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精选16篇)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第1篇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欣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明晓想象在艺术欣赏中的重要作用。
2. 运用作者所阐发的诗歌欣赏的方法进行诗歌鉴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请同学欣赏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谈谈自己对诗境的感受。
然后介绍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词话》中对这首诗的评价:“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映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请同学讨论杨慎的观点。
师:杨慎一改,索然无味,原诗“千里”“四百八十寺”并非实指,这些超越时空的词语,能使读者对江南的春色产生无限的遐想。而杨慎所改,确实符合事实,但所失太实,缺乏想象,也就缺少了一种意境、美感。其实诗,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是不能用科学的眼光去苛求的,我们欣赏诗,要领略诗中的意境之美,就必须调动自己的想像。
二、研读课文,理清思路
思考1:本文阐述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鉴赏诗歌,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通过想象可以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再现诗人创造的诗歌形象。
思考2:请你用五个字来概括一下想象活动。
明确:泡,找,进,猜,补。
请分析一下本文的思路。
明确:首先,作者指出,诗歌欣赏与诗歌创作是逆向的,“诗人通过想像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像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了诗人创造的形象”。读者的想像活动是诗人想像活动的再经历和再体验。这种“再创造”,主要是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作者举三个例子(《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都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步,作者针对诗歌的“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缩成精约的典型的诗歌形象”的特点,指出欣赏诗歌要把它“泡”开来,还原成繁复的生活现象——“再创造”有时是“泡”。作者以《老马》为例子说明。
第三步,作者针对诗歌含蓄、隐喻的特点,指出欣赏诗歌要善于寻找并最后判断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寻求诗句之外所包含的不尽韵味——“再创造”有时是“找”。作者举“采菊东篱下”诗句以及《祖国啊,祖国》《枫桥夜泊》三个例子说明了这一点。
第四步,作者指出“再创造”有时是“进”。读者必须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把自己的主观世界融入诗的客观世界。作者以“问君能有几多愁”为例说明。
第五步,作者针对诗歌形象极简约极丰富的特点,指出欣赏者必须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猜”,去“补充和阐发”——“再创造”有时是“猜”。作者以《口供》为例子说明。
第六,作者针对诗的语言是不连贯的、断断续续,跳跃性很大的特点,指出“再创造”有时是“补”,需要加以填补、连缀。作者举《夜雨寄北》这个例子说明了。
三、鉴赏诗歌。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参考答案:“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2.尾联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个字中。
定风波
(宋)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 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闲适、轻松、自如。
2.“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3.“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晴”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处境的好坏;官职的升降;地位的得失等。
简介:此词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由生活中的小事感触而作。词中因景生情,借自然景观谈人生哲理,语带双关,有一种迭宕不平之气隐在字里行间。
四、讨论。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古典诗歌历经时间的考验,能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师:凡是经历过时间的淘洗而流传至今的古诗,都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而我们读到它们,会使心灵获得无限的震撼。我们走进诗人的世界,我们也带入自己的情感,读古诗,使我们的情感和诗人的情感完全融为一体,也就“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华”,古诗,也就因此焕发出的生命力。
五、研究性学习:
学习本文不但要学习作者所讲的欣赏诗歌的方法,而且要学习作者研究问题的方法。作者所以能有这么丰富的见解,在于他能根据诗的特点讲欣赏,希望同学们能举一反三,对散文的欣赏、小说的欣赏、戏剧文学的欣赏或其它艺术的欣赏进行一定的研究。请每个研究小组确定研究课题,认真搜集资料,在一个月内完成研究。
教案点评:
诗歌的欣赏活动是由诗歌特点决定的。作者就是根据诗歌的特点谈欣赏要求,举了许多例子详加阐释。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紧扣住诗歌的特点,让学生理解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活动”。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可以安排在课文教学的第二课时中,主要以欣赏以下新诗为主,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所给出的欣赏方法写成提纲或欣赏文章在课堂上交流。
阅读欣赏下面两首诗
春水
一
青年人,
珍重的描写罢,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
二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附参考答案
这是冰心写的两首小诗,这两首诗十分注重寓思想于形象,讲究艺术上的含蓄,既有诗情,又有哲理。
前一首诗是劝勉青年要珍惜美好的青春,要抓紧宝贵的时间,争取对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样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作者慨叹于光阴荏苒,由此触发了情思,驰骋想象,把时间的流逝人格化,产生动态,赋予人的生命和性格,构成了艺术形象。冰心写作这一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诗,具有“欲语又停留”的特征,在艺术上形成了一种含蓄的美。诗人要青年“着笔”把什么珍重的“描写”到“书页上去呢?没有径直见底地道出,让读者自己去发掘,去领受。这“书页”上可以写的是一个人在生活与斗争中的探求,可以写的是一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的脚印,可以写的是一个人在攻关夺隘时的业绩……一言以蔽之,是一个人奋发有为的历史。那么,描写一个人的历史为什么要“珍重”呢?诗中没有说,留下来让读者去想。读者揣测,意会,忽然有所省悟,原来是要求一个人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一生。“描写”自己的历史不是靠华丽的词藻来浓妆艳抹,而是要靠实际行动来摹绘真貌。一个人的历史主要是由自己来写。每一个人只有充分利用时间的义务,而没有随便浪费时间的权利,所以诗人说“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大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的意味。
后一首诗批评目光短浅,自命清高的浮夸习气。这首诗的结构在全诗中系点晴之笔,最为精彩,最有容量。本来天地广袤无际,可是时局作于墙隅的花来说,却显得是那么狭小。“孤芳自赏”者如“墙角的花,”限制了自己的视野,恰象生活中的自吹自擂者,似井底之蛙,看不到浩翰的空间。诗的巧妙在于形写天地的小,意写见识的“浅”。蓄嘲讽之情于意中,针砭之理于言外。若是把这首诗换写成“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便看不到天地的广阔,那就显得直露无遗,不留余地,也突不出嘲讽与针砭的思想力量。
探究活动 2
如何抓住诗歌的特点鉴赏诗歌
研究方法: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如:赋、比、兴,含蓄,虚写和实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用典,象征,衬托,修辞,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等等。
(2)通过师生互动,掌握古诗鉴赏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基本方法。
基本特点:时代性,主体性,不定性。
基本规律:读懂,读通,理解,超越。
基本方法:披文人情,以义逆志,追源溯流,知人论世,想像联想,等等。
(3)通过多种形式对诗歌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
如:开诗歌朗诵会,将诗歌改写成散文或电影小剧本,填诗填词,进行诗歌创作,等等。
(4)通过典型分析和实践,形成诗歌鉴赏的一般思路。
如:读一思一悟;明白字面意义一找出主体意象一探求深层意蕴;人一物一事一景一情;局部品味语言一捕捉隐含信息一整体把握意境一分辨表现手法一借助注释理解;了解特点流派一掌握读诗方法一整体把握诗意一实现部分突破等等。
参读书目:
(1)戴伟华《中国古代诗文鉴赏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徐中玉《古文鉴赏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陈新璋《唐诗宋词》,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韦志成《语文教学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
(7)谌兆麟《中国古代文论概要》,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第2篇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欣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明晓想象在艺术欣赏中的重要作用。
2. 运用作者所阐发的诗歌欣赏的方法进行诗歌鉴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请同学欣赏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谈谈自己对诗境的感受。
然后介绍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词话》中对这首诗的评价:“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映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请同学讨论杨慎的观点。
师:杨慎一改,索然无味,原诗“千里”“四百八十寺”并非实指,这些超越时空的词语,能使读者对江南的春色产生无限的遐想。而杨慎所改,确实符合事实,但所失太实,缺乏想象,也就缺少了一种意境、美感。其实诗,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是不能用科学的眼光去苛求的,我们欣赏诗,要领略诗中的意境之美,就必须调动自己的想像。
二、研读课文,理清思路
思考1:本文阐述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鉴赏诗歌,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通过想象可以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再现诗人创造的诗歌形象。
思考2:请你用五个字来概括一下想象活动。
明确:泡,找,进,猜,补。
请分析一下本文的思路。
明确:首先,作者指出,诗歌欣赏与诗歌创作是逆向的,“诗人通过想像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像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了诗人创造的形象”。读者的想像活动是诗人想像活动的再经历和再体验。这种“再创造”,主要是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作者举三个例子(《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都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步,作者针对诗歌的“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缩成精约的典型的诗歌形象”的特点,指出欣赏诗歌要把它“泡”开来,还原成繁复的生活现象——“再创造”有时是“泡”。作者以《老马》为例子说明。
第三步,作者针对诗歌含蓄、隐喻的特点,指出欣赏诗歌要善于寻找并最后判断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寻求诗句之外所包含的不尽韵味——“再创造”有时是“找”。作者举“采菊东篱下”诗句以及《祖国啊,祖国》《枫桥夜泊》三个例子说明了这一点。
第四步,作者指出“再创造”有时是“进”。读者必须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把自己的主观世界融入诗的客观世界。作者以“问君能有几多愁”为例说明。
第五步,作者针对诗歌形象极简约极丰富的特点,指出欣赏者必须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猜”,去“补充和阐发”——“再创造”有时是“猜”。作者以《口供》为例子说明。
第六,作者针对诗的语言是不连贯的、断断续续,跳跃性很大的特点,指出“再创造”有时是“补”,需要加以填补、连缀。作者举《夜雨寄北》这个例子说明了。
三、鉴赏诗歌。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参考答案:“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2.尾联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个字中。
定风波
(宋)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 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闲适、轻松、自如。
2.“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3.“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晴”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处境的好坏;官职的升降;地位的得失等。
简介:此词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由生活中的小事感触而作。词中因景生情,借自然景观谈人生哲理,语带双关,有一种迭宕不平之气隐在字里行间。
四、讨论。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古典诗歌历经时间的考验,能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师:凡是经历过时间的淘洗而流传至今的古诗,都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而我们读到它们,会使心灵获得无限的震撼。我们走进诗人的世界,我们也带入自己的情感,读古诗,使我们的情感和诗人的情感完全融为一体,也就“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华”,古诗,也就因此焕发出的生命力。
五、研究性学习:
学习本文不但要学习作者所讲的欣赏诗歌的方法,而且要学习作者研究问题的方法。作者所以能有这么丰富的见解,在于他能根据诗的特点讲欣赏,希望同学们能举一反三,对散文的欣赏、小说的欣赏、戏剧文学的欣赏或其它艺术的欣赏进行一定的研究。请每个研究小组确定研究课题,认真搜集资料,在一个月内完成研究。
教案点评:
诗歌的欣赏活动是由诗歌特点决定的。作者就是根据诗歌的特点谈欣赏要求,举了许多例子详加阐释。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紧扣住诗歌的特点,让学生理解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活动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可以安排在课文教学的第二课时中,主要以欣赏以下新诗为主,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所给出的欣赏方法写成提纲或欣赏文章在课堂上交流。
阅读欣赏下面两首诗
春水
一
青年人,
珍重的描写罢,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
二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附参考答案
这是冰心写的两首小诗,这两首诗十分注重寓思想于形象,讲究艺术上的含蓄,既有诗情,又有哲理。
前一首诗是劝勉青年要珍惜美好的青春,要抓紧宝贵的时间,争取对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样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作者慨叹于光阴荏苒,由此触发了情思,驰骋想象,把时间的流逝人格化,产生动态,赋予人的生命和性格,构成了艺术形象。冰心写作这一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诗,具有“欲语又停留”的特征,在艺术上形成了一种含蓄的美。诗人要青年“着笔”把什么珍重的“描写”到“书页上去呢?没有径直见底地道出,让读者自己去发掘,去领受。这“书页”上可以写的是一个人在生活与斗争中的探求,可以写的是一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的脚印,可以写的是一个人在攻关夺隘时的业绩……一言以蔽之,是一个人奋发有为的历史。那么,描写一个人的历史为什么要“珍重”呢?诗中没有说,留下来让读者去想。读者揣测,意会,忽然有所省悟,原来是要求一个人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一生。“描写”自己的历史不是靠华丽的词藻来浓妆艳抹,而是要靠实际行动来摹绘真貌。一个人的历史主要是由自己来写。每一个人只有充分利用时间的义务,而没有随便浪费时间的权利,所以诗人说“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大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的意味。
后一首诗批评目光短浅,自命清高的浮夸习气。这首诗的结构在全诗中系点晴之笔,最为精彩,最有容量。本来天地广袤无际,可是时局作于墙隅的花来说,却显得是那么狭小。“孤芳自赏”者如“墙角的花,”限制了自己的视野,恰象生活中的自吹自擂者,似井底之蛙,看不到浩翰的空间。诗的巧妙在于形写天地的小,意写见识的“浅”。蓄嘲讽之情于意中,针砭之理于言外。若是把这首诗换写成“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便看不到天地的广阔,那就显得直露无遗,不留余地,也突不出嘲讽与针砭的思想力量。
探究活动 2
如何抓住诗歌的特点鉴赏诗歌
研究方法: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如:赋、比、兴,含蓄,虚写和实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用典,象征,衬托,修辞,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等等。
(2)通过师生互动,掌握古诗鉴赏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基本方法。
基本特点:时代性,主体性,不定性。
基本规律:读懂,读通,理解,超越。
基本方法:披文人情,以义逆志,追源溯流,知人论世,想像联想,等等。
(3)通过多种形式对诗歌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
如:开诗歌朗诵会,将诗歌改写成散文或电影小剧本,填诗填词,进行诗歌创作,等等。
(4)通过典型分析和实践,形成诗歌鉴赏的一般思路。
如:读一思一悟;明白字面意义一找出主体意象一探求深层意蕴;人一物一事一景一情;局部品味语言一捕捉隐含信息一整体把握意境一分辨表现手法一借助注释理解;了解特点流派一掌握读诗方法一整体把握诗意一实现部分突破等等。
参读书目:
(1)戴伟华《中国古代诗文鉴赏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徐中玉《古文鉴赏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陈新璋《唐诗宋词》,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韦志成《语文教学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
(7)谌兆麟《中国古代文论概要》,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第3篇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欣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明晓想象在艺术欣赏中的重要作用。
2. 运用作者所阐发的诗歌欣赏的方法进行诗歌鉴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请同学欣赏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谈谈自己对诗境的感受。
然后介绍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词话》中对这首诗的评价:“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映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请同学讨论杨慎的观点。
师:杨慎一改,索然无味,原诗“千里”“四百八十寺”并非实指,这些超越时空的词语,能使读者对江南的春色产生无限的遐想。而杨慎所改,确实符合事实,但所失太实,缺乏想象,也就缺少了一种意境、美感。其实诗,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是不能用科学的眼光去苛求的,我们欣赏诗,要领略诗中的意境之美,就必须调动自己的想像。
二、研读课文,理清思路
思考1:本文阐述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鉴赏诗歌,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通过想象可以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再现诗人创造的诗歌形象。
思考2:请你用五个字来概括一下想象活动。
明确:泡,找,进,猜,补。
请分析一下本文的思路。
明确:首先,作者指出,诗歌欣赏与诗歌创作是逆向的,“诗人通过想像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像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了诗人创造的形象”。读者的想像活动是诗人想像活动的再经历和再体验。这种“再创造”,主要是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作者举三个例子(《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都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步,作者针对诗歌的“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缩成精约的典型的诗歌形象”的特点,指出欣赏诗歌要把它“泡”开来,还原成繁复的生活现象——“再创造”有时是“泡”。作者以《老马》为例子说明。
第三步,作者针对诗歌含蓄、隐喻的特点,指出欣赏诗歌要善于寻找并最后判断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寻求诗句之外所包含的不尽韵味——“再创造”有时是“找”。作者举“采菊东篱下”诗句以及《祖国啊,祖国》《枫桥夜泊》三个例子说明了这一点。
第四步,作者指出“再创造”有时是“进”。读者必须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把自己的主观世界融入诗的客观世界。作者以“问君能有几多愁”为例说明。
第五步,作者针对诗歌形象极简约极丰富的特点,指出欣赏者必须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猜”,去“补充和阐发”——“再创造”有时是“猜”。作者以《口供》为例子说明。
第六,作者针对诗的语言是不连贯的、断断续续,跳跃性很大的特点,指出“再创造”有时是“补”,需要加以填补、连缀。作者举《夜雨寄北》这个例子说明了。
三、鉴赏诗歌。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参考答案:“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2.尾联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个字中。
定风波
(宋)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 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闲适、轻松、自如。
2.“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3.“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晴”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处境的好坏;官职的升降;地位的得失等。
简介:此词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由生活中的小事感触而作。词中因景生情,借自然景观谈人生哲理,语带双关,有一种迭宕不平之气隐在字里行间。
四、讨论。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古典诗歌历经时间的考验,能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师:凡是经历过时间的淘洗而流传至今的古诗,都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而我们读到它们,会使心灵获得无限的震撼。我们走进诗人的世界,我们也带入自己的情感,读古诗,使我们的情感和诗人的情感完全融为一体,也就“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华”,古诗,也就因此焕发出的生命力。
五、研究性学习:
学习本文不但要学习作者所讲的欣赏诗歌的方法,而且要学习作者研究问题的方法。作者所以能有这么丰富的见解,在于他能根据诗的特点讲欣赏,希望同学们能举一反三,对散文的欣赏、小说的欣赏、戏剧文学的欣赏或其它艺术的欣赏进行一定的研究。请每个研究小组确定研究课题,认真搜集资料,在一个月内完成研究。
教案点评:
诗歌的欣赏活动是由诗歌特点决定的。作者就是根据诗歌的特点谈欣赏要求,举了许多例子详加阐释。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紧扣住诗歌的特点,让学生理解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活动”。
第 1 2 页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第4篇
8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谢冕
认真阅读本文,把全文内容串连起来理解,力求抓住文章的精神实质。想一想,本文怎样以《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为例,说明诗歌欣赏是一种创造活动;又怎样以《祖国啊祖国》《枫桥夜泊》《虞美人》为例,说明诗歌欣赏需要寻求言外之意;又怎样以《启明星》《夜雨寄北》为例,说明诗歌欣赏中需要对诗歌不连贯的语言进行“加工”,以利于“综合性思考”。
积累下列词语
唐突 羞窘 邂逅 愉悦 洞悉
课文 注释 练习
课文:
从根本上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想象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譬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②,了解了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开始进入对诗的本身的理解,这时,在眼前展示的是诗的形象,这是诗人想象的产物。欣赏活动可以认为是对于诗人想象活动的再经历和再体验。
注释:
①选自《论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原文题目是“漫步在诗的郊野——关于诗歌欣赏的通信”,有删改。
②〔《我爱这土地》〕全诗是: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的形象的核心,是一只不懈地为土地、河流、风和黎明歌唱,死后连羽毛也奉献给土地的多情鸟。诗人借这只鸟的形象来表达他热爱受苦受难的祖国和人民的情怀。读诗的全过程,想象活动,都是围绕这只鸟的形象而展开的。对于诗中爱国主义激情的把握,是通过对于这只热爱土地的鸟的想象而获得的。离开了这些,将一无所获。
我第一次读崔颢的一首《长干曲》的时候,由于想象的展开所获得的愉快,至今还记得。这一首诗只有二十个字:“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整首诗不作任何描写叙述,但一个青年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形象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女子的自语,或理解为她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唐突,想极力掩饰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我是同乡……”长江滔滔,两舟邂逅,一对青年男女的友好相遇所引起的新鲜与亲切之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象,得到了显现。这是想象在欣赏中的作用,因此,我以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
为了说明这种再创造,我再举徐志摩短诗《沙扬娜拉一首》以为佐证: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但是,也不可对诗的欣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奢望,以为读诗可以“创造一切”,因而也可以洞悉一切。这是不可能的。诗不可能把什么都告诉我们,特别是由于它不可能详尽地叙事,由于交代情节、描写人物不是诗的擅长,因此,诗不可能更多地告诉什么,诗的特点在抒情。读诗并试图达到正确欣赏,主要不在于通过诗了解更多的事物。与其说是为了了解,不如说是为了感动。作为读者,希望通过诗的形象产生感情上的共鸣。《长干曲》也好,《沙扬娜拉一首》也好,希望这种欣赏的结果,不单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而且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情感的经历。这就是诗的欣赏上的再创造。
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经的一道“工序”(对于别的文体,这不是必需的,因为它们通过详尽的文字尽可以把内容讲清楚)。上述情况在诗中通常被称为含蓄,即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下面是臧克家的《老马》诗中的句子: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由于不直说,因而增加了欣赏的困难。正常的状况,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这是诗的一般规律,也是欣赏诗歌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或者叫做训练。当读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当然知道,它的意思并不限于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意。
要善于寻找并最后判断诗人提供的形象背后所孕含的情思,欣赏活动不可停留在表面意思的掌握上。诗是高级的艺术,诗需要咀嚼再三,寻求真味。下面这些诗句,是一位青年诗人写的:
我把长城庄严地放上北方的山峦
像晃动着几千年沉重的锁链
像高举起刚刚死去的儿子
他的躯体还在我的手中抽搐
我的身后,有我的母亲
民族的骄傲,苦难和抗议
(江河:《祖国啊,祖国》)
欣赏诗歌,由于它极精练,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这在中国旧诗词的欣赏中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例如采菊东篱,心境悠然与南山相合,情寄东篱之外。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它的繁富的色彩和音响,烘托着江天子夜的秋景。末尾一句,以传到客船的夜半悠悠钟声,给人留下了言语难以表达的离愁别绪。有趣的是,这种由具体的诗句引发的情思,其具体性可以因欣赏者的不同际遇而各不相同。它既有稳定性,又有随意性。例如那悠悠的钟声造成的余韵,大体上总与羁旅客子的愁思有关。至于它在欣赏者心中所唤起的具体的思念,则是难以确定的:有人可因而感慨半生飘零,一事无成;有人可能思念老母娇妻;有人也许为友情的离弃而痛苦;也许为了贫病,也许为了惜逝……但那浮动在落月渔火的微茫中的一缕轻愁,则是相同的。
诗歌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中去。人们读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能够领会作者对于繁华失落的哀伤。他们对这首词的感受一般也被限定在追怀往昔的范围之内,添加进去若干属于自己的东西,使得“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不再成为亡国之君的哀怨,而变成了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怅惘、失落的情怀的寄托。
欣赏诗歌的目的,在于领略诗人抒写的情感,但这并非是最后的目的。欣赏诗歌,期望能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性的燃烧。所谓诗的作用和诗教,主要是指此而言。所谓诗的教育,也全在感情的潜移默化中进行。
由于诗歌形象的基本规律是以一代十,以少胜多,它极精约,极概括,因而留给欣赏者的联想空间就极宽阔。因为以极简约表现极丰富,读诗难免有时要“猜”。这种猜,在别的文体可能说明意义的含混;而在诗,离开了猜想的空间却可能意味着贫乏。当然,猜想应当与真正的晦涩加以区别。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发。例如闻一多有一首《口供》:
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
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
青松和大海,鸦背驮着夕阳,
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
你知道我爱英雄,也爱高山,
我爱一幅国旗在风中招展。
自从鹅黄到古铜色的菊花。
记着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
可是还有一个我,你怕不怕?——
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
我们读诗时会感觉到,诗的语言是不连贯的、断断续续的,跳动性很大。为了使上述所谓的“综合性思考”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对这种不连贯进行“加工”——即把不连贯的地方加以填补,这无论对旧诗新诗都是需要的。例如这样的诗句:
被最初的晨光照射
投身在光明的行列
直到谁也不再看见你
(艾青:《启明星》)
练习
一 课文把欣赏《枫桥夜泊》《虞美人》的所得贯通起来,说明一个什么观点?试从读过的诗词中再举一两例,说明这个观点。
二 理解并阐释下列句子的含义。
1读诗并试图达到正确欣赏,主要不在于通过诗了解更多的事物。与其说是为了了解,不如说是为了感动。作为读者,希望通过诗的形象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2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经的一道“工序”。
三 有人评析唐代贺知章的《咏柳》诗时,说:“好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近而意远,能够通过一两个鲜明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无数新鲜的画面。 这首诗正是这样,它通过一株柳树写出了整个的春天;通过似剪刀的春风,赞美一切创造性的劳动。”这段文字的意思与课文中哪些论述是一致的?试指出来,并做点解说。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第5篇
教学目的:
1、了解“想象活动”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2、能够运用本文的理论进行诗歌鉴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阅读课文
思考:1、诗歌鉴赏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请你用文中五个字来概括一下。2、完成练习一和练习三。
三、研究课文
1、整体感知
思考:本文阐述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对诗歌的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通过想象可以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再现诗人创造的诗歌形象。
思考:本文的思路怎样?
明确:(略)
思考:请你用五个字来概括一下想象活动。
明确:泡,找,进,猜,补。
2、完成练习一
3、完成练习三
四、扩展迁移
阅读下面的诗歌,运用课文的有关理论来回答问题: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1)第1句写了“桥”和“烟”,“桥”本是静止的,“烟”本是浮动的,但是用一“飞”字,便化动为静,请解释原因。
(2)第2句中的“洞”即《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之洞,请解释“渔船”“桃花”“烟”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3)桃花源本是虚构的,诗人也知道从渔人那里也得不到回答,所以他的“问”既表现了一种情态,也表现了一种心情。请回答是什么情态,是什么心情。
五、布置作业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第6篇
邓浩
教学目的
一、了解诗歌欣赏的美学特性和诗歌欣赏的主要方法。
二、运用课文里的观点进行诗歌欣赏的实践活动。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首先说明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这是全文总纲,然后具体说明再创造的方法,包括“泡”和“猜”。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用下定义的方法,了解“再创造”的实质,并且通过文中实例具体把握“再创造”的丰富内涵。“泡”和“猜”是依据诗歌的特点提出的行之有效的欣赏方法,这是文章的两个目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弄清这两种方法的依据及其具体内容。教学中要进行诗歌欣赏的训练,使学生通过欣赏活动印证课文的观点,尝试“泡”和“猜”。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阅读课文,讨论问题。
1.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再创造?为它下一个定义。
提示:性质定义应是一个判断句,包括“属”和“种类”两个内容。再创造归属于“想像活动”,它的特质是读者通过想像读懂了诗。利用文中现成语句可组织成下面的定义:
诗歌欣赏中的再创造是读者正确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的一种想像活动。
2.文中以《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为例,说明诗歌欣赏是一种创造活动,但三例的说明是层进式的。这三例分别和共同说明了什么?
提示:
欣赏《我爱这土地》说明欣赏中的想像活动,围绕诗中形象(意象)展开;
欣赏《长干曲》说明诗中形象和情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像得到了展现;
欣赏《沙扬娜拉一首》说明在想像活动中,欣赏者可以将自己或联想到的其他人物“移人”,从而创造出生动的画面。
三例说明欣赏诗歌的实质是对于诗人想像活动的再经历、再体验,还说明这种再创
造的特点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寄托自己的情思,希望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3.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泡”?提倡“泡”的原因是什么?“泡”有哪些具体内容?
提示:
“泡”是在欣赏中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
提倡“泡”是因为诗歌的语言含蓄,即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
“泡”的具体内容包括:(1)把握以少量字词包蕴着的丰富而深远的含义;(2)寻找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3)寻求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4.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猜”?提倡“猜”的原因是什么?“猜”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提示:
“猜”是欣赏过程中对诗和诗人的综合性思考。
提倡“猜”是因为诗歌形象以一代十,以少胜多,极精约,极概括,给读者留下极宽阔的猜想空间;还因为诗的语言跳跃性很大。
“猜”的具体内容包括:(1)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对诗歌形象和诗人情思加以补充和阐发,如课文对闻一多《口供》的分析。(2)对诗歌语言不连贯的地方(省略了许多关连,隐藏了许多阐发和判断的地方)加以填补。
(讨论中指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筛选、梳理、概括,从而把握文章的精髓。要结合文中实例体会作者观点,防止空对空。)
二、学以致用,欣赏名诗。
阅读叶绍翁《游园不值》,讨论几个问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猜想一下,这杏园主人是何等人物?
提示:只看泥径、柴扉即可推知,主人应是一位安贫乐道的隐者。他种了杏花,徜徉于满园春色之中,与世隔绝而自得其乐。“久不开”这一细节耐人寻味。显然,主人只愿亲近自然,不愿交接世人,具有高雅脱俗、孤芳自赏的品性。
能不能猜成主人不在家或生病而无法见客呢?当然也可以,但那样猜,诗就没有味道,读诗也就没有意思了。
2.综合诗中的细节描写,体味一下诗人的性格情趣。
提示:“苍苔”是雨后景象,苔呈苍绿色说明春雨连绵,多日不放晴。“屐齿”是木头鞋,下有两齿,可在泥地行走。“屐齿印苍苔”说明诗人惦念春光,盼春心切,不辞雨后泥多苔滑,探访芳园。诗人对春光的热爱已达到痴情的地步:执拗的杏园主人不放诗人进园赏春,只让诗人在园外翘首瞻望,而诗人流连不去。神游芳园,拥抱春天,既多情又浪漫。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绘了怎样的形象和意境?
提示:“关不住”、“出墙来”的拟人描写刻画了一枝红杏的鲜艳、俏丽、倔强、顽皮,可以想像成一位从墙头上探出身来好奇地打量、指点园外的美丽、活泼的红妆少女。由一枝红杏可想到满园春色姹紫嫣红,旺盛蓬勃。
4.结合《游园不值》的欣赏过程,谈谈对诗歌欣赏中的“泡”和“猜”的体会。
提示:特别注意这首诗以粹概全、以实显虚的艺术手法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要注意“泡”和“猜”的合理性:尊重诗作的语言实际、形象特征、艺术特点和诗人的情感逻辑,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合理地阐发、补充、推断。
三、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第7篇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说 课本文是一篇关于诗歌鉴赏的指导性文章,全文内容看似庞杂,但并不难懂。诗人创造了诗的形象,读者的欣赏活动则是一种再创造,这是全文的主旨,全文的纲。至于“泡”“找”“进”“猜”“补”,无论哪一点都是一种再创造,都是由“纲”派生出的一个“目”。理解了这种“纲”“目”关系,本文一系列的观点就融会贯通了。教学时要注意把握课文内容的关键是掌握两个“系统”,一个是“诗歌特点系统”,一个是“欣赏诀窍系统”。“诀窍”,要抓住十个字:“再创造”“想像”“泡”“找”“进”“猜”“补”。抓住了十个字,全文就了然于胸。“泡”“猜”是现成的说法,“找”“进”“补”是模仿出来的,有助于掌握内容。方法理解和掌握以后要学以致用,可以和高考要求的诗歌鉴赏题挂钩,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另外学习本文不但要学习作者所讲的欣赏诗歌的方法,而且要学习作者研究问题的方法。作者所以能有这么丰富的见解,在于他能根据诗的特点讲欣赏,能把诗的特点看成一个系统,从而把欣赏的诀窍也看成一个系统,这样就不至于停留在笼统的想像的层面上,而能深入细致系统地加以分析,讲出一套道理来。掌握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就能举一反三。散文的欣赏、小说的欣赏、戏剧文学的欣赏,乃至一切艺术种类的欣赏,都要从欣赏对象的特点出发。可设计题目让学生作一个探究性作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想像活动”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性,学习几种诗歌鉴赏的具体方法以及作者研究问题的视角和方法。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根据事物特点提出对策的能力。3.情感目标:借助方法指导和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研究兴趣。●教学重点通过信息筛选掌握文章主旨及“纲”和“目”的关系。●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研究问题的方法即两个“系统”:“诗歌特点系统”和“欣赏诀窍系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导评法、演绎法●教学用具投影●学习导航《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这篇课文是第三单元的第四课自读课文,它与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说“木叶”》相比,虽然都与诗歌鉴赏有关,但研究问题的视角和方法却不竟相同,本文着重讨论了诗歌鉴赏中“想像活动”的重要性,并针对诗歌的特点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鉴赏方法。学习本文时要注意学以致用,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把文中介绍的方法融会贯通,自觉地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中去。
第一课时一、导入语大家读过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词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映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你们觉得这样的评价有道理吗?如果真的这样改,那么诗的意境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因为“千里”“四百八十寺”并非实指,读者通过这些跨越时空的词语,能对江南的春色产生无限的遐想。其实,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鉴赏都离不开想像。有人说,没有想像,就没有文学,就没有文学家。这话听起来有点偏激,但我想,没有想像,就没有真正的读者,就没有真正的鉴赏家。如果你对此还表示疑惑的话,就带着思考来学习谢冕的《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二、整体初读1.自由朗读全文,勾画重要字词句子。2.制定“学案”。本课学习要掌握哪几个目标,通过什么方法来达成?延伸学习和探究的方向是什么? ①能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②能概括全文的主旨,能说清全文的结构特点。③能归纳并理解诗歌鉴赏的“诀窍”:“再创造”“想像”“泡”“找”“进”“猜”“补”。④课外延伸能运用自己刚学过的方法鉴赏诗歌;能借鉴作者研究问题的视角归纳其他文学体裁的鉴赏方法。三、归纳提要1.筛选信息全文的主旨是什么?围绕主旨作者阐述了哪几个方面?找出关键句。主旨: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活动。关键句:第5段:作为读者,希望通过诗的形象产生感情上的共鸣。《长干曲》也好,《沙扬娜拉一首》也好,希望这种欣赏的结果,不单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而且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情感的经历。这就是诗的欣赏上的再创造。(与主旨呼应)第6段: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练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经的一道“工序”。(泡)第8段:要善于寻找并最后判断诗人提供的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欣赏活动不可停留在表面意思的掌握上。第9段:欣赏诗歌,由于它极精练,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找)第10段: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中去。第11段:欣赏诗歌,期望能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性的燃烧。(进)第12段:由于诗歌形象的基本规律是以一代十,以少胜多,它极精约,极概括,因而留给欣赏者的联想空间就极宽阔。因为以极简约表现极丰富,读诗难免有时要“猜”。(猜)第13段:我们读诗时会感觉到,诗的语言是不连贯的、断断续续的,跳动性很大。为了使上述所谓的“综合性思考”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对这种不连贯进行“加工”——即把不连贯的地方加以填补,这无论对旧诗新诗都是需要的。(补)2.默读全文,理清结构①(第1~5段)用例子说明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②(第6~13段)具体说明怎样进行再创造:泡、找、进、猜、补。四、重点解读思考:作者提出诗歌欣赏方法的依据何在?(板书)诗歌的欣赏活动是由诗歌特点决定的。作者根据诗歌的特点谈欣赏要求,举了许多例子详加阐释。例如,诗的特点是诗人通过想像创造诗的形象,抒发感情,这就决定了欣赏诗歌要通过想像再现诗的形象,通过诗的形象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又如,诗的特点是浓缩,这就决定了欣赏诗歌要有“泡”这道工序。 又如,诗的特点是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这就决定了欣赏诗歌要“找”出隐含的情思。 又如,诗的特点是抒情,这就决定了欣赏诗歌要能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获得共鸣。又如,诗的特点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精约,概括,这就决定了欣赏诗歌要“猜”,由一到十,由少到多。 又如,诗的特点是语言不连贯,断断续续,跳跃性很大,这就决定了欣赏诗歌要“补”,不连贯的地方要加以填补。 五、探究质疑运用刚刚所学的五种方法来进行诗歌鉴赏。1.理解下列诗的内容并指出分别可以运用哪种方法加以想像?《我和世界》:我走入世界/我失了自己/我找回了自己/同时,失了那世界/(要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是理性思考范畴——“猜”)辛弃疾“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需要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理解,是情感范畴——“进”)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写“恨”,这是“虚”。恨什么?恨昨夜一梦。梦什么?梦见的是上苑美景,有什么可恨呢?于是留下一片空白,引发读者由梦境去想像,去吟味思索出旧时盛况的背后所隐藏的极愁极恨。诗词的语言“跳跃性”很大,句与句之间往往是间断的,这间断的部分,就是为读者的想像留下的回旋的空间。这种留白称为“结构空白”——“补”)《小诗》:假设我没有记忆/现在我已是自由的了/人类用记忆/把自己缠在笨重的木桩上/(用含蓄的语言告诉人们耽于记忆是没有出路,没有希望的,要享有自由,追求进步,必要时就得善于忘却——“找”)陶渊明的《饮酒》:“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用象征性的语言赞颂了坚韧、傲然的品质——“泡”)2.鉴赏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试问卷帘人”,问什么?未知,成为“断脉”。“知否,知否?”又未答,意脉又“断”,要“补”;最后推出的“绿肥红瘦”无限凄怨,却又妙在含蓄,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要“进”;作者何以要如此感慨?要“猜”。六、拓展延伸研究性学习:关注作者研究问题的方法,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探究一下其他几种体裁文章的鉴赏方法。
体裁
特点
方法
散文
小说
剧本
……
●延伸阅读略●板书设计
●学习卡片积累下列词语:唐突 羞窘 邂逅 愉悦 洞悉 缱绻(qiǎn quǎn)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第8篇
邓浩
教学目的
一、了解诗歌欣赏的美学特性和诗歌欣赏的主要方法。
二、运用课文里的观点进行诗歌欣赏的实践活动。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首先说明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这是全文总纲,然后具体说明再创造的方法,包括“泡”和“猜”。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用下定义的方法,了解“再创造”的实质,并且通过文中实例具体把握“再创造”的丰富内涵。“泡”和“猜”是依据诗歌的特点提出的行之有效的欣赏方法,这是文章的两个目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弄清这两种方法的依据及其具体内容。教学中要进行诗歌欣赏的训练,使学生通过欣赏活动印证课文的观点,尝试“泡”和“猜”。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阅读课文,讨论问题。
1.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再创造?为它下一个定义。
提示:性质定义应是一个判断句,包括“属”和“种类”两个内容。再创造归属于“想像活动”,它的特质是读者通过想像读懂了诗。利用文中现成语句可组织成下面的定义:
诗歌欣赏中的再创造是读者正确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的一种想像活动。
2.文中以《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为例,说明诗歌欣赏是一种创造活动,但三例的说明是层进式的。这三例分别和共同说明了什么?
提示:
欣赏《我爱这土地》说明欣赏中的想像活动,围绕诗中形象(意象)展开;
欣赏《长干曲》说明诗中形象和情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像得到了展现;
欣赏《沙扬娜拉一首》说明在想像活动中,欣赏者可以将自己或联想到的其他人物“移人”,从而创造出生动的画面。
三例说明欣赏诗歌的实质是对于诗人想像活动的再经历、再体验,还说明这种再创
造的特点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寄托自己的情思,希望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3.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泡”?提倡“泡”的原因是什么?“泡”有哪些具体内容?
提示:
“泡”是在欣赏中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
提倡“泡”是因为诗歌的语言含蓄,即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
“泡”的具体内容包括:(1)把握以少量字词包蕴着的丰富而深远的含义;(2)寻找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3)寻求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4.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猜”?提倡“猜”的原因是什么?“猜”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提示:
“猜”是欣赏过程中对诗和诗人的综合性思考。
提倡“猜”是因为诗歌形象以一代十,以少胜多,极精约,极概括,给读者留下极宽阔的猜想空间;还因为诗的语言跳跃性很大。
“猜”的具体内容包括:(1)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对诗歌形象和诗人情思加以补充和阐发,如课文对闻一多《口供》的分析。(2)对诗歌语言不连贯的地方(省略了许多关连,隐藏了许多阐发和判断的地方)加以填补。
(讨论中指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筛选、梳理、概括,从而把握文章的精髓。要结合文中实例体会作者观点,防止空对空。)
二、学以致用,欣赏名诗。
阅读叶绍翁《游园不值》,讨论几个问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猜想一下,这杏园主人是何等人物?
提示:只看泥径、柴扉即可推知,主人应是一位安贫乐道的隐者。他种了杏花,徜徉于满园春色之中,与世隔绝而自得其乐。“久不开”这一细节耐人寻味。显然,主人只愿亲近自然,不愿交接世人,具有高雅脱俗、孤芳自赏的品性。
能不能猜成主人不在家或生病而无法见客呢?当然也可以,但那样猜,诗就没有味道,读诗也就没有意思了。
2.综合诗中的细节描写,体味一下诗人的性格情趣。
提示:“苍苔”是雨后景象,苔呈苍绿色说明春雨连绵,多日不放晴。“屐齿”是木头鞋,下有两齿,可在泥地行走。“屐齿印苍苔”说明诗人惦念春光,盼春心切,不辞雨后泥多苔滑,探访芳园。诗人对春光的热爱已达到痴情的地步:执拗的杏园主人不放诗人进园赏春,只让诗人在园外翘首瞻望,而诗人流连不去。神游芳园,拥抱春天,既多情又浪漫。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绘了怎样的形象和意境?
提示:“关不住”、“出墙来”的拟人描写刻画了一枝红杏的鲜艳、俏丽、倔强、顽皮,可以想像成一位从墙头上探出身来好奇地打量、指点园外的美丽、活泼的红妆少女。由一枝红杏可想到满园春色姹紫嫣红,旺盛蓬勃。
4.结合《游园不值》的欣赏过程,谈谈对诗歌欣赏中的“泡”和“猜”的体会。
提示:特别注意这首诗以粹概全、以实显虚的艺术手法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要注意“泡”和“猜”的合理性:尊重诗作的语言实际、形象特征、艺术特点和诗人的情感逻辑,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合理地阐发、补充、推断。
三、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1]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第9篇
王志海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欣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的理论意义和作者所阐发的诗歌欣赏的方法;2、学习作者以“诗歌特点”“欣赏诀窍”为两个相关系统,研究、阐释诗歌欣赏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
目的之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和安排
一、阅读课文,领略内容
1、简介:本文是一篇关于诗歌欣赏的通信。诗歌欣赏活动是由诗歌特点决定的。作者根据诗歌的特点给我们谈了诗歌欣赏的要求及方法,并且举了许多例子详加阐释。
2、根据练习第一题的要求,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二、精读理解课文阐述的观点
1、“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怎样理解?用哪些例子阐明的?
明确: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就要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课文举了《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三个例子阐述的。
2、“诗歌欣赏要善于寻找并判断诗背后所孕含的情思和韵味”是怎么回事?如何寻找判断?举了哪些例子说明?
概括:诗歌的特点在抒情。一般来说,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了直说,诗人只是含蓄地点拨,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语言又极精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丰富的含义。诗需要咀嚼再三,寻求真味。方法是四个字:“泡”、找、进、“猜”,说明例子分别是《老马》、《祖国啊,祖国》、《枫桥夜泊》、“问君能有几多愁”、《口供》。
3、“诗歌欣赏时,要对不连贯的诗句进行‘加工’填补,以利于‘综合性思考’”为什么?好处在哪?例说是什么?
明确:诗歌的语言就是不连贯,跳跃性大,这也是诗歌的特点之一。诗中跳跃的奥妙被我们理解关连起来时,我们因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所获得的愉悦是难以形容的。例说有《启明星》、《夜雨寄北》。
板书设计: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诗歌欣赏
观点方式诗歌特点诗歌欣赏例子
读者把握构思〈我爱这土地〉
诗人创造丰富再现诗人《长干曲》
艺术形象创造的形象《沙扬娜拉一首》
诗歌
欣赏善于寻找判断诗歌背后孕含的情思、韵味
是一想象泡〈老马〉
种再诗歌抒情咀嚼找〈祖国啊,祖国〉
创造含蓄凝练再三进“问君能有几多愁”
猜〈口供〉
诗歌语言欣赏需要加工〈启明星〉
跳跃性大填补想象创造〈夜雨寄北〉
三、归纳概括明确写法
由以上板书我们可以看出:课文写作,谈论诗歌的欣赏问题,是明显地分出了诗歌特点和欣赏的诀窍,使之成为两个相关的系统,根据诗歌本身的特点,阐述了诗歌欣赏的诀窍,然后再有以例说明。这样,不仅使文章写作的结构条理清晰,有条不紊,而且显示了诗歌特点与欣赏的内在联系,反映了诗歌欣赏的精神实质。欣赏写作值得借鉴。
四、品味顾城的小诗,谈它背后孕含的情思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五、完成练习第二、四题。
(河南省新乡幼师板书是边距为20mm16k页面)作者邮箱:wzhihai·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第10篇
教学目的:
1、了解“想象活动”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2、能够运用本文的理论进行诗歌鉴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阅读课文
思考:1、诗歌鉴赏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请你用文中五个字来概括一下。2、完成练习一和练习三。
三、研究课文
1、整体感知
思考:本文阐述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对诗歌的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通过想象可以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再现诗人创造的诗歌形象。
思考:本文的思路怎样?
明确:(略)
思考:请你用五个字来概括一下想象活动。
明确:泡,找,进,猜,补。
2、完成练习一
3、完成练习三
四、扩展迁移
阅读下面的诗歌,运用课文的有关理论来回答问题: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1)第1句写了“桥”和“烟”,“桥”本是静止的,“烟”本是浮动的,但是用一“飞”字,便化动为静,请解释原因。
(2)第2句中的“洞”即《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之洞,请解释“渔船”“桃花”“烟”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3)桃花源本是虚构的,诗人也知道从渔人那里也得不到回答,所以他的“问”既表现了一种情态,也表现了一种心情。请回答是什么情态,是什么心情。
五、布置作业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第11篇
一、课文悟读
一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说,想像是人类最杰出的本领。有了想像,人类的祖先结束了穴居的生活;有了想像,人类变成了“顺风耳”“千里眼”;有了想象,人类能“九天揽月”“五洋捉鳖”……想像,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精灵,是人类发明创造的动力。
中华儿女是富于想像的。他们的想像跨越时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他们凭借想像,“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他们发挥想像,“夕阳芳草寻常物,化作笔下皆是诗”(袁枚诗句)。是想像铸就了一代诗魂屈原、一代诗仙李白、一代诗圣杜甫的辉煌,是想像孕育出一代文学巨匠曹雪芹、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的灿烂。有人说,没有想像,就没有文学,就没有文学家。这话听起来有点偏激,但我想,没有想像,就没有真正的读者,就没有真正的鉴赏家。想像对于创作、对于鉴赏,都是极为重要的。鉴赏者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一定要调动想像力,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再造作者的艺术境界,从而领悟作品的深层意味,升华作品的审美情趣。想像能激发读诗的意味,使人越想越美,越想越醉。在想像中读诗,能丰富诗的内容,能扩大诗的意境,能再造诗的形象,能超越诗人的境界,能使诗的魅力得到无限的扩张。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词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映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如果真的这样改,那么诗的意境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因为“千里”“四百八十寺”并非实指,读者通过这些跨越时空的词语,能对江南的春色产生无限的遐想。读诗,不能拘泥于细节的真实,更不能作纯逻辑的分析,因为文学与科学在形象思维方面是有天壤之别的,如果用科学的眼光去苛求诗中的细节,那还有什么诗歌鉴赏可言呢?所以说,读诗,要领略诗中的意境之美,非调动想像不可。
二、亮点探究
1.怎样理解诗歌的“朦胧美”?
棵究学习:从语言的角度看,由于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含蓄,往往“避开直说”,“以少量字词包孕着丰富的含义”,“跳动性很大”,所以,有些诗歌的字词句所表达出来的意思难以清晰地把握;从时间的角度看,有些诗歌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很远,反映在诗歌里的风俗人情、社会形态、政治典章、经济文化等,现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从读者的角度看,不同的读者,由于其修养、个性、经历和感悟等不同,所以对诗歌的理解也不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由具体的诗句引发的情思”“既有稳定性,又有随意性”,但“只要是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就是允许的。其实也因为有了这种理解的多向性,才造就了诗歌的“朦胧美”,使好诗能跨越时代而令人百读不厌。
对李商隐的《锦瑟》,至少有三种理解:朱彝尊认为是“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何焯认为“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汪师韩认为“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故曰‘无端’……”。
对《诗经·卫风·氓》中的“蚩蚩”也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敦厚的样子”,写出氓婚前老实纯朴,与婚后的“士贰其行”“二三其德”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是“嬉笑的样子”,写出氓以伪装的嬉皮笑脸骗取姑娘的芳心,为下文的悲剧埋下伏笔。
2.如何体验诗情?
探究学习:“诗歌是幻想和感情的白热化”(赫仕列特),诗歌形象的出现总是伴随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诗人通过联想和想像,将主观情感附着在具体的意象之上,从而形成情景相生、情景相融的诗歌画面。要体验诗情,就要努力去寻求“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要“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要感受诗人的生活、体味诗人的心情、联想诗人的处境、追求诗人的思想轨迹。读诗,“与其说是为了了解,不如说是为了感动”。如果说,作为读者,读诗时无法通过诗的形象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那就谈不上欣赏了。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情主人公面对秋风破屋、村童戏谑,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唏嘘不已,诗人在诗中倾注了无限的同情。当读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时,读者会感受到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诗人脉搏的跳动,理解了诗人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进而对诗人肃然起敬。
3.怎样品析诗歌的空白艺术?
探究学习:诗歌形象“极精约,极概括,因而留给欣赏者的联想空间就极宽阔”,读诗有时难免要“猜”。“猜”的内容正是诗歌“有意”留下的“空白”,它能使欣赏者在“创造性的艺术欣赏”中获得“愉悦”。“空白”在画艺中称为“留白”,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即指此。留出一定的空白,诉诸读者的想像,也是诗人的常用手段之一。但“绘画是将形象置于眼前,而诗则将形象置于想像力之前?,诗的“空白”是以能激发读者的审美想像为依归的。一般地说,“空白”的手法有意象空白和结构空白两种。诗词所构创的意象并不连贯,或由实人虚,或以虚现实,为读者提供联想的线索,但又留出一定的空间让读者通过“综合性思考”加以填补,从而获得丰美完整的意象。这种留白称为“意象空白”。
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写“恨”,这是“虚”。恨什么?恨昨夜一梦。梦什么?梦见的是上苑美景,有什么可恨呢?于是留下一片空白,引发读者由梦境去想像,去吟味思索出旧时盛况的背后所隐藏的极愁极恨。诗词的语言“跳跃性”很大,句与句之间往往是间断的,这间断的部分,就是为读者的想像留下的回旋的空间。这种留白称为“结构空白”。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试问卷帘人”,问什么?未知,成为“断脉”。“知否,知否?”又未答,意脉又“断”。最后推出的“绿肥红瘦”无限凄怨,却又妙在含蓄。这种由“断”而造出的传神之美,实在是诗词独有手法。
4.浅谈“诗的审美教育”。
探究学习:“欣赏诗歌,期望能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性的燃烧。所谓诗的作用和诗教,主要是指此而言。”读诗,就是要挖掘出诗中的审美意蕴,从而获得美的享受。①再现绘画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是诗歌的显著特点。读诗,就要通过想像,读出诗作中极富画面的层次感,极富画面的色彩感,从而获得鲜明的视觉印象,获得美的熏陶。②领会意境美。所谓意境,就是指作者所描绘的客观景物和自己的主观感情浑然天成、高度融合的一种艺术境界。如读曹操的《观沧海》,就要领会诗人抒发的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意境。③品味语言美。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形象生动,“语言美”是诗歌的特点之一。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饱含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的千古名句,都是诗歌语言的精华,让人百读不厌。④体会韵律美。诗歌,特别是律诗,形式固定,节奏感强,读来琅琅上口。要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就要不断地吟读,不断地体味。
5.古诗,为何让人百读不厌?
探究学习:古诗,经历过时间的淘洗,其存在的价值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古诗,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读古诗,能“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华”(祝勇语)。读诗,是需要一个时间距离的。有了时间距离,古诗所焕发出的生命力,才使我们的心灵获得无限的震撼。
三、选题设计
如何抓住诗歌的特点鉴赏诗歌?
研究方法: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如:赋、比、兴,含蓄,虚写和实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用典,象征,衬托,修辞,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等等。
(2)通过师生互动,掌握古诗鉴赏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基本方法。
基本特点:时代性,主体性,不定性。
基本规律:读懂,读通,理解,超越。
基本方法:披文人情,以义逆志,追源溯流,知人论世,想像联想,等等。
(3)通过多种形式对诗歌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
如:开诗歌朗诵会,将诗歌改写成散文或电影小剧本,填诗填词,进行诗歌创作,等等。
(4)通过典型分析和实践,形成诗歌鉴赏的一般思路。
如:读一思一悟;明白字面意义一找出主体意象一探求深层意蕴;人一物一事一景一情;局部品味语言一捕捉隐含信息一整体把握意境一分辨表现手法一借助注释理解;了解特点流派一掌握读诗方法一整体把握诗意一实现部分突破等等。
参读书目:
(1)戴伟华《中国古代诗文鉴赏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徐中玉《古文鉴赏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陈新璋《唐诗宋词》,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韦志成《语文教学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
(7)谌兆麟《中国古代文论概要》,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7月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第12篇
胡月
(这节课注重了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的迁移和生发,注重了结合实例归纳读诗方法,诗例很易于激发学生的探讨热情。)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结合诗词,掌握方法。
导学方案:
一、导课:
1、苏轼有《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琴与指,正如我们读者和诗,只有认真阅读,深入理解一首首诗,这诗才被我们赋予了新的生命,而我们也正从这诗中得到感情的陶冶。今天,我们就要弹拨一张张琴,奏响一支支心曲,同时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
2、鲁迅言:“凡人之心,无不有诗……惟有而未能言;诗人为之语,则握拨一弹,心弦立应。”理解诗,接受诗,诗就会理解你,接受你。
二、回顾第一课时所学课文内容。(略)
强调:读诗,学会去“泡”,去“猜”。
三、学以致用:
第一首: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猜想一下,这杏园主人是何等人物?
2、综合诗中的细节描写,体味一下诗人的性格情趣。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绘了怎样的形象和意境?
学生思考,讨论,试回答。
归纳方法:“泡”和“猜”时,一定要尊重诗作的语言实际、形象特征、艺术特点和诗人的情感逻辑,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合理的阐发、补充、推断。
第二首: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
过华清宫绝句(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思考:1、谈一谈这首诗讽刺的现象。
注意“荔枝”这一意象在诗中的特殊作用,只有了解荔枝的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本诗。
2、第三句中的“笑”字,在这里既然不用考虑押韵,为什么不用“喜”或“乐”?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这一笑,让人想起战国时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幽王为博bao姒一笑而失天下,这里,诗人是以杨妃之笑来比附bao姒之笑,都含有对君王荒淫误国的讽刺和慨叹。
(这一环节引导得好,会让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并为之深深慨叹,从而明白诗中用词的妙处)
归纳方法:诗歌的写作背景为我们提供了“泡”和“猜”的基本依据,一定要结合诗歌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甚至个人情感,在现有词句的基础上,合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浣溪沙(晏殊)
(作者:北宋时期的太平宰相,婉约派词人。早有文名,入仕早,仕途通达。)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第一步“泡”: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和思考?它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对人生苦短,光阴易失的感慨。情感哀婉忧伤,有种淡淡的惆怅和失意。
第二步“猜”:你感觉诗人当时写此词的情景是怎么样的?或者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作此词的?
明确:一手持杯,一边听着家姬的歌舞,一边浅斟低唱。
晏殊是北宋太平宰相,一生富贵,不知愁苦,常一边观景,一边赏乐,得意地说:“穷儿家哪有此景致?”上天对他特别有恩,但只有这时间,人生,他却无法得到格外恩赐,人与人在这个问题上是平等的,所以他叹的不是一人的愁,而是所有人的共同感觉。
山中(王维)
荆溪白石山,天寒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
思考1“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表现怎样的意境?
思考2“猜”:结合诗人的其它诗作,说一说诗人所追求的境界是什么?
甜蜜的复仇(夏宇)
把你的影子加点盐
腌起来
风干
老的时候
下酒
诗词鉴赏歌诀(胡编)
诗词鉴赏莫着急,也有方法可循依。
弄清作者和背景,疏通词句和标题。
抓住字词深挖掘,联想想象要合理。
诗中感情别误解,语言表达要清晰。
作者邮箱: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第13篇
中学语文
黄炎真
一、课文悟读
一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说,想像是人类最杰出的本领。有了想像,人类的祖先结束了穴居的生活;有了想像,人类变成了“顺风耳”“千里眼”;有了想象,人类能“九天揽月”“五洋捉鳖”……想像,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精灵,是人类发明创造的动力。
中华儿女是富于想像的。他们的想像跨越时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他们凭借想像,“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他们发挥想像,“夕阳芳草寻常物,化作笔下皆是诗”(袁枚诗句)。是想像铸就了一代诗魂屈原、一代诗仙李白、一代诗圣杜甫的辉煌,是想像孕育出一代文学巨匠曹雪芹、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的灿烂。有人说,没有想像,就没有文学,就没有文学家。这话听起来有点偏激,但我想,没有想像,就没有真正的读者,就没有真正的鉴赏家。想像对于创作、对于鉴赏,都是极为重要的。鉴赏者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一定要调动想像力,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再造作者的艺术境界,从而领悟作品的深层意味,升华作品的审美情趣。想像能激发读诗的意味,使人越想越美,越想越醉。在想像中读诗,能丰富诗的内容,能扩大诗的意境,能再造诗的形象,能超越诗人的境界,能使诗的魅力得到无限的扩张。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词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映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如果真的这样改,那么诗的意境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因为“千里”“四百八十寺”并非实指,读者通过这些跨越时空的词语,能对江南的春色产生无限的遐想。读诗,不能拘泥于细节的真实,更不能作纯逻辑的分析,因为文学与科学在形象思维方面是有天壤之别的,如果用科学的眼光去苛求诗中的细节,那还有什么诗歌鉴赏可言呢?所以说,读诗,要领略诗中的意境之美,非调动想像不可。
二、亮点探究
1.怎样理解诗歌的“朦胧美”?
棵究学习:从语言的角度看,由于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含蓄,往往“避开直说”,“以少量字词包孕着丰富的含义”,“跳动性很大”,所以,有些诗歌的字词句所表达出来的意思难以清晰地把握;从时间的角度看,有些诗歌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很远,反映在诗歌里的风俗人情、社会形态、政治典章、经济文化等,现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从读者的角度看,不同的读者,由于其修养、个性、经历和感悟等不同,所以对诗歌的理解也不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由具体的诗句引发的情思”“既有稳定性,又有随意性”,但“只要是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就是允许的。其实也因为有了这种理解的多向性,才造就了诗歌的“朦胧美”,使好诗能跨越时代而令人百读不厌。
对李商隐的《锦瑟》,至少有三种理解:朱彝尊认为是“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何焯认为“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汪师韩认为“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故曰‘无端’……”。
对《诗经·卫风·氓》中的“蚩蚩”也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敦厚的样子”,写出氓婚前老实纯朴,与婚后的“士贰其行”“二三其德”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是“嬉笑的样子”,写出氓以伪装的嬉皮笑脸骗取姑娘的芳心,为下文的悲剧埋下伏笔。
2.如何体验诗情?
探究学习:“诗歌是幻想和感情的白热化”(赫仕列特),诗歌形象的出现总是伴随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诗人通过联想和想像,将主观情感附着在具体的意象之上,从而形成情景相生、情景相融的诗歌画面。要体验诗情,就要努力去寻求“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要“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要感受诗人的生活、体味诗人的心情、联想诗人的处境、追求诗人的思想轨迹。读诗,“与其说是为了了解,不如说是为了感动”。如果说,作为读者,读诗时无法通过诗的形象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那就谈不上欣赏了。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情主人公面对秋风破屋、村童戏谑,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唏嘘不已,诗人在诗中倾注了无限的同情。当读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时,读者会感受到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诗人脉搏的跳动,理解了诗人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进而对诗人肃然起敬。
3.怎样品析诗歌的空白艺术?
探究学习:诗歌形象“极精约,极概括,因而留给欣赏者的联想空间就极宽阔”,读诗有时难免要“猜”。“猜”的内容正是诗歌“有意”留下的“空白”,它能使欣赏者在“创造性的艺术欣赏”中获得“愉悦”。“空白”在画艺中称为“留白”,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即指此。留出一定的空白,诉诸读者的想像,也是诗人的常用手段之一。但“绘画是将形象置于眼前,而诗则将形象置于想像力之前?,诗的“空白”是以能激发读者的审美想像为依归的。一般地说,“空白”的手法有意象空白和结构空白两种。诗词所构创的意象并不连贯,或由实人虚,或以虚现实,为读者提供联想的线索,但又留出一定的空间让读者通过“综合性思考”加以填补,从而获得丰美完整的意象。这种留白称为“意象空白”。
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写“恨”,这是“虚”。恨什么?恨昨夜一梦。梦什么?梦见的是上苑美景,有什么可恨呢?于是留下一片空白,引发读者由梦境去想像,去吟味思索出旧时盛况的背后所隐藏的极愁极恨。诗词的语言“跳跃性”很大,句与句之间往往是间断的,这间断的部分,就是为读者的想像留下的回旋的空间。这种留白称为“结构空白”。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试问卷帘人”,问什么?未知,成为“断脉”。“知否,知否?”又未答,意脉又“断”。最后推出的“绿肥红瘦”无限凄怨,却又妙在含蓄。这种由“断”而造出的传神之美,实在是诗词独有手法。
4.浅谈“诗的审美教育”。
探究学习:“欣赏诗歌,期望能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性的燃烧。所谓诗的作用和诗教,主要是指此而言。”读诗,就是要挖掘出诗中的审美意蕴,从而获得美的享受。①再现绘画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是诗歌的显著特点。读诗,就要通过想像,读出诗作中极富画面的层次感,极富画面的色彩感,从而获得鲜明的视觉印象,获得美的熏陶。②领会意境美。所谓意境,就是指作者所描绘的客观景物和自己的主观感情浑然天成、高度融合的一种艺术境界。如读曹操的《观沧海》,就要领会诗人抒发的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意境。③品味语言美。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形象生动,“语言美”是诗歌的特点之一。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饱含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的千古名句,都是诗歌语言的精华,让人百读不厌。④体会韵律美。诗歌,特别是律诗,形式固定,节奏感强,读来琅琅上口。要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就要不断地吟读,不断地体味。
5.古诗,为何让人百读不厌?
探究学习:古诗,经历过时间的淘洗,其存在的价值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古诗,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读古诗,能“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华”(祝勇语)。读诗,是需要一个时间距离的。有了时间距离,古诗所焕发出的生命力,才使我们的心灵获得无限的震撼。
三、选题设计
如何抓住诗歌的特点鉴赏诗歌?
研究方法: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如:赋、比、兴,含蓄,虚写和实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用典,象征,衬托,修辞,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等等。
(2)通过师生互动,掌握古诗鉴赏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基本方法。
基本特点:时代性,主体性,不定性。
基本规律:读懂,读通,理解,超越。
基本方法:披文人情,以义逆志,追源溯流,知人论世,想像联想,等等。
(3)通过多种形式对诗歌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
如:开诗歌朗诵会,将诗歌改写成散文或电影小剧本,填诗填词,进行诗歌创作,等等。
(4)通过典型分析和实践,形成诗歌鉴赏的一般思路。
如:读一思一悟;明白字面意义一找出主体意象一探求深层意蕴;人一物一事一景一情;局部品味语言一捕捉隐含信息一整体把握意境一分辨表现手法一借助注释理解;了解特点流派一掌握读诗方法一整体把握诗意一实现部分突破等等。
参读书目:
(1)戴伟华《中国古代诗文鉴赏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徐中玉《古文鉴赏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陈新璋《唐诗宋词》,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韦志成《语文教学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
(7)谌兆麟《中国古代文论概要》,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7月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第14篇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
——新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语文组 刘卫民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上节课我们从谢冕老师的《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那里学了几种诗歌鉴赏也就是对诗歌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方法,还记得都是什么吗?
生:有“泡”,有“猜”。
师:是的。为什么要“泡”?生:因为诗是诗人对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产物。
生:因为诗人总是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
师:怎么“泡”?
生:所谓“泡”,就是要把精炼简约的诗歌形象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原生状态,把诗里浓缩的东西再泡开,把其中的滋味泡出来。
师:还有呢?
生:寻找并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
生:把读者自己的内心世界融进诗歌里去。
师:又为什么要“猜“?
生:因为诗歌形象总是以一代十、以少胜多,极简约,极概括,留给欣赏者的欣赏空间极广阔,诗本身的郁积太多,所以难免有时需要“猜”。
师:怎么“猜”呢?
生: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推测、去阐发。
生:填补、连缀诗歌跳跃断续的地方。
师:那咱们这节课就来试试,看看大家的本事,看看大家举一反三的能力。
出示课件(以下例诗均同此):
一.读诗猜物——看看诗中描写吟咏的是什么事物或景物:
1.解落三秋叶,催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
生(稍一思索,几乎齐声):风。
师:对!大家真聪明。这正是唐代李峤的《咏风》。看下一首——
2.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蕊,琴上响余声。
生(议论片刻,一生举手):还是风。
师:什么风?
生:好像——春风。
师:何以见得?
生:飘落蕊,好像是吹落花的意思。
师:对,就是春风。嘿嘿,不错,这是南朝梁何逊的《咏春风》。往下看——
3.不知谁抱镜,推在白云岑。万壑照成雪,梅花寒一林。
生(思索,议论,小声推测):雪花?不对不对。月亮?月亮。
师:嗯,的确是月亮。哪儿的月亮?
生:山里的月亮。
师:正是。这首诗题目《山月》,作者是清代的许遂。写的怎么样?
生:把月亮比喻成镜子,没啥新意。但后两句很有意境,侧写月光,非常美。
师:好。接着往下看——
4.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
生(交头接耳):雪花?
师:啊?雪花?是么?不贴边儿吧!生:光?
师:差不多了,但还不是。
生(恍然大悟):影子!
师:什么影?
生:树影?
师:再猜。嗯——比树影还美的——
生:好像是花影。
师:对了。这是苏轼的诗,题目就是《花影》。
生:啊——可不是嘛!
师:有趣儿吧?不愧是大诗人,多么热爱生活啊。充满生活情趣儿。不过也有人说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说“瑶台”象征“高官显位”,“花影”喻趋炎附势、攀附权贵的“小人”——你信么?
生:也有点儿道理。不过那这首诗就不怎么美了。我还是喜欢把它当成是写景诗。
师:好。再来一首——
5.拂拂生残晖,层层如裂绯。天风剪成片,疑作仙人衣。
生(议论,交流):云?
师:再想想——
生(兴奋):霞。
师:什么霞?
生:晚霞。
师:何以见得?
生:残晖嘛。
师:好。换首现代的。看——
6.梦的朋友/幻想的姐妹原是自己的影子/却老走在你的前面像光一样无形/像风一样不安定她和你之间/始终有距离像窗外的飞鸟/像天上的流云
像河边的蝴蝶/既狡猾又美丽你上去,她就飞/你不理她,她撵你她永远陪伴你/一直到你终止呼吸
生:理想。
生:追求。
生:希望。
师:对,希望。题目就是《希望》,艾青的。
下面咱们品几首现当代的小咏物诗,悟一悟其中的感情和思想。
7.《小花的信念》(顾城):在山石组成的路旁/浮起一片小花她们用金黄的微笑/ 来回报石头的冷遇她们相信/最后,石头也会发芽/也会粗糙的微笑/在阳光和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
——这是顾城14岁时的作品。请大家小声重读几遍。
生(惊讶。小声重读)。
师:谁先说一说你的感受和理解?比如说小花抱定的是怎样一种信念?石头又是怎样一种形象?
生1:小花的信念是用微笑来对待一切。石头代表冰冷、冷漠的人。
生2:小花以德抱怨。
师:好!“以德抱怨”这个词用得好。
生3:老师,小花是不是太天真、太单纯甚至是太软弱、太窝囊了?石头能发芽么?对冷漠冷酷甚至邪恶的人或事物能这么一厢情愿的微笑么?太基督徒了吧,打左脸把右边脸也伸过去?
(众大笑)
师:呵呵,好么,一下子用这么多形容词最高级。不过他的问题很有价值,谁能回答?
生4:总比以怨抱怨、以暴制暴好吧?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嘛。
生5:这只不过是诗人单纯美好的善良愿望而已,不可当真。
师:不可当真吗?我很当真呢。
生6:基督徒精神不好么?
生7: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特别需要微笑、善良、宽容、理解。
师:我非常赞成刚才这位同学的观点。人与人之间,太需要这种单纯和善良了。这正是这首诗的思想价值之所在。艺术上的价值呢?
生8:我觉得“粗糙的微笑”和“善良的牙齿”两句特好。
师:好在哪儿?
生8:我也说不太好。只觉得人们平时一般不这么说,但顾城这么说了,却既很新鲜又很形象,而且对“石头”来说,非常贴切。
师:怎么贴切法?
生8:嗯——石头表面一般都很粗糙,外形也一般都有棱角,像牙齿似的。
师:诗人使用了什么辞格?
生9:移用吧?
师:还有呢?
生9:拟人。
师:对。其实“发芽”一说,也是辞格,只不过是拟物罢了。诗人究竟是诗人,总能创造性的使用语言,制造出新鲜的陌生感,陌生的熟悉感,乍一看不是那么回事,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好,再来一首跳跃性较大的。
8.《往事二三》(舒婷):一只打翻的酒盅/石路在月光下浮动/青草压倒的地方/遗落一枝映山红桉树林旋转起来/繁星拼成了万花筒/生锈的铁锚上/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手指轻轻衔在口中/在脆薄的寂静里/做半明半昧的梦
——谁来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我来读。
师:很好。很带感情。全体再默读一遍,好好体味一下。注意题目的提醒。
(学生默读,体味)
师:谁来解读一下。
生1:题目是《往事二三》,看来作者是在回忆。回忆的是什么事呢?我还没看太明白。
师:是啊,回忆的什么事呢?你请坐,听听别人的。
生2:“一只打翻的酒盅”,看来跟“喝酒”有关——是不是喝多了?
师:说下去。
生2:酒盅都打翻了嘛,肯定是喝多了。
师:嘿嘿,你真聪明,你找到了解读此诗的突破口。接下来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生3:啊,真的耶——喝多了,离开了,走在月光下的石路上,晃晃悠悠的——可不就觉得石路在晃动么?
师:接下来两句呢?
生4:是不是摔倒在路旁的草地上了?
师:对,完全正确。那“映山红”又该如何理解?
生4:抒情主人公仰倒在青草地上,小脸喝得红扑扑的——不就像是一枝映山红遗落在那儿了么?
师:太对了,大家接着说——
生5:哎呀,整个第二段不就是在写“天旋地转”的感觉吗?
师:就是嘛。不过第二段的后两句中“生锈的铁锚”怎么解释?
生6:指眼睛吧。人若是喝多了,眼神儿就不那么亮了,比较迟钝、散漫,不聚光了,可不就是生锈了。
师:用铁锚作喻还有没有别的意味?
生6:有沉重感,下坠感。
师:下坠感?(众笑)不准确吧?你是不是想说“堕落感”?
生6:对对对,堕落。
师:堕落?重了吧?
生6:也许是诗人的自责吧?
师:嘿嘿,姑且先存此一说吧。回头看看,前两段回忆了怎样一件往事?
生7:醉酒事件。(众笑)
师:嗯。大概是诗人少年时的一次醉酒经历。至于为什么喝醉,只有诗人自己知道,属于个人隐私吧,不去管了。我们看最后一段吧。
生8:这段好像没写什么具体事件,只是在写“发呆”。
师:好,就叫“发呆”事件吧。是不是你们都有过这种时候?同处美丽的花季雨季,心里开始有了秘密,有了幻想,有了梦——于是常常不由自主的发呆,“手指轻轻衔在口中”——多么美丽的侧影啊?当然最好不要在语文课堂上发呆——那就不叫发呆了,叫走神儿或发楞……
(众笑)
师:同顾城的《小花的信念》相比,你更喜欢哪一首?
生9:这首,诗味足,更耐人寻味。
生10:我喜欢《小花的信念》的内容,喜欢《往事二三》的形式。
师:好。我们继续——9.《青草》伊甸
大地的思想,杂乱而茂盛 / 岁月的羊群咩咩走过
在青草愈来愈盛大的歌唱里 / 石头和皇帝渐渐枯萎
读一读,想一想——看看诗中的意象各自象征什么?也就是开始咱们说的:就是要把精炼简约的诗歌形象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原生状态,把诗里浓缩的东西再泡开,把其中的滋味泡出来。寻找并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把你自己的内心世界融进诗歌里去。
生1:青草——我认为——象征底层人民,象征民间的思想和智慧,还像来自民间的民主力量。
师:很对。那“岁月的羊群”呢?
生2:好像是“历史”,或者说“社会”,“时代”也行。因为人民的思想滋养了历史,养育了时代或者说社会。
师:你说得太好了。理解得很深刻呀。那“石头”和“皇帝”象征什么?
生:专制的、保守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人民的、民主的力量强大了,自然就把他们淹没了。
师:同学们已经理解到这种程度,我已经没什么好补充的了。我已经快“失业”了,你们太厉害了。咱们来点儿挑战性更强的吧?我日前在晚报上看到一则启事,说有位颇有文化品位的老板,在咱们望海寺附近面朝大海的山坡上新开了一家酒楼,他想好了一副对联,仅有八个字:“凭窗观海,把盏听潮”,似乎短了点。于是他悬赏征文,愿以每字千元的价格,求读者高人将对联延长到10个字,最好是14个字,这样挂出来更气派些。你们中有没有高人啊?先将它延长到10个字吧?
(学生们议论纷纷,跃跃欲试,气氛非常活跃,很多人低头沉思……)
生1:有了,老师,我对“凭窗观海去,把盏听潮来”——
生2:不好不好,都到了酒店门前了,怎么还“观海去”呢?
生3:“凭窗观海景,把盏听潮声”怎么样?
生4:“潮声”好,“海景”还觉得别扭。
师:“声”常常对应什么呀?
生5:(抢着说)声色!对,“凭窗观海色,把盏听潮声”——就是它了!钱归我了!
生3:不行不行,至少有我一半儿。(众大笑)
师:别着急,看还能不能再延长点儿?再添俩字试试——
生6:(沉思片刻)“凭窗观海色无限,把盏听潮声有时”。
生7:大海颜色有无数种么?潮声有时有有时无么?顶多有时大有时小而已。不好。
生8:改成“凭窗观海色无尽,把盏听潮声有韵”吧,有韵味、有韵律的意思。
生9:那平仄不对了,上下句都仄声,特别扭。还不如说“声有诗”呢,“诗歌”的“诗”。
师:思路再开阔些。看看能不能在“色”和“声”的前面加点儿修饰性定语?
生10:“凭窗观海无限色,把盏听潮有情声”。
师:怎么总在“有”“无”上打主意呢?换换角度。
生11:“凭窗观海斑斓色,把盏听潮吞吐声”
生12:(摇头)唉呀,词性对不上嘛,“斑斓”形容词,根本不符合大海实际;“吞吐”是动词。太闷了。还不如用“涨落”更恰当呢。
师:嗯——“涨落”用得好,有气势。至于海的颜色么——你看咱们这页幻灯片的背景就是大海——当然以蓝色为主,就是日出日落时分,也谈不上“斑斓”嘛。不过可有阴天晴天之分。对不对?
生13: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哇噻,太棒了!老师,上哪儿领赏去?4000大圆啊!
师:嗯——真的不错。看看谁还有没有更好的?
生14:我这个好像不太好……
师:(鼓励)说出来试试看——
生:“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动地声”。
众:哇,很有气魄嘛。
生15:——只是酒店老板未必乐意:这惊天动地的,人家还以为地震了呢?
师:存在这个问题么?“动地”俩字是生硬了点儿——那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字儿?
生16:有了!苏轼有“惊涛拍岸”的现成句子,我们何不化用一下呢?改成“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好不好?
师:确实不错。“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那么同学们,你要是这位老板,你打算要哪副呢?
生16:我要第二副,“接天色”,“拍岸声”,意境多开阔呀?多有气魄呀?
生17:我要第一副,“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更有酒店情致,从容,雅致,不慌不忙,正符合文人雅士淡泊宁静、与世无争——嗯,还有,还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那种味道。
——众掌声。
师:你说得真好!我也赞成你的意见。我想那位老板也会这么想的。我先代表他对大家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更对大家的聪明才智表示钦佩。至于奖金么……嘿嘿,嘿嘿——对不起,这题是我虚构的!生:啊?老师你太坏了!不行,你欠我们6000大洋!!!请客吧,你。
师:好好好。下课铃已经响了。大家都没注意到吧?这节课虽然主要是诗歌欣赏课,但大家的想象力绝对让我刮目相看。我发现大家都很有诗才呀!这样吧,留个课后作业——请以“飞蛾扑火”这个意象举行同题诗赛,我倒要看看大家究竟有多么天才。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齐):老师再见。
[1]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第15篇
(这节课注重了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的迁移和生发,注重了结合实例归纳读诗方法,诗例很易于激发学生的探讨热情。)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结合诗词,掌握方法。
导学方案:
一、导课:
1、苏轼有《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琴与指,正如我们读者和诗,只有认真阅读,深入理解一首首诗,这诗才被我们赋予了新的生命,而我们也正从这诗中得到感情的陶冶。今天,我们就要弹拨一张张琴,奏响一支支心曲,同时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
2、鲁迅言:“凡人之心,无不有诗……惟有而未能言;诗人为之语,则握拨一弹,心弦立应。”理解诗,接受诗,诗就会理解你,接受你。
二、回顾第一课时所学课文内容。(略)
强调:读诗,学会去“泡”,去“猜”。
三、学以致用:
第一首: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猜想一下,这杏园主人是何等人物?
2、综合诗中的细节描写,体味一下诗人的性格情趣。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绘了怎样的形象和意境?
学生思考,讨论,试回答。
归纳方法:“泡”和“猜”时,一定要尊重诗作的语言实际、形象特征、艺术特点和诗人的情感逻辑,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合理的阐发、补充、推断。
第二首: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
过华清宫绝句(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思考:1、谈一谈这首诗讽刺的现象。
注意“荔枝”这一意象在诗中的特殊作用,只有了解荔枝的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本诗。
2、第三句中的“笑”字,在这里既然不用考虑押韵,为什么不用“喜”或“乐”?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这一笑,让人想起战国时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幽王为博bao姒一笑而失天下,这里,诗人是以杨妃之笑来比附bao姒之笑,都含有对君王荒淫误国的讽刺和慨叹。
(这一环节引导得好,会让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并为之深深慨叹,从而明白诗中用词的妙处)
归纳方法:诗歌的写作背景为我们提供了“泡”和“猜”的基本依据,一定要结合诗歌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甚至个人情感,在现有词句的基础上,合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浣溪沙(晏殊)
(作者:北宋时期的太平宰相,婉约派词人。早有文名,入仕早,仕途通达。)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第一步“泡”: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和思考?它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对人生苦短,光阴易失的感慨。情感哀婉忧伤,有种淡淡的惆怅和失意。
第二步“猜”:你感觉诗人当时写此词的情景是怎么样的?或者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作此词的?
明确:一手持杯,一边听着家姬的歌舞,一边浅斟低唱。
晏殊是北宋太平宰相,一生富贵,不知愁苦,常一边观景,一边赏乐,得意地说:“穷儿家哪有此景致?”上天对他特别有恩,但只有这时间,人生,他却无法得到格外恩赐,人与人在这个问题上是平等的,所以他叹的不是一人的愁,而是所有人的共同感觉。
山中(王维)
荆溪白石山,天寒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
思考1“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表现怎样的意境?
思考2“猜”:结合诗人的其它诗作,说一说诗人所追求的境界是什么?
甜蜜的复仇(夏宇)
把你的影子加点盐
腌起来
风干
老的时候
下酒
诗词鉴赏歌诀(胡编)
诗词鉴赏莫着急,也有方法可循依。
弄清作者和背景,疏通词句和标题。
抓住字词深挖掘,联想想象要合理。
诗中感情别误解,语言表达要清晰。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第16篇
铁皮鼓
夫子,偷将过来,请原谅,哈哈,大不了下次我多喝几杯了。
夫子有一不成熟的课堂实录,是《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的第二和第三课时,自己并不满意,请方家指正。
——新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语文组 刘卫民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上节课我们从谢冕老师的《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那里学了几种诗歌鉴赏也就是对诗歌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方法,还记得都是什么吗?
生:有“泡”,有“猜”。
师:是的。为什么要“泡”?
生:因为诗是诗人对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产物。
生:因为诗人总是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
师:怎么“泡”?
生:所谓“泡”,就是要把精炼简约的诗歌形象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原生状态,把诗里浓缩的东西再泡开,把其中的滋味泡出来。
师:还有呢?
生:寻找并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
生:把读者自己的内心世界融进诗歌里去。
师:又为什么要“猜“?
生:因为诗歌形象总是以一代十、以少胜多,极简约,极概括,留给欣赏者的欣赏空间极广阔,诗本身的郁积太多,所以难免有时需要“猜”。
师:怎么“猜”呢?
生: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推测、去阐发。
生:填补、连缀诗歌跳跃断续的地方。
师:那咱们这节课就来试试,看看大家的本事,看看大家举一反三的能力。
出示课件(以下例诗均同此):
一.读诗猜物——看看诗中描写吟咏的是什么事物或景物:
1.解落三秋叶,催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
生(稍一思索,几乎齐声):风。
师:对!大家真聪明。这正是唐代李峤的《咏风》。看下一首——
2.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蕊,琴上响余声。
生(议论片刻,一生举手):还是风。
师:什么风?
生:好像——春风。
师:何以见得?
生:飘落蕊,好像是吹落花的意思。
师:对,就是春风。嘿嘿,不错,这是南朝梁何逊的《咏春风》。往下看——
3.不知谁抱镜,推在白云岑。万壑照成雪,梅花寒一林。
生(思索,议论,小声推测):雪花?不对不对。月亮?月亮。
师:嗯,的确是月亮。哪儿的月亮?
生:山里的月亮。
师:正是。这首诗题目《山月》,作者是清代的许遂。写的怎么样?
生:把月亮比喻成镜子,没啥新意。但后两句很有意境,侧写月光,非常美。
师:好。接着往下看——
4.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
生(交头接耳):雪花?
师:啊?雪花?是么?不贴边儿吧!
生:光?
师:差不多了,但还不是。
生(恍然大悟):影子!
师:什么影?
生:树影?
师:再猜。嗯——比树影还美的——
生:好像是花影。
师:对了。这是苏轼的诗,题目就是《花影》。
生:啊——可不是嘛!
师:有趣儿吧?不愧是大诗人,多么热爱生活啊。充满生活情趣儿。不过也有人说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说“瑶台”象征“高官显位”,“花影”喻趋炎附势、攀附权贵的“小人”——你信么?
生:也有点儿道理。不过那这首诗就不怎么美了。我还是喜欢把它当成是写景诗。
师:好。再来一首——
5.拂拂生残晖,层层如裂绯。天风剪成片,疑作仙人衣。
生(议论,交流):云?
师:再想想——
生(兴奋):霞。
师:什么霞?
生:晚霞。
师:何以见得?
生:残晖嘛。
师:好。换首现代的。看——
6.梦的朋友/幻想的姐妹原是自己的影子/却老走在你的前面像光一样无形/像风一样不安定她和你之间/始终有距离像窗外的飞鸟/像天上的流云
像河边的蝴蝶/既狡猾又美丽你上去,她就飞/你不理她,她撵你她永远陪伴你/一直到你终止呼吸
生:理想。
生:追求。
生:希望。
师:对,希望。题目就是《希望》,艾青的。
下面咱们品几首现当代的小咏物诗,悟一悟其中的感情和思想。
7.《小花的信念》(顾城):在山石组成的路旁/浮起一片小花她们用金黄的微笑/ 来回报石头的冷遇她们相信/最后,石头也会发芽/也会粗糙的微笑/在阳光和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
——这是顾城14岁时的作品。请大家小声重读几遍。
生(惊讶。小声重读)。
师:谁先说一说你的感受和理解?比如说小花抱定的是怎样一种信念?石头又是怎样一种形象?
生1:小花的信念是用微笑来对待一切。石头代表冰冷、冷漠的人。
生2:小花以德抱怨。
师:好!“以德抱怨”这个词用得好。
生3:老师,小花是不是太天真、太单纯甚至是太软弱、太窝囊了?石头能发芽么?对冷漠冷酷甚至邪恶的人或事物能这么一厢情愿的微笑么?太基督徒了吧,打左脸把右边脸也伸过去?
(众大笑)
师:呵呵,好么,一下子用这么多形容词最高级。不过他的问题很有价值,谁能回答?
生4:总比以怨抱怨、以暴制暴好吧?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嘛。
生5:这只不过是诗人单纯美好的善良愿望而已,不可当真。
师:不可当真吗?我很当真呢。
生6:基督徒精神不好么?
生7: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特别需要微笑、善良、宽容、理解。
师:我非常赞成刚才这位同学的观点。人与人之间,太需要这种单纯和善良了。这正是这首诗的思想价值之所在。艺术上的价值呢?
生8:我觉得“粗糙的微笑”和“善良的牙齿”两句特好。
师:好在哪儿?
生8:我也说不太好。只觉得人们平时一般不这么说,但顾城这么说了,却既很新鲜又很形象,而且对“石头”来说,非常贴切。
师:怎么贴切法?
生8:嗯——石头表面一般都很粗糙,外形也一般都有棱角,像牙齿似的。
师:诗人使用了什么辞格?
生9:移用吧?
师:还有呢?
生9:拟人。
师:对。其实“发芽”一说,也是辞格,只不过是拟物罢了。诗人究竟是诗人,总能创造性的使用语言,制造出新鲜的陌生感,陌生的熟悉感,乍一看不是那么回事,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好,再来一首跳跃性较大的。
8.《往事二三》(舒婷):一只打翻的酒盅/石路在月光下浮动/青草压倒的地方/遗落一枝映山红桉树林旋转起来/繁星拼成了万花筒/生锈的铁锚上/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手指轻轻衔在口中/在脆薄的寂静里/做半明半昧的梦
——谁来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我来读。
师:很好。很带感情。全体再默读一遍,好好体味一下。注意题目的提醒。
(学生默读,体味)
师:谁来解读一下。
生1:题目是《往事二三》,看来作者是在回忆。回忆的是什么事呢?我还没看太明白。
师:是啊,回忆的什么事呢?你请坐,听听别人的。
生2:“一只打翻的酒盅”,看来跟“喝酒”有关——是不是喝多了?
师:说下去。
生2:酒盅都打翻了嘛,肯定是喝多了。
师:嘿嘿,你真聪明,你找到了解读此诗的突破口。接下来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生3:啊,真的耶——喝多了,离开了,走在月光下的石路上,晃晃悠悠的——可不就觉得石路在晃动么?
师:接下来两句呢?
生4:是不是摔倒在路旁的草地上了?
师:对,完全正确。那“映山红”又该如何理解?
生4:抒情主人公仰倒在青草地上,小脸喝得红扑扑的——不就像是一枝映山红遗落在那儿了么?
师:太对了,大家接着说——
生5:哎呀,整个第二段不就是在写“天旋地转”的感觉吗?
师:就是嘛。不过第二段的后两句中“生锈的铁锚”怎么解释?
生6:指眼睛吧。人若是喝多了,眼神儿就不那么亮了,比较迟钝、散漫,不聚光了,可不就是生锈了。
师:用铁锚作喻还有没有别的意味?
生6:有沉重感,下坠感。
师:下坠感?(众笑)不准确吧?你是不是想说“堕落感”?
生6:对对对,堕落。
师:堕落?重了吧?
生6:也许是诗人的自责吧?
师:嘿嘿,姑且先存此一说吧。回头看看,前两段回忆了怎样一件往事?
生7:醉酒事件。(众笑)
师:嗯。大概是诗人少年时的一次醉酒经历。至于为什么喝醉,只有诗人自己知道,属于个人隐私吧,不去管了。我们看最后一段吧。
生8:这段好像没写什么具体事件,只是在写“发呆”。
师:好,就叫“发呆”事件吧。是不是你们都有过这种时候?同处美丽的花季雨季,心里开始有了秘密,有了幻想,有了梦——于是常常不由自主的发呆,“手指轻轻衔在口中”——多么美丽的侧影啊?当然最好不要在语文课堂上发呆——那就不叫发呆了,叫走神儿或发楞……
(众笑)
师:同顾城的《小花的信念》相比,你更喜欢哪一首?
生9:这首,诗味足,更耐人寻味。
生10:我喜欢《小花的信念》的内容,喜欢《往事二三》的形式。
师:好。我们继续——9.《青草》伊甸
大地的思想,杂乱而茂盛 / 岁月的羊群咩咩走过
在青草愈来愈盛大的歌唱里 / 石头和皇帝渐渐枯萎
读一读,想一想——看看诗中的意象各自象征什么?也就是开始咱们说的:就是要把精炼简约的诗歌形象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原生状态,把诗里浓缩的东西再泡开,把其中的滋味泡出来。寻找并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把你自己的内心世界融进诗歌里去。
生1:青草——我认为——象征底层人民,象征民间的思想和智慧,还像来自民间的民主力量。
师:很对。那“岁月的羊群”呢?
生2:好像是“历史”,或者说“社会”,“时代”也行。因为人民的思想滋养了历史,养育了时代或者说社会。
师:你说得太好了。理解得很深刻呀。那“石头”和“皇帝”象征什么?
生:专制的、保守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人民的、民主的力量强大了,自然就把他们淹没了。
师:同学们已经理解到这种程度,我已经没什么好补充的了。我已经快“失业”了,你们太厉害了。咱们来点儿挑战性更强的吧?我日前在晚报上看到一则启事,说有位颇有文化品位的老板,在咱们望海寺附近面朝大海的山坡上新开了一家酒楼,他想好了一副对联,仅有八个字:“凭窗观海,把盏听潮”,似乎短了点。于是他悬赏征文,愿以每字千元的价格,求读者高人将对联延长到10个字,最好是14个字,这样挂出来更气派些。你们中有没有高人啊?先将它延长到10个字吧?
(学生们议论纷纷,跃跃欲试,气氛非常活跃,很多人低头沉思……)
生1:有了,老师,我对“凭窗观海去,把盏听潮来”——
生2:不好不好,都到了酒店门前了,怎么还“观海去”呢?
生3:“凭窗观海景,把盏听潮声”怎么样?
生4:“潮声”好,“海景”还觉得别扭。
师:“声”常常对应什么呀?
生5:(抢着说)声色!对,“凭窗观海色,把盏听潮声”——就是它了!钱归我了!
生3:不行不行,至少有我一半儿。(众大笑)
师:别着急,看还能不能再延长点儿?再添俩字试试——
生6:(沉思片刻)“凭窗观海色无限,把盏听潮声有时”。
生7:大海颜色有无数种么?潮声有时有有时无么?顶多有时大有时小而已。不好。
生8:改成“凭窗观海色无尽,把盏听潮声有韵”吧,有韵味、有韵律的意思。
生9:那平仄不对了,上下句都仄声,特别扭。还不如说“声有诗”呢,“诗歌”的“诗”。
师:思路再开阔些。看看能不能在“色”和“声”的前面加点儿修饰性定语?
生10:“凭窗观海无限色,把盏听潮有情声”。
师:怎么总在“有”“无”上打主意呢?换换角度。
生11:“凭窗观海斑斓色,把盏听潮吞吐声”
生12:(摇头)唉呀,词性对不上嘛,“斑斓”形容词,根本不符合大海实际;“吞吐”是动词。太闷了。还不如用“涨落”更恰当呢。
师:嗯——“涨落”用得好,有气势。至于海的颜色么——你看咱们这页幻灯片的背景就是大海——当然以蓝色为主,就是日出日落时分,也谈不上“斑斓”嘛。不过可有阴天晴天之分。对不对?
生13: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哇噻,太棒了!老师,上哪儿领赏去?4000大圆啊!
师:嗯——真的不错。看看谁还有没有更好的?
生14:我这个好像不太好……
师:(鼓励)说出来试试看——
生:“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动地声”。
众:哇,很有气魄嘛。
生15:——只是酒店老板未必乐意:这惊天动地的,人家还以为地震了呢?
师:存在这个问题么?“动地”俩字是生硬了点儿——那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字儿?
生16:有了!苏轼有“惊涛拍岸”的现成句子,我们何不化用一下呢?改成“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好不好?
师:确实不错。“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那么同学们,你要是这位老板,你打算要哪副呢?
生16:我要第二副,“接天色”,“拍岸声”,意境多开阔呀?多有气魄呀?
生17:我要第一副,“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更有酒店情致,从容,雅致,不慌不忙,正符合文人雅士淡泊宁静、与世无争——嗯,还有,还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那种味道。
——众掌声。
师:你说得真好!我也赞成你的意见。我想那位老板也会这么想的。我先代表他对大家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更对大家的聪明才智表示钦佩。至于奖金么……嘿嘿,嘿嘿——对不起,这题是我虚构的!
生:啊?老师你太坏了!不行,你欠我们6000大洋!!!请客吧,你。
师:好好好。下课铃已经响了。大家都没注意到吧?这节课虽然主要是诗歌欣赏课,但大家的想象力绝对让我刮目相看。我发现大家都很有诗才呀!这样吧,留个课后作业——请以“飞蛾扑火”这个意象举行同题诗赛,我倒要看看大家究竟有多么天才。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齐):老师再见。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