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第一课时教案设计(精选15篇)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第1篇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负荆请罪”这个词语的意思和来源。
2、学会阅读剧本第一幕,能分角色朗读剧本第一幕,能够把剧本第一幕编排成小话剧。
3、通过对剧本语言的新工艺阅读口味,感受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第一幕,感受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风貌。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关于演戏的话题。
由学校的艺术教育谈到学生看过的文艺节目,由文艺节目谈到小品《彩排》,(让学生过把瘾),然后让学生简单评价一下小品中的演员,印象最深的是谁,为什么?
老师顺势再谈谈如何才能演好小品,出示:一、走进剧本:认真读剧本,吃透剧本情节;二、走进人物:认真揣摩剧本的人物,剧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自己不再是现实中的自己,而是剧本的人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想不想向老师那样在舞台上东西走一回?(想)那好,就让我们今天就过把戏瘾。在看剧本之前,老师首先为同学们带来非常好看的动画片,看完后,老师要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把故事情节复述出来。
一、导入课题
1、让学生观看成语故事片《负荆请罪》,看完后让学生说说故事情节。
2、猜一猜,今天老师打算让演员们演什么戏?(负荆请罪)
3、对了,想不想演?敢不敢演?下面我们进入演戏第一关:走进剧本。首先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把剧本名子写下来。(指名板书:负荆请罪),顺势请学生教大家读词语(读准“荆”字音)
4、过渡: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廉颇为什么要向蔺相如请罪呢?下面我们首先阅读剧本第二幕。
二、初读剧本第二幕。
1、学生默读剧本第二幕,并且用笔划出能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语句。
2、分组讨论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
3、小组派代表发言。
(1)回答第一个问题出示投影图片,让学生对照图片说。
(2)回答第二个问题。
4、抢答:通过刚才的讨论,你明白了“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在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哪!)请学生将“深明大义”、“宽容大度”板书在黑板上。
5、过渡:为什么说蔺相如是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剧本第一幕。
三、精读剧本第一幕。
1、指导剧本朗读方法。
(1)默读剧本第一幕,注意括号里的词语。
(2)抢答提问:括号里的词语在剧本中起什么作用?
(3)老师小结过渡:括号里的词语除了提示剧本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说话语气外,能不能从中揣摩出说话人的心理呢?
2、轻声读剧本第一幕,如果你能通过括号里的词语体会出说话人的动作、表情、说话语气、心理等,你就用五角星来表示。
3、指名把括号里体会得最透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气愤地 不满地 不解地 若有所悟地
笑笑 依然笑笑 ( )
4、以剧本与上面的词语为线师生配合表演,边演边指导。
5、以“若有所悟” 重点突出人物性格:
(1)黑板上“若有所悟”这个词语是谁写的?
(2)让老师考考你,看你是否真的悟出了什么。
(3)学生集体表演蔺相如,该学生表演韩勃。
(4)你真的悟出来了,还有谁悟出来了?请没有悟出来的学生站起来。悟出来的学生再次表演蔺相如,没有悟出的学生表演韩勃。然后请学生说说,明白了什么?
(5)出示蔺相如说的话:韩勃,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a:这句话前面没有括号,假如请你为剧本加个括号以提示说话人的动作、表情或语气等,你会加什么词语?(指名说)(认真地)
b:请学生根据所加的提示语表演。
c:在这段话中有“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你认后果会怎么样呢?(指名说)
d:你能用恰当的词语的词语来形容蔺相如的精神品格吗?(指名说)
e:请学生走进蔺相如的内心世界再次表演这段话。
6、小结过渡:刚才我们走进了人物内心世界表演了剧本,下面请演员自选搭档表演剧本第一幕,等会儿我们将来一个最后大比拼,正式表演剧本。
四、排演话剧,总结课文。
1、学生自由选择搭档排演。
2、指名表演,师生评点。
(1)请学生谈谈谈怎样体会蔺相如这个物的。
(2)请学生切身体会说说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3、教师小结过渡:是啊,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确是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哪。
五、剧本拓展。
其实这种精神无处不在,我们同学整天生活在一起,也难免会有点小摩擦,这些小摩擦如果处理不好,同样会影响班级整体利益。假如你和同学遇到了小摩擦、小误会,你会怎么做呢?(指名说,教师表扬鼓励)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第2篇
《负荆请罪》教学切入点之一
先演后学
前面两位老师提到“先表演后学课文”,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思路,剧本就是表演的。先表演后学有别于先学后表演,针对了教材的特点。表演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感悟、自主学习、自主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如果在学生表演时,教者能稍作恰当的引导,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不教也是为了教。
《负荆请罪》教学切入点之二
方括号、小括号
这是一个剧本。剧本与记叙文的行文方式不同,剧本其中的特点有:以人物的对话(台词)为主体,以方括号来介绍背景,以小括号来提示说话的神情、语气、动作等。这就给学习剧本带来了不同于学习记叙文的感悟方式,小括号、方括号就成了指导学生读好剧本、说好台词、感悟内容的重要切入点。没有方括号、小括号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理解进行补充。抓住了方括号、小括号,学生的表演也同步指导到位。
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钻研剧本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表演的能力。
《负荆请罪》教学切入点之三
人物形象
剧本是为表演准备的,表演最重要的是要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塑造出人物的个性,大凡在这个方面能做得好的影视演员,都可以在一夜之间成名。作为课文的剧本既要学,又要演,其中最核心的最关键的当属“人物形象”。怎样才能让廉颇和蔺相如还有韩勃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可以以品悟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为中心,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廉颇和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怎样才能通过台词、动作、神情等表现出来?这样把读、品悟、演融合在一起进行。
《负荆请罪》教学切入点之四
内心情感的变化
剧本表现人物的最重要的手段是通过矛盾冲突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宣扬美与丑。这就又为我们教学剧本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在这个剧本中,韩勃的内心是不断变化的,蔺相如的内心也是不断地在变化,廉颇在第一幕中虽然没有露面,但是我们可以推知其内心的变化,到第二幕又发生了变化。
指导学生品读剧本,感悟人物的内心情感的变化,研究出现这些内心情感不断变化的原因,能够很轻易地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验到人物的情感,再引导学生表现这种变化就会很容易了。这样理解剧本、表演剧本就有了真实的情感基础,还有什么理由做不好呢?
《负荆请罪》教学切入点之五
负荆请罪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抓住“负荆请罪”质疑,再解疑,就可以理清课文的内容。廉颇的光辉形象全部凝聚在“负荆请罪”这四个字中,蔺相如的品质集中体现在廉颇负荆请罪的事情中,抓住“负荆请罪”,就抓住了“灵魂”,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就跃然眼前。
《负荆请罪》教学切入点之六
边演边学
有人说,把剧本作为课文,演是需要的,当不是最主要的,剧本首先是作为语文来学的。这样想来,品读感悟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事情了。但因为这是一个剧本,这就为品读感悟提供了一个与学习其他课文不同的有利的条件、途径,就是我们可以把“演”作为学生品读感悟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在课堂上仅仅这是一个手段,不同于课后的演。所以教学中,可以边学边演,读中演,悟中演,以演促读,以演促悟
《负荆请罪》教学切入点之七
表演
有人说,学习剧本,演到位了,读也就到位了,感悟也就到位了。如果以“演”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线索和目标,那么就可以把阅读理解感悟剧本内容和人物形象作为学会“演”的一个手段,在学会演的过程中,自然地达成语文的东西。我感觉这也是可取的一种想法。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第3篇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剧本的一般特点。
2、学习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毫不惧怕、唇枪舌剑、侮辱”等词语。
3、理解剧本的层次。
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生字、新词,理解剧本的层次。
教具准备生字卡、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1师讲《将相和》的故事。
2、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板书课文题目,启发谈话,
看了课文题目,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读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二、自学课文,疏通词句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想想“负荆请罪”的意思。
(3)、边读边思考上面提问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指定给生字组词。
(4)、集读课文,理解词语。
厉害:难以对付。惧怕:害怕。宽恕:宽容。昏庸:糊涂而愚蠢。
三、新授,理解文章的思路
1、出示教学挂图并指导看和说。
2、理解“负荆请罪”。
(1)、指名讲“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2)、本文讲谁向谁“负荆请罪”?
(3)、为什么要“负荆请罪”
(4)、结果怎样?
3、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个两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每一幕又分别讲什么。
(1)、同桌交流。
(2)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3)、小结。体会两幕之间的关系。
四、指导书写,课堂练习
1出示小黑板做练习。
2、讲解书写生字的要点。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4、教师评价、指导。
5、学生强化练习。
板书设计
负荆请罪
廉颇蔺相如
背着荆条向人请罪,表示愿受责罪
课后反思
1、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要讲清楚文中的重要词语。“府邸”不仅是指导做官人家的住宅,只要是有权有势人家的住宅都可以叫府邸。“宽容大度”就是心胸很宽广,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之人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昏庸”就是糊涂而愚蠢。“上卿”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大概相当于宰相。“惧怕”是说内心很恐惧,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第4篇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402
( www.jing-luo.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请罪)本文转载
这同样是一篇历史故事,与《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所不同的是它是话本剧。话本剧主要是以对话的方式来叙事,展开剧情,在叙事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那如何引领学生读懂剧本中的人物语言,进而感受人物内心的精神品质和思想境界呢?本课,我做了如下尝试。
片段一:
师:廉颇一再挡蔺相如的道,并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蔺相如,而蔺相如却有意避让着他,好几天不上朝,不见廉颇,那是怕廉颇吗?请大家自读第一幕,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注意根据括号内的提示语读好人物语言。
学生自读第一幕。
交流讨论,指名说答案。
师出示: “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还会怕廉将军吗?”
谁能读好这句话,注意后面的问号。
指名读。
师:你们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意思?
生:蔺相如既然连秦王都不怕,就不会怕廉将军。
生:蔺相如既然连秦王都不怕,当然也不会怕廉将军。
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蔺相如连秦王都不怕,请大家再读第一幕,画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默读第一幕。
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师:(补充阅读《完璧归赵》的故事)能说说从故事的什么地方让我们感受到蔺相如连秦王都不怕,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寸步不让。
……
蔺相如连势强力大的秦王都不怕,当然也不会怕廉颇。现在我就是韩勃,请你对我说这句话,用你的语气告诉我你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并不是怕他。
指名说这句话,其他学生评议。
师小结:蔺相如既然不怕廉颇,那为什么要让着他的车子,几天不上朝呢?蔺相如心里面到底是怎样想的?请大家再读第一幕,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画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默读第一幕。
指名读画出的句子。出示:
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1、请大家仔细读这段话,细细揣摩蔺相如内心的想法。
2、请大家用以下两个关联词说说蔺相如避让着廉颇,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之所以…是因为…
因为…所以…
指名学生说
生:秦王之所以不敢侵犯我们赵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生:因为我们赵国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所以秦王不敢侵犯我国。
生:我之所以一直避让着廉颇,是为了我们赵国着想。
师:谁能具体说说: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能干什么,文有蔺相如可以怎么样,所以秦王不敢侵犯赵国。
生: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能奋勇杀敌,文有蔺相如可以出谋划策,所以秦王不敢侵犯我国。
生: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能驰骋沙场,文有蔺相如可以出谋划策,二者双臂合一,势均力敌,所以秦王不敢侵犯我国。
师小结:是啊,正是因为赵国有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名文武大将,所以势强力 大秦王才不敢对赵国轻举妄动。那我们想一想,如果蔺相如和廉颇真的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呢?
生:那秦王就会乘虚而入,赵国就有被灭亡的危险。
生:那秦王就会趁机出兵攻打赵国,没有了廉颇和蔺相如两员大将,那时赵国或许就不攻自破。
生:如果他们俩真的闹翻了,秦王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有可能发生。而这一点韩勃没有想到,廉颇也没有想到,只有——想到了。可见,蔺相如的这一番话真是意味深长啊。如果我是韩勃,你怎样对我说这段话。(一名学生扮演蔺相如,老师扮演韩勃,师生表演,大家评议。)
如果我是韩勃,听了这番话,应该是怎样的表现?
生: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学生边说边演示)
生:应该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对,对,大人您做得对!” (学生边说边演示)
师:现在,能说说你们感受到了蔺相如的可贵之处了吗?
《负荆请罪》教后记(二)
片段二:
师:同学们,我有一个疑问,廉颇在路上挡蔺相如的道,在别人面前侮辱蔺相如,这顶多犯的是个错误,可课题上为什么是“请罪”呢?对此,你们是怎么想的。
(问题一出,学生有点不知所措)
师:那请大家再读读蔺相如对韩勃说的那段语重心长的话。
(学生小声读)
师:这下是不是有了启发,说说看你们的看法。
生:廉颇如果和蔺相如闹翻了,赵国就有灭国的危险,到时候国家没有了,遭殃的就是老百姓。
生:如果赵国被秦国吞灭了,受害的是赵国的人民,那赵国的人民就会指责廉颇,廉颇就成了罪人。
……
师:是呀,廉颇在路上挡蔺相如的道,在别人面前侮辱蔺相如,看似犯的是小错,其实最终的后果就是导致国家灭亡,人民遭殃,那他就成了祸国殃民的罪人了,明白了吗?
( www.jing-luo.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请罪)本文转载
片段三:
师:廉颇知错能改,蔺相如顾全大局,最后他们终于和好了,但我想,除了这一点之外,你们想过他们和好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吗?
生:他们都是为了赵国的利益着想,在国家的利益面前,他们都放弃了个人的名声,所以能和好。
生:他们都能为赵国的利益,赵国的人民着想,所以最后和好了。
生:他们都很爱自己的国家
师小结:是呀,是国家的利益,是赵国的安危,是人民的生死让他们想到了一起,因而他们和好了。所以,千百年来,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也随着他们身上的高贵品种一起流传了下来,成为人们百说不厌的美谈佳话。
( www.jing-luo.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请罪)本文转载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第5篇
《负荆请罪》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的是《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是一篇剧本,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我想,编者为什么没有人教版的《将相和》,而改成剧本,无非是让学生接触一下这种新体裁。所以,教学中,我把了解剧本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本篇又是话剧,全文主要是人物对话,文章是通过怎样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这又联系到习作教学了。
课时,我从理解课题出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理解了“负荆请罪”的意思,就理解了文章的大意。谁请罪,为什么请罪?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接着,我让学生说说本篇课文与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借机了解戏剧、剧本等相关知识。学习字词,提醒“廉”、“庸”的写法。词语的理解也很重要,本课中的许多词语都要学生查工具书或资料理解。指名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
在理解课文阶段,我抓住几个关键问题:蔺相如真的怕廉颇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廉颇为什么有转变?学生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说明已大致理解文意了。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阶段,我提醒学生注意圆括号里的提示语。
文中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点就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的,我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思考说说从这些语言和动作中看出什么,学生大都能理解。我告诉学生,要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就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来体现。 课余,我还组织学生演课本剧,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我认为不能什么都讲,这样不但时间不够,而且教师也讲得很累,应选择一个重点,组织学生训练,使学有所获。教学中,我觉得只有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是很糟糕的,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教师也不知学生心里想些什么,教学就会显得盲目。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可以畅所欲言。阅读教学不能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唯一的目标,应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因为每一篇课文其实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值得学生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使阅读与写作不脱节。
《负荆请罪》教学反思
《负荆请罪》是篇历史小话剧,它通过人物对话,描写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向上卿负荆请罪的故事,在挡道与避让、请罪与携手的对比之中,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在今天的这节课中,我通过紧扣戏剧冲突,揣摩“潜台词”,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继而挖掘文本资源,认识中国的“和”文化。课前重视学生的预习作业,让学生读通、读准、读懂,为上课打好基础。课中启发诱导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思、乐想、乐说。
第一幕的教学主要抓戏剧冲突,这是阅读剧本的关键。我抛出一个问题:“蔺相如与韩勃在讨论什么问题?”学生很容易就了解到一个信息,即“韩勃认为蔺相如怕廉颇,而蔺相如自己却坚持说不怕”,这就是戏剧冲突。我带领学生紧扣这个冲突,深入文本,揣摩台词,引出“和为贵”这一个中心。
第二幕的教学通过研究廉颇是怎样请罪的,抓蔺相如宽恕廉颇的细节描写,体会到廉颇请罪是诚心诚意的,蔺相如也是真心原谅廉颇的,彼此的真,彼此的诚,才有了负荆请罪这样好的结局。
整堂课上下来,虽然是流畅的,学生也是投入的,但总感觉少了什么。过后,王校长跟我聊了一下,指出朗读不够,如果能指导朗读,借朗读来体会品质、升华情感,学生的心与课堂就更融洽了!再想想自己的课堂,朗读的确做得不够。其实有很多环节可以设计朗读,更好地品味“潜台词”。第一处:蔺相如的两次“笑”。原设计是出示这两处“笑”,让学生模仿蔺相如的口吻,任选一句,继续往下说说他的想法,然后总结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现在想想,如果在学生说过之后,再指导朗读这两处“笑”,然后总结人品,是不是更好呢?第二处:分角色朗读。课上随机选了吕镓均、吕嘉伟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了第一幕,但都没能很好地把握蔺相如、韩勃的语气,特别是蔺相如的两处“笑”,没能读出他的宽容大度。当时我怕后面的环节跟不上,草草地评了一下,让他们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体现人物的特点,没再指导读,就进入到下一环节。如果我当时让学生评评读的不足,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或许能更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第三处:蔺相如的五处“请”。这是蔺相如宽恕廉颇的细节描写,教学中,我只设计了学生从五个“请”字中体会到什么。如果当时我把这五处“请”出示出来,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话,再从“请”字中体会,学生是不是更能体会到其中的内涵呢?
对“和”文化的拓展,设计时考虑到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乃至世界的和平,还播放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和。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少了和谐,有些仓促,没能与学生融洽地交流“和”文化,现在想想,有点遗憾。
关注课堂,反思课堂,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爱上课堂。
《负荆请罪》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负荆请罪》,上课的一刹那,突然想起一个词——放手。
于是,我对孩子们说,我给他们二十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自学:自己读生字,自己读词,自己理解不懂的字词,自己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不会的可以来问我,可以问同桌,也可以下位与别的同学交流,还可以去查阅手头的资料,可以去问不开口的老师……
二十分钟左右,汇报开始,我想,可以让学生先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学生只要一开口,字音的问题就可以随机解决了。 抛出来了砖,引来的是学生的玉了,我这样想。
生:(一位同学率先站了起来)我向大家汇报“府邸”这个词的意思,“府邸”就是指当官司的人家住的地方。
生:我来补充一下,“府邸”不仅是指做官的人家住的地方,只要是有权有势的人家住的地方都可以叫府邸。
生:大财主家住的地方也叫府邸!
师:你们这一说,老师心里明白了,“府邸”绝对不是茅草房,那种连大门口都挂着灯笼,都卧着石狮子,都站着门卫的人家,他们住的地方一定是府邸了。
生:我知道“针锋相对”就是“针尖对麦芒,寸步不让”。
生:我知道“宽容大度”就是心胸很宽广。
生:“宽容大度”就是宰相的肚量,能撑船。
生:“宽容大肚”就是大肚之人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生:“昏庸”就是耳聋眼花老糊涂。
生:“昏庸”就是不明白糊里糊涂。
生:我知道“上卿”是古代的一种官职。
生:“上卿”大概相当于宰相。
生:就像国务院总理,像外国的总统。
生:“惧怕”就是害怕。
生:跟害怕还不一样,“惧怕”是说内心很恐惧,非常害怕。
生:我弄懂了“门客”就是指家里的佣人。
生:是跑堂的。
生:不是,“门客”是蔺相如出钱供养的能为他出谋划策的人。
师:对,门客可不是佣人,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很对,门客可是谋士啊!
生:我知道“负荆请罪”就是背着带刺的荆条到别人的家里去请罪。
生:“负荆请罪”就是指登门谢罪。
生:“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还是一个成语,比喻诚心诚意地道歉。
……
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响了,我们却久久地沉醉在交流的氛围里。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能够让学生借助课本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培育智慧也一直是我的追求,虽然我的课堂还存在着许多缺点,还留下了不少遗憾,但正是有了这样地探索,我们才能不断地前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是时代的呼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应该巧妙点拨,善于激励,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第6篇
教学 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全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中的一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联系课文,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来源;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感受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风貌。 教学内容分 析 本文是一篇历史小话剧,课文分两幕——第一幕:蔺相如劝韩勃;第二幕:廉颇负荆请罪。两幕中鲜明地刻画出蔺相如委曲求全的大局为重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大将风范。本文通过语言文字和人物神态动作深刻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由于是历史剧本,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再加以分角色朗读和剧本表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现历史,感受人物,和韵味十足对仗工整的对联,来串联全文,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最后表演剧本,巩固认知,传承美德。 重点难点 1、根据剧本特点,弄清故事情节,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2、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语句,体会人物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位任务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看了课题,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恶劣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 惧怕:害怕。 宽恕:宽容。昏庸:糊涂而愚蠢。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理解“负荆请罪”。(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2)谁向谁请罪?(3)为什么要请罪?结果怎样?(此题不作过高要求) 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五、作业: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剧本这个体裁学生初步接触,让学生了解剧本,走进剧本。 . 初步梳理文脉 写好每个字,读好每一篇文章,也许是我们真实的语文教学所能做的最平常的、也是最应该做的事。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㈠词语为引,亲近人物 ⒈出示词语,请学生读词语,明白这些词是写谁的?——(蔺相如) 针锋相对 以和为贵 唇枪舌战 深明大义 寸步不让 宽容大度 ⒉左边的三个词语是蔺相如对谁的呢?——(秦王) ⒊右边的词语又是蔺相如对谁的呢?——(廉颇) 过渡:上节课我们大致领略了蔺相如智斗秦王的智勇双全。这节课我们接着思考蔺相如如何深明大义,宽容大度?廉颇为何“负荆请罪”? ㈡一笑一跪,将相风范 ⒈大局为重,“付之一笑” ⑴回顾廉颇之过,探究韩勃之愤 请学生找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谈一谈。 如:语段一:(气愤地)大人,别怪我多事,廉将军一再挡我们的道,太欺负人了,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语段二:(不满地)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多解气! 语段三:(不解地)那么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分明就是怕见到廉将军嘛! 引导学生注意括号里的词语,读懂,想通,说明韩勃的气愤与不满。 (2)深究笑中大度,领略人物风采 ①当韩勃气愤地说出他咽不下这口气,蔺相如却“笑笑”,这一笑是为什么? ②当韩勃弄不懂蔺相如官位比廉颇高,竟然还那么怕他,蔺相如“依然笑笑”,这一笑又是为什么? ③从这些笑中,你还读懂了什么? ④请学生用成语概括这一笑。 (3)品味蔺相之劝,感受语言魅力 ①再读蔺相如说的话,品一品,感受语言魅力。 ②韩勃听懂了蔺相如的话了吗?他能理解蔺相如的“笑”吗? ③引导学生抓住三个“对”理解若有所悟。 ④韩勃究竟“悟”出了什么? (4)分角色朗读,第一幕闭 ⒉负荆请罪,“跪出风范” ⑴一“笑”过渡,质疑留白思考 过渡:面对廉颇的一再欺负,蔺相如以和为贵;面对韩勃的愤愤不平,蔺相如一笑了之。这一笑,笑出了他的委曲求全,笑出了他的大局为重,也笑出了他的博大胸襟!韩勃听懂了他的笑,我们读懂了他的笑,廉颇能懂吗? ⑵放手自学,从侧从轻辅导 请学生自主学习,圈圈画画,书写感受,老师适当指点。 ⑶交流语句,拨开重重云雾 如:语段一:蔺大人,请您宽恕我这个老迈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您。现在,我知道,那完全是我的过错。 语段二:蔺大人,最初我还以为您怕我哩,后来经人提醒,才明白您这样做完全是为我们赵国着想。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引导学生读,思,辩出廉颇的敬佩与羞愧。 ⑷初次看图, 惊叹“跪”的风范 ①这一跪,跪去了自己的 ,跪得了自己的 ? ②这一跪,跪去了蔺相如的 ,跪得了蔺相如的 ? ③这一跪,跪去了秦王的 ,跪得了赵国的 ? ⑸再次看图,体会“扶”的真情 引导学生读懂“扶”中所蕴含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广阔胸襟。 出示短语:伸手去扶 双手扶起 ①“伸手去扶”能看出什么? ②“双手扶起”又能读懂什么? ③这一扶,对将相扶起的是什么? ④这一扶,对赵国扶起的是什么? ⑹再读剧本,大话将相风采 如:蔺相如的“迎”“取”“扔”等动作的词语和说的话。 廉颇赤膊上身、背着荆条等方面。 小结:到这里课本剧的第二幕也落下了帷幕。可谓大快人心。赵国的文官蔺相如与武将廉颇将相同心,成了刎颈之交!岂不快哉? ⑻分角色朗读,第二幕闭 ㈢表演剧本,传承美德 ⒈回顾全文,即成一诗 ⑴交流感受。 ⑵总结:今天我们又学习一篇课本剧,剧本选材于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从剧本中我们领略了蔺相如付之一笑,两度相扶的宽宏大度,也感受到廉颇知错就改,负荆请罪的大将风范。这真是——(生读板书) ⒉表演剧本,发扬美德 “负荆请罪”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请学生表演剧本,发扬中华美德。 以“‘笑’看风云淡,‘跪’请云雾散”为突破口,即深入揣摩蔺相如的“笑”和廉颇的“跪”,来体会人物风采,传承中华美德。 以文本为抓手,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 这个填空有些深度,看学生理解文章的程度。 表演时学生喜爱的一种形式,表演的过程其实就是把外在的文本内化,而后二次创造,再外显。 板书设计 21、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爽直豪迈 深明大义 知错就改 宽容大度 反思重建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第7篇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负荆请罪》,“荆”后鼻音
生:读题
师:说的是谁向谁请罪?
生:廉颇向蔺相如请罪
师:学习剧本台词很重要哦,潜台词,戏剧冲突,把握住了剧本冲突就把握住了戏剧。
二、精读第一幕
1、请快速浏览课文第一幕,试着找出这一幕中的戏剧冲突。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生:在讨论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的车子,韩勃说怕
师:他自己认为怕不怕
生:不怕
这就是第一幕的主要的戏剧冲突,韩勃说怕,蔺相如自己说不怕,
那么到底是怕还是不怕,再读,勾画主要句子。
生:蔺相如不怕,因为在渑池之会的时候,唇枪舌剑,针锋相对
生读
师: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怎么厉害?
生:兵多将广
城池很多
霸气十足
师:秦王都不怕,还会怕廉颇吗?来说一说蔺相如的这句台词
生说
还有什么地方看出蔺相如不怕廉颇?
生:前面说……后面说文有,武有,要是,就会来侵犯
师:可是韩勃却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要……韩勃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看到蔺相如给廉颇让路
生:大人好几天不敢上朝,这也说明了韩勃认为蔺相如怕廉颇
出示这句台词:
生读
师:怕到什么程度了?门也不出了,朝也不上了
一起读
师:韩勃还从哪些地方看出了?
生:方才在路上,大人不是有意避让?
师:注意到了没有?怎样避让的?——有意
生读
师:还从哪里?
生:上卿比大将军的职位高,
师:你来读这句台词
生读
师:上卿,不是老百姓,再来读
生读
师:职位比廉将军高,为什么这么怕他呢?一起读
师:廉颇一再挡蔺相如的道,目的是什么?
生:羞辱,侮辱
师:舞台提示,难怪……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生气了
生再读
师:还有谁也生气的,一起读
生齐读
师:韩勃和蔺相如有说怕的理由,说不怕有不怕的理由,俩人在一起对话肯定很有趣,谁来读一读?
俩生一起对话读
师:这位韩勃非常高气愤,蔺相如是语重心长
师:蔺相如想到了什么,才会说:和为贵
生:如果自己和廉颇闹翻了,就会……
生:一个开裂的房屋是站不住的,所以……
师:还会想什么?
生:闹翻了,赵国会怎样呢?
师:想一想,会怎样呢?
生:秦王会乘机侵犯我国
师:如果“和”呢?
生:武有……文有……秦王就会害怕赵国的实力,不敢来侵犯
师:看来蔺相如虽然不怕廉颇,但也有怕的,怕什么?
生:他怕廉颇继续纠缠,他自己会沉不住气
生:怕不和会对国家造成危害
师:说来说去,还是怕不和,会对赵国造成危害
师:理解了蔺相如,这两次笑,把他藏在心里的话说出来
生:韩勃,干嘛这么生气,没有必要的
生:我并不是怕他,如果我跟他闹翻了,那么赵国的安危就会很让人担心。
生:不就是给廉将军让个车子吗?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
师:如果剧本一开始就把这些都写出来,第一幕还能演下去吗?层层推进,推向高潮,再来读第一幕,你会更有想法。
4、生分角色读第一幕
三、课堂小结:
因为和为贵,所以一让再让,因为认识到了和为贵,所以,廉颇来负荆请罪。那么廉颇是怎样负荆请罪的?我们下节课再去学习。
板书设计:5、负荆请罪
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和为贵)
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的是《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是一篇剧本,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我想,编者为什么没有人教版的《将相和》,而改成剧本,无非是让学生接触一下这种新体裁。所以,教学中,我把了解剧本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本篇又是话剧,全文主要是人物对话,文章是通过怎样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这又联系到习作教学了。
课时,我从理解课题出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理解了“负荆请罪”的意思,就理解了文章的大意。谁请罪,为什么请罪?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接着,我让学生说说本篇课文与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借机了解戏剧、剧本等相关知识。学习字词,提醒“廉”、“庸”的写法。词语的理解也很重要,本课中的许多词语都要学生查工具书或资料理解。指名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
在理解课文阶段,我抓住几个关键问题:蔺相如真的怕廉颇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廉颇为什么有转变?学生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说明已大致理解文意了。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阶段,我提醒学生注意圆括号里的提示语。
文中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点就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的,我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思考说说从这些语言和动作中看出什么,学生大都能理解。我告诉学生,要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就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来体现。
课余,我还组织学生演课本剧,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我认为不能什么都讲,这样不但时间不够,而且教师也讲得很累,应选择一个重点,组织学生训练,使学有所获。教学中,我觉得只有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是很糟糕的,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教师也不知学生心里想些什么,教学就会显得盲目。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可以畅所欲言。阅读教学不能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唯一的目标,应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因为每一篇课文其实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值得学生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使阅读与写作不脱节。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第8篇
学习完课文第二幕人物对话后,我让学生想象人物说话时的情、动作进行改写。
师:请同学们看看文中的插图,读读第二幕的人物对话,一边读一边体会所叙述的人物当时的动作、神态及其心情,将这一幕改成一篇记叙文。
生:(读第二幕)
师:下面大家可以选取第二幕中的任意一个部分进行想象,将其改写成记叙文。
生:(有的在同桌讨论,有的开始修改……)
师:大家改得真认真,谁愿意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呢?
生:我改的是第一部分。岁月沧桑,中华五千年的时间中发生的事情如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道也道不完,今天,我就讲一个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故事吧!一个晴朗的晌午,万里无云。蔺相如在客厅踱步。一会儿,他的门客韩勃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匆匆走向蔺相如,焦急地说:“大人!大人!”蔺相如转过头去,若无其事地说:“什么事?”气喘吁吁的韩勃连忙讲到:“廉将军来了!”大蔺相如的脸色立即变得很惊奇:“什么,廉将军来找我?快请廉将军进来!”“是!”韩勃应声领廉颇进来。
师:(鼓掌)你可真有文学细胞。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你的?
生:我改的是第三部分。蔺相如眉开眼笑:“哈哈哈,廉将军,您能明白我的心意,我实在是太高兴了!韩勃,快叫人准备筵席,我要跟廉将军痛痛快快地饮几杯!”蔺相如拿了一件衣服替廉颇披上,两人紧紧地拉着手,坐下来亲密地交谈着。正是因为蔺大人的宽容大度才成就了两人的友谊,赵国也因此更加强大起来。
生:我改的是第二部分。蔺大人一瞧,格外惊奇。只见他不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地走进来,竟然连衣服也没有穿,还背了一根荆条。大人连忙迎上去:“廉将军!”话音刚落,廉颇就羞愧地跪下来。蔺大人更是吃惊:“哎呀!廉将军,您这是——”廉将军低下头,羞红了脸说:“蔺大人,请你用这根荆条很狠地抽我一顿吧!”蔺相如见此情形,连忙取下荆条扔在一边,伸手去扶廉将军:“廉将军,别这样,快请起,快请起!”廉将军仍是不肯起来:“蔺大人,我实在对不住你!请你宽恕我这个愚蠢而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你。现在我才知道那完全是我的过错。最初,我以为是你怕我,后来别人告诉了我这其中的原委,我才明白你的一片苦心。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哪!”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有的同学还很有创新精神,就让我们在课后继续发挥大胆的想象,将课文改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们到明天的课上一起交流,届时,希望能够一睹各位同学的风采。
反思
我个人认为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画中,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习作的形式把“空白”补充出来。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手头的教材,又能借助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感和欲望,有利于降低习作的难度。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动动笔。这个课本剧由于表达的需要,某些地方写得相当简单,甚至出现略去情节或跳跃情节的情形。因此我鼓励和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进行合理构想,或补充省略的情节,或把简单的部分具体化、形象化,进行再造想象。这种想象不是盲目地扩展情节,而是围绕文章中心,“添枝加叶”式的想象。因此,我要求学生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想象,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上的融会贯通和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第9篇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品读剧本第二幕。
2、感悟廉颇知错能改和蔺相如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
3、积累词句,丰厚学生的语文底蕴。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入角色品读课文,说好台词。
难点:感受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和蔺相如心系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
突破方法:
课前预习——阅读《负荆请罪由来》了解故事背景——初读课文——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阅读课外书《渑池之会 》《和氏璧》《将相和》——加深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品味感受人物性格特点——剧本表演——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
ppt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课前板书:21 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剧本——《负荆请罪》,这个剧本主要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学读剧本第二幕,初步感悟人物性格特点
1、过渡: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不同的,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廉颇和蔺相如还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剧本的第二幕,一边读一边体会。
2、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初读了剧本的第二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板书:知错能改,迷途知返 深明大义 宽容大度)你怎么知道?
三、分角色朗读剧本,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过渡:像这样的廉颇和蔺相如,怎样才能通过他们的台词把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呢?想一想要读好韩勃和蔺相如的台词,应该要注意什么?
1、生讨论
(屏幕出示:在读课文时,要注意圆括号里的人物的表情动作,方括号里舞台背景及人物活动情况。还要抓住人物的台词、动作、神情,要联系人物的职位、身份、经历等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性格特点。)
2、下面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讨论试着自由地读一读剧本第二幕的台词。
(1)、学生自由试读剧本。
(2)、交流品评,随机点拨,感悟人物,练读句子。
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一读这个片段的台词,其他同学注意听,你觉得他哪儿读得好,你觉得哪句台词还可以怎样读?
3、师生探讨台词读法,品味人物性格特点:
(1)讨论练习朗读韩勃的台词,体会其性格。
韩勃台词怎样读?(紧张 害怕)
面对韩勃的紧张,蔺相如紧张吗?(惊讶)
(2)学读剧本,体会廉颇知错能改、一心为国的性格特点。
①读好廉颇在台词要注意什么?
②体会真诚,自责、惭愧
③随机介绍荆条。负荆请罪的意思体会廉颇真诚认错、一心为国。
④指导朗读。
(3)、学读剧本体会蔺相如宽容大度、深明大义、一心为国的性格特点。
①读好蔺相如的台词要注意什么?指名读
②体会蔺相如的深明大义,不计前嫌 高兴 、一心为国
③指导朗读。
4、指导分角色朗读剧本。
过渡:要读好剧本说好台词,剧本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词语都值得细细地推敲。请前后座位的同学四人小组,分角色说一说第二幕的台词。
1)、四人小组,分角色说一说第二幕的台词。
2)、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师随即板书满面惭愧满心悔恨,满面惊讶 满心欢喜)
3)、分角色朗读(小组演练、1-2组代表到教室前分角色朗读第二幕其他同学欣赏)
四、分角色朗读全文,感悟人物性格特点。
1、要读好剧本说好台词,剧本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词语都值得细细地推敲。请四人一组,分角色完整地说一说剧本第一幕和第二幕的台词。体会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然后分大组展示。
2、感悟人物
对于这样的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我们可以用这样一组成语来形容他们,生一起读黑板板书
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知错能改 宽容大度 一
迷途知返 深明大义 心
痛改前非 不计前嫌 为
满心悔恨 满脸惊讶 国
满面羞愧 满心欢喜
3感悟团结
自从廉颇负荆请罪后,两个人就团结合作,共同保卫赵国。赵国也因为有了他们两个人,国势大增,成为当时非常强大的诸侯国。像他们的这种亲密合作的情形,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读:亲密无间,志同道合;同心协力,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五、拓展延伸
1、编写对联(机动)
学了负荆请罪,我想了一幅对联,我已经写了个上联,下联还没想好。如果请你来对下联,你准备对什么样的下联?
上联:廉颇知错负荆请罪
下联:
2、自由组合,合作制作道具,表演课本剧《负荆请罪》
六、板书设计
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知错能改 宽容大度 一
迷途知返 深明大义 心
痛改前非 不计前嫌 为
满心悔恨 满脸惊讶 国
满面羞愧 满心欢喜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第10篇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位任务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看了课题,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恶劣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
惧怕:害怕。
宽恕:宽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理解“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2)谁向谁请罪?
(3)为什么要请罪?
此题不作过高要求。
(3)结果怎样?
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五、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
二、精读剧本第二幕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海洋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
3、指导归纳出不懂的几个主要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
(2)廉颇是怎样的人?(知错就改。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4、讨论:
出示:“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
(3)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5、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斜面我们来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
6、知道分角色朗读。
三、作业
将剧本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第二幕剧本。
过渡:在第二幕剧本中,我们认识了勇于改过的廉颇,对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临行如也有一定的了解,要想进一步了解蔺相如,还得认真地读读剧本第一幕。
二、精读剧本第一幕
1、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体现在什么地方?
2、分组讨论。
4、指名说。
(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样?”)
5、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6、分角色朗读这几句话。
三、分角色朗读。
四、学生质疑。
五、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第11篇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个历史小话剧。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剧本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圆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其侮辱却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
二、学情分析:
在掌握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来展示人物性格特点,可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弄清故事情节,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教学时,可从让学生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意思入手,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三、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位任务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看了课题,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恶劣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
惧怕:害怕。
宽恕:宽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理解“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2)谁向谁请罪?
(3)为什么要请罪?
此题不作过高要求。
(3)结果怎样?
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五、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后记:
韩勃为什么如此气愤?教学伊始就突出韩勃生气的形态,接着理顺成章地提出疑问,探究韩勃生气的缘由,尤其是生动模拟廉颇挡道的架势,以及“给他个下不去的”扬言,致使蔺相如“避让”和“躲开”,进而由“怕”与“不怕”的讨论,自然而然引出剧本的中心。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第12篇
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廉颇,蔺相如以及“将相如”的前两个故事。
2、课上交流,让学生在学习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3、宣布举行《负荆请罪》电影大赛,选拔导演!
4、让学生准备参加竞选演员,召开导演会议,研究选拔演员的考试题目。
1)、有感情朗读课文,特别是所演角色的朗读。
2)、让学生分别表演着急、气愤、大笑、懊悔时表情和动作。
3)、说说你对你想演的人物的理解。
4)、为文章补白:在文中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5、公布选拔演员的考试题目,只公布1)和4)这两条,2)和3)条要保密。给学生一天时间准备,明天上午进行演员的选拔。
6、各导演分组选拔演员。
7、各演员进行配合,表演,落选演员成为副导,负责指导你想演的角色的演员(如你竞选廉颇你就负责指导廉颇)。同时宣布下午第三节课进行《负荆请罪》——沈小六(3)班电影大赛。
8、从副导演中选择主持人和本次电影大赛的评委。各位同学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想好本小组的组名和口号。
9、举行《负荆请罪》——沈小六(3)班电影大赛。
10、布置星期两天的作业:
1) 把剧本改成故事讲给家长听;
2) 小习作:廉颇(蔺相如、韩勃),我想对你说……
3) 大作文:今天我是演员(导演、主持人、评选……)任选一题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第13篇
一、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是个历史小话剧。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剧本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圆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其侮辱却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2个字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音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不计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2、体会话剧的文本特点,排演话剧,深化语言训练。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2、整体感知剧本特点,了解每一幕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剧本特点
1、直接板书课题,负荆请罪
2、齐读课题,据题质疑。
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什么叫“负荆请罪“?谁负荆向谁请罪?为什么要负荆请罪?……)
3、大家进行了预习,说说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不一样的地方。
4、回忆剧本的一般特点,说说怎样阅读剧本。
5、小结: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弧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圆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据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来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楚故事情节,仔细品味人物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文中的四字词语。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正音:“赵、唇”是翘舌音,“廉、韩、唇”是前鼻音;“庙、卿”是后鼻音。
辨析字形:惧——俱廉——庸
(2)、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想一想:这两幕剧奖了什么?
2、小结
四、学习写字
1、观察字形,了解生字的比划、笔顺和结构。
2、重点指导
“廉”:不能丢掉“兼”字的第一横上面的点和撇。
“惧”:右边“具”字有三横,不能少一横。
“唇”:半包围结构,不能写成上下结构。
3、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议。
作业设计
一、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精读剧本第一幕,初步感悟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
2、排练第一幕话剧
三、教学过程:
一、指名板书,复习导入
1、指名上台板书“负荆请罪”
2、根据上节课学习回答:课文写谁向谁“负荆请罪”?
3、过渡:廉颇为什么要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我们一起到第一幕当中找找原因。
二、精读剧本第一幕★
1、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和廉颇是怎样的人?提示: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
2、分组讨论
3、指名读
A体会主要人物蔺相如
B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C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提示:注意小括号中的内容,抓住人物的台词、动作、神情,联系人物的职位、身份、经历等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读课文。没有动作神情提示的地方,我们可以自己动笔补充动作、神情的提示。
4、分角色朗读第一幕
三、排练第一幕话剧
分小组排练第一幕
1、讨论:排练好这幕话剧要注意些什么?
人物分工:揣摩人物表情,模仿人物动作、语言;在课文记叙的基础上争取有创新;适当利用道具。
2、分组排演,教师巡视。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朗读课文和话剧表演,我们明白了成语“负荆请罪“的来历,也对主人公廉颇和蔺相如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精读剧本第二幕,读懂廉颇和蔺相如的精神品质
2、完整地表演话剧《负荆请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不同的。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在剧本第二幕中,廉颇和蔺相如还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二、精读剧本第二幕★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还有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梳理出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蔺相如和廉颇分别是怎样的人?你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
3、抓重点词句讨论:
(1)廉颇:没穿上衣、背着一根荆条、赶忙跪下、老迈昏庸、紧紧地拉、亲密地交谈
(2)蔺相如:快请、取、扶、披、紧紧地拉、亲密地交谈
(3)观察课本插图,想象当时两人不同的神态和心情:廉颇满面羞愧、满心悔恨,蔺相如满面惊讶、满心欢喜。
(4)出示:“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理解“深明大义、宽宏大度”
4、小结: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廉颇勇于改过、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和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宏大度的性格特点。他们两个人都能为了国家利益顾全大局。
5、练习排演第二幕话剧
(1)自读第二幕剧,体会圆括号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及其心情。
(2)说话前面没有圆括号内容的,小组内讨论补充内容恰当。
(3)根据圆括号中的这些提示,体会怎么表演,小组内分工练习表演。
6、完整地表演两幕话剧
7、学生相互评价,教师小结。
三、总结课文
1、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成了千古佳话。对于这样的两个的历史人物,我们可以用一组成语来形容他们。对于剧本的特点,我们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齐读词语
廉颇:负荆请罪知错就改
蔺相如: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作业设计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按要求改写句子
改为陈述句
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蔺将军吗?
2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刘星今天没来参加活动,是因为他生病了。
刘星因为生病了,所以今天没来参加活动。
秦王不敢侵犯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三、阅读故事《将相和》
板书设计
5负荆请罪
蔺相如: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爱国
廉颇:负荆请罪知错就改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第14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3、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练习排演小话剧。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剧本常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剧本?你知道关于剧本的哪些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我国古代人物的现代剧本——
二、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看了课题,你知道“请罪”怎样解释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了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三、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边读边思考解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3、理解“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2)谁向谁请罪?
(3)为什么要请罪?
(3)结果怎样?
4、默读课文,想一想自己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向老师提出来。
四、指导书写
五、作业
1、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2、阅读老师发放的打印材料(人教版教材中的《将相和》一文),再和剧本相互印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词。
2、“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二、精读剧本,理清人物特点,把握人物性格
1、默读课文,想一想:
剧本中所描写的三个人物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和品质?你是怎样知道的?
2、学生自学。
3、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大家讨论。
板书:
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韩 勃:冲动
廉 颇:知错就改
(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2)为什么说廉颇是个知错就改的人?(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4、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示。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再现当时的情景,体会他们的心理活动。
三、精读剧本第一幕
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6、分角色朗读这几句话。
四、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排演话剧
1、分组练习。
2、学生表演。
六、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七、作业
将剧本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板书设计:
5、负荆请罪
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爱国、顾全大局
韩 勃:冲动
廉 颇:知错就改、爱国、顾全大局
教学反思:
在讲课时紧扣“文章中的人物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和品质”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促进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改变了逐字逐句讲解的惯例,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第15篇
11月10号到12号,两天半时间去南京海军指挥学院听了二十一节课(最多一天听十节),很累,但听到好课依然觉得值得的很。所以决定好好理些实录。
第一个实录是听课中留下印象最深的:伍文杰老师的《负荆请罪》。作为体裁为剧本的课文,他的设计无疑是成功的,经得起推敲。实录后再品读一下,依然回味无穷。
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负荆请罪》
执教者:江苏省南京市拉萨路小学伍文杰
执教时间:08年11月10日
执教背景:全国课改实验区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
(实录者: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顾洁)
课前交流:让学生推荐南京游览名胜、特色小吃
一
师:同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课
生:负荆请罪
师:“荆”后鼻音,再读
生:读题
师:一起读
生:齐读题
师:课前预习了课文,那么你知道课文说的是谁向谁请罪?
生:廉颇向蔺相如请罪
师:我们来写一写他们的名字(板书),注意廉这一横大家特别容易丢掉,大家请注意,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主人公的名字
二
师:这个故事呢曾经记载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不过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呀,它是用剧本的形式来呈现这个故事。说到剧本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学过《公仪休拒收礼物》,大家还记得读剧本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吗?
生:要注意舞台提示,它告诉了我们人物的神态与动作。
师:舞台提示告诉了我们许多的表演信息,那么,在剧本当中舞台提示除了写在括号里,还有一种舞台提示呀,写在剧本呢的开头,来大家打开书25页,哪位同学来读一读剧本开头的提示
生读
师:很好,谢谢这位同学,通过她的朗读我们知道蔺相如的身份是
生:上卿。
师:这是一个职位很高的官,所以呢,他的住的地方才能称为府邸,那韩勃是什么身份?
生:蔺相如的门客
师:什么是门客知道吗?
生:就是——
师:读剧本时还要注意什么?
生:还要注意人物的台词
师:剧本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台词,就是通过台词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剧本还有许多,比如说:潜台词,戏剧冲突,把握住了剧本主要的冲突就把握住了戏剧关键。
三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一段,想一想,韩勃和蔺相如在讨论什么问题?快速读
生:在讨论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的车子,韩勃说蔺相如怕廉颇
师:他自己认为怕不怕
生:不怕
师:韩勃
师》说怕,蔺相如说不怕。这就是第一幕的主要的戏剧冲突,那么蔺相如到底是怕还是不怕,再读读,勾画主要句子。
生:蔺相如并不怕,因为蔺相如在渑池之会的时候,他唇枪舌剑,针锋相对跟秦王斗,所以他根本不怕。
师:那谁来读一读蔺相如不怕的句子
生读
师: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秦王怎么厉害?
生:秦王兵多将广
生:秦王拥有城池很多
师:秦国是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生:秦王霸气十足
师:秦王都不怕,还会怕廉颇吗?现在你就是蔺相如,你来说一说蔺相如的这句台词
生说台词
师:你听出了你不怕
生说台词
师:你听出了你不可能怕
齐说台词
师:还有什么地方看出蔺相如不怕廉颇?
生:蔺相如在前面就说了我不会怕他,然后后面又解释了说秦王不敢侵犯赵国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蔺相如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就是,秦王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
师:你说得很好,你注意到了前后文的联系,那我们从蔺相如自己的话说我们也能看出他不怕韩勃,可是韩勃却说:我真不明白,……韩勃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看到蔺相如给廉颇让路
生:因为书上介绍“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这也说明了韩勃认为蔺相如怕廉颇。
师:出示这句台词:
生读
师:蔺相如怕到什么程度了?
生:不敢上朝了。
师:朝也不上了门也不出了,真是怕到极点了。一起读
生齐读
师:韩勃还从哪些地方看出了?去关注这些台词
生:方才在路上,大人不是有意避让?要是我呀,才不让他呢
师:注意到了没有?蔺相如怎样避让的?
师:谁来读
生:有意
生读
师:有意避让的,一起读
生齐读
师:还从哪里让韩勃觉得蔺相如怕?
生:上卿比大将军的职位高
师:你来读这句台词
生读
师:蔺相如是赵国的
生上卿,
师:对,是上卿,不是老百姓,是比廉颇职位高的上卿,再来读
生读
师:(范读)职位比廉将军高,为什么这么怕他呢?一起读
师:蔺相如对廉颇一让再让,让韩伯觉得蔺相如对廉颇分明是怕,那么,廉颇一再挡蔺相如的道,目的是什么?
生:他分别是想羞辱蔺相如
生:想侮辱
师:难怪韩勃会——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生气了,还有比他更气的吗?
生:再读
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还有谁也生气的,一起读
生齐读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