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精简14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3周前

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通用14篇)

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第1篇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计划采用六个步骤“自读感知,思考提问,查阅信息,讨论交流,熟读成诵,存疑留问”,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存疑留问”放在课外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读感知,学生思考提问,学生查阅信息,学生讨论交流,学生熟读成诵。教师在这过程中主要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一、自读感知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其次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明确:

  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再次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下来,注意段落之间的联系。

  明确: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于是就想去看看,沿着荷塘的路平常是有些怕人的,但今晚却很好,我可以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的确很美,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幽淡雅,荷塘上的迷人月色朦胧和谐,令人心醉。荷塘四周非常幽静,只有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最热闹,而我什么也没有。忽然又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巳无福消受了。采莲令我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回到了家里。

  二、思考提问

  首先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

  学生先后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一铺”,其好处是什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其次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上述问题,重新整合。

  第一类问题是关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第二类问题是文章局部的细节问题。按照文章先后依次罗列如下: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第三类是关于对本文的评价的'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三、查阅信息

  针对上述问题请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或上图书馆查阅资料。

  四、讨论交流

  首先讨论第一类问题,即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教师提示,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学生交流上网查阅的有关资料。明确:

  (一)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串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地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其次讨论局部细节问题。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明确: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本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动态美。花“袅娜”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写出了静态美;像“明珠”“星星”,则写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华。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层写动态。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给读者以不同的感觉。

  之所以叶子写得多,是当时当地景物的实际情况。作者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征,本文的特点是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处飘来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解答这个问题,不妨请学生把“照”和“铺”字代人句中读一遍,学生就知道了。

  明确:“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和“铺”字就没有这个效果。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明确: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其相似点就是和谐。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这也是通感,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再次讨论本文的评价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文章的好处。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完全陶醉在作品的意境之中。这个问题不必回答。

  五、熟读成诵

  要求学生背诵第四、第五、第六段。

  教师要求学生诵读时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为主,“内在”情感要丰富,表现出优美的“韵味”,语速宜缓,节奏分明。

  六、存疑留问

  给学生一个探究的题目让他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说说你对这个“梦”的理解

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第2篇

  朱自清

  教学目的

  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四.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 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

  二、 解题

  1、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 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写作背景

  [提问]: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 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 请学生听朗诵带,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提问]:怎么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解答]:全文分三大段:

  一段(1):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五、讲读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幻灯片]: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二)、讲读第2节

  [提问]:请一位学生找出小路的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衬托月下小路的美?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幻灯片]: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解析]: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

  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三)、讲读第3小节:

  [提问]: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解这种感受?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板书]:来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路 感受:自由——(苦闷)

  (四)、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解析]: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田田(多)

  。 荷叶 亭亭(美)

  [板书]: 零星点缀、白(色) 形态美

  荷 荷花 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 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动态美

  象闪电(快)

  荷波 凝碧(色)

  流水:脉脉(态) 静态美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 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提问]:这种修辞手法以前的课也出现过,试举些例子。

  [解答]:1、“……他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绿》)

  2、“……绿茸茸的草板,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长江三峡》)

  [解析]: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五)讲解第五节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提问]: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解答]:泻、浮、洗。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讲解]: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如流水—流动

  [板书]: (正面)月光

  泻—轻柔

  月色 青雾:浮、轻纱的梦 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六)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讨论]: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析中却说,这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

  [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拿一支笔从半空扔下,再请全班学生不要发出一丝响声,拿起一支笔从半空扔下。)

  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

  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

  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 自远而近) 蝉鸣、蛙叫

  (七)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七 讲读第三段

  [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作者的“不宁静”呢?这不是意在言外吗?那就是作者当时在白色恐怖下隐约地流露出来对反动派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不满的绝妙之笔。

  在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随立足点的变化而变化,这可以用坐标轴来表示:

  感情

  淡淡的喜悦 --------------- 恰是到了好处 我什么也没有

  独处的妙处

  颇不宁静

  淡淡的哀愁 什么声息也没有

  家门 小路 荷塘 四周 家门 地点

  八、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九.布置作业:

  (一)思考和练习的二、五.

  (二)背诵4-6三节

  附注:板书

  一、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田田(多)

  。 二、 荷叶 亭亭(美) 形态美

  零星点缀、白(色)

  荷 荷花 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 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动态美

  象闪电(快)

  荷波 凝碧(色)

  荷 流水:脉脉(态) 静态美

  塘

  月 (正面)月光: 如流水—流动

  色 泻—轻柔

  月色 青雾:浮、轻纱的梦 光和影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树:重重、阴阴(沉郁)

  四周 远山:隐隐约约

  (自远而近)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蝉鸣、蛙叫

  三、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第3篇

  第一课时:

  1. 自读感知

  2. 理清本文的感情线索

  3. 探究阅读

  第二课时

  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荷塘月色图,提问:请两位学生谈他们印象中的荷塘景色。教师引入:我们学习散文重在鉴赏品味语言,理解散文的意境。有人把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文称为“白话美术文”,这体现了他散文的什么特点?

  点拨:绘画美。第4、5、6节体现了这个特点。现在我们不妨把作者手中的笔看作是摄影机的镜头,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给荷塘拍照的?

  第4节:远→近,上→下,静→动; 第5节:上→下,正面→侧面;

  第6节:外→内,远→近→远。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这三段文字,发挥想象力,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叶圣陶语),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作欣赏分析。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谈。

  

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第4篇

  《荷塘月色》是职业高中高一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属于散文阅读与欣赏课,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是典型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核心意义分析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核心意义须通过审美形式表现出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荷塘月色》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财经一年级学生,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从朱自清的《匆匆》到《威尼斯》,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见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出示课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诵读品味,体会本文景物的柔和美、结构的回环美.语言的音乐美。

  2、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荷塘月色》的重点是通过4—5段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二是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断,语言较难理解,但注解详细,学生可以据注释自行解决。

  目标定位赖于教材分析,学情了解清,而教学目标的完成则有赖于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过程的实施,

  如何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见于本文特点,我的导语设置从创设情境入手,采用音乐配置画面,渲染气氛,引导学生接纳美的熏陶。

  抒情的格调为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奠定良好的基调,作者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经历会深深感染学生,增加学生求知欲望

  “题好文一半”对<<荷塘月色>>这一课题从荷塘入手,揭开荷塘是原清华大学荷花池的真面纱,再援引“老清华”眼中昔日的荷花池,引导学生去领会朱自清妙笔回春之神奇,从而由解题自然过渡到课文分析。

  课文分析至关重要,教学目标要在这里实现;难点要在这解决;教学重点要在这强调;提问式、讲解式、讨论式、朗读式、比较等教学方式要在这充分使用。为了让学生更好欣赏这篇美文,我分二个课时来讲析,这里着重阐述第一课时,

  遵循散文教学规律,在整体感知课文基础上,从4—5段切入,品味语言,赏析课文,体会景物的美。首先把握读。播放范读录音,示范中学生听读,在交流听读的感受基础上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在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后,再来齐读重点段落。这样学生有了遵循,诵读就有了美感,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其次赏析4—5段,品味语言妙处,体会景物特点。对月下荷塘部分采用赏析式教学。1、借助图片形象直观的品味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表达效果,体会语言的美。(出示课件)作者描写荷叶,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写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写荷香,把荷香若有若无、远远才能闻到的这种感觉与渺茫歌声相通,作者就这样抓住荷塘景物特点运用比喻等修辞形象逼真的写出景物形态美、静态美、动态美。2、采用比较阅读体会本段景物柔和美。出示孙犁《荷花淀》片段,并比较阅读本段与之景物的不同点,品味阳刚之美和柔和之美的差别。3采用删除、替换法体会语言和谐美。将“曲曲折折”“田田”“缕缕”“脉脉”等删去,将比喻、拟人换成一般描写比较阅读,以突显本文语言的和谐之美。

  荷塘月光的赏析,在第四段分析基础上由学生自由讨论品味几个动词的妙用,感受“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表达效果。教师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体会。经过探讨,荷塘月光朦胧和谐美便也呈现于眼前。

  小结本课必不可少,教师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点明再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最后再对这两个画面阅读赏析,伴着音乐使学生整体融入作者所给出的至高艺术境界。至此第一课时便结束。

  第二课时重在理解作者情感。在阅读欣赏4—5段基础上以讨论形式完成教学内容。(课件展示)

  讨论一:回想4—6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物特点?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讨论二: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

  讨论三:作者引用《采莲赋》《西洲曲》中写采莲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问题后,将四、五、六段落三合一请学生配乐朗诵

  教学效果如何主要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测,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把练习定位于记忆;

  限时背诵第4段,效果可由学生自行评判

  如果说练习是教学检测,那么板书则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本课板书设计遵循简明精练,突出重点,形象美观原则。(课件展示)第一课时主要突出“荷塘月色”的特点。

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第5篇

  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

  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

  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 自远而近) 蝉鸣、蛙叫

  总结: 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上一页[1][2][3][4][5]

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第6篇

  《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一幅月色下的荷塘的美丽景象。语言优美、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

  新的高中高一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本文是高中高一语文第一册第一篇课文,这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会赏析文学作品,为今后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一、教学目标

  1、 德育目标:本文写于1927年,蒋x石叛变革命,中国陷于一片黑暗之中。读课文理解作者内心“颇不宁静”的原因。

  2、 知识目标:本文构思巧妙,写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语言优美,恰当地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是本文一大特色。学习本文体会本文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

  3、 能力目标:学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够判断什么是通感,本文比喻的妙处何在。

  二、教学重点:课文四五六三段的赏析。本文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是本课的重点。通感的修辞手法学生第一次接触,也要作为一个重点来讲。这两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本文准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朗读式结合的教学方法。理由是: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重点训练学生精读的方法,所以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进入高中阶段,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尤其是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本文语言优美,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本文采用以朗读式的教学方法。

  四、学法:

  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语言。

  五、课时:拟定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释题,简介作者,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构思的巧妙。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找出感情线索,简单介绍时代背景,。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品析作品的语言,比喻、通感、叠字的运用,感受语言的典雅和充满诗意。

  第一课

  教学内容及步骤:

  1、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在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轮圆月,我们的主人公心情郁闷,想散散心,于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象一幅静谧、安详、优美的图画。作者将这幅画给我们描摹了下来,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读他的文章就象看到了那幅画一样。那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二、释题,简介作者,并范读课文。

  要求:

  1、标出自己读得不准字音。如曲,读第一声;似,与似的在一起时读卷舌音。

  2、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 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

  1、 课文主要在哪几段写荷塘和月色的。

  2、 其余段落起什么作用?

  3、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1、课文集中写荷塘与月色的是四、五、六三个自然段。说说每一段都写了什么?

  第四段:主要写荷塘。作者哪几方面来写的:从荷叶、荷花、塘上的微风、塘下的流水。

  第五段:主要写月光。有没有写荷塘?月光是无形的东西,但作者通过写荷叶、荷花、写树影等,将月光写得可知可感。月光与荷塘融合在一起。

  第六段:主要写荷塘周围的树。好象没有写荷塘和月色?树是月光照耀下的树,写荷塘里的蛙声,写树上的蝉鸣。此段即是写荷塘又是写月色。

  2、 其余各自然段的内容:

  第一段:交待时间及写荷塘的缘由。是夏季,月圆的夜晚,作者心情欠佳,想去荷塘看看。

  第二段:写去荷塘的小路。荷塘的四围是树为下文第六段做铺垫。同时点出月光是淡淡的月光,为后文做铺垫。

  第三段:写作者去荷塘的目的是散心,享受荷塘月色。

  第七、八段:作者想起采莲的事情来,并想起江南来。与段与主体有何联系?荷塘月色具有诗意,使作者想起与荷塘相关的诗来。联想自然。结尾照应前文。

  四、 本文是写景抒情的散文。那抒了什么情?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那些景色体现了这种情?

  线索即是这样一种情绪。也是全文的基调。

  五、简介写作背景。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体会本文运用了什么方法把荷塘月色写得那样美?找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谈一谈好在哪里。

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第7篇

  一、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物境之美。

  之所以能如此巧妙,归功于传神的动词,巧妙的叠词,以及比喻、通感等修辞。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学习重点和本文的特点,我拟定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本文作为朱自清的散文名作,尤其是语言方面有许多值得鉴赏的地方。个人认为本文教学宜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鉴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其鉴赏散文的能力。

  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很重要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来,通过自主学习、互相讨论、探究学习内容等形式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说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通过感知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散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说课时:

  依照目标分为两课时:

  (1)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全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第二课时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五、说准备:

  1、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布置预习内容。

  2、准备好录音机、录音带、学习目标小黑板。

  六、说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采用开门见山直入课题方式有利于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对象及任务,使之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播放录音,指导学生诵读。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流畅朗读,落实《大纲》要求。

  (四)、检查预习情况。

  1、交流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资料。

  2、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落实能力目标。

  (2)同时也为落实知识目标作准备。

  (五)先自主思考,再分组讨论,限时作答。

  调动学生参与,完成知识目标,落实能力目标。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思考并完成课后练习二、三,为下节课落实知识目标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 出示目标。

  (二) 引导诵读,为德育目标作准备。

  (三) 检查作业,为落实知识目标作准备。

  (四) 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讨论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五) 小结。

  (六) 总结全文,从结构、语言、意境等三方面审美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落实德育目标。

  (七)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第8篇

  我走进教室,上课铃还没响。可已经有同学走到讲台对我说:“李老师,别忘了你昨天给我们留下的悬念啊!”

  所以,刚上课,我就说:“昨天李老师说道,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高一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我对学生们说,“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学生们的心显然被震撼了。我继续缓缓说道:“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在情不自禁地点头,我趁势把话题一转:“好,我说了那么多,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熊昕同学说:“我最喜欢这几句: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在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易维佳同学说:“我最喜欢这几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沐的美人。”

  吴桐同学说:“我最喜欢写《采莲赋》的那一段。”

  “哦?是吗?”我感到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机会快来了,“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因为我觉得这一段写得特别快乐。”吴桐同学答道。

  “嗯,原来是这样。”我沉吟道,然后又追问道,“你从哪儿看出了快乐的?”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吴桐读着课文上的句子,然后又说,“还有《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

  我说:“这一段的确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但是,同学们知道吗?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啊!”

  “啊!”同学们全都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并问我:“为什么会删去呢?”

  我说:“我先不说为什么会删。我先要问问大家,你们觉得该不该删?”

  “不应该删!”几乎全班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

  “为什么不该删呢?”我问。

  教室里却一下沉默了,没人回答这个问题。

  我说:“是不是你们觉得,既然现在课文将这一段补上了,说明编辑自由他的道理,这就证明原来删去是不应该的?如果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证明大家并没有动脑筋独立思考,而仍然还是对教材的一种迷信。”

  接着,我“斩钉截铁”地说:“我却认为,原来的教材删得对!”

  “为什么?”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小声地问我。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我“理直气壮”。

  学生大脑里的思考火花显然被我点燃了,因为马上就有好几个同学举手,表示不同意我的观点。同时,也学生点头表示同意我的说法。

  我说:“看来我和一些同学有分歧。那么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这篇文章究竟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易维佳说:“我认为这一段与全文的中心是吻合的。因为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正是一种喜悦的、详和的感情。”

  “何以见得?”我问。

  “比如,”易维佳翻开书说道,“他对荷花的描写,对月光的描写,等等,都表现的都是一种恬静愉快的心境。”

  熊昕说:“不对。这篇文章主要表现的,还是一种惆怅的心情。因为第一句就说得很清楚,’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故作不解:“这就怪了!易维佳说的和熊昕说的好像都是对的,因为她们都在文中找到了依据。那么,朱自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是不是有些矛盾或者说混乱呢?”

  唐懋阳说:“不矛盾。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吴秦科说:“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虽然吴秦科的发言基本上是转述课文后面的分析文字,但我仍然肯定了他读书的认真。我继续问:“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学生们来不及举手七嘴八舌地说:“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学生说:“他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好极了!”我忍不住赞叹道,“可见作者的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是吧?”

  “对,对!”许多同学都点头表示同意。

  我继续说:“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我认为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有学生问:“李老师,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极了!”我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我停了片刻,又问道:“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啊?”

  王驰问:“’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我把这个问题仍给大家:“谁能帮王驰解答这个问题?”

  有同学说:“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

  我没有多做评论,只说了一句:“我同意基本你的观点。”

  这时,王驰又举手了:“我想通了,作者的确是在强调’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对了,”我说,“我们昨天不是说了吗?揣摩语言要怎么样啊?”

  大家纷纷说:“联系上下文。”

  “对。刚才王驰之所以’想通’了,就是因为他联系了上下文。还哪些同学有问题?”

  一位女同学问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我不明白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谈谈自己的理解?”我仍然不急于解答。

  没有人举手。我提示道:“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多数学生回答:“没有。”

  “为什么?找出依据。”

  唐懋阳举手站了起来:“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我有意暂时打断了他的话:“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同学们纷纷点头称。

  “但是,”我故意设疑,“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唐懋阳接着刚才的话说:“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有学生下面接嘴说:“而且朦朦胧胧的。”

  我提醒大家:“请在文中找到依据。”

  唐懋阳说:“’缕缕’’渺茫’。”

  “对。”我总结道,“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刚才唐懋阳说了,这是比喻。但我要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仲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学生看完后,我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在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学生笑了起来,我接着又说:“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因为,这是——”我故意等同学们接嘴。

  “通——感!”大家果然心领神会。

  “好,还有什么问题?”

  “’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有人问。

  “大家看前后文,是指什么呀”我问学生。

  马上就有学生回答:“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我继续追问。

  同学们回答:“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对。”我决定这里稍微扩展一下,“知道吗?这是一首情歌啊!”

  看着学生不解的表情,我继续说:“’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哦,原来是这样。”学生们恍然大悟。

  我继续发挥:“你们看,咱们的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

  学生情不自禁地接了上来:“道是无晴却有情。”

  “对了。这里的’晴’实际上谐哪个qing呀?”

  “感情的情。”

  “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这时,又有同学举手了:“李老师,我还有个问题——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她的话音刚落,另一位女同学举手站了起来:“我理解,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是’一丝的颤动’,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不少同学点头表示同意她的看法。

  我问刚才提问的同学:“你同意她的说法吗?”

  她点了点头。

  我觉得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揣摩一些词语,便说:“刚才同学们提了不少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呀?”

  学生点头,好像说:这还用说,当然可以啦!

  “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我说:“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们笑了起来,有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

  “对。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接下来,我和学生们还一起研究了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我看了看表,时间不早了。便对同学们说:“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

  我稍作停顿,又继续说道:“《荷塘月色》是我们高中学的第一篇课文,也是李老师给大家讲的第一篇课文。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到了李老师的教学特点,同学们千万不要指望李老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应该自己参与教学,大家讨论研究,共同交流。在我们的高一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教室、作家三者平等对话。老师当然也要参与交流,但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学们参考。快下课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我这样概括我对《荷塘月色》的理解——

  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

  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屡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下课铃声响起了,我最后总结道: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并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下课!”

  当学生们整整齐齐地站立起来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他们的眼中,正闪烁着与他们的年龄不太相称的深沉与庄严。

  [1]

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第9篇

  【教学背景及单元整体设计方案】

  11月6日晚上八点多钟,接到学校通知,第二天区领导要来学校考察,要听一堂政治或高一语文课,要求我准备一堂课。

  接到通知,我思考着上哪堂课,必修1已经学习完毕,不可能再上。必修2有两个单元的古诗文,都比较长,而且难度又比较大,也不在考虑之中。最后一个单元是演讲单元,但已经决定在督导评估和市教研课时上,也不能上。只能选择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是写景状物的散文,都很经典。一篇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篇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篇是陆蠡的《囚绿记》。这几篇文章要上出彩,感觉比较困难。都是很多老师上了又上的课文了。最后决定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从单元提示来看,重点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精巧独特的艺术手法,一是品味优美隽永的语言,一是把握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情感。

  仔细研读这三篇文章,我觉得从整个单元设计的角度出发,每篇可以有所侧重。比如《囚绿记》用到了象征手法,那么这篇课文就着重艺术手法的赏析;《故都的秋》有大量的写景,当然是着重赏析它的景物描写,品味它的语言;而《荷塘月色》虽然也有景物描写,但毕竟只有三段,而作者的淡淡的忧愁的情绪体现在全文各个地方。另外,教学参考上是从三个方面对《荷塘月色》进行教学建议,一是体会作者的情感,一是景物描写,一是语言品味。

  因此,我考虑,上《荷塘月色》,首先从整体上去把握体会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他的情感。第二课时再品味语言,分析景物描写的妙处。况且,我觉得对文章的把握也要遵循整体感知到局部赏析的规律,必须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而且,学生也容易被他优美的景物描写假象所迷惑,而不能把握到他真正的情感。另外,朱自清这篇文章很多老师上课的时候就是从景物描写入手,如果我再这样上,也很难上出新东西来。不如做一次大胆的尝试,至于尝试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留待课后再讨论了。

  【三维目标】

  1、体会作者彷徨苦闷又略带淡淡的喜悦的情感。

  2、理清写作思路,学习作者圆形结构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忧国忧民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作者苦闷中略带喜悦的复杂感情。

  2、学习圆形结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个单元有几篇课文?学习重点是什么?

  提醒学生把握编者意图的重要性。写景状物散文。

  至少三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体会情感),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必须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今天我们就借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来好好揣摩品味他在文中表达的情感。首先请大家大声的朗读,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

  二、诵读品味

  1、学生自由朗读,并谈感受体会。

  2、指导读法。

  三、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圆形结构的写作技巧

  1、我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注意到作者直接表达感情的一些句子?请大家找出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2、为什么作者一开篇要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呢?而作者在荷塘散步的时候又说“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又流露出喜悦的心情,作者到底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分析。

  可以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烦恼的时候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如:

  烦恼──听mp3──暂时忘记烦恼──最终听不进,甩掉mp3+bxo

  3、圆形结构写作技巧:

  外结构:出家门──赏月色、观荷塘──回家门

  内结构: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

  4、插入朱自清的介绍:

  讲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

  ⑴ 朱自清的祖籍: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岁起便定居扬州。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浙江绍兴。(绍兴出名人!)⑵ 朱自清名字的由来。

  ⑶ 朱自清的才华: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他在古典文学、高一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

  《中国青年报》上曾报道一则新闻是《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但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

  ⑷ 朱自清精神。毛泽东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绝食而死,死时年仅48岁。

  今天我们学习的《荷塘月色》,我们不仅要看到他优美的景物描写,更要体会他在优美景物描写背后深深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而我们也要树立起民族的忧患意识,努力学习,以便将来为祖国做出相应的贡献。

  四、质疑问难

  对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作业

  仔细品读4~6段景物描写段落,就其中某一段,尝试写一篇300字的赏析文章。

  【教学后记及反思】

  第二天通知我,说是听我的课。上课了,我先给学生讲解了本单元的知识目标,就是要学习精巧独特的艺术手法,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接着我说我们今天就借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来体会他的情感。然后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并谈读感受,有些学生讲到景物描写的优美,给人宁静的感觉,马上有些学生反驳说并非如此,开篇就说不宁静,可见作者是不宁静的心情。我顺势就学生的发言,要求大家讨论,体会情感。学生课堂发言很积极,有的学生注意到了景物描写的变化,反映心情的变化,有的找到抒发心情的句子,进行分析。也有的从背景入手进行分析,我觉得学生做的很不错。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还有学生在辩论,我停止了辩论,进行了总结。找出了作者抒发情感的句子,结合背景分析了作者的心情,并且分析了第一段不宁静体现在哪些句子里。顺势又总结出精巧的构思,即内外圆形结构。最后我介绍了朱自清,说到了他的绝食。说到了他的彷徨痛苦,说到了这篇文章所体现出来的忧患意识。

  自我感觉不错,可以打80分吧。

  当然也有不足,比如学生分析到景物描写的变化时,我如果再引导学生把三段景物描写各写了什么找出来,板书出来,进而更深入地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或许更好。比如学生讲到“可惜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时,我要求学生把引用的两首诗歌再读一读,然后再去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就好了(上课时没有读)。总体说来诵读还少了点。最后如果能把表现情感的方法在黑板上板书出来或者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出来就更好了(上课时只是自己口头总结了)。

  高一语文老师真不好当,我现在是深有体会了,要上好一堂高一语文课是真不容易。我进而想到在新课改的前提下,应该如何上高一语文课的问题。

  是不是每堂课都要探究合作?可不可以有老师的灌输(比如我对学生谈到朱自清的一些事迹)?而且可不可以整堂课都是老师讲解?可不可以在某些课里有所侧重?又如何侧重?单元设计如何制定?怎样才更科学?学期目标又如何体现?尤其是三维目标又该如何实现?课堂评价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是只看一堂课还是要结合整个设计来看?如何把所有课文进行分类,比如哪些课文是“定篇”,哪些是“例文”,哪些是“样本”,哪些又是“用件”?……

  要思考的还很多,要学习的也很多,另外,面对我们的学生,如何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设计课堂也很值得研究,如何避免课堂的平面滑行也值得探讨,如何上出深度更值得去探索。

  这学期新课改,听了很多课,也被听了很多次课,早就想开这么一个主题帖了,但一直没有开出来,除了时间原因外,也因为自己的懒惰。

  这一次课后,最终让我下定决心开这个帖子了,我开始了对必修1、2教学的整体反思。

  因为在听课和被听课过程中,听到了很多评论,而有些评论我不能够赞同,比如上出高一语文味,是不是与思想教育就冲突了?我想高一语文味到底是什么,恐怕有些专家都不清楚。这一次课,以及后面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和《短歌行》,都听到相似的评价,我会再好好总结的。

  我热切盼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帮助我拨开云雾。

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第10篇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下简称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篇目、作者)朱自清先生曾经很自信地说,他有一种神奇的本领,能从最寻常的事物中发现和创造令人“惊异”的美。荷塘,平凡吧;月色,普通吧。要从其中创造令人惊异的美,真让人难以置信。我们就慢慢欣赏吧。

  二、诵读感知

  师:首先,我朗读一遍课文。同学们在听准字音的基础上,感受文本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掌声)

  师: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说一说文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主要写了作者欣赏月下荷塘美景的过程以及之后的一些感受。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作者还抒发了他的情感。

  师:很好,不仅有眼前之景,还有胸中之情。

  师:题目是“荷塘月色”,那些段落集中写了“荷塘月色”。

  生:四、五、六自然段。

  师:你觉得哪些段落写了荷塘?哪些段落写了月色呢?

  生:第四段、六段写荷塘,第五段写月色。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都是写的荷塘,没有写月色。

  师:题目为什么叫“荷塘月色”呢?

  生:月色无形无声,很难把握。所以借助荷塘来写。

  师:侧面描写,这才是作者高明的地方。第四段只写了荷塘,第五段只写了月色吗?

  生:(恍然)都是既有荷塘,又有月色。

  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才更加丰富。

  三、品味语言(主要是四、五两段,诵读贯穿整个环节)

  第一部分:鉴赏四、五段,让学生自由发现鉴赏点,教师适当引导。

  师:下面我们一起寻找“惊异”之美。先鉴赏第四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注意读准字音、停顿,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

  生:(有感情地读)

  师:同学们说这位同学读的怎么样?

  众生:挺好。

  师:不错,这位同学开了个好头。下面同学们仔细阅读文本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你的理由。准备好了请举手。(给学生二三分钟思考时间)

  生:我觉得“层层的叶子中间……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很好。我们仿佛感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特别是把“清香”比作“歌声”,用了通感手法,非常形象生动。

  师:很好,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情的流动。你觉得清香和歌声有那些相似之处呢?

  生:美好,沁人心脾。

  师:再加上屡屡和渺茫的修饰呢?

  生:还有若有若无、不清晰的特点。

  师:同学们以前接触过通感这种手法吗?

  生:接触过。

  师:顾名思义,通感就是感觉相通。一种感觉一重美感,两种感觉就是双重美感。这种手法并不少见,能举个例子吗?

  生:(一时想不出)对不起,想不出来。

  师:还记得“红杏枝头春意闹”吗?红杏绽放在枝头,本来是靠视觉感受到的,作者说红杏在枝头喧闹,多么生动。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啊,这个人爱说“甜言蜜语”,这个南方人操着一口“吴侬软语”,都是。还有一首通俗歌曲,名字叫“暗香”。

  师:同学们继续说说你喜欢的句子。

  生:我喜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一句。作者看到流水,觉得它很有情意。“脉脉”本来是形容人深含感情的样子,这里用来写叶子,很新颖。

  师:体会得不错。不过,作者看到流水了吗?

  生:哦,没有,是……听到了。

  师:好,你这也是“通感”了。谁还要说一说。

  生:我喜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用“田田”形容荷叶相连很形象,我觉得“田”字的字形就像一张大荷叶,田田当然是荷叶相连了。

  师:你真是富有想象力。谢谢你用这么形象的方法教我们掌握了这么美的一个词。学习母语,我们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因为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不是冷冰冰的。

  生:我觉得“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读成zhàn)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秘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很好。风吹过来,叶子纷纷卷起,像多米诺骨牌,一下传到另一边。而且用“挨”字形容叶子,是拟人吧,很有情趣。

  师:你描述得很生动。不过我有个疑问,荷塘里的风能有那么大的力量,把荷叶吹成多米诺骨牌吗?

  众生:(笑)

  师:“像闪电般”,是形容风势之大吗?

  生:形容速度快。

  师:有一个词,读颤(chàn)动还是颤(zhàn)动。

  生:颤(chàn)动。

  师:继续鉴赏。

  生:我喜欢“一粒粒的明珠”。“ 粒粒”这个叠词有一种音韵之美。

  师:自清先生钟爱甚至是偏爱叠词,文中还有很多,不仅强化了丰富了词的意蕴,还有音韵之美。下面我们齐读一下第四段,感受音韵之美。

  生:(齐读)

  师:继续鉴赏第五段。阅读文本,还是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给学生二三分钟思考时间)

  生:我“喜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月光比喻为“牛乳” 和 “轻纱”,很清新,朦胧。

  师:牛如和轻纱是形容月光吗?

  生:是“青雾”。

  师:前面把月光比为流水。牛奶和流水有浓淡之别,所以分别形容青雾和月光。

  生:我喜欢“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同样是用了通感的修辞,把光与影比喻为小提琴的曲子,显得轻灵飘逸。而且我特别喜欢小提琴这个词用了音译——“梵婀玲”,就像一个女孩的名字。

  师:你说得真精彩,体会得很细腻,从一个音译的词语体会到作者的一份匠心。

  生:我喜欢“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不仅写了光,还写了影,使塘中景物的层次更丰富了。

  师:很好,还有比这更美的影子吗?

  生:(齐)还有杨柳的“倩影”。

  师:同学们应该留意一下生动的动词,作家锤炼语言,很多时候就是体现在动词上。比如画在荷叶上的“画”字,换个词好吗?比如换成映照的“映”字和印刷的“印”字?

  生:我觉得“映”字没有美感,没有情感;“印”字太生硬了,有一种硬物与之挤压成像的感觉。

  师:体会的好。画字还容易引发人的联想:是谁画的呢?是用月光做水彩,以荷叶做画纸画成的吧。

  第二部分:质疑探究

  师:我们觉得这两段很美,但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两段的比喻用了很多女性形象,太柔美了。同学们怎么看?

  生:这和文章的写作对象有关,月下的景物当然应该柔和一点,朦胧优美一点。

  生:也和作者的心情有关。写作背景是1927年7月,社会黑暗,江南血雨腥风,作者作为极富良知和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内心很不平静,心情沉痛,情绪低落,不可能写出太昂扬的东西来。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我们不妨改成阳刚一点的试一试。其中几句用《荷花淀》的风格表现一下:“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如一道铜墙铁壁,是监视清华园的哨兵吧!”

  生:(大笑)

  师:同学们自然地联系文章的写作内容和背景来谈,非常好。形象和语言风格要考虑整体语境。

  四、体会情感(问题探究)

  师:第六段有这么几句话,“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明明说过自己“爱热闹,也爱冷静”,为什么面对蝉鸣蛙声的景致,不兴致勃勃地欣赏了呢?

  生:因为作者的心情很不宁静,而且这种情绪时时涌上心头,所以不喜欢这种热闹。

  师:同学们看第七自然段的“江南采莲图”也很热闹,作者却很神往,这是为什么呢?

  生:江南采莲图看似热闹,内在却是很宁静的,这里的人们不受任何干扰,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所以作者很神往。

  师:很好。原来表面看似情趣迥异的“荷香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有相同的特点,一个是宁静,还有什么相同的呢?

  生:另一特点是都很美好。

  生:还有都充满温情。

  生:还有个特点就是人在其中都能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江南采莲图”里的人们可以自由热烈地表达对爱情的向往,荷香月色图里作者也可以尽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师:同学们说的很精彩,二者还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如同梦境。“荷香月色图”是作者静夜的一个梦,江南采莲图是作者一个久远的梦。同学们再回想一下“荷香夜色图”是不是充满了梦幻的特点,朦胧、宁静、安逸。

  生:是的。

  师:作者那么喜欢美好的梦境,可惜这种美好照不进现实,所以内心还是充满了苦闷,这就是他的心情一直有一种不宁静的底色的原因。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美的东西等待同学们去发现,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鉴赏。

  师:最后送同学们几句话。一位哲人说过,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认为,有时候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缺少感受美的心灵;还有的时候,不是缺少感受美的心灵,而是缺少表现美的才情。希望同学们课下多多阅读精美的文学作品,培养美的鉴赏力,也从而提高写作水平。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第11篇

  教学目的: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可以说,荷花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二、品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1.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朗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散步?

  【解析】因为“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通过宁静的环境衬托并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

  2.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

  【解析】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性的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讲读第2节

  1、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第二段。(评点学生的朗读)请一位同学找出小路的特点,并说说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板书】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三)讲读第3小节

  [提问]: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解这种感受?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板书】感受:自由——(苦闷)

  (四)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板书】荷叶 田田(多) 舞女的裙:亭亭(美、高)

  荷花 零星点缀(色) 如明珠、如星星(洁白、繁多、光)

  袅娜、羞涩(轻盈多姿、态)→形态美

  荷香 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若隐若现)→动态美

  荷波 象闪电(快) 凝碧(色)

  流水 脉脉(神态)→静态美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在这一句中作者将什么比作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这样写又有什么好处?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把香味比作歌声,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3.我们来比较一下这段改动后的文字和原文,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五)讲读第五段

  下面请同学们朗读第五自然段

  1、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解答]:泻、浮、洗。

  2、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讲解]:

  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如流水一般流动

  [板书]:月光 (正面)泻—轻柔

  荷塘四周

  月色 青雾:浮、轻纱的梦 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六)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1、本节从哪几个角度来写荷塘四周之景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

  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2、写出了环境何特点,表现作者怎样的内心

  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淡淡的哀愁

  3、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析中却说,这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四周远山:隐隐约约

  ( 自远而近)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蝉鸣、 蛙叫

  【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八)讲读第三段

  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1.从课文内容看,作者是边走边看的,看了又有所想,他想到了什么?

  江南旧俗。

  他为什么会想到江南旧俗呢?

  ①心里宁静,但宁静里又有淡淡的哀愁。(“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

  ②深化主题(回到过去,说明对现实不满,尤其是最后不觉到了家更说明摆脱不了现实,宁静也只是片刻的。)

  1、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即景生情 。

  2、“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体现作者怎样的心绪。

  “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

  三、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四、布置作业:

  背诵4-6三节

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第12篇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著名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下面我将根据我的备课思路和设想,一一展开讲说。

  一、说教材,学情

  (一)说教材特点

  《荷塘月色》是人教版高中高一语文必修二中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在《荷塘月色》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相互映衬的美丽图景,语言文字优美、典雅,艺术技巧纯熟、自然,是一篇著名的美文。也是高中高一语文教科书中历年来重点保留并解读的文章,因此相当重要。

  (二)说学情

  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目前高一年级的学生多数都对写景抒情的散文有所了解,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知识水平和年龄限制,阅读多停留在粗读和泛读。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还尚待形成。尤其对作者在写景状物中所流露的情感还不了解。所以在引导阅读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创设适当的情境,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灵敏的语感。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为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本课内容特点,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学习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感悟作者的语言运用技巧,体会作者感情。由于本篇课文较为重要,对高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较难,因此我将本篇课文分两课时讲解。

  第一课时:学生阅读,整体感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四,五自然段深入分析。

  第二课时:深入理解感情,品味文中语言,赏析第六自然段,理解《采莲赋》作用。

  以下为第一课时讲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二)教学重,难点

  1、走进作品,理解本课写景特点,通过重点语段分析,品味作者的语言运用技巧,体会文章语言美。

  2、走进作者情感世界,体会作者苦闷彷徨,内心矛盾的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都说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但为了响应新课标改革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不能以自主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这一堂课,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入文入情入境,在师生、生生等多重对话的基础上,走入本文意境,品味作者语言,感悟作者情感。

  1、朗读体味法。本文语言文字优美,适合反复朗读。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可以直接地品味到文中语言,进而有助于情感的理解。如阅读前自由朗读,赏析前的部分内容配乐范读,赏析中的个读、配乐齐读,赏析后的配乐领读与齐读相结合。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生悟,在悟中促读。

  2、媒体辅助法。运用媒体的语音播放功能,播放部分精彩段落的配乐朗有助于同学们更好的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领悟作者情感。通过画面播放功能再现相关历史画面,更容易使同学们体会文中意境,进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3、设疑讨论法。由于本文情感地理解是本文理解的难点,对于高一年级学生来说自己解决相对困难,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和团体协作的精神,在合作自行解决中加深印象。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充分综合意见中,在群体中做到“跳一跳,够的着”,活跃课堂气氛。

  (二)说学法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朗读和质疑讨论等,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走入文中意境,体会文中语言,体悟作者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积累中有多少关于荷花的诗句呢?(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这些诗句都有一个共同的时间特点,就是描写白天的荷塘,白天的荷塘是如此的美不胜收,那么夜晚呢?同学们,月亮这个意象又代表什么呢?(是思乡,寄托哀思,由月的阴晴圆缺引发人生喟叹等等。)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脚步去领略月下的荷塘和荷塘的月色的美景。来看看作者是否用月亮寄托了你们刚刚所说的情感呢?(我采用的是问句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课堂讲解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二)学生自读,初步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是这一堂课中占时较多的一部分。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就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这一部分大约分这样几步:

  1、学生自由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2、播放课文中4——6段课文范读录音,听后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自己想象中文中描写的荷塘,并进行发言。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此后用PPT放映让学生欣赏荷塘美景,带领学生走入文中情境。

  3、学生再次自读课文,仔细品味文中语言。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经过几次阅读,学生们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引导学生们理清课文情感发展脉络把握文章结构。为此我将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本文的文眼是哪句?课文分为几部分?结构有什么特点?

  可能学生们刚被问到都会觉得有点困难,在此我将会进行适当点拨。

  2、分组讨论

  我将学生们六人为一个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在意见的相互交流之下,共同进步。为此我将提出如下问题:找出文章中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并进行分析,找出作者情感发展脉络。(由于情感理解是本文的难点,在此之前我将插入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本文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这样的社会,作者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等等。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做到知人论世)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中体现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是“淡淡的哀愁,淡淡的的喜悦”。这从景物描写中也能看出。

  (四)仔细品读语言,把握情感。

  在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精彩语段四,五自然段,引导学生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教师作必要的启发指点,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处,以下仅举几例:揣摩语言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引导学生用比较法揣摩语言)

  B、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领会通感手法的运用)

  C、一个人在这月夜,能够如此细致地欣赏这样的美景,他的心情如何?(把握感情,体会借景抒情)

  D、此段运用那些修辞手法(重点讲博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运用)

  这些问题的设置,主要引导学生从修辞、的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这方面赏析文章。这些问题有学生未发现的,有已发现而仍用心不细的,可从不同角度发问。

  通过对第四段的这种分析方法,可以让同学们沿用此法对本文五自然段进行分析,让同学们学会这种方法,这便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佳处,而且掌握一些赏析散文的手法,学会自己赏析文章。

  五、作业布置

  仔细品读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试着圈点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景,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六、板书设计

  行踪: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

  情绪的变化:不宁静——淡淡的喜悦——超脱——不宁静

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第13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建议: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二、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本文语言朴素、典型,充满诗意,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解决办法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4.通感的修辞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结合练习题讲一点知识,必要时可扩展一些练习。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要点:

  讲解《荷塘月色》,弄清作者写作的缘起及描绘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环境描写与抒发感情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解题:荷塘月色(加点部分板书,下同)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闷之中。他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因而借赏景来排遣苦闷。本文中所反映出来的憎恶现实,想找一个安宁的所在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在当时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

  二、学生默读课文,参照“练习”一,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教师先读课文、正音并解释词语。

  四、理清全文的段落。教师归纳:全文分三大段。第一大段,(即第1自然段),写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第二大段,(2—6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静,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第三大段(末两个自然段),写江南采莲习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结构完整,衔接自然紧密,写景与抒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五、讲读第一段。

  (一)指名朗读。

  (二)提问: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自己离开沉浸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用意?

  师生共同谈话,注意“忽然”两字。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闰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事萦绕在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象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这一段是按照什么线索来写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一段是按照作者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的。按照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展现荷塘月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情。

  小路(第2节)——荷塘(第4节)——月色(第5节)——荷塘周围的树(第6节)

  漫步——思索(线索)(板书)

  (二)讲读第2节:

  文章先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提问:这条小路有些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作者抓住了小路的曲折、幽僻,多树的特点(板书),这三者中,幽僻是主要的特点。曲折与多树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小路沿荷池而筑,随荷池弯曲,呈曲折之态。多树则蓊蓊郁郁,更显幽深僻静。

  文章用了对比的方式,衬托出月下小路的美。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用白天(少人走)、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比,写出景色朦胧,富有诗意,第一次把“月色”点了出来。

  (三)讲读第3节:

  提问:这一节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请学生把“象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段话划出来。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坏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做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四)讲读第4节:

  背诵课文第四段,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有何特点?

  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鉴赏景物特色及语言技巧

  荷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田田用叠词,突出密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

  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

  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美人,比喻,纤尘不染的美质

  荷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形象,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扩大意境,烘托环境优雅、宁静,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

  荷波闪电,比喻,突出快速

  凝碧,以静写动

  流水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

  (3)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的感情素淡,宁静,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五)讲读第5节:

  背诵课文第五段,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

  (2)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3)月光朦胧、柔和的原因是什么?“酣眠”比喻什么?“小睡”比喻什么?作者为什么说“恰是到了好处”?

  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4)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哪个动词用得精妙?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得更为精妙。

  一个“画”字用得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5)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6)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朦胧,和谐,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七、讲读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八、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如此美的?

  (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2)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

  (3)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

  九、归纳中心思想。让学生归纳,教师总结。从荷塘月色美丽景色的描绘中,表露了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扩展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过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

  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绿》,领悟寄寓在梅雨潭的绿中的思想感情,并与《荷塘月色》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比较。

  十、布置作业

  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

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第14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文中“我”与世界的关系。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语言的审美情趣。

  预习学案

  1.请多遍通读全文

  2.了解作者以及相关写作背景

  3、字音辨识

  探究学案

  导入:说起我国的现代散文,就不能不提起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走进他为我们营造的散文天地

  有人说文中写了很多东西,而我看到了是作者与一方荷塘不断博弈的心。在他的世界里,有荷塘,月色,有妻儿,有家乡。

  前节课我们一起预习了课文,我希望大家将探究题的第一题课前完成后相互交流整理好答案,填在后黑板上

  一、脉络梳理

  文中有哪些词语能表达出“我”的心情?“我”之外的世界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大家梳理分别概括地写在下列表中。

  我与妻儿(1)我与曲径(2.3)我与荷塘和月色(4.5)

  我与妻儿(10)我与家乡(7-9)我与荷塘四周(6)

  梳理我与世界的关系:对抗或融合)

  “我与荷塘月色”是公认最美的段落,没有直接描述“我”心情的语言,只有进入画境后去揣摩作者的心情,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幅淡雅、朦胧的荷香月色图诉说着怎样的情语呢。第四段请同学们读一下,进入画境(生读)同学们的概括是否准确?我们一起再来学习。

  下面老师对四段做了些修改,请注意老师打横线的地方,思考下修改后与原文有什么不同?效果上有何变化?

  二、感受语言之美

  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美丽的(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刚出浴的美人,又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顺序)。微风过处,送来阵阵(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静静的(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分析:

  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此段作者集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叠字的运用(板书),展现了月下荷塘的清新素雅(清新素雅的荷塘。主板书)之美,此时的作者心情还依然颇不宁静吗?与世界的关系是对抗还是融合呢?

  下面老师为你们读下第五段,同学们思考下,月光是无形的,作者是怎样描绘它的呢?你最欣赏哪一处?注意画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第五段:(老师展示四处,第五处学生可以自己发挥选择)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淌(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飘(浮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浸(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印(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5.自选

  分析:

  再来看“我”与世界的关系:对抗或融合。(后黑板上与前副黑板)因为融合,我们的文章表现手法有了融情于景,因为对抗,也就有了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的乐景衬哀情。他对抗是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心绪不宁,是家事?是国事?(结合背景,蒋介石叛变革命,百姓处在白色恐怖中,作为爱国民主战士,他是非常苦闷彷徨,希望借一方荷塘寻求解脱),当作者已然把自己和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了,心灵得到了极度自由的舒展,进入到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中去,然而这种臆想式的超然物外注定是短暂的,作为一个誓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始终是他不能抛弃的情怀。所以这篇文章的文眼应该就是“颇不宁静”。

  小结:朱自清的散文之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但指清秀、素雅的文字,恐怕清洁,纯真的品质(板书主黑板)都包含在里面才是。

  能够徜徉于文字中的人是丰富而优雅的儒者,能够沉浸于美中的人是诗意栖居在这个世界上的智者!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短歌行》教学设计与评析(精简16篇)

《短歌行》教学设计与评析(通用16篇)《短歌行》教学设计与评析 第1篇  一、教学内容分析  《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高一

《诗经》备课资料(精简16篇)

《诗经》备课资料(精选16篇)《诗经》备课资料 第1篇  一、 关于《诗经》   1、 读注释①,补充:质朴、深厚的思想

高一语文教案-《归去来兮辞》(精简16篇)

高一语文教案-《归去来兮辞》(通用16篇)高一语文教案-《归去来兮辞》 第1篇  《归去来兮辞》  [教学目的]  一,

季氏将伐颛臾(精简16篇)

季氏将伐颛臾(通用16篇)季氏将伐颛臾 第1篇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

《老王》课堂实录(精简15篇)

《老王》课堂实录(精选15篇)《老王》课堂实录 第1篇  一、导入: 看图片,“底层的光芒”,学生谈观后感 在我们周围有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