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2022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精简4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3周前

2022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精选4篇)

2022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 第1篇

  科技文阅读解题技巧

  教学目标

  总的目标是通过复习,能阅读一般社科类、科技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理解文章。即:(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3)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

  (二)分析文章。即:(1)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2)分析文章的结构;(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鉴赏评价。即初步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高考科技文阅读解题技巧[来源:高考资源网]

  所谓科技文,是指研究自然科学与技术的文章。高考中选用的科技文往往反映的是当今人类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和最新的科研成果。我们阅读它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技信息的过程。高考科技文阅读测试是比较成熟的试题,命题者积十年的出题经验,在陷阱设置方面绰绰有余,而我们广大考生基本上是一年才做上一次,对它们的认识难免陌生,有的甚至拿到题目有一种畏惧感。本文拟从高考能力要求、命题陷阱及复习对策方面对高考科技文阅读作个初步探讨,以期消除同学们的答题畏惧感。[来源:]

  一、科技文阅读的能力要求

  《高考考试说明》对科技文阅读的能力要求是这样的:

  (一)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表述为“对……的理解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重要词语”是就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考生没有能够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因为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常表述为“对文中划线处理解准确(不准确的一项是)”或“对……这句话理解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重要的句子”是指这些句子对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作用。考查的重点从内容看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从结构看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从作用看,是提示中心或起过渡作用的中心句、首括句、总结句等。

  (二)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此考点常表述为“下列说法符合(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往往要对原文信息进行综合梳理。从文章中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的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包括: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整合一般放在高考第二卷中考查,但在科技说明文中也可以考到,如北京高考试题第18题“文中揭示的可能的记忆存储手段是什么?请简要回答”,这是一道简答题,其难度较选择题有所增加,宜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今年考试说明取消了题型与分值的限制,大家要做到有备无患。

  ②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此考点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正确)的一项是”。考查推断力和想象力,是对人的潜在能力的测试。读文章不仅要会读而且要思考,探究文章以外的知识,为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所谓推断,是命题人要求考生根据文中的信息从已知到未知,由条件到结论,由原因到结果地得出结论,它侧重于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而想象虽也是由已知到未知的过程,但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后者一般不适于科技文阅读,常在文学作品阅读中考查。[来源:高考资源网]

  二、典型例题分析(0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术业有专攻,固然是重要的,但未必就能从中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天下关怀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怀疑、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员都被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利益体系中去,社会的良知就将失去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地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3)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而这个目标,在今天已被逐渐遮蔽了。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要限制其弊端已经非常困难。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正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的机械、呆板的学分制弊端的现实道路。

  (4)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十分现实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与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相矛盾,绝不意味着他们将来仅仅是能够谋生或得到较高收入的专业人士。真正的青春饱含生命的热情,能够运用思想、提出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从事生命奋斗。

  (5)守护中国只是分子的继续存在,是理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意义的必要高度。通识教育成果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6)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如果我们更关注的只是大学的当下排名,却遗忘了在这种排名背后的真实基础,这将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任何一所大学,其国际排名的真实基础,都在于有一个卓然自立、具备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这个群体能够为自己民族的文化发展、并仅仅因此也能为人类文明的进展作出贡献。

  8.下列对“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原因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知识分子具有独立的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b.知识分子是与专家并不重合的概念,具有独特含义。

  c.大学过分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多元职业结构的各类专家。[来源:高考资源网]

  d.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地位的能力。

  【答案】c

  【考点】考查对文章重要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a项原文是“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选项“以偏概全”,扩大了范围;b项原文“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选项“具有独特含义”属于无中生有;d项信息在第一、三段:“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选项无中生有。

  【思路分析】解答此题应先依据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地方,找出符合要求的选项。题干在选文首段,前面的“因此”一词通常表明有效信息主要在前面,但考生也要注意后面不一定就没有有效信息(如a、d两项)

  9.下列对“文化自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视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b.重视对具有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培养。

  c.注重培养大学生高远的人生理想并激发其生命热情。

  d.注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答案】d

  【考点】考查对文种概念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原文末段说:“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d项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关信息,属于无中生有。

  【思路分析】对概念的理解,要抓住其本质特征,善于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0.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知识分子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

  b.通识教育的价值之一在于突破单纯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力保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

  c.目前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偏离社会良知,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d.通识教育的推行,能够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答案】b

  【考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和根据文中信息推断的能力。

  【解析】a项信息在第二段:“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该项“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无中生有。c项信息源在第三段:“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据前后文,该项“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无中生有。d项信息源主要在第五段:“通识教育成果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该项“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原文无此信息。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解题时,应先进行整体感知,然后明确题干要求,根据选项对照原文相关信息,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分析。

  1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3分)

  【答案】大学应重视通识教育,培养“文化自觉”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文章共三个内容要点:大学教育的主旨(1-2段)、手段(3段)及其意义(4-6段)。据此,不难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三、揣摩命题陷阱,做到知己知彼

  科技文命题陷阱,主要集中在选择题错误选项的设置上,本人对XX年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粗略归结出十种陷阱:

   (一)偷梁换柱。偷梁换柱也可称为偷换概念,指在原文中甲结果在选项中变成了乙结果,导致表述不当,它是就结果而言的。如XX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5题:

  下列对“朊毒体”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是以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研究中发现的一种病毒。

  b.是一种能突然改变形状或发生错误交叠的蛋白质。[来源:高考资源网]

  c.是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上的一种蛋白质。

  d.是哺乳动物的神经突触中用以存储记忆的细胞。[来源:高考资源网]

  此题答案为b,由文章内容可知,朊毒体是一种蛋白质,而不是病毒,选项a将它归结为“一种病毒”,选项d将它归结为“细胞”都明显地在偷梁换柱。

  (二)张冠李戴。所谓张冠李戴,是选项把原文中对象为a的概念说成是b,从而导致对象不当。如XX年福建省高考试题第7题:

  对“无线电射频脉冲”在磁共振成像技术中的作用,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它在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时,能引起氢原子核在磁场中旋转,导致原子核旋转频率的改变和共振的产生,同时吸收能量。

  b.它在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时,能引起氢原子核在磁场中旋转,导致原子核旋转频率的改变和射电信号的发出,同时释放能量。

  c.它能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停止后,氢原子核会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释放能量。

  d.它能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和能量变化,停止后,射频脉冲会按特定频率把射电信号和能量释放出来。

  此题d项将原文中氢原子核的“冠”戴到了“无线电射频脉冲”的“头上”,这个表述就不妥了。

  (三)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就概念数量范围而言的,命题人往往改变原文中数量表述的范围,将部分改成全部、局部改成整体,以达到干扰考生的目的。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有关范围的表述,判断是“个别”、“部分”还是“全部”,不能以偏概全。如XX年广东高考试题第8题

  下列对“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和“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这两句话的理解,准确而全面的一项是

  a.咖啡含有香精油、咖啡醇和1%一2%的咖啡碱,其价格十分昂贵。茶含有咖啡碱,还有茶单宁、维生素和芳香油等,是一种保健饮料。

  b,咖啡和茶都是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重要饮料,二者分别是埃塞俄比亚人和中国人对世界饮料的重大贡献。

  c、咖啡是黑色的,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d.这两句话用“黑色金子”比喻咖啡,而用“绿色保健饮料”指代茶,这意味着咖啡比茶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此题b项说“咖啡和茶都是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饮料”,原文中只说茶具有保健功能,而咖啡对产妇、孕妇及胃病、皮肤病、心血管疾病等有害,此系明显的以偏概全。第9题c项“咖啡和茶都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加速脉搏跳动,降低胆固醇,对龋齿、癌症、肠炎等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原文中只讲了茶对龋齿、癌症等疾病均有较好作用,而不是全部咖啡和茶叶。第10题d项“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具有栽茶技艺、制茶技术和饮茶习惯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茶叶品种的国家”,而在原谅中的表述却是“海南等部分地方引种”。

  (四)是非颠倒。所谓是非颠倒,也可称为“指鹿为马”,就是选项中的内容故意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反说,原文是肯定的,在选项中变成了否定;原文是否定的,在选项中反而变成了肯定。如XX年江苏高考试卷第9题

  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气冰”的气源有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产生的甲烷,还有在地球深处产生并进入地壳的天然气。

  b.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相比,在导致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气冰”所起的作用决不比二氧化碳小。

  c.如果不进行人工开采,“气冰”矿藏就不会遭到破坏,也不会导致甲烷气体泄漏、增加温室效应。

  d.开发已探明的“气冰”资源比开采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困难,这是由陆缘海边的特殊地质条件决定的。

  原文中说“‘气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的大量释放”,意思是“气冰”可能受到自然的破坏,该题c项却说“如果不进行人工开采,‘气冰’矿藏就不会遭到破坏”,显然是是非颠倒。

  (五)强加因果。所谓强加因果,就是选项中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说成是有因果关系,导致逻辑不当。如XX年全国高考试卷(广西、海南等省用)第9题: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也就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与它们所在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历史。

  b.化学药品中那些有害甚至致命的物质严重污染了空气、土地、河流、海洋,这是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

  c.适应化学药品需要若干个世纪,而人生太短暂,所以人类能够适应化学药品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d.无论化学药品的毒性有多大,有些害虫总有办法演化出具有抗药性的超级品种。

  此题答案为c,原文讲“即使经过漫长的时间,人们能够奇迹般地适应了它们,也无济于事,因为各个实验室还在源源不断地冒出新的化学药品,并投入使用”,由此可见,人类能够适应化学药品的想法行不通的原因是新药品不断出现,而选项却说是“人生太短暂”,显然是强加的原因。

  (六)超前判断。超前判断在试卷中往往表现出为两种情况,一是弄错时态:如将“将来如此”说成了“已经如此”,二是模糊现实,往往是在“必然如此”还是“可能如此”上做文章。如XX年江苏卷第9题(题目见四例),

  此题b项错在“当前”两上字上,原文中是说“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是二氧化碳的10—20倍。如果开采时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显然这是假设的一种情况,气冰(甲烷)并不是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选项却对它作了超前判断。

  (七)无中生有。是指选项所述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命题者纯靠主观臆断来迷惑考生。如XX年高考福建卷第10题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高于ct数倍,因此在磁共振成像技术中,人体氢原子核发出的射电信号和释放的能量也高于ct数倍。

  b.因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人体没有损害,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不同疾病的检测,所以它一出现就替代了x射线照射、ct成像等疾病检测手段。

  c.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变化,因此人们生病后,只要注意饮水,调节人体的水分,就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更好地诊断疾病。

  d.由于磁共振成像技术能产生反映组织化学结构的三维图像,因此它不仅使人类获得非常重要的疾病诊断工具,而且还会对外科手术的正确施行提供帮助。

  此题a项“人体氢原子核发出的射电信号和释放的能量也高于ct数倍”,这个信息在原文中没有丝毫依据,属典型的无中生有,因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可靠了。

  (八)瞒天过海,是指命题人故意遗漏文中的重要信息,以期瞒过考生的眼睛达到干扰的目的。如XX年江苏卷第7题

  下列对“气冰”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介质混合产生的晶体物质。

  b.是细菌分解海底古生物尸体所产生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在介质中生成的固体结晶水合物。

  c.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

  d.是天然气被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在地壳深处的空隙中与介质生成的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

  据原文可知,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称之为“气冰”,形成气冰的主要元素是“天然气”和“水”,b项故意缺少了“水”这个重要元素,导致答案有误。

  (九)答非所问,指选项故意与所问的问题不一致,造成驴唇不对马嘴,以干扰考生。如:XX年高考福建卷第8题

  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属于磁共振成像原理内容的一项是

  a.在磁场旋转的原子核可以吸收频率与旋转频率相同的电磁波,使原子核的能量增加。

  b.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变化,而这种变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图像中反映出来。

  c.在磁场旋转的原子核恢复原状时,就会把多余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

  d.分析被电磁波照射后的原子核所释放出来的电磁波,就可得知该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

  该题目b项中,题目问的是磁共振成像原理,此项却说疾病的病理过程,显然答非所问。

  (十)喧宾夺主。所谓“喧宾夺主”是指选项中所列的内容在文中都能找到依据,但只有一个是阐释概念的主要原因,其他项虽不算错,但都是次要原因,这样放在一起干扰考生,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如XX年全国卷(吉林等地用)第8题:

  根据文意,属于白鹤梁急需保护的理由的一项是

  a.白鹤梁的石鱼和诗文碑刻记载的水文资料可能会遗失。

  b.白鹤梁表层砂岩下的泥质岩容易被水流淘空,悬空的岩体容易蹦落或翻转。

  c.由于风化、船只撞击等因素,白鹤梁已出现一些环境地质灾害。

  d.白鹤梁将会承受不住三峡工程完工后高水位的强大压力。

  此题答案为d项,a、b、c三项虽然都是白鹤梁需要保护的理由,但不是“急需”的理由,这些选项放在这里,就有喧宾夺主的味道了。

  四、路在何方

  以上总结了有关现代文阅读的一些设题陷阱,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熟悉了命题方便的规律,在复习时就能信心增强信心,为此,我再送同学们三句话:

  1、树立一种观念:科技文阅读考察的是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全面、系统、透彻弄懂相关的科技知识。因此,我们在做科技文阅读的试题时,必须排除与选文相关的旧有科技知识的影响,完全靠选文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具备两种心理状态。一是专注。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作出判断。二是仔细。科技文阅读的所设的题目虽然其涉及的所有信息均来自选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仔细,马虎、大意是万万不可的。

  3、明确三个步骤。第一步,通读全文。只有这样,才能总体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而不会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错误。第二步,针对试题,尤其是选项,到原文中找相关语句。第三步,把选项和在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

2022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 第2篇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考点分析: 能力层级:d 赋分值:6—9分 题型:客观选择题为主,间有主观填空题 客观性选择题分两种形式,一是填空选择,一是辨析选择。 考查内容: 1、近义词的选用辨析 近义词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因其意义、色彩、功能的差别,用法也不尽 相同。 2、虚词的使用 主要包括关联词的使用和一些易混易错的副词、介词的选用辨析。 3、熟语的选用辨析 XX年考纲开始把“成语”改为了“熟语”,扩大了考查范围,格言、 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与成语一起进入了考查范围。主要侧重近义熟语的选用、熟语使用是否恰当的辨析考查,重点是考查那些常见又易用错的熟语。其实在备考实践中,我们还是应以成语为中心,适当扩展涉及一些内容健康,含义较为固定、短小定型的熟语。 几点说明: 1、所谓的“词语使用正确”指的是: (1)词语的表义符合语境的整体意义; (2)与其它词语组合恰当; (3)符合语法及用语习惯。 2、“正确使用”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更有是否使用得恰当、 更好的问题。其实从高考的实际要求看,命题者着眼的不仅是正误,更重要的是是否恰当。必须充分考虑语境,立足于整个句子去选择辨析,决不可单纯就词论词。 3、正确的使用词语,准确的理解词语,把握其词义和用法是基础和前提。也就是说,必要的知识积累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准确地透析语境,辨析某个词语或与其近义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适用程度,这是关键。 教学时数及安排: 分三个专项: 1、近义词的选用辨析 2、虚词的使用 3、熟语的使用 每专项讲授一教时,训练2教时。 教学设计: 突出运用,突出规律和方法的总结,兼顾知识的讲解和积累,以及语感的培养。

  第一教时教学专项: 近义词的选用辨析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训练举例为辅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学生试做练习,然后谈自己做题的感受和方法。(09北京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干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画山水a.遏制 次序善于 b.遏制 秩序擅长c.遏止 秩序擅长 d.遏止 次序善于二、教师总结:(一)、选用近义词,辨析是前提。辨析近义词,可从词的意义、色彩、功能三个角度入手。1、意义方面。(理性意义,反映事物本质特点。)(1)侧重点不同。例如: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再如:恬静:侧重于“恬”,是一种轻松的静;肃静:侧重于“肃”,是严肃的寂静。(2)轻重点不同。例如:显著:非常明显。卓著:突出的好,词义更重。再如:妨碍:指对人或物造成一定障碍。妨害:指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3)使用范围、对象不同。例如:场所:指单纯的地点。场合:时间、地点的总合。再如: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较小。年龄:指人或动物、植物已生存的年数。(4)个体和集体的不同。例如:船:具体的,可以说有多少只船。船只:是概括的,不能用数量词修饰2、色彩方面(词语的附加意义)(1)感情色彩不同例如:鼓励——褒义鼓动——中性煽动——贬义(2)态度色彩不同例如:诞辰和生日,诞辰就更敬重;反驳和驳斥,驳斥更严肃。(3)语体色彩不同包括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生活用语与文学作品用语区别等。例如:食盐和氯化钠,准备和酝酿3、功能(语法)(1)词性不同例如:障碍和阻碍充分和充满诞生和诞辰(2)搭配不同例如:交换:一般和较具体的事物搭配。交流:一般与较抽象的或较概括的事物搭配,如思想、文化等。综上所述,辨析近义词,重点在于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而近几年高考选用的近义词大多是读音相同或半同,书写半同的近义词,而这类近义词词义差别正是由这不同的语素造成的,辨别时要善于抓住这个语素,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利用组词、解释等方法加以分析,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析形异”(二)、选用近义词,透析语境是关键。抓住语境中的关键词语或整体把握语境,分别“度量”某个词语或与其近义词语与语境的使用程度,找出并抓住语境与词语的“契合点”,从而确定答案。此外,在做题过程中,要学会理性的分析和语感相结合;注意联想,注意语言习惯;恰当的运用排除法,学会避重就轻,“捡软柿子捏”。三、迁移训练1.(XX年湖北卷)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刚刚苏醒的大地上,袅袅炊烟弥漫开去,远处传来汪汪的狗吠声,一切显得那么静谧。b.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c.演讲是一种艺术。演讲中势如破竹的滔滔雄辩,侃侃而谈,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d.水面镶嵌在高峡深谷中,平滑得像绸缎一般,稍微抖一抖,波纹便荡漾起来,精致且迷人。答案:b2.(XX年天津卷)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 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 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 ,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a.解释 偶然 妄自尊大[来源:]b.解读 偶然 夜郎自大c.解释 偶尔 妄自尊大d.解读 偶尔 夜郎自大答案:c3.XX年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a.国是 况且 荣誉 b. 国事何况 名誉c.国是 何况 名誉 d. 国事况且 荣誉答案:c4.(XX年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a.针对个别干部违规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某单位做出副科级以上干部重考驾驶证的决定,这实在是驴唇不对马嘴。(名不副实)b.“限塑令”颁布之后,农贸市场的一些摊主对记者打开天窗说亮话:为了招徕顾客,我们难以拒绝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直言不讳)c.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蛇添足)d.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既给下乡知识青年提供了求学上进的机会,也使许多农家子弟有了“鲤鱼跳龙门”的希望。(脱胎换骨)答案:b小结:这里所讲的方法、规律也使用于近义成语的选用。近义成语的选用,特别要注意区分成语之间细小的差别。

  第二教时教学专项:正确使用虚词教学方法:讲授为主,举例训练为辅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虚词的数量较实词要少得多,但其用法非常灵活,因而,是高考的难点。从近几年高考情况来看,由于高考选择题量的减少,对虚词的考查以与实词选用结合考查为主,也有结合病句题进行考查的。考查的内容以关联词的使用和容易混用和错用的虚词使用(主要是副词和介词)为主。虚词的备考,要注意一些易混用虚词的积累,注意语感的培养,同时要注意语言习惯。二、新授:(一)正确使用关联词语1、如何正确使用关联词语(1)辩清关联词语揭示的关系,掌握各种关系复句常用关联词语形式及变式,区别易混的关联词。所使用的关联词要适应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例如:不是a,而是b(并列关系)不是a,就是b(选择关系)只要a,就b(充分条件关系)只有a,才b(必要条件关系)虽然a,但是b(转折关系)即使a,也b(假设关系)尽管a,还是b(转折关系)不管a,都b(条件关系)(2)注意关联词的搭配。关联词常成对使用,如果随意改变其前后呼应的词,就会引起意义和关系上的混乱。(3)把握关联词在句中的位置。一般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放在主语的后面;(“提取公因式”)各分句的主语不同的时候,关联词放在主语的前面。2、关联词语的误用举例关联词是复句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用哪个关联词,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使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是有一定规则的。关联词使用是否正确是靠语境加以判断的。关联词在使用上经常存在如下问题:(1)滥用关联词有一些电视剧本不能采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格调太低,只能迎合少数人的口味。(2)错用关联词(93全国)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07重庆)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物大量减产和绝产。(3)关联词的搭配不当(06湖南4)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相互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无论老师和学生,在3+x考试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个从观念到思想的变化。(4)关联词的位置不当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尽管他行车已经三十万公里,却从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3正确填充关联词[来源:高考资源网](06全国i)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使上下文连贯起来。语言的形式①能是美的,②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③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④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⑤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⑥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解析:填充关联词,首先应对全段文字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个宏观的把握,然后再逐句分析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同一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关系,复句与复句之间的关系),根据句间关系填写恰当的关联词。填写中可以借助已有的关联词,注意标点符号的作用。②句领起的句子是对①所在的句子的解释,具体列举了语言的形式美,前后为因果关系,应填“之所以”“因为”;③句前后连接的句子也构成因果关系,填“所以”;④句在类比中后面又出现前面的情况,并且中间用了分号,故用“也”;⑤连接的句子与⑥连接的句子内容相反,应为转折关系,填“尽管”“但是”。迁移训练:(重庆2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5分)头渡小镇精巧①秀丽,藏在一片狭长的山谷之中,一边是金佛山的主峰,一边是柏枝坡的山峦。②处于两个巨人的脚下,③让人感到的不是局促的压抑,而是一种舒缓的安定,像如歌的行板,④风吹雨打,⑤世事变迁,⑥在大山的怀抱中酣然高卧。答案:①而②虽然(尽管)③但是(可是)④无论(不管)⑤还是⑥都分析:宏观把握语意关系,准确理解短语、分句间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①为并列关系,②和③为转折关系,④、⑤和⑥构成条件关系。(二)准确使用介词、副词等1、介词、副词误用举例:(1)错用(春招)消费者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06广东)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他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信心。王大娘省吃俭用,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零用钱,给山村小学的孩子们买了一台电脑。新来的班主任同原来的班主任一样,更会关心学生。近年来,我们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都有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在一些中小城市,甚至在一些农村,封建迷信也在抬头。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单靠自己,什么事也做不成。(2)滥用(97全国)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的人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要不是老师及时提醒我,否则我准会办错事。在卫星升空前,工程技术员对它进行了最后的检查,以确保发射成功。在我累得睁不开眼的时候,一想起班主任老师的鼓励,精神就振作起来了。(3)漏用(06浙江)科学工作者需要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电视剧《大明宫词》在塑造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形象有重大突破。他今天特别高兴,和自己一同出国学习的好朋友见了面。2、辨清易混虚词举例(1)对于对一般说能用“对于”的地方也能用“对”,但能用“对”的地方不一定能用“对于”,如“对”在介绍动作行为对象时表“向、朝、对待”之意义时就不能用“对于”。如“对人民负责”“对他笑了笑”“他对老师很尊敬”等。运用“对”和“对于”常见问题有两种,一是该用“对”的地方用了“对于”;二是主客体颠倒。如:她对于孩子很严厉科学著作,对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是看不懂的。这种不文明行为,对具有文化教养的人是不能容忍的。(2)关于对于“关于”引进涉及的事物,表关涉、关联,表示某种范围;“对于”指出对象,指明确定的对象。如:关于招生问题,请与招生办公室直接联系。对于不正之风,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关于”组成的介词词组作状语,只能放在主语之前;“对于”组成的介词词组做状语,放在主语前后都可以。如“关于美学,我所知有限。对于美学,我很感兴趣。我对于美学很感兴趣。(3)何况况且能用“况且”的地方就能用“何况”。“何况”有两种用法:一是表一浅一深两件事物相互对比、映衬,用浅的烘托深的。二是先举一层理由,然后进一步再举一层理由,说话人认为后一层理由更充分,更重要。“况且”只有“何况”的第二种用法。如: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何况这么条小船。你帮他找一下吧,这种材料很少,况且(或何况)他又是个新手。(4)再又“再“表示未实现的同一动作、行为的重复或继续(有的是将要发生的,有的是假想的),对于已经实现的动作或行为只能用“又”。(5)通过经过“通过”主要是用来介绍出作为媒介的人、事、物、方式。“经过”主要是提出某个过程,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某个情况得以实现,有明显的时间性。如:经过一年的努力,李明终于赶上了其他同学。(6)因为由于用“由于”的分句只能放在表结果的分句之前,不能放在后边,“因为”的用法不受此限制。二者搭配习惯不同。“由于”可跟“因此、因而、所以”等搭配,“因为”常和“所以”搭配,不能和“因此、因而”搭配。(7)以至以致“以至”表范围的扩大、程度的加深,相当于“甚至”。“以致”表下文所说的结果是上文的原因所造成的或引起的,而且这种结果多是消极的,含有“致使、弄得”之意。如:他的腿受了重伤,以致几个月都起不来床。(8)尽管不管“不管”后表假设的情况,“尽管”后是确实的事实,后不能用表示任指的词语。如:不管太阳怎么晒我们,我们仍继续加油干,尽管他不接受我的意见,我的意见还是向他提。(9)还是或者都表选择,不同的是“还是”可用语疑问句中,“或者”不能。如:怎么,他到现在还没有拿定主意学历史还是学地理?(10)逐步逐渐“逐步”指一步一步地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有意识而又有步骤的变化。“逐渐”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缓慢的自然而然的变化。如:我们一定能逐步改造沙漠,使之变成耕地和牧场。盆里的水逐渐浸渍字迹,字慢慢地模糊起来。

  第三教时教学专题:正确使用熟语教学方法:讲授为主,举例训练为辅教学内容及步骤: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等。熟语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一个常项,它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熟语的考查主要侧重易混近义熟语的选用和易错熟语使用是否恰当的辨析,重点是考查那些常见而又易错用易混用的熟语。一、熟语误用分析举例:1、望文生义指对熟语的一些关键语素或整个熟语的实际意义不能准确理解,只从字面上去附会,而造成运用上的错误。如:差强人意:差,稍微;强,振奋,大体上还使人满意。不刊之论:刊,削去,删除;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文不加点:点,涂改;指写作一气呵成,不加点涂。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很使人信服。莘莘学子:莘莘,众多。不以为然:然,正确。不名一文:名,占有。不足为训:训,典范,法则。春意阑珊:阑珊,衰落,将尽。久假不归:假,借。吊民伐罪:吊,慰问;慰问受苦的民众,讨伐有罪的统治者。危言危行:危,正;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屡试不爽:爽,差错。以上这些熟语容易因为不能准确理解里边的关键语素而造成运用上失误。还有些熟语因为只从字面上去附会,不能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形容义、比喻义、引申义等)而造成运用上的失误。如: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火中取栗:比喻冒着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白头如新:形容相识虽然很久,但交情却一点也不深。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就相信了。如沐春风:比喻受到教化,沉浸于其中。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明日黄花:比喻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慷慨解囊:指帮助别人。十室九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来源:高考资源网]如花似锦:形容风景前程非常美好。过江之鲫:形容多而纷乱,指赶时髦的人很多。2、断词取义熟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如果在使用的时候只断取熟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而抛开熟语其他词素的意义,就会造成成语的误用。如:(北京春招)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首当其冲:首先受到冲击或遭遇灾难。在句中只断取了成语中的“首”的意思。据报道,一名外地客人在本市乘的士时遭劫,载他的“的哥”竟然坐山观虎斗,为此,他准备将这名“的哥”告上法庭。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两败俱伤时,再从中取利。湖北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副厅级干部,符合条件的人士都可报名,这叫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04全国ii)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火中取栗:比喻冒着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3、理解不同指对多义熟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造成使用上的失误。如: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可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的夜晚繁华的景象。想入非非:既可理解为“胡思乱想”,含贬义;又可为“思想进入虚幻的境界,完全脱离实际”的意思。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不三不四:既指不正派,也指不像样子。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么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细致,结构奇巧,也形容人聪明伶俐。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也可指山林花木非常优美。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有形容文章深刻有力。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按图索骥:多比喻遵循陈规,拘泥不变;也比喻按线索去寻找,易于获得。间不容发:指事物间距离很小,也比喻与灾祸相距近,情势极其危机。偃旗息鼓:现多指停止战斗,也比喻停止批评、攻击等。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绝决。可圈可点: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4、对象不当有些熟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如:汗牛充栋:指书多。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很大。(指人)巧夺天工:形容人的技艺极其精妙。豆蔻年华:专指十三四岁的女孩。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破镜重圆,琴瑟失调:指夫妻。济济一堂:指人才。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罄竹难书:形容罪大恶极。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显示出来。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七手八脚:形容人多忙乱,动作不协调。不能用一个人。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指仗势横行的人。在劫难逃:一般指人。无出其右:多指才能。[来源:高考资源网]鳞次栉比:多形容房屋等密集。戛然而止:指声音突然停止。长此以往:多指不好的情况说。珠圆玉润:比喻歌声婉转优美或诗文流畅明快。洛阳纸贵:形容好的著作。回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形容人才出众。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指艺术作品。三月不知肉味:形容音乐。另外,有些熟语是谦辞,只能对己。如雕虫小技、贻笑大方、敝帚自珍、蓬荜生辉、一孔之见、抛砖引玉等;有些熟语是敬辞,只能对别人,如鼎立相助、如坐春风、虚怀若谷等。如果辨别不准,也会导致谦敬错位。5、色彩不当熟语从感情色彩上分为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如:半斤八两、趋之若骛、处心积虑、无所不为、无所不至、物伤其类、弹冠相庆、狗尾续貂、飞黄腾达、无独有偶、始作俑者、每况愈下、面目全非、改头换面等均为贬义;胸无城府、凤毛麟角、蔚然成风、雨后春笋、不刊之论、谈为观止等均为褒义。有些熟语可褒义可贬义,如标新立异、登峰造极、按部就班、左右逢源、如虎添翼等。另外,要注意在特定的语境中,为达到一定的表达效果,有时可以褒义贬用,或贬义褒用。如: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厉行节约,甚至应做到锱珠必较,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粮。6、词义轻重不当熟语词义在表达程度上有轻有重,运用不当也会造成失误。如: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应为“无可厚非”)小明虽被多次劝告,但仍怙恶不悛。再如日理万机,有口皆碑等。7、修饰失当熟语在运用中相当与一个词,要和句中其它词语相搭配,不能重复,不能矛盾。如:被人贻笑大方众多的莘莘学子浑身被打得体无完肤、遍体鳞伤接踵而至地闯近来海内外闻名遐迩责无旁贷的责任津津乐道地说使人民生灵涂炭难言之隐的苦衷一场南柯一梦显得相形见绌目前的当务之急当务之急的问题难得的空谷足音(空谷足音:指音讯言论等难得)一位莘莘学子一位浓装淡抹的女子大家见仁见智,达成共识两种工艺各有千秋,半斤八两在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受贿之初就心有余悸曾几何时将大展宏图问题未发现前就应防微杜渐眼睛情不自禁地眨了一下[来源:]8、功能混乱每个熟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还有的熟语有些习惯的用法。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如有些熟语常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而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例如:望其项背、善罢甘休、同日而语、一概而论、等量齐观、空穴来风、等闲视之等。再如有的成语后一般不能接宾语,例如:司空见惯、发扬光大、漠不关心、出奇制胜、求全责备、自怨自艾等。二、解答熟语辨析题,一是准确把握熟语的词义、色彩、使用范围等,精确地加以积累,不能“不求甚解”,这是基础和前提;而更重要的是对语境的分析,把熟语和语境结合起来,这是关键。(安徽)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c.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析:c a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b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应为“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d叹为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安徽)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李娟、楚金玲等5人在这次全国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中国排协公布的新一届国家女排20人大名单。

  b.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c.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d.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来源:]析:a b项适用对象有误,“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矫健生动;c项色彩有误,“耳提面命”形容恳切的教导;d项词义误用,“如履薄冰”形容做事极为谨慎小心(全国)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析:“左右逢源”重点指“做事”,而句中强调“说得头头是道”。(03全国)老王家的橱窗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析:“如数家珍”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但“熟悉”的对象不能就是“家珍”,本句中说的“老旧钟表”其实就是老王家中的珍宝。(07山东)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某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自相矛盾:比喻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相抵触。必须是一个对象。(07广东)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04全国ii)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一毛。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极其极其微小的一部分。语境中不是强调的数量,而是强调的搬下山的这点数量对实现机场净空的作用不大。读书的关键在于透彻理解,如果生搬硬套,即使背得滚瓜烂熟也没有用处。析:“生搬硬套”指“使用、应用”,而语境强调的是盲目接受,没有理解。应用“生吞活剥”。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家中的各种物件总是摆设得有条不紊。析:“有条不紊”的意思是做事或写文章条理清晰,一点不乱。侧重于“条理性”,而句中话题是“爱干净”,“条理性”和“爱干净”两者之间缺乏语意逻辑关系,不合整体语境。小结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词性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成语除去有结构的相对定型性、意义的整体性、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的特点外,还有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形成的历史性特点。有的成语要掌握其来源才能正确理解其含义。如:做事缺乏通盘考虑,顾此失彼,目无全牛,这是许多人做不好事情的重要原因。句中“目无全牛”用错,其真正的意义取自《疱丁解牛》,比喻技艺纯熟高超。另外,成语的语义是发展的,约定俗成的。最新版(XX年版)〈〈现代汉语词典〉〉已对以下成语作出了新的解释,在使用中应引起注意: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2022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 第3篇

  识记现代汉字字形

  一、考点说明

  《考试大纲》对这个能力点的说明是“能够正确识记现代汉字字形”,能力层级为a。

  所谓现代汉字字形,是指现代汉语目前多通行的汉字规范书写形式。“能够正确识记现代汉字字形”主要表现在区别“形似字”“同音字(包括“近音字”)”“形似同音相兼字”“多音字”以及不写错字、别字、繁体字、已经淘汰的异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等方面。这是汉语书面运用的最基本能力——汉字书写能力。

  本能力点的考查,主要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8年1月26日联合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为主;还包括XX年底,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异形字整理表》和XX年3月教育部和国家语委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这些都是正确使用现代汉字的规范性标准。

  二、命题规律与预测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本能力点的考查有以下趋势:

  1、一般安排在第一卷第一大题,采用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题目涉及四个选项,每项一般组织四个常用词语,词语中要求识记的字大多为常用汉字。要求是,或选出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或选出有多个错别字的一项,或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如XX年浙江卷第二小题就是挑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从内容来看,本能力点的考查规律是:今年内考查过的字一般不会重复,所考查的字基本上是课本里出现过的字,考查的热点是易混易错字。对于那些使用率不高、课本里虽然出现的字,高考中不涉及。

  三、复习原则与方法

  识记现代汉字字形,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必须要有一些具体的方法。

  首先,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书写时,不写不规范的汉字——“繁体字”“异体字”已经淘汰的“简化字”。

  2、要注意音、形、义三者相结合,特别是意义。

  3、对形似字进行整理,形成表格,集中突破。

  其次,要注意以下方法:

  1、据“义”辨形特重要,例如:

  (1)、墨守成规(默),该成语来源于“墨子守城”,把握了这个意义就不会写错了。

  (2)、再接再厉(励),“厉”是“磨砺”之义,这个字通“砺”;再者这个成语来源于“斗鸡游戏”,指的是斗鸡双方把鸡嘴在磨(mò)石上磨砺,使鸡嘴更加锋利,以利再战。牢记此成语的来源、意义,我们就不会写错这个字了!

  (3)、掣肘(扯),这个词语来源于《吕氏春秋·具备》,讲的是春秋末期鲁国人宓子贱的故事。

  宓子贱要去颤文这个地方,恐怕国君听信小人谗言,而使自己不能推行自己的治理办法。于是向鲁君要了两个近臣一同去。到任后,城邑的官员都来拜访,宓子贱就让两位近臣写字,他却不时地从旁拉扯摇动他们的胳膊肘。结果两位官员的字写得很不好看,而宓子贱反而因此对他俩发怒。两人非常憎恶他,就回到了京城。鲁君知道后,长叹一声,说:“宓子贱是用这个方法向我进谏,暗示我不贤明啊!”后来就用“掣肘”这个词比喻在别人做事时,从旁牵制、阻挠。

  知道了这个词语的来源,就不会把“掣肘”当成“扯肘”!

  2、抓“形”别义辨形好,例如:

  (1)、澡 躁 藻 燥 (2)、涣 焕 交换 (3)、倚 椅 绮 旖

  根据汉字构造规律,掌握字义的办法非常好。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形声字”,形旁(也叫“义符”)表示意义,根据这个规律,同一个部首的汉字就很好区别,比如上边的三组汉字形旁都不相同,表示了不同的意义类属。

  3、构词照应要看到,例如:

  名门望族 大智若愚 山清水秀 一张一弛 三令五申 五湖四海 倒海翻江

  沽名钓誉 千回百转 千丝万缕 千言万语 千变万化 作威作福 古色古香

  这些成语的构词方式上有个特点,前两个字和后连个字的结构相同,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或者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反,据此规律,可以有效的防止错别字。

  4、组词变形很可靠,例如:

  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type="#_x0000_t87"> 扒:(pá)扒手 扒窃 /(bā)扒拉 扒开 扒车 扒土

  爬:(pá)爬行 爬墙 爬树 爬高 爬山

  趴:(pā)趴下 趴倒 趴在草丛里

  栽:(zāi) 栽种 栽倒 栽树 栽花 栽跟头 栽植 栽绒 栽赃 载子

  载:(zǎi) 千载难逢 记载 刊载 登载 转载 /(zài)载重 载体 载运

  裁:(cái) 剪裁 裁剪 裁兵 裁并 裁减 裁定 裁缝 裁决 裁定 裁判

  单个字比较难辨认,但是放在词语里就好认好记得多了![来源:高考资源网]

  5、读准字音莫忘了,例如:

  随声附和(hè)(合) 暴殄(tiǎn)天物(珍)

  为(wèi)虎作伥(chāng)(长) 弱不禁(jīn)风(经)

  6、通用汉字须记牢,例如:

  相片—像片 寒碜—寒伧 暗淡—黯淡 交纳—缴纳 交税—缴税

  混浊—浑浊 人才出众—人材出众 风姿—丰姿

  [口诀]

  据义辨形很重要,形旁别义辨形好。构词照应要看到,

  组词变形很可靠。读准字音莫忘了,通用汉字须记牢

  四、汉字知识集成——造字法

  与印欧语系的表音文字不同,汉字是表意文字。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方块字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东汉的许慎就对汉字的构造规律作了非常系统的总结,著成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收录了9353个字,分为540个部首。

  从此,造字法的研究就蔚为大观。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造字法。一说到造字法,必然就提到“六书”,说汉字的造字法有六种,其实汉字的造字法只有四种。“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后两种是用字法,不是造字法。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这四种造字法:

  1、象形字

  象形字就是描摹事物轮廓、局部特征或者背景造出来的字。例如:

  (1)、描摹事物的整体轮廓。如:

  山 象起伏的山峰。      水 象流水。

  木 木的本义是树。上是树枝,中是树干,下是树根。

  禾 上象谷子的穗和叶,下象根。

  鹿 枝杈的角,大眼睛,尖尖的嘴,跳跃的蹄。形神兼备。

  猪 猪形,并突出其肥腹。

  万 本义是蝎子,描摹其巨螯屈尾之状。后假借表数目。

  贝 海贝贝壳之形。      人 侧身而立之人形。

  耳 人耳之形。    女 敛手跪坐女人形,古代指未嫁女子。

  门 两扇门之形。     衣 有领有襟有袖之衣形。

  月 一轮弯月且与“日”形相区。     云 云气回旋飘动之形状。

  (2)、描摹物体的局部特征

  牛 牛头为弯角、横耳之特征。      羊 羊头卷角平顶大耳之特征。

  米 米粒小,不易表示,而米又是成堆的,抓此特征描摹许多米粒,表示“米”。

  草 草是丛生的,以两颗草代表。

  以上两类型是描摹事物的完整形体或具体形体,见而知义,可称作“独体象形”。

  (3)、附加描摹物体之背景

  州 洲的初文,水中可居者,水中陆地,附以河流之背景。

  瓜 藤蔓分叉之背景下悬一瓜。     果 以树枝为背景表示果实。

  身 本义是妊娠,故加人身为背景以表示。

  这些象形字所表示的物体无法孤立地描摹,否则或令人不解,或引起歧义,于是描摹时附以背景,以衬托说明,使人见而知义。

  象形字是各个民族在文明初期造字的共同规律,也就是说,各民族文字的起始阶段,都有象形文字。但是,只有汉字保留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2、指事字

  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在象形符号加上一定的标志性符号,从而表示一个新的意义。这种造字法,使汉字的数量突然增大。例如:

  本 、末 、刃、上、下、旦、母 、亦 (腋)

  3、会意字

  会意字也是在象形符号的基础上,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表示一个新的意义。这种造字法使汉字的数量迅速增加。例如:

  采、从、忐、忑、休、取、明、林、比、步、北、男、祖、解、

  众、猋(同飙)、晶、淼、森、鑫、磊、盥、掰、劣、娶、拱

  4、形声字

  形声字是汉字造字法中最重要的一种,自从有了这种造字法,汉字的数量就不断增加,目前汉字总量中,形声字占到大约90%。形声字是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声音的声旁构成的。形旁也叫“义符”,声旁也叫“声符”。但是要注意,由于历史的演变,汉字的读音不断在发生变化,因此原来表示读音的声旁有的已经不能完全表音,或者根本就不能表音了。所以,不能贸然地去读半边字。例如:

  左形右声:爬、江、鞭、论 右形左声:功、鸠、期、刊

  上形下声:草、室、篇、窝 下形上声:思、袈、婆、裳

  外形内声:哀、街、国、闺 内形外声:闻、衡、凤、辨

  声占一角: 徒,从辵、土声 / 旗,从 、其声 / 寐,从 、未声

  新,从木、斤,辛声

  形占一角: 栽,从木、 声zāi 疆,从土、彊声修,从 、攸声

  借助于造字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深入地理解字义,从而正确书写,减少错别字。不仅如此,有时候我们还会借助造字法,灵机一动,造出新奇之语,许许多多的拆字联就是这样;甚至于还会帮助我们在写作中为文章立意,比如1998年的优秀作文《人字是支撑结构的》就是利用汉字的构造规律审题立意的。下面是一些奇妙的拆字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汉字有多奇妙!请看:

  十口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乾隆)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纪昀)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张长弓,骑奇马,单戈作战

  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蚕为天下虫

  鸿是江边鸟

  踏破磊桥三块石(磊)

  分开出路两重山(出)

  古木枯 此木成柴

  女子好 少女更妙

  [附录]容易写错的字

  1、成语中易错的字(括号里为别字)

  迫不及待(急)

  阴谋诡计(鬼)

  入不敷出(付)

  待价而沽(估)

  虚无缥缈(渺)

  首屈一指(曲)

  哄堂大笑(轰)

  焕然一新(换)

  色厉内荏(茬)

  渡过难关(度)

  天翻地覆(复)

  离乡背井(境)

  披星戴月(带)

  原形毕露(必)

  敝帚自珍 (弊)

  乔装打扮(巧)

  走投无路(头)

  脍炙人口(烩)

  销声匿迹(消)

  专心致志(至)

  滥竿充数(芋)

  贻笑大方(遗)

  蜕化变质(脱)

  笑容可掬(鞠)

  如火如荼(茶)

  按部就班(步)

  花好月圆(园)

  世外桃源(园)

  前仆后继(扑)

  百废待兴(费)

  瞠目结舌(膛)

  座无虚席(坐)

  虎视眈眈(耽)

  纷至沓来(踏)

  明辨是非(辩)

  史无前例(列)

  以逸待劳(代)

  矫枉过正(往)

  黔驴技穷(计)

  通宵达旦(霄)

  歪风邪气(斜)

  直截了当(接)

  真知灼见(卓)

  一切就绪(序)

  若即若离(及)

  不计其数(记)

  欢度节日(渡)

  铤而走险(挺)

  百感交集(积)

  融会贯通(溶)

  流言蜚语(诽)

  兢兢业业(竞)

  风雨飘摇(漂)

  出奇制胜(致)

  锣鼓喧天(掀)

  略见一斑(班)

  刎颈之交(吻)

  轻歌曼舞(慢)

  摩拳擦掌(磨)

  向隅而泣(偶)

  火中取栗(粟)

  通货膨胀(涨)

  杯盘狼藉(迹)

  墨守成规(陈)

  骄横恣肆(姿)

  三番五次(翻)

  万事亨通(享)

  不知所措(错)

  相形见绌(拙)

  漠不关心(莫)

  怨天尤人(忧)

  功亏一篑(匮)

  因势利导(事)

  弱不禁风(经)

  仗义执言(直)

  乌烟瘴气(障)

  深孚众望(负)

  一枕黄粱(梁)

  为虎作伥(帐)

  不卑不亢(吭)

  叫苦不迭(叠)

  不能自己(己)

  爱不释手(失)

  金碧辉煌(壁)

  推心置腹(至)

  碑帖临摹(贴)

  鸿篇巨制(宏)

  同等学力(历)

  川流不息(穿)

  唇枪舌剑(箭)

  无与伦比(论)

  讳疾忌医(违)

  老生常谈(长)

  破格晋升(进)

  分道扬镳(标)

  饮鸩止渴(鸠)

  眼花缭乱(燎)

  大有裨益(稗)

  意兴盎然(昂)

  蹉跎岁月(磋)

  雷甲风行(励)

  刻画形象(划)

  买椟还珠(牍)

  如愿以偿(尝)

  闲情逸致(志)

  汩汩流淌(汨)

  旁征博引(证)

  寥若晨星(辰)

  因地制宜(治)

  崇山峻岭(丛)

  残羹冷炙(灸)

  噤若寒蝉(禁)

  汗流浃背(夹)

  刚愎自用(腹)

  咄咄逼人(拙)

  乐极生悲(急)

  半途而废(费)

  无庸讳言(用)

  和颜悦色(言)

  靡靡之音(糜)

  微乎其微(忽)

  酒中掺水(渗)

  源远流长(渊)

  举一反三(返)

  好高骛远(鹜)

  趾高气扬(指)

  变本加厉(利)

  礼尚往来(上)

  鼎力相助(顶)

  举止安详(祥)

  胜券在握(卷)

  栩栩如生(诩)

  适得其反(事)

  杳无音信(沓)

  煮豆燃萁(箕)

  掉以轻心(调)

  发人深省(醒)

  惊惶失措(慌)

  看样订货(定)

  相辅相成(承)

  以点代面(带)

  积毁销骨(消)

  召之即来(招)

  朝气蓬勃(篷)

  唉声叹气(哀)

  浮想联翩(连)

  纵横捭闽(裨)

  缘木求鱼(沿)

  草菅人命(管)

  穷兵黩武(渎)

  一扦黄土(杯)

  繁文缛节(褥)

  水泄不通(泻)

  开山鼻祖(主)

  方枘圆凿(柄)

  矫揉造作(娇)

  水利枢纽(钮)

  卑躬屈膝(恭)

  相映成趣(应)

  辛苦恣睢(雎)

  责无旁贷(代)

  破釜沉舟(斧)

  并行不悖(背)

  飞扬跋扈(拔)

  投身汨罗(汩)

  生杀予夺(与)

  承先启后(起)

  罄竹难书(磬)

  化学反应(映)

  拄着拐棍(柱)

  金榜题名(提)

  黯然神伤(暗)

  望风披靡(糜)

  委曲求全(屈))

  碑帖临摹(摩)

  张皇失措(慌)

  形势严峻(竣)

  以辞害义(意)

  无耻谰言 (滥)

  共商国是(事)

  久负盛名(胜)

  晶莹无瑕(暇)

  洪福齐天(宏)

  戒骄戒躁(燥)

  一古脑儿(股)

  惩前毖后(毙)

  神采奕奕(弈)

  运筹帷幄(握)

  谈笑风生(声)

  当仁不让(人)

  侧隐之心(侧)

  炙手可热(灸))

  报销车费(消)

  徇私枉法(循)

  名人轶事(遗)

  轻手蹑脚(摄)

  继往开来(既)

  手头宽裕(余)

  另辟蹊径(溪)

  断壁颓垣(桓))

  鉴往知来(见)

  盛气凌人(神)

  神采奕奕(彩)

  变幻莫测(换)

  平心而论(凭)

  赔礼道歉(陪)

  各自为政(阵)

  分庭抗礼(廷)

  惹是生非(事)

  貌合神离(和)

  味同嚼蜡(腊)

  不容置喙(缘)

  自命不凡(鸣)

  旅客须知(需)

  素昧平生(味)

  优柔寡断(忧)

  幅员辽阔(圆)

  提心吊胆(掉)

  穷源溯流(朔)

  一鼓作气(股)

  山青水秀(清)

  庞然大物(宠)

  嘉宾满座(佳)

  风雨如晦(诲)

  形迹可疑(行)

  揠苗助长(偃)

  戛然而止(嘎)

  衣衫褴褛(缕)

  揭竿而起(杆)

  独抒己见(书)

  湮没不闻(淹)

  流连忘返(恋)

  恰如其分(份)

  无坚不摧(催))

  趋之若鹜(骛)

  发愤图强(奋)

  精神焕发(涣)

  鼓噪而进(躁)

  睡眼惺松(腥)

  融会贯通(汇)

  明察秋毫(查)

  重蹈覆辙(复)

  甘冒不韪(讳)

  口干舌燥(躁))

  英雄辈出(倍)

  鬼鬼祟祟(崇)

  连篇累牍(赎)

  反映情况(应)

  市场扫描(瞄)

  气喘吁吁(嘘)

  欣欣向荣(兴)

  卑躬屈膝(曲)

  贪赃枉法(脏)

  孑然一身(孓)

  利害得失(厉)

  偃旗息鼓(揠)

  英雄事迹(绩)

  如法炮制(泡)

  陈词滥调(烂)

  既往不咎(究)

  人言啧啧(责)

  民生凋敝(蔽)

  惴惴不安(揣)

  虚无缥缈(漂)

  大相径庭(胫)

  一筹莫展(愁)

  性格粗犷(旷)

  徇私舞弊(恂)

  恰如其分(洽)

  漂泊无定(飘)

  怙恶不悛(俊)

  仗义执言(置)

  莫衷一是(中)

  无礼谩骂(慢)

  行踪诡秘(鬼)

  天涯海角(崖)

  牟取暴利(谋)

  甘之如饴(怡)

  书写潦草(了)

  蹦水过去(淌)

  苦心孤诣(脂)

  巧夺天工(功)

  进退维谷(唯)

  绿草如茵(荫)

  敲诈勒索(榨)

  一笔勾销(消)

  如虎添翼(冀)

  要言不烦(繁)

  不胫而走(径)

  事过境迁(景)

  蓬筚生辉(篷)

  昭然若揭(招)

  心悦诚服(臣)

  妄自菲薄(非)

  殒身不恤(陨)

  计日程功(成)

  宁缺毋滥(无)

  肆无忌惮(弹)

  摧枯拉朽(催)

  水乳交融(溶)

  殚精竭虑(惮)

  随声附和(合)

  歃血为盟(插)

  气冲霄汉(宵)

  气势汹汹(凶)

  蔚为大观(尉)

  满腹经纶(论)

  针砭时弊(贬)

  呱呱坠地(堕)

  不骄不躁(燥)

  维妙维肖(唯)

  蜂拥而上(涌)

  自暴自弃(抱)

  开门揖盗(缉)

  烘云托月(拱)

  先发制人(治)

  再接再厉(励)

  关怀备至(倍)

  闪烁其词(奇)

  人所不齿(耻)

  提出异议(义)

  抑扬顿挫(仰)

  浑然一体(混)

  兴高采烈(彩)

  独出心裁(新)

  寥寥无几(了)

  鸠占鹊巢(雀)

  浮想联翩(篇)

  中流砥柱(抵)

  言简意赅(该)

  一蹶不振(厥)

  甘拜下风(败)

  宽宏大量(洪)

  因势利导(道)

  为富不仁(人)

  众口铄金(烁)

  奋发图强(愤)

  毁家纾难(抒)

  赤膊上阵(搏)

  恬不知耻(括)

  秘而不宣(密)

  坦荡如砥(坻)

  良莠不分(秀)

  故态复萌(固)

  关关雎鸠 (睢)

  口是心非(事)

  励精图治(厉)

  集腋成裘(液)

  评头晶足(评)

  盘根错节(结)

  披肝沥胆(历)

  淋漓尽致(至)

  煞费苦心(废)

  安然无恙(殃)

  龙盘虎踞(据)

  幡然悔悟(误)

  一副对联(幅)

  和盘托出(合)

  穷途末路(没)

  故作矜持(恃)

  怨天尤人(由)

  义无反顾(返)

  出其不意(奇)

  无则加勉(免)

  备尝艰苦(倍)

  痴心妄想(忘)

  流连忘返(留)

  细水长流(常)

  鼎鼎有名(顶)

  不辨菽麦(黍)

  坐收渔利(鱼)

  劳民伤财(命)

  惹草拈花(沾)

  获益匪浅(非)

  认罪伏法(服)

  反躬自省(醒)

  处心积虑(集)

  如雷贯耳(灌)

  无济于事(计)

  不计前嫌(记)

  面黄肌瘦(饥)

  自力更生(立)

  亦步亦趋(一)

  拭目以待(试)

  封妻荫子(阴)

  披沙拣金(捡)

  珠光宝气(器))

  浑浑噩噩(昏)

  出谋划策(画)

  不省人事(醒)

  辗转反侧(翻)

  怦然心动(砰)

  绵薄之功(棉)

  振聋发聩(震)

  交代工作(待)

  身体羸弱(赢)

  闻名遐迩(暇)

  匪夷所思(非)

  义不容辞(词)

  以儆效尤(警)

  是非界线(限)

  销声匿迹(消)

  戮力同心(戳)

  从中斡旋(干)

  鞭辟人里(理)

  一脉相承(成)

  为虎作伥(怅)

  钩心斗角(勾)

  狙击敌人(阻)

  兵荒马乱(慌)

  卓尔不凡(而)

  俯首贴耳(伏)

  侯门如海(候)

  阿谀逢迎(奉)

  截长补短(接)

  门可罗雀(落)

  大材小用(才)

  安分守己(份)

  各行其是(事)

  黯然销魂(暗)

  竭泽而渔(鱼)

  倚老卖老(以)

  绵里藏针(棉)

  青春永驻(住)

  吃里爬外(扒)

  异口同声(一)

  抚养子女(哺)

  重整旗鼓(振)

  鬼蜮伎俩(域)

  臻于郅治(致)

  熙熙攘攘(嚷)

  赳赳武夫(纠)

  拨乱反正(返)

  声音宏亮(洪)

  虎视眈眈(耽)

  高瞻远瞩(嘱)

  招聘启事(示)

  重峦叠嶂(迭)

  发扬光大(广)

  天崩地坼(拆)

  青春常在(长)

  2、熟语中容易写错的字

  下面对熟语中容易写错的字进行归纳和梳理。希望同学们仔细辨析。注:括号内为错字

  1.一人做事一人当(挡)

  2.一年之计在于春(际)

  3.一不做(作)二不休(修)

  4.一失足成千古恨(时)

  5.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结束)

  6.一言以蔽之(敝)

  7.一夫当(挡)关万夫莫开

  8.一叶障(彰)目不见泰山

  9.一言既出驷(四)马难追

  10.一张一弛(驰)文武之道

  11.版版六十四(板)

  12.一刻值千金(斤)

  13.一竿(杆)子插到底

  14.一根线儿拴俩(两)蚂蚱

  15.二(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16.人不可貌相(像)

  17.人生七十古来稀(希)

  18.人争一口气佛受(授)一炉香

  19.人情薄(簿)似纸

  20.九头牛也拽(曳)不动

  21.大丈夫能屈(曲)能伸

  22.三天打鱼两(二)天晒网

  23.万事俱(具)备只欠东风

  24.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仁义)重

  25.天下老鸹(鸦)一般黑

  26.无功受禄寝食(室)不安

  27.长江后浪催(摧)前浪

  28.为富不仁(人)

  29.打破沙(砂)锅问到底

  30.只要功(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31.有志者事竟(竞)成

  32.机不可失时(失)不再来

  33.百尺竿(杆)头更进一步

  34.坐(做)不改姓行不改名

  35.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园)

  36.闲时不烧香急来抱(报)佛脚

  37.麻雀虽小五脏俱(具)全

  38.万变不离其宗(踪)

  39.三折肱为良医(弓)

  40.上梁不正下梁歪(粱)

  4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具)

  42.无立锥之地(椎)

  4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匮)

  44.不敢越雷池一步(跃)

  45.为渊驱鱼为丛驱雀(鹊)

  46.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剑)

  47.冒天下之大不韪(违)

  4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偶)

  4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伏)

  50.毕其功于一役(必)

  51.吃一堑长一智(志)

  52.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免)

  53.多行不义必自毙(闭)

  5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泱)

  55.行百里者半九十(伴)

  56.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慎)

  5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

  58.初生牛犊不怕虎(椟)

  59.识时务者为俊杰(事务)[来源:高考资源网]

  60.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诫)

  61.事实胜于雄辩(辨)

  62.学而优则仕(士)

  63.牵一发而动全身(迁)

  64.胜不骄败不馁(绥)

  65.狡兔死走狗烹(亨)

  6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世)

  67.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缪)

  68.恨铁不成钢(刚)

  69.既来之则安之(即)

  7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溪)

  71.疾风知劲草(急)

  72.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胜)

  73.掉书袋(吊)

  74.眼不见为净(静)

  75.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词)

  7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致)

  7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雁)

  78.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灰灰)

  79.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志)

  80.水火不相容(溶)

  81.防患于未然(燃)

  82.图穷匕首见(现)

  8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鹊)

  84.弃之如敝屣(蔽)

  8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谜)

  86.井水不犯河水(泛)

  8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拒)

  88.杀风景(刹)

  89.卑之无甚高论(悲)

  90.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堕)

  91.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

  92.放冷箭(剑)

  93.竭泽而渔(鱼)

  94.功到自然成(工)

  95.化干戈为玉帛(钵)

  96.皇天不负有心人(黄)

  97.前言不搭后语(答)

  98.打圆场(园)

  3、准成语中容易写错的字

  近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小题对一些类似成语或正在向成语转化的词组和一些由谚语、俗语等其他熟语形式转化而成的准成语也进行了考查。现对这部分内容作了简要的归纳和梳理,请同学们注意!(括号里为错字)

  一人做事一人当(挡)

  一年之计在于春(际)

  一不做二不休(修)

  一失足成千古恨(时)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结束)

  一言以蔽之(敝)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挡)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彰)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四)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扰)

  万变不离其宗(踪)

  三折肱为良医(弓)

  上梁不正下梁歪(粱)

  口惠而实不至(会)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具)

  无立锥之地(椎)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使)

  习惯成自然(贯)

  小不忍则乱大谋(认)

  手无缚鸡之力(博)

  不敢越雷池一步(跃)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学)

  不足为外人道(倒)

  化干戈为玉帛(钵)

  月晕而风础晕而雨(运)

  风马牛不相及(疾)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鹊)

  心有余而力不足(逾)

  心有灵犀一点通(隙)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复)

  可望不可即(及)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吹)

  功到自然成(攻)[来源:高考资源网]

  不可同日而语(与)

  冒天下之大不韪(违)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偶)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欢)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伏)

  毕其功于一役(必)

  有过之无不及(急)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疆)

  吃一堑长一智(志)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免)

  百思不得其解(结)

  有志者事竟成(竞)

  是可忍孰不可忍(恕)

  多行不义必自毙(闭)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泱)

  行百里者半九十(伴)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己)

  迅雷不及掩耳(汛)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慎)

  尽信书不如无书(输)

  拒人千里之外(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尽)

  出生牛犊不怕虎(椟)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渺渺)

  识时务者为俊杰(事务)

  言而无文行而不远(闻)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诫)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解)

  事实胜于雄辩(辨)

  英雄所见略同(通)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急)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战)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续)

  学而优则仕(士)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俘)

  放之四海而皆准(知)

  牵一发而动全身(迁)

  挟天子以令诸侯(另)

  胜不骄败不馁(绥)

  狡兔死良狗烹(亨)

  前世不忘后世之师(事)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缪)

  恨铁不成钢(刚)

  既来之则安之(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溪)

  莫须有(需)

  破天荒(慌)

  疾风知劲草(急)

  海水不可斗量(都)

  黄粱梦(梁)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胜)

  掉书袋(吊)

  眼不见为净(静)

  偷鸡不成蚀把米(舍)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词)

  情人眼里出西施(穷)

  赔了夫人又折兵(舍)

  黑云压城城欲摧(催)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事)

  谦受益满招损(召)

  道不同不相为谋(媒)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杖)

  富贵不能淫(逸)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致)

  醉翁之意不在酒(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悴)

  糟糠之妻不下堂(遭)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鱼)

  翻手为云覆手雨(复)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灰灰)

  五十步笑百步(效)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志)

  水火不相容(溶)

  反其道而行之(返)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

  防患于未然(燃)

  求大同存小异(意)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掉)

  图穷匕首见(现)

  树欲静而风不止(知)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益)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王)

  真金不怕火炼(练)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驱)

  欲速则不达(诉)

  惶惶不可终日(遑遑)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鹊)

  象煞有介事(芥)

  弃之如敝屣(蔽)

  言必信行必果(形)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谜)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丰)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厉)

  无所不用其极(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豫)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穷)

  一溜烟(遛)

  一言堂(严)

  一寸光阴一寸金(荫)

  八字没一撇(瞥)

  井水不犯河水(泛)

  天有不测风云(恻)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形)

  不能赞一词(暂)

  打破沙锅问到底(闻)

  巧伪不如拙诚(成)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拒)

  执牛耳(指)

  杀风景(刹)

  忘年交(望)

  君子之交淡如水(但)

  杵臼交(就)

  杯中物(屋)

  苛政猛于虎(征)[来源:高考资源网]

  哀莫大于心死(思)

  恶作剧(厄)

  粪土之墙不可杇(污)

  步后尘(布)

  w.w.w.k.s.5.u.c.o.m

2022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 第4篇

  XX年高考安徽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 文言文翻译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XX年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并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以直译为主。 教学重、难点: 2、在直译时能准确翻译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且分值不小。而对同学们来说它又是一个难点,在这方面失分较多,究其原因,关键还是翻译不过关。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才能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句子。 二、练习: 板书句子,1-5每排同学分别翻译一个句子: 1.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 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5.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三、指导:(评讲之前指导,学生可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先自己修改。) 1.《XX年考试说明》要求:“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2.教师解读,《考纲》对翻译的要求可归纳为五点,即: (1)直译,即字字落实。在具体翻译时可采用留、换、补、调等方法。 ①留:就是保留。对于古代一些专用字词,可保留原样,不必翻译,譬如“人名、地名、官职、朝代、年号”等一些词语。 ②对:已由单音节词发展成双音节词语的古今同义词,可采用对译的办法处理。 ③换:即用现代汉语的字词替换。对于古今异义词,必须用该词的今义去替换。对于古今同义的一些字词,只需把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 ④补:即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例如省略的主语、宾语、介词等等。 ⑤调:遇到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等)时要调整语序 (2)注意特殊句式。(3)注意词类活用。 (4)注意句子的语气,要特别注意语气词。(如:其李将军之谓也?) (5)文通字顺,即语意连贯、流畅。 在具体翻译的时候,要先从整体上看这个句子的句式,如果是特殊句式,就要把语序调整成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语序,其次要注意有无活用的字词,再逐字翻译,最后检查翻译的是否通顺,句子的语气是否译出了,同时要注意上下文语境(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3.请两个同学对照这五条要求,对刚才这五个同学的翻译进行修改。 4.师生一起评改。 四、小结:大家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牢记这五个要求,按照老师刚才讲的方法和步骤去译,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五、当堂检测 (一)翻译下列句子 1.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4.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二)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 -——选自《吕氏春秋·疑似》

  翻译:魏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乡村,(那)有个奇怪的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乡村的一个老人到街市上喝醉酒回家,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扶他却在路上折磨他。老人回到家,酒醒后就责骂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所我对你不够好吗?我喝醉了,你在路上折磨我,是为什么?”他的儿子哭着磕头碰地说:“冤枉啊!没有这样的事啊!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可以问他的。”他的父亲相信他的话。 六、评讲练习 七、作业 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按要求翻译。(8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注)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淫慢,过度享乐与怠慢。 将画线的三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来源:高考资源网]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8分)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 [注]宋濂,字景濂,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1)诚然,卿不朕欺(2分) 译文: (2)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3分) 译文: (3)微景濂,几误罪言者(3分) 译文: 3、把下列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始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1)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3分) 译文: (2)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3分) 译文: (3)此谓诚于中,形于外。(2分) 译文: [来源:]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者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必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学记》 译文 : 5、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臣光(司马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1)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欺,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于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2分) 译文: (1) (2) 6、把下面两段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说苑·杂言》)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荀子·法行》) (1)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答: (2)有而不施,穷无与也。 答: 7、翻译:把下面一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之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墙,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 (1)盍去诸?(2分) (2)是非若所知也。(2分) 译文: (3)不病于无鸡乎?(1分) 译文: (4)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3分) 译文: 8、阅读下面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5分)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 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①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 ②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9、阅读下面的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5分)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注] 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3分) (2)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2分) 10、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第八章) (1)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___________________ (2)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5分) 西施病心而颦(pín,皱眉头)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1)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译文: (2)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所以贵虚无(注)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说苑》) (注)虚无:虚心、谦虚的意思。 ①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2分) ②故曰巧伪不如拙诚(2分) ③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2分) ④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2分) 参考答案: 1、(1)如果不能做到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不能有明确的志向,如果没有一种宁静的心态,就不能达到一种高远的目标。(3分)(2)追求享乐或安于怠惰,就不能奋发向上,性情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3分)(3)年华随着时间而流逝,意志被时间所消磨,于是成了枯枝落叶,这样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2分) 2、(1)确实如此,你不欺骗我。(注意“诚然”的解释和“不朕欺”的语序,各1分(2)陛下刚刚广开言路,怎么能过分给他加罪?(译出大意,1分。译对“方”和“深罪”,各1分)(3)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怪进言的人。(译出大意,1分。译对“微”和“几”,各1分) 3、(1)好像厌恶臭气,喜爱美丽的颜色那样(出自至诚),这就是说的自己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慊:满足,大意对即可。重点词:“恶”、“好”。)(2)(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就显出遮遮掩掩的神态,隐藏他们所做的坏事,装出一副善良的样子。(厌:(yā)通“压”,这里有“隐蔽”之类的意思。关键字:厌,掩,著)(3)这就是说,内心的真实思想一定会表露到外面来。 4、(1)人们学习,或贪多务得,或知识面过窄,或惧怕艰苦,或浅尝辄止。 (2)(教师)了解这些心态,然后才能矫正这些缺点。 5、臣司马光说:诚信,是国君最大的宝贝。国家被百姓保护,百姓被诚信保护。因此古代君王不欺骗天下,霸主不欺骗邻国,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欺骗百姓,善于治理家庭的人不欺骗亲人。从前齐桓公不背弃曹沫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婪讨伐原国的利益,魏文侯不放弃与虞人的约定,秦孝公不废除徙木的奖赏。这四位国君,他们的思想道德并不是最好的,而卫(商)鞅更算得上刻簿,当时又处在战争攻伐的时代,天下人都赶着用欺诈作为手段,他们尚且不敢忘记以诚信来蓄养民众,何况作为太平盛世时侯的执政者呢! 6、(1)自己通达又能让别人通达的人,想窘困也是不可能的。(2)富有时不施舍,穷困时就没人援助。 7、(1)为什么不扔掉(赶走)这只猫呢(采分点“盍”、“诸”两个兼词) (2)这不是你所了解的(采分点判断句式和“是非”、“若”) (3)我不担心没有鸡吗(采分点“病”是活用) (4)没有鸡,不吃鸡也就罢了,距离饥寒还很远,像这样,为什么要扔掉(赶走)这只猫呢,(采分点“则己耳”的语气,“去”、“犹”和“若”、“之”、“何”) 8、①晏子外出,在路上遇见他,就解下左边的马把他赎下来,用车载着他回家,越石父没有道谢。(3分,重点:“遭之途”,“左骖”,“弗谢”的主语) ②了解我却不以礼相待,还不如被拘禁。(2分,重点:“而”,“缧绁”。“固”是本来的意思,可灵活处置。比如译为“本来”、“原来”、“实在”、“真”、“还”等均可。“己”可译为“这个人”。) 9、(1)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三个分句,每句1分) (2)我们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两句话,每句1分) 10、(1)商汤王流放夏桀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有这样的事吗?(放:流放,诸:“之乎”的合音,各1分(2)我只听说过周武王诛杀毁灭仁爱、正义的殷纣,没有听说他杀过君主。(给分点为“一夫”、“弑”和省略成分“周武王”,各1分) 11、(1)那同村的丑女人看见了觉得西施那样子挺美,回家后也捧着胸口,皱着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 (2)村里的那个丑女人只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美,却不知西施皱眉为什么美。 12、①士人不会因为私利而转移志向,不会因为祸患而改变节操。(或“士人不会因为私利或祸患而改变他的志节 ②所以说奸诈虚伪不如笨拙诚实。 ③求学问道毫不倦怠,是用来修养自己的。 ④(士人)崇尚谦虚的原因,是这样能够顺应变化而又符合时宜。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守财奴教案(精简14篇)

守财奴教案(精选14篇)守财奴教案 第1篇  教学目的  1 仔细体会葛朗台的富有个性的语言和生动的动作描写,分析葛朗台

《伶官传序》教案(精简17篇)

《伶官传序》教案(精选17篇)《伶官传序》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  2

[推荐]《再别康桥》教案(精简16篇)

[推荐]《再别康桥》教案(精选16篇)[推荐]《再别康桥》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相关常识;  2.

青年优质课的八大通病(精简2篇)

青年优质课的八大通病(精选2篇)青年优质课的八大通病 第1篇  刚从湖北省青年优质课竞赛赛场归来,并且又一次忝列评委之席

求同·求异·求解——《祝福》教学一技谈(精简17篇)

求同·求异·求解——《祝福》教学一技谈(通用17篇)求同·求异·求解——《祝福》教学一技谈 第1篇   &nbs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