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精选14篇)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第1篇
【浙江省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 姚新娟】
〖课堂温度〗
科学课上,孩子们享受着智力冲浪的乐趣,从猜一猜,想一想,试一试,验一验中感受着科学学习的无穷魅力。“你们知道里面的线路是怎样连接的吗?”教师一问,学生便想开了,有的说是一与二相连,有的说是二与三相连,有的干脆说拆开来看看……那积极参与的气氛,就像这暖暖的春意一样怡人。
如果我们语文课也能让孩子们如此投入,那就是我们语文教师最大的快乐了。由此,我想到课堂气氛应该是有温度的,教师满腔热情地启发点拨,学生兴致盎然地读书交流,师生关系融洽,教学互动和谐,思想火花迸发。
《大自然的启示》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该课文不光告诉了我们许多科学的知识,使我们明白了大自然中的生物是我们人类的老师,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生物为我们人类带来了智慧,从鸟儿飞行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从车前草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建造了螺旋型的楼房……而且这一个个鲜活的事例,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也启迪着孩子们的智慧。如果学习就此打住了,那么这课堂温度就不可能再上升了。就像是一壶水正在加热过程中,水已开始微微发热,但是如果停止加温,水反而会逐渐变冷。于是,我又读了一则课外的“大自然的启示”,不过听后要让孩子说说人们从谁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孩子欣然同意,那洋溢的喜悦之情,就像春天里最美的桃花。一听完,学生就争相回答:“人们从响尾蛇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仿生红外线和空对空响尾蛇导弹。” 看,孩子听得多认真,学生们亮晶晶的眼睛告诉我这个做老师的,这时的课堂在升温啊!我又稍稍添了把火,尽量让水沸腾起来:“用我们的眼睛去观察,用我们的大脑去思考,我们一定会发现更多。请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吧,‘大自然的启示’可说是无处不在啊!”出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表格,让学生自己来学习。
虽然课堂时间有限,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来不及完成,但这课堂余温还在――回家后,学生通过上网或看书,都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还一个劲地说:“这样的作业好!有劲!”作为老师的我,心想:能让学生乐于学习,这便是语文课堂学习的最佳温度了吧!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第2篇
课题 大自然的启示 课型 略读 内容特征 大自然带给人类的思考 任课 教师 李振华 时间 3、31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重点 难点 朗读课文,把握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主要 措施 前文迁移——自读自悟——质疑交流 导入或 展示 方法及
要点 1.走进第三单元,我们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大自然都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2.揭题:《大自然的启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同学们运用前面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来自读自悟。 选用 理由 前文迁移,让学生熟悉大自然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为今天的学习做好铺垫。 交流略读的学习方法,教师尝试放手,让学生自己自读自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明白启示。 教 学 过 程 一、初读感知,认记字词 1.那么这两篇文章带给了我们大自然的什么启示呢?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仍理解不了的词语查查字典或向同伴请教。 2.认读生字新词,找出词语中的多音字。(扫:扫帚、打扫。) 3.共同解决难理解的词语。(如:生态平衡。) 二、了解内容,质疑交流 1.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 2.再仔细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是一个小小的问号,也可以简单地将问题写在旁边;遇到感受深的语句画下来, 教 学 过 程 可以用一个词或简短的句子记下自己的感受。 3.师生共同交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 (2)“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4.学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启示?(迁移学法,运用巩固) 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真会思考!刚才咱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打扫”森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并通过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得到了关于大自然的启示。下面,我们就按刚才的方法继续学习《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 (1)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感受深的语句旁写写感受。(结合课件理解“流线型”。) (3)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课文──《蝙蝠和雷达》等,大家还了解哪些事例? (4)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 学习 小结 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可见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地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类。 拓展与 延伸 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不止今天课文中所说的这些,希望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些大自然带给人类启示的资料,下节的口语交际课上,我们还要就这个话题作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略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一篇告诉了人类不能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另一篇则告诉了人类,通过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不断探索,我们可以从动物(或植物)身上获得启示,从而有所发明和创造。 我采用学生读,交流课文内容及感受的方式,课堂很活跃。 作业 课下搜集一些大自然带给人类启示的资料。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第3篇
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四年设计人:吴
章节名称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
计划学时
1
学习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学习者分析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阅读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把握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难点: 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听新闻
带入情境
(1)同学们,我们首光来听一则新闻。
(2)听了这则新闻,你最想说什么?
(3)是的,大自然不仅风光无限,而且是“人类的老师”,既给了我们许多的警示,又启迪了人类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启示》这篇课文,去获得新的认识吧。
学生自由漫谈
5
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引入课文的内容。
阅读课文
了解大意
(1)充分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自己读一读。
(2)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识字方法准确认读。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形声字
(3)默读课文,说说每篇短文主要讲什么?是怎么归纳的?
学生认读生词。
不折不扣 枯枝烂叶 异想天开 机毁人亡 轻而易举
殃、腐、翼、键、鲸”等,“殃、壤、鲸”读准后鼻音。
8
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抽查读等方式达到读准生字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目的。
依托课件 href= target=_blank>课件
自主探究
(1)出示句子,读一读,引出探究内容。
(2)教师巡回指导
大家分组进行探究学习,结合课文,点击并阅读电脑中“课文链接”“仿生学资料”,读懂上面的语句,联系课文谈一谈自己受到的启示。
10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阅读方法,掌握表达规律的过程,教师教学生通过品读各类文章作品来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的。
全班交流
畅叙感受
①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的事例和网络中的资料,谈一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学生举实例用自己的话谈一谈。
7
开放课堂
延伸拓展
(1)大家一定还想更多地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还有更多的感受想对伙伴们说吧。
(2)学生小结学习收获与感受;教师布置学生课外继续进行“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
学生交流和讨论。
5
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见博客“回复”部分。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第4篇
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就人教版第8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进行说课。下面我将紧扣略读课文的特点准备从教材、设计理念、教学程序、课堂特点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初步设想。
第一方面、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了两则科普小短文,再次激发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打扫”森林》讲述的是林务官的一纸命令给森林带来了毁灭性的灾害。《人类的老师》介绍了科学家们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运用于发明创造。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以及生物的特性,从中受到启发,才能科学、有效利用大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这两篇虽然都是说明文,但在语言特点上有所不同,《“打扫”森林》的语言生动活泼,而《人类的老师》则平实简明。
2、学情分析: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热爱自然的情绪上涨,初步学会理性的思考。以文本为例,从自然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因此,本课是学生自主运用对话文本的方法,在读中感悟,进行适当的语言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3、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课文特点,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点,以新课标阐述的理念为背景,预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A.默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全文。
B.运用前两篇概括内容的方法,概括本课两则短文的主要内容。
C.抓住重点语句的学习,加深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和启发,激发学生对仿生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4、教学重难点;为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迁移学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而深层次地领悟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和启发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5、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仿生学的相关信息等
第二方面、说设计理念与总体教学思路
1、以上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制定是贯彻了以下教学理念。
识字。借助拼音,降低要求
略读课文中的字词教学不作重点,主要体现在字词朗读不作检查;字词理解不作重点;字词赏析不作要求。
应用。以点带面,迁移运用
略读课文教学要把握好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略读课文应该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
粗略。抓大放小,有所侧重
略读课文要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大胆取舍,突出重点,有所失而有所得,一课一得,得得相连。
自主。放手阅读,体现个性
引导学生自主地选择,自主地学习,自主地评价,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
2、为达成教学目标的总体思路: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朗读提示,把握目标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课题入手,解决难点
五、总结收获,练习写作
六、布置作业,积累沉淀
第三方面、教学程序
为了把预设目标落到实处,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共分几大板块。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加强单元整组教学的意识,使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写法的作用。】
二、朗读提示,把握目标
浏览“阅读提示”,概括这节课的任务,(内容 启发 积累)交流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参照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的要求和方法,这样的方法更有实效性。】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借助拼音读通全文,发现本课在形式上的特点。
2、浏览全文,完成第一个任务:短文讲了什么内容?
【预设:如何将一篇长长的文章浓缩为精炼的几句话?】
从《自然之道》的内容的概括找到启发,套用格式:___________的故事,告诉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简单地说,它讲的就是人与自然怎样的关系?人(破坏)自然,这个启示是种“警示”
同样,《人类的老师》可以参考之前学习的《蝙蝠与雷达》概括内容的方法:
从__________________得到启发,解决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简单地说,它讲的又是人与自然怎样的关系?人(利用)自然,这个启示是种“启发”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概括文章内容有点困难,借助已经学过的方法进行知识的迁移与运用,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把文章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提炼为“破坏”与“利用”,把启示解读为“启发”与“警示”,这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本质的理解。】
四、课题入手,解决难点
1、读小标题,提出困惑。学生能自己解的小问题先解决,留下大问题一起探讨。
【设计意图:文章的题目就是学习的切入点,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挖掘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就是阅读文本的兴趣。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深究,对简单的问题可以粗略带过,抓住那关键的,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问题加以研究,把时间用到刀刃上。】
2、圈圈重要的字、词,画画感受深刻的句子,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帮助自己解决剩下的几个问题。
【设计意图:教会阅读方法,尝试自主解决问题,这样对文本的解读才会更加深刻。
3、交流时:用图示法理清生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设计意图:理解生态失衡的内在原因是领会启示的关键。用图示法将长篇大论的文字提炼为几个关键词,再画上箭头就能清楚地表示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样,其中蕴含的道理就一目了然了,深入浅出。】
五、总结收获,练习写作
1、谈谈从一篇短文中获得的启发,也可以谈谈整篇文章获得的启发。
2、归纳本单元表达启示的思路:故事+分析,问题+动物优点+效果,以及用设问句连接故事与分析,问题与动物优点,承前启后,过渡自然的方法。在交流搜集到的仿生学资料后,仿照《人类的老师》写一个片段。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梳理,教会学生写作表达的思路与方法,使学生将从精读课文所学到的“法”有用“法”之处,做到有机会学以致用。】
六、布置作业,积累沉淀
第四部分 主要特点
我崇尚的是简约的语文课堂,将略读课文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大胆地、自由地、主动地感知文本,凸显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扎扎实实地从听、说、读、写的基本功练习与运用开展教学互动,努力实践语文教育的“三实”——朴实、真实、落实。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第5篇
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教学《大自然的启示》一课时,我在学生熟读课文后,让学生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概括起来显得还是吃力。看的出,光利用抓各部分主要内容的方法来概括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是有些困难。怎么办呢?
因为,我们此时学习的是《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所以,我灵机一动,我想既然学生概括全篇困难,那就先练习概括一个自然段吧。于是,我请他们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学生说起来还是罗嗦,我引导说:瞧,虽然两个同学概括的不是特别简练,但你们注意到了吗,在他们的言语中,出现了两种很重要的事物。学生很快就答出是鲸和轮船。我把他们写在黑板上,对学生说:看,你能结合课文,用简单的话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在短暂的思考过后,顺利的答出:科学家根据鲸的体型特点设计出了流线型的轮船,大大提高了轮船的航行速度。我又引导他们采用同样的方法概括出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然后把两段联系起来说就概括出了全篇的主要内容。由这个教学片段,我想到了抓文章中的关键词来概括主要内容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但这个关键词,最初应由教师提出。日久天长,学生就会掌握其中的技巧。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第6篇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3.激发阅读仿生学书籍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教学准备:
生字卡,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你想采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呢?
(围绕阅读提示讨论学习,可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甚至互读、互问均可。)
二、自主学习
1. 同桌互相抽认生字词和课文,要求读熟课文。
2. 小组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小组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三、重点学习,交流感受
1. 出示三个重点句,请生按自己的学习方法理解这三个句子,谈感受。
(1)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3)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2.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搜集的资料和课文内容理解。
3.交流从这三句话受到的启发和感受。
四、拓展延伸
1.请生交流搜集到的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2.进行综合性课外学习“大自然的启示”。
五、总结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第7篇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3.激发阅读仿生学书籍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教学准备:生字卡,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你想采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呢?(围绕阅读提示讨论学习,可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甚至互读、互问均可。)
二、自主学习
1. 同桌互相抽认生字词和课文,要求读熟课文。
2. 小组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小组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三、重点学习,交流感受
1. 出示三个重点句,请生按自己的学习方法理解这三个句子,谈感受。
(1)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3)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2.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搜集的资料和课文内容理解。
3.交流从这三句话受到的启发和感受。
四、拓展延伸
1.请生交流搜集到的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2.进行综合性课外学习“大自然的启示”。
五、总结
附板书: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的景获得的启示
小白花小鸟和谐一致
投石水池付出获得
去中变化坦诚谦虚
【教学后记】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第8篇
一、前文迁引,导入新课
1.走进第三单元,我们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2.揭题: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自然的启示》。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同学们运用前面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来自读自悟。
4.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其实是由两篇小文章组成的。一篇是《“打扫”森林》,另一篇是《人类的老师》,(板书。)
二、初读感知,认记字词
1.那么这两篇文章带给了我们大自然的什么启示呢?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仍理解不了的词语查查字典或向同伴请教。
2.认读生字新词,找出词语中的多音字。(扫:扫帚、打扫。)
3.共同解决难理解的词语。(如:生态平衡。)
三、了解内容,质疑交流
1.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
2.再仔细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是一个小小的问号,也可以简单地将问题写在旁边;遇到感受深的语句画下来,可以用一个词或简短的句子记下自己的感受。
3.师生共同交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2)“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4.学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启示?
四、迁移学法,运用巩固
小结:刚才咱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打扫”森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并通过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得到了关于大自然的启示。下面,我们就按刚才的方法继续学习《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
(1)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感受深的语句旁写写感受。(结合课件理解“流线型”。)
(3)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课文──《蝙蝠和雷达》等,大家还了解哪些事例?
(4)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可见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地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类。
2.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今天课文中所说的这些,希望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继续探究,下节的口语交际课上,我们还要就这个话题作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第9篇
(一)学习第11课《蝙蝠和雷达》
1. 正确读写生字词
蝙蝠 清朗 捕捉 飞蛾 蚊子 避开 敏锐
铃铛 苍蝇 揭开 推进 障碍物 荧光屏
横七竖八
读音:
biān蝙 yíng荧
字形:
揭 避(僻)
2. 解题
“蝙蝠和雷达”
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翔。
雷达: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
3. 分析教学设计>文章重点部分
思考: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分别运用了什么方式?结果如何呢?通过试验科学家得到什么启示?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4. 概括教学设计>文章主要内容: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可以读全文扣住课题归纳,也可以联系课文重点归纳。
(1)抓教学设计>文章重点内容,重点语句概括主要内容:
科学家通过“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2)抓课题概括主要内容
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了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5. 教学设计>文章结构教学设计>设计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第一部分:提出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
第二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有了结果。
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二)学习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
1. 认读生字:
殃 帚 腐 壤 翼 略 键 鲸
形声字:
殃 腐 翼 键 鲸
区别字形:
翼 冀
积累词语:
殃(遭殃) 帚(扫帚) 腐(腐烂) 壤(土壤)
( ) ( ) ( ) ( )
翼(机翼) 略( ) 键(关键) 鲸( )
( ) ( ) ( ) ( )
2.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我们广阔的生活中,如果我们注意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就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阅读《“打扫”森林》和《人类的老师》并概括教学设计>文章主要内容。
(1)思考:学习《“打扫”森林》,然后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概括教学设计>文章主要内容。
--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
(2)思考:学习《人类的老师》,然后抓教学设计>文章重点部分概括教学设计>文章主要内容。
--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3. 课外延伸
思考:你从大自然中得到过什么启示呢?
科学家们探究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其实,自然界中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还有很多,我们今天一起讨论一下。
(1)建筑上的“薄壳结构”
(2)长颈鹿与抗荷飞行服
(3)向植物取经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 看拼音写词语:
biān fú líng dāng zhàng ài
( ) ( ) ( )
sào zhǒu fǔ làn jī yì
( ) ( ) ( )
yíng guāng píng pú ti shù
( ) ( )
yì xiǎng tiān kāi jī huǐ rén wáng
( ) ( )
二. 组词:
竭( ) 荧( ) 糟( ) 烂( )
揭( ) 萤( ) 遭( ) 拦( )
略( )( )( ) 射( )( )( )
三. 请你找出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画出来)
1.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2. 向导一边走一边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四.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1. 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子里,向海边奔去。
2. 我特别爱看电视剧和音乐。
3. 这几个英文单词,我基本都会读了。
五. 判断对错。(对的画“√”)
1. “旅”字的读音是“lǔ”。( )
2. “幼”字的部首是“幺”。( )
3. “启示”的近义词是“启发”。( )
4.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嘴里发出的声音。( )
5. 《自然之道》一文主要是写人们明白了小海龟是出来探路的。( )
六. 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1. 难道我们不应该同坏人坏事做斗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难道公家的财物就不爱护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短文,再按要求做。
提灯笼的小飞虫
温暖的夏夜里,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各种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像提着灯笼在漫游。
你想捉住它吗?可没那么容易。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甲虫。它不咬人,不蜇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路。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不去管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
1. 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
漫游(1)满,遍(2)水过满,漾出来
(3)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试图(1)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
(2)计划(3)希望得到,谋取
2. 用“--”画出描写“提灯笼的飞虫”样子的语句。
3. 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要发光?
4. 萤火虫给了科学家怎样的启示?
【试题答案】
一. 看拼音写词语:
biān fú líng dāng zhàng ài
( 蝙 蝠) ( 铃 铛) ( 障 碍)
sào zhǒu fǔlàn jīyì
( 扫 帚) (腐 烂) (机 翼)
yíng guāng píng pú ti shù
( 荧 光 屏) (菩 提 树)
yìxiǎng tiān kāi jīhuǐrén wáng
( 异 想 天 开) (机 毁 人 亡)
二. 组词:
竭(声嘶力竭) 荧(荧光屏) 糟(糟蹋) 烂(腐烂)
揭(揭开) 萤(萤火虫) 遭(遭遇) 拦(拦住)
略(侵略)(略写)(省略) 射(射击)(扫射)(光芒四射)
三. 请你找出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画出来)
1.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2. 向导一边走一边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四.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1. 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子里,向海边奔去。
2. 我特别爱看电视剧和音乐。
3. 这几个英文单词,我基本都会读了。
五. 判断对错。(对的画“√”)
1. “旅”字的读音是“lǔ”。( )
2. “幼”字的部首是“幺”。(√)
3. “启示”的近义词是“启发”。(√)
4.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嘴里发出的声音。(√)
5. 《自然之道》一文主要是写人们明白了小海龟是出来探路的。( )
六. 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1. 难道我们不应该同坏人坏事做斗争吗?
我们应该同坏人坏事做斗争。
2. 难道公家的财物就不爱护了吗?
公家的财物就应爱护。
七. 阅读短文,再按要求做。
提灯笼的小飞虫
温暖的夏夜里,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各种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像提着灯笼在漫游。
你想捉住它吗?可没那么容易。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甲虫。它不咬人,不蜇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路。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不去管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
1. 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
漫游(1)满,遍(2)水过满,漾出来
(3)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试图(1)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
(2)计划√(3)希望得到,谋取
2. 用“--”画出描写“提灯笼的飞虫”样子的语句。
3. 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要发光?
它的光是凉的,不会烧手。发光是为找同伴,避免夜间寻食的鸟儿吃掉它。
4. 萤火虫给了科学家怎样的启示?
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用以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为人类照明。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第10篇
教学目标:
1.能自己借助拼音认读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3.激发阅读仿生学书籍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教学时间:一课时
板书设计:违背规律受惩利用规律受益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
引言: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其实,自然界中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还有很多。
导入课题:大自然的启示。
二、检查预习
1.读读拼拼生字:遭了殃 扫帚 腐烂 土壤 逞凶 机翼 略重 关键 鲸异想天开 轻而易举机毁人亡 营巢 繁殖 惨祸自由朗读,同桌对读。
2.读读说说:大声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说说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自学。
三、交流学习第一篇
读题,补充要素:谁下令?如何打扫?结果怎样?得到什么启发?
2.默读课文,回答问题,串联成句。
3.批注阅读,画出感受深的句子,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交流。
(1)如何描写打扫干净的句子:第二节。品读。抓住2个“统统”、“连——也——”体会朗读。
(2)逞凶的句子:说说逞凶的意思?文中用哪些词语突出了逞凶?“吃、咬、钻”三个动作词能换一下吗?
4.说说启发。然后点拨学生直接找到句子。理解:“这样”是指怎样?遵循自然规律。请学生复述“联系”即第五节。
四、快速阅读第二篇文章,说说主要内容、
得到了什么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指什么?再次默读课文。人们从蜻蜓身上得到启示,,从而改进了,防止。人们从大头鲸身上得到启示,,从而改进了,提高了。
2.结发言: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3.你还知道人们从什么身上得到启示,从而发明或改进了什么?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例子(教参)。
4.你想从什么生物身上得到启示,从而发明或改进什么?
五、合并阅读:为什么课文还要取个小题目?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六、抄抄写写。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第11篇
本节课与以往教学比较,最大的突破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和引导。首先,我根据课文的特点,深入把握了课文的重点、难点,结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了“导学稿”———————从学生学习的角度预设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在学法指导的部分给予提示和帮助,从而把课堂的主动权尽量的交还给了学生。在课堂上,由于学生预先了解了学习的内容,并得到学法提示,因此,各个层次的学生均有自己的学习所得,激发了参与的热情;而我通过检查导学稿的预习情况,对学生的`学情也有清楚的认识,引导方面更能有的放矢,一语中的。因此,整个课堂,体现了我个人比较期望达到的“生动、生本”的状态,较好的达到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学生热情高涨,一直到下课铃响起还在争取表达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成果。互联网的运用一直贯穿在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与老师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展示以及课后的拓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网络的强大,并渗透给学生查找、选择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合理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也是本课学习的一个有利学生今后发展的目的和收获。
课后,在百度搜索中查找到一份本课的说课稿,引起了我对课文另一角度的反思。该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还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学生快速跳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写法值得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二段,探究课文第二段的写作顺序和特点,模仿第二段写法改写课文第一段。这是我在备课中没有注意到,但对学生的习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后继的教学中是非常值得尝试的。
可见,语文教学有着多重的角度和丰富的内涵,需要不断的开拓视野,学习反思,这是本课给我更有价值的启发。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第12篇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2、从文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前文迁引,导入新课
1.走进第三单元,我们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2.揭题:学习新的课文《大自然的启示》。
3.师生共同回顾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并再次总结出来。
4.引导提示学生本文的结构和以往的课文有所不同。
二、初读感知,认记字词
1.那么这两篇文章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仍理解不了的词语查查字典或向同伴请教。
2.认读生字新词,找出词语中的多音字和读音发生变化的字。
3.共同解决难理解的词语。
三、了解内容,质疑交流
1.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想好了与同桌议一议。
2.再仔细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
3.师生共同交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
(2)“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4.学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四、迁移学法,运用巩固
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真会思考!刚才咱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打扫”森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并通过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得到了关于大自然的启示。下面,我们就按刚才的方法继续学习《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
(1)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感受深的语句旁写写感受。
(3)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课文──《蝙蝠和雷达》等,大家还了解哪些事例?
(4)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把你受到的启示写下来。
2、学生写启示。念给同学听听。
3.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今天课文中所说的这些,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继续探究。
板书设计
12 大自然的启示
“打扫”森林 人类的老师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第13篇
一、教材分析:
本文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是略读课文。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能让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人类只有科学认识大自然的规律,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人类只要科学地认识地球上生物一些运行规律,就能有所发明创造。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3、帮助学生认识大自然能给人类警示和启发,激发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请同学们回忆《蝙蝠与雷达》一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人们从蝙蝠夜间飞行中得到启示,发明
了雷达)《在自然的启示》中的两个故事中蕴含了什么道理,读后我们将受到哪些启发呢?
(二)按问题自学讨论,整体认识课文(问题用PPT显示)
1、按学习小组分组,自读并讨论;
①《“打扫”森林》的故事内容。林务官“好心”办成了坏事,为什么这样说?
②《人类的老师》的故事内容,科学家从蜻蜓、鲸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
2、全班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说。
(三)重点探讨,认识一些自然规律(问题用PPT显示)
1、朗读课文,并以读书回答。
2、探讨:
①林务官“异想天开”给森林带来哪些灾难?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灾难?
②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请举例说明。
③我们国家提出“和谐社会”建设,其中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相互补充、修正,以形成正确认识。
(四)整合课文,深化认识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
2、指名一至二生朗读本文。
3、读人与物的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①“林务官”的例子从反面讲……
“蜻蜓、鲸”的例子从正面讲……
综合看是:认识自然规律,懂得生态利用……
②说说自己知道的一些“仿生学”“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故事”(三至五生简单说)
(五)把自己听到或从书中看到认识和利用自然的例子写下来(课后完成)。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第14篇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
一是在教学设计上,重点内容分配的时间不充足。《大自然的启示》是一篇略读课文。它由两篇短文组成,一是《“打扫”森林》,一是《人类的老师》。教学这两篇课文,要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带给我们的启示作为教学的重点,课堂上要花大量的时间解决。为了显示接待课的完整性,我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让生字、词语的学习时间占了很大比例,达到了十多分钟,致使在完成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启发上匆匆忙忙。还有一些教学内容也没当堂完成。
二是教学用语不够凝练。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语要准确、简洁、生动。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感觉用语不够生动简洁,课件已经显示很清楚的问题,我还要反复的重复,不但自己累,还浪费宝贵的时间。其实学生一看就懂。
三是教学环节还可以精简。在教学本文时,我设计的教学环节是读读拼拼、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议议、读读练练。其实可以由五个环节精简到三个环节。即把读读拼拼和说说合二为一,自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大意;读读画画和议议和二为一,在学生谈体会的时候就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这样就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把主要内容学深。
四是设计的内容想要全面却不能全面。设计内容的时候把生字、形近字、词语、结构、段落的分析、写作方法等全都涉及到了,致使教学过程吃紧,横向有多点,而深度却不够。一节课的时间只有那么多,由不得你来大杂烩。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 为什么是小学生最喜欢闻的问题,也体现出了他们的天性——爱问为什么。可是培养出这样的学生来,也不是容易的,不是学生都理解。而是根本提不出来,课堂上我反复让学生去朗读,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段和关键词,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去感悟,感悟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充分发挥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去交流,学生们畅所欲言,交流他们内心地感受,正堂课下来,学生你问我答,气氛非常活跃,教师职在关键初起到点拨引导作用,但学生却懂得了好多知识,受到了很多启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使他们对大自然产生了农兴趣,更加热爱大自然,同时对科学的探索有了更深的向往。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
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教学《大自然的启示》一课时,我在学生熟读课文后,让学生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概括起来显得还是吃力。看的出,光利用抓各部分主要内容的方法来概括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是有些困难。怎么办呢?因为,我们此时学习的是《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所以,我灵机一动,我想既然学生概括全篇困难,那就先练习概括一个自然段吧。于是,我请他们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学生说起来还是罗嗦,我引导说:瞧,虽然两个同学概括的不是特别简练,但你们注意到了吗,在他们的言语中,出现了两种很重要的事物。学生很快就答出是鲸和轮船。我把他们写在黑板上,对学生说:看,你能结合课文,用简单的话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在短暂的思考过后,顺利的答出:科学家根据鲸的体型特点设计出了流线型的轮船,大大提高了轮船的航行速度。我又引导他们采用同样的方法概括出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然后把两段联系起来说就概括出了全篇的主要内容。
由这个教学片段,我想到了抓文章中的关键词来概括主要内容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但这个关键词,最初应由教师提出。日久天长,学生就会掌握其中的技巧。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