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十册)(通用13篇)
《景阳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十册) 第1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景阳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武松的倔强豪放、机智勇武的性格。
3.激发与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武松打虎一部分内容。
难点:感悟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具准备:
小黑板,dvd,电视机。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过电视剧《水浒传》吗?谈一谈你对《水浒传》的了解。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景阳冈》,去认识打虎英雄——武松吧。
板书课题:景阳冈 (解题)
参照“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⑴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⑵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它们与打虎有关系吗?
⑶武松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把字音读准确,不懂的字词可查阅工具书进行解决。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小黑板出示:吓唬、诡计、踉踉跄跄、腰胯等词语。
⑵指名朗读。
⑶重点指导个别字词的音、形、义。
⑷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重点写了哪些内容?(板书: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三、再读课文,重点研读“打虎”片段。
1细读打虎的内容,说说老虎和武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用横线画下来品析。
3展示交流
打虎:
⑴引导学生抓住老虎伤人的三招以及武松对付老虎的三闪来学习。
老虎:一扑 一掀 一剪
武松:闪在青石旁 闪在大虫背后 又闪在一边)
⑵武松的这一系列的“闪”能否换成“躲”,说说理由 。
⑶找出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抡 劈 揪 按 踢 提 打 ),感受武松的英勇无畏。
⑷让学生试着表演武松打虎的精彩过程,师生共同点评。
⑸请同学们欣赏一下电视剧《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再次感受武松的机智勇敢和打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
⑹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老虎的凶猛,读出武松的机智勇武。
⑺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
喝酒:
⑴引导学生抓住武松喝酒时的语言与动作描写来学习。
⑵感受到武松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倔强豪放)
4.教师小结过渡:
刚才我们重点交流了打虎和喝酒两个部分,已深切感悟了武松的倔强豪放与英勇无畏。除了这些,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上冈,下冈),它们与表现文章中心有关吗?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景阳冈》一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武松?
倔强豪放,机智勇武
五、探究延伸
学了这一课,武松打虎的英雄气概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有同学说:“现在要保护老虎,武松打虎的内容不该读了。”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1.学生讨论
2.学生畅谈,师相机点拨
附:板书设计
20 景阳冈
打 虎
机智勇武
上冈 下冈
喝酒
倔强豪放
《景阳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十册) 第2篇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及绘有武松打虎场景的挂图。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抵御、推辞。侮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
(听写后,同座同学相互检查批改)
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板书:景阳冈)
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练习”1的填空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写“思考·练习”1的。
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
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
(1)、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指导学生理解:‘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
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指导学生理解:“就势”是什么意思?武松是“就”着什么“势”把大虫揪住的?
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六、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说说课文各段大意;分清事情前后果;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二、指名说说每段的大意
三、练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1.挂出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
2.同座互相讨论题目中列出的事情的前因后果。
3.全班讨论交流。
(1)“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三碗不过冈”。)
(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这条景阳冈少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不相信有大虫。
“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不怕老虎。
结果:打死了猛虎。)
(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原来武松使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打虎时用尽了力气。
结果:“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
1.挂出绘有武松打虎情景的挂图,说说这一部分该怎样读。(要读出老虎的凶猛和垂死挣扎,读出武松的勇敢、机智、沉着,节奏稍快些,反映当时的紧张气氛。)
2.学生自己练习。
3.鼓励学生当众朗读,对读得好的进行表扬。
五、布置作业
预习读写例话《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板书:
一、进店(详)喝酒谈虎——神态
二、上冈(略)心理活动
老虎 扑 掀 剪 性格
三、过冈(详)武松 闪 闪 闪 豪放
劈 跳 掀 无畏
按 踢 打
四、下冈(略)
《景阳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十册) 第3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在理解内容的工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著名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主要写宋代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景阳冈》是根据这一古典名著第二十三回改写的。
二、运用工具书通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哪几个过程?
2、分段。
四、讲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前要求:这一段人物的心理描写十分细致。武松的心理活动写了三次,请你边读边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作者写武松的三次心理活动有什么作用,和同学们交流。
3、理清文章的因果关系。
4、从这篇故事中,可以看出武松是个怎么样的人?
提示:要从一段段的故事中分析出来。
五、概括中心思想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喜欢这部分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知识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景阳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十册) 第4篇
[摘要]:"课外阅读"使平静的课堂起了波澜,为课堂注入了源头活水。若要学好语文,必须通过大量反复的阅读,形成足够的积累,才能在运用时得心应手。我们要摆正“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课堂教学”讲究一个“精”字;而“课外阅读”则讲究一个“博”字,“精”与“博”是密不可分的,教学不可无“精”,无“精”则不得要领;教学亦不可无“博”,无“博”则不深不固。“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就象一个人用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而现在“课外”这条腿似乎显得气力不足,因此我呼吁要把课外阅读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上,“两手都要抓,两腿都要硬”。“兴趣”是“课外阅读”的抓手,“流行”可以激发兴趣;“教师的热力”可以感染兴趣;“读书活动”可以激励兴趣“;读写结合”可以加强兴趣。
[案例1]:《景阳冈》(人教版十二册)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谁读过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老师,我知道书中的很多人物,如“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母夜*——孙二娘”……(学生一口气说了很多书中的人物,听课教师一片赞叹)
生:我做补充,我还知道“铁算子——蒋干”“圣手书生——萧让”
生:我知道“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还有“一百零八将结拜”、“武松醉打蒋门神”等。
生:我还知道“武松打虎”的场面非常精彩,还有“大闹五台山”……(学生讲了很多故事)
[案例2]:《景阳冈》(人教版十二册)教学片断
生:老师,文中有一处我不太明白:人们为什么可以在晌午结伴过冈呢?
生:我知道,我读过《少儿百科全书》,上面介绍说猫科动物都有这样的习性:白天不爱活动,养精蓄锐,晚上才出来活动,而老虎也是猫科动物。
生:我补充。老虎身躯庞大,最怕耗费体能,所以只有在晚上凉风习习的时候才出来捕食,所以中午可以过冈。
生:我还从以前学过的《小狮子爱尔莎》中知道,爱尔莎也是到晚上就兽性发作,狮子也是猫科动物。
师:你们的知识真丰富。看来多读书确实很有好处。也希望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多读课外书,多积累。
[评价与反思]:
这是我校张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两个教学片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出现了小高潮。其间,既有发言学生那种自豪与成就感,又有其他同学羡慕、佩服的表情,还有那种跃跃欲试,不甘落后的激情,更有老师不失时机的表扬鼓励。是什么为这节课的课堂注入了活力?对,课外阅读。是它使平静的课堂起了波澜,是它为课堂注入了源头活水。
谈到课外阅读,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小学六年制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要扩展学生阅读面,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确如此,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美国小说家达特罗也说过:“一个文明社会给予人的三种最重要的证件除了出生证明、护照就是图书馆借览证。”还有当有人问吕淑湘:“你的语言功底是怎样形成的?”他回答说:“得益于课外阅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真的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都说明了读书的重要。若要学好语文,必须通过大量反复的阅读,形成足够的积累,才能在运用时得心应手。对于这一点,也许对于专门从事语文教学得人们来说,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可走进课堂,我们便发现:明白的东西不一定做的好。课堂上不重视读的现象大有人在。我们总认为:“只要讲透了,学生就会了”。其实不然,理解不是讲出来的,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形成的。试想,如果三节课教了一篇课文,而真正能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的还不足百分之四十,这样的教法,学生学了一篇文章又能得到什么呢?他们的语文素养又如何提高呢?现在,不少学生说话作文时,语言干瘪,词不达意,这恐怕就是课外阅读量少的原因吧!的确,学生腹中空空,一旦需要倾吐时,必然张口结舌、不知所措。因此,我们很需要要摆正“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其实,“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可以理解为“精”与“博”的关系。“课堂教学”讲究一个“精”字,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各种读书方法各种读书技能;而“课外阅读”则讲究一个“博”字,学生将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语文素养。“精”与“博”是密不可分的,教学不可无“精”,无“精”则不得要领;教学亦不可无“博”,无“博”则不深不固。我觉得“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就象一个人用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而“课外”这条腿似乎显得气力不足,因此我呼吁要把课外阅读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上,“两手都要抓,两腿都要硬”。
在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什么最重要呢?也许大家都熟悉举重运动吧!它有不少素质和技术方面的要求,但手抓杠铃的位置不适当,其他方面的优势再多也无事与补,人们把手抓杠铃的位置叫“抓手”,凡事物都有抓手,“课外阅读”也有它自己的抓手——“兴趣”,喜欢读书,事半功倍;“赶鸭子上架”似的去读书,事倍功半,甚至徒然无益。那么如何培养兴趣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⑴“流行”可以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多数儿童都有“从众心理”学生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读书氛围,如开放图书馆,班内设立小书架,设立“书目推荐小栏目”,开展为好书找人,为人找好书活动等。
⑵“教师的热力”可以感染兴趣
小学生很善于模仿,因此教师要非常注意自己对学生的影响,我们要以身作则,养成读书积累的好习惯。我想,一个善于读书、善于积蓄自身人格魅力的语文教师,他的学生往往也会对阅读“情有独钟”的。
⑶“成就感”可以提高兴趣
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这样能提高他们继续读书的兴趣。
⑷“读书活动”可以激励兴趣
为了激励兴趣,我们可以开展读书活动,活动形式要丰富多采,如:“读书汇报会”“读书讨论交流会”“演讲展示”“诗朗诵”“办手抄报”等。
⑸“读写结合”可以加强兴趣。
阅读与写作本来就应互相结合,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实践证明,让学生及时的将阅读中的感受记下来,或摘抄,或评论,或谈感想,效果非常好。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让我们珍惜这个语文课的大环境,突破“樊篱”,将活水引进课堂,让课外阅读为我们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吧!
《景阳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十册) 第5篇
【教材简析】
课文《景阳冈》根据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而成,主要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中开怀畅饮后趁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气概。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篇幅较长,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讨论欣赏到一些古典名著的精妙之处,悟到一些阅读古典小说的方法从而喜欢祖国文学宝库中的古典文学名著。
【学法指导】
一、检查预习的情况
1、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见教材简析)
2、讨论古典小说中一些文白夹杂的词语的理解:
举例:“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
行──走 日──天 地面──这个地方
放手让孩子自己找,自己理解。
让孩子们交流自己读懂课文中文言词语的一些方法:
⑴ 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⑵ 查阅工具书或相关资料
⑶ 如文后有注释应参看注释“对号入座”
⑷ 向别人求教……
二、独立阅读,理清课文脉络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三、精读品析
(以学生自读品析为主。)
教师材料准备:
1、故事主要写武松打虎,可小说为什么用大段的笔墨描写酒店中武松与店家的对话?
⑴ 谈酒。
⑵ 谈虎。
表现武松倔强豪放的性格,为下文中写他勇猛打虎 的行为作铺垫。
2、读完全文,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3、打虎一段中哪个词用得最好?
“闪”──与躲、藏、避 比较,用哪个词更好?为什么?
四、思考
课文第二段主要写武松的思想活动,与第三段有联系吗?可以省略吗?
(虽不是重点,但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却起到一定作用,使他任性、好强、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
五、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写武松“天色已晚……却怎么斗得过”?
(武松虽是英雄却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相当艰难,此时已是筋疲力尽;如果再写他斗志旺盛就不真实了。)
六、结束语
如果孩子们还想知道武松打死猛虎以后的故事,请阅读自读课本十九课《庆功立威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十册) 第6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条理。
2、有感情地朗读文中重点刻画武松的有关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的性格。
4、培养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清条理,了解人物个性。
教学难点:
1、理解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增强文章生动、形象性的写法。
2、感受文中的人物形象,了解武松的性格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课前请学生听《好汉歌》,引入课题
师:这是什么歌?(生:《好汉歌》)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生:《水浒传》)
师:《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请问同学们书中一共刻画了多少位英雄好汉?(生:108位)师:对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武松。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景阳冈(
板书并强调读准“冈”字的发音,一声)
(在学习以前,同学们先快速地看一下这篇文章一共多少自然段,并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标上数字。)
二、理清脉络,把握内容。投影:
景阳冈写了武松 (哪些事)。课文除了写武松以外,还写了与武松有关的(哪些内容)?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你认为哪一部分写得最精彩?在思考以前,同学们首先应知道怎样概括文段的大意内容(方法指导),投影:
概括记叙类文段内容的两种形式:
一、谁﹢干什么﹦大意内容
二、什么﹢怎么样﹦大意内容
1、引导学生概括、理解(投影):
⑴喝酒——喝酒十八碗——执意要过冈
⑵上冈——知道真有虎——不愿回酒店
⑶打虎——机敏躲虎击——打虎显神力
⑷下冈——担心再有虎——步步挨下冈
2、板书: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3、引导学生回答:课文还写了“店家劝说”和“老虎凶猛”(板书);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板书)写的,“武松打虎”为课文中的重点精彩部分
三、品读语句,感受性格。
出示自学提示(投影):
读课文武松打虎前(1—7自然段)的内容,用“ ”画出刻画武松语言的有关语句,用“~~”画出刻画武松心理的有关语句;
结合语境,读出语气,反复品读,从中你“读”出了“武松什么样的性格”?
1、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
2、讨论交流
3、学生回答找到的刻画武松的语言及心理的相关语句。
4、反复品读,交流品读体会:
(语言描写)武松在酒店饮酒及饮完酒后的一些话表现了其豪放、倔强的性格。学生可在文中读出武松的不拘小节,豪爽,粗犷,勇敢、倔强,具体表现在武松语言描写前的“叫”和武松讲的话中,以及武松喝酒时的“一饮而尽”敲着桌子,让喝酒非要喝等处。后来,当店家好心劝阻他不要独自晚上过冈、以防猛虎伤害时,武松更是出语豪壮,一连两个“不怕”把武松浑身是胆的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下文打虎做好了铺垫。(心理描写)这时武松已经知冈上有虎,心里也有一点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想”、“仔细想了一回”,两次“想”,想什么呢?虽有犹豫,但多是“勇往直前的豪气”,体现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无畏的英雄气概。由此可见:一方面武松艺高胆大,另一方面把面子看的比命还重要,这才导致后来发生的一切,为后文内容的叙写打下了基础。(品读时要让学生学生明确武松不是娇滴滴的小姐,也不是温文尔雅的绅士,武松是豪放、粗犷、倔强的,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他的特点)
四、剖析重点,深悟理解。
1、下面我们学习“武松打虎”这一部分内容(第8——12自然段):
(1)、提示问题(投影)
标画出刻画武松的相关动词,结合具体内容,反复品味,从中你体会到:这些动词表现了
“武松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标画出表现老虎的相关动词及相关语句,想一想,说一说:武松遇到的是一只的老虎。
(2)、交流回答:
相关动词 :
(9段)老虎:扑,掀,剪。 武松:闪,闪,闪。
(10段)老虎 :兜; 武松:抡、劈。
(11、12段)老虎:扑、搭、挣扎、扒泥、没力、不动 ;
武松:武松:跳、退, 揪、按,按、踢,按,揪、打,棒打。
(3)、品读体会(主要品读出武松的性格):
(9段)武松遭突然袭击,只能出现两种情况:虎死、人亡,且发生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比较大;武松遭突然袭击,毫无准备,情势危急,只能主动本能地机智地“闪”躲。“三闪”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武松以退为进,机智机敏,有勇有谋。
(10段)武松唯一的防身武器“哨棒”已损坏,险中生险,扣人心弦,后文会发生什么事呢?读者产生了悬念,有了阅读兴趣。这也体现了武松无所畏惧、勇敢。
(11、12段)三个片段,三个阶段,武松由防守到相持再到反攻。本段共用了“三按(机智,不给老虎反攻的机会)”、“两揪(力大无比)”、“一踢二打(手脚并用)”,体现了武松勇猛、无畏、力大无比、动作敏捷。(品读时要读出老虎的凶猛和垂死挣扎,读出武松的勇敢、机智、沉着,节奏稍快些,反映当时的紧张气氛,同时语气要加重,这样才能读出武松打虎的力量。)
(4)、品读体会(了解老虎的威猛,初步了解衬托的变现手法):武松遇到了一只非常饥饿的老虎(9段:“把两只……蹿下来”向武松扑上来,恨不得一口就把他吃下肚);一只非常庞大的老虎(它来的时候就像是刮过一阵狂风一样);一只极其凶猛的老虎(“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一只很有心计的老虎(为了能吃到武松,连用三招,非常厉害);一只疯狂的老虎(当它看见几招过后没能把武松怎样,反而被武松按住乱打,就气得咆哮起来,还“不住的扒身底下的泥……”)。老虎越写得威猛无比,越能衬托武松的英武有力。
五、评议、小结。
出示思考问题(投影):
1、请同学们结合内容,用“武松 超越常人”的形式具体说一说:哪些地方表现了“打虎英雄”武松跟一般人不一样?
2、通过学习,你知道了本文为大家讲述了一个的故事,你觉得武松是一个 的人,这个形象刻画得 。
3、你喜欢武松吗?为什么?
4、你认为武松该不该上景阳冈?为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体会:1、酒量超人的武松;饭量超人的武松;胆量超人的武松;力量超人的武松;武艺超群的武松(动作:“劈”、“跳”、“按”、“捶打”);智慧超人(“三闪”,机敏,不蛮干;按住老虎不放手,不给它反攻的机会,再把老虎按在坑里不浪费筋地战胜老虎)。武松是力、勇、正义的象征,勇士的典型,刚正的义士。
4、总结:英雄毕竟不同于一般人,我们大家可不要学武松的蛮勇,在生活中可不能事事逞英雄,凡事要三思而后行。
小结(投影):
当代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前半句是说读书要能沉下气来,静下心来,认真地去读;后半句是说写文章不能有空话,要用事实和描写“说话”;要用刻画和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补充:要把一个人物写具体、形象,要紧紧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进行描写,而且这些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特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多用“事实和描写”说话,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
六、我能知多少(投影):
1、《 》、《 》、《 》和《 》被列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他们的作者分别是( )、( )、( )、( )。
2、在空格内填上人物的名字。及时雨( );花和尚( );豹子头( );智多星( );黑旋风( );浪里白条( )。
3、你还知道有关武松的哪些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其他有关武松的故事:斗杀西门庆、怒杀潘金莲、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六、观看视频“武松打虎”片段,再次感受武松的形象。
七、布置作业: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名著中的奇葩,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愿同学们课下阅读《水浒传》中有关武松的其他故事情节,进一步感受武松的好汉性格,学习古典小说中的精湛的构思及描写技巧。
《景阳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十册) 第7篇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感受武松豪爽、沉着机智、英勇无畏的性格。
2.指导按要点扩充法概括段落大意。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景阳冈》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按要求作业:
kě结构部首sū部首共几画
饥软
lì结构部首chuí部首共几画
霹软
(3)给带点词换上合适的词。
①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吗?
②岂不枉送自家性命!
③但有过往客商......
④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⑤看见庙门上贴着一张榜文。
⑥......上面盖着官府的印信。
⑦还是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2.阅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思考讲哪两层意思。统一层认识后,用~~~~~划下表示武松豪爽的句子,用划出表示武松胆大倔强的语句。
第一段店家的话归纳起来讲哪两个意思?(酒好要醉;冈上有虎,须结伙而行。)
为什么店家一片好心,武松听不进去?
划找--议论--交流--分角色朗读。
(2)学习第二段。
用~~~~划出武松知山上有虎偏要上山的句子,想想:这又说明什么?(划--交流--读重点句。)
(3)学习第三段。
快速默读,想想:武松打虎可分几个阶段?(虎出酒醒--虎攻避危--急打捧折--按虎猛要--断棒补打。)最精彩的是什么?为什么?默读后填表作业:
老虎
武松
1跳出
闪在青石边
2
一扑
一掀
一剪
3平生气力,棒折两截
4咆哮 发性又扑
5用棒子又打了一回
说明
出示第一框打虎灯片,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当时情景。再对照课文,研究课文怎样把老虎一扑一掀一剪写具体,写出虎威来的。
从半空里蹿下来。(夸张)
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比喻夸张)
把铁棒似的虎尾巴倒竖......(比喻)
指导重点句的朗读。
出示第一框打虎灯片,简要看图说话,说说为什么会赤手空拳打虎的,这表现了武松什么可贵的品质,哪些词语写出了武松的沉着机智、英勇无畏。
(4)学习第四段。自由读--说大意。
3.训练概括。
(1)回忆分段时的提示要点。
(2)指导按要点扩充法进行段意归纳。
分段提示时的要点就是概括段意的重要内容。概括段意时加上时间、地点和人物,使句子完整通畅就行。
(3)举例试写。第四段要点是下冈。添加其他要素,段意就变成:打死虎后,武松挨下冈来。
(4)学生试写,在灯片上反馈指导,修改。
《景阳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十册) 第8篇
新课标的提出实现了几个转向。一是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书本学习,正在向大语文学习转向;二是改变了分段,归纳段意,分析句段间联系,概括中心思想等过于细化的阅读教学,向整体掌握和感悟转向;三是改变了过多的内容理解、分析,向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转向;四是改变了阅读知识的注入,向掌握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转向。并且鼓励同学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独立考虑,学会读书。强调老师发挥发明性,灵活多样的教学。新大纲在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引导正确的阅读方向,向培养高素质、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人才的方向跨进了一大步。
《景阳冈》是人教版小语第十二册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武松打虎经过,表示了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因此学习目标确定为能进行简单复述和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这样两项。
就文章内容自身来说,同学是很容易接受的,终究武松打虎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假如像过去那样,通过一遍遍的读和繁琐的提问回答来进行教学,必定使同学发生阅读厌烦情绪。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我采用了“为武松写简历找工作”的形式,让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读书变成同学自主的行为,自读自悟,并在其中结合写的训练,从而更好的感知文章内容和人物特点。
“打虎”局部重点是过程和人物英勇,通过一默读、二对读,激发想象的方法理解了过程,“吃酒”局部重点是人物性格,通过小组研读,角色对读,情景扮演等形式表示体会人物性格。
小练笔的随机进行,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从而也极大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而且,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线上,保证了教学主线的统一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体现语言教学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统一。
学习语言文字离不开读写训练,只要布置恰当,形式灵活,方法得当,这样一节语文读写训练课同样令同学发生浓厚的兴趣。
《景阳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十册) 第9篇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3、通过写英雄人物事迹,初步学习缩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打虎部分中感受武松的英雄性格。
课前准备:
播放《好汉歌》
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水浒传》,导入本课学习英雄人物
1、听《好汉歌》,展示梁山聚义厅(图片)引出梁山108个好汉。学生谈他们认识的好汉。
2、小结过渡:梁山好汉,个个是急侠好义、嫉恶如仇、艺高胆大,今天我们把目光锁定在哪个好汉身上?(武松)
二、导入新课,理清文章的条理
1、读题,提问:本课以什么命题?在景阳冈发生了什么事情?(完整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检查预习,了解故事情节是怎样一步步展开的:
出示预习内容: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三、以“新任步兵都头简介”来走进故事,了解武松
四、拓展写作:
师:不过,不管是武松,还是花和尚鲁智深,或是孙二娘,这些梁山好汉都离我们很远很远了,假如有一天,他们再聚梁山聚义厅,你认为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五、小结,引导继续阅读《水浒传》。
《景阳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十册) 第10篇
本课篇幅较长,同时又是一篇阅读课文。我根据教材的特色,发明性地把目的定为:学习通过语言体会人物特色的阅读方法和根据人物特色设计符合人物特色的语言的写作方法。教学时,我采用以学生自学、自悟为主,教师加以适当的启发、引诱、点拨的教学方法,达到长文短教的目的。而本节课,教使学生学有所得。
为辅助学生完成学习目的,我共铺设了4层“台阶”:
l、读武松打虎前的`内容,找出描写武松的语言。
2、读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的特色。
3、如何根据这些语言体会人物特色。
4、练习根据人物特色设计语言。
通过教师的辅助领导,学生完全自主地进行了学习。
教学时,我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叙述次序。抓住描写武松吃酒的内容,通过武松与店家的对话,集中表现了他豪迈、倔强的性情。抓老虎“一扑、一掀、一剪”来势汹汹和武松“一闪、一闪、一闪”的竭尽全力、冷静机敏,表现武松的机智勇敢。我还抓住武松的三次心理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品析武松无所畏惧的精力。我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进行,而后思考:三碗酒过后,店家为什么劝他不要喝了?武松是怎样说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学习、讨论、交换。学习课文8~12自然段也是同上第3自然段的方法,先出示自学提纲:武松和老虎搏斗,课文分为哪几段写的?每一段各有什么表现?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情?
通过这样学习,学生对武松的性情特色有了充分了解。
《景阳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十册) 第11篇
一.音乐激趣,整体感知
1 课前播放《好汉歌》,鼓励学生跟着一起唱。
2 课伊始,师:知道刚才我们唱的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吗?
3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塑造了108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今天, 咱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他就是景阳冈上的打虎英雄──武松。(板书并齐读课题:景阳冈)
4 这篇课文较长,课前已布置了预习,已把课文读够三遍的请举手。这篇文章是古代白话文,有一些词的用法有变化,我来检验一下大家是否理解。(出示幻灯片:读句子,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
5 扫清了字词障碍,读通了课文,大家已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好的基础。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幻灯片并齐读学习目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层次;学习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通过语言了解武松的特点;学习运用语言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6 首先,请同学们速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是从哪几方面写的?(生自读课文后交流: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畅饮十八碗酒后,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板书:喝酒 上冈 打虎 下冈)
二 品读语言,体会特点
1 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请看自学提示。
(幻灯片展示自学提示并指名读:1、读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画出武松的语言;2、读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有什么特点)
2 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进行学习,同桌之间也可适当地交流讨论
(生自学,师巡视点拨)
3 同学们自学得很认真,谁愿意说说通过武松的语言你体会到武松有什么特点?
4 同学们体会得挺好,武松主要具有的特点是──板书:豪爽、倔强、勇敢。
5 谁能说说你是通过哪些语言体会到武松具有这些特点的?具体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学生交流汇报)适时指导朗读
6 总结:同学们体会得挺好。能够抓住人物的语言,联系上下文,根据内容、语气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这就是通过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三 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作者运用这些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了武松豪爽、倔强、勇敢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武松的语言,把这些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咱们比比看,谁最像武松。(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 掌握方法,拓展练习
1 刚才我们学习了通过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就是──
出示幻灯片并齐读:抓住人物的语言,联系上下文,根据内容、语气,体会人物的特点。
2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这方面的练习,(幻灯片出示练习一)谁来审题?
(这道题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个是阅读短文,第二个是抓住李逵的语言体会李逵的性格特点。)
3 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指名读文,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
4 学生交流汇报:李逵的特点是粗鲁、粗中有细
5 同学们体会得很准确。通过这个练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通过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那么反过来,如果给你人物的特点,你能根据上下文,为人物设计出符合他性格特点的语言吗?
(幻灯片出示练习二:根据人物的特点,设计出符合人物特点的语言。)
6 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浏览短文,说说高大哥有什么特点?(热心肠!)
7 下面就请同学们为热心肠的高大哥设计几处符合他热心肠特点的语言。(生动笔做题)也可适当交流一下
8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这道题。小结:这道题同学们做得不错,你们平时肯定都是热心肠。
9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不仅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设计出符合人物特点的语言。学是为了用,在今后的阅读中,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在你写作时,也要为你笔下的人物设计出符合他的特点的语言,这样,你笔下的人物就会栩栩如生,你的文章就会更加具有感染力。
10 武松豪放、倔强、勇敢的性格决定了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我们下节课再来分享。下课!
《景阳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十册) 第12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15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注意部分文言词汇在课文中的意思;会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并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段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快速默读课文的训练,抓住人物的对话、心理来体会武松鲜明的个性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孩子展开对什么才是“英雄”的思考。
【教学重点】 1、快速默读课文,在理解文言词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段落。 2、通过个性化的朗读体验,抓住人物语言、心理描写,感受武松性格。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语言、心理描写,理清武松成为英雄的的脉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山东快书 《武松打虎》
闲言碎语不要讲,
表一表好汉武二郎。 ?
那武松学拳到过少林寺,
功夫练到八年上。
那武松自幼没了爹和娘
抚养全靠哥哥武大郎。
这一日忽地想起了武大郎,
辞别师傅忙下山。
说话间来到了山东阳谷景阳冈,
一口气喝酒十八碗。
武松打死一只虎,
留下美名天下扬,
天下扬!
2、导入教材:
说到武松打虎,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了永久地纪念这位为民除害的大侠,人们还将武松打虎的事迹编入教材,使得英雄的故事流传至今,武松的形象人人景仰!今天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近英雄,学习英雄,打倒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大家有没有信心?(出示课题,齐读)
二、了解名著
1、《景阳冈》一文选自哪儿?(《水浒传》)
2、《水浒传》的原作者为谁?(施耐庵)
3、大家喜欢看《水浒传》吗?王老师真羡慕,元末明初最伟大的作家、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同志,竟然有那么多的粉丝。
三、检查自学,巩固字词
1、字正腔圆:要求读准以下生字新词(课件显示)
筛、抡、迸、酥、景阳冈、晌午、踉踉跄跄、枉送、吓唬、耻笑、咆哮、霹雳、脊梁。
2、博古通今:
快速默读,自学准备,要求联系上下文读懂以下词语的意思。
筛:斟。筛酒,斟酒,倒酒。
印信:印章。
客官:旧时店家对顾客的尊称。 如何:“为什么”的意思。
但凡:凡是,只要。 榜文:官府的告示。
说说你自己还读懂了哪些文言词汇。
四、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武松成为英雄的原因
(武松打死一只虎,成为天下闻名的打虎英雄,那么是什么促使他成为英雄呢?这节课里,王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研究这个课题,看看我们能不能有什么新的发现。如果你有了发现,就像牛顿从苹果落地里发现了万有引力,你也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专家呢。)
1、概括文本:
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迅速默读课文,想想看,如果要用四个字来替换原来的题目,你会考虑到哪个词语?(武松打虎)
2、(板书:打虎)除了打虎,还写了什么事?
(预设)生:喝酒。
3、师:(板书喝酒)老师在中间留了一个空?还写了什么?
(预设)生:上冈。
师:太好了,上冈。(板书上冈)
师:告诉我,除了写打虎,为什么要写喝酒,写上冈?
师:喝酒和打虎有没有关系?
师:这就说明武松打虎和喝酒有很大的关系,是不是?
师:上冈和喝酒有没有关系?
(预设)生:我觉得有,因为不上冈就碰不到老虎。
师:如果呆在店里,除非老虎来找他。也就是说,上冈和喝酒也有关系。我们现在说的是原因,是从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说的。其实,写喝酒和上冈、打虎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性格。大家回忆一下课文,在喝酒那一部分里,我们读到的是什么?
师:说的真好,这是全是对话。(板书对话)再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冈那一部分里,读到的是什么?
(预设)生:是武松的心理描写。
师:说的真棒!(板书心理活动)老虎来了,要吃他了,武松有时间想吗?有人商量吗?
(预设)生:没有。
师:这就只有什么了?
(预设)生:打虎。
师:这叫什么?
(预设)生:动作。
师:真棒!(板书动作)现在王老师有一个问题,你觉得武松是英雄吗?(板书英雄?)
(预设)生:是。
师:为什么说他是英雄?
……
师:你说他是英雄是因为他特别能喝,而且还打死了虎,是不是?现在有个同学拿起一把冲锋枪,“嘟嘟嘟”一下就把老虎打死了,你说他是英雄吗?所以,我说武松不是英雄,谁来驳倒我?
……
师:武松打虎是为了为民除害?大白天猛虎当道,无人可以过冈。是不是?可是,我还是说武松不是英雄,他打虎的时候可没有想到,嗨,我要为民除害。他打虎完全是自卫,他要不打死老虎,老虎就把他吃了。再说了,武松那时还有时间想那么多吗?所以,我说武松不是英雄,谁能说倒我?讨论一下。
……
师:从刚才的辩论中,我们是不是可以理出这样的思路: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武松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虽然他不是有意识的去为民除害,但是从客观的意义上来说,打死这只虎,他就是——为民除害,就是保一方安宁,所以说在当时他就是——英雄!(板书!)
师:下面我们将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下面的学习将更有挑战性。同学们,怕不怕?
(预设)生:不怕。
师:我们今天要研究是,分析武松是什么性格,这个性格又是如何推动他成为打虎英雄的。当然,到了今天,靠铁拳打天下成为英雄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可是在生活中、学习中,当困难来了,当挑战来了,我们迎上去,击败它,你就是英雄,你就是武松。大家告诉我有没有信心?
五、研究武松性格,知道性格如何推动他成为英雄。
1、师:打开书。我们先看二、三段。二、三段全是什么?
生:对话。
师:人物的对话。告诉我,二、三两段全是谁和谁在说?
生:武松和店家。
师:对,就是武松和店家在说。他们在说一个中心问题,是什么?
生:在喝了三碗以后为什么不能添酒了。
师:谁来读店家,读武松?
【分角色朗读“喝酒”部分(2~3自然段)。一人扮演武松、一人扮演店家、教师朗读旁白。】
……
师:你觉得这个客人的性格怎么样?
师:引导孩子回答(板书暴)
(板书倔)
师:你再告诉我,你为什么不冲上去拦住他?就是不让他喝!为什么他要喝你就给他十八碗?
……
师:看第四自然段,找到店家没有拦住武松的原因,自己轻轻地读一读。
师:武松不肯留下来的第一个原因是什么?
生:(读)“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你少拿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是有大虫,我也不怕。”
师:武松说他以前从来就没有听说有大虫,所以现在也没有大虫。如果你是店家,听了武松这样的话,你认为武松这个人怎么样?
生:我觉得这个武松不听劝,不领好人心。
生:我觉得这个武松特别的固执。
师:(板书固执)不听劝,还特别的固执。人说三碗不过冈,他喝了多少碗?
生:十八碗。
师:他特别骄傲于自己的什么?
生:(齐说)酒量!
师:对了!武松最大的性格特点是特别的自负,(板书自负)他先是自负于自己的酒量,然后自负于自己的判断:我以前没有见过大虫,这次肯定也没有!现在看第二处武松不肯留住的原因,谁来读?(分别找两个学生读。)
师:现在武松不肯留住的原因是什么?他怕什么?
生:店家偷他的钱。
师:武松不怕老虎吃他,反而怕店家偷他的钱,害他的命。在这里武松有一个什么性格特点?
生:多疑。
师:对,多疑。(板书多疑)明明有虎,他不相信;明明店家是好店家,他怀疑人家是开人肉包子店的。这是他多疑的一面。就这样,我们的武二郎提着梢棒,兴致勃勃、晃晃悠悠地上了景阳冈。在这个冈上,可没人跟他争了,没人跟他吵了,我们听到的,全是他的自言自语。看课本五、六、七三个自然段,把写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画下来,揣摩一下他心里怎么想的。(课件出示)
师:看第六自然段,有一段心理活动,谁来读?
生读武松心理活动的一部分。
师:(问读书的孩子)注意到这里有没有感叹号?
师:为什么这里没有感叹号?
生:因为这次他真看见了官府的印,他知道这是官府的榜文,我觉得他有点害怕了。
师:哦,有点害怕了,他为什么不回去?
生:因为他死要面子,他觉得如果回去肯定会被店家耻笑的。
师:如果是你的话,你回不回去?
生:我想回去。
师:我们说武松这个人死要面子——
生:活受罪。
师:还不是活受罪哦,是去送死啊。这里有一句话,“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再说。”他将要看见的,不是关在笼子里的虎,而是山间的虎,是饥饿的虎,如果是我,如果是你们,看见了老虎就是看见了什么?
生:死神。
师:对,是死神,是死亡。可是,武松却说,我先看看再说,我估计这时候酒劲也在起作用。大家认为这条值不值得我们学习啊?
生:不值得。
师:对,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有人说有虎,有人说没虎,我们要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安全总是好的。
师:大家来齐读第7段里的心理描写。
生齐读。
师:武松是英雄,并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终让他决定上山的,是他坚信没有老虎!他走累了,看见一块石头,形状如板床,他就怎么样了?
生:躺在上面休息。
师:武松的休息、睡觉,更能证明他坚信景阳冈上——没有老虎。
师:英雄成名,除了他的性格,除了他的武功,还有时机,还有侥幸。这只老虎,如果晚出来五分钟,等武松打呼噜睡着了,会怎么样?
生:被老虎吃掉。
师:老虎没有等到武松睡熟了再出来,而是在武松刚躺下、似睡非睡时出来了,这真是老天成就英雄。看下面的课文。第九、十自然段是最惊险的。第九自然段里,是谁在进攻?
生:老虎。
师:有没有扑中?
生:没有。
师:老虎三扑三空,看第十自然段,又是谁在进攻?
生:武松。
师:这个时候,老虎扑过去的时候,如果是我,说实话我闪不了的,我估计我会摊成一堆泥的。武松却迎了上去,拿起了梢棒,打。这说明了武松的什么?
生:勇猛。
师:对,勇猛。(板书勇猛)优点出来了。但是有没有打着?
生:没有。
师:我们常说武功好还要眼力好,对不对?武功特别好的,打一只苍蝇也能打着,那么大一只老虎却打空了,为什么?
生:他太紧张了。
师:对,他太紧张了。同学们,在九、十两个自然段里,你任选一段,读一读,体会当时的惊险。
生自由读课文。
找学生读第九自然段。
生:(声音低)“哎呀,”
师:(笑)武松不会这么叫的,“哎呀”,这不是武二郎,这是武小姐,(众笑)我们换一同学读好不好?
(另一学生读,还是没找着感觉。)
师:同学们,老虎出来了,这是不得了的事情啊,酒都变成汗出来了,我们大家一起叫——
生:(齐读)“哎呀!”
师:王老师来读一下。
师:在这一段里,武松一共闪了几闪?
生:三闪。
师:错了!再看,一共闪了几闪?
生:一共四闪。第一闪是大虫扑过来的时候闪到青石旁边,第二闪是大虫扑过来的时候又一闪,第三闪是大虫掀他的时候,第四闪是虎尾剪他的时候。
师:大家想像他闪的速度一定是怎么样的?
生:比闪电还快。
师:对,如果很慢会怎么样?
生:就被老虎吃掉了。
师: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武松动作极其的——
生:敏捷。
师:(板书敏捷)这也是武功的特点,而且武松这时候是高度的冷静。
师:现在注意了,武松和老虎面对面了,武松把梢棒丢开了。现在的武松我们说他怎么样?
生:赤手空拳。
师:老虎过来了,老虎也很愤怒啊,我怎么就吃不到这个人呢?老虎的性子也起来了,它咆哮了,它要吃英雄武二郎。英雄成名在此一战,生死较量在此一搏。大家一起来读,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我起个头,“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
生齐读第十自然段。
师:大家读得真好!想不想看看武松打虎的精彩视屏?下面王老师就成全你们。(播放视屏)
师:这时的大虫已经完全丧失了进攻的能力。尽管这样,武松后来还是拿起梢棒,又把大虫捶了一顿,这说明他不放心,这说明他的性格——
生:多疑。
师:多疑?这个时候可不是多疑了呀!这个时候是什么呀?
生:谨慎。
师:对,特别的谨慎,特别的机智,(板书机智)实际上,这个时候大势已定,英雄已经成名了,等待他的是下冈,骑大马,戴红花,接受人们对英雄的崇拜。看黑板,刚才老师说了,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武松的性格,看他的性格是怎样一步步把他推向景阳冈,推到老虎面前,又把老虎打死的。}
此时板书如下:
英雄?!
缺点
喝酒 对 话 暴 倔 多疑 自负
上冈 心理活动 死要面子
打虎 动 作 勇猛 敏捷 机智 优点
师:我要问问同学们,唉,我找两个武松(让前面两个学生到台前),这个武松只有优点,他勇猛,敏捷,机智。这个武松缺点多多,他勇猛,敏捷,机智,但是他暴躁、倔强,他多
疑、死要面子,还非常自负。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个武松?
生:喜欢缺点多多的武松。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如果没有缺点,就不会上冈,就打不死老虎,就成不了英雄。
师:说的很好,你的意思就是说是武松的缺点把它推上冈的,同学们想,如果武松不暴躁,不倔强,他文明礼貌,温文尔雅,店家说三碗不过冈,好,我喝两碗半;店家说,二、三十条好汉一起才能上冈,好,我们结成伙,团结友爱,一起上冈;武松临走时还要对店家说,谢谢你提醒我,使我免于一死,否则我就要被老虎吃掉了。如果武松不暴躁,不倔强,如果武松不多疑,不自负,不死要面子,如果武松没有这些缺点,就来不到老虎面前。所以,是武松的缺点推动他来到老虎面前,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勇猛、敏捷、机智。所以说,英雄因为优点而可敬,因为缺点而可爱,而可信。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打虎英雄——武松武二郎。王老师想给大家再介绍另一位打虎人物,大家说说,这个人算不算打虎英雄?同样都是打虎,为什么他们的结局却相差很大?(课件出示康万年“吃虎”资料图片)
【2009年12月21日,因非法持枪杀害濒危野生动物“印支虎”, 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大臭水村村民康万年被一审宣判获刑12年,并处罚金10万元,同时判处康万年赔偿国家的经济损失48万元。】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古代,人类还不能主宰自然,老虎猛兽会伤害到人的性命。人为了保护自己,除了打虎,没有其他的办法。当然,现在人类有了主宰自然更多的能力,而且老虎也濒临灭绝,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必须保护老虎。当然,我们学习这一课,主要是学习武松机智、勇敢的精神。因为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这种精神是不可缺少的。
2、学生讨论:什么样的人算得上是真正的英雄?选择几个孩子交流。教师适时点拨,但不做结论。
3、最后,咱们的打虎英雄,武松武二郎要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在学习上碰到困难与挑战,我们也应该发扬武松打虎的精神,“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知难而进,才能所向披靡!
《景阳冈》观摩课教学设计(语 文 课 堂 网)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等感受。”《景阳冈》这篇经典之作,刻画人物入木三分,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武松性格鲜明,个性彰显,他的倔强、豪放和无所畏惧能够吸引学生并使他们有表达自身感受的愿望。我们知道,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景阳冈》是一篇阅读课文,了解武松英雄性格是教学难点。分析武松的性格,要从相关的文学常识谈起。《景阳冈》是根据古典小说改编的故事,故事要有完整的情节、贯穿始终的人物以及波澜起伏的矛盾冲突。故事是用人物来讲道理的。人物是活动在故事情节中的。情节是由矛盾冲突构成的。分析人物性格要对文本精读细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述,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必然性,把握人物感情发展脉络,概括了解其主要特征。了解人物性格对读懂课文领会写作意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掌握写作技巧也大有裨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设计品读、感悟、研究、合作交流,让学生更多的发挥自己的语言才能,走进一个真实的武松内心世界,真正有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看云老师的一句课堂经典:“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这将是终生我孜孜以求的。什么时候,我能底气浩然的说出这句话,我的学生,就是幸福的了。
《景阳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十册) 第13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酥软、踉踉跄跄”等词语。
2、注意部分文言词汇在课文中的意思;会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并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段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的疑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武松的英雄气概,体会其豪放、勇敢、机智的性格。
2、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快速默读课文,在理解文言词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段落。
2、通过个性化的朗读体验,抓住人物语言描写,感悟武松个性特征。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语言描写,感受武松个性品质。
突破方法:
通过朗读,抓住人物的言行,将其投入到具体的事情中去分析、体会。
教法与学法
师:导引法。
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准备《好汉歌》与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好汉歌》,学生听,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学生自由回答)这首歌就是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片尾曲,《水浒传》可是我们听说过的四大名著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读一读它当中的一个精彩故事吧!
板书课题:景阳冈
二:自学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这篇课文节选自古典小说,里面有不少文言色彩的词语,也有一些容易读错的词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争取读正确、流利。
课件出示:
但凡、筛酒、脊梁、吓唬、诡计、霹雳、踉踉跄跄、迸出
你如何不肯买酒给我吃?
那只大虫想挣扎,武松使劲力气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
2、体会词语。
筛:斟。筛酒:即斟酒、倒酒。
如何:为什么。
但凡:凡是、只要。
请勿自误:误;受伤害。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
岂:难道。
哨棒:防身用的木棍。
平生力气:全身的力气。
三、默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并试着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板书:(1——4自然段)冈下饮酒
(5——7自然段)酒后上冈
(8——12自然段)武松打虎
(13自然段)武松下冈
四、重点研读
1、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认为课文哪个部分写得最精彩?(武松打虎)找到打虎的段落多读几遍,边读边批注。
2、师出示课件,学生交流想法,谈体会。
3、(a)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三般什么意思?大虫抓人都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没有抓到武松?)体会武松灵巧闪过,体会他的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b)凶猛残暴的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武松开始反守为攻,武松的那些动作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读一读。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劲平生力气,从半空劈下来。
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力气只顾打。
勾画出描写武松动作的词语体会。(抡、劈、揪、按、踢、提、打)(勇武过人)
武松唯一的武器是哨棒,作者描写哨棒的地方很多,但所用动词不一样。课件出示:靠、提、拖、拿、抡、劈、丢
突出武松豪放、倔强、无畏的性格特点。
五、课外拓展
1、水浒人物外号。
2、水浒故事大家讲。
板书设计:
20、景阳冈
(1——4自然段)冈下饮酒(豪放、倔强)
(5——7自然段)酒后上冈
(8——12自然段)武松打虎(抡、劈、揪、按、踢、提、打)
(机智、勇敢、武艺超群、)
(13自然段)武松下冈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