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黄河颂》学习要点(精简14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3周前

《黄河颂》学习要点(精选14篇)

《黄河颂》学习要点 第1篇

  《黄河颂》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政变后辍学。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学习本文首先要通读全诗,扫清文字的障碍,了解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 字词

  1、给下列加字注音。

  巅( ) 澎( ) 湃( ) 澜( ) 宛( )

  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大的波浪。

  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屏障: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二、学习本文内容:

  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从黄河的自然特点、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加,逐步深入。

  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容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伟大的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的法宝。

  4、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5、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同时,十分注意刻画黄河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三、古今中外,以歌颂自然山川为题材的诗歌,有很多,请同学们自己搜寻一些,并试着模仿,也写一首小诗。

  中考解析

  1、(北京市西城区)文言语句加红字读音有错误的是

  A.其夫呓语(yì) 汤熨之所及也(tāng)

  B.以啮人,无御之者(niè)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kuì)

  C.人则无法家拂士(bì) 默而识之(zhì)

  D.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gēng)

  【考点】:文言词语的读音

  【分析】:答案为A项。"汤熨之所及也"中的"汤"是通假字,同"烫",应该读四声,用热水焐。

  2、解释加红的词都正确的是

  A.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同"饲" 见:同"现"

  B.屠不窘,恐前后受其敌 窘:困窘急迫 敌:胁迫,攻击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书:书信 罾:用网捕

  D.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植:种 亵:亲近而不庄重

  【考点】:词语的含义

  【分析】:答案为B项。A项中的"食"应该读shí,"吃"的意思。C项中的"书"是动词,"写"的意思。D项中的"植"解释有误,"植"在句中是"树立"的含义。只有B项中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能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A.本段开头以"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为"相比较,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B."退亦忧"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相呼应。

  C."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D.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政治抱负。

  【考点】: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分析】:答案为B项。选文中的"退亦忧"与"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相呼应。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相呼应的是"进亦忧"。"进"即指"居庙堂之高",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退"即指"处江湖之远",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

  课外拓展

  一、《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光未然)

  一位朋友自美来电话约稿,以《黄河大合唱》的诞生为题,要我为《华语快报》撰文以配合中国伟大作曲家冼星海的这部艺术作品在香港"黄河音乐节"隆重上演。围绕这个题目,我早写过回忆录,要说的都说过了。而盛意难却,虽是限题限时作文,也该再试试看。我要借此机会,热烈祝贺"黄河音乐节"取得丰硕成果。香港文化界盛情邀请我,而我因事未能前往,也借此表示谢意和歉意。

  早在1937年春天我和冼星海在上海结识的时候,他已经大发宏愿,要通过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的苦难、挣扎、奋斗,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胜利的确信。他把这一宏愿灌注到他正在写作的《民族交响乐》中。抗战爆发了,这是全中国人民热情奔放的时代,作家艺术家更处于热情奔放的潮头。他写了很多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爱国歌曲,更希望通过音乐艺术的长篇巨著以再现自己的宏愿。这说明《黄河大河唱》的诞生,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作曲家蕴蓄已久的内在要求。

  回想起来,作曲家反映时代要求的宏愿,也正是中国作家艺术家共同的心愿,我也并不例外。1938年秋冬,我和抗敌演剧第三队的同志们一起,经常在大西北的黄河两岸行军。在敌后游击根据地活动。中国雄奇的山川,游击健儿们英勇的身姿,时刻强烈地感动着我,我在心头酝酿着一个篇幅较大的朗诵诗《黄河吟》。稍后在延安治病写诗时,接受星海和演剧三队同志们的建议,改写为《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黄河颂》学习要点 第2篇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政变后辍学。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学习本文首先要通读全诗,扫清文字的障碍,了解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 字词

  1、给下列加字注音。

  巅(  ) 澎(  ) 湃(  ) 澜(  ) 宛(  )

  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大的波浪。

  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屏障: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二、学习本文内容:

  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从黄河的自然特点、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加,逐步深入。

  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容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伟大的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的法宝。

  4、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5、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同时,十分注意刻画黄河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三、古今中外,以歌颂自然山川为题材的诗歌,有很多,请同学们自己搜寻一些,并试着模仿,也写一首小诗。

  中考解析

  1、(北京市西城区)文言语句加红字读音有错误的是

  a.其夫呓语(yì) 汤熨之所及也(tāng)

  b.以啮人,无御之者(niè)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kuì)

  c.人则无法家拂士(bì) 默而识之(zhì)

  d.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gēng)

  【考点】:文言词语的读音

  【分析】:答案为a项。'汤熨之所及也'中的'汤'是通假字,同'烫',应该读四声,用热水焐。

  2、解释加红的词都正确的是

  a.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同'饲' 见:同'现'

  b.屠不窘,恐前后受其敌 窘:困窘急迫 敌:胁迫,攻击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书:书信 罾:用网捕

  d.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植:种 亵:亲近而不庄重

  【考点】:词语的含义

  【分析】:答案为b项。a项中的'食'应该读shí,'吃'的意思。c项中的'书'是动词,'写'的意思。d项中的'植'解释有误,'植'在句中是'树立'的含义。只有b项中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能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a.本段开头以'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为'相比较,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b.'退亦忧'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相呼应。

  c.'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d.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政治抱负。

  【考点】: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分析】:答案为b项。选文中的'退亦忧'与'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相呼应。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相呼应的是'进亦忧'。'进'即指'居庙堂之高',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退'即指'处江湖之远',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

  课外拓展

  一、《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光未然)

  一位朋友自美来电话约稿,以《黄河大合唱》的诞生为题,要我为《华语快报》撰文以配合中国伟大作曲家冼星海的这部艺术作品在香港'黄河音乐节'隆重上演。围绕这个题目,我早写过回忆录,要说的都说过了。而盛意难却,虽是限题限时作文,也该再试试看。我要借此机会,热烈祝贺'黄河音乐节'取得丰硕成果。香港文化界盛情邀请我,而我因事未能前往,也借此表示谢意和歉意。

  早在1937年春天我和冼星海在上海结识的时候,他已经大发宏愿,要通过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的苦难、挣扎、奋斗,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胜利的确信。他把这一宏愿灌注到他正在写作的《民族交响乐》中。抗战爆发了,这是全中国人民热情奔放的时代,作家艺术家更处于热情奔放的潮头。他写了很多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爱国歌曲,更希望通过音乐艺术的长篇巨著以再现自己的宏愿。这说明《黄河大河唱》的诞生,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作曲家蕴蓄已久的内在要求。

  回想起来,作曲家反映时代要求的宏愿,也正是中国作家艺术家共同的心愿,我也并不例外。1938年秋冬,我和抗敌演剧第三队的同志们一起,经常在大西北的黄河两岸行军。在敌后游击根据地活动。中国雄奇的山川,游击健儿们英勇的身姿,时刻强烈地感动着我,我在心头酝酿着一个篇幅较大的朗诵诗《黄河吟》。稍后在延安治病写诗时,接受星海和演剧三队同志们的建议,改写为《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上一篇:《黄河颂》教案3

  下一篇:《黄河颂》说课稿

《黄河颂》学习要点 第3篇

  教学目标

  1、 识记诗中的一些字词,读准字音,并体会诗中的一 些句式和修辞的用法。

  2、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结合语言环境学习体会语言 运用的好处。

  3、 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 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 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合作、讨论、探究

  课前准备 准备相关资料 设计说明 个案补充

  教学环节

  由描写黄河的古 诗词名句导入。

  1. 课前导入 2、检查预习 情况 3、整体感知 内容 4、合作探究 5、拓展延伸 6、当堂达标 讨论学案课前准 备部分。 反复诵读课文, 在 读中体会作者感 情 课文内容的分析 与评价 对于课文的深入 细致的分析及理 解 拓展延伸

  生:七嘴八舌话诗句。

  师:肯定学生的内容并适当作出补充。

  生:讨论学案课前准备部分。

  生: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感情:

  1、 进行个性化诵读课文。

  2、 梳理作者思路,明确划分“序曲——主体——尾声”三 个部分,并能概括大意。

  3、 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歌中反复出现 “啊!黄河! ”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诗中哪一句给了 你强烈的感染?并说说理由。 师:指导诵读。把握节奏、体会感情。 生:分析课文内容。并组内讨论问题:

  1、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2、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师:作出评价,并作出补充。师生合作分析作者感情。 生:积累与黄河有关的各种知识点。 并完成学案达标题,并讨论答案。 生:当堂背诵优美语句。

  1. 用学生感兴趣的诗 句导入,引出本文 内容。

  2. 了解本文的体裁、 作者,检查生字词 预习情况,为学习 课文打下基础。

  3. 通过读课文让学生 整体感知,了解课 文线索及情节。培 养学生口头表达及 复述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探 究交流的能力,及 分析能力,深入发 掘文章内容。

  5、 培养学生说真话的品 质,通过不同意见的讨 论,

  开阔学生思维,培 养良好品质。

  学生自主学习指导:

  1、 读课文,反复品析 2、 读课文方法指导。 3、赏析方法指导。

《黄河颂》学习要点 第4篇

  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2,初步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

  3,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深入认识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和网站。

  学生-----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歌声。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教师引导):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师)借助画面、音乐的力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轻声跟诵《黄河颂》

  (生)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洗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二) 个体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1. 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给全班同学诵读。

  3. 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教师设疑:你在刚才的朗读中注意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地方或哪些词句不够满意,为什么?)

  4. 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 全班评议首轮诵读最佳者,予以鼓励。

  注 教师对于学生:朗诵要求无需过高,对课文的理解要求也无需过深,相信学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调、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师在此可以做出调整性的解答:

  一,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二,重音所处的词:奔向、劈成、摇篮、屏障、臂膀……(无需求全)

  (三) 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朗诵

  1,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

  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

  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

  2, 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组合,予以鼓励。

  注 本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

  (四)深入探究,探寻诗歌的朗诵要点

  教师质疑: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词?(以本课为例说明)(学生思考、讨论)

  师生共议得出。如:1,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

  2,对诗人生平和时代背景的把握

  3,对诗词语言的品味

  4,调节自己的感情。

  更多……

  学生个体再次自由朗诵,将刚才的所得加以体会。

  让首轮诵读欠佳者再诵课文,展示自己的进步。

  (五)再诵课文

  配以音乐,将学生的感情调至高峰,教师读朗诵词,全班一起朗诵。

  (六)拓展延伸

  教师紧接《黄河颂》:民族的诗人在亚洲巨人的面前,兴起了怀古的心情。他向着黄河巨人,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于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曲曲壮歌一气呵成。同学们,你想再颂黄河吗?那就去读读《黄河大合唱》吧,你想更深入地认识黄河吗?那么,下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寻黄河吧!

  作者邮箱:

《黄河颂》学习要点 第5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文本,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字的读音及在文本中的含义。

  2、细心揣摩、领会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3、把握全诗语言特点。

  4、反复诵读,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力。 过程与方法

  1、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如歌曲《黄河大合唱》《龙的传人》。 2、搜集有关黄河的图片。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主体部分

  2、关键语句的理解、领悟。 3、课文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难点

  1、把握语言特点。

  2、通过抓关键语句理解内容。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2、相关知识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河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了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反映出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积累运用: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气魄( ) 澎湃( )滋长( )屏障( ) ......宛转( ) 哺育( )狂 lán ( )山 diān( ) ..

  二、完成下列多音字和形近字。

  (1)多音字。

  曲{ 劈{ 中{ 长{ 强{

  (2)形近字。

  篮 洲 浊 拜 颠 蓝 州 独 湃 巅 伟 彰 阑

  违 障 澜 癫 嶂 斓 幛 谰 三、填空。

  (1)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原名( )。《黄河大合唱》是一

  部大型音乐作品,由( )谱曲。作品由8个乐章组成,它以( )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2)诗人从自然特征、( )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的( )的思想感情。

  四、写出有关黄河的诗句。

  (1)黄河之水天上来,( ) (2)( ),万里写入胸怀间。 (3)( )一片孤城万仞山 (4)白日依山尽,( ) (5)大漠孤烟直,( )

  五、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诗中“望黄河滚滚”的“望”字所“望”的内容有哪些?有什么表达作用?

  七、诗歌中反复出现“啊!黄河!”起来什么样的作用?

  八、把诗文分为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九、尝试着完成本文板式。

  我的问题: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黄河颂》问题生成——评价单

  设计者:朱晓娟 学校:北郭中学 姓名: 班级:

  各位同学,请根据预习内容,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系统思考后,认真完成下列题目,并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经过合作探究后,准备多元化展示。

  问题一、语言体味: 1、“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想想看,“劈”字好在哪里?能否换成“分”?

  2、“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在你这儿发源。你认为把黄河比作“摇篮”好吗?

  3、“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你怎样看待作者在文章最后反复吟诵这句话的意图?

  问题二、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2、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问题三、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问题四、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问题五、1、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2、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你认为朗诵词这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六、请写出本文表达的主题思想?

  拓展题 你平时了解历史典故吗?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几处吗?写出下列典故相关的历史人物。

  (1)卧薪尝胆 (2)三顾茅庐 (3)负荆请罪 (4)破釜沉舟 A 古战场:

  B 历史人物( 1)

  小组评价: 2) (3) 教师评价:

  (4) (

  《黄河颂》问题训练——评价单

  设计者:姬秀珍 学校:方井小学

  姓名: 班级:

  积累运用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山巅( ) 澎湃( )哺育( )屏障( )刀劈( ) .......二、在下列句子的括号内,填写出恰当的动词。

  ( )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 )万丈狂澜;浊流( ),( )

  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 )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 )南北两面。 三、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 (2)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

  (3)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伟

  大坚强!( )

  (4)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四、词语填空。

  不屈不( ) 惊涛( )浪 一( )千里 浊流( )转 九曲( )环 万丈( )澜 文明( )国 奔腾不( ) 课内阅读。

  朗诵课文,回答

  1、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2、诗歌以“啊!黄河!”为标志,从哪三个方面歌颂了黄河?

  3、诗歌通篇用了第几人称的口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诗歌最后两句是重复的,作者这样写是想达到什么效果?

  课外阅读。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用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1、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象征什么?

  2、“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两句中“我”分别指的是什么?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翼。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两句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

  拓展题 你能列举出沿黄河各省区一些的石窟吗?

《黄河颂》学习要点 第6篇

  教后记一:《黄河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

  一、 导入:歌曲是生活的阳光雨露,一首优秀的歌曲就是一个时代的心灵,给我们感动,让我们欢畅,更让我们久久难忘。今天就让我们重温几首经典词作,感受一下其中的心声和魅力。 欣赏歌曲:《黄河颂》。

  二、1、老师师首先范读课文第1小节的朗诵词部分,并以此节为例,作朗诵方法指导。(1)将第1小节默读1遍,了解大致内容与句式特点。(2)标出节奏、重音和韵脚。(3)轻声试读几遍。(4)大声朗读,音量以能够听清自己的声音为准。

  2.请几位同学朗诵,请全班同学点评。

  3.全班齐读,相互讨论,集体点评。

  4.分角色表演朗诵,全体起立,配乐朗诵《黄河颂》,导师读朗诵词部分,同学读歌词部分。

  5、学生自由发言,谈谈朗诵后对黄河的英雄气概与中华民族伟大品格的感悟。

  三、分组找一下自己所喜欢的词句,联系生活中的例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再分组找一下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小组讨论讨论。

  四、合作探索1. 诗人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2. 课文从哪些方面赞颂了黄河的伟大和坚强?

  3. 诗人写黄河的意图是什么?

  4. 你认为这首诗中有哪些表现技法值得学习? 各小组按要求讨论探索,记录要点,踊跃发言后,师生一起明确上述问题的答案。明确1:因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把它比作摇篮可以形象确切地表现黄河的历史功绩。黄河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是阻挡外敌入侵、保卫中华民族的又一道钢铁长城,因此诗人称之为“屏障”。明确2:课文是从自然特点、地理优势和民族贡献几方面赞颂黄河的伟大坚强。明确3:在诗人笔下,黄河是中华民族英勇豪迈、不屈不挠、伟大坚强的象征,因此诗人借赞颂黄河来激发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动员全民族亿万英雄儿女像黄河那样伟大坚强!这是借物抒怀的写法,正像矛盾在《白杨礼赞》中借赞美白杨而赞美抗日军民一样。明确4:课文中值得学习借鉴的表现技法主要有(1)呼告,如“啊,朋友!”有助于明确抒情对象,直接抒发强烈的感情。(2)反复,如“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起到了加强结构,渲染感情,突出主题的作用。(3)比喻拟人,如“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你一泻千里,……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等诗句,赋予了黄河无限丰富的生命,使她像母亲一样亲切深情。

  教后记二:《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主问题的设计:

  一、师生一起欣赏文章的结尾,通过改变文字,改变符号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PPT出示结尾,老师轻声范读,提问:“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这两句话什么意思?(爱养花的爸爸去世了,我也长大了。)生命如花,纵使多情而美丽,但有一天,它会无奈地凋谢殒落,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父亲去世的无限哀痛与思念。

  2、能不能直接改成“爸爸去世了,我也长大了”?(原文含蓄,寄蕴着英子深深的哀痛与思念,并且照应了题目,照应了爸爸的个性。)

  3、这个标点能不能修改?

  如果学生说不能,那我出示我的两组标点“!……”和“,!”;如果学生能改,那么讨论哪个更好。(“句号”能够表现出英子在遭遇不幸时的坦然和镇定。)——改动标点,表达的情感就不一样了。语言有时就是这样巧妙。我们在阅读时要仔细体会,不要放过一个标点。

  二、一起来讨论:

  1、“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文章中表现在哪里? (阅读47——55)

  主要是54节与49节的对比: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还”字不能删除,再一次看弟妹,英子的眼光俨然从同龄人变成一个小大人,爸爸的去世逼迫着12岁她不得不坚强的面对现实。她反复地对自己心理暗示,让自己镇定沉着起来。)

  2、在获悉父亲噩耗之前,英子也曾是个小孩子。能在文章中找出根据么?

  在父亲去世前,英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单纯稚气,例子很多,主要抓住三个部分:

  (4——11)中的第7和11节

  [“那么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

  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

  “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

  “我知道,爸爸。”

  “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是。”我虽然这么答应了,但是觉得爸爸讲的话使我很不舒服,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这一段可以让学生来分角色读一读,进一步体会父亲的爱)

  (12——21)中的12、13、20节

  [最糟的是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 我上学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妈妈打扮得穿上肥大的夹袄,(是在夏天!)踢拖着不合脚的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走向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我竟有勇气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坐车去上学。]

  (34——46)中34、39、41节

  [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 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有了影子了。他们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吗?][ “爸爸!”]

  3、天真稚气的英子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我们一起来品读英子的成长经历吧!

  (要求:请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英子逐渐成长……” 并有感情的用文中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相对来说比较开放,英子的成长中有老师的教诲,宋妈、兰姨娘的叮嘱,躲在草丛里的人的承诺,当然最重要的是爸爸严厉深沉的爱。

  谈爸爸主要是三个部分

  (3——11)(12——27)(40——46)

  a.在爸爸的热忱鼓励下,英子逐渐成长。“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闯练,闯练,英子。”正是爸爸的鼓励使“我”战胜了自己,独自去银行寄钱,独自参加了毕业典礼。……

  b.在爸爸的严格要求下,英子逐渐成长。一年级的一天,下大雨,“我”赖在床上不起来,爸爸站到“我”的床前,瞪着“我”:“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打了“我”,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从那以后,“我”总是很早就到校。

  c.在爸爸的细心关爱下,英子逐渐成长。尽管因赖床不起而受到爸爸惩罚,但爸爸却破例让“我”坐洋车去上学。爸爸还把花夹袄送到学校来,“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这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使“我”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d.在爸爸的殷切期望中,英子逐渐成长。“六年前他参加了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的被选做这件事。”“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 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这是爸爸对“我”的殷切期望,更是绵绵无尽的牵挂。当我得知爸爸去世的消息后,“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孩子。

  重点是抓住“严厉”与“温和”,总结:正是爸爸这严厉而不失温暖的爱,给了英子成长的勇气和成熟的力量!

  四、感悟与体验:

  为什么直到获悉爸爸噩耗的那一刻,英子才突然地意识到自己必须成熟起来?

  (作家的故事结束了,而读者的阅读才刚刚开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让我们分享你的理解,聆听你的成长故事。

  主要是谈谈对文章的理解,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挫折与磨难能让人成长起来。

  等学生谈过之后,自己也谈谈理解:生命是一树繁花,风霜是一根铁鞭,一朵一朵的击落,等到击完的时候,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而后,酝酿着下一个春天……爸爸的花儿落了,英子的花儿正悄然开放。

  五、总结升华:

  PPT重新播放《送别》,在这堂即将的时候,让我们再一次聆听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骊歌,回顾这篇朴素的小说,相信每听一次,每看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只有坦然送别过去,才能迎接美好的将来!

《黄河颂》学习要点 第7篇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1、 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教学方法:朗读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请一两个学生谈谈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二、感性认识:师生共同欣赏黄河照片和录象

  三、激发情感:请一两个学生谈观后感

  四、朗读诗歌

  1、学生齐读诗歌

  要求;了解诗歌内容,读准字音,揣摩诗歌要表达的情感。

  2、学生各自选取感兴趣的部分反复练习朗读。

  要求,读出感情,语音清晰,准确。

  五、朗读交流

  请一两个学生选取感兴趣的部分在课堂上读给全班同学听,并请大家讨论如何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以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

  提示:

  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1、“我站在高山之颠,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2、“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3、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六、内容研讨

  1、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2、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提示: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了黄河。

  3、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要表达什么情感?

  提示: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七、再次朗读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齐读诗歌,共同赞颂黄河,赞颂伟大的中华民族。

  八、结束语: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凌。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来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黄河颂》学习要点 第8篇

  设计理念:

  《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教学时可充分利用CAI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直接诉诸视觉、听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学语言诗意化,环节紧凑,学生激情如行云流水般畅通无阻,以读启悟,品读诗歌。

  学习目标:

  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

  利用CAI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

  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并背诵诗歌。

  以诗歌第二节的关键词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重难点及策略: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资源与教具:CAI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朗读、感知

  1、激情导入,营造氛围

  ⑴、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啊!长城是静脉,黄河是动脉。黄河,伟大的母亲河!

  ⑵、学生欣赏。CAI出示:黄河奔腾不息的动画。

  师(配画音):这就是的黄河!这就是勇往直前的黄河!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黄河!

  ⑶、师:1938年,日本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领土,黄河危在旦夕,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时,华夏民族的优秀儿女啊!带着黄河的英雄气魄,投入了抗日战争的滚滚洪流之中。

  板书:黄河颂。

  2、欣赏《黄河颂》,感受激情

  ⑴、师:黄河颂,是黄河的颂歌,是时代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颂歌。让我们来欣赏一曲黄河的深情颂歌。

  CAI出示《黄河颂》乐章。

  ⑵、师:同学们,欣赏了《黄河颂》,老师的胸中也激越澎湃呀!我也要高歌一曲,你们觉得老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呢?

  抽生后明确:激昂、雄健、悲壮!

  ⑶、CAI出示,教师配乐诗朗诵。

  3、生齐读,吟咏成诵

  师:同学们,面对母亲河,叫我怎能不歌唱?放声高歌吧!

  学生齐读课文。

  第二板块:朗读、品味

  1、品味语言,感悟诗情

  师:我们已被黄河所感染、所鼓舞,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篇,去聆听黄河的声音,去感悟中华民族的灵魂吧!

  ⑴、《黄河颂》由序曲、主体、尾声三部分组成,序曲展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主体歌颂了黄河的伟大精神,尾声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的精神。

  板书:序曲、主体、尾声

  ⑵、让我们聚焦于黄河的主体部分吧!主体部分是由绘黄河、颂黄河两部分组成,绘黄河,绘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绘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师:男同学来读绘黄河部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出气势。

  ⑶、那同学们,颂黄河部分又在颂扬黄河的什么精神呢?我们看,有一个句子反复出现了三次,那就是——“啊!黄河!”,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呢?

  板书:摇篮、屏障、臂膀。

  ⑷、诗人反复吟唱:“啊!黄河!”,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出这三个小节的情感与气魄呢?

  分小组讨论,试读。

  抽读后明确:第一节,舒缓深沉;第二节,坚强有力;第三节,高亢激昂。

  ⑸、分成三个小组来读这三个小节。

  师:黄河是摇篮,养育了炎黄子孙;黄河是屏障,护卫了神圣国土;黄河是臂膀,激励着中华民族!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象征着我们中华的民族魂!

  板书:民族魂

  2、角色朗读、体味诗情

  ⑴、教师小结:《黄河颂》,以它充满斗争性的激昂旋律与黄河般桀骜不驯的血性激励中华儿女与日寇英勇搏击,今天它仍然以其气势磅礴的史诗般的英雄气概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⑵、师朗读朗诵词,女生、男生分读绘黄河、颂黄河部分,全班齐读尾声。

  第三板块:拓展延申

  师:可在我们今天呢?近世以来,黄河屡次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这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恶果,是不肖的炎黄子孙的“杰作”。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愈而愈形严重,黄河怎能不频繁泛滥?请同学们下课后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来保护我们的黄河,我们的母亲河!

  附:《黄河颂》教学后记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切不可从“抽象”再次走向“抽象”。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表情与动作的感染;教师板画的直观;录音配乐、CAI课件的使用……化“抽象”为“形象”。诗歌教学中的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以学生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开始的,并在这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

  一、借助美读

  所谓“美读”就是指“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语)。诗歌,主要通过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美和意境的美。

  美读现代诗,首先必须把握其思想内容,根据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黄河颂》唱出黄河的雷霆万钧之势,奔腾咆哮之声,更写出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联系时代特征,读出激昂、雄健、悲壮!再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读出诗歌的韵味。形式灵活多样,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分组读、齐读,……

  二、借助音乐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黄河颂》音乐壮阔、热情、深切,表现了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学生听后,激情澎湃,情不可遏,在其中激越飞腾,在其中濡染陶冶。

  总之,我们不仅要探寻提供有丰富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更要运用一切可行手段,如借助物像、借助画面、借助音乐、借助美读、借助移情等,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使学生对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深刻的领悟和启迪,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染上作者的情绪色调。所以我们进行诗歌教学时,要充分挖掘诗歌本身的美感,让学生感到,即使是“枯燥的哲理”,也是美的,美就能够接受。方能使整个诗歌教学过程笼罩在师生所创造的特定的气氛和情调中,使学生在和谐、热情、活泼、充满美感的课堂氛围中感知美、欣赏美。

《黄河颂》学习要点 第9篇

  惠阳中山中 小娴

  一、 品创作背景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可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并使课堂的教学延伸得更深远,丰富学生的知识。《黄河颂》光未然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那是一个民族生死存亡悬于一线的危难年代。诗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站在象征民族气节的黄河面前,面对黄河的磅礴气势,写下的诗歌,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就自然地会与民族命运联系到一起。

  二、 品创作的情感

  诗歌作品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情感又是诗歌的灵魂所在。 情感的品味是诗歌学习的重点所在,了解了作者的创作背景之后,诗人创作的情感也呼之欲出了。本诗的写作对象是“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包纳了民族文化内涵的特殊河流。诗人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对着它机时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文化的摇篮”、“铁的臂膀”、“英雄的体魄”、“民族的屏障”……学生的内心的豪迈之情被激发了,与诗人达成了共鸣。再辅以《黄河颂》的乐章的欣赏,更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 品诗歌的内容

  诗的内容是阅读的关键所在,也是诗人思想表现的根本,所以必须要好好理解、品味,但不宜过多过细地去“肢解”、分析。想要让学生通过内容了探索诗人的心灵世界,教师就不宜有过多的讲解,更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失去了学习体味的机会。课堂上应注意引导的艺术,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点到即止。《黄河颂》结构与内容都比较简明,表达的主题也集中,稍加点拔即可。

  读

  一、 读出感情

  诗歌朗读时应充分发挥想象,“将心比心”,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读出感情更能读出深远的意味,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注意节奏,语调的高低起伏及关键词的把握,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品味出其中的情与味。

  二、读出语气

  言为心声,一样的句子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表达的意思就不相同。诗歌的朗读语气得揣摩准确。《黄河颂》句式整齐,相同句式重复多处,但所表达的意思却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连用了三个“啊,黄河!”,但三处所表达的语气是有所不同的:豪迈—赞美—激昂。|

  三、读出体会

  诗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得到一种艺术的熏陶与享受,更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在小节这一环节中可让学生选取最喜欢的章节或句子说说理由,或就诗的意境、思想、情感、写法等谈谈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内容,自己尝试写写诗。

  总之,诗歌教学应注重品读,保护学生的想象力,留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还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地进行拓展迁移。

  上一篇:《黄河颂》有讲有练

  下一篇:《黄河颂》教学实录

《黄河颂》学习要点 第10篇

  教学目标:

  1、语言智能发展目标

  (1)能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3)能初步学会运用英特网和图书馆搜集黄河相关的资料,并做初步的整理。

  2、音乐智能发展目标

  (1)通过倾听《黄河大合唱》组乐,特别是课文部分《黄河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感染力。

  3、人际关系智能发展目标

  (1)通过小组交流或信息共享来增进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设想:

  《黄河颂》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文章气势磅礴,直抒胸臆,读来琅琅上口,使人受到无尽的感染。所以本课教学应以学生诵读为主,从诵读中领会它的思想内容,体会它的情感,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重点感悟诗歌的第二节。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与黄河相关的资料。

  2、教师准备《黄河大合唱》各个部分的mp3音乐和课文录音及黄河景色的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1、播放《黄河大合唱》组乐

  2、同时黄河景色图片联播

  (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发展音乐智能。)

  二、话说黄河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在学习课文之前同学们先七嘴八舌地说说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黄河的相关资料,3分钟后每组推选1人小结你组搜集到的资料。

  (既是对搜集的资料的一次整理,也是借此对搜集资料的方法技巧的一次交流,更是对团队协作的人际交往智能的一次锻炼)

  三、多角度朗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1、教师范读或听课文录音初步感悟。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进一步感悟,并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及作者的情感。

  3、学生齐读再进一步感悟。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通过反复地朗读,既增进了对诗歌所表现的强烈的感情有一个丰富的感性体验,也是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语言智能的一次锻炼)

  四、欣赏质疑

  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2、这首诗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4、“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指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简述理由。

  6、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描绘雄姿和气势

  主体;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尾声 :表达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黄河——(象征)——中华民族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发展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的语言智能。)

  四、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配乐朗诵、理解性欣赏朗诵,既可以增进了学生对诗歌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进一步发展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文的语言智能。)

  五、课外作业

  1、背诵本首诗

  2、收集有关黄河文化和治理黄河的资料,写成专题文章,计划开一次以“黄河”为专题的主题班会。

  3、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之所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朗诵和搜集资料的语言智能的发展,也为后续学习做一点准备。)

  上一篇:《黄河颂》教案8

  下一篇:《黄河颂》课堂教学10及练习

《黄河颂》学习要点 第11篇

  《黄河颂》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黄河颂,它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初二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首诗歌。

  下面我将从五大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及教学目标的设定: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诗歌着眼于“歌颂”,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与旧大纲相比,新课标更突出了学生的心灵品悟和个性解读。

  这样的课文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新教材选入这篇课文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强化爱国热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

  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碰撞将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学段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基于以上考虑,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将分三个维度设定:

  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

  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诵诗歌。

  通过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㈢、情感目标

  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二、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初一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黄河颂》这首诗歌潜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需要学生用心品悟与积极交流,否则就会造成学生对诗歌要旨的把握片面、肤浅甚或偏向。因此,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设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体验感受、对话交流、探究思考”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罗素曾经说过:“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这种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是一种灾难。”新课标也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情境体验” “合作探究”“四边对话”是我这篇课文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是我落实这些教学方法的途径。为了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明晰的学习模式,展示导学的索引问题,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对本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多少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黄河颂》音乐壮阔、热情、深切,表现了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激越飞腾,激情澎湃,情不可遏,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因此我设计在课堂上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适当的音乐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总的来说,我设计本课的思路是以诵读为主,以读启悟,教学语言诗意化,不过多讲解,只略加点拨,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四、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本课在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注重以下几点的指导教学:

  1、怎样才能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诵好一首诗词。

  2、在合作学习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3、利用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4、敢于向教材、老师及学习伙伴发问质疑。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教师-----深入了解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

  学生-----通过历史课了解抗日战争时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事迹,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地理课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感受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激情。

  (一)情境导入

  记得高枫在《大中国》中这样唱道:“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的,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励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豪迈的黄河赞歌―――《黄河颂》。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充满激情的开头,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形成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心理,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二)简介创作的时代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

  (三)激发情感:

  1、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第一、七、八乐章的片段,并对音乐所要描绘的内容和表达的主要情感进行自由想象。

  2、学生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并谈谈从音乐感受到了怎样的感情。

  3、带着从音乐中体会到的感情来齐读课文。

  (首先借助音乐,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然后通过想象音乐中描绘的场景和体会音乐中的感情完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交流转换。《黄河大合唱》中八个乐章的感情一脉相承,因此最后就能以学生自己从音乐中感受的思想感情来朗读诗歌,效果显然胜于教师对学生说要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

  4、朗读交流

  1)、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

  3)、全班齐读诗歌。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中应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交流中应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出看法。先给一点时间小组中交流,可避免刚开始就单独朗读的胆怯。)

  (四)内容研讨: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这一部分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副图画让你感受到黄河怎样的精神特征?你认为哪些词最能体现这些特征?

  (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3、在“颂”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4、最后一段就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5、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针对教学目标1以全班交流的形式将课文的结构、内容、主题进行梳理明确,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朗读诗歌)

  (五)配乐朗读,评价探究:

  1、 小组中练习。

  2、 上台配乐朗读表演。

  3、 师生共同评出最好的小组。

  (通过深入理解课文,朗读时可以更好地把握感情,再配以画面音乐的辅助,将学生的感情提升到最高。借助表演和评选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给予适当的刺激和压力。)

  朗读还要注意表达语气,老师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的方式朗读体会。在读时,要注意用恰当的语速、语气、语调来表达字里行间的感情。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通过老师、学生的互评探究进一步总结出朗读的要点:1,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2,对诗人生平和时代背景的把握3,对诗歌语言的品味4,调节自己的感情。

  (六)合作交流

  小组交流以上的阅读印象,并从以下几种发言形式中选择一种与小组同学交流:①这首诗歌中我最欣赏的是-------②读了这首诗歌,让我最感动的是-------③这首诗歌让我明白了--------④读了这首诗歌,我有这样的疑问-----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分层教学的需要:一般的学生都能说出自己最直接的心灵体验和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而有一定语言鉴赏功底的学生则会选择“让我最欣赏的”形式发言,对于喜欢另辟蹊径思维独特的学生来说,“我有这样的疑问”这个话题则更能激发他们发言的热情。

  (七)创新实践

  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学习的革命〉〉中说过:“头脑不是一个需要充塞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创新实践活动”这一环节,鼓励“百花齐放”式的个性阅读。活动的方式是:从以下方式中选择一种展示你这节课的阅读收获:A配乐朗读(音乐由多媒体放送)由学生选择自己最为欣赏的一部分朗读,获得一种审美娱悦; B写意绘画,画出你心中的黄河;C写作补白,这首诗歌让我感受到 .学生通过写作可以填补这个空白。D链接生活,讲述课文实际意义,这样文本的内涵才能得到实际的开发和利用。

  教师对以上活动予以整体评价,评价的目的是总结学习经验,表扬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以更大的学习热情大胆地、愉快地进行自主阅读。

  (八)家庭作业

  上网查找有关黄河颂的资料,和家人一起欣赏咏唱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环节旨在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让学生克服以往以书本为中心进行学习的倾向,实现教材内外的沟通和课堂内外的交流。)

  本课的设计是课前准备用“了解黄河历史”拓展着学生的视野,激发着学生的情感,给课文教学铺垫了一个厚实的背景。导入新课后以“欣赏黄河颂歌”将学生引入课文情感的波涛,从中感受体味诗中澎湃激昂的颂扬赞美之情。中间研讨“探究黄河精神” 激发爱国热情。家庭作业“咏唱黄河歌曲”是活动形式的变换,也是对课首的呼应,同时让全课的教学余味犹存。

《黄河颂》学习要点 第12篇

  师:大家知道“中华儿女”又被称为什么吗?

  生:华夏儿女。

  生:炎黄子孙。

  师:不错。我们身上都流着同样的血。那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最早起源于哪儿呢?

  生:我们是炎黄子孙,炎帝、黄帝部落在黄河流域群居,所以应是黄河两岸。

  师:你说得非常正确,(多媒体播放黄河照片和录像)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黄河以其粗犷、勇敢、坚强的风骨,纯朴、踏实、热情而真挚的风度,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魂。今天我们要体会吟诵的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黄河颂》。

  师:课前已要求大家通过各种方式查阅有关黄河的知识。现在,请同学们尽展才华,让我们“话说黄河”,说一说你对黄河知多少。

  生: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经我国九个省(自治区)。

  师:你真是黄河的优秀儿女,了解了黄河的概貌,正如诗中所说:“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生:现在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城市——咸阳、西安、洛阳、郑州、安阳、开封、商丘等都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师:你是从城市的角度来说的,很好,这在本诗的哪一句中能体现出来呢?

  生(齐说):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生:根据中国历史的记载,中国几代帝王建都均在黄河流域。平阳(今山西临汾)是尧的都域,舜之都为蒲圾(今山西永济),禹的都城是阳翟(今河南禹县)。

  师:你对历史颇有研究的。

  生:西安的大雁塔、秦始皇兵马俑,开封的铁塔、龙亭,洛阳的龙门石窟、白马寺,天水的麦积山石窟,银川的海宝塔,刘家峡的炳灵寺石窟等等,宏伟壮观,技艺高超,造型优美,不仅当时举世罕见,也是当今世界之奇作珍品。

  师:这都是黄河给我们带来的宝贵财富啊!

  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黄河两岸活跃着广大军民,万山丛中、青纱帐里,到处都有敌后游击队英勇斗争。

  师:黄河发出了怒吼,华夏儿女正在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而战。

  生:老师,可我从一则资料上看到,黄河经常给我们带来灾难和痛苦,如决堤、泥沙淤积等。

  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生:我还知道一句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田”。

  师:谁写的?

  生:不知道。

  师:著名诗人李白写的。滚滚黄河东逝水,又怎能不令人诗兴大发呢?

  师:大家的发言,让老师再一次感受到黄河的雄壮、博大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无论在哪个时代,黄河都象征着中华民族佛大的血脉和精神。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我们来一起吟诵诗作,感受那澎湃激昂的黄河情、爱国心。首先听老师读,同学们将你听到的语气旁批到书上。听完后,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节,说一说应怎样读。(师配乐范读,生作批注)

  师:哪位同学将你听到的感受说一说?

  生:我听出“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最有味道,这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师:说得好。

  生: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生:我就喜欢读“啊!黄河!”这一句。(众生笑)

  师:独特的感受。为什么呢?

  生:这一句在诗中反复出现,说明了这一句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这句读不好,说明体会不深。

  师:精辟。那应怎样读呢?

  生:应充满雄浑豪迈之感。

  师:好,你来试一试。(生读)

  师:有其雄浑但缺其“颂”的味道。具体来说,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能再读一下吗?(生再读)

  师:这就很好了。这句诗将歌词主体部分分为黄河“养育”、“保卫”、“激励”了中华民族三个层次。我们分三个小组分别读这三节,比一比,看哪组读得更好。(1、2、3小组的同学读,4组的同学评)

  生:我觉得第2组的同学还可以把“巨人、英雄”读重一些,“屏障”读得还要有气势。

  师:说出了关键,你来试一下好吗?(该生读,同学们自发地鼓掌)

  生:第3小组同学把“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读得急,把“发扬滋长”读得高而长,轻重缓急把握得很好。

  师:你说得太好了,老师的心真的被同学们精彩的发言拨动了。让老师与你们合作读一遍,好吗?那就由老师读朗诵词,同学们读歌词。(师生联读)

  师:诗歌的韵味,伴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情感,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探究黄河精神。(屏幕出示话题)

  1.黄河有着怎样的气势和精神?你是怎样体会的?

  2.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要表达什么情感?

  3.你能用一个相似的短语来替换诗歌结尾的“伟大坚强”这个词,发出你的誓言吗?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先探究一下。(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先来说一说你是怎样体会黄河的气势、精神的?

  生:我觉得“望黄河滚滚”中的一个“望”字,写出了黄河雄伟、广阔的气势,也统领了全诗的内容。

  生:从“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中我感受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势。

  师:你们很好地把握了黄河的自然、地理特征,有没有同学能从对中华民族贡献的角度来谈一谈?

  生:“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写出了黄河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显示了黄河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前进发展。

  师:让我感受到了黄河精神就体现在中华儿女的身上。

  生:“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这里的“屏障”既是天然的、军事上的屏障,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屏障。

  师:很有见地,理解深刻。

  生:从朗诵词中我知道黄河的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师:真是一语中的。

  生:“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把黄河比喻成巨人,把黄河势不可当的雄伟气势和力量展示出来了。

  生:“一泻千里,浩浩荡荡”中那勇往直前的力量激励着我们族的发展与腾飞。

  生:诗的最后一节发出了向黄河学习的誓言,将黄河的精神、民族的精神、诗歌的精神融在一起。

  师:诗歌写了黄河的精神,并且发出了自己的誓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值得我们学习的黄河精神更是多方面的,你能用一个相似的短语来替换“伟大坚强”这个词,发出自己的誓言吗?

  生:一往无前。

  生:豪情万丈。

  生:勇敢无畏。

  生:博大宽广。

  生:保卫祖国。

  生:开拓进取。

  师:说得如此丰富,让我领略了你们的精神和风采,黄河的精神在你们的心里扎下了深根,黄河的精神在你们的身上得到了延续,你们是希望的一代、发展的一代、成功的一代,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咏唱黄河歌曲。(多媒体播放《黄河大合唱》,师生齐唱)

  师: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护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团结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下课!

  (张慧莲湖北石首市文峰中学;434400)

  【评点】

  张慧莲老师的案例是一个开放的、生动的、青刀度的优秀案例。

  从教学全程看,全课孝文学思路开阔,选材精致,步骤明晰,布局合理,交流充分,手法多样。“话说黄河历史”拓展着学生的视野,激发着学生的情感,给课文教学铺垫了一个厚实的背景。“吟诵黄河颂歌”将学生引入课文情感的波涛,从申感受体味诗中澎湃激昂的颂扬赞美之情。“探究黄河精神”既是文学的,又是理性的;既是语言的,又是人文的。“咏唱黄河歌曲”是活动形式的变换,也是对课首的呼应,同时让全课的教学余味犹存。

  这样优秀的案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好好咀嚼。

  (余映潮湖北荆州市教研室;434100)

  转录自《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第2期

《黄河颂》学习要点 第13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2,初步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

  3,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深入认识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和网站。

  学生-----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歌声。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教师引导):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师)借助画面、音乐的力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轻声跟诵《黄河颂》

  (生)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洗星海、《黄河大合唱》、 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二) 个体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1. 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给全班同学诵读。

  3. 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教师设疑:你在刚才的朗读中注意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地方或哪些词句不够满意,为什么?)

  4. 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 全班评议首轮诵读最佳者,予以鼓励。

  注 教师对于学生:朗诵要求无需过高,对课文的理解要求也无需过深,相信学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调、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师在此可以做出调整性的解答:

  一,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二,重音所处的词:奔向、劈成、摇篮、屏障、臂膀……(无需求全)

  (三) 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朗诵

  1,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

  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

  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

  2, 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组合,予以鼓励。

  注 本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

  (四)深入探究,探寻诗歌的朗诵要点

  教师质疑: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词?(以本课为例说明)(学生思考、讨论)

  师生共议得出。如:1,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

  2,对诗人生平和时代背景的把握

  3,对诗词语言的品味

  4,调节自己的感情。 更多……

  学生个体再次自由朗诵,将刚才的所得加以体会。

  让首轮诵读欠佳者再诵课文,展示自己的进步。

  (五)再诵课文

  配以音乐,将学生的感情调至高峰,教师读朗诵词,全班一起朗诵。

  (六)拓展延伸

  教师紧接《黄河颂》:民族的诗人在亚洲巨人的面前,兴起了怀古的心情。他向着黄河巨人,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于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曲曲壮歌一气呵成。同学们,你想再颂黄河吗?那就去读读《黄河大合唱》吧,你想更深入地认识黄河吗?那么,下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寻黄河吧 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刘勇

  设计理念:

  《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教学时可充分利用cai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直接诉诸视觉、听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学语言诗意化,环节紧凑,学生激情如行云流水般畅通无阻,以读启悟,品读诗歌。

  学习目标:

  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

  利用cai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

  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并背诵诗歌。

  以诗歌第二节的关键词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重难点及策略: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资源与教具:cai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朗读、感知

  1、激情导入,营造氛围

  ⑴、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啊!长城是静脉,黄河是动脉。黄河,伟大的母亲河!

  ⑵、学生欣赏。cai出示:黄河奔腾不息的动画。

  师(配画音):这就是的黄河!这就是勇往直前的黄河!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黄河!

  ⑶、师:1938年,日本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领土,黄河危在旦夕,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时,华夏民族的优秀儿女啊!带着黄河的英雄气魄,投入了抗日战争的滚滚洪流之中。

  板书:黄河颂。

  2、欣赏《黄河颂》,感受激情

  ⑴、师:黄河颂,是黄河的颂歌,是时代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颂歌。让我们来欣赏一曲黄河的深情颂歌。

  cai出示《黄河颂》乐章。

  ⑵、师:同学们,欣赏了《黄河颂》,老师的胸中也激越澎湃呀!我也要高歌一曲,你们觉得老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呢?

  抽生后明确:激昂、雄健、悲壮!

  ⑶、cai出示,教师配乐诗朗诵。

  3、生齐读,吟咏成诵

  师:同学们,面对母亲河,叫我怎能不歌唱?放声高歌吧!

  学生齐读课文。

  第二板块:朗读、品味

  1、品味语言,感悟诗情

  师:我们已被黄河所感染、所鼓舞,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篇,去聆听黄河的声音,去感悟中华民族的灵魂吧!

  ⑴、《黄河颂》由序曲、主体、尾声三部分组成,序曲展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主体歌颂了黄河的伟大精神,尾声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的精神。

  板书:序曲、主体、尾声

  ⑵、让我们聚焦于黄河的主体部分吧!主体部分是由绘黄河、颂黄河两部分组成,绘黄河,绘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绘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师:男同学来读绘黄河部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出气势。

  ⑶、那同学们,颂黄河部分又在颂扬黄河的什么精神呢?我们看,有一个句子反复出现了三次,那就是——“啊!黄河!”,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呢?

  板书:摇篮、屏障、臂膀。

  ⑷、诗人反复吟唱:“啊!黄河!”,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出这三个小节的情感与气魄呢?

  分小组讨论,试读。

  抽读后明确:第一节,舒缓深沉;第二节,坚强有力;第三节,高亢激昂。

  ⑸、分成三个小组来读这三个小节。

  师:黄河是摇篮,养育了炎黄子孙;黄河是屏障,护卫了神圣国土;黄河是臂膀,激励着中华民族!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象征着我们中华的民族魂!

  板书:民族魂

《黄河颂》学习要点 第14篇

  教学目标:

  1、语言智能发展目标

  (1)能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3)能初步学会运用英特网和图书馆搜集黄河相关的资料,并做初步的整理。

  2、音乐智能发展目标

  (1)通过倾听《黄河大合唱》组乐,特别是课文部分《黄河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感染力。

  3、人际关系智能发展目标

  (1)通过小组交流或信息共享来增进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设想:

  《黄河颂》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文章气势磅礴,直抒胸臆,读来琅琅上口,使人受到无尽的感染。所以本课教学应以学生诵读为主,从诵读中领会它的思想内容,体会它的情感,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重点感悟诗歌的第二节。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与黄河相关的资料。

  2、教师准备《黄河大合唱》各个部分的MP3音乐和课文录音及黄河景色的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1、播放《黄河大合唱》组乐

  2、同时黄河景色图片联播

  (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发展音乐智能。)

  二、话说黄河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在学习课文之前同学们先七嘴八舌地说说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黄河的相关资料,3分钟后每组推选1人小结你组搜集到的资料。

  (既是对搜集的资料的一次整理,也是借此对搜集资料的方法技巧的一次交流,更是对团队协作的人际交往智能的一次锻炼)

  三、多角度朗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1、教师范读或听课文录音初步感悟。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进一步感悟,并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及作者的情感。

  3、学生齐读再进一步感悟。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通过反复地朗读,既增进了对诗歌所表现的强烈的感情有一个丰富的感性体验,也是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语言智能的一次锻炼)

  四、欣赏质疑

  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2、这首诗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4、“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指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简述理由。

  6、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描绘雄姿和气势

  主体;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尾声 :表达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黄河——(象征)——中华民族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发展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的语言智能。)

  四、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配乐朗诵、理解性欣赏朗诵,既可以增进了学生对诗歌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进一步发展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文的语言智能。)

  五、课外作业

  1、背诵本首诗

  2、收集有关黄河文化和治理黄河的资料,写成专题文章,计划开一次以“黄河”为专题的主题班会。

  3、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之所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朗诵和搜集资料的语言智能的发展,也为后续学习做一点准备。)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中考复习·文言文·语文版初二第六单元课文梳理(精简2篇)

中考复习·文言文·语文版初二第六单元课文梳理(精选2篇)中考复习·文言文·语文版初二第六单元课文梳理 第1篇  一、邹忌

第3课《日历》教案(精简15篇)

第3课《日历》教案(精选15篇)第3课《日历》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1.注重朗读,在朗读中梳理文章脉络,品味哲理

《观潮》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精简12篇)

《观潮》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精选12篇)《观潮》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第1篇  知识掌握1.给下列各字注音。舸(    )

《斑羚飞渡》教案 9-(精简17篇)

《斑羚飞渡》教案 9-(精选17篇)《斑羚飞渡》教案 9- 第1篇  课文分析:  《斑羚飞渡》是一篇以动物为描述对象的

初二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精简16篇)

初二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精选16篇)初二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 第1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