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经济生活》学案系列: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高三政治教案(精简13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2周前

《经济生活》学案系列: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精选13篇)

《经济生活》学案系列: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1篇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学习目标】:1、知道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3、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地位  

  4、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要性  

  【课前预习】  

  【知识点梳理】(必做部分)  

  一、基础落实(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①(生产力角度)   

  ②(基本经济制度角度)   

  (市场经济角度)

  2、什么是按劳分配?  

  3、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  

  (1)必要性  

  ①(由谁决定?)   

  ②(前提)   

  ③(物质基础)   

  ④(直接原因)   

  (2)重要性  

  ①(有利于)   

  ②(对谁的否定?体现了?)   

  4、我国存在哪些分配方式?

  5、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何意义?   

  ①是对   

  ②体现了   

  ③有利于   

  【知识点辨析】(选做部分)  

  二、知识拓展 (找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⑴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⑵个体经济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  

  ⑶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  

  【课堂探究】  

  李明一家五口都有收入。他本人承包了集体的土地,收入一万多;和妻子开了一个小店,纳税后有两万多;儿子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的职工,工资、奖金和津贴有三万多,另外炒股也能赚四五万;女儿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工资也有五万,另外利用休息日为一家外资企业当顾问获得五万报酬;母亲靠出租房屋获得一万多的收入。    

  请回答:李明一家的收入各属于什么分配方式?    

  李明一家的收入  分配方式  

  李明承包土地的收入     

  妻子开店的收入     

  儿子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儿子炒股的收入     

  女儿的工资     

  女儿当顾问的报酬     

  母亲出租房屋的收入     [来源:高.考.资.源.网]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我要掌握的内容能是什么,重点是什么?我掌握了吗?(请尝试概括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巩固练习】  

  一、基础知识巩固(必做部分)  

  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1、下列各项对按劳分配理解正确的是( )  

  a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b.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c.按劳分配的实质是按劳动的时间进行分配   

  d.按劳分配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范畴  

  2、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经营一家早餐店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奖金和津贴收入 ④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a.①②③ b. 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3、某三口之家,丈夫是公务员,妻子是三资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从分配方式看,丈夫和妻子的收入分别属于  

  a按劳分配和按技术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 d按劳分配和按管理要素分配  

  4、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 b.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社会主义劳动的特点和性质 d.劳动产品还不够丰富  

  5、我国现阶段,要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根本原因是  

  a.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  

  b.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c.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d.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二、知识拓展与能力提升(选做部分)  

  1.按劳分配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关系是   

  ①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②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可能性   

  ③前者是后者在分配关系上的体现   

  ④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图是我国某市居民XX年收入一览表:  

  内容  工资薪金收入  房屋、土地等其他收入  国债收入  股票收益  利息收入  

  比例(%)  40  29  7  10  14  

  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图表表明   

  ①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导致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   

  ④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步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张某在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工作,月薪1500元。XX年5月,他卖给本企业一项技术专利20万元,其中以10万元购买了本企业的股票。同年8月他获得了2万元的股息。并按规定缴纳了个人所得税。回答  

  3.张某的收入方式有  

  ①按劳分配 ②按劳动要素分配  

  ③按技术要素分配 ④按资本要素分配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 b.个人消费品 c.企业总产品 d.社会财富  

  5.按生产要素分配导致的客观结果是   

  a.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 b.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缩小  

  c.按劳分配主体地位降低 d.极端两极分化  

  《经济生活》学案系列: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学习目标】:1、懂得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  

  2、理解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  

  3、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其要求  

  4、能结合实例说明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

  【课前预习】  

  【知识点梳理】(必做部分)  

  一、基础落实(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收入分配公平是指什么?

  2、收入分配公平有何意义?  

  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①   

  ②   

  ③   

  4、什么是效率?

  5、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  

  ① (一致性)   

  ② (一致性)   

  ③(矛盾)   

  6、怎样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   

  ②   

  ③   

  ④   

  【知识点辨析】(选做部分)  

  1、公平就要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

  2、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区别。

  【课堂探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头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在整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为此,党的xx大报告提出,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收入差距?  

  (3)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从而解决收入差距拉大?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我要掌握的内容能是什么,重点是什么?我掌握了吗?(请尝试概括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巩固练习】  

  一、基础知识巩固(必做部分)  

  1.xx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要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因为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c.注重公平可以消除收入差距 d.公平是按劳分配的体现  

  2.在xx大报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更加注重公平”有助于   

  ①让一部分人首先富裕起来 ②全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④实现整个社会的同步富裕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3.依据上题,进行再分配注重公平必须做到  

  ①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入  

  ②必须重新分配私有财产,改革税收体制,做到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不纳税  

  ③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  

  ④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a.①④b.①②c.①③④d.②③④  

  4.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失业问题”和“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是我国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对此,政府应该   

  a.积极发展经济,鼓励效率优先  b.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c.提高人民币汇率,增加社会财富 d.调整经济政策,更加注重分配公平  

  5.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要根据实际,合理确定低保对象范围和标准,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①是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②是一种社会福利制度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④有利于农民充分就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等重大方针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  

  ①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  

  ②尊重和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③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④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7.在我国的规划中,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下列能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维护公平的是  

  ①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②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③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 ④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知识拓展与能力提升(选做部分)  

  31.材料一:1978—XX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收人情况  

  1978年  1989年  1999年  XX年  XX年  

  国内生产总值(元)  3645.2  16992.3  82054  120332.7  24661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  1376  5854  7703  13786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134  602  2210  2476  4104  

  材料二:XX年不同行业的几位职工工资情况  

  ⑴、沈阳市居民刘某因病不能工作,和女儿享受低保金每月500元,丈夫下岗后在一家单位值班每月500元,全家每月有50元肉价补贴。  

  ⑵、成都某国企员工:基础工资880元,年功工资120元。房租补贴80元,岗位工资1725元,扣除养老金、公积金、医疗保险、所得税,一个月实发2020元。  

  ⑶、某金融业人士:基本工资1500元,岗位工资5070元,住房津贴970元,交通及福利补贴2150元。  

  ⑷、深圳某公司长住海外员工:底薪1XX元,补助7000元,年终奖金根据市场情况好坏10万至15万左右,平均年薪35万左右。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怎样看待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  

  (3)如何解决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10分)  

  参考答案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巩固练习:必做部分:bddca

  选做部分:aacba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课堂探究  

  (1)主要原因有:分配制度的变化,允许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体制不完善;地域差别;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手段不完善;非法收入造成的差距。(3分)  

  (2)当前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合理打开收入差距。这是由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对于收入上的差距,我们一方面要体现效率原则“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另一方面,我们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而导致两极分化,以体现公平原则,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

  同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为此,要采取多种途径扩大就业,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使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收入差距(3分)

  巩固练习  

  必做部分:bccdaab

  选做部分:  

  ⑴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材料二反映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1分)  

  ⑵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程度不同,在一定时期出现收入差距的扩大是难以避免的;适当差距的存在,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收入差距扩大是在绝大多数人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的基础上扩大。(2分)  

  ②收入差距过大,又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减低效率,更重要的是,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2分)  

  ⑶①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1分)②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分)③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分)④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1分)⑤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1分)  

《经济生活》学案系列: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2篇

  (二)重难点分析: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原理两层含义:(1)生产决定消费:四个表现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四个表现(p29页倒数第二段理解) 例题: 1.(全国卷)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下列选项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c.网上购物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2、黄金周旅游热全面带动交通、住宿等众多产业的发展,这表明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反作用于生产c、消费有时也决定生产 d、新消费需求带动新产业出现3、.自XX年6月1日起,购物场所对塑料购物袋进行收费.不少塑料袋生产厂家开始停止生产超薄购物塑料袋,而研制、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可多次重复利用的环保购物袋。材料主要说明:a.生产决定消费 b.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c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d人们的消费是有客观的物质生产条件决定的4、XX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XX年经济增长要从依赖投资和出口转为投资与消费为主,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其中,内外需中以内需为主,内需中以消费为主,消费又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为主。 请从经济生活角度说说我国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有何意义? (1)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调节着生产。 (2)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2.公有制的主体与国有经济的主导(1)区别:公有制的主体是指在所有制结构中的比例;国有经济的主导则强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对国民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对全局和战略而言的) (2)联系:国有经济的主导是公有制的主体的一个重要表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具体表现不同(见填空)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及增强:(见前面第四课教材修订内容)例题: 当前,我国196个工业行业中,国有经济逐步退出服装、食品、纺织业等146个行业中,在煤炭、石油、航天等35个支柱产业中保持一定的控制力,在军工、电力15个行业中居于垄断地位。据此回答1——2题:1、我国的这一做法a、必然会使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为了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有利于优化所有制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d、会消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2、材料表明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b、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c、国有经济开始不适用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d、国有经济在所有行业中占支配地位3.国务院决定从XX年9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这有利于:①减轻经营者负担 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④国家利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的企业会被兼并或面临破产。 例题: 1.美国经济学家在上个世纪提出了“胜者全得”的理论,即在高科技领域,一个企业只 在技术上领先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有可能占领这个领域的大部分市场。“胜者全得”理论表明:a.科技进步对企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 b.只要采用高科技就能赢得市场c.企业应该诚信经营 d.我国要加大对市场经济的调节力度2、阅读材料,回答我问题: XX年8月21日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播出特别节目《相信中国制造》。针对国际上一些媒体对中国制造的产品的态度,商务部部长强调了三点:第一,中国的产品质量在这些年有很大的进步,中国政府、中国企业高度重视产品质量,过去二三十年我们的产品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产品已经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赢得了物美价廉的好名声;第二,现在出现了一些产品质量问题,中国政府、中国企业高度重视,我们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认真的查找问题,搞清情况,针对问题产品认真整改;第三,我们反对对这些问题产品的夸大和炒作,反对在这个背后一些贸易保护主义者借机煽动一些情绪,做一些不符合实际、夸大其词的宣传和报道。   (2)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针对我国出口产品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答:①坚持以质取胜战略,培育我国名牌产品,树立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形象;   ②不断进进行技术创新,学习国际先进技术,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   ③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出口结构,提高产品的国际竟争力;   ④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以拓展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空间,减少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⑤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5、劳动者的就业问题

  (1)现状: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这些就导致了我国的就业问题比较严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2)措施:

  a、国家:要发展经济,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再就业工程,促进劳务输出;坚持“市场调节就业,国家促进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针,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b、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积极就业,自主创业。例题:1.“白领”一直是高薪、舒适、高贵、悠闲的工作的代名词,而“蓝领”则是代表着脏、累、苦的工作。至去年下半年,我国技术工人十分短缺。在江苏,28万年薪招不到一个高级电焊工;在浙江,月薪6000元招不到一个合适的数控机床操作工。以上事实告诉我们,应该:a.都去学习电焊和数控机床技术 b.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c.应由国家来对工人统一进行调节 d.厂家应提高对“蓝领”的工作待遇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有2.7亿人,而技工只有8720万人,高级技工只有1860万人,约占就业人口的6%。专家认为技术工人是国民经济中的主流职业,而因为宣传和社会的误读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某地一家模具厂开出16万元的年薪求聘一名高级模具工,应聘者廖廖无已。 材料二: 对一些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发现,一方面有很多新增工作岗位特别是初、中级岗位“无人问津”,一进招聘不到合适的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下岗职工在观望等待。 材料三: XX年4月11日,沈阳市评选出首批“首席工人”共有20人,他们来自该市不同行业,其中年薪最高者近10万元。 (1)你从材料一发现了什么问题?联系材料一,产生材料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以上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1)材料一说明了我国技术工人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高级技工紧缺。 材料二反映的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就业观念上的障碍;二是职业技能上的障碍。 (2)要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构建有利于劳动者成才的环境,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与素质,增强再就业的竞争力,多渠道就业。 6、公民的投资理财:区分储蓄、股票、债券的异同

  储蓄

  股票

  债券

  活期储蓄

  定期储蓄

  政府债券

  金融债券

  企业

  债券

  含义不同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风险性

  小

  小

  最大

  最小

  比政府债券小,比企业债券大

  比前两者债券及储蓄大,但小于股票

  流动性

  强

  较差

  较强

  差

  收益性

  最小

  高于活期储蓄

  收益来自股息、红利、股票升值,收益性最大

  利率高于银行利率,低于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高于政府债券和银行存款低于企业债券和股票

  收益性高于金融债券、政府债券和储蓄,低于股票

  共同点

  都是集资的手段,都有一定的风险,都能获得一定的收益。注:流动性是资产迅速转化为现金的能力;流通性是指在市场上买卖转让; 例题: 1、储蓄存款和个人购买保险、股票、债券,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有稳定的收益 b.都是集资手段c.都是为了获得利息 d.都是一种投资行为XX年,中国股市可谓“牛气”冲天,10月,上证指数更是突破了6000点,创下新的历史记录。XX年股市却一路下挫,曾一度跌破了1800点,突破了很多投资者最后的心理防线,股市的低迷也将导致企业在股票市场的筹资功能弱化,股市已经大大背离了经济基本面。2、关于股票说法正确的是: ①股票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方式 ②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 ③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企业改革与发展 ④股票投资收益来源于股息和红利收入两部分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3.XX年灾难多发,雪灾、地震,袭击连连,购买了保险的居民或企业真切地感受到了保险的巨大优越性。这是因为,保险:a.是国家对受灾居民和企业的救肋 b是公民和企业自愿购买的c使居民和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损失下降,体现出保险的保障功能d.能够解决多数社会成员的最迫切需要4.XX年7月8日,各大媒体公布了奥运纪念钞将于次日在主要银行网点等价兑换的消息,百姓的奥运收藏热情空间高涨,排队兑换。小张劝其家人将余钱都兑换成奥运纪念钞。小张的做法:a.是正确的。这是一种稳健的投资方式 b.是错误的。恰当的资产组合才能降低风险c.是正确的。因为当前银行利率低、股市风险大 d.是错误的。这是一种低回报率的投资方式(三).易错易混知识点1、生产与消费易错观点(1)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注意: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2)消费决定生产(注意:颠倒了二者的关系)2.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易错观点(1)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注意:公有制是基础,国有经济是主导)(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注意:应该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3)公有资产占优势,主要是看量的优势。(注意: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4)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注意: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5)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注意: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混同;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主要力量)(6)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都占有支配地位。(注意: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占有支配地位)(7)股份制都具有公有制性质。(注意:只有国有、集体控股,企业才具有明显的公有性)(8)股份制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注意:不能笼统地说)3.关于公司和股份制的易错观点(1)有限责任公司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注意:混淆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2)股份制是产品的分配方式。(注意:是企业组织形式)(3)股份制是我国公司制的唯一形式。(注意:是主要实现形式)(4)股票是一种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注意:混淆了股票和债券)(5)股票价格与股息收入成反比,与银行利息率成正比。(注意:前者是正比,后者是反比)4。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易错观点(1)劳动者各项权利的基础是享有平等就业权(注意:劳动权)(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注意:权利可以放弃)5.关于投资的选择的易错观点(1)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注意:居民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2)债券和股票都是有价证券,都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注意:股票不是定期收取利息的)(3)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注意:政府债券)(4)通过购买社会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少。(注意:是购买商业保险)

  四.热点分析(一)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背景材料:材料一: 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我国的消费支出仅占36%,而美国则高达70%。资料显示,中国前几年gdp在10%以上增长,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7.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仅增长4.3%。材料二:

  国家提出的扩大内需要的十大措施之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材料三: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份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XX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指出,做好XX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经济生活》分析角度: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同时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也有密切的联系。

  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以质量求信誉,在困境中求生存材料一: XX年9月11日,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XX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据初步证实,导致三鹿原奶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收奶贩子在原奶收上来后,为了牟取暴利、增加重量和质量,而在原奶中增加了三聚氰胺这种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材料二: 在全球经济危机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中国国内4600多万中小企业的发展深受影响。生产成本激增、融资困难加剧、外贸出口受阻是困惑广大中小企业主要三大因素。造成国内各大中小企业要么关门倒闭,要么纷纷裁员以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经济生活》分析角度: 1、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但是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2、诚信经营,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应该开展正当竞争,反对和抵制不正当竞争。三鹿牌采用假冒伪劣手段欺骗消费者,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3、企业经营成功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就业问题,民生之本背景材料:

  材料一:

  xx大报告关于扩大就业的重要论述:①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②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③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④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⑤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⑥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⑦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⑧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材料二: XX年3月5日,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努力扩大就业。认真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我们要用百倍的努力,把这项关系民生之本的大事做好”。 材料三:相关数字统计显示,XX年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将超过600万人。其次,XX年上半年,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倒闭中小企业达6。7万家,逾万工人下岗事业。材料四:XX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文摘:

  ⑴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一是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二是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三是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灾区劳动力就业。五是进一步改善对就业的公共服务。《经济生活》分析角度:

  1、就业形势严峻:

  我国的人口数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2、扩大就业的意义: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就业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③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劳动者权利的实现,有利于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的实现,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3、何解决就业问题?

  具体措施:①从失业人员自身看,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自主创业和就业。

  ②从企业角度看,在提高产业科技含量的同时,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的同时,加快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组建、培育大集团公司的同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③从政府角度看,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不断拓展就业渠道;要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要建立各种培训中心,实行各种优惠扶持政策促进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政府责任体系,为扩大再就业提供保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传统服务业来扩大就业,这是做好再就业工作的主要途径。

  ④从根本上说:要努力发展经济来促进就业,这是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根本。4、消费反作用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中央采取措施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无疑会促进生产、拉动经济增长。(四)利率的调整背景材料:  从XX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新浪财经注:此为1997年10月23日降息1.80个百分点以来最大降息幅度),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

  从XX年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同时,继续对汶川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经济生活》分析角度:1、市场调节有其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中国政府充分考量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之后作出以上决策,就是要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2、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我国银行金融机构的领导力量,是国家宏观调控重要工具。它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运行的态势,采取下调“双率”等经济手段,是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灵活审慎的经济政策的需要,也是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需要。3、下调“双率”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有利于提振企业的信心、减轻企业负担,保持投资稳定增长,进一步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有得于调整信贷结构,缓解中小银行资金紧张;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继续稳定增长。

《经济生活》学案系列: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3篇

  《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 经营 (五)政府出击,稳定股市背景材料:材料一: 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a股自XX年190月份创下6124点的历史高位以来,就一直处于急跌之中,XX年9月曾创下1936点的新记录低位。材料二: 从XX年9月19日起,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调整为单边征税,税率有3%下调至1%。《经济生活》分析角度:

  1、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给股东的出资凭证。购买股票,鼓动可以获得股息和红利,还可以得到因为股票价格上涨而带来的收益。

  2、股票的价格是变动的,投资股票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有公司的经营业绩、国家的宏观政策、公众心理等。

  3、股票是企业筹资的方式,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一种能够带来收益的金融资产。居民投资要具体分析各种投资方式的风险性和收益性,分散风险,进行组合投资。五、单元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增持股份的行为,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XX年8月17日中国证监会昨日发布《关于修改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有限责任公司与上市公司的主要区别是( )

  a、是否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经理 b、是否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

  c、是否独立地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d、是

  可以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募股集资

  2、某股份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和债券。股票和债券的主要区别在于( )

  a、股票是有价证券,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 b、购买者与公司的实际关系不同

  c、股票可以买卖,债券只能到期还本付息 d、股票的收益总是大于债券

  3、在我国城市和农村还存在大量的小商贩,这些小商贩的存在对于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有重要作用。小商贩在我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具有多层次性 

  c、小商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小商贩是一种非公有制经济

  4、红豆集团成立至今已吸纳了2万名员工,人均年收入达1XX元,XX年安置劳动力占企业所在地的六分之一,上缴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近一半。这表明( )

  a、非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民营经济在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和国家税收上发挥重要作用

  c、红豆集团在当地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体现了控制力

  d、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5、要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必须做到( )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体作用

  c、国有经济在所有的行业中占支配地位 d、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质量和竞争力

  6、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没活干,可修脚技师却后继无人,热门高级技师有时万元月薪都聘不到,这启示我们要树立这样的就业观( )

  ①自主择业观 ②竞争就业观 ③职业平等观 ④多种方式就业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一部体现民权的法律——《物权法》于XX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物权法规定“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表明( )

  ①各市场主体的物权具有平等性 ②任何市场主体的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

  ③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④各市场主体的合法的物权有了法律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8、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指出,从XX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超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对政府出台这样的政策正确的看法是 ( )

  ①政府的行为是违背市场规律的 ②政府在使用宏观调控手段

  ③政府利用价格引导消费和保护环境 ④政府的决策是科学合理的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9、XX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认为员工不适合在本单位工作,应在试用期内向员工提出,并在法定期限内通过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关系。未签劳动合同而用工,用人单位应负相关责任。这表明( )

  ①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 ②订立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的基本义务

  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④《劳动合同法》只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XX年9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公告,鉴于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现决定撤销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乳粉、乳粉、灭菌奶免检产品资格和名牌产品称号。回答10—11题。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10、国家质检总局取消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产品的名牌称号是在运用( )a、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b、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c、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d、政治手段进行宏观调控11、“三鹿“奶粉事件启示我们( )①要根据市场情况调节生产规模,不能盲目求大 ②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形成竞争优势 ③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④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a、①③④  b、 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XX年9月11日起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回答第12—13题。12、个体工商户是我国个体经济的主要部分,发展个体经济,有利于( )①合理利用资源 ②促进商品流通 ③拓宽就业渠道 ④扩大商品出口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取消“两费”是我国繁荣富强的体现,是取消土地税后改革开放又一重大成果,这( )①有利于降低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成本 ②有利于降低物价 ③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④有利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14、党的xx大强调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党和政府之所以高度重视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是因为( )a、在社会主义国家就业靠政府安排b、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消灭失业,维护社会稳定15、为了实现就业与再就业的目标,党和政府必须( )①把加快发展经济作为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 ②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③重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④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职业的平等观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三年前,小王在股市低迷时购买了某上市公司的股票,一直持有到XX年3月才卖出。该股票为他带来了7万元的收益。这一收益的来源是( )①上市公司的利润 ②商业银行的利息 ③证券公司的利润 ④股票的买卖差价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①④ XX年9月18日,总理签署第535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回答17-18题。17.某地采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即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工资分配形式、支付办法和工资标准等进行平等协商,在此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该制度( )①提高了劳动者的竞争意识   ②扩大了劳动者权利③保护了劳动者获得合法报酬的权利  ④体现了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意志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可以使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起基础性作用,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因为劳动合同制度的建立使( )①用人单位真正行使了劳动用人自主权,灵活地调整职工的数量和结构②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情况和市场变化,对职工可以随时辞退和解雇③劳动者为了在择业竞争中获胜,必然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④劳动者有了择业自主权,可以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情况与自身条件选择用人单位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XX年的汽车市场竞争仍然激烈,其中降价是重要的手段之一。2月28日,海马汽车宣布对福美来全系车型进行降价,最大降幅达8000元。《市场晚报》据此载文指出,降价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让利行为,对外来说,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对内则是企业的一场“内部革命”。回答19-20题。19.“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表明了( )a.市场占有率是由价格的高低决定的 b.产品价格可以影响市场需求c.价格变动与产品的生产供应密切相关 d.降价能导致商品价值增加20.材料中的“内部革命”主要应包括( )①增加产品的价值量 ②增加科技含量,降低成本③强化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XX年11月6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农行注资1300亿元人民币等值美元,并将持有农行50%的股份,与财政部并列成为农行第一大股东。财务重组、股份制公司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是此前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路径,农行也不例外。回答21-22题。21.改制后的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a.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b.具有明显的混合所有制性质,有利于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c.是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唯一途径和方式 d.有利于将国有资本逐步私有化22.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将资本分为等额股份 b.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c.它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d.居民的一种投资行为

  23.XX年全球股市大跌,多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救市措施。股市大跌使得绝大部分怀着股市淘金愿望的股民尝到了深套的滋味。这说明( )

  ①股票价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②投资者必须理性投资

  ③购买股票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财富 ④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4.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新形势下,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国际社会对企业评价的重要内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 )

  a.是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 b.关系到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主导作用的发挥c.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d.是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 25.右图是产品生命周期与销售利润曲线图。如果要阻止产品生命周期从a点到b点运动,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①增加产品的市场效用 ②扩大产品的生产规模 ③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④开拓产品的市场范围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6.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XX年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这是10月来第二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是中央银行落实中央政府灵活审慎经济政策和确保经济增长的体现,这有利于( )a.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b.增加预期股息

  c.增加股票票面金额 d.股票价格的上涨 二、多项选择题:

  27.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搞好就业工作,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a、促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使社会生产顺利进行 b、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

  c、使社会劳动力不断再生产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8.近年来,我国每年大约有1500亿美元的加工贸易产品被外商“贴牌”后销售,其销售额约3万亿美元。这一事实说明 ( )

  a.我国必须以自主创新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b.我国制造业的出路在于发展科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c.自力更生原则要求我们放弃从国外引进核心技术

  d.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也就失去了大量的利润29.《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于XX年8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制定有利于a、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 b、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 c、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d、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30.农民工是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的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障。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 ( )

  a.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

  c.完全运用市场经济原则 d.对农民进行职业素质培训 31.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XX年9月27日发布通知明确要求,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这一举措:a、是国家调控经济活动的表现 b、有利于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c、有利于抑制房价上涨,刺激投资需求 d、有利于抑制投机性行为,防范金融风险32.XX年1月1日起,国务院决定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同时,将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此举有利于 a.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刺激私家车消费向经济适用车型转变 b.企业开发利用新能源,增加企业生产成本c.国家贯彻落实公平税负的目的,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d.鼓励消费者节能降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3.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下列措施有利于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是 a.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度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b.国家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c.深化农村改革,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土地使用权70年不变d.减少国家对中小企业进行直接投资10.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严峻考验。有经济学家形容中小企业须渡过一个“寒冬”。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中小企业“过冬”的是 a、政府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帮助中小企业融资b、适度裁员以提高企业经营成本,是企业渡过难关的有效途径c、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主动适应动荡时期的市场需求d、国家由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变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三、非选择题35、航天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太空鞋”的问世,走下神坛的数码相机,从航天食品到方便面蔬菜,人造心脏的技术取自航天飞机的燃料泵技术,汽车导航,红外线温度计等。 试用生产和消费的相互关系说明这一现象:

  36、材料一:XX年某省就业增长情况

  全省就业情况  

  城镇就业情况  

  就业人数  

  比上年  

  增加  

  城镇就业  

  人口  

  占全省就业  

  人口的比重  

  新增农村  

  劳动力转移  

  4618.1万人  

  53.4万人  

  2340.2万人  

  50.7%  

  52万人  

  材料二:XX年某省就业分布情况

  就业产业分布情况  

  个体私营单位从业人员  

  及占全省就业人数的比重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1274.6万人  

  1630.2 万人  

  1713.3 万人  

  1218.7万人  

  1373.6万人  

  26.7%  

  29.7%  

  (1)结合上述材料和《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简要分析XX年某省的就业形势。 

  (2)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就新的形势下如何扩大就业提出建议。  37.阅读下面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材料1:近两年广东出口型玩具企业发展情况 内容年份有出口记录的企业出口盈利企业出口额千万元以上企业出口额百万美元以下企业企业数量出口额企业数量出口额XX年6374家3582家70家25亿美元1500家2.5亿美元XX年4820家2191家77家29亿美元(升15.6%)1087家2亿美元(降17%)注:①XX年统计的是前三个季度。②作为世界最大的玩具生产基地,广东的玩具销量占全球的50%。但在最近,全球第四大玩具厂东莞合俊倒闭了。材料2:XX年玩具原料价格变动情况 内容时间塑料原料五金类材料劳动工资XX年12月11000元/吨33500元/吨800元/人·月XX年9月15000元/吨40060元/吨850元/人·月材料3:自去年美国连续大宗召回玩具事件发生后,欧美国家相继提高玩具进口技术标准,如含铅量接近为零。要适应这些要求,我省玩具企业在当前困难的情况下,很难增加投入解决技术难题。材料4: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占了广东玩具出口总量40%的美国市场明显疲软,1—9月广东玩具直接出口美国下降2.5%,经香港出口部分更是下降13.9%。(1)材料1、材料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2)结合四则材料分析导致材料1现象的原因。(4分)(3)行业人士估计,明年订单会更少,生产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广东玩具要“玩”好,必须“洗牌”。面对“洗牌”,你认为广东的玩具企业应如何发展?(8分)非选择题参考答案35、生产决定消费,它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对经济具有促进生产和动力功能,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神七成功发射,可以带动教育投资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引导人们科学合理地消费,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36、答案:(1) 材料一反映了XX年某省就业增长幅度较大,城镇吸收就业状况良好;材料二说明,XX年某省各产业在吸纳劳动者就业上都作出了贡献,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较多,个体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及占全省就业人数及比重不断增加。(6分) 

  (2) 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要依照新的劳动合同法,尊重职工的合法权利;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10分)

  37.(1)材料1反映作为世界最大玩具出口生产基地,广东省玩具业近两年的生产经营面临出口量和利润下降等困境,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3分)

  材料2反映近两年玩具生产的生产要素人格上涨,特别是塑料原料、五金类材料人格上涨较快。(3分)(2)由四则材料可以看出,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需求减少、进口国提高玩具的质量标准、玩具生产的原料价格上涨、很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等影响,造成了企业出口量下降、利润空间被压缩,生产经营面临困境。(4分)(3)广东玩具生产经营受到巨大的影响,在“洗牌”过程中:①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实现玩具生产与节约资源相结合,降低成本;把握产业演进规律,实现生产的转型,由制造型向创造型转变,实现产业升级。②依靠科技,提高管理。提高创新能力,创立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适应世界市场的要求,并做到行业领先,世界领先,以抵御发达国家质量的苛刻要求。③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需求,可以把企业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地方谋求发展。④广东省政府应该根据当前国内国际的形势,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加强对企业的转型扶持力度,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升级。⑤玩具企业也可以开拓新的产品领域,如许多企业开发动画、动漫文化产业,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⑥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面向新兴经济国家和地区,大力开拓欧美以外的其它市场。(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回答四个要求可给满分8分)

《经济生活》学案系列: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4篇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外汇和汇率

  ⊙ 如果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本国货币,说明外币升值、外币汇率上升;反之,说明外币贬值、外币汇率跌落。

  ⊙人民币升值的利:①人民币升值使中国消费者能够买到价格便宜的进口商品。②人民币升值使企业进口商品可节省一笔费用。③人民币升值使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人民币升值的弊:①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商品价格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出口贸易更加困难,加大国内就业压力。②人民币升值使外商在中国市场的实际购买力受到损失,影响外来投资。③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外汇储备贬值。

  3、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4、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3)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4)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无论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

  5、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的规模。②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6、影响消费的因素(如何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1)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之一是居民的收入。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②居民消费水平也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如果预期收入高,消费水平可能就高。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3)主要因素之二是物价水平。

  (4)主观因素: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

  ⊙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求异心理、求实心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7、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

  (1)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

  (2)恩格尔系数的经济意义: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8、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9、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1)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要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5)企业兼并和联合

  10、就业问题

  (1)意义

  ①从国家角度看:就业是民生之本,有效的就业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②从社会角度看: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

  ③从个人角度看: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劳动者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要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流通。

  ③劳动者:a.发扬创业精神,自主创业 b、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即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c、要提高自身技能和

  11、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劳动者权利内容: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等

  (2)劳动者权利的维护:①自觉履行劳动义务是劳动者维权的基础。②依法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维权的依据。③ 劳动者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④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12、分配方式与适用经济

  (1)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

  (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

  (3)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外资经济

  13、从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社会公平

  (1)必要性(意义、原因)

  ①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

  ②公平与效率是统一的,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2)措施(如何从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社会公平)

  ①根本上: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人们收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③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⑤充分发挥财政和税收的作用,

  14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实现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矛盾性: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

  15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注重公平。

  (2)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16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如何增加财政收入)

  (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2)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的制约。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17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18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二者往往相互配合起作用。但二者在政策的制定者、具体内容与措施等方面则有不同。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境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方可实施;货币政策有中央银行直接制定和实施。凡有关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的调整、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债等都属于财政政策;与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的调整等则属于货币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逆风向调节”

  ★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提高税率和减少财政支出

  19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弊端。

  20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2)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3)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21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1)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增加就业。

  (2)手段:①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贸易政策等等。)

  ②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应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③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22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

  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条道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个方针: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三大转变: 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④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⑤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23、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措施: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努力实现境外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优化出口结构;企业要坚持以质取胜,培育我国的名牌产品,树立“中国制造”的良好国际形象;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经济生活》学案系列: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5篇

  第一单元

  p4把图中的东西变成了:棉布、盐、茶叶、米、马匹

  【解读】修改后与“某山村……”的材料背景更为贴切。

  p5虚线框中:删除了“这些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

  【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

  “从商品中分离……就是货币。”修改为“这些从商品世界中……,就成为货币。”

  【解读】修改之后更加科学,不能仅仅把“从商品中分离出来规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等同于货币,货币包括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形式。

  p6删除“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和“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三的货币”这两个自然段。【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

  p7“专家点评”移到通胀通缩之前。【解读】为了教材编排更加具有逻辑性。

  “相关链接”

  修改了对“贮藏手段”的解释:删除了“货币退出流通领域”的字样。“货币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执行的是贮藏手段职能。”

  【解读】对于纸币有没有贮藏手段职能是有争议的。传统观点认为只有金银货币才具有贮藏手段职能。根据修改后的教材理解,纸币也具有贮藏手段职能。这更加符合教材主编的思想。

  删除“金属货币在长期……一样使用。”“作为价值符号的”

  【解读】表述更为简洁;和后边纸币的定义保持一致。

  p8纸币含义的修改: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删除了“价值符号”的说法)。【解读】“纸币有没有价值”一直是困扰教师们的一大难题。这一修改,有回避这一问题的意思。在教学中,我们不必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删除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

  “名词解释”对通货膨胀原因的解释: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解读】修改之后更加科学。货币供应量不仅仅是纸币发行量。货币供应量是指某个时点上全社会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存量。现阶段,我国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流通中现金m0,即在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现金;二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即m0+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三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即m1+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框标题修改为“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人们通常使用两种结算方式:一是用现金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二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信用卡、支票等,是经济往来结算总经常使用的工具。”

  【解读】删除了“信用工具”的说法,修改之后更加科学。

  “相关链接”信用卡的图增加了说明性标注。【解读】更加方便学生的理解。

  使用信用卡的优点,删除了“增强消费安全”的说法。【解读】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

  p9信用卡的解释有微调:“……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删除了“部分或全部”;支票的解释删除了给“收款人或者”的字样。【解读】更为简洁、更为科学。

  p10虚线框的素材用的是XX年4月8日,XX年4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解读】使教材跟上时代的步伐。

  p12“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修改为“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修改为“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

  【解读】叙述更加科学。供求关系的改变有一个过程,不能理解为不是供不应求就是供过于求。

  删除教材中“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这两种说法。【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

  p15目标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修改为“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解读】“生活”范围大,“消费”范围小,修改之后更为贴切。

  虚线框的素材换了

  某地是我国冬季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春节期间,为了多赚钱,当地的酒店和餐饮企业大幅度提高价格,结果游客急剧减少,这些企业的收入也下降了。

  ○你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见到过类似的情形?

  ○为什么涨价后,企业的收入反而大幅度下降?

  【解读】修改后的素材与这部分教材的相关内容更加匹配。

  p16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调节生产规模”这一自然段,修改为“调节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

  “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自然段修改为“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但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些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这一自然段删除。

  增加“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解读】修改之后难度降低了,表述更为科学了

  p17删除了虚线框的“镜头一”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删除其中的“物价总体水平”。

  p18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这一自然段删除。

  【解读】一是为了降低难度,二是“物价变动的影响”和前边“价格对生活消费的影响”有重复。

  p18“消费类型”将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对话图换成了两个年轻人的对话:

  “每天上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太多了,咱们还是贷款买辆车吧。”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借钱总是心里不踏实,还是等攒够了钱再买车吧。”

  ○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解读】修改之后更加贴切。其实对于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消费观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p19删除 “按照消费对象分,消费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删除 “消费结构”这目的内容。

  “从食品开支在家庭……,被称为恩格尔系数”这一自然段以楷体字的形式出现。图保留。

  【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也是教材的逻辑性更强。

《经济生活》学案系列: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6篇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包括三课: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以及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知识要点:

  1.商品的定义及基本属性(提示:商品的定义主要强调它的交换特征;对商品的基本属性只要做一般性了解即可);

  2.货币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

  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提示:为什么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作一般了解即可);

  4.纸币产生的原因、纸币的定义、纸币的优点(延伸:货币的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其中前两者是商品货币;纸币一样具有价值尺度、储藏手段等职能);

  5.纸币的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的知识要点:

  1.信用卡的含义及在使用上的特点和优点(提示:教材中指的是广义的信用卡);

  2.支票的含义、类型及在使用上的特点

  3.什么是外汇、汇率(提示:外汇定义中的支付手段是广义的;汇率就是货币买卖的价格;必须学会识别汇率升值与贬值;与其他物品一样,货币买卖的价格——汇率也由供求关系决定,主要是受购买力平价的影响);

  4.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包括两框: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要点:

  1.影响价格变动与差异的因素:直接与间接因素(提示:变动是时间维度,差异是空间维度;要知道间接因素是如何通过直接因素起作用);

  2.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包括:需求扩大对价格的影响;需求缩小对价格的影响;供给扩大对价格的影响;供给缩小对价格的影响;

  3.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5.企业为什么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及社会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6.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提示:第一目是重点)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知识要点:

  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购买量之间的一般规律(提示:需求法则是针对同一时间而言的,必须假定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的知识要点有:

  1.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当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水平及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

  2.物价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提示:源于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

  3.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的含义、区别及各自的适用范围

  4.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5.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及恩格尔系数大小变化的含义。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知识要点:

  1.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及求实心理所引发的消费现象的表现及对它们的评价(提示:如何区分从众与攀比);

  2.若干值得倡导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提示:它与提倡贷款消费矛盾吗?);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提示:与鼓励消费矛盾吗?)。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包括: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五课 企业和劳动者;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以及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包括两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知识要点有:

  1.生产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消费对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

  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及意义(提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准确表述);

  4.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科技、培养人才;改革落后的生产关系。

  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要点有:

  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2.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

  3.混合所有制经济;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及准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含义、作用;

  6.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7.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包括两框:公司的经营;新时代的劳动者

  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的知识要点有:

  1.公司的特点;

  2.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

  3.公司的组织机构;

  4.国有企业为什么要以公司制为方向;

  5.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

  6.企业兼并与破产。

  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的知识要点有:

  1.劳动的意义;

  2.就业的作用;

  3.我国的就业问题;

  4.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国家该怎么做;劳动者自己该怎么做;

  5.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职业平等、多种方式就业;

  6.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

  7.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包括国家如何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本人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六课“投资的选择”包括两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股票、债券和保险。

  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知识要点有:

  1.储蓄存款的含义;

  2.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延伸:究竟什么是商业银行;我国的信用社);

  3.利息的含义及计算;

  4.活期储蓄、定期储蓄的区别;

  5.商业银行的含义及其主要业务。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的知识要点有:

  1.股票的含义、特点及股东的主要权利;

  2.股票投资收入的来源及特点;

  3.国债、金融债券及企业债券的特点(延伸:从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总结储蓄、股票及债券的特征);

  4.保险的含义及保险业务的种类(提示:严格说来保险不是投资)。

  5.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包括: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第九课:征税和纳税;以及综合探究——讲求效率,维护公平。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包括两个框题:“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兼顾效率与公平”。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知识要点有:

  1.按劳分配的内容、必然性;

  2.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延伸: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也是按要素分配。提示:不要对按要素分配作进一步的分类,如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4.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第二框“兼顾效率与公平” 的知识要点有:

  1.效率的含义、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2.公平的含义及社会主义为什么要重视收入公平分配;

  3.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及为什么要效率优先;

  5.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包括两个框“财政收入和支出”及“财政的巨大作用”。

  第一框“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知识要点有:

  1.财政收入的种类

  2.影响财政收入高低的因素;

  3.财政支出的种类;

  4.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对比关系

  第二框“财政的巨大作用” 的知识要点有:

  1.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表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发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的表现:财政是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财政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财政具有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再分配作用;

  3、财政政策如何正确运用:经济不景气时如何运用;经济过热时又如何运用。

  第九课“征税和纳税”,包括两框:“税收及其种类”及“依法纳税”。

  第一框“税收及其种类”的知识要点有:

  1.税收的含义及特征;

  2.增值税的内容、优点(提示:不要求掌握计算);

  3.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特点、作用。(800到1600元)

  第二框“依法纳税” 的知识要点有:

  1.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

  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表现及其处罚。

  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包括: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以及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两个框“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要点有:

  1.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延伸:经济学的定义——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

  2.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提示:强调价格、供求两个机制);

  3.市场调节的两大优点(提示:不要忽视它,不能把它与2混淆);

  4.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市场规则、社会信用制度。  

  5.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提示:究竟什么是公共物品。)。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知识要点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提示:多挖掘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包括两个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第一框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的知识要点有:

  1.总体小康的微观和宏观表现;

  2.总体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3.为什么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第二框题“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的知识要点有:

  1.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延伸:国内生产总值的准确计算;没有发展的增长是什么意思:经济增长是指产量或生产能力的扩大;经济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发生的结构性、体制性变化);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主旨;

  4.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包括两个框题:“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要点有: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提示:比较优势要学会计算);

  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

  4.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

  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6.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的知识要点有:

  1.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4.对外开放是长期基本国策;

  5.对外开放在当前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6.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要性及战略措施;

  7.“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内容;

  8.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经济生活》学案系列: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7篇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理解和掌握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关系;了解我国的税种分类,理解和掌握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2、能力目标

  通过税收及其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自己分析、理解基本原理的能力,提高自己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各种具体税种的学习,提高自己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认同我国税收的性质,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和政策

  ②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并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

  【考试要求】

  高 考 考 纲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1、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和作用

  2、个人所得税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税收的含义

  2、税收的基本特征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税收的特征;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方法、学法点津】

  1、教学方法

  ⑴、多媒体教学 ⑵、联系热点分析法

  2、学法点津

  ⑴、夯实基础知识,突出重点。

  ⑵、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⑶、高度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⑷、搜集当前经济发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过程】【交流、合作探究】【学习反思】

  一、税收及其种类

  (一)税收的基本特征

  1.税收的含义:

  2.税收与国家、税法的关系

  3.税收的基本特征

  ⑴、特征:

  比较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

  项目

  特征 税利债其他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⑵、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区别(含义不同)

  ②、联系

  (二)我国税收的种类

  1.税收种类:根据征税对象划分为

  2.目前在我国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种类含义纳税人税率作用

  增殖税

  个人所得税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我国税收的性质:

  2.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

  比较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行为

  比较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异含义

  手段

  表现

  同

  3、公民如何增强纳税人意识?

  (一)税收的基本特征

  【思考】⑴、税收主体(谁在收税)?

  ⑵、税收目的(为什么收税)?

  ⑶、征税手段(怎么收税)?

  ⑷、税收地位:

  3.【探究】p69

  ⑴、国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是否违反税收的固定性?

  ⑵、有人说税率一经确定就一成不变。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附:个税起征点的调高,有利于调节过高收入,减轻工薪者的负担,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补充材料】: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一个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要看其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我国公民不一定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都是实际的负税人。(负税人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思考】:为什么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巩固提升】

  【学习过程】【导学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XX年初,某市地税局查处26家企业并依法追缴税款462万元。这些企业利用国家鼓励下岗和失业人员就业的优惠政策,在企业聘用下岗和失业人员未达到国家规定的30%指标的情况下,采用伪造材料的方式,虚报安置就业人员数量以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目的。这些企业的行为是 ( )

  a.偷税行为 b.欠税行为 c.骗税行为 d.抗税行为

  2.某人到饭店吃饭,结帐时服务员说,如果不要开发票可获赠一份小礼品,礼品的档次视消费的金额而定。饭店不开发票是 ( )

  a.表明企业有经营自主权 b.是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

  c.是骗税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d.对消费者有利,消费者最终会得到实惠

  3.对公民应依法自觉诚信纳税的原因,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 )

  a.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b.我国的税收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征收的

  c.我国的税收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的

  d.我国人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4.右图中病危的张大爷把儿子叫到床前,嘱咐说:“我一生从未拖欠过国家一分钱税款,你帮我到税务所把这个月税款交了吧。”这启示我们 ( )

  ①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③公民应该承担纳税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④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与政府日常开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5.某县办工厂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和国家税收,县政府决定重奖厂长35万元,并宣布此奖免缴个人所得税。此举引起众多争议,你认为观点正确的是 (  )

  a.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定的,不是县政府说了算

  b.这是一种国家奖励、政府行为,可以免(个人所得)税;其他单位不能这样做

  c.税收是交给国家的,县政府是国家机关,重奖不用缴税

  d.县政府不能直接这样做,应委托税务机关宣布减免纳税

  6.从XX年起,我国将全面实现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从公民个人来讲,要做到自行申报个税,就应当 (  )

  a.关注税收使用,检举骗税行为 b.增强纳税意识,自觉诚信纳税

  c.加强税收监督,落实依法征税 d.履行纳税义务,重罚偷税人员

  7.从4月1日起,一年一度的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又将拉开帷幕,这是第19个全国税收宣传月。XX年全国税收宣传月的主题是“税收、发展、民生”。这个主题比较直观地表述了税收、发展、民生三者的关系,阐明了税收服务发展、发展改善民生的内涵,体现了税收的职能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符合党的xx大提出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善民生的战略部署和对税收工作的总体要求。

  有人说依法诚信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请谈谈你的看法。

  【教后反思】

  答案:

  1、c 2、b 3、b 4、c 5、a 6、c

  7、①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每个公民的生活都与税收息息相关。

  ②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

  ③公民在享有国家税收提供的各项权利的同时,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自觉依法诚信纳税。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

《经济生活》学案系列: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8篇

  《经济生活》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一、考点解读

  1.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1)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2)财政收入的来源有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2.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2)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合理的分配政策既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能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公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3.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种类

  (1)财政支出是指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2)财政支出包括经济建设支出(首要的)、教科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4.了解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

  (1)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2)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5.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

  ⑴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分配收入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⑵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⑶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6.了解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7.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

  (1)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既不需要返回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3)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它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三个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8.理解个人所得税

  (1)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2)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由低到高不同等级的税率,超额部分按相应等级的税率征收(如工资与薪金税率由5%到45%,共分9级纳税)。比例税率是指不论征税对象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恒定的税率(如利息税是5%)。

  9.了解税收的作用

  (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工具。

  (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

  (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没有税收,国家机器就不可能有效运转。

  (4)税收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

  10.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纳税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公民必须承担纳税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3)出现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都要依法处理: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4)公民要增强税收意识:一方面公民要依法自觉纳税,不偷税、欠税、骗税、抗税;另一方面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二、体系构建

  财政、国家预算、国家决算的含义

  财政及其作用 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的作用 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国家财政 财政收入的含义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形式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与分配政策

  财政支出的含义

  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用途

  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支关系 财政盈余

  财政赤字

  税收含义及其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税收的基本内容 征税的依据

  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流转税—增值税的含义、纳税人、优点

  税收种类

  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纳税方法、优点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其处理办法

  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

  三、误区点拨

  1.财政政策等同于货币政策。

  (1)区别。①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与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②内容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等属于财政政策;凡和银行有关的政策,如利率和信贷规模的调整属于货币政策。③政策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2)联系。①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②在一般条件下,二者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二者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情况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可以扩大就业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需要时间,如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

  2.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1)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财政收入的增加,从当前来看,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2)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3)财政收入增加,从根本上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因此“国家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是片面的。

  四、热点追踪

  1.发挥财政作用,集中力量做好四川地震灾后重建。

  XX年6月24日,国家审计署发布了关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物资审计情况的公告。公告指出,截止6月12日中央财政共安排抗震救灾190.09亿元,其中直接安排专项补助资金104.25亿元,通过交通部、卫生部等中央部门和相关单位安排资金69.85亿元,安排用于灾区粮食调拨经费、小麦收购和代储经费及教育抗震救灾补助的资金15.99亿元。此外全国31个首(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安排财政性救灾款物65.91亿元,

  据财政部报告,截止XX年10月6日12时,各级财政部门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825.1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734.57亿元,地方财政投入90.57亿元,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离不开资金的保障。中央财政拟从XX年起建立地震灾后重建基金,专项用于四川及周边省份受灾地区恢复重建。XX年起中央财政安排地震灾后重建基金收入预算700亿元。

  (1)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财政通过交通部、卫生部等中央部门和相关单位安排资金69.85亿元,安排用于灾区粮食调拨经费、小麦收购和代储经费及教育抗震救灾补助的资金15.99亿元。材料表明

  a.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b.财政通过社会保障支出有利于保障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c.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

  d.财政通过经济建设支出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

  (2)截止XX年6月12日,四川、陕西、甘肃、云南和重庆5个地震受灾省市收到各级财政性救灾资金共计187.76亿元,已支出59.47亿元,其中用于灾区经济平稳运行的综合财力补助支出1.48亿元,民政救济支出29.16亿元,卫生支出4.72亿元,物资储备和调运支出4.18亿元,基础设施抢修支出10.03亿元,公安、教育、广电等救灾支出4.83亿元,其他支出5.07亿元。这则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的作用的?

  热点解析:(1)题中的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保障灾区人民基本生活,故选b。(2)①“用于灾区经济平稳运行的综合财力补助支出1.48亿元”体现了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②“民政救济支出29.16亿元,卫生支出4.72亿元”体现了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③“物资储备和调运支出4.18亿元,基础设施抢修支出10.03亿元”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2.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国务院决定自XX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同时,将国内征收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其他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相应提高。国务院同时决定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成品油价格。国内成品油价格实行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的间接接轨,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流动环节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成品油价格调整既要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生产成本,又要考虑国内市场供求关系;既要反映石油资源稀缺程度,又要兼顾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

  (1)国务院决定自XX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成品油价格。这一做法 ①是利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 ②是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体现 ③能消除市场调节的缺陷 ④是“有形手”与“无形手”相结合的体现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国务院成品油消费税政策调整有什么重大意义?

  热点解析:(1)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国务院没有能力加以消除,③表述绝对化。故选b。(2)国务院成品油消费税政策调整,是国家通过经济手段调控能源价格,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体现;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典例解析

  1.(XX年上海卷)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截止5月22日14时,中央财政已累计拨款102.95亿元。政府的这一救灾拨款属于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结余 d.财政结算

  解析:财政支出是指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财政支出包括经济建设支出、教科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政府的这一救灾拨款属于财政支出,故选b。

  2. (XX年广东卷)为了提高我国高收入群体自觉纳税的意识,XX年11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首次明确提出个人年收入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该文件的发布体现的税收特征是

  a、无偿性 b、固定性 c、强制性 d、自觉性

  解析: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首次明确提出个人年收入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符合强制性的特征,故选c。

  3.(XX年广东卷)我国每年用于国防及行政管理的财政支出已经超过了7000亿元人民币。正是依靠这笔支出,使得我们能够免费获得政府提供的国防、司法、治安等公共服务。政府用于国防、司法、治安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充分反映了财政具有

  a、经济稳定作用 b、资源配置作用 c、收入分配作用 d、经济发展作用

  解析:国家通过财政支出使国防及行政管理得到保障,使得我们能够免费获得政府提供的国防、司法、治安等公共服务。说明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起到了资源配置的作用。故选b。

  4.(XX年海南卷)在我国,中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原为33%,外资企业一般享受15%或更低的优惠税率。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将我国境内的中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这一政策调整将 ①有助于改善外商投资结构 ②提高外资企业管理水平 ③提高中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④促进中外资企业公平竞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将我国境内的中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有利于中外企业在同一税率环境下开展公平竞争;同时对外资的进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改善外商投资结构。故选c。

  5.(XX年上海卷)读图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图1、图2分别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两图所示现象之间有何联系?

  (2)图l、图2所示的经济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

  (3)XX年9-12月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居民的经济生活分别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提示:(1)图1反映了我国—XX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在保持四年两位数增幅后,XX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明显下降。图2反映了从XX年9月至12月,央行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者下调幅度基本相同;11月27日的下调幅度较大。两图所示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央行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与XX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在时间上有密切相关性。

  (2)图1说明中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向好的大趋势没有发生变化,同时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已对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中国经济产生了冲击和影响。图2说明国家通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提振需求,防止国内生产总值增幅继续下滑。

  (3)贷款利率下调,意味着企业贷款成本降低,这会刺激企业增加贷款,扩大投资需求。存款利率下调会使居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银行储蓄而增加对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的投资,或增加当期消费;贷款利率下调会促使居民增加商品房、汽车等的信贷消费。

  6.(XX年山东卷)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

  (1)请揭示图示反映的经济信息。

  答案提示:XX年山东省对高新技术、环境管理等行业投资大幅上升,对电力、冶金等行业投资明显减弱,小火电等落后生产能力被淘汰,说明山东省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取得较大成绩。(若答出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也可酌情给分)

  (2)简要说明能够促进这些信息所示变化的财政措施。

  答案提示:①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引导资源在不同行业间合理流动。②通过调控不同行业的财政支出,增强发展的协调性。③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技术创新,为节能减排、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若回答调整财政收支方向、结构或从财政收支其他方面作答,可酌情给分)

  六、能力自测

  1.XX年5月30日,我国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l‰调整为3‰,当日沪深两市跌停个股约860只,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财政政策 b.货币扩张政策 c.收入政策 d.货币紧缩政策

  2.塑料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和诸多方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被人们认识。目前我国每天都要产生大量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触目惊心,为此国务院出台了“限塑令”。国务院发改委拟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财税部门将制定税收政策,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鼓励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和财税部门的做法是运用

  a.财政政策促进消费升级 b.货币政策促进环境保护

  c.行政手段调节企业行为 d.经济手段调整产业结构

  3.XX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更加倾向民生领域,中央财政安排的民生支出超过11974亿元,比上年增加2567亿元。政府理应承担如国民教育、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养老保障、劳动就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民生责任。上述材料说明 ①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②国家通过财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③财政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④财政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XX年财政收入的规模、增长速度均创下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记录,占gdp的比重也达到近20年来的最高值。财政收入的增长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决定的。同一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越高,财源越丰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就越高。XX年我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既有经济发展、财政职能、财政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结构、统计、价格、征管因素的影响。这表明 ①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居主导地位 ②国家财政集中财富越多越能促使企业和个人增收 ③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随着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国家进一步明确了社会救助工作的责任。各级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在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上不断增加,“十五”期间达到257亿,期间将达到385亿。这一事实说明 ①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有物质保障 ②国家通过财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③财政通过收入的再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④坚持同步富裕的原则,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6.XX年l一10月,我国财政支出增长较快的项目(部分)统计表

  环境保护社保和就业科学技术农林水事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

  增长比例(%)92.046.543.837.835.134.7

  上表材料表明

  a.财政支出越多越好 b.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

  c.当前财政盈余较多 d.财政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7.江苏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资本转向农村,促进江苏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一做法主要是通过控制 实现的

  a.财政支出的目的 b.财政支出的作用 c.财政支出的数量 d.财政支出的方向

  8.我国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和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是

  a.国家预算 b.税收收入 c.债务收入 d.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9.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通过对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的确定,税收可以 ①决定分配方式 ②消除地方保护 ③调节消费行为 ④优化投资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某著名影星的偷逃税案最初是由其公司职员举报的,并且由该职员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该职员的行为体现了

  a、公民有平等的监督权 b、公民有协助征税的义务

  c、公民有稽查偷逃税的职责 d、公民有同偷逃税的行为作斗争的义务

  11.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XX年3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1600元/月提高到XX元/月。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一调整将 ①增加财政开支 ②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 ③增加财政收入 ④促进公平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XX年3月21日,北京国税系统今年首次爆光了一起税案。北京盛世先锋企业策划有限公司在向上海的四家企业销售货物时,实际交易的发票金额达178.47万元,而记帐的金额只有6.38万余元.朝阳国税局已将这起普通发票真票虚开案移送公安机关,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这表明

  a、税率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b、税收具有强制性

  c、有国就有税 d、税收具有无偿性

  13.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XX年4月24日起,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的千分之三调整为千分之一。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印花税的一种,依据证券交易的成交金额征收,采用比例税率,由买卖双方同时缴纳。印花税不到一年时间调整两次,中国政法大学的专家认为,印花税对资本市场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它具有固定性、无偿性、强制性,希望印花税不要再动了。如果印花税调整之后,股市仍然下跌,政府部门还会有救市的措施。涨到四五千点,市场才是理性、健康的融资。

  (1)专家的观点主要强调了税收的什么特征?其含义是什么?

  (2)简要分析说明税收三个特征之间的关系。

  14.XX年11月13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对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重大决策作出全面部署。会议透露,省委、省政府决定出台十个方面措施,促进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今年省财政增加安排资金100亿元,全省将迅速启动规模达3000亿元的政府主导型投资项目,预计到XX年可带动社会投资1.2万亿元,重点用于扩大投资、消费和改善民生,增加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1)江苏省的做法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

  (2)在上述材料中江苏省实行的是怎样的财政政策?为什么实行这一政策?

  15.材料一:XX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银连续五次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截止12月23日,已累计下调达2.1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也连续五次下调,截止12月25日,已累计下调达5个百分点。“三率”同降,次数之频繁,幅度之大,历史罕见。

  材料二:XX年4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3‰调整为1‰。6月1日至12月31日,下调部分食品、药品、棉花等商品的进口关税。10月9日,国务院决定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材料三:XX年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新举措,有人认为:只要降息、取消利息税,就能战胜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请对此作简要评析。

  (2)材料三中所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取?怎么采取?采取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说明国家财政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附:能力自测答案案

  1.a 2.d 3.a 4.d 5.b 6.b 7.d 8.b 9.d 10.d 11.c 12.b

  13.(1)专家的观点主要强调了税收的固定性特征。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2)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国家必须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强制性实行无偿征收。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如果国家可以随意征税,没有标准,就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危及国家利益。

  14.(1)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③国家财政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2)①江苏省实行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②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江苏经济社会总需求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江苏省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防止和缓解经济下滑的趋势。

  15.(1)①降息、取消利息税,是国家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有利于战胜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②要战胜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运用经济手段的同时,还需要运用法律手段和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③要战胜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等。

  (2)积极的财政政策一般是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可以采取。②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从而拉动经济增长,防止和缓解经济下滑的趋势。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目的在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或促进经济增长,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国务院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下调部分食品、药品、棉花等商品的进口关税,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说明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生活》学案系列: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9篇

  美岭中学

  考点一 货币

  (1)货币的本质

  ①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②理解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③基本职能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④理解纸币及其发行量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与发行数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也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反之,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阻碍商品流通。

  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⑤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金钱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正确的金钱观:要取之有道,要用之有益,要用之有度。

  要理性的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于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2)信用工具和外汇

  ①了解信用工具

  信用卡具有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等功能。

  ②了解外汇和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考点二 价格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①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各种因素(诸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对商品的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②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③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直接关系。

  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生产的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在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的地位。

  ④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反之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一是调节生产的规模。二是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三是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四是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考点三 消费

  (1)消费及其类型

  ①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消费还受到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还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②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

  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消费对象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③理解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改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消费心理主要有: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树立正确的消费原则

  我们做理性的消费者,就要践行正确的原则。

  一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二是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三是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四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2.生产、劳动与经营

  考点四 生产与经济制度

  (1)理解分析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③理解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必要性:①现实原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重要性(意义):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②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④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2)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体经济: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外资经济: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济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养分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内容: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原因: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绘图、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意义: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就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考点五 企业与劳动者

  (1)企业

  ①了解企业的含义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②了解公司的含义和形式

  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类型:我国法定的公司有两种类型,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③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一是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二是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三是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四是树林竞争风险意识。

  五是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④企业的兼并与破产

  (2)劳动者

  ①了解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劳动是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党和政府: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完善就业信息服务。

  劳动者:一是树立自主择业观。二是树立竞争就业观。三是树立职业平等观。四是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五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③懂得应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为什么要维护: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如何维护:一是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二是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

  考点六 投资和理财

  (1)商业银行

  ①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

  ②存款利息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

  存款利息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存款利息=本金× 利息率×存款期限。

  ③了解我国商业银行及其主要业务

  一是存款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二是贷款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三是结算业务。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为我们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服务。

  (2)投资

  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方式的异同,分析不同的投资行为

  不同点:储蓄是一种便捷的投资方式,能定期收取利息。在所有投资方式中收益较低,安全性较高。

  债券是一种稳健的投资方式,能定期收取利息,其利率均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安全性差低于储蓄。

  股票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能获得股息和红利以及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但收益不稳定且安全性在所有投资方式中最低。

  商业保险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只有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投保人才能获得保险赔偿金,投保人将风险转嫁给保险人,获得投保人承担较低的风险。

  相同点:都是一种投资方式,都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收益。

  储蓄债务股票保险

  区

  别性质不同储蓄债务凭证,限期偿还股份凭证风险保障

  受益权不同取款获息,安全性最大定期收取利息,安全性比股票大取得股息,分享红利,经营好坏决定收益按保险条款,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偿还方式不同按存款方式获得本金和利息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必须偿还本金股票不能退,只能出售股票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可获得赔偿或保险金

  投资效益不同利率较低,风险较低信用度高,收益高,代用率高,流通性强,时间长,风险较储蓄大收益高,风险大有回报,时间长

  联

  系都是个人投资行为,对国家建设和公民生活有利,都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利益

  考点七 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

  ①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基本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作用: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③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①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说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是提高经济利益的保障。

  举措: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保证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②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②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③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考点八 财政与税收

  (1)财政

  ①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的形式。

  ②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反映了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二是分配政策:在一定时期社会财富总量是一定的。国家财政收入与企业和个人的收入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能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

  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财政支出按具体用途来分,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债务支出。

  ④了解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支平衡是指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者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者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收入和支出相等是财政收支的理想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

  ⑤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

  一是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是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或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是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2)税收

  ①了解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法是税收的法律失据和法律保障。

  基本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它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作用: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实施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②了解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含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计算方法: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反之亦然。

  作用或意义:个人所得税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③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⑴我国是人民大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⑵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依法自觉诚信纳税。

  考点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①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和计划)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②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市场调节的作用(优点):⑴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⑵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市场调节还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③理解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⑴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通过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表现出来,包括市场准入原则、市场竞争原则、市场交易原则)则来维护。

  ⑵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⑶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⑷国家要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⑸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①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⑴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⑶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加充分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解析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手段:

  ⑴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可分为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两大类型。

  ⑵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包括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活动。

  ⑶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应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重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考点十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①全面小康的目标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②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2)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

  ①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②说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

  措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加强宏观调控。

  具体措施: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绘图的关键。

  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⑶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⑷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⑸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考点十一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

  ①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了解跨国公司的作用

  跨国公司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②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⑵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⑶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⑷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勇敢地迎接挑战。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①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和作用

  世贸组织(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成立于1951年,它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世贸组织(wto)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世贸组织(wto)的作用: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②了解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理解实行对外开往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⑴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①更好的 “引进来”: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②更好的“走出去”: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⑵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经济生活》学案系列: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10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秩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 经济建设的要求(2)促进国家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 经济持续协调发展(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 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知识链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市场调节宏观调控基本特征优点与弊端,市场秩序(为什么、怎么样)必要性、重要性,含义及目标、手段含义,特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目标和新要求为什么,内涵五项措施及重点语句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载体、实质和影响国际经济组织以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意义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知识整合】1、 市场调节的优点、局限性及其弊端、危害?2、 市场秩序(为什么、怎么样)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4、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重要性,目标、如何做?5、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阅读教材相关知识)6、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7、为什么实行对外开放?(必要性、重要性)8、怎样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热点训练与学法指导】

  一、xx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从经济学上体现了:

  a.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注重社会公平

  c.坚决惩治党内的腐败现象,加强作风建设 d.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2、材料一:x市-XX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单位:元)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XX年1-10月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6860/8.5

  7703/13.4

  8472/9.0

  9422/7.7

  10317/9.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2366/4.2

  2476/4.8

  2622/4.3

  2936/6.8

  3303/12.5

  注:从XX年起,x市取消了农业税并且对种粮农户给予了粮食补贴。

  材料二:x市部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农业生产经营状况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农村社会事业

  村民对村委会的满意率

  农业科技贡献率

  农产品

  加工率

  劳动力平均

  受教育年限

  懂技术的农民

  占农民比重

  参加各类社

  会保险比重

  患病就

  医率

  30

  20

  6年

  10

  5

  60

  51

  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回答:

  (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2分、4分)

  (2)请你为x市农村改革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个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XX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据此回答3-5题。

  3、要实现以上美好图景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这是因为:

  a.农村经济发展可替代其他方面的发展 b.农村经济发展能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c.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经济发展 d.经济发展自然会促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

  4、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全会释放的最强烈信号,从经济学上来讲,为此必须:

  a. 重视农业的主导地位 b.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善于抓住重点 d. 提升城市的产业化水平

  5、全会制定的方针政策和美好图景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8亿农民的意愿。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④ 中国共产党得到了最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北京卷38)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回答下列问题。三十年来,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伟大的历史变革,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图1 图2

  注:基本建设支出是国家经济建设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1)图表1反映了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生了怎样的深刻变化?(2分)(2)结合图表1,分析图2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3)运用经济常识,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如何配置资源的。(6分)

  2、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XX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各0.27个

  百分点;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升降利率是央行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此次利率调整有利于:①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國內需求 ②刺激居民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③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 ④调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三、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在广东调研时指出,XX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急剧恶化,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生产经营困难,(生产成本升高、融资困难加剧、外贸出口受阻)各级政府要努力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为什么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会殃及世界?(6分)2、运用《经济生活》说明,怎样做才能使我国中小企业摆脱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6分)

  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燃油税费改革方案”于XX年1月1日正式实施。完成1—3题。1.我国政府借国际油价大幅回落的契机,稳步推进燃油税费改革,方案坚持多用油者多交税,少用油者少交税的“公平和效率”原则,这体现的哲理是 (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坚持适度的原则③外因有时会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④善于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a.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燃油税费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公平、规范、节约、减负”。它的实施将 ( )①有利于合理调节消费行为 ②有利于理顺税费关系,公平社会负担 ③从根本上解决石油不足的问题 ④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节约社会资源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3.国务院审议了改革方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这样做,是因为 ( ) a.民意对决策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b.政府的职能就是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c.人民直接行使对国家的管理权 d.民意是科学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

  4、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XX年—XX年全国粮食产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年度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产量(万吨)

  43070

  46947

  48402

  49800

  50150

  收入(元)

  2662

  2936

  3255

  3587

  4140

  注:①XX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2041万吨,同比增长2.6%。目前秋粮收成也非常好。②XX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同比实际增长10.3%,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材料二:XX年我国及a省耕地面积统计

  耕地面积(万亩)

  人均耕地面积(亩)

  全国

  182600

  1.39

  a省

  3719.3

  0.37

  注:①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警戒线为人均耕地面积0.8亩。②XX年至XX年间,a省共减少耕地258.45万亩,粮食自给率不足35%,在为全国内地第一缺粮大省。

  材料三:党的xx大以来连续出台的5个三农“一号文件”,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方针,对农民实行免税和直接补贴,五年共投入了1.6万亿元财政资金,大大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要研究了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包括完善土地制度改革还富于民、发展现代化农业保障粮食安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推动城乡一体化等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2分)

  (2)结合材料四,谈a省应该如何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10分)

  一、1、b 2、(1)材料一说明XX年以来,x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城乡差距较大;由于国家实施了取消农业税并且对种粮农户给予粮食补贴等一系列支农、帮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有较大提高。w.w.w.k.s.5.u.c.o.m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x市农业基础薄弱、农民生活水平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相对落后。 具体表现为: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农业产业化不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村社会保障基础差;村委会建设有待提高。

  (2)第一,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第二,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帮扶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和医疗制度改革,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第三,坚持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道路。坚持科教兴农,普及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四,从根本上优化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强民主管理,加强村民自治建设,推动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 3、b 4、b 5、a二、1、(1)图10表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商品零售环节由政策定价占主导地位逐渐演变为市场调节定价占主导地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步发挥基础性作用。(2)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经济职能相应发生转变,财政支出分配比例发生变化,基本建设支出比重下降并保持适度的比重;市场不能完全解决公平问题,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逐步上升。(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自发地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发挥有力的作用。2、b三、1、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2、国家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健全法律法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企业要转变发展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竞争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打造品牌等。(6分)四、1、a 2、a 3、d

  4、(1)①材料一反映出:—XX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随着粮食总产量的不断增加而增加,并且前景良好。②材料二反映出:a省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人均耕地面积警戒线,且近几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自给率严重不足。

  (2)①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面积。③面向市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④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⑤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高财政对农业扶持的力度。⑥落实农村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大粮食生产的力度。⑧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努力增加农民的劳动收入。任意6点可得满分,其它观点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经济生活》学案系列: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11篇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2.2价格变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识记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

  ⑵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影响。

  ⑶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价格变动前后商品供应量和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能力。提高他们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考试要求】

  高 考 考 纲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b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2、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关系。

  【教学方法、学法点津】

  1、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

  2、学法点津

  走进生活,感悟道理。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分析供求影响价格和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在具体感性材料中,感悟其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过程】【交流、合作探究】【学习反思】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_____________的变动

  一般来说,

  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反映程度是_________的。

  价格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影响

  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__________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____________价格变动的影响。

  ⑴含义

  ①互为替代品是指

  ②互补商品是指

  ⑵影响:

  ①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

  ②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_______________

  填写下表,说明价格变动对生产的调节作用。

  2、提高_________________

  目的:

  3、促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读图】下图反映了你所学的什么经济学观点?请简要加以分析。

  价格(p)

  数量(q)

  2、【辨析】副食品价格的上涨必然使人们减少对其的需求量。

  3、【巩固练习】下列商品构成互补商品的是:( )

  ①印刷品与纸张 ②啤酒与小麦 ③家具与木材 ④商品房和建筑材料

  a、①②④ b、①②③

  b、c、①②③④ d、③④

  4、【巩固练习】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探究】p16牛蒡价格的涨落的影响及措施。

  ⑴

  ⑵

  6、【探究】有人将生产者成功的战略归结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你如何是理解的?

  【巩固提升】

  【学习过程】【导学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

  2、近年来我国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为了抑制房价涨幅,政府可以选择的措施有( )

  a.扩大商品房需求 b.增加商品房用地的供给

  c.规定商品房价格 d.减少商品房用地的供给

  3、盛夏来临,空调的价格提高了,导致风扇的销售量增加,是因为:( )

  a、风扇是空调的互补商品 b、风扇是空调的替代品

  c、风扇较受人们喜欢 d、风扇的价格降低了

  4、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表现在:( )

  ①价格上升,购买减少 ②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③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互补商品需求减少 ④价格下降,生产规模缩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企业要在激烈“价格战”中取胜,就要设法降低成本和产品消耗,其主要措施是( )

  a、采用先进技术,提升管理水平   b、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资金

  c、缩短劳动时间,减少工资支出   d、提高产品质量,积极扩大出口

  【教后反思】

  答案:

  1、c 2、b 3、b 4、b 5、a

《经济生活》学案系列: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12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训练,使学生结合时政热点,了解经济常识图表分析说明题的审题和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民生、关注经济发展。

  【教学重点】:几个热点的探讨

  【教学过程】

  一、教师介绍经济常识分析说明题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注意事项。

  从材料看:

  文字材料+图表材料

  图表材料+图表材料

  从设问看:反映什么经济现象?(五读俱全:读标题、项目、数据变化、注、特殊时间)图表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因果关系?)

  分析上述材料

  为什么?意义?如何?

  反映什么经济现象?

  “分析上述材料”类型要注意:

  1、上述材料指哪些材料?不能遗漏

  2、如果是图表材料一定要把图表文字化,分层引述材料,对应知识点

  “为什么?意义?如何?”类型要注意:

  1、答案可能不是材料中归纳出来的

  2、答案要围绕问题对应教材知识点,相当于简答题

  二、经济常识常用于分析说题的知识点归纳: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补充)

  前 言:以。。为中心,大力发展。。物质基础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资源具有稀缺性

  转变。。。走新型。。。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第二课:适度、合理消费的意义, 消费的动力功能,拉动经济增长

  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由生产发展水平决定

  第三课: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农业的地位、作用,工业的地位、作用,第三产业的地位、作用

  第四课:财政的作用,财政的本质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关系

  税收的本质及作用

  税率是。。中心环节。。宏观调控的意图

  第五课:央行的含义、职能

  保险的基本职能和派生职能

  第六课: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相互促进)

  国有经济的地位、作用;非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

  完善。。分配制度(结合,方向,措施,初次分

  配,再分配)

  完善。。社保制度(方向,意义3)

  第七课:市场经济的特征、含义、作用、市场有弱点和局限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道德经济

  宏观调控(必要性、目标、手段、运作方式)

  第八课:经济生活全球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引进 来”“走出去”结合。。竞争。。两种资源;对外开放的形式;对外贸易的作用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同时加强宏观调控,扩大进口

  引进外资的方式,注意外资的质量

  引进先进技术,但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原则、前提、基础,维护经济安全

  三、几个热点的分类整理:

  (一)关于资源类或经济发展类

  例如: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生态文明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补充)

  1、为什么?

  (1)资源具有稀缺性、不可再生性。。。

  (2)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展开含义)

  (3)转变。。。走。。。(展开特征)

  (4)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5)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优化投资环境

  (6)减少对外依存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7)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有利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如何/怎么样?

  1)贯彻科学发展观

  (2)依靠科技、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

  (3)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展开特征)优化产业结构

  (4)提倡文明健康的消费模式,艰苦奋斗

  (5)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宏观调控。。

  (6)“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

  (7)发展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能源储备。

  (二)关于科技进步类

  例如:“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加强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补充)

  1、为什么?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2)转变。。走。。落实科学发展观

  (3)优化产业结构

  (4)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5)减少贸易摩擦,国际竞争力、经济安全

  2、如何/怎么样?

  (1)以。。。中心,大力。。。

  (2)完善。。。分配制度,允许技术要素。。分配。。

  (3)加强宏观调控,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支持力度

  (4) “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在。。。

  (5)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三)关于民生类或社会发展类

  例如::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就业、物价、社保、医疗、收入分配,等等

  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解)

  1、如何做大蛋糕?如何切好蛋糕?

  2、切好蛋糕的意义?

  3、新农保的意义?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经济常识分析说明题的审题和解题方法,讨论了几大热点涉及的知识点。

  布置作业: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教后记:通过复习,同学们对几个热点所涉及的知识点有了系统的认识。

《经济生活》学案系列: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13篇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3.1消费及其类型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居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总体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明确消费类型的划分;

  理解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2、能力目标

  培养综合认识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能力,辨证分析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考试要求】

  高 考 考 纲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2、消费类型

  3、恩格尔系数1、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2、消费的类型

  3、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反映消费结构的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对消费的影响

  2、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

  3、贷款消费

  【教学方法、学法点津】

  1、教学方法 讨论法 分析法

  2、学法点津

  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抽象思维,理解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过程】【交流、合作探究】【学习反思】

  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根本因素是

  2.主要因素是

  (1)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①当前可支配的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

  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2)物价总体水平

  二、消费的类型

  1.按照交易方式分为

  消费行为交易方式适用商品评价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贷款买房、上学、买车

  租赁婚纱、玩具、房屋

  2.按照消费对象分为

  3.按照消费的目的分为

  三、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的含义

  2.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3.恩格尔系数

  (1)含义

  (2)反映内容

  (3)变化规律:

  1.【思考】

  根据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总结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的措施。

  2.【判断】

  物价越低,居民的生活水平越高。

  【回忆】物价变动对人们生活有何影响?

  3.【判断】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所取代。

  4.【巩固练习】

  旅游消费按照消费对象属于

  按照消费目的属于

  5.【巩固练习】

  下列对恩格尔系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b. 通过恩格尔系数可以大致推知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

  c. 恩格尔系数越大,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越高

  d. 恩格尔系数越小,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越高

  【学习过程】【导学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消费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 ( )

  ①贷款消费 ②租赁消费 ③钱货两清消费 ④有形商品消费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XX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0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7亿元,比XX年同期旅游收入增加14.7%。据此回答2—3题。

  2.节假日外出旅游人数增多,“假日经济”掀起热浪。这表明 ( )

  ①我国人民的生存资料得到完全满足

  ②家庭消费开始由低级向高级的层次递进

  ③人们的消费正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享受资料消费发展

  ④享受资料消费逐步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消费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随着居民家庭收入增加,“假日经济”火爆。这主要说明 ( )

  a.家庭消费从根本上说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b.家庭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

  c.旅游区各种商品价格低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d.消费者有一种从众心理

  4.近年来,我国居民食品消费和市场需求呈现一系列重要变化,居民食品消费由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城市居民在外就餐的消费支出不断提高。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家庭人口减少 b.家庭收入水平提高

  c.物价水平持续下跌 d.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5.下表是近几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统情况”。根据材料,针对这段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年份

  项目XX年XX年XX年XX年XX年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7.737.137.736.735.8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6.245.647.745.543.0

  a.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

  b.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

  c.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d.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教后反思】

  答案:c b a d b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2022届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学案》 高三政治教案(精简12篇)

2022届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学案(精选12篇)2022届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学案 第1篇  第二单

《高三临考《经济生活》主干知识点回顾》 高三政治教案(精简12篇)

高三临考《经济生活》主干知识点回顾(精选12篇)高三临考《经济生活》主干知识点回顾 第1篇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教学案一体化》 高三政治教案(精简12篇)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教学案一体化(精选12篇)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教学案一体化 第1篇 

《天津一中高三政治总复习第一轮必修3《文化生活》学案》 高三政治教案(精简16篇)

天津一中高三政治总复习第一轮必修3《文化生活》学案(精选16篇)天津一中高三政治总复习第一轮必修3《文化生活》学案 第1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 高三政治教案(精简15篇)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精选15篇)《文化生活》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1篇  《文化生活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