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教参(精简2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4周前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教参(精选2篇)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教参 第1篇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情况。“公车上书”是怎么回事。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和组织强学会的情况。领导南北舆论界的《时务报》《国闻报》。

  二、思想教育目标:

  1.维新变法运动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

  2.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的变法活动,宣传了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救国图强的思想,开阔了部分知识分子的眼界,为戊戌变法作了必要的准备。

  三、能力培养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思考“中国为什么在19世纪末产生戊戌变法运动?”使学生明了,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觉醒,当时人们把发展近代工业作为救亡图存的手段,呼吁“设厂自救”,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这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创造了客观条件,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问题的能力。

  2.在教师帮助下,通过学生分析,让他们认识:康有为宣传变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爱国的、进步的,从而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

  二、“公车上书”

  三、强学会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1.强学会的成立和《中外纪闻》的创办

  2.各地学会、学堂和报刊的出现

  3.《时务报》和《国闻报》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本课难点:中国为什么在19世纪末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二、导入新课:讲课前,教师先向学生说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才产生。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面临中国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经济力量的增长,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符合自己经济利益的政权,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发动和领导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然后,教师告诉学生,我们分两节课讲述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这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第13课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和第14课戊戌变法。教师板书第13课课题。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本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关于第一个问题。初中学生对资本主义的概念不容易理解,教师不必做过多的解释,只要求教师按照教材讲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部分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建立厂房、购置外国机器、购买原料),用雇佣剥削的办法招募中国工人进厂生产就可以了。但是教师要掌握,这是中国产生民族资本主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具有普遍意义,切莫给学生一种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也是这样产生的印象。另外,要求学生记住1872年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办的继昌隆机器缫丝厂。因为陈启沅开办的机器缫丝厂在当时比较有影响。可让学生看课本陈启沅的插图,不作要求。书中两段小字,介绍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自力更生、惨淡经营,遭到中国封建势力的反对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最终倒闭,让学生自己看,不要求学生记忆。教师必须告诉学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诞生那天开始,就遭受着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族工业的处境必然如此。

  关于第二个问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要向学生讲清三点:1.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教师可以作如下分析:《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设工厂,再没有理由限制中国人投资设厂了。而且战后赔款使清政府的财政日益拮据,中国人办厂可以增加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另外,当时一些人把发展近代工业作为救亡图存的手段,呼吁“设厂自救”,“以商战对商战”。所以,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在中国出现了。2.要求学生记住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课本所列的《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与后3年商业企业比较表》及其说明)。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预政治活动提供了社会条件”主要是说: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经济力量增长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已经逐渐成长起来。一部分反映民族资产阶级愿望的人物从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角度出发,开始了政治活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四、“公车上书”是本课的重点。维新变法做为一次大规模的政治活动是从“公车上书”开始的。以前康梁的变法活动主要是著书立说,宣传维新思想,虽有1888年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但在社会上影响不大。

  教师首先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康梁为了救亡图存,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康有为、梁启超是维新变法运动中重要的代表人物。教师要引导学生看课本的插图。然后,按照课本小字的内容简要介绍康梁公车上书前的主要事迹。要求学生记住康梁两个人,他们的事迹可不要求记忆。

  “公车上书”,要求学生根据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和影响去记忆。教师不要再扩大教材内容,但要把会试、举人、公车等词语向学生讲清楚。北京的教师可告诉学生,康有为写好《上皇帝书》后,邀请各省举人商议上书问题的地点就在宣武门外达智桥的松筠庵。“公车上书”影响很大,主要是指它冲破了长期以来清朝黑暗统治下,政治舆论的沉闷局面,特别是在封建知识分子里,引起了震动。上海、广州等地大量刊印《公车上书记》,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更加广泛传播。从此,康有为成了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公车上书”前康有为应过几次科举考试,都被顽固派大臣和考试官看作“狂生”,予以阻难。“公车上书”后,顽固派阅卷官不敢再摈斥他的考卷,康有为考中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衔。

  五、强学会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教师讲本目时,要注意下列四个方面。1.维新派创办《万国公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成立强学会把维新派组织起来,成为一种政治力量。后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实际上强学会已经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团体了。2.由于顽固派的告发,强学会于1896年1月被查封。但维新运动没有被禁止住,仍然继续发展。教师可让学生看课本《戊戌维新时期的主要学会》表,只要求学生知道强学会被查封以后各地学会成立的更多,维新运动得到进一步开展就行了,不要求学生记住各地学会的名称。3.课本着重介绍了《时务报》和《国闻报》,这一部分要求学生记忆。教师要讲清《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任主笔,文字通俗流畅,比较系统又详尽地宣传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受到读者的欢迎,销行量达到一万余份,为中国办报以来所未有。《国闻报》在天津出版,由严复等创办,译载外国重要政事及名著,给悲观的人士指出希望,在维新运动中起了极大的作用。以上两报居南北舆论的领导地位。4.按照课本介绍一下时务学堂,可不再补充材料。书中小字部分不作要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原来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在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但是,它们远没有发展到直接向近代工业过渡的阶段。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道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出现,主要不是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扩大。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绝大部分由于遭到外国资本主义商品的侵袭逐渐破产,极少数由手工工场发展为半近代或近代的工业。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手工业直接转化为机器工业的道路——资本主义发展的正常道路受到阻碍,而地主、官僚和商人直接投资办近代工业的道路就成了主要的途径。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一部分商人、官僚和地主投资于新式工业,(建立厂房,购置外国机器,购买原料)用雇佣剥削的办法,招募中国工人进厂进行商品生产,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近代工业,是方举赞、孙英德合伙设立的上海发昌机器厂。它是为外商船厂打制、修配船用零件而设立的。1866年初创,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由手工工场转化为近代工业。除此之外,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1881年,黄佐卿在上海创办公和永机器缫丝厂;1882年上海成立了同文书局等。这些都是中国比较早的民族资本近代工业。从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创办人或投资人来看,他们大多是广州、上海、宁波、福州等通商口岸的商人,买办官僚也不少。这些企业主是工业资本家,但是他们当中大部分人还拥有大量的土地,也是地主。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与它们有矛盾的一面;但是,又因为中国民族近代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联系、依赖的一面。这种情况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对待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具有反抗和妥协的两重性。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教参 第2篇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情况。“公车上书”是怎么回事。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和组织强学会的情况。领导南北舆论界的《时务报》《国闻报》。

  二、思想教育目标:

  1.维新变法运动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

  2.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的变法活动,宣传了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救国图强的思想,开阔了部分知识分子的眼界,为戊戌变法作了必要的准备。

  三、能力培养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思考“中国为什么在19世纪末产生戊戌变法运动?”使学生明了,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觉醒,当时人们把发展近代工业作为救亡图存的手段,呼吁“设厂自救”,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这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创造了客观条件,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问题的能力。

  2.在教师帮助下,通过学生分析,让他们认识:康有为宣传变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爱国的、进步的,从而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

  二、“公车上书”

  三、强学会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1.强学会的成立和《中外纪闻》的创办

  2.各地学会、学堂和报刊的出现

  3.《时务报》和《国闻报》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本课难点:中国为什么在19世纪末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二、导入新课:讲课前,教师先向学生说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才产生。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面临中国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经济力量的增长,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符合自己经济利益的政权,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发动和领导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然后,教师告诉学生,我们分两节课讲述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这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第13课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和第14课戊戌变法。教师板书第13课课题。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本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关于第一个问题。初中学生对资本主义的概念不容易理解,教师不必做过多的解释,只要求教师按照教材讲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部分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建立厂房、购置外国机器、购买原料),用雇佣剥削的办法招募中国工人进厂生产就可以了。但是教师要掌握,这是中国产生民族资本主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具有普遍意义,切莫给学生一种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也是这样产生的印象。另外,要求学生记住1872年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办的继昌隆机器缫丝厂。因为陈启沅开办的机器缫丝厂在当时比较有影响。可让学生看课本陈启沅的插图,不作要求。书中两段小字,介绍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自力更生、惨淡经营,遭到中国封建势力的反对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最终倒闭,让学生自己看,不要求学生记忆。教师必须告诉学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诞生那天开始,就遭受着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族工业的处境必然如此。

  关于第二个问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要向学生讲清三点:1.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教师可以作如下分析:《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设工厂,再没有理由限制中国人投资设厂了。而且战后赔款使清政府的财政日益拮据,中国人办厂可以增加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另外,当时一些人把发展近代工业作为救亡图存的手段,呼吁“设厂自救”,“以商战对商战”。所以,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在中国出现了。2.要求学生记住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课本所列的《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与后3年商业企业比较表》及其说明)。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预政治活动提供了社会条件”主要是说: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经济力量增长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已经逐渐成长起来。一部分反映民族资产阶级愿望的人物从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角度出发,开始了政治活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四、“公车上书”是本课的重点。维新变法做为一次大规模的政治活动是从“公车上书”开始的。以前康梁的变法活动主要是著书立说,宣传维新思想,虽有1888年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但在社会上影响不大。

  教师首先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康梁为了救亡图存,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康有为、梁启超是维新变法运动中重要的代表人物。教师要引导学生看课本的插图。然后,按照课本小字的内容简要介绍康梁公车上书前的主要事迹。要求学生记住康梁两个人,他们的事迹可不要求记忆。

  “公车上书”,要求学生根据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和影响去记忆。教师不要再扩大教材内容,但要把会试、举人、公车等词语向学生讲清楚。北京的教师可告诉学生,康有为写好《上皇帝书》后,邀请各省举人商议上书问题的地点就在宣武门外达智桥的松筠庵。“公车上书”影响很大,主要是指它冲破了长期以来清朝黑暗统治下,政治舆论的沉闷局面,特别是在封建知识分子里,引起了震动。上海、广州等地大量刊印《公车上书记》,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更加广泛传播。从此,康有为成了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公车上书”前康有为应过几次科举考试,都被顽固派大臣和考试官看作“狂生”,予以阻难。“公车上书”后,顽固派阅卷官不敢再摈斥他的考卷,康有为考中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衔。

  五、强学会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教师讲本目时,要注意下列四个方面。1.维新派创办《万国公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成立强学会把维新派组织起来,成为一种政治力量。后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实际上强学会已经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团体了。2.由于顽固派的告发,强学会于1896年1月被查封。但维新运动没有被禁止住,仍然继续发展。教师可让学生看课本《戊戌维新时期的主要学会》表,只要求学生知道强学会被查封以后各地学会成立的更多,维新运动得到进一步开展就行了,不要求学生记住各地学会的名称。3.课本着重介绍了《时务报》和《国闻报》,这一部分要求学生记忆。教师要讲清《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任主笔,文字通俗流畅,比较系统又详尽地宣传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受到读者的欢迎,销行量达到一万余份,为中国办报以来所未有。《国闻报》在天津出版,由严复等创办,译载外国重要政事及名著,给悲观的人士指出希望,在维新运动中起了极大的作用。以上两报居南北舆论的领导地位。4.按照课本介绍一下时务学堂,可不再补充材料。书中小字部分不作要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原来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在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但是,它们远没有发展到直接向近代工业过渡的阶段。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道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出现,主要不是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扩大。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绝大部分由于遭到外国资本主义商品的侵袭逐渐破产,极少数由手工工场发展为半近代或近代的工业。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手工业直接转化为机器工业的道路——资本主义发展的正常道路受到阻碍,而地主、官僚和商人直接投资办近代工业的道路就成了主要的途径。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一部分商人、官僚和地主投资于新式工业,(建立厂房,购置外国机器,购买原料)用雇佣剥削的办法,招募中国工人进厂进行商品生产,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近代工业,是方举赞、孙英德合伙设立的上海发昌机器厂。它是为外商船厂打制、修配船用零件而设立的。1866年初创,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由手工工场转化为近代工业。除此之外,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1881年,黄佐卿在上海创办公和永机器缫丝厂;1882年上海成立了同文书局等。这些都是中国比较早的民族资本近代工业。从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创办人或投资人来看,他们大多是广州、上海、宁波、福州等通商口岸的商人,买办官僚也不少。这些企业主是工业资本家,但是他们当中大部分人还拥有大量的土地,也是地主。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与它们有矛盾的一面;但是,又因为中国民族近代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联系、依赖的一面。这种情况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对待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具有反抗和妥协的两重性。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教案设计(精拣2篇)

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 教案设计(通用2篇)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 教案设计 第1篇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

历史教案设计-清朝文化(精拣3篇)

历史教案设计-清朝文化(通用3篇)历史教案设计-清朝文化 第1篇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清朝

教参(精简2篇)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教参(精选2篇)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教参 第1篇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中国民族资本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工人运动掀起新高潮(精拣2篇)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工人运动掀起新高潮(通用2篇)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工人运动掀起新高潮 第1篇  教学重点:中国共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案设计(精拣2篇)

第29课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案设计(通用2篇)第29课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案设计 第1篇  教学目的   一、要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