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主人》教案第二课时(精选14篇)
《黄河的主人》教案第二课时 第1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一)、导入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黄河的主人》。(齐读课题)
(二)、激趣
1、师:首先让我们再次去感受一下黄河。
(出示课件:视频)旁白:著名诗人光未然曾这样赞美黄河: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这就是我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这就是在黄土地上奔腾、咆哮了千万年的巨人——黄河;它,以无与伦比的壮美气势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齐读
师:让我们满怀激情地朗诵:(出示: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2)、再齐读。
师:同学们,你听到了吗?那滚滚巨浪就象千万匹野马奔腾而过发出雷鸣般的巨响;你看到了吗?黄河水夹杂着泥沙掀起滔天的巨浪,直冲云霄!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黄河。
二、感受黄河的主人
(一)、板书出示全文中心
1、师:回忆一下,谁是黄河的主人?
(板书:艄公)
2、师:那么汹涌、雄壮的黄河,艄公竟然能成为它的主人!作者袁鹰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不禁由衷赞颂艄公。
板书:(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齐读。
3、释疑:如履平地
(二)、精读描写艄公的句子
1、同学们看,这就是黄河的主人,艄公
(出示:图片)
师:他,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你看,他并没有七尺身高,也没有虎背熊腰,他只有一身黝黑的皮肤,两只粗糙的大手和一双闪着坚毅的眼睛!无疑,他是一个普通人,但,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黄河边上的老汉,他到底为什么会令作者如此赞叹呢?
2、请大家自读课文6—8自然段,找出具体描写艄公的句子。
交流。
(出示:我不禁提心吊胆……成为黄河的主人。)
3、指导朗读。
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艄公当时的神态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来?)。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板书)地注视着水势,大胆(板书)地破浪前行。(释疑:为什么小心和大胆不矛盾——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三、羊皮筏子、乘客
师:课文除了描写艄公之外还具体描写了些什么?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课文。
交流。
总结,板书:(黄河之险;筏子轻、小;乘客从容)
四、感受筏子轻、小,体会作者心情
(一)、感受作者心情
1、师:作者第一次看到这么小、这么轻的羊皮筏子竟能在浊浪排空的黄河中行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2、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段文字,看看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出示: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小组交流。
交流:体会到了那些感情。
总结:惊讶。
3、指导朗读。
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我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作者为什么不知道是什么?)吸引住了。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惊讶:是啊,真令人不敢相信!在如此汹涌的激流里,怎么还会有船吗!)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作者刚才是惊讶,现在等筏子近了,再一看,怎么样?)再定睛一瞧,啊!(举例:你们平常惊讶的时候会怎样说这个字?)那上面还有人哩(指导学生说:惊讶)。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惊讶)二、(惊讶)三、(惊讶)四、(惊讶)五、(太惊讶)六,(不可思议啊)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指名读。
齐读。
(三)、赞颂梢公
师:你想象得到吗,同学们!那小小的羊皮筏子上除了有人还有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艄公凭着这样的羊皮筏子去驾御黄河,成为了黄河的主人,多么令人敬佩啊!让我们再一次赞颂:
齐读:(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五、对比自己,感受乘客心境
(一)、乘客从容
1、师:多么令人不可思议啊!在澎湃的金涛中,在怒号的狂澜里载客度人的竟只是一只小小的羊皮筏子!它是那么小,那么轻,好象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同学们,这样的羊皮筏子,你敢坐吗?
交流。(为什么不敢?黄河险,皮筏小)
2、但课文中的乘客们表现得怎么样?(从容)
(出示: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浏览窗外的景色。)
3、指导朗读。
(1)、师:这句话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了乘客的从容。
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谈笑风生什么意思?),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师表演),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你们坐过公共汽车吗?回想一下,你们坐着公共汽车出去游玩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二)、第一次坐筏子
师:其实这些乘客第一次坐羊皮筏子的时候也会害怕,也会连眼睛都不敢睁一睁。
(三)、赞美艄公
1、师:但现在这些乘客为什么能表现得那么从容,他们为什么不怕了呢?
(相信艄公)
(答不上:如果是我去驾驶羊皮筏子的话这些乘客会表现得那么从容吗?)
2、师:是啊!这些乘客相信艄公,把自己的性命托付于艄公之手。而艄公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引读):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3、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吧!这就是为黄河的主人写下的赞歌!……
齐读。
六、拓展
1、课文写艄公是黄河的主人,为什么还要写黄河的凶险和乘客的表现呢?
板书:(侧面描写)
七、课外作业
阅读《欧阳海舍身救列车》,品读“侧面描写”的运用。
《黄河的主人》教案第二课时 第2篇
本课体现了教材的以读为主线的编写特点。在教学的整个活动中,我注重自己的角色——学生自主学习的助手,把学生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进入课文教学后,我先启用引导的方式,使学生一下子就触及课文的最后一段的内容,在读、探中,让学生明确了黄河的主人艄公是一个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敏的人,他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所以成为黄河的主人。
接下来,我又引导学生学习讨论课文的第二小节至第六小节,在读、练中,使学生不仅知道艄公确实是黄河的主人,而且学习、体味了文章语言的运用、情感的表现。然后,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感知文章衬托描写的作用,继而在学生的心目中牢固地树立起黄河主人艄公的形象。
最后,我又采用发散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去触摸征服黄河、征服大自然的人和事,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又一次强烈的震撼,完成了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总之,在本课中,我能始终牢牢地抓住读这个主线,成功地运用自主探究思想,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使语文学科的训练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成效。
《黄河的主人》教案第二课时 第3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尝试”“提心吊胆”造句。
2、抓住文中的有关词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和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独立阅读《大森林的主人》,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还有哪些人凭着自己的本领和智慧成为某一方面的主人。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为什么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黄河的主人
2、解题质疑:
①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主人”是什么意思。
②“黄河的主人”指谁?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二、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自学文中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生字词。
2、思考“黄河的主人”指谁?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三、组织交流:
1、指名认读文中生字词。(略)
2、指名示范“艄、滔、履”的写法,说说注意点。
3、生回答思考题。(师追问“艄公”是干什么的?)
幻灯出示中心句: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成为黄河的主人。
四、紧扣中心句展开学习。
1、自由朗读中心句,抓住重点词说说你对中心句的理解。
①理解重点词“如履平地”等。
②答案要点:A、黄河水汹涌澎湃,令人生畏,十分危险。
B、艄公凭着他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在黄河上如履平地。所以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2、同学们再自由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其意思,然后指名读、齐读。
五、指名分节读全文。
1、了解课文的朗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体会黄河水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和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并在有关内容处做上记号,准备交流。
六、学习课文第一节。
1、生齐读第1节,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等词语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谁能读出黄河磅礴的气势?(指名读)
3、媒体出现黄河波浪滔天的情景:
放映结束,师指画面: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除了文中的词语,你还可以用哪些词句来描绘眼前的情景?(生说后师出示:生齐读)
汹涌澎湃、惊涛骇浪、奔腾咆哮、波涛滚滚、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过渡:是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每日就是这样奔腾不息,掀起万丈狂澜,它那磅礴的气势令人震惊,令人折服。
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节,读出气势,生齐读。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第一节,读出气势。
二、交流学习第2-7节。
1、分小组合作学习,读课文2-7节,讨论: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2、组织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理解并读好有关句子。)
①读课文的2、3、5、7节,体会:羊皮筏子的轻小、载人载物多,第一次坐羊皮筏子的胆怯……
②重点体会第6节第1-2句。
我不禁提心吊胆,……破浪前行。
A、找出句子中“沉着、专心致志、小心、大胆”等词的反义词。(惊慌、心不在焉、粗心、胆怯)
B、如果艄公惊慌、心不在焉、粗心、胆怯,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3、联系课文2-7节,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羊皮筏子又轻又小,上面又载满了人和物,听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连眼也不敢睁,可见其十分危险,而艄公却沉着、大胆地破浪前行,所以说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4、小结:
是啊!羊皮筏子上的乘客之所以如此镇静、从容,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很有勇气,更重要的是艄公将筏子撑得很稳,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三、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中心句。(读2遍,加深理解,读出情感。)
指名说说艄公为什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
四、拓展训练:
1、独立阅读《大森林的主人》。
2、填空:
黄河上的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征服了黄河,成为黄河的主人。请大家想一想,猎人凭着成为大森林的主人。
人凭着成为的主人。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
造句:
尝试……
提心吊胆……
《黄河的主人》教案第二课时 第4篇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互照,情景再现,的却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暂时”、“凝视”造句。
3.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
四、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增强对诗歌情境的感悟。
五、教学准备:课本、黑板、粉笔、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初步复习:
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黄鹤楼送别》。(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文包诗”的形式。(板书)。既然是文包诗,就请大家首先通过朗读到课文中找找这首诗,并请大家联系课文想想这首诗的是什么意思?
3、学生自由读后进行交流,出示诗。
4、请学生自由朗读,请多个学生朗读。
5、请学生提出诗中不理解的词语,并划上横线。
6、大家都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那么只有好好读课文,读明白了,读懂了,问题自然能迎刃而解的。
(二)深入学习
1、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中是谁送谁?(板书:李白 孟浩然)
2、这次送别发生在什么时候?
3、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两个问题连起来说说。
4、今天我们就要随李白去送送孟浩然。请同学们齐读第一小节。
5、一对好朋友即将分离,能不能用个词来说说。(板书:依依惜别)
6、课文中谁和谁依依惜别?
7、课文中还有许多表示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的句子,请大家快速地读2—3节,边读边把最能体现他们之间依依惜别的句子划出来,并且可以在旁别可以写上批注。
8、谁想把刚才你划的句子读个大家听。随学生划的朗读讲解课文。
(1)学生找到第2小节,教师随之出示。
①谁能把这句读好的?指读。
②说说你在旁边都写了什么批注?
③谁也能把这句话读好的?指读
④他们都不想去提及分别的事情,因此一会儿 ,一会儿(引读)
⑤全班级一起读
(2)学生找到第3小节,教师随之出示。
①学生说到哪一句,就请多个学生朗读。
②当学生说到王勃的诗,适当给学生进行解释。
9、让学生带着依依惜别之情读好第三小节。
10、请同桌的同学分角色加上动作自由朗读第3节。
11、请学生上台表演。
12、虽然他们都依依不舍,但还是有人要走(出示第4节)
13、请学生自由读这一小节,边读边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
14、学生交流:
①“依然伫立“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感情深厚。
②结尾的省略号可以看出李白依然站着
③“凝视“中可以看出李白依然还在看着远去小船上的朋友
④“岸边杨柳依依,沙鸥点点”(柳树好象也在向孟浩然挥手,海鸥好象也随孟浩然而去)
15、相信大家一起读更能表达这种感情的。(齐读)
16、这个时候李白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诗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诗)
17、学生自由练读。
18、指名学生朗读。老师做些评价。
19、全班朗读。
20、本文既然为“文包诗”,那么意思都包含在课文当中,请同学们拿起笔在课文汇总划出相对应的句子。
21、请学生交流。先说题目意思,再说每句诗的意思,中间给学生解释“西辞”的意思。
22、短短的一首诗仅有28个字,却把两个人之间的依依惜别的感情体现的淋漓尽致,大家想把它背诵下来吗?让学生配乐自由背诵。
23、指名背诵。
24、全班背诵。
25、文人因为离别,还写了许多诗,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两首诗(出示《赠汪沦》、《送元二使安西》)齐读
(三)总结:这一节课,我们深入学习了《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进一步感受了诗人与友人话别的情景,体会到了他们之间的那深厚的友情。课后请同学们再收集关于送别的诗来体会。
《黄河的主人》教案第二课时 第5篇
美读传情 自悟交流 说写结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黄河的主人》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黄河的主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第23课,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袁鹰的一篇叙事性散文,原题《筏子》。本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文章描写了羊皮筏子上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无畏精神,赞誉他是“黄河的主人”。
课文是按照人们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的规律,依循“初看羊皮筏子→细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的顺序来结构全文。
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针对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本课8个生字,借助具体的语言情境理解有关语句。通过对课文的品读,读懂课文内容。
2、以学定教,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评价能力。通过观看录像,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
3、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即“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教学的难点是对黄河的认识,因为黄河离孩子很远很远,要借助媒体来突破这一难点;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间的有机联系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关于黄河、艄公、羊皮筏子图片、文字资料及录像片。
二、说教法
新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多元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本篇课文教学为了体现这一理念,大胆取舍文本,紧紧扣住文中的中心句,通过情境展示、自悟交流、说写结合、情感朗读等方法,使学生从黄河的磅礴气势,羊皮筏子的小而轻,乘客的谈笑风生等方面来理解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镇静的风采。这样,对课文的赏析就不是零碎的,使课文有了一个整体性。同时,以学定教、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理念的渗透使教学更显开放、活泼和创新。
三、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小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为此我设计的主要学习活动有:
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自主学习,激活学生的思维;
3、运用圈、点、划、注的方法感悟文本,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说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本课时我准备围绕“介绍黄河,板书揭题、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字词,巩固练写”这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介绍黄河,板书揭题
让学生谈谈心中的黄河,听老师介绍黄河,出示古人描写黄河的诗句,读一读,初步感受黄河。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在这环节中,让学生充分的阅读,在朗读中自学生字,了解大意。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采用多种朗读的形式,对文中重点字词进行正音、理解。
四、学习字词,巩固练写
示范“滚、磁、篙”的写法,说说注意点。
第二课时
本课时共分六个模块。
第一模块:整体感知,初步感受黄河。
自由快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用一个词语(最好是成语)说出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黄河的气势之大。播放黄河万马奔腾、滚滚东流的录像,领略黄河的气势,感受黄河的磅礴宏伟!在播放录像的同时教师相机朗诵,激起学生的共鸣。
第二模块:自读自悟,感受皮筏的小、轻
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作者是什么感觉呢?让学生通过读一读二至五小节,边读边把有感想的地方划出来,写一写感受。然后交流各自的认识,教师适时点拨,老师点出“作者初见到湍急的黄河,为一惊,远望鼓浪的橡皮筏子为之再惊,细看到筏上有人更惊”的观察思路、认识思路,并用朗读展现这种越来越惊的层次。(由远而近)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是提心吊胆、惊讶、激动、兴奋、吃惊。我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我抓住了“啊”进行多元解读,读出其惊讶。“一个、二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怎么读,如何让学生读进去。通过反复阅读、评价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该怎样读好。
第三模块:交换角色,感受艄公技术高超。
这样小而轻的羊皮筏子,在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上漂流,作者不禁提心吊胆,如果让你坐在上面,你敢吗?来读一读6、7小节,体验乘客与“我”形成的鲜明对比,反衬出艄公高超的驾筏技术。接着用一组排比句试问:羊皮筏子之所以能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那是因为读—— 之所以羊皮筏子能在汹涌的黄河上鼓浪前行,那是因为读—— 之所以乘客能谈笑风生,那是因为—— 让学生连读三遍“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一段,再现艄公高超的技艺。
第四模块:抓关键句,深入感受“主人”形象。
以“皮筏上的乘客凭什么能谈笑风生?”为切入点,了解那艄公凭什么赢得了乘客的信任?理解中心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能联系6—8节,说说对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这几个词的理解。在理解词语的同时,引导学生讨论艄公会遇到的怎样的困难,他又会如何克服,在此基础上找寻艄公能克服这些困难的原因,深入感受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稳健、从容不迫的气质及他那高超的驾筏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相机理解“如履平地”这一字!领略艄公风采后,齐诵最后一自然段,用作者的话赞美艄公。
第五模块:读写结合,内化精神
刚才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定的风采,此时,再活用语言和语言规律,进行极具个性色彩的言语实践,用 “艄公,我想对你说——”写一段话,用自己的话赞美艄公。
交流完毕,播放黄河录像、歌曲,再次感受黄河的气势和黄河主人的风采。
第六模块:延伸拓展,升华主旨
黄河上的艄公至今已是罕见,学生由于陌生,往往很难与自己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外收集一些在与外界的挑战中获胜的人物,如航天英雄、登山运动员等,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样进一步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板书设计:
黄河 的 主人—— —— (艄公)
惊涛骇浪 如履平地 勇敢智慧
镇定机敏
《黄河的主人》教案第二课时 第6篇
教学反思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下面是《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
《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一
《黄河的主人》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艄公驾驭羊皮筏子上的沉着冷静,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的黄河,被誉为“黄河的主人”。
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展示后我觉得学生对黄河的感受还不够深刻,就播放了一段黄河波涛浪涌的视频,学生观看后,对黄河的汹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导入课文时,我通过质疑课题“谁是黄河的主人”直接切入,引导学生在文中最后一小节找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紧接着就是提问:为什么将艄公称为“黄河的主人”?整篇课文的学习也就是围绕这个大问题展开。我觉得这样设计,有利于抓住文章的核心,学生也能有所得。
在教学艄公是“黄河的主人”环节中,我没有一步一步的教学,而是直接出示要求:从文中找出能证明艄公是黄河主人的句子并读一读,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章、做批注。后来在交流中我发现,学生讲得非常好,找出了很多句子。还有些句子存在争议,我就因势利导带着学生一块儿讨论,我欣喜的看到有些问题学生回答的比我设想的还要精彩,课堂上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声。整节课进行的非常流畅,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就说出了艄公的沉着冷静、胆大心细和机智勇敢等品质,我只扮演了引导者和总结者的角色,班级很多学生都参与了进来,有的踊跃发言,有的出谋划策,有的给伙伴加油鼓劲,整个课堂完全成为了学生的主场,以至于我不得不狠拍桌子才能终止他们激烈的争论。下课铃声传来,学生们都和我有一样的感受:这么快就下课啦。
其实课堂上还有一些知识点没有时间讲解,比如第三自然段的省略号,比如羊皮筏子的简介,比如列举中华民族其他和艄公一样的名人,这些我都放在课外,让他们回去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学生们能自主归纳出艄公的品质,我觉得就是他们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二
《黄河的主人》是一篇由袁鹰的散文《筏子》改编的文章。本篇课文主要通过对羊皮筏子、艄公、乘客的描写,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被誉为“黄河的主人”。根据新课改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两个方面:首先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其次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
那么怎样让学生体会黄河的气势和艄公的品质呢?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朗读中感受艄公这一形象,在朗读中激发学生情感。我在教学时,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然后由这个重点总领全文,让学生去感受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的惊险,从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同时我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通过“我”的“提心吊胆”,感受到艄公面对着黄河险恶的环境表现出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其次,以乘客的“谈笑风生,从容的神情”衬出艄公的技术高超,再次领悟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作者是什么感觉呢?边读边把有感想的地方划出来,写一写感受。然后交流各自的认识,教师适时点拨,老师点出“作者初见到湍急的黄河,为一惊,远望鼓浪的橡皮筏子为之再惊,细看到筏上有人更惊”的观察思路、认识思路,并用朗读展现这种越来越惊的层次。“一个、二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由远而近)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是提心吊胆、惊讶、激动、兴奋、吃惊。我把时间放在指导学生朗读上。通过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我抓住了“啊”进行多元解读,读出其惊讶,为什么惊讶?因为羊皮筏子上有那么多的人啊!太不可思议啦!
但上完课,我觉得上课时语速过快,后进生很难跟上,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改进。整堂课的朗读指导还不够,那么,究竟怎样的朗读才是有效的呢?我觉得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
1、读有所获
一节课下来,学生朗读的时间是很充分了,可是朗读的能力却不见有多少提高。为什么?就是因为缺乏指导,这也是我这堂课失败的地方。我们常说让学生“自读感悟”,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但是,朗读也是需要训练的,没有训练,学生的语感从哪里来呢?因此,课上教师的指导攸关重要,从一句话、一个字甚至一处标点着手,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情感。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一句时,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可以把句中“惊涛骇浪”和“如履平地”两个词语提出来,教师进行点拨,学生进行比较。这样学生既对这两个词语加深了印象,又对艄公的形象有了更深一步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在去朗读课文,我想效果更明显。所以,有效的朗读要能体现层次性,要使学生在这一堂课中朗读方面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2、读有所感
学生朗读后要有所感悟,这个感悟不是教师通过传授、通过暗示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感受。通过朗读,学生脑海中留下的是丰满的形象,是真切的情感,是蕴涵于语言文字的思想,而不是简单的浮于文本之上的文字。
我想这样的朗读才是有效的,而这些正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仔细钻研的地方。
《黄河的主人》教案第二课时 第7篇
作者:武进区漕桥中心小学吴红亚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53
谈《黄河的主人》的教与学
武进区漕桥中心小学 吴红亚
一、说教材
《黄河的主人》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黄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才能,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的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
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了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铺垫。接着,文章再写羊皮筏子小,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可它却能贴浪前进,如履平地,而且还载着人和物,这更突出了人对自然的征服和驾驭。最后,写艄公的品格时,写了羊皮筏子上乘客谈笑风生,指指点点,从容等,更是为了渲染艄公驾筏的高超才能。
全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全文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描写,情节生动,扣人心弦。
二、说教法、学法
这篇课文意蕴深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富有激情,应该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浑然一体的课文搞得支离破碎,把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变得索然无味。因此,我避免了一味分析讲解,让朗读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让学生揣摩作者表达的感情。
1.借助媒体,创设情境。
课文第一段描写了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为让学生从声、形两方面体会黄河的气势,我借助媒体,把黄河这种波浪滔天的场面展示给同学们,同时从声音中体会胆战心惊的感受。学生通过观看录像片断,体会这一小节朗读的要领,从朗读中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
2.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黄河上的羊皮筏子。作者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描写了自己看到的羊皮筏子,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感受由疑惑到惊讶到赞叹的变化。这一段内容,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读句子,分析句子,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弄清羊皮筏子的特点,以及作者看到羊皮筏子时内心感受的变化等。
3.赏析词句,揭示中心
课文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理解重点的关键是放手让学生去精读这一部分。我采用了赏析评点精彩的词句、片断的方式,帮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感知艄公驾驭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体会艄公劳动环境的险恶,肩负责任的重大,以及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惊涛骇浪,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主人的可贵精神。学生通过反反复复、扎扎实实的朗读,细细体会,对艄公肃然起敬的感情就会油然而生。
4.拓展思维,升华主题
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在急流中谈笑风生,勇敢大胆,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稳健,从容不迫的气质深深震撼了作者的心灵,震撼了我们读者的心,让我们感受到人类的伟大与不平凡。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拓展思维,从这篇课文中领悟到:只要具有沉着、勇敢、机敏的品质,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从领悟中升华本文主题。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黄河的主人》教案第二课时 第8篇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76
《黄河的主人》课堂实录二
课前花絮:
放音乐《西部放歌》,把课堂烘托出一种氛围出来,让学生通过音乐首先感受黄河的气势。
上课开始。
师: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她,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母亲河,去目睹她的雄姿吧!(贴有关黄河的图片)
师:让我们一起来背:黄河滚滚——齐!
生齐背课文。
师:当“我”在岸边看到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的时候,不禁感到胆战心惊。其实,使作者胆战心惊的原因还很多,下面,我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2-5小节,将课文中描写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行使惊险的句子画下来。
师板书:惊险
生自由读课文2-5小节。
师:打断一下,我看到邓玉和李云凯在合作,他把她划的给他看,她把她划的画他看,两人再比较比较,会得到更多的。
生继续读书。师巡视指导。
师:已经有同学举手了,准备我们的交流。
师:有些同学划出来了,有些同学不但划出来了,而且读了想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告诉大家你找是哪个句子。
举手的同学很多。
生:我划的是第二小节: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天吞没。
幻灯片出示: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师:你划得很好,对于这个句子,你有想法吗?
生:就是河中很小的东西只要一个浪头就把它吞没?
师:师:那么小那么轻,指的是什么呀?
生:羊皮筏子!
师;我们同学有没有见过羊皮筏子呀?
生:见过。
师:什么样?
生: (不语)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张图片,上面有羊皮筏子。你感觉到它的小了吗,有多小?你感觉到它的轻吗,有多轻?来说说看。(师出示羊皮筏子的图片。)
生:它的体积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
师:我们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来数一数。
一生数。
生:14只羊那么大。
师:我们通过数硬实感受到了那么小,那么轻你感觉到了吗?
生: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只要一个人就能把它抬起来。
师:是用抬还是……
生:是捧起来。
师:是捧,可以,不过,还是用背最适当。不过,无论是用捧还是用背,总之,一个就能把把羊皮筏子背起来。果真是那么轻,那么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黄河的主人》教案第二课时 第9篇
之五
佚名
一、直接揭题,感受黄河的壮美。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黄河的主人》。(齐读课题)
2.首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录象。(①播放黄河滚滚东流的录象;②出示“我看到了的黄河”)
3.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吗?
师:说得真好!看来,同学们的词汇比较丰富,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也不错。古人云:“语不惊人誓不休”,要想语惊人,首先要注意积累。而课堂正是积累语言的主要阵地,今后每一节课上我们都要比一比,看谁积累的好词佳句最多。
4.师朗诵:(继续播放黄河的录象)这就是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回肠、奔流不息的黄河!此时此刻,我们就伫立在黄河岸边,听着黄河的咆哮,我们心潮起伏,感情激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读写访结合,领略艄公的风采。
1.在黄河滚滚的浪涛中,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之上,突然远处漂来了一张羊皮筏子,你的感受如何?而作者的心情又怎样呢?
请大家仔细地读一读课文的2—5自然段,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自然段练习多读几遍,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让别人能够充分感受到。
2.学生自由读课文,巡视指导。
3.羊皮筏子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却坐了6个人,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这是多么惊险呀!但艄公又是怎样的表现呢?(出示课文第6自然段)
谁来读读看?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艄公的沉着、大胆,乘客的悠闲?)
应该怎么读呢?自己试着读读看,把该重读的地方做上记号。
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读的?(划出该重读的地方)你能连起来读一读吗?
评:像他刚才这样,齐读。
4.艄公专心致志地撑着篙,乘客扪在羊皮筏子上谈笑风生,这到底是怎样的情景呢?请你展开想象,来写一写。(出示写的练习)
①围绕“专心致志”展开想象,把艄公撑篙的动作写具体。
②围绕“谈笑风生”展开想象,把乘客们坐在羊皮筏子的表现写具体。
5.把你写的来跟大家交流交流。
6.正因为艄公的沉着,专心致志,羊皮筏子在黄河上破浪前行,所以乘客们才能在羊皮筏子上谈笑风生。说到这儿,你一定想亲眼目睹一下艄公的风采吧,今天有一位艄公来到了我们的饿课堂上,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可以向他提出来。
(同学们采访艄公)
前些天,我们班上的匡媛同学去了一趟黄河,亲身体验了一回坐羊皮筏子的感受。下面就请她给我们介绍一下自己的亲身体验。
(匡媛介绍)
7.看来,在黄河上坐羊皮筏子还是很惊险的,乘客重要的是小心和大胆,而艄公——(出示文字)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你敬佩艄公吗?那你怎样来读这一句话?齐读,把你的敬佩读出来。
三、延伸拓展,升华主旨。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定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呢?
出示:黄河,我想对你说……
艄公,我想对你说……
同学,我想对你说……
我想对自己说……
我想对说……
请选择其中一句话说一说。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黄河惊涛拍岸、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领略了黄河的主人的智慧,机敏的风采,而且领悟了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我相信,只要努力拼搏,不畏艰险,我们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事业的主人!
《黄河的主人》教案第二课时 第10篇
《黄河的主人》听后反思
4月17日,中年段的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竞赛拉下了帷幕.7节同样的课,精彩纷呈,各有千秋。
一、换一扇窗,风景会更精彩
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关键是教者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看你是否打开了另一扇窗。《黄河的主人》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袁鹰以独到的角度、大气流畅的文笔,以自己在黄河岸边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通过环境渲染、人物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刻画了战胜惊涛骇浪,在黄河上操纵羊皮筏子接送乘客和货物的艄公形象,突出表现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只要勇敢、机智,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可以说,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人文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即“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理解这个重点的关键是放手让学生读通课文,帮助他们借助语言文字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感知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感知作者惊讶及提心吊胆的心情,感知乘客乘坐羊皮筏子的从容。教学难点就是帮助学生弄清这些部分和中心之间的联系。这虽然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但文中描写主人公的笔墨并不多,而是通过多方位的描写立体地表现人物形象。
正因为教材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教学的切入点很多,在今天的7节课上就充分体现出来了。韦玲、赵芸、徐爱华三位教师先让学生感知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再进入课文的初读,最后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从而为理解艄公的形象做了横好的铺垫。杨巧生和刘莉莉老师就是按平时我们正常的思路来教学的。汤小琴老师也是先让学生感知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接着设问:艄公是凭借什么成为黄河的主人的?让学生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中心句,再进入课文的初读,最后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陈琳老师是先让学生找出中心句,接着让学生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再感知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
二、阅读历程,需要体验
阅读是一个不断理解、体验、感悟的过程,阅读,需要体验!体验不仅仅是体会,更需要老师情境的创设。7节课上都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读着描写黄河的这段话,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看完黄河的影像片,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刘莉莉老师的课上:耳畔听到的是黄河的咆哮声,眼前看到的是滚滚的黄河水,在这样的黄河上竟然还有那么小、那么轻的羊皮筏子,你又有什么想说的?汤小琴的课上:当那小东西被抛上波峰时,作者的心?当那小东西被摔落波谷时,作者的心?等等,这些问题的设计都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理解、体验、感悟的过程。
三、“读”出阵阵语文味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这7节课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阵阵语文味。在7节课上我们都听到了: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这个“啊”字该怎么读?这些数字你怎么数?更可贵的是老师们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杨巧生、赵芸的课上:老师发现学生“让人胆战心惊”这句话读的不够好,就说,胆战心惊是什么意思?害怕时你说话的声音是高还是低?学生顿时恍然大悟。还有韦玲、汤小琴、刘莉莉、陈琳、徐爱华的课上甚至连一个标点都不放过。
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选准媒体播放的最佳作用点。
教师上课伊始,先让学生谈自己心目中的黄河,然后相机补充描写黄河的名人诗句,再朗读体会文中第一节描写黄河的句子,最后看黄河的录像,再次让学生谈观看录像后的感受。这样的流程既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重复拖沓之感。因为学生对黄河只是从文字或图片上有些许了解,大脑中的黄河形象是苍白且平面的,此时欣赏美文佳句就犹如空中楼阁虚无缥缈,很难激起学生内心的豪情。
建议这一环节可否作如下调整:
板书“黄河”后,播放黄河的录像,用黄河那奔腾不息的黄水、排山倒海的气势和震耳欲聋的涛声同时冲击学生视听觉器官,震撼学生的心灵,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接着让学生自觉调动“大脑词库”畅谈眼前具体可感的黄河,最后赏读文中第一节描写黄河的精彩句段,适时补充古今描写黄河的诗句,这样,学生就能全方位地感受到母亲河那荡人心魄的气势,何愁学生的激情调动不起呢?
二、加强朗读指导方法的探究。
纵观整堂课,老师也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从课堂现状来看,学生的朗读质量不是太高。可能很少经历这样的场面,学生因胆怯不能纵情朗读。在这种情况下,就特别需要教师的智慧,如何适时调动学生的情感,如何对学生进行“无痕”的朗读技巧的指导?我认为,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首先要研读文本,对作者及文中主人公的情感要了然于心,还要研读学生这本无字书,更要巧妙利用课堂中稍纵即逝的动态资源
三、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探究
7节课都没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环节,为什么?我在想可能是内容比较散,老师又不好问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但我认为还是要整体感知,只是方式不一样。这课可以这样:
课题是黄河的主人,那课文哪些小节写的?除了这还写了什么?(黄河、羊皮筏子、乘客)过渡:课文题目明明是写人,那课文为什么还要向我们介绍黄河、羊皮筏子、乘客呢?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为文章的中心服务。
《黄河的主人》教案第二课时 第11篇
设计理念
在本预案中实践“对话”思想,贯彻阅读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的精神、让学生在对话过程中学会对话,养成良好的对话品质。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语。注意“漂”、“系”的一字多音。
2.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学习感受到艄公高超的技术,领悟人生道理。
3.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与文本对话的品质。
教学流程
一、与课题对话,设疑
1.“主人”一般是什么意思?这里的“主人”是什么意思?你能列举一些这样的“主人”吗? (“大森林的主人”、“北极的主人”……)
2.通过预习你是否已经初步了解了艄公为什么被称为“黄河的主人”?
[点评:对课题的解读一方面了解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激起学生对“黄河主人”的好奇,为后面的学习注入动力。]
二、与黄河对话,入境
1.指名读第一节,这小节写了什么内容?
2.这小节中哪几个词引起了你的重视,画下来读一读,谁能说说你读后的感觉?
(滚滚、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这几个词语,写出了黄河风大浪大,非凡的气势。)
3.课件展示波涛滚滚的黄河。说说黄河给自己的印象?
4.指导朗读。
[点评:通过走进语言文字与滔滔黄河进行对话,了解“主人”的工作环境,为下文的学习打下铺垫。有了对环境恶劣的深切感受,才能激起学生对艄公的敬意,也为整节课奠定一个良好氛围。我们只有先把学生引入“境”,然后才能入“情”。]
三、与艄公对话,悟情
1.文章直接描写艄公的内容并不多,请找出读一读。
2.艄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课件播放艄公撑船的特写镜头。
4.如果你是一位游客,有机会见到一位黄河上的艄公,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5.指导朗读。
[点评:有了前面环境学习的铺垫,再亲眼目睹艄公的工作,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通过对话的设计,学生的感情有了宣泄的机会,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口头的表达能力。]
四、与乘客对话,深思
1.文章中几处描写了乘客,请找出自由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读几处描写乘客的句子,交流。
(可以读出这些乘客非常放心,对艄公非常信任。)
3.如果有机会让你乘坐羊皮筏子,你敢吗?为什么?
[点评:文章对乘客的描写是一个侧面描写,教学中,读懂乘客的表现无疑能激发学生对艄公的敬意。而让“学生乘筏子”,不仅有助于激起学生的兴趣,也是为了走进乘客,走近艄公。]
五、与作者对话,明理
1.目睹这一切的作者有什么反应?请找出有关内容读一读。
2.指名读,交流。
(作者由“好奇”到“惊叹”到“担心”再到“敬仰与赞颂”。)
3.指导朗读。
尤其要读好第二、第三小节。
4.如果你是作者,你打算如何赞颂艄公?
(播放动态课件,学生以作者的口吻赞颂艄公。)
[点评:作者对艄公的感情变化其实是贯穿文章的一条暗线,读懂了感情变化,就读懂了艄公,也就读懂了文章。所以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紧紧抓住这一条感情线。]
六、与人生对话,拓展
1.填空:
的艄公,我敬佩你
2.推荐读《大森林的主人》。
3.收集能够赞颂艄公的名人名言。
[点评:以同一主题,打通课内课外,这就是我们的大语文的思想。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有利于将这一思想,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为其人生观的形成服务,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
《黄河的主人》教案第二课时 第12篇
江苏籍作家、《人民日报》高级编辑袁鹰所写《黄河的主人》(原题为《筏子》)选自他的散文集《风帆》。全文似豪放派的诗歌,苍郁沉雄、意蕴深刻。文章通过从多角度描绘、赞颂黄河的主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这一形象,揭示了全文的中心:“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你正在浏览《天下教育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黄河气势铺垫“主人”
“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文章开篇短长两句,先声夺人,颇有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还”的宏大气势。诗一般的语言,把一幅惊险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其后,文章又不断描写黄河气势磅礴的词“汹涌的激流”、“湍急的黄河”、“波浪滔滔”,令人顿生悬念:在这样险情重重的黄河之上,谁又能“如履平地”,成为他的主人呢?
二、筏子轻小渲染“主人”
羊皮筏子,是用十来只囫囵脱下的羊皮吹得圆鼓鼓的,绑在细木架上制成。说它轻,一个成年人用手指头就能拨得团团转;说它小,在气势滚滚的黄河里如同一叶扁舟,出没风波里,“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然而,这么一只小而又轻的羊皮筏子,却能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承载六个人和两只满满的麻袋。这鲜明的对比,足以突出羊皮筏子在黄河中行驶是多么的惊心动魄,驾驭它的主人又是多么的了不起!
三、乘客神情衬托“主人”
黄河的气势令作者胆战心惊,筏子的轻小又令作者提心吊胆。然而再观乘客,却是那么的镇定自若,“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此处作者抓住对乘客神情、动作细致地描写,展示了乘客与自己截然不同的反应。虽然下文提到“第一次尝试,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可脚贴着“波浪滔滔的黄河水”,眼看着“汹涌的激流”,乘客的镇定和勇气从何而来?
四、艄公品行铸就“主人”
这一切来自于艄公的沉着。你瞧,他更是“小心”和“大胆”同行,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大胆”体现着他的勇敢和智慧,“小心”则表现出他的镇静和机敏。正是凭着这些,在湍急的黄河乘着筏子漂流的乘客才会有从容的神情;正是凭着这些,艄公“站在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也只要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就可破浪前行;也正是凭着这些,艄公“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编者选编此课,我想,也正是希望通过多角度感受黄河主人的风采,来启迪学生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做生活的主人!
《黄河的主人》教案第二课时 第13篇
之一
吴海芳
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能说出自己最敬佩的也是征服某一事物的人
教学过程:
一千多年前,李白曾饮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亦赞曰:黄河远上白云间。刘禹锡更道出: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啊黄河,你滔滔的河水让人体会了多少磅礴。而于这万顷之上,竟有人轻盈驾驭,成为黄河的主人,他是谁?(导入)
出示第一节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等词语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谁能读出黄河磅礴的气势?艄公为什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
引导找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朗读体会。点出: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课文哪些地方体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特点?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2、体会体会。(学生放声读课文)
句子出示:
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朗读体会。(智慧和机敏)
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朗读体会(特别体会“只有”“不粗不细”)
指导乘客从容的句子和羊皮筏子险的句子
请学生想象如果艄公不勇敢,不镇静,则会怎样?
再次体会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艄公战胜了惊涛骇浪成为黄河的主人,你还能说出像艄公一样征服和改造一些事物的的事例吗?
滔滔的黄河水从远古流到了现在,更将从现在流向未来,黄河的主人用他特有的魅力征服了黄河,征服了我们所有的读者,我们是否也想做个如艄公般的人?把握现在,把握未来!
《黄河的主人》教案第二课时 第14篇
设计理念:
我们的教育教学要为学生的终生打下基础的,所以要激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只有唤醒他们生命中的原始动力和潜藏着的生命意识,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中的主人。
教学中,守住语文的一亩三分地,在个性朗读中读出语文味来,在品味语言中品出语文味来,在情动辞发中写出语文味来。让他们能透过文字感悟黄河的凶险、敬佩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语境理解语词的含义,让朗读感受语词的情感,用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2.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评价等方式,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懂得只要不畏艰险,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就能战胜任何困难的道理,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3.领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用“我看到( )的黄河”、“艄公,我想对你说……”的句式等表达。
教学重点:
凭借生动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的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教学设计:
一、 出示词串一,设置情景,感受黄河气势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黄河的主人》。
2、首先让我们去感受一下黄河。黄河咆哮,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这就是在黄土地上咆哮了千万年的巨人——黄河。面对这样的黄河,你想说些什么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赞美黄河吗?
3、课文中出现了不少描写黄河的词语,请你想象画面用朗读表达你对词语的理解吗?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词语: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惊涛骇浪、湍急的黄河、险恶的风浪、汹涌的激流
评价读。
二、 出示词串二,整体感知课文,初识艄公风采
1、 气势磅礴的黄河在眼前,面对着她,人们的表现各不相同,请同学们再看一组词。
黑板出示:提心吊胆、谈笑风生、从容、沉着、镇静
这些词都是描写人的心理、神态的,你能把人们不同的心理读出来吗?
2、 面对着滔滔的河水提心吊胆的是谁?从容、谈笑风生的是谁?沉着、镇静的又是谁?而在这万顷之上,轻盈驾驭,成为黄河的主人,又会是谁呢?
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到文章中寻找答案。
3、 交流板书:
胆战心惊 提心吊胆 “我”
谈笑风生 从容 乘客
沉着 镇静 艄公
4、 艄公凭什么就成了黄河的主人呢?
知道什么叫“如履平地”吗?在波浪滔天的黄河上如履平地,真不愧是黄河的主人!让我们一起用肯定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三、 体会“我”的感受,反衬艄公风采
1、 艄公在黄河上是如履平地,而我呢,站在岸边却提心吊胆,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认识以下黄河上最古老的交通工具。请大家默读课文2~5小节,画出描写羊皮筏子的句子,圈划出重点词语,从中体会到什么。
2、 交流:
(1)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体会小、轻, 看一看这些图片,然后再来读这句话,读出你自己的感觉。(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羊皮筏子的图片)
(2)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a、先理解“贴”,感受险。
b、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一节中的标点符号,看一看作者在这一节中用了几种标点符号?听老师读一读,揣揣摩摩,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些标点符号,从中你体会出什么?
(3)也只有十只……满满的麻袋。
体会筏子载人多、载物重。
3、 黄河那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羊皮筏子那令人提心吊胆的惊险,无不衬托出艄公的——勇敢、镇静机敏,是他战胜了惊涛骇浪,在黄河上如履平地,他是黄河的主人。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他!(出示课文一起朗读: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四、 看“乘客”的表现,凸显艄公风采
1、 面对波涛汹涌的黄河,“我”胆战心惊,提心吊胆。而在黄河中漂流的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却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假如你就是那乘客,你会朝岸上看到什么,指点什么?兴奋地喊出来。(身临情境,想象说话)
2、现在老师要采访你们了,脚下是波浪滔滔的黄河水,坐的是小而轻的羊皮法子,怎么那么放心啊?(因为相信艄公)
3、 值得依赖的艄公啊,有了你,“管它波涛汹涌,我自岿不动”,一起来赞美艄公。(出示课文一起朗读: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五、 直面艄公,领略艄公风采
1、 艄公为什么值得信赖?他是怎样驾驶羊皮筏子的?请同学门默读第6小节,找出直接描写艄公的句子,
2、引导:用“小心”和“大胆”同时来形容艄公,是否矛盾呢?。全班争论。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想象,遇到各种危险,艄公会怎样面对,从而体会艄公的胆大心细,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敏,并读好这句话。
3、 波涛汹涌,方显英雄本色是的,凭着你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以及熟练的技术,带领我们在黄河上如履平地,你是真正的黄河的主人,你们敬佩他们吗?全体起立,一起用敬佩的感情赞美艄公。读——(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六、说写结合,赞美艄公的风采
1、 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2、滔滔的江水从远古流到了现在,更将从现在流向未来,黄河的主人用他特有的魅力征服了黄河,征服了我们所有的读者。此时此刻,你肯定有许多话要想对艄公说,请大家拿出纸笔,写出你想说的话。
“艄公啊,我想对你说……”
3、上台 真情朗读自己写的话。
七、总结延伸
今天,你们勇敢地走到了台上,说出了自己的心神;今天,你们大胆地发言,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你们们是这个舞台的主人,你们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齐读)撑起自信的竹篙,扬起希望的风帆,努力拼搏,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
八、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 黄河的主人
胆战心惊 提心吊胆 “我”
}侧面描写
谈笑风生 从容 乘客
沉着 镇静 艄公 正面描写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