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教案设计(通用16篇)
《蜗牛》教案设计 第1篇
活动目标:
1.朗读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认读汉字“蜗牛”“雨点”“门”“屋子”“肚子”。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字卡、课件、图片、蜗牛图片。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引出蜗牛。
谜语:说它是头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2.阅读图画。
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后思考问题:
①蜗牛在哪?它的心情怎么样?
②你还看到了什么?
③猜一猜,下大雨了蜗牛为什么高兴?
3.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幼儿整体感知儿歌,然后回答问题,逐句播放课件帮助幼儿理解。
①小蜗牛出去干什么?
②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③下雨了,蜗牛是怎么做的?
④现在你知道小蜗牛为什么高兴吗?
4.朗读儿歌。
5.识字游戏:
去蜗牛家串门
集体认识“密码卡”,说出自己想去几号家串门,然后说出那个家的“密码”,最后把密码卡插进去就可以串门了。
到幼儿到户外转转。
活动反思:
这是我上过的一节早期阅读活动,在形象生动的课件展示中,幼儿整体欣赏儿歌,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幼儿理解了儿歌内容,在有趣的游戏中幼儿认识了汉字。整节活动一气呵成,效果不错。幼儿都很感兴趣,但在最后认字环节,少数幼儿有一定的困难,活动积极性不高,原因在于他还没有很熟悉这些字宝宝。
《蜗牛》教案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规范书写5个生字,认识部首“子”“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好久”等词语的意思
能说出四季特定的景象,感受故事中“反复”表达。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识记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模仿运用故事中的“反复”表达。教法学法
1、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与同学交流,
2、“激趣”教法设计:创设问题讨论情境
3、“乐学”学法设计: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瞧:(PPT出示谜语)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打一动物)”(师举手示意,让生举手回答)对啦,就是这可爱的小蜗牛(PPT出示小蜗牛图片)。
2.板书课题《小蜗牛》
师板书“小 牛”(出示蜗牛图片)看图识字“蜗”(口述:一只……的小虫子(写“虫”旁);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写“口”);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写“内”)读准
3.蜗牛的介绍
1.蜗牛的生活环境:蜗牛喜欢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2.蜗牛的食物:主要以一些植物的叶和嫩的叶芽为食物
3.蜗牛的形态:形态多样,但身体结构结构基本相似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阅读《小蜗牛》
(一)自学
2.过渡:同学们,想和蜗牛一起玩吗?那就跟随蜗牛一起走进课文吧!请同学们看自学要求(幻灯片出示自学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
2.标注自然段
3.圈画生字词
(三)群学
过渡:同学们,初读了课文,你知道蜗牛带我们走了那几个季节吗?(春夏秋冬)
小蜗牛还要给同学们介绍新的生字朋友,同学们想交朋友吗?那现在就和蜗牛一起去认识吧!同学们看群学要求:(PPT出示要求)
1.组长抽生领读生字
2.男女生分别领读文中生字词
3.对学互考生字,给自己认错的生字做上标记,再请人教读几遍。
(四)群学检测
1.自读带音生字,数出自己能认读的个数。
2.小组展示读带音生字
3.齐读带音生字
4.去音齐读
5.个别生挑战读
6.开火车(摘苹果)游戏巩固
(五)拓展巩固迁移
1.认读生字词语
①齐读词语
③走迷宫游戏巩固
2.选词填空“孩子 玩具 回来”
(六)精读课文,随文认写生字。
(一)学习第一 二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运用“旁边”一词造句。
2.学第二自然段,
引读:①春天来了,太阳出来了,冰雪( ),小树( )(板书: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
②春天来了,多好玩啊,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 )。
(二)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春天多美好,小蜗牛决定出去痛痛快快地玩。
1.引读:小蜗牛(爬呀,爬呀),它看见了小树( )。一天过去了,蜗牛妈妈想,怎么还没回来,一个月过去了,蜗牛妈妈想,怎么还没回来,小蜗牛( ),它看见了碧绿碧绿的草地上长着( )(板书:夏天来了,草莓结果了)。小蜗牛要回家了,它( ),终于爬回了家,告诉妈妈( )。
3.齐读第三自然段
4.碧绿碧绿 复习ABAB型 雪白雪白 火红火红 金黄金黄 乌黑乌黑
(三)学习第四 五自然段
1.引读:妈妈知道已经是( ),让小蜗牛去( )。(积累“几颗草莓”)小蜗牛( ),爬了好久才爬回来,对妈妈说( )。
2.板书( 秋天到了,树叶全变黄了)
(四)学习第六 七 八自然段
1.齐读六 七 八自然段
2.发现不同季节树的变化。
板书(冬天到了,树叶全掉了。)
3.分角色朗读
(五)看图读文
连线练习:将图画与对应的段落连起来
(六)提问
故事中经历了几个季节?你怎么知道的?蜗牛妈妈是怎么判断出来是哪个季节呢?每个季节小树林呈现出来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
(七)小组讨论
蜗牛妈妈一共说了几次话? 小蜗牛到森林去了几趟?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做了几件事?小蜗牛都做到了吗?为什么?
(八)再读课文
思考:已经是什么意思?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试着用“已经”造个句子。
《蜗牛》教案设计 第3篇
设计意图
四月的春季气候温润,阴雨天过后,自然角里多了几只蜗牛。"哇,蜗牛!""好玩死了!""那个那么大,这个只有这么一点点小!""它缩进去了。"它的触角也缩进去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蜗牛的出现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只要在户外发现一只蜗牛,他们就会围在一起看,并指指画画地说着关于蜗牛的事情。有的幼儿回家之后,还会从父母那里了解一些关于蜗牛的知识,来分享给大家。顺着孩子们的兴趣与探究欲望,我们紧紧抓住身边的资源,结合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目标开展了一系列适宜的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科学活动不仅仅是科学经验的获得途径,更可以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感知、操作、发现来探究、关注自然,萌发好奇心,对科学探索产生兴趣,并积累一定的科学经验和研究方法。因此本次系列活动特别注重幼儿的亲自操作、自我发现和及时的总结与讨论,意图让幼儿在探究和总结中感受发现的乐趣,并学会从总结和讨论中不断发展。
活动总目标
1.对身边自然界的物体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探索。
2.爱观察,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蜗牛的认识,并乐意把自己的发现和伙伴分享。
3.探索、发现蜗牛的身体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一:寻找蜗牛
活动目标:
寻找身边的蜗牛,发现蜗牛的生活环境。
活动准备:
手掌大小的正方形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1.制作三角袋。
为了避免蜗牛丢失和伤亡,教师为每位幼儿准备了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盛放蜗牛的三角袋,既便于携带又便于放置蜗牛。
制作方法:第一步将正方形两角向中心点折;第二步沿中心线对边折;第三步沿中心点一角向前折一角向后折;第四步把上端两角插入袋内;第五步撑开即完成。(见图)
(制作三角袋仅用了很短的时间,由于幼儿对寻找蜗牛怀着高涨的热情,就连平时动作很慢的小林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
2.寻找蜗牛。
教师:现在开始我们去外面找蜗牛。找到以后,把蜗牛放在你刚才做的纸袋里,先找到的小朋友可以帮助没找到的伙伴一起找。
(幼儿到室外寻找蜗牛。开始在向阳的一面,幼儿怎么也找不蜗牛的踪影;后来,有伙伴提议到西侧的种植园,还有的跑到教学楼后面背阴的潮湿地里,终于发现了蜗牛,孩子们兴奋的劲头简直无以言表。)
3.交流讨论。
教师:"你在哪里找到的蜗牛?"引导幼儿发现蜗牛的生活环境,并进一步思考。
教师小结:原来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只要我们认真寻找,总能发现蜗牛的足迹。
活动二:蜗牛的家
活动目标:
尝试选择最适合的材料给蜗牛建造其生活的家。
活动准备:
花盆,纸盒,透明塑料杯,皮筋,硬纸板,普通纸,透明塑料纸等。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蜗牛,让它们住哪里呢?
有女生回应:"老师,我们给蜗牛找个家吧。"
教师:"这个主意不错,哪里比较合适呢?"
有的孩子说放在自己的抽屉里,有的要放在自然角的花盆里……幼儿想出了几种放置的容器。
教师:"哪种物品更适合做蜗牛的家呢?为什么?"
有的幼儿说蜗牛喜欢吃草,所以要放在花盆里;有的幼儿说蜗牛也喜欢水,所以要放在鱼缸里;还有的说抽屉比较暖和,要养在抽屉里……
2.幼儿探索、讨论。
教师:"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物品,有花盆、纸盒、鱼缸、透明塑料杯,你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试一试哪种物品做蜗牛的家最合适。"
幼儿有的把蜗牛放在花盆里,有的把蜗牛放在小盒子里,没过一会蜗牛就爬走了。"蜗牛去哪了?"老师奇怪地问到。"蜗牛要爬出去了,盒子很高都能爬出去。"孩子们又是兴奋又是尖叫。
塑料杯和鱼缸因为是透明的,幼儿更容易观察,他们眼看着蜗牛放进去一会之后慢慢爬了出来。一幼儿提议:"拿个东西把杯子口遮住,它就爬不出来了。"伙伴们纷纷行动,有的找来了纸,有的找来了硬纸板,盖在杯口上。
教师提醒:"不透气会把蜗牛闷死的。"
幼儿1:"那在上面啄个洞吧。"
幼儿2:"那样它会爬出来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商量,幼儿决定在纸上弄出许多个小洞,然后用皮筋把纸套在杯子口上固定好。但时间不长,蜗牛分泌出的黏液把纸弄破,它们又爬出来了。
最后大家决定把普通纸换成塑料纸,蜗牛安稳了许多,无论怎样折腾依然还在杯子里。
教师反思:
1.做中学的科学活动更多地是培养幼儿操作的思维习惯,幼儿在做前思考"哪些容器可以做蜗牛的家"、做中思考"怎样做蜗牛才不会爬出去""怎样才不会把蜗牛闷死"等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根据操作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想法与行为。
《蜗牛》教案设计 第4篇
一、活动目标:
1、幼儿愿意在集体面前大方地讲述,在讲述过程中体验蜗牛的惭愧心理。
2、能与同伴进行积极交流,提高合作能力。
3、能合理排列图片顺序,用较准确、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图片内容,并能讲出角色的心理活动。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二、活动准备:
挂图四幅。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四幅图片,师幼进行交流。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2、教师带领幼儿将图片合理排序。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排列方法,并说出理由。
3、讲述图片内容。
第一幅:这是什么季节:图上有谁?他们要去干什么?会说些什么?请幼儿连起来讲述。
第二幅:小蜗牛怎么了?他心里怎么想的?请幼儿连起来讲述。引导幼儿进行评价。
第三幅:小乌龟怎么了?为什么出汗了?他看不见小蜗牛,会想些什么?
第四幅: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小蜗牛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请幼儿连起来讲述,幼儿与教师进行评价。
4、分组讲述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既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眼。”因此我设计了本次中班美术活动,使得幼儿能够结合绘本的特点,发挥幼儿的想象。
《蜗牛》教案设计 第5篇
【教材版本】
苏教版小语国标本二年级下册
【教材解读】
寓言故事《蜗牛的奖杯》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的能力。课文可分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写从前的蜗牛飞行本领高超,获得了冠军奖杯。第三自然段写蜗牛获得冠军奖杯后自满自足守着奖杯,不思进取。第四自然段写蜗牛因不再联系飞行,翅膀退化了,再也不能飞上天了。两幅插图中蜗牛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蜗牛的样子和神情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引发学生对寓意的感悟。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读——演——说的语文实践中,实现心灵与文本的碰撞,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喜欢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抓住“自由、遥遥领先、得意洋洋、成天、勉强”等词语,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3、借助看图、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与文本、教师、学生进行对话,在充分的体验中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教学重点】
多读书,读好书,读中悟。
【教具准备】
幻灯片制作、蜗牛头饰、动物板贴。
【教学时间】
本课计划教学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质疑导入
1、(出示蜗牛图片)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蜗牛吗?
2、大家谈得真好,可是你知道吗?在很久很久以前,蜗牛还长着一对大翅膀呢!看,(出示长翅膀的蜗牛)多可爱的小蜗牛!
3、看到这两幅图,你有什么疑问吗?
4、今天,我们来看看《蜗牛的奖杯》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读题。学习生字“奖”,读准三拼音,写这个字应注意什么?(学生讨论)
二、初读课文
1、这只小蜗牛的翅膀是怎么丢失的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
2、出示读书要求
A、第一遍,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B、第二遍,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并画出不理解的词。
C、第三遍,用自己的话说说蜗牛的翅膀是怎么丢失的。
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4、检查自读情况
A、出示生字
B、指名分自然段读
C、谈谈蜗牛的翅膀是怎么丢失的吗?
三、学习生字
1、学生到信息平台自学生字。
2、学生用口诀、谜语、顺口溜识记生字。
3、教师指导书写较难的生字,(翅、蜓、蜜)认识新偏旁(支)。学生当小老师。
四、学生描红,老师巡堂。
五、课外拓展阅读10分钟
师阅读有关蜗牛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导发现
1、猜谜导入: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师相机板书:蜗牛)
2、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蜗牛?(板贴:蜗牛爬行图)
3、师设悬念:蜗牛原来可不是这样的,它是什么样儿的呢?读读这段话大家就知道了!(多媒体显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4、读完了第一段,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想法呀?
——蜗牛的翅膀怎么变成了一个硬壳?
——蜗牛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翅膀怎么没了,硬壳哪里来的?
5、蜗牛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同学们都想知道,读了《蜗牛的奖杯》这个故事你们就会明白的。(相机板书:的奖杯)
二、情境体验,品味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蜗牛飞行图)我们一起来看,这就是蜗牛很久以前的样子,那时,它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飞起来可带劲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是这样写的,引读第一自然段,突出“有力”。
2、“自由”,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小朋友,你什么时候感觉到非常自由呢?(?)
3、以前的蜗牛凭着一对有力的翅膀,可以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它真是自由自在,开心极了!再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这种感觉来。
有一次,动物王国举行了一次飞行比赛,很多小动物都参加了,小蜗牛也去了,它们比赛的结果怎样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大声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你是从哪读出来的?(遥遥领先、甩下、所有)
2、板贴会意,理解“遥遥领先”:
小朋友,假如这里就是当时飞行比赛的现场,蜜蜂、蜻蜓、蝴蝶分别飞在这里(板贴),小蜗牛该飞在哪呢?谁来给小蜗牛摆摆位置。
小蜗牛比别人领先得多,没有人能赶上它,就叫“遥遥领先”,指导读3词。
3、读好词语,再读句子,就会更精彩。指名读,男生齐读。
4、蜗牛凭着出色的飞行本领获得了冠军,还得到了让人羡慕不已的奖杯呢!冠军奖杯是什么样的?(漂亮、金光闪闪、好看)
5、入境体验:小朋友,假如你就是那获胜的小蜗牛,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那高高的领奖台上,手捧着金光闪闪的奖杯,你最想说什么?
对于奖杯,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文中的小蜗牛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和同桌一块儿读第三自然段,用一个词来说说小蜗牛的表现。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桌读第三自然段,找词语。
2、出示“得意洋洋”,指导朗读。
3、学习表现蜗牛得意洋洋的句子。引读第一、二、三句话。
4、说话练习:老师纳闷了,这蜗牛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它究竟想干吗呢?(想让别人都知道)那它一定会背着奖杯到处炫耀吧!它会怎么跟别人说呢?
5、指导朗读第一、二句话。(评价:小朋友说得真好,仿佛就是一只只得意的蜗牛了!如果你能把这两句话也读得得意洋洋,那你一定能当读书大王了!我们来比赛吧,谁读得好,老师就要把这个可爱的蜗牛头饰奖给他,自己先好好练练吧。)
(1)自己练读。
(2)比赛读。
(3)老师认为,我能比你读得更好,听!(师读,读漏“成天”一词)少一个词有什么事?(成天是指天天、每时每刻,少了它就不够得意)。
评价:说得有道理,读得也比我棒,我甘拜下风,向你学习,跟你握手,把头饰奖给你。
6、提问引导:假如蜗牛不把这又大又重的奖杯背在身上,蜗牛会怎样?
7、表演体验:
请一位学生扮演小蜗牛,戴上头饰,背上奖杯,全班小朋友都是动物王国的成员,快去跟它们炫耀炫耀吧!
(表扬:看,小蜗牛更得意了,炫耀得更带劲了!)
天色渐渐晚了,小蜗牛,快放下奖杯到软软的草地上睡觉吧!(不,我睡奖杯)
蜗牛说它今天就睡奖杯里了,你想想,睡在奖杯里舒服吗?(冷冰冰、硬邦邦)
大家都说不好,小蜗牛,你就别睡奖杯了吧!(不,生怕别人偷)
蜗牛就是这样,白天背着奖杯四处炫耀,晚上就睡在奖杯里,日子过去了一天又一天,咱们都是它的好伙伴,看着它背着那又大又重的奖杯,谁来劝劝它吧!
8、看来,这只蜗牛是把自己取得的成绩看得太重要了!现在我们再完整地读一至三句,体会小蜗牛骄傲自满的心情。
9、引读第四句话。
读到这里,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蜗牛想飞却不能飞了。)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相机出示投影)从一个飞行冠军到只能慢慢爬行,从一个金灿灿的奖杯到一块毫不起眼的硬壳。蜗牛的心情又是怎样呢?(沉重)用这样的语气一起读读第四自然段。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出示爬行的蜗牛图,相机指导理解“退化”、“勉强”的意思。蜗牛的翅膀为什么退化了?
3、将蜗牛的两幅图进行对照:现在蜗牛的心情是怎样的?把它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评价。
三、拓展延伸,回归整体,渗透教育。
1、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蜗牛原来是了不起的飞行冠军,现在却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是什么原因使它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请你把课文再读一遍,相信你会理解得更深,回答得更好。
2、看到再也不能飞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3、师总结:是呀,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会得到奖状,得到奖品,也可能会得到奖杯,但是千万不能骄傲,不能像这只蜗牛一样让奖杯阻碍了自己前进。而应该让它成为激励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四、课后练习,布置作业。
1、画一只蜗牛
2、把这个故事讲给熟悉的人听
3、把你想对蜗牛说的话写下来
【附板书】
蜗牛的奖杯
(得意洋洋)
飞得快爬得慢
《蜗牛》教案设计 第6篇
教材分析:
《蜗牛的奖杯》是《国标本(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奖杯成了坚硬的外壳,只能在地上爬行。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形象地描绘了蜗牛“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和“在比赛中遥遥领先”的情景,与第二幅伏在地上爬行的两只蜗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请了以为朋友,不过,它的速度很慢,还在路上呢!我先让大家才猜猜,它的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是谁?(板书:蜗牛)
2、(贴图:现在的蜗牛)瞧,我们这位蜗牛朋友终于赶来了,真不简单啊!仔细看看它,谁向大家说说它的样子。
3、别看它现在这样子,你相信吗?很久以前,它在飞行比赛中速度最快,还拿过冠军奖杯呢!
4、不信,咱们去看看。(板书:的奖杯)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提醒“奖”是生字,仔细看老师写。
5、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6、质疑:读课题时,你在想什么?相机画“?”
7、让我们一起到神奇的童话世界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
2、它的奖杯在哪儿?擦掉一个“?”
3、检查字词
(1)自由读
逐行读齐读
(2)去拼音,自由读
开火车读集体抽读
(3)这里面有一个词的意思和“生怕”很相近,能找到吗?
4、再次读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
(2)分自然段读
我们分别请四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捧好书,仔细听。
5、学习第一自然段
(1)体温:刚才小朋友问,蜗牛这么慢,怎么得到飞行冠军呢?你知道吗?生回答,相机擦“?”
(2)(贴图)瞧,多可爱啊!指名读
(3)齐读
6、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朋友真不简单,很快解决了两个问题,还有个问题你们一定知道答案。
蜗牛怎么得到冠军奖杯的呢?(指着“?”)
(2)默读第二自然段
请大家默读,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3)贴图谁能上来用贴图把它们比赛的情况表现出来
(4)评议
提问:为什么蜗牛离他们这么远?
(5)请你把这段读读
(6)蜗牛的对手就是这几个吗?你怎么知道?如果你也想来参加比赛,你想扮演什么?
(7)他的对手还有很多,但是他遥遥领先,甩下了所有的对手,真不愧飞行冠军齐读
(8)如果你是这只蜗牛,你愿意接受采访吗?
请问小冠军获得了奖杯,心情怎么样?今后有什么打算?
7、你们有自己不同的想法,而稳重的蜗牛是怎么想的呢?
(指图说)飞行冠军怎么样变成今天这副模样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三、写字
1、指名读字
2、谁已经记住了“奖”有什么高招,说给大家听听
3、后面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提醒“蜓”
4、在《习字册》先描红,边想边描,要注意什么,然后再把这个字自己写写。
《蜗牛》教案设计 第7篇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颜色大胆联想,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会说短句:小蜗牛吃了,变成了×蜗牛。
3.愿意参与交流,体验故事情节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蜗牛以及绿色、黄色和红色小蜗牛的图片,各种颜色的蔬菜、水果卡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小蜗牛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咦,这是谁呀?
2.初步理解故事,感知其中的色彩。
(1)师:今天天气真好,小蜗牛打算出门去散步。小蜗牛爬着爬着,有点饿了,就去找吃的。
(2)出示一只绿蜗牛。师:咦,小蜗牛变成什么颜色了?他吃了什么变成绿蜗牛了?
幼儿根据颜色联想讲述,如绿青菜、绿黄瓜等。
师:真有趣,原来他是一只会变色的蜗牛。
(3)出示一只黄蜗牛。师:小蜗牛继续往前爬呀爬呀。咦,小蜗牛又变成什么颜色了?他吃了什么变成黄蜗牛了?
幼儿根据颜色联想讲述,如黄香蕉、黄梨子等。
(4)师:请你们猜一猜,小蜗牛还会吃什么颜色的好东西呢?
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学说短句:小蜗牛吃了,变成了×蜗牛。
(5)出示一只红色蜗牛。师:我们来看看小蜗牛到底吃了什么颜色的好东西。
师:原来,小蜗牛吃了红草莓,变成了红蜗牛。
3.完整欣赏故事,体验情节变化的乐趣。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鼓励幼儿和教师、同伴一起自由讲述故事。
4.游戏“会变色的小蜗牛”。
(1)教师出示卡片,交待游戏玩法。
师:我这儿也有很多好吃的东西,请你们每人选一张卡片,先看一看卡片上的好东西是什么颜色的,再说一说“小蜗牛吃了什么,变成了什么颜色的蜗牛”。例如:小蜗牛吃了紫葡萄,变成了紫蜗牛。
(2)幼儿结伴讲述,练习完整说短句。
师: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好朋友吧!看谁说得最好听。
(3)幼儿将手中的卡片送给蜗牛。
师:我们一起把好吃的东西送给小蜗牛吧!你手中卡片上好吃的东西是什么颜色就送给什么颜色的蜗牛。红草莓送给什么颜色的蜗牛?那黄香蕉呢……
活动延伸
将各种图片投放到语言角供幼儿游戏。
《蜗牛》教案设计 第8篇
一、设计意图
幼儿美术领域的手工教育目标中指出:能大胆地塑造和制作多种平面的、立体的手工作品,用以美化周围环境和进行游戏活动;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能积极投入手活动;初步尝试不同手绘画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形成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结合我园目前的美术课题,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在中班开展了编织活动。
蜗牛是日常生活中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动物,取材于大自然,贴近幼儿生活。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编织的基础上让幼儿尝试创造性地来制作小动物,让幼儿体验编织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资准备:
各种编织好的绳子若干,蜗牛范作一幅
2、经验准备:
幼儿已经初步学会交叉编织的技巧。
活动目标:
1、技能目标:
引导幼儿用编织好的3股毛线顺着绕圈,并做好粘贴。
2、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有条理地操作,和耐心细致的态度。
活动重点:
学习用编织好的毛线顺着圈缠绕并粘贴好。
活动难点:
能找到正确的位置缠绕毛线做为小蜗牛的壳。
活动流程:
设计意图:
一、用编织完成的项链导入活动
1、向幼儿展示成品,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
2、引导幼儿讨论蜗牛是怎么做成的。
师:你们喜欢这只蜗牛吗?这是用什么做成的呢?(引导幼儿认识编织材料)
二、帮小蜗牛找壳
1、教师讲述小故事,激发幼儿兴趣
师:有只小蜗牛,它很糊涂,自己的壳都找不到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好吗?
2、启发幼儿说说蜗牛的壳是怎么做成的。
师:这只蜗牛的壳很漂亮,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做成的。
3、创设情境,毛线转圆圈(教师示范毛线缠绕的方法来做小蜗牛的壳)
师:小朋友刚刚想了很多办法来帮助小蜗牛找壳,现在我们的毛线朋友要来跳圆圈舞来帮助小蜗牛找壳拉。毛线宝宝走走走,停一停,转个弯,继续往前跳。转了一圈又一圈,个个满场飞,可真热闹!
4、教师示范讲解制作蜗牛壳的方法。
师:毛线宝宝和小朋友一起来跳舞了,你们喜欢吗?我们也让它们来比一比,看谁跳得最好看。我们一起来跳圆圈舞吧!
5、请个别幼儿尝试编织,教师指导并协助幼儿。
6、幼儿集体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蜗牛找壳吧!
三、谁的壳最漂亮
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教师简单评价作品。
2、请幼儿带着找到壳的小蜗牛一起去散步
实物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初步认识编织材料。
故事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提供机会,让幼儿思考制作方法。
拟人化的情境设置,把缠绕技巧以游戏的方式教授给幼儿,让幼儿更容易接受。
游戏化的情境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在游戏中结束活动,感受编织带来的乐趣。
四、课后反思
编织技巧需要逐步积累,制作小蜗牛的壳是在幼儿已经有交叉编织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个活动中,让幼儿学习顺着圈缠绕毛线的方法比较简单,幼儿基本上都能掌握。但三股毛线交叉编织的方法幼儿掌握得还不是很好,虽然在这次活动中没有涉及,但今后的编织活动都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所以需要指导幼儿学会这种方法。
《蜗牛》教案设计 第9篇
活动目标
1、老师在放音乐给小朋友听时引出主题。
2、老师引导幼儿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一些习性特点。
3、让幼儿创造性地运用橡皮泥制作蜗牛,提高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关注的情趣。
4、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感受做做玩玩的快乐。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实物小蜗牛若干。
2、制作好的一只橡皮泥小蜗牛。
3、材料:彩色橡皮泥,牙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听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安定幼儿情绪,并引起幼儿对小蜗牛的好奇心,从而我出示实物小蜗牛。
二、欣赏蜗牛。
1、让幼儿集体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说出蜗牛身体小,身背着壳像小房子,而且壳是一圈圈的。
2、请个别幼儿用手摸摸蜗牛头上的两根触角,然后观察到受到刺激的触角会顺速往壳里缩进去,这时大家会觉得非常有趣。
三、认识蜗牛。
1、这时候我会告诉幼儿这是蜗牛的触角,蜗牛的眼睛就是长在触角的顶端。
2、举例说明:蚂蚁也有触角,当两只蚂蚁的触角碰到一起就是它们在对话,再用蜗牛与田螺。乌龟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它们的身体都会缩进壳里,而且壳都是有点硬的,因为它们都是软体动物,所以身上都有壳,这样它们就可以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
3、随机教育:就像小朋友们要穿衣服,鞋子一样,才不会弄脏身体还能保护自己。
四、了解蜗牛。
1、带领幼儿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生活习性,仔细观察蜗牛爬行,出示菜虫与蜗牛进行比赛,突出蜗牛行动缓慢,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
2、小蜗牛的食物是什么呢?
经过搜索资料,我会出示部分实物并告诉幼儿蜗牛吃的东西可多了,有各种菜叶,蛋壳,菌类{如木耳。蘑菇等}还有一些枯了的树枝。红薯这些都是蜗牛的食物。蜗牛只喜欢呆在湿润的地方,蜗牛睡觉的时候是缩在壳里的,它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就像小朋友们一样,不但要睡午觉,到了晚上也要睡觉,这样才能身体棒棒,快长快高。
五、小结
通过学习了解小蜗牛身上背着壳都有自我保护能力,那么小朋友呢?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并要爱护小蜗牛,不伤害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一只彩色橡皮泥小蜗牛吧。
1、引导幼儿多制作大小颜色不同的蜗牛,并添上花。草,丰富幼儿的想象空间。
2、幼儿动手制作。
3、展示幼儿作品欣赏,鼓励大胆创作的幼儿,并给予表扬。
《蜗牛》教案设计 第10篇
活动目标:
培养观察力,尝试各种造型方法,挖掘创作潜能。
了解、感悟装饰画的艺术美。
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2.环境布置:蜗牛图片,蜗牛生活背景,幼儿观察记录。
3.材料:水彩笔、油画棒、线描笔、装饰画。
4.电教器材:投影仪。
活动过程:
导入:
(师)课前在幼儿园寻找大小、颜色不同的一群蜗牛,组成蜗牛的一家。
(幼儿)课堂上让幼儿在投影仪上放大观察欣赏蜗牛的一家。
知识点:
1、提出质疑,引发幼儿探究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简单的生物知识。(软体动物,吃植物叶子,会伤害庄稼和花草,在潮湿的环境下生活)
2、观察蜗牛的爬行动态,想想它们一家在干什么呢?引发情感。(螺旋形的外壳,半透明的柔软身体上还有花纹,两只触角非常灵活)
3、你能想象出蜗牛一家它们在干什么?(构思一副惹人喜爱的“蜗牛的一家”创作画,相互交流自己的故事。)
造型表现:
1、欣赏几幅幼儿装饰画。你知道什么是装饰画吗?(幼儿总结装饰画的特点:夸张、变形、想象设计花纹。)
2.用装饰画的方法,创作一幅“蜗牛的一家”,你怎么装饰画面?(构图提示:大小、疏密、遮挡。花纹提示:从课堂上、你的周围发现各种花纹。)
3、作业要求:自己选用彩色水笔、油画棒、线描均可。
加深梯度:你能注意整个画面色调吗?
教学评价:
1、幼儿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
2、幼儿互相评价,夸夸他好在哪里?
3、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美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作品表现的是生活的内容,利用投影仪展示孩子们熟悉的蜗牛,孩子们对放大的蜗牛兴趣极大,强化了对蜗牛的细致观察,引发孩子们积极讨论,自主探索的欲望,通过想象和交流,孩子们的联想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创造出不同的作品,他们对色彩花纹的设计很自由,色彩夸张,画面比较漂亮。作为艺术领域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倡导的是自由表达,个性展示,我们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与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审美感受,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评价幼儿美术活动时,不应过分强调最终完成的作品,而是把重点放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看到孩子情感和表现上的差异,以积极评价为主,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把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展示在美术园地中,使每个幼儿都有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这种个性化的注重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孩子学会自尊和尊重别人。
《蜗牛》教案设计 第11篇
活动目标:
1、观察蜗牛,并用形象的词语概括蜗牛的形状和特征。
2、初步感知不同的姿态的蜗牛,并大胆地表现出来。
3、体验制作蜗牛的快乐,萌发关注、喜爱蜗牛的情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活蜗牛一只,欣赏作品,橡皮泥、田螺、扭扭棒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活动
1、教师和幼儿一起饲养小蜗牛,引导幼儿观察小蜗牛,并用词语概括蜗牛的形状和特征。
老师:蜗牛的身上有什么?
老师:小蜗牛还有什么?
老师:蜗牛的小眼睛在什么地方?
老师:蜗牛的小眼睛在它的触角上。
2、欣赏蜗牛的不同姿态
老师:看看小蜗牛在干什么?
老师:它在做什么动作呢?
二、边讲故事边教幼儿做手工
1、天在一片绿草地上,小白兔看到了一个圆圆的房子。圆圆的房子上有像绕线的先线团一样的花纹,非常漂亮。
操作:拿一个田螺或者螺丝。
2、小白兔蹲在那静静的看着,看着看着,咦!从像线团地房子里伸出了长长的脖子圆圆的头。
操作:用橡皮泥做一个身体。一头圆、一头尖。
3、头上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张小小的嘴巴,头上还有两只长长的触角,哦,原来是一只小蜗牛哇。
操作:用扭扭棒做触角和表情。
三、启发幼儿想象蜗牛一家,做出不一样的姿态
老师:小朋友,你的家里都有哪些人?
老师:那你们再想想,小蜗牛的家里会有谁呢?
老师:小蜗牛的一家是怎么做游戏的呢?
四、作品欣赏
老师:请你们说说你觉得哪只蜗牛最漂亮?
活动反思:
开放式教学,可以让让幼儿放开手脚地活动,第一他们很高兴,第二他们很认真,第三他不会时就想去求教老师,这样做效果是明显的。大家可以看当今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课堂实录,他们就是这样要求幼儿的。他们以幼儿敢于提问题为起点,以幼儿能自己解决问题为终点,而方法的核心就是放手让幼儿活动。
活动更多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角。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去。
《蜗牛》教案设计 第12篇
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设计:彩色的蜗牛
一、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画面上实物的颜色和动物的色彩,猜测想象故事情节,感知象声词带来的趣味。
2、关注并阅读表示时间的汉字“第×天”,会根据数字推测时间的进程,并根据故事中食物与动物色彩之间的关系,大胆地讲述自己续编的故事。
二、活动准备
挂图一套彩色笔人手一盒
三、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没有手,没有脚,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立刻躲进房里头。
(二)、引导幼儿观看画面,初步感知画面内容。
1、根据画面讲述第
一、第
二、第三幅图片内容师:有一只蜗牛,它喜欢到处旅行,它又是一位美食家,喜欢品尝各种彩色的食物,看,小蜗牛出去旅行了。
出示图一:
提问:小蜗牛吃了一片绿色的叶子,变成了什么颜色的蜗牛呢?小蜗牛吃叶子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学说象声词沙沙沙沙)出示图二:
提问:小蜗牛吃了一个橙色的桔子,会变成了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小蜗牛吃叶子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出示图三:
提问:小蜗牛变成了蓝色的蜗牛,猜猜它吃了呢?
引导幼儿学说象声词:咂咂咂咂完整讲述三幅图片内容。
2、继续根据画面猜测第四、第五、第六幅图片内容。
先提问再出示图四:
提问:接下来是第几天呢?(巩固认识汉字“第“第×天”天”),小蜗牛会吃什么颜色的食物呢?又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蜗牛呢?引导幼儿学说象声词咕兹咕兹同时出示第
五、第六张,让幼儿根据画面,说出画面内容并说出象声词“咔嚓咔嚓”“啊呜啊呜”。
完整讲述六幅画面内容,边指图片边带领幼儿一起讲述“吃了,变成一只 ×蜗牛”。
(三)、尝试续编故事。
1、小蜗牛六天旅行吃了各种颜色的食物,变成了不同颜色的蜗牛,那第七天,小蜗牛又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蜗牛呢?它又会吃些什么颜色的食物呢?请你想一想、画一画,完成后再对同伴说一说。
2、幼儿大胆讲述创编内容。
3、小结:小蜗牛吃了这么多颜色的食物,变成了一只彩色的蜗牛。
《蜗牛》教案设计 第13篇
一、活动内容:
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初步感知哄蜗牛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2.探索用轻柔的声音与雷公公对话,哄小蜗牛睡觉。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三、活动准备:
1.将装饰好的纸箱套在录音机上,扮“雷公公”,录有雷声的磁带。
2.一张大蜗牛图片,若干张小蜗牛图片。
3.《摇篮曲》的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1.幼儿初步感知哄小蜗牛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教师怀抱“小蜗牛”,导入话题“我们的小蜗牛在外面玩了一天该睡觉了。”接着表演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2.幼儿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1)幼儿产生请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蜗牛的愿望,引出活动名称。
教师放录音,提问:“是什么声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噜呀!都要把我的小蜗牛吵醒了,我们一起来请求雷公公轻点打呼噜,好吗?
(2)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教师用请求的语调示范朗诵儿歌,然后再对幼儿说:“雷公公听到我们的声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噜了,我们再把小蜗牛哄睡着。”最后,与幼儿一起继续哼唱《摇篮曲》哄小蜗牛睡觉。
(3)幼儿跟诵儿歌。
教师继续放录音,雷声继续,教师号召全体小朋友跟诵儿歌。“雷公公呼噜打的太响了,没听见,我们再一起求求它吧!”
(4)幼儿集体朗诵儿歌。
再次引导幼儿哼唱《摇篮曲》,突然雷声又响起。幼儿自然迁移。集体朗诵儿歌,注意声音要保持一致。
(5)幼儿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教师提问,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用轻柔的声音朗诵儿歌与雷公公对话。“雷公公怎么又打呼噜啦!想想看,我们应该怎么样请求它,雷公公会听得舒服,又不会吵醒小蜗牛。
3.幼儿人手一只“小蜗牛”,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师:这次,雷公公真的听见小朋友的话啦!它不打呼噜了,还和我们一起哄小蜗牛睡觉呢!
4.听音乐《摇篮曲》,教师启发幼儿,轻轻将小蜗牛送到小床上,让小蜗牛安静地睡觉,再提醒幼儿轻轻地、有序的离开教室。
附儿歌
《不要吵醒小蜗牛》
雷公公,雷公公,
请您清点打胡噜。
我的蜗牛在睡觉,
不要吵醒小蜗牛。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对周围环境具有好奇心,尤其对小动物们充满了关爱之情,而孩子在言语表达上却存在怕生、不自然、甚至不肯说等现象。为了鼓励孩子们愿说、敢说,我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经验选择、选择了这个儿歌。让孩子们通过操作小蜗牛、与其玩耍、说悄悄话、哄它入睡等环节,让孩子获得亲身体验关爱小蜗牛的情感,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慢慢获得一份情感的愉悦,从而延伸为内化的行为。
《蜗牛》教案设计 第14篇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螺旋线表现出蜗牛的基本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并能丰富画面。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蜗牛。
2、幼儿用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1、出示蜗牛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张很有趣的图片,上面有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动物,你没看!
图片上的小动物是什么
仔细看看蜗牛的身子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观察蜗牛壳的外形特征。
2、理解“螺旋线”
教师边讲边做动作:蜗牛小时候也很小的,后来它一点一点长大,背上的壳也一圈一圈越长越大,后来就长成了一只大蜗牛。
教师:你们说蜗牛的身子是怎样长大的呢?
引导幼儿做书空练习。
3、幼儿绘画,教师辅导。
教师:可爱的小蜗牛画好以后,再给小蜗牛布置一个漂亮的家好不好?
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小蜗牛的家布置的漂亮一些呢?
启发幼儿可添上些花、草。
绘画要求
用好看的颜色给蜗牛画出螺旋形的背壳,将蜗牛画大。
引导幼儿多画一些蜗牛,并能丰富画面。
4、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
4.小班主题活动可爱的蜗牛教案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以及幼儿的想象力。
2、能和小蜗牛做好朋友,了解小蜗牛的一些生活习性。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蜗牛》教案设计 第15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情节,并运用合理的想象来发现角色的心理变化。
2、锻炼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连贯的讲述。
3、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创造性排列并讲述,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求异思维。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大挂图、每组一套故事图片、音乐磁带。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创造性排列并讲述,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求异思维。
活动过程
1、律动《春天在哪里》稳定幼儿情绪,引起幼儿兴趣。
2、观察图片,进行讲述。
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小蜗牛、小乌龟、小蜗牛掉进水里了、小乌龟背着小蜗牛)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
3、发散思维。
通过观察图片,提问:
(1)、小蜗牛为什么睡了?(累了,不舒服······)蜗牛是怎么想的?会怎么做?(我爬到小乌龟背上多省劲呀,看风景,很舒服······) (2)、小乌龟睡醒没有看到小蜗牛,它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这时小蜗牛又在做什么?
(3)、如果小蜗牛没有爬到小乌龟背上,而是它们比赛又会怎样呢?(小蜗牛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小蜗牛自己不怕累,爬到了前面······) (4)、通过观察图片你还想到了什么?(它们俩去洗澡,是好朋友······)
4、幼儿自由排列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
教师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创造性排序、讨论,并进行讲述,教师进行指导,分三个步骤进行:
(1)、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2)、大家根据排列顺序进行讲述并为故事取名字。
(3)、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到前面喂全体幼儿进行讲述。
5、教师小结:
通过这件事情,小蜗牛觉得很惭愧,它决心向勤劳的小乌龟、小蜜蜂学习,做一个人人喜爱的好孩子,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到户外找小蜗牛一块儿做游戏。
活动延伸
搜集有关小蜗牛的资料,在区域中展示,大家分享。雨后带幼儿寻找小蜗牛,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搜索蜗牛的生活习性。
活动反思
活动环节设计合理,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围绕目标展开。从活动的整个流程看,教师始终是在引导的位置上。从幼儿角度来说,幼儿们的发言积极,思维活跃,多数幼儿都能大胆表达积极的见解。在让幼儿自由看图讲述时,教师活动前要求明确,能够突出重点。教师提问时,给了幼儿一定的时间,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同时也调动了每个幼儿的积极性。
《蜗牛》教案设计 第16篇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和特殊的锁及锁的作用。
2、知道一把钥匙配一把锁以及相同齿纹的钥匙可以开同一把锁。
3、主动大胆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发展创造力。
4、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常见的锁,如:自行车锁、挂锁、摩托车锁等。
锁的标志(大、中、小)
活动过程:
1.游戏:《金锁、银锁开开》。
让幼儿自由配对玩金锁、银锁的游戏,吸引幼儿对锁产生兴趣。
2.将挂锁展示在长桌上,让幼儿分组自由操作开锁。桌上有5把锁,5把钥匙,由5 个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方法一:选择一把钥匙,依次试开每一把锁,一定会有一把锁被打开。
方法二:选择一把锁,依次用钥匙试开,一定会有一把钥匙打开这把锁。
3.老师以不会玩挂锁,让幼儿来教老师的方法学习开关挂锁。
(1):开锁:找到钥匙孔――把钥匙正插――插到底----旋转
(2):关锁:挂锁对准小孔――往下按。
4.共同探索“一把钥匙开同一把锁”。
教师出示4把钥匙,一把锁,摆在桌上,提问:这4把钥匙是不是都能开这把锁?请个别幼儿上来试开,提醒幼儿试过一把钥匙把它放回原位,再拿另一把。
提问:我们一起想一想,一把钥匙可以开几把锁?
小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5.同齿纹的钥匙开同一把锁。
教师:这儿有两把钥匙,看能不能把这把锁打开,谁愿意来试一试?
幼儿成功地开锁。
利用实物投影仪,比较两把钥匙,得出“相同齿纹的钥匙可以开同一把锁”。
小结:生活中,人们为了使用方便,防止钥匙丢失,常常一把锁配几把相同齿纹的钥匙。
6.锁的作用。
(1):小朋友们想一想,什么地方需要用锁?
(2):为什么这些地方需要锁呢?
教师小结,锁的作用是防盗、安全。
7.介绍特殊锁类:如感应锁、密码锁、电控门锁等。
8.配对游戏:比一比谁最快
出示汉字,让幼儿根据锁,钥匙的大中小配对.
活动反思:
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幼儿虽然认识锁,但对锁的认识还不多。为了让幼儿了解锁和钥匙的关系,以及锁的作用。
本次活动,幼儿通过探索、指认、操作活动,了解了锁和钥匙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一把钥匙只能打开一把锁,同时也知道了锁的用途和作用,明白了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锁,什么地方不要用锁。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