、第7题

  练习后加强对比

  引导学生区别清楚:

  一、第一个问题是求平均每条童裤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需要把5米看做单位“1”,并把它平均分成6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分数不注明单位名称。

  二、第二个问题是求平均每条童裤用布几分之几米,要把5米等分成6份,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结果要注明单位名称“米”。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求圆的直径或半径,正确解决求圆的直径或半径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圆的周长公式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间的关系,感受利用公式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已知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

  2.把圆规两脚尖分开4厘米画一个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直径呢?周长呢?

  指名回答,明确计算方法。

  3.知道圆的直径和半径,我们能很快算出圆的周长。如果只知道圆的周长,我们能算出它的直径和半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圆周长的知识。

  二、自主先学

  出示例6和导学单

  1.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是什么?。

  2.如何准确地测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

  3.还有别的方法吗?

  三、小组讨论

  四、交流展示

  方法一:列方程解答。 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

  3. 14x=251.2

  x=251. 23. 14

  x=80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方法二:算术方法解答。 251. 23. 14 =80(米)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五、质疑拓展

  问: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喜欢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列方程是顺着题意思考,用除法计算是直接利用周长公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计算。

  问:已知圆的周长,如何求圆的半径或直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六、检测反馈

  1.完成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提醒学生估算时,可将圆周率看作3,并使学生意识到3比圆周率实际值小了一些,所以周长也应该适当估小一点。

  2.完成练习十上第6题

  各自填表,说说半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

  3.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1)借助圆柱形教具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 树干横截面

  (2)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

  (3)集体交流。

  4.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1)理解拱门的高度的含义。

  (2)学生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

  5.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集体交流,明确:先求出花圃的周长,再求出种的棵数。

  6.作业:练习十四第8、10题。

  七、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12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结合生活实际,能初步感知旋转现象,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难点:

  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3、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魔方,再做这个游戏时,最常用到的操作时什么?(旋转)

  请同学们用手示范一下怎样进行旋转?(学生用手势演示)

  问:你们在做旋转手势时为什么有的向左旋转,有的'向右旋转?(因为有的是顺时针旋转,有的是逆时针旋转。)

  集体联系顺时针旋转90度和逆时针旋转90度。

  请一人到投影前操作魔方。其他同学提示其具体的旋转方向。

  师:刚才同学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反复提到一个词“旋转”,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旋转”。

  板书课题:旋转

  二、明确概念

  1、联系生活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呢?

  生:风扇、陀螺、钟表、车轮、风车……

  课件出示几种旋转现象。

  师:同学们说的这几种都是旋转现象,那么旋转有怎样的特征和性质呢?我们借助最常见的钟表来进行研究吧。

  2、学习例3.

  (1)认识线段的旋转,理解旋转的含义。

  出示钟表实物。

  师:请同学们观察钟表的指针,描述指针从“12”到“1”师怎样旋转的。(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

  师演示指针由“1”到“3”。

  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到“3”)

  师演示指针由“3”到“6”。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从几开始?是绕哪个点旋转的?怎样旋转?旋转了多少度?

  (2)明确旋转要素

  旋转物体 起止位置 绕哪一点 旋转方向 旋转度数

  板书: 点 方向 度数

  师:要想清楚说明旋转现象,明确以上几个要素最为重要。

  三、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1、观察风车的旋转过程。(出示课件)

  请学生说一说,在风的吹动下,风车是如何旋转的。

  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90°。

  思考:你是怎样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呢?

  小组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一是由图1到图2,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二是根据三角形变换的位置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

  三是根据对应的线段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四是根据对应的点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

  2、小结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

  3、概括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师:刚才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变了,那么什么没有变呢?(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点O的位置没有变;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四、绘制图形

  1、自主画图。

  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个图形旋转的全过程,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呢?

  (1)出示例4方格纸。

  (2)请学生看清图形。

  (3)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引导学生明确:对应点与点O所连线段的夹角都是90°;对应点到点O的距离都相等。

  学生独立完成。

  (4)作品展示,交流画法。

  2、总结画法。

  我们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首先要确定它周围的点,然后找到这个图形各个点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13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比大小的方法,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具体—表象—抽象的学习过程,获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并发展迁移能力。

  3、让学生感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是有价值的。

  教学重点

  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历从具体—表象—抽象的学习过程,获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并发展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数射线上放一放下面各数,并选两个数比一比大小。

  502510055

  2、在○里填上“><=”

  ○○○

  3、揭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自主探究新知。

  (一)、数射线上比大小。

  1、出示情景

  这是四(3)班同学在进行跳远比赛呢?

  小豪的成绩是:2.90米。

  小珺的成绩是:3.60米。

  小陈的成绩是:3.45米。

  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2、学生操作交流并排出名次

  3、练一练:

  用数射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小数,并比较每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二)、脑子里比大小。

  1、出示

  小妮的成绩是:2.98米。

  小婕的成绩是:2.89米。

  小菲的成绩是:3.05米。

  (2)、离开数射线,把三张卡片在桌上排一排。

  (3)、交流说出她们排列的名次。

  (三)、归纳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1、还有其他的方法排出名次吗?

  2、小组讨论

  3、交流并出示: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4、小结: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多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三、巩固运用

  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小数的大小。

  3.14○4.130.473○0.46

  5.0192○5.01297.281○8.001

  2、综合运用。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m栏决赛真激烈!

  加西亚的成绩是13.20秒

  刘翔的成绩是12.97秒

  特拉梅尔的成绩是13.18秒

  (1).提问:刘翔(中国)、加西亚(古巴)、特拉梅尔(美国)跑在前三位,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2).独立思考:有哪些好办法能很清楚地比较出这三个小数的大小?

  (3).学生交流。

  思考:跑步比赛与跳远比赛的成绩排名有什么不一样?

  四、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本设计注意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运用大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培养学生的初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

  2、体现了活动是学习的载体,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3、联系实际,灵活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探索,并将学习成果展现,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建立学习自信心。

  教材分析:“分数比较大小”这部分内容是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教材改革的新变化之一。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给出了具体例子。我在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取了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从而培养其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材处理:兴趣是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采用了“以情激学、导入新课——引导观察、探究规律——实践操作、合作互动——联系生活、开放应用——评价体验、畅谈收获”这一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索,通过找一找、摆一摆、涂一涂、演一演等活动去发现事物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14

  复习内容:

  一般应用题。

  复习要求: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解答一般应用题。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复习一般应用题。

  让学生说一说解应用题的步骤一般是哪些?

  二、练习。

  1.全体学生做课本第67页与复习第3题,指名学生板演,后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问: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教师归纳:“这是有关联的三道应用题,最后要求的问题是相同的,第一个条件也相同,只是其余的条件不同。有的可以直接算出答案,有的需要先算一步才能求出解答最后问题的条件,有的需要先算两步才能求出解答最后问题的条件。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通过画图和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找出正确的解答步骤。解答以后,还要进行检验。通过以上的检验,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三道题的联系。

  2.农具厂计划20天生产农具7件,由于改进技术,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40件。(根据下列算式,写出每个算式所表示的问题)

  (1)7÷20

  (2)7÷20+40

  (3)7÷(7÷20+40)

  (4)20-7÷(7÷20+40)

  3.做课本第67页第4题。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两种方法解答。同时让两名学生做在黑板上,然后说一说两种思路有什么不同。(一种是先求出下午又用了多少千克柴油,再求这一天用多少千克柴油;另一种是先求出这一天一共耕地多少公顷,再求这一天一共要用多少千克柴油。这两种解法都要先求出每耕地1公顷用多少千克柴油。)

  4.第5题。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第(1)题。做完后,请一、两名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算出得数后,可以怎样检验。

  再让学生看第(2)题;指名学生改编题目。让学生说一说改编后的题目与原来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解答。

  5.做课本67页第6题。

  (1)先学生审题,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线段图,并结合线段图说出两人运行的方向、速度等条件。指出求的是什么。学生独立计算。

  (2)学生独立改编,并解答。指名学生到黑板画出改编后的`线段图,并结合线段图指出两人运动的方向、速度等条件,说明改编后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与原来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结合以上两题的解答和对比,请学生说一说,在解答这样的行程问题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分析数量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检验。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六第9、10题。

  第9题,着重分析在这道题里怎样求”速度和“。求”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第10题,着重分析这道题中两辆汽车运行的方向、以及经过的时间与两车距离之间的关系。

  四、作业。

  练习十六第7、8、11、12题

  课后: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15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及时已学过的内容、知识。

  2.学会一个单元的知识,并知道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知识的前后衔接和联系。

  教具、学具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知识点

  教师指导学生填写课本P28。帮助他们有条理的所学知识。

  二、练一练

  1.P29第1、2题。

  指导学生找出28的因数和100以内的`倍数。以及既是6的倍数又是72的因数的数。

  2.Ρ29第3题。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4个图形之间的关系。

  学生根据书上的提示进行知识的简单。

  小组讨论你学习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学生运用举例的方法,根据题目中的要求,罗列符合条件的数,然后逐步进行筛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并学会,实际问题为知识体系。

  复习因数和倍数的知识。

  让学生深刻的体会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的关系。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3.第4题。

  组织学生估一估这些图形的面积

  4.第5题。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引导学生用方程解答这道题。

  5.第6、7、8、9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尽可能的独立完成课本上的题目,

  先估计这些图形的面积,在量出数据进行计算。

  让学生理解要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只要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就可以了。

  学生练习。

  帮助学生建立图形大小观念。

  建立等量关系。

  板书设计:

  与复习

  教学反思:

化学课《燃料和热量》优质教案

化学课《燃料和热量》教案素材  一、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

政治《文化生活》名师教学设计

政治《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xx班的政治教学工作。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又是初次接触哲学,不能独立的...

《责任对于你我他》学案设计

《责任对于你我他》教学设计  【目标定向】  1、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有承诺就有责任,知道身份不同,责任就不同。了解...

《责任对于你我他》优质学案设计

《责任对于你我他》优质学案设计 一内容标准2.3知道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

《洗手帕》名师教学设计板书

小班律动教案:洗手帕 第一篇活动目标:1、在洗手帕的过程中,启发幼儿体会洗、搓、拧、晒等动作,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并尝...

万以内的加法(精简16篇)

万以内的加法(精选16篇)万以内的加法 第1篇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19练习五4-10

小学数学《比的意义》教案(精拣7篇)

小学数学《比的意义》教案(精拣7第)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精简4篇)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精选4篇)《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 第1篇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精简9篇)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9篇)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1篇  教材依据: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p59-61秒

《金色的草地》第一课时导学案(精拣15篇)

《金色的草地》第一课时导学案(通用15篇)《金色的草地》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1篇  【自主预习要求】  1、个人预习要求: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