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莽作《孩儿塔》序(精简2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白莽作《孩儿塔》序(通用2篇)
白莽作《孩儿塔》序 第1篇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深沉、炽热的情感。
2、把握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3、理解作者评人评诗的写法。
说明:
本文是鲁迅为白莽的诗集《孩儿塔》所作的序。本文虽名为序,却突破了一般的序文平实介绍的框框,作者没有就诗论诗,而是或叙或议、或抒情,以深沉的强烈的感情,对白莽的诗作作了激情昂扬的高度评价,抒发了对革命者的深深怀念之情。建议对本文的处理,可以从文本入手,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关键语句所凝聚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在课文中的作用,提高注重关键语句品味在阅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缩短与作者的时空距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关键语句“这就使我更加惆怅”在文章中的统领作用,体会作者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情感。
2、重点:了解本文“诗一样的语言”的特点。
3、难点:知人论世,体会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孩儿塔》的作用。
说明:
解读本文的思路可以从感性到理性,从人物的音容笑貌到其作品的重要意义,再到作者的深沉、炽热的感情。经过教师的点拨,由易到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对文章具体字句的品位和感悟中,各抒己见,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作者的感情是非常炽热的强烈的,但他对诗作的评价也是很客观的。在分析时,先做好铺垫工作,不要急于求成,不然学生难以理解诗作的重要意义和作者的感情态度,或者可能留于表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
1、回忆《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关于白莽的描写。
2、白莽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3、鲁迅对白莽的情感?
作者和白莽共有三次会面:第一次只记住了他的外貌,第二次和第三次则发现了在白莽身上具有的直率、自尊、乐观、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信任同志、内心世界崇高等特点。
从已学的课文入手,使学生感觉比较亲切,在心理上不会与文章有太多的距离和隔阂。
《为了忘却的纪念》中,鲁迅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交往,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对本文的阅读、理解也有帮助。
分析白莽其人
1、从文中找出对白莽的描述。
2、概括其人物性格特征。
重点在第二段。
1、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道: “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
通过对白莽的外貌,神态,语言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位积极乐观的革命青年形象.
2、年轻 朴实
乐观 积极向上
坚定的革命精神
从人物刻画、性格特征入手,比较生动,感性。
分析白莽其作
1、在文章中找出对白莽作品的评价。
2、分析、理解白莽诗集的重要意义。
重点在第四段。
抓住关键句:
1、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
2、一切所谓圆滑熟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明确宣示《孩儿塔》有巨大的生命力,有重要的意义。 揭示诗作的战斗性,讴歌对革命的贡献。
3、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以生动而丰富的比喻予以形象的表现,
集中评述《孩儿塔》宣传革命、动员革命的战斗作用和鲜明的思想倾向,语势酣畅,充分抒写出作者对革命作家、作品和革命事业的热爱和赞颂之情。
此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的萃集之处。
由人物性格到作品的意义,由对人物的描写到对作品的评价和讴歌,这是一个飞跃。也是学生借读课文的飞跃。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语句,采用自读和集体朗读的形式,体会字字句句的分量。
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作者肯定白莽诗作的战斗精神,同时在这篇不同寻常的序文中,显示了自己的强烈的情感,远见和战斗精神。
理解作者“诗一样的语言”,进一步强化作者深沉的感情。
结合全文,深入文本,体会作者深沉、炽热的情感。
1、梳理文章段落层次
2、体会作者感情变化1、①写序的起由。
②会议白莽的音容笑貌。
③想要为亡友遗诗作序,但又难以兑现。④客观而热情地评价《孩儿塔》的创作意义。
⑤点明《孩儿塔》的价值。
2、①凄凉、惆怅。
天气不好,时局动荡,身患重病。
②更加惆怅。
重新想起一个年轻而惨遭杀害的战友。(回忆,怀念)
给亡友遗诗作序,却有不能详加评析的难处。 (愤懑)
③跳出惆怅。
对白莽作品的赞美
对革命胜利,对无产阶级及其文学充满信心。 (感到欣慰,充满战斗精神)
通过梳理文章思路,再加以自读、朗读、细读、品读等环节,理解关键语句“这就是我更加惆怅”是怎样统领全篇思想感情的。
总结全文
1、思考整体感受到课文都写了些什么?
2、如何理解“何需我的序文之类”?
1、表达了作者对白莽的怀念、赞颂、评价。
2、点明价值,即使没有作者的序文,白莽的诗作依旧会流传,还有很多前赴后继的战友不会忘记他的。
理解作者评人评诗的写法。
理解含蓄而意味深长的结尾。
布置作业
1、阅读《别了,哥哥》,加深对白莽的了解。
2、阅读《让死的死去吧!》,《血字》等诗作,结合鲁迅的评价,写100字的鉴赏。
3、朗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深沉感情。
完成作业。
读写结合,真切感受白莽诗作的战斗性,理解作者的评价。
思路点拨
还可以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阅读。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阅资料,先期了解白莽生平、诗歌,鲁迅的作品等相关内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四人一小组的形式,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和鉴赏,最好以演示文稿形式在课堂上展示。接着,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经过教师的点拨,共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认识。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情感思路、战斗精神、人物描写、修辞手法(比喻和排比)和“诗一样的语言”等。
练习举隅
1、从白莽外貌描写看鲁迅白描手法的运用。结合《药》、《孔乙己》、《祝福》等作品。
2、鉴赏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替换词语中比较:
①东方的微光(曙光,阳光),体会其语言的准确性
② 林中的响箭(利箭),使视觉转化为听觉,使人惊心动魄。
借助资料,运用比较的方法品味语言特色。
鲁迅: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丁玲:我以为每首都像大进军的号音,都像鏖战的鼓声,我们听得见厮杀的声音,看得见狂奔的人群。这战斗像泰山崩裂,像海水翻腾,像暴风骤雨,像雷电交鸣。┅┅诗人的心是沉重的,是坚定的,是激烈的,诗人的感情是炽烈的,他紧紧地拥抱着抗争的人们,他用力地握着真理,痛击那群卖国者、蒋介石以及他的党徒们!
都用了形象地比喻。丁玲的比较直接,鲁迅的更加含蓄。
白莽作《孩儿塔》序 第2篇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字里行间炽热、深沉的思想感情。
2、把握关键语句、语段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1、理解关键语词“惆怅“是怎样统领全篇感情的。
2、体会作者炽热、深沉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
前期:反复阅读文本,并结合课前发下的资料(关于鲁迅、关于白莽,以及白莽诗作《血字》、《让死的死去吧》、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节选文字)进行阅读。
后期:提出你认为最有价值的1-3个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导语
郁达夫在《怀鲁迅》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有了
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人们用一面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旗覆盖
在鲁迅棺木上。“民族魂”,这正是中国人民对鲁迅的最高褒奖。
2、关于鲁迅,我想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那么我们来听听同学们所了解的鲁迅。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
3、今天,老师要讲的是一个爱护青年、接近青年、与青年人心灵相通的鲁迅。
在他56年的生命中,竟有19年时间是做教师的。在学校,鲁迅是一位在学生中找不出一句恶评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鲁迅对青年人、尤其是青年作家,总是热忱地关怀和积极地培养。这也是鲁迅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之一。
1931年,白莽被国民党枪杀后,白莽的身影就经常在鲁迅的眼前出现———“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面貌很端正,颜色是黑黑的”,鲁迅久久不能平静,为中国失去这样的英雄健儿而痛哭。鲁迅悲痛地回忆着和白莽相处的日子,在白莽死去已经五年后的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一日夜里,重病缠身的鲁迅当夜便为白莽的遗诗《孩儿塔》作序。今天我们就来结识鲁迅用他那蘸满深情的笔给我们描绘的这位可爱的青年——白莽,以及他的诗集。
二、 解题:关于序
《白莽作〈孩儿塔〉序》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鲁迅为白莽的诗集《孩儿塔》所作的一篇序。
序:指序文,是写在一部书或一篇诗文前面对其写作缘由、内容、体例加以说明的文字。
它同时也是一篇著名的杂文。
杂文:包含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文艺性和辩论性。它把精辟深刻的说理和形象生动的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尖锐泼辣、风趣幽默的独特文体。鲁迅是现代杂文大师。
三、研读文章
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课前让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我从中提炼出了一个比较有价值,也能因此而解决一部分其它问题的问题:
为亡友的遗文作序是义不容辞的事情,鲁迅本身也视其为一种义务,这在文章第三段中
有所流露,但为什么作者在这篇序文要结束的时候却说“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也就是说在两种看似矛盾的思想背后,作者的感情起了怎样的波澜,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呢?我们一起来摸索文中的情感线索。
(一)在文中找出统领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眼:惆怅(文眼)(最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关键语词)
(二)如何理解这种惆怅,它是怎样串联起全文的?
1、 天气与心境:(时局动荡、身患重病、)时值暮春、寒意料峭;雨声淅沥、感时伤怀;为白莽遗诗写序→产生惆怅
问:如何来理解第一段中的“这就使我更加惆怅”?/第一段中作者写春天的雨和远道寄来的信,这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抓住封号、“也因为”、破折号、“这”来理解。
2、由信的开首而回忆起白莽→更加惆怅
问:找出第二段中回忆白莽的句子。
品位相关语句:“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这里用了外貌和语言描写,思考作者用这寥寥数笔来回忆白莽的作用?
答:赞颂年仅19岁,已入狱3次的革命青年白莽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寄托作者的思念;表达对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革命者的愤慨之情。
3、白色恐怖下不能详加评析诗稿→还是惆怅
(背景:“九一八”事变,“一二八”抗战,国民党政府对外“不抵抗”,对内“大围剿”……)
问:作者这种惆怅的情绪有没有改变呢?
品位相关语词:“一团火”、“简直”、“也许”以及语句:“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答:这里作者作了一个比喻。
“一团火”:形象地展现出作者急于流布之心,从这一比喻中可以体会出作者与白莽深厚的友情。
在这种急切地想要流布诗集的心情之下,作者却说“我简直不懂诗”,为什么?
“简直”:鲁迅终身热爱诗歌艺术,关注和研究中外诗歌发展的情况,20多岁就写出了学术价值很高的《摩罗诗力说》。据统计:先生最早的诗作《别诸弟三首》写于19岁,而最晚的一首诗是逝世几个月前写的《亥年残秋偶作》。
不懂的是志趣不投者的作品,也可以是下文提到的“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也就是不愿懂那些无聊文人的诗。
“也许”:表示不肯定,回忆鲁迅与白莽第一次碰面的原因。鲁迅与白莽是因为共同热爱匈牙利革命浪漫主义诗人裴多菲的诗而相互认识和亲近的。真和鲁迅闹开的都是志趣不投者,和白莽没有闹开的原因是因为志同道合,属于同一战线的文艺战士,共同与反动文人、反动文学进行不懈的斗争,粉碎反动派的文化“围剿”。貌似自嘲,实则顺乎一击。
“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不能说的原因见《为了忘却的记念》四:“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
△作者急切地想要使亡友的遗文流布,但却因为当时的白色恐怖而无法对诗稿详加评析,这使作者还是不能扭转自己惆怅的心绪。
4、《孩儿塔》的出世→走出惆怅
品位相关语段:第四语段
1)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排比和比喻对白莽的诗集作了高度的评价。全体朗读第四自然段。
2)运用比较的方法品味语言特色。
在替换词语中比较:
“东方的微光”(曙光,阳光)——联系《为了忘却的记念》中“铁罐头”,“禁锢”等文字,体会其语言的准确性。给千万民众带来了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的光亮。
“林中的响箭”(利箭)——使视觉转化为听觉,使人惊心动魄。
包括后面的“萌芽”、“第一步”等都用形象的语言表明《孩儿塔》这部诗集的巨大作用。
体会“别一种意义”、“别一世界”指代的都是无产阶级劳动大众的世界/共产主义的世界。
“一般的诗人”、“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
3)再次全体朗读
(三)研读小结:作序对鲁迅而言是份内事,但是即使没有序,白莽的诗照样会流传,因为他有许多前仆后继的战友,他们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作者因此而走出惆怅,惆怅已不复存在,只是感到如释重负后的无限欣慰,所以在结尾处说“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这样的结尾是意味深长的。
四、整体感悟:
问:在作者从产生惆怅到走出惆怅这样的感情波澜的涌动中,我们体会到的是什么?
答:体会到了作者深深的思念和火一样的友情,也就是作者炽热、深沉的思想感情。(这是主要方面。再详尽深入一些的回答可以是: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对进步青年的爱和对反动派的恨。)
五、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鲁迅富有魅力的语言中,不仅了解了白莽以及他的诗集,更重要的是体会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炽热、深沉的情感。
其实,在鲁迅的诸多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个作为精神战士的鲁迅,也可以是一个作为青年人朋友的鲁迅,还可以是一个作为孩童的鲁迅、作为孝子的鲁迅、作为丈夫的鲁迅、作为慈父的鲁迅、作为兄长的鲁迅等等。
了解一个人必须要用心灵去体会。如果你读鲁迅的文章越多,引发的思考越深,你就越喜欢他、越佩服他。
希望今天的这堂课能成为你尝试着认识生活中不同侧面的鲁迅,并与之进行心灵对话的一把钥匙。
六、拓展阅读
以“ 的鲁迅“的形式确定一个专题阅读,并进行一次这样的专题写作。
鲁迅的书是要读一辈子的。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