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新人教版第六册《认识小数》 教案(精简12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3周前

新人教版第六册《认识小数》 教案(精选12篇)

新人教版第六册《认识小数》 教案 第1篇

  1.小数的认识与读法。

  教科书第88页上面的插图画了食品商店的一角,货架上有三种食品及其单价。图下留空的表格,让学生填写每种单价的具体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入“小数”和“小数点”。

  然后由聪聪提出两个问题:你会读小数吗?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小数,并尝试读出。

  为了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课前可布置学生跟随家长购物,注意观察商品的标价。教学时,可让学生看图试着说出三种商品的价格。学生可能读作几元几角几分,也可能采用小数的读法。教师可采用互教互学的方法,让其他同学跟着学习小数的读法。

  引入小数并指出小数点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小数。

  2.例1。

  例1以一组同学测量身高为题材,教学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及其写法。

  我们知道,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又学过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一位、两位小数的具体含义。

  “做一做”安排了两道题,让学生运用元、角、分的知识,把7角、7分改写成以元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报出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然后提出问题,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接下去可让学生看书或组织讨论。先讨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还可以写成什么;然后讨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怎样用小数表示。最后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

  “做一做”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并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第1题如有学生写成7角=70/100元,也是对的。这里可以不要求学生化简。

  3.例2。

  例2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材给出了四位同学参加跳高比赛的成绩,都是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成绩给他们排出名次。学生一般都有参加跳高运动的经历,因此都知道表示跳高成绩的小数越大,成绩就越好。例题下面的插图提示了几种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的方法。一种是根据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来比较,另一种是化成厘米来比较,还有一种利用卷尺,根据四个成绩在卷尺上的位置来比较大小。至于比较的结果,则留给学生自己填写。

  “做一做”让学生看图比较两组小数的大小。图中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用正方形中的涂色部分表示小数。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各自跳高的成绩。然后给出例题,并提出排名次的要求。要使学生明确名次先后与米数大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寻找比较的方法,通过交流,相互启发。除了课本插图提示的几种方法之外,学生还很容易想到,直接看到小数比大小。实际上是把整数比大小的方法,迁移到小数中来。教师可以出示皮尺,让学生找出四个成绩在皮尺上的位置,以此验证直接比较的结果是否正确。

  完成“做一做”的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一个正方形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自己看图在空格里填上关系符号。

  4.关于练习二十一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练习看图写小数和分数,旨在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

  第2题,是读小数的练习,题目的内容富有知识性,且为儿童所喜闻乐见。

  第3~5题都是比较小数的大小。其中第3题让学生借助数轴看图比大小。第4题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和以米、分米为单位的小数比大小。第5题是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成绩分别比较得出四位学生的跳远名次和50米跑的名次。练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清楚表示跳远成绩的小数越大,名次就越前,而表示跑步成绩的秒数越小,成绩就越好。如果学生不注意审题,就很容易搞错。

  第6题,要求学生到商店了解指定商品的价钱,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旨在促进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小数。

  第7题,要求学生动手测量,并把测量的结果用小数表示出来。

  第9、10题都是比较小数大小的综合练习,区别在于第10题要求学生先提出问题再作比较。通过练习,能使学生看到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新人教版第六册《认识小数》 教案 第2篇

  五年级第九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集体备课

  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 总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知道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力目标:学生经历小数概念的抽象和小数性质的探索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情感目标: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 课时子目标

  1、第一课时目标:《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利用生活中熟悉、现实的素材,继续认识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能在认识小数的过程中,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推理思考;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小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2、第二课时目标:《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数位顺序表;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3、第三课时目标:《小数的性质》在建立猜想、验证猜想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中,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末尾有0的小数进行化简及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4、第四课时目标:《小数的比较大小》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归纳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在探索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

  5、第五课时目标:《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探索出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条理、有依据地进行思考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合理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和有条理地描述学习过程的能力。

  6、第六课时目标:《求小数的近似值》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探索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理解为了保证近似数的精确值,近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培养学生有条理、有依据地进行思考的习惯,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7、第七课时目标:《整理与练习(1)》通过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和性质的理解;通过复习和整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8、第八课时目标:《整理与练习(2)》通过“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通过对学习活动的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自我反思意识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认识小数的意义,学习小数的读写方法、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

  探索小数的性质,学习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学习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和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剖析

  (一) 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1、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继续认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第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一位小数的认识以及日常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自由地说,并通过交流明确“0.05元和0.48”的实际含义;第二,结合直观图形,让学生认识到:几个十分之一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几个百分之一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几个千分之一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二) 第二课时《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1、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小数的十进制计数法和数位顺序表。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让学生通过在表示整数“1”的正方形中进行涂色操作,以及相应的讨论和交流,逐步明确相邻的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并适时揭示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计数单位及进率。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引导学生利用直观图形或联系具体数量进行思考,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说一说。

  (三) 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

  1、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并理解小数的性质,能正确应用小数的性质。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结合现实的情境,通过自主观察、比较归纳,引导学生在众多数学现象中体验并发现小数的性质。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从熟悉的数量多少的角度得出比较结果,更要启发学生从每个小数中所包含的计数单位的个数去进行比较。

  (四) 第四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1、教学重点、难点: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运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化简或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让学生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又为后面探究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作了必要的铺垫。

  (五) 第五课时《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

  1、教学重点、难点: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是在学生掌握了把大数目改写成整万、整亿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寻求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六) 第六课时《求小数的近似数》

  1、教学重点、难点: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以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为素材,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学生探索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七) 第七课时《整理与练习(1)、(2)》

  1、教学重点、难点:小数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回顾和整理、练习和应用、探索和实践、评价和反思等具体的学习活动进行教学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加深对小数意义和性质的理解,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

  四、基于课型的教学策略

  1、遵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层次地组织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理交流,理解小数的意义。

  2、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运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规律。

  五、练习题的分析

  1、教材的练习中,重点讲解的题目:p31/2p32、33/3、9 p36/练一练

  p37/4 p38/8、10 p45/7

  3、可能出现的错误及原因:(1)学生对多位小数的理解不够透彻,对小数中的各个数字不能有合理的解释。(2)在数轴上不能很准确的表示小数,对于改写小数,由于对小数的数位顺序不够透彻,容易出错。

  六、课时分配:八课时

新人教版第六册《认识小数》 教案 第3篇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知道以米为单位或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懂得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2、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小数,并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

  3、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师备课件、米尺、数目卡片、练习纸、数字卡等;生课前收集小数事例2-3则。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师:同学们,先请大家听一段录音,听完后,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播送商品信息)

  学生动手将标价牌上的数分类。提问:为什么这么分? 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提问:关于小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你会读小数吗?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小数,好吗?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拿出米尺,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长与宽。

  学生先分组测量,记录数据;

  再组织比较,引出小数;

  然后初步归纳,专项练习(想想做做第1、3题)。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价格理解一位小数

  课件播放:奇奇商店要开展规范营业活动,必须将标价牌上的价格用元作单位表示。这几件商品的价格该怎么换呢?

  4角是元,还可写成()元。1元2角可写成()元。3元5角可写成( )元。

  提问:为什么4角就是十分之四元?为什么0.4元的小圆点左边要写0呢?那1.2元和3.5元为什么就不写0呢?

  练习:想想做做第2、4题。

  (三)自学课本,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小数

  关于小数,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请教课本,寻找答案吧。(学生自学课本)

  组织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随机练习——每个同学写一个一位小数,同桌互相读一读,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拓展小数

  1、配钥匙。 (分数和小数对应练习)

  2、想想做做第5题。 (数轴上的小数)

  四、联系实际,应用小数

  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小数?(学生举例,课件随机显示)

  2、师:古代数学家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小数了,你想了解有关小数使用的历史吗?

  (课件播放图文及录音)

  3、游戏:每位同学准备一套0到9及小数点的数字卡片,同桌开展摆小数游戏。

新人教版第六册《认识小数》 教案 第4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88页-89页及相应习题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本节中主要内容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从教材上来看,主要包括小数的读、写法,初步理解感知小数的意义等内容。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方面来看,这是学生首次学习小数,在此之间,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但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来看,学生对小数并非一无所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小数就是商品的价格,这与教材中所设计的情境是相符的。同时,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会读、写小数了,这样的学生大约应该占一半左右。

  但大部分学生对小数意义知之甚少。教材中利用测量时用不同单位这一情境,帮助学生感知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意义,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容易使学生感到太生硬,学生在测量时也似乎还是带着问题去测量的,这部分怎样处理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参与测量活动呢?经过思考,决定在此教给学生“从简单情况入手找规律”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但由于小数的意义相对比较抽象,单靠这一个活动似乎不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感知充分,所以,我准备把本节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节课侧重整体感知,重点放在小数的识别与读写法,以及小数意义的初步感知上;第二课时主要是读写法的练习和小数意义的进一步感知。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感知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学生经历用用米作单位表示测量结果的探索过程,体验到“从简单情况入手找规律”思想方法的作用,并对这种思想有初步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生经历汇报已经掌握的小数知识的过程,以及举生活中小数实例的过程,感知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对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重点: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学生经历用用米作单位表示测量结果的探索过程,体验到“从简单情况入手找规律”思想方法的作用,并对这种思想有初步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①学生课前到商店调查各种商品的价格,记录下来。(价格记录卡)②学生准备米尺、彩笔。

  教学过程设计及学生活动设想:

  一、引出小数,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买东西,买东西就需要了解商品的价格。上周五老师给大家发了个表格,让大家到商店里调查一些商品的价格。下面大家就把商品价格调查表拿出来,同桌、前后桌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2、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调查的是什么商品,它的价格是多少?

  ①如果学生说的是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师板书下来。

  ②如果学生说的是用小数表示的价格,师要求学生将这个价格写在黑板上。并问:这是一个什么数?我怎么没见过?谁知道?

  3、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板书课题--小数。(是这两个字吗?)

  二、学生交流已经掌握的小数知识。

  1、师指黑板上的小数:这是一个小数,还有哪位同学调查到的价格是用小数表示的呀?(汇报的同学直接把用小数表示的价格写在黑板上。)

  师用笔将黑板上的小数画出来。

  这些数都是小数,大家同意吗?

  2、关于小数,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随机汇报,提到关于小数的哪个知识,就让他把这个知识教给大家。

  重点处理的三个方面及处理方式:

  ①小数点。

  *小数中的这个小圆点,就是小数点。它一般写在一个数字的右下角。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小点,有了它,这个数就是小数,没有它,这个数就不是小数。

  *每名同学都指一指你卡片上小数的小数点,把它重新点一下,点在数字的右下角。

  *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左右两部分。你知道这两部分有什么不同吗?(如果学生不知道,老师告诉:以3.25元为例,小数点左边的表示整元的,小数小数点右边的表示不够1元的。)

  ②读、写法。

  *怎样读?生示范后,大家试着读手中的小数。

  有没有哪些不会读的小数,说出来大家研究一下。

  有不会读的,让其他同学读。

  *小数的读法与整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吗?读小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练习:读出下面小数(师板书在黑板上)

  0.05   3.02  235.302    205.205

  *练习:写小数

  三点零八   零点三九   二百八十点三九

  ③5.98元表示5元9角8分。(全班同学都试着改写调查的价格后,汇报。不说理,只对比感知两种形式。)

  *如果学生汇报其他知识点,让学生介绍给大家即可,不深究。如果学生没有汇报出上面三个重点方面,教师就引导学生汇报这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如果学生不会,教师就直接教。

  3、除了商品的价格,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指名说三、四个,然后让学生同桌间互相说。

  三、初步研究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体会小数的意义。

  1、测量物体长度,产生认知矛盾。

  ①两人合作,用米尺测量任意物体的长度。(强调:一人测量时,另一个人观察并记录数据。)

  ②两人合作,再用米尺测量刚才测量的物体的长度,要用米作单位。(测量和记录的两人交换位置)

  ③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吗?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研究一下。

  列举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如:1米30厘米可以写成多少米呢?

  如学生说到110厘米等情况,可问学生:110厘米是比1米多,还是不够1米?是比1米多多少呢?

  2、初步研究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体会小数的意义。

  ①1米30厘米是多少米呢?谁能试着说一说。(如果学生能说上,就验证,学生学生说不上,就探索。)

  ②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从简单情况入手,找规律”(板书)的方法。

  比如说,我们要想研究1米30厘米可以写成多少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我们只需要研究30厘米是多少米就可以了。而研究30厘米是多少米,我们就可以从简单情况入手,找找规律。比如说,我们可以先研究1分米是多少米、1厘米是多少米!

  ③引导学生填空:

  1米是分米

  1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3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1米是厘米

  1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5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18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④1米30厘米,可以写成米。

  ⑤刚才我们在测量时遇到了问题,这个问题我们是怎么解决的?

  ⑥再让学生用米作单位,完成刚才的测量。

  四、应用拓展

  1、给商品贴上价格标签。

  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像1、87、100这样的整数,像4/7、1/10这样的分数,今天又认识了像0.7、2.5这样的小数。下面,我们就利用这几种数,为商品标价格。

  师贴出商品图形,口述商品价格,学生在下面写好商品价格标签后,贴到黑板上的商品图形下面。(彩笔、纸卡)

  商品价格分别为:5角、8分、1元2角、5分2元5角。

  *以第一种商品为例,引导学生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其他几种商品不再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在四种商品都表示完后,引导学生体会,用这三种方式表示各有利弊。

  2、91页1题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的方法方面有什么收获?

  对数学有什么新的认识?

新人教版第六册《认识小数》 教案 第5篇

  在一至四年级,“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三年级(下册)曾经教学了一位小数,初步体会了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分数间的联系。这些都是继续教学小数知识的必要基础。本单元系统地教学小数知识,将使学生建立比较完善、比较深刻的小数概念,内容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比较小数的大小、把非整万(亿)的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数等四部分编排,表现出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教学小数的知识。这些经验包括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金额,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长度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认识了的。这些经验能支持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发现小数的性质,进行比较小数大小的活动,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二,数形结合,教学小数的知识。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小数的性质也是抽象的数学规律,小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挖掘和利用概念中的直观成分,能有效地降低教学的难度。教材编写时充分注意了这一点,如用大正方形表示整数“1”,它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分别表示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依托直尺显示几厘米是百分之几米,是零点零几米;在数轴上建立点与相应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联系……这些都有助于学生领会小数的知识。

  第三,始终把小数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本单元编排的四部分教学内容是循序渐进的,小数的意义是进一步教学小数性质、比较小数大小的规则、改写大数的方法的基础,后面三个内容的教学又促进了小数概念的逐步清晰、逐渐深化。

  第四,选择大量有意义的现实数据。如普通食品、常用物品的价钱,我国部分大城市的人口数,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数据,集知识性、应用性、思想教育为一体。

  1. 以两、三位小数的意义为教学重点,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和计数方法。

  十进分数除了可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形式外,还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即小数。具体地说,分母是1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分母是10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教学小数的意义,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关系,这就是学生需要建立的小数概念。

  教学小数的概念编排了四道例题。前两道例题联系具体的数量复习一位小数,引出两位、三位小数,初步概括小数的意义。后两道例题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和计数方法,进一步加强小数的概念。

  (1) 例1从已有经验切入,先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再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例题呈现三种物品的单价,都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其中0.3元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认识,0.05元和0.48元都是两位小数,它们的读法与意义都是新知识。例题里设计了三项教学活动。第一项是把0.3元、0.05元、0.48元这三个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来。这是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以旧引新,既消除对两位小数的陌生感,又为下面体会小数的意义埋下伏笔。第二项活动是以0.05和0.48为例,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教材在正文里写出“0.05读作零点零五,0.48读作零点四八”,让学生感受小数的读法是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要注意的是,关于小数的读法是陆续教学的,这里先读整数部分是0的两位小数,在后面的教学中还会继续读整数部分不是0的两位小数以及三位小数。第三项活动是通过“1分是1元的1/100,可以写成0.01元;5分是1元的5/100,可以写成0.05元;4角8分是1元的48/100,可以写成0.48元”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这是例题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提出三点教学建议:第一,可以先让学生说说0.3元是1元的十分之几,通过对十分之几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的回忆,推动对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的认识。第二,有条理地展开“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的过程。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是1元的1/100;0.05元是5分,是5个1/100,是1元的5/100。至于0.48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可以让学生照这样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述。第三,提取两个问题的答案,在1元的5/100是0.05元、1元的48/100是0.48元这两个实例中,看到百分之几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意义。

  (2) 例2在新的素材中继续体验小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小数概念。

  虽然例1已经展开了写出两位小数的过程,但对两位小数意义的体验还不够深刻,而且位数更多的小数尚未教学。因此,例2选择长度的改写继续教学小数,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获得对小数的更多体验,初步形成小数的概念。

  例2的教学分成三段进行。第一段继续教学两位小数,先是1厘米还可以写成0.01米,在直观的刻度尺图上,从米与厘米间的进率想到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从而理解1厘米是1/100米,1/100米还可以写成0.01米,突出这里的“1”必须写在小数点右边第二位上。然后要求学生把4厘米和9厘米分别先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分数,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从中体会不仅是“元”为单位的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其他百分之几的分数都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第二段教学三位小数,与前一段的教学相似,先示范了1毫米写成0.001米,并展开了改写时的思考:1米是1000毫米→1毫米是1/1000米→1/1000米写成0.001米。再要求学生把7毫米、15毫米分别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感受三位小数的含义。首次教学三位小数,教材未出现读法,让学生把读两位小数的经验迁移到三位小数上,感受读小数的方法与要领。第三段初步概括小数的意义,回顾和反思两道例题中的改写以及三年级(下册)里的感受,先指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揭示了这些特殊的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再联系具体的改写活动,从一位小数是根据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的,理解“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从两位小数是根据百分之几的分数写成的,理解“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从三位小数是根据千分之几的分数写成的,理解“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试一试”和“练一练”都围绕小数意义而设计,要注意的是这里把整数“1”平均分成10、100、1000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其中的若干份,使小数概念更抽象、概括,并初步沟通整数与小数的联系。在“试一试”里数形结合,一个正方形或一个正方体表示整数“1”,有助于例题教学的知识迁移、认识提升。“练一练”第2题解释三个小数的意义,在演绎推理中清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3) 例3和例4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相应的数位以及数位顺序。

  整数和小数都使用十进制计数法。学生在四年级已经知道整数是十进制计数法,本单元例3教学的内容是小数也使用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计数法的本质特征是“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例3分两步教学这一点:首先在表示整数“1”的正方形里涂颜色表示0.6和0.06,在涂色时感受0.6里面有6个0.1,0.06里面有6个0.01,从而明白0.1与0.01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学生已经知道0.1和0.01分别是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分别表示1/10和1/100,在此基础上能够接受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并由此联想得出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然后看看表示整数“1”的正方形,思考“1里面有几个0.1”“0.1里面有几个0.01”这两个问题,理解1和0.1、0.1和0.01等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类推出0.01和0.001间的进率,从而形成“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认识,把十进制计数法从整数扩展到小数。这道例题安排的0.6和0.06是两个不同且具可比性的数,有利于巩固小数的意义,形成计数单位及数位的认识。

  例4里的小数的整数部分不再是0。在写三百四十四点七二五之前,要分析这个数,分清它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三百四十四(整数部分点)小数点七二五(小数部分)。在写出这个数以后,要体会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的读法是不同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要说出各个数字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只要顺次读出各个数位上的数,不必说出计数单位。例题还要求说说344.725每一位上的数各是几,各表示什么。要从它的最高位开始依次一位一位地说,从而理解这个小数的意义。教材从学生的分析中选择“百位上是3,表示3个百”“百分位上是2,表示2个百分之一”通过比较进一步清楚百位与百分位是不同的数位,处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计数单位。类似地还可以对十位与十分位、千位与千分位作比较,为独立填写数位顺序表作充分准备。

  教材把数位顺序表留给学生填写,是考虑到亲自填表比看现成的表格效果要好得多。其中整数部分已经写出的个位及计数单位,能引起对整数数位顺序的回忆。小数部分写出的两个数位及计数单位,体现了前面教学的数位顺序,学生能够继续写出其他数位及计数单位。把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后,可以围绕下面两点组织练习:一是数位的排列顺序和各个数位的所在位置。如顺序表里整数部分的数位从个位起往什么方向排列,小数部分呢?又如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位,右边第一位呢?再如百位和百分位分别是小数点哪边的第几位?二是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如整数部分,1个千是几个百?10个十是几个百?又如小数部分的0.1是几个0.01?10个0.001是几个0.01?再如个位与十分位的计数单位,1里面有几个0.1?10个0.1是多少?

  “试一试”和“练一练”里的都是两位小数或三位小数,整数部分一般都不是0。选择这些小数,是为了巩固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的知识,尤其是个位与十分位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练习五配合四道例题的教学,以小数意义为重点,把小数的读、写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习题的设计与编排有三个特点:一是从形象到抽象地写出小数,从说出小数的计数单位到分析小数的组成,有一条渐进的序线。如第1题看图、涂色、写出小数;第4题在没有图形的情况下把六个分母是10、100或1000的分数写成小数;第5题直接写出“元”或“米”为单位的小数。这三题都是写出小数,在要求上是递进的。又如第2题分别说出一位、两位或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和各表示几分之几,第6题则分析小数的组成或根据组成写出相应的小数,要求也是递进的。上面的练习在教学例题时一般都进行过,教材把它们再次有序地组织起来,重温认识小数的过程,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二是联系实际读、写小数,如第7、8题。在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同时,体会小数的现实应用。三是提出挑战性的要求,激发热情、激励思维。第9题在数轴上标出五个小数的位置,要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推理。第10题用数字卡片摆出符合要求的数,熟练小数的读、写方法。

  2. 教学小数的性质,突出对性质的体验。首先体验性质的合理,然后体验性质的应用。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小数的性质,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又为教学小数四则计算作必要的知识准备。教材分两段教学小数的性质,第一段是理解性质的内容,第二段是应用性质改写小数。

  (1) 让学生在许多事实里体验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材里的小数性质,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让他们在数学现象中体验并发现的。这样的体验,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多次。有些安排在得出小数性质之前,有些安排在得出小数性质之后。

  例5通过“橡皮与铅笔的单价相等吗”这个实际问题,抽象出比较0.3元和0.30元的大小这个数学问题,联系小数的意义,得到0.3= 0.30。紧接着例5的“试一试”,看图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由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得到0.1=0.10=0.100。例5和“试一试”为小数的性质提供了具体的感性材料,教材支持学生独立思考得到这两组等式,增强对等式的感受,体验等式的合理性,从而发现小数的性质。

  例6是为了进一步理解小数性质的内涵而设计的,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情境中的食品价钱都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各个小数里都有“0”,有些“0”在小数的末尾,有些“0”不在小数的末尾。让学生判断“哪些0可以去掉”,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小数“末尾”的含义。在这道例题中学生还能体验到,去掉小数末尾的“0”不改变小数的组成。如2.80元是2元8角,2.8元也是2元8角;2.80是2个一和8个十分之一,2.8也是2个一和8个十分之一。从而确信小数的性质是合理的。

  第35页“练一练”是发现小数性质以后使用的,两道题都数形结合,加强对小数性质的理解。其中第1题通过0.1和0.10、0.2和0.20、0.3和0.30……每组里的两个数对应于数轴上的同一个点,又一次证实小数的性质。第2题通过涂色时的感受,体会0.6和0.60的大小相同,0.6和0.06的大小不等。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如果添上或去掉的“0”在小数末尾,不会改变原来数的大小;如果添上或去掉的“0”不是小数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随之发生变化。

  (2) 让学生通过改写小数,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应用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化简了小数,在小数末尾添上“0”增加了小数部分的位数,都是在不改变小数的大小的前提下进行的。教材让学生在改写小数的活动中,获得这些体验。

  第35页“试一试”,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三个数都写成三位小数。这三个数中有一位小数0.4、两位小数3.16和整数10。把改写这些数安排在“试一试”,是锻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改写以后,要抓住三点进行交流:一是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二是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三是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练习六第1~5题是围绕小数性质设计的。第1、2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的“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的“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价。这些练习题使学生在应用中掌握小数的性质。

  3. 比较小数的大小,淡化统一的法则,鼓励个性化的思考。

  学生已经掌握的比较整数大小的知识,有些可以应用于比较小数的大小,也有些需要在认识上作必要的调整。如,在整数中,位数多的数一定比位数少的数大(四位数大于三位数)。而在小数中未必一定如此(三位小数不一定比两位小数大)。因此,从比较整数的大小到比较小数的大小,不是单纯的认知同化和方法迁移。

  以前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重点是比较的法则,教材里列出若干方法与规则,要求学生理解和应用。本单元把比较小数的大小作为小数概念教学的一部分,比较时的思考是根据小数意义展开的,并通过比较大小进一步充实小数的概念。这部分教材设计成三个层次。

  (1) 详细地展开比较的过程,鼓励方法多样化。

  这个层次里教学例7和它下面的“试一试”,有一位小数与两位小数的比较、两位小数与三位小数的比较,有整数部分都是0的小数相比较,也有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相比较。教材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比,在例7里可以联系实际数量,比0.6元与0.48元的大小。还可以把0.6和0.48变成相同计数单位,比含有单位的个数;喜欢形象思维的学生,可以在相同的正方形里分别表示出0.6和0.48,看谁的图形大些。如果学生使用其他方法,也是允许的。各人比较时选用的具体方法虽然不同,本质上都是根据小数的意义展开思路的,学生在完成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小数的概念得到了加强。教学“试一试”也要让学生在交流中展示自己的思考,鼓励创新。如7.90比8小,8.32比8大,所以7.90<8.32。这样,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就不是教材或教师告诉学生的,而是他们自己建构的。

  (2) 在比较大小的练习中,压缩思考过程,掌握比较要领。

  在这个层次里要完成“练一练”和练习六第6~9题。学生在上一个教学层次里,初步接触了比较小数大小时经常遇到的一些情况,并详细地体验了比较的方法。这个教学层次,要应用初步获得的经验,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进一步体验比较的方法,掌握比较大小的要领。练习的题量比较大,要从中选择一些题,让学生说说“应该抓住哪一点进行比较”。如比较2元和1.9元,只要想1.9元不满2元。又如比较3.45米和3.54米,只要想4个十分之一小于5个十分之一。再如比较36.9千克和37.4千克,只要想36<37。这样的练习,能引导学生压缩思考过程,体会比较的要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锐程度。

  (3) 在开放的问题中,发现并掌握一些规律,提升比较小数大小的能力。

  练习六第10题,在7.31> □.4的方框里可以填0、1、2……6等数,通过填这些数,学生可以发现:两个小数中,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比较大。在0.542<0.5□3的方框里,学生可能先想到的是填5、6、7、8或9,于是发现:如果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数小的那个小数比较小。学生还会想到方框里还能填4,这时,他们把刚才的发现又发展了一步。练习六第11题把组成的6个两位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到表格中,学生又一次体验了在第10题的发现。这些发现就是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法则,掌握这些法则,就能迅速比较小数的大小,正确作出判断。

  4.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改写较大的整数和求小数的近似数。

  学生已经能够把整亿、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为单位的数,并体会了这些改写方便读数和写数,有助于理解较大数的意义。他们还初步学会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整数的近似数。本单元的例8,要把非整万、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例9教学求小数的近似数。新旧知识有密切联系,已有的改写较大整数的经验和求近似数的方法,都可以应用于新知识。新旧知识也有不同的地方,在改变数的单位和求近似数时,还要应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因此,教材既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

  (1) 改写较大的整数,先教学思考与方法,再教学特殊情况的处理。

  例8以行星之间的平均距离为教学素材,所出现的较大整数都是有意义的数。意义在于学生有兴趣,能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而且感到这些数比较大,读与写都不大方便,乐意改变这些数的单位。教学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把384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在这个层次里着力教学改写时的思考,并得出改写的方法。384400是一个较大的数,通过读数能够知道它是38个万和4400个一组成的数。所以,用“万”作单位表示这个数时,“38”应该是整数部分里的数,“4400”应该是小数部分里的数。教材给384400里的“4400”和38.44里的“44”加上同样的色块,显示了这一思考过程,从而得出改写的方法: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至于改写后的数要用“万”为单位,以及根据小数性质化简,都是学生能够解决的,教材不作过多强调。第二个层次是把149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在上一层次“扶”的基础上,这里采取了“放”,让学生完成改写。教材只是通过问题“在哪一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提示改写的方法。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抓住“为什么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组织学生讨论,理清改写时的思路。二是组织两个层次的改写的比较,找到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使学生全面掌握改写的方法。第三个层次是第40页的“试一试”,把5791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这是改写时遇到的特殊情况,教材让学生在改写中遇到矛盾并想办法解决它。可以让学生从两个角度去体会:一是这个数比1亿小,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整数部分应该是“0”。二是这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缺少整数部分,应该用“0”补足,使写出的小数完整。“练一练”里把46411、4476、1433、409等数改写成用“万”为单位的数,让学生继续练习对上面情况的处理方法。特别是409的改写,不仅要添整数部分的 “0”,还要在十分位上写“0”。

  (2)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的着力点放在理解精确程度上。

  学生已经具有求整数的近似数的能力,初步会应用“四舍五入法”。例9的教学内容首先是理解近似数的精确程度,即理解“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百分位”的含义。教材通过“精确到十分位要保留几位小数”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有关的小数概念,体会近似数的精确程度:十分位是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位小数。对“精确到百分位”,也采用了相同的教学方法。然后是用“四舍五入法”写出近似数,教材在尾数的最高位上加色块,指导学生在求近似数时 “要看小数的哪一位”,便于“四舍”或“五入”。例9的第三点教学内容是,近似数1.5和1.50“哪一个更精确一些”,这是让学生体会精确程度。1.5保留了一位小数,1.50保留了两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比精确到十分位的精确程度高。虽然1.5和1.50从小数性质的角度上看,大小是相等的,但在精确度上看,它们表示了不同的精确程度。所以,近似数1.50末尾的“0”一般不能去掉。

新人教版第六册《认识小数》 教案 第6篇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写(43分)。

  1、48.073读作( ),它是由( )个1和( )个千分之一组成的。

  2、四百二十点六三五写作( ),保留整数约是( )。

  3、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这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4、把1吨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一份写成小数是( )吨,其中56份用小数表示是( )吨,其中的129份用小数表示是( )吨。

  5、0.672表示( )分之( ),其中“6”在( )位上,表示( ),“7”在( )位上,表示( ),“2”在( )位上,表示( )。

  6、4.5里面有( )个0.1,0.45里面有( )个0.01。

  7、一个小数是由9个1,3个0.1和6个0.01组成,这个数是( ),读作( )。

  8、一个数的百位、个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其余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9、0.05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写成分数是( )。

  10、把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并保留两位小数。

  279380000≈ 7986540000≈

  11、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4.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2、整数部分是0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最小的一位小数是( )。

  13、3米2厘米=( )米; 3.4分米=( )分米( )厘米;

  9千米50米=( )千米; 8元3角=( )元;

  14、据统计,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306280000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数相比,增加40450000人。在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350000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2960000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0000人。你会按要求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吗?

  1306280000=( )亿 40450000=( )万

  147350000=( )亿 2960000=( )万 5370000= ( )万

  二、我当小裁判(8分)。

  1、比1大而比2小的小数只有9个。………………………( )

  2、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

  3、0.3元和0.30元都表示3角。……………………………( )

  4、7个十分之一和8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0.78。………( )

  5、3.05和3.05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3.1。…………………( )

  6、5.69在自然数5和6之间,它更接近6。 ………………( )

  7、431.575精确到十位是431.6。……………………………( )

  8、用1,2,3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的一位小数中,最小的是12.3。…………………………………………………………( )

  三、慎重选择,填写序号(10)。

  1、3.002读作( )。a、三点二 b、三点零二 c、三点零零二

  2、10个0.1是( )。a、1 b、0.10 c、0.01

  3、50.090化简后是( )。a、5.9 b、50.9 c、50.09

  4、0.27的计数单位是( )。

  a、十分之一 b、百分之一 c、千分之一

  5、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

  a、十分位 b、百分位 c、千分位

  6、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后,得到的近似数是4.72,这样的三位小数可能有( )。a、4 b、5 c、9

  7、10个十分之一和( )个百分之一。a、1000 b、100 c、10

  8、大于0.06而小于0.07的三位小数有( )个。

  a、4 b、5 c、9

  9、0.04( )0.4 a、> b、< c、=

  10、0.998精确到十分位约等于( )。

  a、0.9 b、1 c、1.0

  四、在○里填入“>”、“<”或“=”(10分)

  3.090○30.9; 7.85○7.58 ; 3.98○4;

  900米○0.9千米; 5元6分○5.60元。

  五、把相等的两个数用线连一连(5分)

  0.76 1.200 2.05 3.4万

  0.21 2.050 0.760 1.2 34000

  六、用0,0,8,2这四个数字和小数点分别写出符合要求的数(8分)。

  1.只读出一个“零”的两位小数: ( )

  2.读出两个“零”的三位小数: ( )

  3.最大的三位小数: ( )

  4.最小的两位小数: ( )

  七、走进生活(16分).

  1. 从1.75,4.5,0.2,0.01中选择合适的小数填在括号里。(8分)

  爸爸的身高是( )米; 一块橡皮的价钱是( )元;

  一本书的厚度是( )米;一个西瓜重( )千克;

  2.学校运动会上,五年级有6位同学参加立定跳远比赛,他们的成绩如下表:

  姓 名 : 李明 张 强 王 俊 吴昊 李军 陈霖

  成绩(米): 1.72 1.95 1.84 1.98 1.81 1.88

  (1) 谁跳的最远?谁跳的最近?(2分)

  (2) 把这些成绩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排列起来。(3分)

  (3)前三名分别是谁?(3分)

新人教版第六册《认识小数》 教案 第7篇

  本单元教学一位小数。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能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进行一位小数的加法、减法计算。全单元编写了四道例题、两次“试一试”、三次“想想做做”和一个练习,还安排了一道思考题和一篇“你知道吗”。

  在本册教材第八单元“认识分数”里学生已经知道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本单元以此为教学的起点。

  通过第100页的两道例题教学一位小数的意义。这两道例题先引起学生的回忆: 5分米是5/10米、4分米是4/10米、2角是2/10元,然后告诉学生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4/10米还可以写成0.4米、2/10元还可以写成0.2元。上面的一道例题写成零点几这样的小数,下面的一道例题写成几点几这样的小数。通过把十分之几写成小数,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位小数的意义。教学时要突出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改写出来的,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道例题之后,列举了以前学过的数1、2、3……以及0,指出它们都是整数。又列举了0.5、0.4……指出它们都是小数。引导学生在数的外部形态上认识小数,但这不是小数的本质意义,教学小数的意义不能局限在数中间有个小数点上。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想想做做”第1题把1分米、3分米、7分米、9分米先分别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分数,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第3题的图中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先用分数表示其中的涂色部分,再写出相应的小数。这两题都让学生从十分之几写出一位小数,学生能再次体会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想想做做”第5题在数轴上写相应的小数,有序地整理一位小数。虽然没有要求学生写出分数,但学生在看数轴上的点写数时,都需要先想到相应的分数,又一次体会了零点几表示十分之几,几点几是几和十分之几合起来的数。

  第102页的例题教学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例题从比较两种冷饮的价钱的实际问题引出比较0.8和0.5这两个小数大小的数学问题。教材让学生应用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自己想办法进行。无论是转化成8角与5角再比较,还是转化成十分之八和十分之五比较,都没有离开小数的意义。教材统筹安排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试一试”里比较零点几和几点几的大小,“想想做做”里还有比较两个几点几这样的小数的大小。教材不用文字语言总结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意图是通过大小比较加强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只要学生能联系小数意义进行思考,怎样想都可以。

  “想想做做”第1题要把9厘米、6厘米分别写成以分米为单位的数,最好能既写成分数,又写成小数,可以又一次体会一位小数的意义。第4题的教学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联系数轴上的点理解0.7、1.3、1.9和2.4这四个小数的意义;第二,比较数轴下面的三组小数的大小;第三,看一看这四个数在数轴上的排列顺序。

  第104页的例题教学一位小数的加法、减法计算。

  计算小数加、减法应该把小数点对齐了算。教材没有把法则作为“规定”告诉学生,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这是“需要”,就“应该”这样算。例题计算0.5加0.7的和,先根据小数的意义,把0.5元和0.7元分别化成5角和7角相加,由此推理得到0.5加0.7的和是1.2。然后思考,如果列竖式计算,应该便于5角和7角相加,即把0.5和0.7中的“5”与“7”上下对齐,这样就把这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了。由于5角加7角的和超过1元,所以0.5加0.7要向表示“元”的那位上进1,也就是向小数点左边那一位上进1。学生理解了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向小数减法迁移是很容易的。教材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基本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想想做做”第5题估计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结果比1大还是比1小,是在能进行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估计又促进对笔算的掌握。

  练习十是对全单元内容的回忆、整理与实际应用。第1~4题再现小数的意义,其中第4题要求略有提高。第5题练习计算,四组题里都含有加法与减法的比较。第6、7题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第7题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空间。第8、9题中含有找规律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新人教版第六册《认识小数》 教案 第8篇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认识小数”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虽然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却已经不止一次的接触过小数,所以说,学生对小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陌生的是它的含义,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一、课前调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数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小数的存在,超市里,商场里,饮料瓶,书,自动笔的铅,身高,体重……等等。因此,我设计了一份调查表,主要是调查超市里的商品价格,并记录下来,希望让学生体会到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如实调查并认真记录,为课上的知识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导入环节——创设情景引入小数

  如何将学生的调查与课堂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呢?于是,我创设情景,由数引入,回顾以前学过的整数和小数,从而激起孩子认识小数的欲望。在进入孩子们爱去的超市,顺利将小数引入课堂。通过这个情景设置,还让学生区分了整数和小数,认识了小数点,知道了什么样的数是小数,达成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学习过程——联系实际认识小数

  1、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教学反思《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地展示生活中的数学。从新课引入到新课的展开,再到练习巩固,无不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自己“看到过”、“用到过”、“听到过”、“查到过”的经历中,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使学生初步感悟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超市中的商品,介绍自己收集的商品价格,介绍自己的身高等,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承载着小数,现实中孕育着小数,体现了新课程重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理念。

  2、还学生课堂的主动权。

  1)先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最多的小数就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一些。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理解情境中的三个小数的含义,再独立完成课本88页的题目,然后说一说自己调查的商品表示的是几元几角几分,学生理解的就比较扎实了。在了解了小数的含义之后,我让学生找了找身边还有什么地方出现过小数,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小数无处不在,作用重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小数的兴趣。

  本课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自主地建构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进而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认识了小数,明白了小数的含义。通过读、想、议、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动口、动脑中参与了学习过程,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于难点知识,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完成,不仅把学习的时间、空间留给了学生,而且教学内容得到了多次的反馈强化,拓展了知识的宽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课,却有不断进步的课。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让自己的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新人教版第六册《认识小数》 教案 第9篇

  

  • [!--title--] [!--newstime--]
  •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小数,它是国标版小数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一位小数,初步认识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性质,小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本课教材的内容主要是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教材先出示了几件商品的价格,通过“说”,激活学生已有的对小数的认识,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心理需求。同时利用学生对元、角、分关系的认识,分别介绍把1分、5分和4角8分改写成以元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两位小数的含义,初步掌握读写方法。接着教材通过在直尺上分别用分数、小数来表示4厘米和9厘米的长度,进一步明确几个百分之一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再让学生在直尺上表示7毫米和15毫米的长度,类推出几个千分之一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在次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抽象出小数的意义。随后的试一试帮助学生在比例题更为抽象的层次上理解小数与相关分数的关系。最后安排了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

      根据教材内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关系。而理解小数的意义是本课的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使学生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我准备按如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买卖商品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说出用“角”、“分”作单位,图中各种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学生集体交流说说每种商品的具体价格。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于小数的知识呢?学生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数:认识小数。这部分教学通过创设一个学生所熟悉买卖商品的情境,建构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对已有小数知识的回顾,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的动机。

      二、讨论交流,探索新知。

      例1,我首先让学生知道1元=100分,1分是1元的1/100,可以写成小数0.01元。接着引导学生讨论:那么5分,4角8分分别是1元的几分之几,写成小数是多少元呢?学生小组讨论,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集体交流得出5分是1元的5/100,还可以写成0.05元;4角8分是1元的48/100,还可以写成0.48元。最后指导学生两位小数的读写方法,先让学生试着读给同桌听一听,再交流读法,特别是0.48不能读成0.四十八。这部分教学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两位小数表示的是百分之几,培养了学生知识类推的能力。

      例2,我首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怎样用“米”作单位表示1厘米的长度?学生观察直尺,讨论交流得出1厘米是1米的1/100,也就是1/100米,写成小数是0.01米。再引导学生独立写一写:4厘米和9厘米用分数和小数可以怎样表示呢?学生独立写一写,并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交流:4厘米是1米的4/100,也就是4/100米,写成小数是0.04米……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交流自己的想法,进一步突出了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1毫米。1毫米是几分之几米呢?写成小数是多少?学生根据两位小数的意义独立思考,集体交流得出1毫米是1/1000米,可以写成0.001米。随后我引导学生独立写一写7毫米、15毫米写成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写数,交流得出7毫米是7/1000米,即0.007米;15毫米是15/1000米,是0.015米。在交流的过程中适时指导三位小数的读写方法。这部分教学通过采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知识的类推,使学生逐步对小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最后,我引导学生结合例1、例2,同桌讨论自己是怎样理解小数的?同桌互相说一说,交流自己的想法。经过学生充分讨论并交流得出了小数的意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自主探究,结合例题,使学生对小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根据以上内容,我准备在实践练习中安排以下内容。

      1、读出或写出下面各数,并说说表示几分之几。学生互相读一读,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练习,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试一试。我先让学生说说每个图形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这样的多少份?学生先交流,再独立填写并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练一练。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集体交流。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母与进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4、单位换算的题目。我先让学生说出单位之间的进率,学生回顾交流。再引导学生独立填空,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单位换算的思考过程,改写时进率的重要作用,特别像23毫米=米这样的题目,更应让学生多讨论理解。

      综合这节课的教学程序,本课的教学特色是:(1)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课堂有效教学。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创设买卖商品这一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欲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2)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认识小数的意义时,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和交流时间,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练习中,逐层深入,各有侧重点。(3)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最熟悉的商品价格作为学习素材,学生在观察,讨论与交流中,体验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和数学的价值。

    新人教版第六册《认识小数》 教案 第10篇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运算,以及初步认识分数和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思考基础。这节课仅限于一位小数的初步认识,围绕“初步”二字,教材先安排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再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最后介绍小数各部分名称,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的知识作好孕伏,而且教材内容和买东西、量长度等具体事件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其中的数学内容。因此这节课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导探究活动,辅助媒体演示等,渗透知识迁移和知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适合学生情感体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环境,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言语去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比较和选择,去收集对学习有用的信息。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初步体会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整数和自然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数学活动,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培养自主探究与发现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以米或元为单位的一位小数的含义,能正确地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建立分母是10的分数与一位小数间的联系。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师:你们喜欢逛超市吗?那你们喜欢买什么物品呢?今天老师就陪你们一起逛超市!看!康宁超市商品优惠信息(课件播放):彩笔单价8元、相册单价6.2元、铅笔单价0.5元、书桌单价50元。

      师:你能把它的价格读一读吗?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单价,你能将它们分分类吗?

      (生交流想法,师相机引出“小数”。)

      师:在商品的单价中我们可以看到小数,你们还在哪儿看到过小数?(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带有小数的信息。)

      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小数,认识小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三年级学生,已经储备了整数和分数的相关知识,积累了有关小数的生活经验,这些都是学习新知的基础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所以我选择学生接触最多最熟悉的商品的价格引入学习,符合学情,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通过读一读,想一想,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发现身边事物中的数学问题,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认识小数

      1.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课件演示例1情境:小明最近搬了新家,他想购买一张书桌和一些文具用品。一天,他和好朋友来到商场,挑中了这张书桌,合不合适呢?小明拿尺量了一下,桌面的长是5分米、宽是4分米。

      师:5分米和4分米满1米了吗?用分数怎样表示?你还能怎样表示?讲解:5分米用小数表示是0.5米。

      师:这里的0.5米表示什么?帮助学生理解5/10米是0.5米,0.5米表示5/10米。

      学习0.5的读写。介绍小数点并规范小数点的书写。

      师:同样4分米用分数、小数怎样表示?理解0.4米的含义。

      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借助十等分的米尺图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小数。

      师:仔细观察这些等式中的分数和小数,比一比,发现了什么?

      讨论交流,得出:十分之几米是零点几米,零点几米表示十分之几米。

      (2)迁移类推,丰富认识

      师:十分之几米是零点几米,那么十分之几元呢?

      生:十分之几元是零点几元。

      师: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举例,说理由,师生共同验证。

      师:从这些例子中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几角是十分之几元,也就是零点几元。

      (3)数形结合,加深认识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理解题意并提问:这里有3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都被平均分成了10份,你能先写出分数,再写出小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吗?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

      变式练习(指着第一个正方形):我在这个正方形中还发现了一个小数,知道是多少吗?(0.7)0.7表示哪一部分?为什么空白部分是0.7?另两个正方形里的空白部分分别是多少?如果要表示出0.2,应该涂几份?

      师:仔细观察这些分数和小数,有什么发现?

      组织讨论交流,揭示:十分之几是零点几,零点几表示十分之几。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来说,小数的含义是抽象的,需要大量现实素材的体验,积累起丰富的感性认识,并经历抽象概括的过程,才能逐步感悟,进而实现知识的建构。为此,我设计了三个环节帮助学生加深体验,使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由感性向理性递层攀升。第一环节先通过计量长度沟通整数、十进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初步体会小数的来源和含义,完成“十分之几米”到“零点几米”的认知过渡。第二环节话锋一转,抛出问题——“十分之几米是零点几米,那么十分之几元呢”,引发学生思考,开展举例验证等活动,感悟“十分之几元是零点几元”,丰富学生的认知,同时为下面认识几点几作铺垫。第三环节利用习题中的十进分数方块图,练习分数与小数的意义转换,加深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每个环节都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习与人交流合作,学习与人分享思想,学习质疑反思调整,学习比较归纳概括……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2.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课件演示例2情境:小明选定书桌后,来到了文具柜台,看到售货员阿姨正在给商品标价,大家想看看吗?如果请你帮忙,你会把圆珠笔和笔记本的价格用小数表示出来吗?

      (学生独立尝试,四人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从“先分后合”的角度感悟1.2元和3.5元的含义。

      练习“想想做做”第2题。问:为什么0.8元的小数点左边是0,而1.7元的小数点左边是1呢?

      思考:把几元几角写成小数时,可以怎样想?小结:几角是零点几元,几元几角就是几点几元。

      出示课始的标价牌“剪刀12.3元”,问:12.3元是几元几角?为什么这里的“3”表示3角?

      练习“想想做做”第4题。

      [设计意图:鉴于学生对商品的价格和人民币的使用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又有例1“几角是零点几元”的知识铺垫,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理解几点几元的含义,所以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接着通过研究0.8和1.7整数部分的不同和12.3十分位上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一位小数含义的理解。]

      3.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小数,关于小数,还有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到书本里去寻找答案,自学课本第100页最后一段的内容。

      ①自学课本

      ②组织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③练习:每位同学写一个小数,先读一读,同桌再互相说一说它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各是多少?

      [设计意图:根据知识的类型特点,让学生看书自学,学生在自学中会有所发现、有所领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趣味练习,应用提升

      1.填一填

      师:在数轴上也有小数。(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谁来说一说为什么这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用0.1、1.2表示?(生交流)

      师:你能在方框里填上小数吗?

      (生先在书上独立填一填,再全班交流。)

      2.猜一猜

      师:老师在超市买了三件商品,这三件商品的价格都是以“元”作单位,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猜一猜它们的价格。

      ①杯子  提示:它的价格数整数部分是3,小数部分是8。

      ②直尺  提示:它的价格不满1元。

      ③笔 筒  提示:它的价格在8元~9元之间。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体现了层次性和趣味性,既巩固了新知,又使学生在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学会思考,使他们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交流,教师作适当补充。)

      师:古代数学家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小数了,你想了解有关小数使用的历史吗?(课件播放108页的图文,并配有解说。)

      师:关于“小数”你还有哪些新的想法?(学生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只是刚走进小数的世界,希望同学们以此为起点,去探寻更多有关小数的知识。

      [设计意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谈收获,既理清整堂课的脉络,又使学生从主观上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对小数产生、发展相关资料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新人教版第六册《认识小数》 教案 第11篇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第二册认识人民币一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孩子们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读写小数也相对简单,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

      一、充分调动孩子已有认知。

      本有一个教学设想,是在课的一开始就出示一些数,让孩子们去分类,再引到新课的教学上,后总感觉这样教的痕迹太明显。于是,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孩子们说印象中的小数、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这样一开始孩子们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他们必须去搜索知识库中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所有认知,为学习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同时能让他们很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以看出,教者关注学生的实际经验,没有把学生当作容器,没有把学生对于小数的已有认识当作学习新知的障碍,而是把这种累积的经验作为进一步学习的资源。正如奥苏伯尔所言:“让新知之舟泊在旧知的锚桩上”。

      二、采用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关于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整数与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等数学事实和规定的学习,其实是属于知识领域中的所谓“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探究式学习。教者适时地采用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看书自学、讨论交流、互相问答,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重视实践活动——动手操作。

      教者让学生“找身边的小数”,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实物的长和宽,由不满1米而想到用分米做单位,并由1米=10分米的进率,联系分数的含义,用十分之几米表示几分米,进而引出零点几米的小数。这样的巩固练习,是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源头和需要出发,初步知道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师结合讲解小数的含义之后,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进行观察、模仿、比较、归纳,并进行了两次针对性很强的练习,由具体的长度单位转化到一般的十进制分数,让学生在经历有序的数学思维活动过程中逐步感知小数的含义。

      困惑:课上完了,我一直在思考:本节课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还用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教学流程方面还是比较简单、比较流畅的,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感觉挖的深度还不够,特别是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这一块上,虽然在自学问题中提及了,但在课上并没有去解决它,因为教材在四年级还安排了一节《小数的意义和产生》,是把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在这一课中沟通呢?还是把这一知识点安排在以后再研究呢?对于这一目标的定位总是举棋不定。正如林老师所说:在每一个练习中,都让孩子们把写成分数表示的形式,使课更丰满。可是这样会不会把目标定位得偏高了呢?我困惑着,这也是我教新教材以前最常有的困惑:如何把握一节课的目标定位呢?

    新人教版第六册《认识小数》 教案 第12篇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九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认识,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达标检测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揭示课题。

      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的许多观点成为了我们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典范,如他的主张:温故而知新。意思是说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指引我们学习的同时不要忘记及时的复习。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回顾我们学过的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板书课题:认识小数的整理与复习)

      二、交流预习。

      1.打开课本p44,讨论订正“回顾与整理”的问题。

      2.权力大派送:小组长选出你认为最优秀的预习卡。

      三、反馈信息。

      1.谁来说说本单元你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指名两位同学说,评价后全班口述,老师板书。

      2.下面请各小组长把最优秀的预习卡拿到上面来展示供大家学习和欣赏,让其中的几个同学说说为什么选这张。

      3.总结。我们同学的预习卡不但做得精美而且内容丰富,把本单元的内容详细地整理出来了。我建议回到教室把它们粘贴在黑板下方。下面我们深入一些来复习这些内容。

      四、深入复习各个知识点。

      (一)小数的意义、读写和性质。

      1.谁来举例说说什么是小数的意义?

      2.小数怎么读?比如……

      3.小数的性质是什么?能举个例子吗?

      4.打开书本p44—45,马上做第1、3题,检测一下自己。

      (二)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1.说到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老师想借用电脑和大家一起回忆,好吗?

      2.电脑随机出示,全班齐回忆,老师提问:小数和整数的相同点是什么?

      (三)比较小数的大小、改写、求近似数。

      1.下面还剩下3个知识点了,你想选哪个内容举例说说?

      2.随机质疑。如:小数的改写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求小数的近似数呢?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出示幻灯片)

      五、质疑。

      本单元中你认为哪个知识点最难?学生回答。经过今天的整理,这些问题是否还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呢?下面的补充题是老师给你们量身定做的,做完之后求小数近似数这问题就不难了。

      六、巩固练习,克服难点。

      1.幻灯出示习题,学生做题。(不用抄题)

      2.小组长做好了,帮老师批改组员的检测。

      3.老师收集各小组的情况,总结评讲。

      七、达标检测。

      刚才的练习还有些同学有点小错,不要紧,练多会有进步的,小雏鹰也能搏击长空,雏鹰们,你们是否愿意到更广阔的天空去大展身手呢?下面有两个阶梯的题目,阶梯一稍微容易些,阶梯二难一点,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其中的一个阶梯来做。

      1.组长做好给老师批改。

      2.组长帮组员批改。

      八、总结学情。同学们,你觉得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怎样?如果最多能获五颗“☆”,你认为自己能获几颗?用手指来表示?今天同学们的表现让老师非常满意,大家积极思考,动作迅速,思维敏捷,构建了一个灵动的课堂。

      九、布置部分学生的作业。

      选做阶梯一的同学回去尝试做阶梯二,不是很难,老师相信你们也能达标。

      教后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自己有几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地方:让学生提前预习做好预习卡,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自己整理知识,并且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还在课堂中安排了达标检测。

      学知因,教知不足。这节课也留下很多遗憾:

      1.在展示优秀预习卡时,如果我也能把自己整理的预习卡拿出来与学生的比对一下,或让小组长说说为什么选这张,学生评判更有标准。

      2.在整理小数时,如果能加强一下它与整数的联系,能达到新旧知识的融汇更好。

      3.学生提出的难点(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师要更着重强调一下。

      4.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师应该多一些激励的语言,不要怕耽误进度而让气氛沉闷下去而不作为。

      5.课前预见性不足。做课本练习没想到花时太多,而做达标检测时学生答题那样迅速,是我忘记本班学

      生特点而估计不足,否则有一些学生能当堂完成检测就显得课堂完整些。

      6.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精简12篇)

    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精选12篇)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 第1篇  课题:  教学目标  1.两位数乘两位数,相乘每一

    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精拣12篇)

    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通用12篇)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 第1篇  教学内容: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精简15篇)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精选15篇)《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

    第五册毫米、分米的认识(精简2篇)

    第五册毫米、分米的认识(精选2篇)第五册毫米、分米的认识 第1篇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教科书第36至37页例

    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教学设计(精简6篇)

    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教学设计(精选6篇)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内容: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