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5篇)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1篇
学习对象的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童话故事。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基本上会数数到20,但需要系统认识11——20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单元主要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教材的编写注意贯彻《标准》的精神,提供的素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正式教学数数前,教材先给出一幅生活图片,使学生在已学过10以内数的基础上数出图中物体的数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的认读11—20各数。
教学设计理念
(1)生活中学习数学,体会处处有数学;(2)从多角度认数,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3)于活动中学数,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会正确地数数、读数、知道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几,掌握20以内各数的顺序,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2.结合11~20各数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对小数目的数感,发展抽象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4.通过动手操作、组织交流,培养学生参与和合作意识,主动探究意识。
学具准备:
主题挂图、11~20数字卡片;每生小棒20根、皮筋一只。
课前播放“数鸭子的儿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听完了数鸭子的儿歌,我也想请小朋友一起大声地从0数到10。你们数的最大的一个数是几?还有比10更大的数字吗?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认识比10更大的数字宝宝,它们是11—20的数。
3、猜一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大红花)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一)、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1、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师:今天,王老师请来了小棒帮助大家数数。
师:猜猜老师手里拿了几根小棒?(生猜,师进行提示。)然后让学生一根一根的数。
师:(出示课件)1根小棒表示1个一,那么10根小棒就是几个一呢?板书:10个一
再课件出示小棒图:(90根)哇,这么多的小棒,如果一根一根的数,那太麻烦了,怎样数就能一眼看出是多少根小棒呢?(稍停顿一下)我有一个好办法,想知道吗?
师:这个好办法就是满10根捆成一捆,(教师示范用皮筋捆小棒)这一捆是几个十(1个十)板书:1个十刚才我们把10根捆成一捆,也就是把10个一变成了1个十。板书:是)。
师:现在你们也数出10根小棒,把手中的10根小棒像老师这样捆成一捆。举起这一捆小棒,看,这一捆是几个十?(要求把捆好的小棒放在桌上。)
师:现在我们就用这种满10根圈在一起快速数数的方法,来看一看刚才的图里有多少根小棒?
小结:这样满10根圈在一起,也就是把10个一变成了1个十(指着板书),让人一眼就能清楚地看出是几。
2、认识11、12、13
A:这种数数的方法又快又准确,讲到这里,我就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天我去买铅笔,我对售货员说:“我买11枝铅笔,”(板书:11)那个售货员居然数都不数,就把铅笔拿给了我,我呢,也只看了一眼就知道了有11枝,你们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
师:请你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让其他小朋友一眼就能看出来是11枝,快试一试。(生操作)(出示课件:这样我们就把11枝铅笔变成了几个十几个一?(板书:1个十1个一)1个十和1个一组成多少?也可以说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这句话谁还会说?(同桌互相说,再齐说,)再添1根呢?再添1根呢?
(要求学生和教师一起摆,一起读。)
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好办法和老师一起摆几个数;
一捆是一个十,那再添1根呢?板书:11(同时领读)(出示课件:这是几个十几个一?1个十和1个一组成多少?(板书:1个十1个一)也可以说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这句话谁还会说?(同桌互相说,再齐说,)再添1根呢?再添1根呢?(要求学生和教师一起摆,一起读。)
B:学生动手摆一个数。
你们已经会用小棒摆11、12、13,并知道11、12和13的组成,我们今天认识11─20各数,除了11、12、13以外,这么多数字宝宝你最喜欢哪一个?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用小棒摆一摆,并悄悄地告诉同桌,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学生独立操作,交流,教师巡视)
3、交流:指名答:你摆的是几?你是怎么摆的?它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可点名在投影上摆)
谁能说出你摆了几个十和几个一,让大家猜猜你摆的是几?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十几就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读的时候就读十几。
4、学习20的组成
(出示课件)师:看见大家在摆,老师也喜欢一个数,先摆1个十,再摆9个一,这个数是多少?再添一个是?(20)
现在又够10根了,又可以把它们怎么样?(捆成一捆)原来的1捆再加上这1捆是几捆?(2捆)2捆就是几个十,那两个十是多少呢?(20)3个十是多少?4个十呢?20里面有几个一?(板书:2个十是20)有几个十就读几十。
5、观察直尺,感知数序、大小
(1)师:其实11—20各数还躲在我们的文具盒里呢:引出小尺下面看这把尺子,你能填出空缺的数吗?
(2)正读反读,找出规律。(单数、双数、最大数、相邻的数)在这根直尺中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
(3)设计“摘苹果”,激发小朋友思考和积极回答的兴趣(课件出示)
过渡语言:11—20各数不同但小尺上有,我们的书的页码上也有
1、翻书比赛
师:拿出数学书,放在桌子中间。准备好了吗?打开到第17页。再打开到第13页。再打开到第20页。
2.找找生活中的数
师:除了书的页码之外。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我们都会用到11—20这些数,你能举些例子吗?
学生举例:姐姐今年12岁。
3月12日植树节。元宵节是正月15,中秋节在8月15日,最后在生活中找11—20各数的运用,一组有12个同学;鞋子穿16号;这些纸有19张;今天最高气温是18度;今天是10月——日;出示课件:生活中的数)
小结: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数。我们周围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字世界。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今天小朋友们学的都很认真,那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今天谁学的最棒!
⒈按要求读数、数数
(1)出示课件:读号码
(2)、传球游戏:从20到1,从1到20
2、比比谁的眼力最好。(估计:课件出示)
下面来点难的:学会了数数,不如来考考小朋友,看这里有一些草莓,先不数,你来猜一猜,这里大约有多少颗草莓?估一估,强化满十个圈一圈,别人更容易看清楚是十几。
3、猜数游戏
规则是:老师心里想一个20以内的数,请大家来猜它是多少。
[设计目的:巩固11—20各数的大小比较,学生会很敢兴趣的]猜数(说的好的小朋友奖五角星)
13 15 19 20用各种方法说
(先老师示范介绍,再让学生介绍,要求介绍的形式多样。如:跺脚表示十,拍一次手表示一个一,猜猜合起来是几)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又认识了哪些新朋友?对学习好的个人、小组表扬。今天小朋友学得真不错,希望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你会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2篇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11-20的认识(排队中的学问)
2、教材所处的地位: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本课我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先让同学回顾10以内的加减;第二,出示情景图,先让同学认真观察,找到数学信息,然后通过分发数字学具,让同学们自己先理解什么是“之间”,怎么算“之间”人数,第三,让同学到讲台上来实际演示课本情景图,巩固所学新知识。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掌握的数数经验,安排了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活动,学生了解同一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体会数学的乐趣。
4、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图,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方法去理解“之间”意思。
2、创设情境,学生通过数一数数学卡片,小组合作方式,自己讨论。
3、创设游戏情景,学生通过上台演示情景图里面场景,用探讨反方式去巩固所学新知。
三、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字?请按照要求数一数
12--19;20--14 (全班齐声回答)
引导发现这些数字全部是由2位数组成的。
2、开火车(出示口算题目)
一组同学起来开小火车回答口算
3、四小组比赛做题目,看那个小组最棒
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
20里面有( )个十,20里面有( )个1
比14多1的数是( ),比14少1的数是( )
二、创设情境,激趣学习新知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小动物,那现在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动物园参观小动物,好不好?
1、出示课件图片(同学们去动物园看大熊猫)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数一数。
学生先独立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名汇报。
(同学们发现有效的数学信息)
2、小丽说我排第10,小宇说我排第15
要解决的问题是.......
如图: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请同学想一想。、
3、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
小组合作讨论,集体汇报
小丽是第10,后面是第11、12、13、14、第15是小宇
4、小组合作通过摆卡片的形式从11到15,从而发现中间有几人。
师提问什么是“之间”(生讨论汇报)
之间就是不算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中间的那些人。
5、生上台扮演图中的场景,让学生更加明确“之间”意思
6、除了数一数,我们还可以怎么解决小丽和小宇之间的人数?
还可以画一画,可以用圆圈表示,去掉前面的和后面的圆圈,剩余中间的就是他们之间人数。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东东(我排第8);玲玲(我排第4该我滑了)
2.练习十八;第五题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习到哪些新的数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53页
六、板书设计
排队中的学问
方法一;数数法
10 11 12 13 14 15
小丽 小宇
方法二;画图法
Ο Ο Ο Ο Ο Ο
第10 第15
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人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3篇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下算理基础。可以说这一节在整册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学生正确地数出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掌握20以内的数的数序和大小,能够正确地读出11到20各数。
3、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等。
4、在富有情趣的数数活动中,初步培养估计的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1-20各数的读写,顺序和大小。?
难点:会说11-20各数的组成。
二、学情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数及相关知识,对20内的数也有一定的认识。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上我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
三、教法学法
根据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索法、自主学习法、师生互动法等教学方法,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对比、交流、迁移的方法组织学生认识11-20间的每个数,理解10个一是十,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四、教学过程
在教学流程设计上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我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观察导入,揭示课题--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实践应用,发展新知--课堂总结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打开书73页,播放视频,仔细观察,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让学生数一数并填写表格。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想像很丰富,那你们再观察黑板上这些数,你们能发现什么?你会读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光会数数不行,还要知道这些数的其他知识,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这一教学环节,根据知识的构成板块分为两部分:
1、利用小棒,经历学习过程。
(1)同桌两人一组,先让学生动手摆10根小棒。师问生答中让学生知道10个一就是1个十。
(2)动手摆一摆11。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展示摆的方法,寻找最优方法,10根捆一捆再来摆。问:1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引导学生理解,教师领读。
(3)认15和20,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一下摆出15和20。
告诉同桌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自主学习操作,相互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2、利用多种素材,建构数序观念。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然后做一做趣味习题:面包找朋友。边学边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1)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直尺,找出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读一读。
(2)我问你答,看谁最聪明。
(3)数字宝宝来排队。(读一读,记一记)
(三)、联系生活,知识应用
巩固练习是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我设计了层次性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1、读一读练习:联系生活,读出球服上的数字。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数的读写。
2、填空练习:检测巩固学生对数的组成和数序的理解。
3、数一数练习: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文具或水果图,让学生自己先数一数再写一写。
4、生活中找数字。
(四)、课堂总结
这一环节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回顾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有利于反馈信息,检查效果。
总之,整节课我以倡导动手操作,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抽象的概念变得直接形象,尽可能给学生尝试、思考、表现的空间,使他们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4篇
教学内容:青岛版68——70页。
教学目标:
a类:
能正确认识11-20各数并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
b类:
1、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
2、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c类:
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是本课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每人20根 游丝每人2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海边的孩子也喜欢小鸟。让我们一起到海边看一看,好不好?
2、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给大家提个问题吗?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解决:沙滩上一共有几只海鸥?
先猜一猜有几只?
到底谁猜的对呢?
怎样才能数出准确的数呢?(学生说方法)
教师说明,用一根小棒代表一只海鸥。
教师圈一只,学生摆一根。
数一数,你一共摆了多少根?(板书:11)
你猜对了吗?恭喜你。
想一想:怎样才能很快地数出呢?
(学生汇报数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1根1根地摆。
2根2根地摆。
3根3根地摆。
5根5根地摆。
10根10根地摆。
(评价学生摆的方法,根据学生摆的情况进行反馈和引导。如果认为自己摆的方法是最好的,可以接着继续摆其他的20以内的两位数,在摆的过程中感受10根一捆最好数)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是几个十?还有几根?大家看,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是11了。
(教师演示10根捆成一捆)
说明:1就是1一个一。11里面有一个十和1个一。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板书:一个十(捆成一捆的小棒图) 1个一(1根小棒图)
2、解决:沙滩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教师圈一只,学生摆一根小棒。
数一数,你摆了几根?
你摆的能让老师一眼就看出来吗?说说你的方法。(10根捆成一捆,还剩3根)
教师边巡视边反馈。
问:1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我们就说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板书:131个十 3个一)
3、解决:礁石上有几只海鸥?
边数边摆。摆完后问:你发现了什么?(20根能捆成2捆)
有没有剩下的?
2捆是几个十?
2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板书:20 2个十)
4、小结:同学们,你们太棒了。没用老师教就知道了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两个十就是20。
我们认识了11、13和20。想一想,20以内我们还有哪些数没有学?
5、数数
正数、倒数11——20。
6、填数练习:有的数字喜欢捉迷藏,悄悄藏了起来,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7、学习数位
同学们,这些数还可以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借助计数器介绍数位:右边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拨11。(一个一个地拨,满10个后说明在计数器上10个可以进到十位上拨1,个位上是0,继续在个位上拨1)
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
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
写的时候,十位上是1对着十位写1,个位上也是1,我们对着个位写1。
拨13。
拨20。
说明:20的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写0。
师生互动,拨数。
小结:以前我们学习了0到10十一个数字,今天我们又认识了10个新朋友。哪10个?(学生齐数,教师板书课题)
你了解它们吗?
三、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圈“10”练习。
2、写一写,画一画。
3、填空。
四、课堂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11——到20十个新朋友。以后我们经常和它们打交道,一定要好好和它们相处啊!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十位个位
11
1捆 1根
20
2个十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5篇
(一)教学内容
11~20各数的认识
分两段编排:
(1)11-20各数的认识;
(2)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二)教学说明和教学建议
(1)11-20各数的认识
11-20各数仍然是从数概念的几个方面:数数、数的顺序、比大小、序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来认识的。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从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几个方面来认识;例2教学数的顺序和比大小;例3教学写数(具体说明三个例题的是什么),序数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熟悉,没再安排例题,只在练习中巩固。
虽然仍然是从这些方面认识,但由于数的范围不同,数的特点也不同了,因此侧重点也不同了。
如数数,10以内是1个1个地数,11-20不仅要以“个”为单位数数,还要以“十”为单位数数。11-19计数的结果就是一个十和几个一,20是2个十。所以这里数数要从认识计数单位“十”开始,由此了解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借助计数单位“十”认识11~20各数。
教材在认识11-20各数时,就是在认识计数单位“十”的基础上,借助计数单位十来认识11~20各数的。
◇结合数的组成按数位写数。
教材把用小棒计数的结果,先用计数器(是数位的具体化)表示出来再对照教学写数。还通过11中两个1的对比,让学生体会位值的意义。
◇丰富数数的经验
为了丰富数数的经验,本单元在练习中安排了2个2个、5个5个地数的习题(这也是生活中常用的数数方法)。
(2)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例4教学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主要是通过操作(摆小楱)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一方面可以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同时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例5,教学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准备。这里通过在计数器拔珠计算,使学生看到,这里的加减法实际上是相同单位(个)在进行加减。在这里第一次给出“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等名称,只是让学生认一认,不要求学生背下来,随着老师的使用,让学生熟悉。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