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正确使用词语(精简10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3周前

正确使用词语(精选10篇)

正确使用词语 第1篇

  正确使用词语复习学案(三)

  课前预习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勘探 桑椹 湛蓝 狼狈不堪

  b.瑕疵 髭须 赀财 龇牙咧嘴

  c.陡峭 逍遥 俏丽 销声匿迹

  d.阔绰 船棹 卓越 污泥浊淖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形迹 行迹可疑 退化 蜕化变质

  b.终身 奋斗终身 申明 郑重声明

  c.原型 原形毕露 法治 健全法制

  d.熔化 冰雪融化 委屈 委曲求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分析人士认为,西班牙房产问题正在重蹈美国覆辙,房产泡沫破灭,西班牙经济遭重挫,有经济专家估测,西班牙全国已资不抵债,国家 破产。

  ②国际观察人士认为,在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访华期间试飞歼-20,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反对美国的一种挑衅行为,也有人认为这是针对盖茨的一种 的宣传。

  ③从 的各种不雅“门”事件,到深圳数千业主资料外泄事件,再到奇虎360推出“隐私保护器”软件引发“3q不兼容”以及诉讼事件……网络不仅再难为匿名网友“保密”, ,个人隐私通过网络外泄的几率正在增加。

  a.①临近 ②深谋远虑 ③层出不穷 而且

  b.①濒临 ②深思熟虑 ③层出不穷 相反

  c.①濒临 ②深谋远虑 ③数见不鲜 相反

  d.①临近 ②深思熟虑 ③数见不鲜 而且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陈老师说,这部著作虽语言直白,但内容 ,中学生现在还难以理解。

  [2]睡前适量的运动可以分散注意力,使紧张的精神 下来,有利于睡眠。

  [3]昨晚,湖北武当山突发大火,有着千年历史的遇真宫主殿 化为灰烬。

  a.艰深 松弛 顿时 b.艰涩 松弛 马上

  c.艰涩 松懈 马上 d.艰深 松懈 顿时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2)是故无贵无贱,_____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

  (3)________,________,蜀山兀,阿房出。

  (4)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__________。

  (5)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

  (8)今夜闻君琵琶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君翻作《琵琶行》。

  课堂学习案

  【复习目标】: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复习重点】: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副词等;

  【高考考向】:高考命题对词语使用的考查越来越呈综合性,实词、虚词和熟语的运用结合起来考查。

  一、知识储备

  常见易混虚词辨析15组

  请同学们首先做题,然后再对照辨析和答案自我总结。

  1.对/对于/关于

  (1)她________孩子很严厉。

  (2)______大家提出来的合理化建议,领导是很重视的。

  (3)________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

  辨析:(1)对:很多场合与“对于”用法相同;比“对于”动作性强,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对于:用法同“对”,表示引进对象,凡用“对于”的地方均可用“对”。

  (3)关于:主要表关涉的范围。“关于……”作状语,只能用于主语前;“对于……”作状语,主语前后均可。

  答案:(1)对 (2)对于 (3)关于

  2.不免/未免

  (1)时间快到了,事情还没做完,心里______着急起来。

  (2)这些手续,________规定得过于繁琐。

  辨析:(1)不免:表示客观上免不了,难以避免。

  (2)未免:表委婉的否定,含有不赞成、不以为然之意。

  答案:(1)不免 (2)未免

  3.以至/乃至/以致

  (1)来听课的有校内的学生,有助教、讲师_____教授。

  (2)他把课文念得非常熟,_____有些地方都能背出来。

  (3)这些产品的造型与结构十年、二十年________三十年不变样,太陈旧了。

  (4)他的腿受了重伤,_________几个月都不能起床。

  辨析:(1)以至:①连接两个或几个有时间先后、数量多少、程度高低、范围大小等关系的词或短语,其关系是递进的,一般在最后一项前,有“直到”“一直到”之意;②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后一分句的情况是由于前一句的情况、程度加深而形成的。

  (2)乃至:甚至。

  (3)以致:表示由于前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

  答案:(1)以至 (2)以至 (3)乃至 (4)以致

  4.况且/何况

  (1)他的基础比较好,_______对这门课又十分热爱,一定能学得好。

  (2)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更_____这么一点小事。

  辨析:(1)况且:表示后面进一步申述或追加理由,表递进关系,用于陈述句。

  (2)何况:也表递进关系,用于后一分句句首,前边可加“更、又”;前一分句常用“尚且、都”呼应,多带有反诘语气,也可用于陈述句中。

  答案:(1)况且 (2)何况

  5.但是/不过/只是

  (1)尽管河水很凉,______大家还是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2)两人经常争得面红耳赤,________这是朋友间工作问题上的争论。

  (3)他还是那么乐观爽朗,______比原来显得苍老了一点。

  辨析:(1)但是:表转折关系,语气较重。(2)不过:表转折关系,语气较强。

  (3)只是:表转折关系,语气最轻。

  答案:(1)但是 (2)不过 (3)只是

  6.诚然/固然/虽然

  (1)发牢骚,________也不可少,然而纸上谈兵,终不免书生之见。

  (2)茶馆________不大,不过生意还是很兴隆的。

  (3)茶馆________不大,但是生意却很兴隆。

  辨析:(1)诚然:表肯定语气,语气较重;表让步,语气较轻。

  (2)固然:表示肯定语气,语气较重,但比“诚然”稍轻;表让步,语气比较轻。

  (3)虽然:侧重于表让步,语气较重;表肯定,语气最轻。

  答案:(1)诚然 (2)固然 (3)虽然

  7.不然/否则

  (1)不要在汽车上看书,________会影响视力。

  (2)这个会你去参加吧,________老赵参加也行。

  (3)种小麦一定要适时,________就会影响产量。

  辨析:(1)不然:①含有“如果不这样”的意思;②表示选择,含有“如果不这样,那就……”之意。(2)否则:同“不然”①。

  答案:(1)不然 (2)不然 (3)否则

  8.逐步/逐渐

  (1)我们一定能________改造沙漠,使之变成耕地和牧场。

  (2)盆里的水________浸渍字迹,字慢慢地模糊起来。

  辨析:(1)逐步:指一步一步地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的有意识而又有步骤的变化。(2)逐渐: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事物缓慢的、自然而然的变化。

  答案:(1)逐步 (2)逐渐

  9.竟然/居然

  (1)他没有料到尚炯________如此推崇李自成。

  (2)这么大声音,你________没听见。

  辨析:(1)竟然:常用于主谓语之间。(2)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有时语气略重。

  答案:(1)竟然 (2)居然

  10.几乎/简直

  (1)________折磨死。 (2)________是敲诈。

  辨析:(1)几乎:表示相差很微小,将近于无。

  (2)简直:语气比“几乎”强,带有夸张,强调相差极微小或几乎相同,非常接近。

  答案:(1)几乎 (2)简直

  11.连续/陆续

  (1)这个车间________创造了三次新纪录。 (2)来宾________到了。

  辨析:(1)连续:一个接一个,时间或空间上比较紧密、均衡。

  (2)陆续: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答案:(1)连续 (2)陆续

  12.屡次/一再

  (1)他们________创造新纪录。 (2)________声明、________表示。

  辨析:(1)屡次:一次又一次,强调动作或活动次数多。

  (2)一再:一次又一次,语气比“屡次”重,强调动作

  或活动的重复、反复,不一定有明确的次数。

  答案:(1)屡次 (2)一再 一再

  13.偶尔/偶而

  (1)他经常写小说,________也写诗。

  (2)在公园里________遇见了一个老同学。

  辨析:(1)偶尔:间或,有时候,跟“经常”相对。

  (2)偶然: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跟“必然”相对。

  答案:(1)偶尔 (2)偶然

  14.尤其/特别

  (1)不到半年,他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______坏。

  (2)他喜欢郊游,________是骑自行车郊游。

  (3)________的式样。 (4)火车跑得________快。

  (5)散会时,厂长________把他留下来。

  辨析:(1)尤其:副词,表示更进一步,语气较重。

  (2)特别:副词,用途较广。①尤其,但语气较弱;②与众不同,不普通;③格外;④特地。 答案:(1)尤其 (2)特别 (3)特别 (4)特别 (5)特别

  15.一概/一律

  (1)过期________作废。 (2)我国各民族________平等。

  (3)来人________西装革履。 (4)千篇________。

  辨析:(1)一概:副词,表示适用于全体,没有例外。一般只用于动词前。

  (2)一律:①副词,义同“一概”。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可用于动词前,也可用于名词或名词短语前。②形容词,相同,一个样子。

  答案:(1)一概 (2)一律 (3)一律 (4)一律

  二、虚词“十看”辨析法

  1.看词性异同

  词性不同,虚词的语法功能就不同,我们只有把握了词性,才能做到准确使用。例如:

  (•山东高考)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______(偶尔、偶然)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偶然”和“偶尔”都含有“有时候、不经常”的意思,但“偶尔”常作副词,修饰动词,语境中用于修饰“飘落”;“偶然”常作形容词,修饰名词。)

  又如:“和”“与”“跟”“同”,既是连词又是介词,这就要结合语境认真辨析。例如:

  在中国和与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wto秘书处后,wto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成员国投票。(“和”是连词,“与”是介词)

  2.看搭配情况

  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一般不能换用。在辨析虚词时,要结合句中出现的词语,看清是不是成套出现,是否构成了固定搭配关系。一些虚词有几种搭配关系,就要结合语境来选择。

  例如:[例4]②处属于假设关系,与后面的“就”搭配,所以答案为“如果”。

  再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则只能与“反而”搭配。“无论”只能和表选择的词语“或”“还是”搭配,不能和表并列的词语(如“和”)搭配。常用成套关联词语,如:表并列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又……”。表选择的:“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表递进的:“不但……而且……”,“尚且……何况……”。表转折的:“虽然……但是……”,“尽管……可是……”。表条件的:“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不管……总是……”。表假设的:“如果……那么……”,“即使……也……”。表因果的:“因为……所以……”,“既然……就……”。

  3.看语气辨析

  主要是指表示语气的副词和助词。

  如:[例5](•山东高考)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________(未免,不免)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未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科尔曼年轻气盛”正是“老练不够”的原因。此处是对科尔曼作客观评价,没有批评的语气。因此,结合预期判断,应选“不免”。)

  [例7](•江西高考)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工夫,________(何况、况且)学习外语呢?(“况且”常与“还”搭配。“何况”可用于反问,“况且”不能。因此,应选“何况”。)

  所有这些,都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多加体会揣摩。有些虚词必须用在表疑问的句子中,用在陈述句中就不合语法。有些虚词用来表达委婉语气,如“与其”“不过”,有些用来表达强调语气,如“宁可”。分辨不清就会误用。例如:

  去图书馆,或者去电影院?他一时拿不定主意。(“或者”只能用于陈述语气,应改为“还是”。)

  4.看假设与事实

  这种方法其实是“看语气辨析法”的延伸。关联词语中有些表示的是假设语气,如“即使”“不管”;有些表示的是既成事实,如“虽然”“尽管”。如果辨别不清,就可能出错。

  如:(1)尽管路途遥远,他还是坚持要去。(“路途遥远”是事实)

  (2)不管路途有多远,我都要去。(“路途有多远”是假设)

  5.看标点符号判断

  有些关联词语在使用时可以用标点符号与分句隔开,如“因此”“其实”“确实”“相反”。借助这一点,对辨析虚词也有帮助。例如:

  (1)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因而,学习是无止境的。(“因而”“所以”一般不能用标点与分句隔开,应改为“因此”,但“所以”加语气词后可用标点与分句隔开)

  (2)所以呀,我才这样说呢。

  6.看位置

  虚词的位置必须根据句子的语法需要和虚词自身的表意特点来确定。

  (1)关联词语有固定的位置,有的只能用于前一分句,比如,“由于”;有的只能用于后一分句,比如,“却”“然而”“至于”“以致”。在例句中的位置不对了,就是误用。例如: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做最后决定。(“至于”表另提一事,用在后一分句开头,应该在“哪所”前)

  需要强调的是,为了表达需要,用在前一分句的关联词语有时也会改变位置,用在后一分句,可以起强调作用。例如: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虽然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虽然”本来属于前一分句的关联词,用在后一分句表示强调)

  (2)复句中出现成对关联词,如果前后分句主语相同,虚词用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虚词用在主语前。例如:

  他因为名字中有个“海”字,年纪又比大家长两三岁,所以,大家都叫他“海哥”。(主语不同,“因为”应放在“他”之前)

  与之相似的虚词还有“不仅”“除了”“不但”等。

  7.看语体色彩

  有些虚词使用随意,属日常口语,不能用于书面语色彩浓重的句子中。例如:

  咱们去散散步吧,或者就去看电影,别总这么闲坐着。(“或者”书面语色彩浓,应改为用于口语的“要么”)

  用于口语中的虚词还有“要是”“要不(一般用在祈使句中)”“别说”“就是”等。值得强调的是一些文言虚词只适用于书面语中。

  8.看主客体

  如果不能正确辨别介词(如“对”和“对于”)引出的对象是主体还是客体,就容易导致主客体颠倒,误用虚词。例如:

  他的深情厚谊,对我来说,一直是牢记在心的。(应改为“对他的深情厚谊,我一直是牢记在心的”)

  9.看其前后连接信息

  有些虚词用来连接词语或短语,有些虚词用来连接句子,了解了这种用法,辨析时就不会出错。比如,“又……又……”通常来连接并列的词语或短语,而“既……又……”一般来连接并列的句子。例如:

  ①既要有周密的计划,又要有切实的措施。

  ②一个受过高等护理教育的护士,应该又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

  其他类似的虚词有“或”与“或者”,“乃至”与“以至、以致”,前者均用来连接词语,后者均用来连接句子。

  10.看句子结构

  虚词的使用应切合语境的需求,如果滥用,往往会造成语意的累赘、重复,甚至破坏句子的结构。

  例如:《物权法》深受广大群众所欢迎 句中“受……欢迎”是一个完整的表意结构,再用“所”就显得累赘。

  虚词的脱漏会直接导致成分的残缺,甚至影响到语意的表达。

  例如: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开阔的心胸,就是对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句中“自己”前脱漏一介词“与”,造成语意不连贯。

  课后拓展案

  1.(•烟台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年四月,张爱玲的《小团圆》出版甚嚣尘上,某杂志借此推出张爱玲的附册一本。

  b.在比尔•盖茨等世界名人的影响下,中国许多富裕人也纷纷向慈善机构解囊,可只有他铁板一块,分文不捐。

  c.很多同学在这次以“劳动光荣”为主题的班会课上,谈起劳动的意义不以为意。在最后总结时,班主任的一番话犹如晨钟暮鼓,使许多同学对劳动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d.10月16日,上海世博会参观人员如过江之鲫,创下了103万的新纪录。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吕氏春秋》乃当世治国之巨作,该书兼收并蓄,细大不捐,以儒家为主流,道家为基础,集合墨、法、兵、阴阳等诸家之所长。

  b.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迹象明显,不一而足的是,中国不少小型企业还在苦盼订单,艰难度日。

  c.什么是诚信?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d.屋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出声,小朋友们目不斜视地盯着魔术师,想要看清他是如何变出鸽子的。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4块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项羽被困垓下,兵少食尽,外面汉兵层层包围,其处境之危险真是如履薄冰,想起“西楚霸王”之威名,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b.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组来到了山东莱芜,在晚会上,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老英雄们又一次听到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抗战歌曲。

  c.日前,某网站公布了一项名为“网络10大罪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垃圾邮件首当其冲,排在“10大罪状”第一位。

  d.创业之初,他经济异常拮据,几乎是手无寸铁,但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他一跃成为国内最知名的it业界精英。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从XX年秋学期起,四川将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新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而微的要求。

  b.当法官指控为满足私欲不择手段在海外大量洗钱时,他却对法官反戈一击,拒不承认。

  c.不久前,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慷慨激昂地演讲,要求美国政府大力挽救深陷危机的汽车业,今天到国会请求救济时却乘坐豪华私人飞机,这真是一场精彩的滑稽表演。

  d.伏在桥栏杆上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有说有笑,全然不顾河里那个垂死挣扎的小生命,老李看到这些真是气冲霄汉,大喝一声“闪开”,便纵身跃入冰冷的河水中。

正确使用词语 第2篇

  正确使用词语复习学案(一)

  课前预习案

  一、字音: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停泊 湖泊 屏退 屏蔽 躯壳 脑壳 逮捕 力有未逮 舌苔 苔藓 扫帚 扫地 解剖 莘莘学子 行伍 感慨系之 间不容发 症结 症状 创痛 创造 呼吁 长吁短叹

  二、字形: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或填写汉字

  朋比为肩 寥若辰星 名门旺族 文诌诌 真缔 谛造 九洲 做揖 悬梁刺骨一诺千jīn( ) 死皮lài( )脸 鼎lì( )相助 lán( )天白云 美lún( )美奂 痉luán( ) 水lónɡ( )头 额shǒu( )称庆金榜tí( )名 谈笑风shēnɡ( ) zhàn( )水

  三、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皆出于此乎?

  (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

  (5)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声断衡阳之浦。

  (7)取之无禁,_______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________________。

  (8)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

  【复习目标】: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本节重点】:实词的考查重点是近义词的使用和词义辨析;

  一、【高考链接】

  [例1](•山东高考)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b.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d.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

  [例2] (•四川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传统的“严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家中逐渐演变为“慈父严母”,以前严厉的父亲如今在这些家庭中扮演着唱红脸的角色。

  b.该县有关部门决定在今后两年内斥资对这位名人的故里进行修复,把它打造成精品,以吸引外地游客,使当地旅游人气更旺。

  c.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该课题组撰写了专题报告,对我国票据法的特色及其立法决策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

  d.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西南干旱地区,但后来字画不慎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

  [例3](•全国卷ⅰ)从下列12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8个,分别填入短文中的画线处。选词不得重复。(4分)

  缀满 扩散 显现 赫然 铺满 陶醉 悄悄 映衬 汇聚 稳稳 散落 沉醉

  上海世博会北京馆昨天首次为公众做了一次变换造型的演示。在大型屏幕由蓝色背景缓缓变成一片红色之后,气势恢弘的鸟巢图案就①________映入眼帘。正当人们在议论下一个图案是什么的时候,只见红色②________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几颗晶莹剔透的水滴。在水滴逐渐③________的过程中,屏幕上先是出现一个膜,随后变成多个膜,不一会儿,这些膜就组成了水立方的图案。随后水立方幻化为④________点点繁星的夜空。令人称奇的是,夜空中的星星不断变大,最后⑤________成一个巨大的圆形轮廓。伴着美妙的乐曲声,这个巨大的圆形轮廓慢慢⑥________为国家大剧院。正当人们为此景此情而⑦________的时候,突然一片灿烂的晴空呈现在人们眼前,在晴空的⑧________下,天坛祈年殿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解析: ①赫然 ②悄悄 ③扩散 ④缀满 ⑤汇聚 ⑥显现 ⑦陶醉 ⑧映衬

  二、【知识储备】:易考近义实词30组

  1.公布/颁布

  最近网上________的一组数据显示,国家________的许多纲领性文件真正落实到基层的不过五成。

  辨析:颁布、公布,都是动词,公开发布,对象多是宪法、纲领、法律、法令、条例等。颁布:着重指向下级颁发,颁布者一般是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颁布的内容常是法令等。公布:着重指向公众发布,公布者除了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外,还可以是一般机关、单位、团体;公布的内容也较广泛,除了法令以外,还可以是方案、名单、账目、成绩、结果、数字、事实等。 答案:公布 颁布

  2.保障/保证

  他在演讲会上代表全体保安向与会人员________说,他们一定尽全力________全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辨析:保障:可作动词,确保,有时可与“保证”换用,如“用生命保障(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可作名词,指起确保作用的事物。“保障”作动词时,其宾语常常是“生命、成果、财产、民主、权利”等;作名词时,有形象色彩,指像屏障一样起保护作用的东西。保证:作动词时,除了用“确保”义以外,还常用“担保做到”义,它的宾语常常是名词(时间、质量)及其短语;作名词时,指作为担保的事物,着重指必要的条件。

  答案:保证 保障

  3.袒护/庇护

  某些家长对未成年人的________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对超过法定年龄而犯罪的年轻人再进行________,则是一种犯罪行为。

  辨析:二者同为动词,意为偏向、掩护。庇护:指包庇,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掩护,语义较重。袒护:指偏袒、偏向,是出于私心或偏爱而无原则地保护、支持一方面,语义较轻。 答案:袒护 庇护

  4.鉴别/辨别

  这次工商部门举办的旨在________“传销”与“直销”的培训被一些不能________是非的人员给搅和了。

  辨析:二者同为动词,意为分析比较,使易混的事物区别开来。辨别指分辨、区别,侧重于从认识上加以区别,可以指具体事物,也可以指抽象事物,可以用于“是非”。鉴别指通过审察而确定事物的性质或特征,侧重于从实际上审定真假与好坏,多指具体事物,多用于书面语,不能用于“是非”。 答案:鉴别(辨别) 辨别

  5.布置/部署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部的________,咱们必须彻底改变这种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________任务的方法。

  辨析:二者同为动词,指安排人力、任务、活动、事情等。部署:一般指有规模地、全面地安排、配置。布置:多指具体地安排、配置或在某个场所摆设、陈列东西。

  答案:部署 布置

  6.窜改/篡改

  日本政界的这种行为,不仅仅是他们所说的______了某些文字的问题,而是有意识地______日本侵华的历史。

  辨析:篡改: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改动或曲解。窜改:指对成语、文件、古书等的改动。由此可见,篡改是别有用心地作伪或曲解;窜改则多指因不严谨而改动原文。 答案:窜改 篡改

  7.法治/法制

  任何一个________国家,不能只强调公民道德意识的培养,还应增强其________观念。

  辨析:法制是法律制度体系,如“健全法制,增强法制观念”。法治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先秦时期法家的以法为准则,统治人民、处理国事的政治思想;二是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 答案:法治 法制

  8.勾通/沟通

  司令员老张说:“苏均的这种做法的确有_______敌人的嫌疑,不过毕竟没有造成太大损失,你私下里还要再和他_____一下,挽救了他,也有助于咱们的革命!”

  辨析:沟通是指使两方能通连。勾通则是指暗中串通,勾结。 答案:勾通 沟通

  9.贯串/贯穿

  这条________本省十几个县市的省级公路的建成,真实地再现了________于我们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辨析:可用“贯串”的地方都可用“贯穿”,两个词都有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的意思。另外,“贯穿”还有穿过、连通的意思。 答案:贯穿 贯穿(贯串)

  10.国是/国事

  任何国家的任何________的制定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事情,因此,历代的平民都好信奉这样一句格言,那就是“莫谈________”。

  辨析:国是:指国家大计,而不是国家的一般事情。国事:指有关国家的事情。

  答案:国是 国事

  11.化妆/化装

  她可是戏曲舞台上的多面手,需要什么角色,她就能________成什么角色,可现实生活中的她喜欢“天然去雕饰”的自然,很少_________。

  辨析:化装有两个意思:一是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的形象而修饰容貌;二是改变装束、容貌,假扮的意思。而化妆是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 答案:化装 化妆

  12.交代/交待

  李省长在________完犯罪过程后,拉着他的手再三________:“老张啊,记住我惨痛的教训吧,千万不能忘本啊!”

  辨析:交待是指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人员说明,或指把错误、罪行坦白出来;交代除有这些意思外,还有“嘱咐”的意思。 答案:交待(交代) 交代

  13.截至/截止

  原定于XX年3月底________的这项工程有可能提前两个月竣工;因为________XX年9月底,工程已完成了原计划的一半。

  辨析:截止是指(到一定期限)停止,截至是指截止到(某个时候)。答案:截止 截至

  14.考查/考察

  ________一位干部的政绩,不要只看上报的书面材料,还要到基层认真________,当然更不能只是走马观花。

  辨析: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地观察。考查:

  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如考查能力等。 答案:考查 考察

  15.流传/留传

  老何一家为保护祖祖辈辈________下来的宋代帛画而与歹徒搏斗的事迹,一经《江淮日报》报道,很快就在江淮地区_________开来。

  辨析:流传是指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而留传是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由此可知,前者应用“留传”,后者应用“流传”。 答案:留传 流传

  16.起用/启用

  新厂长上任之初便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大胆________那些离退休干部;二是果断

  ________新的竞争机制,让那些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的干部或职工有一种危机感。

  辨析:起用是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现也指提拔使用;启用是指开始使用。起用只能用于人,而启用范围较为宽泛,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答案:起用 启用

  17.施行/实行

  这所三级甲等医院自________改革以来,职工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就是________再小的手术,所有的环节也都是严格要求。

  辨析:实行是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表示的内容较为抽象,如实行改革;施行是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表示的内容较为具体,如施行手术。施行还可指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 答案:实行 施行

  18.退化/蜕化

  如果说各种动物器官的________是一种生存的需要,那么统治阶级的________变质则只表现为各种器官享受的动物性追求。

  辨析:蜕化是指虫类脱皮,常用来比喻腐化堕落;退化是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功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 答案:退化 蜕化

  19.推脱/推托

  尽管他多次________,回避记者的采访,但在节目的最后这位记者仍强调指出,作为领导他是不可能________责任的。

  辨析:推脱是推卸、推辞的意思,而推托是借故拒绝的意思。 答案:推托 推脱

  20.委曲/委屈

  当她被告之事情的________时,她还是觉得不可思议,________得流下了积攒了多年的泪水。

  辨析: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委曲,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也指河道等曲曲折折。根据语境,两空应分别填入“委曲”“委屈”。 答案:委曲 委屈

  21.学历/学力

  十年前,作为工人的他以同等________参加高考,考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而今天他已成为这家单位拥有最高________——博士学位的最年轻的领导者。

  辨析:学力是指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而学历则是指最终在哪一级的学校肄业或毕业,即学习的经历。根据语境,两空应分别为“学力”“学历”。 答案:学力 学历

  22.隐晦/隐讳

  他从来不________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别人说他毛病太多;他好引经据典,所以别人批评他的诗过于________。

  辨析:隐晦:(意思)模糊,不明显。隐讳:指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根据语境,前者应用“隐讳”,后者应用“隐晦”。 答案:隐讳 隐晦

  23.盈利/营利

  这家本不应以________为目的的事业单位每年却________800万的真相被《南方周末》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辨析:营利:指谋求利润。盈利:指企业单位的利润。根据语境,前者应用“营利”,后者应用“盈利”。 答案:营利 盈利

  24.湮没/淹没

  虽然白帝城部分遗址被新三峡之水________了,但是创造她的文化的艺术家们永远不会被历史________。

  辨析:湮没:埋没,一般用于抽象的事物。淹没:(大水)漫过,盖过,一般用于具体的事物。根据语境,前者应用“淹没”,后者应用“湮没”。 答案:淹没 湮没

  25.原型/原形

  像剧本里的“变色龙”王行那样生活在面具里的形象在现实中是有________的,这类人的结局也同剧本所反映的那样,最终还是会现出________。

  辨析: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含贬义),如原形毕露。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根据语境,前者用“原型”,后者用“原形”。 答案:原型 原形

  26.震动/振动

  天津天大首创的使化工原料从粉状、片状、块状向颗粒化成功转化的“________喷流造粒技术装置”________了世界。

  辨析: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往复运动。震动:颤动,使颤动;(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情不能平静。 答案:振动 震动

  27.终止/中止 裁判出于对逆风顺风的公平性以及参赛球员的人身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果断________了这场再有20分钟就能________的比赛。

  辨析:中止是(做事)中途停止或使中途停止的意思,终止是结束、停止的意思。

  答案:中止 终止

  28.终生/终身 王凯生气地说:“婚姻的确是________大事,但是在这里搞教育是我的________事业,是我的最爱,谁也不能把我和这里的娃娃们分开。”

  辨析:“终生”与“终身”都有一生的意思,但前者多就事业说,后者多就切身的事而言。

  答案:终身 终生

  29.置疑/质疑 毋庸________,孩子们对任何他们认为新鲜的东西进行________都是正常的,也是需要鼓励与支持的。

  辨析:质疑是提出疑问,置疑是怀疑(多用于否定式)。 答案:置疑 质疑

  30.整治/整顿 为了净化整个音像市场,“扫黄打非”领导小组最近________了一批音像批发集散地,同时也________了一批抗法的顽固分子。

  辨析:整顿: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整治:整顿,治理;为了管束、惩罚、打击等,使吃苦头。 答案:整顿 整治

  三【名师指导】辨析实词词义:关注“三方面”,着重“十二看”

  (一)从意义方面辨析

  1.看词义的轻重

  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 例如如:妨碍、妨害。“妨碍”指对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较轻。如: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妨碍别人休息的。“妨害”指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如: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妨害人们的健康。

  2.看适用范围

  有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的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辨别。如:边疆/边境/边界

  范围越来越小。“边疆”指比较边远的靠近国界的区域,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边界”仅指一条界线,范围最小。如:________线上,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祖国。就应选“边界”。

  3.看表达侧重

  对近义词词义的辨析,重点是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辨明了近义词中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语素的意义也就清楚了。如:[例5]中的“依托”和“依附”,“依托”侧重有所凭借,“依附”侧重于依赖、依靠;[例6]中的“秩序”和“次序”,“秩序”强调条理的不混乱的情况,“次序”强调按照一定的顺序做某事。两个词语各有侧重。

  再如:“景点”与“景色”,“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

  动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如:“沉思”“深思”“寻思”这一组词,都有“注意力集中,仔细思考”的意思;但“沉思”重在思考的“全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

  4.看可数与不可数

  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有可数和不可数之分,有些名词可从可数与不可数方面辨析。如:“春秋”是可数名词,可以说三十二个春秋;“岁月”是不可数名词,不能说多少个岁月。

  5.看词语的语境义

  词语的语境义比较灵活,它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产生的特定意义或临时意义。它常常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接受对象、人物关系、情感氛围等多种因素来考虑,而不能简单地看字面用语。比如:“傻样”“你真坏”。“傻”的固有义是“愚蠢”“死心眼”,“坏”的固有义是“品质恶劣”。可是当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用亲昵的语气说出时,则变成了“可爱”“聪明”。古时,青年妇女称自己的丈夫为“冤家”也是这个意思。这就是语境义。由于这种意义是特定环境下的特殊义或临时产生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辨析并准确地把握词的语境义。

  课后拓展案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XX年5月15日,一年一度的翠贝卡美食节在纽约曼哈顿下城的翠贝卡社区举行。翠贝卡社区的著名餐馆在美食节上献上独家拿手好菜,吸引了很多市民来此大快朵颐。

  b.新闻工作者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受众,以谈心的方式写新闻,推心置腹,谆谆教诲,诉诸理性,使新闻语言富有思辨色彩,运用逻辑的力量来达到传播的目的。

  c.家庭可通过张挂字卡、条幅的方式创设汉字认字环境,充分利用婴幼儿大脑视觉敏感突触最先增长的时机,使其养成看书认字的习惯。

  d.这个城市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在这里度过了四年美好的大学时光,在这里恋爱、结婚、生子,二十年后重游旧地,不免想起许多往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国产贺岁电影主打喜剧牌,原因在于近来灾难频发,如雪灾、震灾以及金融危机等,电影界希望以胶片传承信心和希望,用欢笑抚平伤痛。

  b.丰田总裁访华向中国消费者道歉表明丰田公司极为重视中国这一新兴的汽车消费市场,而丰田公司的表现将直接决定着丰田能否摆脱“召回门”事件的影响,进而保住丰田汽车在中国的市场地位。

  c.最近很多媒体指出,以色列之所以敢在加沙“大开杀戒”,其根源是美国的一味袒护,甚至是暗送秋波。

  d.《密战》尝试大量引进科技元素,这既是对当今时代保密防谍工作的高科技和信息化特色的切合,又呈现了令观众焕然一新的现代化荧屏景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电视剧《戈壁母亲》的演员们都非常投入,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剧中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b.该公司在招员工的时候,没有解决员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而近期发生的几次事故又没有妥善处理,引起了绝大部分员工的怨声载道,目前公司的所有工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c.一到晚上,修整一新的人民南路灯火阑珊,车水马龙,人们兴致勃勃地徜徉在灯火通明、流光溢彩的大街上,尽情地享受城市的繁华和热闹。

  d.在西藏1950年和平解放后,势力一直不甘心失败,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怂恿和支持下,多次进行破坏民族团结、阴谋分裂祖国的活动,但最终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兰州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苏宁电器要做百货,而且将百货商场直接开到张桂平苏宁集团旗下附近;“苏宁电器”和“苏宁集团”两大巨头均进军百货业且在同商圈对垒,预示着张氏两兄弟同室操戈在所难免。

  b.据长沙旅游市场有关负责人介绍,春节前开始,飞速飙升的海南酒店房价让旅行社瞠目结舌,报价疯涨至平时的两三倍;节后,疯狂的海南游开始高台跳水,报价普降百分之二十:真是一日千里。

  c.目前,“网瘾戒除”培训机构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评价标准,培训机构可以说是泥沙俱下:采取的各种“特训”方法是否科学,会不会造成严重后果——这些问题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d.著名学家赵如易教授娴熟的诱导式教学,时常把学员的胃口调得十足,然后,学员的满脸疑惑,就在他淡定不惊的几句妙语中涣然冰释。真正做到了“大道至简”的境界。

  5.(•重庆一中检测)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上中学时,老师在一次谈话中鼓励丁学良有机会要到哈佛读几年书,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丁学良就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去哈佛读社会学的博士。

  b.山西疫苗事件发生后,曾有7位家长到法院门口击鼓升堂,要求起诉山西省疾控中心和北京华卫时代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c.在小王、小张的搀扶下,离别母校三十多年的老教师刘明沿着校园的小径踽踽独行,他仔细地看着这花、这草、这石。

  d.《孔子》的主题歌《幽兰操》首唱后,激起千层浪。网友壁垒分明,一部分人对诗词的改变和韵律大大不满,对天后的唱功也发出“王菲老矣”的感叹;另外一部分人大赞“很王菲”。

正确使用词语 第3篇

  正确使用词语(一)

  (时间45分钟,赋分100分)

  训练指要

  正确使用虚词是近年高考的必考内容。重点考查的是虚词的语法功能以及它特定的意义。它的运用可以从词义、语境、搭配、位置、是否滥用、是否残缺等方面加以考虑。解题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看意义理解是否准确;2.看表示的语句关系是否正确;3.看搭配是否对应;4.看位置是否恰当;5.看能否使语意表达简要。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既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又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能称为完全的或健全的人才。

  b.警方还发现这个邪教组织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页上就有不少蛊惑人心、反科学的内容。

  c.在中国和与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wto秘书处后,wto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成员国投票。

  d.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雪已经在融化,哪怕远处山顶还是白茫茫的,毕竟是春天临近了。

  b.有人对初学写作的人强调文法,结果使人捉摸不定,不敢下笔,对写作视为畏途。

  c.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逐渐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d.无论有无考生缺考,监考员均需准确无误地在缺考登记卡上填写市、县、科类、考场号、科目代号等情况并签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古今多少画家诗人都称道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不知要逊色多少呢。

  b.如果一个人经常看外国小说,那么这个人的思想肯定好不了。

  c.他们取火烤煮食物,大大减轻了用嘴巴撕咬生肉所用的力量,因为原来向前突出的嘴巴向后退缩。

  d.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甚至从前神话中的一些幻想都可能成为现实。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水库建成后,即使遇上十天半月不下雨和多年不遇的大旱,庄稼也能保收。

  b.这本书已经出版多年了,所以作者最近又作了较大的修改。

  c.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法律,或者会专制主义盛行,或者会无政府主义猖獗。

  d.如果不趁寒假把下学期工作安排好,6月初学生的高考成绩肯定会受到影响。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们应该采取补救措施,把被洪水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b.做题过多过滥,对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益,不但无益,而且有害。

  c.上级领导要求学校的教职员工,要注意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充分理解认识日常工作对教育的关系。

  d.在进入新千年的时候,我们产品的所有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名牌产品的水平。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中国乒乓球队是世界乒坛的“巨无霸”,他们可以偶尔失足,却不应该一败再败。尤其在失掉了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后,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乒乓球的知天命之年也是二次创业之始。

  b.不少家长认为,让孩子接触钱、了解钱并学会使用钱,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以致适用未来经济生活的需要。

  c.文化精品不能光叫好不叫座,否则,只听专家称赞而百姓不看,也是不能实现社会价值的。

  d.他是班长,自己不肯去干脏活,并且要我们去干,那怎么行呢?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xx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描绘了壮丽前景。

  b.由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XX年版《新华新词义词典》将1990~XX年出现的新词酷语尽收其中。

  c.专家呼吁成立一个金融监管局,进而让剥离掉银行监管职能的中国人民银行只履行货币及相关政策,成为单一性的金融职能部门。

  d.中国农业在实现历史性跨越中,长期贫困落后的农村面貌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亿万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温饱无虞,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越是希求人才出现的时候,越是要认真地鉴别人才,以便找到真正的有用之才。

  b.校长除计划建设好体育艺术中心外,并且打算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

  c.为学生减负,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因此,必须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

  d.要认真学习历史,无论是中国的和外国的。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由于他的家庭和社会条件决定的。

  b.不管学习和工作条件这么艰苦,师生们都不怕。

  c.威尼斯不只是明媚,在圣马克方场走走就知道。

  d.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只能是两个文明同时建设,相互促进的结果。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经过他长达三年的苦心研究,终于在新品种的研制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b.至于我报考师范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做最后决定。

  c.当时,他为什么把自己的想法不直接说出来呢?那是有原因的。

  d.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实验室主任把节省下来的实验经费又购置了一台光谱分析仪。

  b.中关村的竞争已不仅是产品销售的竞争,也是人才和科技开发的竞争。

  c.通过申办XX年奥运会,北京开始了规模宏伟的城建计划。

  d.他热爱足球事业,即使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仍驰骋在足球场上。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老张没有听从大家的劝告,反而继续干他的傻事,结果吃了大亏。

  b.只要你能在一小时内完成这篇两千字的文章,虽然够不上发表水平,也可以录用你。

  c.张老师除了懂日语外,教语文的刘老师也懂得一些日语。

  d.对于他来说,首先需要的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接二连三的血腥事件,使世界各国人民 看清了东突恐怖主义的实质。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 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③ 投资股票比投资开放式基金风险大得多,还是有不少人选择股票。

  a.最后况且虽然b.终于 况且尽管

  c.最后何况尽管d.终于 何况 虽然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美两国保持正常稳定的关系, 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有利于亚太地区 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处理中美关系要着眼于全球,着眼于21世纪。我们主张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严格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定的各项原则,增加信任,减少麻烦,不搞对抗,中美关系 会继续得到改善和发展。

  a.既又乃至只有才

  b.不仅也乃至只要就

  c.不仅还甚至因为才

  d.既还甚至只要就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b.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c.按照会议的要求,大家就目前的国企改革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发表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d.据说国际上已对“文化”一词的定义接近五百种。

  1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对霍金的传奇经历好奇,就 在电视新闻里瞻仰一下他的风采。

  ②以色列总理沙龙在6次访美期间 宣传说,解决巴以冲突必须首先解决伊拉克问题。

  ③中国印刷术的发明 具有科学意义,对全人类的进步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④股票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 当初人们不了解。

  a.不妨反复不只尽管

  b.不妨重复不止不管

  c.不如反复不只不管

  d.不如重复不止尽管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不管是修缮 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 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愤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 收拾来的又 前夜残梦, 今日的游戏。

  a.或因为虽然不是就是

  b.或如果但是仅是不是

  c.还即使所以仅是不是

  d.还如果但是不是只是

  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情况很复杂,你不了解一下就大发议论, 太主观。

  ②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我们 去文化市场逛逛,买点花草什么的。

  ③有意见就提 ,为什么吞吞吐吐这么不痛快呢?

  a.未免常常吗b.不免往往嘛

  c.未免往往嘛d.不免常常吗

  19.选出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

  a.对于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b.1月30日夜,本市普降大雨,对城市交通带来不便。

  c.新上任的校长跟老校长一样,更关心学生。

  d.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一年前在北京一家意大利餐馆偶尔与米卢结识的意大利人胡里奥,不曾想后来成为了米卢最最贴心的左膀右臂。

  b.各高校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十分重视,通过减免部分学费,给予临时生活困难补助,安排勤工助学岗,联系助学贷款等方式帮助解决困难。

  c.不符合规定的费用一律不能报销,由于我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不是我个人的。

  d.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挑战来自人才、信息等方面。由于能源通常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人才势必成为21世纪各国展开激烈较量或争夺的焦点。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发展需要空间,个性发展需要广阔的空间。这是由个性的多样性、丰富性决定的。

  b.改革后,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何况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受群众欢迎。

  c.杂志社邀请了部分师生代表参加座谈,对如何将刊物办得更好听取了师生们的意见。

  d.新形势给我们提供了新机遇,也使我们面临新的挑战,要么固步自封,要么被淘汰。

  参考答案

  1.d(“被”应删去)

  2.d(a项应改为“尽管”,且“毕竟”前加“但”。b项应改为“把”。c项应改为“逐步”)

  3.a(b项犯逻辑错误。c项应改为“所以”。d项应改为“以至”)

  4.d(a项应改为“或”“或者”。b项删去“所以”。c项应改为“要么……要么……”)

  5.d(a项删去“被”。b项应改为“反而”。c项应改为“和”“与”等)

  6.a(b项应改为“以至”。c项删去“否则”。d项应改为“而是”)

  7.c(应删去“进而”)

  8.a(b项“并且”改为“还”。c项“而是”改为“而且是”。

  d项“和”改为“还是”)

  9.d(a项“由于”改为“由”。b项“这么”改为“多么”。c项

  “不只”改为“不单”)

  10.d(a项“经过”放在“他”之后。b项“至于”放在“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之前。c项“不”放在“把”之前)

  11.b(a项“把”应改为“用”。c项“开始”改为“制定”。d项“即使”应改为“虽然”)

  12.d(a项删去“反而”。b项应改为“即使”。c项“除了”移到句首)

  13.b(①“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后出现的情况,符合语境。②③可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分别确定“况且”和“尽管”)

  14.a(根据句子间的关系及关联词语的搭配确定)

  15.c(a项“如果”移到“他”之前。b项“即使”移到“文字”之前。d项“已”移到“接近”之前)

  16.a(根据语境及词义的区别确定)

  17.d(根据句子间的关系及关联词语的搭配确定)

  18.c(未免,实在不能不说是……,不免,免不了。常常,不止一次,且时间相隔不久,往往,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嘛,表示道理显而易见)

  19.a(b项改为“给”;c项改为“同样”;d项位置不当)

  20.b(a项改为“偶然”;c项改为“因为”;d项改为“和”)

  21.a(b项改为“况且”;c项改为“就”;d项选择关系改为因果关系)w.w.w.k.s.5.u.c.o.m

正确使用词语 第4篇

  (四)

  课前预习案

  一、字音: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讣闻 契诃夫 苫布 毗连 眩晕 唠嗑 寒舍 摈除 鏖战 刽子手 霞帔

  坂上走丸 一掊土 髀肉复生 捕风捉影 安步当车 刎颈之交 无的放矢 韦编三绝

  二、字形: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安份  安祥  白内瘴  报负  摒气  仓桑  纂夺  怆皇  伥然  伧促

  义气用事 平水相逢 直迷不悟 永保青春 进升职务 新闻报到 座佑铭

  举一返三 山青水秀 推己急人 出神入画 气势凶凶 .史无前列

  三、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积善成德,________________,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4)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________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课内探究案

  【复习目标】: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本节重点】:成语的理解和积累。

  一、【高考链接】

  [例1] (•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始作俑者: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与句意不符。b项,移樽就教: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泛指主动前去向人请教。c项,声情并茂: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指演唱、朗诵等声音优美,感情丰富。句中用以形容“他写的剧本”使用对象不当。d项,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贬义词,与句中感情色彩不吻合。

  答案:b

  [借题发挥] 应从词义来源(如“始作俑者”)、使用对象(如“声情并茂”)、感情色彩(如“始作俑者”“附庸风雅”)等多角度结合语境逐项分析使用是否正确。

  [例2] (•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康,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解析:a项,弱不胜衣:胜,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c项,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d项,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走,留下祸根。这三项使用都正确。b项,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说给别人听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使用对象错误,谦敬失当。

  答案:b

  [例3] (•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b.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纷争经常发生。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项,汗牛充栋:牛运输书时累得出汗,书多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不能用于形容橙子的多。b项,自命不凡:自以为很了不起。c项,少不更事:指人年纪轻,经历的事情不多,缺少经验。d项,讳莫如深:紧紧隐瞒。b、c、d三项均符合语境。 答案:a

  [借题发挥] b、c、d三项中三个成语从字面关键词素即可推测出大致意思,a项“汗牛充栋”有特定使用对象,稍有难度。故本题整体难度较小。此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熟知熟语的意义及使用方法。

  二、【知识储备】易错成语分类归纳

  (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0例

  1.[万人空巷] 并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

  误用示例: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误用分析:本句从语意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因此“万人空巷”用在此处错误。

  2.[三人成虎] 原指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了。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误用示例: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误用分析:这里将“三人成虎”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会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3.[河东狮吼] 比喻悍妇发怒。

  误用示例: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

  误用分析:这里将“河东狮吼”错解为“东方睡狮醒来,发威长吼”,致使意义、适用对象、色彩均不当。

  4.[下里巴人] 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误用示例: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

  误用分析:这里将“下里巴人”错解为“普通的乡下人”。

  5.[目无全牛] 形容技艺已达到极纯熟的地步。

  误用示例: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将目无全牛。

  误用分析:这里将“目无全牛”错解为“眼里看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东西”。

  6.[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示例:成都五牛俱乐部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实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误用分析:这里将“望其项背”错解为“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

  7.[捉襟见肘] 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误用示例: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误用分析:该词与衣服不合身无关。

  8.[噤若寒蝉] 形容不敢做声。噤,闭口不做声。

  误用示例: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误用分析:该词和寒冷没有关系。

  9.[火中取栗] 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无所得。

  误用示例:上个月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误用分析:此处用来形容消费者,明显是望文生义。

  10.[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

  误用示例: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都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误用分析:这里将“不赞一词”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11.[涣然冰释] 比喻相互间的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

  误用示例: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今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误用分析:这里将“涣然冰释”错解为“冰块解冻”。

  12.[侧目而视] 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误用示例: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侧目而视。

  误用分析:这里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13.[马革裹尸]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误用示例: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十分令人痛心,到头来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

  误用分析:这里将“马革裹尸”错解为“死得很惨,死后连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14.[危言危行] 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误用示例:小东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性格封闭孤傲的他对周围的人常常表现出敌对情绪,他最终为自己的危言危行付出了惨重代价。

  误用分析:“危言危行”的“危”不是指危险,而是指正直。

  15.[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误用示例:解决好职工和学生的冬季取暖问题,是学校领导首当其冲的任务。

  误用分析:这里将“首当其冲”错解为“最紧要的,最先面临的”。

  16.[七月流火] 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诗经•豳风•七月》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七月是指农历的七月,“流”指向下运行,“火”是星宿名,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每年农历六月的黄昏时刻,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以后便渐渐偏西向下沉落,所以叫“流火”,这时酷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地凉了起来。

  误用示例:俗话说:七月流火。今天,扬州的气温蹿至今年入夏以来的最高点,达到37度。

  误用分析:这里将“七月流火”误用为“天气炎热”了。

  17.[安土重迁] 形容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重,不轻率。

  误用示例: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误用分析:这里将“安土重迁”理解为“喜欢迁移”了。

  18.[不足为训] 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训,准则。

  误用示例:安全隐患越来越严重,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火灾。

  误用分析:此处将“不足为训”的“训”错解为“教训”了。

  19.[毫发不爽] 形容一点也不差。爽:差错,失误。

  误用示例: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赶快吃点预防感冒的药。

  误用分析:这里将“毫发不爽”的“爽”理解为“舒服”了。

  20.[大方之家] 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误用示例:他花钱很随便,真是大方之家。

  误用分析:此处将“大方之家”错解为“花钱大方”。

  (二)易“用错对象”的成语12例

  1.[风姿绰约] 形容女子姿态优美。

  误用示例: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误用分析:该词不能用来形容花木。

  2.[楚楚动人] 形容女人打扮得漂亮,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误用示例: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了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误用分析:该词一般不用于形容文章。

  3.[洗心革面] 比喻彻底悔改。

  误用示例: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物。

  4.[倚马可待] 原意是站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很快就可以完稿。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误用示例: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误用分析:该词不用来形容做事。

  5.[炙手可热] 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示例:《大河之舞》自1994年首演以来便炙手可热,并且引起了全球的踢踏舞热潮,更被全球艺人一致推崇为当代最具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经典音乐剧。

  误用分析:该词在此处用错了对象。

  6.[汗牛充栋]用牛运书,牛累得要出汗;用屋子放书,要堆满整个屋子。形容书籍极多。

  误用示例: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误用分析:该词只能指书多,不能指人多。

  7.[如坐春风] 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误用示例: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慷慨激昂的发言,张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

  误用分析:这里用错了对象。

  8.[举案齐眉] 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误用示例:老张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真可谓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误用分析:“举案齐眉”和“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之间。

  9.[东山再起] 原指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后用以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误用示例: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疏忽,冒牌货就会东山再起。

  误用分析:该词只用于人而不用于物。

  10.[朝思暮想] 形容时刻想念。往往用于思念,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想”。

  误用示例:最近一段时间,寻找好剧本成了不少影视制作人朝思暮想的事。

  误用分析:句中的“朝思暮想”可用“梦寐以求”来替换。

  11.[不知所云] 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误用示例: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误用分析:此句指听话人听不懂,而不是陈寅恪先生讲课内容紊乱或空洞,显然用词不正确。

  12.[美轮美奂] 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示例:博物馆里珍藏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鱼、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误用分析:这里用来形容石刻作品中的花鸟虫鱼和人物形象,显然是陈述对象的误用。

  (三)易“尊卑误用”的成语4例

  1.[蓬荜生辉] 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示例: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荜生辉。

  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自己,这里却用在别人身上,显然不够得体。

  2.[抛砖引玉] 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示例: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主持人建议李教授先来一段开场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3.[忝列门墙] 谦辞,“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误用示例: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

  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4.[鼎力相助] 鼎力,敬辞,大力。大力支持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误用示例: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误用分析:该成语属于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三、[关键一点]

  成语辨析题歌诀

  成语答题最稳定,检查角度要记清。首先意思要弄准,望文生义可不行。

  使用对象细分辨,具体使用看语境。褒贬色彩莫混乱,病句知识配合用。

  易混熟语多分辨,多义成语逐个清。特殊熟语常记忆,谦敬熟语须分明。

  语法功能也留意,管保高考能成功。

  课后拓展案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过去的一年,五风十雨,夏秋季农作物歉收,但广大农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迅速调整种植结构,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b.著名主持人鲁豫着装优雅,谈吐不俗,可谓玲珑剔透而又咄咄逼人,与她面对面,你简直没有任何躲闪的余地。

  c.有关部门指出,非法开采导致的一起起耸人听闻的生产安全事故,使中国的采矿行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生产行业。

  d.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绝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记了根本目标。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此文打着科学的幌子,实际上宣传的是封建迷信,这样一篇不刊之论,竟然公开刊登在一家省级大报上,真是令人不解。

  b.从中国人素来不为已甚的行事品格判断,这次做事不留余地的做法,很有可能从反面证明了他们曾经遭受来自外国势力的蹂躏的残暴程度。

  c.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d.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轶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留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b.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c.全运会开幕式鲜明的山东元素,辅以恢宏的场面设置、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观众献上了一台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d.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b.当初,日本丰田汽车秉持“顾客第一”的经营理念,在美国市场脱颖而出,如今却因质量问题陷入“召回门”泥潭,其昔盛今衰的境遇令人深思。

  c.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d.高考命题历来都重视稳定性和探索性,没有稳定就会给考生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没有探索就不能与时俱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请进来,走出去”,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b.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一次抽检结果显示,正在市场上火暴销售的这些羽绒服质量良莠不齐。

  c.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论语》,大家一定要洗耳恭听,学习圣人孔子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宝贵的精神文化。

  d.坚持食用含碘的食盐绝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因为在我国的智力残疾人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因为缺碘造成的。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亲身体验十一届全运会的气氛,小王提前来到济南的同学家,他带去了自己的业余画作,同学见了高兴极了:“这下,我家真的和你家一样蓬荜生辉了!”

  b.一向酷爱篮球的赵嘉一见到姚明,就对表兄说:“表兄,我不耻下问,请教你一个问题,姚明的技术为什么如此高明呢?”

  c.李明对前来祝贺自己习作发表的张凯说:“我续写《祥林嫂》只能算是狗尾续貂,还是你续写的那篇《项链》精彩。”

  d.张娟娟在比赛中意外失利。她的队友宽慰她说:“没关系,大家相信你的实力。不管出了什么问题,大家都会鼎力相助的。”

正确使用词语 第5篇

  正确使用词语(二)

  (时间45分钟,赋分100分)

  训练指要

  正确使用实词是近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内容主要包括:1.正确理解实词;2.善于辨析同义、近义词,且侧重于词义辨析。

  解题的关键首先是结合语境;其次是掌握常用的辨析方法:1.词义辨析,包括其适用的范围、程度的轻重和感情色彩的区别;2.用法辨析,包括搭配和词性与造句功能辨析;3.风格、适用场合辨析。

  一、选择题

  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过错(过失、错误)过犹不及(过头或不够都不好)

  过瘾(满足癖好)闻过则喜(听到以后就感到高兴)

  b.道义(道德、正义)道听途说(在道路上听到并传说)

  道歉(表示歉意)能说会道(善于言辞,很会说话)

  c.工会(职工团体)适逢其会(恰巧碰上了那次聚会)

  会谈(多人商谈)心领神会(不用明说就已经领悟)

  d.张望(向远处看)剑拔弩张(拔出刀剑、把箭射出)

  张榜(贴出文告)虚张声势(假装夸大自己的气势)

  2.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扬帆(扯起帆开船)扬眉吐气(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

  扬弃(抛弃)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b.自持(控制自己的情绪)自暴自弃(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自尊(尊重自己)逍遥自在(极其快活,令人高兴)

  c.心肝(良心、正义感)心满意足(非常满足)

  心路(心理发展经过)心直口快(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d.年华(时光,年岁)年富力强(年纪较大,精力旺盛)

  丰年(农作物丰收的年头)年高德劭(年纪大,品德好)

  3.下列各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偶然与当年单位里的老同志邂逅,忆及当年,我们都不胜感慨。

  b.为迎接“华商大会”,南京市舍得在硬环境上投入,更舍得在软环境上下工夫。

  c.要不是园林工程师的巧妙设计,这棵百年老树在城市道路改造的时候就可能夭折。

  d.这两种提法,第一种是省编教参上的观点,第二种是一位普通中学语文教师的管见。

  4.下列各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日本政府审订通过由日本右翼学者炮制的教科书,激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b.勤奋学习,勇于置疑,不断创新,是21世纪对年轻人的要求。

  c.床上被子杂乱地拖到潮湿的地上,两张椅子上乱堆着一些脏衣服和杂物。

  d.李安执导,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主演的影片《卧虎藏龙》,获今年奥斯卡四项大奖,开创了华语影片在奥斯卡获奖之先河。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新网北京站2月21日消息称,电子邮件已跃升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 。

  ②日本自卫军在有关军事用语上玩弄文字游戏,刻意有别于国际上通用的用语,目的是

  其军事性、战斗性。

  ③这场演出十分重要,作为团里的台柱子,你千万不要 。

  a.媒介掩饰推托b.媒体掩饰推托

  c.媒介掩盖推脱d.媒体掩盖推脱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美国“9•11”事件给全球股市带来巨大 。

  ② 地说,与其动员各届为“希望工程”捐款,不如先把那些“腐败轿车”捐上。

  ③这首诗的语言 ,委曲含蓄,兴味隽永。

  a.振荡坦率精炼b.震荡坦率精练

  c.振荡直率精练d.震荡直率精炼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赖昌星,这个中国最大的走私犯罪集团——远华集团的头目,申请加拿大政治 和难民身份被拒,同时被拒的还有他的妻子曾明娜和3个子女。

  ②XX年10月11日,美国众议院以压倒性赞成票通过对美国总统布什对伊动武的 。

  ③中国台湾当局对结束两岸的敌对状态不仅缺乏应有的诚意,而且还在 制造对抗,妄图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④过去我们军工企业生产的机种——米格型歼击机是 苏联的,如今我们自己研制的超过音速三倍的歼击机已骄傲地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上。

  a.庇护授权蓄意仿造

  b.庇佑受权刻意仿造

  c.庇护授权刻意仿照

  d.庇佑受权蓄意仿照

  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阿富汗在历史上 外族的侵略,又处于十分复杂的地缘政治 之中。塔利班政权倒台后,阿富汗国内各派政治力量为了国家的未来必须进行必要的妥协与和解,从而找到使他们相互 乃至 在一起的政治解决办法。否则,阿富汗势必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成为欧亚大陆最具威胁的“火药桶”。

  a.承受格局协同凝结

  b.备受局势协同凝结

  c.备受格局协调凝聚

  d.承受局势协调凝聚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谁也不能以任何理由 赡养父母的义务。

  ②当你依法纳税后,你就自然会享受到应有的 。

  ③要合法经营,不能靠歪门邪道来 。

  a.推托权利盈利b.推脱权力营利

  c.推托权力盈利d.推脱权利营利

  1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场涉及3个公司的债务纠纷案,经地区中级法院多次 ,终于圆满结束了。

  ②这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切实 科研时间。

  ③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推断词义时,须看上下文的,切不可 断定。

  a.斡旋保障遽然b.调解保障遽然

  c.调解保证贸然d.斡旋保证贸然

  1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他所著的 新颖的《物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幅有意义的曲线图。

  ②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 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③为应对wto的冲击,红星厂迅速调整了产业结构,提高生产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a.题材逐步效益b.体裁逐步效益

  c.体裁逐渐效率d.题材逐渐效率

  1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随着时光的 ,他脸上的皱纹更深更密了,古铜色的面庞犹如深秋里沟谷纵横的山路。

  ②深更半夜还有一个人在校园徘徊,小刘发现这个人 可疑,便悄悄盯上了。

  ③“旺发”厨师培训班面向全国招生,凡初中毕业或具有相同 者均可报名。

  ④经过科学家数十年的努力,这种远程导弹终于 成功了。

  a.流逝行迹学历试验

  b.流失形迹学力实验

  c.流逝形迹学力试验

  d.流失行迹学历实验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最近举行的全国人代会上,有一部分代表强烈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尽快采取有力措施, 学术腐败。

  ②美国12月19日指责伊拉克在其武器报告中撒谎,美英随时对伊拉克动武引起世人的 。

  ③姚明,这位身高2米26的篮球明星,在nba比赛场上的杰出表现,令记者和在场的许多球迷 。

  a.抑止关注佩服b.遏制关切折服

  c.遏制关注折服d.抑止关切佩服

  1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半个世纪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南水北调工程十分关心、高度重视,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 了新中国几代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

  ②“神舟”四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了6天零18小时, 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于XX年1月15日晚7时在内蒙古中部着陆。

  ③据有关人士 ,在双方签订的合约中,阿里•哈恩必须率领中国人杀进XX年世界杯决赛圈。

  a.凝结搜集透露b.凝聚收集透露

  c.凝聚搜集披露d.凝结收集披露

  1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美国遭到恐怖袭击后,为防止经济衰退,美国中央银行 利率,并向金融部门注资,保证充足的流动资金。

  ②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诸如英国、香港的绿色组织 人们参与“绿色圣诞行动”,不寄或少寄贺卡,而代之以其他的问候方式。

  ③新建成的京广高速将 整个东部地区,成为南北运输的一条大动脉。

  a.削减呼吁贯穿b.减少倡议贯穿

  c.削减倡议贯串d.减少呼吁贯串

  1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古典诗词的艺术美感是光彩照人、美不胜收的,在一定意义上甚至还是不可 和无法复制的。

  ②亚洲金融危机烙下的累累伤痕催人 ,发人深思。

  ③要想使自己的生活扁舟轻驶,务必让它承载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则 无以进。

  a.超脱警醒徘徊b.超越警醒徘徊

  c.超脱惊醒徜徉d.超越惊醒徜徉

  1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决不 中国台湾从中国领土“独立”出去。

  ②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 一下。

  ③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呢?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人们 的问题。

  a.允许引荐思考b.容许引见思索

  c.允许引见思索d.容许引荐思考

  18.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其他许多地方,爱因斯坦则用非常 的语言回答了“人是什么”这个万古恒新的问题。

  ②现代西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和操作主义物理学家都 过这个问题,爱因斯坦也为这个问题伤透了脑筋。

  ③县人大常委会决定,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开始 。

  a.明白思考施行b.明确思索施行

  c.明白思索实行d.明确思考实行

  答案:

  1.b(a项“闻过则喜”的“过”指“缺点、错误”。c项“适逢其会”的“会”是“时机”的意思。d项“剑拔弩张”的“张”是“拉紧、拉开”的意思)

  2.a(b项逍遥自在:没有约束。c项心路:机智、计谋。d项年富力强:年纪轻,精力旺盛)

  3.b(a项“邂逅”中含有“偶然”之意,不合语境。c项“夭折”指“老树”,不当。d项“管见”作谦词,不合语境)

  4.d(a项“审订”有审查修改之意,不合语境。b项“置疑”有留有疑问之意,一般用于否定,不合语境。c项“杂乱”只作“被子”的修饰语)

  5.a(媒介: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媒体:交流、传播的工具。掩饰:设法掩盖。掩盖:隐藏、隐瞒。推托:借故拒绝。推脱:推卸)

  6.b

  7.a(庇佑:指神灵保佑。庇护:袒护、保护。“授权”与“受权”区分“授”与“受”的不同。蓄意:指早就有了这个意思(坏的)。刻意:指用尽心思。“仿造”与“仿照”区分“造”与“照”)

  8.c

  9.d(“权力”指职权。“权利”指“权”和“利益”。“盈利”是名词。“营利”是动词)

  10.c(“斡旋”多用于书面语,一般用于庄重、严肃的场合。“保证”有确保之意,符合语境。“贸然”指“轻率,不加考虑地作出决定或行动”,符合语境)

  11.a(“题材”主要指作品的材料内容,符合语境。“逐步”强调发展的步骤性、阶段性,符合语境。“效益”强调效果和收益,符合语境)

  12.c(“流逝”指时光等逝去,符合语境。“形迹”指“举动、神色”符合语境。“学历”指学识水平达到的程度,符合语境。“试验”指验证某结果或性能间进行的某种活动,符合语境)

  13.c(“遏制”有止住、消除之意,符合语境。“关注”程度较深,符合语境。“折服”语意重些,符合语境。贯穿,有连通之意,合语境)

  14.b(“凝聚”凝集之意,符合语境。“收集”有使聚集在一起之意,符合语境。“透露”有泄露或显露之意,符合语境)

  15.a(削减,从已定的数目中减去,合语境。呼吁,向个人或社会申述,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合语境。贯穿,有连通之意,合语境)

  16.b(超越,有超出,超过之意,合语境。警醒,警戒醒悟之意,合语境。徘徊,合语境)

  17.b(“容许”语气重一些,合语境。“引见”是“引导、介绍”,合语境。“思索”除“思考”之意外,还有寻求、探求之意)

  18.b(“明确”既明白又有确定的意见,“思索”是“思考探求”的意思,“施行”指“用行动来实现”)

正确使用词语 第6篇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

  语文复习攻略

  基础知识对策(六)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一天,老师布置作文,题目叫《我的家》。一位叫小军的学生这样写道:“我的家有我的爸爸、妈妈和我三人。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三人就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归。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鸡。我们家三个成员臭味相投,家中一团和气。但偶尔爸爸妈妈也会同室操戈。爸爸总是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体投地;妈妈在一旁袖手旁观,从不见义勇为。” 这段文字可谓精彩之极。从成语的规范使用上来看,可以说是个个成语都使用不当。如果抛开规范性要求,那么,文段中的成语褒词贬用,贬词褒用,大词小用,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诙谐、幽默的意趣。 当然,高考中,就“正确使用熟语”而言,可不能这样随便使用。作题时,在熟语选用上要严格遵守熟语使用原则,因为它主要考查正确使用熟语的能力,既然强调“正确”,自然要按照有关原则使熟语使用规范。既要“规范”,就要了解熟语的特点,即熟语来自古代汉语中文化典籍、诗词文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词素(文字)固定,结构固定,意义固定,感情色彩固定,大家不能随便去书写,去调整,去望文生义,去傅演感情色彩。所以,要想正确使用熟语,就要“勤读、勤查、勤积累”,牢固掌握熟语的文字、结构、意义、感情色彩等,这是基础。 成语是高考考查的重头戏,如: 【全国卷ⅰ】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4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b项中成语“量入为出”使用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量入为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门”。其他几项成语使用都是恰当的,a项“探囊取物”意思是“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c项“异曲同工”的意思是“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d项“出人意表”意思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答案】b 【全国卷i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b项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各尽所能” 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a项“无伤大雅”的意思“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b项“络绎不绝”意思是“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d项“伯仲之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这三项成语使用均恰当。【答案】c 就方法而言,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加以推断: 一、褒贬得当,不能褒贬用反。如: 1.他很勤奋,能把老师讲的知识背得滚瓜烂熟,获得了不少耳食之学。其中,“耳食之学”意思是不动脑筋,轻信传闻,贬义词;而原句的语言环境明显是褒义色彩的,所以不当。 2.顺子从小就跟三只手偷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扒窃技术也渐入佳境。在句中,“渐入佳境”是指兴趣逐渐浓厚或境况逐渐好转。而语境则是贬义的,所以不恰当。 3.蒋介石集团厉兵秣马,时刻不忘反攻大陆。“厉兵秣马”又作“秣马厉兵”指准备战斗,为褒义词;语境则是贬义色彩的,所以不得当。 4.赵木的小说写得好,连篇累牍,读者爱不释手。“连篇累牍”表示用过多篇幅叙述,贬义词;句子语境则是褒义的,因而不当。 5.他性情残暴,只要双眼一瞪,就会使顽廉懦立。“顽廉懦立”指感化的力量很大;而语境感情则是贬义的,因此不恰当。 6.作为仓库管理员,他很认真、负责,总是囤积居奇,把所有的东西都放进仓库。“囤积居奇”是贬义词,指投机倒把分子等把稀有的货物积聚起来,以获取暴利。而语言环境却是褒义的,当然不恰当。 二、对象合适,不可乱点鸳鸯。如: 1.在故宫,他总是升堂入室,将皇家宫殿看了个遍。“升堂入室”指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不是说旅游的。 2.野人在神农架奔跑,让我们听到了空谷足音。“空谷足音”指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不是实指“奔跑”的脚步声。 3.他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一口绝妙好辞。“绝妙好辞”是说文章的语言好;不能用于说话。 4.桂刚和石雪梅夫妇自从结为金兰之契后,一次也没有红过脸。“金兰之契”指结交为朋友,不指夫妇。 5.小吴一直口吃,说起话来佶屈聱牙。“佶屈聱牙”指文章的语言极不通顺、流畅;不能形容口吃。 6.这些人个个鸡鸣狗盗,将村庄闹得乌烟瘴气。“鸡鸣狗盗”是说技能微不足道;不能形容人是盗贼。 三、词义妥帖,不能望文生义。如: 1.白苏站在酒店门口,高声地呼朋引类。许多人驻足观看。“呼朋引类”意思是招引同类的人;多指坏人结成一伙做坏事;不能用于招揽顾客。 2.这是一种非常奇异的动物,虎头蛇尾,引人注目。“虎头蛇尾”形容做事情有始无终;不能来形容客观环境中的动物。 3.秋天一到,菜园里瓜熟蒂落,该是采收的时候了。“瓜熟蒂落”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会成功;不可形容自然中的瓜果。 4.古诗词中,写到游子思乡,总是西风瘦马,古道热肠,让人感伤落泪。“古道热肠”指待人真挚、热情;不能形容古老的道路和热心肠。 5.他一边吃饭一边说话,没小心导致骨鲠在喉,只好放下饭碗上医院。“骨鲠在喉”是形容心里有话,不说不舒服;不可描写骨头卡在喉咙里。 6.这个地头蛇,人见人怕,连警察见了他都要退避三舍。“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之相争;不是形容害怕、恐怖。 四、逻辑合理,不能矛盾混乱。如: 1.他是一位莘莘学子。“莘莘”形容人数多,与“一位”矛盾。 2.现在,到南方打工的人越来越少,稀稀落落的如过江之鲫。“过江之鲫”比喻模仿的人很多,贬义词;与“少”“稀稀落落”矛盾,且感情色彩不当。 3.次此考研,几十万人下考场。这些人可谓吉光片羽。“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褒义词;不仅与“几十万人”矛盾,而且词义、语义也不一样。 4.八岁时他才能站起来,总算进入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人生进入三十岁,与“八岁”混乱。 5.利益方面,我们仍然强调楚弓楚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要改一改。“楚弓楚得”是说利益并未外溢;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要改一改”矛盾。 6.这些美丽得如花似玉的姑娘,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如花似玉”可以形容“姑娘”,但与“美丽”重复。 五、功能谐调,不能搭配不当。如: 1.郭大夫虽然离休了,但他仍然老当益壮地工作在第一线。“老当益壮”一般单独作谓语,形容老年人精神焕发,说:“他老当益壮”;一般不作修饰语。 2.他侃侃而谈过去奋斗的经历。“侃侃而谈”一般单独做谓语,不支配宾语,这里带上宾语不恰当。 3.这样举手之劳的工作,不需要他动手。“举手之劳”本来就是名词性偏正结构,再做“工作”的修饰语是不恰当的,作主语或作宾语才恰当。 4.阴晦的天气已经过去,旧雨新知,春天已经来临。“旧雨新知”指老朋友新朋友,名词,显然不能表达雨过去感到“春天已经来临”这个意思,它只能作主语或宾语。 5.他在台上,总是旧调重弹地演唱一些老歌曲。“旧调重弹”是比喻总是说起过去的说法、做法,本来是主谓结构,可以作主谓谓语句的谓语,如:他旧调重弹。但不能作修饰语。 6.秋天,满城风雨刮着下着,让人心入愁城。“满城风雨”形容事情、消息传播得快,贬义词,强调程度,作补语多,如:那件事传得满城风雨。一般不作主语、宾语。 六、多义清楚,明白两境皆可。如: 1.这次实验彻底失败了,只有另起炉灶,重新开始。“另起炉灶”除了指重新开始做某事之外;还指分家。 2.看见干涸的土地上落下了人工雨,人们都夸农科站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呼风唤雨”形容人本领大,技术过硬;又形容坏人到处煽动的情形。 3.薛宝钗一出场,红装素裹,其美丽并不亚于林黛玉。“红装素裹”比喻女的打扮得花枝招展;又形容红日映照白雪的情景。 4.他们的婚事一拖再拖,最后还是成了,真是好事多磨。“好事多磨”形容婚姻虽经阻挠,最终还是成了;又形容某件事情几经波折才成功。 5.论起荣华富贵,原不过是过眼云烟。“过眼云烟”形容不重要、无须重视的事物;又形容转瞬即逝的事物。 6.小船在亭亭玉立的荷花中缓缓行进。“亭亭玉立”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又形容女子姿态非常美好。 七、以境用词,语词情景和谐。如: 1.他们两个都是品德高尚的人,可以说是一丘之貉。“一丘之貉”是贬义词,形容一样的坏人。与“品德高尚”明显不一致。 2.我们顺藤摸瓜,终于找到他的家。“顺藤摸瓜”是顺着线索寻根究底的意思,一般形容侦查之类的事,不形容替人寻找家,与语义不一致。 3.每次聚餐,李星总是拾人牙慧,吃别人尝过的菜。“拾人牙慧”指学说别人说过的话,与“聚餐”这一场合不协调。 4.安书记和李县长工作起来配合的极好,真是琴瑟相调。“琴瑟相调”形容夫妻关系很和谐,与句中的工作关系不一致。 5.史河村计划生育工作总是先进,得益于村妇联主任会做工作,她真是巧舌如簧。“巧舌如簧”是贬义词,形容人会煽动,与褒义语境不一致。 6.这个人皮里春秋,阳奉阴违。“皮里春秋”是指人对人、事在内心里的评论,与“阳奉阴违”语义不一致,感情色彩不一致。 以上是就正确使用熟语作出的两方面的说明,即一要打好基础,二要认真分析。只要把这两点做好了,熟语使用应该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

正确使用词语 第7篇

  (二)

  课前预习案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跻(jī)身 敷(fū)衍 媲(pì)美 饿殍(piǎo)遍野

  b.娉(pīng)婷 寒碜(chen)谙(ān)熟 提纲挈(xié)领

  c.震慑(shè) 服膺(yīng)鞭挞(tà) 踽踽(yǔ)独行

  d.炫(xuàn)耀 逮(děi)捕缜(zhěn)密 栉(zhì)风沐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斡旋 互相推诿 交插学科 望风披靡

  b.脉搏 不可思议 不揣冒昧 进退维谷

  c.焦燥 草菅人命 哗众取宠 青春永驻

  d.怠慢 未雨绸缪 察颜观色 沽名钓誉

  3、名言名句默写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3)________,________,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

  (6)戍卒叫,函谷举,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8)感我此言良久立,________________。凄凄不似向前声,______________。

  课堂学习案

  [例4] (•辽宁高考)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5分)

  孩子上学后,父母应及时向他们讲述如何管理和使用零花钱。①________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欲望渐趋强烈,需要用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这时②________不加以教育和引导,他们就可能会乱花钱。家长要经常关注孩子的消费行为,以免孩子过度消费③________产生某种不良后果。一般情况下,家长只可救“急”,不必救“穷”,比如当孩子遇上非用钱不可④________又无钱可用的情况时,可让孩子预支一部分零花钱,⑤________一定要跟他说清楚:预支的部分必须在下次的零花钱中扣除。

  解析: ①因为 ②如果 ③而 ④却 ⑤但是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①后的内容和上文构成倒置的因果关系,所以此处应填“因为”;②所在句的内容和下文构成假设关系,句中应填“如果”;③中的上下文是顺承关系,中间应填“而”;④前后内容构成转折,应填“却”;⑤上下句也是转折关系,应填“但是”。

  [借题发挥]  掌握虚词基本用法,攻克虚词搭配难关

  高考对虚词的考查,是对我们语言基础知识积累情况的考查,同时也是对我们理解能力的考查。切实掌握常见常考虚词的基本用法,掌握虚词之间基本的搭配方式,再在训练中积累经验,才能逐步形成语感。有了这些作基础,具体解题时,只要静下心来读懂句子的意思,理顺句子存在的逻辑关系,从感性和理性的角度理解特定的语境,就完全可以作出正确的选择。

  [例5] (•山东高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________很深。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________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________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感受 依托 未免   b.感触 依附 未免

  c.感触 依托 不免 d.感受 依附 不免

  解析: ①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根据语境,选“感触”。②依托:依靠。依附:附着;依赖,从属。根据语境,此处应选“依托”。③未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满意,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免不了,客观上不容易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

  答案: c 

  [例6] (•北京高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______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_______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_______画山水。

  a.遏制 次序 善于 b.遏制 秩序 擅长

  c.遏止 秩序 擅长 d.遏止 次序 善于

  解析: 遏制:控制,制止,对象多是情绪、事态或某种力量。遏止:阻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此处应用“遏制”。秩序: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次序: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排列的先后。句中需要维持的是“不混乱”的情况,因此应用“秩序”。“擅长”和“善于”两者含义相同,但用法上有区别,“擅长”可不带宾语单独作谓语中心语,而“善于”则不行;此处用“擅长”“善于”均可。

  答案: b 

  [例7] (•江西高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工夫,_____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___受损。

  a.国是 况且 荣誉 b.国事 何况 名誉

  c.国是 何况 名誉 d.国事 况且 荣誉

  解析: 国事:国家大事;如,关心国事。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①句应用“国是”。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况且: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②句应用“何况”。名誉:名声。如,爱惜名誉。荣誉:光荣的名誉。如,荣誉感、荣誉称号。③句应用“名誉”。

  答案: c

  二、【知识储备】同音词辨析歌诀

  请在横线上填写与词义对应的同音字。

  1.行动踪迹用行迹 举动神色用形迹 2.特辑专刊为专辑 某一内容为专集

  3.宽裕充足用富裕 足够剩余用富余 4.文字改动用窜改 卑劣手段用簒改

  5.结存余额用结余 节约剩余用节余 6.定时功用用时效 实际效果用实效

  7.开阔通达用豁然 迅速突然用霍然 8.具体路程用里程 经历过程用历程

  9.主观一定用决不 严正坚决用绝不 10.包括含有用包含 宽容原谅用包涵

  11.远大志向用抱负 反击别人用报复 12.突然发作用暴发 猛然破裂用爆发

  13.事物形态用形式 现状趋势用形势 14.不忍舍弃用留恋 不忍离去用流连

  15.中途停止用中止 结束停止用终止 16.暗中等待用伺机 等待机会用俟机

  17.演变过程用衍化 演变结果用演化 18.强光照耀用炫目 眼花迷惑用眩目

  19.形状面目用原形 事物类型用原型 20.伤心苦恼用悲痛 极度悲哀用悲恸

  21.抽象事物用树立 物体垂直用竖立 22.恳切希望用祈求 向人讨取用乞求

  23.体会品尝用品味 质量档次用品位 24.模糊月暗用朦胧 刚刚睡醒用蒙眬

  25.要求应该用需要 一定要有用须要 26.立即马上用即时 赶上适合用及时

  27.嫌疑消释用涣然 光彩一新用焕然 28.装饰假扮用化装 容貌美丽用化妆

  29.认识表面用肤浅 空虚无基用浮浅 30.尽力阻止用遏止 压制控制用遏制

  31.物留后代用留传 事迹传播用流传 32.道理道义用大义 意思疏忽用大意

  33熟练掌握用熟习 认识了解用熟悉 34.默默无言用默然 心不在意用漠然

  35.时空靠近用临近 位置接近用邻近 36.茂盛辽阔用莽莽 边际不清用茫茫

  37.赶走除掉用驱除 疾病迷信用祛除 38.减少至无用消失 抽象事物用消逝

  39.案情调查用查访 观察细看用察访 40.用尽心思叫悉心 用心细密叫细心

  41.高远空旷用辽阔 空间宽广用辽阔 42.冤屈难过用委屈 曲折忍让用委曲

  43.国家事情用国事 方针大计用国是 44.两方相连用沟通 暗中勾结用勾通

  45.特征记号用标志 风度美丽用标致 46.法律治理用法治 法律制度用法制

  47.意外损失用事故 圆滑处世用世故 48.到处寻找用搜集 聚集一起用收集

  49.总共计算用合计 审核计算用核计 50.事物性质用界限 边界分开用界线

  51.变化迅猛用急剧 非常急速用急遽 52.统辖率领用统率 全军首领用统帅

  53.借故拒绝用推托 推卸摆脱用推脱 54.受阻不前用停滞 不再进行用停止

  55.顾忌不说用隐讳 含混不清用隐晦 56.直截了当用简截 简明扼要用简洁

  57.定时为界用截至 到期为止用截止 58.本领能耐用功夫 花了时间用工夫

  59.同意提议用附议 再次讨论用复议 60.开始使用叫启用 重新任用叫起用

  61.沿袭采用叫袭用 经常使用叫习用 62.长期历年用常年 一年四季用长年

  63.尝试办理用试行 付诸执行用施行 64.大政方针用制定 具体条文用制订

  65.位置姿势用变换 抽象无序用变幻 66.造成后果用以致 延伸扩大用以至

  67.陈述意愿用反映 引起反响用反应 68.支配管辖用权力 享受权益用权利

  69.超过限度用过度 由此及彼用过渡 70.启发感悟用启示 公开声明用启事

  71.学问程度用学力 学习经历用学历 72.违背触犯用违犯 反向行动用违反

  73.衡量检查用考查 实地观察用考察 74.原来意图用本意 本来意义用本义

  75.行使权力用自治 克制自己用自制 76.报告到来用报到 新闻宣传用报道

  77.为出主意用指使 命人做事用支使

  【名师指导】

  (二)从用法方面辨析

  6.看适用对象

  有很多实词有特定的适用对象。辨析适用对象的差异也是区分实词的方法之一。

  如:爱护: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级同辈之间。

  爱戴: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关怀:用于上对下、长对幼,只用于对人。

  关心:对人对物均可用,对人时,用于一般人。

  再如:[例1]中的b项“古稀”一词也应属于对象用错,它指人七十岁,不能用于80多岁的人。值得重视的是有些词语有特定的“方向性”,如果在选择时忽视这方面就会出现错误。如:请判断下句中加点的词的运用是否正确:

  这家酒店刚开业,服务质量肯定不错。我们今天就光顾它。

  “光顾”,敬辞,称客人来到。使用对象错误,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用于对方,而不能用于自己。

  类似的词还有:“惠存”(敬词,请别人保存,而不是“我”或“我们”保存),斧正(请别人改文章,而不是“我”改。如“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文章中有几处不通的语句,我斗胆加以斧正”中的“斧正”就用错了),“垂询”(别人对自己的询问,而不是自己去问别人如“你寄来的说明书,我有几个地方不明白,特写新信垂询”中的“垂询”用错了),“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别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的敬辞,如“我的一首小诗在《诗刊》上发表了,现抄寄给你,请雅正”中的“雅正”就用对了),“惠临”(请对方到自己这里,如:目前惠临,失迎为歉),“惠顾”(请别人光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如:家具展销,敬请惠顾),“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光临”(称宾客来到,如“敬请光临”)等等。可见,这些词语所应用的对象是很有讲究的。关于谦敬辞的问题,在后面的“语言表达得体”中还会重点讲解。

  7.看成分搭配

  在语言实践中,词语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习惯。如:

  发扬——优点、作风、传统;发挥——创造性、积极性、作用、干劲。

  改进——工作、方法、技术;改善——生活、关系、条件。

  交流——思想、经验、物资;交换——意见、礼物、资料。

  再如[例2]中的b项“故里”与“修复”不搭配。如[例6]中的“遏制”和“遏止”,前者的搭配对象多是情绪、事态或某种力量,后者的搭配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根据语境应选“遏制”。

  8.看词性语法

  根据词性可以判断某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确定词的语法功能,从而准确辨析词义。

  例如“启示”与“启事”,“启示”是启发的意思,作动词时,可做谓语;作名词时,可做主语或宾语。“启事”是刊登或张贴出来的声明,如:征文启事、寻物启事,属名词,做主语或宾语。

  如: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______(品位 品味)的作品来的。

  “品位”指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是名词;“品味”指仔细体会、玩味,是动词。因此这里应选“品位”。

  9.看表达重复与否

  对词语意义理解不准确经常会导致重复表达。辨析实词也可从表达重复与否的角度辨析。 如:参加舟曲救灾的“铁军”________(凯旋 胜利)归来。

  “凯旋”是“胜利归来”,本身就有“归来”之义,所以只能说“胜利归来”,而不能说“凯旋归来”。与之相类似的词语还有:“悬殊”是“差别很大”之义,因此不能说“很悬殊”或“悬殊很大”;“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贻笑大方”不能说“被人贻笑大方”等。

  10.看习惯用法

  有些词语意义虽然接近,但其习惯用法不同。

  如:“捉摸”和“琢磨”,前者习惯上用于否定句,后者习惯上用于肯定句。

  再如[例1]中a项的“释怀”一词,当然用在句中是由于意义不当而错误,这个词的习惯用法多用于否定句中,一般都说“无法释怀”“难以释怀”。

  (三)从色彩方面辨析

  11.看感情色彩

  词的色彩,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从词的感情色彩看,有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三类。如:“成果”为褒义词,“结果”为中性词,“后果”为贬义词。区分实词从感情色彩入手,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如如:狼的顽强的生命是靠与凶狠的公马、凶悍的猎狗、凶残的外来狼群和凶猛的猎人生死搏斗而存活下来的。

  该句中的加点词语就因不辨褒贬而用错了对象。“凶猛”指(气势、力量)凶恶强大,多含贬义,不应用来修饰“猎人”。此句中两词的位置应对调

  12.看语体风格

  词的色彩,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叫语体色彩。如:“寿辰”带有庄重尊敬的感情,“生日”则是一般的用语,一般用语指口头和书面都常用的普通用语。“吓唬”一般用于口语,“恐吓”则用于书面语。“可以”是一般用语,“准予”则是特殊用语,多用于公文。“脑袋”是口语用语,“头部”则多用于司法文书等。

  如:陵墓——坟 富态——胖 兹——现在 马铃薯——土豆 苍穹——天空

  口语:聊天、办法、吓唬、妈妈、生日。

  【临场技巧】

  【弄清语境】

  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正确使用词语,就要分析语言情境,要综合考虑语句中包括所指对象、使用范围在内的各种情境因素,选择正确的词语。文章的字、词、句、段、篇是浑然一体的。所谓“词不离句”就是这个道理。

  例: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________(截止/ 截至)九月中旬,已完成全年施工计划的90%。

  “截止”是指到某期限停止,期限后的情况不予考虑;“截至”是指截止到某时间,时间后的事以后再说。从句子语境看,只统计到一定的时间的进度,建设将来还会继续进行,因此选“截至”。

  【辨别词义】

  高考试题大多选取近义词来实现考查,近义词又大多具有相同语素,因此,辨析两词的相异语素就成了关键。做题时我们要了解词义的细微差别,然后结合句意,进行选择。

  例如:很多耳聋出现,都跟________(乱用/ 滥用)抗生素有关。

  辨析两词的相异语素:“乱”为“胡乱”之意;“滥”是“过度,没有限制”的意思。例句中耳聋是由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的,所以应用“滥用”。“滥用”指“无限制地使用,不必用也用,不该用也用”。

  【筛选排除】

  比较难以确定对错的选项,尤其是那些同义词,根本无法从词义上加以辨析,这时采用排除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所谓排除法,就是将最容易辨析的选项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以至选出正确答案。

  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的工作计划已经呈报上级有关部门,待______之后,即可付诸实施。

  ②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白衣战士郑重立下誓言:我们________,为守护患者不遗余力……

  ③这家医药公司________世界医药行业之首,是因为有三项产品连续获得国际金奖。

  a.审定 许诺 跃居   b.审订 承诺 跻身

  c.审订 许诺 跻身 d.审定 承诺 跃居

  “审定”意为“审查决定”,“审订”意为“审查修订”,句①中计划“已经呈报上级有关部门”,应该是修订过了,只要求“上级有关部门”决定,所以用“审定”,b、c两项可以排除。“许诺”、“承诺”都有“应允、答应、应承”的意思,但词义的轻重不同,前者轻后者重,句②中“郑重立下誓言”,应该用“承诺”。即便是弄不清“跻身”与“跃居”的区别,甚至不用考虑句③该选哪个词,我们用排除法就得出了正确答案为d。

  【迁移应用】

  有些近义词没有相同或相异的语素,而词语本身的意义、功用又辨析不清,那就把所辨析的词语放入日常习惯用语中,通过另造句子的方法来进行比照辨别,区分出异同,选出正确项。

  例:他________(犹豫/迟疑)不决,伫立在风中,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迟疑”“犹豫”都有“一下子不能判定”义,“迟疑不决”“犹豫不决”都搭配正确。到底选哪一个,只有放到具体语境中体味其差异。“我请他帮助,他迟疑了一下,还是跟我走了。”“我请他帮忙,他犹豫了一下,同意了。”可以看出“迟疑”常就行动而言,“犹豫”常就态度而言,因此应选“犹豫”

  课后拓展案

  1.(•南宁调研)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肇事方面对原油泄漏前的种种征兆,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结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再次证明曲突徙薪远胜于亡羊补牢。

  b.总理10月3日在希腊议会发表演讲时指出,中欧关系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双方在互为发展的进程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

  c.日本首相是世界上更换最频繁的,长则一年,短则一个月,这些人在政坛上的昙花一现使日本的对外政策缺乏延续性,让很多国家感到无所适从。

  d.如何使全球经济复苏,欧美在会前的态度可谓南辕北辙;美国希望欧盟主要经济体扩大经济刺激规模,欧盟则认为制定严格的金融监管体系更为重要。

  2.(•揭阳摸底)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吴冠中的画是中西融合的成功范例。他的《长江三峡》和《大巴山中》等作品,把油彩和水墨处理得天衣无缝,既有油画的品性,又有国画的气色。

  b.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这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类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

  c.庞龙等人的一夜成名刺激了网络歌手。顿时歌坛泥沙俱下,有的网络歌曲低俗不堪,有的废话连篇,有的语无伦次,有的淫言秽语。

  d.从贪官的人生轨迹中可以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一种类似的堕落“模式”:最初的私欲膨胀,中途利令智昏而贪赃枉法,最后“回归”难求。

  3.(•聊城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人要是有一颗像草木一样“不怨寒暑移”的心,就不会抱怨天气变化、寒暑交替,遇事就会处变不惊,安之若素。

  b.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了一场特大火灾,一座装修豪华的五星级酒店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这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c.在一次新生欢迎仪式上,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七月流火,天气虽然炎热,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d.去年美国国内航班,平均每天大约有一万件行李丢失,航空公司对此的解释是,惨淡经营,人手不足。

  4.(•贵阳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11月27日,随着山大正式通过官方公告确认加入“XX年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考”,两大自主招生联考联盟也相继颁布招考时间安排。

  b.朝韩炮击事件恶化了朝鲜半岛的安全态势。目前,两国边境数千门大炮对峙,前方局势紧张,双方摆足了枕戈待旦的架势。

  c.政府拆迁凭借的是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条例》,而各省据此条例制定了拆迁细则,上下其手,强化了政府在私产权让渡上的强势地位。

  d.影视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虽为舆论所不耻,但身为公众人物的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轻易找到借口,开脱责任。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进入高三以来,张三同学晚上总是连续学习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左右,节假日也从不休息娱乐,其精神可嘉,其做法则不足为训。

  b.做人要正派,你这样到处刺探他人隐私是不道德的,古人不是也说过要目不窥园吗?

  c.名人出书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书不仅内容空洞,而且错别字也连篇累牍,简直让人倒胃口。

  d.在秋季运动会的长跑项目中,李刚一马当先,把其他选手远远抛在后面,同学们都拍手称快,为他加油。

正确使用词语 第8篇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

  语文复习攻略

  基础知识对策(四)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一、近年高考试题分析实词是词语部分高考考查的重点,因为就像建筑材料一样,没有它,就不会有高楼大厦,有了它,才有可能构建起语言宫殿。所以,高考将它轮空的可能性很小,一般年年都会考。XX年,全国ⅰ、ⅱ卷虽然都没有考,但省市试卷多有涉及。如【江西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 干部队伍 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       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a.年轻   以至   踌躇满志 b.年青   以致   踌躇满志c.年轻   以致   自鸣得意 d.年青   以至   自鸣得意【解析】:①句考查的就是实词,应选“年轻”。“年轻”指人的岁数不大,有相比较而言之义:如“他很年轻。我比他年轻。领导班子年轻化”;而“年青”则为处于青年时期,不合语境。②句考查虚词,应选“以至”。“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表示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而“以致”是“因而导致”的意思,后面接的往往是不好的结果。③句考查成语,“踌躇满志”是中性词,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而“自鸣得意”是贬义词,自以为了不起。【答案】a【山东卷】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中药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其药效一般比较缓和。b、虽然平时工作很忙碌,但只要有时间,我就整顿家务,让家里变得洁净、整齐、漂亮。c、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花海中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神气十足。d、诗评家所谓“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跟白居易“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是不同的,饥寒让杜甫刻骨铭心,所以他写出的诗句更加深刻感人。【解析】其中a、b两项考查的是实词。a中“药效”和“缓和”不搭配,应用“缓慢”。b中“整顿”和“家务”也不搭配,“家务”是“家庭事务”,自然不能整顿。只能“操持家务”。c中“神气十足” 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带有傲慢的神气,而语境是“神定气闲”。【答案】d又如:XX年全国卷考查了“莅临、亲临,计划、规划”等动词、名词。XX年北京卷考查了“审定、审订,许诺、承诺,谋取、牟取”等动词。XX年全国卷考查了“毕竟、究竟,沿用、采用,鉴别、鉴赏”等副词、动词。XX年北京春季高考卷考查了“品味、品评,体味、体验,珍爱、珍惜”等动词。XX年全国卷(ⅰ)考查了“制定、制订,振奋、震撼,推迟、延迟”等动词。从上面考查的内容看,主要是双音节近义实词,其中以动词为主,其次是名词、形容词;有时候将实词、虚词综合起来考查。分析之后,可以看出,难点是辨析词义。 二、辨析近义词的方法(一)、从意义方面辨析。 1.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如:“边疆”的范围广,指靠近国界的领土,例如:我在祖国边疆放哨站岗;“边境”的范围窄,只指靠近边界线的地方,例如:战士们每天都要到边境线上巡逻。再如:“局面”的时间跨度大,指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例如:改革开放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场面”指具体时间内、一定场合下,人物生活、活动的情景,例如:“伊人”公司开业的场面十分壮观。 2.词义的轻重不同。如:“处罚”词义轻,指一般的处理、惩治,例如: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人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惩罚”词义重,指严厉的处罚,例如:无论是谁,犯了罪都要受到惩罚。再如:“批评”词义轻,一般指犯了错误之后所受到的责备,例如:对于那些口是心非的同志,我们要批评、教育他们;“批判”词义重,往往指对严重的思想、言论、行为上的错误作出批评、谴责。例如:对所有非无产阶级思想,我们都要迎头痛击,加以批判。 3.个体概念与集体概念不同。如:“河、信、树”是个体概念,而“河流、信件、树木”则是集体概念。我们可以说“这条河蜿蜒向东流去;我在邮箱里发现了一封信;岸边一棵树斜倾着身子”,而不能说“这条河流蜿蜒向东流去;我在邮箱里发现了一封信件;岸边一棵树木斜倾着身子”。 (二)、从色彩方面辨析。 1.词的感情色彩不同。如:“赞扬”是褒义词,例如:魏青刚的革命英雄主义行为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吹捧”是贬义词,例如:一些人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目的说成是“实现大东亚共荣”,极尽无耻吹捧之能事。再如:“成果”是褒义词,例如:他在科技发明上成果不菲;“结果”为中性词,例如:学习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可想而知;“后果”是贬义词,例如:新闻批评要中肯,要真实,不可信口雌黄,否则,后果自负。 2.词的语体色彩不同。如“惦记”为口语,例如:李大娘说:“他整天就惦记着钱!”;“思念”是书面语,例如:蒋兴哥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妻子王三巧儿。再如:“吓唬”是口语,例如:你别吓唬,我可浑身是胆。“恫吓”是书面语,例如:鲁迅是不齿于敌人的恫吓的。 3.词的谦敬色彩不同。如:“全力”用于自己帮助别人,例如:你如果有困难,我将全力帮助你;“鼎力”用于感谢别人帮助自己,例如:因为您鼎力襄助,使我度过难关。再如:“请教”是说自己向别人咨询问题,例如:昨天晚上,学生向您请教问题,您态度非常谦虚;“雅教”是说别人对自己的教导,例如:呈上拙作,恳请雅教。 (三)、从用法方面辨析。 1.词的搭配对象不同。如:“交流”的对象多是抽象的“心得、思想”等,例如:今天晚上如果有空,我俩就土地分配问题交流一下看法;“交换”的对象多是具体的“物资、货币”等,例如:未有货币之前,古人就是拿自己拥有的东西到“集市”上相互交换。再如:“改进”涉及的对象多是工作、方法、技术等,例如: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改进我们的生产技术,也曾付出过高昂的代价;“改善”涉及的对象多是关系、条件、生活等,例如: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是共产党人倡导革命的根本目的。 2.词性与句法功能不同。如:“阻碍”是动词,做谓语,可以支配宾语,例如: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正在以一种看不见的力量阻碍着我们事业的进步;“障碍”是名词,多作宾语,例如:为中华民族发展计,我们要全力以赴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再如:“突然”是形容词,可以作谓语、定语、宾语,例如:情况突然,突然事变,感到突然;“猛然”是副词,只作状语,例如:她猛然转过身来,怒视着甫志高。 三、备考、作题思路(一)、正确理解。如:“杀青”一词的意思是指①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筒用火烤干;后来泛指写定著作。例如:他计划用五年写成的长篇小说,现已提前两年杀青。②绿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把摘下的嫩叶加高温,破坏其中的酵素,抑制发酵,使茶叶保持固有的绿色,同时减少叶中水分,使叶子变软,便于进一步加工。例如:此次杀青做得好,茶叶叶片仍然莹莹如碧。再如:“品位”多指品级、官阶或物品质量,名词,可以做主语或宾语,例如:山集镇这次民俗文化节的节目品位太低;“品味”指品尝滋味,动词,作谓语,可以支配宾语,例如:酒专家品味过这一批白酒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也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名词,多作主语,例如:因为梅雨期间未存放好,这批茶叶的品味受到很大影响。要做到正确理解,就必须“勤读、勤查、勤积累”,此之谓“三勤”。(二)、求同辨异。“异”就是一个词中不相同的语素。如:“激奋”与“激愤”,区别在“奋”和“愤”字上,“激奋”是激动振奋的意思,例如:他的讲话很能让人精神激奋;“激愤”是激动而愤怒的意思,例如: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引得全国群情激愤。再如:“起用”和“启用”,区别在“起”和“启”字上,“起用”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也指提拔使用,对象多是人,例如:为了增强队伍活力,应该大胆起用一批年轻干部;“启用”指开始使用,对象多为物,例如:青藏铁路已建成启用。又如:“开辟”与“开拓”,区别在“辟”和“拓”字上,“开辟”指打开道路或开拓发展,主要针对从无到有这一情况而言的,例如:工农红军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拓”指开辟、扩展,主要针对已经有而要扩大、拓宽这种情况来说的,例如:我们要沿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出来的道路,开拓前进。四如:“终止”与“中止”,区别在“终”和“中”字上,“终止”指事情结束,完全停止,例如:这一年的体育比赛到此终止了;“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例如:篮球体育比赛进行到一半就中止了。(三)、分析语境。对语言环境,不能仅看为静态的,要作动态的分析。如:“漂亮”在不同的语境中,其意义、词性、感情色彩均不同,例如:①她很漂亮;②他一个漂亮的动作,球就进了网;③阿q的小辫子不时摆几摆,简直漂亮极了。其中①为“好看、美观”;②为“出色”;③为“好看”,但含贬义。所以,分析语境就是要对一个句子(或一段话)的语义范围、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谦敬色彩、搭配、词性、句子成分等,作出全面的动态分析。如:1999年高考题,“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篡改、窜改)”这个句子,宾语是“历史”,空缺出应为谓语,动词,从“妄图”看,是一个贬义色彩的语境,据此选“篡改”,因为“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是贬义词;而“窜改”指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是中性词。再如:XX年高考题,“xx公司已被我们收购,大家要抓紧时间做好 和管理工作。(接收、接洽)”这句话,从“已被我们收购”考虑,应该用“接收”,它有三个意思:①收受;②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③接纳;而“接洽”则是跟人联系,洽谈有关事项,用“接洽”不合“已”“收购”这一语境。(四)、比较排除。作题时,选用的词与语言环境一定要做到“意义有联系,情境相一致,功能很恰当”。如:1999年高考题,“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祛除、驱除)”“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惧或迷信人所谓邪祟等),“驱除”指赶走、除掉。从句子看,宾语是“疾病”,而且是“端午节”的“习俗”,空缺处应填动词,谓语,所以用“祛除”。再如:XX年北京高考题,“必须坚决打击不法商人制假贩假 暴利的犯罪行为。(牟取、谋取)”“牟取”意思是谋取(名利),贬义词,而“谋取”意思是设法取得,中性词。从语境看,“不法商人制假泛假”是贬义,“暴利”是利益,所以,应该用“牟取”。又如:XX年高考题,“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退化、蜕化)”“退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而“蜕化”本义指虫类蜕皮,比喻人腐化堕落。从句子看,“白山羊绒”是物质,所以应该用“退化”。要想正确地运用实词,首先,非得积累大量的实词并准确掌握它们的意义不可,这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想把实词全部运用得正确只能是空中楼阁;其次,要善于运用一定的方法去作必要的分析,既能够对词义加以辨析,又能够对语境的各方面加以分析,并做到透彻明白。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好了,才能把实词运用得好。

正确使用词语 第9篇

  第二编 第一部分 第四章

  1.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我热切地希望我们语言工作者跟社会上有关方面的人士共同努力,根据我国的特点和________,编写出一套现代汉语的礼仪模式教材。

  ②考生在考试时遇到拿不准的题目,不要紧张,要冷静思考,仔细________,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道路交通好了,公交车周转率提高了,旅游环境、旅游出行得到了充分________。这一切,是杭州市民本着开放的精神,把景区让给外地游客所带来的效应。

  a.风俗 琢磨 保证    b.习俗 捉摸 保障

  c.风俗 捉摸 保证 d.习俗 琢磨 保障

  【解析】 “风俗”“习俗”都有表示“社会性的行为或生活习惯”的意思。“风俗”偏重于长期沿袭下来的风尚、礼节等,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稳定性,一般不用于贬义;“习俗”偏重于社会习惯、民俗习惯,中性词,运用范围较窄。“捉摸”,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琢磨”,指反复的思索考虑。“保证”担保做到或确保既定的要求和标准,不打折扣;“保障”,指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

  【答案】 d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无意间,有一种隐隐心动的心绪却似乎依然________心头,不曾随南燕归去。

  ②她在居委会又哭又闹,要与丈夫离婚。让她上法院解决问题,她又找借口________不去。

  ③我们的同胞已身在疆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________呢?

  ④没有人比我更________刚刚在会议上发言的先生们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

  a.缭绕 推托 作壁上观 佩服

  b.萦绕 推托 袖手旁观 钦佩

  c.萦绕 推脱 作壁上观 钦佩

  d.缭绕 推脱 袖手旁观 佩服

  【解析】 “萦绕”着重于盘旋往复,多用于音响、情绪、念头等抽象活动,也用于声音;“缭绕”着重于回环旋转,一般用于云雾、烟气等具体物体,也可用于声音;此处语境是“心绪”,应选“萦绕”。“推托”是借故拒绝,“推脱”仅指推卸,本句说她找借口,自然选前者。“袖手旁观”喻指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作壁上观”是说人家交战,自己作为第三方,站在营垒上观看,而本句说的是自己一方,故选前者。“钦佩”是敬重佩服,“佩服”是感到可敬而心服,前者语意重,文中选前者更合适。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罗纳尔多与梅西个人表现也极为出色,但与荣膺XX年欧洲金球奖的卡卡相比,在球队________上稍逊一筹。

  ②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成功举行,双方就宏观经济政策、节能环保、贸易投资以及地区和国际经济问题________地交换了意见。

  ③台元纺织股份公司在德城区投资的元茂服装项目,是________全省最大的台资项目,项目实际投资达1亿美元。

  a.荣誉 坦率 日前  b.名誉 坦率 目前

  c.名誉 坦诚 日前 d.荣誉 坦诚 目前

  【解析】 “荣誉”光荣的名誉;“名誉”名声。“坦率”直率;“坦诚”坦率诚恳。“日前”几天前;“目前”说话的当时。

  【答案】 d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实词,恰当的一组是

  (  )

  ①9月10日夜间,两座“光塔”________了巴黎夜空,法国当局称,他们想借助这两座形似世贸双塔的巨大光束,向“9•11”受害者致敬。

  ②我读过的书以及别人读给我听的书,已经变成一座伟大光明的灯塔,向我________出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最深泉源。

  ③为减少恐怖分子作案的机会,巴黎市政府决定用透明塑料袋代替金属垃圾箱和硬塑料垃圾箱,袋里的东西外面看得很清楚,看上去很不________。

  ④吴先生的画作《鸡》,爪形、爪动态准确到位,用笔果断,炭笔画出了国画笔法________松秀之意韵,其构图之大胆奇特,尤其令人过目难忘。

  a.照亮  揭示  雅观  灵动

  b.照耀  提示  文雅  优美

  c.照耀  揭示  文雅  灵动

  d.照亮  提示  雅观  优美

  【解析】 “照亮”后面一般跟“了”,侧重于“亮”;而“照耀”后一般跟“着”,侧重于“照”。“揭示”意思是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的事物,而“提示”是指把对方没有想到或想不到的提出来,引起对方注意。“文雅”是指言谈、举止温和有礼貌;“雅观”指装束打扮、举动优雅美观。“灵动”指活灵活现,有意味,而“优美”在意味上就差了一层。

  【答案】 a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为配合新版护照的启用,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日前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中国公民申领护照出国将更加________。

  ②为了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规范建委行政审批行为,建委民工委决定将对建设工程全程办事代理过程和效能实施________。

  ③由文化局、教育局联合举办的艺术展极大地活跃了当地的文化生活,________,有数十万人参加了相关活动。

  a.简洁 监察 期间 b.简捷 检察 期间

  c.简洁 检察 其间 d.简捷 监察 其间

  【解析】  “简洁”是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指直截了当,简便快捷。“监察”是指监督各级国家机关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并检举违法失职的机关或工作人员,偏重于监督、检举;“检察”特指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依法定程序进行的法律监督活动,偏重于审查。“期间”是指某个时期里面,不能单用;“其间”是指某一段时间,一般是单用。

  【答案】 d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座________渤海的小城,因为地理位置优越而成为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

  ②荣耀与羞辱之下,心灵始而防范,继而________,终至孤单。心灵于是呻吟,同时也在呼唤。

  ③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证券监管机构的某些强制执行________,亟须加以规范。

  ④________gps能大大优化公交营运管理,南京公交总公司还加快了“上星”工程的进度,争取年内“上星”公交车达到1 000辆。

  a.濒临  疏离  权限  鉴于

  b.毗邻  疏远  权限  鉴于

  c.毗邻  疏离  权利  出于

  d.濒临  疏远  权利  出于

  【解析】 “濒临”紧接、临近。“毗邻”指(地方)毗连。“疏离”比“疏远”程度更甚,即与后面的“孤单”相照应。“权限”指职权范围,“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根据语境和搭配,应选“权限”。“鉴于”表示看到,考虑到。“出于”表示来源于或从某种立场态度出发。

  【答案】 a

  7.填入横线上最合适的一组词语是

  (  )

  ①古代dna的研究,将________生命进化的奥秘和古今生物的联系。

  ②待到________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

  ③中国古代先贤以其强烈的人文关怀写下大量精彩深刻的策论警语,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智慧,________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a.揭示 苟安 积淀 b.揭露 苟安 积聚

  c.揭示 偏安 积聚 d.揭露 偏安 积淀

  【解析】 “揭示”指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的事物。如“揭示客观规律”。“揭露”是使隐蔽的事物显露。如“揭露矛盾”“揭露问题的本质”“阴谋被揭露出来”。“苟安”指只顾眼前,暂且偷安。“偏安”指封建王朝失去国家的中心地带而苟安于仅存的部分领土。“积淀”是积累沉淀。“积聚”即积累。

  【答案】 c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奥运会金牌选手纷纷________新浪网,与网友畅谈在北京参加比赛的感受。

  ②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的,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________而记录下来的,因而叫做“志”。

  ③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______,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停止,感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也迟钝了。

  a.做客 搜集 征候 b.作客 收集 征候

  c.做客 收集 症候 d.作客 搜集 症候

  【解析】 “作客”,寄居在别处;“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搜集”和“收集”同是动词,两者都有“聚集在一起”的意思,但“搜集”有“到处寻找”之意。②句语境中含有“到处寻找”的过程,故选“搜集”。“征候”,指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症候”,指疾病或症状。③句从语境看、应该是指一种心理迹象,故应用“征候”。

  【答案】 a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二环路重新修复时,选定前门大街为防裂________区,为北京市区道路的维修提供新的数据。

  ②国际互联网传递世界的最新信息,它________了各国文化,使愈来愈多的人相互了解。

  ③汶川地震给当地百姓带来巨大的损失,________最紧要的问题是保住生命,重建家园。

  ④虽然谁都没有见过凤凰,但人人都把凤凰视为一种吉祥鸟,传说这种鸟只有在________时才出现。

  a.试验  沟通  现实  盛世

  b.实验  沟通  现时  盛世

  c.试验  勾通  现实  盛事

  d.实验  勾通  现时  盛事

  【解析】 “试验”与“实验”的词义侧重点不同。“试验”指的是工作活动正式开始前的尝试;“实验”则是用实际操作检验某些理论的正确性,①句应选“实验”。“勾通”,是勾结连通,贬义词;“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性词。据句意,②句不应该用贬义词,故应选“沟通”。“现实”与“理想”相对;“现时”,即“当前”。③句应选“现时”。“盛世”,兴盛的时代;“盛事”,盛大的事情。显然④句应选“盛世”。

  【答案】 b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12月30日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到山东曲阜参访孔庙,引起中外媒体高度关注。专家认为,福田此举意在寻找中日共同的文化纽带,表达加强两国文化交流的________。

  ②党的xx大报告明确提出,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________就业。

  ③人的体质需要锻炼,生产劳动就是很好的锻炼,________不管是在野外,________在厂房里劳动,都是对脑力劳动的一种调剂。

  a.意愿  拉动  可是/或者

  b.意向  拉动  因为/还是

  c.意愿  带动  因为/还是

  d.意向  带动  可是/或者

  【解析】 ①句“意愿”愿望,心愿。“意向”意图,打算。用“意愿”更能强调福田表达加强交流的心愿。②句“拉动”强调外力作用。带动:强调内在的影响。用“带动”合适。③句分句的关系是前因后果,所以要选“因为”,“是”与“还是”呼应。

  【答案】 c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正在朝鲜访问的xx28 下午与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金正日举行了会谈,就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地区问题深入________了意见。

  ②到明年6月,从鞍钢曙光医院到南沙河长2 300多米的鞍山市区最长的排水明渠改造工程将结束,熏了两岸群众几十年的“龙须沟”将被________。

  ③分析人士指出,正是________“其成就获得亚洲各国很高评价”的认识,韩国这次在东亚峰会前争夺主导权的动作很多,________显得很有信心。

  a.交流 治服 鉴于/所以   b.交换 制服 鉴于/而且

  c.交流 制服 基于/所以 d.交换 治服 基于/而且

  【解析】  “交换”是指双方把自己的物品、人员等传递或给予对方;“交流”指的是互相沟通,彼此传授,用在外交方面的多是“交换”。“制服”是“用强力压制或压倒使之驯服”的意思;“治服”是指治理、整治,使之服从,现在多用于兴修水利、改造山河等方面。“基于”主要表根据、依据;“鉴于”含有察觉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经验教训的事。

  【答案】 d

  12.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我________爱祖国的山河大地,________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也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②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充满着生机!青青的草色,一直________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

  ③这幢小屋也________了自己的艰难岁月,有很长一段时间,谁也记不得什么人曾经在这里出生。

  a.不仅/就是 绵延 度过 b.虽然/但是 延续 度过

  c.不仅/就是 延续 渡过 d.虽然/但是 绵延 渡过

  【解析】 ①句分句间不形成转折关系。②句“绵延”强调延续不断;“延续”强调按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根据语境用“绵延”合适。③句“度过”主要指时间;“渡过”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主要指渡水。这里指时间,显然用“度过”。

  【答案】 a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每天入睡前读一篇短篇小说, ________三五分钟,或者被感动,或者会心一笑,或者怅怅然,如有骨鲠在喉。________读出这样的味道,说明这短暂的阅读时间都没有浪费,培养这样的习惯,使一天的生活始于平庸而________于辉煌,多么好!

  a.体味 一旦 终止  b.玩味 如果 终止

  c.体味 如果 中止 d.玩味 一旦 中止

  【解析】 “体味”指体会品味;“玩味”是反复琢磨,仔细品味。“一旦”表示忽然有一天或假如有一天;“如果”假设连词。“中止”指事情进行中因故停止;“终止”指事情终了或结束后停止。

  【答案】 b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在具有悠久文明________迅速发展的北京举办XX年奥运会,无论对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积极意义。

  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至今________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吸烟等因素有关。

  ③人们________要对质量、花色进行挑选,还要追求品牌和时尚,体现个性与修养,服装业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时尚产业。

  a.并且 尚 不但 b.并且 尚且 不单

  c.而且 尚且 不单 d.而且 尚 不但

  【解析】 “并且”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之间。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而且”表示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等跟它呼应;“尚”是“还”的意思,“尚且”则是表递进关系的连词;“不单”多表并列关系,“不但”表递进关系。

  【答案】 a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王晓华的外语能力和公关能力很强,被学校________到国际交流处负责外籍教师的引进和管理工作。

  ②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播出后,众多专家的精彩演讲,使广大电视观众进一步________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市区二手房基本上是小户型的单元房,________是面积在六七十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房,________三五十平方米的一室一厅房在交易中引领市场风骚。

  a.委任 领略 甚至/尤其

  b.委派 领悟 尤其/甚至

  c.委派 领略 尤其/甚至

  d.委任 领悟 甚至/尤其

  【解析】 “委派”指派人担任职务或完成某项任务;“委任”指派人担任职务。①句,王晓华是被指令完成某项任务,故用“委派”。“领悟”意为领会,理解;“领略”指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尤其”,副词,表示更进一步;“甚至”,连词,强调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答案】 c

  16.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如果我们不把主要精力用于开发具有实际用途的科学知识,而仍然________于审美文化的民族传统,其结果是有害无益的。

  ②科研部门与生产单位经常________情况,才能及时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③领导干部不能把自己的________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否则会犯错误。

  ④经过深入的农村调查,________他整理材料,写了一篇很切合实际的有关农民问题的调查报告。

  ⑤近几年来,吉林省白城市加强了湿地的保护,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________丹顶鹤又在那里大量繁衍。

  a.沉溺 沟通 片段 而后 从而

  b.沉醉 勾通 片段 然后 进而

  c.沉醉 勾通 片断 而后 进而

  d.沉溺 沟通 片断 然后 从而

  【解析】 ①“沉溺”指深深地陷入某种境地;“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或沉浸在某种事物当中。②“沟通”是使两方能通连;“勾通”是暗中串通、勾结。③“片段”是当中的一段,多指文章、小说、戏曲、生活、经历等,“片断”即零碎,不完整。④“而后”有“然后”的意思,不能用于主语前,“然后”可用于主语前。⑤“从而”表示紧跟着上面的动作去做;表示上下句间有条件关系或因果关系;“进而”只表示“进一步”的意思,跟上文没有条件或因果关系。

  【答案】 d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在本次服装节的模特表演赛中,她风光________,魅力四射。

  ②据美味思副食公司总裁________,他们准备诉诸法律,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③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并没有________渲染,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双方互访,促进了关系的缓和并进而走向合作。

  ④打着民主旗号搞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________是对台海地区______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的巨大威胁。

  a.十足 泄漏 大肆 更/和

  b.实足 透露 大事 也/乃至

  c.实足 泄漏 大肆 更/和

  d.十足 透露 大事 也/乃至

  【解析】 ①“十足”是纯净的,十分充足之意,常跟信心、干劲、神气等搭配;“实足”指确实足数的,实实在在的,侧重于没有虚假,常跟年龄、分量及数目等搭配。②“泄漏”指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透露”指泄漏或显露,常跟消息、意思等搭配。③“大肆”指毫无顾忌,多指做坏事;“大事”指大力从事。④“更”是表示程度上又加深了一层或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也”是表示并列。“和”,连词,意为“跟”“与”;“乃至”,甚至,表示更进一层。

  【答案】 d

  18.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________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②谁想要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________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徒劳无功,而且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进精神危机。

  ③传统________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________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

  a.变幻 阻挡 不是/甚至  b.变换 阻挡 不但/而且

  c.变幻 阻挠 不但/而且 d.变换 阻挠 不是/甚至

  【解析】 ①“变换”与“变幻”都是动词,都有变化之意。不同的是,“变换”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内容换成另外一种;多指具体的事物;“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多指抽象的事物。②“阻挡”与“阻挠”都有阻拦的意思,不同的是表达的程度有轻重之分。“阻挡”侧重在“挡”,所用方式比较单一,程度比“阻挠”轻一些;“阻挠”侧重在“挠”,有扰乱的意思,程度比“阻挡”要重一些。③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由第二个分句中的“也不是……”可知,第一条横线处应选“不是”,而不能选“不但”;第二条横线如果选“而且”,句间关系虽然合理,但不合乎语言习惯,因此应该选“甚至”。

  【答案】 a

  19.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要说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而被退回来的靴子,那______是不可想像的。

  ②我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感觉,________他的心里把我看成对他存坏意的一分子。

  ③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________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________我害怕得糊涂了。

  a.似乎 以为 才/可是   b.似乎 以致 就/可是

  c.确乎 以为 才/而是 d.确乎 以致 就/而是

  【解析】 ①推断靴子不会被人退回,用于表示推测的语气,此处用“似乎”而不能用表肯定语气的“确乎”。②“以为”是认为的意思,事实上不一定是;“以致”是连词,用在下半句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此处用“以为”。③“才”表示明白的晚,“就”说明及时,此处表示悔恨,感到晚,应用“才”;此处用表示转折的词“可是”而非表示并列的词“而是”。

  【答案】 a

正确使用词语 第10篇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

  语文复习攻略

  基础知识对策(五)

  正确使用词语(虚词)虚词是语言结构关系中不可或缺的词语,它是搭建语言关系的桥梁,让词语与词语、句子与句子很有逻辑地组合起来,形成合乎语法规则的语段,从而鲜明而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以,高考考查语言部件——词语,就不能不涉及到虚词。实际是,近年来,高考语文卷确实也考查了许多虚词。例如: 【江西卷】第三题中考查的“以至、以致”就属于虚词。“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表示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而“以致”是“因而导致”的意思,后面接的往往是不好的结果。(在基础知识对策(四)“正确使用词语(实词)”中也作过分析)又如:1998年,考查了“虽然、而、却、即使、也”等五个虚词,主要是连词;1999年,考查了“再、尽管、得以、进而”等四个虚词,其中有副词、连词、助词;XX年,考查了“一再、稍微、常常、往往、多少”等五个虚词,主要是副词;XX年,考查了“莅临、亲临、计划、规划、不是、而是、不仅是、而且是”等八个词语,前四个为实词,后四个为虚词。从以上分析可知,虚词的考查重在连词、副词、助词、介词。 虚词题的作题思路概括为八句话: 区别词性,归纳整理;弄清意义,掌握用法;分析语境,辨明关系;比较排除,确定选项。也可概括为“积累、析用、解境、定案”四个词语。如: ①. 一整天了,水都没喝一口。②. 这一定又因为我是一个女同志的缘故。(茹志鹃《百合花》)③. 飞机虽然脱险了,但秦岭仍然难以飞越,我们只好又返回西安。(《一次难忘的航行》)④. 与其来种荆棘,不如留下一片白地,让别的好园丁来种可以永久观赏的佳花。(鲁迅《再论重译》)例①的“都”是“甚至”的意思,副词,“一整天”和“水……没喝一口”对举,强调辛苦。例②中的“因为”是介词,从意义上讲,它仅表示目的或原因,而不表示动作、行为等,从语法功能上讲,它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必须跟别的词语组成介宾短语,一起充当谓语的修饰成分,与谓语一块回答问题。例③中的“虽然……但……”连接两个分句,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脱险”与“秦岭仍然难以飞越”对举,意义不一致。例④“与其……不如……” 连词,表示选择停当,否定“来种荆棘”,肯定“留下一片白地”。作好虚词题的基本思路如下:一、积累——区别词性,归纳整理。如“尤其、非常、异常、万分、十分、分外、格外、过于、更加、特别、比较、稍微”等这一组词,不仅要知道他们是副词,而且要明白,他们是表示程度的副词,且语气上有轻重之分。结合语言环境,有区别地使用。如:在请客这件事上,他过于讲究,甚至连青菜、豆腐这一类的素菜也要做出形来。这句话中,“过于”一词用得恰当。它是一个表程度的副词,往往表示在某件事上或某一方面行为程度上过当,含有贬斥的意味。在这个句子中,后面“甚至连青菜、豆腐这一类的素菜也要做出形来”这个分句包含着对“他”“请客”“讲究”的微讽,“过于”是符合语境义的要求的,所以恰当。二、析用——弄清意义,掌握用法。如“再、又、还、一再、屡次、再三、常常、时常、往往、每每”等词语是副词,都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与类同。但其中有些相近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又多不相同。就像“再”和“又”,在现代汉语中都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但“再”表示虽然有所计划,动作、行为却并未发生,是未来时态,如:今年他去了北京,打算明年再去一趟北京。“又”则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是过去时态,如本来他已去过北京,没有想到,今年他又去了一趟北京。“常常”和“往往”,都表示动作行为经常如此。但有区别。“常常”指动作行为重复的次数多,不一定有规律性或推论性质;而“往往”通常情况下表示一般怎样或可能怎样,常带有规律性或推论性质,时间跨度相对大一些。如:他常常去新疆的乌鲁木齐。他往往坐飞机去新疆的乌鲁木齐。三、解境——分析语境,辨明关系。“分析语境”就是对所给语言的内容意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气轻重、词语搭配、分句关系作出正确的分析,以此来调动词语,准确运用。如1.药 可以治病, 过量也会产生副作用。2.他说一口北京话, 他不是北京人。3.大人 坚持不了, 小孩呢!例句1中,“药”“可以治病”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而“过量也会产生副作用”确为实情;上下两个分句对举,上一分句让一步,肯定“药”的作用,下一分句变换角度,再指出“药”的危害,内容意义并不一致,构成让步转折,所以,应该使用“固然……但……”。例句2内容意义并不一致的情况更为明显,但又不能用“可是、但是、然而、却”这一类的转折连词,因为“他不是北京人”是实际情况,所以,要用一个推定实际情况而又能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那就是“其实”。例3中,“大人”“坚持不了”与“小孩呢”构成程度递减关系,应该使用“……尚且……何况……。四、定案——比较排除,确定选项。即在分析语境的基础上,比较使用哪一个词语最准确,将不准确的词语排除,随之排除有关的选项,最终确定答案。如: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中美关系 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②. 你比他只是 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③. 这几天我 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a.一再 多少 往往;b. 再三 多少 常常;c.一再 稍微 常常;d.再三 稍微 往往;在这一题中,“一再”的意思是一次又一次,表示情况反复出现,有强调语气;“再三”的意思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不表强调。①句旨在强调关系“动荡”这一情况反复出现,所以应选“一再”,这样就可以排除b、d两项。“多少”的意思是或多或少;“稍微”表示数量不大或程度不深。②句中的“两人不相上下”,语意表示差距非常小,几乎没有,所以选“稍微”比较恰当。据此可以将a项排除。那么,答案就是c项。根据前面对“往往”和“常常”的分析,可以看到,“莫名其妙”表示情况出乎意料,不带有规律性或推论性质,所以选用“常常”比较恰当。【答案】c要使虚词使用正确,就要培养好的语感,而好的语感是要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和对语法非常娴熟的基础之上。因此,能否正确使用虚词,一定要不断阅读并熟悉语法,以培养起良好的语感,进而掌握虚词的用法。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李镇西讲 教案(精简2篇)

李镇西讲 教案(通用2篇)李镇西讲 教案 第1篇  听李老师讲课:  (错漏较多,敬请原谅)  时间:2004年9月6日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备课笔记(精简7篇)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备课笔记(通用7篇)《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备课笔记 第1篇  中学语文  汪南松 

《山居秋暝》课案教案(精简16篇)

《山居秋暝》课案教案(精选16篇)《山居秋暝》课案教案 第1篇  郫县一中 李国栋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推敲诗意

《阿房宫赋》·学案(精简12篇)

《阿房宫赋》·学案(精选12篇)《阿房宫赋》·学案 第1篇  《阿房宫赋》·学案  学习目的  一、了解杜牧赋体散文的比

《药》教案(精简13篇)

《药》教案(精选13篇)《药》教案 第1篇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从情节结构、主旨等方面探究鉴赏《药》;  二、教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