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杜甫诗三首(精简15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3周前

杜甫诗三首(通用15篇)

杜甫诗三首 第1篇

  石壕吏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战乱年代人民的悲惨遭遇。

  2.理解古代诗歌“藏问于答”的手法,并应用于平时作文当中。

  3、理解杜甫矛盾心理,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人民的苦难,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重点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方法:引导教授 设计问题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及文学常识接受: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乱”吧?公元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二十万大军围攻邺城。但由于内部矛盾重重,唐军始终不能攻下邺城。到了第二年3月,反而被史思明援军击败,全军溃退,郭子仪退守洛阳,洛阳一带告急。唐王朝为了挽回败局,便在洛阳至潼关,特别在临近前线的石壕、新安一带,不择手段地大量拉夫,不管男女老少,都被抓去服兵役。这时候,杜甫正在回华州任所途中,亲眼看见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杜甫是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见到这种情景,他十分的忧虑和愤慨,于是创造了两组组诗,这两组组诗是“三吏”、“三别”: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其中,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石壕吏》,因为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二、下面请同学们集体朗诵一遍。

  三、整体感知:(在学生朗诵期间完成)

  1、本诗是一首叙事诗,体裁为五言古诗(插问:五言古诗是几个字一句?五言就是五个字)

  2、题目解析:

  关于“石壕吏”这个“吏”字,做一点补充。我们常说“官吏、官吏”,好像就是指当官的人,但是在中国古代,作官的制度等级森严,“官”和“吏”其实是两个级别的人。他们的不同点在于:

  由国家直接任免的叫“官”,官职和级别较高。比如说“县官”,一个州的“州官”,柳宗元到我们永州上任,他就是一个官。

  而地方上的公职人员叫“吏”,官职和级别较低。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电视里面县官升堂的时候站在两旁的差役,就可以叫做“吏”。

  一般而言,“官”到一个地方去上任,他有一定的任期,四年或者五年的样

  子,时间一到,他又要听皇帝的调遣,派到其他的地方去做官;而“吏”呢,一般由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担任,没有规定的任期,但可以长期干下去。

  结合本文,我们知道石壕村的这个“吏”,他是专门管抓人去充军的,所以他是石壕村的一个“捕吏”,具体到我们这篇课文,也可以理解为“捉人的差役”。

  四、引读(下面由老师老朗读一遍,请同学们对照自己刚才的朗诵,仔细体会。)

  五、理通全文。

  (采取引导学生通译全文的方式,在翻译过程中讲解本文的重点字词,以教科书为准,适当自由发挥,排除学生通读全文的障碍。)

  ——结尾,这首诗,我们就这样翻译了,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下课后问老师,好吗?

  六、巩固和提高:

  《石壕吏》这首诗中,老妇人的“致词”是全诗的主体,它对揭示主题有重要的作用。

  凭我们的直觉,差役跑来捉人肯定是要问话的,不可能就要老太太一个人说下去,但是作者杜甫却巧妙地将问话的部分隐去了。我们把官吏的问话补充完整,大概的故事情节就是这样的,请同学注意听,等下我会要一个同学来演示一下。

  等老妇出门看的时候,差役早扑了进来,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于是怒吼:“你家的男人到哪里去了?快交出来!”老妇哭诉起来,说:“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不料差役仍然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也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老妇说:“室中更无人!”家里再没人了。

  而在这个时候,屋内抱在儿媳妇怀里的小孙子,受到了怒吼的惊吓,哭了起来,捂住嘴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惟有乳下孙!”只有个孙子呢!还在吃奶,小得很。

  差役又吼起来,“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并且就要往屋内冲,老妇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因为要给孩子喂奶,还没有离开这个家,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放过她吧!”但县吏不肯罢手。

  老妇生怕儿媳妇被抓,饿死孙子,只好牺牲自己,对差役说:“我这老太婆虽然已经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连夜跟你们回去,赶紧去河阳的话,也许还来得及为将士们做早饭。”

  ——大家看,在原文中,差役的问题一个也没有出现,但是我们可以从老妇人的回答中,大致推断出差役问了那些问题;这种把问的内容巧妙的隐含在回答中的表现手法,就是“藏问于答”。它的使用能够使内容更加的集中,精炼,并且跳出俗套,“石壕吏”之所以情节生动巧妙,它也就体现在这里。

  再举个例子,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喜欢用很多的对话,比如:

  小红早上遇到我,问我:你吃了早餐吗?

  我说:我吃了两个包子,两个馒头,一杯豆奶。

  小红说:那你胃口很好。

  我说:不是我胃口很好,而是我真的很饿。

  小红问:吃完早餐准备去那儿?

  我说:昨天我去图书馆迟了,今天想早点去借《杜甫诗集》。

  这样记流水账,显得很啰嗦,同学们再听听老师按照“藏问于答”手法改写后的内容,仔细比较一下:

  ——改写:

  早上,我告诉小红,早餐我吃了两个包子,两个馒头,一杯豆奶;不是我胃口很好,而是我真的很饿;吃完早餐呢,我想去图书馆借《杜甫诗集》,因为,昨天我去晚了,没有借到。

  这样写是不是通顺多了?以后大家也可以试试。

  好了,现在请人上台来演示一下。我来演差役,上台的同学演老妇人,用自己的话回答,其他在下面的同学演杜甫,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如果上台来的这个同学进行不下去了,就帮帮忙,好吧?!

  (叫人)

  七、(假如还剩余时间则要学生背诵该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提高:

  昨天我告诉大家,《石壕吏》是首叙事诗,按照叙事诗的结构,应该将本文分为三大部分:

  二、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

  (交待了什么内容?)

  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开端。

  时间:深夜 地点:石壕村 人物:老妇、老翁、捕吏 事件开端:吏夜捉人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有两个字值得大家深入探讨:“暮”字、 “捉”字。

  1、前一节课解释到“暮”字,回想一下“暮”是什么意思?

  明确:暮——是时间名词做状语,“在傍晚”。

  这个“幕”字,很有深意。在封建社会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是天还没黑就已经借宿落脚了。因此“暮”字表明诗人到傍晚的时候才匆匆找到石壕村借宿,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可以试着猜想一下,当时正是唐朝的军队和安史叛军相互较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

  第一种可能,大路毫无疑问地被这些军队占领了,根本不能通行,因此诗人只能走小路,当然,古代的交通没有今天这么发达,他们没有汽车,也不可能有摩托,所以诗人走小路费了很多时间;

  第二种可能,当时从新安到石壕村,再到潼关一带是唐朝军队和安史叛军对垒的前线,战争对当地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诗人一路上走来,十室九空,在天黑之间即使想投宿,但也找不到合适的落脚点,所以诗人才在天黑之前匆匆找到石豪村投宿。

  2、作者刚刚写到他投宿石豪村,立即直接点出吏捉人,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些捕吏捉人是为了补充唐朝军队的兵力,那么为什么不写征兵、点兵,而要用“捉”字呢?(提问:有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明确:“捉”字暗示当时的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因此“捉”,刻画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在如实描绘之中,体现了作者对官吏们残暴手段的揭露和批判。

  “有吏夜捉人”的意思,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讲了,(提问:有同学知道这句话事什么意思吗?——有官吏夜里来抓人)

  再请大家想一想,官吏为什么要晚上来捉人,而不是白天来捉人呢?

  深夜来捉人这件事:真实的反映了当时官吏捉人的事时常发生,人们都被捉怕了,白天或者躲藏起来,或者采取反抗的措施,使官吏无法捉到人。再就是反应了官吏捉人手段的狠毒、狡猾,在人们都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了个突然袭击,使人防不胜防。

  因此“夜捉人”这件事表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府征兵的无度。

  下面一句“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真实的再现了官吏来捉人时,老夫妻两的娴熟配合,一个立即翻过围墙逃走,另一个则出来应付官吏,为老伴争取逃跑时间。这同样表明了官吏捉人的事,经常发生,所以老夫妻俩才能在多次重复操练后,配合这样默契。

  第二部分(2、3):

  第二部分是故事的高潮,老妪叙述家中的不幸。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这两句极其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

  (提问:有那位同学知道两句中哪些词形成鲜明的对照?)

  明确:呼——啼,怒——苦,形成强烈的对照;

  希望大家注意一下,这个句子中,两个状语“一何”起了加重感情色彩的作用。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的气氛。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妇啼一何苦”完全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

  下面的是老妇的“致词”,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写战争对老妇家造成了巨大灾难

  (提问:用原文的句子回答是那几句写明了战争给老妇家造成了巨大灾难?)

  (提示:老妇不是说她有三个儿子都在戍守邺城吗,那个时候唐朝军队和安史叛军正打得难解难分,他们现在的命运是怎么样的,你想过没有?)三个儿子两个已经战死了,另一个也生死未卜。原文就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第二层:表明老妇家家境贫寒

  “出入无完裙”——死去了丈夫的媳妇衣不蔽体,家里的贫困大家就可想而知了。这里随便告诉大家一个额外的知识,我们中国古代呢,是一个封建的农耕社会,它完全可以依靠一家人的自由劳动自给自足。像这个课文中说的一样,这一家人有三个儿子,也就是说有三个可以劳动的人。我们可以大致推想一下,如果不是战争的话,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劳动过上丰足的生活。用一句很现代的话说呢,就是过上了小康生活;因此呢,“出入无完裙”也表明战争对社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第三层:老妇被逼服役(最后四句)

  我们想一想就知道了,年纪大的人,比如同学们的爷爷奶奶,他们都比较惦念自己的家,一般是不愿意很长时间呆在别的地方。本文中的老妇呢,当然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但是差役们很凶恶,他们抓不到人是不会罢手的。

  可家里呢,老头子跑了,除了老妇人自己,就只剩下自己的媳妇和小孙子。如果差役们把媳妇抓走了,小孙子没有奶吃,肯定要饿坏的,对吧?!所以老妇人不得不被差役们逼着去服役,虽然她很无奈,但是也没有办法。

  第三部分(4):交代故事的结局——老妇人被抓走了。

  (问:那句诗表明老妇人被抓走了?明确: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请注意, “夜久”两个字,它表明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当然了,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来,表明他通夜没有入睡。

  “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心情倾耳细听,即使是很低微的声音都被他听到了。

  三、总结:好了,全诗的讲解,就到这里为止,同学们如果有什么疑问,下课之后呢,可以来找我。接下来,我们对全文做几点总结。

  1、我们一起仔细阅读了全文,有同学能告诉大家,这首诗讲叙怎样的一个事件?主要人物又是谁?

  主要事件:官吏深夜抓人,老妇被逼服役。

  主要人物:吏

  2、上一节课,老师已经告诉大家,这是首叙事诗,既然是叙事诗,它就有一定的写作顺序,同学们知道这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吗,请从文中找出对应的字词?

  明确:按时间变化顺序来写的。第一段“暮”、“夜”;最后一段“天明”。

  3、通过以上的分析,作者写这首诗的思想主旨应该很明显了吧?有同学能告诉我吗?

  中心思想:表现了作者对安史之乱中遭受战争苦难的人民的深切同情,揭露了官吏的凶残,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崇高感情。

  4、作者杜甫在第一段第一句写道“暮投石壕村”,通过上面的学习,大家认为他是投宿在谁的家里?

  明确:第一段最后一句“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样生动的动作细节,如果不是作者杜甫当时在场的话,是不可能描写的这样准确的。所以诗人是借宿在老妇家里。

  5、接上一个问题,老妇人一家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收留杜甫,对他有恩,为什么杜甫对老妇的遭遇,一言未发,最后走时也没对老翁表示安慰,大家是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明确: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这一矛盾也反映在《三吏》、《三别》其他五首诗中,同学们有空就去看一看。

  《石壕吏》练习(假如还有时间,本练习可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一何 前致词 新战死 长已矣 无完裙 逾墙走 语声绝 泣幽咽 登前途

  2、《石壕吏》是一首_______(叙事、抒情)诗,体裁是_______ 古诗,杜甫的组诗“三吏”中除《石壕吏》外,还有_______、_______两首诗。

  3、“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的意思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4、怎样理解“有吏夜捉人”这一行径?

  5、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叙事 五言 《潼关吏》 《新安吏》

  2.因为有孙子,他的母亲没有离去,但出入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可穿。

  3.表现了官府“捉人”之事经常发生,百姓白天躲藏起来,狠毒的官府只好趁百姓入睡的黑夜来突然袭击。表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府征兵的无度。

  4.表现了作者对安史之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的深切同情,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崇高感情。

杜甫诗三首 第2篇

  知识目标:

  识记重点词语,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改写并表演诗歌,体味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应该正确的评价和分析历史,认真体味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在面对频仍战乱时的深切苦难,热爱现在的幸福和平的生活。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回答的十分的正确。早年,杜甫壮怀满志,“少年不知愁滋味”,中年,杜甫饱尝了人间的冷暖,对生活又有了一番新的认识与体味,今天,便让我们一同来学习杜甫的另一篇诗歌《石壕吏》,来品味一下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苦难。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词语,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2、整体感知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3、表演诗歌,体味诗歌语言精炼、内涵丰富的特点。

  三、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2、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3、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4、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5、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6、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7、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四、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思想的矛盾性:

  1、歌颂老妇勇担,望评定苦难,天下太平;

  2、同情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深表同情。

  五、思考品味:

  1、齐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1)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官吏为什么选择夜晚“捉”人?

  2)课文用怎样的一句话来概括官吏和老妇的表现的?

  2、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描述的?

  课后记:本首诗歌可以在充分理解掌握诗歌基础知识和基本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采取课堂表演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而加强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深层理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杜甫诗三首 第3篇

  八上同步学习及素质训练之四

  一、课文追踪 杜甫诗三首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 岱( ) (2)决眦入归鸟 眦

  (3)白头搔更短 搔( ) (4)浑欲不胜簪 簪

  (5)老翁逾墙走 逾( )(6)三男邺城戍 邺 戍

  (7)如闻泣幽咽 咽( ) (8)老妪力虽衰 妪(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造化钟神秀 钟: (2)阴阳割昏晓 阴: 阳:

  (3)会当凌绝顶 会当: (4)浑欲不胜簪 浑: (5)吏呼一何怒 一何: (6)老翁逾墙走 逾: 走:

  (7)急应河阳役 应: (8)独与老翁别 别:

  3.填空

  (1)杜甫是 代大诗人,字 ,他被称作 ,其诗作被称作 ,都收集在 。

  (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 ;“三别”是指他写的 ;“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 ;《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 。

  4.补写诗句。

  (1)荡胸生层云, 。 ,一览众山小。

  (2)国破山河在, 。感时花溅泪, 。

  (3)吏呼一何怒, !(4)夜久语声绝, 。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

  (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 )

  6.翻译下列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译: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译: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译:

  7.有人认为,《石壕吏》中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像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

  (二)阅读

  阅读下列诗文,回答文后各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岱宗夫如何( ) (2)齐鲁青未了( )

  (3)造化钟神秀( ) (4)会当凌绝顶( )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

  的景象。

  10.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 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 。

  11.《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 而 ,时间是从 至 ,并由 遥想将来的。

  12.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 )、南岳( )和西岳( )(注:括号内填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 的。

  石壕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3. 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

  14.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15.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 ;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 ;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 。

  16.“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 。

  第二层: 。

  第三层: 。

  17.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

  二、练习巩固

  18.给句中加点字注音. (4分)

  ①具答之,便要( )还家。 ②可爱者甚蕃。( )

  ③各隐卷底衣褶( )中。 ④选贤与( )能。

  ⑤男有分( )。 ⑥舟尾横卧一楫( )。

  ⑦不可亵( )玩焉。 ⑧黄发垂髫。( )

  19.辨别解释句中加点的词。(6分)

  ①寻 ②鲜

  寻向所志 ( ) 芳草鲜美( )

  寻病终 ( ) 陶后鲜有闻( )

  ③属 ④绝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佛印绝类弥勒( )

  神情与苏黄不属(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⑤端 ⑥足

  东坡右手执卷端 (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其人视端容寂( ) 东坡现右足( )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咸来问讯 (2)诣太守

  (3)寻病终 (4)斯是陋室

  (5)往来无白丁 (6)可爱者甚蕃

  (7)罔不因势象形 (8)尝贻余核舟

  21.选出“之”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何陋之有

  c.花之君子            d.能以径寸之木

  2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2分)

  a.诎右臂支船        b.长约八分有奇

  c.左手倚一衡木       d.舟尾横卧一楫

  23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a.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钟爱,人该有很多了。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长上碧绿的台阶,青草的颜色映入青翠的帘子。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

  2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5.下列相关文学常识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桃花源记》——散文——晋代——陶渊明

  b.《爱莲说》——骈文——唐代——刘禹锡

  c.《石壕吏》——五绝——唐代——杜甫

  d.《大道之行也》——散文——战国——孟子

  26.默写(14分)

  (1)《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话是 。

  (2)杜甫《春望》一诗中因典型地写出了战火迷漫中人们共有的感受而传颂千古的名句是 。

  (3)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 。

  (4) 所记载的核舟虽然极小,但所雕人物却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例如佛印就强调他“__ ,神情与苏黄不属”,船尾居左的舟子不仅动作生动——“左手抚炉”,而且“其人_ ”。

  (5)《桃花源记》中描述桃花林的景色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 。

  (6)夜久语声绝, 。

  (7) ,恨别鸟惊心。

  (8)苔痕上阶绿, 。谈笑有鸿儒, 。可以 ,阅金经, 。

  (9)予独爱莲之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0)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 。”左刻“ ”,石青糁之

  27.修改病句

  (1)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下列两个句子均有语病,请予以改正。(2分)

  ①神舟七号升空,中国航天员实现太空漫步,使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②鉴于当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蔓延,我国也发现多例输入性确诊病例,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全力拉制疫情在我国传播。

  (3)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关键时刻,在我省一套信息化应急指挥系统正式启动。②通过这套指挥系统,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可随时向省领导汇报全省甲型hlnl流感的防控情况,省领导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对防控工作发出指令。③采取信息化应急指挥系统,对于处理甲型h1n1流感这样的突发事件具有重要作用。

  (4)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有语病,请找出并进行修改。(4分)

  ①“知识守护生命”是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的大型公益活动。②这项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③由“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部分组成,④是新学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全国近4亿多名青少年的一份礼物。⑤有专家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之源,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是教育主旨以人为本的回归。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振兴举措,是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b.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c.大陆目前正积极筹组赴台采购团,大约有7至9个以上的采购团计划在5至9月间先后赴台考察并洽谈采购事宜。

  d.最近,某煤炭公司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本公司最近发生的一起严重责任事故的调查结果及其处理意见,以避免同类事情不再发生。

  (6)下面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空白处。(不得改变句子的原意)

  ①夏季的太阳岛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②通过这次北京奥运会,使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

  三、综合性学习

  28.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辑古诗】

  ①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2分)

  诗集名称:《 》【品诗句】

  ②下面是同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流落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写寄语】

  ③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2分)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 。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有的灿烂盛开。

  29.在中国莲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诗作画的题材,你能写出含有莲花的古诗名句吗?(至少三句,并写出作者)赏荷胜地、谜语

  四、中考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做30-35题(24分)

  大地的语言(节选) 阿 来

  朋友来电话,招呼去河南。

  一次次刚刚离开一座城市就进入另一座城市。重复的其实都是同一种体验:在不断兴奋的过程中渐渐感到怅然若失。行车不到十分钟,就在我靠着车窗将要昏昏然睡去时,超乎我想象的景观出现了。在我眼前出现了宽广得似乎漫无边际的田野。

  收获了一季小麦的大地上,玉米、无边无际的玉米在大地的宽广中拔节生长。绿油油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烁,在细雨中吮吸。这片大地在中国肯定是最早被耕种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有这种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和今天燃烧着石油的机具都耕作过的土地。翻开一部中国史,中原大地兵连祸接,旱涝交替。但我的眼前确实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大地,这片土地还有那么深厚的肥力滋养这么茁壮的庄稼,生长人类的食粮。无边无际的绿色仍然充满生机,庄稼地之间,一排排的树木,标示出了道路、水渠,同时也遮掩了那些素朴的北方村庄。我喜欢这样的景象。这是让人心安的景象。

  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在一条飞速延展的高速公路两边,我的视野里始终都是这让人心安的景象。

  转上另外一条高速路,醒目的路牌标示着一些城市的名字。这些道路经过乡野,但目的是连接那些巨大的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资本与技术的循环系统其实片刻不能缺少从古至今那些最基本的物质的支撑。但在这样的原野上,至少在我的感觉中,那些城市显得遥远了。视野里掠到身后,以及扑面而来的,依然是农耕的连绵田野。

  我呵气成雾,在车窗上描画一个个汉字。

  这些象形的汉字在几千年前,就从这块土地上像庄稼一样生长出来。在我脑海中,它们不是今天在电脑字库里的模样,而是它们刚刚生长出来的时候的模样,刚刚被刻在甲骨之上的模样,刚刚被镌刻到青铜上的模样。

  这是一个个生动而又亲切的形象。

  土,最初的样子就是一棵苗破土而出,或者一棵树站立在地平线上。

  田,不仅仅是生长植物的土壤,还有纵横的阡陌、灌渠、道路。

  禾,一棵直立的植株上端以可爱的姿态斜倚着一个结了实的穗子。

  车窗模糊了,我继续在心里描摹从这片大地上生长出来的那些字。

  麦、黍、瓜、麻、菽。

  我看见了那些使这些字具有了生动形象的人。从井中汲水的人。操耒犁地的人。以臼舂谷的人。

  眼下的大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前才来到中国大地上的玉米正在茁壮生长。那些健壮的植株上,顶端的雄蕊披拂着红缨,已然开放,轻风吹来,就摇落了花粉,纷纷扬扬地落入下方那些腋生的雌性花上。那些子房颤动着受孕,暗含着安安静静的喜悦,一天天膨胀,一天天饱满。待秋风起时,就会从田野走进了农家小小的仓房。

  我们到达了淮阳——穿过了大片属于淮阳的田野。让人心安的田野,庄稼茁壮生长的田野,古老的,经历了七灾八难仍然在默默奉献的田野。还未被加工区、开发区、新城镇分割得七零八落的田野。

  (选自《中国散文排行榜》有改动)

  30.从文中描写的内容看,作者视野中的土地有着怎样的景象?这种景象给作者以怎样的内心感受?

  31.请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①这些道路经过乡野,但目的是连接那些巨大的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

  ②这些象形的汉字在几千年前,就从这块土地上像庄稼一样生长出来。

  32.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内涵丰富,表现力强。请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其一,分析其表达作用或效果。

  ①这些大地在中国肯定是最早被耕种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有这种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和今天燃烧着石油的机具都耕作过的土地。

  ②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

  33. 文章最后一段“让人心安的田野,庄稼茁壮生长的田野……”联系第4段所写内容看,这句话“让人心安”一词在内容表达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内容:

  结构:

  34.认真阅读选文最后一自然段,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5.本文作者曾说过:“中国的土地不可能满布工厂和城市”,人们也“不能早餐吃风险投资,中午吃对冲资金,晚间配上红酒的大餐不能直接是房地产”。但现实是,目前全球的城市化进程正日益加快。当然我们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有发展就难免会有损失和牺牲。请联系现实,谈谈阅读本文后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一)1。(1)dài(2)zì(3)sāo(4)zān (5)yú(6)yè shù(7)yè(8)yù

  2.(1)聚集(2)山的北面 山的南面(3)终当、终要(4)简直(5)多么(6)越过 跑(7)应征(8告别、离别)

  3.(1)唐 子美 诗圣 诗史 《杜工部集》

  (2)《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独与老翁别

  4.(1)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2)城春草木深 恨别鸟惊心

  (3)妇啼一何苦(4)如闻泣幽咽

  5.(1)√(2)√(3)×

  6.(1)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远眺,群山定会显得渺小

  (2)感伤时势,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为别所恨,听到鸟儿的叫声,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3)差役吆喝得多么凶恶,老婆婆哭泣得多么悲苦

  (4)活着的姑且活着,死了的永远完了

  7.(答题思路)题中想像应确定在“有人认为”吏一步步对老妇的逼问上。两人的表情应根据文中提示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为根据展开。

  (二)8.(1)泰山(2)不尽(3)指天地、大自然(4)登、乘

  9.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岳 雄心和气概

  11.远 近 朝 暮 望 登

  12.泰山 衡山 华山 泰山

  二、18.(1)yāo(2)fán(3)zhě(4)jǔ(5)fèn(6)jí

  (7)xiè(8)tiáo

  19.(1)寻找 不久(2)鲜艳 很少(3)之类 类似

  (4)极 隔绝(5)一端 正(6)值得 脚

  13.老翁逾墙走 存者且偷生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14.a

  15.三男邺城戌 二男新战死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6.……新战死‖……无完裙。‖……

  三男全被征。 家中情况。 老妇自请服役。

  17.安史之乱中,差吏的横暴、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20.(1)都(2)到(3)随即、不久(4)这(5)平民(6)朵(7)无不、全都 (8)

  21.b 22.d 23.c 24.c 25.a

  26.(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4)核舟记 矫首昂视 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5)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6)如闻泣幽咽(7)感时花溅泪

  (8)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 调素琴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10)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7.(1)将“保护并了解”改成“了解并保护”

  (2)①表意不明。将“之”改为“中国”。 ②成分残缺。将“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改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修改正确即可得分,将修改后的句子填写在空白处亦可)

  (3)①把“在我省”移到“正式”前②删去“使”,或删去“通过”③“采取”改为“采用”,或删去“采取”

  (4)①,在“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后加上“举办”。

  ④,去掉“多”或“近”。

  (5)b (a成分残缺,句末加上“的迫切需要”; c数字表述自相矛盾,去掉“以上”;d“以避免同类事情不再发生”,否定词用错,“不再”改为“再次”。)

  (6)(1)夏季的太阳岛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地方(或太阳岛的夏季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2)这次北京奥运会,使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或通过这次北京奥运会,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

  三、28.①示例:《思亲集》《思乡集》(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

  ②(3分)c边防凄厉的号角声以及周遭的狼嗥风啸声,令人心寒。何况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怀念故乡的温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个长期戍边的老将,惦念亲人和家乡也是很自然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此句写得最成功,仅10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

  答案:③(2分)示例:有的澎湃激昂 有的含苞待放(语意连贯,突出景物特征即可)

  29.①《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摘录(李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自天来,不向水中去。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挑熟悉的,这有点陌生 如:小荷才露…… 清水出芙蓉……等就好

  ②我国著名的赏荷胜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日是观赏荷花的季节,在神州大地上,有许多赏荷胜地,著名的有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山东微山湖、湖北洪湖、湖南洞庭湖、扬州瘦西湖、河北白洋淀、承德避暑山庄、广东肇庆七星岩、中国台湾台南县白河镇等处。在这些地方,你都可以看到荷花的芳容,领略到“红衣翠扇映清波”的美景。

  ③两则谜语

  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荷花)

  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蓬,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莲藕)

  30.生机勃勃,充满生命活力 让人心安,感到喜悦和欣慰

  31.①城市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土地和乡村的供养与支持,是农民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地哺育了城市文明

  ②古老的土地培育并滋养了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

  32. ①突出了眼前这片土地的古老沧桑、历史悠久和对人类贡献的绵远持久,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世代养育人类的“这片土地”的热爱、赞叹之情

  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玉米在土地滋养下愉快、茁壮生长的动人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看到大片土地洋溢生机与活力时由衷的欣喜之情

  33.照应前面的内容,更加突出了作者在目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片田野(土地)时喜悦、欣慰等内心感受 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34.通过叙写旅途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对古老沧桑、历经灾难而一直默默奉献在土地的热爱、赞美和由衷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所带来的土地屡遭分割、日渐萎缩的担心和忧虑(3分,只答出其中的一个方面的内容的2分)

  35.提示:本题5分,表述出与作者相同(相近)、相反或折中的看法且能自圆其说,观点明确得2分、语句通顺且能适当作点分析得3分;否则视作答情况酌情赋分。

杜甫诗三首 第4篇

  25

  【学习目标】

  1、总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分析他的诗歌的风格变化的原因。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2、揣摩品味一些精妙的或广为流传的名句,培养初步的鉴赏分析能力。

  【学习流程】

  1、资料积累——走近杜甫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要集中学习的是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我们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请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1)归纳整理关于杜甫生平思想的有关材料。

  (2)了解三首诗相关背景资料,特别要了解《石壕吏》展现的是怎样的一场战争?回顾学过的历史,结合课文下面注释,了解这场战争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3)杜甫“三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体感知

  (1)《望岳》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2)《石壕吏》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赏析赏析《望岳》与《春望》。

  (1)两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各是哪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2)合作探究:

  ①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

  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②《春望》与《望岳》比较,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合作探究:阅读赏析《石壕吏》

  (1)老妇人对战争的态度怎样?

  (2)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被捉的老妪的命运将会是怎样呢?

  5、有人认为《石壕吏》中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

  妇对话的情景,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把《石壕吏》这首诗改写为现代短文。

  提示:可以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对诗中的情节进行具体的描述。

  6、拓展阅读。

  《新安吏》(节选)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注: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伶俜:形容孤独。俜:pīng。

  (1)结合诗中文意思考,如果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行吗?为什么?

  (2)“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25 杜甫诗三首

  1、“三吏”指《新安吏》,《石壕吏》 《潼关吏》 “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1)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三男邺城戍  二男新战死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3、(1)①“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话、花也像人一样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花、鸟在春景中是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因为感伤时事,所以看到花开反而黯然泪下;因为久别家乡,所以一听鸟鸣反而倍觉心惊。

  (2)a《望岳》全诗可分为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春望》本诗前四句写春城破败的景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表达了诗人深沉含蓄的感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b《望岳》叙写少年志,《春望》抒尽家国愁

  诗风转变:激昂豪迈——沉痛忧伤

  (转变原因:《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

  4、(1)她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有怨有恨,具体表现: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妇啼一何苦;另一方面,又积极支援这场平叛战争,具体表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拓展:老妇人是杜甫笔下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性形象。杜甫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唐朝人民虽怨恨战争,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义无返顾地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

  (2)能进行合理想象即可。

  5、略

  6、(1)不行。上边有“县小更无丁”一句说明成年男子已全被征兵,所以只有母亲送行。

  (2)表达了作者对应征“中男”的无限同情之心。

杜甫诗三首 第5篇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本课所选的三首诗,是杜甫晚年滞留夔州的作品。诗人一生潦倒,晚年更是穷愁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寂寞。

  《秋兴八首(其一)》是组诗的第一首,写巫山巫峡的阴沉萧森,烘托动荡不安的环境,抒发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全诗境界壮阔,感情强烈。

  《咏怀古迹(其三)》着重表现了昭君的千古之怨,而昭君之怨一方面是“恨帝始不见遇”,另一方面也包含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的怨恨忧思,后者也正是千百年中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因而,诗人在咏叹昭君之怨的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

  《登高》为重阳节登高咏怀之作,前四句写秋景,烘托其独自登高的孤独悲凉心境;后四句咏怀,慨叹其飘零异乡、衰老多病的悲苦境遇。整首诗语言凝练,对仗工整,风格沉郁悲壮,被古人推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疑难妙句

  1.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剖析:本联直点秋景,使全诗开篇便呈现出了秋风萧瑟、冷落凄清的悲凉景色。玉露,枫林,霜打枫林,林叶转红,山峡之间秋气更见萧条,中间加一“凋伤”,秋意全然而出。巫山、巫峡是夔州之景。《水经注》云:“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此时,诗人正值晚年多病,故友零落,离开成都后本想沿江而下,不料又滞留夔州,心境抑郁,望秋生感,不免产生孤寂凄清之情。

  2.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剖析:三、四句紧承首联对秋景作更深一层渲染。“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浪涌”“云阴”又紧承秋意。巫峡江中,波浪势若兼天,江水若自天而下;巫山塞上,风云接地,阴霾如由地升起。“波浪兼天涌”为自下而上一片秋色,“风云接地阴”为自上而下一片秋色。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这两句以气势恢宏的笔触叙写诗人忧郁的情怀,且情景交融,创造了一个新的动人意境。

  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剖析:由“丛菊”而忆“故园”,菊开山间,舟系江中;“丛菊”“孤舟”,心间忧郁难平。杜甫在夔州,已经历两个秋天,所以说“丛菊两开”;“故园心”指回到长安的愿望,诗人原拟棹孤舟而出峡,一叶小舟寄托着返回故里的希望,如今却还牢牢系在江边,不能东下,此间心意,谁能体会?

  4.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剖析:尾联进一步突出秋思。秋已深,家家都在赶制寒衣,准备越冬了,刚刚换下来的旧衣也在捣洗,准备收藏起来,而诗人客居他乡,贫寒孤寂,不胜悲凉。“刀尺”而说“ 催”,“暮砧”而说“急”,处处写出寄寓他乡之感和思念家乡之情。“处处催”,也是写眼前一片秋景催人。刀尺“催”而砧声“急”,形象地写出诗人思念故园、心怀家国的迫切心情。

  5.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剖析:起句“群山万壑”,写群山相连,万壑钟秀,奔赴荆门,山川灵秀钟于此处,才生长出明妃这样的人物来。诗人瞻慕古人之情,写得极为郑重,起得极为突兀。二句“明妃”,即王昭君,后人因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明妃。说“尚有村”,意在点明明妃生长名邦,殁身塞外,仅遗此迹,一个“尚”字,流露出沉郁的伤悼之情 。

  6.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剖析:三、四句承上而言,由昭君村而昭君本人,写出昭君一生的悲剧。一出汉宫,竟死塞外,“一去”二字说得痛切,“独留”二字,更有沉重之感。“紫台”,汉宫名。“去紫台”“连朔漠”,出汉宫而入塞外,这是怨恨之始。生离汉国,死葬异地,其骨虽朽,其冢犹青,这是怨恨之结。据说胡地皆生白草,而昭君却留“青冢”,又可见其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诗句意蕴更见深广。

  7.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剖析:五、六句承上作转折,点明昭君悲剧形成的原因。“画图省识”一语说得委婉而尖厉,是以虚笔写实。“省识”与“空归”对仗,“省识”即曾经认识。识人靠画图,君王之昏庸可知,后宫之黑暗可知,多少才人被埋没亦复可知。故“画图省识”,生前失宠之“怨恨”也可知。而“一去紫台”“独留青冢”都因此而生,因此而起。“一去紫台”,说去国之恨;“独留青冢”,言故国之思,因此引出了六句“ 环珮归魂”。而“归魂”终属“空归”、枉归。昭君生前失宠,死后无依,离家去国,遗恨异国,多么凄切、哀怨。

  8.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剖析:尾联借《昭君怨》之曲点明题旨。昭君之怨歌当从“琵琶”中弹出,饰“琵琶”以“千载”,是指其怨恨长久,何况汉人又“作胡语”,此中更透出离家去国之怨思。惟有琵琶寄意,遗恨千载了。结尾喷薄而出,变全诗之含蓄委婉而为怨恨慷慨。美女遗恨与才士失志本相关联,感明妃遗恨绝域,叹志士失遇无路。美不得宠,才不得用,离家去国之思,寂寥千载之恨,种种古人今人之怨恨,都概括在诗中,一概写出。

  9.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剖析: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精美的图画: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点缀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之上。连写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既指明了节序和环境,又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句法严谨,语言凝练。诗句雄阔高浑,写出了夔州特定的环境。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剖析: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万千思绪,喷涌而出。落木“萧萧”,又以“无边”修饰;长江“滚滚”,再用“不尽”领起,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诗句写出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在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传达出韶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1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剖析:此联上句写羁旅之愁。“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在前两联写足了秋意之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登高”之时节;“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居无定所的处境。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此联中的“万里”“百年”照应上联之“无边”“不尽”,使上联之景与此联之情融为一体。诗句词简意丰,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的处境,秋季独自登高,更生许多愁绪。

  1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剖析: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这一联分承五、六句:“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国难之忧与自身之愁糅合一处,诗人的感时伤世之情怀,跃然纸上。

  审美鉴赏

  《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为次第相连、首尾呼应的组诗,是杜甫的七言律诗的代表作。课本所选是第一首,为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氛围。诗歌前两联因秋起兴,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后两联由“丛菊”而引出故园之思,并引发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感。

  诗歌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语简而意繁,情感浓烈而意境开阔。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咏怀古迹》组诗借古人古事寄托感慨,将自身之感、时事之情融入诗中。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之三,咏怀明妃王昭君。显然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诗人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与昭君多有相似。自己身处夔州,离家虽不像昭君那样有万里之遥,但也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现在,诗人正寓居于距昭君故乡不远之处,便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月夜归魂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一评论确是说出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夜月魂”的昭君悲剧形象,总会时时地萦绕于读者心间。

  《登高》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 ,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因病戒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

  此诗八句皆对。“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明人胡应麟盛誉其为“旷代之作”,更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诗薮》)。

  日积月累

  一、学海拾贝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现实主义诗歌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诗经》中的“国风”就是对当时民风、民俗、民情的如实描写,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南北朝时期《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的出现,标志着现实主义诗歌的逐渐成熟。而唐代“诗圣”杜甫则将现实主义诗歌推向高峰。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但他一生却穷愁潦倒,因此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民众的疾苦。安史之乱的切身遭遇,使他写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如《北征》、“三吏”、“三别”、《兵车行》等。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这是对他诗歌现实主义风格的最好评价。

  二、典题精讲

  (XX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指点迷津: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流寓西南,北归无望,生计日蹙。诗以首句“江汉”为题,正是漂泊转徙的标志。分析时要抓住“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意象的特征,“片云”多有随浮无定之感,“孤月”“落日”“秋风”则多有黯然冷落之意。

  参考答案: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清)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指点迷津: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关键是要能自圆其说。这一题可以结合杜甫的生平,一生虽穷愁潦倒,但始终有“致君尧舜上”、为国效力的抱负。更应结合本诗,而不能脱离本诗的具体的语言材料来架空分析。

  参考答案:同意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说法。可从诗中提到的“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

  同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可从诗中写到的“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怨愤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杜甫诗三首 第6篇

  课文研讨

  望 岳

  一、整体把握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诗人早年就“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任,没有这样的情怀,是写不出如此动人的诗句的。

  这首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平仄,而且押的是仄声韵。

  二、问题研究

  《望岳》的艺术特色

  杜甫曾到过泰山之巅,但没有为此写诗。这是三十年后他在《又上后园山脚》这首诗里提到的:“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日观”即日观峰,位于泰山之巅的东南方,是游人观日出的最佳处。以杜甫的才情,既已在此“矫首望八荒”,再写几首决非难事,可他为什么不写呢?我们无妨做点推测──用后人的眼光来看,这大概是因为《望岳》一首已经写尽了泰山的形神,充分展示了诗人胸中才情,确实不需要再写了。我们读这首诗,在领略泰山的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卓然独立的形象;特别是读到它的末联,更使人浮想联翩,仿佛跟诗人一道神游于泰山的绝顶之上,进一步感受到泰山的俯瞰群山的气概,对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也就洞若观火了。正因为有如此深远的意境,这首诗历来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在此,我们也不妨拿李白的《游泰山》组诗来做比较。组诗共六首,480字,可谓多矣,其中也不乏佳句,但意境则稍逊一筹,原因是李白用寻仙访道的眼光看泰山,把泰山写成了一个远离人间的仙界,举例如下:

  “玉女四五人,飘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其一)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其二)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其三)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其四)

  “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其五)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其六)

  李白长于想像,但这组诗给人的印象是泰山处处都有仙人在,反倒有损泰山的现实风貌。前人曾谓《望岳》可以“俯视”李诗,的确是不刊之论。

  春 望

  整体把握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州(今陕西富县)。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

  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司马光在《温公续诗话》里曾写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据史载,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初期,自京畿、坊至于岐、陇都曾遭到叛军的侵扰,百姓惨遭杀戮。诗人家在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石 壕 吏

  一、整体把握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老妇“致词”可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写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室中更无人”,隐去“老翁逾墙”一事,是不得已而言。“乳下孙”犹言孙子正在哺乳期间,故其母“未去”,意思是儿媳丧夫,本当改嫁,只因舍不得丢下孩子而仍留家中。“无完裙”,不止于说衣不蔽体,也包含了食不果腹的意思。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河阳,这是当时官军退守的地方,她知道那里需要人,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这一矛盾也反映在《三吏》《三别》的其他五首诗中。仇兆鳌《杜诗详注》引张曰:“凡公此等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既刺而哀,这正是诗人思想矛盾所在。

  这是一首古体诗,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抒情色彩,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处处感到有诗人在。结尾以“独与老翁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二、问题研究

  《石壕吏》的构思艺术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炼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构思的巧妙。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吏呼—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那些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其实呢,用心品味一番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原来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在《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诸诗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诗人的这种心情来。

  练习说明

  一、研讨下列问题,并背诵这三首诗。

  1.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逼问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这首诗构思的巧妙。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最好先让学生了解故事发展的全过程,要把学生带到诗的情境中来。例如差吏抓丁为什么要利用夜间?老翁为什么要“逾墙”?“泣幽咽”者是谁?把这类问题弄清楚了,才能进入诗境。

  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可作两种解释:(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设题目的是使学生进入诗中境界。应当注意的是,诗可以有多种解读,但须言之成理;教师可以谈谈自己的见解,但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见解。

  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

  3.《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这首诗意境深远,初二学生由于阅历尚浅,恐不易领会。设题目的是通过对“望”的角度的分析,初步探知诗的大意。要一层一层地说来,先疏通文意,然后启发学生运用想像来描绘诗中的图景。

  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和“有关资料”。

  二、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设题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关键是要合理地补充某些情节或细节,从而鲜明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如果打算改编成短剧,最好采用集体编写的形式,由教师或个别学生先拟出一个提纲,经讨论后确定各部分的内容,然后分配角色,组织演出。在讨论中必定会涉及一系列问题,例如全剧要不要分出场次,分几场为好,诗人是否应当出场,如出场又该如何处理才好,等等,这样讨论下来,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不要为演出而演出。

  三、古诗中多用对偶句。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对偶句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便于记诵。例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的《春望》中有哪些对偶句?把它们找出来,仔细体会它们在结构上的特点,并模仿着写一两组对偶句。

  “对对子”,这是古诗文的基本功。过去的学塾里设有“对课”,人人必学。我们虽不照搬,但也不可忽视。设题目的在于给学生一点对偶常识,并尝试着写写,有一点实践经验总是好的。如果时间充裕,也无妨让学生从学过的古诗文中多找出一些例句来。试写可以从教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入手,然后设置情境让学生试写全联,以四言对、五言对为限。

  参考答案:《春望》前三联都是对偶句。按:杜甫好用对偶,他的近体诗中对偶句极多,不限于律诗中颔联和颈联,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中两联全是对偶,《八阵图》(“功盖三分国”)中,前一联是对偶。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拟用三课时教读。大体的安排是:(1)《望岳》和《春望》各用半课时;(2)《石壕吏》用一课时;(3)实践活动(对偶练习、改编短剧并演出或其他)也用一课时。具体建议如下:

  1.由于本课所选都是杜甫的诗,教学要求除理解这三首诗的内容并能熟练地背诵而外,还要使学生对诗人生平有个大致的了解。为此,教师应仔细构想介绍的方式,既要紧扣学习这三首诗的需要,又要使学生获得比较深刻的印象,而且费时不多。初步想法是:

  (1)只介绍诗人入蜀前的经历,入蜀以后的经历拟放到高中阶段再作介绍;

  (2)按年代顺序作介绍,突出重点,主要讲安史之乱以后,20岁以前的经历不必讲,客居东都(洛阳)一句带过,困居长安十年可略讲(“有关资料”所附诗人年谱可供参考);

  (3)配上示意图(见“有关资料”);

  (4)时间以8分钟为限。

  2.这三首诗都要当堂成诵。要先练习背诵,达到基本成诵后,作一点分析,最后再检查背诵(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要求默写),务求能脱口而出。应注意的是:

  (1)字面上的意思,注释里都讲到了,不需要重复讲解;

  (2)要保证每首诗至少读10遍,使学生达到“口熟”,这大约需要20分钟,尚余70分钟,供教师自由支配;

  (3)在练习背诵过程中,适当地加以点拨仍有必要,包括层次的划分、对偶句的运用等,目的是加快记诵的速度。

  注:古体诗中也常有对偶句(如“造化”二句、“荡胸”二句、“老翁”二句、“存者”二句等),但不一定是律句,在初学阶段用不着加以区分。

  3.指导学生潜心涵咏的关键是要激活学生的想像。应注意的是:

  (1)提供必要的背景常识。例如学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两句,就要指出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没有这方面的常识,“青未了”的形象就很难想像出来。诗的末联提到的“绝顶”才是指泰山的主峰玉皇顶。

  (2)设想诗人当时的情境。例如《春望》一首,诗人“望”的地点无妨假定在曲江之畔,再参照他的同期作品《哀江头》中“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等句,便可以想像出诗人当时的情境来。

  (3)抓住诗中的关键字眼来描摹当时的情状。例如《石壕吏》开头四句中,要抓住“暮投”“夜捉人”“逾墙”等字眼把情节开端时的紧张气氛想像出来。

  4.讲对偶可以适当地延伸到对联,举例尽可能地跟课文内容挂钩。例如:

  泰山南天门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百级,俯临千嶂奇观。”(作者佚名)

  杜甫草堂联:“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有关资料

  一、杜工部年谱(据朱鹤龄编,有删节)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甫生。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公年二十,游吴越。

  开元二十三年(735)公自吴越归,赴京兆贡举,不第。

  开元二十五年(737)公游齐赵。(《望岳》作于此年前后)

  开元二十九年(741)公年三十,在东都(洛阳)。

  天宝四载(745)公在齐州。

  天宝五载(746)公归长安。

  天宝十载(751)公年四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天宝十四载(755)授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往奉先。(安禄山于同月发动叛乱。)

  肃宗至德元载(756)五月,自奉先往白水。六月又自白水往州。闻肃宗即位,自羸服奔行在,遂陷贼中。

  至德二载(757)四月,脱贼,谒上凤翔,拜左拾遗。八月,还州省家。十月,上还西京,公扈从。(《春望》作于本年三月)

  乾元元年(758)任左拾遗,六月出为华州司功。冬晚,离官,间至东都。

  乾元二年(759)春,自东都回华州(《石壕吏》作于此时)。七月,弃官西去,度陇,客秦州。十二月,入蜀,至成都。

  (下略)

  附:杜甫经历(25—48岁)示意图

  二、关于《望岳》的参考资料

  1.仇兆鳌《杜诗详注》对这首诗的评注

  此望东岳而作也。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上六实叙,下二虚摹。岱宗如何,意中遥想之词,自齐至鲁,其青未了,言岳之高远。拔地而起,神秀之所特钟。矗天而峙,昏晓于此判割。二语奇峭。王嗣《杜臆》云:“荡胸”句状襟怀之浩荡。“决眦”句状眼界之空阔。公身在岳麓,而神游岳顶,所云“一览众山小”者,已冥搜而得之矣,非必再登绝顶也。杜句有上因、下因之法:荡胸由于曾云之生,上二字因下;决眦而见归鸟之入,下三字因上。上因下者,倒句也;下因上者,顺句也。末即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

  2.赏析例文(萧涤非)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终当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三、《春望》赏析(徐应佩、周溶泉)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四、《石壕吏》赏析(霍松林)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不宜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可以设想,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或者……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百姓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本子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可见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儿媳妇低声哭泣。“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余地。

杜甫诗三首 第7篇

  第五单元 第 25 课 杜甫诗三首(第1课时)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学习目标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重点难点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课前预习1、预习内容及要求 (1)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杜甫及其生活经历、时代背景。 (2)借助工具书疏通《望岳》、《春望》的字面意思。 2、预习自测 (1)杜甫是 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字 ,他被称作 ,其诗作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 ”,都收集在 。 课文所选的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 ,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 ”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________、南岳________和西岳_________(注:横线上填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 的。 (2)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①给加粗字注音: 岱宗夫如何     决眦入归鸟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②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 浑欲不胜簪    荡胸生曾云 学习过程 与方法 学习过程 与方法一、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1)播放录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4)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2、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二、精讲互动 1、理解赏析诗歌的竟境美: 《望岳》 (1)《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 而 ,时间是从 至 ,并由 遥想将来的 。 (2)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3)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是哪两句?说说理由。 《春望》 (1)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但作者“望”的角度各不相同: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 而 ,又由 而 ,视野从 到 ,再由 到 。 (2)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诗人见了反而垂泪惊心,这是为什么呢?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4)请学生辨析两首诗的风格。三、达标训练 1、填空: (1)荡胸生层云, 。 ,一览众山小。 国破山河在, 。感时花溅泪, 。 (2)《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以及《望岳》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2)《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课堂小结《望岳》全诗可分为两层,都是切着“望”字。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 _______________。后两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 。《春望》诗前四句写 ,包含感叹;后四句写 ,充溢离情。表达了诗人 的深沉含蓄感情。作业布置完成25课第二课时预习内容课后反思第五单元 第25课 杜甫诗三首(第2课时)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张魏萍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重点难点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课前预习1、预习内容及要求:(1)查阅资料了解杜甫诗。(2)熟读《石壕吏》,了解诗歌内容。 2、预习自测: (1)“三吏”是指杜甫写的 、 、 ;“三别”是指他写的 、 、 ;“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①注音:石壕吏 逾墙 老妪 幽咽 邺城戍(戌xū、戊wù,戍点戌横戊中空,注意区别。)

  ②解释黑体字:老翁逾墙走 吏呼一何怒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老妪力虽衰学习过程 与方法 学习过程 与方法一、自主学习: 1、朗读《石壕吏》,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朗读方式:学生自由读,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全班齐读。 2、思考问题,理解诗歌内容: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遭遇。 (2)老妇人交代了哪几层意思? (3)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二、精讲互动 1、讨论问题,理解诗歌内涵: (1)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同学们学过历史,请结合知识链接,谈谈这场战争。 知识链接:公元758年,为平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yè)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他目睹了战乱中人民的苦难。 (2)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点兵”而说 “捉人”?为什么夜间出动? (3)从“吏呼一何怒”看出“吏”有着怎样的嘴脸?我们换个角度,来个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站在“吏”──一个军队的下层官吏的立场,说说他为什么“吏呼一何怒”? (4)人们讨厌这种破坏安定和平生活的战争,就老妇人而言,她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有怨有恨,另一方面,又积极支援这场平叛战争,请同学们根据创设的情境,合理揣测想象老妇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5)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理真实想法是什么? (6)有人读完文章说老妇人致辞的几层意思是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

  2、请出几位同学表演一个改编了的短剧,同学们点评一下。三、达标训练 《新安吏》(节选) 杜甫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注】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伶俜:形容孤独。俜:pīng。1、解释词义 更: 次: 2、结合诗中文意思考,如果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行吗?为什么? 3、“借问新安吏”这句诗省略了主语,你认为省略的主语应该是。 4、“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老妇人是杜甫笔下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性形象。杜甫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 ,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唐朝人民虽怨恨战争,但 。作业布置完成25课练习册课后反思

杜甫诗三首 第8篇

  (唐)杜 甫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背诵并默写《登岳阳楼》、《登高》,熟读《石壕吏》,初步了解杜甫及其作品。

  2.体会杜诗的景物描写中呈现的感情色彩,理解诗歌的景与情的关系。

  3.了解杜诗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怀。

  【课文提示】

  1.杜甫,字子美,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杜甫的诗歌,真实而全方位地反映了唐王朝经“安史之乱”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2.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沉郁”,即浓厚深沉、忧郁苍凉。杜甫的重要作品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3.杜甫与李白齐名,他们并称“李杜”,是唐代诗坛的最耀眼的双子星,是中国诗歌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

  【正音正字】

  坼chè  渚zhǔ 逾yú  邺yè  戍shù(辨析:戊wù  戌xū)  妪yù

  【朗读课文】

  【课文分析】

  《登岳阳楼》与《登高》两首诗,都是杜甫晚年流浪途中,登高远望之作。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是歌吟岳阳楼的名作。《登岳阳楼》通过宏伟壮丽的景象来寄托诗人的情感。

  开头四句极力渲染洞庭湖水势浩渺、无边无际的宏丽形象。看起来这与诗人的情感不一致,但实际上,当我们知道了这样的景象是“漂泊西南天地间”的杜甫眼中的景象,就不难明白诗句里蕴含的伤感与悲愤了。所以景象越是宏大,越是能反衬诗人的渺小和无助,越是能反衬在无限时空面前人的无足轻重。

  接下去,诗人直抒胸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将自己孤苦伶仃的不幸遭遇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但诗人的伤感又不仅只为一己,他眺望万里关山,想起天下还处在兵荒马乱的动荡之中,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这样,社会衰落的哀叹与个人际遇的感伤融合。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之冠。它将写景与抒情完美结合,抒发了诗人长久以来积郁于心的羁旅之愁与孤独之感。《登高》通过与悲情相一致的“悲景”来表达诗人心中的情感。

  前四句以写景为主,一开头就以不凡的气势将秋天特有的寥廓与肃杀展示出来。空阔的天空下,湍急的长江滚滚东去;飙疾的秋风里萧萧落叶飘忽而下,还有凄惨的猿鸣,低徊的鸟儿……诗人置身于这样一个背景,不仅感慨万千:自己就像一片孤叶飘零在外,终年客居异乡,如今年岁大了,疾病缠身,穷困潦倒,不禁悲从中来。

  杜甫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抱负远大,一直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可是生不逢时,偏偏遇到了“安史之乱”,不仅理想成空,而且穷困潦倒,四处漂泊。虽然杜甫从没因此改变自己的初衷,但面对“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生活景况,他内心感慨万千!这首诗歌虽然短,却充满了社会衰落的哀叹、个人际遇的感伤、时光流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壮,尤其是渗透行间的“悲”字,渗人肌骨,动人心魄。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杜甫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课文分析】

  《石壕吏》是一首传诵很广的叙事诗。诗歌很短,但承载的分量很重。诗人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段,通过“安史之乱”时期一个普通家庭的不幸遭遇,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诅咒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的同情。

  诗歌的主要内容是老妇对全家遭遇的控诉。“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在对比中表现了官吏的凶狠与妇人的无奈;“天明登前程,独与老翁别”,令读者回味无穷,一个家庭最终的遭遇与结局可想而知。统治集团的争权夺利给人民带来什么?是妻离子散,是家破人亡,是无尽的眼泪,是永远的伤痕。

  【朗读课文】

  【讨论问题】(根据学生情况,选择若干讨论)

  1.《登岳阳楼》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逼真地绘画出洞庭湖水势浩渺无边的宏丽画面。

  2.《登高》中的“无边”、“不尽”两词传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传达了诗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悲怆之情。

  3.秋天本身并无悲喜之分。杜甫的《登高》为什么用“悲”字写秋?

  诗人目睹苍凉的秋景,触景生情,联想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所以生发无限悲愁的情绪。

  4. 《石壕吏》“有吏夜捉人”中,“捉”有什么表达作用?

  “捉”寄寓了批判之意。不是招兵征兵,而是捉人;不是白天光明正大地找人,而是趁夜深人睡之时搞突然袭击,可见战乱给普通民众带了的无穷苦难。

  5. “夜久语声绝”四句,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反映了人民不堪忍受的巨大灾难,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

  6. 请举例说明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在对比中表现了官吏的凶狠与妇人的无奈,蕴涵作者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的同情。

  “天明登前程,独与老翁别”,令读者回味无穷,一个家庭最终的遭遇与结局可想而知,这里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诅咒。

  7. 请举例说明杜甫诗歌寓主观于客观的特色。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四句,将写景与抒情完美结合,通过与悲情相一致的“悲景”来表达诗人心中的情感,抒发诗人长久以来积郁于心的羁旅之愁与孤独之感。

  【拓展学习】

  1. 简单介绍《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 朗读“三吏三别”,感悟作者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

  【课外预习】

  1. 读一遍《白居易诗两首》,扫除文字障碍。

  2. 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杜甫诗三首 第9篇

  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

  2. 揭露官吏的横暴

  3. 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 介绍背景。

  2. 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 《石壕吏》简案 第1页 共2页 ◆

  三、整体感知:

  1. 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 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 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 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杜甫诗三首 第10篇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

  “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近望” 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细望” 问: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 面。

  “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五)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问: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再次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

  (六)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问: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虚实相生 ......)

  (七)背诵古诗。(齐背)

  (八)练习

  1、《望岳》的颈联是:

  2、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伟高大的山势的句子是:

  3、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4、表现诗人欣赏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5、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6、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7、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8、诗人细望泰山而时间之久,表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的诗句是

杜甫诗三首 第11篇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感时伤世;他的诗忧国忧民;他的诗沉郁顿挫;他的诗也壮志豪情。他就是被尊称为“诗圣”的杜甫。

  一、说教材

  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收集了他的三首诗,这就是我本课的说课内容----《杜甫诗三首》。这三首诗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学习本课学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分认识。学生还能逐步感受杜甫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思想,并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

  2、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2、通过设疑、点拨、讨论,写作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蕴含于诗句中的豪情壮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诗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则是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

  埃德加·富尔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

  我力求做到:创设情境→网络交互→知识内化→拓展深化

  让学生达到:初步感知→自主探究→个性展示→即兴创作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望岳》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多媒体显示: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走近杜甫,背景介绍(由学生展示有关文字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合作的能力。

  3、初读全诗

  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自悟展示图片,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领略到诗人蕴含于景物中的凌云壮志、万丈豪情。

  〈二〉、网络交互,自主探究

  1、向学生们推荐网站,引导学生自主浏览。

  2、听配乐朗读,再次把学生带进诗的情境中。

  3、合作探究:

  你们能谈谈对《望岳》的了解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进课本,小组合作探究。)

  4、师生共同配乐朗读。

  〈三〉、知识内化,个性展示

  1、这一环节我出示古筝、笛子、琵琶这三种乐器(多媒体显示),让学生从中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乐器来配合这首诗。并说出:为什么你要选这种乐器?来一个个性大展示。(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的思维得到纵情放飞,最后教师作综合点评,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都得以高涨,使课堂气氛燃起熊熊之火。)

  2、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诵兴趣,我又组织全班同学分组竞赛朗读,。

  (至此,课堂教学达到高潮,学生真正做到了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四〉、拓展深化,即兴创作

  情景作文,模仿青年杜甫的口吻,把《望岳》改写成一篇叙事写景的散文,在悠扬的笛声中学生文思泉涌。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回顾本堂课的教学,我主要让学生在情境感悟中体味诗人的酣畅豪情;在网络交互中重获立体的语文世界;在自主探究中构建自己的诗歌鉴赏;在反复诵读中展示学生的个性与才华,从而营造出一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使自己努力成为一名新课改的实践者和执行者。

  以上就是我这节课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杜甫诗三首 第12篇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2、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特点。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岱宗( ) 决眦( ) 搔更短( ) 不胜簪( )

  2、填空

  杜甫,字 ,是我国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 ”。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学习《望岳》

  1)情境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2)介绍作者有关知识。

  3)检查预习情况

  4)整体感知

  a、播放录音《望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c、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d、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意境美。

  5) 探究赏析《望岳》

  a、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多媒体投影):

  b、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c、作者当时为什么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呢?

  d、合作探究: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学习《春望》

  1)整体感知

  a、播放录音《春望》,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c、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d、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2)、 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这首诗与《望岳》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别以这两首诗的题目为上、下联的开头,试写一组对偶句。

  4)、 有人将“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的两个字调换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条保护环境的警示语,你能写出这个句子吗?

  5)、 把这两首诗译成现代诗歌,尽量做到押韵。

  6)、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三 巩固练习

  1、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拍。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诗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阅读做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写诗人近观泰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 的理想和壮志。

  春夜喜雨

  杜 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

  2.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哪种感觉来写春雨?

  3.你认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25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2、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4、改写并表演诗歌,体味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教学重点

  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特点。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填空

  1、“听妇前致词”中“听”者是:__________,妇致词的对象是:__________。

  2、诗中表现兵役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

  3、诗中表现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苦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

  4、诗中能概括全诗事件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

  二、研讨 学习:

  1、温故知新

  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2、《学习石壕吏》

  1)、背景简介: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8)。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2)、诗题解释:石壕:也叫石壕镇,现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3)分组表演,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再现诗作的意境画面,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

  a、边读边思考:整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b、研读欣赏:官差为什么要夜捉人呢?能不能把“有吏夜捉人”改为“有吏夜征兵”呢?(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点评)

  c、深思明辨: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一段是老妇人一气呵成的抒情独白呢,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是在官差的步步紧逼下断断续续的说出来的,你认为呢?(引导学生结合诗作的背景来谈,善于从诗作中找到依据)

  d、分组准备表演:教师提示注意分配好角色,注意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腔调、神态动作等。学生分组准备5--10分钟。

  e、分组上台表演:师生点评,结合诗作指出哪些表演到位,与诗作描写不符,哪些表演逼真,与诗作描写的不相符合。以后上台的小组注意克服前面的不足。约10—20分钟,3—4个小组表演。

  4)研读探究

  a、情感熏陶: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老妪一家的状况,老妪一家的状况又反映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史特点)?如果你是那个官差,你还会把老妪抓走吗?为什么?

  b、老妪是被迫还是自愿去应差服役?最终到底被抓走没有?

  c、展开想象:老妪被抓走后,老翁回来了,一家人会怎么样?第二天告别时,老翁又会怎么做,

  d、理解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学习本诗的艺术特点。

  教师过渡:本诗语言精炼。全诗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蕴含了诗人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诗能够以非常少的语句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呢?

  三 巩固练习

  石壕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________,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_______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

  2、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3、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2、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学习难点

  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特点。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岱宗( ) 决眦( ) 搔更短( ) 不胜簪( )

  2、填空

  杜甫,字 ,是我国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

  二、研讨 学习:

  1.学习《望岳》

  1)介绍作者有关知识。

  2)检查预习情况

  3)整体感知

  a、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意境美。

  4) 探究赏析《望岳》

  a、思考讨论,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b、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c、作者当时为什么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呢?

  d、合作探究: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学习《春望》

  1)整体感知

  a、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意境美。

  2)、分组讨论与交流:这首诗与《望岳》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别以这两首诗的题目为上、下联的开头,试写一组对偶句。

  4)、 有人将“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的两个字调换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条保护环境的警示语,你能写出这个句子吗?

  5)、 把这两首诗译成现代诗歌,尽量做到押韵。

  6)、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三 巩固练习

  1、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拍。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诗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阅读做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写诗人近观泰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 的理想和壮志。

  春夜喜雨

  杜 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

  2.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哪种感觉来写春雨?

  3.你认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25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2、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4、改写并表演诗歌,体味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学习重点

  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学习难点

  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特点。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学

  填空

  1、“听妇前致词”中“听”者是:__________,妇致词的对象是:__________。

  2、诗中表现兵役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

  3、诗中表现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苦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

  4、诗中能概括全诗事件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

  二、研讨 学习:

  1、温故知新

  背诵诗歌。

  2、《学习石壕吏》

  1)分组表演,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再现诗作的意境画面,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

  a、边读边思考:整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b、研读欣赏:官差为什么要夜捉人呢?能不能把“有吏夜捉人”改为“有吏夜征兵”呢?

  c、深思明辨: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一段是老妇人一气呵成的抒情独白呢,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是在官差的步步紧逼下断断续续的说出来的,你认为呢?

  d、分组准备表演:

  e、分组上台表演:

  4)研读探究

  a、情感熏陶: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老妪一家的状况,老妪一家的状况又反映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史特点)?如果你是那个官差,你还会把老妪抓走吗?为什么?

  b、老妪是被迫还是自愿去应差服役?最终到底被抓走没有?

  c、展开想象:老妪被抓走后,老翁回来了,一家人会怎么样?第二天告别时,老翁又会怎么做?

  d、理解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学习本诗的艺术特点。

  思考:为什么这首诗能够以非常少的语句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呢?

  三 巩固练习

  石壕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________,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_______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

  2、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3、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杜甫诗三首》答案 第一课时 二5)a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c (多媒体投影):唐朝盛世。诗人年轻,意气风发。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2.2)(多媒体投影):《望》诗人借写泰山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春》抒发的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感情。

  3(多媒体投影)示例:《望岳》叙写少年志,《春望》抒尽家国愁。)

  4)(明确:国在山河破)

  三1 知时节(或当春乃发生)

  2第二联从听觉,第三联从视觉。

  3“潜”字用得好。这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的特点。

  第二课时 二2.3)a(有吏夜捉人)本诗中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义就更丰富了。4)d在讨论发言的基础上归结: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明暗结合”,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复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

  三巩固练习1、老翁逾墙走 存者且偷生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2、a

  3、三男邺城戌 二男新战死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新战死‖……无完裙。‖……

  第一层:三男全被征。第二层:家中情况。第三层:老妇自请服役。

  5、安史之乱中,差吏的横暴、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1、(1)岂 (2)挨次

  2、不行。上边有“县小更无丁”一句说明成年男子已全被征兵,故只有母亲送行。

  3、客即杜甫

  4、表达了作者对应征“中男”的无限同情之心。

杜甫诗三首 第13篇

  一、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满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作者简介: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这些诗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李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史诗”,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 712~ 770),唐代诗人。字子美。 祖籍襄阳 (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 4个时期。

  漫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 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 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三、教学过程:

  《望岳》

  1. 介绍写作背景: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2.介绍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整体感知。

  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仰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4.逐句分析。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5.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 近望

  仰望

  《春望》赏析

  1. 介绍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2. 介绍近体诗

  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3.整体感知: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关于表现手法:

  a.触景伤怀,移情于物,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中,情景交融。

  b.一字传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板书设计:

  春望

  忧国---------------思亲

  《石壕吏》

  1. 介绍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3.分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说明是夜里突然袭捕,令人惊骇)捉人。老头越过墙走,老妇出门看(突出老妇机警,掩护老头逃走)。(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及起因)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让家庭快些脱离危险,说明河阳战事紧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独与老头告别,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4.分析人物形象

  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 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教学后记:学生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对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较好。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杜甫诗三首 第14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其中所蕴涵的诗情,能准确流畅地背诵,春望教案。2、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难点】

  1、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2、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加强朗读教学,以读激情,让学生进入诗歌氛围,体会诗歌的意境。

  2、问题探索法。在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重在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

  3、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归纳要点,抒发感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从《诗经》到现在,诗歌一刻也没停止它前进的脚步。从小我们就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可以说,诗歌是伴着我们成长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抽背),领略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那么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另一种风格:杜甫《春望》。

  二、学习《春望》

  (一)请学生介绍杜甫,教师补充。(课件显示)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李白"诗仙"),著有《杜工部集》。我们曾学过他的《登高》(学生回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史叛军攻下当时的都城长安。作者带着报国之心投奔唐肃宗,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军所俘,最终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长安。此诗就是杜甫在长安时所作,诗人目睹祖国如此破碎衰败的景象,黯然神伤,这首诗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三)正音(课件显示)

  溅(jiàn)搔(sāo)浑(hún)胜(shēng)簪(zān)

  (四)范读,指导朗读,全班齐读课文。(课件显示)

  (五)诗歌最主要的阅读能力是联想,给2分钟学生讨论从此诗中联想到什么?学生描绘诗歌画面。(注意引导学生要把自己想象成杜甫,想象他当时的心情。)

  (六)课文分析

  (引导读诗的方法:抓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构建画面,由画面表述引导到作者的心情,体会诗歌的精妙。(课件显示内容分析)

杜甫诗三首 第15篇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

  教材简析: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学习时要用心把握诗作风格的变化。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文言字词,查阅相关的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知识。

  2、教师:查阅资料,准备录音机、磁带或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杜甫的《望岳》、《春望》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杜甫:号称“诗圣”,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来集中学习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

  二、学习《望岳》:

  1、播放录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4、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

  明确:1、唐朝盛世。2、诗人年轻,意气风发。3、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5、合作探究:

  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6、朗读背诵,并以“我想对杜甫说,诗人啊,你………”的句式,讲讲你学了《望岳》的感受与收获。

  三、阅读赏析《春望》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出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

  2、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这首诗与《望岳》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四、创新学习,能力升级

  1、学生合作讨论,完成课后练习三。并分别以这两首诗的题目为上、下联的开头,试写一组对偶句。(示例:《望岳》叙写少年志,《春望》抒尽家国愁)。

  2、有人将“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的两个字调换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条保护环境的警示语,你能写出这个句子吗?(明确:国在山河破)

  3、把这两首诗译成现代诗歌,尽量做到押韵。

  五、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石壕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年青时期朝气蓬勃到中年目睹战乱的杜甫,诗歌中吟咏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读一读杜甫的《石壕吏》。

  二、介绍有关《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现河南省安阳县),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河南省孟县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就是其中的一篇。

  三、诵读品悟:

  1、多媒体范读,学生听读。正音正字,掌握节奏,领会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3、学生译读全诗,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文大意,并在小组内交流。

  4、探究交流:杜甫曾言“语不惊人死不休”。你认为在这首诗中有哪些惊人之语?试作赏析。

  四、创新实践、能力升级:

  完成课后练习二。

  五、课堂小结:

  这三首诗是在作者不同的人生经历中所作的,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作者在诗风和诗情上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大家一定要细细品味,认真体会。

  六、朗读背诵《杜甫诗三首》。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三首》教学设计(精简10篇)

《三首》教学设计(精选10篇)《三首》教学设计 第1篇  《诗经》三首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设计教案(精简12篇)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设计教案(通用12篇)《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设计教案 第1篇  学习目标:通读课文,能结合自己阅读

《项链》演绎由浮躁到真实的人生历程(精简15篇)

《项链》演绎由浮躁到真实的人生历程(精选15篇)《项链》演绎由浮躁到真实的人生历程 第1篇  望江长岭高级职业中学  关

语文教案-《史记》选读(精简13篇)

语文教案-《史记》选读(通用13篇)语文教案-《史记》选读 第1篇  教案示例  一、导入  《史记》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精简2篇)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通用2篇)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 第1篇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324 次) 时间:2004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