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的文学知识。
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二、能力培养目标
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明确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
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难点:
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2.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一定浏览过不少名胜古迹,见过不少楼台阁宇。可你们知道这些建筑中包含着多少历史文化价值吗?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走进梁思成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共同领略中国建筑的永恒魅力吧。(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xx年4月生,广东省新会县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之子。
19xx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他的学术著述,《清代营造则例》《宋营造法式》《中国建筑史》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
三、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第二部分:作者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1) 讲立体构成。
(二)讲平面布局。
第二层次:(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
第三层次:(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全文按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的顺序来展开。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时,说到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把建筑的“风格和和手法”称为中国建筑的“文法”,它们有何共同点?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作者所谓“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既寓于九大特征中又在某些方面具有普遍意义,是一种“沿用的惯例”,是一种为世代遵循的“法式”,守之则能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创新则能建造出各具其妙的独特建筑。这非常类似于语言中的“文法”,既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2篇
活动目标:
1、对各种经典的建筑物感兴趣,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欣赏、比较中国和外国的建筑,初步了解中外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3、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耐心地倾听同伴的意见。
活动准备:
1、中外经典建筑物的图片(如长城、天安门、天坛、白宫、克里姆林宫、卢浮宫等)。
2、教学挂图《中国建筑》;学生用书《中国建筑》《外国建筑》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和各种中国建筑物的图片。
1、教师:图片上是什么?你们去过北京天安门吗?
2、教师:看到了这些建筑,你有什么感觉?你知道它们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吗?
二、具体欣赏中国建筑物的外形和建筑风格。
1、学生和同伴相互交流。
2、教师:图片上的建筑物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什么样的图案?
3、使用VCD播放我国的建筑物,集体欣赏并交流。
4、教师:你最喜欢那座建筑物?你喜欢它的什么地方?
5、教师为学生简单介绍中国建筑的背景。
6、教师小结:图上的建筑物气势雄伟,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
三、出示外国建筑物的图片。
1、比较欣赏中国的古典建筑和国外的经典建筑。
教师:猜猜看,图片上的这一建筑是中国的建筑还是外国的建筑。(请学生说说自己猜测的理由。)
2、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
3、教师:中国的.建筑和外国的建筑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些漂亮的建筑有的是中国的,有的是外国的,但都有不同的特色。
四、活动延伸
1、在活动区投放一些有建筑图案的拼图,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国的建筑特色。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3篇
游戏目的:
1、通过《我们的学生园》主题建构活动,进一步了解新学生园的一些建筑构造;感知材料的特征、性质,并能根据搭建对象的外形特征,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搭建;
2、体验合作搭建、共同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游戏中加深对“我们的学生园”热爱之情。
游戏准备:
各种大小不一的箱子、露露桶、奶粉桶、橡皮泥、冰糕棍、纸板、各种建构玩具。
游戏过程:
一、出示学生园的照片,请学生欣赏
1、提问:这是哪里?搬到新的学生园以后你的心情如何?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我们的新学生园;
2、请学生做导游,根据图片对学生园各个建筑物进行介绍
教学楼、智慧泉、迷宫乐园、欢乐城
二、学生尝试搭建活动
“今天我们来当一名建筑师,来搭建我们的新学生园,好吗?”
1、请学生自愿结合,成立搭建小组,选择想要搭建的对象
2、每组学生把选择搭建对象的图片取走,小组按照图片(图纸)共同商量:用什么材料搭?该怎样分工?
3、学生开始搭建
师以游戏者身份进入游戏,对游戏进行提升,并对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帮助
三、游戏评价
教师带领全体学生排队进入“学生园”,欣赏新搭建的游戏成果,师幼共同评价,肯定学生作品中的优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1、每组请一名学生代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并说一说在搭建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2、师幼对游戏进行评价,并对下一次搭建提出要求。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4篇
一、导入新课 走近文本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她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比如北京故宫、苏州园林、佛塔、道观等,(多媒体出示相关的图片)中国的建筑是独具特色的。那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使得中国的建筑独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思成的文章,共同领略中国建筑的永恒魅力吧。(板书课题)。
2.走近作者(多媒体演示,略)
3.明确目标(多媒体出示)
①.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②.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③.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阅读文本 整体感知
初步感知
【问题设置】课文主要讲的是中国建筑的特征,那么什么是中国建筑?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文本,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拨】在第一段中找。
【整合答案】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出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XX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XX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这样的鉴定反映了作者宏观开阔的历史观和文化观,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构成了这篇小论文的独特视角。
三、自读梳理 理清结构
【问题设置】作者一共概括了中国建筑的几大特征? 请分别找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拨】注意从三个方面去概括
【整合答案】
作者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②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③(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四、思考讨论 解决重点
【问题设置】
作者写中国建筑九大特征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拨】
说明文的顺序主要取决于对象的特点。由于说明对象特点各异,顺序则不同。说明顺序常见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整合答案】
作者按照事理顺序的九大特征进行高度概括,逻辑上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简洁严密。对特征突出部分用“最显著”“最主要”“最大胆”等修饰语加以界定。这一部分是课文的主体部分,由建筑物“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的主要构成作为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再依序分别从结构原则、方法,斗拱、举折、举架的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以及屋顶、颜色、构件和材料的装饰特征,一 一作了清晰的介绍,条理十分清楚。
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五、合作探究 突破难点
【问题设置】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交流,然后每组找一个代表说出讨论的结果。
【教师点拨】考虑一下修辞手法的运用。
【整合答案】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六、探讨写法 写作指津
【问题设置】
《中国建筑的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文章内容非常的丰富,但是繁而不乱,有条不紊。那么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
【学生活动】再读全文,思考交流。
【教师点拨】抓住说明顺序。
【整合答案】
作者按照事理顺序的九大特征进行高度概括,逻辑上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简洁严密。对特征突出部分用“最显著”“最主要”“最大胆”等修饰语加以界定。这一部分是课文的主体部分,由建筑物“下不得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的主要构成作为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再依序分别从结构原则、方法,斗拱、举折、举架的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以及屋顶、颜色、构件和材料的装饰特征,一一作了清晰的介绍,条理十分清楚。采用科学的说明顺序这一写法,对我们写作论说文提供了启示。
七、课堂小结 强化重点
本节课通过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不仅能收获有关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作者严谨的表述中学习到科学的说明顺序和合理的说明方法对文章的重要性,更能感受到作者心中涌动的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
八、课堂实践 检验效果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7.简要分析选段第四段是如何使用说明方法的。
8.怎样理解作者所提出的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 )
a.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建筑手法各不相同,它完全取决于某一建筑大师的设计理念。
b.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建筑形式,原本都是从木结构开始的。
c.中国建筑往往是用木结构形式,而西方建筑往往采用砖石结构,说明这两种建筑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d.为了更好地说明建筑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作者巧妙地用语言和文学打比方。
e.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与文艺复兴时代窗子使用的"词汇"和"文法"完全不同,这证明各民族的建筑各有其风格,本没有相通之处。
【参考答案】
7."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类比说明"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举例说明
"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在举例说明中作比较
8.作者将中国建筑和世界建筑比较,说明中国的建筑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成就对世界建筑文化也有重要影响。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是有着相同的建筑特点和建筑风格的,说明了中国建筑和世界建筑的融合性。
9.解析:a项,"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由此可知"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建筑手法"与某一个建筑大师没有必然的关系。c项,"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可见两种建筑都是从木结构开始的。?〦项,"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可见尽管形式不同,但内容是相同的。
答案:bd
附:宋老师您好:据我理解,写成学案一文,有不当之处,请指教。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5篇
一、 内容及其解析
本课要学的内容《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其核心是总括说明我国建筑的特征,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是要掌握其文体特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的逻辑性和文章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在初中到高中的课文中,我们已接触过说明文,本课作为自然科学小论文就是说明文的深度发展,即说明文重在“说明”,而说明性论文重在说明后的论述。因此,本课在本学科教学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有巩固说明文知识、向纵深开掘论文知识、为今后论文写作打基础的作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说明顺序以把握结构的逻辑性,并体会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严密性,解决这两个重点的关键是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方法是加强变式训练。
二、 目标及其解析
目标定位:
A.了解这种说明性论文的文体特点;
B.理清文章思路,把握结构的逻辑性;
C.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目标解析:A.了解就是指对论文与说明文的异同点要弄清楚;
B.把握就是指对本文的思路及其思维的逻辑性要理清楚;
C.体会就是指对有关句子中起修饰作用的定语的含义及其作用要能准确把握。
三、 问题诊断与分析
本课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把握作者思维的逻辑性。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强化学生的抽象思维,加强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 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解题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二、整体感知
问题1:本文属于什么文体?(科普说明文)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了哪些课文?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说明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出说明文与议论文、记叙文的不同点,以掌握其思维规律,为把握作者思路和文章结构作准备。
1.本文3—13自然段的表达方式主要是什么?(说明)内容是哪方面的?(自然科学方面的:建筑特征)起什么作用?(介绍)语言特点如何?(平实、准确)属何文体?(说明文)
2、《说“木叶”》的表达方式主要是什么?(议论)内容是哪方面的?(文学方面的看法:诗人们爱用“木叶”入诗的原因)起什么作用?(找理由分析,通过感悟谈看法)语言特点如何?(平实、稳健)属何文体?(议论性随笔)
问题2:文章思路如何?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设计意图:掌握论文写作的逻辑顺序,正确划分段落,借鉴于作文中学会谋篇布局。
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1-2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
3-13段: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
3-19段: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
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问题3: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问题4: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问题5: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1、由整体到局部
2、由主(结构)到次(装饰)
三、疑难问题探析
问题6: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特别。
问题7: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词汇’”?
作者在文章中说的“词汇”是指建筑的材料。这是比喻的说法。中国建筑中如一轩一楼等那些相对独立的建筑个体,如同“词汇”遵循“文法”构成文章一样,它们能遵循中国建筑法式组织起来,形成建筑的整体。
问题8: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通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四、课文总结
本文从整体上按照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件来安排文章的大框架。在主体部分采取先分后合的说明顺序。先分说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再合说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即使是一个小的段落,也是精心安排结构。因而,整篇文章显出谨严的结构美。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6篇
教学目标:
1、感受形态各异的奥林匹克建筑的独特艺术魅力,了解体育场馆设计的特点。
2、学会合理的利用多样的材料,通过剪,贴,组合,绘画等方式进行奥运场馆的制作。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以及团队合作。
教学重点:
感悟奥利匹克建筑的独特魅力,了解体育场馆设计的特点,并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去制作奥运场馆的模型。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制作出造型新颖有创意的奥运场馆的模型。
教学用具:
课件、纸盒、矿泉水瓶、吹塑纸、剪刀、胶带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一段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片
师:宣传片中悟空和他的师弟来到了哪里?生:鸟巢
课件展示图片国家体育场——鸟巢
师: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占地面积21公顷,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其造型新颖,如同一个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
课件播放鸟巢内部设计视频
师: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状钢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使看台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
师:大家知道北京奥运会的游泳比赛是在什么地方举行的吗?生:水立方
课件展示图片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水立方规划建设用地62950平方米。其创意奇特,它是根据细胞排列形式和肥皂泡天然结构设计而成的。在整个建筑内外层包裹的ETFE膜具有有效的热学性能和透光性,冬季保温、夏季散热,而且还会避免建筑结构受到侵蚀。
视频播放水立方夜景灯光效果视频
“水立方”与“鸟巢”相互呼应 ,一圆一方,体现了“天圆地方”建筑理念。一个刚,一个柔,形成鲜明对比,在视觉上极具冲击力。
揭示并板贴课题《形态各异的奥林匹克建筑》
二、 新课讲授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奥林匹克建筑
1、课件展示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图片
师:它的造型给你什么感觉?生:……
师:超大流线型钢架结构,造型精巧通透,好像在凌空飞翔。
2、课件展示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图片
师:它的造型又给你什么感觉?生:……
师:外形上窄下宽,酷似一个汤碗。所以也叫伦敦碗。建筑所使用的低碳混凝土,此种材料来源于工业废料,而体育场的顶环更是由剩余的煤气管构筑而成。座椅可拆卸。
课件刚刚提过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图片,进行对比。
教师在黑板上范画其造型
请同学们比较,这些体育场馆都有哪些特点呢?
师:
①功能性。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要有巨大的比赛场地与看台,门窗与房顶要有良好的采光,台阶与通道应宽阔便于疏散。
②扩展性。相比之下,体育场馆的造型并不很高,但占地面积很大,并与周围的绿化和辅助建筑连成一体,形成一个环境优美的建筑群。
③标志性。体育场馆一般是本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体现了国家的建筑水平与科技水平。建筑艺术化是最明显的特点,每一个体育场馆设计就像一个巨大的`雕塑。
三、作品欣赏
1、课件展示一些体育场馆的设计效果图,请同学们进行欣赏与评述。
2、课件展示一些学生作品,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作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材料使用的合适吗?你最喜欢哪一个作品?为什么?
四、教师示范
教师先将自己的构思画在黑板上,然后利用纸盒,可乐瓶,吹塑纸等材料,通过剪、贴、组合、画等方法制作一个游泳馆。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利用已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出你们心目中的奥林匹克运动场馆。
要求:
1、注意工具的使用安全。
2、将废弃材料放入指定地方。
3、小组合作,相互配合。
4、合理选材,制作。
六、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回辅导。
七、展评
请每组代表将作品放到展示台上,由组长介绍本组作品,以及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请每一位同学将自己手中的卡片小人放在自己喜欢的作品前面。
师:今天我们做了一回小设计师设计了我们心目中的奥林匹克建筑,希望明天大家能成为生活中的大设计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7篇
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难点:
1.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xx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xx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XX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XX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8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今建筑的发展变化的观察,启发学生对未来建筑的造型展开想象。
2、想象未来的建筑可以建在哪里。
3、指导学生表现不同造型的建筑。
教学重难点:
运用古今建筑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大胆表现自己的设计意图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色卡纸制作的立体建筑、建筑设计师证、学生自己评价表。
学具:彩笔、剪刀、画纸。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运用多拉A梦带来学生熟悉的建筑照片引起学 生的学习兴趣,请学生来做未来的建筑设计师,一起参与设计活动。
二、引导学生谈自己对建筑的了解。
要做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了解很多建筑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你们都了解哪些建筑方面的知识?
三、了解建筑历史发展,加强对建筑知识的掌握。
1、跟多拉A梦一起欣赏不同时代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小组讨论一下,在刚才的旅行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引导学生从建筑的外形、建筑的材料等方面进行分析)
(1) 材料:材料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你认为还可以用什么
材料来做呢?
(2) 形状:那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些建筑,看看都有什么形
状。你发现了什么形状?(点击课件)原来用这些基本形
我们就可以设计出这么复杂的.建筑。
2、欣赏奇特形状建筑,拓宽学生思路。
这些建筑都是设计师们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想象创作出来的。看了这些建筑,你们还能想象出更多的奇特形状吗?
3、引导学生欣赏北京20__年奥运会的两座建筑——鸟巢和水立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现代建筑在造型、材料的运用上的理解。
4、引导学生分析现代建筑为什么要提倡环保和节能?
四、引导学生想象:
如果地球上的陆地资源缺乏,你会把建筑建在什么地方?
五、学生想象未来建筑。
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建筑知识,有的小设计师已经开始想象自己的设计了,那让我们一起来闭上眼睛,在想象中设计未来的建筑。想一想,你设计的建筑是什么形状的?(板书:形状)它是建在什么地方的?(板书:位置)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板书:材料)它还有什么特别的功能吗?
六、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及时讲评,针对学生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及时表扬有特别的设计。
谁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设计。你们认为他设计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想告诉他吗?
2、作品设计完成,根据学生设计的不同位置出示不同的背景进行展示,最后组合成一幅完整画面。
3、引导学生评价作品:假如你现在是多拉A梦,你最喜欢哪座建筑?为什么?
七、总结拓展:
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了这么多不同风格的建筑,这里也有几座建筑,看看它和你设计的建筑有什么不同?(出示用卡纸制作的半立体建筑)
八、送给学生的话: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劳动,大脑来创造。
课后请学生将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添涂在自己评价表上,对自己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9篇
高二语文组
【课标要求】
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2.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课标分解】
1.本单元学习自然科学小论文,要把握这一文体的相关特征。
2.熟读课文,积累字词句,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3.通过阅读文章,了解建筑领域的相关知识,体会中国的建筑美。
4.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体会比喻手法的运用效果。
【预习案】
一、预习提示
1.通读文章,扫清字词,完成预习案习题。充分利用书下注释和网络资源了解文中相关的专业名词和术语。
2.再读文章,理清文章结构,总结归纳中国建筑的九个特征。
3.三读文章,体会文章的语言特征,品析比喻手法的运用。
二、知识衔接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广东省新会县人,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长子。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同时他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古代建筑图示
四、基础知识积累
1.识读字音
帷幕(wéi) 屋脊(jǐ) 接榫(sǔn) 穹窿(qióng lóng) 斗拱(gǒng)
埋怨(mán) 翘首以盼(qiáo) 辍学(chuò)蚂蚱(mà zhɑ)
凤毛麟角(jiǎo) 角色(jué) 门槛(kǎn) 直栏横槛(jiàn)
2.辨析词语
妨碍:阻碍,使不能顺利进行。
妨害:有害于。
独特:独有的、特别的。
独到:与众不同的(多指好的)。
题材:构成作品的材料。
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发掘: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东西。
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学习探究案】
一、整体把握
中国建筑的特征十分丰富,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这九点基本特征,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能否调换位置?哪些特征属于总体特征?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
明确:逻辑顺序:①由整体到局部;②由主(结构)到次(装饰)。所以不能调换位置。
一二点属于总体特征,三至五点属于结构特征,六到九点属于装饰特征。
二、重点探究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并完成下面表格。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例如,中国建筑怎样砍削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和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割生硬的结构部分使之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和图案形的装饰物等等。
语言和文学 建筑学
文法 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
词汇 建筑的单个构件和因素
文章 建筑或建筑群
大文章 宫殿、庙宇等
小品 山亭、水榭等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3.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时代建筑的特征,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古代建筑的特征。(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来思考)继承我们古代建筑上的特点,来构建我们新中国的建筑。
梁思成在这篇小论文中,他并不是孤立地封闭地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而是将建筑“特征”的外延,延伸到文化的层面,拓宽到“各民族的建筑之间”,拓展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进行对照联系。并在理论上提出“可译性”概念,辨证地看待世界建筑的共性和个性。深入探究“可译性”的内涵,可从中感受到梁思成做为一代建筑宗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费孝通语)的大文化观。梁思成在他的文章中,反复表达的思想是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检测案】
一、基础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接榫(shǔn) 点缀(zhuì) 辍学(chuò) 砖石墁地(màn)
b.穹窿(qiónɡ) 门槛(kǎn) 哺育(bǔ) 洗洗涮涮(shuàn)
c.埋怨(mán) 屋脊(jí) 帷幕(wéi) 凤毛麟角(jiǎo)
d.翘起(qiào) 翘首(qiáo) 抱厦(xià) 言简意赅(ɡā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遵循 婉惜 浮雕 琉璃 b.遗址 粱架 葱岭 辉煌
c.防碍 负重 轮廓 纯粹 d.提炼 回廊 隐藏 厢房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没有什么比这幅写意墨竹更能体现竹的______了,在这里,竹摒弃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和颜色,给观赏者留下的唯有人间风骨。
(2)放,放弃、放怀、放达……“放”蕴涵着千般哲理,运用得好,就会使复杂的生活回归简单,纷乱的思绪回归______,浮躁的心态回归淡然。
(3)红的、黄的、粉的,各色玫瑰,相继绽放,惹得人眼里一亮,美丽的花朵______了生活,普通的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
a.情调 明晰 装饰 b.情韵 明确 装饰
c.情韵 明晰 装点 d.情调 明确 装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中国建筑中的塔
梁思成
现在说到砖石建筑物,这里面最主要的是塔。也许同志们就要这样想了:“你谈了半天,总是谈些封建和迷信的东西。”但是,事实上,在一个阶级社会里,一切艺术和技术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过去的社会既然是封建和迷信的社会,当时的建筑物当然是为封建和迷信的社会服务的;因此,中国的建筑遗产中,最豪华的、最庄严美丽的、最智慧的创造,总是宫殿和庙宇。欧洲建筑遗产的精华也全是些宫殿和教堂。
在一个城市中,宫殿的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而庙宇寺院的美,人民大众都可以欣赏和享受。在寺院建筑中,佛塔是给人民群众以深刻的印象的。它是多层的高耸云霄的建筑物。全城的人在遥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它。它是最能引起人们对家乡和祖国的情感的。佛教进入中国以后,这种新的建筑形式在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的基础上产生而且发展。
在佛教未到中国之前,我们的国土上已经有过一种高耸的多层建筑物,就是汉代的“重楼”。秦汉的封建主常常有追求长生不老和会见神仙的思想;幻想仙人总在云雾缥缈的高处,有“仙人好楼居”的说法,因此,建造高楼,企图引诱仙人下降。佛教初来的时候,带来了印度“窣堵坡”的概念和形象——一个座上覆放着半圆形的塔身,上立一根“刹”竿,穿着几层“金盘”。后来这个名称首先失去了“窣”字,“堵坡”变成“塔婆”,最后省去“婆”字而简称为“塔”。中国后来的塔,就是在重楼的顶上安上一个“窣堵坡”而形成的。
4.下列对“塔”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佛塔应该是寺院建筑的一种,是为封建和迷信服务的。
b.塔往往是多层建筑,人们在遥远的地方就能看见。
c.塔是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只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有一些发展罢了。
d.中国后来的塔,就是在重楼的顶上安上一个“窣堵坡”而形成的。
5.下列不属于“塔”的成因的一项是( )
a.秦汉的封建主常常幻想成仙、遇仙和长生不老。
b.佛教带来了“窣堵坡”这一概念和具体形象。
c.由于口语传承中概念和语音的变化,使“窣堵坡”变成了“塔”。
d.佛教的信仰和追求,使人们想有一种高耸入云、引人注目、令人产生丰富想象和联想的建筑。
6.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阶级社会里,关于佛教的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也应该有很多精品。
b.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人文积淀的城市里往往保存着较完美的宗教艺术品。
c.凡有佛教传入的国家,都一定会有塔这种建筑。
d.由“塔”这个概念的产生可以知道,通过对佛教中一些音译术语的研究,能够发现汉语语音的一些发展演变规律。
【检测案·参考答案】
1.b 解析:a项“榫”读“sǔn”;c项“脊”读“jǐ”;d项“厦”读“shà”。
2.d 解析:a项“婉”为“惋”;b项“粱”为“梁”;c项“防”为“妨”。
3.c 解析:情调: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情韵:情调韵味。明晰:清
4.c 解析:文章第二段末“佛教进入中国以后,这种新的建筑形式在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的基础上产生而且发展”表明这种“新的建筑形式”并非中国固有。
5.a 解析:这是古代修建“重楼”的原因。
6.c 解析:观点太武断了,“凡有”过于绝对。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10篇
活动目标:
1、大胆先用多种颜色给森林小屋涂上漂亮的颜色。
2、增强学生手的控制能力及对色彩的兴趣。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让学生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练习册、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你们的家是不是很漂亮吗?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你们的家在什么地方呢?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家的位置。
2、教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那你们知道森林里面小动物的家是怎么样的吗?它们的家又会在哪里呢?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
3、教师:森林里的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家,它们都可能干了,把自己的家建得非常好!教师出示练习册内容。
4、教师:瞧,这就是小动物们自己建的家,漂亮吗?小朋友,现在就请你们来动动手,给森林里的小屋涂上漂亮的颜色吧!
二、教师示范绘画
1、教师:森林里的小屋有屋顶、烟囱、门、旁边还有草地、石头,我们就一起把这些都涂上颜色吧!
2、教师示范操作。并问小朋友,如果是你们,你们会把这些都涂成什么样的颜色呢?教师边进行绘画,边提出绘画要求:在涂颜色的时候尽量涂整洁,不要用手去摸,不要涂到线外面去了。在每个地方都涂满,不要留下空白的部分。先择好看的,自己喜欢的颜色来涂色。
三、请学生进行绘画
1、教师发练习册和油画棒,请学生翻到第十九页。
2、请学生开始进行绘画。
3、教师边提醒学生绘画要求,巡回指导。
四、作品评析
1、教师:小朋友,把你们涂好的让老师看一下吧!
2、教师对部分学生作品进行评析,并说出好在哪里?不足的在哪里?
3、请学生收拾整理作画材料。
4、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大家都知道,孩子都喜欢绚丽的色彩,更喜欢用鲜亮的`色彩来表现他所喜欢的物体。而孩子又是天生的观察者,一草一木都会让他们欣喜和惊讶。当学生试图用他们稚嫩的画笔去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情感时,往往又缺少必要的方法技能去支持。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的基础上了解事物的基本特征,掌握绘画表达的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11篇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文章的观点。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3.激发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1.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理解建筑的“文法”、“词汇”、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意思,体会中国建筑求同存异的特点。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学习方法】 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 【知识链接】 1.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 2.作家介绍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是中国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之子,广东省新会县人。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 【知识链接】 1.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 2.作家介绍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是中国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之子,广东省新会县人。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梁思成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 【预习检测】 1.识读字音 帷幕( ) 屋脊( ) 接榫( ) 穹窿( ) 埋怨( ) 埋葬( ) 翘起( ) 翘首以盼( ) 点缀( ) 辍学( ) 厦门( ) 高楼大厦( ) 角色( ) 凤毛麟角( ) 门槛( ) 直栏横槛( ) 哺育( ) 2.辨析词语 妨碍和妨害 独特和独到 题材和体裁 发掘和发现 3.整体感知 中国建筑的特征十分丰富,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这九点基本特征,哪些特征属于总体特征?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 总体特征:一二点属于总体特征。 结构特征:三至五点属于结构特征。 装饰特征:六到九点属于装饰特征。
【课内探究】 一.作者概况的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来写的?(提示:说明文的顺序主要取决于对象的特点。由于说明对象特点各异,顺序则不同。说明顺序常见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由整体到局部 2、由主(结构)到次(装饰) 二、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例如,中国建筑怎样砍削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和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割生硬的结构部分使之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和图案形的装饰物等等。 三、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我的疑问和收获】 【我的疑问和收获】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12篇
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语文中考试题看,说明文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大,其难度也在逐年提高。这篇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阅读答案是由网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中国建筑的特征
①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②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⑨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5.下列选项中,不是对“文法”和“词汇”进行解说的一项是 (3分)
A.是从劳动人民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
B.,是经过考验,普遍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C.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D.是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的。
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建筑的发展。
B.“小品”比喻山亭、水榭、一轩、一楼、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等等。
C.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很早就舍弃木材而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
D.中国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梁架结构法,从而抛弃了砖石等主要材料。
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借“文法”“词汇”“大文章”“小品”等来作比,行文浅显易懂。
B.选文第②段对“词汇”和“文法”提出质疑,目的是为强调其重要性。
C.选文将中国建筑和西方古典建筑体系作比较,突出了中国建筑的特征。
D.选文谈中国建筑的特征,为我们今天的新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阅读答案
5.D 6.C 7.B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