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化竞争力》教案设计(精选2篇)
《聚焦文化竞争力》教案设计 第1篇
一、综合探究设计的意图
1.相关理论依据
(1)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关系原理。
第一,文化与经济、政治是有明显区别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第二,文化与经济、政治密切相关。
一方面,在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决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政治,就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
另一方面,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特别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文化,总要反映和表达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力量的意志。文化对生产方式的影响,既表现为不同文化因素决定生产方式的不同特点,又表现为不同文化因素促进或阻碍生产方式的发展或更替。总之,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形态、性质等不同,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第三,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果没有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难以持续,而且最终也很难搞上去。
(2) 文化竞争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而展开。
③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个国家不仅面临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而且面临着文化发展的严峻挑战。
④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精神,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 文化对人的重大影响和作用。
36
①文化是人创造的,人也离不开文化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也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第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第二,不同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不同,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也不同。
第三,人们的思维方式,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一定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等,都会对人们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带来影响,因而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自身的特点。
第一,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人的过程,往往是人们主动地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第二,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其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也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需要基于长期的生活阅历和学习过程,积以时日,才能形成。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持久影响。
2.探究活动目的
本单元的综合探究是依据课程标准中的“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而设计的,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明确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仅表现在它对经济、政治产生重大影响上,而且表现在它对人的发展的重大影响上;帮助学生懂得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精神,对于振兴民族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3.践行体验重点
设计本单元综合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资料来亲身感受、体验和领悟文化的竞争力,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理解文化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接受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一,通过阅读和分析大量图文资料,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理解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
第二,从国内外大量有关文化的事例中,感受文化的竞争力。
第三,从中国文化对外交流和对国外影响力增强的大量图文资料中,.深切体会和感受中国文化竞争力的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7
二、探究活动建议
1.探究指导
(1) 关于探究过程建议。
本单元综合探究可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让学生主动感受文化竞争力。
在阅读资料和分析图片的过程中,感受、体会文化的竞争力,并探求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
在“感受文化竞争力”这部分,提供了四则材料,在阅读材料时,应该首先弄清每则材料的中心意思。材料一主要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材料二主要说明我国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材料三主要说明美国的软件、娱乐等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材料四引用了中国著名思想家老子和军事家孙子的语录,说明精神因素的巨大力量和重要性。
在四则材料之后,提出了两个问题。
◆运用这些资料,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说明发展文化产业有什么意义?
要点提示:第一,文化产业的发展,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增加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消费结构,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二,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精神产品和精神财富,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你还能从社会生活的哪些现象中感受到一个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要点提示:第一,美国科技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宇航、计算机、生物工程的飞速发展,使其在经济、军事方面的竞争力占据领先水平;第二,美国的电影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世界有很强的竞争力;第三,日本教育、科技的发展,使之迅速成为第二经济强国,日本卡通漫画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世界上同行业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第四,近年来,我国广告业发展很快,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等等。
“提升文化竞争力”这部分提供了三则材料和相关图片。材料五说的是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在申办XX年世界博览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幅图片表现的是中国欢庆申博成功的场面。材料六和图片说的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赢得世界喝彩。材料七和图片说的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尊重和重视,中国节日文化的影响力增强。
要求从综合国力竞争的意义上,运用有关资料,共同探究一个问题。
◆今天,中国文化为什么能够在世界各地赢得尊重与喝彩?
要点提示:第一,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第二,中国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第三,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渗透力;第四,中国文化包含着能够与世界文化融为一体的因素;第五,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吸引世界各国人民;第六,世界各国的华人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第七,亚洲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文化(儒家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第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
38
际影响力日渐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
(2) 关于“活动建议”。
第一,利用前面收集的资料,从中外文化交流的角度,举办一次演讲会。
第二,在弄清理论和实践依据的基础上,可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一些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每个学生最好能够提出2~3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第三,让学生对收集的资料和提出的对策与建议进行归类和整理,以专栏形式展示出来。
第四,举办资料展。例如,以“旋转的世界舞台”为题,展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图片资料;以“中外名画欣赏”为题,办一期名画展。
第五,让学生收集古今中外名曲,举办一场名曲欣赏会或演唱会。
2.注意事项
(1) 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化竞争力,必须提供大量的有说服力的资料,除教材提供的资料之外,教师可补充一些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资料,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展示和广泛交流。
(2) 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本综合探究的“补充资源”提供给学生。
(3) 整个探究活动,可考虑从大量的事实和材料人手,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不一定按教材的呈现顺序进行。
(4) 在探究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
(5) 教材提出的探究性问题,不必要求完全统一的答案,师生可以交流,本书中的提示只供教师参考。
三、补充资源
1.文化资本与文化竞争力
文化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成为一个关键性的因素。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发达,文化的作用越突出。企业之间的竞争经历了逐步深入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源、技术和资本的竞争;第二阶段是市场、管理和人力资源的竞争;第三阶段则是文化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企业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必将深入到文化层次。
文化能带来增值价值,文化也是一种资本。先进的文化,能引起人们共鸣,能带来巨大的增值。在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引发产品革新和附加值提高。文化因素的渗透,提高了商品附加价值和在市场上竞争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呈现出个性化、高级化的新趋势,人们购买商品时已不再单纯追求其使用功能,而是日益注重商品与服务背后的观念价值。观念价值,是指商品或服务所包含的与一些社会群体精神追求或文化崇尚产生“共鸣”的无形附加物,例如,品位、感受、感觉、情趣、意味等。一般而言,商品的市场价值可分解为功能价值和观念价值两部分。前者体
39
现为客观的、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商品特性,后者是主观的、可以体会和感受的无形附加物;前者由科技创造而成,是商品的物质基础,后者因文化渗透而生,是附加的观念。
2.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一书第一次以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作为着眼点,以电影、广播电视、音像、报刊、出版、娱乐、广告等七个文化产业的重点行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构筑理论模型,建立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比较清晰地反映出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际状况。
报告对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以及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思路进行了梳理。文化产业竞争力是一个比较概念。从国家角度谈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指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企业通过生产和销售文化产品,提供各种文化服务,占有市场和获取利润的能力。它既是一种现实竞争能力,也包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竞争力表现为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从市场占有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竞争力表现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从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文化产业竞争力表现为文化产业各种生产要素合理的、有效的组合。
该书把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放在国家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认为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状况是该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第二,一个国家文化市场发育程度,也与该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包括人力资源、资本、文化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流通情况等。第三,竞争机制对提高文化竞争力尤为重要。市场竞争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第四,政府管理体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投融资政策、行政效率以及法制健全程度等,直接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五,与其他产业相比,一个国家文化传统与文化产业有着更为深厚的联系,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着更为深刻的影响。
报告通过对15个国家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不仅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即使与一些新兴国家相比,差距也很明显。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很不相称,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问题。
报告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文化产业竞争力状况进行了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
3.打造文化品牌城提升文化竞争力
蓬莱市以城市文化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层次和品位,通过发掘、塑造、弘扬先进文化,培育独具魅力和影响力的“人间仙境”和“国际和平城”品牌,营造“诚信、开放、包容、亲和”的城市人文环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树立城市形象,扩大了城
40
市影响力和辐射力,以先进文化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对外资的吸引力。到XX年上半年,已有国内30多家上市公司和100多家跨国企业到蓬莱投资,形成大旅游、临港工业、葡萄及葡萄酒三大主导产业,合同和实际利用外资7.7亿美元和4亿美元:合同和实际利用内资分别为80亿元和45亿元。
《聚焦文化竞争力》教案设计 第2篇
设计思想: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开放性的教学观念逐渐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渗透和贯彻。在本课题的设计过程中,我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1确立大课堂教学思想新课程条件下,要求教学设计突破时空限制,把课堂教学与课前课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在本课设计中,通过学生课前小组合作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制作简单课件。课后完成图片展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相关技能,也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原则和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 2预案式设计传统教学中,教学方案往往是固定化的,学生缺乏自主性。新课程条件下要求教师设计教学预案,教随学走,教服务于学。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尝试在讨论环节设计一系列方案:如学生可能做出什么样的回答,怎样通过进一步的提问引导学生,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怎么办?如提问仅局限于少数同学怎么办?如提问中出现有价值的问题怎么办?如讨论出现偏题教师如何引导?……. 3恰当处理教材:新教材的特点是可读性强,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解决教材中的大部分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观念,针对学生实际,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增删和整合,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在本课设计中,对学生能通过自学掌握的基础知识部分,只是简单处理,而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通过学生的活动着力加以渲染。我的指导思想是:面对发达国家的发达文化产业,学生在感受到强烈震撼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刻反思、探讨:作为有几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我国的文化产业却相对落后。原因是什么?我们缺少的是什么?通过讨论环节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成才意识,从而实现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多维目标。 教学要求:通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展示、小组讨论等形式,明确文化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感受各国日益激烈的文化竞争力,探讨如何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责任意识科技意识和成才意识。课前准备:学生分组收集美国、日本、英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并要求制成简单的课件。实施过程:出示以色列地形图(探究以色列发展之谜)结合材料,分析以色列崛起的原因:教育、科技、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导入新课:聚焦文化竞争力引导学生看书,结合材料思考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展示相关知识图示,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处理基础知识。学生分组展示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感受日益激烈的文化竞争力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适当点评和表扬(体现激励性教学策略) 教师设疑:看了这些资料,发自内心地,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学生答:略教师进一步设疑: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古代花木兰的故事改编的动画片在我国掀起热播狂潮,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给我们哪些启示?教师点拨: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日本、美国乃至英国,它们的文化底蕴与中国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他们的文化产业如此发达,而我国却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你认为哪些理由导致了这种差距?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回答:缺少创新精神;科技相对落后;政府长期以来把文化当作社会公益事业来抓,缺少应有的竞争机制……..教师:讲得太好了。那么,如何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你能提出哪些建议呢?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如:对政府而言:重视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对青年学生而言,加强自身创新能力培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立志成才,报效社会……….小结:略作业:以”旋转的世界舞台”为题,办一期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图片资料展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