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设计(通用2篇)
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设计 第1篇
设计说明:
在美术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教材扩大美术欣赏的比例,因为美术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对美术的兴趣,陶冶情操。但课本上的内容有限,信息量较少,如果在授课中照本宣读,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借助现代媒体与网络技术,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而且能较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利用现代媒体与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不仅仅应用在美术欣赏的学习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素养,感受艺术美,陶冶情操。
2、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加深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3、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利用现代媒体与网络技术寻找相关信息,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学设备:
带多媒体投影的计算机室,计算机与internet相连接。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如何在internet快速查找到自己所需信息。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学生浏览本课所要学习内容。
2、学生相互交流看画心得。
3、学生发言,在欣赏中有何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作适当提示)
(二)教师示范
1、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简单的教师可直接解释或提示,选择合适的问题,教师假装不知,而告诉学生可以到网上查找。
2、教师示范如何查找
①打开浏览器,示范如何选择搜索引擎(例:雅虎、搜狐、新浪、google等)
②输入关键词(讲解如何选择关键词,如作品名称、作者姓名)
③讲解在显示的信息如何选择所需要的内容。
④打开所选网页,找出答案。
⑤教师小结一下在网上搜集需要信息的方法。
3、学生练习
①教师指定一幅画(网上信息量较多的,例如一些中国古代名画)让学生尝试查找。
②学生发言,通过网上所找到的信息,如何来了解这一副画(作者如何来体现对生命与自然的情感)。
③对于学生在看画过程中还有未理解的问题,让学生到网上去查询,教师作巡回辅导。
④学生发言通过刚才的学习,对于“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有何认识,教师小结。
4、学生自主学习
①让学生在网上寻找自己所感兴趣的作品或作者的相关资料。
②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5、教师总结
作业要求:
根据网上所收集到的资料,写一篇关于“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心得。
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设计 第2篇
教学设计
一. 单元目标
(1)从古今中外优秀绘画作品中,感受各种具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和自然现象。
(2)通过学习研究,探讨,学生能对绘画作品的情节内容,艺术手法和美感特征进行简要的描述和评价。
(3)通过对本单元绘画作品的欣赏,加深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认识,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与态度。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材选择了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围绕艺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这个主题展开,改变了以往绘画欣赏以学科,画种,时代或地域划分内容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课程综合性的特点,提出了从多角度认识欣赏艺术作品的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培养。
三.教学建议
教师可根据本单元美术欣赏教学主题,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在围绕教学主题展开教学的同时,贯穿审美教育的主线,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作品的情节内容,艺术手法,美感特征的同时,简要穿插介绍作品常识。学习活动可多样化,体现师生互动交往,教学活动应尽可能直观生动,采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因此,教师课前应对教材作认真学习理解,对教学活动进行周密设计和准备,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本单元教学,可用二课时完成。
四.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对作品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
2.对作品艺术表现的理解和欣赏.
难点:多角度理解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
五.课前准备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图片或课件制作
学生:课前有关作品资料的收集和学习.
六.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 课题引入(5分钟)
通过作品数幅(投影,幻灯或图片)展示充满生命活力的绘画作品.
学生思考讨论:
作品中主要描绘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发言.
教师点评并引入本单元学习课题.
(1) 绘画作品形象丰富,相当一部分为充满生命力的形象..
(2) 生命产生于自然,生长于自然,与自然和谐交融.
(二) 活动一:欣赏与评述:对作品的基本认识(15分钟)
1,观赏作品数幅(课本第2页.,可作适当增补).
你是否能对作品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也可将自己课前收集准备的资料作讲稿).
2,学生讨论.
3,学生对作品描述发言.
4,教师讲评,并作个人发言.
(1)重点描述作品形象中生命的活动及与自然融洽的关系.
(2)适当提示作品的构图,艺术风格等所传达的效果.
(三)活动三:分析与研究:生命与自然的关系(22分钟)
请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课本第3页,可作适当增补).
研究问题:
1,联系生物学科所学知识,说说作品中描绘了哪些物种?与生命物种,生命活动相关的自然形象是什么?
学生分析思考,讨论研究.
学生发言.
教师发言(结合作品回放及局部观赏)
2,问题:
(1)作品中生命活动与自然的关系分别是怎样的?
(2)作者运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来增强效果,产生美感的?
学生讨论研究
学生发表见解
教师发言:重点对《孟特芳丹的回忆》作补充发言.
3,研究思考:
(1)联系作品思考:自然对生命活动有哪些作用?
(2)如何保护自然,促进生命活动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作业要求:(2分钟)
1,选择课本中第2-3页作品一幅,对作品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
2,试写一点对《孟特芳丹的回忆》一画的感悟.
(五)学习活动小结:(1分钟)
第二课时
(一)简要回顾讲评前一课美术欣赏学生作业(由学生讲读)引入本课.
(二) 活动三:讨论与解释:作者的感情与艺术创造
1,作者感情的体会(10分钟)
欣赏作品(课本第4页,可作增补).
将课本作品与内容相似的内容其它绘画作品作比较.
讨论解释:
(1) 为什么类似的内容,不同作者的作品,风格不同?
(2) 课本作品分别体现出何种感情?
学生讨论,并试对比作出解释.
教师发言:感情因素对作品的影响.
肯定学生对作品所包含的感情的解释的理解
2,艺术创造的理解:(12分钟)
研究问题:
(1) 艺术是什么?
(2) 优秀美术作品是否就是客观形象的再现?为什么?
观赏一组自然形象图片,再与相似内容的绘画作品作比较,试找出艺术形象与自然形象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观察思考发言.
教师适当提示:
艺术形象源于生活,但比生活更高,更典型,这是艺术创造的特征.
再请学生联系作品数幅,谈谈对艺术创造的理解.
(三)活动四:体验与评价:创作与审美
1,创作活动的体验:(10分钟)
通过观赏课本作品和增补作品思考:
是否是作者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活动?
体会方法:
(1)学生亲自实践作品局部,体会感受.
(2)教师师范作品局部加强感受.
(3)请有绘画经验的学生谈感受.
2,审美体验,评价.(10分钟)
结合本单元内容学习,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生互谈感受.
作业要求:
选择作品一幅,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和能力写感受,大胆发表见解.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