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精简15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3周前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精选15篇)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91、92、9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与独立性。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突出多样性算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的算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口算的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清新的早晨,沉睡了一夜的小岛醒了,清清的水,绿绿的树,小岛多美呀!听!是谁在唱?(小鸟)你想去这座鸟岛看看吗,(想)巧极了,苗苗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正要去呐,我们看看去,好吗?  二.教师引导主题图数学信息1.码头上的人真多呀,你看到苗苗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了吗?  2.二年级有几个班?(四个)你怎么知道的?(看班牌)  3.每个班有多少人?(23,31,32,39)  4.所有的同学坐一条船坐的下吗?(坐不下)为什么?(因为一条船最多能坐68人)  5.你怎么知道的?(船上写着限乘68人)  6.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68人以下可以,68人以上不行。)  7.四个班大约有多少人? (大约120人,因为120比68大的多,所以四个班同坐一条船坐不下)  8.不能一起乘坐一条船,他们会乘坐几条船,小朋友们能猜一猜吗?(2条? 3条?…)  9.他们究竟要乘几条船呢?小朋友们,你想知道苗苗小学的老师是怎样让小朋友们乘船的吗?(想)  那就让我们接着往下看吧。  三.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不进位加法  1.二(2)班的小朋友先上了船,二(1)班的小朋友正在上船,站在岸上的老师问:二(1)班,二(2)班能坐下吗?  2.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引出算式: 23+31=(课件出示)  3.你是怎么算的?(预见)  23+31= (1)1+3=4 20+30=50 50+4=54  (2)23+30=53 53+1=54   ……  (二)进位加法  1.小朋友们,小精灵想知道:二(3)班和二(4)班合乘一艘船坐的下吗?谁来告诉他?  引出算式:32+39=(课件出示)  2.你是怎么算的?  32+39=(1)2+9=11 30+30=60 60+11=71 (课件出示)  (2)32+30=62 62+9=71 (课件出示)   因为71人超过了68人,所以不能同乘一条船。  四.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一)不退位减法  1.一条船最多可以上68人,二(1)、二(2)班一共上了( ?)人,这条船还可以上人吗?*(可以)  2.还能上几人?  引出算式:68-54= (课件出示)  3.你是怎么算的?  68-54= (1)8-4=4 60-50=10 10=4=14 (课件出示)   (2)68-50=18 18-4=14 (课件出示)  (二)退位减法  1.小精灵还想知道:二(3)班上了14人后,还能上多少人?   引出算式:32-14 (课件出示)  2.你是怎么算的?  32-14=   (1)心里列竖式   (2)32-14= 32-10=22 22-4=18 ……  3.口算练习  在不知不觉中,小朋友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已经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点出本课时知识课题)的知识了,还找到了不少好算法。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参加一个摘星星活动:给你一分钟,用自己喜欢的算法口算,当音乐响起时开始口算,音乐停止时,停下手中的笔。(课件出示做一做6道口算题,随之响起一分钟的轻柔音乐)  (关注所有的孩子,尤其要关注没有摘得6颗星的孩子,真诚的评价鼓励他们寻找自己的不足并帮助其树立信心。)   五.选择乘船的优化方案小朋友们,要想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让我们继续关注苗苗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  1.二(3)班(14)人上了船,还剩(18)人,剩下的人和  二(4)班的同学还要坐几条船?(1条船)  2.为什么?  引出算式:18+39=57 剩下的人只要坐一条船。  3.原来,苗苗小学的小朋友们是这样乘船的:一共需要两条船。  第一条船坐68个小朋友,第二条船坐57个小朋友。你猜对了吗?  4.第一条船还能上老师吗?(不能)老师们只能上(第二)条船了。你觉得这样乘船合理吗?(引起小朋友的争论)  5.小朋友们,现在离开船的时刻还有一段时间,不如我们来和苗苗小学的老师换换角色。如果让你来当小老师,你能想出更合理一些的办法吗?(学生讨论)  (学生们可能会从安全、师生感情、同学友谊、乘船限乘条件等因素出发,考虑出比苗苗小学老师们更加合理的方案)  预见方案:(1)、(4)两班合乘一条。   (2)、(3)两班合乘一条。  让学生说一说。  六.结束小朋友们的办法真不错,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让我们和苗苗小学的小朋友们一起去鸟岛吧!(课件出示鸟岛美丽的风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2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够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环保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9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小草变绿了,小树也发芽了。同学们想去春游。光明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去春游,他们要坐船去。

  (出示主题图)现在,老师遇到一个难题:有4个班怎样坐船合适呢?"限坐68人"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回答。

  如果两个班同学坐一条船,怎样安排呢?

  小组讨论,拿出方案,列出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3+31 39+32 39+31

  39+23 32+31 32+23

  二、自主探究。

  1、方案很多,哪个合适呢?计算出结果,并算一算你是怎样计算的。

  计算23+31的方法:

  ①3+1=4,20+30=50,50+4 =54。

  ②23+30=53 ,53+1=54。

  ③20+31=51,51+3=54。

  计算39+32,应该怎样计算呢?说一说你的想法。

  与第1题相似。

  方法很多,自由选择,算得又对又快就行。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其他几种方案。

  39+23 32+31 32+23 39+31

  讨论:那些方案合适?为什么?

  3、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 两位数

  如果将这6道题分类,你怎么分?

  有两类:一类是进位加法,一类是不进位加法。

  4、1班和2班同乘一条船,还能再上几人?怎样列式?

  68-54=

  3班上了一些人后还剩下多少人? 32-14

  怎样计算?独立完成,交流不同的算法:

  68-54=

  ①60-50=10,8-4=4,10+4=14。

  ②列竖式计算,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③64-54=10,10+4=14。

  4、全课小结。

  三、应用拓展。

  1、计算。

  53+36= 37+54= 34+26=

  75-65= 82-64= 56-35=

  2、完成做一做。

  3、完成练习第1-3题

  4、开放题。买东西。

  儿童商店

  熊猫23元 篮球18元 台灯53元

  地球仪25元 小汽车36元 闹钟19元

  选择你喜欢的两件商品,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

  如果有50元可以买哪几样商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9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校有篮球42个,排球35个,网球28个。

  1、篮球和排球一共有几个?

  42+35可以这样想:42+30=72 72+5=○

  40+30=70 2+5=7 70+7=○

  2、篮球比网球多几个?

  42-28该怎样计算 ? 4 2

  - 2 8

  1 4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二、想一想,算一算。

  24+50+2=○ 32+40+7=○

  24+52=○ 32+47=○

  85-60-3=○ 74-50-7=○

  85-63=○ 74-57=○

  三、直接写得数。

  35+54=□ 42+57=□ 23+69=□

  68-47=□ 75-39=□ 91-69=□

  四、完成练习十九地3、4、5题。

  五、开放题。

  小淘气套中了两个,共得到42分,他套中的可能是那两个?

  35 13 15 29

  27 24 7 18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94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计算题。

  97-43= 52+16= 34+56=

  25+36= 44-19= 82-37=

  以97-43和25+36为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在○填上>、<或=。

  37+42○90 83-57○55

  81-67○24 63+19○83

  20○77-58 95○49+47

  三、出示主题图。

  色拉油24元 火腿肠15元

  烤鸭18元 蛋糕16元

  1、买一只烤鸭和一壶色拉油一共用多少元?

  2、有40元可以买什么?应找回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式解答。

  四、填数。

  62= 25=

  48= 37=

  35+ 54= 86- 68=

  27= 54=

  六、开放题。

  怎样调换,两边的重量才会相等?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96--97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够正确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学的迁移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口算比赛。

  34+23= 48+35= 65-24=

  72-36 = 98-45= 42+56=

  2、笔算比赛。

  35+63= 79-56=

  28+57= 93-66=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给大家说一说。

  提问:500个送一次,现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

  小组讨论。

  2、计算:180+340=

  先独立解答,再汇报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算法1:18+34=52,所以180+340=520。

  算法2:100+300=400,80+40=120,400+120=520。

  算法3:180+40=220,220+300=530。

  算法4:笔算,列竖式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用这么多方法计算出来了,还会列竖式笔算出来。怎么笔算的哪?试着想一想,写出来:

  板书: 百 十 个

  1 8 0

  + 3 4 0

  5 2 0

  质疑:谁能提出问题?

  为什么百位上不写4,要写5?

  笔算是要注意什么?

  3、看主题图提出减法问题:第二周比第一周多收集几个?

  计算340-180=

  先独立解答,再汇报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算法1:34-18=16,所以340-180=160。

  算法2:340-100=240,240-80=160。

  算法3:340-200=140,140+20=160。

  算法4:笔算,

  板书: 百 十 个

  3 4 0

  _1 8 0

  1 6 0

  质疑: 为什么百位上是2-1

  4、练习。完成做一做第1题。

  5、总结:今天学的题目与以前学的两位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进行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①相同的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算起。

  ③笔算加法,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笔算减法,哪一位不够要向前一位借一。

  三、应用拓展。

  1、完成做一做第2题。

  2、植树问题。去年植树350棵,今年植树280棵。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式解答。

  3、完成练习二十第1、3题

  4、开放题。

  少年宫○ 小明家○

  小明从家到少年宫有几条路可以走?怎么走最近,为什么?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98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年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正确估算。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况年进行估算,并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知道矿泉水瓶可以回收吗?矿泉水瓶是用塑料作成上午属于可回收物质,可以回收再次利用。大家看看二年级一班一个月来回收矿泉水瓶子的情况。出示主题图。

  收集矿泉水瓶子的情况

  第一周 180个

  第二周 340个

  第三周 192个

  第四周 219个

  二、自主探究。

  1、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学情预测:

  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

  第四周比第三周多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

  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

  …………

  哪一个问题是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的?现在就来解决它。

  2、解决问题,培养估算能力。

  第三周、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

  怎样列式?

  板书:192+219=

  不计算,估一估得数是多少?

  小组合作讨论,再交流,汇报各自的估算方法。

  ①192接近190,219接近220,190+220=410

  ②192接近200,219接近200,200+200=400

  ③192接近190,219接近200,190+200=390

  教师要肯定每一种估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掌握一般

  估算方法:

  在估算时,可以把书3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提问:如果没收集500个送一次,大约再收集多少个有可以送一次?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①500-410=90

  ②500-400=100

  ③500-390=110

  3、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一个月能收集这么多矿泉水瓶,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讨

  论,适时进行环保教育。

  三、应用拓展。

  1、估一估,连一连。

  完成练习二十第5题。

  2、估算。

  583+417= 719+179

  631-409= 529-247=

  3、解决问题。

  ①北京到大连,飞机票620元,火车票147元,乘火车比乘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

  ②一本书又37页,看了142页,大约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③电风扇245元,电饭锅187元,妈妈有400元,够吗?

  4、开放题

  调查你的家庭收入:爸爸月收入( )元,妈妈月收入( )元。

  每月的家庭开支情况。节余情况。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100-101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年进行估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正确估算。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况年进行估算,并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教学过程】

  一、估算。

  583+428= 619+168

  731-4008= 529-259=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算一算每件商品的价格大约比原来便宜了多少钱?

  VCD机 吸尘器 电视机

  原价:623元 原价:623元 原价:623元

  现价:489元 现价:489元 现价:489元

  三、把这些算式按得数的大小,从小到大排成一行。

  500-220 271+620 340+580 960-340

  四、算一算,填一填。

  360 490

  710 + 280= 800 - 270 =

  220 320

  五、想一想,算一算。

  ○+130=320

  □-80=240

  ○+□=( ) □-○=( )

  六、完成练习二十第9-12题。

  七、开放题。

  小小图书馆今日借书情况

  种类故事书 连环画 科技书

  原有247 202 125

  借走129 104 118

  1、故事书和连环画一共有几本?

  2、故事书、连环画和科技书大约各剩下多少本?

  3、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答吗?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3、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4、让学生进一步让学生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万以内数的读写。

  2、整百、整千数的进(退)位加减法。

  教学难点:

  1、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2、整百、整千数的进(退)位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同桌轮流出题练习。

  52+35= 86-34= 47+33=

  23+69= 62-18= 70-26=

  以"23+69= 62-18="为例说一说口算过程。

  二、计算下面各题。

  650+340= 730+480= 390+250=

  840-650+340="为例说一说计算方法。笔算是要注意什么。

  板书:①相同的数位对齐。

  ④从个位算起。

  ⑤笔算加法,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笔算减法,哪一位不够要向前一位借一。

  三、解决问题。

  1、一年级有197人,二年级有201人。小剧场有400个座位,估计一下,两个年级一起看木偶戏能不能坐下?

  2、张老师买一张写字台用了182元,买一个书柜用了216元。一张写字台比一个书柜便宜多少元?

  买 一张写字台和一个书柜大约需要多少元?

  3、饲养场养鸡420只,养鸭390只。养的鸡和鸭一共多少只?

  养的鸡比鸭多多少只?

  四、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3题。

  五、开放题。

  估算一下,500元够买哪两样商品?

  手表197元 台灯244元 电饭锅285元

  手机398元 电风扇321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3篇

  课题:应用题的对比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

  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游戏活动,创设情境.

  (1)启发学生根据两组人数不同的条件,提出问题,并口头解答,使学生明确,可以提出:

  甲组有8人,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几人?

  甲组有8人,乙组比甲组少2人,乙组有几人?

  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2人,甲组有几人?

  甲组有8人,乙组有6人,乙组比甲组少几人?

  (2)通过游戏,互相议一议,你知道了什么?

  数量关系一样,只是问法不一样.

  ②甲组有8人,乙组比甲组少2人,乙组有几人?

  知道甲组人多,乙组人少,求少的.

  ③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2人,甲组有几人?

  知道甲组人多,乙组人少,求多的.

  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限制,但教师重点训练①、②两种类型.

  2.操作学具,巩固所学的数量关系.

  (1)用学具摆一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2)同桌互相交流,知道了什么?

  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学生操作和口述.

  (二)探究新知

  1.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12)”,出示例12.

  2.小组活动.

  (1)教师继续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12)”,学生讨论两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通过讨论和看示意图,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两道题都是红花多,黄花少.

  (3)想一想: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使学生明确: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不同的是第一题的第二个条件是第二题要求的问题,第一题要求的问题是第二题已知的第二个条件.两题都用减法计算.

  3.独立解答.

  (1)填空(课本).

  (2)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反馈练习:完成“做一做”.

  独立填在课本上,订正时启发学生互相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学习什么,注意什么.

  随堂练习

  1.练习二十四第8题.

  分组练习,组长带领同学订正.

  2.练习二十四第3题改编为接力计算.

  布置作业

  1.有手风琴76架,电子琴比手风琴多18架。有多少架电子琴?

  2.有电子琴94架,手风琴比电子琴少18架。有多少架手风琴?

  板书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4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

  教学目标: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准备铺垫

  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45+56=101

  56+45=

  101-56=

  101-45=

  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

  二、新课

  1.教师:小明要参加学校运动会,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用屏幕显示教材第27页第一幅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问:这个买东西的过程中包含有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付多少钱?

  (2)妈妈付了200元,售货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

  请同学们独立列式并计算。

  出现第二幅图画,并出现画外音:找的钱对不对呢?

  教师:谁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发表看法。

  教师:售货员找的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加、减法的验算。

  2.用屏幕显示例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135+48=183(元) 135

  + 418

  183

  教师: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教师: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加法验算的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如果学生提出重新加一遍也应当肯定。)

  归纳:我们看到,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3.反馈练习:第2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通过验算看出你的计算结果正确吗?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七第1题中的四道加法题。要求学生独立计算,用不同的方法验算。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5篇

  第七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本P91~105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估算。共安排了5个例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鱼计算起就铺垫作用。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单元教学重点:

  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单元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单元课时安排: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93页。“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九1、2、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准备:题单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口算:50+70 300+600 800-400 30+40

  200+700 600+400 80+90 80-30

  说出怎么计算的。

  二、学习情境创设

  1、春天到了,这节数学课老师安排就一次春游特别行动,你想参加吗?

  2、播放展示动画。我们将去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一起去看看吧。

  3、可是美丽的鸟岛却在海中央,我们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呢?

  【设计意图】:由谈话引发去春游的愿望,抓住孩子的兴奋点,搭建生活平台,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师生互动活动

  1、组织活动1——码头乘船。

  (1)认真观看,回答问题。

  二年级一斑有23人,

  二年级二班有31人,

  二年级 三班有32人,

  二年级四班有39人。

  一艘船限乘68人。

  (2)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我们在乘船时将碰到哪些问题?

  学习不断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肯定,引导。鼓励拓展思路,尽可能多提出数学问题。

  同时板书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去寻找有用信息,收集信息,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重点是口算方法。

  (4)选择书上例1、例2的问题,加以解决。

  先看第一个问题:四个班能合乘一条船吗?我们用举手的方式,认为不行的举手?为什么不行?说说原因。

  23+31=

  (5)互相交流算法。

  3+1=4 20+30=50 50+4=54

  23+30=53 53+1=54

  31+20=51 51+3=54

  (6)同学们相到了那么多种方法,真能干!算一算:32+39=?怎么算的?说一说!

  尝试计算32+39并说说算法。

  (7)对比两个算式,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提醒:注意进位!

  (8)引导完成。

  (9)我们知道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合坐需54个位子,现在你能不能独立完成第3个问题还剩下多少人?

  (10)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合坐后,还剩14个座位,你想怎么安排?

  32-10=22 22-4=18

  强调退位在头脑中算。

  四、教学效果测评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评议。

  1、练习十九第1题。

  2、练习十九第2题。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的掌握。

  拓展性学习

  1、练习十九第5题

  2、把3、6、9、12、15、18、21、24、27填在方格里,每行相加的和都是45。

  五、课题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练习十九

  教学内容:课本第94~95页。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教师准备:

  练习十九第3题和第8题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引导学生采用较简捷的方法计算。

  2、引导学生完成“算一算”。

  巡视、辅导。

  帮助计算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评价,表扬计算有进步的学生。

  【设计意图】: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法。

  二、学中做

  1、组织活动1——买东西。

  出示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

  (1)观察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汇报看见的东西和价钱。

  (2)列式计算。

  58+25=83

  (3)提示: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4)要是你来到商店,你会想买些什么?提出要求:

  小组讨论,选出一个记录员,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

  (5)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2、组织活动2——篮球比赛。

  出示练习十九第8题的主题图。

  (1)你看了以后有什么问题吗?

  自己独立提出问题,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买东西的活动,复习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

  三、做中学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1)说说意图。

  (2)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题。

  (1)用讲故事的形式说说图意。

  (2)解决书上的问题。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解决吗?

  3、引导学生完成应用题。

  引导读题、理解题意。

  列出算式,正确计算。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总结所学的知识。

  四、课堂总结。

  要求学生完成数学日记的填写。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教时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

  教学内容:

  课本96页例3。“做一做“第1、2题中加法,练习二十第1、2题加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2、掌握竖式计算的规范书写。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绿化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教学准备: 教材第96页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出示两位数加的算式卡片,让学生抢答。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的内容。

  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现在搜集矿泉水瓶子的小朋友们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3、出示问题:500个送一次现在够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请一个同学板演,其余同学自己在练习上写出算式。

  5、订正算式。

  6、看看这两个加数都是什么数?

  7、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几百几十的加法。(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1、现在我们再动动脑,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

  2、提出要求:

  (1)先独立计算。

  (2)计算完成后同桌交流。

  3、组织学生汇报。

  用口算。因为18+34=52 所以180+340=520

  用竖式计算。百位、十位和个位分别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算起。

  4、同学们能想到两种那么好的方法来计算,而且还提醒我们竖式应该怎样计算。我们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每个数位上的竖对齐,如果满了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5、但是老师还是有个疑问:为什么百位上不是4呢?

  让学生回答:因为十位上的8+4=12,向百位进了1,百位上就是应该是1+3+1=5

  竖式计算时进的1要写上,算的时候不要漏掉了。

  口算180+340,算了18+34后要记得在末尾再写上0。

  ……

  同学们很棒,那么你能提醒一下小伙伴们,我们在计算中哪些地方要特别小心吗?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第1、2题中有关加法的练习。

  2、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

  (1)说说图意。

  (2)根据图上问题列式计算。

  (3)根据变化的数据进行计算。

  五、拓展性学习

  想一想:最小三位数加上最小四位数和是多少?

  第四教时 加、减法估算

  教学内容:

  加、减法估算(教材第98页例5,练习二十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综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情站境中,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难点:

  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教材第98页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近似数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 )米,

  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于近似数的复习引出加减估算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尝试、交流、讨论中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体验估算策略的多样性。

  二、新知研讨

  1.引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大家都学会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下面还是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列表,“明明”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愿意试试吗?

  2.出示问题。

  展示例5如下的数据表,出示“明明”的问题:“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收集矿泉水瓶情况

  第一周240个

  第二周380个

  第三周192个

  第四周219个

  3.讨论算法。先让学生明白:要解决明明提出的问题,不需准确计算,只进行估算就 可以了。然后教师出示课题——加减法的估算。

  4.探究估算方法。先让学生各自独立尝试着估计,在同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是如何 想的。然后全班交流。只要想的合理,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如: 192+219=200+200=400,192+219=190+220=410

  5.出示问题二。问:再收集多少个,又可以再送一次?让学生结合刚才自己估算得出的结果,回答还需多少个。其中可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算出,也可以用精确计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6.延伸拓展。师: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能估算出结果吗?

  三、形成应用

  1.完成教材第98页“做一做”。独立估算,指名说一说各自的估算过程,结果是多少。

  2.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二十第5题。先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白题意后独立完成。用连线的方式把鱼分装在两个筐里。

  3.集体研讨完成练习二十第6、7题。

  四、课题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 几百几十的加、减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第3、4、8、9、10、11、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以及相应的估算。

  2、使学生更加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只要合理就行,要与实际情况相符。

  3、渗透培养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能熟练计算几百几十的加、减。

  2、能运用正确的估算策略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难点: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相关练习题的情景图,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式卡。

  教学过程:

  一、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练习

  1.完成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第3题。

  教师分别出示数字卡片:650,200,160,280,450,以开火车的方式要求学生连续计算 60+200-160+280-450,集体评价订正。

  2.独立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把结果直接填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笔算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完成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第4题。

  (1)大屏幕出示第4题情景图,要求学生认真看图、读题。说一说题中说的是什么?怎样列式?

  (2)讨论交流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00—150=150(度),教育学生要保护自己的视力。

  2.独立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第10题。

  (1)大屏幕出示第10题的情景图,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题意,独立列式解答,并指名学生 上台板演。

  (2)集体交流汇报。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列算式?结果是多少?然后集体评价订正。

  三、技能训练。

  1.完成练习二十第11题的估算。

  先让学生独自估算,将结果写在书上,然后指名说一说估算的过程,引导其它学生评价该生估算是否合理,使学生理解估算策略的多样性。

  2.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练习二十第8题。

  大屏幕出示第8题情景图。引导学生分析出本题中的隐蔽条件:“小朋友已看的页码是142—143页”,进而一起估算出结果。

  (2)完成练习二十第12题。

  大屏幕出示第12题情景图,先让学生独立估算。学生估算结果后,引导学生对估算的结果进行分析,预测冷饮店叔叔第二天两种冷饮的进货情况。如,矿泉水比冰棍卖得多,第二天矿泉水要多进些。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巩固、深化知识的掌握。

  四、练习总结 。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整理和复习(教材第102页内容,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等。

  教学重点:

  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等。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及大屏幕出示相关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准备学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教材102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52+35 86—34 47+33

  23+69 62—18 70—26

  以开火车的方式口算,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口算步骤)。

  2.总结归纳口算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3.口算练习。 完成第103页练习二十一第1题。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要求他 们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尝试、交流、讨论、进一步感受估算策略的多样性,明白应该怎样选择恰当的估算策略。

  二、基本训练。

  1.练习教材第102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

  (1)让学生采用不同方法独自完成第2题。(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 .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3)、归纳总结“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如果是口算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果采用笔算,

  要特别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如果是进位加或是退位减又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笔算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

  仿照第2题的形式先由教师出数,学生算;然后2个同学一组,相互出数,相互计算。

  三、技能训练。

  1.集体研讨教材第102页“整理和复习”第3题。

  (1)大屏幕出示第3题情景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2)讨论交流题目中的条件有哪些?聪聪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

  (3)交流各自的估算过程及结果,集体评价订正。

  2、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3题。

  先独自估算出结果,然后集体交流估算的思考过程。同时教师可结合这一学习内容使 学生了解到上海的“东方明珠”是亚洲最高的广播电视塔,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复习总结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请你口述一遍1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还存在问题吗?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6篇

  详细介绍课题:连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凑十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演示课件“连加”】

  1.板演

  请同学说计算过程,最后说说笔算加法的法则,教师贴出: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2.口算

  6 8 2=5 7 9=3 7 5=6 7 4=

  1 4 9=3 5 5=4 8 6=8 9 2=

  8 7=7 6=5 8=4 6=

  9 5=7 5=3 8=4 7=

  找两名程度差不多的同学,同时做左右两组口算,问左边做得快的同学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快.(左边把能凑成十的两个数先加,再与另一个数相加,这样算得快)看右边一组,问:从得数上看与二十以内的口算有什么不同?(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得数永远不会超过20,而三个数相加,就有可能超过20了)

  4.小结引出新课

  师说:两个数相加的笔算加法这部分知识大家掌握得很好,如果三个数连加你还会计算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连加.(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6【继续演示课件“连加”】

  (1)出示袋子图

  (2)看图说图意,列出算式88+97+105=

  师说:以前我们算三个数连加,要用两个竖式,从这节课开始,为了简便,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3)教计算方法

  师说:谁能把它写成竖式的形式?一人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写.教师强调相同数位对齐.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总结:以前我们学过两个数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现在个位三个数相加满20,就要向十位进2.那么笔算加法的法则第三条应该怎么改一改呢?教师用红笔在法则第三条上改:

  板书:(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2.反馈练习.【继续演示课件“连加”】

  (1)教师板书702+2984+368=

  (2)引导学生交流,在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应注意的问题:

  ①三个数相加,能简算的要简算.

  ②三个数相加,和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教师巡视,如果发现问题考虑的不全面,教师可适当提示.

  (3)师生共同计算.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个位时,先把个位上的2和8加起来得10,再加上4得14.

  教师同时用彩色粉笔把2和8用括线连起来,在得数的个位上写4,向前一位进一.

  板书:

  计算十位没有简便算法,学生直接口述.

  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百位时,先把百位上的7和3加起来得10,9和进上来的1加起来也得10.

  教师用彩色粉笔按回答顺序画括线.两个10合起来是20,在得数的百位上写0,向千位上进2.教师板书:

  千位上结果是4(竖式板书完整)

  引导学生归纳:计算连加法,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

  启发学生表述: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教师同时板书).

  3.小结

  师说:今天我们学的新知识是连加.做连加的题,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

  (三)巩固反馈【继续演示课件“连加”】

  1.先想一想怎样算简便,再口算

  6 4 7=8 9 2=7 5 5=

  15 3 5=9 7 1=23 9 7=

  2.做一做

  3.练一练

  这四道题可进行比赛,让学生想办法,用凑十法把题算得又对又快.

  4.笔算下面各题

  48 159+66=653+2185+924=247 968+8293=

  教师巡视,如发现学生数位对错,忘加进位的数,横式上忘写得数等错误,要帮助他们及时纠正.

  板书设计连加

  6 8 2=5 7 9=3+7 5=6 7+8=

  1 4 9=3 5 4=4 8 6=8 9 6=

  8 7=7 6=5 8=4 6=

  9 5=7 5=3 8=4 7=

  9 6=5 5=3 9=2 8=

  例688+97+105=290(千克)

  702+2984+368=405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连加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7篇

  课题:应用题的对比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

  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游戏活动,创设情境.

  (1)启发学生根据两组人数不同的条件,提出问题,并口头解答,使学生明确,可以提出:

  甲组有8人,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几人?

  甲组有8人,乙组比甲组少2人,乙组有几人?

  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2人,甲组有几人?

  甲组有8人,乙组有6人,乙组比甲组少几人?

  (2)通过游戏,互相议一议,你知道了什么?

  数量关系一样,只是问法不一样.

  ②甲组有8人,乙组比甲组少2人,乙组有几人?

  知道甲组人多,乙组人少,求少的.

  ③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2人,甲组有几人?

  知道甲组人多,乙组人少,求多的.

  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限制,但教师重点训练①、②两种类型.

  2.操作学具,巩固所学的数量关系.

  (1)用学具摆一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2)同桌互相交流,知道了什么?

  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学生操作和口述.

  (二)探究新知

  1.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12)”,出示例12.

  2.小组活动.

  (1)教师继续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12)”,学生讨论两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通过讨论和看示意图,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两道题都是红花多,黄花少.

  (3)想一想: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使学生明确: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不同的是第一题的第二个条件是第二题要求的问题,第一题要求的问题是第二题已知的第二个条件.两题都用减法计算.

  3.独立解答.

  (1)填空(课本).

  (2)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反馈练习:完成“做一做”.

  独立填在课本上,订正时启发学生互相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学习什么,注意什么.

  随堂练习

  1.练习二十四第8题.

  分组练习,组长带领同学订正.

  2.练习二十四第3题改编为接力计算.

  布置作业

  1.有手风琴76架,电子琴比手风琴多18架。有多少架电子琴?

  2.有电子琴94架,手风琴比电子琴少18架。有多少架手风琴?

  板书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8篇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但听前任老师说,这些题目他们在二年级学习时都已经有所渗透过,所以对这一单元的教学,我还是充满了信心。

  但第一节课下来,我就有点不知所措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总体感受,效率很差。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

  而今,一个单元上完了。中午,让学生独立做了一篇同步练习上的配套作业。批阅完,还是让我大失所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再加上配套的作业本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作业本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刚开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今天作业,50人中抄错数字的有12人,其中竖式正确,横式上写错的2人。横式正确,列竖式时抄错的有3人,其余7人均是直接抄错数字)。再如,对加减法的验算,虽然教师一再强调验算的目的与方法,可绝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为了验算而验算,所以验算结果与原题目中的数不同也不会察觉。另外,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孩子毕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同学讲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是听得一知半解,但在课堂上能运用最多只能算一种正迁移,一种短时记忆。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还马马虎虎能应付过去,而在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虽然孩子经常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续进位加法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别忘了点退位点。十位计算时得减去退掉的1”等等。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看来,为学生开小灶是不可避免的,有时教师的提醒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接下来将学习测量单元了,但是计算教学看来还应常抓不懈,但愿有了以上几方面的认识为基础,以后几个单元的计算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9篇

  第七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本P91~105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估算。共安排了5个例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鱼计算起就铺垫作用。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单元教学重点:

  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单元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单元课时安排: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93页。“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九1、2、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准备:题单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口算:50+70 300+600 800-400 30+40

  200+700 600+400 80+90 80-30

  说出怎么计算的。

  二、学习情境创设

  1、春天到了,这节数学课老师安排就一次春游特别行动,你想参加吗?

  2、播放展示动画。我们将去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一起去看看吧。

  3、可是美丽的鸟岛却在海中央,我们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呢?

  【设计意图】:由谈话引发去春游的愿望,抓住孩子的兴奋点,搭建生活平台,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师生互动活动

  1、组织活动1——码头乘船。

  (1)认真观看,回答问题。

  二年级一斑有23人,

  二年级二班有31人,

  二年级 三班有32人,

  二年级四班有39人。

  一艘船限乘68人。

  (2)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我们在乘船时将碰到哪些问题?

  学习不断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肯定,引导。鼓励拓展思路,尽可能多提出数学问题。

  同时板书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去寻找有用信息,收集信息,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重点是口算方法。

  (4)选择书上例1、例2的问题,加以解决。

  先看第一个问题:四个班能合乘一条船吗?我们用举手的方式,认为不行的举手?为什么不行?说说原因。

  23+31=

  (5)互相交流算法。

  3+1=4 20+30=50 50+4=54

  23+30=53 53+1=54

  31+20=51 51+3=54

  (6)同学们相到了那么多种方法,真能干!算一算:32+39=?怎么算的?说一说!

  尝试计算32+39并说说算法。

  (7)对比两个算式,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提醒:注意进位!

  (8)引导完成。

  (9)我们知道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合坐需54个位子,现在你能不能独立完成第3个问题还剩下多少人?

  (10)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合坐后,还剩14个座位,你想怎么安排?

  32-10=22 22-4=18

  强调退位在头脑中算。

  四、教学效果测评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评议。

  1、练习十九第1题。

  2、练习十九第2题。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的掌握。

  拓展性学习

  1、练习十九第5题

  2、把3、6、9、12、15、18、21、24、27填在方格里,每行相加的和都是45。

  五、课题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练习十九

  教学内容:课本第94~95页。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教师准备:

  练习十九第3题和第8题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引导学生采用较简捷的方法计算。

  2、引导学生完成“算一算”。

  巡视、辅导。

  帮助计算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评价,表扬计算有进步的学生。

  【设计意图】: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法。

  二、学中做

  1、组织活动1——买东西。

  出示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

  (1)观察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汇报看见的东西和价钱。

  (2)列式计算。

  58+25=83

  (3)提示: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4)要是你来到商店,你会想买些什么?提出要求:

  小组讨论,选出一个记录员,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

  (5)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2、组织活动2——篮球比赛。

  出示练习十九第8题的主题图。

  (1)你看了以后有什么问题吗?

  自己独立提出问题,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买东西的活动,复习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

  三、做中学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1)说说意图。

  (2)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题。

  (1)用讲故事的形式说说图意。

  (2)解决书上的问题。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解决吗?

  3、引导学生完成应用题。

  引导读题、理解题意。

  列出算式,正确计算。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总结所学的知识。

  四、课堂总结。

  要求学生完成数学日记的填写。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教时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

  教学内容:

  课本96页例3。“做一做“第1、2题中加法,练习二十第1、2题加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2、掌握竖式计算的规范书写。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绿化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教学准备: 教材第96页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出示两位数加的算式卡片,让学生抢答。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的内容。

  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现在搜集矿泉水瓶子的小朋友们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3、出示问题:500个送一次现在够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请一个同学板演,其余同学自己在练习上写出算式。

  5、订正算式。

  6、看看这两个加数都是什么数?

  7、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几百几十的加法。(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1、现在我们再动动脑,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

  2、提出要求:

  (1)先独立计算。

  (2)计算完成后同桌交流。

  3、组织学生汇报。

  用口算。因为18+34=52 所以180+340=520

  用竖式计算。百位、十位和个位分别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算起。

  4、同学们能想到两种那么好的方法来计算,而且还提醒我们竖式应该怎样计算。我们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每个数位上的竖对齐,如果满了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5、但是老师还是有个疑问:为什么百位上不是4呢?

  让学生回答:因为十位上的8+4=12,向百位进了1,百位上就是应该是1+3+1=5

  竖式计算时进的1要写上,算的时候不要漏掉了。

  口算180+340,算了18+34后要记得在末尾再写上0。

  ……

  同学们很棒,那么你能提醒一下小伙伴们,我们在计算中哪些地方要特别小心吗?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第1、2题中有关加法的练习。

  2、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

  (1)说说图意。

  (2)根据图上问题列式计算。

  (3)根据变化的数据进行计算。

  五、拓展性学习

  想一想:最小三位数加上最小四位数和是多少?

  第四教时 加、减法估算

  教学内容:

  加、减法估算(教材第98页例5,练习二十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综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情站境中,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难点:

  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教材第98页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近似数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 )米,

  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于近似数的复习引出加减估算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尝试、交流、讨论中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体验估算策略的多样性。

  二、新知研讨

  1.引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大家都学会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下面还是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列表,“明明”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愿意试试吗?

  2.出示问题。

  展示例5如下的数据表,出示“明明”的问题:“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收集矿泉水瓶情况

  第一周240个

  第二周380个

  第三周192个

  第四周219个

  3.讨论算法。先让学生明白:要解决明明提出的问题,不需准确计算,只进行估算就 可以了。然后教师出示课题——加减法的估算。

  4.探究估算方法。先让学生各自独立尝试着估计,在同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是如何 想的。然后全班交流。只要想的合理,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如: 192+219=200+200=400,192+219=190+220=410

  5.出示问题二。问:再收集多少个,又可以再送一次?让学生结合刚才自己估算得出的结果,回答还需多少个。其中可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算出,也可以用精确计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6.延伸拓展。师: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能估算出结果吗?

  三、形成应用

  1.完成教材第98页“做一做”。独立估算,指名说一说各自的估算过程,结果是多少。

  2.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二十第5题。先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白题意后独立完成。用连线的方式把鱼分装在两个筐里。

  3.集体研讨完成练习二十第6、7题。

  四、课题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 几百几十的加、减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第3、4、8、9、10、11、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以及相应的估算。

  2、使学生更加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只要合理就行,要与实际情况相符。

  3、渗透培养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能熟练计算几百几十的加、减。

  2、能运用正确的估算策略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难点: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相关练习题的情景图,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式卡。

  教学过程:

  一、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练习

  1.完成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第3题。

  教师分别出示数字卡片:650,200,160,280,450,以开火车的方式要求学生连续计算 60+200-160+280-450,集体评价订正。

  2.独立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把结果直接填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笔算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完成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第4题。

  (1)大屏幕出示第4题情景图,要求学生认真看图、读题。说一说题中说的是什么?怎样列式?

  (2)讨论交流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00—150=150(度),教育学生要保护自己的视力。

  2.独立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第10题。

  (1)大屏幕出示第10题的情景图,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题意,独立列式解答,并指名学生 上台板演。

  (2)集体交流汇报。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列算式?结果是多少?然后集体评价订正。

  三、技能训练。

  1.完成练习二十第11题的估算。

  先让学生独自估算,将结果写在书上,然后指名说一说估算的过程,引导其它学生评价该生估算是否合理,使学生理解估算策略的多样性。

  2.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练习二十第8题。

  大屏幕出示第8题情景图。引导学生分析出本题中的隐蔽条件:“小朋友已看的页码是142—143页”,进而一起估算出结果。

  (2)完成练习二十第12题。

  大屏幕出示第12题情景图,先让学生独立估算。学生估算结果后,引导学生对估算的结果进行分析,预测冷饮店叔叔第二天两种冷饮的进货情况。如,矿泉水比冰棍卖得多,第二天矿泉水要多进些。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巩固、深化知识的掌握。

  四、练习总结 。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整理和复习(教材第102页内容,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等。

  教学重点:

  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等。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及大屏幕出示相关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准备学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教材102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52+35 86—34 47+33

  23+69 62—18 70—26

  以开火车的方式口算,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口算步骤)。

  2.总结归纳口算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3.口算练习。 完成第103页练习二十一第1题。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要求他 们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尝试、交流、讨论、进一步感受估算策略的多样性,明白应该怎样选择恰当的估算策略。

  二、基本训练。

  1.练习教材第102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

  (1)让学生采用不同方法独自完成第2题。(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 .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3)、归纳总结“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如果是口算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果采用笔算,

  要特别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如果是进位加或是退位减又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笔算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

  仿照第2题的形式先由教师出数,学生算;然后2个同学一组,相互出数,相互计算。

  三、技能训练。

  1.集体研讨教材第102页“整理和复习”第3题。

  (1)大屏幕出示第3题情景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2)讨论交流题目中的条件有哪些?聪聪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

  (3)交流各自的估算过程及结果,集体评价订正。

  2、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3题。

  先独自估算出结果,然后集体交流估算的思考过程。同时教师可结合这一学习内容使 学生了解到上海的“东方明珠”是亚洲最高的广播电视塔,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复习总结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请你口述一遍1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还存在问题吗?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0篇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因此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的加、减法。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根据《标准》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本单元三个部分的教学改变了过去单纯出计算式题教学的形式,都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根据《标准》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加、减法的教学均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安排,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结合部分例题,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教材编写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加、减法计算法则不作全面呈现,仅在重点和关键处进行提示和引导,以促进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根据教学内容,教材中安排有讨论交流的要求或画面,例如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均是以讨论的形式呈现的,以体现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计算教学练习比较枯燥的问题,练习的安排除了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外,努力做到形式多样,并设计了一些思考题和开放题,以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

  计算往往是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学中应注意从实际问题中引出计算,并通过计算去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学习计算之前都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背景,教师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背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习计算方法。也可以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从中引出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解答。

  2.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

  “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在本单元教学前学生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加、减法,基本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教学可采用尝试、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又可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注意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在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材都安排了“先估计一下”的教学环节,教师要重视这一环节,不能因为估算内容在考试中难以体现而不教或一带而过。要充分认识估算的作用,它是体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练习中,也应注意提出估算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和意识。

  4.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方式。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适时地运用这些学习方式。教材中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设计了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在进行这些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地探索、讨论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绝不能包办代替。同时应注意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三)各小节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加法

  (第15~21页)

  本节教学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材用“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引出教学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由于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是已有知识,例题主要解决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例1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例2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每个例题后安排了一个“做一做”和练习。

  教学本节内容,要注意以学生已有知识为起点,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虽然进位加法不是新知识,但连续进位加法计算过程比过去复杂,学生容易发生错误,要加强有针对性的练习。

  本节内容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主题图。

  本节开始安排了四张动物图片,分别代表四类动物物种。其中,东北虎属于哺乳类,丹顶鹤属于鸟类,蜥蜴属于爬行类,青蛙属于两栖类。下面出现四类动物种数的统计表。

  教学这部分内容(1)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在上课时进行汇报交流,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2)在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出示教材上的动物图片,简单说明它们属于什么动物种类。(3)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简单说明已知种数即中国已经发现的动物种数;中国特有种数即只在中国才有的动物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指即将灭绝和数量正不断减少的种数。(4)引导学生看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

  2.例1。

  通过提出“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引出例1:98+25,这是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题。“做一做”安排了与例1形式相同的10道题,以竖式和横式的形式出现。

  例1基本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不同的是过去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和限于100以内,所以只存在一次进位的情况。而例1有两次进位和超过100。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尝试进行计算,然后重点就“十位满十,怎么办?”开展讨论。

  鉴于本例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可加强练习,减少错误率,同时为例2的教学做好铺垫。除用竖式计算外,一些好的学生也可尝试用口算。注意加强应用问题的训练,如结合练习中的内容,进行提问题的训练。

  3.例2。

  仍然由“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出发,提出“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引出例2:376+284,即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材先出现估算,以师生对话的方式提示了估算的要求和方法。随后用竖式计算,这是本节的重点。与例1教学相同,仍然是解决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1的问题,只是例2要先加百位上的数,再加上十位进上的1。教材以小精灵的话提示了教学的重点,即“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学习例2,由于“学生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已经学过估算,教学时可以先组织小组讨论“怎样进行估计”,再看教材中是怎样进行估算的,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估算的方法。可简单归纳一下估算的方法: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一般是把加数看作与它们比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和的范围。教师也可以进一步说明估算的作用,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结果的时候,可以使用估算确定结果的范围;也可以通过估算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合理。笔算教学仍可采用先尝试再交流讨论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做一做”安排了四道连续进位的竖式计算加法题,包括百位相加满十,要向千位进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无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的认识。同时要注意纠正在连续进位过程中,学生容易忘记加上进位1的错误。

  4.关于练习四、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节有两个练习,分别安排在例1和例2之后。

  练习四主要是巩固例1,安排了三道题。第1题用连线的方式巩固计算,把两片叶子上的数相加与花心上的和连起来。第2、3题是应用问题。第3题通过提问题进行综合训练,学生除了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外,还可以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练习五是巩固例2和加法的综合训练,采用列竖式计算、填表、连线和解答应用问题的形式开展练习。以连续进位的加法为主,适当安排了一些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的加法练习题。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加法笔算计算法则,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第7题,是改错题,主要针对学生在学习笔算加法中容易犯的错误,如写竖式时,相同数位上的数没有对齐;计算进位加法时,忘记加进上来的1等。练习时,可采用讨论的形式找错误;教师也可就自己班学生常出的错误编成习题开展练习;也可结合改错的讨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计算中常出的错误有哪些。

  第8题,是要求将和是1000的两个数连起来。可以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讨论: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得出“前位凑9,后位凑10”的规律。

  第9题,是一道开放题,可以有不同的走法,通过计算,找出最近的路。

  第10*题,是选作题。答案是888+88+8+8+8=1000。

  第21页思考题可以这样想:

  ○ 8 ○

  + △ □ ○

  △ □ ○ 8

  和是四位数,千位上的数是百位进上来的数,一定是1,所以△中应填1;和的个位上的数是8,所以○里可填4或9。如果○里填4,那么百位上是4+1=5,不可能向千位进1,所以,○里应填9。根据个位上9+9=18,向十位进1,十位上8+1=9,所以,□里应填0。

  答案是:

  9 8 9

  + 1 0 9

  1 0 9 8

  2.减法

  (第22~26页)

  本节教学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材以“美丽的云南”为情境,提出旅游中的一个行程问题,引出减法计算。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笔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例2是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例3是整百数减三位数。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法则上没有更多的新知识,只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两次向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出错。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在新的知识点加以引导,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计算法则。另外,针对学生容易发生的错误,加强练习。

  本节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例1(见下页图)。

  例1的教学内容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同加法一样,教材仍然采取情境引入、估算、笔算三个层次安排教学。

  (1)从实际问题引入减法计算。

  这里以“美丽的云南”为题材,标出云南三个旅游城市的位置,在各个城市旁附有著名风景点的照片。昆明附的是石林,大理附的是大理三塔,丽江附的是玉龙雪山,并给出了昆明到大理和昆明到丽江的公路里程。下面以师生乘车旅游的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从昆明出发到达了大理,已经走了348千米,到丽江还有多远?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教材用线段图表示出三城市之间的里程。

  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图片,进行讨论:这幅图反映了什么事情?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学生解答有困难,可以用线段图帮助分析。

  (2)估算。教材仍以对话的形式提出了估算的问题,提示了估算的方法。

  教学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回忆加法估算的方法,针对517-348,讨论分别应该把517和348看做多少来进行估算。因为在加法例1的估算中,都是把加数看做最接近的整百数进行估算的,对348,可能有学生提出看做300,也可能会提出看做350,可以结合估算的结果进一步讨论看作哪个数估算的结果与计算结果更接近?通过这样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在练习中,教师也应注意提出估算的要求,使学生逐步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

  (3)笔算。因为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因此教材在竖式计算的处理上,给出了个位的结果,提出“接下来该怎么做?”提示了教学的重点,即十位仍然不够减,要向百位借1。教材要求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以体现合作学习的要求。

  教学这部分内容,可采取先尝试再讨论的形式,也可以围绕教材提出的“接下来该怎么做?”进行讨论。要注意在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得出结论,理解“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进1”的计算法则,教师不要包办代替。

  “做一做”安排的是一个果园果树数量的统计图,要求看图提问题并计算。这里包含了看统计图、提数学问题和计算的综合性训练。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集中提出问题,教师用板书或多媒体将问题呈现出来,然后要求先解答用减法计算的问题,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注意纠正计算中的错误。计算较快的学生,可以继续完成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2.例2。

  例2的教学内容是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这是连续退位减法中的难点。教材是在例1的基础上,把被减数517改为507,提出思考的问题: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引出本例需要探究的问题“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教学时,教师可抓住这个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明确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如果学生的理解仍有困难,可以借助计数器或多媒体演示作必要的讲解和归纳。

  关于这一计算原理,一般只需学生理解即可。竖式计算时仍然是应用“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的计算法则。

  3.例3。

  例3是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因为被减数只有三位数,所以笔算计算原理与例2相同。教材在这里安排用多种方法计算,运用竖式计算方法和过去学习的口算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教材中提示了两种口算的方法。

  教学本例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算法,再组织汇报交流。学生提出用竖式计算,由教师板书,学生口述解题过程,进一步巩固笔算计算方法。学生可能提出不同于教材的方法,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4.关于练习六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节安排了一个练习,以不同形式对连续退位的减法进行综合练习。

  第2题和第3题是加减两步计算的应用问题。第2题可以用连减法,也可以先把卖出的加起来,再用减法求还剩多少。第3题有两个问题:“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是加减两步计算)“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是一步计算的加法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怎样列式?再独立进行计算。

  第5题,“找朋友”,拿着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的小朋友是朋友。教师可将题目作成卡片,发给学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

  第6题,是一道开放题。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都在一条路上,它们的位置会有两种情况。当小明和小红家分别在学校两侧时,计算时要用加法;当小明和小红家在学校同侧时,计算时用减法。教学这道题也可以先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同时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思考题: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1 9 7

  - □□

  □□

  可以这样想:

  ①被减数十位上的数是9,减数十位上的数一定是9,否则被减数就不需要从百位上退1。

  ②19-9的差是一位数,所以可以判断被减数的十位是向个位退了1,那么差的十位上的数是18-9=9。

  ③被减数的个位从十位退1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得17,17减一个一位数差仍是一位数,有两种可能:17-8=9 17-9=8

  所以答案是 1 9 7 1 9 7

  - 9 8 - 9 9

  9 9 9 8

  □□□□

  - □□□

  1

  可以这样想:

  一个四位数减一个三位数的差是1,那么这个四位数一定是最小的四位数1000,而三位数一定是最大的三位数999。

  3.加减法的验算

  (第27~31页)

  本节教学内容是学习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教材编排有这样几个特点。

  (1)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

  (2)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学习的,现在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几种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

  (3)体现合作学习的要求,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都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

  教学本节内容,首先要注意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其次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例如,根据一幅图画,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可以想加法算减法等,教学中要从这些已有认识出发,去探索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要注意体现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要求。

  本节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主题图。

  教材设计了两幅有联系的买东西的情境图:①妈妈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付出200元。②售货员找给妈妈17元。这个买东西的过程包含了一个加法问题(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和一个减法问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由孩子提出的“找的钱对不对呢?”提出检验计算结果的问题,引入验算的教学。

  教学时先让学生看图1(如果有条件可用多媒体做成动态画面以展现事情的发展情节)。说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这件事中包含了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提出,并进行计算。然后出现孩子的问题(使用多媒体可结合画面出现孩子的画外音),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解决孩子提出的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确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引出课题。

  2.例1。

  教学加法的验算。教材针对“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的计算结果提出:怎样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下面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学生提出了三种具体的验算方法,归纳起来有两种:(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2)用和减一个加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再组织小组讨论和汇报。因为学生初次接触验算,可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和提示。最后就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做一做”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验算的结果怎么样?

  3.例2。

  教学减法的验算。教材的处理与加法验算相同,先提出问题,再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生提出了两种具体的验算方法,归纳是:(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2)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教学这部分内容依然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由于学生在学习加法验算时已经了解了如何进行验算,这里应当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观察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关系,提出验算的方法。

  “做一做”的处理方法与例1相同。也可以要求两道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

  4.关于练习七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练习七是本单元教学的综合性练习,共9道题。

  第1题是巩固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安排了4道三位数加法题和4道三位数减法题,结合第三节的教学,可以要求学生先计算,再验算。

  第2题是找错题,要求学生用验算的方法找出错题,再改正。既巩固了验算,又巩固了计算。

  第3~5题的形式不同,但都是应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进行计算和填空。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说说是怎样填出来的。

  第6题是一道情景题,教材呈现一艘客轮到码头后旅客上下船的情景,是一道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图意,找到条件和问题,提出解答的思路,再独立列式计算。

  第8题是一道开放题,给出一组商品的价格,要求提出问题并计算。因为商品的品种较多,所以能提出多个不同的问题,计算的结果也不同。接着由小精灵提出“用50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还剩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先估算,再进行计算。提问题可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先在小组中提出三个问题,小组同学共同计算出结果,各小组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然后教师提出小精灵的问题,让同学们发表意见,实际是一个进行估算的过程:买哪几件商品的价钱大约500元?最后让各人根据自己选择的商品,进行计算。

  第9题是选作题,使这四个数建立起一个等式,实际只要考虑每个数的个位数。答案是107+108-106=109。

  整理和复习

  (第32~33页)

  学习完本单元,整数加、减法的教学也就基本结束了。在“整理和复习”中,主要对整数加、减法笔算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并安排了应用问题,通过解答应用问题巩固计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实际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1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整理与复习”第1题。

  教材以“笔算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引出整理和复习的内容。下面以小组讨论的画面提示了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形式。教学时可先就教材中提出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再进行全班汇报。一个小组的汇报可能是不完整和不系统的,再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分笔算计算法则、验算方法和估算作适当的板书。最后综合同学们的发言,结合板书作概括的总结,要注意强调验算和估算的作用。

  2.“整理和复习”第2题。

  教材安排了一道应用问题,要求先提出问题,再计算。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提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类型按用加法计算和用减法计算分类板书出来,再作适当归纳。求两个数的和是多少的问题要用加法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问题要用减法计算。

  然后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式计算,由学生独立完成。根据教材所给的数据,这里的计算包含有连续进(退)位和不连续进(退)位的加、减法,计算后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对计算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错误可以在全班进行讲评。

  3.关于练习。

  练习八共安排了两道题。第1题是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混合练习,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进行评比,看谁做得都对。做错的同学要求检查一下错在哪里。

  第2题,是以图画形式呈现的应用问题,包含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加法计算问题、求两数和是多少的加法计算问题和求剩余数的减法计算问题。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讨论一下每个问题应当选择什么条件,用什么方法解答,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1篇

  教材说明

  这部分教材主要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主要内容有: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相应的加减法估算。

  前两部分内容的复习,教材主要结合教科书第102页的第1、2题进行。通过具体计算,让学生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估算教材结合第3题进行复习,教材创设了学生看木偶戏,需要估算一、二年级同时观看能不能坐下的情境,让学生从中体会估算的意义以及估算策略的灵活性。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

  2.复习口算时,做完题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口算步骤),并说一说口算中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等。

  3.复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可以让用不同方法计算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是怎样算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如用口算的,在把几百几十归结为两位数计算后,要注意得数后面别忘了加0;用笔算的,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如果是进位加,在加百位上的数时,别忘了十位上进上来的数。

  4.复习估算时,要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只要合理就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符。

  5.关于练习二十一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一个口算练习活动。练习时,可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

  第2题,练习几百几十的加、减法,给出几个几百几十的数,让学生将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可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可以先由教师出数,学生算;也可以学生出数,相互数。

  第3题,通过比较上海广播电视塔与中央广播电视塔的高度,既培养了估算意识,又让学生了解两个电视塔的高度。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2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全班做,请学生板演)

  3 6 4 2 8 7

  + 7 2 + 8 8 + 4 9

  结合板演情况进行评议。

  二、新课

  1.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们再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用图表或屏幕出示该表,接着框出或用颜色显示下面的部分。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提问:谁能就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已知种数一共有多少种?

  列出算式: 376+284

  2.教师: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

  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教师:让我们看看这个同学是怎样想的?和我们的想法相同吗?

  让学生看教材或在屏幕上出现教材第18页的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估算方法可使用画外音)

  归纳: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3.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

  学生独立计算。

  请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归纳:从刚才的计算中我们看到,个位上6+4=10,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7+8+1=16,写6向百位进1。所以,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4.反馈练习。第1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交流计算结果,教师就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三、巩固练习

  练习五第1、2题。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3篇

  详细介绍

  课题:应用题的对比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

  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游戏活动,创设情境.

  (1)启发学生根据两组人数不同的条件,提出问题,并口头解答,使学生明确,可以提出:

  甲组有8人,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几人?

  甲组有8人,乙组比甲组少2人,乙组有几人?

  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2人,甲组有几人?

  甲组有8人,乙组有6人,乙组比甲组少几人?

  (2)通过游戏,互相议一议,你知道了什么?

  数量关系一样,只是问法不一样.

  ②甲组有8人,乙组比甲组少2人,乙组有几人?

  知道甲组人多,乙组人少,求少的.

  ③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2人,甲组有几人?

  知道甲组人多,乙组人少,求多的.

  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限制,但教师重点训练①、②两种类型.

  2.操作学具,巩固所学的数量关系.

  (1)用学具摆一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2)同桌互相交流,知道了什么?

  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学生操作和口述.

  (二)探究新知

  1.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12)”,出示例12.

  2.小组活动.

  (1)教师继续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12)”,学生讨论两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通过讨论和看示意图,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两道题都是红花多,黄花少.

  (3)想一想: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使学生明确: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不同的是第一题的第二个条件是第二题要求的问题,第一题要求的问题是第二题已知的第二个条件.两题都用减法计算.

  3.独立解答.

  (1)填空(课本).

  (2)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反馈练习:完成“做一做”.

  独立填在课本上,订正时启发学生互相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学习什么,注意什么.

  随堂练习

  1.练习二十四第8题.

  分组练习,组长带领同学订正.

  2.练习二十四第3题改编为接力计算.

  布置作业

  1.有手风琴76架,电子琴比手风琴多18架。有多少架电子琴?

  2.有电子琴94架,手风琴比电子琴少18架。有多少架手风琴?

  板书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应用题的对比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4篇

  课题:连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凑十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演示课件“连加”】

  1.板演

  请同学说计算过程,最后说说笔算加法的法则,教师贴出: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2.口算

  6+8+2= 5+7+9= 3+7+5= 6+7+4=

  1+4+9= 3+5+5= 4+8+6= 8+9+2=

  8+7= 7+6= 5+8= 4+6=

  9+5= 7+5= 3+8= 4+7=

  找两名程度差不多的同学,同时做左右两组口算,问左边做得快的同学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快.(左边把能凑成十的两个数先加,再与另一个数相加,这样算得快)看右边一组,问:从得数上看与二十以内的口算有什么不同?(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得数永远不会超过20,而三个数相加,就有可能超过20了)

  4.小结引出新课

  师说:两个数相加的笔算加法这部分知识大家掌握得很好,如果三个数连加你还会计算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连加.(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6【继续演示课件“连加”】

  (1)出示袋子图

  (2)看图说图意,列出算式88+97+105=

  师说:以前我们算三个数连加,要用两个竖式,从这节课开始,为了简便,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3)教计算方法

  师说:谁能把它写成竖式的形式?一人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写.教师强调相同数位对齐.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总结:以前我们学过两个数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现在个位三个数相加满20,就要向十位进2.那么笔算加法的法则第三条应该怎么改一改呢?教师用红笔在法则第三条上改:

  板书:(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2.反馈练习.【继续演示课件“连加”】

  (1)教师板书 702+2984+368=

  (2)引导学生交流,在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应注意的问题:

  ①三个数相加,能简算的要简算.

  ②三个数相加,和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教师巡视,如果发现问题考虑的不全面,教师可适当提示.

  (3)师生共同计算.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个位时,先把个位上的2和8加起来得10,再加上4得14.

  教师同时用彩色粉笔把2和8用括线连起来,在得数的个位上写4,向前一位进一.

  板书:

  计算十位没有简便算法,学生直接口述.

  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百位时,先把百位上的7和3加起来得10,9和进上来的1加起来也得10.

  教师用彩色粉笔按回答顺序画括线.两个10合起来是20,在得数的百位上写0,向千位上进2.教师板书:

  千位上结果是4(竖式板书完整)

  引导学生归纳:计算连加法,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

  启发学生表述: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教师同时板书).

  3.小结

  师说:今天我们学的新知识是连加.做连加的题,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

  (三)巩固反馈【继续演示课件“连加”】

  1.先想一想怎样算简便,再口算

  6+4+7= 8+9+2= 7+5+5=

  15+3+5= 9+7+1= 23+9+7=

  2.做一做

  3.练一练

  这四道题可进行比赛,让学生想办法,用凑十法把题算得又对又快.

  4.笔算下面各题

  48+159+66= 653+2185+924= 247+968+8293=

  教师巡视,如发现学生数位对错,忘加进位的数,横式上忘写得数等错误,要帮助他们及时纠正.

  板书设计

  连加

  6+8+2= 5+7+9= 3+7+5= 6+7+8=

  1+4+9= 3+5+4= 4+8+6= 8+9+6=

  8+7= 7+6= 5+8= 4+6=

  9+5= 7+5= 3+8= 4+7=

  9+6= 5+5= 3+9= 2+8=

  例6 88+97+105=290(千克)

  702+2984+368=405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5篇

  课题:连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凑十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演示课件“连加”】

  1.板演

  请同学说计算过程,最后说说笔算加法的法则,教师贴出: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2.口算

  6+8+2= 5+7+9= 3+7+5= 6+7+4=

  1+4+9= 3+5+5= 4+8+6= 8+9+2=

  8+7= 7+6= 5+8= 4+6=

  9+5= 7+5= 3+8= 4+7=

  找两名程度差不多的同学,同时做左右两组口算,问左边做得快的同学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快.(左边把能凑成十的两个数先加,再与另一个数相加,这样算得快)看右边一组,问:从得数上看与二十以内的口算有什么不同?(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得数永远不会超过20,而三个数相加,就有可能超过20了)

  4.小结引出新课

  师说:两个数相加的笔算加法这部分知识大家掌握得很好,如果三个数连加你还会计算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连加.(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6【继续演示课件“连加”】

  (1)出示袋子图

  (2)看图说图意,列出算式88+97+105=

  师说:以前我们算三个数连加,要用两个竖式,从这节课开始,为了简便,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3)教计算方法

  师说:谁能把它写成竖式的形式?一人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写.教师强调相同数位对齐.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总结:以前我们学过两个数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现在个位三个数相加满20,就要向十位进2.那么笔算加法的法则第三条应该怎么改一改呢?教师用红笔在法则第三条上改:

  板书:(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2.反馈练习.【继续演示课件“连加”】

  (1)教师板书 702+2984+368=

  (2)引导学生交流,在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应注意的问题:

  ①三个数相加,能简算的要简算.

  ②三个数相加,和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教师巡视,如果发现问题考虑的不全面,教师可适当提示.

  (3)师生共同计算.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个位时,先把个位上的2和8加起来得10,再加上4得14.

  教师同时用彩色粉笔把2和8用括线连起来,在得数的个位上写4,向前一位进一.

  板书:

  计算十位没有简便算法,学生直接口述.

  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百位时,先把百位上的7和3加起来得10,9和进上来的1加起来也得10.

  教师用彩色粉笔按回答顺序画括线.两个10合起来是20,在得数的百位上写0,向千位上进2.教师板书:

  千位上结果是4(竖式板书完整)

  引导学生归纳:计算连加法,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

  启发学生表述: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教师同时板书).

  3.小结

  师说:今天我们学的新知识是连加.做连加的题,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

  (三)巩固反馈【继续演示课件“连加”】

  1.先想一想怎样算简便,再口算

  6+4+7= 8+9+2= 7+5+5=

  15+3+5= 9+7+1= 23+9+7=

  2.做一做

  3.练一练

  这四道题可进行比赛,让学生想办法,用凑十法把题算得又对又快.

  4.笔算下面各题

  48+159+66= 653+2185+924= 247+968+8293=

  教师巡视,如发现学生数位对错,忘加进位的数,横式上忘写得数等错误,要帮助他们及时纠正.

  板书设计

  连加

  6+8+2= 5+7+9= 3+7+5= 6+7+8=

  1+4+9= 3+5+4= 4+8+6= 8+9+6=

  8+7= 7+6= 5+8= 4+6=

  9+5= 7+5= 3+8= 4+7=

  9+6= 5+5= 3+9= 2+8=

  例6 88+97+105=290(千克)

  702+2984+368=4054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简9篇)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9篇)《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第1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让学

激趣 导悟 迁移——《青蛙看海》教学谈(精简15篇)

激趣 导悟 迁移——《青蛙看海》教学谈(精选15篇)激趣 导悟 迁移——《青蛙看海》教学谈 第1篇  苏教版小语国标本二

笔算不退位减练习(精简2篇)

笔算不退位减练习(精选2篇)笔算不退位减练习 第1篇  教学内容: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一第4~10题  教学要求: 

表内除法(精拣16篇)

表内除法(通用16篇)表内除法 第1篇  一、教学内容1.除法的初步认识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结

数学教案-人教版《角的初步认识》(精简14篇)

数学教案-人教版《角的初步认识》(精选14篇)数学教案-人教版《角的初步认识》 第1篇  教学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第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