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几 分 之 几(精拣16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3周前

几 分 之 几(通用16篇)

几 分 之 几 第1篇

  几 分 之 几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页~95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具、学具准备:

  正方形纸,彩纸条

  四、教学过程:

  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的分数吗?揭示课题板书:几分之几。

  (一)教学例4

  1、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2份是它的2/4,3份是它的3/4,4份是它的4/4。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二)教学例5

  1、让学生把1分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10份;

  2、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1/10

  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分,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2/10

  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

  让学生类推出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3、小结:像2/4、3/4、2/10、7/10…这样的数,也是分数。

  4、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

  5、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6、完成教科书第94页的“做一做”第1题。

  (三)教学例6

  1、出示例6第一组图2/5和3/5;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让学生同桌一级,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2/5和3/5,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3)演示2/5和3/5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出示例6第二组图

  让学生独立探究、完成6/6和5/5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组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教科书第95页“做一做”第2题。

  (四)作业:

  教科书第97页第4、5、6题。

  教学反思

几 分 之 几 第2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方法,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借助直观并通过知识迁移,探索和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前后是具有连续性的,知道旧知识可以解决新问题,体会“转化”的思想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单位“1”的量。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练习回顾。

  (1)单位换算。

  30厘米=( )分米;120分=( )小时;20__千克=( )吨。

  完成练习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把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

  (2)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什么?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24÷25=( )。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题让学生感觉今天所学的知识是与学过的知识有关系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信心。既是对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知识的一个回顾,也为本节课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提供了形的依托。

  (二)创设情境,探索研究

  1、探索“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鸡20只。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鸡的只数是鸭的多少倍?

  (1)阅读与理解。

  教师:“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学生自主交流讨论)

  交流后得出:就是求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

  教师:“鸡的只数是鸭的多少倍”又怎样理解?

  交流后得出:就是求20只是10只的多少倍。

  (2)分析与解答。

  教师:这里第一个问题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学生回答:鸭的只数“10只”。)

  教师:根据分数的意义又可以得出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对应图示。

  教师小结:把10只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只,7只就是这个整体的。

  教师:那算式该怎么列?

  引导学生得出: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可以用7÷10。

  得到算式:7÷10=( )

  教师:例题中的第二个问题“鸡的只数是鸭的多少倍”又该如何解答呢?

  引导学生回忆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除法解决。将问题转换成20只是10只的几倍,得出算式:20÷10=2。

几 分 之 几 第3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掌握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受到事物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了解百分率在具体生活问题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什么是百分数?

  2.把下列各数改写成百分数

  0.6 7/10 3.5 5/8 1

  3.出示例4统计图,仔细观察、获取信息。

  (1)比较任意两个量的倍数关系,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应该怎样提问?

  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

  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几分之几?

  (2)自由口答,适时提问:谁与谁比?谁是单位“1”?

  (3)归纳小结: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4. 这几题都是用分数表示两人所跑路程之间的倍数关系。百分数也表示倍比关系,能否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改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呢”?

  5.揭题引入: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评析:依据知识的迁移规律,课始先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重点突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为顺利探究新知、过渡到新课做好铺垫。]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1.将复习题“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改为“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

  2.尝试解答,发现问题:

  谈话:你是否想自己试着算一算呢?

  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谈话:同学们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共同探讨呢?

  3.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思考:

  (1)探索如何列式

  思考: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哪两个量在比,把哪个量看作单位“ 1”?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小结:这题以王红跑的路程作为单位“1”,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实际上与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

  (2)探索如何计算

  思考:你是怎么计算的?

  引导:先求出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再化成百分数。(板书:4÷5=4/5=80%)

  先用小数表示计算结果,再化成百分数。(板书:4÷5=0.8=80%)

  小结:列出除法算式后,通常先用小数表示商,再改写成百分数。

  (3)归纳小结:

  思考:通过解答你明白了什么?

  引导:这题和复习题比较,什么没有变?(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

  什么变了?(表示两数倍数关系的形式从几分之几变为百分之几)

  那么这两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有没有变化?

  小结: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仍然是把王红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用李芳跑的路程除以王红跑的路程,算式是相同的,只是结果用百分数来表示。

  4.“试一试”

  怎样解答“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百分之几”?

  (1)学生独立解答,同时思考:在计算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2)交流:

  当除不尽时该怎么办?(5÷7的`商是无限小数,除不尽时,商要保留三位小数,即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5.反思归纳:(先分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1)王红跑的路程为什么在例4中作除数,而在“试一试”中作被除数?

  例4是李芳跑的路程和王红跑的路程比,把王红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试一试”是王红跑的路程与林小刚跑的路程比,把林小刚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因此王红跑的千米数,在前一个算式里是除数,在后一个算式里是被除数。

  (2)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时,通常应怎样思考?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实际上它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方法是一样的,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要注意比的标准不同,单位“1”就会发生变化,解答这类题一定要找准单位“1”。

  6.完成“练一练”第1题。

  [评析:这一层的教学,通过改变问题,引出例题,运用设问沟通复习题与例题的联系,运用迁移规律,突出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突出当商是无限小数时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二是通过比较反思突出求百分之几问题的数量关系,从而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例5:求百分率问题

  1、出示例5:学校田径队有40人,下表是田径队某周每天早晨参加训练的人数统计。(出示统计图)

  2.引导分析:

  (1)什么是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

  (2)出勤率用什么数来表示?(百分数)

  (3)那么怎样求出勤率呢?估计一下哪天的出勤率高?(用实际出勤人数直接除以应出勤人数)

  3.算一算:

  田径队周一的出勤率是多少?(板书:39÷40=0.975=97.5%)

  从上表中再选择两天的数据,分别算出相应的出勤率。(学生自由选择解答)

  4.反馈交流:

  (1)哪天的出勤率最高?哪天的出勤率最低?

  (2)周三、周四的实际出勤人数和应出勤人数相同,算式是40÷40=1,怎么改写成百分数形式?(指导学生把1改写成100%)

  (3)为什么周一、周二、周五的出勤率不是100%?出勤率可能高于100%吗?

  5.比较求各出勤率的共同点:

  (1)意义:都是一部分的数量与总数量相比。

  (2)题意:都把总数作为单位“1”。

  (3)列式规律:把总数作为单位“1”的量做分母或除数,率提示的量做分子或被除数,也就是用与单位“1”相比的量除以单位“1”。

  [评析:这一层教学先帮助学生理解出勤率的含义,再鼓励学生自己选择两天的数据计算出勤率,巩固对出勤率的理解,最后引导学生对出勤率能否高于100%进行反思,使学生对出勤率的理解深入一步,成为理解其他百分率的基础。]

  三.拓展延伸

  1.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说说“成活率”的含义,再独立解答。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1)你在日常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百分率?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花生榨油——出油率 学生考试——优秀率

  产品检验——合格率 制作盐水——含盐率

  种子试验——发芽率 射击测试——命中率

  (2)讨论:求这些百分率有什么好处呢?

  指出:百分率能便于分析比较数据。(板书:便于分析比较)

  (3)交流:选择喜欢的百分率,说出计算方法。

  [评析:让学生述说生活中的百分率,体会并说出这些百分率的含义,旨在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有效拓宽知识领域,感受百分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全课总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它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与解决分数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是大致相同的,只不过要把结果转化成百分数。在做题时,我们一定要准确判断谁作单位“1”,这是解题的关键。

  2.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较好地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较好地把握了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始,运用迁移规律,找准新旧知识间的连结点,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很好地把握住了教学的起点。课中,教师提供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后又引导学生回顾反思,共同总结解题方法,提升了学生的认识水平。课尾,教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几 分 之 几 第4篇

  课题四: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页的例4和它下面的“做一做”,练习八的第11~16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题目.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

  ÷2    ×4    ÷    ÷

  5÷    6×    ÷    ÷

  2.(1)是的多少倍?

  (2)是的几分之几?

  3.一个商店用塑料袋包装45千克水果糖,如果每袋装千克,这些水果糖可以装多少袋?

  以上各题都让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时,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发现错误及时辅导.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新课

  1.准备题.

  教师出示准备题:的是多少?让学生结合下列问题进行思考.

  (1)应该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2)215的58的含义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明确:应该把215看作单位“1”,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这道题应该用乘法计算.教师指名列式计算,并板书:

  ×==

  得到:的是.

  2.教学例4.

  教师出示例4: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多少?提出下列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1)例4与准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准备题是已知两个因数求它们的积;例4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2)我们能不能用类似准备题的方法来解答例4?(可以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试一试.)

  教师边让学生口述,边板书:

  解:设这个数是x.

  =

  x=÷

  x=

  x=

  教师指出:列方程解题时一定写“解”和设什么是未知数x.解答的书写过程要规范.

  3.做教科书第45页例4下面“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自己读题、做题.巡视时,注意学生的书写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信的第11题.

  让学生把答案直接写在题目旁边,然后分两组订正答案.

  2.做练习八的第12题.

  先让学生看题,提问:这4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数据相同,计算方法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3.做练习八第13题第1、2行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题.做完后指名订正.

  4.做练习八第14题第1行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题.巡视时,注意学生的书写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完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八第15题的第(1)题.

  让学生边读题边思考题目的数量关系和应该设什么为未知数x.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巡视时注意学生的书写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完后集体订正.

  6.做练习八的第16题.

  先让学生读题,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

  (1)这道题是几步计算的应用题?应该先求出什么?(这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应先求出第一天卖出的数量.)

  (2)第二步求什么?第二步是以哪个数量为单位“1”的?(第二步求的是第二天卖出的数量,第二步是以第一天卖出的数量为单位“1”.)

  让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星号题和思考题.

  四、作业

  练习八第13题第3行的题目,第14题第2行的题目,第15题的第(2)题.

几 分 之 几 第5篇

  课题一: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应用题(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的例1,练习四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2×   ×   3×   ×

  2.列式计算下面各题.

  (1)20的是多少?

  (2)6的是多少?

  (3)的是多少?

  (4)的倍是多少?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二、新课

  1.教学例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出示例1.

  学生读题,明确题意.

  教师:“把这道题的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应该怎样画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

  在线段图上标明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使学生明确哪部分表示100千克,哪部分表示吃了,哪部分表示要求的吃的千克数.

  教师:“吃了,是吃了哪个数量的?”(是吃了100千克的.)

  “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应该把100千克看作单位“1”.)

  “那么,要求吃了100千克的是多少,应该怎样计算呢?根据什么列出算式?”(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解答后,再让两名学生分析一下题目里的数量关系.

  2.做教科书第29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分析、解答,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两名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分析的.要特别注意说明以哪个数量为单位“1”,哪个数量占哪个数量的.

  3.做教科书第29页“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独立分析、解答,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仍然要强调把什么看作单位“1”.如果有必要,可以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但不要求学生画图.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九的第1题、第4题.

  学生独立分析、解答,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题里的数量关系.对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要强调“谁跟谁比,谁是单位‘1’”.

  2.做练习九的第5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比较2道小题的异同.

  四、小结(略)

  五、作业

  练习四的第2、3题.

几 分 之 几 第6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实物、图形、观察、操作等方法,使学生初步.

  2.能正确读写比较简单的分数,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3.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几分之几”的表象,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出示: ,

  提问:在这个分数中,“8”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2.填空:

  第一份是它的( ),第七份是它的( ),每一份都是它的( ),共有( )个 .

  3.出示下图

  二、探究新知

  1.谈话导入

  这个图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该是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2.教学例7:认识

  (l)教师提问:

  a、【出示图片“例7-1”】一份是这个圆的多少? ( )

  b、【出示图片“例7-2”】阴影部分占这个圆的几份?(3份)

  c、是几个 ?(3个 )

  d、也就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四分之三)

  e、四分之三该怎么写呢?

  因为还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分母用4表示;因为以前表示有这样的一份,分子写成1,现在有这样的三份,所以分子写成3.

  窗体底部

  (板书: )

  (2)指导读

  (板书:读作:四分之三)

  (3)练习巩固

  ①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 ,涂上颜色,并标出 .

  ②判断图中的阴影部分能否用 表示,为什么?

  3.学生自学例8.

  (l)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把它平均分成5份,

  思考:l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同样的2份是它的几份之几?

  这样的4份又是它的几份之几?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这样的2份是它的 ,这样的4份是它的 .

  (2)指导看书,填空

  教师板书:

  4.教学例9.

  (1)自学例9有关内容,并把空填上(独立完成)

  教师提问:

  a、通过学习例9,你知道了什么?(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6份,一份是它的 ,5份是5个 ,就是它的六分之五,写作 .)

  b、 里面有几个 ?

  板书:

  5.练习巩固.

  选出合适的分数来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6.小结归纳,得出结论.

  (1)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 、 、 、 这样的数,也都叫分数.那么今天学的分数与前两节学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不同点:前两节我们学的是分子是1的分数,今天我们的是分子是几.

  (2)那么哪些数可以用分数表示?谁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呢?

  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份的1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三、巩固练习

  1.读出下面各分数.

  2.写出下面各分数.

  七分之二 十分之五 十二分之七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4.判断:

  (l)4个 是 .( )

  (2)分母是比分子是7,这个分数是 .( ).

  (3)把一个长方形分成7份,表示其中3份的数是 .( )

  (4) 中包含着11个 .( )

  (5)一块蛋糕平均切成8块,小红吃了3块,小红吃了这块蛋糕的 ( )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几分之几”和“几分之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1.在每个图里的适当部分涂上颜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

  2.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3.看图中的涂色部分,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在下面各题的○里,填上“>”或“<”.

  板书设计

  几分之几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探究活动

  讨论会

  讨论题目

  下面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四份的四种分法,哪几种分法是平均分的呢?为什么?

  (1) (2) (3) (4)

  讨论过程

  1.教师出示讨论题目.

  2.教师对图(4)作如下说明:

  (1)小长方形1是将一个长方形四等分得来的.

  (2)小长方形2是将除1之外的剩余部分三等分得来的.

  (3)三角形3是将除1、2之外的剩余部分二等分得来的.

  参考答案

  图(1)每一小份都不相等,因而图(1)不是平均分.

  图(2)、(3)是平均分的.每一小份的大小不但相同,而且形状也完全相同.

  图(4)每一小份的形状虽然不同,但每一份的大小却相同,我们只要对分的过程进行一个分析就清楚了:

  ① 先在长的四分之一处,分出一个小长方形.

  ② 再把其余部分等分成三份,分出一份.

  ③ 最后再把剩余的部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四分之一.

几 分 之 几 第7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归纳推理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2、理解分数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分之一,你能用你手中的长方形纸表示你喜欢的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吗?

  学生折纸、涂色,表示出长方形纸的几分之一。

  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如果在你们刚才的纸上涂2份或3份又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分之几”。(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1)学生4人小组,每人将手中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你喜欢涂几份就涂几份,然后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向小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

  (2)谁能上来展示一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多媒体演示图片。

  问:你能发现他们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吗?它与四分之一有什么不同?

  (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四分之一,2份是它的四分之二,3份是它的四分之三,4份是它的四分之四,取几份就是四份之几,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2、拓展思维,认识分数名称。

  (1)让学生用尺子在本子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子上的刻度1、2、3……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学生画线段)你能说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吗?

  (2)同桌互相取其中的几份,说出相应的分数。

  (3)你能仿照这些分数,自己说出一个分数来吗?

  (4)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子、分母、分数线)

  3、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出示例6的一组分数,让学生小组讨论怎么比较?

  反馈。

  用相同的方法比较第二组。

  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巩固练习。

  P95页做一做1、2。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下课后,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数。

几 分 之 几 第8篇

  教学内容:第39页例4和“试一试”及第40页例5、“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七地5-8题。

  教学目标:

  1、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感知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量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还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2、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单位“1”的量。

  教学对策:让学生利用分数的意义初步探索并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桌相互举出一些分数,说明意义,并说说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2.根据要求表示分数。3/4 4/7

  3.贴出:红彩带

  黄彩带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 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新授。

  1.教学例4。

  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

  把谁看作单位“1”?黄彩带的长相当于红彩带的几份?

  把红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红彩带的1/4。绿彩带的长与其中的1份一样长。也就是说红彩带的1/4与黄彩带一样长。(贴出答案)

  同桌相互交流。

  2.教学试一试。

  贴出 红彩带:

  蓝彩带:

  蓝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

  把谁看作单位“1”?蓝彩带的长相当于红彩带的几份?

  改题:红彩带的长是蓝彩带的几分之几?学生思考,小组内交流。

  把蓝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红彩带的长与其中的4份一样长,也就是4个1/3,即4/3。

  3.教学例5。

  (1)绿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5/4,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2)出示 红彩带:

  你能画出绿彩带吗?学生独立画,交流校对。

  4.教学试一试。

  出示:红彩带:

  花彩带:

  你可以怎样提问?你会解答吗?说说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1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

  2.完成练一练2

  3.完成练习七5、6

  请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4.完成练习七7

  (1)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 “梨的个数是苹果的1/5” “鸭的只数是鸡的3/4”

  (2)学生填空。

  (3)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完成练习七8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用假分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假分数的实际意义及其应用价值。先让学生画图表示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再让学生从中体会用假分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结果的基本思考方法,这样能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相关数量关系的数学实质。通过改变绿彩带所占的份数,并让学生用不同的假分数或整数继续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既体现了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与灵活性,又突出了相关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关联和发展线索,有利于学生把新的数学内容主动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至于“试一试”中的问题,则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明确方法,提高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授后小记

  解决类似问题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弄清题中的“单位‘1’”。我在处理时是让学生尝试练习——交流(说清每题是将什么看作单位“1”的),通过几个练习之后,让学生结合这些练习发现一个规律:“是”字后面的量通常看作单位“1”,这样对于一些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几 分 之 几 第9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能找准题中的单位一,并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数量关系式。

  3、通过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部分与整体、以及两个数量之间进行比较的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用除法计算。

  2、能找准题中的单位一,并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数量关系式。

  3、通过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部分与整体、以及两个数量之间进行比较的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4、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找到他们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情景创设复习导入——知识迁移,自觉类化——小组研讨,教师讲评——巩固练习,逐层掌握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流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任意用一个分数来说明两个数量的关系。

  2.进行关系式的训练。

  (1)一本数学书已经学习了90%,把( )看作单位“1”量,90%对应的量是( ),还有( )%没有学习。

  ( )×90%=( ) ( )×(1-90%)=( )

  (2)我们班男生人数占全班的 ,把( )看作的单位“1”量,对应的量是( ),女生 人 数占全班的( )。

  ( )×=( ) ( )×(1-)=( )

  (3)今年稻谷产量比去年增长了二成,把( )看作单位“1”量,20%对应的量是( ),今年产量相当于去年的( )%。

  ( )×20%=( ) ( )×(1+20%)=( )

  练完最后一题再问:你知道两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吗?

  重点说一下根据是什么?

  二、迁移教学,自觉类化

  1.出示60人和2/5。

  (1)你能根据这两个数编一道什么样的应用题?

  同桌交流,汇报。

  2.着重出示求

  (1)某班有女生36人,男生占总人数的3/5,全班多少人?

  (2)某班有女生36人,比男生少1/5,男生有多少人?

  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最后集体交流。

  环节三:小组研讨,教师讲评

  分组分析总结这两种问题的题、图、解法的异同。

  交流讲评时,重点让学生说一下解题思路:女生人数÷(1—2/5)= 全班人数 女生人数=全班人数—男生人数

  环节四:巩固练习,逐层掌握

  解决课后习题

  环节五:知识建构

  本节课的应用题属于什么类型?解答时,主要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几 分 之 几 第10篇

  课题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应用题(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5页的例2,练习四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出下面各题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3  3×  ×  ×  25×

  2.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和把谁看作单位“1”.

  (1)梨的筐数是苹果的.

  (2)梨的筐数的和苹果的筐数相等.

  (3)白羊的只数的等于黑羊的只数.

  (4)白羊的只数相当于黑羊的.

  教师给上面第2题的每个小题补充一个已知条件,再要求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解答.

  (1)有40筐苹果,梨的筐数是苹果的,…………?

  (2)梨的筐数的和苹果的筐数相等,有40筐梨,…………?

  (3)有40只白羊,白羊的只数的等于黑羊的只数.…………?

  (4)白羊的只数相当于黑羊的,有40只黑羊.…………?

  二、新课

  1.教学例2.

  学生读题,明确题意.

  教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表示小亮储蓄的钱数.)

  “再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把小亮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6份,再画出与这样的5份同样长的线段.)“这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小华储蓄的钱数.)表示小新储蓄钱数的线段应该怎样画?(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把小华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3份,再画出与这样的2份同样长的线段.)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并标明条件和问题.

  教师:“要求小新储蓄了多少元,必须先求谁储蓄的钱数?”(必须先求小华储蓄的钱数.)“那么,解答这道题需要几步计算?”(两步.)

  教师:“要求小华储蓄的钱数应该怎样想?”让学生自己说说,也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然后,进行适当归纳: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8元的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教师板书算式:

  18×==15(元)

  教师:“求小新储蓄的钱数怎样想?”仍让学生讨论.

  再归纳: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5元的是多少,所以也用乘法计算.教师板书算式:

  15×==10(元)

  教师:“把上面的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

  18

  列出算式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问:“18×求的是什么?是把谁看作单位‘1’的?第一步乘得的数再乘求的是什么?第二步是以谁为单位‘1’的?”使学生明确用综合算式解答,分析的思路和分步解答的思路是一样的,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2.做教科书第30页“做一做”的题目.

  教师先说明可以用分步列式解答,也可以用综合算式解答,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如果有学生不理解,可画线段图帮助他们理解.

  3.小结.

  教师:“从上面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看,与前一节课学的一步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这样的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确定计算方法?”

  让学生适当讨论.使学生明确:今天学的两步应用题是连续两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这样的应用题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地判断第一步把谁看作单位“1”,第二步把谁看作单位“1”.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确定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九的第7题.

  教师说明要求后,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判断的.要让学生说清楚“谁与谁比,以谁为标准”.必要时仍可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2.做练习九的第9题.

  让学生认真审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独立列式解答.同样要说明,用分步列式解答和用综合算式解答都可以.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每一步以谁为单位“1”.

  如果有的学生把综合算式列成:3×120xx,也要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使他们明确题中的“3个同学跳绳”是一个多余条件,不能列在算式内.并提醒他们,以后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

  四、小结(略)

  五、作业

  练习四的第8、10题.

几 分 之 几 第11篇

  <以下加粗的字体是我提的一粗浅看法,不妥之处,望见量,首先预祝成功!>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八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初步感知分数是如何产生的,并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2、学生能直观地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吗?今天王老师就讲一段给大家听。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路过桃园,停下来休息,孙悟空、猪八戒见了又大又红的水蜜桃口水直流。师傅说“要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们。”悟空、八戒连连点头:“行啊!行啊!” 师傅说:“有4个桃,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请写下这个数。” “这太简单了!” 悟空、八戒提笔就写了个“2”。师傅接着说:“要是把2个桃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多少?请写下这个数。” 悟空手快,顺手写了个“1”。师傅不紧不慢地说:“要是把1个桃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多少?又该怎么写呢?” “半个!半个!”“可是半个用一个数该怎么表示呢?”这兄弟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

  师:同学们,半个还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吗?<把此句话删除>你们能帮这个忙吗?谁会用数来表示半个?<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均可,此处应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生:上黑板试着写数。(学生应是争先恐后的上黑板用各种方法表示半个)

  师:这个数字咱们以前可没见过,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分数)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此处过渡突然,如何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关注分数话题应是教师思考的问题……>

  <整个开头虽有趣,但缺新意,既然是赛课,应尽量能让听课者有耳目一新之感觉……>

  二 、教学新课

  1、 自学交流:

  (1)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想要了解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2)同学想知道的东西还真多,下面请同学们先自学课本95页的内容,看看你能从书中获得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学生自学1分钟)

  (3)师:同学们,通过自学,你们获得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学生尝试读分数:课件练习1)

  <学生自学课本的时间可稍长,不可形式主义,另外,学生看书时最好能带着问题,这样,学习的目的性才能很强,否则有无的放矢之嫌。学生尝试读分数的时间安排不够恰当,读分数这一知识目标应是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感悟,而非教或非练,依我个人之意课件练习可去,当然我并不知道你课件倒底是何内容……>

  2、 认识1/2

  (1)出示课件一块月饼

  师:星期天,丽丽到好朋友玲玲家去玩,玲玲拿出一块月饼和丽丽一起分享,猜猜看,玲玲会怎样分这块月饼呢?教师演示课件平均分。

  师:每一份可以怎么表示?(课件演示1/2)

  师:谁能将刚才分月饼的过程完整地说一遍吗?(把一个月饼平均……)

  师:学生集体将刚才的过程说一遍,同座位互相说一遍。<此处强化有余,对分数的认识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否则评委会认为在过分关注双基……当然,并不是说双基并不重要,因为此处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2)出示课件另一块月饼

  师:现在我把块月饼分成两份(不平均分),能用1/2来表示其中的一份吗?

  师:所以,只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才能用分数来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此过程不妥,对分数的概念初步建立还不充分,为时尚早,另外,我个人认为对二分之一的处理要充分,也就是要把有限的教学资源充分扩大它的效用,如可让学生通过折纸等来进一步认识二分之一,同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如让学生(创造出)折出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甚至让学生折出想要的分数,如:八分之三、十六分之一等,这样课堂就能体现生成性……>

  (3)练习:判断图中涂色部分能否用1/2表示?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1/2,该怎样写这个1/2呢?(教师联系分饼的过程,介绍书写的顺序并板书,学生用手空书1/2)怎么读呢?(板书1/2,二分之一)

  <此过程可删,并进行重新整合,对读与写这两个环节,我在前面已有所阐述,应在教学过程中感悟,如让学生试写分数并读,当然教师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对写分数这一过程要有意识的慢一点,让学生受教育于无声和无形中,且此过程可置后一点,知识的形成要自然…………>

  3、认识1/3

  (1)这儿一个圆,是怎样分的?每一份可以用怎样的分数来表示呢?(板书1/3)

  师:谁来完整地说说1/3表示的意思。(把一个圆……)

  (再叫两名同学说)

  (2)教师取出长方形纸,问:怎样找出这张纸的1/3?(学生讲出方法,教师课件演示)

  师:你能在这张纸上找出几个1/3呢?(生说,教师课件演示)<这一点的渗透很好,关注了知识及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4、认识1/5、1/10

  (1) 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2、1/3、1/4,接下来你们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教师将学生随意报的分数依次写在黑板上)<此处根据我上面提出的观点可能要重新作一调整,当然你全可不顾……>

  (2)学生将书中例3、4的填空独立完成

  汇报并板演,教师演示课件1/10<此处教师自己要意识到对认识十分之一在教材中安排的用意:认识十分之一是对一个计量单位的认识,当然这无需向学生说出,因为到五年级时认识分数的意义时对单位1的理解就包涵三个方面: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群物体等;>

  (3)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分数,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板演完整)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对分数概念的外延要扩展…………>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真棒!老师有几道题要考考大家,请看题。<是老师考考大家吗,此话不妥……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更新,课堂中的一言一行都能体现出你的教学理念来,教师在课堂中应是一个研究者、合作者,而后才是引导者。>

  (课件练习2:判断下列图形中的阴影部分能不能用1/4来表示)

  5、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折出长方形纸的1/4(板书1/4)

  (1)选几个有代表性折法上台展示。师:说一说你涂色的部分为什么可以用1/4表示?

  讨论:这几种折法不同,每一份的形状也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4来表示其中的一份呢?(看课件讨论)<此过程我已把它前置,不知你能否认可,若同意,此过程要重新调整并进行整合……>

  6、刚才,老师把一块饼、一个圆、一个长方形、一条线段平均分成几份,在生活中,你还可以把哪些东西平均分?自己选一个分数,同座相互说说它表示的意思。

  7、综合练习

  (1) 课件练习3(1、在图上选适当的部分涂上颜色表示下面的分数:2、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写下这个分数)

  (2) 课件练习4(判断)

  (3) 课件练习5(快速抢答:图中涂色部分是全图的几分之一)

  (4) 课件练习6(思考题)

  <练习不要板块式,给人没有一种轻松感,要少而精,且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既巩固所学生新知,又学得愉快……读写分数的知识点可在练习中穿插安排,……如可问学生:学到现在,你们会读分数吗?分数如何写?试试看……当然,教师的语气应要更具启发性和激励性……>

  小结

  请你用“我学会了……”说说你本节课的收获。

  四、 故事结尾,设置悬念

  师:老师还要接着刚才的故事说下去。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又热又渴,唐僧派八戒找个西瓜解渴。不一会儿,八戒汗淋淋地抱来一个大西瓜。悟空说:“咱们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分到四分之一,怎么样?” 八戒一听就急了,“什么,我找来的西瓜,只能得到四分之一,太少了太少了,不行,不行,我得要八分之一,最少也得分到六分之一。”听了八戒的话,悟空笑得前附后仰:“你这贪吃的八戒啊,聪明反被聪明误啊!”同学们,悟空的话有道理吗?

  师:这个问题留给你们思考。

  结语:教学中,应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建构性及评价的多元性,本节课还需王老师你自己仔细琢磨,一堂课应像一篇美文,要讲究整体性、流畅性、变通性等。以上我提的一些看法只是一家之言,全且不闻,毕竟我的看法有时也很有局限性。

  杨国华 2004年4月1

几 分 之 几 第12篇

  课题三: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一)(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69页例4、例5和“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十七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将复习题、例4和例5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教科书第84页上的复习题.

  1.让学生口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然后全体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再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解答过程.

  让学生指图回答:已知的是哪一部分.求的是哪一部分,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线段图上用彩色粉笔把题中的问题标出来,再指定一名学生分析解答过程.(引导学生把全世界的丹顶鹤只数看作单位“1”,这道题求的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二、新课

  1.教学例4.

  出示例4.让学生读题.提问:

  这道题和上面的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看明白:这两道题所不同的是复习题是求我国有多少只,例4是求其他国家约有多少只.)教师画出线段图,并将问题1用彩色粉笔画出来.

  让学生到黑板前指一指:已知的是哪一部分?求的是哪一部分?

  教师:现在要求其他国家约有多少只,应该怎样解答?(引导学生想:把全世界的丹顶鹤只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我国的只数就可以求出其他国家的只数.)

  让学生列式,再解答出来.

  教师:想一想,这道题还有没有别的解法?可以多让几个学生回答,对于思路正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如果学生想不出来,教师可以在线段图中“其他国家?只”的下面加上一条括号线,如下图:

  教师接着提问:我国占其中的,那么其他国家占总只数的几分之几呢?

  让学生列式解答.

  教师: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不同?可以多让几个学生发表意见.然后概括出:第一种解法是先求出我国的只数,剩下的就是其他国家的只数;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其他国家占总只数的几分之几,再算总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只,这两种算法都是对的,今后大家在解这样的题时,用哪一种方法都可以.

  2.教学例5.

  出示第85页例5.让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的是什么?

  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多,是说婴儿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的.

  根据这句话应当把什么看作单位“1”?

  教师再边画图边向学生说明:因为要把青少年心跳的次数作为单位“1”,所以要先画一条线段表示青少年心跳的次数,并把它分成5等份.再画一条线段表示婴儿心跳的次数,这条线段要比上面表示青少年心跳的次数的线段长,长的这一段等于青少年心跳的次数的.

  从图上看,婴儿心跳的次数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青少年心跳的次数加上婴儿比青少年多的次数,就是婴儿心跳的次数.)

  让学生列式计算.

  教师:联系例4中的第二种解法想一想,这道题还有没有别的解法?

  先让学生思考一下,教师再像教学例4那样,在线段图中表示婴儿心跳的次数的线段上加一条括号线,如下图:

  教师接着提问:婴儿心跳的次数是青少年心跳次数的几分之几?

  教师:从线段图上可以看出,由于婴儿心跳的次数的比青少年的多,所以婴儿心跳的次数是青少年的,也就是婴儿心跳的次数的是青少年的(1+)倍.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三、课堂练习

  1.做例5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2.做练习十七的第1题.

  四、作业

  练习十七的第2题.

几 分 之 几 第13篇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数问题的含义,掌握解答的方法。

  2、通过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应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百分率在具体生活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资源:

  小黑板

  对策:

  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预设:

  一、基本练习:

  1、六1班共50人,其中男生有20人,女生有30人,男生占百分之几?

  2、六2班共50人,其中男生有28人,男生占百分之几?

  3、男生有23人,女生有27人,男生占百分之几?

  读题,比较三题的共同点。体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只要将这两个数相除。

  分析:怎样求这个问题?学生独立计算,全班校对。

  追问:为什么都求男生占百分之几?,而所列的算式有所不同呢?

  二、对比练习:

  1、六(3)班图书角有科技书60本,文艺书24本,文艺书是科技书的百分之几?

  2、六(4)班图书角有科技书60本,文艺书的本数比科技书少24本,文艺书比科技书少百分之几?

  独立计算,指名回答,追问:为什么问题和条件都不同,而都用24除以60计算呢?这两题中的数据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六1班有50人,这次单元练习中有1人不及格,那么及格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校对,交流。教师说明:及格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这个百分率也叫及格率。

  2、生活中还有很多百分率,你知道生活中这些百分率表示什么意思?请看下面的练习:

  (1) 练习二十一第7题

  先说说什么是收视率?再计算。

  (2) 练习二十一第8题

  先理解食品的合格率指什么?再计算出每种食品的合格率。

  (3) 练习二十一第9题

  先理解什么是发芽率,再分组计算发芽率,组织校对。

  追问:从中你还发现了什么?体会到发芽率高,种子发芽的粒数不一定多;发芽率的多少还与试验种子总粒数的多少有关。

  (4)练习二十一第10题

  先理解怎样求江苏占全国的百分率?

  (5)那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百分率?表示什么意思?谁来说说。你也能编一题让大家算算吗?如学生说的少,教师可提问:含盐率、投球命中率、

  四、补充拓展:

  1、新华书店出售一种儿童读物,原价12元,现价11元。现在的价钱是原来的百分之几?你知道这种儿童读物打几折出售?

  学生自主解答。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打折,打8.8折的含义是什么?

  2、某自行车厂今年上半年计划生产自行车8000辆,实际第一季度生产了5000辆,第二季度生产了6000辆。

  (1)第一季度完成上半年计划的百分之几?

  (2)第二季度完成上半年计划的百分之几?

  (3)今年上半年实际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几?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7、8、10题。

几 分 之 几 第14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通过对比,发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难点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到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 提出学习目标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什么吗?

  生:水

  师:对!水是我们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它对我们人体是至关重要的,是构成我们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那么你们了解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几分之几吗?

  2、一个儿童体重35千克,他体内所含的水分占体重的五分之四.他体内的水分重多少千克?

  要求学生用图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把谁看作单位“1”?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分析、思考过程和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3、示例1的(1)一个儿童体内所含的水分有28千克,占体重的五分之四.这个儿童体重多少千克?

  二、 展示学习成果

  1.让学生用图表示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指导学生画出下图.)

  2、把例1和复习中的第2题进行比较,两道题里哪几个数量是相同的?哪几个数量是不同的?(水分占体重的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复习题是已知儿童的体重35千克,例1是已知儿童体内所含的水分有28千克.)

  3、两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无变化?(复习题的已知条件中一个是儿童的体重,一个是水分占体重的五分之四;例1的已知条件都是有关儿童的.问题不一样,复习题是求水分的重量,例1是求儿童的体重.)

  4、例1中哪个量是单位“1”?写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式.(儿童的体重是单位“1”.相等关系式是体重×五分之四=体内水分的重量。)

  5、怎样利用相等关系式列方程来解答?

  6、让每一小组的学生展示解答后,口述检验过程。(学生解答时,教师注意学生设未知数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展现提升

  1、做教科书第38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先确定单位“1”,列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式,然后列方程解答,并要求检验.做完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的第1题.

  让学生先读题,再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回答,并要说明理由.

  3、做练习十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时要学生说明理由.

  4、做练习十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

  教师: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常常需要用图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所以解题时要利用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题思路.

几 分 之 几 第15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实物、图形、观察、操作等方法,使学生初步.

  2.能正确读写比较简单的分数,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3.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几分之几”的表象,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出示: ,

  提问:在这个分数中,“8”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2.填空:

  第一份是它的( ),第七份是它的( ),每一份都是它的( ),共有( )个 .

  3.出示下图

  二、探究新知

  1.谈话导入

  这个图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该是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2.教学例7:认识

  (l)教师提问:

  a、【出示图片“例7-1”】一份是这个圆的多少? ( )

  b、【出示图片“例7-2”】阴影部分占这个圆的几份?(3份)

  c、是几个 ?(3个 )

  d、也就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四分之三)

  e、四分之三该怎么写呢?

  因为还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分母用4表示;因为以前表示有这样的一份,分子写成1,现在有这样的三份,所以分子写成3.

  窗体底部

  (板书: )

  (2)指导读

  (板书:读作:四分之三)

  (3)练习巩固

  ①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 ,涂上颜色,并标出 .

  ②判断图中的阴影部分能否用 表示,为什么?

  3.学生自学例8.

  (l)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把它平均分成5份,

  思考:l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同样的2份是它的几份之几?

  这样的4份又是它的几份之几?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这样的2份是它的 ,这样的4份是它的 .

  (2)指导看书,填空

  教师板书

  4.教学例9.

  (1)自学例9有关内容,并把空填上(独立完成)

  教师提问:

  a、通过学习例9,你知道了什么?(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6份,一份是它的 ,5份是5个 ,就是它的六分之五,写作 .)

  b、 里面有几个 ?

  板书

  5.练习巩固.

  选出合适的分数来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6.小结归纳,得出结论.

  (1)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 、 、 、 这样的数,也都叫分数.那么今天学的分数与前两节学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不同点:前两节我们学的是分子是1的分数,今天我们的是分子是几.

  (2)那么哪些数可以用分数表示?谁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呢?

  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份的1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三、巩固练习

  1.读出下面各分数.

  2.写出下面各分数.

  七分之二 十分之五 十二分之七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4.判断:

  (l)4个 是 .( )

  (2)分母是比分子是7,这个分数是 .( ).

  (3)把一个长方形分成7份,表示其中3份的数是 .( )

  (4) 中包含着11个 .( )

  (5)一块蛋糕平均切成8块,小红吃了3块,小红吃了这块蛋糕的 ( )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几分之几”和“几分之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1.在每个图里的适当部分涂上颜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

  2.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3.看图中的涂色部分,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在下面各题的○里,填上“>”或“<”.

  板书设计

  几分之几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探究活动

  讨论会

  讨论题目

  下面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四份的四种分法,哪几种分法是平均分的呢?为什么?

  (1) (2) (3) (4)

  讨论过程

  1.教师出示讨论题目.

  2.教师对图(4)作如下说明:

  (1)小长方形1是将一个长方形四等分得来的.

  (2)小长方形2是将除1之外的剩余部分三等分得来的.

  (3)三角形3是将除1、2之外的剩余部分二等分得来的.

  参考答案

  图(1)每一小份都不相等,因而图(1)不是平均分.

  图(2)、(3)是平均分的.每一小份的大小不但相同,而且形状也完全相同.

  图(4)每一小份的形状虽然不同,但每一份的大小却相同,我们只要对分的过程进行一个分析就清楚了:

  ① 先在长的四分之一处,分出一个小长方形.

  ② 再把其余部分等分成三份,分出一份.

  ③ 最后再把剩余的部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四分之一.

  height=81 src="/Article/UploadFiles/200506/20050611101901179.jpg" width=123 v:shapes="_x0000_i1028">

几 分 之 几 第16篇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复习题: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2、让学生观察题目,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3、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 =体内水分的重量4、指名口头列式计算。二、新授1、教学例1的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水分28千克水分占体重的 体重 千克(1)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 =体内水分的重量(3)这道题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不同点是已知条件和问题变了)(4)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χ,列方程来解决问题)(5)启发学生应用算术解来解答应用题。(根据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 =体内水分的重量,反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 =小明的体重)2、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启发学生找到分率句,确定单位“1”。(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解法进行计算,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3)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出示线段图)

  爸爸体重的 35千克?千克

  爸爸: 小明: 爸爸的体重×=小明的体重 ①方程解:解:设爸爸的体重是χ千克。 ②算术解: 35÷ =75(千克) χ=35 χ=35÷ χ=753、巩固练习:p38“做一做”(学生先独立审题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题意、评讲)三、练习1、练习十第1—3题。(先分析数量关系式,然后确定单位“1”,最后再进行解答。第二题注意引导学生发现250ml的鲜牛奶是多余条件)2、练习十第6题(引导学生先求出单位“1”——爸爸妈妈两人的工资和1500+1000,再根据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年、月、日的认识(精拣7篇)

年、月、日的认识(通用7篇)年、月、日的认识 第1篇  年、月、日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七册课本102页例1,《作业本》

《平均数》教学设计(精简17篇)

《平均数》教学设计(精选17篇)《平均数》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第90—91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住新房(精拣10篇)

住新房(通用10篇)住新房 第1篇  住 新 房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课本第26页的例题、

年 月 日(精简13篇)

年 月 日(精选13篇)年 月 日 第1篇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师范附小赵伟  教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精拣12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通用12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1篇  第五单元   1、面积和面积单位  面积和面积单位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