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通用12篇)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第1篇
教学内容:
课本73-74页及练习十七中的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熟练地数11-20各数,会读会写,并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初步“估”的意识。
4、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小棒、铅笔。
教学过程:
数数
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来一次数数比赛怎么样?老师先提出比赛要求,从1开始数,谁在相同的时间里数的数多谁就是数数小能手,比赛开始!
学生在30秒内独立数数。
让学生数1—20
引导全班一起数11—20
揭题:今天我们就主要来学习11—20这些数。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第2篇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图片,你们看看,认识吗?演示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图
生1:是我们在过马路。
生2:放学了,老师带我们过马路。师:对,就是你们。队伍排得可真整齐。我们学校的门口就是一条马路,车来车往,小朋友们上学时也要和老师带着时一样,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并做到一停,二望,三通过。既遵守了交通规则又安全。
观察:图中有什么?有多少?
3、导入新课: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物体个数超过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数一数,让教师明确学生对新知识的已有水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当重点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新课展开
1、数数
①、 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请你猜一猜多少根?
②指名来数一数。
③你猜对了吗?
④、探索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
⑤、集体交流:总结出好方法。
⑥、数出10根小棒,十个一是( ),捆成一捆,一个十是( )。接着数到20根,同桌互数,指名数。⑥、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下面物体有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根数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并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来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圈10,为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法作准备。】
2、数的组成摆小棒,说说是十几,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①指名说11
②、添上1根,同桌互说后交流。
③、13-18各数任选一个跟同桌说一说,再交流。
④摆19说一说再添一根有几个十是几根。
设计意图:当前的教学改革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这里,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寻找好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
3、数的顺序
①看直尺上的数,从0读到10,再从10读到20
②提问:13的后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1比13大还是小? 17比14大还是小?你发现了什么?
③指名数数,从七数到十三,从十二数到二十,从十八倒数到九。
④P87 练习十四,连一连,看看会有什么惊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读数,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学习数,知道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让学生把1~20各数连起来,学生既可以从大到小连,也可以从小到大连,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空间,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巩固延伸
1、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东西可以用十几来表示?
2、比一比谁翻得快找出数学书第8、12、17、20页。介绍好方法,现在往前翻还是往后翻,再翻几张,为什么?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再数20张,看看有多厚。
设计意图:不仅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且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教学反思: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内容的教学,笔者认为应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并把这份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在这节课里,学生已基本上能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读数,数的顺序和大小,因此确定这节课重点辅导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建构新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我校学生中午由路队长带领下排队回家,每天放学,班主任老师领着他们排队出校门,穿过马路,这是多么熟悉的情景啊,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小学一年级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节课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摆小棒)进行学习活动,促进独立思考以及在小组中的合作与交流。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 中的应用价值。平时我发现我班学生在翻书时速度较慢,一页一页地翻,有的甚至不知往前还是往后。学了20以内数的顺序后,让学生翻翻书,根据数的顺序来确定往哪边翻;体验一下10张、20张的厚度增强数感来确定大概还要翻多厚,增快翻书的速度。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第3篇
教学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例1、例2,练习十第1题、第2题教学目标:
1、认识11~20,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2、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初步知道“十位”“个位”教学重点: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位置值的概念
教学准备:幻灯片、计数器、学生准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出示幻灯片:糖宝,播放音乐《一年级》)
师:你能做到吗?
师:糖宝最喜欢吃叶子了,我们来帮他数数吧!学生数,师依次出示1~10
师:还有一片叶子,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比10大的数(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例1
1、初步认识“十”
幻灯片出示一堆小棒
问:你能帮糖宝悄悄地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
问: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数的?抽生回答
师:聪明的糖宝说1根1根的数太麻烦了,看我把10根小棒捆成了1捆(师幻灯片演示捆小棒),以后我只要看到这样的1小捆小棒我就知道是10根了。
抽生回答(板书10个一)
问:我们知道1根小棒是1个一,2根小棒是2个一,3根小棒是3个一,那么这10根小棒是多少个一呢?
抽生回答(10个一)
师:那么这一捆里有多少个1?也就是说这一捆是多少个十?抽生回答(这一捆里有10个一,这一捆是1个十)
师:现在请同学们也数出10根小棒,把它用橡皮筋捆起来生动手操作
师举起1个同学的小棒问:这1捆是多少个十?抽3个学生回答
2、学习例1
幻灯片出示1捆小棒加1根小棒
问:这一共是多少?生答11根
问:你是怎么数出来的?抽生回答,评析
引导学生理解并板书:1捆小棒就是1个十,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十一11
齐读十一(两遍)问: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认识了数字11,那这
又是多少呢?(幻灯片出示1捆小棒加3根小棒)
学生数后抽生回答板书: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十三13齐读十三(两遍)
师:现在你能像老师一样用你的1个十和其他的小棒再摆一些比10大的数吗?摆的时候想一想你用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得到了十几。抽生回答自己摆的数,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11~20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11~20,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吧
。齐读
3、游戏“幸福拍手歌”
(二)教学例2
1、认识计数器
师:刚才我们用小棒摆出了11和13,其实还可以用计数器来表示。师拿出计数器,引导学生观察“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2、用计数器表示数
幻灯片出示例2第一幅图
师边示范拨珠边讲解:在十位上拨1颗就表示有1个十,在个位上拨1颗表示有1个一,写的时候十位上有一颗珠子,我们就在十位上写1,个位上有5颗,就在个位上写5,读作十五.
问:这又应该怎么拨呢?幻灯片出示例2第二幅图
抽生问答师引导学生拨珠:这里有2个十,我们就先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表示2个十,个位上没有,我们就不拨。写的时候十位上有2颗珠子,我们就在十位上写2,个位上没有珠子,我们就在个位上
用0占位,读作二十
问:这又应该怎么拨呢?谁再来教教大家
抽生上台示范拨珠师引导:这里十位上1个十,我们就先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表示1个十;个位上有3个一,我们就在个位上拨3颗珠子,表示3个一。写的时候十位上有1颗珠子,我们就在十位上写1,个位上有3颗珠子,我们就在个位上写3.
3、学生用计数器表示数
问:你还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1~20中的哪些数呢?拨的时候想一想:先在十位上拨1颗表示什么,再在个位上拨几颗,表示几个一,读作多少
学生自己动手拨一拨,同桌内一人拨一人说
抽生上台展示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填一填(练习十:第1题)
幻灯片出示题目,生思考后抽生回答
2、看图写数(练习十:第2题)
幻灯片出示题目,生思考后抽生回答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第4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7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1是一个十"、"2个十是20"。获得初步的数感.
3、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一.主题图引入
1.谈话引入
教师:我们熟悉的学具和水果卡片来和我们做游戏了。
这幅图中有什么?试着数一数分别有多少个。
图中学具的数量有的超过了10了,是哪一种?它们各是多少个?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比10多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的数。(板书课
题:11~20各数的认识)
2.初步感知老师:请你想一想,这些学具卡片放置散乱,怎样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同桌互相讨论)
今天我们就通过数小棒来研究11~20各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11~20各数的数法和读法
(1)教学11请你拿出小棒,数出10根,捆成一捆。
捆成一捆,10个“一”就变成了一个“十”。好,请将
这一捆小棒放在桌子上,看黑板,老师在一捆小棒旁,又
放了一根小棒,这时是多少呢?
老师:10根小棒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读“十”,1
根小棒是1个“一”,合起来就是11,读作:十一。
刚刚我们已经数出11根小棒了,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
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1个十和2个一,是12,读作:十二
(2)老师指导学生在11的基础上1根1根的继续添小棒,学
生边数边说:1个十和3个一是13,读作:十三。1个十
和4个一是14,读作:十四。………….
(3)教学20
19根小棒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怎样能更清楚的看出是
20根?(10根又够捆成一捆,现在有几捆?是几个十?
2个十,所以是20,读作:二十)4.数序
(1)我们已经学会了在直尺上表示学过的数。(课件出示0-10的数)那你们知道,今天学习的这些数也想在直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请大家来帮帮忙。
(排完后请学生各自读一读,再集体齐读。加强对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整体感知)
、(2)在活动中学生对数序的认识
如:13前一个数是多少?,13后一个数是多少?17和19中间数是多少?16的相邻数是多少?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数一数上页中的学具各有多少。
2.从一数到二十,从七数到十三。(同桌互相数给对方听)
3.读一读,准确认出、读出题目中给定的数。
4.拓展练习:我们班足球运动员去北京参加比赛,这是他们休息室的门牌号。请你来猜一猜他们的休息室的门牌号各是多少。
.
三、合作探究、激趣引新
(一)新授:
1、建立“十”的概念。
(1)师:老师拿出一把小棒说:猜一猜有多少根小棒?让学生说。
(2)师:有什么好办法知道到底有多少根小棒?(数一数)
(3)师:这样太乱,有没有办法让人一看就知道是10根的?(指名说)
(4)师示范数:一根小棒是一个一,一根一根地数,数到10根就捆成1捆,就是1个10,出示:10个一是十。1捆是1个10。
(设计说明: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上建立“十”的概念,为下面学习做好铺垫。)
2、数一数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了很多小棒,现在,请你数出10根小棒,用橡皮圈把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开始!好,请捆好的同学把你的小棒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谁能告诉老师,这一捆中有几根小棒?(10根),那么10个1根小棒就是1捆,也就是1个__(生齐答:10),好,请将这一捆小棒放在桌子上,看黑板,老师在一捆小棒旁,又放了一根小棒,这时是多少呢?再放一根呢?(12),再放……(到20)
(2)你们会往下数吗?下面在桌子上摆小棒往下数。
(3)师:刚才听到同学们数数的声音很响亮,谁来数一数?师摆小棒,学生数。
能不能从“0~20“数一遍,齐数。
男女拍手数:到小,从小到大。从7数到17,从9数到20。
(4)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出示主题图)我们过马路时要怎样做?
(5)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多少,跟你的同桌数一数。
小结:看来,数在我们身边随时可见,你们要善于发现呀!自己数一数自己组的人数。
(设计说明:通过从数小棒到不同形式的数数,最后到出示主题图数生活中的数的这一过程,使学生从具体事物抽象到数的概念。活动情境中蕴含着数学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
3.摆一摆,说组成。
(1)师出示1捆小棒说:1捆就是1个,1根是一个,那么合起来是多少呢?
(2)那么,一捆就一个十,用右手举起1根小棒,象老师这样,把它们放在一起,是多少呢?11可以用这样的数来表示,(贴)11中的这两个1表示的都是1根吗?
师小结:左边的1表示1个十,而右边的1表示的是1个1,那谁能说一说,1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呀?
(3)请同学们摆出15根小棒?请1个学生到黑板摆。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4)师出示15,那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师指黑板,谁还记得刚才我们在数这些小棒时,一共有多少根?看,刚才,我们把正好的10根小棒捆成了一捆,代表1个十,剩下的这些小棒,你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第5篇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各数。
3.能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4~85页的内容,练习十四中相应的习题。
教具、学具准备
方格纸、小红花、小棒、课件。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1.小朋友们,我们都已经认识了1~10。请你们看一看,在这些图中,你看到了哪些物品?上面都有些什么数字?一起找一找(课件演示四件物品)。
生:我看到了有14、18、12、15
2.这些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请你们试着把11~20之间的数写在小红花上,每朵红花只写一个,并按顺序排列起来。
3.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写的数按顺序写在黑板上?
4.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地来学习11~20各数。
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新课
1.认数、读数。
a.一起把11~20之间的数读一读。
b.观察这些数,你觉得哪一个数比较特殊?
c.一起来看大屏幕,默默地数一数,共有几根小棒?有几个一?(课件演示10根小棒。)
d.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有几个十?添上一根,有几个几?共有几根?11是由几和几合成的?(课件演示其过程。)
e.同桌合作摆出12根小棒,说一说12是由几和几合成的。
f.继续摆,你们能摆到几,怎样摆的?说说各是由几和几合成的。
g.提问:20根小棒是几个十?为什么在2的后面写上一个0呢?小组讨论一下。
2.试一试。
a.读卡片上的数。
17、19、20、16、12、18
b.填空。
10( ) ( )1314( ) ( ) ( )1819 ( )
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3.认识数位。
a.拿出方格纸,小组合作,在方格上面摆小棒,下面摆数字,先摆14。
b.怎样摆的,说说看。
c.小组合作,接着摆,想摆几就摆几。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摆的。
d.你们有些什么发现?
e.谁能试着给左面、右面的数位起个名字呢?(课件演示个位、十位。)
f.提问:14中的1表示什么?4呢?
(课件演示:个位 十位)
17这个数,7在什么数位上?1呢?
20这个数中,个位上是几?十位呢?
小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板书)。
4.介绍计数器。
a.十位上拨下一颗珠子,这个数是几?表示什么?
b.十位上一颗,个位上拨下5颗,这个数是几?
c.十位上有2颗珠子,这个数是几?为什么?
5.请翻开书第86页看一看。
6.试一试。
做第86页做一做的第2题。
活动
拨乒乓球猜数。
教学设计说明
1.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14路公共汽车、年历卡片上有关的11~20各数等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觉得轻松、自然、喜闻乐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习的积极性。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试着写数、排数,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
3.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利用学生在方格纸上摆小棒、下方摆数字的小组合作机会,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11~20各数的意义。通过给数位起名字理解个位、十位、1个十和10个一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初步的合作探究能力。
4.利用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会按顺序填数、比较大小、找一找相邻的数等。
5.通过学生拨球猜数游戏,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猜测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对每一数位上的数所表示意思的理解,巩固新知又活跃课堂。
专家评析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一开课,老师就提供了生活中的实际素材,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让学生找一找公共汽车、年历卡片上的数,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接着,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所见过的这样的数。这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好地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这节课,老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如在学习数位时,老师让学生在方格上面摆小棒、下面摆数字,再说一说是怎样摆的。这样,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把操作、观察、语言表达紧密结合,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很好地建立了数位的概念,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性和体验性。
3.注重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态度,整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组织有效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本节课在这一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当前的教学改革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这就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而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自主、合作等的学习方式贯穿整节课,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数学课堂。
4.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我们的教学就应该挖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创造欲望和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这也是本节课的一大特点。如,老师让学生尝试把11~20各数按顺序排列起来,学生有按从大到小排的,也有按从小到大排的。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真正落实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5.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并把这份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和教师备课的出发点。设计这节课时,老师考虑到本班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认数、写数、把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6.精心设计提问。在教学的关键处设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也是这节课的一大特点。如:观察11~20这几个数,你觉得哪几个数比较特殊?20根小棒是几个十?为什么在2后面写一个0?填完后,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这些问题,老师都在关键处提了出来,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动力,使课堂成为学生不断进取的空间。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第6篇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到71页。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设计特色: 用活动的形式,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主动地学习 。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1是一个十"、"2个十是20"。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 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预设与点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电脑:小猴子]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小猴子: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们一块儿学习,你们愿意吗?小猴子:太好了,我在学校里也是一个好孩子,已经得到很多小红花了,不信你们数数。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猴子得到了多少朵小红花,好吗?举起右手,一边打手势一边数。[数到10] [电脑演示10朵花,第11朵打问号] 师:再往下数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更大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然后再帮小叮当把小红花数完。
(点评:小朋友每天都会得到老师奖励的小红花。用数一数小猴获得了几朵小红花,来创设“数到10朵再数下去就要用到比10大的数”这样一个情境,既贴近学生,又真实自然。)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一)建立记数单位"十"地概念
师:今天,茄子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数学问题请小朋友们解决,你们愿意吗?听一听,茄子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茄子老师:请小朋友们数出12根小棒,在桌子上排成一排。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电脑里的小朋友东东也摆了一些小棒,我们一起来帮他数一数。
(课件演示12根小棒,引导学生数一数)
茄子老师:小朋友们真是心灵手巧,不仅自己能正确地数出12根小棒,还能帮东东小朋友数一数。可是要数出十几根,每次都这样数,太麻烦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数出的有12根吗?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下面就请你们想一想、摆一摆,在把你的想法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学生操作活动后,进行师生交流。学生的想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1. 每2、3、4、6一份地摆。
2. 把12根分成9根和3根。
3. 12根分成10根和2根。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电脑中的小朋友玲玲也想出了办法,
我们来看一看,她是怎样摆的。
课件演示:数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师:你们的想法和玲玲一样吗?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请小朋友们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这一捆是几个一根呀?是多少根?10个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并读一读:10个一是1个十)
现在请小朋友很快地拿出10根小棒,想一想怎么拿?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
师:(指对1捆带2根)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2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2根小棒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2根?
现在老师来考考小朋友们的眼力,你能很快地看出摆了多少根小棒吗?
(演示课件:依次出示13、17根小棒,说一说是几捆带几根,是多少根?)
(点评: 学生在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再摆一摆、捆一捆、说一说的经历中,自然形成"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在操作活动中变得具体直观,易于接受。摆小棒是学生很容易做的事,但是要摆的好、动脑筋摆、能从中自己领悟出的道理,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这个环节教师要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摆摆、说说,理解“2个十是20”
师:想一想怎样摆出11根小棒,再动手摆一摆。
(学生操作后进行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再依次摆出14根、18根)
师:请小朋友们很快地摆出19根小棒。
学生操作后交流各自的摆法,有两种可能:
1.先摆出一捆,再数出9根。
2.在18根后添上一根。
(对于学生的两种摆法予以肯定)
师:19根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怎样摆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20根呢?请小朋友们与你的伙伴商量商量,再合作摆一摆。
师:19根再添上一根就是20根了,20根是几捆带几根?单根的又满了10根又可以怎样了?现在有两捆小棒,是2个十,2个十就是20。(板书:2个十是20)
(点评: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充分展现学生各自的聪明才智,在较短的时间里灵活运用已有知识理解了“2个十是20”)
(三)11-20的数序
(课件切换到小猴子和红花画面)
师:小朋友们这么地聪明,学得又这么地认真,小猴子能和大家一起学习真是太高兴了,它一高兴,一不小心把摆放得整齐有序的红花打乱了。(课件演示出凌乱的红花画面)茄子老师会对小猴说些什么呢?
茄子老师:你这小猴真调皮,请你赶快帮我把这些红花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在直线的下面(出示数轴)排放整齐。
猴:茄子老师,对不起!我马上就排一排。
(课件演示:标有1-10的红花消失,并把1-10在数轴上依次排列)
猴:10的后面该怎样排呢?请小朋友们帮帮我吧!
师:10的后面是多少?11的后面是多少?12的后面呢?(数轴上依次出示11、12、13)
师:(分别指着15、18处)这里该放哪个数?13和15的中间是多少?15和18的中间是哪两个数?18的后面呢?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直线下面的数越往右边越怎样?比10大的数有哪些?我们一起把11-20读一读。
(点评:让学生在帮助小猴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并获得11-20的排列顺序,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观察数轴上数的变化过程中,使数的顺序更加清晰。)
三、自练反馈,强化新知
师:我们以前认识了0-10,今天,我们又认识了11、12……(出示课件)
揭示课题。这么多的数你想读吗?请女生从11读到20,男生再来读一读。从8读到15,从20读到13。
师:读得太好了!在这些数的排列中你还发现了什么呢?
师:生活中这些数都陪伴着我们,你知道吗?
学生自由说一说。
(点评: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强化了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学得轻松、活泼。)
师:小猴子过生日,小动物们都来做客,小猴子出了糖果招待大家。猜一猜,大约有多少颗糖?
学生猜一猜。
师:究竟有多少颗,让我们来数一数。
师:刚才我们一颗一颗地数出了16颗糖。小猴子怎样摆糖我们就更容易看出是16颗了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学生可能把10颗放在一起,另外再放6颗。
师:这个方法好!糖、小棒这类东西,我们可以把它10个堆在一起,或捆在一起,这样数起来就容易了。
师:假如我们碰到一些东西既不好捆,又不好堆,怎样才能让大家看出是十几个呢?(出示画有16颗草毒:把10个圈在一起,别人就容易看出是十几了。)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盒糖果,请几位小朋友来抓一把,然后让你小组的同学猜一猜是多少颗,看谁猜得最准确。
师:(抓一把)猜一猜老师手里有多少颗糖?和你们比是多还是少?
学生可能猜:17颗、18颗、19颗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猜对了吗?这些糖果就作为奖品送给大家吧!
(点评: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和老师抓糖果、猜糖果,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感受了十几的数,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估数意识。)
教学总评:本课设计精心选择学生喜欢的事物和情景,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素材,对教材的再加工,促成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师从学生数喜欢的东西入手,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认识了 11--20各数,掌握了数的大小排列顺序、培养了数感。学生在活动中能更主动地学习,教师适时点拨,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数学有趣味,有劲头,也很轻松。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思维得以训练,每一个学生都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充分发展。
邮编:224638 江苏省响水县老舍乡中心学校 张学忠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第7篇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1是一个十、2个十是20.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10个1是一个十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
教学难点:
建立记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们,今天茄子老师又来到了我们数学课中,他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演示课件:出示茄子老师和20个排列整齐的五角星)。茄子老师带来这么多的五角星有什么用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茄子老师是怎样说的。
茄子老师:我知道一(1)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又爱动脑筋。今天我带来的这些五角星叫做智慧星,是用来奖励学习认真的小朋友的。在这些智慧星里还藏着一些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五角星上出现1-10各数)
师:原来这些智慧星里还藏着数呢,这些数可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请小朋友们一起读一读。猜一猜,其他智慧星里藏着哪些数呢?(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
师:小朋友们猜得很对,在后面的这些星里藏着比10大的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11-20的数小朋友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
(依次出现11、12、13、15、18各数,让学生读一读,并说出其他星上是哪些数,认一认、读一读。)
【评:从学生实际出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形式呈现1-20各数,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了解了学情,以利于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一)建立记数单位十地概念
师:茄子老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智慧星,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数学问题请小朋友们解决,你们愿意吗?听一听,茄子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茄子老师:请小朋友们数出12根小棒,在桌子上排成一排。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电脑里的小朋友东东也摆了一些小棒,我们一起来帮他数一数。
(课件演示12根小棒,引导学生数一数)
茄子老师:小朋友们真是心灵手巧,不仅自己能正确地数出12根小棒,还能帮东东小朋友数一数。可是要数出十几根,每次都这样数,太麻烦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数出的有12根吗?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下面就请你们想一想、摆一摆,在把你的想法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学生操作活动后,进行师生交流。学生的想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1. 每2、3、4、6一份地摆。
2. 把12根分成9根和3根。
3. 12根分成10根和2根。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电脑中的小朋友玲玲也想出了办法,
我们来看一看,她是怎样摆的。
课件演示:数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师:你们的想法和玲玲一样吗?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请小朋友们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这一捆是几个一根呀?是多少根?10个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并读一读:10个一是1个十)
现在请小朋友很快地拿出10根小棒,想一想怎么拿?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
师:(指对1捆带2根)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2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2根小棒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2根?
现在老师来考考小朋友们的眼力,你能很快地看出摆了多少根小棒吗?
(演示课件:依次出示13、17根小棒,说一说是几捆带几根,是多少根?)
【评: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提出数学问题,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捆一捆、拿一拿等活动,自然形成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生动,易于学生接受。】
(二)摆摆、说说,理解2个十是20
师:想一想怎样摆出11根小棒,再动手摆一摆。
(学生操作后进行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再依次摆出14根、18根)
师:请小朋友们很快地摆出19根小棒。
学生操作后交流各自的摆法,有两种可能:
1.先摆出一捆,再数出9根。
2.在18根后添上一根。
(对于学生的两种摆法予以肯定)
师:19根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怎样摆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20根呢?请小朋友们与你的伙伴商量商量,再合作摆一摆。
师:19根再添上一根就是20根了,20根是几捆带几根?单根的又满了10根又可以怎样了?现在有两捆小棒,是2个十,2个十就是20。(板书:2个十是20)
【评: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充分展现学生各自的聪明才智,在较短的时间里灵活运用已有知识理解了2个十是20】
(三)11-20的数序
(课件切换到茄子老师和五角星画面)
师:小朋友们这么地聪明,学得又这么地认真,顽皮的小猴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演示;出示小猴)他看到茄子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智慧星,高兴得手舞足蹈,一不小心把摆放得整齐有序的智慧星打乱了。(课件演示出凌乱的五角星画面)茄子老师会对小猴说些什么呢?
茄子老师:你这小猴真调皮,请你赶快帮我把这些智慧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在直线的下面(出示数轴)排放整齐。
猴:茄子老师,对不起!我马上就排一排。
(课件演示:标有1-10的五角星消失,并把1-10在数轴上依次排列)
猴:10的后面该怎样排呢?请小朋友们帮帮我吧!
师:10的后面是多少?11的后面是多少?12的后面呢?(数轴上依次出示11、12、13)
师:(分别指着15、18处)这里该放哪个数?13和15的中间是多少?15和18的中间是哪两个数?18的后面呢?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直线下面的数越往右边越怎样?比10大的数有哪些?我们一起把11-20读一读。
【评:让学生在帮助小猴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并获得11-20的排列顺序,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观察数轴上数的变化过程中,使数的顺序更加清晰。】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 想想做做第2题。
茄子老师:小朋友,你们真聪明,很快就认识了11-20各数了,看一看我今天还给你
们带来了什么?(课件演示:出示草莓和雨伞图)
师:先猜一猜是草莓的个数多还是雨伞的把数多?草莓大约有多少个?雨伞大约有多少把?再数一数草莓和雨伞各有多少。
(学生活动后进行师生交流,指导学生有序地数数,并与估计的结果比一比)
师:这么多的草莓,数完以后怎样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个了?
(引导学生数一数、圈一圈)
2. 想想做做第3题。
师:我们今天学过的数在你的文具盒里能找到吗?看着自己尺子上的数从0读到20。
师:谁能从7数到17?谁能从11数到20?
师:在尺子上12的后面一个数是多少?18的前面一个数是多少?16的邻居是哪两个数?
3. 想想做做第4题。
4. 生活中的数。
师:小朋友,你们已经认识了11-20各数,看看教室里的人和物,你喜欢什么,就去
数一数,数到20个就回到自己的座位。
5. 猜数游戏。
【评:练习形式多样,在猜一猜、数一数、圈一圈等活动中巩固新知,培养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11-20这些数,在我们的尺子上有,在我们的书上有,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些数?请小朋友们课后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和思考,这样我们就会越来越聪明。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第8篇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84页―85页的内容;完成“做一做”及87 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教学准备:小棒、苹果教具、尺子、电脑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放录音,歌曲《快乐的星期天》
(同时)师:快乐的周末来到了,老师领着假日小队的同学去军属李奶奶家帮好事,这时他们正穿过一条喧闹的马路。(电脑出示主题图)
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有什么?
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各小组讨论,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3、师: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想像很丰富,那你们再观察黑板上这些数,你们能发现什么?
生:这些数都没有超过20。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和11―――20各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数小棒,感知满十
师: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满十根后,捆成一捆放在一边,继续数,又满十根,再捆成一捆,明白了吗?(学生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一学生上台跟全班同学一起数。
数完后,师问:通过刚才数小棒,想一想,1捆小棒就是几个十?2捆呢?
2、摆小棒,学习数的组成:
(1)认识15
请小朋友拿出15根小棒摆一摆,看谁摆得又对又快。
(学生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摆法,把不同的摆法指名学生展示在黑板上。
问:这几种摆法你最喜欢哪种摆法?
看你摆好的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是由一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板书:15
教师领读
(2)认识11和20
问:谁能用你喜欢的好方法一下摆出11和20,并悄悄地告诉同桌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操作,并说理由)
反馈汇报,问:11和20是由 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1 20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十几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且今后在摆小棒时,就可用较简便的方法摆了。
3、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
1)、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直尺,找出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读一读。(先学生自由的读,再同桌互读,蝚后指名读)
2)问:看着尺子上的数,你能提出些数学问题?
三、有趣练习,巩固新知(电脑出示)
1、比一比,摆一摆
用小棒摆下面的数:12 16 17 20
(要求:摆每一个数时,指名一位同学上台演示)
2、連一連,猜一猜(电脑出示练习十四的第2题的点子图)
出示要求:从1到20。按顺序把点子連起来
师:这是一个隐形小动物,这很想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7页完成第2题。
3、读一读,排一排
(电脑出示小狗汪汪并配音)
小狗汪汪:同学们,你们爱吃苹果吗?今天,我带来一大苹果送缎带你们,但是你们必须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才行,你们愿意吗?
这时,老师拿出小狗汪汪带来和上面有数字的红苹果教具,把它发缎带大家,让学生大声读出来,并说出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最后所有拿苹果的同学上台来按顺序排好队,找自己的位置站 好,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4、找一找生活中的数
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数,你们能找一找,说一说吗?说给你的同桌听?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第9篇
一、创设情境,直接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小明没有带小棒,老师准备借一把小棒给他,你们猜猜大约有多少呢?
生猜
师:猜得真多,到底谁猜对了?怎么办呢?
生数(师展示)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探索过程
1、探索
(1)摆
师:小朋友,你们带来了多少根小棒?不说出答案,试着摆一摆,怎样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你有多少根?
生摆,11-20各数的认识(参赛)。
(2)说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摆法跟大家说一说?其他小朋友认真听一听!
生说。
师:还有与他不同的摆法吗?(师根据学生的说,作好展示)
师:小朋友真不错,想了这么多摆法,咱们来评一评,谁的摆法最好?为什么?
生评。(奖励)
哪些小朋友的摆法跟他一样?请举起你的'小手。 哇,这么多聪明的小朋友!
(3)学
师:想知道小明是怎么摆的吗?咱们一起去看看!谁说说他是怎么做的?你认为他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你们也能像他这样做吗?与好朋友合作绑一绑!
(师顺手拿一捆)问:你们绑的这一捆就是1个几?这个十里有几个一?
2、读数
(1)看,小明摆的是多少?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现在你知道11是怎么合成的吗? (11)
小结:对,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合成的!
(2)这又是多少 ?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合成的?学生说 还有谁能说说! (12)
(3)小朋友,你们带来的小棒是多少?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多个学生说!
小朋友, 20呢?你们会摆吗?把你摆的举起来!谁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摆吗? (20)
(4) 小朋友看,你看到什么?有多少个?它有几个十和几个一?(问两次)13、15、16、17
3、休息(咱们休息一会!)
4、数的顺序和大小
(1)师:小朋友,今天除了来了这么多叔叔阿姨外,还来了位特殊的朋友,是谁?
请小朋友拿出这位特殊的朋友,按顺序读读他身上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说,小学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参赛)》。
师:小朋友,看着这尺子,我想到了许多问题:
15前一个数是几? 谁告诉我!
比16多1是几?
19比20少几?
18的邻居有哪些?
10离15近,还是19离15近?
师:谁也能看着尺子上的数提问给老师回答? (奖励)
三、综合应用
(1)师:小朋友,你能把咱们今天学的数字娃娃从你的学具袋里请出来吗?
瞧!他们好乱的,能帮他们排排队吗?说说你是怎么排的?还有不同的排法吗?
(2) 听口令,找朋友:A、请你找出比11大岁的朋友?B、请你找出比18小3
岁的朋友?B、请你找出15的邻居?
(3)小朋友,汤老师手上拿着一张数字娃娃,你们猜猜会是多少呢?“大了,小了,对了。”
(4)师:小朋友,你知道吗?这些数字娃娃是咱们的好朋友,他们时刻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你能从中找出哪些数字娃娃?
这是一张“过路图”,调皮的数字娃娃躲起来了,你能找出来吗?在我们生活中,你还见过或听过哪些数字娃娃的名字?
四、小结
小朋友,你们今天学得开心吗?
唱歌曲走出教室!“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起!”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第10篇
一、说教材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使本课的新知不断内化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
二、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初步认识11—20各数,但是这种认识局限于数字到名称的简单对应。对于数字所包含在进一步、深层次的含义即数的组成,理解不够深刻。这是一个将两位数量化的过程。需要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再逐步抽象成数字。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和学生学习经验的把握,制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十位和个位。
3、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观察、分析能力。
4、了解数的文化,培养学生喜欢数学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读写以及组成
教学难点:数位的意义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借助直观操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架起一座认识的桥梁。因此打算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学具小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主要采取观察法和自主探索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使整个教学遵循了由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能很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班上有个评比台,于是我巧妙借助学生身边的资源,通过“每十个笑脸换一个大拇指”的评价规则,让他们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方法,为后面的“满十进一”学习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我将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层层递进。
第一层次:用小棒表示11只海鸥。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一边摆10根,一边摆1根”,这种摆法能够让大家一眼看出是11根小棒,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初步感知“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第二个层次用计数器表示13个小朋友。
我用计数器直观地展示了“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再由形象的计数器过度到抽象的数位表。并初步渗透了“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
第三个层次根据数位表写数,理解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的含义。
引导学生交流“11”这里面的两个“1”意思一样吗?
三个层次的环节教学结束后,再次设计巩固性小练习,这种练习及时有效地带领学生把前面零散的知识回顾整理,总之在这个大环节中,我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操作学习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探究中体验,实践中感悟。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既然数字是由于生活的需要产生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这一环节我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1)基础性练习。根据表格和数位表写数
(2)巩固性练习。11—20各数顺着数大家都会了,那么倒过来怎样数呢?
(五)课堂总结,知识延伸
知识的延伸是学习的继续,这个环节中我希望通过“数学小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十进制”是怎样产生的,不但吸引了学生是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的情感。
在最后我又与“导入”呼应设计了“10个笑脸可以换成一个大拇指!那你要想得到2个大拇指,那就是贴多少个笑脸?3个拇指?……10个大拇指要贴多少个笑脸呀?
【设计意图】一方面可以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另一方面更是能将学生学习的兴趣延伸到课后、生活中去。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第11篇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教材第五单元的内容,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因此,在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时,我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为基本模式展开的。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如上课一开始引入时我让学生翻翻书,根据数的顺序来确定往哪边翻;结果发现我班学生在翻书时速度较慢,一页一页地翻,有的甚至不知往前还是往后。学了20以内数的顺序后,一下增快了翻书的速度。又如“10根扎成一捆”是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的支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时,我没有及时阐述自己的观点,而只是巧妙地设计了三幅画面,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10根10根地摆,三幅画面均以出现2秒钟的时间,马上消失。当学生对“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无法说出根数感到无奈时,10根10根地摆却带给学生惊喜、兴奋,异口同声说出20根。通过比较体验,让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并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激发学生喜欢这种方法的强烈欲望。然后通过摆小棒、说组成,在脑子中想小棒,说组成,看数说组成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建立十进制的概念,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培养数感的基础。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第12篇
一、说教材
《11—20各数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一课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本节课的第一个目标是能正确地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部分的,而要想掌握这些知识,首先必须理解10个一就是1个十,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另外,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也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
二、教学设计说明
1、导入环节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做到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并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服务”。因此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又向往的大海边入手,让学生回忆大海边都有什么?然后直奔主题达到引入本课的目的。
2、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在这一大的环节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小环节:
(一)估数与数数
通过问题一: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的出示,引导学生对沙滩上海鸥的只数进行估计,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然后在估数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数来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准确。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变静为动”的特点,突出数数方法的指导,渗透数数策略,并引导学生用做标记的方法来数,做到既不遗漏也不重复。
(二)初步感受10个一就是1个十。
小棒怎样摆能让人家一眼就看出是多少根?这一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探索的兴趣,有1个1个摆的、有2个2个摆的、有5个5个摆的,还有5加6的,还有10和1的……引导学生对这些摆法进行评价筛选是这一环节的关键,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逐个淘汰,最后选出10和1这种摆法,但是学生的这种摆法只是一个雏形,于是我运用课件对此进一步加工,边演示边解说,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出是10根,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并顺利成章的让学生体会了10个一和在一起就是1个十。
(三)认识十位与个位。
(1)通过小棒的操作,引导学生从意义上进行理解。
通过学生的一系列操作,教师向学生渗十与个透摆放位置的重要性,并通过11进行重点讲解,引出十位与个位,并通过11的两个1因为位置不一样,身份就不一样向学生进一步揭示了每个数位上数所表示的意义。
(2)计数器上数位的认识
首先让学生观察计数器,找到个位与十位,然后结合自己学的方位知识对个位的位置进行描述,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的含义。
(四)写数
通过问题“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学生可以用小棒摆,也可以用计数器来拨,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对2个十是20,十位上是2,个位上是0也是20进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讲解20的写法。
3、巩固练习
本节课的巩固练习都是围绕着数的读、写及意义进行的,首先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数,然后通过提高练习对数的顺序进行判断。
三、教学特色
布鲁纳强调: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学生经历实物操作(摆小棒)──表象操作(在脑中摆小棒)──符号操作(看数,直接说组成)的过程,从而建立起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几的数学模型。可见,建立数概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的一些想法、做法,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指正!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