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案(精选13篇)
《拿来主义》教案 第1篇
一、教材分析
《拿来主义》是苏教版必修三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中的一篇精讲课文,也是“文明的对话”这一专题的第三板块“拿来与接纳”的第一篇课文。这个专题的文章讲的是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对话,摒弃偏见,增进交流,只有这样,人类的文化才会共同繁荣发展,第三板块则从“继承和接受”的角度帮助学生懂得文明对话的内涵、意义和作用。《拿来主义》是鲁迅的杂文代表作之一,它从文化源头上揭露中国固有文化阻碍社会前进、蒙骗群众的成分,启示人们认识其实质。文章告诉我们,文化的交流要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对待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篇文章是对前几篇文章的拓展和延伸。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鲁迅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观点;
(2)体会鲁迅杂文“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
(3)把握文中的比喻、讽刺、反语和特定语境中词语的含义。
2、能力目标:
(1)了解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提高论说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2)把握并学习先破后立的文章结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并在此基础上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并学习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
难点:
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2、结合实际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四、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虽然接触过鲁迅先生的杂文,但本文所针对的事件距今时间较久,而且这篇杂文并非直接正面阐释自己的观点,学生把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学时必须介绍清楚有关的背景,在梳理出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结合当今中外文化交流的现象理解“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五、教学方法:
1、问题导读法:通过设问和学生探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阅读课文和注解,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让我们从《拿来主义》中寻找答案吧。(板书文题)
以写作背景导入:本文写于1934年6月4号,“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地区。蒋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奉行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东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各种错误思潮也随之泛滥,封建的遗老遗少们叫嚷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论喧嚣一时。左翼文化队伍中对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也思想混乱,颇多分歧。面对如此背景,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拿来主义”这一主张。文章所阐明的基本观点,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拿来主义》教案 第2篇
学习要点
一、总体理解文意:
1、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
2、理清文章的思路
二、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三、比喻论证方法的运用
四、课文引申:学会如何运用好“拿来主义”
【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及步摊:
一、检查课前预习:
1、学生自由诵读
2、检查朗读
3“拿来主义”的含义
它是鲁迅先生的创见,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即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与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完全一致。
二、分析课文思路
首先搞清楚两个问题:
1、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2、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针对第一问,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表明观点的一句话是:
“所以……自己来拿!”此句表明结果,那么上文阐述了哪些原因呢?
1、2节“送去主义”的种种行径,有悖交往原则
3、4节“送去”的'惨重后果,正视历史教训
5、6节听凭“送来”的危害,自己“拿来”的必要
针对第二问:“拿来”的错误态度有哪几种?总的原则是什么?如何区别对待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
8节:运用比喻的手法批判了“拿来”的三种错误态度:
“孱头”----害怕继承的逃跑主义者
“昏蛋”----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
“废物”----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总原则:占有,挑选。
应如何区分精华与糟粕。
鱼翅一吸取养料
鸦片一批判吸收
烟枪和烟灯一可作反面教材
一群姨太太一剔除糟粕
[小结]从五个方面总结全文:对待文化遗产的原则;如何区别对待;正确继承文化遗产的积极作用;“拿来主义”者应具有的品质;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意义。
第二教时
内容及步骤:
一、体味文中词语的讽刺、幽默的效果。
鲁迅的杂文“嘻笑怒骂皆成文章”,语言风格:犀利、幽默、讽刺。
学生找出文中有关例句,具体体味。
例:捧着“几张古画”“一路的挂过去”“捧”刻画恭敬的媚态,“几张”显得相当贫乏,却一路张扬,见得多么寒枪可怜,可鄙可笑。
例:“活人替代了古董”,“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反语。媚外求荣又出新的花招,愈演愈烈,讽刺强烈。
例:“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丰富”“大度”应加双引号,讽刺其不自量力。
二、学生质疑.
进一步品味先生用词的犀利、讽刺的效果。三、体味文中比喻论证的作用。
四、课文引申。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如何运用好“拿来主义”
引:没有拿来的,就没有今天思想的解放、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学生举例印证。
国家、社会的发展是如此,个人的发展亦如是。
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科学的学习方法,优良的道德品质,见贤思齐。防止不良习气,不健康的思想、文化的侵染。
《拿来主义》教案 第3篇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二)学习本文,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的结构是如何划分的?
分析: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1)(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张。
(2)(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3)(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主要是针对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批判了错误态度,阐述了正确主张,下面几个句子,是否只谈文化遗产问题?
(1)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2)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3)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分析:第(2)句是在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行径。第(1)句只要看下文“别的且不说”,“单是学艺的东西”就可以明白“什么都是”主要指“学艺”之外的情况,联系写作背景,不难理解这是在愤怒痛斥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行径。第(3)句较难理解,作者用“摩登”一词揭示出当时“送去主义”的盛行。如此盛行,自然不止于“学艺”方面的事情。选用“摩登”一词能启发读者广泛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起到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行径的作用。
(三)本文论证艺术有什么特点?
分析:尽管本文中心思想应当包含四个要点,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阐明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全文包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并没有枯燥地讲述理论,全文写得轻松活泼,很有趣味。
本文的论证特点就是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四)鲁迅在解释什么是“送去主义”时,所举的三件事如何理解?
分析:在这一段里,鲁迅先用“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撇开国民党反动政府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卖国行径,然后用“单是学艺上的东西”一句,带出三件事。这三件事是用来证明“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没有人……说道:拿来”的。对送古董到巴黎展览,鲁迅说了句“不知后事如何”,未加评论;对到西欧举行中国画展,鲁迅只是讽刺国民党反动政府鼓吹的“发扬国光”;对梅兰芳到苏联演出,鲁迅只是斥责“催进‘象征主义’”的胡说。所以,对展览和演出本身以及有关的人,似不宜乱戴卖国主义帽子。
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卖国的结果是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磕头贺喜”、“讨”等词语画出所处的地位与神态,描绘出了可悲的亡国奴景况。“残羹冷炙”、“奖赏”等词感情色彩浓烈,深刻揭露帝国主义榨取中国人民脂膏的吸血本质和恶劣伎俩,寓强烈的愤怒于幽默讽刺之中。
在论述国民党反动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时,作者未直说,而是先用反语讽刺;“送出去”明明是坏,说“不算坏事情”,以敌人自我解嘲的话鞭挞敌人;“丰富”、“大度”不过是“送去主义”者掩盖媚外卖国实质的遁词。接着,与尼采自诩为太阳作比较,一针见血指出“只是给与,不想取得”是发了疯,吹嘘“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送去主义”者,势必使中国国势日弱,文化贫乏,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地。最后,举开掘地下的煤矿为例引出“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既深刻论述了“送去主义”的危害,又辛辣地嘲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奴才相。笔法曲折,解剖入木三分。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介绍文章背景。
要点:
①清朝政府实行“闭关主义”,其结果是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奉行卖国政策即“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继承他们的衣钵,政治上投靠帝国主义,经济上以至文化上继续实行“送去主义”。
②当时在文化工作者中间,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
③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鲁迅写了这篇文章,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口号,阐明了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二)指导学生复读课文。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组织讨论。通过阅读与讨论,使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与结构。
问题:
①课文的第5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②简要说说:前面4段讲的什么问题?后面5段讲的什么问题?
提示:
①第5段是过渡段。“我在这里……否则太不‘摩登’了”一句,小结前文;“我只想鼓吹……‘拿来主义’”一句,开启下文,引出文章的中心议题。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2][3]下一页
[1]
《拿来主义》教案 第4篇
第一部分(第①段至第④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的后果。
第①、②段是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文艺)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辱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主张必须针锋相对,实行“拿来”,第③、④段中尖锐地指出“送去主义”的自欺欺人的实质,它必须导致亡国灭种的惨重后果。
第二部分(第⑤段至第⑨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第⑤段,承上启下,提出“拿来主义”。第⑥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性,揭示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第⑦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第⑧段是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第⑨段是阐明实行“拿来主义”应怎样区别对待文化遗产中的精化和糟粕。
第三部分(第⑩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归纳为:文章批判了国民党反对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指出了正确的继续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3.写作手法
①运用因果论证进行说理议论。
课文第七段劈头一个关联词“所以”,它揭示前面所论都属于“要自己来拿”的原因。作者在论述这原因时分成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作者从交往需要“礼尚往来”的原则驳斥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的错误行径。第二层作者从历史角度指出只是送去,必论为乞丐。第三层作者从现实的角度指出只是一未听凭“送来”将会大受其害。至此,作者彻底批驳了由“闭关主义”导致的“送去主义”的荒谬,水到渠成,自然得出“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②文章最显著的特点是使用比喻论证
课文第二部分,第八段一开始就用“譬如罢”开始论证。用从祖上得来的一所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徘徊不敢走进门”的“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以“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的“昏蛋”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以“羡慕旧宅子”“接受一切”,“欣欣然的瞥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都非常准确、形象、生动。
【重点语段研读】
1.课文第九段
此段的第一句话非常确切、简练,但在说理上显得太抽象。作者再次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巧妙地论证“拿来主义”的内涵。
作者以“鱼翅”来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从“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需要区别对待,加以批判吸收的那些部分;以“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是相对于作为内容的“鸦片”而言),例如八股文和骈体文之类;以“一群姨太太”比喻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如色情文化之类。所有这些,就将什么是“挑选”说得既清楚透彻,又具体形象。其余还用“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表现所谓‘平民化’的虚伪,用‘当众摔在毛厕里’”状与“彻底革命”的极“左”面目,用背着“烟枪和烟灯”去周游世界,讽刺以“国粹”炫耀于人的可笑;用“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说明吸收精华应该有利于“大众化”;用“不用它来宴大宾”比喻不能只供少数人享用,所有这些,又都对如何“挑选”讲得浅显易懂,又充分论证了“拿来主义”的正确和必要。
2.第十段
这一段只短短的五句话,但是却精确、中肯地提出改造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真知灼见。这五句话提出了五个问题: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继承文化遗产能起什么样的积极作用?④“正确继承文化遗产”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何在?“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一句是强调实行“拿来主义”对于改造民族素质和建设民族新文化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其中特别是提到“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显示了鲁迅认为首要的是改造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观点。
【解题指导】
第一段参见【课文解析】;第二段参见【重点语段研读】:
第三段中2.送去:指国民党政府所奉行的媚外卖国政策和出卖领土主权等种种罪恶行径。3.抛给:指帝国主义为了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传播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等的阴谋罪行。4.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企图。5.6.7参见【课文解析】
第四题1.“捧”表示郑重、敬慕。“挂”用得很准确。但是只有几张画却要一路地“挂”过去,又多么寒伧可怜。对照之下,就揭露了所谓“发扬国光”实际是自欺欺人,是非常可笑的。行文有讽刺意味。2.“算是显出一点进步”是一句反语。它同样不是讽刺梅兰芳,而是讽刺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媚外求荣、欺世惑众方面又出了新花招,可算愈演愈烈了。3.课文里的“丰富”和“大度”是说东西多而又慷慨大方。鲁迅在这里是尖锐指出某些人的为切实际的幻想和可笑的自诩,也带有讽刺的意味。4.鲁迅用“摩登”一词,是含蓄地表示他所揭露的正是事实,所批判的上当要害,都是国民党政府非常害怕的,也启发读者去广泛联系现实,进一步认清国民党政府的媚外卖国的本质。
【资料窗】
1.时代背景:三十年代在左翼文化战线内部曾就文艺的“大众化”问题展开讨论。针对有些同志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乎投降”的“左”的观点,鲁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观点鲜明地指出:“……新的阶级及其文化,并非突出从天而降,大抵是发达于对于旧支配者及其文化的反抗中,亦即发达于和旧者的对立中,所以新文化仍然有所承传,于旧文化也仍然有所择取。”又说:“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天根天蒂,突然发生的,总承受着先前的遗产。”“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他还用“弃去归毛,留其精粹”八字,形象而精确地概括了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观点。所以本文虽然讲的是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所阐明的观点是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的。
2.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他生于浙江绍兴一个逐渐没落的士大夫家庭。
发表的小说集《呐喊》《彷徨》代表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
[1]
[1]
《拿来主义》教案 第5篇
《拿来主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必修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属于议论文。此文选自于《鲁迅全集》第六卷,是鲁迅先生就如何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所撰写的一篇杂文。鲁迅的杂文具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并且善于运用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学习本文不仅可以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特点,而且可以学习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以及议论文的多种论证方法。
知识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鲁迅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观点。了解杂文的文体特征。
2、把握文中的比喻、讽刺、反语和特定语境中词语的含义。体会鲁迅先生杂文尖锐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能力目标
1、揣摩课文中运用比喻、讽刺、反语的表达效果,学会根据语境辨析语意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2、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法。
德育目标
1、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联系实际,深入理解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过词语表面,分析其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1、联系历史背景,揣摩语言的感情色彩。
2、准确理解文中的概念(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抛来、抛给、送来、送去、拿来、孱头、昏蛋、废物、拿来主义等),明确比喻说理的特点。
教学方法
1、问题式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几个富有启发性的关键问题,如“作者在论述‘拿来主义’之前是怎样揭露和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后果的?”又如“作者是怎样揭示‘拿来主义’的基本涵义和具体涵义的?”再如“按照作者的观点,‘拿来主义’者对文化遗产到底持什么态度?‘拿来’的条件是什么?”等,交给学生讨论、交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体会本文思维的条理性。
2、概念比较法。可与问题式教学法结合起来,通过概念间的比较,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思维的严密性和形象性。
3、探究拓展法。以学生自行探究研讨为主,力求从课文内容出发向纵横拓展,力求从学习理解向迁移运用转化,从而达到扩大思维含量,提高思维层次,增强学习能力,完善学习素养的目标。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现在是五月了,假想我们到山上看到一棵野生的杨梅树,满树结满了诱人的果实。这时我们就会本能地占有它,然后摘下鲜红肥润的杨梅,美美地吃起来。如果不慎摘到烂果子,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扔掉;如果看到青果,我们会把它留在树上。
这就是鲁迅说的拿来主义。在对待简单的生活问题时,我们都能本能正确地运用拿来主义。但如果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许多人就困惑、迷惘了。鲁迅先生生活的时代,就有许多知识青年乃至大学者都困惑、迷惘过。
二、启发思考
1、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说说看鲁迅的拿来主义是针对什么社会问题而提出的。
明确:继承文化遗产,接受外来文化。
提示:别的且不说,单是学艺上的东西,送古董,捧几张古画和新画,送梅兰芳。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2、现在我们撇开课文,就说在对待“继承文化遗产,接受外来文化”上,可能会产生哪几种态度?
明确:全盘否定、全盘接受、消极逃避、辨正吸收。
3、我们现在来看看历史上,都有哪些态度?(见练习册,简介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
1919年五四前后,是中国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最集中、最剧烈的时期,与以往历次的文化革新不同,这次新文化的倡导者对旧文化几乎彻底发生了怀疑,传统中国似乎“老旧”得只剩下了小脚、八股文和染缸似的大家庭,“全盘西化”一呼百应。可是没过多久,新文学的过分年轻、稚拙就让不少人大失所望,胡适的两个蝴蝶儿(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几乎成了笑谈。人们发现,一味地模仿西方文化是学不来的,离开人家几千年的根基,这种模仿只能是呀呀学语。于是,三十年代“发扬国光”的复古潮流一度抬头。这时,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反对吸收外国文化,造成思想混乱。1934年6月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不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与五四运动时期的一味模仿不同,他的拿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
三、感悟作者思路
1、同学们还记得议论文思路吗?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何谓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3、作者是不是按我们的思路来写?那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将分析问题部分调整到前面去?明确:符合先破后立的驳论文写法;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感。具有政论性。
4、本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别?明确:运用比喻论证。议论说理形象化。文艺性。
大宅子──文化遗产
孱头──愚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鉴赏的逃避主义者
昏蛋──头脑发热,不分好坏、盲目排斥、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者
废物──失去自立能力,崇洋外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鱼翅──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东西
烟具──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姨太太──纯粹的糟粕
4、完成课后联系三。说说本文语言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幽默犀利
四、文体知识
1、同学们看注释,本文出自哪部集子?
明确:《且介亭杂文》
2、本文属什么文体?
明确:本文的文体是杂文。
3、何谓杂文?有何特点?
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它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但以议论为主。杂文,是直接而迅速的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精悍、活泼锋利为主要特点。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是形象化说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政治事件的杂感、杂谈、随笔都可以归入这一类。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杂文有如下特点。
五、拓展延伸
1、试举历史上运用拿来主义的成功事例。
提示:胡服骑射、日本遣唐使、黄道婆学纺织
2、小组讨论:说说拿来主义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提示:改革开发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追星族学奇特发型服装,却不学明星的拼搏精神。
六、布置作业
将讨论结果写出100字左右的文字交进来。
《拿来主义》教案 第6篇
【教学目标】
1.赏析文章先破后立的论证结构,赏析文章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
2.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3.深刻理解“拿来主义”的精髓,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
鉴赏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特色,透悟“拿来主义”的旨意
【教学难点】
掌握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课前预习(印发导学资料,内容略)
一、导语设计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从德、英等当代海军强国购买军舰,打造了一支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七的“北洋水师”,最终的结果却是在威海以几乎没有击沉一艘敌舰的“战绩”全军覆灭今天,通过对苏27战斗机的改装,我们拥有了歼11,性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壮大了我国的空军力量同样是从别人那里“拿来”,一个以失败告终,一个却大获成功两种“拿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结果悬殊?相信我们今天一起研读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之后,答案会了然于胸
二、探究与发现——研读标题
提问:本文的标题属于议论文标题中的哪种类型?标题隐含了哪些问题?
明确:本文标题属于论题型标题告诉我们本文是要谈论有关“拿来主义”的问题研读标题,我们应思考两个问题:1.什么是“拿来主义”?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三、阅读与分析——把握结构思路
1.提问:文章的前6段,除去第5段外,作者提到了哪几种“主义”?这几种“主义”的表现是什么?实行这些“主义”有什么样的后果?作者对这几种“主义”分别持什么态度?学生分小组阅读该部分,合作讨论完成表格各小组发言呈现讨论结果,全班交流(多媒体展示,表格略)
2.总结提问:综合表格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对国际交流中的几种错误做法作批判那么第5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3.作者主张的“拿来主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内涵
明确: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自己独立思考,有主见;有辨别力,有眼光;自主选择,自己行动)
4.点拨指导: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在提出自己的论点之前,先对错误的观点作了批驳,采用的是先“破”后“立”的结构
5.教师朗读第8自然段,并请学生听读时注意思考:第8段没有谈关于文化的问题,却提到一所大宅子,这所大宅子实际上是比喻什么?
明确:比喻文化遗产
6.提问:第8段刻画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人?他们的态度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作者对这些态度的看法是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各小组发言呈现讨论结果,全班交流(多媒体展示,表格略)
7.总结上一环节并提问:作者用生动的比喻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那么,真正的拿来主义的做法是怎样的?用文中最概括的一句话来回答
明确:占有,挑选
8.第9段这句话确切、精练,但过于抽象作者接着再次用比喻手法论证了“拿来主义”的内涵请学生朗读第9段,然后小组合作,筛选文中信息并讨论作者是如何论证的,完成表格各小组呈现讨论结果,全班交流(多媒体展示,表格略)
9.学生齐读最后一段,提问:想一想这段的5句话分别回答了什么问题
明确:①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
②拿来之后应当怎样区别对待?
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
④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何在?
10.总结点拨,全文结构(多媒体展示)如下:
第一部分(第1~7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先破后立)
第二部分(第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做法,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先破后立)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四、阅读与理解——鉴赏论证艺术
1.提问:尽管全文是在阐明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包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并没有枯燥地讲述理论,全文写得轻松活泼,很有趣味作者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呢?归纳文章在说理的时候运用的论证方法并体会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学生分小组研读课文,谈感受,自由发言然后各小组推荐人选发言,全班交流
教师点拨启发:如果将第8段内容改写为“对待文化遗产,我们要‘拿来’!害怕继承、拒绝借鉴是逃避主义,盲目排斥、全盘否定是虚无主义,完全接受、全盘西化是投降主义,这些态度都是错误的”,和原文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多媒体展示)
教师明确: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第8段和第9段都形象地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同时,作者的目的是要阐明“拿来主义”的做法,但还分析了“孱头”“昏蛋”“废物”的表现,这种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的论证方法叫对比论证对比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增强论证效果
第3段用尼采与“送去主义”者作比,尼采与“送去主义”者是具有相同思想意识的人,属于同一类事物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阐明观点的方法叫类比论证
本文的论证艺术总结如下:
(1)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2)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3)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的事物作比较
2.学生活动:请组织语言,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来阐述“网络不是毒”的观点
五、阅读与品味——鉴赏语言特点
教师示范赏析一个语言运用的例子,然后请学生选取自己感觉最有意味的句子加以品味,说说这个句子的妙处学生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示例:“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卖国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态
教师小结:讽刺辛辣,妙趣横生,诙谐中见讥讽,憎恶溢于言表,这就是鲁迅先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展现这样强烈的感染力,来源于鲁迅先生对国家民族的赤心热肠,敏锐深刻的观察和思考“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透过跳脱的文字,我们看到的是鲁迅先生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更深刻地理解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六、拓展与运用——文章思想的现实意义
1.教师总结:伟人的伟大,在于他能够透过烦琐事物的表象揭示其深刻的本质,更在于他所揭示的这种本质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仍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有幸拥有了一位犀利睿智的伟人,也得以留存这样一篇至今仍觉得虎虎有生气、充满着科学价值与革命精神的指导性文章回忆课堂开始我们比较的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和中国引进苏联战斗机的事例,我们不难发现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精辟论断对于解决现实问题有着怎样的意义处在高度开放、全球一体化、信息社会化的时代,作为承载着继承与创造重任的青年人,更应懂得智慧地“拿来”
2.请从下面列举的现实事例中任选一例,用300字的篇幅从“拿来主义”角度作一下分析(多媒体展示)
A.尼美舒利事件
B.于丹的签售现场,反对者穿上“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的文化衫搅场
C.孔子学院开遍世界
D.中国人喜欢过“洋节”,“情人节”打败“七夕节”,“圣诞节”火过“国庆节”
E.中国跳水队、排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一批教练到海外执教
思路解说
鲁迅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所针对的事件距今时间较久,且语言精深,言近旨远作为对议论文接触量本来不多而且阅读兴趣大多停留在娱乐性较强的浅层次读物的高中生来说,要能真正走进文章、读透领会这篇内涵丰富的经典杂文的精髓,确实有相当难度但是对于正处于文学鉴赏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提升形成关键期的高中生来说,利用好文化巨人的经典篇目训练这方面的能力又是难得的机会所以怎样调动学生的阅读兴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能力就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
该教学设计在教学环节上力求精细,从课前预习导学案到课堂行进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对整篇文章的解读,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让学生能较为全面地获取文章的各类营养
教学方法上突出对学生活动的设计,以小组合作、研读文本、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发言交流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味,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深入分析评判,升级思维品质问题的设计基本遵循了难易结合的原则对一些学生第一次接触而教材中又没有这方面的讲解的知识,如论证结构、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有关论证的基本概念,采用了讲授法,力求讲得深入浅出,语言简练、准确而又便于理解记忆,使学生一次弄懂,不搞夹生饭
作为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篇课文还承担着为后面篇目的学习开路的重任,所以在能力培养方面,力求让学生在阅读议论文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语文应用能力、高品质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所落实
《拿来主义》教案 第7篇
拿来主义教案
鲁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2、学习文章主要采用的两种论证方法:因果论证、比喻论证。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
(三)、德育目标
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
比喻论证。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教学设想]
课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教学时注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重要语段加强朗读训练,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著名作家冯骥才,前几年赴法国访问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在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问道:“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但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同学们请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会怎样回答呢?冯先生是这样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三、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 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四、仔细反复朗读文章,思考问题
1、 什么是“拿来主义”?
明确:第8、9段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
2、 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组织讨论
五、仔细阅读第9段,把这一段内容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联系起来,想想“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什么事物。 (学生阅读,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
“大宅子”指文化遗产。
“鱼翅”指文化遗产中精华部分。
“鸦片”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
“烟枪和烟灯”指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姨太太”指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重点问题:
1. 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鱼翅”)应取什么态度?(吸收)课文中哪句话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
明确:“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鸦片”)应采取什么态度?
明确:(批判地吸收) “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烟枪和烟灯”)应取什么态度?
明确: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 “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姨太太”)应采取什么态度?
明确:(坚决抛弃)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六、分析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1.(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张。
2.(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3.(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 二 课 时
一、理清全文思路。
二、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从分析以下句子入手,全面地把握中心思想。
1.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2.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3.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学生思考、议论,教师指名回答。
明确:
①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
②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
③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
④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三、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
(一)尽管本文中心思想应当包含四个要点,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阐明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全文包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并没有枯燥地讲述理论,全文写得轻松活泼,很有趣味。作者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呢?
请同学们阅读第8、9两段,想想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方法。
启发。如果将第9段内容改写为“拿来主义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占有、挑选。对其中的精华要全部吸收。对那些精华、糟粕互见的,要区别对待的部分,应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中的有害的旧形式应当废除,只保留很小一部分作为反面有害的教材,文化遗产中腐朽的东西则要彻底抛弃”,和原文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改写的这段话可用投影展现,以利于学生比较。)
学生不难发现第8、9两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教师明确: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板书)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二)请同学们阅读第3段,想想这段是否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学生议论。老师明确:这里用尼采与“送去主义”者作比,尼采与“送去主义”者是具有相同思想意识的人,属于同一类事物。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阐明观点的方法叫类比论证的方法。(板书)它与比喻论证有明显的区别:类比论证是同类事物作比较,比喻论证是用不同类的、只是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二者的区别一定要弄清。
(三)请同学们重新阅读8、9两段,想想作者为了更清楚地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除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之外还用了什么方法。
启发:作者的目的是要阐明“拿来主义”的做法,为什么还要分析“孱头”、“昏蛋”、“废物”的表现?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回答。明确: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这种论证方法叫对比论证。 (板书)对比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增强论证效果。
附:论证艺术部分板书
本文的论证艺术:
1.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2.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3.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四、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一)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的不同说法的意思和表达效果,指出其不同点。(出示投影片)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老师归纳。
每组的两种说法意思一致,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同。第一组第1句用“送来”、“拿来”两个词把两种事物的本质区别揭示出来,第二组第1句用“抛来”、“抛给”两个词揭示了两种事物的本质区别。这种用极少的词语深刻揭露事物的本质的语言,反映了鲁迅先生语言的犀利的特点。
(二)请同学们说说下面句子中加黑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出示投影片)
1.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2.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学生很容易品味出其中的讽刺、幽默的韵味,接着要求学生再尽自己所能举出课文的其它例子。
教师小结。犀利的语言,讽刺幽默的风格,固然是高超的语言艺术,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对事物的敏锐深刻的观察和思考,来自对敌人和旧事物的憎恶痛恨。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没有深刻的思想,强烈的感情,就不会有高超的语言艺术。我们应当透过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与练习〕第四题。
2.给下列词语中加黑字注音。
脑髓 孱头 蹩进
3.解释下列词语中加黑语素的意思。
礼尚往来 自诩 残羹冷炙 国粹 冠冕堂皇
六、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难度比较大,课后要认真复习,熟读课文,并且完成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一、二、三题。
另外,每人要准备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发言稿,说说本文所提倡的对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在我国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布置这个作业一是继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二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可以联系当今改革开放大潮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来谈。
《拿来主义》教案 第8篇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3.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弄清什么是“拿来主义”。
2.难点: 认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预习思考题:
1.本文议论的核心是什么? 通过什么材料来阐述论点的?
2.找出本文运用的比喻论证,理解比喻论证的作用。
3.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倾向是什么? 怎样批判继承文化遗产?
4.什么叫“拿来主义”? 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
引言: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同学们可能看过一些。如: 《三国演义》、《水浒传》、唐宋诗词、明清笔记小说、《西厢记》、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古代的和外国的一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接触的时候,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 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解题:
本文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且介”读作“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词语。什么叫“拿来主义”呢? 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 这就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弄明白的问题。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各帝国主义不断输入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因而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同时革命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观点。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拿来主义》一文,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阐明了无产阶级正确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
本文采用先破后立,以反论正,“拿来主义”在正反结合之中得到了深刻、鲜明的阐述。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 运用比喻,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
词语补释:
礼尚往来: 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 崇尚、重视。
大度: 气量宽宏。
自诩: 自夸。
残羹冷炙: 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炙: 烤肉。
冠冕: “冠冕堂皇”的省语,意思是很体面、有气派。冕: 古代帝王的礼帽。
勃然大怒: 因生气而非常愤怒。
玄虚: 空洞不可捉摸的东西。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第1--4自然段)着重批判“送去主义”,揭露、谴责国民党反动派在学术与文艺(学艺)方面媚外卖国的可耻行为。
文章起笔揭露“送去主义”及其由来,矛头直指反动统治集团。
“闭关主义”是指清政府奉行的“闭关自守”的保守政策。“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概述反动统治由盲目排外的“闭关主义”到奉行媚外的“送去主义”的演变过程。
接着,紧扣第一部分的议论中心,列举三件事实,嘲讽“送去主义”的典型表现。作者信手拈来,就近取例,批判的锋芒,直向利用这几件事大肆宣扬“发扬国光”,“催进‘象征主义’”的反动政府和御用文人,而不是这儿位艺术家。
所谓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文艺流派,是资产阶级文学没落的表现,它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在创作上宣扬个人主义和神秘主义。鲁迅说“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是因为在别的文章中已经谈过,同时也不是本文要讲的内容,所以略而不议,目的在于说明: 反动政府已将“活人代替古董”去讨好帝国主义,贬低苏联和社会主义文艺,以险恶的居心推行“送去主义”,堕落到了何等地步! “也可算得一点进步了”这一反语,充满了对反动派丑恶行径的辛辣讽刺。“不知后事如何”中的“后事”,则是指盗卖文物,盗卖古代珍宝。反动政府以展览古董为名,行盗卖古董之实。“别的且不说罢”这一句把所要揭露的、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其实,国民党反动派搞“送去主义”何止是“学艺”方面的问题,比比皆是,增添了揭露的深刻性。
思考: 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将会怎样?
第二段进一步指出: 现在只有“送去”,没有“拿来”,反动统治阶级不是一向鼓吹“礼尚往来”的仪节吗? 可是现在没有人根据这一仪节说一声“拿来”。一是抨击“我们”即国民党当局既不敢,也不能“拿来”,讥讽奉行“送去主义”的顽固程度;二是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拿来”的要求,预示下文的论述。这里作者用“礼尚往来”四个字,是用反动派的手打反动派自己的嘴巴。
第 二 课 时
三、四自然段对“送去主义”以辛辣的讽刺和嘲笑,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内容(1自然段)
学艺 实质
危害
先以进为退,“丰富”、“大度”是对反动派的自我吹嘘、自欺欺人的嘲讽。
鲁迅指出,中国和尼采一样,究竟不是太阳。如果“只是给予,不想取得”,那么几百年之后,“当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就揭露了反动卖国政府所将造成的严重后果: 亡国灭种,祸及子孙。“我们当然是化为灵魂,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一语是套用迷信说法,顺手一击。“磕头贺喜”、“讨”活画出所处的地位和神态,描绘出可悲的亡国奴景况。“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感情色彩浓烈,深刻揭露帝国主义榨取中国人民脂膏的吸血本质和恶劣伎俩,寓强烈的愤怒于幽默讽刺之中。
在论述反动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后果时,作者并未直说,先用反语讽刺,“送出去”,明明是坏,却说“不算坏事情”,再以敌人解嘲的话鞭挞敌人。“丰富”、“大度”不过是掩盖“送去主义”实质的遁词。\par 接着,与尼采自诩为太阳作比较,一针见血指出“只是给予,不想取得”“是发了疯”,吹嘘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送去主义者”,势必使中国国势日益削弱,文化贫乏,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地。
最后以开掘地下的煤为例引出“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既深刻论述了它的危害,又辛辣嘲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奴才相。笔法曲折,入木三分。
第四自然段分别用了哪三个同义词? 怎样区别? 对“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应怎样理解?
“抛来”、“抛给”、“送来”析: “抛给”不同于“抛来”,因为这些奖赏的东西不是漫无目的地扔来的,而是在磕头求赏后有目的地给予的。照中国古话来说即“嗟来之食”“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可反动派却象叭儿狗得到主人“抛给”的骨头一样,把抛给的“残羹冷炙”当做奖赏。一个抛字有力地把主子与走狗的关系揭示出来,这对丑类们是极大的讽刺。鲁迅又说“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送来”其实就是“抛给”,鲁迅故意为敌人掩饰,其实是对敌人的又一次嘲弄。
因为“抛给”“送去”的实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对这一点是讳莫如深,同时暗指一九三三年国民党政府与美帝国主义签订的“棉麦借款”美国把剩余的棉花、小麦运来中国一事而言,这在当时是人所尽知,所以不想举出,这样更能发人深省,既对卖国政策进行含蓄尖锐的批判,又抒发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第一部分小结: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惧外→媚外(发展逻辑)
着重批判“送去主义”,把它的具体内容、反动实质、恶劣后果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破得彻底,而且把问题放到了总结近百年历史教训的广阔背景上来论述,运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句表述,既深刻,又有战斗力。
这四段为下文正面阐述“拿来主义”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5--10自然段)着重阐明了“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上的各种错误倾向。
第五自然段承上启下,先对上文作一收束,然后正面提出“拿来主义”。前一句小结“送去主义”,讽刺反动当局以卖国为时髦,后一句明确主张实行“拿来主义”。
“鼓吹”对照“摩登”而言,“吝啬”针对前“丰富”“大度”而言,两种主义截然对立。
文章是怎样论证“拿来主义”的?
首先,从认识论上把“送去”和“拿来”加以区别,并提出“拿来主义”的基本涵义。所谓“送去主义”,其实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强加给我们的东西(如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拿来”则是主动吸收外国先进的东西,以创造自己的新文化。它的基本含义是“要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是说要以无产阶级正确思想作指导,有无产阶级的气魄和见识。这是从正面提出全文的论点,独占一节,突出它的重要性。
[1][2]下一页
[1]
《拿来主义》教案 第9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在熟读课文、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关于继承文化遗产问题的精辟论述。
[教学过程]
一、诵读鉴赏第8、9段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
2.提问:作者是如何形象地揭示“拿来主义”的具体涵义的?
学生讨论。
明确:作者形象地把文化遗产比喻成某穷青年偶得的一所大宅子,以对宅子处理的不同态度来形象说明什么是“拿来主义”。作者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首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这是批判继承的先决条件和必备的态度。然后剖析三种错误态度:“孱头”式,“昏蛋”式,“废物”式。作者在否定了这三种错误态度之后,再从正面论述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即占有、挑选。(加点字板书)
3.结合语境,揣摩“孱头”“昏蛋”“废物”的含义。
明确:“孱头”指不敢接触,不敢择取的人;“昏蛋”指盲目排外全盘否定的人;“废物”指崇洋媚外、全盘接受的人。(加点字板书)
方法点拨:上一节课我们谈到对作品语言讽刺色彩的学习,谈到“把要否定的现象漫画化,示其滑稽”。这里,作者把准备批判的观点形象化,然后着重刻画它可笑可憎的面目,予以无情的否定,没有生硬的说教,读来生动形象,却又力透纸背。在我们的写作中应学习运用这两种方法,以取得较好的讽刺效果。(加点字板书)
4.比喻说理使论述具体形象,读来意兴盎然而便于理解,易于认同,试结合第9段分析“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各比喻什么?
明确:“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对于精华部分,应该接受;“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须批判吸收的部分;“烟枪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完全没有价值,但可适当保存以教育后代的部分; “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应果断抛弃。(加点字板书)
方法点拨:作者运用比喻说理,把抽象的关于如何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理论问题转化为一个简单的经验性问题。对本文的学习,有助于我们的议论文写作,避免枯燥生硬的说教,力求具体生动形象,达“润物细无声”之效。
板书:
5.学生自由朗读8~9段,体会比喻说理的妙处。
二、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10段
1.集体朗读第10段。
2.多媒体显示:
阅读本段,完成下列题目。
(1)揣摩“使用”“存放”“毁灭”与上文的对应关系。
(2)“拿来”者应具有的素质是什么?
(3)填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拿来”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限填两字)
(4)请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选四名学生回答。
明确:(1)使用——(鱼翅)吃掉,(鸦片)供治病;存放——(鸦片)送到药房去,(烟具)送一点进博物馆;毁灭——(烟具)大可以毁掉,(姨太太)请她们各自走散。
(2)“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3)创新
(4)“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必要性。
三、学生集体朗读最后三段,体会作者思维的严密性和形象性。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近七十个年头了,今天,重读先生的文章,犹在耳边回响。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势在必行,我们应该如何去拿呢?
首先,“拿来”必须爱国。没有爱国心,只能当亡国奴,只能实行送去主义,是没有胆量“拿来”的。一百多年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拿来”必须有用,要有选择地拿,不要抱着“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偏见。
最后,“拿来”的目的是为了创新。
五、探究性思维训练
1.以“拿来主义”审视已学的中国古代文学或外国文学作品,说说“拿来主义”提倡的“占有、挑选”原则。
2.以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变化为依据,说说他对“拿来主义”这一主张是如何实践的。
3.以“拿来主义”审视我国的改革开放,说说“拿来主义”提倡的“占有”“挑选”“创新”三原则。
4.“送去”就是“媚外求荣”吗?
5.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我们如何看待“送去”与“拿来”?
请同学们任选二题与同桌讨论交流。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指导学生深层探究。
材料1 ……这些采取(旧形式的采取),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溶化于新作品中,那是不必赘说的事,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的。
旧形式是采取,必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而且,这工作是决不如旁观者所想的容易的。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
中国木刻图画,从唐到明,曾经有过很体面的历史。但现存的新的木刻,却和这历史不相干。新的木刻,是受了欧洲的创作木刻的影响的。
别的出版者,一方面还正在绍介欧美的新作,一方面则在复印中国的古刻,这也都是中国的新木刻的羽翼。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如果作者都不断的奋发,使本集能一程一程地向前走,那就会知道上文所说,实在不仅是一种奢望的了。
(《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
材料2 “五四”以后,鲁迅在思想上有了很大进展,他虽未斩断与尼采思想上的联系,但所取于尼采的,已有别于前一阶段。
为配合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时代需要,鲁迅强调了尼采彻底破坏旧传统的反抗精神。他把尼采和易卜生、托尔斯泰一起称为“近来偶像破坏的大人物”,赞扬他们“不单是破坏,而且是扫除,是大呼猛进,将碍手碍脚的旧轨道不论整条或碎片一扫而空。”他坚信“旧象愈被摧破,人类便愈进步”。他提倡树立尼采那样不怕孤立的精神。
鲁迅在这一时期对尼采的批判态度也是很鲜明的。到1919年,他已感觉到尼采的超人“太觉渺茫”,他批判了自己在前一阶段所接受的尼采的“置众人而希英哲”的思想。
鲁迅和尼采的彻底决裂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1934年,他在《拿来主义》中写道:“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次年,他进一步指出,尼采的超人哲学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发狂和死,另一条是收缩为虚无主义者。
早期鲁迅曾以尼采的新理想主义和唯意志论为理想,希图改造国民精神以挽救祖国的命运。“五四”时期,他把尼采“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学说作为反帝反封建的武器,以尼采的“超人”精神鼓励人们不怕牺牲改革旧弊。20世纪30年代开始,他批判了尼采脱离现实、脱离人们的思想观念,但依然肯定尼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精到而深邃的观察。鲁迅正是把尼采学说中某些有用部分加以吸收改造来充实和阐明自己的观点的。
材料3 据柯文辉的《艺术大师刘海粟传》、吴作人等的《徐悲鸿》、梅绍武的《我的父亲梅兰芳》等人物传记及20世纪30年代的一些文史资料介绍:1934年刘海粟一行在柏林巴黎广场普鲁士美术馆举办中国画展极其成功,大长民族志气,“获得无上光荣与极大成功”;1933年,徐悲鸿在西欧举办中国画展,震动了西欧各国艺坛,破除了西方人轻视中国文化艺术的偏见,在世界艺坛上弘扬了祖国的绘画艺术;1935年,梅兰芳应邀访苏演出,这次演出促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了中苏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是爱国之举。
仔细揣摩课文第一段文字,语含讽刺,带有贬义,应从两方面理解:第一,这是鲁迅先生的偏见,鲁迅是伟大的,他有许多真知灼见,但并不等于他对任何人任何事的评价总是客观的,全面的;第二,不应脱离鲁迅杂文语言的特点生硬地理解,为了加强讽刺力度,杂文语言是可以带有主观色彩的。
所以,我们对《拿来主义》,同样要“运用脑髓”“自己来拿”。
材料4 正在进行的“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我们“拿来”了十五个国家的十八个城市的电视节目。人家的艺术,我们可以观摩、思索、借鉴,既开阔了观众眼界,又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电视艺术,可谓采他山之石,琢本山之玉。
这是“拿来”。此外,还有“送去”。据了解,明年,本市将在汉堡举办“上海电影周”,在澳大利亚举办“上海儿童电影周”,上海杂技团,舞剧《大禹》将赴欧、美、加、日等国演出等等,真是进进出出,热闹非凡。
“拿来”和“送去”,这便构成了中外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会使我们文化更充实,更成熟。切勿一提“开放”,就担心人家那儿的“苍蝇”和“蚊子”,只要注意借鉴,我们就可大胆地“拿来”,也可大胆地“送去”。
材料5 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是个很有特色的国家。从蒙昧的远古起,几乎是从一有文化起,中国文化中就有外来的成分。“有容乃大”,中国人民是最“有容”的,我们肯于和善于吸收外来的好东西,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所以才能创造出这样光辉灿烂的文化。鲁迅先生提倡“拿来主义”,正表示了这种精神。
但是,中国不但能“拿来”,我们也能“送去”。历史上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伟大的发明创造送到外国去,送给世界人民。从全世界范围内历史和现状看,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这样辉煌的程度,中国人民与有力焉。
可惜的是,西方国家自从产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世界上其余的国家都争先恐后地向西方学习,中国也不例外。今天,中国人民对西方的了解远远超过西方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在此情况下,我们认为,既然西方不肯来拿,我们只好送去了。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我们必须认真完成。我们必须把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送给世界各国人民,使全世界共此凉热。
(选自季羡林《东学西渐丛书》)
六、布置作业
1.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方法说理,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征。请编出能够阐述“拙劣的模仿会导致丧失自己原有的东西”的寓言故事。
提示:庄子《邯郸学步》 伊索寓言《鹞子和天鹅》 成语故事《东施效颦》
2.运用“农夫和蛇”的寓言故事,运用扩散思维进行不同的立意。
提示:①农夫的愚昧、蛇的狠毒。②农夫把爱看得比生命更重要,高扬“爱”的旋律。③保护野生动物是人类的职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允许有不同的立意,言之成理即可。
●板书设计
拿来主义
●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有一则笑话,一位胡先生看戏回来,对戏园里的一副对联连声叫好,别人问他,究竟是一副什么对联呢?胡先生皱着眉头想了一刻,惋惜地说:“上联记不清了。”下联呢?“下联……”胡先生努力地想了一会儿,说:“好像是,什么什么‘春’。”——真个可笑!一副极好的对联,只记得一个“春”字,还没有十分把握;而只记得一个“春”字,却又连声说好。这位胡先生的学风,实在恶劣。
这个笑话虽然有些夸张离奇,但胡先生式的学风却不可说少见。有的人读书很不认真,甚至是跳跃式,一翻就是十几页,几十页;有的人读书,只看字面,不管内容,更不动脑子,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书本一撂,一无所获。像站在马路上看行人一样,只知有不少人过去了,却不知过去的是什么人,这种学风,很与砂子“吸水”相似。砂子的所谓吸水,只是“过水”而已。这种过水的砂子,一经日晒风吹,立刻干燥如故。可见这种砂子过水式的学风,不足称道。
因此,我们想到了另一种学风,海绵吸水式的学风。……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一无所获
2.作者说胡先生的学风“实在恶劣”,具体指什么?请简要回答。
3.第三段中,意在用“海绵式”学风与第2段的“砂子式”学风做对比论证,以此表明作者的观点,即“砂子式”学风不足称道,“海绵式”学风值得提倡。请你按照这个思路,展开联想,续写第三段,并在班上对这两种学风展开评论,以树立良好的学风。
要求:①字数300字左右;②对比论证要鲜明;③观点要明确。
参考答案:
1.精雕细刻 精益求精 满载而归
2.只记得对联中的一个“春”字,还没有十分把握,却连声叫好。
3.略
《拿来主义》教案 第10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和幽默的特点;
2.学习本文的比喻说理方法;
3.理解鲁迅提出的“拿来主义”的含义,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遗产问题;
2.比喻的说理方法。
三、教学课时:二节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拿来主义》是鲁迅写于1934年的杂文名篇,虽然距今已有七十年之久,但文中的思想于今仍然光芒四射。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中也多次考到有关文化遗产,外来文化等内容,因此对我们高中生来说认真学习这篇文章来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等问题,意义重大。
(二)写作背景:
《拿来主义》写于1934年6月,正是国民党反动政府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实行“围剿”,同时在文化方面实行文化“围剿”,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多种错误思想泛滥。其中有遗老遗少的封建复古主义;在醉心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的奴化主张;在进步文艺工作者,左翼文艺队伍中,对于要不要和怎样继承文化遗产问题,也存在思想混乱。针对这种现状,鲁迅写了一系列文章,从创建民族新文化的高度,论述了如何正确外国文化,文化遗产的问题。本文是其中一篇。
(三)整体感知:
1.什么是“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为什么在拿来主义之前要先说“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明确:“闭关主义”指的是清政府奉行的闭关自守政策。“送去主义”指的是卖国主义、投降主义,其实思想实质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以文明古国自居,自夸自耀,但最终一味“送去”落得被凌辱,乞讨下场。同时从反面论证实行“拿来主义”至为必要,非常迫切。
2.“送来”和“拿来”区别何在?
作者用列举的方法指出了“送来”实质揭露帝国主义罪恶。所谓“送来”,是从经济到军事到文化对中国的倾销,侵略。“拿来”则不然,是中国人根据自己需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送”与“拿”本质不同,内容全异。进一步确立本文的中心论点。
3.作者用什么比喻来论述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批判了哪些错误倾向,树立什么样正确态度?
把文化遗产比作大宅子,错误倾向比作“孱头”(逃跑主义)、“昏蛋”(“左”派幼稚病)、“废物”(投降主义)。正确态度去“拿来”,他占有,挑选。“鱼翅”(精华)吃掉,“鸦片”(毒品)药用治病,“烟灯烟枪”(旧形式)毁或展览,“姨太太”(腐朽)走散。
拿来主义态度是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4.课文最后一段五句话,什么意思?
明确:第一层(①②句)总结上文。
第二层(③④⑤句)深入一层,指明“拿来主义”对于培养人民的素质,创造
民族新文化的意义和实行“拿来主义”必备的胆识和品质。
五句话是在上文论述基础上的理论概括和深化。
(四)赏析,拓展:
1.鲁迅杂文之所以以形象生动、审理深刻,是因为他善用比喻说理的方法,请举一例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以“大宅子”作为外来文化,这整体性比喻,以“孱头”“鱼翅”等作为局部比喻。生动贴切,而且寓理于形象之中,通俗易懂,让人在思想上午到深刻的启示,还获得一种艺术上享受。
2.鲁迅杂文文笔犀利、幽默。善用反语,寓庄于谐。“庄”指谈论的是严肃的原则性问题,所持的态度是庄重的认真的;“谐”指语言和表现手法力求形象生动,诙谐幽默。
请举一二例来品味这种语言的特点:
明确:例:“显出一点进步”用的是反语,意思是活人代替古董,形式不同,但其实并没什么进步。又如“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句中“丰富”、“大度”是说东西多而又慷慨大方,但用在这里却具讽刺意味,因为这“丰富”是自诩的,“大度”也只是装装门面,自欺欺人的。
3.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是针对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同学们,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读来是否过时,我们应如何办?
明确:仍来有现实意义,且十分重大。改革开放的今天,大量的外来文化蜂涌而入,经典文化的衰落,城市建设的西化等种种现象,表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的观点至今都闪烁着耀亮光芒。
五、作业:
小作文:根据交流讨论,请你选一角度谈谈“拿来主义“在今天的观实意义。(200字左右)
《拿来主义》教案 第11篇
执教:xx市xx中学校 刘
点评:xx市教科所副所长、研究员 余
一、点击目标:
1、领会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学习形象化说理的方法
二、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1——7段。
一、激趣导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犹如一江春水,势不可挡。于是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何对待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便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就曾专门著文,对此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就是他的著名杂文——《拿来主义》。
二、合作、探究
多媒体展示排除法解题思路
或A或B或C或D
非A
非B
非C
所以D
如果一个题有若干个选项,而要证明其中某项正确,那么只要找出依据,否定其它所有的选项就行了——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排除法。从论证手法的角度看,属于因果论证。《拿来主义》这篇文章就反复使用了这种论证思路和论证手法。
问题1:我们先看课文的1——7段。作者在几段里面提到了中外文化交流上的几种做法。快速阅读,把作者提到的几种做法一一找出来。
明确:A、闭关主义 B、送去主义 C、听凭送来 D、“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问题2:那么,作者选择的是哪一种做法呢?
明确:作者认为正确的做法是:“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问题3:那么作者是如何排除(否定)其它做法的呢?(1)“闭关主义”是怎么做的?(2)“闭关主义”是否行得通呢?为什么?
明确:(1)闭关主义的做法是:“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也就是彼此不交流。(2)闭关主义”行不通。因为“给枪炮打破了大门” 也就是用武力逼迫,“又碰了一串钉子”。于是排除(否定)了“闭关主义”的做法。
问题4:“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作者这样说有依据吗?其论证方法是什么?
明确:有依据。“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其论证方法是例证法(举例论证)。
问题5: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否定“送去主义”的呢?
明确:通过与尼采的类比,作者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当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也就是必沦为乞丐。
问题6:理解下面这几个句子。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加点的词语有什么特点?
明确:准确、生动和奚落。
(2)“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活人”指的是谁?是不是一种进步?为什么?因此,加点的文字带着什么意味?
明确:“活人”指的是梅兰芳博士;不是一种进步,因为本质上还是“送去主义”;因此加点的文字是反语。
(3)“当然,能够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究竟是不是见得丰富和大度?为什么?因此“丰富”和“大度”两个词带有什么意味?
明确:不是。因为作者在举例的时候——句子(1)语带奚落,而且“送去主义”会使我们的子孙沦为乞丐。因此,“丰富”和“大度”这两个词带有讽刺意味。
(4)“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些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摩登”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明确:“摩登”的意思是“现代的”“时髦的”。作者“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些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是因为“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作者这么说显得语言幽默。
问题7:“送来”的都是些什么东西?作者用一个成语来给这些东西定位,是哪个成语?
明确:送来的“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作者用“残羹冷炙”这一成语给这些东西做了定位,正因为如此,“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慌”。于是对文化交流上的“送来”主义给予了否定(排除)。
问题8:模仿多媒体展示的排除法,请大家归纳1——7段的论证思路。(多媒体展示如下——)
明确:或闭关主义,或单纯送去,或听凭送来,或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闭关主义,实行不通
单纯送去,沦为乞丐
听凭送来,大受其害
所以,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拿来主义)
问题9:1——7段论证的是什么问题?整体上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明确:1——7段论证的是:为什么“送去之外,还得拿来”,即为什么要“拿来”。整体上使用的是因果论证法。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习课文8——10段。
二、合作、探究
问题1:课文1——7段论述的是为什么要“拿来”。8——9段论证“怎样“拿来”。文中的“大宅子”比喻什么?
明确:“大宅子”比喻外国文化遗产。
问题2:对待“大宅子”的方法,文章摆出了哪几种?
明确: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有:①孱头徘徊不敢走进门 ②昏蛋放一把火烧光 ③废物欣欣然接受一切 ④拿来主义者“占有,挑选”
问题3:说说前三种方法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前三种方法的意思分别是: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
问题4:拿来主义究竟又是如何“占有,挑选”的呢?第9段借助一系列生动贴切的比喻,做了形象的阐述。如果用平实的语言,可以怎么表述?
明确:有益的(即“鱼翅”),要“拿来”,而且“使用”;既有危害又有用处的(即“鸦片”),要吸取、使用它有用处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烟灯”“烟枪”和“姨太太”),原则上加以“毁灭”(只留少许送博物馆)。
问题5:根据上面的分析,用精练的语言,归纳拿来主义者“占有,挑选”的态度和方法。
明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即批判地接受。这种态度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外国文化,也适用于外国政治、经济、技术和军事等领域;同样适用于对本国文化遗产的继承,以及对他人经验的借鉴等等各个方面。
问题6:模仿1——7段对论证思路的归纳方法,归纳8——9段的.论证思路。(多媒体展示如下——)
明确:或逃避主义,或虚无主义,或投降主义,或批判继承
逃避主义是孱头
虚无主义是昏蛋
投降主义更是废物
所以,对文化遗产要批判地接受
问题7:以小见大,运用比喻,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深刻的道理,是8——9段一个突出的特点。完成下面的课堂练习习题——(多媒体展示)运用人们熟悉的比喻,阐明下面的道理。
坚持对外开放,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但同时,我们又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防止腐朽落后的东西乘虚而入,对我们造成危害。
参考答案:好比一间屋子,把窗子关起来,甚至完全堵上,彻底封死,自然可以防止苍蝇、蚊子等有害之物的侵入,但同时也挡住了灿烂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还有悦耳的鸟语和沁人心脾的花香。那么怎么办呢?无视危害的存在,大开窗子自然是不行的。我们的意见是,安装一层过滤的纱窗,把有益于身心的健康东西放进来,同时又挡住了威胁我们的一切有害之物。
问题8:最后一段是结论。齐读第10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拿来主义”者首先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明确:“首先要这人沉着,勇敢,有辨别,不自私”。
2、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明确:从正面说:“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会成为新宅子。”从反面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简单点说,“拿来”的作用和意义,在于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和创造新的文化。
【点评】 排除法,巧理思路;小练习,一箭双雕
(一)排除法,实际上是形式逻辑中的选言证明,即通过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而间接证明论题的方法。这种证明的步骤是:将论证的论题作为有关问题全部可能成立的几种假定之一,即作为选言推理前提的一个选言肢,然后找出依据,否定除论题以外的其它选言肢,从而确定论题的真实性。这样分析《拿来主义》的论证思路,应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是一种创新。但限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我在教学中换了个学生熟悉的说法,从而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容易;而善于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无疑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
(二)课堂小练习,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是让学生深入体会并初步学会使用形象化的说理方法,二是深入领会“拿来主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拿来主义》教案 第12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课文,学习文章主要采用的两种论证方法:因果论证、比喻论证。
2、赏析鲁迅先生幽默讽刺的文风。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分析与引导提问相结合,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辅助手段:用Author?/FONT>ware、Photo?/FONT>shop和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课件,在多媒体课室通过PowerPoint演示(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总:通读全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使学生对课文结构内容比较熟悉,并初步思考文章思想内容。初步分析因果论证的方法。
方式:提出思考练习题,学生自己阅读、预习、解答问题为主,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全文结构:
课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FONT>4):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2段是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文艺)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辱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主张必须针锋相对,实行“拿来主义”
3、4段是尖锐地指出“送去主义”的自欺欺人的实质,它必然导致亡国灭种的惨重后果。
第二部分(5?/FONT>9):阐明“拿来主义”的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拿来主义”。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性,揭示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第七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八段是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九段是阐明实行“拿来主义”应怎样区别对待文化遗产种的精华和糟粕。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1、朗读课文。
让学生阅读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提问分析全文结构。
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答案。
问题:什么是“送去主义”?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提问解答问题。
带着问题阅读5、6、7自然段。
问题:“送来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含义。
分析“送来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含义。
总结分析三种主义,讲解先破后立的因果论证方法。(重点)
小结第一课时内容,提出课后思考题。
思考题:1)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思考第三题。
2)预习后面的课文,思考比喻论证的运用。
板书设计:
破棗送去:主动送去,媚外求荣,自欺欺人
送来:被动接受,没有选择,大受祸害
立棗拿来:主动挑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因为送去、送来都不好,所以要拿来。(因果论证)
第二课时
总:复习巩固上一课时学习的因果论证方法,继续学习比喻论证的运用。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多媒体课件演示,提问,学生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比喻论证的妙处。最后结合课后练习,分析课文字词运用的精彩之处,总结全文。
方式:通过多媒体演示,形象生动地说明比喻的用法,通过学生自己表演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1、总结上一课时内容。
2、听第8自然段课文朗读录音并看动画。(演示课件1)
3、提问并分析比喻的用法。(演示课件2)
4、分析比喻论证。
5、分析第9自然段,进一步深入分析比喻论证。
6、分析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
7、解决课后习题。
8、结束课文学习。
[1]
《拿来主义》教案 第13篇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本单元也是高中必修的五册教材中的一篇杂文,地位重要又特别,承接着第三册“表达交流”单元学过的有关议论文常识,又要为如何学习同单元的随笔三篇摸索道路。主要学习递进式因果论证思路,理解破立结合方法和论证方法,品赏形象化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特色,提高审美能力,透悟“拿来主义”的旨意。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创新和宏扬祖国优秀文化,树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关注并能正确评价社会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良知,富有创新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当代学生是伴随着多元文化成长起来的,丰富多彩的信息使他们的视野拓宽,见识大大超过了前代人;社会流行的短平快浅的阅读,使他们追求怪异离奇的情节和搞笑的戏谑语言,而对于真正纯唯美或有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反倒缺乏审美能力和兴趣。而鲁迅先生的杂文是有着强烈鲜明的时代特征,文中针对的背景事件距今时间较久远,不利于学生解读文本内容;论述的方式和逻辑层次较有深度;对文章主旨、结构的理解历来是众说纷纭。高中生正处于文学鉴赏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提升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如何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在教学设计中,确定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赏鉴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特色、透悟“拿来主义”的旨意、掌握层进式因果论证思路是重难点。
三、设计思想
1、依据课标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教学目标,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正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用教材教”,利用这个素材和思路,达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2、教学应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有侧重。注重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查阅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关注学生能力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评价引导的作用,并恰当使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3、阅读鉴赏,“读”是前提。“读”中“探究”问题,“读”中“赏鉴”语言。特拟本文_、二课时的教学方法分别为:读——探究;读——赏鉴。
四、教学目标
理解批判中的立论方法和论证方法,品赏形象化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特色。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创新和宏扬祖国优秀文化,树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赏鉴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特色,透悟“拿来主义”的旨意。
难点:掌握层进式因果论证思路。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递进式因果论证思路。
2、批判中的立论方法和论证方法。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以下内容(选自教参中《拿来主义》“整体把握”)
全文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与一味“送去”针锋相对,提出“拿来”。
第二部分(第3~5段)揭露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辨明“抛来”与“抛给”的不同,提出“拿来主义”。
第三部分(第6~7段)揭露“送来者”的真面目,划清“拿来”与“送来”的界限,提出“拿来主义”的要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四部分(第8~10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提出“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应是“占有”“挑选”和创造,_后得出结论。
(2)全体齐读屏幕上的内容。
(3)快速阅读全文,准确地标出各段段序,整体把握全文的段落大意及结构。
(4)“拿”“因为……所以……”的句式拟出本文的论证思路或图表。也可以分组讨论,小组解决。(教师巡行,倾听。)
(5)分类活动:能参考选段内容,“拿”文本中的语言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拟出一种论证思路的同学请举左手,“拿”自己的语言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拟出论证思路的同学请举右手;直接“拿”屏幕上内容加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而拟出论证思路的同学请举双手。
(大概估计一下人数,对参预活动的同学予以肯定)
(6)同学们“拿”出右手或“拿”出左手或“拿”出两只手,出现频率_高的字或举动就是“拿”,“拿”的意思尽管丰富多彩,此“拿”非彼“拿”,但同学们在学习本课之初已经实践着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的要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也即占有、挑选和创造。让我们“拿”出热烈的掌声来祝贺和鼓励我们将深入鲁迅的杂文力作《拿来主义》,去感受“拿来主义”对我们当代人思想的冲击力!(多媒体逐层展示“课文题目及作者、出处、体裁,见“板书一”)
2、探文章背景、出处的来由
模拟解说员的身份就着板书讲解。(多媒体逐层展示内容,见“板书一”)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来由: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了“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可根据需要,让学生预习、思考后解说,教师予以相应的评价、点拨、补充。)
3、探究论证思路
(1)初探论证思路
①针对上述“分类活动”结果,“拿”出右手或“拿”出左手或“拿”出两只手的分别选派代表汇报结果,展示其个性化解读。
(教师巡行倾听,对交流结果进行评价、点拨。多媒体逐层展示,语言可以与学生表述的不一致,见“板书二”)
②师:课文的第七段是一个醒目的独句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劈头一个关联词“所以”,诱惑了同学们的思维,让我们认为前面所论,都属于“自己来拿”的原因。那就请同学们共同将思路图(见“板书二”)转用“因为……所以……”的句式串读一遍。
因为一味送去,有往而无来;一味送去,必沦为讨残乞丐;听凭“送来”,受恐吓怕,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2)二探论证思路
①师:同学们,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在游记散文《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的同学们准备好了吧?我们要继续在《拿来主义》中探奇。
(多媒体展示“板书三”)
②用“因为……所以……”的句式串读一遍“板书三”。
因为听凭送来,盲目接受,深受其祸害,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因为我们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所以,主人就是新主人,宅子就会成为新宅子。
(3)三探问题
①《拿来主义》论证思路到底是什么?
(学生比较、讨论、归纳。教师巡行,倾听)
师补充:初探二探两相比较,前者只体现因果论证,后者不仅体现因果论证,还能更深层次的展示了层递式说理,层层推进,环环连扣。二者孰浅孰深,自然彰显。对《拿来主义》论证思路、结构的分析和理解,只要尊重文章事实和观点,都是仁者之见,智者之识,没有绝对的对错之界线。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收集更多人对本文思路、结构分析的不同看法,互相交流,凭自己的“志”,“拿”他人之石来攻己之玉,深入“险远”探得新的合理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思路。
②作者在阐述“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学生比较、讨论、归纳。教师巡行,倾听)
师补充:我们把目光再次聚集到教参中《拿来主义》“整体把握”的选段内容(回放多媒体),请同学们在“揭露”“批判”二词_上“破”字,在“提出”一词_上“立”字,看看变化,可以自由讨论、交流、整合对本问题的看法。
(多媒体逐层展示关键词:先后、铺垫、对比、衬托、破立等。见“板书四”)。
小结:一先不谈“拿来主义”,却否定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表面上绕了个弯子,实际上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以立为主,把“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作为“拿来主义”的铺垫,“拿来主义”的提出就顺理成章了。二“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
4、课堂延伸,拓展思维
如果我写《拿来主义》,我会怎样构思?请拟出写作提纲,详略不限。
(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创新意识。)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品赏形象化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特色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朝阳产业”“快餐爱情”“海选”“超女”“黄金周”等等之类的词,我们是多么的熟悉啊!可我们不曾思考过,它们是在两条思路的交汇中产生的。有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脑可以同时在几条线或几个方面进行多路思维,如果几条线路一旦交汇,就会在交汇处产生出新的思想火花,萌发出新生事物。文学创作亦如此,如散文与诗交汇出散文诗,小说与网络结合成网络小说。杂文是文学形象性与议论哲理性立体交叉出的文艺性的社会评论,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具有针砭时弊,短小、活泼,战斗性强,犀利、幽默或隽永等特色。上一节课我们主要是从论证思路的角度探“奇”,思冥想深;本节课我们将从文艺角度赏“美”,怡心悦情。
2、学生齐读第1—3段,赏析论证艺术之多样。
(1)赏析怎样论述“送去主义”的?
①第1段揭露了“送去主义”的哪些表现?
(学生思考,回答,交流,教师予以相应的评价、点拨)
参考:送古董、送画、送人,这是抓事实,摆事实的论证方法。
②第3段怎样展开论证的?
(学生思考,回答,交流,教师予以相应的评价、点拨,多媒体展示)
尼采——只给不取——发疯而死类
送去主义者——只送不拿——磕头讨残比
补充:类比与对比、比喻不同。同类相比,比出不同点是对比;比出相似之处是类比。比喻是用不同类事物打比方。(不展开引述他例,学生能理解即可,如果多数学生不理解,可适当举学过文章之例来加深)
③小结:举例、类比论证,通俗浅显、生动形象地阐述了送去主义的危害,说服力胜于雄辨。加上后将赏析的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本文论证方法较多样。
3、学生齐读第7—9段,赏析论证艺术之形象美。
(多媒体展示填空型板书,见“板书五”)
(1)赏析怎样论述“拿来主义”的?
①第8段围绕对一所大宅子的态度展开讨论,设想了对宅子的几种态度?作者分别作了怎样的评价?
②进一步引导学生赏析:这些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对不对?这些对大宅子的处理各自比喻了当时哪一种对待文化遗产的思潮或观念?
(教师引导学生赏析交流,补充板书上留白的内容,多媒体逐层展示,见“板书五”。)
(2)赏析第九段列举了哪些东西?文段中说应怎样区别对待?
①本文要谈的是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第9段也只字未提“文化遗产”,同学们想想能不能把它们同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联系起来。
②这些区别对待文化遗产的方法,用一句成语或用哲学术语表达,分别叫什么?参考: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批判地吸收。
③如果用第9段中的两个现成词语来概括,是哪两个词语?参考:占有、挑选。
④追问:这是哪一部分人的态度?参考:他——拿来主义者。
⑤小结第9段阐述“拿来主义”者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论“拿来主义”应当怎样;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说不能怎样,一正一反,构成了正反对比论证。
(教师引导学生赏析交流,补充板书上留白的处,多媒体逐层展示,见“板书五”)
4、品味比喻论证的生动美。
(1)本文谈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第8、9段却只字未提,而是大谈对大宅子、鸦片、姨太太等的态度处理,但我们读后又能明确感受到他是在谈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而且感到生动有趣,这是为什么?
参考:因为作者赋予了大宅子等比喻意义,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这种把比喻用作证明手段的方法叫作比喻论证。
(2)比喻论证有什么作用呢?
①全体同学齐读第8、9段。
②全体同学齐读对第8、9段改写的内容。(多媒体展示改写的内容)
但是,逃避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是拒绝,虚无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是毁灭,投降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是继承。“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占有、挑选。对其中的精华要全部吸收;对那些有害也有用的,就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中有害的旧形式应当废除,只保留很小的一部分作为反面教材;文化遗产中腐朽的东西则要彻底抛弃。
③比较感受。(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请学生代表整合)
5、鉴赏论证语言之美,深化“拿来主义”的旨趣。
(1)师:有人说:“先生的大愤怒、大慈爱、大悲悯就尽在先生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想见先生的‘哀’与‘爱’、‘痛’与‘通’。”
可见,当我们触及到鲁迅先生的委婉反语、冷言讽刺、诙谐幽默这些文字时,大可不必动辄就搬出标准答案,我们应该发扬文本中倡导的“拿来主义”精神,去感受先生那颗跃动的热心。
(2)学生自选喜爱之处,自由品读、交流,然后选择一部分,大家共同赏鉴。(品味本文的用语,丰富学生的词汇和表达。)
如:①鉴赏句子“几位大师们捧着……挂……‘发扬国光’。”(“捧”写出了“送去主义”者的郑重恭敬,媚外求宠的姿态;“挂”用得很准确,显得寒伧可怜;“发扬国光”活画出自欺欺人,非常可笑的嘴脸,有讽刺意味。)
②鉴赏句子“代替了古董……,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不是进步,是倒退,反语,增强了讽刺效果,它不是讽刺梅兰芳,是讽刺揭露国府在媚外求荣方面又出新花招,愈演愈烈。)
③鉴赏句子“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丰富”和“大度”是说东西多而又慷慨大方。鲁迅在这里是尖锐指出某些人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可笑的自诩,也带有讽刺的意味。)
④鉴赏句子“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来”字表示甩过来,无不良动机、企图。“抛给”是指帝国主义为了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传播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等的阴谋罪行。“给”字表示是怀有企图,非要你接受不可的。)
⑤鉴赏句子“……否则太不摩登了”。(“摩登”是时髦的意思,含蓄地表示所揭露的正是事实,所批判的正当要害,都是国民党政府非常害怕的,也启发读者去广泛联系现实,进一步认清国民党政府的媚外_的本质。有深意,耐人寻味。)
⑥鉴赏句子“……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蹩”,蹑手蹑脚,放轻脚步小心翼翼地走进去,拿起烟具大吸鸦片,形象地写出了哪些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的丑态。)
(3)师小结:“先生的文字是活的文字,就好像蚯蚓一样,任意宰开一截,都是先生的文字,都流淌着先生的血和泪,都透着先生的智慧和冷峻,都挥洒着先生的通达和幽默。天下文章可谓多矣,然而能把血泪和通达、冷峻和幽默融通于文字中,可见先生的智慧精深与灵运。”鲁迅先生的文章,的确令人深思,使人清醒,感到增添了某种向上的力量。让我们努力成为文章结尾所说的“新人”——沉着,勇猛,有辨识,不自私。(以上变换角度鉴赏,为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力求突破重难点)
6、课堂延伸,拓展思维
(1)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敏锐的视觉关注社会生活。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课外去收集信息,或处理一些信息,并仿照本文因果思路构思一篇现代版的《拿来主义》周记。
(2)根据第7—9段的内容,尝试哑剧表演。
七、教学反思
(一)特色与亮点
1、根据文本的诙谐生动的语言特征,用一种类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风格从事教学设计,对它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尤其是采用“解说词”的形式来适当串接过渡上下文,突出本文的散文般活泼的说理特点。
2、类似白描手法,把深奥抽象的段落语言简化为直观的图表,寓道理于图中,言简意赅,浅显易懂,而且耐人寻味,留白处创造了想象的空间。图文并行,全课程贯通。
3、导入的创设有突兀感,又直切教学重难点,能掀起高中学生内心的不平静,为进入文本对话作铺垫。如_课时用造句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无意的情境下进入文本的重难点——论证思路的探讨,深入但浅出。更妙的是学生已经在活动中身体力行的解释并拓展了“拿来主义”的意旨,接着巧妙地介绍了课题、背景、出处来源。第二课时从两种思维交融可以创造新事物的常见现象切入,将杂文知识点的介绍自然带出,又巧妙透露本课时的学习重难点是赏“美”,符合杂文的文艺性特征,同时比较出前一课时的重难点是探“奇”,符合杂文的议论性特征,说明课时安排的内容、容量和顺序是有其道理的,是从高二学生心理认同、知识水平创设的。
4、“读”衔接全文。_课时内容虽重在理性的分析思考,但顺之以道,激之以趣,读声仍繁,齐读、串读让探理在深沉严肃过程中,闪现出活泼快乐的审美体验。第二课时内容重在艺术美品赏,读是自然的,是审美式地品读,细读,在美中品出“理”趣,让每一个学生思想深刻。
(二)反思
1、根据课文不难填出图表上的内容或回答出问题,有些学生会大段地抄录原文,但要做到语言简明,提高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不是一篇文章的教学就可以提高的,平时就要强化训练。
2、鲁迅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鲜明的时代特征,文本针对的背景事件距今时间较久远,不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论述的方式和逻辑层次较有深度,对文章主旨、结构的解读众说纷纭,在语文教学中是很常见的,参考材料也很多,人教社的教参只是其中的一种意见。笔者的理解也未必都对,就当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以促进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3、议论性文章文体的杂文化,语言的文艺化,是当今媒体的倾向,高考作文的写作和评判也明显受到影响。教授本文如能结合高考作文,信息量会大些,知识会丰富一些。只是课时内容、时间等要重新调整、安排。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