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日本》教案设计(精简3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3周前

《日本》教案设计(精选3篇)

《日本》教案设计 第1篇

  课题

  第 1课 日 本(一)第 1 课时 共 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执教教师:

  教学目

  标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 特点。2.知道日本的首都——东京,知道日本发达的经济特点:以加工贸易型为主的经济结构,以及发展特点:进行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知道日本工业区沿海分布的特点。3.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教学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2.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特点

  教学难点日本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法学法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直观教学等相互结合。

  教学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补充与反馈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62-----66

  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国土面积有多大?(960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几位?(第三位)中国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国界漫长而又曲折,有许多国家与中国接壤或隔海相望。你知道的邻国有哪些呢? 同学们!谁能告诉大家,图中的服装是哪个国家的特色?(日本。因为他们穿的是和服,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一些自然情况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海岸线曲折的岛国引导读图: 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日本的相对位置。1.海陆位置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东临太平洋,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同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日本是处于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国家)板书: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2.大洲位置日本属于哪一大洲?(亚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亚洲东部) 属于世界十三大区中的哪一区?(东亚) 板书:大洲位置——亚洲东部3.纬度位置观察日本的纬度范围,判断日本大部分在什么温度带?(北温带)分析:读图9.1“日本的地形”,让学生讨论:日本的领土组成有何特点?领土主 体部分在哪儿?( 日本是个群岛国,主体部分主要为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其中本州岛最大)小结:日本是一个典型的群岛国家,国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大岛和4000个小岛组成,通称日本列岛。国土面积共计37.7万平方千米,其中四大岛面积就占95.4%,尤以本州岛为最大,地位也最突出。让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出日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四大岛的名称。板书:岛国——四大岛为主体 教师小结:地表崎岖,山脉纵横是日本地形的基本特征。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著名的富士山高达3776米,是日本第一高峰,日本人民奉为“圣岳”。平原面积狭小,分布零散,多位于河流下游和沿 海一带,其中最大的关东平原只有1.68万平方千米。(闪现关东平原,让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出关东平原)日本平原面积虽小,但对经济生活有着特别重大 的意义:这里是人口密集、工厂林立、城市毗连、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提问 : 同学们!请注意观察富士山附近有个符号“ ”,该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富士山为火山。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山顶常有积雪,附近有瀑布、温泉和湖泊,湖光山色,风景优美。但它也是一座能给人带来灾难的活火山,日本火山众多,火山爆发常伴有地震的发生,所以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二:多火山、地震提问: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在哪儿?日本的地理位置跟世界大的火山、地震带有何关系?日本为什么会多火山、地震?请结合板块运动学说分析, 教师小结: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日本处在最大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所以日本火山、地震频繁。从板块构造看,日本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 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因此多火山、地震。补充资料:日本的火山和地震日本处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近80座,火山分布广,类型齐全,堪称“世界火山博物馆” 。日本火山分布以富士山为中心,向各方延伸有8个火山带。其中九州岛的阿苏火山是世界上火山口最大的火山,火山口东西宽18千米,南北长24千米,方圆80千米,火山口内又有10多个火山锥。富士山是著名火山,海拔3776米,为日本第一高峰。山麓分布着大小5个火山口,称为“富士五湖”。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记录以来共喷发了18次。17xx年为距今最近的一次喷发,现在仍有喷气现象。日本地震频繁,有“地震国”之称。近百年来,5级以上地震发生100余次。强烈地震约每3年1次,有感地震平均每天有4次。地震主要分布在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沿岸。年9月发生的关东大地震、东京大地震,东京房屋毁坏了73%,横滨达96%,死亡人数达15万。分组活动:日本有很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火山能为人类造福吗?( 火山爆发后沉降下来的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火山在非活动期间,可以开辟为旅游地和地学科研基地。通过这一讨论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地理环境问题的能力)思考:日本传统的民居,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的,这种建筑在防灾上有什么好处?(可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交流:防御地震的方法有很多,同学们收集到的防灾方法有哪些呢?让大家一起来交流吧! 三、海洋性季风气候

  总结应用通过这节课学习,咱们了解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及火山、地震、海岸线曲折的岛国特点。火山地震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如果能做好预防工作,是可以减轻灾害所带来的损失的。我国也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所以在防震减灾的经验和教训方面,中日两国应互相交流和借鉴。

  板书设计 第 1课 日 本(一)一、海岸线曲折的岛国二:多火山、地震三、海洋性季风气候

  典型错例分析

  课题第 2课 日 本(二)第 1 课时 共 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执教教师:

  教学目

  标1、 明确日本是一个地峡人稠的国家2、 运用资料说明日本是一个 经济和贸易大国。分析日本工业发展和分布特点3、 认识日本近年来海外投资、海外建设生产和销售基地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特点 并分析其原因。4、 说出日本的民族、人口的结构,了解日本东西兼容的文化。

  教学重点说出日本的民族、人口的结构,了解日本东西兼容的文化。

  教学难点1、 运用资料说明日本是一个 经济和贸易大国。分析日本工业发展和分布特点2、 认识日本近年来海外投资、海外建设生产和销售基地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特点 并分析其原因。

  教法学法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直观教学等相互结

  教学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补充与反馈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67----------72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了解了日本的一些自然情况,知道了日本是一个多火山 、地震的岛国。日本的经济状况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经济特征。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人口稠密1、 了解日本面积,人口2、 思考;地狭人稠的国情,对日本经济产生了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二、经济与贸易大国1、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提 问 :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小结:日本国土面积虽然很小,但是经济十分发达。人均收入高居世界前列,金融业在国际金融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这些都说明日本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世界经济强国。 引导活动:这是日本专门为出口而生产的汽车,其实日本出口到世界各国的产品很多。大家把所见过的日本产品介绍给大家。(学生:丰田、尼桑轿车,松下冰箱、洗衣机等电器,索尼牌录音机,化妆 品等) 2、读图9.5、9.6引导分析:该图反映了日本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日本的工业原料大部分需进口,而工业产品的出口量很大。说明日本的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强)提问:日本为什么要瞄准海外市场,大量进口原料,而又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呢?小结:日本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这与日本的国情密切相关。①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工业原料和燃料。日本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原材料进口国。②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就要求工业制成品大量出口。现在日本的工业产品已销往世界各地。提问:日本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科学技术先进, 劳动力资源充足,多天然良港,航海业发达等)小结:日本根据本国国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了加工贸易型经济。值得我国在发展经济中借鉴。3、引导读图:图9.7提问:1.日本的石油主要从什么地方进口?(中东地区) 2.铁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南非、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美国等) 3.日本主要产品主要输往哪里?(西欧、东南亚、美国等)4、承转过渡:日本工业发达,它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读图9.8“日本的工业分布”。日本的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讨论:日本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主要分布于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为什么日本工业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5、承转过渡:日本根据本国特点发展了临海型工业,但工业高度集中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请大家讨论:日本的工业高度集中于沿海地区能带来哪些问题?( 供水、供电、供地紧张,地价上涨、 环境污染加剧等。) 提问:面对这些问题,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它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作答。(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在哪些国家和地区?(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讨论: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的做法会给日本 带来什么好处?(①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工业生产的投入成本。②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③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环境。④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讨论: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对其他国家有什么影响呢?请同学们结合活动4的内容来分组讨论。(①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他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 环境质量的下降。②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小结:同学们!从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经济发达,但日本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损害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也是有目共睹的!日本的做法违背了全球共同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不可取的!全球环境是一个整体,我们必须从整体认识这个环境,保护这个环境!三、东西兼容的文化1、阅读该标题下的课文内容,结合图片资料思考:为什么说日本的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从服装上看,日本既有本国传统特色的“和服”,又流行朝气蓬勃的“西装”等洋服;从房屋上看,既有传统的“和尾”,又有精致高大的洋房。所以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带西方特色的现代气息。所以,日本文化是东西方兼容的典型)2、教师承转:日本文化中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情形随处可见,这是日本经常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那么中国与日本有无文化交流,在日本能否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呢? 由此可见,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本早在中国的唐朝,就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科学、文化、艺术。中国也曾派遣使者东渡日本,传播建筑和绘画艺术,以及医学和宗教。所以,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3、学生活动: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讨论日本文化还有哪些方面受中国文化影响。

  典型错例分析

《日本》教案设计 第2篇

  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案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德川幕府的统治:识记俄幕府统治的建立,封建等级制度,锁国政策与封建统治的动摇。

  2、黑船事件:识记“黑船事件”、《日美亲善条约》、锁国走向开国。

  3、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识记殖民势力的进一步渗透,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4、理解幕府统治的形成和锁国政策的影响,黑船事件使日本被迫打开了国门。

  (二)过程与方法:

  1、用图示法综合探究、比较探究幕府统治危机与明治维新的关系。

  2、分析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阶级矛盾的尖锐、民族危机的加深、导致了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将会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

  2、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是内、外因造成的,它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及危机。

  难点: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阐述了明治维新前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状况,即德川幕府的统治,黑船事件和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说明由于封建领主经济的衰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阶级矛盾的尖锐和激化,从根本上动摇了日本幕府封建统治的基础,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和侵略的加剧,日本被迫从开国,各种危机进一步加剧,为维新变革准备了最基本的条件。建议在教学中适当补充相关资料,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问题研讨的方式进一步理解幕府统治的实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推翻幕府统治、实行社会改革,才能实现富国强兵。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法导入:

  日本是一个岛国,茫茫大海,造成了日本同外国交通的不便,也保护了日本免受外国的侵略。但19世纪中叶,日本“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锁国局面,很快就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不得不打开国门。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

  问题一,展示19世纪中叶日本形势图,认识日本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港口城市;

  问题二,根据前面单元所学的相关内容理解日本国门被打开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

  由此进入新课学习。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建立:

  (1)时间:17世纪初 德川幕府或称江户幕府

  幕府一词原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后来日本武士的首领将军控制中央政权,又把以将军为首的政权称为幕府。

  镰仓幕府(1192~1333年):12世纪前后,日本武士集团逐渐形成分别以源氏和平氏为中心的关东、关西两大集团。皇室和贵族依靠他们进行政治斗争,两大集团自己也因争权夺利而互相斗争。12世纪后半期,关西武士集团平氏取得优势,当权20多年。1185年,关东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打败平氏,取得对中央政权的控制。第二年,他在镰仓(在本州岛南岸,临相模湾)建立幕府,1192年,又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幕府依靠武士作为统治的支柱。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缴纳贡物,并服兵役;幕府保护武士的家传土地所有权,对有功者赐给土地和官职,派武士到地方上去担任“守护”,夺取实权。幕府自己设置官吏,分别掌握行政、军事、司法权力,还派人到首都京都监视朝廷。幕府实际上是朝廷之外的政府,在首都的中央政府名存实亡。由于源赖朝的幕府设在镰仓,故源赖朝创立的幕府统治又称为镰仓幕府。镰仓幕府统治日本一百多年(1192~1333年),1333年灭亡。

  室町幕府(1338~1573年):天皇政权掌握实权没有几年,由于武士首领足利尊氏叛乱,天皇被迫南逃;足利在京都扶立了一个傀儡天皇,日本历史上出现了南北两个天皇的局面。足利家族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时,力量壮大,在京都的室町建立幕府新址,并在1392年合并了南北朝,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室町幕府(1338~1573年)。

  德川幕府(1603~1867年):1573年,织田信长的军队灭亡了室町幕府,织田信长死后,其部将丰臣秀吉掌握了政权,但丰臣秀吉没有设立幕府,而是利用天皇的朝廷行使权力。丰臣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没有取得胜利,不久去世。16xx年,丰臣秀吉的部将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在江户开设幕府,开始德川幕府(也称“江户幕府”,1603~1867年)对日本260多年的统治,共经历了15代将军。

  (2)政治特点:天皇是名义上最高统治者,而幕府首脑将军掌握实权;形成幕藩体制。

  天皇虽然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朝廷设在京都,但并没有实权,而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也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的特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德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

  【备课资料】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是日本神道教的主要内容。它原是日本封建武士的道德规范。日本武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在日本历史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最早的武士是在大化改新之后,作为封建贵族庄园的护从而出现的。后来武士不断壮大,开始介入政治。它本身分化出将军、大名、家臣、足轻、乡士等20多个等级,成为日本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势力。

  封建时代的武士,以“忠孝”和“武勇”为最高信条,随时准备去为他们的主人赴汤蹈火,为了表示他们的忠诚,维护他们的荣誉,他们会切腹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日本的文化主体是输入中国文化和经中国输入的,带有中国文化的印度文化。但是,日本有选择地将其“日本化”。中国文化以“仁”为核心,日本文化以“忠”为核心。日本取了“义礼智信,忠诚孝悌”,唯独忽略中国人奉之为首的“仁”。在古代,中日两国社会顺序都是“士农工商”,但是中国是“文士”,日本却是“武士”。

  武士道作为一种思想已达到了宗教的高度,它起源于中世纪对领主、藩主的绝对忠诚。对上级无限的忠诚,绝对服从。注重信、义、勇三条准则,崇尚武力和冒险,大无畏的献身精神,集体观念高度深化。武士道从其发端之初起,统治了日本1000多年,其代表作是《地陶闻书》,它的主题十分明确:荣誉,慷慨赴死,对藩主的忠诚和修身。赴死的思想贯串全书。在危险的境遇中它不会去想怎样保全自己的性命,而会勇往直前,投入敌人阵中,迎接死亡。因此,武士道也被称为“战士之道”。

  2、政策:

  (1)幕藩等级制度:

  为巩固幕府统治秩序,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将军、大名、武士占日本全国人口的10%,属于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占人口的百分之十,经营工商业,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农”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是受压迫受剥削的主要群体,他们不仅交租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各等级界限森严,世袭不变,互不通婚,衣食居住都有区别。

  注意:教材中的士、农、工、商四个等级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森严的等级,重农抑商思想。

  (2)闭关锁国政策:

  ●目的:巩固统治,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

  德川幕府统治前,日本对外贸易比较发达,商船远航到中国、朝鲜及东南亚各国。16世纪下半期,西方商人和传教士开始到日本活动,以传教士为先导的欧洲殖民势力迅速向日本渗透,全国天主教徒从30万猛增到70万人。一些藩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德川幕府建立后,为巩固统治,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从1633年起曾多次发布“锁国令”。

  ●内容

  ①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

  ②只许同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对外商业活动受到严格控制;

  ③日本人不得出国,也不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的船只。

  ●评价

  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

  消极:阻碍了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趋势。

  【比较】日本幕府锁国政策与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主要是封建统治者的盲目自大

  日本:主要是防止外部侵略

  但都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都是为维护其封建统治。

  (3)限制工商业政策:

  闭关锁国本身就严格限制了商业活动,同时对工商业者采取歧视态度,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实行商品专卖,设立关卡、对工商业者财产恣意没收。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把幕府统治限制工商业的政策与“工、商”社会地位联系起来分析,进而理解这一政策的消极影响。

  3、危机:德川幕府统治开始出现危机,封建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1)表现:

  ①严格的等级制度虽然维护了封建统治,但也激化了社会矛盾。

  ②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近代日本的落后。

  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

  德川幕府统治建立后,全国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农民负担相对减轻,生产积极性提高,因此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村手工业也迅速发展,并逐步同农业分离,新的手工业中心和商业中心也随之形成。商业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解体。18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这一段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建议教师点到为止,不宜大量补充教材。

  ④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农民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也不满严格的限制和掠夺;19世纪中叶,中下级武士阶层地位恶化,迫于生计,逐渐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的思想。

  (2)影响: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

  【合作探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07“学思之窗”,回答:这种变化对日本封建秩序有什么影响?

  提示: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武士地位的变化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下级武士尤其是下级武士,生活的贫困。迫于生计,他们采用各种方式并逐渐滋生了反抗思想,因此冲击幕府统治和等级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说明了幕府统治开始危机。

  二、黑船事件:

  1、背景:(西方列强侵略日本的背景)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欧美列强窥视日本,把侵略矛头指向了日本。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日本被纳入侵略目标。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19世纪中期,亚洲许多国家已相继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日本也成为列强侵略的目标。其实从18世纪中叶起,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窥视日本,首先是沙俄。17xx年和18xx年俄国两次要求通商,遭到拒绝。列强的多次叩关,均未能打破其锁国政策,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在打开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后,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日本。

  2、经过:

  (1)1853年,佩里率舰队叩关,史称“黑船事件”;

  1853年7月8日,美国东印度舰队佩里准将率领4艘战舰驶入日本江户湾前,用武力威胁日本幕府停止“闭关锁国”的政策。佩里要求幕府接受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致“日本皇帝(将军)”的国书,结束锁国政策,并缔结通商条约。由于这些军舰船身都是涂上黑色的,船上的蒸汽机又冒着黑烟,故日本人称这次事件为“黑船事件”。在美国人提出不开国就开火的威吓下,幕府被迫接受美国总统国书,但要求拖延到第二年答复。

  黑船事件的实质:日本人把美国军舰称之为“黑船”,反映了日本的落后,因此它是实力的挑战,是东西方发展差距的结果。

  (2)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签订:

  内容:日本向美国开放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允许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凡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益,美国也同样享受;等。

  影响:①它是“黑船事件”的直接后果;②是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条约;③对日本产生深远的影响。

  3、影响:主权遭破坏,民族危机加深,迫使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

  日本被迫开埠通商,列强同时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设立租界等各种特权,最终使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从而引起整个日本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三、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三个“进一步”)

  1、西方殖民侵略的进一步加强:日本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表现:开国后,西殖民势力不断向日本渗透,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欧美国家和廉价工业品大量涌进日本,如棉织品、毛织品、船只、武器等;日本的原料又源源不断运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如:生丝、棉花、油、茶、海味等,致使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增长,1867年输出为1200多万美元,输入2160多万美元。另外,由于日本国内金银比价与国际市场比价差距悬殊,列强利用日本黄金价格大大低于国际牌价,大量套购,攫取暴利、致使日本大量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

  影响:激化了日本的社会矛盾。

  2、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1)人民起义不断:外国工业品倾销,传统的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手工工场纷纷破产,工人失业,同时由于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物价暴涨,洋货大量输入、民族经济遭到打击,人民生活更加困苦,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纷纷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农民起义次数剧增, 1865~1867年平均每年发生55.3起;城市贫民起义次数也显著增加,1865年~1867年平均每年发16.6起。

  (2)幕府统治基础的动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新兴地主和高利货商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对自己政治上无权的处境越来越不满;长期受幕府排挤长州、萨摩等西南诸藩,大名也不满现状;作为幕府统治基础的中下级下士,因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现实更加不满,这一切反映了幕府统治基础的进一步动摇。

  3、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原因:

  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无尽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原料的大量出口刺激了生产的发展, 1860~1867年输入总值增加了5倍多;

  ②资本主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也传到日本,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③在长期与外国人打交道中,一些有识之士,目睹了工业文明的优势,开始从国外购进机器,建立工厂,所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影响: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受幕府排挤的西南诸藩,大名们看到了幕府的软弱无能,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如保护和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创办西式企业、改革军队和采用洋枪洋炮、整顿财政、广求人才、鼓励西学。各藩的改革虽然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来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小结:导致日本社会危机加剧的根源主要有:内因:幕府腐朽黑暗的统治、经济发展对统治基础的冲击。外因: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的加深。

  社会危机加剧的表现:西方殖民势力的进一步渗透、日本封建经济的进一步解体、社会矛盾的空前激化、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阶级结构的进一步分化等。

  ★教学小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背景,即在幕府的统治下,日本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主要表现在:

  (1)政治上:天皇名义上是最高统治者,但实权操纵在幕府的首脑将军手中;而幕府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虽然维护了幕府封建统治,但激化了社会矛盾,威胁幕府统治;并且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2)对外关系上,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近代日本落后。19世纪中叶,美国打开了日本的门户,列强接踵而至,签定不平等条约,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加剧了日本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3)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冲击了封建经济,冲击幕府统治。同时,西方殖民国家的入侵,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思想上,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反对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5)统治集团内部,幕府统治和苛刻的剥削,使广大人民包括中下级武士生活日益贫困,日本社会各界不满幕府统治,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开始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

  ★问题解答:

  ⊙本课测评:

  1、简要解释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封建等级制度。

  参考答案提示: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德川幕府把全国所有人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士”为统治阶级,包括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及“贱民”为被统治阶层,“农”的人数最多,为各种杂役、劳役的主要承担者,工商业者在当时受到统治者歧视,等级制度维护了封建统治,同时也激化社会矛盾。

  2、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案提示:①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打开了日本的门户;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日本主权遭到破坏,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②冲击着日本社会,激化了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③冲击着旧体制,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④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列强的入侵,进一步暴露日本社会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因此反对幕府统治,要求变革社会的呼声更加强烈。

  ⊙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撰写介绍日本古代历史的小论文

  提示:查阅相关资料可从以下的几方面介绍:①早期日本国家的形成。②大和国家的统一。③奴隶制度的发展。④古代中国对日本的影响。⑤幕府统治时期。

  2、阅读与思考:为什么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能在日本实行两百多年?

  提示:第一、日本封建社会经济特点即自然经济。第二、实行的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了封建制度。第三、岛国的地理位置,加上推行严格的锁国政策,多次颁布锁国令,隔断了日本与外界的联系。同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无力打破日本的闭关锁国局面。

《日本》教案设计 第3篇

  设 计 思 路

  本课教材是人教版初一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日本》这一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分国地理的一般方法,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同学们学完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分组讨论和抢答活动等来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并且面向全体学生。本节课充分利用地图来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锻炼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并且教师联系我国的国情分析,形成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良好学风。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掌握日本概况、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地理方面的特征,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让学生了解一些防震常识,构建师生互动、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恰当的任务学习策略,保证教学各个环节的落实和成效。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1. 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了解防震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防震、减灾意识。 4.培养识图、析图的能力及在地图上搜集信息的能力。 5.教会学生如何评价某区域自然环境。 过程与方 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学会学习一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3.通过认识日本,培养学生防震、减灾意识。

  4.使学生认识到各自然地理特征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从而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地形及气候的特征。 教学难点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形成。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多媒体并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进而想到了哪个国家? 观看大屏幕。 回答:日本。 多媒体播放音乐、图片,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地理位置 和 领土组成 教师结合多媒体出示的“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图、“日本行政区划”图。教师引领分析,巡视指导,总结概括。 观看大屏幕,思考并回答问题,抢答。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 自 然 环 境 要 素 的 特 征 地形 教师出示有关日本地形、气候图,引领分析;巡视指导;总结概括。 观看大屏幕,思考并回答问题。 使学生了解自然因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为今后学习日本的经济和文化做一个铺垫。 气候 承转 利用多媒体展示富士山图片。提出问题:日本除富士山还有很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期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观赏图片并思考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习惯。 日本不仅多火山,而且还多地震。教师播放日本福岛地震视频 学生观看。 给学生地震灾难视觉上的冲击力,激发学生探究地震的兴趣。 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世界六大板块”和“世界火山地震带”示意图。教师引领分析 观赏示意图, 合作探究。 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防御地震措施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五种不同的场景,让学生结合日本地震防御措的启示,分组讨论地震时,不同场景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分组讨论,踊跃回答问题。 分组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防震减灾的意识,教育学生做好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 收获之窗 要求学生采取角色扮演说出本节课收获。 学生扮演导游简单介绍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 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明确本节课重点。 接龙游戏 利用多媒体展示达标检测题 学生依次回答。 当堂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地理位置、国土组成 地形 日本 气候 火山、地震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气 温(精简17篇)

气 温(精选17篇)气 温 第1篇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天气、气候、气温、平均气温等概念以及气温测定的基本方法;

东亚概述(精简9篇)

东亚概述(精选9篇)东亚概述 第1篇  教学目标  记住东亚五国的国家及首都的位置,记住主要海洋、岛屿、半岛的分布。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精简2篇)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精选2篇)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1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世界人口的数量目前已达66亿(x

沙特阿拉伯 教案设计示例(精简2篇)

沙特阿拉伯 教案设计示例(精选2篇)沙特阿拉伯 教案设计示例 第1篇  教案设计示例  ——“沙特阿拉伯”  【教学重点

极地地区(精拣16篇)

极地地区(通用16篇)极地地区 第1篇  一、课标要求  说出两级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