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水谣(精简2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黄水谣(精选2篇)
黄水谣 第1篇
教 案课 题:——第一段教学目的:混声且有感情地演唱第一段。教学重点:1.声音的位置的统一 2.两个声部的配合演唱教学难点:两个声部配合后的音准问题。 教 具:录音机、碟片、钢琴教学对象:幼师学生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先简介《黄河大合唱》包括:创作年代——1939年3月31日 创作背景——抗日战争时期 作 者——曲:冼星海 词:光未然 作品内容:包括八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河边对口唱》、《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由此,导出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第四个乐章。 2.欣赏欣赏前出一个问题:这个乐章总共由几部分组成? 3.提问——回答,对了给予肯定的表扬!然后指出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的是第一段。 (1-3共计划用时10-12分钟)4.开始练声:单声部两条(第一条为三度音程练习用a音演唱;第二条为跳音加连音练习用ma音演唱。) 然后分声部进行双声部练声(主要训练音准为下面的合唱做准备) (预计用时5分钟) 练声过程根据学生发生情况对声音位置做一定示范说明。 5.教师范唱第一声部——由学生自己演唱谱例,教师伴奏——用a音代替歌词唱旋律——最后带歌词唱。 6. 学生唱完第一遍,找出特征节奏型: 进行重点训练。(如果学生演唱过程中没有问题,这一项可省略) 7.同样方法练习第二声部。 (预计共用时10分钟) 8.分声部合唱:先完整唱一遍——找出薄弱的小节专门训练(估计会是第1-4;p28第三排从第二小节—第四排最后)——再唱a音——最后再带歌词。 (预计用时10分钟) 9.再次欣赏,找出不足。布置作业:唱熟今天的内容预习剩下的部分。课时总结:预计总课时为:35分钟主要内容+5分钟总结回顾。黄水谣 第2篇
《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由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曲。《黄河大合唱》创作月1939年,共分8个部分,《黄水谣》是其中最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英雄史诗,是近代中国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本课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欣赏,让学生能区分作品在演唱形式、音乐情绪、整体风格、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从而把握住作品的情感和表现意义。此外,让学生对《黄水谣》和《黄河大合唱》有一定的了解,感受和理解《黄水谣》和《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内涵,增强爱国主义情愫,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在讲述音乐知识的同时,又自然地渗透了德育内容,进行审美教育,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首先,我创设情境,通过一个汉字——“几”,引起学生自发的“发疑”,使学生即时进入角色并联想到黄河。接下来我让学生说说所了解的黄河,使学生思维从潜伏状态逐步活跃起来,积极主动地回忆相关知识,并组织语音表达出来,从而巧妙地自然导入“激疑”部分。在乐曲欣赏部分,通过讲,听,读,说,画等活动,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及表现音乐情绪,并获得优美抒情和悲愤凄惨两种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时还启发学生研讨、交流《黄水谣》和《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内涵,从而培养学生音乐欣赏、感受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最后通过对黄河今昔的对比,让学生感受黄河的巨大变化,使《黄河大合唱》的巨大艺术魅力在课后延续,通过情感的体验,思维的拓展,审美的提升,强化了爱国主义情愫,使教学目标和效果有了新的升华。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参与了多种音乐活动,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爱国的情怀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更深刻地体验到作品的人文内涵与艺术魅力,音乐视野更加开阔,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对家乡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