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精简17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3周前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精选17篇)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 第1篇

  满祥广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还记得吗?谁能背一背给同学们听听?

  学生背。(略)

  师:学过的诗都记住了,很好。我国古代出了许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诗,这些诗有很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新诗。(板题)

  二、理解诗意

  1.读正确、流利。

  师: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诗中只有一个生字,请同学们学会这个生字后,再试着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指名读,直到读流利。

  2.理解诗句。

  师:自由读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吟、铺、残阳、瑟瑟、可怜等。

  师:谁会解释这些词?动动脑筋,看看课本中的插图,试着理解前两句意思。

  学生根据图,理解了残阳(夕阳〕,铺(照),瑟瑟(碧绿色)。师画图,让学生标出“瑟瑟”和“红”。

  师:后两句诗的意思你们理解吗?谁能把它的意思画出来?

  师:看看这景色美不美呀,你们猜一猜“可怜”是什么意思?

  生:我猜可能是“可爱”的意思。

  师:正确。知道了“可怜”是“可爱”的意思,谁能说出诗句的意思?

  生说诗意,师相机指导理解“半”,“半”在这里,不是确指。

  三、想象悟情

  师: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要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感情。(范读)

  师:你们听后能不能理解诗人的感情?能否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吟这首诗的?

  生:在江边,傍晚到夜里在江边吟的。

  师:说得好。(师勾勒诗人立于江边的简笔画,边画边叙述)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来到江边(投影:

  诗中景色图),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看图,想想看。

  师:随着音乐提示,诗人站在江岸上,只见夕阳……江水……这些美丽的图画你想象到了吗?(自由说,指名说)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模仿诗人,把看到的美景说一说。

  (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师:景色这么美,你看到后会说什么?

  生:……

  (用简笔画把学生带入当时当地的氛围中,同时用音乐渲染情境。此时,教师用语言加以描述,帮助学生再现当时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也可以用表演进一步体会情境。这样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感情朗读

  师:下面我们听朗读录音,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放配乐诗朗诵)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诗人的感情表达出来?

  (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这么好的诗应该背下来。大家试着读读背背。

  (生自由读背,指名背)

  五、练习巩固

  1.默写这首诗。

  2.以《暮江美景》为题展开想象,写下诗中美丽的景色。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 第2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师: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

  (师生齐背《草》)

  师: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师: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

  师指名读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二、学习新课

  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

  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生听课件中范读)

  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

  师: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

  师: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过渡语:下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

  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

  师: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

  师: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

  师:把比作,又把比作。

  师: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

  师: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

  7、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师: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9、指导配乐朗读。

  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

  (生配乐朗读)

  10、谈感受。

  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说感受)

  三、小练笔。

  你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做一首新诗,或画一两幅简笔画吗?两样选择一个来完成。

  四、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学诗、吟诗、还做诗、做画,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希望课后同学们能收集有关白居易的诗,我们下节课交流。

  五、布置作业。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 第3篇

  一、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

  2、能说说诗的意思。

  3、能背诵全诗,默写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登鹳雀楼》

  (2)指名说说意思

  (3)齐背全诗

  2、教学新课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

  (3)理解题意

  暮:指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江:大河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

  (4)分析古诗

  A、教学1、2句

  这句诗中有哪些事物?

  诗中描写阳光用了一个什么量词?

  能不能把“铺”换一个字?

  第二句中哪个词比较难理解。

  说说整句的意思。

  B、教学3、4句

  理解“可怜“的意思

  给“似”换一个字

  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5)指导朗读

  A、由朗读,用铅笔划出该停顿的地方。

  B、指名读

  C、对其进行评价

  D、齐读全诗

  (6)板书设计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2004-01-10]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 第4篇

  师:古典诗歌中写景的读句很多,大家能背几首吗?

  生:背《望天门山》背《山行》背《绝句》

  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

  (师板书,一边音乐《春江花月夜》起)

  师强调“吟”的读音。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

  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

  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

  生:他在江边。

  师: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

  师:谁来介绍介绍。

  生:他的诗容易读懂,因为他写诗的时候,总是要把写好的诗读给老百姓听。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生:他有个师傅叫顾况。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书的。

  师:你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1083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课件出示图片,并范读)

  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

  师:你怎么那么会表达呀!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

  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

  (同学们纷纷找伙伴读)

  (两位同学跑到评委席读给评委听,说自己的理解)

  师:谁来读?

  (指名读诗)(齐读)

  师:究竟是何种景物,吸引我们的大诗人白居易。找要好的伙伴,借助注释,理解品味,在讨论中来领悟一番诗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生自由学习讨论)

  师: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一道夕阳照在水中,一半变成红色,一半变成绿色,草地上的露珠晶莹美丽,月亮就像一张弓一样。

  生:我补充,一道残阳并不是一道,照在河水中有很多的。

  师:瞧,这两位同学多能干啊!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太阳都是照射的,这里为什么用“铺”呢?

  师引导大家做“照”、“洒”、“铺”的手势。从这个手势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很柔美。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 第5篇

  一 教学内容

  《暮江吟》教案——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二 教学准备

  1 课件制作

  2 朗诵带

  3 背景音乐

  三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三个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3 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4 能掌握诗中含意

  四 教学重点

  1 学生掌握诗中句意和诗中描绘的含意

  2 培养学生对诗的领悟能力

  五 教学时间

  一个课时

  六 教学过程

  (组织上课)

  师:请问同学们喜欢诗歌吗?(表演式的问以和学生拉进距离)

  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我也很喜欢诗歌,因为我觉得诗歌语言简练,而且诗人对诗的用字和用词都非常的形象、传神。)

  生:回答(有意境、读来婉转流畅、也可了解古人。)

  师:嗯很好同学们回答真棒!(我从同学们精彩的回答中又学到了不少喜欢诗歌的原因了,下课有机会我一定再向同学们请教学习,你们可不要嫌我笨哦!)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今天的内容,一首来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请同学们翻到教材p页。(翻到了吗?)

  生:翻到了!(学生翻时教师出示课件画面)

  师:请问同学们我们学一首诗可以借助些什么工具来学它呢?(讨论一活动)

  生:有人回答用字典、词典;有人回答电子词典、网络(学生讨论后举手回答同时给出教师总结出的工具并展示幻灯画面)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读本诗,并借助工具书弄懂自己不清楚的字词。

  生:开始读,并解决生字词。(然后齐读或默读以达到熟练本诗,老师范读同时出示课件)

  师:现在我一起来讨论本诗作者和诗的背景。

  生:生1 生2、(教师出示课件补充背景)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或同桌讨论本诗的意思和弄懂诗句的意思(五分钟)

  (五分钟后)

  师:相信通过刚才同学们认真学习和讨论,同学们已经对本诗的意思有了大至的了解。(让我来考考你们好吗?)

  生:好呀!

  师:谁来帮我们大家破题?(学生涌跃的举手,好请这位同学吧!)

  生:傍晚时候的江景。(再请同学破题)

  师:你们回答得真好!(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精彩的回答鼓掌好吗?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出示课件请看这图你能联想到它和本诗的哪两句诗可以相匹配(一二句)

  生:此图和本诗一二句能匹配。

  师:那么再请人你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一下一二句的大概意思。

  生:生1、生2、

  师:你们回答很棒,再出示课件。请问同学们这幅图又能和本诗的哪两句相匹配?

  生:生1、生2、

  师:学到这里我们大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想问同学们本诗的第一句哪个字用得非常的生动、传神?(铺字)

  生:回答‘铺’字。

  师:请说为什么?

  生:生1、生2、(教师也可说说自己和理解)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江面上为什么会出现作者所描述的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丽景观?(出示课件)

  生:生1:由于江面受光多少而引起;生2:由于岸边树木的倒影而行成。

  师:你们两人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你们真的很行,来两位同学我们握一下手。

  师:板书;

  时 (景 物)

  日 残阳 —— 红

  落 江水 —— 碧

  夜 露 —— ‘真珠’

  初 月 —— 弓

  师:同学们思考最后一个问题;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既中心思想?

  生:生1愉快心情 生2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师:同学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来背诵本诗并想像诗的意景以此来结束我们这堂课好吗?(完)

  评课:本教案和课件的设计注重了五点;1、字词和理解 2、课件制作主要用于加深对诗意境的领悟 3、整个过程设问是逐步深入的 4、结合了新课改理念,教学过程注重了引导学习,让学生有思考、讨论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5、同时也注重了朗读。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 第6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首诗的生字,理解诗句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表现愉快的心情。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总结学习方法,引导自学

  1、上节课,我们学习《枫桥夜泊》,采用什么学习方法?

  (1)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抓住这首诗的重点词、句,理解诗的内容,体会感情。

  2、引导自学,这节课我们也用上节课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这首诗。(出示课题《暮江吟》)

  3、提出自学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

  二、汇报自学情况。

  1、小组汇报从这首诗中懂得哪些内容。

  2、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师引导讨论: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描绘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3)作者抓住哪个中心词来描绘?

  (4)从这首诗,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4、小组讨论,交流。

  三、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1、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出现画面。

  2、指名朗读,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3、指导朗读: “一道残阳铺水中”要读得平缓、轻柔;“瑟瑟”和“红”拉长语调,显示颜色的奇特;“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真珠月似弓”要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4、各小组练习朗读,全班评议。

  5、背诵这首诗。

  四、补充画面,理解意境。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有哪些景物?它们有哪些特点?

  2、你能否画出“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真珠月似弓”的画面?试试看,把它画下来吧!

  3 学生作画。

  4、评比点评。

  五、体会学法

  说说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古诗的?学生边说,教师边归纳边板书: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补充画面

  六、拓展活动,启发想象

  1、 把这首诗默写下来。

  2、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想象画面,把想到的内容画下来,可以在诗句意思的基础上丰富内容。

  板书设计

  暮江吟

  日暮 残阳 江水

  愉悦

  夜晚 露水 新月

  心情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 第7篇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暮江吟》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暮江吟》。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板书题目:《暮江吟》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诗中描写了深秋的时候,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题目的意思是:吟咏暮色降临的.江上景色。暮,傍晚。吟,吟咏,作诗。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①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铺: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句意: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江面上。)

  ②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这里指碧绿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句意:江水有一半是绿色的,有一半是红色的。)

  ③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可爱的意思。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句意: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

  ④露似珍珠月似弓(似:好像。"月似弓",农历初三晚上,是月牙开始出现的日子。月牙好像一张弯弯的弓。寒露降临,附着在树叶和草丛上的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下,就像闪闪发光的珍珠。句意: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月牙弯弯像弓一样。)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用了一个"铺"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突出了江水的平静,夕阳的美丽。"铺"在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②读"可怜九月初三夜",体会"可怜"在这里的意思。("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九月初三这个深秋的夜晚的留恋、喜爱。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十分愉快的。正因为喜爱,他才从黄昏到入夜,久久地停在江边观赏景色。)

  ③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 第8篇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看到江上从日落到夜晚这一段时间的景色,流露出作者对深秋季节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中描绘了两幅画面:残阳斜照和新月明露。其中“铺”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夕阳的柔美,而“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动幻之美更令人陶醉;“可怜”一词恰恰表现了诗人对夜凉如水,“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一静美景色的热爱和留恋。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理解古诗的内容,讨论解决学习中有价值的问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入情入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并展开想象,把诗句所描绘的景色转化成画面。

  3、运用已有的知识自学课外古诗,积累古诗,感受古典文化,弘扬古典文化。

  设计理念

  这首古诗文字浅显,意境优美。鉴于这是我校《大班额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应用》这一实验课题的研讨课,因此,教学设计中着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探究来理解诗歌内容,突破学习难点;同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中想象,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完古诗后,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欣赏古诗、自学古诗的活动,旨在让学生积累古诗,自觉弘扬祖国灿烂文化。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诗人白居易的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录音带,教学挂图,写有《忆江南》和学习目标的投影胶片。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在课内和课外背诵了许多古诗,其中大量是写景的诗,能背几首吗?大家喜欢怎样的方式学古诗?这节课我们就以同学们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暮江吟》。

  2、解题:

  读题后说说题目中自己理解的字和不理解的字,(重点理解“吟”)再连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3、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谁来介绍介绍。

  他的诗容易读懂,因为他写诗的时候,总是要把写好的诗读给老百姓听。他有个师傅叫顾况。

  二、初读感悟。

  1、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1083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这就是《暮江吟》,每一首写景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放配乐朗诵磁带,生想象画面)

  2、听了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生汇报)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也去美美地读一读。

  4、汇报朗读。(指名读诗)(齐读)

  三、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1、同学们读得真好,学习一首诗只读好就行了吗?(根据学生的思路)找要好的伙伴,借助注释,理解品味,了解诗歌所描写的美丽景色,在讨论中来领悟诗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出示合作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弄懂的问题。

  (2)提出自己经过努力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试着讨论解决。(生自由学习讨论)

  2、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1)理解诗意:一道夕阳照在水中,一半变成红色,一半变成绿色,草地上的露珠晶莹美丽,月亮就像一张弓一样。

  (2)相机引导:太阳都是照射的,这里为什么用“铺”呢?

  师引导大家做“照”、“洒”、“铺”的手势。从这个手势中你感受到什么?(很柔美。)能读出来吗?(生读)

  (3)那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 (生汇报)

  (出示挂图)欣赏“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境。

  想象“露似珍珠月似弓”的情境。

  四、悟情评读。

  1、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2、课文中有一个词就表示这个意思,是什么?对,“可怜”就是“可爱”的意思。能把刚才理解到的读出来吗?

  (生读诗)

  3、教师从你们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了现在你们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指名吟诗,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你觉得他吟得怎么样?(学生争着,比着读)

  4、看着同学们吟得这样好,老师也想吟一吟,好吗?师吟诗

  5、我们现在一齐来吟一吟。(师深情描述创设情境)你们现在就站在江边(生吟诗,音乐起)

  6、小结过渡:太美了!在陶醉于这夕阳新月的美景之中时,我们不禁感谢诗人白居易用他清新通俗的笔墨,给我们带来这身心绝美的享受,其实白居易的写景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首他写的《忆江南》。

  五、拓展延伸

  1、出示古诗《忆江南》。

  2、生齐读。

  3、大家利用注释来看看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指名汇报(一首是写日出的,一首是写日落的。)

  (都是写江的。)

  (都是在愉快的心情下写的。)

  4、师简介此诗背景资料。

  5、我们再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好吗?

  (配乐,生齐读)

  6、同学们也收集了很多白居易的诗,下课后,相互交流。让我们用这样的热情去读古诗,学古诗,弘扬中华古典文化。

  七、作业设计。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喜好自选作业:

  ★背诵并默写《暮江吟》,摘抄课外描写四季景色的一首诗。

  ★★背诵并默写《暮江吟》,抄背课外描写四季景色的一首诗。

  ★★★背诵并默写《暮江吟》,用写话或作画的方式展现诗中描绘的一个画面。 .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 第9篇

  一、学生分析

  本校是一所各方面比较先进的农村小学。这些小朋友从小生长在农村,对于诗中所描写的山水田园般的美景,有一定的切身感受。此时正是中秋节,学生已经观察了中秋的月亮,并已经在口语交际课作了交流。学习这两首诗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农村学生知识面还比较窄,所以在语文素养,古诗鉴赏方面有一定的欠缺。需要教师协助学生体会写作中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和设想

  1.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3.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4.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5.想像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

  1.《古朗月行》古诗课件。

  2.《古诗二首》课件。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想像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另一首古诗。

  4.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五、教学过程

  (一)师板书“暮江吟”。让学生试着猜猜题目的意思

  解题:“暮江吟”就是歌咏黄昏的江边美景。

  (二)学习古诗《暮江吟》

  ⑴初读,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师:让我们一起快来一起读读这首诗吧。多读几遍,试着读准字音。

  生自读古诗,解决生字。

  师:谁有信心站起来读读这首诗。

  ⑵再读,划出不懂词句。

  ⑶品读,参考学习资料与同学深入研讨。(可根据学生实际选取其中一种方案)

  方案一:学生自由提出问题,自由讨论。

  师:大家读得又投入又熟练。诗的意思读懂了吗?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生提问题。师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查找的资料逐一解决问题。

  生可能提出:①残阳?②瑟瑟?③可怜?(师重点解释“可怜”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怜”的几种含义,选择古诗中正确的意思,也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进一步了解“可怜”的意思。)④铺?(师可以让学生自身先展开讨论。学生可能会想到太阳已经落山了,阳光变柔和了,所以不能用“照”“射”这样太强烈的词,应该用词温柔一些。师也可引导学生看图感受。)……

  方案二: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入黄昏的江边一起用心灵去感受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关于这两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可能提出:①残阳?②瑟瑟?③为什么“半江瑟瑟半江红”同一江水还有不一样的吗?……(对于学生自身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可以协助。)

  弄明白前两句诗意后,师邀请学生诵读1、2句。

  师:当白居易陶醉在夕阳美景中,天色渐渐暗下来。九月九年级的夜晚的景色又怎样呢?――“露似珍珠月似弓”。多么美的景色啊!但是诗人为什么不用“可爱”而用“可怜”呢?

  生讨论。(“怜”不只有可爱的意思,还有怜惜的意思。这样写更突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 第10篇

  师:古典诗歌中写景的读句很多,大家能背几首吗?

  生:背《望天门山》背《山行》背《绝句》

  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

  (师板书,一边音乐《春江花月夜》起)

  师强调“吟”的读音。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

  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

  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

  生:他在江边。

  师: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

  师:谁来介绍介绍。

  生:他的诗容易读懂,因为他写诗的时候,总是要把写好的诗读给老百姓听。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生:他有个师傅叫顾况。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书的。

  师:你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1083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课件出示图片,并范读)

  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

  师:你怎么那么会表达呀!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

  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

  (同学们纷纷找伙伴读)

  (两位同学跑到评委席读给评委听,说自己的理解)

  师:谁来读?

  (指名读诗)(齐读)

  师:究竟是何种景物,吸引我们的大诗人白居易。找要好的伙伴,借助注释,理解品味,在讨论中来领悟一番诗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生自由学习讨论)

  师: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一道夕阳照在水中,一半变成红色,一半变成绿色,草地上的露珠晶莹美丽,月亮就像一张弓一样。

  生:我补充,一道残阳并不是一道,照在河水中有很多的。

  师:瞧,这两位同学多能干啊!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太阳都是照射的,这里为什么用“铺”呢?

  师引导大家做“照”、“洒”、“铺”的手势。从这个手势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很柔美。

  师: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

  师:那刚才讨论中认为最美的是什么?

  生:半江瑟瑟半江红,最美。因为这种景色像湖面吗?我认为不像。

  师:看一看(出示图片)用上“仿佛”、“好像”说一说这是怎样的红?怎样的绿啊?

  生:像小孩子脸一样的红,像绿宝石一样的绿。

  生:一半是红玛瑙铺成的,一半是碧玉铺成的。

  师:还有哪儿很美?

  生:我觉得露珠是很美的,就像珍珠一样,珍珠是价值连城的,很美的。

  师:当白居易沉浸在这夕照图中,不觉天色渐渐暗下来,低头一看,他看到了什么?

  生:露珠。

  师: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生:能看到这样的美景真幸福啊!

  生:看到这些,我的疲劳都不见了。

  生:我心情舒畅。

  生:很想去。

  师:课文中有一个词就表示这个意思,是什么?对,“可怜”就是“可爱”的意思。能把刚才理解到的读出来吗?

  (生读诗)

  师:教师从你们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了现在你们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指名吟诗)你觉得他吟得怎么样?

  生:好,我给大家示范一下。(生读)(学生争着,比着读)

  师:看着同学们吟得这样好,老师也想吟一吟,好吗?

  师吟诗(同学们鼓掌)

  师:我们现在一齐来吟一吟。你们现在就站在江边(生吟诗,音乐起)读了这首诗,你们都有所感悟,那你最喜欢哪些词?

  生:我最喜欢“铺”字。因为它表现出美,显得亲切,安闲。

  生:我喜欢“瑟瑟”这两句好,因为它刚中带 。

  生:我觉得“真珠”这个比喻用得好,把露珠写得闪闪发光,很美。

  生:“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个句子写得很美,像五彩池。

  师:网上也有一些朋友发表了一些意见,有的可能和同学们理解得一样(展示)

  师:如果同学们有意见也可以把你的想法发表到网上。

  师:照图和月夜图,这两幅图构成了最美丽的风景。能不能背背看。(生背,配动作)

  师:其实白居易的写景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再简单地学学他写的《忆江南》,出示古诗。

  生齐读。

  师:大家利用注释来看看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一首是写日出的,一首是写日落的。

  生:都是写江的。

  生:都是在愉快的心情下写的。

  (师讲解对这首诗的评价)

  师:我们再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好吗?

  (生齐读)

  师:同学们也收集了很多白居易的诗,下课后,相互交流。让我们用这样的热情去读古诗,学古诗,成为弘扬中华古典文化的最出色的人才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 第11篇

  一、板书并解释诗题

  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二、运用配乐朗诵方法范读全诗

  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运用工具书自学古诗

  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默读《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

  四、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根据诗句中一些难于掌握的关键字、词,设计一些问题:“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铺”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联系诗句判断“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在词典中应取哪种解释?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夜幕降临了,诗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了解诗人是怎样抓住景物的色与形进行描述的。

  2.师生依诗作画,加深学生对诗中所写景物的方位和诗意的理解。依诗作画,既能检查学生对诗意理解的情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美育和语文课结合在一起了。

  3.指导学生表情朗读,体会诗的感情色彩。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读的方式有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等,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如“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4.运用根据诗意自制的彩色幻灯的投影,来加深学生对诗的美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五、总结概括诗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1.《暮江吟》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傍晚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的着重点相同吗?

  六、课堂巩固练习

  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和彩色图片,将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短文。这比老师在黑板上抄一句诗意,学生再写一句要强,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进行了写作训练。

  ◆[2004-01-10]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 第12篇

  之一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

  2、能说说诗的意思。

  3、能背诵全诗,默写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登鹳雀楼》

  (2)指名说说意思

  (3)齐背全诗

  2、教学新课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

  (3)理解题意

  暮:指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江:大河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

  (4)分析古诗

  A、教学1、2句

  这句诗中有哪些事物?

  诗中描写阳光用了一个什么量词?

  能不能把“铺”换一个字?

  第二句中哪个词比较难理解。

  说说整句的意思。

  B、教学3、4句

  理解“可怜“的意思

  给“似”换一个字

  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5)指导朗读

  A、由朗读,用铅笔划出该停顿的地方。

  B、指名读

  C、对其进行评价

  D、齐读全诗

  (6)板书设计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 第13篇

  〖教材理解〗

  《暮江吟》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候,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前两句抓住色彩来描绘日落时江面的瑰丽景色,后两句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学习,能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情意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愉悦的心情。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傍晚,唐代诗人白居易信步来到江边,此时江面上红光闪烁,明亮夺目。过了一会儿,红色渐淡,红绿交融,大自然的景色使诗人陶醉,诗兴大发,不由得脱口而出——《暮江吟》。

  1、教师范读全诗。

  2、学生自由练读。

  3、解读:暮,傍晚。吟,吟咏,歌唱,作诗。

  题目的意思:歌咏傍晚时候的江上景色。

  4、简介作者: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他写的诗通俗易懂,当时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七言绝对《暮江吟》就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首。

  二、初读诗句,探究学法

  1、老师教第一句诗:一道残阳铺水中。

  ⑴ 解词:残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铺,展开,铺展,有”斜照”的意思。

  ⑵ 明诗意: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江面上。

  ⑶ 小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明诗意(出示卡片)

  2、运用这个学习方法学习第二句诗:半江瑟瑟半江红。

  ⑴ 解字词: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这里指碧绿色。

  ⑵ 明诗意:江水有一半是绿色的,有一半是红色的。

  ⑶ 小组讨论:为什么这时候的江水会是一半绿色的,一半红色的呢?

  ⑷ 学生回答后,(投影出示画面)让学生真正理解”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原因。

  3、学生自学第三、四句诗。

  ⑴ 按以上学习方法自学,不懂的地方可以查字典。

  ⑵ 分四人小组自学。

  ⑶ 汇报自学情况,老师作指导。

  可怜,令人爱惜。怜,爱。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呀!似,好像。真珠,珍珠。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弯弯的月亮像弓一样。

  最后一句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三、精读诗句,欣赏意境

  1、齐读第一、二句,想想这两句诗中你觉得哪些字用得好?好在哪儿?(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残阳”点明了吟咏的时间,与“暮”相照应。

  “铺”写出了江水的平静,夕阳的美丽。“瑟瑟”、“红”写出了残阳铺水的结果。

  2、从这些字词里你能想象到怎样一幅画面呢?

  3、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很丰富,能深扣两句诗中的字词来欣赏竟境,学习古诗,除了了解字词、明诗意外,还要赏意境。(出示卡片)

  4、过渡:上两句写出了夕阳铺水的瑰丽景色,那么下面两句也是写夕阳铺水吗?

  5、哪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描写的时间不同了?

  时间从黄昏过渡到夜晚,可以看出诗人此时的心情一定十分愉快,也正因为喜爱,诗人才从黄昏到入夜,久久地停在江边观赏景色。

  6、九月初三的哪些景物使作者想到“可怜”呢?(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板书)

  7、这时江边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

  8、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暮江吟》描写的画面。

  9、看到大自然这样美的景色,每个人都会惊喜不已,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诗人就通过写景抒情表达自己当时的愉悦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0、每一幅画都是一首诗,每一首诗又都是一幅画。如果要把这首诗的意境用笔画下来,你能行吗?试试看。(四人一组作画)

  四、重读诗句,感受意境

  1、请同学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朗读全诗,这是学习古诗的第四步。诵诗句(出示卡片)

  2、指名读——齐读。(配乐朗读,读出节奏)

  3、这么好的诗应该背诵下来,试试看,你会吗?

  五、总结全诗,领悟写法

  1、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季节,从傍晚到夜晚江上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由于作者观察仔细,又能抓住景物特点,因此写得意境优美,能打动心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诗的内容、意境,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更学到了学习古诗的方法。

  六、小练笔

  1、导入:这美丽的景色,大家想不想亲自去欣赏一番。

  2、出示提示语:

  ⑴ 傍晚,微风渐停,我漫步江边……

  ⑵ 迷人的景色把我吸引住了……

  〖板书〗  

  〖副板书〗

  暮 傍晚——残阳铺水 色艳

  1、解字词 红

  2、明诗意 江

  3、赏意境 露 真珠

  4、诵诗句 吟 夜 似 形美 月 弓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 第14篇

  之三

  聂学敏

  一、板书并解释诗题

  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二、运用配乐朗诵方法范读全诗

  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运用工具书自学古诗

  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默读《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

  四、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根据诗句中一些难于掌握的关键字、词,设计一些问题:“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铺”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联系诗句判断“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在词典中应取哪种解释?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夜幕降临了,诗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了解诗人是怎样抓住景物的色与形进行描述的。

  2.师生依诗作画,加深学生对诗中所写景物的方位和诗意的理解。依诗作画,既能检查学生对诗意理解的情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美育和语文课结合在一起了。

  3.指导学生表情朗读,体会诗的感情色彩。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读的方式有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等,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如“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4.运用根据诗意自制的彩色幻灯的投影,来加深学生对诗的美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五、总结概括诗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1.《暮江吟》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傍晚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的着重点相同吗?

  六、课堂巩固练习

  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和彩色图片,将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短文。这比老师在黑板上抄一句诗意,学生再写一句要强,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进行了写作训练。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 第15篇

  理解字词 练中悟情《暮江吟》教学设计

  史桂华 郭锡洋

  一、导入激趣。

  复习以前学过的描写景色的诗,采用“古诗接龙”的方法进行。

  二、师配乐朗诵《暮江吟》。

  生观看图画。

  三、初读课文。

  师:这首古诗意境很美,同学们,你们觉得美在哪儿呢?试着读一读。

  1.学生练读,读通。

  2.指名读,集体订正。

  3.讨论,你觉得这首诗美在哪儿?

  四、看图,播放音乐《古事曲》,边听边看边读边理解。

  1.出示图,说一说,画了些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同桌练说)

  2.出示前两句。

  ①要求边听音乐边看图画边轻声读这两句,仔细体会。

  ②结合图,指名说一说这两句的意思。

  ③评一评。

  ④再仔细读一读,你不理解哪个词或你认为哪个字、词用得好,为什么?(“铺”与“射”“照”相比较)

  ⑤这么美的诗句,如果我们用文章写下来,给它定一个什么题目呢?作者是怎么定的?

  ⑥理解“暮江吟”。

  3.学习三、四句。

  ①读后两句,说一说不理好的词语,师相机指导理解“可怜”。

  ②这两句是什么意思?讨论设疑:

  A.像珍珠一样(晶莹、发亮),夜晚天黑怎么发亮?

  B.许多人都喜欢写“月亮像个大圆盘”。如果白居易写“露似珍珠月似盘”你觉得怎样?为什么?

  ③归纳总结;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连用两个比喻,贴切地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傍晚( ),夜晚( ),天上( ),地上( )。

  ④用彩色笔画一画这美丽的月夜。

  五、再读古诗,加深理解。

  1.你们说这首诗美吗?该怎么读呢?

  2.配乐朗诵《暮江吟》。

  3.指名朗诵。

  六、练笔。

  1.导入:这美丽的景色,大家想不想亲自欣赏一番?

  2.出示提示语:

  ①傍晚,微风渐停,我漫步江边( )。

  ②迷人的景色把我吸引住了( )。

  ③啊!( )。

  3.练写。

  4.指名读一读,评一评。

  七、总结。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 第16篇

  学习目标:

  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1、理解古诗优美的语言,了解唐诗是我国文学的瑰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铺、瑟瑟、可怜、似”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3、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意境、潜词造句的体验,有感情的背诵古诗,默写《暮江吟》。

  4、引导学生由书本走向生活,通过广阔的生活空间、网络空间去获取资料。培养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诗词。

  学习重点:

  学习古诗体会诗中的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语言或者图画描绘诗句概括的景物,体会其中的诗味。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的愉快心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搜集描写夕阳的诗词;

  2、温习《夕照》;

  3、准备水彩笔

  教师准备:

  1、描写夕阳的一些诗词、文;

  2、欣赏的《暮江吟》教学课件;

  3、自谱的乐曲一首《暮江吟》(歌曲附后)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谈话入课

  1、今天来给同学们上课,心理上免有点惶恐。不知道同学与一个陌生的老师第一次上课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激动?忐忑?还是像老师一样的惶恐?能不能给佘老师一点信心和鼓励呢?

  2、哪同学跟老师一起做。

  (1)用手按住自己的胸口,在大声的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最好!”

  (2)同学俩俩用手搭在彼此的肩膀上,对对方说:“你能行!你最好!”

  (3)闭上眼睛,在心理用肯定的`语气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行!”

  3、怎么样?这会是不是信心十足了?我们来做个诗词接龙的游戏,就是老师说上句,你能接出下句诗。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看来老师是难不倒你们了,哪位同学来出出题呢?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6、对!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三千多首诗。他的诗内容充实,语言通俗,大多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疾苦。我们常常说“如诗如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今天我们要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山水风景诗———《暮江吟》(板书)

  二、听诗。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词

  1、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有心去欣赏这首诗。你会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2、再来一遍,用心去感受哦!

  3、谁能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三、读诗。初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去感受画面。

  1、自由读诗。注意用笔圈画出描写景物的词,进一步的感受画面。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 第17篇

  教学要求:

  1、理解诗歌《暮江吟》的意思,领悟景物描绘的美丽景色,感受古诗的语言艺术美。

  2、体会诗人情感,入情入理地诵读并背古诗。

  3、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热爱之情,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找诗人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介绍作者。

  二、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练读(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地读,无拘无束地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使教师发现学生在练读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正音探虚实)

  2、指名朗读正音。

  三、学习《暮江吟》

  1、初读,理解诗意

  (1)自学:借助注释自己弄懂诗意,感悟诗中最美的地方,并提出疑问。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汇报:结合手势表现“铺、洒、照”和课件,感受“铺”的意境。

  2、品读体会情感

  从哪里体会到美丽的江景,边读边品析。

  品读:半江瑟瑟半江红

  (1)出示课件,用“像、似、仿佛”说一说:

  江水是怎样的红,又是怎样的绿。

  (2)朗读感悟

  品读:露似珍珠月似弓

  出示课件,展开想象,感情朗读。

  (3)课件展示,体会情感,把体会到的心情读出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连读整首诗。

  (5)诵读,进入意境。

  小组参赛的形式,读出美丽的江景,诵出喜悦舒畅之情。

  3、品评欣赏,升华情感

  (1)你最喜欢哪一句或哪个词?

  (2)背诵古诗

  (3)回味诗境,扩展诗境

  傍晚,微风渐停,我漫步江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展开想象,可以想象诗中的意境,也可以想象诗以外的意境。

  (4)此时此景,你用什么方式抒发心中的感情。

  4、拓展练习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苏教版第九册《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精简13篇)

苏教版第九册《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精选13篇)苏教版第九册《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第1篇  苏教版第九册《清平乐村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精简16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精选16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的:  理解诗中语句,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

《鸟的天堂》的语言(精简13篇)

《鸟的天堂》的语言(精选13篇)《鸟的天堂》的语言 第1篇  语言大师巴金的文章,流畅自然,朴实生动,富有热情。《鸟的天

《与象共舞》教案(精简14篇)

《与象共舞》教案(通用14篇)《与象共舞》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简15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15篇)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第1篇  《开国大典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