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精简14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3周前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精选14篇)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第1篇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学生学习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并说说木兰怎样说服家人的。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木兰的优秀品质。

  四、学习任务: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知道木兰为什么从军,感悟木兰品质。

  2、学习课文三自然段,了解木兰从军时的情况。感悟木兰品质。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从木兰着女装感悟木兰品质。

  五、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木兰是一位女英雄,军是军队的意思,那么从是什么意思呢?(参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木兰从军》。

  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木兰从军的故事,了解木兰是怎样的人,她有什么优秀品质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还要把这篇课文背下来。

  3、预期效果:想要达到这个我学习目标吗?那我们需要过三个关,完成三个学习任务,大家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任务呈现: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知道木兰为什么从军,感悟木兰品质。

  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读课文,回想一下课文主要给我们写了什么时候的木兰。相机板书:准备替父从军的木兰、上战场、立战功的木兰、胜利归乡的木兰。那我们先一起进入第一关,了解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木兰。

  自主学习:1、第一关的任务是: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木兰为什么从军?找出有关句子画出来多读几次。

  展示交流:

  1、生交流默读思考所得。

  2、师在学生交流中借机指导理解课文内容,北方经常发生战乱后果怎样?(将士死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3、木兰看到征兵文书,想到了什么?想到父亲、弟弟,看出木兰是怎样的人?想到国家,看出木兰的怎样的人?

  板书:爱国爱家

  4、她怎样说服家人的呢?师扮家人,生扮木兰,反复饰演,说服。

  5、指导朗读。

  6、采用多种形式读,直到背诵。

  任务二

  任务呈现:了解上前线、立战功的木兰。

  第一关完成任务的同学为自己大声喝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关,第二关关口贴着一幅画,请大家先观察。这是的木兰可以用哪个词形容呢?

  自主学习:

  1、观察课本第一幅图。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段由几句话组成?每句话写了木兰的什么事?

  展示交流:

  1、第一句话写了什么?找出动作的词做好标记。

  师引导想象:在过滚滚黄河时木兰会遇到什么危险?在过燕山时又可能会遭遇什么?(历经艰难、遭遇危险)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木兰的什么品质?

  2、第二句话写了木兰什么?

  抓住理解“赫赫战功”,了解木兰。

  3、此时的你说对木兰说写什么?

  任务三

  任务呈现:了解胜利归来后的木兰。

  经过多年征战,木兰他们打败了敌人。胜利归来。我们进入第三关,了解胜利归来后的木兰。

  自主学习

  1、观察第二幅图,找哪一个是木兰。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从中勾画出形容胜利过来后的木兰一个词语。

  展示交流:

  1、说说找到的是那个词。

  2、抓住“脱下心爱的女装”一句,引导学生理解,木兰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才脱下女装,穿上战袍的。

  3、当将士们看到穿着女装的木兰时会说些什么?

  小结:从文中我们感受到了木兰的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我们现在检测大家达到学校目标的情况。

  检测:

  我会填:

  1、木兰是个( )的女英雄。

  2、木兰告别亲人,( )战袍,( )骏马,( )黄河,( )燕山。来到前线。在多年征战中,木兰( )立下了赫赫战功。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第2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认识1个识字部首。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并能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段,知道木兰是我国古代一位女英雄;学习文中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够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2.紧扣“女英雄”,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齐读课题。

  2.出示第一段复习。(板书:女英雄。)

  3.引导学生看木兰女装图,让学生感知木兰的女子形象。

  4.在古代,像这样一位女子,应该足不出户。在家中,种桑养蚕,纺丝织布,绣花刺字。可是,木兰却成了女英雄。你心中的英雄是什么形象的?

  小结:发现没有,你们心中的英雄都有一颗保家卫国的心,由此可见,木兰也是一个热爱祖国的女子了。

  二、精读品味

  (一)感知爱国爱家

  过渡:让我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第二段,找出最能体现木兰热爱祖国的句子来吧。

  1.生仔细读文后交流。

  2.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理应”什么意思?(应该)这句话什么意思? (自己应该为国为家分担忧愁。)

  3.国家有何忧患,家庭又有什么忧愁呢?请你再读第二段,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读完了,我们来看这段话。(出示第二段)

  4.引导学生感悟“国忧家愁”,指导朗读。

  1)国忧是什么?(板书:国)指名读。

  a.凸显1、2句,积累词语:战事不断

  b.北方战事不断,边防将士死伤无数,情况多危急呀!所以朝廷——紧急征兵。谁来读好它?指名读。再读。

  c.此时,国家正遭受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敌人正在烧杀抢掠。假如是你,你怎么办?(我要为国出力……)

  对,国家的兴盛与灭亡,是关系到每一个国家成员的。没有大家庭的安宁,哪有小家庭的温馨?国家有难,作为一份子,理应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就是人么常说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出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齐读)

  2)过渡:国忧如此,那家愁又是什么?(板书:家)指名读。

  a.凸显4、5句话。

  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幼小,家里情况不如人意呀。你再读。

  b.凸显“焦急万分”,读好“焦急万分”。

  师:面对这国忧家愁,木兰的内心怎么样?(焦急万分)“焦急”换个词怎么说?(十分着急)能理解这种心情吗?用朗读表达出来。

  3)指名朗读1234句。

  师生评读。

  5.木兰焦急过后想到了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她怎样去为国为家分忧的?她决定怎么做?

  指名读:她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引读出坚定的语气。

  6.引导说话

  1)同学们,透过这句话的字面,你还能发现什么?(家人不同意)

  2)从哪里看出来的?“说服”就是木兰和家人讲道理,让家人同意她替父从军。

  3)铺设说话语境

  木兰的家人有哪些?

  你是她的弟弟,你同意姐姐离家吗?你有什么不理解的?

  你是她的母亲,你同意女儿从军吗?你担心什么?

  你是父亲,你同意孩子代替你吗?为什么?

  家人都不同意她从军。可是木兰一心想着国家,只好一一说服他们了,她是怎样说服家人的?想不想演演木兰?

  4)请你选择一个说服对象,同桌先练一练。

  5)说话表演。

  师:小木兰们,现在我就是你的家人,你来说服我吧!

  a.弟弟:姐姐,你为什么去从军呀?你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呀!你走了,爸妈怎么办?

  b.母亲:儿呀,你可不能去呀,你是个女孩子,怎么生活呀?

  c.父亲:木兰呀,国家有难,爹知道不能不去,文书上是爹的名字,还是让爹去吧。你毕竟是个弱女子呀!

  小结:你们的说服让我感受到木兰爱国爱家的高尚品质。(板书:爱)

  她能够坚定想法,为国为家分忧,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她果真是一位——女英雄。

  8.朗读第二段

  过渡:你敬佩她吗?谁能通过朗读告诉我们呢!

  指名读。你读出了自己的敬佩之情。你读出了那份焦急,那份坚定。

  (二)感知为国立功

  引读: 与亲人的离别让人伤心难过,可是为了国家的安危---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那威武的样子不亚于男儿。一路上,她---渡黄河,过燕山,不辞辛劳,千里迢迢,终于---来到了前线。大家捧起书读一读第三段。

  1.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第一句,指名读。

  2.我发现你重点读出了这四个字“披、跨、渡、过”,能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吗? (很快)为什么要快?(战事紧急)真是个爱读爱想的孩子,能够读出自己的感受。

  3.你们读出什么感受了?(很勇敢)怎样勇敢?

  从军很辛苦,路途艰难,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太值得大家学习了。把你的感受送进去读吧!

  4.在木兰心中,国事当头,战事紧急。古文《木兰诗》中是这样描述木兰赶往前线的。(出示古文“旦辞爷娘去……”)师解释“旦”“幕”及大意。艰辛、困难都抛到了脑后。老师也为之感动,我也要读。

  5.老师读得如何?你们一定比我读的还好。齐读。

  评:你们读出了重点词,读出了花木兰的英姿飒爽,勇往直前。让我感觉到花木兰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一点儿也不输给男孩子的气概。

  6.战场上,花木兰又如何呢?出示第二句读。你知道了什么?

  1)交流:立功了。从哪里看出来?赫赫战功什么意思?

  2)多年是多少年,你知道吗?木兰在边疆一蹲就是12年呀,她带领军队打败了敌人的许多次侵略。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齐读词语)

  7.想不想看一看这位女英雄?(出示戎装图)指导读。

  瞧,她跃马提枪,驰骋沙场,英姿飒爽,奋勇杀敌。一次又一次用智慧打败了敌人。我们送个词语给他,那就是——英勇善战。(板书:英勇善战)由于她的英勇善战,她为国立下赫赫战功,因此,她成了军中英雄,成了大将军。看,军旗上写着大大的花字,多威武呀!让我们边读边想象木兰奋勇杀敌的情景吧!。

  8. 出示朗诵第三自然段。

  9.引导背诵第三段。

  老师看到你都会背了,是吗?你怎么记住的?愿意为我们展示一下吗?

  小结:读到这里,木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木兰是名符其实的——女英雄。

  (三)体会木兰双面

  1.战争胜利了,战功赫赫的女英雄花木兰回到阔别12年的家乡,脱下了战袍,换上了心爱的女装,来探望她的将士们怎么样呢?默读第四段,画出有关词语。

  2.出示女装图交流

  师:大家看,重回女儿容貌的花木兰还是那么美。当将士们看着穿上女装的木兰时,都——惊讶。惊讶什么?(板书:文静优美)

  3.说话训练:有的将士忍不住说:天哪……

  4.是呀,将士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英勇善战的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怎么也没想到,面前这文静俊美的姑娘竟然就是战场上英勇善战的军中英雄!捧起书,让我们齐读第四段,读出那万分无比的惊讶吧!

  5.齐读第四段。

  小结:将士们,同学们,就是这么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她也同样能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女英雄啊!

  三、总结延伸

  1.指着板书小结:

  现在,我们更深入的认识了花木兰:她爱国爱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战场上,她是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生活中她又是文静俊美的姑娘。她真不愧是——女英雄。难怪她的故事千古传颂。

  2.人们以多种形式传颂着这个故事,我国豫剧《花木兰》就广为流传,课前老师选了一个精彩唱段,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谁说女子不如男)戏中唱的好: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3.同学们,花木兰只是众多巾帼英雄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古今中外,在各个领域里都有许多杰出的女子。如:科学家居里夫人,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巾帼英雄穆桂英……她们的故事值得我们去阅读。让我们走进课外阅读,搜集她们的故事,去领略她们的风采吧!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第3篇

  一、教学目标:

  1、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并组词;

  2、试用所掌握的记字方法记住生字。

  二、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三、教学课型:预习指导课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猜字激趣导入,复习记字方法。

  1、同学们,没有上课之前,老师出个字谜,你猜一猜好吗?

  “天没有地有;你没有他有。”(也)

  2、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如果你要记住这个字,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已经会用“换偏旁”“数笔画”“加一加”“减一减”“编儿歌”等方法记住生字。是啊,只要你用心记,就可以记住这个字。

  二、 揭示学习任务,初步感知内容。

  (一)、初步感知内容:

  1、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的生字。先请哪位同学把课题读一读?(指名读课题)

  2、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昨晚大家读了课文,谁来用课文中的词语告诉大家:课文写(什么时候)花木兰从军的事?(学生发言)

  (指导学生在课题上补充 相机板书: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从军的事。)

  师继续: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为什么”从军的事?(学生发言)

  (相机板书: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事。)

  师: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怎么样替父从军的事?(学生发言)

  (相机板书: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男男扮女装,替父从军的事。)

  3、师:请大家看着黑板,把这一句话读一读。 (生读两遍句子)

  师:以后大家在预习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用补充课题的方法,把句子补充完整,这就是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

  (二)、揭示学习任务:

  1、大家还预习了哪些什么内容?

  (学生发言,相机检查预习情况。如:分了几个自然段,认识了哪些生字等。)

  2、 小结:我们是按照“读、画、标、练、思”的方法进行课前预习的,而在预习中,“练”——练习书空,练习组词,是识字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今天,我们学习用部首查子的方法来预习生字,查字典可以使我们了解字的意思,帮助我们正确组词。

  三、 回顾部首查字法,进行预习指导:

  1、首先,我们要查这个字,就要先确定这个字的(偏旁部首)。

  ·如果两个字都是偏旁部首的话怎么办?(指名回答: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方法来提取。)

  ·如果一个字不能拆分开怎么办?(指名回答:按起笔的笔画归入。)

  2、指导查“从”字,并填写表格:

  四、 学生查字典练习:

  1、请自选其中五个生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再按要求填空;

  2、自习时要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3、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附本课生字:

  名 征 兵 父 病 弟 男 胜 利 将

  要查的字读音结构应查部首总笔画数文中词语组词

  五、 指导填写在生字表上:

  1、导:我们为了节省时间,可以按要求填写在课后的生字表里。(范写“病”,认识“病”字旁,学生书空。)

  2、写:大家把刚才查到字填写在课后生字表上。

  六、 布置下课时交流任务。

  寻找预习交流点,分享预习快乐

  1、小组里说说:你选了哪五个字?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同学分享。

  2、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木兰从军》预习指导课教学反思:

  在体现创新教育的前提下,设计教案要明确一个目标:那就是要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讨论、探究的场所,《木兰从军》是二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古代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我上的是低年级预习指导课,下面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反思

  一、本课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学习用查字典的方法来预习生字;

  2、指导归纳识记生字的方法,在预习中学习和掌握生字,通过查字典,进一步了解字的意思。

  二、本课时教学内容:

  1、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识字10个,认识“病”字旁,会写将“病”2个生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没有上课之前,老师出个字谜,你猜一猜好吗?

  “天没有地有;你没有他有。”(也)

  1、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如果你要记住这个字,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自由发言)

  这个教学环节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由此复习了学习生字的方法;另一方面又辅助学习和掌握本课生字。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阅读教学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直是个难点。对于低年级阅读教学,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上还是一片空白。如何充分把握这个“空白”的时机?我采取了指导学生逐步把课题补充完整的方法,使学生对概括文章内容有个感性的认识。我想,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对概括课文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三)查字典预习生字,用方法识记生字。

  1、生字教学一直是低段的重点。但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预习指导,他们会用“读、画、标、练、思”的方法进行课前生字预习。为了提高自习效果,我在这节课上用查字典的方法预习生字,让学生通过动手看,动眼看,动脑想,学生兴趣浓,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2、寻找堂上交流点,分享预习成果。我把“小组里说说:你选了哪五个字?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同学分享。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作为堂上交流点,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通过交流,巩固识字方法,记字效果更好。

  五、不足之处:

  1、过高估计学生,时间分配不当。在检查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的环节时,因为发现学生读书添字或减字,所以花了一定的时间进行指导朗读,导致在指导查字典时间不足。

  2、教学生字方法单一,识字效果不明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这节课的教学容量不饱满。在识字上还应该增设一些学生预习生字效果的检查。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第4篇

  苏州新区实验小学 屈华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也努力地贯彻着这一理念,深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发展孩子思维和能力的成效之大。《木兰从军》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课文。我就此文的教学过程谈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收效。

  一、“自主”,是教育战略的一次重大转移

  《新课标》谈到的“自主”,是指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的学习方式是教育战略的一次重大转移,是从教育根本理念上的一项重大变革,是以教材、教师为本转为以人(学生)为本的一次彻底的教育革命。

  “自主、合作、探究”三者,“自主”是前提,也是关键。如果学生没有“自主”,那么“合作、探究”也就无从谈起了。

  “自主”,就是还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度,让学生拥有主动权和选择权。

  《木兰从军》的导入我是这样安排的:

  师:大家通过预习《木兰从军》,都了解到了些什么啊?

  生1: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

  生2:因为北方经常发生战胜,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所以花木兰替父从军。

  生3:花木兰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

  生4:花木兰征战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

  生5:当花木兰换上心爱的女装后,她的战友都惊讶了!

  ……

  看似自由化的交流恰恰是学生自主学习丰收成果的展示。这些收获和课堂所得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是自觉、主动、积极、独立学习的收获,其含金量是最高的。而且,每次交流预习所得,课堂气氛都是极为热烈的。因为,自主预习的收获让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成就感、自豪感。竞相想展示一番,学习的兴趣也就随之高昂了。

  倡导自主学习,就要帮助学生提高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研究学生身心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二、“合作”,学生个体资源共享的过程

  “合作”一定要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合作”是为了追求互助,学生个体资源的共享。没有“自主”为前提,个体的资源就没有积淀和丰厚,“合作”的效应就无法体现。

  而且,“合作”仍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延伸,是在群体中自主学习。是借助他人的知识、思维、理解来解决自己尚存在的疑惑。

  《木兰从军》教学前,学生都有充分的预习,个体的感受和理解都有了基础。鉴此,课堂教学的第二环节就是合作交流,互相解疑:

  师:那大家在预习中是否遇到什么问题呢?

  生1:“北方经常发生战争”,“北方”是哪里啊?我们和谁打仗啊?

  生2:古时候,“北方”就是指长城的北面。那里住着匈奴。匈奴一直打我们。我们就是和匈奴打仗。

  生3: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去从军呢?

  生4:因为古时候女人是不可以从军的,被发现了要杀头的。

  生5:“赫赫战功”是什么意思?

  生6:“赫赫战功”是指功劳很多!

  生7:还指功劳很大!

  师:说得真好,功劳又大又多,才能说“赫赫战功”多年征战,木兰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被称为——(女英雄)(进入课文)

  三、“探究”,就低年级孩子来说未必要探远究深

  “探究”是进一步借助扩散思维、创新思维,以求得对文本更深的理解。“学贵有疑”。有疑,是探究的前提条件,也是探究的根本目的。但是,就低年级而言,我认为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兴趣、阅读的习惯、愿意质疑、会质疑,要比具体地要求学生去“探究”重要得多。

  《木兰从军》的教学过程,经过“自主”、“合作”两个阶段,学生对课文基本内容,对花木兰的形象已经大致了解了。为了进一步强化花木兰女英雄的形象,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于是,便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内涵:

  师:文中除了“北方经常发生战争”、“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这三个原因,还有没有其他原因,使木兰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呢?

  生:“我理应为国为家分忧”也是花木兰决定从军的原因。

  师:对啊!先前讨论的那三个原因,仅仅是实际情况而已,被迫替父从军;而从“理应为国为家分忧”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花木兰就是想从军,保家卫国。

  生2:花木兰认为,从军就是为国为家分忧,是理所当然的,应该的!

  师:说得真好。你对“理应”两字读得真透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花木兰真不愧是——

  生齐声:一位女英雄。

  师:木兰为了要从军,“说服了家人”,她是如何说服家人的呢?

  生1:父亲,您年老多病,怎么打得过凶猛的敌人呢?

  生2:我虽然是个女子,但是从小就喜欢习武练功,我可有一身高超的武艺哦!

  生3:母亲,你不舍得女儿从军,难道就舍得年老多病的父亲去吗?

  生4:弟弟,你快快长大,在家要替姐姐好好孝顺父母。

  ……

  师:是啊!花木兰为了要替父从军,想出了好多理由去说服家人,真不愧是——

  生齐声:一位女英雄。

  师:花木兰征战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真不愧是——

  生齐声:一位女英雄。

  萨特有一句经典名言: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新课标强调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木兰从军》的教学过程,我就是尽可能地履行这一理念的。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第5篇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90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转载自武夷山市岚谷中心小学网站【感谢您浏览!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jing-luo.com】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复习部首查字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花木兰》,那你们知道花木兰是谁吗?

  2、那谁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花木兰》,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3、板书课题,齐读

  4、解题

  5、花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去从军呢?

  二 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名字 征兵 父亲 年老多病 女扮难装 胜利 将士 朝廷 年龄 战袍 渡 燕山赫赫

  (1)自由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3)教学2个多音字

  a将 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

  b燕 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

  (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5)教学生字字形

  (6)齐读

  3、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

  6、讨论交流

  7、再读课文,把你认为文中最难读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读顺为止。

  三 复习查字典

  1、复习部首查字法

  2、用同样的部首查字法查“廷”“康”“起”三个字,看谁查得又快又准。

  四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思考:花木兰是谁?

  二 精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2自然段

  1、第2自然段有几句话

  2、默读课文,思考:花木兰为什么从军?

  3、讨论交流,边讲边练习朗读

  4、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呢?

  5、四人小组交流

  6、指名说,师生评议

  7、课文读到这儿,你们觉得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

  8、指导朗读

  9、练习背诵

  (二)第3自然段

  1、花木兰告别了家人,从此开始了她的戎马生涯,这时的花木兰又是怎样的?

  2、指名读

  3、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1)指名读

  (2)木兰告别了亲人后,怎样?“披、跨、渡、过”这一连串的动词能不能调换,为什么?从这些词,可以看出什么?

  (3)指导朗读

  4、什么是战功?“赫赫战功”呢?

  5、同学们想象一下,花木兰在战斗中的表现。

  6、看插图1,你觉得此时的花木兰怎样?

  7、指导朗读

  8、练习背诵

  (四) 第4自然段

  1、指名读

  2、看图2,说说当将士们知道英勇善战的花木兰原来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时会怎么想?

  3、指导朗读,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钦佩之情。

  4、练习背诵

  三 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填空

  花木兰是一位( )女英雄。

  2、课文给我们讲述了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3、齐背课文

  四 布置作业【感谢您浏览!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jing-luo.com】

  展开想象,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第6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和两条绿线里的8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2个多音字。运用多种手段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掌握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家爱国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2.想象木兰说服家人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学习木兰为国家分忧的品质。教学难点:想象木兰说服家人 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习木兰为国家分忧的品质。教学时数:2课时第1 课时(学期总第 课时,执教时间: )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程资源: 生字卡片,课件,《语文同步拓展阅读》 《木兰诗》 花木兰,武艺精,替父从军去出征, 换下女装穿战袍,英勇善战立大功 战争持续十二年,为家为国一份情, 待到战争结束时,探望将士都吃惊, 赫赫战功木兰立,女扮男装传美名! 预习题单: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拓展阅读》第12课的内容。 教 学 过 程 课前诵读:《木兰诗》 一、 揭示课题 1.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题目是"木兰从军"。板书课题。 2. 听老师范读课文。 听后提问:木兰是谁? "从军"是什么意思?花木兰是女儿家,她女扮男装,替谁去从军? 学生自读课文后回答。 个性修改 二、 初读指导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3. 检查自读效果。 (1)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 指名分节读课文。 (3) 说说每段的意思。 三、精读训练 理解第一段。 1. 指名读。 2. 口头填空。 花木兰 ( )。 3. 小结。 4. 背诵第一段。 四、学习本课生字 1.投影出示生字,学生观察字形,小组讨论识记字形的方法。 2.交流识记方法。 3.师范写“将、病”,提醒笔顺。 4.学生描红、临写。 5.评字。 当堂检测题 《补充习题》 课外巩固拓展题 课后请同学们收集女英雄的故事。 板书设计: 木兰从军 女英雄 生字:将病 教后随笔: 注:1.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文字统一用楷体字体,其余为宋体,均为5号字,个性修改用红色突显;2.各学科可以此为样本酌情合理变通。第 2课时(学期总第 课时,执教时间: )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巩固理解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 课程资源: 多媒体课件《木兰诗》 预习题单: 1.读课文。 2.收集女英雄的故事。 教 学 过 程 课前诵读:《木兰诗》 一、直接导入复习字词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12课《木兰从军》 (板题、读题) (一)认读词语 名字征兵父亲弟弟胜利将军将士燕山燕子渡黄河披战袍 年老多病女扮男装 赫赫战功替父从军 1.区分多音字。(“将士、将军”和“燕山、燕子”) 2.说说“胜利”的反义词、进义词,并用“胜利”说一句话。 (二)小组合作读课文。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根基。扎扎实实的做好字词教学既可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理解、运用字词的能力。】 二、抓住重点词语细细品读 过渡:通过读我们知道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那花木兰为什么被称为女将军?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动人的故事呢? (一)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花木兰为什么从军?并用横线在书中画出相关语句。 1.讨论交流。 原因一:北方经常发生战争、紧急征兵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 此时花木兰是怎样的心情,从文中找出一个词加以概括。 理解“焦急万分”,指导读出花木兰非常着急的心情。 过渡:花木兰为什么这样焦急?她此时又想到了些什么? 原因二: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不到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2.于是他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同学们在古代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一位女性想上战场为国为家分忧是根本不可能的,可花木兰做到了,她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呢?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指名说。重点理解“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些词。 4.此时此刻你认为花木兰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从文中哪些可以看出。 5.老师小结:同学们我们正是通过“焦急万分、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些词语深深地体会到花木兰替父分忧、爱护弟弟、天下兴亡匹夫有则的壮志豪情。 6.指导朗读。让我们用读的方式表达出花木兰爱国爱家、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 学生读第二段。 【设计意图:本环节紧紧抓住花木兰从军前的心理活动,通过对重点词语“焦急万分、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理解,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木兰告别了家人,从此开始了她的戎马生涯,你想知道她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样子吗? 请男同学读第三段。 出示句子“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战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1.指名读。 2.木兰告别了亲人后干什么去了? 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学生找出相关的词语。 (1)你能通过这些动词短语想象出此时花木兰的样子吗?听老师读,大家大胆的想象一下。 (听后评价老师读的怎样。) (2)说说你想象中此刻花木兰的样子。 (3)出示第一幅插图,说说此时花木兰是一种什么形象?(威武、威风凛凛、英姿飒爽-----) 3.请同学们试着用读的方式表达出花木兰威风凛凛的形象。(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4.花木兰在多年的征战中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谁来理解“赫赫战功”这个词的意思。 5.此时你觉得花木兰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6.大家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好好体会一下花将军跃马横枪、英勇善战的飒爽英姿。 7.出示练习一 照样子填合适的词。 (跨)骏马 ( )黄河 ( )燕山 ( )战袍 ( )军装 ()桌子( )作业 【设计意图:一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非常发达,想象力极其丰富,我首先借助文中的动词短语,启发学生大胆的去想象花木兰的样子,然后出示第一副插图让学生将语言文字与图画两厢对照,体会用词的准确、精妙,最后通过多种形式、层次不同的读创设浓郁的战场氛围让学生充分地去领略女英雄的飒爽英姿、去体会她的优秀品质。练习的设计是对动词的理解应用,仿照作者去体会用词成功后的喜悦。】 (三)学习第四段 1.过渡:这样英勇善战,英姿飒爽的女英雄胜利回乡后是什么样子呢? 请女同学读第四段。 2.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花木兰回乡后的样子?(文静俊美)你能想象出她的样子吗? 3.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当将士们知道昔日英勇善战的花木兰原来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为了让大家想的好说的好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段关于花木兰的豫剧,请大家听一听。 4.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 5.讨论交流将士们会怎样想、怎样说? 6、指导朗读:采用对比读的方法读出战场上、家中花木兰形象的不同。(分男女生读、指名读、读后评价、全班齐读) 【此环节通过对比读、说、看、听,让学生更加深了对花木兰的认识,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评,让学生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个性得以发展人文素养得以提高。豫剧《花木兰》选段的欣赏,为学生拓宽了学习本课的思路,非常有效的帮助学生去猜想将士们当时的所想所说,更好的体现出了花木兰的优秀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情诵读 1.出示练习二 填空:花木兰是一位-----------的女英雄。 2.老师小结:战场上的花木兰英勇善战英姿飒爽,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战后的花木兰文静俊美穿上心爱的女装更让将士们刮目相看惊叹不已,你们想记住这位女英雄吗? 请齐声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承载着文章的美、情、景,而读者只有通过理解字词句这些语言符号才能领悟文章的内在含义。在学生最后的深情诵读中,能听出他们对花木兰深深的钦佩之情。】 个性修改 当堂检测题 课外巩固拓展题 1.写一写你学习《木兰从军》以后的收获。 2.请将这个故事带回家与爸爸妈妈共享。 3.请同学们继续欣赏豫剧《花木兰》的其他选段,试着学一学自己喜欢的选段。 板书设计: 木兰从军 女扮男装 爱国爱家 替父从军 赫赫战功 尊老爱幼 教后随笔: 注:1.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文字统一用楷体字体,其余为宋体,均为5号字,个性修改用红色突显;2.各学科可以此为样本酌情合理变通。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第7篇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老师曾学过一首北朝民歌,记忆深刻,今天我想把其中的第一段背给大家听听。好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这首民歌写的是谁?(花木兰)教师板书:木兰

  千百年来,木兰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点击放映动画片)而且木兰形象被搬上美国银幕,动画片《花木兰》轰动欧美。你们木兰的故事吗?(学生自由说。)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木兰故事的课文,(板书课题)12 木兰从军,齐读

  4、解题:木兰从军的从是什么意思呢?请你选择。

  5、跟随2顺从3参加4次要的

  木兰从军的从是参加的意思谁来说说木兰从军的意思

  二、预习检查

  1(检查生字词)出示:

  名字 征兵 父亲 年老多病 女扮男装 胜利

  将士 朝廷 年龄 战袍 渡燕山 赫赫

  (1)自由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3)教学2个多音字

  a将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

  b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

  (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6)齐读

  (7)你能用这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2 接下来请大家观看课文的动画,要求仔细听朗读,认真看画面。即将进行朗读比赛。(点击放映课文动画)。

  3接下来,老师来听听小朋友们课文读得怎么样?把语文书翻开,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师生评议。

  5读了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谁来说说:(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内容相机点明这是课文的几小节的内容)

  (相机完成句式练习)。花木兰是。

  三、精读课文

  1、木兰从军,木兰从军,花木兰为什么会女扮男装去从军呢?请小朋友轻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花木兰为什么会女扮男装去从军,找出有关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相机出示第1、2句

  (1)(小黑板)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经常”的近义词是什么?陈老师知道有个词语表示“经常发生战争”的意思,(板书:战事不断)

  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生交流

  (边防将士死伤无数,边疆百姓流离失所。)

  过渡:是呀,情况多危急呀!所以朝廷——紧急征兵。谁来读好它?

  (2)指名读,师生评(情况多危急)

  4、(出示第3、4、5)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木兰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什么叫“焦急万分”?读好这句话。她为什么“焦急万分”?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况。(点击放映动画片段)

  (1)请小朋友读一读,想一想

  (2)交流,相机板贴:老幼

  5、就在国家危难,全家忧心忡忡之际,木兰想到了自己,她想到自己什么?(相机板书)为国为家

  6、如果你们是木兰的家人会同意她从军吗?(不同意)

  是的,弟弟第一个叫了起来:“姐姐,你不能去,你去了,谁陪我玩呀?”现在请你们这些花木兰来说服弟弟。弟弟很懂事,于是他又说:“我是男子汉,应该我去。”木兰又是怎么说服他的?

  木兰的爸爸妈妈又会怎么说呢怎样劝阻呢?木兰又是怎么说服他们的呢?学生自由说。

  木兰终于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她的那份坚定,那份从容。(点击放映动画片段)

  学习了课文的第二小节,你们觉得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7小结:正因为木兰懂得了尊老爱幼、为国分忧,于是他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我们的女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份情感。(女同学齐读第二小节)

  8 其实课文的第二小节就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的第一节改编的,有没有兴趣跟老师来读一读《木兰诗》的第一节。

  领读《木兰诗》的第一节。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第8篇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3. 继续加强言语交际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她的家人的。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1. 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她的家人的。

  2. 体会木兰当时的英雄壮举。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小朋友,请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伟大的名字——木兰。(板书:木兰)木兰姓花,人们又叫她花木兰。

  2. 看,这位就是花木兰,(课本插图)说说你看到的花木兰。

  课文中人们称花木兰是一位-------?(板书:女英雄)

  3. 小朋友,说到“英雄”,感觉怎样?你知道哪些英雄?英雄是很了不起的,女英雄就更了不起了,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出示第一自然段:“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4. 过渡:为什么称木兰是英雄呢?这还得从木兰从军说起,(补充板书:从军)齐读课题。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学习第二节

  1. 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第二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多读几遍,努力体会一下木兰的心情。

  2. 木兰此刻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1)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词的意思。那你一定能读出焦急来,试试看。

  (2)什么情况下,你也曾“焦急万分”过?想象说话。

  (3)那木兰是在什么情况下焦急万分的?读出有关的语句。

  (4)什么是“紧急征兵的文书”呢?(出示草拟的征兵通告)

  (5)指导读句(你能带着这份焦急读好这句话吗?)

  3. 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木兰焦急万分,想到的是什么?请大家自己读读,细细品味,看能体会到什么?

  引导交流

  (1)如果父亲去出征,会怎样?(想象说)再焦急地读这句话。(指读后评读再齐读)

  (2)如果弟弟去出征呢,也许会怎样?再焦急地读这句话。(齐读)

  (3)谁愿意扮演木兰,连起来读读,读出你的担心和焦急。

  (4)从这份担心与焦急中,你已经看出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尊老爱幼)

  4. 父亲去不得,弟弟也不能去,那就去跟官府说,我们不去当兵行吗?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再回到“文书”中寻找答案)

  (敌人侵入,国土不保,人民受尽敌人欺侮,过着痛苦的生活。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

  5. 呀,真是国难当头!木兰想到这些时,觉得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同学们,这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板书:为国为家 )

  想到这里时,木兰的决心是------(坚定)指名读句,(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她的从容和坚定)齐读。

  6. 读这一节,体会木兰的焦急,感受她为父亲、弟弟着想的表现吧。(分男女生读)

  7. 就在国家危急,家庭着急的十万火急的情况下,木兰毅然决定。

  出示读 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

  8. 可是,古时候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人又怎会同意一个女孩去出征呢?可是木兰却用诚意说服了家人,假如你就是木兰,你会怎样说服家人呢?(两人合作,一人演木兰,一人演其中的一位家人,练习说服。)

  9. 课堂表演。

  (1)学生展示表演。

  (2)现在老师来做木兰的家人,你们是一个个木兰,谁来说服我。

  10. 此时此刻,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指板书答:花木兰是英雄,因为她( )。]

  11. 过渡:就这样,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漫漫从军之路。从军的路上会一帆风顺吗?

  三、学习第三节

  1. 齐读第三自然段。

  2.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语文,看到语言文字,就应该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画面。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理解感悟文章的学习方法。

  3. 自由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 想象:木兰在渡黄河,过燕山时,会一帆风顺吗?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引导交流。

  (渴了------饿了------天黑了--------她真是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

  尽管木兰这样,木兰还是勇敢地来到了前线。

  5. 是啊,多么不容易呀!再读读句子。(边读边想象她跋山涉水的画面)

  6.同学们,此时你觉得木兰怎样?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男子汉的英姿勃勃、潇洒)

  7.谁来把木兰的英雄气概读出来?

  (指生读,男女生赛读,集体齐读。)

  8. 是呀,木兰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前线。那么,战场上的木兰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和木兰来个近距离的接触。

  师述情景:(略)

  (1)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板书:英勇善战)

  9. 范读:“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1)什么是“赫赫战功 ”?在这里“赫”是很大很突出的意思,两个赫呢?很大很大很了不起的战功。

  (2)谁能读出战功之大?

  10. 此时此刻,你能说木兰不是英雄吗?

  11. 过渡:木兰从军整整12年,终于胜利回乡了。轻轻捧起书没,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节

  1. 战士们看到了什么?表现怎样?

  2. 采访: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名将士,你会说些什么?

  3. 读到这儿,作为女生的你想说些什么?作为男生的你想说些什么?(是啊,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4. 这是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让我们再朗读来体会木兰的英雄壮举吧!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请小朋友搜集有关女英雄的故事,开展女英雄介绍会。

  2.喜欢讲故事的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2、木兰从军

  女英雄 爱国爱家

  尊老爱幼

  英勇善战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第9篇

  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课文,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已经让大家预习过了,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有名的女英雄吗?(学生回答)  

  老师说:“好!同学们说的很好,我国古代的女英雄有秦良玉、樊梨花、梁红玉、穆桂英(杨家女将)、王昭君、花木兰等为大家所熟悉的女英雄,那么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位女英雄花木兰的故事”。  

  老师放《木兰从军》的课文朗读带,让大家静静地听着,一方面要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另一方面体会木兰的伟大。(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   

  老师说:“在我国古代,女子是不能抛头露面的,不能和男孩子一起读书、工作、更不用说当兵、打仗了,那木兰怎么能从军呢?”(老师看看大家预习时是否认真思考了)  一个大眼睛女学生说:“木兰见朝廷下达的征兵的文书中有父亲的名字,而父亲已是年老多病,打仗时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木兰不让父亲去冒险。”  

  一个小酒窝的男孩子说:“弟弟年龄小,不能去当兵。如果不去朝廷会怪罪的”  

  最后班长说:“所以,木兰值得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老师说:“同学回答的非常好,说明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认真思考了。下来再请同学们带上感情自由读《木兰从军》,反复熟读课文,一直读到能看到花木兰站在了你的面前为止。”   

  我们看到学生十分投入地自由读课文,用探究的眼光,用真诚的口气,在呼唤着花木兰快点走到自己面前。   

  熟读课文大约15分钟。   

  老师说:“在刚才熟读课文的过程中,谁看到了花木兰站在了你的面前?”   

  学生纷纷抢着回答:“我!”“我!”“我!”   

  有一个淘气的小男孩说:“老师,我看到了,花木兰是一个好好漂亮的姑娘呢!”   教室里一阵笑声。   

  老师也笑着说:“是吗?我也看到了花木兰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姑娘,还是十分勇敢的姑娘,大家想一想,这么漂亮的勇敢的姑娘是怎么说服家里人替父从军的?” (检查预习的效果)  

  学生们沉默片刻后说话了:   

  有的说:“她肯定说,父亲,你年龄大了,跑不快,而且还生着病,让我替你去当兵吧!我会打胜仗的”。   

  有的说:“她肯定是说,父亲、母亲,我虽然是个女儿家,但同样可以为国分忧”。   有的说:“她肯定说,父亲、母亲,我才不怕吃苦呢!我女扮男装,不会让别人发现的,我一定会活着回来的”。   

  还有的说:“她肯定会说,小弟弟,你照顾好父亲、母亲,姐姐会给你做好榜样的”。   

  学生的思维在互相碰撞中不断进发出耀眼的火花。   

  老师说:“小朋友想象得真好,把老师都说服了。那么下来老师要检查同学们预习的成果”  

  看投影,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兰告别了亲人,( )战袍,( )骏马,( )黄河,( )燕山,来到了前线。在( )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 )。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填动词,时时鼓励学生。  

  老师说:“大家都预习过了的,那么下来我们大家就一起把这一段话大声的读一下吧!”最后,老师说:“同学们你们从花木兰身上学到了什么?”   

  同学们纷纷回答:“聪明、坚强、勇敢、美丽、女中豪杰、孝顺父母爱护弟弟”  

  老师说:“对,同学们说的很好、很全面,我们做人就要像花木兰一样勇敢、坚强,孝顺父母爱护比自己小的同学”。(同学们说的很正确,说明昨天布置的预习大家都很认真的思考了,以后就应该如此,请同学们要坚持预习)  

  课堂小结时,老师兴奋地说:“今天同学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名字叫……”   

  “花木兰”!学生也兴奋地抢答着。   

  “好!我们来听听唱河南豫剧中的‘谁说女子不如儿男’吧”。   

  老师说:“我们再次来听听配乐诵读”(从感觉形象入手,通过观看录像着重感受花木兰跃马横枪、英勇善战的威武形象。再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花木兰身穿戎装的英武形象及日夜行军的艰辛,感悟花木兰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优秀品质。)  

  师生在昂扬和谐的氛围中走出了教室。有的学生还边唱边比比划划地跑在操场上玩耍。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第10篇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学具安排:投影、生字卡、录音。

  板书安排:24.木兰从军

  女扮男装

  花木兰       花将军

  胜利归乡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口头填空。

  课外:读背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题目是"木兰从军"。板书课题。

  2. 听课文录音。

  听后提问:木兰是谁?

  "从军"是什么意思?花木兰是女儿家,她女扮男装,替谁去从军?

  二. 初读指导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3. 检查自读效果。

  (1)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 指名分节读课文。

  (3) 说说每段的意思。

  三. 精读训练

  理解第一段。

  1. 指名读。

  2. 口头填空。

  花木兰 (    )。

  3. 小结。

  4. 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认读生字词。

  2. 指名背第一段。

  二. 精读训练

  1. 理解第二段。

  (1) 自读。画出写局势紧张的词语及花木兰十分着急的原因的句子。

  (2) 读后交流。

  理解"文书征兵年老多病"。

  (3) 花木兰是不是干着急呢?从花木兰说服全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可以看出她怎么样?

  (4) 指导朗读。

  2. 理解第三段。

  (1) 观察图一。

  看,这是花木兰从军后驰骋沙场的英姿,瞧她跃马提枪的威武形象,一看就知道她英勇善战。

  (2) 课文是怎样写她从军后的情景的?读一读,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 读后交流。

  (4) 指导读第一句。

  (5) 指名读第二句。

  理解"赫赫战功"。

  从这句可以看出木兰自强自信,所以开头称她"女英雄",结尾又说她是"花将军"。

  (6) 指导读第二句。

  (7) 指导背诵。

  三.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征 病  幼 男  胜 利

  四. 作业

  抄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 复习

  1. 认读词语。

  2. 背诵第一、二、三段。

  二. 精读课文

  理解第四段

  1. 看插图二,说说胜利归来的花木兰装束有什么变化?

  2. 自读课文,画出写将军们恍然大悟的句子。

  3. 读后交流。

  4. 指导朗读、背诵。

  三.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脱 穿 将 勇

  四. 作业

  抄写字词。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第11篇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花木兰这个名字早已耳熟能详, 而木兰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传诵不衰。本文通过描写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顾全大局、为国分忧的优秀品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尤为如此。因此,在上课之初我要求“尽情地读,大胆地说”。“看谁得到的花最多?”话音刚落,许多学生就已经跃跃欲试了。

  在上课一开始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她(木兰)是怎样一一说服家人的呢?为了切身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和她对家人的热爱,此时运用“模仿表演”请大家展开想象,演一演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这样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了学生思维,锻炼了思维能力。

  其次,我把学生带入第二个片段“木兰说服了全家,穿上战袍,装扮成小伙子,告别了家乡和亲人,随着大军到边疆打仗去了。战争持续了十二年,木兰为国家立了大功,成了赫赫有名的将军。”我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和比较读来感受这位毫不逊色于男儿的巾帼英雄,学生不同的语速和语调体现了他们对课文理解的程度。作者略写了花木兰军营生活和作战情况,只以“战争持续了十二年,木兰为国家立了大功,成了赫赫有名的将军。”这一句轻轻一点,但内涵十分丰富,启迪读者的联想——多年征战,时间长,战况烈,对于一个女孩子又谈何容易!

  学生们敢于“尽情地读,大胆地说”,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这不仅说明他认真地参与了,而且积极地思考了。从这节课里,我看到了有收获的不仅是学生,我 同时也有了很大的收获。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教学片段:

  老师: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这两个句子中同一字组成的不同的词语吗?

  学生:“紧急”和“焦急”。

  师问:他们一样吗?

  生1:不一样,紧急是指事情很急,必须马上去办。

  生2:紧急就是说一刻钟都不能拖延了,必须马上去办。

  生3:课文中就是说,征兵很紧急,说明战争前线急需人去增加力量;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好,那焦急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1:焦急就是很着急的意思,焦急万分就是非常非常的着急,已经着急得不行了;

  师继续:那课文中谁在着急,她到底着急什么呢?

  生1:是木兰着急,她着急爸爸年老多病,如果让爸爸上战场的话,不仅没有作用,而且可能爸爸会被敌人杀掉,丢了老命回家;

  生2:我要补充,她还着急,弟弟很小,也不能去参军;

  生3:我还要补充,木兰还为自己着急,爸爸不能去,弟弟不能去,而自己又是个女的,而女的规定是不能参军的,所以她很着急;

  师:对啊,木兰还真是着急啊,为爸爸着急,为弟弟着急,为自己着急,但虽然如此,她还是很想——出示卡片:为国为家分忧

  师:你觉得木兰是个怎样的人?

  生:非常爱国;

  生:也爱自己的家人

  生:我觉得她爱家人,也爱祖国,

  师:于是她最后终于说服家人,——出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学生连读两遍。

  她会怎样去说服呢?同桌互相练说。

  片刻之后,学生交流。

  反思:

  孩子敢于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疑问,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这不仅说明他认真地参与了,而且积极地思考了。新课程倡导师生共同成长。这节课里,有收获的不仅是学生,老师同时也大有收获,很受启迪,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花木兰的形象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记忆里,成了他们崇拜的偶像。学生乐于学习字词,敢于想象,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孩子们的回答让我这个做老师的感慨万千。人的生命演变正如季节变化一样,时序是不能变更的。儿童时代是人生的早春,这是一个想象丰富、充满梦幻的时期。受孩子们的启发,反思今天的教学,已不能再简单地理解成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的流程也不再是简单地教,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丰富得多。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育过程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学生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强调课堂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如出现的事先未曾想到、也不可预见的情形,成了本堂课的精彩之处。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突发性的问题,五花八门的回答,要善于倾听,敏锐感受,准确判断最有价值的新鲜信息,抓住时机,根据实际态势及时作出抉择,在教与学的平台上,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第12篇

  设计理念:

  花木兰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大家都知道花木兰是古代北方的一位女英雄。对于花木兰的本领、品格,我们后人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我们的孩子却对她不甚了解,对于花木兰究竟为什么替父从军,怎么替父从军知之甚少。为了让花木兰这个英雄形象能在学生心中生根开花,让花木兰的故事能代代相传,教者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通过环境的营造,角色的揣摩,一个个小故事的深入,《木兰诗》的引申,一步步将孩子带入故事的情境中,一步步使得花木兰的形象在他们的脑海里丰满起来,进而受到人物品格与精神的震撼。

  一、学习木兰从军前,体会木兰为国为家的决心和勇气

  (一)、创设情景,理解木兰为家为国担忧,体会她焦急的心情。

  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呢?那还得要从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份“征兵文书”说起。(课件出示征兵文书)指导同学们仔细观看《征兵文书》,了解朝廷面临的危机,理解紧急征兵的重要,体会木兰当时的着急心情。

  1、《征兵文书》上说了什么?看了这份文书后,你心情怎样?说说你为什么这么着急?

  2、其实当时的木兰比你们还着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哪一个词语看出来?(焦急万分)

  3、师:什么叫焦急万分?她为什么如此焦急?请大家再次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答案。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5、指导归纳出:木兰是在为父亲着急,因为父亲年高多病,根本无法去打仗;她又为弟弟着急,因为弟弟年龄还小;也为自己着急,因为自己是个女孩,不是男孩;更自己的国家着急,因为自己的国家正面临危机,没有大家,何来小家呢?

  6、引导读出焦急的语气。

  (二)通过辩论,感受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勇气。

  1、这时,木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是什么?她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呢?(木兰认为自己理应为国家分忧。)

  2、“理应”是什么意思?换一个词语代进去读一读。

  3、噢!“理应”就是“应该”的意思!那么你们认为木兰应该不应该去从军呢?

  4、引导争论:认为“应该”的一方理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认为“不应该”的一方理由是:木兰是个女孩子,女的是不可能上战场打仗的

  5、小结得出:木兰是个女孩子,她根本不应该去前线打仗,因为只有男孩子才要去保家卫国。而木兰却觉得自己理应去保家卫国,你们认为木兰是怎样一个人?

  6、指导读二三句话,读出木兰的了不起!

  (三)通过分角色表演,体会木兰替父从军,为国效力的决心。

  1、读一读最后一句话,木兰决定去,家里人同意吗?从哪个词语看出家里人都不同意她去战场?(说服)

  2、自由讨论一下,假如你是木兰的父母和姊妹,你愿意让木兰上战场吗?为什么?

  3、现在我们就都是木兰的家人,我们都不同意木兰去打仗,哪位小木兰来说服我们,让我们心服口服。

  生(饰父亲):木兰,你不能去!你是个女孩子!你怎么能去打仗呢?

  生(演木兰):我不去,你不去,大家都不去,谁来保家卫国呢?我要女扮男装去从军!

  生(饰母亲):孩子,你不能去,刀枪可没长眼睛呀!

  生(演木兰):我从小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正愁没地方用呢!

  生(演弟弟):姐姐,我不让你去,我不想离开你!

  生(演木兰):弟弟,我们都不保卫国家,让敌人打进来,我们姐弟就恐怕真要分离的!现在,姐姐只要把敌人打败了,就可以回来和你团圆的。

  4、木兰终于说服了家人,从此,木兰踏上征途。

  (设计理念: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是具体可感的角色,引导学生对这些角色进行体验,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他们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有时为了追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共鸣效应,课文往往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这些空白正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的好材料。本课的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便是如此,木兰是如何说服家人的,文中没有细写,可是事实并不是如此,将心比心,谁家父母愿意让从小娇惯的女孩子家奔赴战场?哪个做弟弟的愿意让与自己朝夕相伴的姐姐离开自己?本环节刻意地引导学生抓住“空白”进行角色体验。学生越是进到角色里去,就越是能体会当时木兰家人难舍难分的情景,更能感受到木兰报国的坚定决心。学生进入了角色,也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学生对课文会有比较深刻的领会。角色体验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

  二、学习木兰从军时,感受木兰行军打仗时的艰辛与刚强。

  (一)、找出动作词,体会行军征程的艰辛。

  小声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木兰从军路上表示动作的词。(披、跨、渡、过)

  1、思考:你以前在谁的身上看见过这些动作?(军人、将军)

  而现在这些动作都表现在木兰身上,你觉得木兰怎么样?(木兰很勇敢,很努力,很坚强。)

  2、指导读出勇敢坚强的语气。

  4、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木兰在从军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危险:木兰在急速行军中,体力不够怎么办?走不动怎么办?在爬山时,爬不上去,能让别人帮助吗?可以撒娇吗?可以掉队吗?为什么?

  4、小结:木兰只能咬牙,坚强地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这时你对木兰是什么感情?

  5、再次指导读一读这句,读出对木兰的敬佩之情。

  (二)、变换对仗句,读出韵律美。

  同学们,你们看这四个句子,第一个字是表示动作的词,第二个词是表示名称的,字数相当,词性相对,多工整哪,让我们再读一读,读出他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1、变换诗行出示第三段,配上激昂的音乐,让学生体会练读。

  披 战 袍

  跨 骏 马

  渡 黄 河

  过 燕 山

  2、(出示课文插图)看!这就是花木兰!怎么样?(真帅!真威风!)

  3、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三段,我们模仿第三段的形式来描写一下花木兰的威武形象!

  4、师出示句式:花木兰,

  头戴

  身披

  手持

  脚跨

  真是 !

  5、学生练说。

  (三)、讲述小故事,感受木兰的智勇双全。

  1、老师讲述两个小故事:①花木兰武艺高强,她在敌人的包围圈中单枪匹马救出民贺元帅。②木兰在一次夜里巡营时,发现众鸟乱飞惊鸣,料到敌人来偷袭,于是立即禀报了贺元帅,就献上了四面埋伏计,一举歼灭了所有敌人,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

  2、木兰功劳非常大,书上怎么说的?(赫赫战功)伸出大拇指来夸奖一下我们的女英雄!

  (设计理念:本段是写木兰离别了父母奔赴战场。这里用了四个排比句式,一句紧跟一句,显示出战事的紧迫、突出表现了木兰马不停蹄地赶去参战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这段文字既很好地渲染了气氛,读起来又朗朗上口,让人读后为木兰这一去感到踌躇满志,热血沸腾。本环节就是刻意地引导同学们去读懂这段文字背后的情感。并且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此种句式来描写课文插图中的花木兰:花木兰,头戴金盔,身披战袍,手持长枪,脚跨骏马,真是威风凛凛!这样一来,一位英姿飒爽,威风八面的女英雄在师生的头脑里留下了更鲜明深刻的印象。)

  三、学习木兰从军后,体会木兰换回女儿装的期待与迫切。

  1、思考:经过木兰和将士们的努力,终于把侵略者打败了。当天子要奖赏将士们时,木兰不要做高官,不要金银财宝,你们猜她要什么?(要一匹马,回到故乡。)

  2、师述:闭上眼睛想一想,木兰这一仗一打就是12年哪,爹娘盼木兰一盼就是12年哪,4千多个日日夜夜,父母是望眼欲穿哪!现在,木兰胜利了,木兰回来了,家里人会高兴成啥样?村子里的人又会高兴成哈样?

  3、师生讨论:木兰的父母高兴地合不拢嘴,从上看到下,看看木兰受伤了没有。小弟一蹦三尺高。村里的人将木兰抛起来,向他们心中的英雄致敬。

  4、可是,现在木兰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你们猜一猜。(她想换上女装,做回女孩子。)

  5、教师小结:木兰本来就是女孩子,她当然想和别的女儿家一样穿美丽的裙子,化柳眉,上胭脂,涂口红,带玉簪。穿了十几年的军装是为国为家迫不得已的。她这几年哪会梦中不回到家乡父母的身边撒娇亲昵?哪会梦中不是穿着美丽的花裙子翩翩起舞?

  6、当将士们赶来看望他们的花将军时(出示图),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7、引读最后一句话,读出敬佩的语气。

  (设计理念:教学语言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如果只靠直观性的教学情境,则容易使教学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也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满足学生对真善美更高层次的追求。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也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作用。教师的本领归根结底就在教学语言上,教学艺术最后也体现教学语言中。当木兰回到家乡后,教者便用了一段教学语言来创设情景,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木兰这一去战场时间的久长,体会到在这么长时间的征程中女孩子生活的艰难,体会到战争胜利时的无限喜悦,体会到打败匈奴后木兰心中最大的愿望不是高官厚禄,而是重新做回女孩子的迫切心情。)

  四、引申欣赏《木兰诗》,初步感受汉乐府诗歌的魅力。

  1、我们这篇课文是根据古时候的一首诗歌改编的,题目叫《木兰诗》。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听一听,用心想,不懂的地方结合刚才我们学习的课文来理解一下,好吗?

  2、欣赏配乐朗诵《木兰诗》。

  3、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去找找这首诗,和家人一起读一读,学一学。

  (教学设计:语文要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单靠课内是不行的,须课内课外两手抓。学生往往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课外有他们学习的广阔天地,在那里他们能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木兰诗》是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对后人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她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全诗风格明朗生动,质朴刚健,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堪称北方民歌中的杰出作品。虽然引导二年级的学生去读《木兰诗》有一定难度,但是当学生学习了本文之后再去读,一增加了兴趣,二也减缓了坡度。能在课外去读一读,背一背,学一学这部文学瑰宝,对他们日后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一定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第13篇

  ——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为快速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木兰从军阅读题和答案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青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年有二,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少习射 少(少年时) B。市鞍马 市(买) C。长而益精 益(更加) D。易男装 易(穿)

  2、给下列字注音皆次当行 行 数建奇功

  3、一次多意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因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因

  4、翻译:木兰者,古代一民间女子也。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转战驱驰凡十年有二,数建奇功。

  5、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阅读题答案:

  1、D 易(换装)

  2、hang (第二声)shu(第四声)

  3、a 因 :因为 b 因而 因此

  4、a 叫做木兰的人,是古代一个民间的女子 b 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能做 c 辗转作战总共有十二年,多次立下奇功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句诗木兰辞中表达中心意思的句子

  花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艺不断精深.时值可汗点兵,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次此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在集市配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与敌作战驰骋沙场十二年之久,屡建奇功.男子可做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便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游黄山记》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天风撼人,不可立。晚至狮林寺宿矣。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僧惧挽之。余笑谓:“坠亦无妨。”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七日。(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注: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 仄:狭窄B、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 胜:尽C、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 逼:急切D、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族:品类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幸有土人惯负客者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B、路绝矣,蹑木梯而上 吾尝终日而思矣C、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家人以肩舆相迎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2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简要交代游毕白岳峰进入黄山界,对黄山温泉的记游一笔带过。第二段以侧面描写为主表现黄山“山径”之“仄险”。B、文章第三段写黄山云雾用了“走”“夺”两个动词,赋予了云雾鲜活的灵性,显示出云雾涌来时速度之快与雾气之浓。描写可谓生动传神。C、僧人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安排。第四段中僧人的胆怯反衬出作者的豪放大胆,与僧人的对答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怀。D、这篇游记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作者入黄山七日,步行五十余里的所见所感,运用了的大量的比喻,活脱传神地展现了黄山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

  2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4分)

  (2)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3分)

  参考答案:

  19.【解析】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逼:接近,走近。【答案】C

  20【解析】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的含义和用法。B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A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的人”。C连词,“那么”/连词,表转折,“却”D介词,“用”/连词,表目的,“用来”【答案】B

  21.【解析】考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加以概括。C“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怀”错误,与僧人的对答是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开朗的性情。【答案】C

  22.【解析】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及采分点】(1)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觉好笑,难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了吗?(关键词“手”“羸”翻译正确各1分,“乃耶”句式翻译正确1分,整个句子大意正确1分)(4分)

  (2)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间是空的,所以树干能藏身其中,而和山石合为一体。(省略句“故(树干)能伏匿其中”正确译出1分,关键词“相化”翻译正确1分,整个句子大意正确1分)(3分)

  (3)开始时朦朦胧胧,像熔化的白银,散开的棉团,过了很久浑然成了一片。(关键词“镕银”“散绵”翻译正确各1分,整个句子大意正确1分)(3分)

  参考译文: 癸卯四月二日,我游览了白岳峰后,就在沐浴了黄山的温泉。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晚上在慈光寺住宿。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连兜笼也容不下。你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当地有背惯了游客的人,叫做‘海马’,可以雇佣。”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觉好笑,难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了吗?开始时还想强撑着自己走,等到疲劳不堪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这样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着攀登。走到云巢路断了,只有踩着木梯子上去。只见万座山峰直刺苍穹,慈光寺已经落在锅底了。当晚到达文殊院,住了下来。天下着雨,非常冷,正午还要穿着厚皮衣烤火取暖。云气直扑进屋,像要把房子夺去,一会儿功夫,屋内一片云雾迷蒙,两人对面坐着仅能听到声音,云气散后,步行到立雪台,台上有棵古松,根生长在东面,树干倒向西面,树冠朝着南方,穿进山石中,又穿裂山石生长出来,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间是空的,所以树干能藏身其中,而和山石合为一体。又像是害怕天公而不敢向上生长,树干有十围粗,高度却不到二尺。其他松树像这样的很多,无法一一加以描述。晚上,云气更加稀薄,周围的山峰像儿孙拜见长辈一样俯伏着。第二天,从立雪台左侧转弯走下来,经过百步云梯,路又断了,忽然见一块石头像大鳌鱼,张着巨口,不得已只好走进鱼口中,穿过鱼腹从鱼背上出来,看到的又是一番天地。登上丹台,爬上光明顶,它和莲花、天都两座山峰,像鼎的三条腿一样高高地相互对峙,天风吹得人站立不住。晚上到达狮林寺住宿。趁太阳未落,又登上始信峰。始信峰有三座山峰,远看好像只有两座山峰相对耸立,近前看才见另一座山峰躲在它们身后。始信峰既高又险,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溪谷。我站在山顶,脚趾都露出二分在悬崖外边。和尚担心,用手拉住我。我笑着说:“掉下去也不要紧。”和尚问道:“为什么?”我说:“溪谷没有底,那么人掉下去也就没有底,飘飘荡荡谁知道飘到哪里去?即使有底,也要很久才能到,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找到活的办法。”和尚笑了起来。第二天,攀登大小清凉台,台下的峰峦像笔,像箭,像笋,像竹林,像刀枪剑戟,像船上的桅杆,又像天帝开玩笑把武器库中的武器仪仗全散落在地上,大约有吃一顿饭的功夫,像有一匹白绢飘过来缠绕着树木,僧人高兴告诉我说:“这就是云铺海。”开始时朦朦胧胧,像熔化的白银,散开的棉团,过了很久浑然成了一片。青山全都露出一点角尖,像一大盘白油脂中有很多笋尖竖立的样子,一会儿云气散去,只见万座山峰聚集耸立,又都恢复了原貌。我坐在松顶,苦于太阳晒得厉害,忽然起了一片云彩为我遮蔽,才知道云彩也有高下的区别,不全是一模一样的。初九日,从天柱峰转道下来,过白沙矼,到达云谷,家里的佣人们用轿子迎接我,这次共计步行五十多里路,进山一共七天。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第14篇

  教学目标

  1. 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能在熟读剧本的同时学习表演。

  3. 初步了解剧本的基本结构,学习剧本内容,知道木兰为什么替父从军,学习花木兰自信自强,报效国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初步了解剧本的基本结构,学习剧本内容,知道木兰为什么替父从军,学习花木兰自信自强,报效国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自古以来,我国涌现了很多让人们千古传颂的英雄豪杰,你能给大伙儿介绍一个吗?

  2.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将军,她的名字叫花木兰。

  3.小朋友,你们知道花木兰和你们刚刚说的英雄有什么不同吗?(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你们刚刚说的英雄中女的很少?)

  4.我国古代男尊女卑,男的可以当兵,女的却不能从军。那么花木兰怎么能去从军的呢?

  5.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同来学习《木兰从军》

  二、初读感知

  (一)练读

  1.请小朋友们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注意将生字的字音读准,读完后标好自然段。

  2.与同桌轮流读一遍,注意将句子读通顺。

  3.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再读一遍课文,注意要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二)检查

  1.出示生字词。

  名字征兵胜利朝廷年龄理应说服年老多病焦急万分赫赫战功英勇善战文静俊美

  2.多音字。

  燕子 燕山

  将军 将士

  3.课文一定也能读好。

  (1)齐读第一段,师评。

  (2)指名读第二段,自评。

  (3)指名一组读第三段,其他生评价。

  (4)男生读,女生评。

  4.解决问题。

  小朋友们课文都读通顺了,那么刚才的那个问题能解决吗?花木兰怎么能去从军的呢?——女扮男装

  三、精读第一、二自然段

  (一)小朋友们真聪明,那么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去从军呢?

  1.请你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再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

  2.指名交流体会。(恩,小朋友们说的都不错。)

  3.花木兰所处的南北朝时期,时局动荡,战争频繁。(经常发生战争)

  4.那时侯,朝廷对老百姓发的公文或通告叫做文书。这一天,朝廷下达的一份文书张贴了出来,这是份一般的文书吗?(紧急征兵文书)

  5.木兰看到这文书后,有什么感受?(焦急万分)

  6.花木兰为什么会感到焦急万分?她是怎么想的?指名说,指名读,强调“焦急万分”。

  7.可以不去呀,或者等过几年弟弟长大了再去呀,强调“紧急征兵”。体现爱国精神。

  8.说话训练:因为……所以,花木兰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二)花木兰此时已打定主意,替父从军,但战场上两军厮杀,充满了艰辛和危险,花木兰的家人怎么会同意她去的呢?(说服)

  1.假设你是花木兰,你准备怎样说服你的家人呢?小小组中相互说。

  2.老师就是花木兰的家人,指名来说服老师。

  (三)就这样,花木兰为了她那年老多病的父亲,为了她那年纪尚小的弟弟,更为了她深深热爱的国家,毅然地踏上了从军之旅。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小朋友,通过你们的朗读,我看见了一个勇敢、坚毅、视国事为己任的花木兰,也明白了她为什么能受到世人的尊敬和赞赏。她不愧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让我们一同牢牢记住她的名字——“花木兰”。

  四、生字教学

  1.出示生字:名、征、兵、父、病、男

  2.说说如何记住这些汉字。

  3.教学“疒”,范写“病”。

  4.学生描红。

  五、课后练习

  刚才,小朋友都当了一回花木兰,展开想象,说服家人,替父从军。课后请小朋友把“木兰怎样说服家人的”几句话写下来。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构建对话式的阅读教学素材设计(精简16篇)

构建对话式的阅读教学素材设计(精简16篇)构建对话式的阅读教学素材设计(第二课时)(课堂实录节选)  (一)说事件  师

小鹰学飞课堂实录(精简2篇)

小鹰学飞课堂实录(精选2篇)小鹰学飞课堂实录 第1篇  一、兴趣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在这位朋友的身上

二年级课文《日月潭》教学设计(精简15篇)

二年级课文《日月潭》教学设计(通用15篇)二年级课文《日月潭》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

《沉香救母》教学案例(精简12篇)

《沉香救母》教学案例(精选12篇)《沉香救母》教学案例 第1篇  细节  今天教《沉香救母》一课,我刚说出课题,还没来得

《泉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简14篇)

《泉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4篇)《泉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  1.学会“罐”等8个生字,会写“股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