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
二、
①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②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③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进一步明确明确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作用
☞三、框架整合:
商鞅变法
1 、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社会经济方面的变化
a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土地私有制确立,旧贵族势力开始向新兴地主转变,出现自耕农等新的阶层。
(2)政治方面的变化
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带来上层建筑的改革。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来改革世卿世禄,以实行俸禄制取代封邑制,以中央集权制来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达到这些目的的最有效途径是变法改革。
(3)军事方面的变化
春秋时期的战争以争霸为主;战国时期主要是兼并战争.为了在战争中取得主动权,各国都致力于变法改革,努力发展生产,增加人口,扩充实力。兼并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4 )文化领域的变化
在文化领域,私人讲学风气兴起,民间办学兴盛,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2、秦国变法改革的条件和机遇
(1)秦国改革的有利条件
① 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奴隶主贵族势力相对较弱;
② 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受到秦国国君的认同;
③ 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
(2)秦国面临的历史机遇
一方面,长期扼制秦国发展的晋国分裂为魏、韩、赵三国,力量大大削弱;另一方面,中原地区众多士人纷纷游说各国,追求建功立业,为秦招揽贤能、进行变法改革创造了可能性。
(3)秦国改革的直接原因
公元前 361 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使其受到很大刺激,认为是莫大耻辱,决心发愤图强,改革国内的经济、政治与军事,使秦国迅速强盛起来。
3、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和内容 .
(1)经济方面 ―-- 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商鞅变法首先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主要措施包括:
① “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一举措,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②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以受到奖励,免除摇役;限制工商业,凡弃农从商或不事劳作者,全家要被罚做官奴。这一措施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 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严格执行。
(2)政治方面 ―-- 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是在富国的基础上实现强兵。为此,商鞅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① 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二十等爵制,奖励军功。按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严厉禁止私斗。宗室成员没有军功者,剥夺其贵族身份。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