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精选16篇)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 第1篇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不迷信传说,敢于试验探索的精神。
2.通过重点段的学习,练习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我”怎样通过试验发现摘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的,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遵循“以教师指导学法、学生自读为主”的原则,要紧紧围绕课后的三个主要问题确定训练点和训练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其次由于本文语言清新自然,词汇比较丰富,富有儿童情趣,所以在教学中要安排充足的时间,以各种形式进行读的训练,通过读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并消化吸收文章中的丰富词汇、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用具:
打碗碗花(实物或标本),磁带(背景音乐),投影片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语:在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形态不同、色彩各异的野花,你知道哪些野花?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野花。
2.出示打碗花。
这种花叫打碗花,又叫小旋花、常春藤打碗花。茎很柔软,*缠绕在其他植物上生长,花粉红色,像喇叭的形状,在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都能见到。
3.板书课题。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讲关于打碗碗花的一件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指导学生自学。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并用“△”标出。(2)读通句子,注意难读的长句,并用“/”标明停顿位置。
2.默读课文。
要求:(1)标出自然段。(2)画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速读全文。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浏览全文,理清层次。
想想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三、检查自学。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后鼻音:竞竟耕
翘舌音:茬郑逐释
多音字:“朝代”的“朝”读cháo;“怪模怪样”的“模”读mú;“淡薄”的“薄”读bó;“裂缝”的“缝”读féng。2.理解词语。
灿烂:色彩鲜艳,明亮耀眼。
异样:样子特别,与普通的不一样。
将信将疑:将,又。将信将疑指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郑重其事:对事情严肃认真。
骤然:突然。
安然无恙:恙,病。安然无恙,平安,没有毛病。本课指碗还是好好的,并没有破。
如释重负:释,放下。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通过亲自试验,发现了“外婆”关于“摘打碗碗花会打碗”的说法是错误的。)
4.浏览课文,理清层次。
(1)课文先写了什么?在文中属于第几自然段?(课文先写了“我”家门前不远的水渠旁有一块荒地,荒地里野花灿烂,一茬接一茬。第1自然段讲了这层意思。)
(2)接着讲什么?哪些自然段讲的?(接着讲在灿烂的野花中,有一种新奇、有趣的花,“外婆”叫它打碗碗花,还说谁摘了它,就会打破饭碗,“我”对“外婆”的话将信将疑。第2至4自然段讲了这层意思。)
(3)然后讲什么?哪些自然段讲的?(然后讲“我”做了个试验,发现摘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第5、6自然段讲这个意思。)
(4)最后讲什么?哪个自然段讲的?(最后讲“我”提出疑问,不知道为什么给这种美丽的花起这么个丑恶的名字。第7自然段讲这层意思。)
第二课时
一、从整体入手,指导学法。
1.这篇课文是阅读课,应该怎样学?
(1)紧紧抓住课后思考题进行自学。
(2)采取多种形式练习诵读。
2.自由读全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关于打碗碗花的一件什么事?(板书:我、外婆的话)
3.作者发现的打碗碗花生长在什么地方?在文中的第几自然段?(“我”家门前不远一条水渠旁边的荒地上,第1自然段。)
二、指导阅读,解决课后问题。
1.导读第1自然段。
(1)(配乐)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闭着眼睛想象美丽灿烂的野花图,进入情境。
(2)(配乐)轻声齐读,深入情境。
(3)在这小草和野花的世界里,打碗碗花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第2、3、4段。
2.导读第2至4自然段。
(1)默读课文,哪个自然段回答了课后第一个问题:打碗碗花是什么样的?
(2)投影出示第2段。(略)问题:①这一段有几句话?(两句。)②每句话分别写了什么?(第一句话写了打碗碗花的颜色,第二句话写了打碗碗花的形状。)③什么颜色?(板书:粉白色)给作者感觉是什么?(板书:异样)“异样”是什么意思?打碗花形状“异样”表现在什么地方?(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④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远到近。)
(3)“我”看到这种花发生了怎样的赞叹?齐读“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啊!”
(4)对于这么新奇、有趣又美丽的野花,“外婆”是怎样给“我”介绍的呢?(指名读完整外婆的话。)“外婆”说这番话时的神色是怎样的?(板书:严肃郑重其事)“郑重其事”什么意思?这里指“外婆”对什么事情严肃认真?(外婆认为“谁摘了打碗花,谁就会打破碗”,她对此严肃认真。)
(5)“我”相信“外婆”的话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板书:将信将疑)“将信将疑”是什么意思?(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为什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有点相信是因为一向很尊敬外婆,觉得外婆说的话不会错;有点怀疑是因为从来没听说过有专门让人打破饭碗的花。)
(6)小结。
“外婆”把“我”发现的新奇有趣的野花叫打碗花,还说谁摘了它,就会打破饭碗,“我”对外婆的话将信将疑。当“外婆”的警告逐渐淡薄后,好奇心使“我”想看看打碗碗花究竟是怎样让人打破碗的。于是“我”做了些什么呢?
3.导读第5、6自然段。
(1)同桌共同学习第6自然段。学习提纲:
①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是什么意思?讲了几个意思?(三个意思。第一句讲“我”瞒着外婆偷偷摘了一朵打碗花藏在衣兜里。第二、三句讲吃饭时由紧张到轻松的心理变化过程。第四、五句讲“我”的重大发现:“打碗花——不打碗”。)
②画出表示“我”的动作的词。(用“。”)
(“背着”“摘”“藏”“端”“一声不吭地嚼”“紧张”“怕”“如释重负”)(板书前三个)
“如释重负”什么意思?“安然无恙”呢?
③当我通过亲自实验发现了打碗花并不打碗后,对外婆关于打碗花的话又是什么态度?(板书:不肯听信)
④这段话讲什么意思?
(2)检查互学情况。
(3)“我”通过实验解决了先前的一个疑问但始终不明白的还有一个问题。
4.齐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深化。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打碗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板书:可爱、美丽)正因为它的美丽、可爱,“我”才喜爱它(板书:喜爱);也正因为它的美丽可爱,“我”没有轻信外婆的话。于是“我”通过亲自试验,发现外婆的话是假的。我们通常把古人留下的没有科学依据的现象,叫做“迷信传说”。(板书:迷信传说)“我”没有轻信迷信传说,就说明“我”有什么样的精神?(板书:敢于探索、敢于怀疑)是不是老人说的话都不可信呢?老年人生活经验丰富,他们的许多话其实都是有道理的。
2.读了这一课,你想到了什么?
附:板书◆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 第2篇
教学要求:
1.培养孩子善良的情感,善于探究的品质。
2.理解并掌握本课“将信将疑、郑重其事、一声不吭、安然无
恙、如释重负、自信不疑”等词汇。
3.理解课文,能表情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预习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内容。围绕“将信将疑”读懂、读好第一部分。
(一)
师:(揭示课题)打碗碗花,见到过吗?
生:没有,我们这儿没有。
师:我也没见过,读读课文,说说那是一种怎样的花。
生:读:“那花生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只浅浅的小碗。那‘碗’底……”
师:大概是怎么一种花,我们来画画,会吗?
生:(生画,教师巡视,与生交流。)
师:你们画得和书上的插图差不多,来,读读,赞美它I
生:——“多么神奇、多么有趣的花啊!”
师:这么神奇,有趣的花,却有一个坏名声,让人……
生:(生接)打破碗!
师:是啊,你信吗?
生:(齐)不信!
师:因为你们是知道“结果”了,可小作者当时是—
生:“将信将疑”。
师:什么叫“将信将疑”?
生:就是有点相信,也有点不相信。
师:读读课文,看看哪些语句是说明她相信的,哪些语句是说明她不信的!我们边读边划,行吗?
(自学,教师巡查,辅导困难生。)
师:可以讨论吗?哪些地方说明“我”是相信的?
生:我觉得外婆的态度证明,那“花”绝对是要打破碗的。
第一句是:急忙拉住我,连声说:‘不能摘……”’
师:对,你能学着外婆的样子说说吗?
生:(学)
师:像吗?“急忙拉住我,连声说”读出来了吗?
生:(齐读)
师:外婆那么紧张,肯定是真的[
生:还有一句“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
生:还有:“我被吓住了”也说明她相信了。
生:还有:“外婆的神色是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师:什么叫“郑重其事”?(板书)
生: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生:一本正经地对待这件事。
师:对。刚才大家说的这些都证明“我”相信。那么“疑”又表现在哪里?
生:第七段课文全证明“疑”。
“外婆的警告——淡薄了”。
“好奇心强烈地鼓动我。”
生:还有,我的“尝试”。偷偷地将花藏起来。
师:我们来读渎课文,读出我的“将信将疑”。
生:练习。
师:完成作业。
1.打碗碗花是一种( )的花。(多种答案)
2.用“郑重其事”和“将信将疑”说说课文的部分情节。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体会小作者的“善良”,理解并运用“如释重负、安然无恙、自信不疑”等词。
师:我们继续学习《打碗碗花》中“藏花”那一段,是第几段?
生:第8自然段。
师:对,边读,边找出写心情变化的词。
生:(自学,划词)
生:紧张一如释重负——自信不疑
师:是这样吗?
读读写写“我”紧张的语句。(生读)
师:你们研究了哪几个词?
生:“一声不吭”、“担心”、“骤然”。
师:这“骤然”什么意思?(一下子!)
那小作者为什么那么“紧张”,那么“担心”?
生:担心碗打破被外婆骂。
师:仅仅是怕外婆骂?
生:我觉得她担心的是“打碗碗花”真的有那么坏的“心眼”。
师:我想,可能是吧2因为小作者,你,我,我们大家都不希望它有那种坏名声。
生:我从一个词可以证明,小作者很善良,希望这花儿的心灵与外形一样美好。
师:这位同学有一个词用得很好,哪个词?
生:“善良”。
师:你接着往下说——
生:“如释重负”。小作者将打碗碗花的坏名声当作重负,一直压在小小的心上,现在放下来了。
师:哪个词是“放下来”的意思?
生:“释”。
师:对!这是个生字,我们记一记。(书空)
师:出示填空:小作者( )是因为一顿饭吃完,那碗( )(自信不疑,安然无恙)
生:(完成填空,并读词,“恙”)
师:你能自信不疑地告诉大家吗? (朗读指导)
师:能用这些词,用课文的内容写下句子吗?
生:(思考、作业、交流)
生:“打碗碗花,不打碗!”我小小的心如释重负。
生:我的好奇心让我违背了外婆的警告。打碗碗花安然无恙,我如释重负。
生:打碗碗花安然无恙,消除了我的疑虑,我要向人们大声宣告:“打碗碗花,不打碗!”
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头尾两段,继续巩固运用词语,体会小作者的“善良”。
师:我们还没学习第一段呢,读读,想想,这一段主要吗?
生:(读读,划划)
师:你们在研究哪些词句?
生:“荒地”、“野花”。荒地上才有野花。
生:“石人石马”、“怪模怪样”的地方,长出一种野花,挺怪的,增添了神秘感。
生:荒野地上有灿烂的野花,所以是孩子们的乐园,暗示这花本来应该是美好的!
师:你们真会学习,将我要说的全说了。孩子们喜欢大自然,喜欢美丽的野花、喜欢无拘无束的玩耍,我想,作者就是这个意思吧?来,我们将小作者的快乐读出来!
师:读最后一节,你能将作者始终不明白的问题说明白吗?
(生读课文,读出“?”、读出“!”)
师:为什么给“打碗碗花”起这个名。
生:(讨论,并交流)
生:可能是人们为了让花儿开得好,开得盛,不希望人们去采它,有意想出这个名字。
生:可能是因为它的样子像碗,人们想出这个名称。
生:可能这花有毒,人们伯小孩中毒,所以取这个名字吓孩子……
师:大家的分析都很有道理。我去查了一些资料,这花可做杀虫剂,可能是有毒,人们为了让孩子不去采,才想这么个理由,可真委屈它了!
生:我们给它改个名,好吗?
师:行,我们给它写个声明——证明它“不打碗”
作业:1.征名启事。
2.为“打碗碗花”正名。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 第3篇
《打碗碗花》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的教学要求:1.培养孩子善良的情感,善于探究的品质。2.理解并掌握本课“将信将疑、郑重其事、一声不吭、安然无恙、如释重负、自信不疑”等词汇。3.理解课文,能表情朗读课文。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所以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内容。围绕“将信将疑”读懂、读好第一部分。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这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选用“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在教学《打碗碗花》的过程中,我主要抓住“将信将疑”这个词语为切入口,展开对“疑”的是什么和“信”的是什么的激烈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越来越不相信迷信的说法,懂得要敢于提出疑问,要敢于实践和探索,要相信科学。崇尚科学的态度,才能找到科学的真理。也是每位学生所应该具有的求知素养。
新课导入时,我充分利用课件的优势,让学生感悟打碗碗花的新奇、有趣。在此基础上再质疑,“这么新奇、有趣的花却有一个坏名声——会使人打破饭碗,你们信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有了动机,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将成为新课标的亮点。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探究学习过程就是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言之,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赞赏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所以我在教《打碗碗花》过程中,就是这样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的去读课文,去领悟,在“放”中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一次又一次地去体会人物的对话,体会作者对打碗碗花的具体描述,感受语言的神奇瑰丽,内蕴的意味绵长,得到美的感受,情的熏陶。学生在理解、感受中主动进行品词、品句、品味,进行读、听、说、思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一节课下来,自己感觉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希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 第4篇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致意思。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意思。
3、初步感受打碗碗花的清丽。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打碗碗花;板书课题;
问:你想知道打碗碗花哪些事情?
随学生交流相机板书:1、开在哪里?2、是怎样的花?3、为什么叫打碗碗花?4、打不打碗?
二、学生初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找出以上四个问题的答案。
交流1时落实生字“荒”;
交流2时让学生在找到句子后反复朗读并把打碗碗花的样子画下来。
交流3明确因为传说要打破碗,所以叫打碗碗花;
交流4明确打碗碗花不打碗。
三、再读课文,要求:
1、读一句你以为最难读的句子。
2、读一句你以为读得最棒的句子。
3、读出2—4个你认为最难理解的词语,写在白纸上。
4、读懂文章围绕打碗碗花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充分朗读后,逐个进行交流。
四、三读课文。
要求:快速找出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词语,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找得最快。
1、交流,并把这些表示心理变化的词语写在卡片上。(新奇、将信将疑、紧张、如释重负、自信不疑)
2、能为能通过表演来说明你已理解了这些词语。◆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 第5篇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不迷信传说,敢于试验探索的精神。
2、通过重点段的学习,练习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我”怎样通过试验发现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的,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的内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出好引路题的小黑板、投影仪、胶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消化吸收文章中的丰富语汇,学生自学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一、教师引导讲话
同学们见过打碗碗花吗?它又叫小旋花,常春藤、打碗花。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很柔软,靠缠绕在其它植物上生长。有地下茎,叶互生,叶柄较长。花粉红色,呈喇叭形。地下的根状茎含有很多淀粉,提取出来的淀粉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工业生产,花和根状茎可入药。打碗碗花,分布很广,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都能见到。听老人说:谁摘了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文章究竟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思想,我们通过自学努力去理解。
二、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要求:
1、朗读的同学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听的同学要认真,检查一下有无错误。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读后学生评议,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灿烂——色彩鲜艳、明亮耀眼。
异样——样子特别,与普通的不一样。
一茬接一茬——一种野花衰落了,另一种野花又盛开。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毛病。本文指碗还是好好的并没有破。
郑重其事——对事情严肃认真。
将信将疑——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三、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要求:
1、朗读同学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听的同学,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你认为哪些地方应该读出感情?读出什么感情?朗读的同学读得怎样?
读后学生评议、讨论。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通过亲自试验破除了“摘打碗碗花会打破碗的”迷信说法。描写野花灿烂色彩应读出喜爱之情。表示我活泼动作及害怕心理状态的词句都应该读出相应的感情。
四、学生自由地小声朗读
要求:
1、读出作者所表达的各种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条理
(1)共几个自然段?哪自然段至哪自然段是写完整的一件事?
(2)开头段落与结尾段落与中间部分之间的关系怎样?
3、读后讨论
(1)共7个自然段。第2~6自然段写了一件完整的事。
(2)开头段落为了引起下文,因为荒地便成了小草和野花的世界,其中一定有打碗碗花。结尾段落提出疑问,不知为什么这种美丽的花起这么个丑恶的名字。总结全文,写出作者对打碗碗花的情感。
五、学生默读课文,预习以下几个问题
1、理解每一个自然段讲的意思。
2、打碗碗花是什么样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细读。)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体会丰富语汇的意思以及运用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细读课文,理解“我”怎样通过试验发现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的,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练习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学生讨论回答
1、我家门前不远的水渠旁有一块荒地,荒地里野花灿烂,一茬接一茬。
2、写打碗碗花的形状和颜色。
3、盛开的野花中有一种新奇、有趣的花,外婆叫它打碗碗花。
4、外婆说谁摘打碗碗花就会打破饭碗,“我”对外婆的话将信将疑。
5、好奇心鼓动“我”,想要看看打碗碗花究竟是怎样让人打破碗的。
6、我做了个试验,发现摘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
7、提出疑问,不知道为什么给这种美丽的花起这么个丑恶的名字。
二、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打碗碗花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一片粉白色的野花,走近看那花开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这个浅浅的小碗不漏,可以盛东西多么新奇、有趣。
三、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
讨论回答
“我”是怎样发现打碗碗花不打碗的?
1、这自然段共几句话?
回答:共五句。
2、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
(1)“我”摘了一朵打碗碗花藏在衣兜里。
(2)讲“我”吃饭的时候,心里很紧张,担心手里的碗会骤然破裂。
(3)一顿饭吃完,碗安然无恙。
(4)“我”发现外婆“关于打碗碗花的话不可信”。
(5)可以坚信不疑地说:“打碗碗花——不打碗。”
3、用顺接连词(先写……再写……然后写……接着写……最后写……)说一说,“我”是怎样发现打碗碗花不打碗的?
4、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5、讨论回答
(1)注意按事情的发展变化一层一层、一句一句写清楚。
(2)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之间的连锁关系。
四、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要求学生畅所欲言。
主要可能涉及三个方面
1、猜测为什么把这种花叫做打碗碗花?
2、提出自己听到老年人讲过的一些缺乏科学根据的话。
3、会想到自己曾经做过的试验,或是学了《打碗碗花》以后打算对某些问题进行验证试验。
以上三个问题要做正确引导。
五、作业
朗读课文,回答课后1题。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 第6篇
教学要求:
1.培养孩子善良的情感,善于探究的品质。
2.理解并掌握本课“将信将疑、郑重其事、一声不吭、安然无恙、如释重负、自信不疑”等词汇。
3.理解课文,能表情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预习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内容。围绕“将信将疑”读懂、读好第一部分。
(一)
师:(揭示课题)打碗碗花,见到过吗?
生:没有,我们这儿没有。
师:我也没见过,读读课文,说说那是一种怎样的花。
生:读:“那花生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只浅浅的小碗。那‘碗’底……”
师:大概是怎么一种花,我们来画画,会吗?
生:(生画,教师巡视,与生交流。)
师:你们画得和书上的插图差不多,来,读读,赞美它I
生:——“多么神奇、多么有趣的花啊!”
师:这么神奇,有趣的花,却有一个坏名声,让人……
生:(生接)打破碗!
师:是啊,你信吗?
生:(齐)不信!
师:因为你们是知道“结果”了,可小作者当时是—
生:“将信将疑”。
师:什么叫“将信将疑”?
生:就是有点相信,也有点不相信。
师:读读课文,看看哪些语句是说明她相信的,哪些语句是说明她不信的!我们边读边划,行吗?
(自学,教师巡查,辅导困难生。)
师:可以讨论吗?哪些地方说明“我”是相信的?
生:我觉得外婆的态度证明,那“花”绝对是要打破碗的。
第一句是:急忙拉住我,连声说:‘不能摘……”’
师:对,你能学着外婆的样子说说吗?
生:(学)
师:像吗?“急忙拉住我,连声说”读出来了吗?
生:(齐读)
师:外婆那么紧张,肯定是真的[
生:还有一句“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
生:还有:“我被吓住了”也说明她相信了。
生:还有:“外婆的神色是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师:什么叫“郑重其事”?(板书)
生: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生:一本正经地对待这件事。
师:对。刚才大家说的这些都证明“我”相信。那么“疑”又表现在哪里?
生:第七段课文全证明“疑”。
“外婆的警告——淡薄了”。
“好奇心强烈地鼓动我。”
生:还有,我的“尝试”。偷偷地将花藏起来。
师:我们来读渎课文,读出我的“将信将疑”。
生:练习。
师:完成作业。
1.打碗碗花是一种()的花。(多种答案)
2.用“郑重其事”和“将信将疑”说说课文的部分情节。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体会小作者的“善良”,理解并运用“如释重负、安然无恙、自信不疑”等词。
师:我们继续学习《打碗碗花》中“藏花”那一段,是第几段?
生:第8自然段。
师:对,边读,边找出写心情变化的词。
生:(自学,划词)
生:紧张一如释重负——自信不疑
师:是这样吗?
读读写写“我”紧张的语句。(生读)
师:你们研究了哪几个词?
生:“一声不吭”、“担心”、“骤然”。
师:这“骤然”什么意思?(一下子!)
那小作者为什么那么“紧张”,那么“担心”?
生:担心碗打破被外婆骂。
师:仅仅是怕外婆骂?
生:我觉得她担心的是“打碗碗花”真的有那么坏的“心眼”。
师:我想,可能是吧2因为小作者,你,我,我们大家都不希望它有那种坏名声。
生:我从一个词可以证明,小作者很善良,希望这花儿的心灵与外形一样美好。
师:这位同学有一个词用得很好,哪个词?
生:“善良”。
师:你接着往下说——
生:“如释重负”。小作者将打碗碗花的坏名声当作重负,一直压在小小的心上,现在放下来了。
师:哪个词是“放下来”的意思?
生:“释”。
师:对!这是个生字,我们记一记。(书空)
师:出示填空:小作者()是因为一顿饭吃完,那碗()(自信不疑,安然无恙)
生:(完成填空,并读词,“恙”)
师:你能自信不疑地告诉大家吗? (朗读指导)
师:能用这些词,用课文的内容写下句子吗?
生:(思考、作业、交流)
生:“打碗碗花,不打碗!”我小小的心如释重负。
生:我的好奇心让我违背了外婆的警告。打碗碗花安然无恙,我如释重负。
生:打碗碗花安然无恙,消除了我的疑虑,我要向人们大声宣告:“打碗碗花,不打碗!”
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头尾两段,继续巩固运用词语,体会小作者的“善良”。
师:我们还没学习第一段呢,读读,想想,这一段主要吗?
生:(读读,划划)
师:你们在研究哪些词句?
生:“荒地”、“野花”。荒地上才有野花。
生:“石人石马”、“怪模怪样”的地方,长出一种野花,挺怪的,增添了神秘感。
生:荒野地上有灿烂的野花,所以是孩子们的乐园,暗示这花本来应该是美好的!
师:你们真会学习,将我要说的全说了。孩子们喜欢大自然,喜欢美丽的野花、喜欢无拘无束的玩耍,我想,作者就是这个意思吧?来,我们将小作者的快乐读出来!
师:读最后一节,你能将作者始终不明白的问题说明白吗?
(生读课文,读出“?”、读出“!”)
师:为什么给“打碗碗花”起这个名。
生:(讨论,并交流)
生:可能是人们为了让花儿开得好,开得盛,不希望人们去采它,有意想出这个名字。
生:可能是因为它的样子像碗,人们想出这个名称。
生:可能这花有毒,人们伯小孩中毒,所以取这个名字吓孩子……
师:大家的分析都很有道理。我去查了一些资料,这花可做杀虫剂,可能是有毒,人们为了让孩子不去采,才想这么个理由,可真委屈它了!
生:我们给它改个名,好吗?
师:行,我们给它写个声明——证明它“不打碗”
作业:1.征名启事。
2.为“打碗碗花”正名。◆[2000-10-31]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 第7篇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将信将疑”、“自信不疑”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2.读懂课文最后一小节,练习说话。
3.与科常相联系,让学生了解有关花的命名方法。
4.学习文中“我”对事物好奇,勇于探求的精神;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探究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网页下载。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媒体出示课题,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或课文中的词句来介绍一下打碗碗花。
2.朗读全文。
3.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阅读重点语句,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1.出示:
(1)我将信将疑地看着外婆,她脸上的神色是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2)如果她再提起,我可以自信不疑地回答:“打碗碗花--不打碗!”
2.用学过的方法重点理解“将信将疑”、“自信不疑”。
复习理解词语的方法:查字典;联系已有的旧知识理解词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围绕词语提几个问题,然后理解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将信将疑”
(1)用已有知识理解“信”、“疑”。
听记有关“将”的解释,理解“将”,整体理解词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提几个问题,理解“将信将疑”在文中的含义。
相信什么?怀疑什么?为什么相信?为什么怀疑?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指导朗读。
通过阅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帮助理解该词的含义。
理解“自信不疑”
学法同上。
小结;通过对这两个词的深入理解,我们读懂了小女孩怎样从将信将疑到自信不疑的过程,体现了她不轻信别人,敢于怀疑,非把事物弄明白不可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三.阅读课文最后一小节,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1.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
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话有几层意思?这时候,小女孩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指导朗读这一节,读出语气。
2.小组讨论:人们为什么给这么美丽可爱的花起了这样一个怪名字?
小组合作;给打碗碗花取个好听的名字,并说明理由。
3.交流。
小结:我们读懂了课文,猜想了“打碗碗花”这个怪名字的由来,还动脑筋给它取了好多好听的名字,收获真不少。
四.跨学科综合学习
学生分组上网,认识各种花卉,了解花卉取名的一些规律。
五.说话练习
模仿课文最后一小节(一问句一叹句),进行说话训练。
说话内容:
(1)老人们常把月食说成是“天狗吃月亮”(多媒体出示月食形成图和训练句式)
(2)麦粒肿俗称偷针眼,有人说这是因为偷了别人的针才生这种病的。
六.布置研究性长期作业和课后练习
1.生活中,人们对一些现象有迷信说法和不合理的解释:
(1)看到公鸡学母鸡叫不吉利;
(2)突然打喷嚏,是有人在想你……
像这一类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想不想像课文中的小女孩
那样去弄明白呢?请你找个感兴趣的问题去调查研究,把过程和结论告诉大家。
2.完成课后练习--4.把句子写具体。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 第8篇
【应知应会】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不迷信传说,敢于试验探索的精神。
2.通过读懂每段话,理解内容,受到启发。
【重点难点例析】
理解“我”怎样通过试验发现摘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的,并从中受到启发。
例如,第六自然段讲了试验的经过和结果,共五句话。第一句讲“我”摘了一朵打碗碗花藏在衣兜里。第二句讲吃饭的时候心里很紧张,担心手中的碗会骤然破裂。第三句讲一顿饭吃完,碗安然无恙,“我”如释重负。“我”做试验时,对摘了打碗碗花会打破碗的说ń沤桑p耐肟赡芑嵬蝗黄屏眩那槭墙粽诺模痪匝椋艘陕牵靼琢耸虑檎嫦啵醯们崴捎淇欤运怠叭缡椭馗骸薄5谒木浣卜⑾滞馄殴赜诖蛲胪牖ǖ幕安豢尚牛坏谖寰浣部梢约嵝挪灰傻厮担骸按蛲胪牖ā淮蛲耄 闭飧鼋崧凼峭ü鬃允匝榈玫降模钥梢约嵝挪灰傻厮怠?lt;br>
【课课练】
a 组
一、读读写写。
附近—— 灿烂—— 怪模怪样——
急忙—— 竞赛—— 将信将疑——
坚信不疑—— 郑重其事——
如释重负—— 安然无恙——
二、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
三、区别组词。
四、根据意思写出本课词语。
1.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
2.没有受到损伤或没有发生意外,一切安好。( )
3.就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
4.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形容对事情的态度严肃认真。
五、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打碗碗花”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组
一、查字典,填表。
二、给本课的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
三、选字填空。
四、给下面一段文字加标点。
但是我始终不明白 人们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丑恶的名字加给它呢 要知道 它原是一种可爱的美丽的花啊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 第9篇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荒、芜、茬、摘、肃、吭、忐、忑、恙;积累8个词语:荒芜、严肃、始终、鼓动、一声不吭、将信将疑、忐忑不安、安然无恙。会写6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的意思。
3、学习尝试从某个角度提出问题。
4、通过学习,懂得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事物,增强探究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媒体出示一组花的图片
师:小朋友,在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形态不同、色彩各异的花。你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
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种花。 媒体出示“打碗碗花”图,学生说说这花长得什么样。
师:这就是打碗碗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篇和打碗碗花有关的课文。 出示课题,齐读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可能有:打碗碗花是怎么样的花?它为什么叫打碗碗花?它真的会让人打破饭碗吗?)
4、出示有关打碗碗花的补充资料,师简介打碗碗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出示自学提示;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2)自学生字、新词,用你喜欢的方法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的意思。
(3)对课文里不明白的地方,在边上打个“?”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3、学生尝试提出问题。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第一小节
师:打碗碗花生长在哪里?课文第一小节告诉我们了。谁来读?
1、指名读第一小节,学习生字:荒 芜 茬。 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有哪些要提醒大家的?
音:“荒”是三拼音,“茬”是翘舌音。 形:“荒”字不要多加一点。 师归纳:这三个字都是草字头,草字头的字大多和植物有关。
2、理解“荒芜”的意思。找找近义词:荒芜——荒凉 3、齐读第一小节。
学习第二小节
师:那打碗碗花到底是怎样一种花呢?课文是怎样介绍的?
1、轻声读课文第二小节,找到描写打碗碗花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来,读一读。
2、交流句子,媒体出示: 那花生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呢。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呀!
(1)指名读句子,理解“异样”的意思。
(2) 为什么说这花异样呢?
师:看到这么新奇、有趣的花,我忍不住要去摘它。可是,外婆却一把拉住我,不让我摘,这是为什么呢?
学习三、四小节
1、在课文中找到外婆说的话,用曲线划出来,读一读。
2、交流划出的句子
(1)指名读句子。 谁知,外婆一把拉住我,连声说:“不能摘,不能摘,那是打碗碗花。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
(2)学习生字:摘、肃。
(3)指导朗读句子,读出紧张的语气。
(4)齐读句子。
4、听了外婆的话,“我”的反应是怎样的?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1)交流划出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被吓住了,将信将疑地看着外婆。外婆的神色是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2)读了句子,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将信将疑”是什么意思?我“信”什么,“疑”什么?„„)
(3)出示媒体:想一想、说一说 外婆说:“ 。”我对这话将信将疑,有点相信是因为 ;但感到疑惑的是。
(4)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师:虽然外婆的话当时吓住了我,但强烈的好奇心却鼓动着我去搞清打碗碗花究竟是不是真的会让人打破碗。于是,在一次吃饭的时候,我悄悄地将一束打碗碗花藏在衣袋里。这样的滋味可不好受啊。
学习第六小节
1、轻声读第六小节,想想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一起解决?
2、学生质疑,交流提出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忐忑不安?
3、出示句子: 吃饭的时候,我把一束打碗碗花藏在衣袋里,端起碗,一声不吭地吃着饭。我的心忐忑不安,真担心手里的碗像变戏法那样,突然间就碎了。
(1)轻声读句子,学习生字:忐、忑
(2)理解“忐忑不安”的意思及“忐忑不安”的原因。
(3)指导读句子,读出紧张、不安的语气。
3、师:但一顿饭下来,那碗却安然无恙 ,现在,我可以自信不疑地说:“打碗碗花不打碗!” 出示句子:但一顿饭吃完,那碗却安然无恙,丝毫也没有要破的样子。啊,打碗碗花——不打碗!
(1)指名读句子,思考:“安然无恙”是什么意思?
(2)归纳三个心字底的字:忐、忑、恙,复习学过的心字底的字。 媒体出示:您、思、想、念、忠、怒、忘、急
(3)比赛读句子,读出自信的语气。
(4)齐读句子。
四、总结全文,复习巩固
1、齐读全文,说说我对打碗碗花的认识前后有什么变化? 板书:将信将疑 自信不疑 (怕打破碗) (不打碗)
2、为什么我对打碗碗花的认识会前后不一样呢?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一下。
3、交流。
4、师小结: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懂得了,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对自己怀疑的事物一定要去探究,弄个明白。这样,你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出示句子: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如果有怀疑,一定要去探究,弄个明白。
5、识字小火车:齐读生字、词语。
6、指导写字: 独体字:肃 (注意字的间距要靠拢些,当中一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上下结构:恙 (心字底占田字格的三分之一的位置,卧钩要平。) 左右结构:吭 (口子旁占田字格的三分之一。)
六、拓展、作业
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词语:荒芜、严肃、始终、鼓动、一声不吭、将信将疑、忐忑不安、安然无恙 3、书面完成填空练习。 外婆说:“ 。”我对这话将信将疑,有点相信是因为 ;但感到疑惑的是 。
拓展(任选一题)
1、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你对什么说法是将信将疑的呢?你又是怎么做的呢?找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用你的彩笔画一种你喜欢的有趣的植物,说说它名字的由来和喜欢它的理由。
附板书:
打碗碗花
将信将疑 自信不疑
(怕打破碗) (不打碗)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 第10篇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不迷信传说,敢于试验探索的精神。
2.通过重点段的学习,练习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我”怎样通过试验发现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的,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的内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出好引路题的小黑板、投影仪、胶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消化吸收文章中的丰富语汇,学生自学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一、教师引导讲话
同学们见过打碗碗花吗?它又叫小旋花,常春藤、打碗花。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很柔软,靠缠绕在其它植物上生长。有地下茎,叶互生,叶柄较长。花粉红色,呈喇叭形。地下的根状茎含有很多淀粉,提取出来的淀粉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工业生产,花和根状茎可入药。打碗碗花,分布很广,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都能见到。听老人说:谁摘了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文章究竟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思想,我们通过自学努力去理解。
二、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要求:
(一)朗读的同学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听的同学要认真:检查一下有无错误。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读后学生评议,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灿烂——色彩鲜艳、明亮耀眼。
异样——样子特别,与普通的不一样。
一茬接一茬——一种野花衰落了,另一种野花又盛开。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毛病。本文指碗还是好好的并没有破。
郑重其事——对事情严肃认真。
将信将疑——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三、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要求:
(一)朗读同学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听的同学: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你认为哪些地方应该读出感情?读出什么感情?朗读的同学读得怎样?
读后学生评议、讨论。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通过亲自试验破除了“摘打碗碗花会打破碗的”迷信说法。描写野花灿烂色彩应读出喜爱之情。表示我活泼动作及害怕心理状态的词句都应该读出相应的感情。
四、学生自由地小声朗读
要求:
(一)读出作者所表达的各种思想感情。
(二)理清文章的条理:
1.共几个自然段?哪自然段至哪自然段是写完整的一件事?
2.开头段落与结尾段落与中间部分之间的关系怎样?
读后讨论:
1.共7个自然段。第2~6自然段写了一件完整的事。
2.开头段落为了引起下文,因为荒地便成了小草和野花的世界,其中一定有打碗碗花。结尾段落提出疑问,不知为什么这种美丽的花起这么个丑恶的名字。总结全文,写出作者对打碗碗花的情感。
五、学生默读课文,预习以下几个问题
(一)理解每一个自然段讲的意思。
(二)打碗碗花是什么样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细读。)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体会丰富语汇的意思以及运用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细读课文,理解“我”怎样通过试验发现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的,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练习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学生讨论回答:
第1自然段:我家门前不远的水渠旁有一块荒地,荒地里野花灿烂,一茬接一茬。
第2自然段:写打碗碗花的形状和颜色。
第3自然段:盛开的野花中有一种新奇、有趣的花,外婆叫它打碗碗花。
第4自然段:外婆说谁摘打碗碗花就会打破饭碗,“我”对外婆的话将信将疑。
第5自然段:好奇心鼓动“我”,想要看看打碗碗花究竟是怎样让人打破碗的。
第6自然段:我做了个试验,发现摘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
第7自然段:提出疑问,不知道为什么给这种美丽的花起这么个丑恶的名字。
二、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打碗碗花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
一片粉白色的野花,走近看那花开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这个浅浅的小碗不漏,可以盛东西多么新奇、有趣。
三、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
讨论回答:
“我”是怎样发现打碗碗花不打碗的?
(一)这自然段共几句话?
回答:共五句。
(二)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
第一句:“我”摘了一朵打碗碗花藏在衣兜里。
第二句:讲“我”吃饭的时候,心里很紧张,担心手里的碗会骤然破裂。
第三句:一顿饭吃完,碗安然无恙。
第四句:“我”发现外婆“关于打碗碗花的话不可信”。
第五句:可以坚信不疑地说:“打碗碗花——不打碗。”
(三)用顺接连词(先写……再写……然后写……接着写……最后写……)说一说,“我”是怎样发现打碗碗花不打碗的?
(四)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讨论回答:
1.注意按事情的发展变化一层一层、一句一句写清楚。
2.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之间的连锁关系。
四、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要求学生畅所欲言。
主要可能涉及三个方面:
(一)猜测为什么把这种花叫做打碗碗花?
(二)提出自己听到老年人讲过的一些缺乏科学根据的话。
(三)会想到自己曾经做过的试验,或是学了《打碗碗花》以后打算对某些问题进行验证试验。
以上三个问题要做正确引导。
五、作业
朗读课文,回答课后1题。
板书设计◆[2003-12-6]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 第11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如释重负、安然无恙”等词的意思。理解小作者摘、藏打碗碗花后的心情变化。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能力。
情感目标:进一步体会小作者的善良。初步培养遇到问题,敢于探索和实践,相信科学,不迷信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小作者摘、藏打碗碗花后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学习第8自然段。
1、我们今天学习《打碗碗花》中“藏花”那一段,是第几段? (第8自然段。)
请大家边读边找出写心情变化的词。
(自学,划词)
2、交流(紧张一如释重负--自信不疑)
3、读读写写“我”紧张的语句。(生读)
你们研究了哪几个词? (“一声不吭、担心、骤然”。)
4、这“骤然”什么意思?(一下子!)
那小作者为什么那么“紧张”,那么“担心”? (1、担心碗打破被外婆骂。2、她担心的是"打碗碗花"真的有那么坏的"心眼"。
5、2(因为小作者,你,我,我们大家都不希望它有那种坏名声。)
6、你从中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小作者?(小作者很善良,希望这花儿的心灵与外形一样美好。)
7、你还可以从哪里她很善良?
“如释重负”。小作者将打碗碗花的坏名声当作重负,一直压在小小的心上,现在放下来了。
哪个词是“放下来”的意思? (“释”。)(书空)
出示填空:小作者是因为一顿饭吃完,那碗(如释重负安然无恙)
(完成填空,并读词,“恙”)
你能自信不疑地告诉大家吗? (朗读指导)
8、能用(如释重负、安然无恙)等词联系课文的内容写句子吗?
(思考、作业、交流)
例:“打碗碗花,不打碗!”我小小的心(如释重负)。
我的好奇心让我违背了外婆的警告。打碗碗花不打碗让我如释重负。
打碗碗花安然无恙,消除了我的疑虑,我要自信不疑地向人们大声宣告:“打碗碗花,不打碗!”
二、学习第一段。
我们还没学习第一段呢,读读,想想,这一段主要吗?
交流汇报
(1、“荒地”、“野花”。荒地上才有野花。2、“石人石马”、“怪模怪样”的地方,长出一种野花,挺怪的,增添了神秘感。3、荒野地上有灿烂的野花,所以是孩子们的乐园,暗示这花本来应该是美好的!
小结:你们真会学习,将我要说的全说了。孩子们喜欢大自然,喜欢美丽的野花、喜欢无拘无束的玩耍,我想,作者就是这个意思吧。来,我们将小作者的快乐读出来!
三、学习最后一段。
1、读最后一节,你能将作者始终不明白的问题说明白吗?
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讨论交流
应用“赞美的语气”来读,因为打碗碗花是那样美丽、可爱;
应用“惋惜的语气”来读,因为美丽的打碗碗花人们却给了它一个怪名字;
应用“疑问的语气”读;
应用“伤心的语气”读----
2、为什么给“打碗碗花”起这个名。
(讨论,并交流)
(1、可能是人们为了让花儿开得好,开得盛,不希望人们去采它,有意想出这个名字。2、可能是因为它的样子像碗,人们想出这个名称。3、可能这花有毒,人们伯小孩中毒,所以取这个名字吓孩子……
3、大家的分析都很有道理。大家的想象很丰富,到底什么原因呢?我们可以去查查资料。
4、我们给它改个名,好吗?
我们给它写个声明--证明它“不打碗”
四、作业:
为打碗碗花写一个声明。题目为《我的声明》。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将信将疑”、“自信不疑”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2.读懂课文最后一小节,练习说话。
3.与科常相联系,让学生了解有关花的命名方法。
4.学习文中“我”对事物好奇,勇于探求的精神;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探究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网页下载。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媒体出示课题,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或课文中的词句来介绍一下打碗碗花。
2.朗读全文。
3.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阅读重点语句,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1.出示:
(1)我将信将疑地看着外婆,她脸上的神色是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2)如果她再提起,我可以自信不疑地回答:“打碗碗花--不打碗!”
2.用学过的方法重点理解“将信将疑”、“自信不疑”。
复习理解词语的方法:查字典;联系已有的旧知识理解词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围绕词语提几个问题,然后理解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将信将疑”
(1)用已有知识理解“信”、“疑”。
听记有关“将”的解释,理解“将”,整体理解词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提几个问题,理解“将信将疑”在文中的含义。
相信什么?怀疑什么?为什么相信?为什么怀疑?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指导朗读。
通过阅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帮助理解该词的含义。
#理解“自信不疑”
学法同上。
小结;通过对这两个词的深入理解,我们读懂了小女孩怎样从将信将疑到自信不疑的过程,体现了她不轻信别人,敢于怀疑,非把事物弄明白不可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三.阅读课文最后一小节,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1.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
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话有几层意思?这时候,小女孩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指导朗读这一节,读出语气。
2.小组讨论:人们为什么给这么美丽可爱的花起了这样一个怪名字?
小组合作;给打碗碗花取个好听的名字,并说明理由。
3.交流。
小结:我们读懂了课文,猜想了“打碗碗花”这个怪名字的由来,还动脑筋给它取了好多好听的名字,收获真不少。
四.跨学科综合学习
学生分组上网,认识各种花卉,了解花卉取名的一些规律。
五.说话练习
模仿课文最后一小节(一问句一叹句),进行说话训练。
说话内容:
(1)老人们常把月食说成是“天狗吃月亮”(多媒体出示月食形成图和训练句式)
(2)麦粒肿俗称偷针眼,有人说这是因为偷了别人的针才生这种病的。
六.布置研究性长期作业和课后练习
1.生活中,人们对一些现象有迷信说法和不合理的解释:
(1)看到公鸡学母鸡叫不吉利;
(2)突然打喷嚏,是有人在想你……
像这一类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想不想像课文中的小女孩
那样去弄明白呢?请你找个感兴趣的问题去调查研究,把过程和结论告诉大家。
2.完成课后练习--4.把句子写具体。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 第12篇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善良的情感,善于探究的品质。
2.理解并掌握本课“将信将疑、郑重其事、一声不吭、安然无恙、如释重负、自信不疑”等词汇。
3.理解课文,能表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几个感叹句。
教学难点:
有关词句的理解。
教学准备:
投影、插图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出示课题),谁来读读课题?(指多名学生读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学生自学课文。
三、交流
1.通过刚才的读,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句子
走到近处,我才看清那花长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那“碗”底还滚动着夜里的露珠。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啊!
什么叫异样?你从哪儿感受到打碗碗花长得十分异样?
(色:好看,粉中透红;形:像碗,连在一起;趣:碗底露珠)
指导朗读句子。
3.展示打碗碗花图片,交流
打碗碗花是一种的花?
四、研究“将信将疑”和“自信不疑”部分。
什么叫将信将疑?什么叫自信不疑?小作者的态度为什么前后会有那么大的变化?
1.研究“将信将疑”部分。
自由读课文,找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作者是信的?从哪些地方看出小作者是疑的?可以圈圈划划,也可小声讨论。
2.研读以下句子
(1)外婆急忙拉住我,连声说:“不能摘,不能摘,那是打碗碗花!”
(抓住“急忙、连声、拉和感叹号理解并朗读。)
(2)“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
(3)外婆的神色是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什么叫“郑重其事”?你能郑重其事地读读外婆说的话吗?
(4)花里头有好看和不怎么好看的,有鲜艳和不怎么鲜艳的,可我从来没听说有专门让人打破饭碗的。
(反复指导朗读,体会作者将信将疑的心理。)
3.还有说明小作者“信”或“疑”的地方吗?
五、“自信不疑”部分。
引:外婆的行为、语言让我觉得打碗碗花会让人打破饭碗,后来为什么又怎么知道不会打碗,而且是‘自信不疑’”?
研究“自信不疑”部分。(即实验部分)
(抓住一声不吭、骤然、紧张等词理解)
什么叫一声不吭?原因是——?
什么叫安然无恙?什么叫如释重负?你怎么知道的?
现在,让我们替小作者一起告诉大家:“打碗碗花,不打碗!”
(朗读指导)
学到这儿,我们还留下什么问题没解决?
既然“打碗碗花,不打碗!”为什么给它起这个名?我们能不能给它改个名,证明它“不打碗”,或者为“打碗碗花”写个正名启示。
板书设计:打碗碗花
打碗?不打碗!
将信将疑 自信不疑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 第13篇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不迷信传说,敢于试验探索的精神。
2.通过重点段的学习,练习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我”怎样通过试验发现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的,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的内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出好引路题的小黑板、投影仪、胶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消化吸收文章中的丰富语汇,学生自学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一、教师引导讲话
同学们见过打碗碗花吗?它又叫小旋花,常春藤、打碗花。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很柔软,*缠绕在其它植物上生长。有地下茎,叶互生,叶柄较长。花粉红色,呈喇叭形。地下的根状茎含有很多淀粉,提取出来的淀粉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工业生产,花和根状茎可入药。打碗碗花,分布很广,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都能见到。听老人说:谁摘了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文章究竟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思想,我们通过自学努力去理解。
二、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要求:
(一)朗读的同学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听的同学要认真:检查一下有无错误。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读后学生评议,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灿烂——色彩鲜艳、明亮耀眼。
异样——样子特别,与普通的不一样。
一茬接一茬——一种野花衰落了,另一种野花又盛开。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毛病。本文指碗还是好好的并没有破。
郑重其事——对事情严肃认真。
将信将疑——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三、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要求:
(一)朗读同学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听的同学: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你认为哪些地方应该读出感情?读出什么感情?朗读的同学读得怎样?
读后学生评议、讨论。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通过亲自试验破除了“摘打碗碗花会打破碗的”迷信说法。描写野花灿烂色彩应读出喜爱之情。表示我活泼动作及害怕心理状态的词句都应该读出相应的感情。
四、学生自由地小声朗读
要求:
(一)读出作者所表达的各种思想感情。
(二)理清文章的条理:
1.共几个自然段?哪自然段至哪自然段是写完整的一件事?
2.开头段落与结尾段落与中间部分之间的关系怎样?
读后讨论:
1.共7个自然段。第2~6自然段写了一件完整的事。
2.开头段落为了引起下文,因为荒地便成了小草和野花的世界,其中一定有打碗碗花。结尾段落提出疑问,不知为什么这种美丽的花起这么个丑恶的名字。总结全文,写出作者对打碗碗花的情感。
五、学生默读课文,预习以下几个问题
(一)理解每一个自然段讲的意思。
(二)打碗碗花是什么样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细读。)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体会丰富语汇的意思以及运用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细读课文,理解“我”怎样通过试验发现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的,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练习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学生讨论回答:
第1自然段:我家门前不远的水渠旁有一块荒地,荒地里野花灿烂,一茬接一茬。
第2自然段:写打碗碗花的形状和颜色。
第3自然段:盛开的野花中有一种新奇、有趣的花,外婆叫它打碗碗花。
第4自然段:外婆说谁摘打碗碗花就会打破饭碗,“我”对外婆的话将信将疑。
第5自然段:好奇心鼓动“我”,想要看看打碗碗花究竟是怎样让人打破碗的。
第6自然段:我做了个试验,发现摘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
第7自然段:提出疑问,不知道为什么给这种美丽的花起这么个丑恶的名字。
二、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打碗碗花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
一片粉白色的野花,走近看那花开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这个浅浅的小碗不漏,可以盛东西多么新奇、有趣。
三、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
讨论回答:
“我”是怎样发现打碗碗花不打碗的?
(一)这自然段共几句话?
回答:共五句。
(二)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
第一句:“我”摘了一朵打碗碗花藏在衣兜里。
第二句:讲“我”吃饭的时候,心里很紧张,担心手里的碗会骤然破裂。
第三句:一顿饭吃完,碗安然无恙。
第四句:“我”发现外婆“关于打碗碗花的话不可信”。
第五句:可以坚信不疑地说:“打碗碗花——不打碗。”
(三)用顺接连词(先写……再写……然后写……接着写……最后写……)说一说,“我”是怎样发现打碗碗花不打碗的?
(四)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讨论回答:
1.注意按事情的发展变化一层一层、一句一句写清楚。
2.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之间的连锁关系。
四、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要求学生畅所欲言。
主要可能涉及三个方面:
(一)猜测为什么把这种花叫做打碗碗花?
(二)提出自己听到老年人讲过的一些缺乏科学根据的话。
(三)会想到自己曾经做过的试验,或是学了《打碗碗花》以后打算对某些问题进行验证试验。
以上三个问题要做正确引导。
五、作业
朗读课文,回答课后1题。
板书设计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 第14篇
一、教学内容:21.打碗碗花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善良的情感,善于探究的品质。
2.理解并掌握本课“将信将疑、郑重其事、一声不吭、安然无恙、如释重负、自信不疑”等词汇。
3.理解课文,能表情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几个感叹句。
难点:有关词句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投影、插图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出示课题),谁来读读课题?(指多名学生读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学生自学课文。
三、交流:
1.通过刚才的读,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句子:
走到近处,我才看清那花长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那“碗”底还滚动着夜里的露珠。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啊!
什么叫异样?你从哪儿感受到打碗碗花长得十分异样?
(色:好看,粉中透红;形:像碗,连在一起;趣:碗底露珠)
指导朗读句子。
3.展示打碗碗花图片,交流:
打碗碗花是一种的花?
四、研究“将信将疑”和“自信不疑”部分。
什么叫将信将疑?什么叫自信不疑?小作者的态度为什么前后会有那么大的变化?
1.研究“将信将疑”部分。
自由读课文,找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作者是信的?从哪些地方看出小作者是疑的?可以圈圈划划,也可小声讨论。
2.研读以下句子:
(1)外婆急忙拉住我,连声说:“不能摘,不能摘,那是打碗碗花!”
(抓住“急忙、连声、拉和感叹号理解并朗读。)
(2)“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
(3)外婆的神色是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什么叫“郑重其事”?你能郑重其事地读读外婆说的话吗?
(4)花里头有好看和不怎么好看的,有鲜艳和不怎么鲜艳的,可我从来没听说有专门让人打破饭碗的。
(反复指导朗读,体会作者将信将疑的心理。)
3.还有说明小作者“信”或“疑”的地方吗?
五、“自信不疑”部分。
引:外婆的行为、语言让我觉得打碗碗花会让人打破饭碗,后来为什么又怎么知道不会打碗,而且是‘自信不疑’”?
研究“自信不疑”部分。(即实验部分)
(抓住一声不吭、骤然、紧张等词理解)
什么叫一声不吭?原因是——?
什么叫安然无恙?什么叫如释重负?你怎么知道的?
现在,让我们替小作者一起告诉大家:“打碗碗花,不打碗!”
(朗读指导)
学到这儿,我们还留下什么问题没解决?
既然“打碗碗花,不打碗!”为什么给它起这个名?我们能不能给它改个名,证明它“不打碗”,或者为“打碗碗花”写个正名启示。
板书设计: 打碗碗花
打碗? 不打碗!
将信将疑 自信不疑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 第15篇
教学目标 :
1、能独立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结合课文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里描写“肃、吭、忐、忑、芜”。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尝试提问。
3、通过学习,懂得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事物,有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
1 、识记9个生字,在语境中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的意思。学习书写汉字“肃、吭、忐、忑、恙、芜”。
2、 尝试提问,有探究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图(喇叭花 鸡冠花 ) 图上分别是什么花?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出示图:打碗碗花
2.根据课题质疑。
这种花究竟生活在哪里?究竟是怎样的花?这么新奇有趣的花,却有一个那么怪的名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相信大家读了课文,就会明白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习第1节。
(1)打碗碗花生活在什么地方?出示填空题
(2)学习生字“荒、芜、茬” 给“荒芜”找近义词。 看图片理解“一茬接一茬”
(3)引读第一节。
2、学习第二节。
(1)究竟是怎样的打碗碗花呢,课文的第二小节写了这个内容。
(出示第二小节)齐读。( )的打碗碗花 你喜欢吗?
(2)读出喜欢的感情来,选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来读一读。
打碗碗花真漂亮,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那美丽的模样。 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呢。多么新奇、有趣的花呀!
(3)引读第二节。
三、细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指名读2-6节 填空:外婆告诉我,( ),我当时( )。后来,我经过尝试,终于知道( )。引出疑问“打碗-不打碗”
2、外婆当时是怎么说的?画出外婆说的话。 学习生字:“摘、肃” “摘”与“商”区别。书写指导:“肃”指导朗读。 “我”相信吗? “将信将疑”是什么意思?
3、指导填空。
(外婆说:“________ 。”我对这话将信将疑,有点相信是因为________;但感到疑惑的是因为____ ____。)
我对外婆的话将信将疑,心里很矛盾:这话似乎应该相信„„但我转念又一想„„。
过渡:摘了“打碗碗花”真的会让人打破饭碗?
4、学习5-6节。 指名读5-6节。出示6小节,细读质疑。为什么“忐忑不安”“一声不吭”? 观察“忐忑”的字形特点,理解意思。给“吭”找姐妹字:抗、航、杭、坑 。 读出语气。
引读, 理解“安然无恙”的意思
5、小结:看来,什么事都要通过自己的眼睛,或自己尝试,才能找到答案。
6、你喜欢小男孩吗?我想对男孩说:“„„”
师引:小男孩的疑问还是没有完全解决,引读最后一节,你有办法解决吗?
7、学习第7节。
教师出示资料:打碗碗花又叫小旋花、打碗花。草本植物,叶片三角状卵形、戟(jǐ)形或箭形。茎很柔软,靠平卧在地或缠绕在其它植物上生长。花粉红色,像喇叭的形状。花期6—7月。生长在荒地及田边、路旁。地下的根状茎含有很多淀(diàn)粉,提取出来的淀粉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工业生产,花和根状茎可入药,也可做杀虫剂。
四、复习巩固,适度拓展。
1.复习新词:荒芜、除非、将信将疑、严肃、郑重其事、鼓动、一声不吭、忐忑不安、安然无恙、始终。用“忐忑不安”说一句话。
2.生活中还有什么是觉得有疑问的,不妨自己探究一下。
3.课后找一种有趣的植物的资料,了解它的特点。
五、 指导描摹。
1、 出示“肃、吭、忐、忑、芜”,读一读。
2 观察老师在田字格内书写“肃。(媒体演示)
3 书写“吭、忐、忑、芜”。
板书:
打碗碗花
打碗 不打碗
听说 尝试
将信将疑
积极思考 勇于实践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 第16篇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不迷信传说,敢于试验探索的精神。
2.通过重点段的学习,练习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我”怎样通过试验发现摘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的,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遵循“以教师指导学法、学生自读为主”的原则,要紧紧围绕课后的三个主要问题确定训练点和训练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其次由于本文语言清新自然,词汇比较丰富,富有儿童情趣,所以在教学中要安排充足的时间,以各种形式进行读的训练,通过读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并消化吸收文章中的丰富词汇、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用具:
打碗碗花(实物或标本),磁带(背景音乐),投影片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语:在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形态不同、色彩各异的野花,你知道哪些野花?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野花。
2.出示打碗花。
这种花叫打碗花,又叫小旋花、常春藤打碗花。茎很柔软,靠缠绕在其他植物上生长,花粉红色,像喇叭的形状,在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都能见到。
3.板书课题。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讲关于打碗碗花的一件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指导学生自学。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并用“△”标出。(2)读通句子,注意难读的长句,并用“/”标明停顿位置。
2.默读课文。
要求:(1)标出自然段。(2)画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速读全文。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浏览全文,理清层次。
想想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三、检查自学。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后鼻音:竞竟耕
翘舌音:茬郑逐释
多音字:“朝代”的“朝”读cháo;“怪模怪样”的“模”读mú;“淡薄”的“薄”读bó;“裂缝”的“缝”读féng。2.理解词语。
灿烂:色彩鲜艳,明亮耀眼。
异样:样子特别,与普通的不一样。
将信将疑:将,又。将信将疑指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郑重其事:对事情严肃认真。
骤然:突然。
安然无恙:恙,病。安然无恙,平安,没有毛病。本课指碗还是好好的,并没有破。
如释重负:释,放下。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通过亲自试验,发现了“外婆”关于“摘打碗碗花会打碗”的说法是错误的。)
4.浏览课文,理清层次。
(1)课文先写了什么?在文中属于第几自然段?(课文先写了“我”家门前不远的水渠旁有一块荒地,荒地里野花灿烂,一茬接一茬。第1自然段讲了这层意思。)
(2)接着讲什么?哪些自然段讲的?(接着讲在灿烂的野花中,有一种新奇、有趣的花,“外婆”叫它打碗碗花,还说谁摘了它,就会打破饭碗,“我”对“外婆”的话将信将疑。第2至4自然段讲了这层意思。)
(3)然后讲什么?哪些自然段讲的?(然后讲“我”做了个试验,发现摘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第5、6自然段讲这个意思。)
(4)最后讲什么?哪个自然段讲的?(最后讲“我”提出疑问,不知道为什么给这种美丽的花起这么个丑恶的名字。第7自然段讲这层意思。)
第二课时
一、从整体入手,指导学法。
1.这篇课文是阅读课,应该怎样学?
(1)紧紧抓住课后思考题进行自学。
(2)采取多种形式练习诵读。
2.自由读全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关于打碗碗花的一件什么事?(板书:我、外婆的话)
3.作者发现的打碗碗花生长在什么地方?在文中的第几自然段?(“我”家门前不远一条水渠旁边的荒地上,第1自然段。)
二、指导阅读,解决课后问题。
1.导读第1自然段。
(1)(配乐)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闭着眼睛想象美丽灿烂的野花图,进入情境。
(2)(配乐)轻声齐读,深入情境。
(3)在这小草和野花的世界里,打碗碗花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第2、3、4段。
2.导读第2至4自然段。
(1)默读课文,哪个自然段回答了课后第一个问题:打碗碗花是什么样的?
(2)投影出示第2段。(略)问题:①这一段有几句话?(两句。)②每句话分别写了什么?(第一句话写了打碗碗花的颜色,第二句话写了打碗碗花的形状。)③什么颜色?(板书:粉白色)给作者感觉是什么?(板书:异样)“异样”是什么意思?打碗花形状“异样”表现在什么地方?(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④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远到近。)
(3)“我”看到这种花发生了怎样的赞叹?齐读“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啊!”
(4)对于这么新奇、有趣又美丽的野花,“外婆”是怎样给“我”介绍的呢?(指名读完整外婆的话。)“外婆”说这番话时的神色是怎样的?(板书:严肃郑重其事)“郑重其事”什么意思?这里指“外婆”对什么事情严肃认真?(外婆认为“谁摘了打碗花,谁就会打破碗”,她对此严肃认真。)
(5)“我”相信“外婆”的话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板书:将信将疑)“将信将疑”是什么意思?(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为什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有点相信是因为一向很尊敬外婆,觉得外婆说的话不会错;有点怀疑是因为从来没听说过有专门让人打破饭碗的花。)
(6)小结。
“外婆”把“我”发现的新奇有趣的野花叫打碗花,还说谁摘了它,就会打破饭碗,“我”对外婆的话将信将疑。当“外婆”的警告逐渐淡薄后,好奇心使“我”想看看打碗碗花究竟是怎样让人打破碗的。于是“我”做了些什么呢?
3.导读第5、6自然段。
(1)同桌共同学习第6自然段。学习提纲:
①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是什么意思?讲了几个意思?(三个意思。第一句讲“我”瞒着外婆偷偷摘了一朵打碗花藏在衣兜里。第二、三句讲吃饭时由紧张到轻松的心理变化过程。第四、五句讲“我”的重大发现:“打碗花——不打碗”。)
②画出表示“我”的动作的词。(用“。”)
(“背着”“摘”“藏”“端”“一声不吭地嚼”“紧张”“怕”“如释重负”)(板书前三个)
“如释重负”什么意思?“安然无恙”呢?
③当我通过亲自实验发现了打碗花并不打碗后,对外婆关于打碗花的话又是什么态度?(板书:不肯听信)
④这段话讲什么意思?
(2)检查互学情况。
(3)“我”通过实验解决了先前的一个疑问但始终不明白的还有一个问题。
4.齐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深化。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打碗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板书:可爱、美丽)正因为它的美丽、可爱,“我”才喜爱它(板书:喜爱);也正因为它的美丽可爱,“我”没有轻信外婆的话。于是“我”通过亲自试验,发现外婆的话是假的。我们通常把古人留下的没有科学依据的现象,叫做“迷信传说”。(板书:迷信传说)“我”没有轻信迷信传说,就说明“我”有什么样的精神?(板书:敢于探索、敢于怀疑)是不是老人说的话都不可信呢?老年人生活经验丰富,他们的许多话其实都是有道理的。
2.读了这一课,你想到了什么?
附:板书◆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