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过秦论》 教学设计(精选14篇)
高一语文教案—《过秦论》 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投影(一)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投影(二)                        
贾   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
投影(三)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四)
生字:
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
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步骤]
一、检查朗读情况
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一)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选一学生朗读第一段。
朗读提示: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整段以中速读。
集体朗读第一段。
选学生读第二段。
朗读提示:应注意一下两方面:①秦国“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都”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从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最后一句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即可。
学生齐读第二段,体味语意。
男生齐读第三段。
(二)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研读课文,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学生速读后明确: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朗读指导: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集体朗读第三段,背诵。
女生齐读第四段。
教师提问: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学生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朗读指导:①“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②“然”急
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读出对比情调。③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集体诵读一次。
教师提问: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学生默读思考。
明确: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集体诵读第五段。
三、全体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尝试背诵课文三至五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三、四、五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师生回顾交流西汉初的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过秦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总结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
一、教师示范背诵,学生低和
集体背诵三、四、五段
二、回顾汉初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提问: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讨论明确:①“施仁政,行仁政”。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③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三、课堂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
四、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教师提问:请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初步归纳其活用的规律。
学生讨论明确。
教师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A.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同上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同上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同上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同上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2.提问: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有6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学生逐一明确。
教师归纳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制
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
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 
         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3.提问: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五、布置作业
[1][2]下一页
高一语文教案—《过秦论》 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的
(1)学习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喻今的政治见解;
(2)掌握对比论证法在全文中的作用;
(3)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
(4)着重识记并理解“蒙、因、絜、爱、余烈、弱”等词的含义;
(5)理解“制、亡、利、固”4个多义词的不同含义。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
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教学设想:
(1)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诵读。
(2)本文文言词汇丰富,注意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3)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重点学习1─2节。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及课文写作背景、释题、明确文体。
二.⑴对照注释自读第一节。要求读准字音,先默读,再朗读。
⑵指名朗读,学生老师评价。
⑶再读课文,划出疑难。
⑷质疑,讨论释疑。
⑸要学生说出本节活用词、通假字。
⑹齐读课文第一节。请同学概括大意,教师板书。
三.1.用学习第1节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第2节。
2.解释加点字(出示小黑板,学生口答)
⑴蒙故业
⑵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⑶宽厚而爱人
⑷相与为一
⑸赵奢之伦制其兵
⑹秦人开关延敌
⑺延及孝文公
四.自读第三节,方法同一、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3─4节,背诵3─4节。
教学步骤:
一.齐读1─2节,体会语言特色,板书1─2节内容。
二.检查自读第3节情况
1.指名朗读第3节,要求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蒙)恬藩篱黔(首)隳(名城)
2.对朗读给予评价。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3.质疑,讨论释疑。
4.要学生说出本节的通假字、活用字、古今异义词。
5.解释加点字(出示小黑板,要学生口答)
⑴奋六世之余烈
⑵铸以为金人十二
⑶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⑷因河为池
⑸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⑹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注意句式)
三.指导背诵,概括大意。
1.结合课后练习二(1),指导背诵,加深课文理解
2.概括段意,教师板书。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四.1.对照注释自读第4节,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牖猗蹑氓
2.指名朗读、评价、教师范读。
3.质疑,集体释疑。
4.出示小黑板,请学生口答加点字的用法及意义。
⑴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注意句式)
⑵赢粮而景从
⑶天下云集而响应
⑷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5.齐读课文,概括段意教师板书。
6.根据课后练习二(2)提示,指导背诵,加深理解。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五.作业(早或晚自修完成)
1.继续背诵3─4节,(注意心到,口到,耳到)
2.自读课文第5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第5节,总结全文
教学步骤:
一.指名背诵3─4节,给予鼓励。
二.学习第5节
1.出示小黑板,翻译句子和加点字,口头完成,检查预习情况。
⑴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
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⑶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检查情况,要求学生质疑,释疑。
3.指名朗读、教师评价、教师指导朗读(参见教参P170有关朗读语气提示)
4.教师范读
5.指导背诵
6.学生概括本节大意,明确结尾句在本文中的地位
三.1.引导学生看板书,结合课题思考,认识本文“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的特色。
2.找出课文中的对比,寻找各组对比之间的关系,并用图表示,并分析运用对比对论证中心论点的作用。
3.朗读课文,找出骈句,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本文“赋体文心”的特色。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多义词)
高一语文教案—《过秦论》 教学设计 第3篇
《过秦论》课文原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扣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qūn)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dí),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yī)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yōu)棘矜(qín),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duó)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nàn)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过秦论》是一篇内容非常丰富,语言极有特色的史论。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秦之过及借鉴意义,明确对比论证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词句。本设计突破传统的“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教学程式,抓住中心,精选语段、词句,设计若干讨论题,激发兴趣,训练思维,教学生学会自读文言文。
【设计提要】
本设计在学生对照注释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分三步设疑讨论:1、由标题引入第5段,讨论对比方法及结论的产生;2、从秦攻守之势的不同,讨论秦兴亡史的演变,理清文章思路;3、讨论“仁义不施”的表现及作者的写作旨意。在讨论中,强调教师点拨,精简知识讲授;强化诵读自学,重视语言知识,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
【设计实施】
1、层层对比揭秦过。
[设疑讨论]“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5段议论中。朗读第5段:(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2)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1)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明确](1)四种力量的对比可以表示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2)“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后以六合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3)从对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一个“何也”,水到渠成,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点拨]作者议论秦的过失,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从各个角度对比,极言陈涉弱小;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不够明显,但例句从课文第2段找来明显的句子,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当然,“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注意连用“也”字的语气及其强调作用。
[说明]这一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抓住对比即抓住了重点纲目;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课文内容,激起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紧扣原句,促使学生细读课文,理解文句词语,抓住重要句子、重点词语。学生学习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过程,也是自学文言文能力提高的过程。
[板书]
2、攻守势中看兴亡。
[设疑讨论]“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1~4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先从第5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自读1~4段,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并从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兴”或“亡”的史实。
[明确](1)“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议论的是“攻势”;“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议论的是“守势”。
(2)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层“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写“攻势”,第3段第二层写“守势”。
(3)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强国请服,弱国入朝;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采取了更为严密的措施: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点拨]“攻”指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指采取种种措施巩固政权,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写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要选择能够表现一个阶段强大的句子。
[说明]该讨论题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抓住中心句引发开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阅读语段,筛选信息,学习归纳。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正确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识。
[板书]
3、秦过为鉴可治国。
[设疑讨论]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挑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之过,是借秦作鉴,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点拨]“仁义不施”,换种说法是“施行暴政”,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现,在固守天下中表现得尤为厉害。主要体现在治国措施中。
[说明]将“仁义不施”这一抽象道理具体化,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思维深刻性训练、鉴赏评价训练、语言训练都得到落实。
[板书]
[总评]文言文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减肥消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积极思维,学会自读。本设计突破“字字落实,串讲课文”的传统教法,从标题入手,抓住全文中心句和重点语段,在论证方法、论据材料和写作主旨三方面设置讨论题,注意“意”“言”结合,创设启发思考、指导读书的情景,让学生在读书和思考中理解文意,掌握字词,培养自读能力,为本单元其他课文的讲读或自读提供了一个教学思路。
《过秦论》教学杂谈
〖文言文阅读教学“三字经”〗
品:品,品到八分透。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通常第一课时为疏通文本,第二课时探究文意。这种教学模式有一个较大的弊端,割裂文本讲词义既不利于文词的正确理解,也使学生陷于枯燥的词语讲解,失去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丝毫体会不到古文的美感,品不出古文的真滋味。
活泼好动的中学生都喜欢“新鲜感”,在刚接触新课文时的兴趣和热情最为高涨,如果一开始就接触晦涩枯燥的词语讲解,会使学生对课文学习的热情大打折扣。因此,我一般把对文言文的品析放在授课的第一课时,把对语法的理解及文本的翻译放在预习及第二或复习检测中。在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中,尝试把现代文教学中的“以主干性问题串联全文”的教学设计运用于文言文,把文言词语的理解贯穿于文本的理解中,既使文言词语的理解不脱离文本,也使学生在语境中兴趣盎然的投入学习之中,象欣赏现代文一样品味古文。
教学《过秦论》则由文末最后一句“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作为切入点来贯穿全文。总的来说,在这个环节中,尽量让学生体会原汁原味的古代语言,当然要做到十分透彻是不可能的,品到八分就足够了。对古代作品,基本的科学的认识和评价又不可缺少。
〖作文教学以读为本·授意学生在诵读中学构段谋篇〗
教材中的选文,大部分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它们的构段方法和语言表达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当有心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如,教学《过秦论》、《阿房宫赋》《师说》等课,都可以作类似的训练。这样一课一训,一训一得,学生构思成文就会意到笔随,挥洒自如。
〖营造良好情感氛围,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四、改变教学形式,营造良好情感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片面强调规范、秩序,老师一本正经地讲,学生循规蹈矩地听,没有老师的指令,学生不准打开课本看书,不准七嘴八舌议论,不准交头接耳交流等等。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削弱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废除一些陈规旧俗,给学生多一些自由宽松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学效果会更好。文言文地教学枯燥无味,大部分同学都对它不感兴趣,一次我上《过秦论》这篇课文,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昏昏欲睡,于是我宣布:“今天,我们来点新花样,不再是我讲你们听,反过来,你们讲我听。”学生们顿时来劲了。我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竞赛,按造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就课文的内容互相提问,答对了得十分,答错了扣五分,我担任裁判,给予指导。接下来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所提的问题不仅涵盖了课文的重点内容,同样暴露出同学们在学习中的很多问题。通过讨论和老师的指导,同学们都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予以弥补,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所以,课堂教学形式不能一成不变,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灵活组织,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高一语文教案—《过秦论》 教学设计 第4篇
教学目标:分析作品
一、导语设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把握本文的大意,现在我们一起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作品谋篇布局的特点。
二、分析文章构思精巧
提问:文章题目为"过秦论",在文章中真正指责秦之过的文字有多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作品内容?
明确:只有全文最后一句。
(第二问学生不易答出,可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提问:作者在文中设计几组实力对比?对比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秦国与九国实力比较,陈涉与九国贤士、谋臣比较。秦国实力不比九国联合起来的实力大,但秦统一了中国,陈涉的实力不能与九国君臣相提并论。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在学习现代文阅读时讲到的理清思路的方法,理清本文的思路。思考作者结构安排的独具匠心之处。
明确:秦的逐步强大--秦统一中国--为巩固政权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陈涉起义--对陈涉实力的分析--分析秦灭亡的原因。
秦王朝的实力秦国的实力九国中任何一国的实力陈涉的实力,但陈涉不畏秦王朝的强大,反抗强秦,导致秦的灭亡,可见强权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文章第一段叙秦之兴,第二段叙秦之亡,这两段的史料叙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作者却丝毫没有议论。但事实胜于雄辩,经过这两段生动的记述,读者对秦的.盛世转瞬即逝景况已深深印在脑中,对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内因导致已有认识,只是还未明确,此时作者将论点摆出,自然令读者信服。所以金圣叹说: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这足见文章构思精巧。
三、指导学生朗诵课文,体会课文的主题思想
主要侧重在对感情、声调、课文整体节奏方面的朗读指导。
四、指导学生体会文章开合自如的章法和说理的手法
可提两个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本文是一篇论说文,但记叙多于议论,这样安排内容是否得当,理由是什么?
2.作者在写作本文时,应用了哪些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借鉴?
(提示:写作手法的选用,如夸张、渲染、衬托、对照等手法的巧妙运用,骈、散句的运用,结构安排方面的特点。)
高一语文教案—《过秦论》 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预习安排
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殽(xiào)函膏腴(yú)合从(zng)(以下“约从”“从散”之“从”皆读zng)翟景之“翟”读zhái(凡姓皆如此读)墨翟之“翟”读dí(名)召(shào)滑之“滑”、王寥之“寥”皆依今读。
镞(zú)笞(chī)因利乘(chéng)万乘(shèng)之势将(jiàng)数百之众
二、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2.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暴政,“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
君主——子婴的过失。
高一语文教案—《过秦论》 教学设计 第6篇
一、缘起
战国纷争,群雄逐鹿,秦以边陲之地,纵横征伐,百有余年而一统天下,可谓盛极一时!可是,谁曾想这个盛极一时的王朝却短命而亡,亡得那样迅速,那样悲惨,又是那样的神秘,这不能不令世人感到震惊。自古以来,多少有识之士在震惊之余,不懈地探索其迅速崛起而又突然灭亡的原因,以期从秦王朝的盛衰兴败中汲取有益的教训。贾谊的《过秦论》正是这些探索文章中颇具影响的一篇,也是多年来中学教材的传统篇目之一。
《过秦论》问世二千多年来,一直受到政治、历史、文学等各界人们的关注。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文章内容丰富,涵盖博大,较之一般的文言文,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再从思想教育和思维训练的角度,进一步讨论一下作者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优劣长短,自然又增加了教学的深度和难度。笔者不想放过这样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机会,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在此向专家同好教正。
贾谊“仁义不施”一论,二千多年来一直是人们评价秦王朝的准绳。直到今天,提到“秦”,前面总要加一“暴”字,“残暴”几乎成了秦朝的代名词。“暴”就成了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诚然,秦王朝的统治是残暴的。但千百年来,残暴的统治岂止一秦!且不说揭竿而起的陈涉、推翻秦朝的刘项等,就说被后人称颂为英明君主的汉武帝、唐太宗、元始祖、明成祖、还有清代的康、雍、乾,请问,他们哪一个不残暴呢?然而,他们的“暴”不但没有灭亡,反而还获得了人们的交口赞誉!莫非真是“成则王侯败者寇”了吗?
于是,在疏通字词、理解文义的基础上,笔者采用设疑问难、层层导引的方法,让同学们暂时先把前人的定论和权威的理论“放在一边”,而以课文本身的文字为“本”,以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资料为“辅”,也来一个“过秦论”──讨论一下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二、过程
在讨论课之前,我先动员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教材本身、图书报刊、网上浏览、走访专家)搜集与秦灭亡有关的资料典故,从中筛选信息,找出有用的材料,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我通过多媒体屏幕,逐步展示问题,设疑问难,提供资料,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推理、判断,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大致过程如下:
问题一:作者认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很容易地回答: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笔者先分析阐述了“攻守之势异也”的意思,然后针对“仁义不施”这一观点,我提出了下面的问题,要求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回答。
问题二:两千多年来,人们一提到“秦”,前面总要加一“暴”字,“残暴”几乎成了秦朝的代名词。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一个王朝不残暴呢?
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课堂讨论十分热烈。
在五分钟的讨论中,同学们列举了很多王朝和著名的帝王,例举最多的有汉武帝、唐太宗、宋仁宗、清康熙、乾隆等,但都遭到了另一部分同学的诘责,很难取得一致意见。最终也没能举出一个“不残暴”的帝王来。
末了,笔者作了这样的小结:封建统治是专制统治,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独裁、神秘和随意。其最终、最高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他自己和他家族的特权,因此,对于一切妨碍帝王特权的言论和行为,即使是父子之间,兄弟关系,哪怕只是“可能妨碍”,也必然会遭到严酷的镇压和无情地杀戮。所以,封建帝王的残暴,乃是专制体制的必然产物。
既然历代帝王虽然“残暴”但并不亡国,那么,“残暴”也就不一定是秦王朝亡国的原因了。如果再探究一下与秦同时的六国的治国策略,还会给人一些新的启迪。于是,课堂讨论又转入了对课文的分析:
问题三:找出作者对六国旧贵族(以四君子为代表)的评价,联系六国最终不免于灭亡这一历史事实,我们从中得出什么样的启迪?
对于前一问,多数学生能很容易地找出来:“战国四君子”“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多数同学也能明确地认识到这就是所谓的“仁义”之举。但对于“仁义”之举并不能挽救六国灭亡的命运这一问题,学生们就感到十分困惑了。
笔者把握并利用学生的这个“困惑”,进行适当地引导:六国旧贵族是否“仁义”,我们暂不作讨论。但是,由他们“仁义”同样亡国这一点,可以推出:国家之存亡,与国君是否仁义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秦国之灭亡与“仁义不施”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问题四:从课文中筛选信息,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出秦王朝的“暴政”?
列举秦王朝的“暴政”,大多数同学都很容易筛选出来,课文罗列的主要有:
1、废先王之道;
2、焚百家之言;
3、隳名城,杀豪杰;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还有的同学补充了不少课外资料,主要有:
5、修筑万里长城;
6、兴建阿房宫。
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这节课师生重写“过秦论”的关键环节。因此,例举出上述“暴政”之后,屏幕上紧接着展示出下一个问题:
问题五:逐条分析上述“暴政”,指出哪些历代王朝都共有的措施?哪些是治国安邦所必须的措施?哪些是秦王朝所独有的新措施?
首先,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暴政”的具体含义:
1、“废先王之道”,指秦王朝废除了周朝的领主分封制而实行中央集权制的政策。
2、“焚百家之言”,要具体分析,焚书的主要对象是民间流传的儒家经典,而秦王朝的国家藏书馆中(即“博士官所职”)的儒家经典并不在焚烧之例。真正把许多图书典籍焚烧绝迹的罪魁不是秦始皇,而是项羽!项羽进关,杀秦子婴,火烧咸阳,大火三月不息,多少文化典籍与艺术精品付之一炬。
3、“隳名城,杀豪杰”,指的拆除六国原有的都城与军事设施,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一;杀戮六国的将士,以巩固新生的政权。
4、“收天下之兵”,收缴民间散落的兵器,防止人民起兵造反。
5、“修筑万里长城”,其实,在秦统一之前,燕、赵、秦早已修筑了各自的长城,统一后,秦所做的工作不是“修筑”而是“连接”,即将三国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这样的工程,其耗资耗力与当初燕、赵各自修筑长城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况且,这样的工作,对于巩固边防,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十分必要的。
6、“兴建阿房宫”,王朝初立,大兴土木。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对这些“暴政”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归纳整理、得出结论的能力。经过辩论,相对统一的意见是:
历代王朝所共有的措施:2、“焚百家之言”;3、“隳名城,杀豪杰”;6、大兴土木;
治国安邦所必须的措施:4、“收天下之兵”;5、“修筑万里长城”;
秦王朝所独有的新措施:1、“废先王之道”。秦以后的二千多年,所有的改朝换代,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秦王朝的中央集权制。故前人有“千古一秦”之说。
明白了上述“暴政”的真实情况,笔者不失时机地指出:焚书、毁城、杀人、弱民,这些严酷统治,一则是维护新兴的中央集权制所必须采取的过激措施,二则历代王朝都曾采用而并没亡国。这自然也不能成为秦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而“废先王之道”这一革故鼎新的举措,乃是唯秦独有!“废先王之道”──废除分封制而建立中央集权制,既毁灭了六国旧贵族的昔日的繁华,也毁灭了秦朝新贵族的封王美梦。
为了阐明这一点,笔者在屏幕上又展示一则资料:
问题六:读下面一则资料,从中得到什么启迪?
秦立国之初,始皇革除了领主分封制而实施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这一政策破灭了新兴贵族封王立侯的美梦,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权贵们纷纷找老丞相王绾,为了敦促秦王恢复分封制,王绾煞费苦心地带着秦始皇的两个皇子上殿,历数皇子的功绩,要求给皇子加封。始皇洞察其奸,识破了他们借分封皇子而倒退复辟的阴谋,坚决地予以严词批驳。
有学生指出:秦朝的新兴贵族也不理解、甚至反对秦始皇的改革举措,由此可知,秦王朝建立新型的革命的中央集权制,任务是多么艰巨,阻力是多么强大!
为了加深印象,笔者又展示了下一个问题?
问题七:以上都是秦王朝的内部原因,从课文中找找,其灭亡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多数同学迅速指出:陈涉起义;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笔者又问:“山东豪俊”指的什么人?
同学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六国旧贵族。
问题八:把“废先王之道”和“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结合起来,你能得出什么推论?
同学们的讨论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废先王之道”,不仅毁了六国旧贵族的家园,也毁了秦朝新贵族的美梦,因而激起了新老贵族的共愤。“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充分说明了六国旧贵族推翻秦王朝的迫切心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陈涉”乃是秦朝子民,而“山东豪俊”乃是被秦所灭的六国旧贵族。“陈涉”和“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也就是新、老革命勾结起来,共同扼杀了新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三、反思
经过一番讨论与探究,同学们认识到,秦王朝的迅速灭亡,并不是、起码不仅仅是贾谊所说的“仁义不施”,而是因为秦的“废先王之道”这一超前的革新举措,是新老革命联合起来共同扼杀新生政权的结果。不过,我们作这一番探究,并不是为秦翻案,更不是批评贾谊,而是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一个新生的进步的事物,总是超前的──超越当时大多数人的认识水平,因而也不能即刻被公众理解和接受,因此,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中央集权制取代领主分封制是这样;资本主义取代封建集权制也是这样的。
2、秦王朝是灭亡了,但秦王朝的典章制度并没有灭亡,“汉承秦制”,“千古一秦”,充分说明了秦王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在历史前进中重要意义。
3、贾谊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学派的知识分子,他的“仁义不施”的错误结论是由于历史和个人的认识局限所致。但他能够在两千多年前向当时的汉王朝提出“仁政爱民”的政治措施,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但是,在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应该“劝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如果仍然重弹古人的旧调,那可真是十分遗憾而又十分悲哀的。
高一语文教案—《过秦论》 教学设计 第7篇
一、知识要点
1.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西汉洛阳人。年轻时就极负才名,深得文帝赏识。年仅20岁,就被召为博士,一年后,又升为太中大夫。贾谊学识渊博,有卓越的政治才能,曾针对时弊提出一套改革政治和法律的主张,却因此遭贵族和大臣们的嫉恨。他们在文帝面前毁谤贾谊,文帝逐渐疏远他,把他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念及其才,召回京都,拜为梁怀王太傅。此间,他又多次上疏,对抵御匈奴,发展农业生产,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提出过很有见地的意见。公元前169年,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自伤未尽太傅之责,更愁怀才不遇,"常哭泣,后岁余,亦死"。年仅33岁,所著文章,刘向编为《新书》。
2.本文是史论。古人权衡时事,多以史为鉴。彰往察来,发人深省。所以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贾谊生活的时代,是汉王朝刚刚建立不久。经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长达5年之久的楚汉之争,连年战乱,使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极需要发展生产力,使广大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贾谊针对这种社会现实,作《过秦论》,"过秦"意即责秦之过,批评秦始皇施行暴政,从而达到讽喻汉文帝推行仁政的目的。
3.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新书》是贾谊所著的一部政论著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全文引用了这篇文章,可见本文的重要;《文选》是一部文学总集,选入此文,正表明它的文学价值也是很高的。
4.本文叙事极力铺张渲染,气势磅礴,要认真欣赏文章的文采,学习综合运用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经验。本文结构上最大的特色是对比鲜明。
5.学习本文要注意的常用词有:厚、通、制、兵、 余、亡、北、金、信、利、家、势。
二.能力训练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B.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2.红色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宽厚而爱人
B.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C.蒙故业,因遗策。/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D.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红色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B.而迁徙之徒也。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与"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兵不血刃 短兵相接
B.兵凶战危 兵连祸接
C.兵精粮足 兵临城下
D.兵不厌诈 兵贵神速
5.红色词与"外连衡而斗诸侯"的"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B.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D.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6.不含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B.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C.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7.红色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B.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C.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8."序八州而朝同列"的意思是:
A.秦国跻身于诸侯之列,终于一统天下。
B.秦国统一天下使诸侯都来朝见。
C.诸侯与秦国地位相当,然而终被秦国消灭。
D.诸侯与秦国实力悬殊,终被消灭。
9.文中关于陈涉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说陈涉处处不如九国,显然是对陈涉抱有成见,是应该批判的。
B.作者说陈涉处处不如九国,说明作者鄙视农民起义领袖,正反映作者的阶级局限性。
C.表面上看,作者似乎在贬低陈涉,他的意思却是要说明陈涉与九国相比,虽地位卑微却起了扭转乾坤的作用,反映了作者立论的客观性。
D.表面上看,作者用对比的手法贬低陈涉,他的意图却是要说明陈涉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反映了作者历史观的进步性。
阅读《过秦论》中篇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四海养。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秦虽并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异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颈而观其亡。
10.红色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并海内,兼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B.不信功臣,不亲士民/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废王道而立私爱
D.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孝公既没
11.解释句中的词语:
①强凌弱,众暴寡。 暴:
②焚文书而酷刑法。 酷:
③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易:
④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建:
12."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的意思是:
A.先推行欺诈暴力取得天下,然后推行仁义,这说明取得天下必须从暴力开始。
B.先推行欺诈暴力取得天下,然后推行仁义,用暴力的办法来统治天下。
C.把欺诈暴力放在前面,把仁义道德看得不那么重要,用暴力的办法来统治天下。
D.把欺诈暴力放在前面,把仁义道德看得不那么重要,这说明取得天下必须从暴力开始。
答案:
1.D 2.D 3.A 4.A 5.D
6.A 7.B 8.B 9.C 10.D
11.①欺凌,损害。②使……残酷。③改变 ④建立
12.C
长发飘飘短发摇摇
高一(3)申羽
当我还是个小女孩,很小很小的小女孩的时候,就开始梦想着拥有一头乌黑飘逸的长发,像电视中出现的那样的长发。那时的洗发液广告远不及现在的引人入胜,但仅仅是画面上女子甩头发的动作,足以使那颗种子深深地埋进我幼小的心灵中。
我细心地呵护着头发--尽管它并不美丽。我坚持每周洗两次头,并且用护发素护理--在当时,这已经算是对头发的最高待遇了,我却仍不满足。一次突发奇想,决定用搽脸油"护发"--按我的理论,护肤品的效果应远强于护发素。后来幸亏妈妈发现得及时,才避免了一场笑话的产生。现在想想,那时的我尚不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急于求成得可爱、可气、又可笑。
那时还特希望有人--当然是除了妈妈之外--能够当面夸我头发好。可是等了好久,欣赏我秀发的人也始终没有出现。直到有一年冬天,几个好朋友在一起玩时,一个女孩突然说:"申羽的头发真好,又黑又亮!"我听后笑了,灿烂得如那冬日的阳光。那等待许久的赞美被人道出,心中甜美的感觉至今回想都尚存甜意。
事后才想起那天阳光充沛,每个人的头发都是一样的黑亮。不过对那女孩,我是一直心存感激,以至在很久一段时间中都把她当知音看待。
当我终于可以自豪地把头发束在头顶,让垂下的发丝在脑后招摇时,却听到了这样的所谓的科学依据:(留)短发可以保护发质。为了若干年后的那个长发梦,加之妈妈在一旁反复撺掇--她对每早为我梳头"深恶痛绝"--我终于同意剪发。
那天很正式地穿上我最爱的衣服,拉着妈妈到街边为我留影纪念--后来就去了理发店,伤心欲绝地看那好容易留起的长发无声地落下--再后来,那张穿着白毛衣,披着及肩长发的照片,被妈妈放进了钱包里。
剪发之后,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是有些东西--如那个娇气软弱的小女孩,如那个遇事动辄就掉金豆的孩提时代--随着长发一同逝去了。
那一年,我八岁。
"娃娃头",齐耳短发,再不然就是"假小子头",这是我剪发后先后试过的发型。"娃娃头"不适合我的脸型,齐耳短发显得老气,"假小子头"倒是方便,只是--
"大哥哥,请问现在几点了?"
"宝宝乖,不要碰哥哥的小兔子。"
……
类似的笑话闹多了,我已习惯。最可气的是班里的男生指着我刚剪的头发在后面窃笑,美其名曰"猪鬃"--我的发际低,有时脖子后面剃得不很干净,黑乎乎的一片,实在有伤大雅。
那时剪头,一半是在家让妈妈练手,不然就随便找家理发店,马虎了事。师傅们手艺各有千秋,加上发型轮换,着实谈不上有什么风格,有什么个性。只知道每次就说:"短,短点就行。"就像那时的我,谦逊随和,却少了锋芒,少了灵性。
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混完了小学。
上初中,发型就没再变--短发--女生中最短的头发。这桂冠我戴了三年,无人能及,也当之无愧
。
那时不长个,头发却长得飞快。每月一剪,每次剪完头,进班都会引起不小的轰动。最苦的是同桌的男生,每每总是无辜地被当作参照物--好事之人总愿将我们的头发作比,结果常让男同胞无地自容。
三年中一直爱着那头短发--并非是屏弃了儿时的梦想,只是学着更现实。免去了洗发时的费时,省下了每天梳头的繁琐,挤出时间,获益的是自己。
那时酷爱长跑。本没有体育特长,也非自虐倾向,只是喜欢看阳光下自己跑步的身影,还有那随着轻松的步伐,一起跃动的蓬松的短发。跑着,跳着,陶醉着,满足着,似乎轻盈得就要融入那红色的跑道,那金色的阳光。
喜爱短发,也因为它帮我确立了一个精练能干的形象。我应该是出色的--至少看上去。于是我隔天洗头,用最好的洗发液--飘逸的短发给人自信的感觉,也带给自己一份信心,一份好心情。
初中的我不苟言笑,也表现的太过坚强,以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我是自主的,是独立的,不需要帮助,也势必会拒绝帮助的--我的身份是给予他人关心与爱的天使,而非接受施舍的弱者。只是有谁知道,我多需要一个可以依赖的怀抱,却忽略了我梦中那长发飘飘的新娘。
现在的我,又开始蓄发了。已非单纯地圆一个梦,只是在寻找,寻找一种改变,寻找一个全新的自我。
长发飘飘,飘飘……
短发摇摇,摇摇……
[评语]
一个关于头发的故事,一段难忘的成长历程。小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柔美的语言,借"头发"展示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自我。
高一语文教案—《过秦论》 教学设计 第8篇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整理归纳文中的实词、虚词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语】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秦朝)秦朝是很强盛的,李白说“秦王扫六合,虎势何宏哉”。秦朝统一天下时,势不可挡,所向披靡。然而,它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它治理天下时天怒人怨。为什么统一天下时秦王朝势不可挡,而治理天下时却天怒人怨呢?历史上很多王朝都想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有益的教诲,为自己的统治提供借鉴。《过秦论》就是一个非常有见解的阐释。
【作者介绍】
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辞赋家、政论家,年轻时就很有才名,二十多岁就被汉武帝召为博士,不久就升任大中大夫。他在政治上主张削弱藩王的势力,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对外主张全力抗击匈奴,对内主张发展农业以增强国力。由于他直言敢谏,在朝廷上极力主张革除政治弊端,因而触犯了当时权贵们的利益,于是遭到众多权贵的攻击和排挤,终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又被召为梁怀王太傅。怀王年轻,喜欢纵马奔驰,不慎坠马身亡。贾谊自惭失职,郁郁而死。贾谊的政论文如《论积贮疏》、《治安策》、《过秦论》等,分析形势,切中时弊,有深刻的独到见解,被鲁迅评为“西汉鸿文”,“疏直激切,尽所欲言”。他的辞赋也很有名,以《鵩鸟赋》、《吊屈原赋》为代表。
【解题】
汉文帝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贾谊因此写了这篇政论文来为他提供政治上的鉴戒。“过”:动词,指出过失,过秦,指出秦的过失;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文章共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总结评论了秦始皇、二世、三世子婴三代治秦的过失,既总结了秦亡的教训,也肯定了秦亡之前的成就。教材选的是第一部分。在中国散文史上,《过秦论》首创了“史论”这一体裁,对汉以后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作者偏于注重文章豪迈的气势,文中列举的论据与史实或许有出入的地方。
【字词、文言知识点和内容】
1、秦的过错究竟是什么?课文中有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观点,哪一句?
明确: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2、作者说“攻守之势异也“,那么秦攻和秦守时形势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根据秦如何攻而一步步强大,如何守而一步步败落的发展过程,为文章归纳各段落大意。
崛起:地利、人和、内政、外交
发展
秦:南取,西举、东割、北收—宰割、分裂反衬
诸侯:统帅之坚、阵容之整齐、文臣武将之多、军队数量之众—请服、请朝(对比)
前期:奋余烈、履至尊、取百越、却匈奴
过秦论
极盛后期:焚百家、杀豪杰、弱人民、严控制
设想:据高城、临深渊、守要害、传万世
始皇:余威震于殊俗
灭亡陈涉:出身、才能、兵力、武器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陈涉:平民锄耰棘矜谪戍之众深谋远虑成败
地位装备军队素质能力异变仁义不施,
析因九国:君王钩戟长铩九国之师向时之士(对比)攻守之势
前期秦:致万乘之势、百又余年、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功业相异也
后期秦: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反(对比)
【本文特点】
1、用叙事来说理(提示:题目为“过秦论”,即指出秦的过失,按常规的逻辑推理,似乎该一点点的罗列出秦的过错。因此从题目来看,它是一篇论说道理的说理文。但从文本内容来看,是不是全部都在说理呢)用叙事来说理,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2、用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几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这样,气势充沛,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3、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
【“请君入瓮”的故事】
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审问周兴,周兴还不知道。来俊臣假意问周兴:“犯人不肯认罪怎么办?”周兴说:“拿个大瓮,周围用炭火烤,把犯人装进去,什么事他会不承认呢?”来俊臣叫人搬来一个大瓮,四面加火,对周兴说:“奉令审问老兄,请老兄入瓮!”周兴吓得连忙磕头认罪。比喻拿某人整治别人的法子来整治他自己
《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
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膏腴(yú)逡(jùn)巡藩(fān)篱蹑(shè)足
B、迁徙(xǐ)崤(yáo)函鞭笞(tāi)锋镝(zhé)
C、瓮牖(yǒu)黔(qián)首氓(méng)隶劲弩(nǔ)
D、万乘(shèng)铦(guā)利钩戟(jǐ)阡(xiān)陌
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名词
(1)崤函之固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2)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4)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6)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词类活用之名词作动词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使动用法
外连横而斗诸侯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吞二周而亡诸侯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序八州而朝同列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被动句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3)宾语前置句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一词多义
(1)制
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2)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吞二周而亡诸侯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3)利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5)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蒙故业,因遗策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6)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7)以为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为桂林、象郡
……,以为固
二、译句
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2、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4、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7、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8、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教学反思
《过秦论》是贾谊的一篇非常有气势的政论文。从此文来看,贾谊是颇富才情的,他是西汉时期杰出的政论
家和辞赋家,作为一个伟大政论家,他二十岁时就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
但贾谊的一生或许是个悲剧,贾谊的悲剧不在于怀才不遇,因为他的才不是一般的才,而是一种足以作为帝王之师的才。为帝王师,为皇帝出谋划策,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何等的荣耀。贾谊生前支了不少招、出了不少谋,但后人公认其招其谋见用者稀,于是便由李商隐来发一长叹。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贾谊和中国许多文人一样,都没办法真正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常常被排除在帝王之外,渴望得到帝王的赏识却偏又不能如愿,于是他们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文字功夫上,铺排纵横,洒洒洋洋,用文字本身来吸引舆论的关注,进而争取得到皇帝的欣赏。无疑,贾谊也是如此。我们来看看被后人惋惜和崇敬的贾谊以及贾谊的《过秦论》。从《昭明文选》到《古文观止》似乎历代文人都将此文奉为经典,可见其文字铺排渲染之功力。贾谊之写《过秦论》气盛而情浓,仿佛一战国纵横家再世。
贾谊是在大汉朝开平盛世之下写此文的,独见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他对秦王朝的统一过程是极其赞美的,不惜波墨如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种汪洋恣肆笔锋大概也只有贾谊才能写得出了。秦王朝争得天下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但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农民义军的打击下还不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于是他很自然地就说出了这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尽管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贾谊确有先见之明,但我不知道处在歌舞升平中的汉文帝看了此文后心中有何感喟,不知这是不是贾谊的悲剧根源之所在,因为高高在上的帝王更喜欢歌功颂德的文章,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标榜自己是个贤明的君主。
我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把《过秦论》这么大气的文章和那个因梁王堕马而郁郁寡欢、从而早逝的贾谊联系在一起,我不知贾谊是否是自己选择这样的一种悲情生活,而正是这种选择才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猜解。而正是这种悲剧,才得到了司马迁的赏识,以至于为他写传记时,把他和屈原列在了一块,在司马迁的心中,他是极喜欢磨难英雄的,在他看来,屈原和贾谊是同一类人,虽然他们的人生是个悲剧,但他们同样可以让后人景仰。
我不知道是贾谊成全了文学史还是历史成全了贾谊,亦或是贾谊自己成全了自己。无论如何,贾谊都为我们留下了经典性的文字。他让我们知道,即使看似最枯燥的政论文,依然可以写得很壮美
高一语文教案—《过秦论》 教学设计 第9篇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主张“施仁义”的进步意义局限性。(难点)
2、了解先进行论证,然后得出结论以及运用对偶、排比的写作方法。
3、掌握一些常用的多义词,疏通文意。(重点)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和他写作本文的目的;
2、了解秦国日益强盛的情况;译析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解题(板书课题及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年青时就有才名,经人荐举,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升至太中大夫。他学识渊博,很有抱负,曾针对时弊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法律的主张,但遭到了守旧的贵族和大臣们的打击和诬陷,被迁为长沙王太傅深为忧伤愤懑,四年后改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自伤未尽大夫之责,经常哭泣,以至郁郁而死,年仅33岁。
后人辑他的文章为《贾长沙集》,另《新书》十卷。
贾谊是汉代杰出的政论家。他在政治上强调要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政权,全力抗击匈奴的侵扰,主张重视农耕以充裕民食。
二、生朗读一、二段,正音
三、译析一、二段,理解文意
1、始强:
条件:
地利──据、拥。
人和──君臣固守。
政策:
内政──务、修。
外交──外、斗。
2、日强:
文治──蒙故业,因遗策。
武功──四方攻伐。
六国──合纵缔交、九国不进。
结果──纵散约败、割地赂秦。
第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
译析三至五段;总结课文;完成练习;背诵三至五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过秦论》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一句中“制”字后省略了什么?(之以)
3、注音:
崤逡笞隳镝牖
二、讲析三、四、五段(方法:读、讲、背)
1、始强。
2、日强。
3、极盛:
外交──执、御,百越俯首、北却匈奴。
内政──执、鞭,隳城杀杰、废道焚书。
4、灭亡:
陈涉:
人力──疲弊数百。
出身──贫苦农民。
才能──不及中人。
物力──斩木为兵。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5、亡因:
秦:
国力──非弱。
余威──震于殊俗。
地利──自若。
昔──序八州。
今──七庙隳。
陈涉(与六国比较):
地位──非尊(不可同年而语)。
武器──非銛。
实力──非抗。
战术──非及。
结论: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三、总结多义词
1、制:
制其兵:控制,统率
制其弊:*
制六合:控制)
增其旧制:规模
制礼作乐:制定
周制……:制度
2、金:
金人十二:铜
金城千里:牢固
闻金声而止:锣
3、势:
万乘之势:权力,势力
攻守之势:形势
兵势强盛:势头,力量
四、析讲
1、三段,秦始皇是怎样统一天下的?统一天下后实行了什么样的政策?
外交上,执长策而御宇内。用武力统一中国以后,国力空前强盛。开头用五句话写出了“威震四海”的局面。接着又以“百越俯首”“北却匈奴”的事例,写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又扩展了版图,巩固了边疆,国力强大之极。
第二层,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废道焚书”、“隳城杀杰”,迅速把它的统治置于同人民敌对的地位。更有甚者,他穷兵黩武,想凭借险要的地势(“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仗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和依靠“良将劲弩”、“信臣精卒”来实现自己的统治,自以为这样就奠定了“子孙万世之业”。
2、课文前三段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写?
前三段是本文的第一部分,叙述了秦国从开始强大一步步发展到统一中国以后赫赫威势。作者这样写,都是为下文写秦国的迅速灭亡做衬托文章。
4、强大的秦国是怎样灭亡的?
这一段的第一句,对秦国的势力的强大再扬一笔,做足文章;接着,用“然而”一词,调转笔头,把整个文章转到反面。先写陈涉出身,次写才能,再写人力,后写物力,接着,写由陈涉起义引起的巨大反响,“天下响应并起亡秦”。这一段是本文的第二部分,写秦国在陈涉发动的起义面前迅速灭亡的史实。
5、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段在上述大量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进行总结。(见板书)拿秦与陈涉进行比较,照应第1~3段与4段,最后用“何也”引出全文结论。
6、辩证分析:怎样看待秦亡的原因?作者的看法是否正确?
从结论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主张“施仁义”来统治的。这种思想属于儒家的政治思想的范畴,是对孟子“施仁政”这一思想的发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秦国的逐步强大以至迅速灭亡,有着经济的、政治的多方面原因,不能以“仁义不施”作为的原因。但是,应该看到,秦朝的统治者奉行愚民政策,激化了矛盾,的确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作者“施行仁义”的主张是针对汉初的政治而提出来的,在客观上对人民是有利的,所以有它一定的进步意义。
7、归纳主题:
本文论述了秦朝由盛到衰的变化中所犯的过失,分析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申述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仁义的主张。作者的目的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
8、分析写作特点:
⑴列举大量事实进行论证:(举例论证)
1~3段皆写秦强,作者列举大量史实,先写始强,次写日强,最后写秦终于统一天下,建立了巩固的统治。写来气势充畅,有如江河行地一泻千里。4段用“然而”一转,写出了秦国的迅速灭亡。5段对以上事实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用“何也”问句导出全文结论。
这种列举大量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收到了水到渠成之功,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⑵对比论证:
1~3段与4段对比;5段内比;2段内比。
⑶对偶、排比,广泛运用。
9、本篇为何从秦孝公写起?能否舍去一、二段?
(培养辐射思维能力、扩散思维能力。)
五、完成课后练习
高一语文教案—《过秦论》 教学设计 第10篇
教学目的:
1、了解“赋”的特点;
2、从秦的灭亡中吸取教训;
3、文言词语的活用,语文教案-过秦论。
重点难点:
文中“议论”所包含的意思,四个“后人”的意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型:课内自读课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题解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为别于杜甫,后人称他为“小杜”,又将他与李商隐并列,称为“小李杜”。
阿房宫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始建,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阿房村。为建造这座宫殿,秦统治者曾征集劳动力七十余万,开采了大量的石料,砍伐了大批木材。可是至秦灭亡也未全部完工,故未正式命名。据说时人因其前殿所在地名阿房,故称“阿房宫”。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本文表面上写秦因营造阿房宫,挥霍无度,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借古讽今,意在规劝敬宗李湛,不可淫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
二、赋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三、阅读课文,反复朗读。
学生自读,教师范读。
四、结合“自读提示”和“注释”,分段阅读课文,教师指点。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过秦论》。
开首十二个字用两组偶句,极省简地待了阿房宫建造的背景和巨大的耗费,文中“毕”“一”“兀”“出”都是动词。
接着,由外至内,由物及人,用骈散间杂的句式来写。
第二自然段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的基础上,极写宫中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收藏”和“经营”是动作名;“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是压缩复句,其中“鼎”“玉”“金”“珠”为名作状,“铛”“石”“块”“砾”为名作动。
五、作业
熟读1-2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二、学生自学3-4段,教师点拨。
第二部分(3-4自然段):由古及今,铺写秦始皇骄奢淫逸,终于导致灭亡,讽喻当朝切勿重蹈覆辙。
第3段开始转入“体物写志”,作者用推理分析的方法承论,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
文章的最后一段,充分表达了作者写此赋的用意――“寄托讽喻”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统治者的覆辙。文中除第三个“后人”指唐以后的'统治者外,其余三个“后人”皆指秦以后的统治者,主要指唐朝统治者。
小结:文章两大部分铺事写志,层次极其分明,铺事是写志的基础,而写志才是铺事的目的,结构严谨。因此,文章铺陈虽含夸张,却不显浮靡;议论虽纯属言理,却不显拘谨。
本文关于历代王朝崩溃皆始于自身*败堕落的观点,以及节用爱民的主张,无疑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作业
(1)、“思考和练习”(五)
1、未龙何云:(天上)没有云彩,怎(会有)蛟龙(腾空)?
2、不霁何虹:不是雨过天晴,怎(会有)彩虹(凌空)?
3、鼎铛玉石:把宝鼎视为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
4、金块珠砾:把黄金视同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儿。
高一语文教案—《过秦论》 教学设计 第11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背诵课文3、4、5段。
能力目标
1、归纳掌握“制、亡、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七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逐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3、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难度较先秦散文小,宜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的鉴赏,写作特色、语言特点的分析鉴赏皆融于诵读中。
2、评品法。从品评鉴赏的角度,通过设置几个鉴赏点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具体赏析该文写作的独到之处。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贾谊的文章,尤其是政论文,历史上向来评价很高,鲁迅先生曾誉之为“西汉鸿文”,《新编中
国文学史》称《过秦论》为“政论文之楷模”。从《史记》、《汉书》、《昭明文选》到明清乃至当今的古文选本,几乎都录入和收选了《过秦论》,特别是上篇。历代评论名家都说它“雄俊宏律”、“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是古今第一“盛”文章。
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它的气魄吧!
二、解题:
1、简介作者
贾谊(公元前200—公元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甚为失意,渡湘水时写《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比。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后梁怀王坠马而死,贾生亦伤心而死,死时仅33岁。贾谊的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思想,他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的.主张,在当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写作背景。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此前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极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与民休息”。他多次上书,评论时政,《过秦论》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指出秦王朝倾覆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失去民心,借秦之过劝谏汉文帝“安民”,并实行政治改革。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文体特点。
《过秦论》是一篇政论文,“过秦”即批评秦之过错的意思,批评秦的过错意在总结历史教训。“论”是古代议论文的一种。
三、诵读、疏通、理解课文:
1.一词多义:固、亡、利、遣、度……
2.词类注用:
3.铺张夸大:用赋的手法写议论说理的散文。
4.文言对举:
①词语对举: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②分句对举: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③排比(对举的扩展):……之属为之谋;……之徒通其意;……之论制其兵。
四、讨论:本文的写作特点。
【参考观点】
(一)优:
1.善用对比、排比、对偶等修辞。
如对比:秦国与秦朝,秦朝与陈涉,九国与秦国,九国与陈涉等。
2.条理清晰:
(二)质疑:
1、叙多于议。
2、扣中心欠紧。
高一语文教案—《过秦论》 教学设计 第12篇
教学目的: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一、导语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投影(一)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
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投影(二) 贾 谊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
投影(三)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四)
生字:
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
一夫作难(nàn)
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
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
②语气提示
[教学步骤]一、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一)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选一学生朗读第一段。
朗读提示: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整段以中速读。
集体朗读第一段。
选学生读第二段。
朗读提示:应注意一下两方面:①秦国“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都”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从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最后一句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即可。
学生齐读第二段,体味语意。
男生齐读第三段。
(二)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研读课文,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学生速读后明确: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朗读指导: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集体朗读第三段,背诵。
女生齐读第四段。
教师提问: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学生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朗读指导:
①“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
②“然”急
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读出对比情调。
③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集体诵读一次。
教师提问: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学生默读思考。
明确: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集体诵读第五段。
三、全体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尝试背诵课文三至五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三、四、五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检查背诵。师生回顾交流西汉初的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过秦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总结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一、教师示范背诵,学生低和
集体背诵三、四、五段
二、回顾汉初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提问: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讨论明确:
①“施仁政,行仁政”。
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
③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三、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
四、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教师提问:请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初步归纳其活用的规律。
学生讨论明确。
高一语文教案—《过秦论》 教学设计 第13篇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2、了解议论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
3、了解文言句子中省略成分和词类活用现象。
4、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布置预习】
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背景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的文学家。年少时有才,被孝文帝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参与政事,深受器重。后遭权贵嫉妒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转为梁怀王太傅。终因怀才不遇,年仅33岁就抑郁而死,司马迁写《屈原贾生列传》。
背景:
1、战国末期与社会历史概况: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先后进行改革。魏,李悝的变法;楚,吴起的变法;韩,申不害的变法;秦,商鞅变法。
秦过逐渐强大,于前221年灭齐,统一天下。施用严刑苛法,横征暴敛,大兴土木,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2、西汉初期的社会状况: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二、破题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
三、分析课文的一、二段
第一段:写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和基本国策及秦开始强盛。
对内:商鞅变法,发展生产,扩充军备。
对外:实行“连横”,各个击破。
第二段:写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业。
第一层:写三代秦君的功业。
第二层:写列国合力对付秦国。
第三层:九国兵败,臣服于秦。运用对比,反寸秦国的强大。
第四层:一笔带过孝文王和庄襄王,过度到下文。
小结。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
1、请同学朗读第三段:
第三段:写秦始皇的功业,即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一层:写秦始皇的“攻势”。
详细铺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皇权,并正面铺叙中现出*的“魔影”,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第二层:写秦始皇的“守势”。
实行愚民政策,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运用排比和夸张手法,展秦盛极一时的气势,以反寸下段秦的迅速灭亡。
第四段:写陈胜起义的情况和秦的结果。
极力详述陈涉出身低微,起义仓促,士卒弱小,兵器劣钝--平凡之极。
“然”字一转,突出了“小”但不可忽视,正因为人们恨秦,故仁义不施而使整个天下都是秦的敌人,终使秦王朝的守势狼狈不堪,为主题的昭彰作了铺垫。
第五段: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第一层:指出秦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呼应开头)。
第二层:将陈涉的实力和九国对比,呼应3、4段,设问导出结论,这正表明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即:提倡仁政,反对*。
第三层:将陈涉与秦国实力对比,得出结论“仁义之不施……”。
三、归纳
1、对比手法的运用:
⑴秦国与九国实力的对比;
⑵秦国与秦朝的实力的对比;
⑶陈涉与九国的实力的对比;
⑷陈涉与秦朝的实力的对比。
2、本文是史论,叙多于议,形象议论法。
3、语言生动形象:
⑴华丽的词藻;
⑵铺排的气势;
⑶排比的运用。
四、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课课练》。
高一语文教案—《过秦论》 教学设计 第14篇
【设计意图】
《过秦论》是一篇内容非常丰富,语言极有特色的史论。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秦之过及借鉴意义,明确对比论证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词句。本设计突破传统的“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教学程式,抓住中心,精选语段、词句,设计若干讨论题,激发兴趣,训练思维,教学生学会自读文言文。
【设计提要】
本设计在学生对照注释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分三步设疑讨论:1、由标题引入第5段,讨论对比方法及结论的产生;2、从秦攻守之势的不同,讨论秦兴亡史的演变,理清文章思路;3、讨论“仁义不施”的表现及作者的写作旨意。在讨论中,强调教师点拨,精简知识讲授;强化诵读自学,重视语言知识,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
【设计实施】
1、层层对比揭秦过。
[设疑讨论]“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5段议论中。朗读第5段:
(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
(2)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1)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
(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明确]
(1)四种力量的对比可以表示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
(2)“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后以六合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
(3)从对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一个“何也”,水到渠成,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点拨]作者议论秦的过失,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从各个角度对比,极言陈涉弱小;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不够明显,但例句从课文第2段找来明显的句子,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当然,“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注意连用“也”字的语气及其强调作用。
[说明]这一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抓住对比即抓住了重点纲目;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课文内容,激起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紧扣原句,促使学生细读课文,理解文句词语,抓住重要句子、重点词语。学生学习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过程,也是自学文言文能力提高的过程。
[板书]
2、攻守势中看兴亡。
[设疑讨论]“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1~4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先从第5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自读1~4段,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并从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兴”或“亡”的史实。
[明确]
(1)“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议论的是“攻势”;“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议论的是“守势”。
(2)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层“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写“攻势”,第3段第二层写“守势”。
(3)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强国请服,弱国入朝;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采取了更为严密的措施: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点拨]“攻”指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指采取种种措施巩固政权,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写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要选择能够表现一个阶段强大的句子。
[说明]该讨论题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抓住中心句引发开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阅读语段,筛选信息,学习归纳。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正确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识。
[板书]
3、秦过为鉴可治国。
[设疑讨论]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挑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
(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之过,是借秦作鉴,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点拨]“仁义不施”,换种说法是“施行暴政”,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现,在固守天下中表现得尤为厉害。主要体现在治国措施中。
[说明]将“仁义不施”这一抽象道理具体化,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思维深刻性训练、鉴赏评价训练、语言训练都得到落实。
[板书]
[总评]文言文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减肥消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积极思维,学会自读。本设计突破“字字落实,串讲课文”的传统教法,从标题入手,抓住全文中心句和重点语段,在论证方法、论据材料和写作主旨三方面设置讨论题,注意“意”“言”结合,创设启发思考、指导读书的情景,让学生在读书和思考中理解文意,掌握字词,培养自读能力,为本单元其他课文的讲读或自读提供了一个教学思路。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