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运动伤害与急救(精选2篇)
运动伤害与急救 第1篇
教学理念
1.能以生动、活泼、趣味化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的认识与了解。
2.游指导学生了解意外伤害的原因。
3.教导学生具备紧急情况处理及正确而适当的急救技能,以降低伤害的严重性。
‧教学目标
‧能力指标‧教学资源
‧教学流程‧评量方式‧补充资料
学科领域
健康与体育
授课时数6节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具备预防意外伤害的能力。
2.教导学生具备安全概念,应用安全资源,以适应现代生活。
3.教导学生具备运动伤害预防及处理的知能,以减少运动事故伤害发生并维护身体
健康。
能力指标
1-1-4养成良好的健康态度和习惯,并表现出整体的舒适感。
3-1-4结合一系列的基本动作,表现出简单的动作技能。
5-1-2说明并演练促进个人及他人生活安全的方法。
5-1-3思考并演练处理危险和紧急情况的方法。
5-1-5说明并演练预防运动伤害的方法。
教学资源
1.创伤的急救和止血法,光国视听文教有限公司,健康教育辅助教学录影带。
2.骨折、脱臼、扭伤的急救及伤患搬运法,光国视听文教有限公司,健康教育辅助教学录影带。
3.自然科学大百科-第10册卫生与急救,绿地球国际公司出版。
教学流程
预备活动
1.请学生事先分组搜集有关‘’的资料。
2.老师事先搜集有关‘’的图片及教学资料。
第一节教学活动
一、引起动机:引用最近发生在学生或体坛运动员运动伤害的实例,激起学生的关心及注意。
二、学生分组报告所搜集的资料。
三、归纳整理,配合图片讲授、讨论运动伤害的预防:1.何谓运动伤害(运动伤害的定义):
广义来说,凡是和运动有关所发生的一切伤害都可以列入运动伤害的范围。但是运动伤害的种类太多,仅介绍国小学童在运动中常发生的伤害。包括:肌肉、肌腱、骨骼、韧带及其他与肌肉骨骼系统之相关组织的伤害。
2.运动伤害的原因:
(1)暖身运动不够:运动前没有做好热身准备,适当的暖身运动可以应付突然的运动冲击,避免伤害,以防肌肉僵硬时,不但肌力减退,而且容易发生肌肉痉挛或拉伤。
(2)场地不合适:场地需考量的重点包括:地面是否平坦或柔软、室温是否过高、湿度是否太过潮湿、空气是否流通、噪音是否过大、观众是否带来太大的压力。
(3)运动规则不熟悉或没有遵守规则:不遵守运动规则,做出危险的动作,以及运动时互相推挤,剧烈碰撞,很容易造成伤害。每项运动都有其规则,以维持比赛的秩序及进行。一些身体接触性的运动,常因对手故意或无意的犯规,而造成运动伤害。
(4)装备不足:大部分运动皆有其特定的装备,用以保护运动员,例如:头盔、鞋子、护膝、护肘、等,如装备不足容易受伤。
(5)身心状况不佳或是过度疲劳:疲劳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就会受伤。
(6)运动太过剧烈,错估自己能力:超过自己的体能负荷,高估自己能力,做出超出体能极限的动作而导致受伤。
(7)器材损坏造成意外事件:使用的器材损坏而造成运动伤害。
四、运动伤害的预防:1.预防重于治疗,而‘事先充分准备’是最佳的预防手段。
2.培养锻炼良好的体能。
3.事前准备并检查运动器材与设备。
4.适当的热身与收操。
五、学生发问及问题讨论、意见交流。
第二节教学活动
一、运用实物投影机、图片介绍、讲解国小运动伤害的类别及处理:(一)骨折:骨折是指身体骨骼折断。骨折是指骨头因强烈的力量施于其上,而使骨头失去连续性,如车祸、跌倒,通常周围软组织也会发生损伤,大多数骨折是不会致命的,孩童最易引起骨折的部位是肘、手腕、锁骨、小腿等而老年人跌倒、滑倒或遭遇其他小意外,臀部和股部、脚部及腿部等是最易骨折的部位。多数骨折的愈合需4至12周。
1.要判断有没有骨折,可用下列几个要点:
(1)身体变形:一般而言,骨折的部位会变形,而且骨骼内引起的出血和骨骼周围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会使该部位肿胀。手脚骨折时会弯曲成<字型,形状有时会扭转或变短。骨盆或大腿骨的骨折时,骨折那一脚会变短,且举不起来。
(2)感觉疼痛:虽然外表没有损伤但如有剧烈的疼痛,就一定是骨折了。
(3)手指、手臂不能弯曲,脚不能走路,轻捏患部能感觉出骨头碎了,有时也能听到骨头相触的声音。
2.骨折分类:
(1)单纯骨折(闭锁性骨折):系骨头折断,但未穿过皮肤与组织。骨折部位还有皮肤、肌肉保护。
(2)复杂骨折(开放性骨折):骨骼折断,并穿过皮肤与肌肉。断裂的骨骼刺穿皮肤。
3.骨折急救处理:
(1)除非病患有生命危险或出事地点很危险,否则不应搬动患者,应按最初的姿势处理骨折。
(2)若是复杂骨折或有开放性伤口的骨折,应先止血并处理伤口与包扎。
(3)运用夹板固定骨折处。紧急的处理方式,可先用木板、书报、树枝等权充临时夹板,务必先将受伤处的上、下关节固定。
(4)伤肢固定后应抬高,以减少肿胀与不适,并小心而平稳的搬运伤者,不可任意将移位骨骼推回,以减少肌肉、神经、血管等进一步软组织的伤害。
(5)初步处理后迅速送医治疗,骨科医生会详细检查受伤情形及X光片检查,医师通常会以密闭性或开放性复位手术,将骨折的断端接合在一起,视情况再以夹板或石膏固定,在复原的过程中,通常患肢不能负重,下床活动时需要借助柺杖或助行器走路,直至医师告知不需使用柺杖为止。在医院中,医疗小组人员会教导正确而安全的使用柺杖方法。受伤肢体可能会因一段时间未使用而使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钙流失,所以当骨折复位后仍使用夹板、石膏、或牵引固定时,复健运动就可以开始,有静态的肌肉收缩运动,脚趾、手指的摇动,及卧床时身体的移动等以利骨骼关节功能之早日恢复。
(二)扭伤:扭伤是关节周围韧带的软组织受伤,可发生在任何关节,但以踝关节和腕关节最常见,它可能因跌倒及突然扭转,使韧带因过度伸展而撕裂。扭伤时应立刻用冷湿布铺在患部及抬高患肢,这样可减少出血量,减轻痛若,不要把扭曲部位弄回原状,这样可能会使患部更加恶化。扭伤是骨科常见的伤害,需要花费一段时间才会痊愈。扭伤复原需4至6周,视年龄和受伤程度而定。
(三)脱臼:脱臼是在某种动作时,骨骼自关节脱落,关节和关节产生一时性的移动。脱臼时常造成关节或附近剧痛、肿胀、淤血、外表变形,不能活动。最常发生脱臼的关节是肩、肘、腕、手指头、下额等。脱臼治疗虽不难,但经常发生容易造成习惯性脱臼。
脱臼的处理:(1)将脱臼部份固定起来但勿触及伤处,让患者有最舒服的姿势。
(2)固定后并冷敷患部。
(3)预防患者休克。
(4)避免脱臼部份震动,立即送医。
(四)抽筋:肌肉发生痉挛现象,俗称为“抽筋”,常因为肌肉的突然剧烈的收缩,或是脑神经组织刺激而发生非意志的收缩。
1.引起痉孪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说明如下:(1)肌肉用力过度。
(2)血液中盐份流失过多,缺少盐份,也会引起抽筋,任何足以降低血液供应到肌肉的情况,均可引起抽筋。
(3)局部温度变化太大:常见例子是没充分热身便跳到冷水中游泳,就经常会出现肌肉抽筋的情形。
(4)局部循环不良或过度疲劳:像衣裤、袜子或护套穿得过紧或保护性的贴布贴得太紧,也会引起肌肉抽筋。
(5)心情过份紧张或肌肉协调不良。
(6)其他不明的原因。
2.常发生部位:常见的痉挛有手指、手掌、小臂、脚趾、小腿、大腿等部位发生痉挛,腹部也会发生痉挛的情形。
3.抽筋时处理:痉挛主要处理的方法是设法使痉挛的肌肉松弛,切忌慌乱,肌肉舒展方法如下:(1)立刻休息,对局部施加均匀的压力,然后缓慢而且持续的拉长它,使它放松。
(2)手指痉挛:
先握紧拳头,然后用力伸张,如此迅速动作,直至复原为止。
(3)手掌痉挛:
两掌相合手指交叉,反转掌心向外,用力伸张后弯,或两掌相合,一掌用力压另一掌后弯,或一手握另一手四指,用力后弯,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
(4)小臂痉挛:
先紧握拳头,小臂屈肩,然后伸臂伸掌,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
(5)足趾痉挛:
一腿伸直,以痉挛之足趾抵住另一足足根,用足跟尽力压迫足趾,使足掌尽量向后弯,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或用手握住足趾,用力向后拉。
(6)小腿痉挛:
多为腓肠肌痉挛,其解救法,以一手握住足趾,用力向后扳拉,另一手抵住膝盖,用力下压,使腿伸直,往复行之,至复原后止。
(7)大腿痉挛:
屈膝屈髋,使腿屈于腹前,用双手抱住小腿,用力内收数次,然后将腿伸直,如此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
(8))腹部痉挛:若为腹部肌肉柚筋,屈双腿近腹部,然后缓缓伸直,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
(9)胃部抽筋,是最严重的抽筋部位,除去突然抽筋外,还有颇为苦楚的剧痛,以至身体不由自主的蜷曲起来,应设法引人救援。
(10)如果肌肉抽筋的时间较长,或上述的方法不能生效时,应迅速接受热疗(用热水袋、热毛巾、热水浴或任何一种电热疗法都行)。局部喷或擦一些松筋止痛的药水或药膏也相当有效。
4.抽筋预防方法:(1)不要过份疲劳。
(2)适当的补充盐份。
(3)要先作热身运动及伸展操。
(4)避免穿戴太紧的衣物或护套。
(5)心情要放松。
二、观看教学录影带:‘骨折、脱臼、扭伤的急救’。
三、学生发问及问题讨论、意见交流。
四、在教室练习‘骨折、脱臼、扭伤的急救’的处理。
第三节教学活动
一、创伤:指身体表面或内部组织破损的现象。
创伤的处理:1.急救者的双手,必须先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乾净。
2.检查患者全身状况和伤口情形,将出血部位抬高,尤其是四肢出血。
3.伤口血液凝块不要轻易除去。
4.彻底洗净伤口,除去异物以防感染;可用温开水或冷开水洗净,用生理食盐水冲洗更好。
5.止血并预防休克。
6.消毒、覆盖伤口,包扎固定。
7.如为内出血不可揉搓,以避免更多的微血管破裂,应该用冷敷,至于严重出血应在例行急救措施后尽快送医。
二、血液的功能有:1.运送各种物质:如氧、养份、荷尔蒙的运送,与二氧化碳、废物的移除。
2.保护作用:血液中含有许多抗体、白血球、血小板,可消灭入侵的细菌、病毒,有外伤时,血小板的凝固作用,可保护身体,以免失血过多死亡。
3.调节平衡作用:血浆中有许多矿物质、水份、蛋白质,可调节酸碱度及体液体积。
三、血液的重要成分:1.红血球:含有血红素,可携带氧(二氧化碳则是由血浆来运送的),平均1颗红血球可活120天,老的红血球在肝脏或脾脏中被吞噬掉,血红素也会被分解出铁质,而再利用。
2.白血球:有许多种类,有的可以吞掉入侵的病菌,有的可强化发炎反应,以加快消灭入侵的病菌,故白血球可说是人体的防卫部队,通常白血球仅存活几小时至几天。
3.血小板:当血小板遇到受伤的组织所放出的化学物质时,就会变大,而且形状变得不规则,并引起一连串的反应,使血液凝固,防止体液的散失,一般生命期约5-9天。
四、血管的类别:1.严重出血:大动脉、大静脉同时受伤,引起大量出血。
2.动脉出血:血色鲜红,流血量大。
3.静脉出血:血色暗红,流血量比动脉略少。
4.微血管出血:大多从伤口渗出,常能自然止血。
五、出血的种类:1.运送各种物质:如氧、养份、荷尔蒙的运送,与二氧化碳、废物的移除。
2.保护作用:血液中含有许多抗体、白血球、血小板,可消灭入侵的细菌、病毒,有外伤时,血小板的凝固作用,可保护身体,以免失血过多死亡。
3.调节平衡作用:血浆中有许多矿物质、水份、蛋白质,可调节酸碱度及体液体积。
六、止血的方法:1.直接加压止血法:直接在伤口或周围施以压力而止血,用标准敷料覆在伤口,并用绷带固定。伤口有玻璃或尖锐物存在时,不可使用此法。
2.升高止血法:将伤肢或受伤部位高举,使其超过心脏高度。
3.调间接加压止血法(止血点指压法):直接加压无法止血时,选择止血点来止血,故又称为止血点指压法。止血点有二:一为手臂上肱动脉,一为大腿的股动脉,用拳头或手掌压在骨骼上。应用时不得长于15分钟,直接施压于伤口近端的动脉上。
4.强屈患肢止血法:只可使用于肘关节或膝关节以下的肢体,将棉垫置于肘窝或膝窝,再强屈其关节,并以绷带紧缚之,每二十分钟要放松十五秒,并记录最后一次放松时间。
5.止血带止血法:绑住出血部分的上方,避免绑在肘、膝关节附近。绑止血带的强度不可过紧或太松,以不要碰到脉搏的程度最好。每5O~6O分钟松绑一次,再尽速送医处理。因为此法有引起末梢神经麻痹和血流障碍甚至肢体坏死的危险,如能用其它方法止血,就不要用此法止血。
七、观看教学录影带:创伤的急救和止血法。
八、学生发问及问题讨论、意见交流。
九、于教室内实际练习止血的各种方法。
第四节教学活动
一、解说【伤患搬运】的必要性:
急救人员为减轻伤患再受到其他伤害,在安全计画下,将伤患送到安全的地方,或是接受治疗的地方之措施,称为伤患搬运。
二、搬运伤患时应注意事项:1.急救人员在搬运之前,要保持冷静,先了解伤势,除非环境情况危急迫切,否则须加以初步急救处理好才搬运。
2.搬运前最好事先绐予伤患解释及说明。
3.急救人员在两名以上时,动作应整齐,步伐均匀;如时间许可,宜先稍作练习。
4.若需将伤患拖至安全地带,应以身体长轴方向直向拖行(脚前头后),不可用侧面横向拖行;上下坡时伤患宜平抬。
5.凡是头部、大腿、小腿、手臂、骨盆、背部骨折者不宜直立搬运,骨折需先固定住才可以搬运。任何部位脊椎发生骨折,均使用平板(门板、木床、竹床等)搬运,不得使用帆布担架搬运。
三、运用实物投影机、图片介绍、讲解伤患搬运方式:(一)徒手搬运:
1.单人搬运:
(1)扶持法:
病人仍能自行行走时使用。
(2)臂抱法:
病人无法自行行走时使用。
(3)背负法:病人无法自行行走时使用。
(4)肩负法:病人无法自行行走时使用。肩负法A,B,C的动作同前图(和背负法前三个动作一样)
2.双人搬运:(1)前后抬式:
(2)两手抬式:
(3)三手抬式:
(4)四手抬式:
(5)双人扶持法:
3.三人以上搬运:(1)三人同侧搬运:
(2)三或三人以上异侧搬运:
(二)器械搬运:
搬运伤患最理想的方法是使用车辆(救护车)及标准担架。但事实上在很多意外事件发生的现场不容易或不可能获得这些器材,因此为了把握时间,急救人员必须当机立断,就地取材,或用坐椅、或用小床、或用门板来搬运。必要时,也可制作临时担架作搬运工作。
1.标准担架搬运:
2.临时担架:(1)椅子搬运:运用椅子搬运。
(2)毛毯搬运:运用毛毯制作临时担架。
四、观看教学录影带:骨折、脱臼、扭伤的急救及伤患搬运法中‘伤患搬运法’的部分。
五、学生发问及问题讨论、意见交流。
六、至操场实地操作练习伤患的搬运,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第五、六节教学活动(分站过关评量)
一、事先调查邀请热心家长担任各关关主,并事先说明各关评量的方式及重点。
二、将学生分成四组,依照顺序分别过关,每关20分钟。提醒学生要注意礼节,并以认真的态度过关。
三、过关结束,老师针对所观察、发现到的缺失进行检讨改进,评量表经家长签章后,整理于学生的学习档案。
评量方式
评量采用过关评量及纸笔测验方式进行。
运动伤害与急救 第2篇
运动伤害与急救
教学理念
1. 能以生动、活泼、趣味化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运动伤害与急救’的认识与了解。
2. 游指导学生了解意外伤害的原因。
3. 教导学生具备紧急情况处理及正确而适当的急救技能,以降低伤害的严重性。
‧教学目标
‧能力指标 ‧教学资源
‧教学流程 ‧评量方式 ‧补充资料
学科领域
健康与体育
授课时数
6节
适用对象
国小第二阶段(五年级)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具备预防意外伤害的能力。
2. 教导学生具备安全概念,应用安全资源,以适应现代生活。
3. 教导学生具备运动伤害预防及处理的知能,以减少运动事故伤害发生并维护身体
健康。
能力指标
1-1-4 养成良好的健康态度和习惯,并表现出整体的舒适感。
3-1-4 结合一系列的基本动作,表现出简单的动作技能。
5-1-2 说明并演练促进个人及他人生活安全的方法。
5-1-3 思考并演练处理危险和紧急情况的方法。
5-1-5 说明并演练预防运动伤害的方法。
教学资源
1. 创伤的急救和止血法,光国视听文教有限公司,健康教育辅助教学录影带。
2. 骨折、脱臼、扭伤的急救及伤患搬运法,光国视听文教有限公司,健康教育辅助教学录影带。
3. 自然科学大百科-第10册 卫生与急救,绿地球国际公司出版。
教学流程
预备活动
1. 请学生事先分组搜集有关‘运动伤害与急救’的资料。
2. 老师事先搜集有关‘运动伤害与急救’的图片及教学资料。
第一节教学活动
一、 引起动机:引用最近发生在学生或体坛运动员运动伤害的实例,激起学生的关心及注意。
二、 学生分组报告所搜集的资料。
三、 归纳整理,配合图片讲授、讨论运动伤害的预防: 1.何谓运动伤害(运动伤害的定义):
广义来说,凡是和运动有关所发生的一切伤害都可以列入运动伤害的范围。但是运动伤害的种类太多,仅介绍国小学童在运动中常发生的伤害。包括:肌肉、肌腱、骨骼、韧带及其他与肌肉骨骼系统之相关组织的伤害。
2.运动伤害的原因:
(1) 暖身运动不够:运动前没有做好热身准备,适当的暖身运动可以应付突然的运动冲击,避免伤害,以防肌肉僵硬时,不但肌力减退,而且容易发生肌肉痉挛或拉伤。
(2) 场地不合适: 场地需考量的重点包括:地面是否平坦或柔软、室温是否过高、湿度是否太过潮湿、空气是否流通、噪音是否过大、观众是否带来太大的压力。
(3) 运动规则不熟悉或没有遵守规则:不遵守运动规则,做出危险的动作,以及运动时互 相推挤,剧烈碰撞,很容易造成伤害。每项运动都有其规则,以维持比赛的秩序及进行。一些身体接触性的运动,常因对手故意或无意的犯规,而造成运动伤害。
(4) 装备不足: 大部分运动皆有其特定的装备,用以保护运动员,例如:头盔、鞋子、护膝、护肘、等,如装备不足容易受伤。
(5) 身心状况不佳或是过度疲劳 :疲劳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就会受伤。
(6) 运动太过剧烈,错估自己能力:超过自己的体能负荷,高估自己能力,做出超出体能极限的动作而导致受伤。
(7) 器材损坏造成意外事件:使用的器材损坏而造成运动伤害。
四、 运动伤害的预防: 1. 预防重于治疗,而‘事先充分准备’是最佳的预防手段。
2. 培养锻炼良好的体能。
3. 事前准备并检查运动器材与设备。
4. 适当的热身与收操。
五、 学生发问及问题讨论、意见交流。
第二节教学活动
一、 运用实物投影机、图片介绍、讲解国小运动伤害的类别及处理: (一)骨折:骨折是指身体骨骼折断。骨折是指骨头因强烈的力量施于其上,而使骨头失去连续性,如车祸、跌倒,通常周围软组织也会发生损伤,大多数骨折是不会致命的,孩童最易引起骨折的部位是肘、手腕、锁骨、小腿等而老年人跌倒、滑倒或遭遇其他小意外,臀部和股部、脚部及腿部等是最易骨折的部位。多数骨折的愈合需4至12周。
1.要判断有没有骨折,可用下列几个要点:
(1) 身体变形:一般而言,骨折的部位会变形,而且骨骼内引起的出血和骨骼周围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会使该部位肿胀。手脚骨折时会弯曲成<字型,形状有时会扭转或变短。骨盆或大腿骨的骨折时,骨折那一脚会变短,且举不起来。
(2) 感觉疼痛:虽然外表没有损伤但如有剧烈的疼痛,就一定是骨折了。
(3) 手指、手臂不能弯曲,脚不能走路,轻捏患部能感觉出骨头碎了,有时也能听到骨头相触的声音。
2.骨折分类:
(1) 单纯骨折(闭锁性骨折):系骨头折断,但未穿过皮肤与组织。骨折部位还有皮肤、肌肉保护。
(2) 复杂骨折(开放性骨折):骨骼折断,并穿过皮肤与肌肉。断裂的骨骼刺穿皮肤。
3.骨折急救处理:
(1) 除非病患有生命危险或出事地点很危险,否则不应搬动患者,应按最初的姿势处理骨折。
(2) 若是复杂骨折或有开放性伤口的骨折,应先止血并处理伤口与包扎。
(3) 运用夹板固定骨折处。紧急的处理方式,可先用木板、书报、树枝等权充临时夹板,务必先将受伤处的上、下关节固定。
(4) 伤肢固定后应抬高,以减少肿胀与不适,并小心而平稳的搬运伤者,不可任意将移位骨骼推回,以减少肌肉、神经、血管等进一步软组织的伤害。
(5) 初步处理后迅速送医治疗,骨科医生会详细检查受伤情形及X光片检查,医师通常会以密闭性或开放性复位手术,将骨折的断端接合在一起,视情况再以夹板或石膏固定,在复原的过程中,通常患肢不能负重,下床活动时需要借助柺杖或助行器走路,直至医师告知不需使用柺杖为止。在医院中,医疗小组人员会教导正确而安全的使用柺杖方法。受伤肢体可能会因一段时间未使用而使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钙流失,所以当骨折复位后仍使用夹板、石膏、或牵引固定时,复健运动就可以开始,有静态的肌肉收缩运动,脚趾、手指的摇动,及卧床时身体的移动等以利骨骼关节功能之早日恢复。
(二)扭伤:扭伤是关节周围韧带的软组织受伤,可发生在任何关节,但以踝关节和腕关节最常见,它可能因跌倒及突然扭转,使韧带因过度伸展而撕裂。扭伤时应立刻用冷湿布铺在患部及抬高患肢,这样可减少出血量,减轻痛若,不要把扭曲部位弄回原状,这样可能会使患部更加恶化。扭伤是骨科常见的伤害,需要花费一段时间才会痊愈。扭伤复原需4至6周,视年龄和受伤程度而定。
(三)脱臼:脱臼是在某种动作时,骨骼自关节脱落,关节和关节产生一时性的移动。脱臼时常造成关节或附近剧痛、肿胀、淤血、外表变形,不能活动。最常发生脱臼的关节是肩、肘、腕、手指头、下额等。 脱臼治疗虽不难,但经常发生容易造成习惯性脱臼。
脱臼的处理: (1) 将脱臼部份固定起来但勿触及伤处,让患者有最舒服的姿势。
(2) 固定后并冷敷患部。
(3) 预防患者休克。
(4) 避免脱臼部份震动,立即送医。
(四)抽筋:肌肉发生痉挛现象,俗称为“抽筋”,常因为肌肉的突然剧烈的收缩,或是脑神经组织刺激而发生非意志的收缩。
1. 引起痉孪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说明如下: (1) 肌肉用力过度。
(2) 血液中盐份流失过多,缺少盐份,也会引起抽筋,任何足以降低血液供应到肌肉的情况,均可引起抽筋。
(3) 局部温度变化太大:常见例子是没充分热身便跳到冷水中游泳,就经常会出现肌肉抽筋的情形。
(4) 局部循环不良或过度疲劳:像衣裤、袜子或护套穿得过紧或保护性的贴布贴得太紧,也会引起肌肉抽筋。
(5) 心情过份紧张或肌肉协调不良。
(6) 其他不明的原因。
2.常发生部位:常见的痉挛有手指、手掌、小臂、脚趾、小腿、大腿等部位发生痉挛,腹部也 会发生痉挛的情形。
3.抽筋时处理:痉挛主要处理的方法是设法使痉挛的肌肉松弛,切忌慌乱,肌肉舒展方法如下: (1) 立刻休息,对局部施加均匀的压力,然后缓慢而且持续的拉长它,使它放松。
(2) 手指痉挛:
先握紧拳头,然后用力伸张,如此迅速动作,直至复原为止。
(3) 手掌痉挛:
两掌相合手指交叉,反转掌心向外,用力伸张后弯,或两掌相合,一掌用力压另一掌后弯,或一手握另一手四指,用力后弯,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
(4) 小臂痉挛:
先紧握拳头,小臂屈肩,然后伸臂伸掌,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
(5) 足趾痉挛:
一腿伸直,以痉挛之足趾抵住另一足足根,用足跟尽力压迫足趾,使足掌尽量向后弯,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或用手握住足趾,用力向后拉。
(6) 小腿痉挛:
多为腓肠肌痉挛,其解救法,以一手握住足趾,用力向后扳拉,另一手抵住膝盖,用力下压,使腿伸直,往复行之,至复原后止。
(7) 大腿痉挛:
屈膝屈髋,使腿屈于腹前,用双手抱住小腿,用力内收数次,然后将腿伸直,如此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
(8) )腹部痉挛:若为腹部肌肉柚筋,屈双腿近腹部,然后缓缓伸直,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
(9) 胃部抽筋,是最严重的抽筋部位,除去突然抽筋外,还有颇为苦楚的剧痛,以至身体不由自主的蜷曲起来,应设法引人救援。
(10) 如果肌肉抽筋的时间较长,或上述的方法不能生效时,应迅速接受热疗(用热水袋、热毛巾、热水浴或任何一种电热疗法都行)。局部喷或擦一些松筋止痛的药水或药膏也相当有效。
4. 抽筋预防方法: (1) 不要过份疲劳。
(2) 适当的补充盐份。
(3) 要先作热身运动及伸展操。
(4) 避免穿戴太紧的衣物或护套。
(5) 心情要放松 。
二、 观看教学录影带:‘骨折、脱臼、扭伤的急救’。
三、 学生发问及问题讨论、意见交流。
四、 在教室练习‘骨折、脱臼、扭伤的急救’的处理。
第三节教学活动
一、 创伤:指身体表面或内部组织破损的现象。
创伤的处理: 1. 急救者的双手,必须先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乾净。
2. 检查患者全身状况和伤口情形,将出血部位抬高,尤其是四肢出血。
3. 伤口血液凝块不要轻易除去。
4. 彻底洗净伤口,除去异物以防感染;可用温开水或冷开水洗净,用生理食盐水冲洗更好。
5. 止血并预防休克。
6. 消毒、覆盖伤口,包扎固定。
7. 如为内出血不可揉搓,以避免更多的微血管破裂,应该用冷敷,至于严重出血应在例行急救措施后尽快送医。
二、 血液的功能有: 1. 运送各种物质: 如氧、养份、荷尔蒙的运送,与二氧化碳、废物的移除。
2. 保护作用: 血液中含有许多抗体、白血球、血小板,可 消灭入侵的细菌、病毒,有外伤时,血小板的凝固作用,可保护身体,以免失血过多死亡。
3. 调节平衡作用: 血浆中有许多矿物质、水份、蛋白质,可调节酸碱度及体液体积。
三、 血液的重要成分: 1. 红血球:含有血红素,可携带氧(二氧化碳则是由血浆来运送的),平均 1 颗红血球可活 120 天,老的红血球在肝脏或脾脏中被吞噬掉,血红素也会被分解出铁质,而再利用。
2. 白血球:有许多种类,有的可以吞掉入侵的病菌,有的可强化发炎反应,以加快消灭入侵的病菌,故白血球可说是人体的防卫部队,通常白血球仅存活几小时至几天。
3. 血小板:当血小板遇到受伤的组织所放出的化学物质时,就会变大,而且形状变得不规则,并引起一连串的反应,使血液凝固,防止体液的散失,一般生命期约5-9天。
四、 血管的类别: 1. 严重出血:大动脉、大静脉同时受伤,引起大量出血。
2.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流血量大。
3.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流血量比动脉略少。
4. 微血管出血:大多从伤口渗出,常能自然止血。
五、 出血的种类: 1. 运送各种物质: 如氧、养份、荷尔蒙的运送,与二氧化碳、废物的移除。
2. 保护作用: 血液中含有许多抗体、白血球、血小板,可 消灭入侵的细菌、病毒,有外伤时,血小板的凝固作用,可保护身体,以免失血过多死亡。
3. 调节平衡作用: 血浆中有许多矿物质、水份、蛋白质,可调节酸碱度及体液体积。
六、 止血的方法: 1. 直接加压止血法:直接在伤口或周围施以压力而止血,用标准敷料覆在伤口,并用绷带固定。 伤口有玻璃或尖锐物存在时,不可使用此法。
2. 升高止血法:将伤肢或受伤部位高举,使其超过心脏高度。
3. 调间接加压止血法(止血点指压法):直接加压无法止血时,选择止血点来止血,故又称为止血点指压法。止血点有二:一为手臂上肱动脉,一为大腿的股动脉,用拳头或手掌压在骨骼上。应用时不得长于15分钟,直接施压于伤口近端的动脉上。
4. 强屈患肢止血法:只可使用于肘关节或膝关节以下的肢体,将棉垫置于肘窝或膝窝,再强屈其关节,并以绷带紧缚之,每二十分钟要放松十五秒,并记录最后一次放松时间。
5. 止血带止血法:绑住出血部分的上方,避免绑在肘、膝关节附近。绑止血带的强度不可过紧或太松,以不要碰到脉搏的程度最好。每5O~6O分钟松绑一次,再尽速送医处理。因为此法有引起末梢神经麻痹和血流障碍甚至肢体坏死的危险,如能用其它方法止血,就不要用此法止血。
七、 观看教学录影带:创伤的急救和止血法。
八、 学生发问及问题讨论、意见交流。
九、 于教室内实际练习止血的各种方法。
第四节教学活动
一、 解说【伤患搬运】的必要性:
急救人员为减轻伤患再受到其他伤害,在安全计画下,将伤患送到安全的地方,或是接受治疗的地方之措施,称为伤患搬运。
二、 搬运伤患时应注意事项: 1. 急救人员在搬运之前,要保持冷静,先了解伤势,除非环境情况危急迫切,否则须加以初步急救处理好才搬运。
2. 搬运前最好事先绐予伤患解释及说明。
3. 急救人员在两名以上时,动作应整齐,步伐均匀;如时间许可,宜先稍作练习。
4. 若需将伤患拖至安全地带,应以身体长轴方向直向拖行 (脚前头后),不可用侧面横向拖行; 上下坡时伤患宜平抬。
5. 凡是头部、大腿、小腿、手臂、骨盆、背部骨折者不宜直立搬运,骨折需先固定住才可以搬运。 任何部位脊椎发生骨折,均使用平板 (门板、木床、竹床等) 搬运,不得使用帆布担架搬运。
三、 运用实物投影机、图片介绍、讲解伤患搬运方式: (一) 徒手搬运:
1. 单人搬运:
(1)扶持法:
病人仍能自行行走时使用。
(2)臂抱法:
病人无法自行行走时使用。
(3)背负法:病人无法自行行走时使用。
(4)肩负法:病人无法自行行走时使用。 肩负法 A , B , C 的动作同前图(和背负法前三个动作一样)
2. 双人搬运: (1)前后抬式:
(2)两手抬式:
(3)三手抬式:
(4)四手抬式:
(5)双人扶持法:
3. 三人以上搬运: (1)三人同侧搬运:
(2)三或三人以上异侧搬运:
(二)器械搬运:
搬运伤患最理想的方法是使用车辆 (救护车) 及标准担架。但事实上在很多意外事件发生的现场不容易或不可能获得这些器材,因此为了把握时间,急救人员必须当机立断,就地取材,或用坐椅、或用小床、或用门板来搬运。必要时,也可制作临时担架作搬运工作。
1. 标准担架搬运 :
2. 临时担架: (1)椅子搬运 :运用椅子搬运。
(2)毛毯搬运:运用毛毯制作临时担架。
四、 观看教学录影带:骨折、脱臼、扭伤的急救及伤患搬运法中‘伤患搬运法’的部分。
五、 学生发问及问题讨论、意见交流。
六、 至操场实地操作练习伤患的搬运,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第五、六节教学活动( 分站过关评量)
一、 事先调查邀请热心家长担任各关关主,并事先说明各关评量的方式及重点。
二、 将学生分成四组,依照顺序分别过关,每关20分钟。提醒学生要注意礼节,并以认真的态度过关。
三、 过关结束,老师针对所观察、发现到的缺失进行检讨改进,评量表经家长签章后,整理于学生的学习档案。
评量方式
评量采用过关评量及纸笔测验方式进行。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