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通用15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篇
课题第21课 大一统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 个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清皇宫,培养平面和空间概念。知道长城的起止地点,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过程与方法:积极收集有关故宫、长城团队协作意识。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了解故宫和长城,感悟到故宫和长城正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阅读课文内容,利用相关资料,简单勾画北京平面图,认识到北京城的布局“匀称而明朗”。如果有条件,可利用声像资料。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故宫、长城的学习,认识到故宫和长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通过学习长城,能感受到先民伟大的气魄和坚毅的精神,体会到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凝聚力等精神的象征。通过讨论长城及其周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的危害,感受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重点:故宫和长城教学难点:长城的作用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明成祖迁都北京,修建了宏伟的紫禁城。明朝还修筑了蜿蜒六千多千米的长城。你到过首都北京吗?当你登上景山,俯视雄伟壮观的北京城,或是在八达岭、慕田峪眺望宛如巨龙腾飞的万里长城时,心中升腾起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你能感悟到其中蕴涵的文化意义和精神象征吗?内容分析明清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在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的同时,经济和科技文化也取得很大成就。一、明清皇宫北京城的构造——京城、皇城、宫城。城市布局严整;以一条中轴线贯通南北,两边的街道和重要建筑左右对称;在建筑形式上突出皇权至上的原则。故宫的布局,及其在建筑史上的地位——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二、雄伟的长城明朝修筑长城的原因,以及明长城的起止地点与作用。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知道故宫和长城,并通过学习,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本课的难点是如何理解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教学建议让学生课前主动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上播放有关故宫和长城的资料片,充分发挥文化史课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问题解答中国古代都有哪些朝代修过长城?提示 战国、秦、两汉、南北朝、隋、金、明。材料阅读 想一想,长城沿线地区出现的上述现象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提示 长城的修筑,巩固了北部边疆,使得长城沿线人民安心农耕,人口增加;农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商业的繁荣,边境城镇也呈现出繁荣景象。说一说,明长城与秦长城的异同。提示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鸭绿江;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秦修长城为了抵御匈奴南下;明修长城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侵扰。秦长城是在战国时期各国长城基础上修建的;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了全长为六千多公里的长城,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作业 一课一练板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篇
课题第5课 和同为一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吐蕃的统一及其与唐朝的联姻,并受到唐朝的深远影响;南诏的发展及其与唐朝的关系;回纥的发展及其与唐的友好关系。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过程与方法:回纥、南诏、吐蕃等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边疆的开发做出过重大的贡献,都有过灿烂的文化。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开放的政策、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唐朝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与唐朝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原的技术与文化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其中,吐蕃与唐朝的关系更是与唐“和同为一家”。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通过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民族团结、祥和的重要前提。教学重点:唐朝与土蕃的关系教学难点:1、对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观点的理解教学方法
讲述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知道多少?或朗诵有关文成公主的配乐诗,由此导入新课。除了政治上统治时间长、经济发展水平高和文化繁荣以外,也体现在和周边少数民族的相处中,有密切的交流,推动了他们的发展。不过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汉朝又有很大的区别,究竟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二、讲授新课:展示《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弄清楚唐朝主要边疆民族的名称与分布。(一)、唐朝与土蕃的关系唐朝时期,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吐蕃东临中国,西临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南临印度戒日王朝和尼婆罗(尼泊尔),北临突厥。为了进行统治,把战略位置重要的逻些作为都城,就是现在的拉萨。(显示吐蕃的政权和经济)松赞干布热心地接受周围各族的先进文化,派贵族子弟到天竺留学,招揽了天竺的学者、尼婆罗的技师、大食的医生。所有这些国家中,以中国的文明程度最高,松赞干布非常仰慕中原文明,决心要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公元634年,第一批吐蕃使臣来到了长安。(显示《松赞干布像》和《吐蕃赞普图》)唐朝很快派使者到吐蕃,松赞干布见到唐朝使者的礼物,更增加了他对中原文化的无限向往,两次向唐朝皇家求婚。尤其是第二次,派宰相禄东赞携带大量珍宝到长安。(显示《步辇图》)唐太宗认识到吐蕃是西部疆域重要的力量,要保证安宁,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是必要的,准备答应松赞干布的请求。但是几位年龄合适的公主都害怕到吐蕃吃苦,太宗很为难。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得知以后,很欣赏大宗讲的“一桩婚姻顶得上十万雄兵”这句话,自愿前去。但是又怕边远地区的人是不是太粗俗?因此她出了三个难题,如果使臣能够答上,她就自愿嫁到吐蕃。太宗非常高兴,封她为文成公主(显示《文成公主像》);禄东赞也接受了挑战,不仅顺利地解答了难题,还在公主面前展示了吐蕃人的机智和能歌善舞。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一支庞大的送亲队伍出发了。下面请几位同学来讲一讲文成公主嫁吐蕃的故事。(经过准备的三位学生分别讲述下面的故事)学生甲:公主带着乳娘、宫女、乐队、工匠,加上江夏王率领的3000羽林军,组成一支庞大的队伍。他们带着华贵而丰富的妆奁。其中有金银、珍宝、绸帛,显示了唐朝国力的充沛:有经史、诗文、佛经、佛像以及种树、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送去了中原文化的精英;他们还带着种子、工具等物,成为传播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的队伍。学生乙: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长安,长安城的居民纷纷赶来送行。大路两旁有几十万人,排出二十里长的队伍。人们挥舞着香花和彩带,祝愿他们的“女儿”一路平安。先向西,后向南,穿过青海到达西藏。因为青海的吐谷浑首领早已接受了唐朝的册封,娶了唐朝的公主,所以热烈欢迎文成公主的到来。他们在事先建好的“行馆”里休息了三个月,以适应高原的气候和吐蕃的风俗习惯。继续行进中,公主看到青海的土地平坦,河流纵横,但是居民只会种植疏朗的青稞,于是让随行的工匠教他们种植大麦和燕麦,还为他们装上水磨。当地人为了纪念公主,在山上树立了一尊公主的石刻像。思考: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唐与南诏的关系1、六诏是南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名称。公元8世纪蒙舍诏统一六诏更名为南诏。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提问“唐与南诏的友好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3、利用有关史料介绍大理崇圣寺三塔并看图。(三)、唐与回纥的关系到了唐朝后期,北方又兴起了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回纥。回纥兴起于色楞格河一带,和突厥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突厥向西迁移以后,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各部,建立回纥汗国。回纥人与其他北方少数民族最大的不同就是,看到突厥的兴衰,明白南下侵扰暂时能得到一些好处,但是不能长久。于是回纥吸取匈奴和突厥失败的教训,知道和平对自己有利,主动与唐朝交往,是与中原王朝保持和好关系时间比较长的北方少数民族。唐朝也不把回纥列为敌人,唐玄宗还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共有12位可汗接受唐朝的册封。两国边境平静无事,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和好关系。在唐朝发生“安史之乱”时,回纥出兵帮助唐朝收复洛阳和西安。三、巩固小结: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多数是友好的。由于开明的民族政策、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唐朝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在交往中与唐朝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原的技术与文化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其中,吐蕃与唐朝的关系更是“和同为一家”。四、学习与探究:唐朝通过哪些方式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板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篇
课题第16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 个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学习,知道《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并能识别《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书的不同体例。通过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及其代表作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过程与方法:对照《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书的不同体例,明确纪传体和编年体两类史书的编撰特点,初步培养比较问题的能力。对优秀宋词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增强对元代戏剧艺术的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宋元文化的繁荣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这一时期史学和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笔难能可得的精神财富,如司马光严谨治学的精神,李清照和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以及关汉卿同情人民疾苦的情结等。教学重点:《资治通鉴》的体例教学难点:宋词的成就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北宋时期,一场激烈的朝廷论争围绕着一部名为《资治通鉴》的书展开,一些人坚持要毁掉这部已经雕版的著作,幸亏有人以书中有宋神宗的“御序”为由,将书保存下来。你想知道这部幸免于难的《资治通鉴》是怎样的一部书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你可知道这首千古绝唱的出处?你是否想走进意境悠远的宋词和“感天动地”的元杂剧世界,去尽情领略宋元文化的风采呢?内容分析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时期。本节课涉及了宋元时期的史学、文学艺术等内容。一、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史书体例比较简表史学著作史书体裁主要特点《史记》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资治通鉴》编年体按时间顺序将史事和时间紧密结合二、意境悠远的宋词人物朝代代表作或名句苏轼北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两宋之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辛弃疾南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三、“感天动地”的元杂剧元杂剧的含义。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重点难点《资治通鉴》、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和元杂剧是教学重点。教学建议多采用谈话法、讨论法和观察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解惑动机,进而积极思考和参与。问题解答对司马光幼年勤奋学习的精神,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借鉴?提示 我们应发扬其勤奋刻苦、自觉自律、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材料阅读 阅读这段材料,想一下元曲为什么能够兴盛。提示 元统一后,城市经济繁荣。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作为直接反映生活的戏剧形式元杂剧,适应了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业 一课一练板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篇
课题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个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唐朝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的了解,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通过想像唐人的生活,培养丰富的想像力。
过程与方法:想像一下自己作为一个唐士子参加科举考试的情况,以此了解唐朝科举制度的基本内容。
通过阅读课文及讨论,想像自己作为一个唐人时的衣食住行情况,借此体会盛唐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情感态度价值观:想像唐人的生活情况,体会盛唐时代生机勃发的活力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发扬奋发向上的精神,塑造自信大度的气质。教学重点: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科举制度,推动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影响着那个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社会精神风貌。唐代的科举制对盛唐社会焕发出的生机活力与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学难点: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因为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差距比较大,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本课将通过表演、想像等教学方式来加强学生的体验以解决这一难点。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设情景,激发兴趣,揭示矛盾
师:老师接任了一个自己一点儿也不了解的新班,要选几位品德好、关心集体、办事能力强的班干部,用什么办法?
师:谢谢大家这么多的好主意,老师现在心里有数了。那么,如果我们是一位封建帝王,我们又应该如何选拔一些有才干的官员呢?
因学生在前面的讨论中已经感觉到了选拔一个人才要考虑很多,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时比较慎重,也觉得略有困难。教师相机点拨:其实那些封建帝王也真的遇到了我们现在的这个问题,他们也为此做了很多尝试:有亲自去查访的,有发文布言征求的,也有以门第选拔的……但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直到隋唐时期,才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重要制度――科举制。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一目“科举制焕发的活力”,然后同桌说说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生:阅读课文,讨论。
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隋朝以前,选官时讲究门第,只有高门大族的子弟才能做官。隋文帝继位后,改革选官制度,按德才标准选拔官吏。进士科是隋炀帝时加设的。唐太宗时加试经史,唐高宗时加试帖经、杂文,武则天时初行殿试。那时的人们普遍推崇进士科,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科举对士子学人有着极大的诱惑力。
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基础;也为士子们创造了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他们中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之后,推行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同时,科举制还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19世纪英国文官制度的产生就是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启示的。 唐代物质生活丰富多彩,富于创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和服饰时尚自然地融入中原文化,体现出帝国自信开放的宏大气度和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
饮食方面:①饮茶。唐代,茶园处处,栽植益进,焙制益巧,烹饮益精,茶市繁荣。饮茶在社会上十分普遍,而且流行到边疆地区。②唐人还爱吃胡食。
服饰:①唐人喜爱穿胡服,戴胡帽,蹬胡靴。②流行于民间的还有经过翻新与改造的幞头,贵贱通用,类似今天“马甲”的“半臂”,因便于穿着,深受欢迎。③中原地区的双面锦等丝织品面料也传到边疆,为边疆人民所喜爱。
居行:唐人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唐代,骑马出行变得十分普遍而富于情趣。
师:通过阅读这些材料,想必大家对唐人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依据老师的提示,展开你想像的翅膀,让自己成为一个唐人,并渡过美好的一天。在想像的过程中,请你把你着装修饰的意图用铅笔、唇膏、眉铅等工具在绘图纸上画出来。(课件出示)
生:想像。
自己是一个长安市民,早上起来应朋友之约去茶楼喝茶,吟诗。出发之前,打扮一番(穿胡服,戴胡帽,蹬胡靴),吃点胡饼后,骑马去茶楼。 师:(利用资料提示)
对胡服胡饰,在很多唐诗中都有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了解到: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元和妆梳君记取,椎髻赭面非华风。
通过想像,我们感受到了唐人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唐人的精神风貌。大家怎么形容呢?
生(几乎异口同声):博大宏放。
师:唐人之所以具有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原因是什么?
师:盛唐时国运鼎盛,政局安定。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
师:那么这种精神面貌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阅读课文,自己概括。
师:依据学生回答,逐步用课件出示唐代允许外国人及少数民族做官、与各族人通婚、牵马昆仑奴等图片;出示唐太宗像和他的“车轨同八荒,书文混四方”语句;“诗仙”李白的诗…… 师:(播放影视片段《昭陵》,结束后提出问题)
鲁迅先生提到的“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鸵鸟”,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上的石刻。结合这些图片想一下,鲁迅先生为什么拿它们象征唐代豪迈闳放的时代风貌?
生:思考、自由发言。
反馈强化
师:请同学根据自己的学案,告诉我,你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
生:交流学案。
师:根据学案适当补充。
知识拓展
师:在盛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现在中国会呈现出这样一种精神风貌吗?
生:自由发言。
生a:能。因为我们国家现在十分稳定。
生b:能。因为我们各民族关系十分融洽。
……
师:(出示民族团结、改革开放、科技发展等一组图片,以高昂、富有自信的语气总结)能!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一定能!
瞬间记忆能力考查
1.科举制是时期创立和完善起来的。
a.秦汉 b.两晋 c.隋唐 d.宋元
2.科主要考察考生治理政事的能力。
a.明经科 b.进士科
板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篇
【教学目标】
1.掌握契丹政权的兴起、北宋、南宋的建立以及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2.通过探究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与北宋的关系、金与南宋的关系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水浒传这部电视剧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水浒传这部电视剧演绎的是宋朝年间的事情,宋朝真的是那么昏庸无道的年代吗?宋朝时如何建立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宋朝年代。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㈠.阅读教材50页-51页,回答问题
1:10世纪初, 族杰出的首领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就是辽太祖。契丹建国后,占领了 。
2:唐朝灭亡后,社会重新出现了 的局面。
3:北宋的建立(陈桥兵变):_____年,后周大将_____在______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 ,史称_______。_______就是宋太祖。
㈡.阅读教材51页-52页,回答问题
1.澶渊之盟:宋辽议和,______朝撤兵,______朝给____岁币,史称________。
2.西夏政权的建立:11世纪前期,______族首领_____称______国皇帝,史称______。
3.宋夏和战: 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双方损失很大。后来,双方议和,______向___称臣,______给______岁币。
㈢.阅读教材52页-54页,回答问题
1.金政权的建立:12世纪初期,_____族的杰出首领_______起兵抗辽,接着在_____称帝,国号_____。 他就是______。
2.金灭辽和金灭北宋:金先灭_____,又于_____年灭亡北宋。
3. 南宋的建立: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_____,与同年登上皇位,后来定都_____。史称_____。
4.金与南宋的关系:①金兵南下,_____抗金,岳家军在_____大败金军。宋高宗逼令岳飞班师,_____借机谋害了岳飞。
②宋金议和:_____向_____称臣,并给_____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比较52页与54页地图有何变化?认识宋太祖与岳飞的图像。
二、反馈训练、巩固提高
1.北宋与南宋的关系与下列哪一组相似?( )
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
c.前秦与后秦 d.东魏与西魏
2.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的是( )。
a.赵高 b.李林甫 c.秦桧 d.贾似道
3.XX年5月7日,一件高42厘米、铜像鎏金佛下莲花座的珍贵佛教文物---辽代铜佛在吉林省博物院《走进契丹、女真人》展览中展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出。下列人物中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
a.阿保机 b、松赞干布 c、元昊 d、阿骨打
4.北宋取代后周的重要事件( )
a.黄巢起义 b、玄武门之变 c、陈桥兵变 d、“杯酒释兵权”
5.宋金的分界线( )
a.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b、长江至大散关一线
c、珠江至大散关一线 d、黄河上游至大散关一线
6.爱国是永恒的主题,爱国志士历来深受人们敬重。设想南宋初年,生活在郾城的你可能参加的爱国行动是( )
a.宋与辽的战斗 b、西夏与宋的战争 c、女真抗辽的战争 d、岳飞抗金的战斗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篇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记住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主要是陶器),培养理解当时人们生活状况的能力,发现当时人们的审美特点;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比较方法。
通过北京人与猿类、现代人的比较,以及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并运用比较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典型史实,启发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点难点】
一、南方地区学校以河姆渡遗址为第一重点,半坡遗址次之。
二、难点:
1、“新石器”的含义。
2、河姆渡原始居民工具、房屋的特点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3、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设计;学生收集感兴趣的原始农耕文化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原始人类起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
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淘气、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分布着许多原始农耕文化遗址。让我们走进具有代表性的遗址,体验一下原始农耕生活的甘与苦吧!
学习新课:
学生阅读课前导入框:大家回想一下,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他们是靠什么获得食物的?(采集、打猎、捕鱼)他们这种靠“采集”获得食物的方式有哪些不便?(受季节变化和天灾的影响;采集的食物量有限等条件的限制)。大家分析的有道理,原始人要改变这种这些,关键要解决什么问题?开始一种什么样的新生活?我国原始的农耕是怎样出现的?本节课将了解到这些内容。利用教材《重要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分布图》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具体位置。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篇
第三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唐诗一首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登科之后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隋唐朝的科举制的历史话题。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知识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
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
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规定?
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
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
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
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
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
活动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不同点:
项目隋唐科举考试当今学校考试
科目设置偏重文科有文理科,设置较合理
考试内容偏重经书、诗赋,较脱离现实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考试的根本目的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以缓和其矛盾,巩固其统治。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选拔人才
同学们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及考试制度有何建议呢?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先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概括讲解。
1、让学生感悟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科举制,科举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隋唐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才巩固其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的弊端和危害也越来越突出。
三、巩固小结: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四、学习与探究:p17了解 曲江盛会与雁塔题名
五、课堂作业:学习辅导该节作业
教学后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篇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北京人;难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阅读课
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
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同时解决‘北京人’、蓝田人等名的来历)”“生活的年代与地域?”
考察:“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条件(不)适宜人的生存?
比较体质特征(观察真人比较)。
旧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观察书上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获取食物?依据是什么?
怎么样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种?使用火有何意义?
教师小结本目内容,说明:北京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
活动: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学生阅读,先建立一个整体映像
然后分别进行考察(阅读、观察、分析、结论、发言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自豪感。
四、山顶洞人
大约二十万年后,在北京人生活过的地方,又出现了一种进步得多的原始人类――这就是“山顶洞人”。
引导学生考察一下,山顶洞人有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注意哪些方面,列表归纳)。
比较北京人山顶洞人
生活年代
体质特征
工具制作
生活用火
穿着
自然过渡,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阅读教材,填表比较
着重考察:怎么知道他们会人工取火?他们是如何钻孔的?
五、收获与疑问
我们今天的科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作为小结。
拓展思路。
六、练习
书后“学习测评”。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篇
课题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个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了解活字印刷的优点,认识中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技术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对传播知识、促进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了解指南针、火药的发明、改进、应用及其向外传播情况,认识指南针促进了欧洲航海业的发展,火药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震动。了解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对元朝棉纺织业的贡献,初步认识先进生产工具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比较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讲述活字印刷的优点,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性,认识该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通过阅读了解指南针的发明、改进、应用、传播情况,了解指南针对中国及欧洲航海业的促进作用。回忆已学有关火药的知识,复习巩固,促进新知识的学习,了解火药、火器的改进、应用情况,及其对中国作战技术的影响、对欧洲社会的巨大震动。学生收集并讲述黄道婆的事迹,教师讲解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使学生认识黄道婆对元朝棉纺织业的贡献。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宋元时期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热情。教学重点:了解唐诗的伟大成就;敦煌莫高窟教学难点:对文学艺术中美的鉴赏力、理解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马克思在谈到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前欧洲工具发展情况时说:“要找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你知道吗,14世纪初的中国劳动妇女黄道婆手中能同时纺出几根纱?宋元时期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并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成就还有哪些?这些重大科学技术是怎样发明和应用的?内容分析中国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本课从科技角度说明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一、活字印刷平民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特点:省时、省力、省料、省钱、灵活、方便、效率高,比欧洲早四百多年,为世界最早。二、指南针与火药的应用指南工具、指南技术的改进。指南针的传播及贡献。火药的改进、运用及贡献。三、棉纺织技术革新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及其对元代松江地区乃至全国棉纺织业的贡献。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了解三大发明及棉纺织技术的革新,认识中国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理解如何操作活字印刷术是本课的难点。教学建议及时复习巩固前面所学隋唐时期的科技知识,并将前后的知识进行认真的比较,使前后知识形成体系,便于学生理解掌握。问题解答你知道我国的印刷术近年来有什么变化吗?提示 从80年代中后期起,汉字的计算机处理成为现实,印刷出版业开始了“告别纸与笔,告别铅与火,走向光与电”的时代。由键盘输入汉字,经电脑排版后,通过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打印出来,可黑白印刷,也可彩印。由电脑程序控制的复印机、油印机可进行大批量的高质量的印刷。另外扫描仪、数码相机也可与电脑相连,实现方便快捷的图文印刷。作业 一课一练板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篇
课题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我民族国家基业 个案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改制、文天祥抗元、人分四等和文化趋同等历史史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蒙古民族与汉民族的人口比例、生活习性,讨论分析忽必烈的一系列政策;讲述文天祥抗元的故事,学习其民族气节。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唐诗中的名篇、名句,体会诗歌艺术中的语言美、艺术美,提高对语言艺术的鉴赏力,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关注。
通过对唐代乐舞和敦煌莫高窟雕塑壁画内容的学习,能体会到其中的艺术魅力,感受到古代先人的伟大创造力,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通过敦煌文物外流和保护敦煌建议的交流,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感和保护文物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唐诗的伟大成就;敦煌莫高窟教学难点:对文学艺术中美的鉴赏力、理解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插图《飞天》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壁画叫什么名称吗?你知道什么地方的飞天壁画最有名吗?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而敦煌艺术是唐朝艺术的一个缩影,与之相媲美的还有“千古吟咏的唐诗”“观者如山”的乐舞。现在,让我们去领略唐代文学艺术的魅力吧。 自主探究,构建知识结构多媒体展示(学生阅读后回答,教师演示答案) 1、 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 发展的“黄金时期”。 2、唐诗无论在 , 和艺术成就主面都是以住任何时期的诗歌所不能相比的。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 和 。 3、 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想像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被称为“ ”。 4、 的诗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他亲历了唐朝 的变化,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反映社会 的诗作,后人称之为“ ”,称他的诗为“ ”。 5、唐朝时期乐舞十分发达,涌现出许多成就裴然的音乐家。相传,唐太宗创作的《 》和唐玄宗创作的《 》就很有名。 6、 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 所藏艺术珍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窑内众多的泥塑造像与壁画,主要以 为主。体验历史,深入理解知识多媒体出示(了解唐代诗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唐诗欣赏,感悟历史。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眼前何时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请回答有关问题:(1)、同学们,我们刚才诵读的诗分别是谁写的?知道为什么选择他们的诗来欣赏吗?(2)、通过诵读他们的诗,你能体会诗人作诗的情感分别是怎样的?造成他们诗风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 3 )、由此你认为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之间有什么联系吗?(4)、本课我们所了解的唐诗仅仅是冰山一角,《全唐诗》中留下姓名的诗人就有2300多人和近5万首诗。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得唐诗如此繁荣? 2、时空连线,体验历史(通过观看唐朝乐舞的视频,感受唐朝乐舞的艺术魅力。通过《莫高窟》视频和资料的观看及讨论,体会莫高窟的艺术神韵以及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唐朝不仅文学成就斐然,其艺术成就也闻名遐迩。随着时空隧道,我们跟随导游来到了开元的唐朝,去领略其艺术的风采吧!(1)、假如你是导游,你将介绍唐朝哪些有特色的艺术成就?分别要到什么地方?(2)、作为一名导游,给我们这些游客准备了怎样的解说词?(分组准备)(3)、通过这次旅游之行,我们增长了不少知识,了解到莫高窟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文物保护单位。然而,莫高窟历经了千年的风雨及人为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坏,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责任,你会向政府或游人提出怎样的合理建议或忠告呢?板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篇
一、内容与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指的是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其核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教学的重点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去分析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去。
二、目标与分析
1.目标: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掌握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生产、生活的基本史实。
2、分析:理解人类由低级向高级演化过程中的三个重要环节。这一演化,正反应了人类的不断进步,而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来自于人类的劳动。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生产、生活的基本情况。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内容久远、抽象,不易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困难的原因是他们刚由小学升入初中,面临着许多新变化:感知方式由小学的听觉型为主向视觉型为主转变;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为主转变,理解能力差,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教学中应适当地选取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把历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其中关键是调动他们学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你们是怎样来到世上的?”“妈妈又是怎样来的呢?”“那么,我们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
明确:我们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演变而来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
问题一:我国大地上的最早人类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师生活动:学生看书,回答老师的提问。
问题1:我国目前发现的远古人类有哪些?
北京人、山顶洞人、元谋人。
问题2:它们主要分布在何处?说明了问题?
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说明黄河和长江确实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们孕育了中华的远古文明。在这些远古人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年代最早的是元谋人,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问题3:为什么说“元谋人是祖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考古发现的门齿化石、石器及相关遗物,经过专家鉴定,证明是远古人类的牙齿和遗物,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经过科学测定,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前,在目前我国已知的远古人类中是最早的。史学界认定距今约170万年到约公元前20xx年,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
例题: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 A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变式练习:元谋人距今有( D )
A、70万年 B、100万年 C、120万年 D、170万年
问题二:北京人
设计意图:通过此目使学生了解北京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北京人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问题1: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为什么?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距今年代: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体貌特征: 前额低平,眉骨突出,颧骨很高,鼻子宽扁,嘴巴前伸,脑量较小。他们的头部残留着某些猿类的特征,但具备人的体质。手脚分工明显,能够直立行走。
问题2:他们制造工具怎样?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把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用来采集植物,猎取动物。
问题3:北京人是怎样得到天然“火”的?火又哪些用途?火的使用有怎样的作用和意义?
雷电生火、森林自然火、煤炭自然火、碰撞生火。已经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问题4:在这样的环境中,北京人怎样生存下去呢?
为了适应险恶的环境,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例题:根据最新考古拓展了解到,在我国中重庆巫龙山骨坡发现了巫山人。一些学者经过科学测定认为,巫山人距今约240~180万年。这样,我国人类历史至少可以向前推进的年数是 ( A )
A、10万年 B、70万年 C、100万年 D、120万年
变式练习: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并且它们都被限定在一定地区。由此,考古工作者完全合理的推断是 ( C )
A、北京人使用人工取火 B、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
C、北京人既会使用火,还能管理火 D、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问题三:山顶洞人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使学生了解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师生活动:同学们看书找出山顶洞人基本史实。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篇
河姆渡、半坡、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活地点、距今时间、生产工具、农耕作物、建造房屋、原始的饲养业、手工业各是怎样的?
一.自学目标
1.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情况,以他们为例说出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情况,认识到他们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2.通过对河姆渡、半坡远古居民的了解,认识到中国不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民族意识。
3.知道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所反映出的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二.自学重点、难点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新石器”的含义。
难点: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所反映出的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导学与谈话
学法:观察与比较、讨论与探究
四.自学指导:
【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课前导入框:大家回想一下,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他们是靠什么获得食物的?(采集、打猎、捕鱼)他们这种靠“采集”获得食物的方式有哪些不便?(受季节变化和天灾的影响;采集的食物量有限等条件的限制)。大家分析的有道理,原始人要改变这种这些,关键要解决什么问题?开始一种什么样的新生活?我国原始的农耕是怎样出现的?本节课将了解到这些内容。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的遗址图》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具体位置(4分钟)。
【出示目标】:学生阅读或教师提示。
导学1、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什么时间的什么地点?生产工具怎样?他们种植什么作物?住什么样的房子?主要饲养何种家禽?手工业制造有哪些?学生阅读第一目后回答。
讨论: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引导学生从生产工具、农作物种植、居住房屋、原始的饲养业和手工业等方面思考。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住干栏式的房子,过定居的生活,已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禽、会制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5分钟)
导学2、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是这样的。那么,半坡原始居民生活情况如何呢?请大家仿照第一目学习第二目——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学生阅读第二子目后回答。
比较: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的房屋?而半坡原始居民却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
主要是地理环境的影响长江流域地势低洼,潮湿温热;而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所以,我们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想象:我国原始的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分工?
引导学生结合现实想象。妇女:耕作、防止;男子:打猎、制陶;老人:做家务。(5分钟)
导学3、请大家自学第三目——大汶口原始居民。思考:大汶口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出现了贫富悬殊。(5分钟)
【小结】:指导学生填表对今天所学知识进行归类:(5分钟)
原始居民时间地区原始农耕情况原始饲养业原始手工业
河姆渡
原始居民
半坡
原始居民
大汶口
原始居民
五.当堂训练(15分钟)
〖单项选择〗:
1、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2、下列不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生产活动的是
A、种植粟、黍等农作物B、已经挖掘水井C、制作简单的乐器和原始音乐D、饲养家畜
3、在北方农耕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原始聚落遗址在
A、云南元谋B、西安半坡C、陕西蓝田D、浙江余姚河姆渡
4、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居民是
A、元谋人B、河姆渡人C、大汶口人D、半坡人
5、同属于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A、北京人和山顶洞人B、半坡人和大汶口人C、半坡人和河姆渡人D、河姆渡人和大汶口人
〖填空题〗:
1、半坡原始居民住在的房屋里,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在的房屋里,过着的生活。
2、原始居民会制作简单的和原始。
3、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石器。
4、原始居民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上面会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陶器上还有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我国雏形。
〖连线题〗:
1、半坡原始居民A、种植水稻,生活在长江流域
2、河姆渡原始居民B、出现了贫富分化
3、大汶口原始居民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蔬菜
〖列表题〗:
刚才我们已经做了这么多的基础题目,现在关上课本,考考你的对比能力
名称
项目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所在地区
粮食品种
出现时间
原始饲养业
原始手工业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篇
一、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㈠教材地位及课程标准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第三课,是中国古代史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两宋时期是继隋唐我国封建经济繁荣后出现的又一个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尽管两宋政权没有在政治上达到如隋唐那样统一强大的局面,特别是南宋偏安东南一隅,但经济却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重心南移有一个过程,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到宋代已成定局。这一变化还影响着今天中国经济的状况,是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本课的课程标准是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提高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指导阅读《宋代经济分布图》,提高识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思考、学生解答、教师总结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宋代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通过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前预习、收集和整理资料,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学习品质。
㈢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商业繁荣的史实,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
难点:如何理解经济重心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二、学法和教法设计
教法构思:
新课改要求教师正确、灵活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依据“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节教学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主动求知的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本课共有三个子目,一是经济重心南移,二是农业和手工业,三是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后两个子目分别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方面叙述了宋代经济发展的高度成就,教学中合并为一个部分。采用以史实为基础,问题为载体,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通过课前导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随堂练习与课后作业巩固基础知识、延伸范围,引导学生扩展思维。
学法分析:
“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法是教法的引申,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也关系到课堂的成败。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指导学生会学,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至关重要。本节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和表现欲较强,但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不易深入,注意力易转移。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搜集所需的历史资料,而且对新鲜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老师布置的收集资料作业跃跃跃欲试。这届学生还有个现象,学生分化较大,学困生占相当大比重,他们学习兴趣不高,基础较薄弱,学习方法不到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针对学生特点,本节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视听互动功能,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创设一种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气氛,寓教于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前组织预习和指导,采取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等方法,使每个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力求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并分组收集、整理有关两宋经济繁荣发展的资料,能力强的可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林升的《题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导入,问学生:读完这首诗,结合前两课的内容,宋代在我们的脑海里呈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情绪,希望引导学生明白尽管两宋时期军事政治上不是十分强大,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少见的经济高度繁荣和文化昌盛发达的时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经济重心南移,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解释何为经济重心,经济重心是指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中心。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义是问号”。学生有了疑问,才有解决问题的迫切的愿望,本环节通过多个问题的设置,层层引入,激发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讨完成学习任务。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和表现:
㈠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问:课本65页的思考题——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课件展示“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东晋南朝江南经济的发展”等,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联系学过的史实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鼓励学生充分思考、大胆发言,并在归纳学生的回答中强调为躲避北方战乱,古代有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新旧知识点的衔接,丰富了课本内容,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实现了对难点的突破。
㈡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问:南方经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经济重心如何逐步南移?
课件展示两则材料(《宋书》中记载的东晋南朝时江南的经济冶状况与《汉书》记载的江南经济状况)、宋朝江南经济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索,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
经济重心南移主要经历三个时期:三国吴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发展;南朝时,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推广牛耕,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南宋时,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
㈢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问:从哪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宋朝时,我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和展示图片,宋人“农耕图”、南宋“耕织图”、“宋代经济分布图”,提醒学生观察比较南北方经济区数量分布情况。总结归纳:南方人口大大超过了北方;“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重要的粮仓;南方出现了一批经济中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概括提炼有效信息能力。让学生理解宋朝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二、经济发展的表现:
问:刚才我们了解了宋代形成长江流域的经济已超越黄河流域的经济格局,那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课前布置预习收集相关资料,现在请各组将整理收集的资料展示给同学。
学生讨论,分四组派代表介绍两宋经济发展中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具体表现,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宋代经济分布图,结合各组的介绍,找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海外贸易繁荣发展的地区及特点。注意补充学生未收集到的资料,用图片、音像资料展现,适当进行知识拓展。如宋朝占城稻与现代杂交水稻,介绍袁隆平;商业的繁荣播放《清明上河图》的视频,海外贸易展示“南海一号”的打捞出土文物等。此环节有可能出现各组介绍各自为阵,整体性印象不够深刻,教师要用图表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理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材料的能力以及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去体验历史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达到知识、思想与情感教育合一的效果。
【课堂练习】
精选几道选择题以抢答的形式进行,调动学生兴趣,又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达到巩固新知,完成学生的知识目标要求。
五、教学反思
本课的可取之处:
1、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重新整合处理教材,注重新旧知识联系,古今联系。
2、精心构思问题,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能够涵盖课文的主要知识点
3、课件制作精心,史实材料丰富,充分运用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做到课件为教学服务。
4、重视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特别是学生在介绍手工业时,能力好的学生制作出课件,展现了宋代瓷器的繁荣,五大名窑各自的特点,成为课堂上的一大亮点。
本节课暴露出一些问题:
1、教学中思想上存在一些矛盾与困惑,如教学还是以中考为指挥棒,学生层次差异大,教学中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注重对中下学生的知识巩固,课堂上循规导矩,创新不足。
2、对学情没有充分认识,导课用《题临安邸》设置的问题可能有一定难度,加之公开课,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出现片刻冷场。有提议改为以上册的江南发展人口南迁导入可能更适合学情,可我认为两宋时期军事政治“弱”与经济“强”之间的反差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当今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探究价值,故本课在教材编排上放在政权分立之后,有它的含义,这个现象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到,关键还在问题如何设计,能够更好引导学生。
3、时间掌控有点难度,在学生发言和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资料时,要把握好时间。本节公开课在复习旧课和导入新课时浪费了一些时间,未能进行抢答练习,略显余味不足。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篇
课题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个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培养和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贞观之治”原因的分析,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逐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了解和收集有关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和太宗即位的有关资料,探讨“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围绕唐太宗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实质等问题开展讨论;以唐太宗和“贞观之治”为题展开辩论,最终对唐太宗这一重要历史人物和“贞观之治”这一重要历史现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从而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隋炀帝残暴致隋迅速败亡;唐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遂成“贞观之治”。两相比较,凸显以德治民、以德治国的重要性。认识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的所作所为,虽然是为巩固其统治服务的,但合乎潮流,顺乎民意;“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治比较好的历史时期,它为唐代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重点: “贞观新政”教学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贞观之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一 、唐王朝的建立 1、隋朝灭亡隋炀帝继位后,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农民起义沉重打击隋王朝,各地地方官吏如李渊等人乘乱起兵,隋帝国迅速瓦解。至此,隋朝灭亡的原因一目了然。 2、唐朝建立 在隋朝统治摇摇欲坠之际,隋朝唐国公、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力量迅速壮大。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本目从两个方面对唐太宗李世民做了介绍:一方面,他是通过杀兄逼父的非正常渠道登上皇帝宝座的,关于这一点教材明确写道: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虽然“在唐王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中功勋卓著”,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王位承袭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按正常渠道李世民将与帝位无缘。于是,野心勃勃的李世民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玄武门之变,射杀其兄太子李建成,先迫使其父李渊立其为太子,后再威逼李渊退位。626年,李世民登上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是为唐太宗。但另一方面,唐太宗李世民又是一位非常贤明的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他即位后,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甚至对人民群众产生敬畏之情,意识到“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他知道只有虚心纳谏, “兼听则明”,才能长治久安,所以他鼓励、倡导臣下提意见,并能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从而涌现出魏征这样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谏臣;他也知道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任能,所以他能知人善任,尽量做到惟才是举,兼收并用。 上述两个方面的介绍,不仅使学生对唐太宗这一历史人物有了一个正确认识,同时也说明了“贞观之治”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上,隋朝由于统治残暴招致迅速败亡给唐初统治者特别是唐太宗以极大震撼,使得他们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施德于民;主观上,唐太宗李世民从谏如流,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兢兢业业。从这一点上说,本目与其说是介绍了唐太宗,不如说是分析了“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从而为第三目“贞观新政”的展开奠定基础。三、贞观新政 1、“贞观新政”出现的原因,贞观之治”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上,隋朝由于统治残暴招致迅速败亡给唐初统治者特别是唐太宗以极大震撼,使得他们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施德于民;主观上,唐太宗李世民从谏如流,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兢兢业业。 2、“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1)是赋役制度方面的改革,突出了百姓服劳役天数的减少和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劳役,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逐渐松弛。 2)是沿袭、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为隋朝首创,唐朝加以沿袭并进一步完善,使得这一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并对今天中国乃至亚洲其他国家的行政体制产生重大影响。 3)是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主要原则是删繁就简,化重为轻,并且编纂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唐律疏义》。 3、何谓“治世”以及如何认识和评价像“贞观之治”这样的封建治世。 关于“治世”, “治世”通俗地说就是统治得比较好的时期,其主要表现是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关于如何看待和评价像“贞观之治”这样的封建治世,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和体会,然后做出自己的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篇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汉武帝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2、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历汉朝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2、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3、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学府。
4、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总之,汉武帝在位时,西汉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三、东汉的统治
1、公元9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
2、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都:洛阳。经过刘秀改革,使社会安定,经济状况好转,历把这个时期的统治称为光武中兴。
四、材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这一主张是谁提出的?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答:是董仲舒提出的,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2、这一主张是什么意思?答: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
3、该朝代的统治者是谁?接受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
4、实行这一方针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答: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五、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六、课堂讨论:播放多媒体资料,并展开讨论:帝、景帝、武帝—————你最佩服谁?从其身上你得到了哪些教育或者启示?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