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之《再别康桥》(通用17篇)
诗两首之《再别康桥》 第1篇
诗两首
再别康桥
【教学目的】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 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xx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 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四。整体鉴赏《再别康桥》。(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1。 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串讲诗句
a、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b、第一节:借代 第二节:暗喻 第三节:拟人 第四节:移就、夸张
第五节:照应开头 第六节:暗喻、拟人、移情 第八节:重叠复唱
c、寄托情感寻求解脱的诗歌有个共同的抒情特点,其抒情结构大体表现为:“物我相对”→“物我相融”→“物我相对”。读者在诗的开头往往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抒情主体,因某种现实原因而面对着一个或物象或情境的客体。然后,因出神于这些物象或情境,使抒情主体融于客体中,或神与物游,或物我皆忘。当神游或忘我到达极致后,不能继续维持这种物我和谐时,抒情主体会幡然回到与客体的相对之中。这种抒情结构常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失意之后的虚幻寄托、抑郁萦怀的短暂解脱。
d、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
1、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新诗特点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把“五四”以后的诗歌视为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阶段和特殊部分,称之为新诗,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这也就是新诗之所以新的所在。就其主流而言,新诗的特征主要为:(一)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锋和一个纵队,在科学与民主的文化启蒙下,它是以现代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潮为思想基础的,集中表现了对于人的命运和人民命运、民族命运的关注,并在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加强。(二)以改变诗歌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为武器,经历了真正的“诗界革命”,而与旧传统决裂,有意识地摆脱古典诗词的严整格律,终于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从很接近旧诗的诗变到很自由的新诗” 从而形成了完全独立于传统的诗词之外的崭新诗歌形式,并建立起现代诗歌的新传统。(三)新诗既以旧诗为革命对象,则自必以引进外来形式为诗体模式,我们的新诗在‘五四’时代基本上是从外国诗(主要是英国诗)借来音律形式的”(朱光潜《新诗从旧诗学习得些什么》,因而它乃是‘累积了几百年世界进步文学传统的一个新拓的支流”,在中国诗歌流变史上,是“截然异质的突起的飞跃”。这样就决定了中国新诗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溶化自己民族风格中,以致在语言铸造和诗艺运营上,愈来愈与外国诗歌趋同,逐渐增加了它的世界性色彩。(四)新诗诚然完成了旧传统的打破和新传统的建立;但打破或者叫决裂,并不意味着割断,而只能是扬弃与吸收、批判与继承,也就是推陈出新。不推陈便不能出新,而没有可推之陈也便没有可出之新。每一时代的新诗歌,总是在民歌和前代诗歌基础上,吸取其他民族的新因素而生发创造出来,但它的根须却必然深深扎在社会现实生活的土壤中。
人所共知,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从1915—19xx年就着手白话诗的试验,一开始就朝着打破旧诗词最顽固的语言形式移桔的方向冲击:“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他主张:诗要“合乎语言的自然”,“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写”,他曾说:“诗歌革命自何始,要须作诗如作文”,他把这种“诗探索”叫作诗的“尝试”,并概括为“诗体的大解水’(《谈新诗))。
鸽 子 胡适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村青天,十分鲜丽!(《新青年》1918年)
从艺术上来看,这首中国早期新诗的代表作也有很多特色,尤其是它较好地体现了作者本人提出的一套开风气的新诗理论。如胡适曾指出:关于新诗的音节,靠的是“语气的自然节奏”和“每句内部所用的字的自然和谐”,平民并不重要;而用韵方面,可以有多种自由,或“用现代的韵”,或“平厌互押”,“有韵固然好,没有韵也不妨”;至于艺术表现方法,则需要用“具体的做法”,换言之,“凡是好诗,都是具体的;越偏向具体的,越有诗意诗味。凡是好诗,都能使我们脑子里发生一种或多种——明显的逼人的影像”((谈新诗》)。对照《鸽子》一诗,正是如此。首先,该诗的音节确实大体上做到了自然和谐,全诗基本上用自然的语气一气贯注下来,相当流畅;其次,该诗注意押的,且全诗又押同一韵(i),然而诗中用的又是现代韵,也不受平区限制,这样,全诗既自由地表达了思想,但又具有诗歌的音乐感;还有,该诗的主旨(表达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自豪感)虽是抽象的,但作品的确采用了“具体的写法“,即把笔墨集中在描绘洁白的鸽子在蓝天中“回环往来,夷犹如意”和“研身映四’这幅鲜丽的画面上,这就避免了“抽象的题目用抽象的写法”的弊病,也给读者留下了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相隔一层纸 刘半农
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分付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1917年10月,北京)
新诗运动虽从形式革新入手,但是革新形式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能容纳新的内容。如果说胡适对于新诗运动的贡献主要在于提倡白话人诗与诗体解放,那么刘半农对新诗运动的贡献则在于他能更鲜明地或者说更直接地强调诗的精神的革新。旧持发展到清末,由于对传统的因循沿袭,诗体的束缚与文言的陈腐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因此解放诗体、复苏语言的功能便成为迫切的任务。然而,旧诗之所以旧,不仅仅在于形式的保守封闭性,还在于内容的陈腐老朽,这就是说,新诗运动必须对形式与内容进行同步变革。刘半农是最早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关注新诗内容革新的诗人之一。
这首诗在新诗史上的意义,就在于它运用正在尝试着的新诗的形式表达一种新的、体现新的时代精神的内容。刘半农认为,诗贵在一个“真”;“只须将思想中最真的一点,用自然音响节奏写将出来便算了事,便算极好”。新诗要汲取自《国风》以来的优秀传统,“为野老征夫游女怨妇写照”,善于在“社会现象中见到真处”。显然,这首诗明显地借鉴了传统诗歌,尤其是在意念与表现方法上得到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句的暗示与启迪,通过两个反差极大的场景的对比描写,鲜明、具体地揭示了社会不平等现象和贫富的悬殊对立,具有较强的批判性。这首诗还显示了刘半农运用语言的工力。叙事与描写简洁概括,人物的语言鲜明有个性,诸如老爷的语言漫不经心,显示其富贵而傲慢;而叫化子的语言强烈,节奏突兀,令人感受到他的愤怒之情。
术语:意象
意象既是诗歌形象化的基本要素,那它就广泛存在于诗歌作品之中,因此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就意象的分类而言,大体可分为六类1、实体意象(简称物象或实象)。即由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具象在诗人胸中、笔下的艺术反映。2、虚幻意象(简称虚象)。系由诗人大脑对客观现实作哈哈镜式的变态反映、从而幻化虚构出的非现实中存在的幻象,诸如梦境或神仙鬼蚊世界中的种种意象,还包含一着神仙大显神通与鬼蜮兴妖作怪的虚构事象。3、事态意象(简称事象)。在诗人脑中和笔下反映出的种种事态的各自进程及其前因后果,诸如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成因等。4、自然力意象。即自然现象中那些可见可闻可感可触的现象在诗人脑中和笔下的反映,如朝晖夕阴、寒来暑往、雷鸣电闪、雨雪阴晴、风云变幻对诗人情绪的具体影响等等。5、时间意象。乃是反映在诗人头脑中和行于笔下的晨昏昼夜、春夏秋冬、古往今来的诸多意象。6、空间意象。反映在诗人脑中、笔下的意象的空间位置与距离之类,诸如上下四方、远近高低、长短宽窄、大小粗细等等。须注意的是:后面这两种时空意象,在具体的诗歌作品中往往不是孤立存在,而总是与前面四种意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而更富有表现力。
在具体诗作的选题、构思、立意、表达的创作过程中,诗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特定的创作意图,在自己头脑的“万花筒”里对一连串的意象进行定向筛选、拼接与组合,从而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诗的形象、诗的意境来,并隐含或包孕着诗人的情思意趣。由于对诸意象的筛选、拼接、组合的方式各各不同,也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表现手法,便具有各自不同的妙趣。就意象之间联系方式而言,大体就有:意象叠加、意象脱节、意象组合、意象并列、意象切割、意象密聚。意象示现、意象隐现和全意象等;乃至意象造型等也非与此不无关系。
《再别康桥》背景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但他这次重游康桥的时间,却是在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是在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就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一个人怀着砰砰直跳的激动心情,悄悄地到康桥来找他的英国朋友的。所谓“康桥”,现在通泽“剑桥’,即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因徐志摩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故对此常怀有一股特殊的感情。遗憾的是,因他事先没有联系好,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他。于是,他一个人就在他七八年前曾经生活过的每一块地方、每一个角落,静静地散起步来,那过去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忙,又赶着到达廷顿庄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的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 。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运康轿的切身感受。
诗两首之《再别康桥》 第2篇
步骤:
一、引题:
什么是诗?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严羽《沧浪诗话》说:“诗者,吟咏性情也。”张舜民《跋百之诗画》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以为“守法度曰诗”。柯勒律治说:“诗是最佳词语的最佳排列。”
强调诗乃“志之所之”、“吟咏性情”,着眼于诗的内容;强调诗乃“无形画”,着眼于诗的意象(融汇着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特征;强调诗乃“守法度”,乃“最佳词语的最佳排列”,是着眼于诗的形式。
二、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介绍徐志摩和《再别康桥》的图片、文字。
三、配乐朗读。
四、探究:
1、本诗“吟咏”的是什么情?是一幅怎样的“无形画”(由哪些意象组成)?“守法度”表现在哪些地方?
2、自主谈谈你最喜欢的诗句,并略作赏析。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3、我们学过的唐诗中,有没有见过“挥手”?请把有“挥手”的唐诗背诵出来。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五、仿照《送友人》,把《再别康桥》改写成一首五言律诗。
提示:
1、什么是律诗?律诗是一种诗体,有一定的格律和字数限制,分五言、七言两种。在格律方面,我们只要求押韵和对仗就行了。
2、我的颔联是“金柳荡艳影,青荇摇柔波”。
参考答案:
再别康桥 
康桥夕阳中,晚云红似火
金柳荡艳影,青荇摇柔波
清泉彩虹梦,星辉长篙歌
挥手悄离别,夏虫也沉默
六、作业:模仿《再别康桥》,将王维的《山居秋暝》改写成一首现代诗。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附《再别康桥》原诗: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后记:
新诗高考不考,怎么教?我有一个设想,就是将新诗和古诗关联起来,利用改写的形式,使学生动脑动手,一举而两得!有老师会问,要学生仿写律诗,要求是否偏高?其实,只要给定了意象,并明确了律诗的特点,只是要学生将意象进行排列组合,不难!
学生对意象进行排列组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教师的讲解重点应放在律诗的特点要求上,对原诗的鉴赏分析则可以弱化!
第三联模仿“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可向学生讲明。
-----------------
走近韩军(点评韩军执教的《再别康桥》)
作者:诸向阳
久闻韩军的大名。李镇西称他为高一语文界的“思想者”。他的一系列论文,如:《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反对伪圣化》、《新高一语文教育论纲》等,强烈地震撼了高一语文界,从而奠定了韩军在高一语文界的地位。
听说韩军将于5月15日下午来翔宇,与两位青年教师一道上同题课——《再别康桥》,我急切地期待着,期待享受韩军带来的精神大餐。
但,听完韩军执教的《再别康桥》,我真的很失望,也许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吧。
韩军先出示三首古诗——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李白的《送友人》和李叔同的《送别》,请学生朗读并演唱《送别》。这一环节,为引出《再别康桥》作了铺垫,并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也为进一步探究《再别康桥》埋下了伏笔。这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接着,韩军投入地朗诵《再别康桥》。韩军的朗诵确实很不错,但没有我想象得那么精彩。他的山东口音还是比较重的,对《再别康桥》的处理稍微激昂了些。
然后,韩军一边带着学生朗读,一边引导学生探究徐志摩的用词,如:为什么用“西天的云彩”而不说“东方的朝阳”?为什么说“金柳”?“招摇”能不能换成“逍遥”?这首诗三处写到“草”,为什么总写“草”?“那榆阴下的一潭”,“潭”能不能改成“湾”?“漫溯”能不能换成“漫游”?韩军的这些探究,有些很有价值,如对“西天的云彩”的讨论,联系到课始时李白《送友人》中的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讨论“三次写草”时,联系到古代送别诗中的“草”的描写。由此,韩军点出《再别康桥》中有许多古诗的影子。有些探究就没有必要,如为什么用“潭”而不用“湾”?韩军认为“潭”比“湾”深,说明诗人对母校的感情深,还引用“桃花潭水深千尺”左证。我认为李白和徐志摩都是写实,因为他们看到的就是“潭”,与感情深浅没有关系,余光中的《乡愁》中不是照样写“一湾浅浅的海峡”吗?韩军课堂上对于一些过难和没有意义的词句的探究,使得学生不敢发言,课堂气氛极为沉闷。
再说朗读,韩军总是带领着学生齐读,效果极差。诗歌朗读是个性化的东西,怎一个齐读了得?为什么不让学生自由朗读?为什么不指名朗读?
最后,韩军让学生找了找这首诗的韵脚和双声叠韵词,并让学生背诵这首诗。
韩军《再别康桥》的教学体现了他的高一语文教育观——高一语文课就是吟诵吟诵,探究探究;再探究探究,吟诵吟诵。如此而已。这样的高一语文教育观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我们看到的他的课堂确实平淡至极,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听课的老师觉得好累,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我认为,韩军的《再别康桥》最大的缺陷是——课堂没有诗意,没有令人震颤的地方。高中的诗歌教学不能给人以诗意,不能给人心灵的震颤,还谈什么人文教育?我真的不明白在文章中如此重视人文精神培育的韩军,为何在《再别康桥》的课堂里如此苍白?
而与韩军同上《再别康桥》的邬建芳却带给我们心灵的震颤,课堂中始终有点点诗意在涌现。邬建芳的课堂十分大气,她用散文诗一般的语言深情诉说与《再别康桥》相知相识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朗诵、鉴赏、创作”这三种方法拥有这首诗。鉴赏与创作的学生的汇报都相当出色,有自己发自内心的感悟。结课时,邬建芳说:“今天的课堂,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发现诗意就在我们身边。”她又一次深情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意的追寻》。
邬建芳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工具性。她有一处的探究极富新意,效果也很好。“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一句,她说,我查了这首诗的英文翻译,把“笙箫”翻译成“音乐”(music),她让学生比较“笙箫”与“音乐”的差异,从而得出有韵味的汉语英文是很难翻译好的。这让我想起巴金的《家》为什么不能获诺贝尔奖,是英文翻译太差。为什么不能以汉语本参评?
邬建芳的课本来可以上得十分出色,因为她有极高的高一语文素养,她的教学设计十分大气。可惜,在分组学习的操作上出了问题。造成她的课堂给人脱离文本,卖弄个人素养之感。因为朗诵、鉴赏、创作三者的关系是层递的,而不是并列的。朗读是鉴赏的基础,鉴赏是创作的前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超越。邬建芳如果将朗读作为全班进行的教学步骤,在吟诵中充分感知文本;然后将全班分成两大组,分别进行鉴赏和创作,在交流中点拨、讨论、深化,那她的《再别康桥》一定会大放异彩。
一堂《再别康桥》不能代表韩军的高一语文教育,但其中折射出的许多东西,让我陷入了沉思……
[1]
诗两首之《再别康桥》 第3篇
一、教学目标
(-)学习诗人用评议的彩笔向读者展现了康桥秀丽的风光,创造空灵、飘逸意境的写法;
(二)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怎样理解这首诗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
分析: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国“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第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清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独特的构思,来自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题力,“我”想化人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二)怎样理解全诗的“画面美”?
分析: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吟诵诗作。
1.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师生明确:
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2.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教师可播放蓝天浮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混混小溪的录像或幻灯,伴以轻柔的有欧洲田园风情的乐曲,以感受个人自由天性和自然景色融合,所营造的别具一格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
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1928年秋第三次欧游归途中所作。
2.了解诗中内容大意。
师生明确: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板书:
再别康桥
缓步飘然离
恋恋不舍
金柳
水草
清潭
泛舟
沉默中惆怅
不得不离去
(三)课后练习
1.完成练习第四题。
2.谈炎你对徐志摩诗的认识,将所获写成三四百字的小文章。
[小资料]
为诗句燃断想象长须的徐志摩
志摩写作的态度是严肃的,他在《轮盘》自序里说:“我敢说我确是有愿心想把文章当文章写的一个。”在《猛虎集》的自序里他又说:“但为了一些破烂的句子,就我也不知曾经燃断了多少根想象的长须。”所以一些极普通的字眼,一经从他笔下流出就标出了自己的分量。
诗两首之《再别康桥》 第4篇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鉴赏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表达之美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诵读课文,讲解节奏。
二. 研讨:
1。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
——轻轻地、悄悄地
2. 为什么要这样?
——对它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再会吧,康桥!),深怕惊醒了它。
3. 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
4. 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他?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柳荫下的一潭清泉,是天上虹;
是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星辉斑斓,夏虫鸣叫
5. 常言“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把柳树比做新娘,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文中还用暗喻的是哪一句?
那柳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6.“青荇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
——拟人,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7. 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河身妩媚不仅有榆树清水,还有岸边的绿树红花和在洗涤的腮红颈白的少女。是—屏绣康河。
8. 重回康桥,他观金柳,赏青荇清泉,还做了什么?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到星辉斑斓时。
9.此时情绪是兴奋欢快还是失意低落?何以见得?
——情不自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10.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此时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
1. 中国有这么一句古诗“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用在此处明显不妥,你认为结合此诗的情感和意境,应该改做什么?
——“别有深情挚爱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2. 中国一般人,喜欢某地,爱刻上“,到此一游。”或摘一把花,采几束草带回去留做纪念。可是诗人爱康桥,却“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了什么?
—对康桥爱得深爱得真爱得纯爱得善。
13.诗中还有一句最能表达诗人对康桥感情的是什么?
——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14.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怎样理解?
——对康桥依依不舍,希望永远与之相依相偎相生相伴永不分离的感情。
诗两首之《再别康桥》 第5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分析,品味诗中创造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诗意美。
2、重点掌握诗人对自由、率真天性的追求──人性美。【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音乐《情人的眼泪》,让学生交流在音乐的旋律中听到的内容。
音乐,它是旋律,但它也是诗,它用诗一般的旋律向我们倾诉心中的爱与情。同样,好的诗歌也是美的音乐,它用音乐一般的韵律向我们述说着人世间忧愁与欢乐。二、学生朗读全诗,思考
1、找出体现诗意美的诗句,并简要分析:
明确:
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水中的倒影,像一位美艳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在柔波中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这仙境般的康河,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
榆阴下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醇厚的诗意,诗人的留恋全都融进了康河的风光中。
诗人乘着满载星辉的一叶小舟,向着青草凄凄的小河深处,击拍欢歌,去寻他彩虹似的梦。
诗意美除了构思的新巧、韵律的和谐,更主要体现在意境美。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色彩的形象和想象中间,不同于一般的别离诗,他选择的意象是夏季的“云彩”、“金柳”、“青荇”、“青草”、“星辉”等,而传统的别离诗选择的意象多是长亭、流水、浮云、落日、孤舟等,而且多是暮秋时节。诗人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融合为一,因而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就像一幅幅色彩绚丽的欧洲风情画。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等,将它们巧妙地剪辑到自己的诗作中,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立体的,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享受。他所寄寓的情思也因而显得潇洒、飘逸,而不是一般别离诗的缠绵、愁苦。
2、诗人情感高潮在哪节诗中体现出来?
明确:
第五节诗,诗人陶醉在康桥的美景中,甘心做一条水草,尽情的享受康河爱的轻抚,,一任康河波光里的艳影,在他的心头荡漾。正所谓“沉醉不知归路”,似乎已经忘却了他要离别康桥而去,他撑着一枝长篙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的梦”,等到兴尽归舟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向“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飘逸、洒脱之情,感染着我们,让我们的心一同快乐着,达到极致。
三、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进一步体味诗歌的诗意美
四、讨论诗人对自由、率真天性的追求──人性美
在康桥,诗人结识了著名的哲学家罗素,在康桥,诗人心中有自己梦牵魂绕的情人,在康桥的秀丽风景中,有诗人幸福的生活。诗人曾饱含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文化》)
弥盖我爱的康桥,
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
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摘自《康桥,再会吧!》 )
徐志摩游学于英国剑桥大学期间,不仅深受康桥周围的思想文化气氛的熏陶,接受了英国式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洗礼,他还忘情于康桥的自然美景中,在大自然的美中,发现了人的灵性,找到了天人合一的神境,待诗人离英返国时,康桥已成了诗人“难得的知己”,诗人称康桥为自己永远的精神依恋之乡,此时的诗人,心头盛满离愁别绪。在诗里,诗人热烈而又缠绵地倾诉自己对康桥的精神依恋。诗人对康桥的欣赏和赞美,实际上就是对大自然、对美和爱、对和谐的一种欣赏和赞美。
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在清朝,在傍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仆着搂抱大地的温软。
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支小船,划去桥边荫下躺着念你的书或是做你的梦,槐花香在水面上飘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黄昏,近着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静处远去。
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资养。哪一株婆娑的大木没有盘错的根柢深入在无尽藏的地里?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
在青草里打几个滚,到海水里洗几次浴,到高处去看几次朝霞与晚照——你肩背上的负担就会轻松了去的。
──(摘自《我所知道的康桥》 )
诗人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主张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自然似乎有着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诗人与自然交流,将自己的留恋全部融入对康桥瑰丽风光的尽情描绘中,是他对“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诗人在康河边徘徊,正是追寻美、自由与爱于一体的理想。康桥,于躯壳,徐志摩是过客,但于灵魂,正是他诗意的栖居地。
五、小结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的确是悄悄地走远了,但挥不去带不走的是他的康桥。它做为学院建筑留在英国,它做为一篇具有生命质感的美文,留在中国文学史中。自然中的康桥会老,但文字中的康桥,将在所有爱志摩的读者心中永远年轻。
诗两首之《再别康桥》 第6篇
教学目的:
一、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二、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1、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2、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一、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二、《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设想:
一、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二、媒体设计:
1、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2、播放动画《再别康桥》。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播放动画《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分小组讨论。(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学生讨论:选择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点拨: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师总结。)
六、小结本文。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附:板书设计
云彩
星辉
金柳
作者“悄悄地”走作别
青草
柔波
青荇
诗两首之《再别康桥》 第7篇
教学目的:体会诗中健康美好的感情,鉴赏其意象所营造的空灵的意境和清新飘逸的风格。
教学重点:鉴赏其意境美、抒情美、音韵美。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徐志摩的创作与对康桥的感情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背诵课文,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并析题
二.了解徐志摩的创作与对康桥的感情
1.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料,先自行了解作者
2.学生回答:“我所知道的徐志摩及其创作”
3.补充知识
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短短的36年的人生中,徐志摩创作出版的作品有:
诗集4部《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4部《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
小说集1部《轮盘》,剧本1部,译作5种,以及信札、日记4种。
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蔡元培挽联曰: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康桥生活:徐志摩生活中的“康桥”实际上是在英国东南部的剑桥。1920年9月,24岁的徐志摩,通过论文《论中国的妇女地位》的答辩,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后,赴英国,入伦敦剑桥大学研究院为研究生,跟赖斯基教授学政治,拟攻博士学位。1921年,认识了狄更生,并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当特别生。1922年10月从英国返回中国。
康桥之美:古风古色,桥影藻密,
妩媚河身的两岸,
穆静腾辉的晚景,富丽的温柔;和缓的钟声
春阳晚照,泼翻一海纯金,
千百家屋顶烟突,白水青田,黄昏,远树凝寂, 象墨泼的山形,衬出轻柔螟色, 密稠稠,七分鹅黄,三分桔绿,
村里姑娘腮红颈白; 屏绣康河垂柳婆娑,
此地人天妙合,虽微如寸芥残垣, 亦不乏纯美精神,流贯其间。
康桥情结:
“康桥”在徐志摩,只有三十六分之二的时光,而这两年,却是那么魂牵梦萦的两年。
“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一个老村子“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我所知道的康桥》)
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你惠我珍品,数不胜数;
此去身虽万里,梦魂必常绕 汝左右,任地中海疾风东指, 我亦必纡道西回,瞻望颜色; 归家后我母若问海外交好, 我必首数康桥,
赖你和悦宁静 的环境,和圣洁欢乐的光阴, 我心我智,方始经爬梳洗涤, 灵苗随春草怒生,沐日月光辉, 听自然音乐,哺啜古今不朽
我此去虽归乡土, 而临行怫怫,转若离家赴远;
别时之情景: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
雨色凄清,小鸟无欢,怅别情深,涕泪交零,
别后愿望:来春花香时节,当复西航, 重来此地,再捡起诗针诗线, 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
三. 观赏动画课件,反复诵读课文,初步体会情感
四. 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再别康桥》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诗风: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康桥之美:人天妙合,虽微如寸芥残垣, 亦不乏纯美精神,流贯其间。
康桥情结: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鉴赏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表达之美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诵读课文。
二. 研讨:
1。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
——轻轻地、悄悄地
2. 为什么要这样?
——对它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再会吧,康桥!),深怕惊醒了它。
3. 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
4. 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他?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柳荫下的一潭清泉,是天上虹;
是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星辉斑斓,夏虫鸣叫
5. 常言“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把柳树比做新娘,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文中还用暗喻的是哪一句?
那柳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6.“青荇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
——拟人,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7. 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河身妩媚不仅有榆树清水,还有岸边的绿树红花和在洗涤的腮红颈白的少女。是—屏绣康河。
8. 重回康桥,他观金柳,赏青荇清泉,还做了什么?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到星辉斑斓时。
9.此时情绪是兴奋欢快还是失意低落?何以见得?
——情不自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10.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此时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
11. 中国有这么一句古诗“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用在此处明显不妥,你认为结合此诗的情感和意境,应该改做什么?
——“别有深情挚爱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2. 中国一般人,喜欢某地,爱刻上“,到此一游。”或摘一把花,采几束草带回去留做纪念。可是诗人爱康桥,却“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了什么?
-——对康桥爱得深爱得真爱得纯爱得善。
13.诗中还有一句最能表达诗人对康桥感情的是什么?
——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14.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怎样理解?
——对康桥依依不舍,希望永远与之相依相偎相生相伴永不分离的感情。
15. 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
好像红太阳
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抛弃了财产
跟她去牧羊
每天看着那粉红的笑脸
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
跟在她身旁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这种爱不是占有,不是征服,不是掠夺,纯洁无瑕。
五. 朗读课文,体会它的艺术特色和语言表达之美?
艺术特色:(1)善于取景(2)精于抒情(3)音韵和谐,清新上口
语言表达:(1)用韵细密精巧,产生和谐回环之美。
a,双行用韵,双线交织或钩连,交叉押韵
b.节与节之间顾盼钩连
c.多次复沓,产生轻柔飘逸之美。
四.总结全诗——“美”:意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音韵美。
原因——眼到情到,情到意到,意到功到,功到自然成。
六.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思想感情: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如多情郎之于恋人,含情脉脉,又默默示爱。
艺术特色:(1)善于取景(2)精于抒情(3)音韵和谐,清新上口
语言表达:(1)用韵细密精巧,产生和谐回环之美。
a,双行用韵,双线交织或钩连,交叉押韵
b.节与节之间顾盼钩连
c.多次复沓,产生轻柔飘逸之美。
五“美”:意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音韵美。
原因——眼到情到,情到意到,意到功到,功到自然成。
作者邮箱:
诗两首之《再别康桥》 第8篇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现代诗的有关知识;2.初步学习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3.了解现代诗的基本流派及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1.《再别康桥》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2.《死水》的象征意义;3.《赞美》一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在学习了两首古典诗词之后,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几首现代诗歌。(板书标题)
二、检查预习:
1、注音:荇 篙 溯 斓 笙 漪 羹 绮 酵 佝偻
嚣 圮 踟蹰
2、辨析组词:蒿、篙、稿、槁、缟。 谰、澜、斓。 圯、圯。 踟、踌。箫、萧、潇踟蹰和踌躇
3、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试读这三首诗。
三、教师名确: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再别康桥》(板书)。然后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原名徐章 序,浙江海宁人。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1918—1922年先后在美国、英国留学,旅英期间开始写作新诗。他创作丰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和“奇才”。他一生留下4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徐志摩是个个性主义者。他有“单纯的信仰”,信仰个性绝对自由的理想,他为理想奋斗,一生都在追求爱与美,追求个性的表现,向往英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但是,当时中国社会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阶级斗争日益尖锐,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也好,超阶级的人性和自由也好与时代潮流是相悖的,最后徐志摩“流入颓废的怀疑”之中。这四部诗集真实地记录了他由“单纯的信仰”逐步变为“颓废的怀疑”的过程。
写作背景:康桥,现通译“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1920年9月离开美国到达英国,在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做旁听生学习政治,于1922年8月下旬离英返国。1928年秋,徐志摩再到英国,重访剑桥大学,于同年11月6日回国途中在轮船上作《再别康桥》这首诗。
四、教师范读或放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划出诗歌中的意象,
五、提问:
1、这首诗歌有哪些意象?
明确:有“云彩”“金柳”“青荇”“柔波”“青草”“星辉”“夏虫”等意象。
2、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些意象都是远高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自然景物,避开了人间烟火,给人一种清新感。
3、这些意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联系诗歌标题分析,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是抓住一个“别”字。因此,作者运用这些意象,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离别气氛;同时,再联系正文中“作别”“不带走”这样的词语分析,可以肯定,作者在这些意象中寄托了对康桥深深的依恋和惜别之情。(这个过程,正是把握这首诗的主旨的方法)
六、诗意分析:
全诗共八节,几乎每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这就是《再别康桥》的“画面美”。画面美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着浮藻的清潭等。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诗人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里,做“一条水草”的体验等。本诗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音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难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受。但相似并非相同,“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变成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轻轻地招手”,是向彩云告别;“挥一挥衣袖”似乎是“彩云”依依不舍,拽住了“我”的衣袖,“我”不得不挥之而去。首节写“彩云”告别,尾节斩钉截铁地宣告“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了诗人个人的自由天性,诗意又深了一层。
七、提问:怎样理解《再别康桥》一诗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即艺术特点)
[解析]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告别对象由人间转向天空的云彩,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其次,诗人为别离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第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见机器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特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给人一种清新感。
八、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一第1小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当你看到臭水沟里的一沟污水、死水时,你会想到什么?你能把它写成诗来讽刺一种社会现象吗?1925年,著名的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就以“死水”为题,写了一首诗歌《死水》(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著名学者、诗人、民主战士。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曾参加新月社,与徐志摩创办《新月》杂志。1946年7月15日遭国民党特务暗杀。他的诗风沉郁凝重,语言绚丽精炼,对仗工整,为开创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格律诗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同时还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主张,曾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作品有诗集《死水》、《红烛》。
三、教师范读或放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画出诗中描写“死水”的词语,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提问:
1、诗人是怎么描写“死水”的?
明确:诗人是这样描写“死水”的外表的:一池的“绿酒”上面有绿的“翡翠”、红的“桃花”、闪光的“罗绮”和灿烂的“云霞”,还“飘满了珍珠”,又有“歌声”。诗人又是这样揭示“死水”的内里的:里面有的是“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这些污秽的东西在这里霉烂、发酵;那翡翠便是破铜之绿,桃花是烂铁之锈,罗绮是油腻的光,云霞是霉菌,绿酒是一沟臭水,珍珠是臭水上的泡沫。可见“死水”的外表华美,只是污秽和垃圾的霉变。华美的外表下面是污秽的罪恶。
2、诗人为什么把“死水”描写得如此美丽?
明确:这是一种“反讽”手法。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3、《死水》一诗中的“死水”究竟象征着什么?
明确:一般研究认为,这首诗从创作、发表到结集出版,因时地不同,至少有三重象征意义:(1)从其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此诗后面所署创作时间是1925年4月。正是在美国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准备回国的前夕。留美期间的闻一多有两个突出的情绪,一是对美国社会那种在繁华掩盖下的腐朽与罪恶感到愤怒与厌恶;一是对自己的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思念。因此,他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反帝激情的诗篇,
《死水》正是这种情绪的反映。“死水”不正是繁华掩盖下的腐朽与罪恶的美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吗?(2)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死水》虽创作于1925年4月的芝加哥,但到了1926年月月已身在北京的决一多先生,才特意拿它出来发表,是有其新的做含意的。1926年3月18日北洋政府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闻一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他选择此时发表《死水》,正是用以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的满腔痛恨。也就是说,这个北洋政府已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让它见鬼去吧;“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态度是这样的决绝、激烈!(3)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祖国的美好希望破灭了,他结束了诗人的生涯走进了学者的书屋。1928年,他编成了他的第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出版,作为向诗坛的告别。他把封面设计成通盘的黑纸,人们看到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诗集,心中就会浮起“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的诗句,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死水”正是黑暗的中国现实的象征,这样,从《死水》一诗到《死水》一书,又有了另外一层寓意了。
五、关于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是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诗歌流派。新月诗派分前后两期,前期以1926年4月创刊的《晨报•诗镌》为阵地,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刘梦苇、饶孟侃等;这是一个在胡适为代表的写实派白话和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派自由诗创作处于衰退、停滞状态下,涌现而出,致力于提高新诗艺、潜心于探索新格律的诗歌流派。本派诗人以“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作为诗艺目标,各自又能腾挪变化,斟酌创新,创作出大量内容与形式臻于双美的诗作,对新诗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其中闻一多、徐志摩的作用尤为突出。
六、作业:
1、徐志摩是中国资产阶级文学流派“ ”的代表诗人,著有诗集《 》、
《 》、《 》等。
2、闻一多,现代诗人,作为“ ”诗派的领袖和一代宗师,第一本诗集是《 》,第二本诗集是《 》,较第一部在艺术上更为成熟。
3、课后练习一第2小题。
第三课时
一、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新诗中的新格律诗,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再来学习一首新诗中的自由诗《赞美》(板书课题及作者)。
说明概念:新诗是指“新文化”运动后出现的白话诗,包括新格律诗和自由诗。新格律诗以闻一多和徐志摩为代表,主张新诗的格律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们的“三美”主张。自由诗则不讲究格律的要求,形式较为自由,只讲究思想内容的表达,不注重语言形式的整齐和韵律。
二、简介作者:
穆旦(1918——1977),原籍浙江海宁,生于天津。本名查良铮,笔名梁真。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开始习诗。1935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抗战爆发后,随校迁长沙又转昆明。1940年西南联大毕业、留校。1949年赴美国,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副教授。著有诗集《探险者》(1945)、《穆旦诗集》(1947)、《旗》(1948)等。他是40年代我国“九叶诗派”(这是活跃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的一个流派)诗人中最具有现代诗风的一位。写有《赞美》、《诗八首》等有影响的诗篇。
三、写作背景:
四、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领会诗人感情。
五、简析: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此诗虽以“赞美”为题,但描写的重点却是祖国的苦难现实和悲怆历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民族的忧虑之情。在诗人笔下,祖国“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许多孩子期待着饥饿,而又在饥饿里忍耐”;在路旁仍是一样的“不可知的恐惧”。面对此情此景,诗人的心在流血,在为祖国的贫穷、落后、凄凉、萧条而痛心,为祖国人民的苦难生活而悲伤,并“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而忧虑。但是,诗人没有因此而沉沦,也不希望人民因此而沉沦,他让读者从诗中看到了希望,他带着鼓励和期盼再三咏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在这带血的呼喊里,昭示了中华民族振兴的力量。这才是“赞美”的根源之所在。
2、诗题为《赞美》,作者究竟要赞美什么?
明确:全诗尽管流露了低沉悲怆的情调,但贯穿全诗的是一种强烈的爱。作者从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从佝偻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诗人把希望寄托在舍家保国、义无反顾的农夫身上,他是单个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是对民族生存力的讴歌和赞美。
3、阅读诗歌第二节,完成下列问题:
(1)“一个农夫”有何象征意义?
[明确]:既是单个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我们整个中华民族。
(2)从“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到下面的“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表现了“他”怎样的变化?一个“只”字在句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表现了“他”的觉醒。“只”表现了“他”还只限于“关注”的阶段。
(3)“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这一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意念?
[明确]:“他”是一个正在觉醒中的“我”,而“自己”则是一个“麻木无知”的“我”
而这个“麻木无知”的“我”正在走向“死亡”。
(4)“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态?
[明确]:因为“他”必须是强大的,“他”承担着实现“希望”的责任。
4、诗中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有怎样的意味?
[明确]:从修辞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反复。尽管诗人为祖国人民的苦难生活而而悲伤,但诗人没有因此而沉沦,也不希望人民因此而沉沦,他用“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复作结,就是让读者从诗中看到希望,在这带血的呼喊里,昭示了中华民族振兴的力量,表达了对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的坚定信念,是对民族生存力的讴歌和赞美。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1]
诗两首之《再别康桥》 第9篇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新文人诗内涵。
file:///c:/docume~1/weizhi~1/locals~1/temp/msoclip1/01/clip_image003.png">file:///c:/docume~1/weizhi~1/locals~1/temp/msoclip1/01/clip_image005.png">
云 游----谈徐志摩的人生
诗两首之《再别康桥》 第10篇
【教学目的】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⑴ 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⑵ 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教学重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三、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
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四、整体鉴赏《再别康桥》
1、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五、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串讲诗句)
⑴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⑵ 全诗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第一节:借代;
第二节:暗喻;
第三节:拟人;
第四节:移就、夸张;
第五节:照应开头;
第六节:暗喻、拟人、移情;
第八节:重叠复唱。
⑶ 寄托情感寻求解脱的诗歌有个共同的抒情特点,其抒情结构大体表现为:“物我相对”→“物我相融”→“物我相对”。读者在诗的开头往往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抒情主体,因某种现实原因而面对着一个或物象或情境的客体。然后,因出神于这些物象或情境,使抒情主体融于客体中,或神与物游,或物我皆忘。当神游或忘我到达极致后,不能继续维持这种物我和谐时,抒情主体会幡然回到与客体的相对之中。这种抒情结构常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失意之后的虚幻寄托、抑郁萦怀的短暂解脱。
⑷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六、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形式: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新娘、招摇、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有关资料】一、新诗特点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把“五四”以后的诗歌视为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阶段和特殊部分,称之为新诗,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这也就是新诗之所以新的所在。就其主流而言,新诗的特征主要为:
1、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锋和一个纵队,在科学与民主的文化启蒙下,它是以现代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潮为思想基础的,集中表现了对于人的命运和人民命运、民族命运的关注,并在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加强。
2、以改变诗歌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为武器,经历了真正的“诗界革命”,而与旧传统决裂,有意识地摆脱古典诗词的严整格律,终于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从很接近旧诗的诗变到很自由的新诗”从而形成了完全独立于传统的诗词之外的崭新诗歌形式,并建立起现代诗歌的新传统。
3、新诗既以旧诗为革命对象,则自必以引进外来形式为诗体模式,我们的新诗在‘五四’时代基本上是从外国诗(主要是英国诗)借来音律形式的”(朱光潜《新诗从旧诗学习得些什么》,因而它乃是‘累积了几百年世界进步文学传统的一个新拓的支流”,在中国诗歌流变史上,是“截然异质的突起的飞跃”。这样就决定了中国新诗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溶化自己民族风格中,以致在语言铸造和诗艺运营上,愈来愈与外国诗歌趋同,逐渐增加了它的世界性色彩。
4、新诗诚然完成了旧传统的打破和新传统的建立;但打破或者叫决裂,并不意味着割断,而只能是扬弃与吸收、批判与继承,也就是推陈出新。不推陈便不能出新,而没有可推之陈也便没有可出之新。每一时代的新诗歌,总是在民歌和前代诗歌基础上,吸取其他民族的新因素而生发创造出来,但它的根须却必然深深扎在社会现实生活的土壤中。
人所共知,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从1915~1916年就着手白话诗的试验,一开始就朝着打破旧诗词最顽固的语言形式移桔的方向冲击:“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他主张:诗要“合乎语言的自然”,“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写”,他曾说:“诗歌革命自何始,要须作诗如作文”,他把这种“诗探索”叫作诗的“尝试”,并概括为“诗体的大解水’(《谈新诗))。
鸽子
胡 适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村青天,十分鲜丽!
──(原载《新青年》1918年)从艺术上来看,这首中国早期新诗的代表作也有很多特色,尤其是它较好地体现了作者本人提出的一套开风气的新诗理论。如胡适曾指出:关于新诗的音节,靠的是“语气的自然节奏”和“每句内部所用的字的自然和谐”,平民并不重要;而用韵方面,可以有多种自由,或“用现代的韵”,或“平厌互押”,“有韵固然好,没有韵也不妨”;至于艺术表现方法,则需要用“具体的做法”,换言之,“凡是好诗,都是具体的;越偏向具体的,越有诗意诗味。凡是好诗,都能使我们脑子里发生一种或多种──明显的逼人的影像”(《谈新诗》)。对照《鸽子》一诗,正是如此。首先,该诗的音节确实大体上做到了自然和谐,全诗基本上用自然的语气一气贯注下来,相当流畅;其次,该诗注意押的,且全诗又押同一韵(i),然而诗中用的又是现代韵,也不受平区限制,这样,全诗既自由地表达了思想,但又具有诗歌的音乐感;还有,该诗的主旨(表达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自豪感)虽是抽象的,但作品的确采用了“具体的写法“,即把笔墨集中在描绘洁白的鸽子在蓝天中“回环往来,夷犹如意”和“研身映四’这幅鲜丽的画面上,这就避免了“抽象的题目用抽象的写法”的弊病,也给读者留下了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相隔一层纸
刘半农
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分付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1917年10月,北京
新诗运动虽从形式革新入手,但是革新形式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能容纳新的内容。如果说胡适对于新诗运动的贡献主要在于提倡白话人诗与诗体解放,那么刘半农对新诗运动的贡献则在于他能更鲜明地或者说更直接地强调诗的精神的革新。旧持发展到清末,由于对传统的因循沿袭,诗体的束缚与文言的陈腐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因此解放诗体、复苏语言的功能便成为迫切的任务。然而,旧诗之所以旧,不仅仅在于形式的保守封闭性,还在于内容的陈腐老朽,这就是说,新诗运动必须对形式与内容进行同步变革。刘半农是最早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关注新诗内容革新的诗人之一。
这首诗在新诗史上的意义,就在于它运用正在尝试着的新诗的形式表达一种新的、体现新的时代精神的内容。刘半农认为,诗贵在一个“真”;“只须将思想中最真的一点,用自然音响节奏写将出来便算了事,便算极好”。新诗要汲取自《国风》以来的优秀传统,“为野老征夫游女怨妇写照”,善于在“社会现象中见到真处”。显然,这首诗明显地借鉴了传统诗歌,尤其是在意念与表现方法上得到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句的暗示与启迪,通过两个反差极大的场景的对比描写,鲜明、具体地揭示了社会不平等现象和贫富的悬殊对立,具有较强的批判性。这首诗还显示了刘半农运用语言的工力。叙事与描写简洁概括,人物的语言鲜明有个性,诸如老爷的语言漫不经心,显示其富贵而傲慢;而叫化子的语言强烈,节奏突兀,令人感受到他的愤怒之情。二、术语:意象
意象既是诗歌形象化的基本要素,那它就广泛存在于诗歌作品之中,因此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就意象的分类而言,大体可分为六类:
1、实体意象(简称物象或实象)。即由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具象在诗人胸中、笔下的艺术反映。
2、虚幻意象(简称虚象)。系由诗人大脑对客观现实作哈哈镜式的变态反映、从而幻化虚构出的非现实中存在的幻象,诸如梦境或神仙鬼蚊世界中的种种意象,还包含一着神仙大显神通与鬼蜮兴妖作怪的虚构事象。
3、事态意象(简称事象)。在诗人脑中和笔下反映出的种种事态的各自进程及其前因后果,诸如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成因等。
4、自然力意象。即自然现象中那些可见可闻可感可触的现象在诗人脑中和笔下的反映,如朝晖夕阴、寒来暑往、雷鸣电闪、雨雪阴晴、风云变幻对诗人情绪的具体影响等等。
5、时间意象。乃是反映在诗人头脑中和行于笔下的晨昏昼夜、春夏秋冬、古往今来的诸多意象。
6、空间意象。反映在诗人脑中、笔下的意象的空间位置与距离之类,诸如上下四方、远近高低、长短宽窄、大小粗细等等。须注意的是:后面这两种时空意象,在具体的诗歌作品中往往不是孤立存在,而总是与前面四种意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而更富有表现力。
在具体诗作的选题、构思、立意、表达的创作过程中,诗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特定的创作意图,在自己头脑的“万花筒”里对一连串的意象进行定向筛选、拼接与组合,从而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诗的形象、诗的意境来,并隐含或包孕着诗人的情思意趣。由于对诸意象的筛选、拼接、组合的方式各各不同,也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表现手法,便具有各自不同的妙趣。就意象之间联系方式而言,大体就有:意象叠加、意象脱节、意象组合、意象并列、意象切割、意象密聚。意象示现、意象隐现和全意象等;乃至意象造型等也非与此不无关系。三、《再别康桥》背景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但他这次重游康桥的时间,却是在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是在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就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一个人怀着砰砰直跳的激动心情,悄悄地到康桥来找他的英国朋友的。所谓“康桥”,现在通泽“剑桥’,即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因徐志摩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故对此常怀有一股特殊的感情。遗憾的是,因他事先没有联系好,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他。于是,他一个人就在他七八年前曾经生活过的每一块地方、每一个角落,静静地散起步来,那过去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忙,又赶着到达廷顿庄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的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运康轿的切身感受。
诗两首之《再别康桥》 第11篇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2、引导学生体味诗中的意象美;
3、当堂背诵全诗。
二、教学重难点
1、诗情的领悟是难点与教学的重点;
2、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三、教学设想
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四、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二、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三、简要情况-康桥情结),由此引出对《再别康桥》的示范朗诵。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1923年3月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记忆康桥的诗--《康桥在会吧》,但艺术上松散冗长,效果不佳;1925年7月再次访问伦敦,1926年1月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先让学生读,再用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5分)
四、朗读直至背诵全诗(配乐)(10分)
五、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16分)
先引导学生把握诗中的意象(提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让他们说出这是为什么--有诗人的情感融入;再让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融入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进而由教师总结出意象的含义--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配合板书……)
六、课后小结(1分)
\\\"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
--(谢榛《四溟诗话》)
七、课后作业(1分)
1、每人写一首小诗,借景物抒发某种感情;2、选学徐的其它诗歌。
八、结束语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无需惊讶,更无需欢喜
转瞬间我便消失了踪影
我们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这相互交汇时的光亮
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云彩 ……
金柳 ……
青荇 ……
潭水 …… 依恋之情
长篙 ……
星辉 ……
…… ……
(客观物象) + (主观情意)= 意象
诗两首之《再别康桥》 第12篇
高一语文教学: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
哈十三中学吴玉霞
【案例题旨】
《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它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诗境之美。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沉思。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条件下的诗歌教学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如何得到?
2.教师在学生学习体悟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教学策略的基本途径有哪些?教学策略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具有何种意义?
3.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
【案例背景】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用诗歌的意象和象征这一鉴赏诗歌的入门方法,研究、探讨现代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本课学习目标则定为: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B通过教师的指导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结晶。文学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一方面欣赏主体有某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赏客体对主体具有吸引力。教学条件下的文学欣赏活动有其特殊性,首先是要认识学习者已有的学习基础及知识背景。高二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鉴赏能力。读解文本的“语表层”几无困难。但正是由于对内容的“粗知”,而容易使他们产生满足感,失去进一步鉴赏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强化并保持学生对鉴赏活动的需求。教学策略之一是使教学内容“陌生化”,即拉开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产生少知感甚至未知感,生疑生惑,从而,让距离去调动学生。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
据此,本案例设计以学生的自我鉴赏为起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组织教学内容。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文本意义,建构知识,最终实现提高鉴赏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课时目标、内容如下:
一课时,以诵读领起,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教会学生诗歌鉴赏方法,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解读作品。
【案例实录】
导入新课后,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在此基础上提问:《再别康桥》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它美在哪里?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
片段一:
师: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
生:徐志摩笔下的离别像暮春里牧童的笛声,既让人欣喜又让人伤感。
师:能结合诗歌具体谈谈么?
生:诗歌的感情从惆怅到热烈,在第五节达到高潮,在第六节陡然低落,沉浸于寂然,只能带着无限的怅惘离去。这种感情的变化正是基于对康桥的不可遏制的爱,这种爱让人欢喜让人忧。
片段二:
师:这种感情是直接表达出来的吗?
生(1): 不是。
生(2):感情是蕴含在景物描写之中的。
师: 对,这些景物就是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生(3):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师:意象的组合就是意境,请大家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情感。
气氛非常活跃,想象异常丰富,大家沉浸在创造的欢乐和对意境的描述所产生的愉悦中。
这节课结束了,但学生们似乎还沉浸在诗歌优美的意境之中,诗歌像抛向湖面的石子,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激起了圈圈涟漪 。那纯美而又忧伤的旋律与情感感染了每一个人。
【案例后记】
《再别康桥》是说不尽的,尽管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学生领略了这一艺术精品的风采,但认识的只是冰山一角。案例的操作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主线,努力“删繁就简,避熟就新”,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深。要激发、调动学生思考,关键是要将一定的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主体鉴赏活动始终置于“最近发展区”,以最终实现有所发现的预期结果。在动态的多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行为的引导、点拨,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使鉴赏活动始终围绕一定的目标展开,通过“追问”实现“有效学习”是十分关键的。案例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有全新的理念,得当的方法和机敏的应变能力。
【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而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教学条件下的鉴赏活动,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策动并促成主体鉴赏。案例中教师始终做到:既不将知识和盘托出、全盘授予,也没有简单地设置学习目标或用指令性任务去驱动学生鉴赏,而是努力将一定的教学内容问题化,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鉴赏实践。以对问题的探究——展开问题或解决问题为途径,从而实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在主体活动过程中,教者以调整难度,提供支持,激励疏导等方式给活动以切实的帮助,这种帮助正如不断地向燃煤鼓风输氧,使煤得以充分燃烧。这样的教学过程使主体情知互补,心智并进,思维、语言、情意、品质得到同步协调发展,为主体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案例中“意象与意境”这一文学知识,教师不是用定论的方式传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感悟自己去发现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某一知识结论,同时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切合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一时代要求。与单向且被动参与教学过程相比,这种知识获取过程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它决不是一知半解的,更无需死记硬背,因而是一种“优质”的知识;学习者亲历知识的发生、创造过程,由此形成并拥有的知识具有极高的迁移价值,因而是一种“活化”的知识;另外,学习者在获取“意象与意境”这一知识的过程中,经历了类似于科学发现的某些思考、分析、概括的过程,而这些方式是解决各种问题以及将来从事探究工作所必需的,因而还是一种极具可持续发展意义的“长效”的知识。
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这一环节时,学生参与意识积极而强烈,思维活动敏捷而深刻,优美而丰富的语言更是令人赞叹。这一切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学生有思想的欲望并且能够思考,善于思考。他们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灌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从案例中,似乎还可以看到“燃烧”的实现,这是教师运用开放式的问题,开放式的点拔,以至开放式的评价的结果。开放,使学生拥有一个选择的空间,因而才有一份主动,一份生动。
雕塑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时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高一语文教学亦是如此。
诗两首之《再别康桥》 第13篇
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新文人诗内涵。
2.思想教育目标: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再别康桥
一、导入新课:1、大家有没有看过《人间四月天》?能不能介绍一下。(它有哪些内容,徐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在中国,有钱往往意味着为所欲为,意味着挥霍无度,所以中国多的是有钱人但缺少的是贵族。真正贵族出身的人举止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更有教养,更亲近艺术而远离金钱。所以中国的社会风气要想好转,要想变成受人尊敬的国家,必须有自己的贵族群落,在西方,贵族影响着整个社会风尚。东欧巨变之后,俄罗斯一度陷入困境,人民生活非常困难,但在和中国接壤的俄罗斯小城,人们看到的却是井然有序,彬彬有礼,(与中国的抢购风对照)照样进歌剧院,照样看书,这,就是文化的作用。
古人有一句话:温饱足而知礼仪。马斯洛有一个需要层次论,满足口舌之欲是人最起码的追求,在温饱与安全感得到满足后,人还有归属的需要,还有尊严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为了追求生理需要,有人称之为“猪栏的理想”,人还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有时候,在庸俗与高尚之间,在堕落与追求之间,我们必须有所选择。所以,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竭力培养自己的贵族气质。这种贵族气质不是傲慢,而是谦逊,不是粗野,而是文明,不是放荡不羁,而是遵守规则。流氓大亨黄金荣大热天把衣服从小到下扣得紧紧的,为什么?他不想做流氓了,想要做绅士。泰坦尼克号上的那些绅士,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保持做人的尊严,把生机留给老人与妇女,而乐队也照样在庄严地演奏,这就是绅士。比如我希望陈文思同学以后是以自身的魅力,内在的修养去吸引别人眼球,而不是*大声说话引人注意。
老师补充介绍徐志摩。这个新诗坛的美男子,竟成了北平少女界的“大众情人”。
二、讲授新课
(一)朗读指导
1、现在大家先听一首歌曲。然后自己在下面读一遍。呆会儿哪个同学给大家读一遍。
指导朗诵:徐志摩是属于新月派的,新月派主张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要读出音乐美,断句就很重要。自自己读,然后体会三美。
一个同学读,另一个同学评。如此反复。
2、第一节应该怎么来断句?应该怎样来读?
3、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诗人一开始说“轻轻的我走了”而不是“我轻轻地走了”,后者更符合语法规范啊。他后面连用了两个轻轻的,都在“我”之后。
说明:前面讲过调整语序的作用,一个是强调,一个是音韵的需要。这里主要是强调,而且这样一写,音韵上感觉也好一些。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连用三个,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康河给诗人留下的最美的印象,就是她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不忍心惊动她的宁静,打破她这种美。(竹林里:某某某到此一游)
4、诗一共分了七节,是不是每一节语调的处理都一样?一般高潮的时候我们会读得重一些饱满一些,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一节是高潮?为什么?
第一段是说我要走了,向你告别。第二至第四节是回忆康桥的美景。因为回忆美景,作者禁不住激动起来,要撑一支长篙去寻梦,并且满载一船星辉,在星夜放声高歌!但是马上又回到了现实,我不能放歌,我要走了。主体部分作者的感情经历了几次变化?分别是什么样的变化?
彩梦――――寻梦――――梦醒
关于轻轻的与悄悄的:有一种看法,认为悄悄,可以理解为他不愿意把来寻旧梦的这件事嚷出去,尤其是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复杂的处境和复杂的内心。同时,悄悄也有寂寞的含义,这一片感情领地是属于自己的,一个感情纯真的诗人只能选择这种告别方式。轻轻则突出宁静,主要是在一开始营造一种气氛,而当作者内心经历了一番狂澜之后,他的心其实是更加寂寞的。
放朗诵带,同学们体会。
(二)内容研讨
问: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离别往往会使许多东西变得非常美好。那么,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代表康桥?
意象分析:
1、金柳。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既与夕阳相映,(落日熔金,但是水里可能是金色的,给柳树披金似乎没见到过)金又是最富贵的一种颜色。这里的柳已经不是普通柳树了,而是代表着整个康桥,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所以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来加以描绘,还把柳树比作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2、青荇。刚才讲到了柳,还是一种很美的植物,而且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西安有个地方叫灞桥,是古代送别的地方,伤心不过灞桥柳。但这里的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
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轻松。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本来很一般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眼里变得如此美好?因为这些景物上寄予着作者对于康桥的无限留恋。柳草本无情,有情的是诗人,当它们变为诗人笔下的形象时,也就饱含了诗人的情感。这时候,我们就称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为意象。如果没有负载这种情感,就只能称物象了。而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物象――意象――意境
3、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其他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六节:为什么诗人不能放歌?因为他马上就要离开康桥了,一想起离别,诗人的心情马上变得万分沉痛。所以诗人说“我不能放歌”。离别时候的沉重压得人发不出任何声响。
怎样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无声,笙箫有声,这是一对矛盾,但在作者这里却达成了统一。诗人内心一定翻滚如大海,但是离别愁绪压倒了一切,所以痛苦的笙箫离别曲只能在心中回荡。这是多么沉重的痛苦啊。(别离的笙箫是悄悄的,看似矛盾,实际上在这里达成了统一,悄悄有孤寂的意思,离别的笙声更加剧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寂静区别,无声音称为寂,如万籁俱寂,而静则有和谐的意思在里面,还有一种生机。又如贫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第二课时:主题分析及徐志摩其他的诗欣赏
问:徐志摩为什么对康桥如此依恋?(有没有同学能够试着说一下?《人间四月天》)
参考:
1、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里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1920年,由于狄更生先生的劝说与推荐,诗人以特别生的资格在剑桥大学读书,度过了一年多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康桥是他经常去读书、散步,划船的地方,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内,诗人“慢慢地‘发见’了康桥”,对他充满了感情,“我不曾知道过更大的愉快。”正因为如此,诗人第三次欧游时,一个人悄悄地来到了康桥。然而“会难别易”,短短的停留后,诗人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告别康桥。“黯然而销魂者,唯别而己!”<江淹《别赋》)几个月后诗人追忆这一次离别时,字里行间依然充满了浓浓的眷恋之情。同学们将来也可以写一个再别盐外。
在诗人笔下,康桥是有灵魂、有感情的,或者说充满灵性的。诗的开始用了三个“轻轻的”,仿佛母亲怕惊醒熟睡的婴孩一样,诗人对康桥的那份怜惜,那份依恋跃然纸上。因为眷恋,所以当诗人即将离去时,寻常的景物在诗人充满感情的目光中也变得不寻常起来。康桥水光潋滟,美丽中浸看一层凄迷;油油的水草是康河伸出的—只只小手,像在欢迎,又像在挽留;榆树下的清潭,沉淀着往昔的康桥生活,那些美好的日子像陈年老窖,发出阵阵醇香……诗人几乎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撑一只长篙,划向康河深处放歌。然而梦毕竟是梦,诗人不得不面对现实,把对康桥的眷恋之情压在心底,悄悄地离开,不惊醒这里的一花一草,整个康桥世界都在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全诗快乐与惆怅交织,柔美与伤感并存,优美的景物描写中寄寓了很深的情意,表现出了诗人对康桥深深的眷恋。
2、如果仅仅是对剑桥大学的美好回忆,那为什么不说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剑桥图书馆?康桥的风光是十分优美的,诗人称康桥为“全世界最美丽的一条水”。在诗人对康桥的眷恋里,饱含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这种热爱与向往不是—般人的游山玩水,而是诗人性情与大自然深深的契合。诗人说过:“我是一个生命的信仰者,我信生活决不是我们大多数人仅仅从自身经验推得的那样暗惨。我们的病根是‘忘本’。人是自然的产儿,就比枝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但我们不幸是文明人,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远似一天。离开了泥土的花草,离开了水的鱼,能快活吗?能生存吗?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资养。”
可见,这里的康桥世界,已成为大自然的象征。康桥世界的自然风光滋润着诗人的心灵,一次次地给诗人带来欣喜和快乐;同时也一次次地抚平诗人心头的创伤,荡涤去了诗人的“苦痛,烦闷,拘索,枯燥”。(我去秦岭中一游)所以诗人对康桥的描写并不是完全写实的,而是撷取了最具典型意义的几样景物,(不是标志性建筑)遗其貌而取其神,精心构筑了几幅色彩斑斓,对比柔和的画面;夕照河柳,碎影披金;柔波漾漾,水草摇摇:潭映彩虹,浮藻如梦:星落清泉,斑斓多姿……这里看不到车水马龙,听不到嘈杂的市声,完全是一片幽美迷离的自然世界,是大自然最美的几个片断。就连诗人也仿佛踮着脚尖走路,来去无声,但对大自然的一片痴心却早就融入到这优美的景色之中了。诗人把大自然看成人类的母亲,“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难怪诗人在别离之际要感到惆怅了。诗人以至美至纯的诗句,表现出了自己对未被世俗沾染的自然之境的向往与守护。
3、徐志摩何以如此迷恋康桥?仅仅是因为在这里读过书吗?显然不是。是因为康河的风光秀美吗?不完全是,须知诗人是南方人,好山好水是见过不少的。翻一翻诗人的散文与书信,或许会找到答案。诗人曾说过;“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象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我能忘记那初春的睥睨吗?曾经有多少个清晨我独自冒着冷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为听鸟语,为盼朝阳,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为体会最微细最神妙的春信。阿,那是新来的画眉在那边凋不尽的青枝上试它的新声!阿,这是第一朵小雪球花挣出了半冻的地面!阿,这不是新来的潮润沾上了寂寞的柳条?”(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这一段优美的描写多么纤细入微!而那让诗人“真愉快”和“最感受人生痛苦”的事件到是什么呢?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诗人就是在那一春爱上了自始至终只把他当作朋友的才女林徽音,并与结发妻子张幼仪离婚的。在恋爱的人(哪怕是单恋)眼里,星月,流水,鸟儿,柳条自然不比平时,“说也奇怪”其实一点也不奇怪。1928年的这次康桥之游,又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逃避陆小曼带给他的痛苦,想要一个人静一静的。他在给英国友人恩济之的一封信中说:“我这一次故地重游,是带着再寻旧欢的痴想的。”那么此刻想起当年康桥的一段恋情,怎能不令诗人感慨万千!明白了这一层,再来读全诗,一定别有一番滋味。那在诗人心头荡漾的“艳影”,是河畔的金柳,还是昔日恋人的身影?抑或兼而有之?康河的柔波也似乎有了情意,难怪多情的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那些痛苦而甜蜜的往事,那—段隐秘的情感虽终究成了—场幻梦,而且被揉碎了,但并未消失,金柳作证,柔波作证,水草作证,彩虹作证,整个康桥世界作证!由于诗人的到来,爱情在康桥回忆中复活,诗人几乎要泛舟河上,去追逐那些个愉快的日子,然而,“此情可待成追忆”,片刻的遐想更激起了诗人的苦涩与怅惘。诗人不得不离开了,他不愿惊醒一切,他要把这座感情的伊甸园永远地臧在心底,永远不去破坏它的美好与宁静。(有一次看“读书”栏目,讲智慧女人,提到了林徽音,就是一个智慧女人,结果获得了幸福)陆,林,张
胡适:志摩今年在他的《猛虎集·自序》里曾说他的心境是“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这句话是他最好的自述。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
决不——决不——志摩最爱他自己的一首小诗,题目叫做“偶然”,在他的《卞昆冈》剧本里,在那个可爱的孩子阿明临死时,那个瞎子弹着三弦,唱着这首诗: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云游----谈徐志摩的人生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人就这么悄悄的走了,一心\"想飞\"的他,一心要\"kissfire\"的他,终于在蓝天中化作了一团永恒的火焰。他什么也没有留下,除了他那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
诗人的一生就象他的一首《云游》: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根本不想停流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阻拦的逍遥
结语:所以在我看来,康桥是徐志摩灵魂的故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灵魂的故乡,我们的灵魂之乡在哪里?我们也可以写一首诗啊!
徐志摩诗歌欣赏: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郞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诗两首之《再别康桥》 第14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徐志摩生平、创作及新诗有关知识;
2、分析本诗意境之美和所体现的新律诗的“三美”主张;
3、理解徐志摩在诗中表现的特别的思想感情和心绪感受;
教学重点:
分析品味本诗所体现的“三美”艺术主张和意境之美。
教法设想: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
习兴趣。
2、一课时完成。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投影徐志摩照片)
导语:屏幕上是一位极富才情的诗人,他面容清瘦,气质优雅,多情的眼略带些梦幻,在这文弱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颗善感而细腻的心。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徐志摩)对,他就是被林语堂先生称作“情才”是“奇才”的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19xx年进北大学习,1918年去美国,后拜见了哲学家卢梭,去剑桥研究生院学习,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北大、清华、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授。1923年与闻一多、胡适、梁实秋发起“新月社”新月诗派是新诗史上极重视形式美的一个流派,对白话新诗的成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24年泰戈尔访华,他主动担任翻译,并随他访日,同年,他认识了陆小曼,并与1926年结婚。他曾是北京《晨报》的副主编、《新月》诗刊的主编。1928年重访伦敦,7月在哲学家罗素家逗留一夜后,一人悄悄来到剑桥访友,可谁都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静静地等着他。11朋乘船回国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这首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他是大自然的崇拜者,是新月诗派最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1931年11月,他从南京乘飞机去北京,遇大雾,飞机出事遇难。年仅35岁。对于他的死,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康桥”就是我们现在所余的“英国剑桥大学”的简称。“康桥”是当时的译法。“剑桥”以它学术上的成就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也以自己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
代表作: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等。
散文集:《落叶》、《自剖》、《秋》、《巴黎的鳞爪》等。
小说散文集:《轮盘》
日记:《爱眉小扎》
(可在讲些徐志摩去留学的主要目的,想在中国建立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想当类似美国国务卿的政治家。后又弃政从文的原因:一是受到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二是离婚与失恋的影响。)
【资料1: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剑桥大学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修听课,度过了一年多悠闲的日子。同时又深受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制度的影响,形成了资产阶级绅士兼诗人的气质。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常常,他躺卧在康河边的草地上,或看书,或听音乐,或仰望高天上流云,或泛舟河中去寻梦。
资料2:至性至情的徐志摩,先后有三位女子走进他的内心(原配夫人张幼仪、美丽少女林徽音、再配夫人陆小曼), 1920年,徐志摩在剑桥大学邂逅了美丽少女林徽音。两人在此相恋相处一年多,因而康河的柔波里一定也映照过他们浪漫的并肩同游的身影。】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读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的诗歌世界,去品读他的《再别康桥》。
三、品析“三美”
刚才同学们朗诵,觉不觉得诗很美?仿佛进了一个如画的诗境,置身于康河岸边,看河畔金柳、水底青荇,也在荡舟寻梦。诗歌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很美的意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有当客观外景和作者主观情感和谐交融,才能形成诗的意境美。“境”即指作者描绘的眼前的景和物,而“意”则是指诗人在“境”中所寄寓的独特的思想、感情、情绪和感受等。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意境美在哪里?
1、分析诗的音韵、节奏和结构,体会“音乐美”。
本诗的韵脚分别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从韵脚看,一方面每节音韵统一,全诗逐节换韵,另一方面取韵又有开有合(开口、半开口和闭口音),有轻有重。
本诗的节奏:以前三节为例,“轻轻地/我 /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一方面每句为三到四个音步,以三个为主;另一方面又多用“轻轻”、“油油”等叠音词,使得诗的节奏明快而又平稳。
本诗的结构:大家不难发现,首尾是呼应的,有同有异,富于变化,但又反复强化那特定的情绪和格调,尾是首的复沓,但又不是简单重复,是感情经过激荡而又沉淀后的再现,或是另一层面的递升。一如交响音画中的“a--b--a”式的曲式结构,是“呈现——展开——再现”的艺术体式,反复营造那“浓得化不开”的深深情味。
读着这首诗,音韵和谐而富于变化,节奏明快而显得平稳,并且曲折回环,首尾圆合,气韵浑成,如同康河的涟漪一样轻轻荡漾,令人不禁产生音乐美的感受。
2、分析段落、句子,体会“建筑美”
通过诵读,我们从听觉上已深深感受到了本诗音韵之谐和,节奏之明晰,感到了音乐的美感,那么我们再看看诗的外形,分析一下它在外部形式上又有什么特点?
从段落上看,每节四句,各句又错开,整齐而又划一;从句子上看,每句字数6—8字,大致相等。句的整饬和节的匀称,使诗具有了一种什么美呢?(建筑美)美学家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则是凝固的音乐。读着本诗,一种流动的建筑美和凝固的音乐美,令你心旌摇摇,美不胜受。
3、抓住具体意象,体会“绘画美”
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曾这样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它是全世界最美的一条河。”的确,康桥的美是令人向往的。诗中选取了一系列特有的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①提问:你认为诗中什么意象,最具有绘画美,试举例赏析:
金柳:柳,是古今诗文中常见的吟咏对象,丝丝柳条在千载而下的岁月中飘荡。而今在徐志摩笔下又呈现一种特别的绘画美。绿的柳、碧的水与西天的夕阳交融一体。柳树化为金色,色彩对比是那么鲜明和生动,并且柳树又化为“新娘”,她那婷婷的艳影在夕阳与河水的映衬下闪射着迷人的色彩!
②本诗的意象,从金柳、青荇到潭水星辉,色调搭配是明快的,并且远近交错,俯仰结合,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再看这些事物本身也不是凝滞不动的,都具有跃动的生命感。诗人用了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如“荡漾”、“招摇”、“揉碎”等等,使整个画面变成动态的图景,一种活力的气韵流动在其间,给人以立体的审美感受。
③这个立体的如画般的诗境中,诗人的动作,如“招手”、“撑”、“挥一挥”等词表明,诗人在这“画”中也不能自禁地沉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景在动,诗人在动,主客互动,物我相融,到了“相看两不厌”的程度。甚至,他要化作一条水草,永远生长在康河里,生长为康河的一部分,永远招摇着生命的美丽!
(学生活动: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回看全诗,这色彩绚丽、温韵可人的意象,这整齐和谐、错落有致的形式,这音节和谐,全韵通畅的营造出了“这一个”的徐志摩式的艺术境界,形成了徐志摩式的清新脱俗的意境美。
四、拓展迁移
在徐志摩的诗作中,还有一些玲珑精致的小诗,也很能体现诗歌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这里我提供两首徐志摩的小诗供大家欣赏品味。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这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莎扬娜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暗淡是梦里的光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小组合作品味诗中所体现的“三美”(任选其一)讨论交流后推举代表作简要发言。
五、播放《再别康桥》歌曲,结束全课
2、 学生齐读课文。(齐读前,教师布置读慢点,品味诗中所描绘的形象)
齐读后讲:本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的出的画面,它们都描写 了什么呢?同学们在认真回味,看诗中有几节在描绘康桥的景色?描绘的是什么?品评一下诗中的意味。
3、 讲析课文: (边提问边板书)
金柳——水草(或“青荇”)——清潭——乘船漫游
讲析:首先,诗人避开一般别离诗的告别的对象。我们的古诗有“桃花潭水深三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何愁前路无知已,天下何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写的高远深切,可离别的对象都是人。本诗则不然,诗人告别的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补充板书)轻轻的作别——金柳(新娘)——水草——清潭——
同学们齐读第二段,同时思考问题。
c 作业:想一下,作者把金柳比作新娘,金柳要真的是新娘,是一个怎么样的画面?
第二课时
提问:若将第二节的“金柳”真化为“新娘”,是一个什么画面?
明析:夕阳金色的光辉照在岸边的柳树上,那金色的柳条随风飘荡,婀娜多姿的影子倒映水中,像美艳的新娘。这水中荡漾着的艳影,也荡漾在诗人心上。
我们学过了《诗经》中的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人写的这首诗虽说是新诗,可也许是在祖国的古诗中获取了灵感吧!
先让学生描述第三节的画面。
明析: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摇动,似在招呼诗人,诗人宁愿作一株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生于斯,长于斯”啊!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作者对康河永久之爱恋,也反映了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和象征。
提问:第2至第6节,主要描写了什么?
明析:描写了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描写了康河的美丽与宁静,借此抒发了自己对康河的依恋和柔情。这几节选取康桥有代表性的景色构成意象:一是“金柳”二是绿油油的“青荇”,三是“清泉”,四是“长篙”。
诗人在这美的康河边漫溯,寻梦,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多情自古伤离别,“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从夕阳西下,到满船星辉,诗人在康河已留连多时,但分别是必然的,还是轻轻的来,轻轻的走,悄悄的来,悄悄的走吧,连夏虫也为诗人沉默,免得离人更伤感。最终诗人还是挥一挥衣袖,悄悄地与康桥告别。
提问:诗的第1节,三次用“轻轻”,后两节,三次用“悄悄”,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析:表达了诗人不忍惊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创造出轻盈、柔和的气氛,更加渲染了不忍离别而又不得不别的气氛,产生了轻柔飘逸之美。
小结: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康河的流水,小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中向往的世界。他说“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徐志摩信仰个性绝对自由的理想,他为理想奋斗,一生都在追求爱与美,追求自由,胡适说徐的人生观里只有四个大字:爱、自由、美。他怀念在剑桥学习的日子,写下许多怀念的诗文,他向往的精神家园也体现在他的诗作中。
写作特点:
1、 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
2、 绘画美、音乐美。音乐美体现在音节和谐,节奏感强,押韵。
3、 绘景不摹声,哀而不伤。只描绘剑桥的景色来寄托感情,对送行的人和离别时的千叮咛万嘱咐,“执手相看泪眼”的情景只字不提。
总结:徐志摩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奇才”。他虽然没见到哲学家罗素,可罗素的思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相独立的东西。”与他有影响。徐志摩也说:“人是自然的产儿,……但我要没有过康桥的日子,我也不会有这样的自信。我这一辈子只那一春……生命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本文是这一种心境的再现吧!
结合当时国内现实,不少人认为,本诗也体现了诗人理想的破灭,一个进步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彷徨。
作业:背诵这首诗。
补充注释:
荡漾(dàng yàng):一起一伏地动。
蒿 (gāo) :撑船用的竹竿和木杆。
斑斓(bān lān) :灿烂多彩。
笙 (shēng) :一种竹制乐器。
漫溯(sù) :逆着水流方向随意走。
诗两首之《再别康桥》 第15篇
教学目的:
1、学习诗人用评议的彩笔向读者展现了康桥秀丽的风光,创造空灵、飘逸意境的写法;
2、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重点、难点:
1、怎样理解这首诗别出 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
2、怎样理解全诗的“画面美”?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及时代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为诗句燃断想象长须的徐志摩
志摩写作的态度是严肃的,他在《轮盘》自序里说:“我敢说我确是有愿心想把文章当文章写的一个。”在《猛虎集》的自序里他又说:“但为了一些破烂的句子,就我也不知曾经燃断了多少根想象的长须。”所以一些极普通的字眼,一经从他笔下流出就标出了自己的分量。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徐志摩心旷神怡,他是喜欢飞的。在空中飞行,人常常觉得自己脱离了肉体凡胎,跟蓝夜里彗星一样,在天际遨游。他曾在散文《想飞》中写过:“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滚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回看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待。”
此刻,他觉得自己化作了一朵白云,乘风飞去。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谶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5岁。
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在他的许多朋友中,包括师辈的梁启超、同辈的郁达夫、陈西滢、刘海粟等,亦包括晚辈的陈梦家、沈从文等,没有一个不赞赏佩服他的才华和品行的,正如沈从文所言:“他那种潇洒与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以及对于普遍人生方汇百物的热情,人格方面美丽放光处,他既然有许多朋友爱他崇敬他,这些人一定会把那种美丽人格移植到本人行为上来。”足见他的人格魅力所在。作为新月社的灵魂人物,他的诗歌创作的成就当奉为本世纪文学之圭臬,但他的散文风格也是一有风格,陈西滢、沈从文、梁实秋、周作人都曾一致称赞他的文章华采之美,他的学生们更是推崇备至,赵景深认为像徐志摩那样“文彩华丽,连吐一长串珠玑的散文作者,在现代还找不到第二个。”甚至有人认为他的散文的独特风格则“是诗的一种形式。”无论如何,徐志摩的散文是有其独特之韵味的。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充满着诗人气质的作家,徐志摩短暂的人生的旅途中既表现出这位旷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时亦流露出这位生活在乌托邦之国中的理想主义者的幼稚和可笑。当然若是论徐志摩的散文深义,它恐怕既无鲁迅之深刻尖锐及宏阔感,郁达夫之练达及沧桑感,但就其抒情性特征则是任何一位现代散文家不可比拟的,它的散文始终充溢着饱满的激情,哪怕是颓废,读来亦痛快淋漓,决无缠绵有泥淖之感。
他爱做梦,梦是唯美的,又是飘摇的,如乡间小溪汩汩流动,她会很跳跃,如美丽的天使与你玩捉迷藏,会时不时俯下微笑着的脸膛,与你耳语,然后又迅即飘飞离去,却留下一绢幽幽灵动的轻纱。
志摩就是个寻梦、追梦的孩子,他在重逢林徽因时曾伤感的说:一生中有太多的梦从指缝中溜走了,也许就只能用诗来网住梦的残影。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的唯一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可以算是他短短35年生命对爱的注解吧。寻访,寻访,是在追梦,追梦……
不可能错过的三个女人,爱或者不爱,快乐或者痛苦,相守或者别离。他仍习惯于那样的全身心的沉浸在梦里。
作为他的原配妻子,张幼仪真是无可挑剔了,贤良淑德,相夫教子,孝顺父母。但志摩爱过她吗?从未。有的恐怕也仅仅是感激之情,他不是如此的自私,如此的吝啬自己的爱,而是他无法左右,梦中他们擦身而过,相遇却不曾相识。
幼仪为志摩付出了一切,他需要她时,她留下来照顾他,他要离开她时,她不给他丝毫的羁畔。志摩的《笑解烦恼结》是给她的,这笑的背后蕴涵了幼仪多少的泪和苦痛,而这仅仅源自一个理由,没有理由的理由——志摩不爱她。
当人们都在为徐志摩的浪漫、热诚、痴心和执著着“摩”时,回看当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对他的原配夫人张幼仪是无情而残酷的。由于是包办婚姻,从婚前到婚后,徐志摩是那样鄙弃张幼仪。第一次见到张的照片时,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婚后徐志摩更从没有正看张幼仪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她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他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罢了。
在英国伦敦、沙士顿,以及后来在德国柏林的那一段生活,徐志摩对待张幼仪并不友好,甚至有些惨酷。两人在沙士顿住下后,不久张幼仪就怀孕了。此时徐志摩正在追求林徽音,无暇顾及张幼仪,一听便说:“把孩子打掉。”那年月打胎是危险的,张幼仪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耶。”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徐志摩要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张幼仪一人撇在沙士顿。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张幼仪给二哥张君励写信求救,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没有理睬。只是在要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才找到柏林,逼着她签下了离婚协议。
林徽因是志摩的挚爱,却始终没能和志摩在一起。
林徽音,一个出名的才女,19xx年6月10日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祖父林孝恂光绪己丑科进士,父亲林长民,堂叔林觉民。培华女子中学毕业后赴英国留学,1924年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1925年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于温哥华结婚。
与此同时,她和徐志摩之间的那段情,却仍然藕断丝连。连徐志摩最终发生的意外,也是为了要赶赴北京听一场林徽音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由此林徽音与徐志摩的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感情,也成为後世一直不解的悬谜。连她的丈夫梁思成对她感情的了解及缄默也成为另一个谜:梁思成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带回北京让徽音一直摆在案头直到她病逝。数年後她还继续发表给徐志摩的情诗。在她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了张幼仪,却什么话依然没说出过。张幼仪却明白了她对徐志摩的爱。
徽徽,许我一个未来吧……”。林徽音,这个徐志摩穷其一生追求的奇女子,终究没有许给徐志摩一个未来。或许,只有两个人爱到极至,才会达到林徽音对徐志摩那般的境界。注定相爱却不曾相守……
遇见陆小曼,志摩看到希望的晨光,虽然那光亮遥远微弱得像远空的寒星,虚幻缥缈若海市蜃楼,但他们共同努力着。志摩为爱所苦,远走英国;小曼为情所困,心脏病复发;志摩恩师梁启超公开批评他们。这么多的困难阻挠,他们一同走过,企盼着完整的一份爱,终于他们的苦心撼动了上帝,通向婚纱之路的大门开启了,一切都变得美好。但生活毕竟是现实的,小曼留恋于交际圈,宴游,打牌、应酬,不但荒废了自己的学业,浪费了自己的天赋,也在生活上给徐志摩带来了许多困难,甚至染上了烟瘾,一掷千金,为了维持生计,志摩不得不身兼数职。最终徐志摩要去北平了,小曼却离不开上海的浮华生活,于是志摩只能上海、北平两地跑,他的心底渗着一片冰凉。在这来来去去中,不知是第多少回,他搭乘免费的邮政专机遭遇了空难(为了去北平听林徽因的一次演讲),刹那间从这世界消失,没有告别,没有遗嘱,什么也没有,除了他的诗留了下来,使我们这些拜读他的诗的人不得不为诗中那种浪漫,超乎现实的浪漫所感动和流泪。
徐志摩:为爱为美为诗歌而生活的人。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二、吟诵诗作。
1.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师生明确:
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2.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教师可播放蓝天浮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混混小溪的录像或幻灯,伴以轻柔的有欧洲田园风情的乐曲,以感受个人自由天性和自然景色融合,所营造的别具一格的意境。
三、了解诗中内容大意。
1、徐志摩的这首诗,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教师板书:离别的对象特别)
继续启发:大家看过柳永《雨霖铃》这首词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种离别的气氛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沉重)就是词中所说的“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如柳宗元有《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都是两眼泪汪汪的离情别绪,但徐志摩的这首诗呢?大家读了有没有这种沉重之感?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板书:营造的气氛轻松)
2、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是“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些物象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的是一种清新之感。“诗人择用一个适当的意象可以唤起全宇宙的形形色色来”。(朱光潜)(板书:意象的选择新颖)
明确:
别绪,已是人生一大愁苦;再别之情,岂非雪上加霜。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第1节, 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说得太伤感于事无补,写得太淡漠未免矫情,还是洒脱一些好。于是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又定下了全诗哀而不伤的基调。
第二课时
3、接下去二、三、四节,直接描写了康桥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具体感受和留恋。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河畔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娘,对康桥的爱何等浓烈,又何等温柔。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又何等缠绵。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天上虹”倒映在清泉中,二者交相辉映,康河更加美丽;而美梦“揉碎在浮藻间”,又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伤,大约是回国几年所见所闻粉碎了他初别康桥时的理想,现在再返康桥,重新寻梦来了。(“梦”给人的感觉一般是轻盈的、飘渺的,然而诗人的康桥之梦居然下了“沉淀”一词,可见诗人对康桥记忆之深重。)
这首诗从思想内容上来说,只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情绪,社会投影很模糊,表现不出五四时代的时代精神。然而这首诗感情真挚,意境深邃。诗人很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和和谐融合。他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而诗人的情怀又不是直白的显露,它是热烈而有分寸;淡淡起头,又淡淡结尾,却包含了多少复杂情绪,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回味。其次此诗语言清新,富于音乐美。这首诗的语言有着突出的浅白流畅的特点,但又深得锤炼功夫,不露雕琢痕迹。诗中各个比喻,新鲜准确,形象生动,一发都宛如流水一样自然淌出,毫无当时新诗欧化的倾向。作为新月社的代表,徐志摩非常同意闻一多关于新诗的“三美”主张。而在诗的音乐美上,他又有自己的独创性。除了节奏整齐,押韵和谐之外,他又强调音节的波动性,注意完整的音乐旋律。《再别康桥》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全诗构成一阕完整的乐曲,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于是诗人缅怀起昔日畅游康河的情景:“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星辉”,在星空中“放歌”,是回忆,也是憧憬,诗人不能自已,感情达到了沸点……然而毕竟是梦,星辉终究不能长存于天际,离别是注定了的。(从上节的寻梦,回到离别的现实中,一个但字表现出心绪的转折与起伏,在缓缓的总体情调中又造成一种变化的跌宕感。第四、五、六顾的首段和尾段之间暗用顶真手法,使之诗意上有一次呵成的效果。)
第6节,现实使诗人的歌声降下了调子,只能吹起笙箫。而草木有情,“夏虫也为我沉默”,整个康桥都寂静了下来。这里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等种种复杂感情,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愈是难舍难分,愈是潇洒轻飘,这是徐志摩的情致,也是康桥的天质。诗中没有一句撕心裂肺的呼喊,甚至没有一声动情的放歌。一切倾诉都是轻悄俏的,象自言自语,又象面对情人的呢喃。离别在今晚,今晚的康桥是沉默的。真正懂得什么是离愁别绪的人,才会领悟出沉默的分量。
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最后诗人“悄悄”的走了,从第一节“轻轻的”变为第七节的“悄悄的”,在原来轻柔的感情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的色彩。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又显得比“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洒脱,毫不犹豫,不为感情所缠,适可而止。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韵律与依依别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地在一起。
明明是那样浓烈的惜别之情,诗人却把它化作一片西天的云彩,轻轻的招一招手,悄悄的挥一挥衣袖,轻轻悄悄的走了,就象轻轻悄悄的来。多么洒脱、飘逸!在这种人情、景致两心相知的境界中,我们感悟到一种悠远淡陌但又执着坚沉的意念:人不能与景永在,但情却能永与景同存;人世总有别离,但情致性灵却天长地久。大概正是有了这种心境,徐志摩才被人们称为“诗仙”的吧!
四、诗歌中的情景交融,意境美:
诗人是以康桥的自然景致为抒情对象的,诗中写尽了康桥的秀美,写透了诗人与康桥难舍难分的依依之请。在康桥的夕阳中、榆荫下、青草更青处,在康河的波光里、浮藻间,到处飘洒着诗人的情,到处沉淀着诗人的梦。但康桥并不只是抒情客体,在诗中,在诗人心中,康桥的山山水水已经成为一种化身,一种象征,诗人的情和意都已融化在康桥的山光水色之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康桥的一草一木都显现着诗人的性灵。康桥自然景物的人情化,诗人主观感受的自然化,贴切柔合得就象飘动在康河柔波里的那条水草一样,已经分不出哪儿是自然景物,哪儿是人情人性了。
正是因了作者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使得这篇作品更富艺术魅力。大家已经阅读过这篇诗歌多次了,下面就请大家自由来谈谈你对这首诗歌的看法,你觉得这首诗打动你的是哪一点?诗歌中哪个地方你觉得写得最精彩?(学生自由谈论)
五、绘画美、音乐美:
这首诗不仅美在意境,而且美在乐感、美在旋律、美在结构。据说此诗配乐吟颂,美不胜听.全诗七节音韵轻盈、换韵灵巧且不去说,尤其是开头结尾的两节诗,除了几个字的变化之外,几乎完全相同。这种重复造成了全诗的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之美,并构成了主题的回旋:缠绵中又有潇洒,超脱中又有执着,飘逸中又有坚实,轻灵中又有感伤。使人感到,如不采用重复,任何美好的诗句都无法截住诗人尽情流泻的思绪。在重复当中,全诗的情感高潮悄然而至,并且把读者的情致调动起来,又拉回到开头,让诗中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温柔,那种难以言状的惜别之情,在读者心中再三萦绕,回荡不息!
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反观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怎样理解全诗的“画面美”?
分析: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六、语言美: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幽婉怡人的好诗。其中,第三节一个\"招摇\"。勿庸置疑,这个词是诗人精心锤炼的结果,它用得如此生动营造了美妙的诗境,与整首诗的情调合谐统一,对抒发诗人的感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说\"招摇\",现今常含贬义则必常与\"过市\"相连。其实,它还有\"逍遥\"一义,而要用\"逍遥\"来写水草,则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就得以显现了,即使有夸耀的成份又有何妨,它夸耀的是一种安闲,是一种自在, \"自在逍遥\"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岂不是生动形象?
再看\"招摇\"之前的\"油油\"二字。何谓\"油油\"?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来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见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之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
好一个\"招摇\",且是\"油油的\"\"招摇\",使《再到康桥》境显情出 。
提问:据此,我们能不能理解作者后面这句诗深刻的含义?“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体验?
明确:《文心雕龙:情采》说: \"情者,文之经。\"徐志摩选择这样的词语,创造这样的境象,全是为情驱使,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情绪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我愿做一只小羊)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题力, \"我\"想化人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康桥平静,闲适的环境景物特征逗起的诗人久寻而不得的逍遥自在的情绪, \"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象是第一次,我辩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徐志摩曾无限深情地说过:“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读了这首诗,我们更透彻地理解了诗人对康桥的一往情深。无论康桥给诗人的养分多么丰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没有康桥,就没有徐志摩那些优美传世的诗篇,甚至也就没有徐志摩这一代“诗仙”了。
给诗人留下如此印象,使诗人产生如此情绪的康桥,那桥下柔波中
的水草怎会不\"招摇\"?诗人怎会不\"甘心做一条水草\"(逍遥的)?诗人又怎忍心打破这安闲自在,打破这康桥留给自己最深刻的东西?所以开始的\"轻轻\"和最后的\"悄悄\"才是最恰当的抒情之语,才觉得这样的语言在整首诗里是这样的和谐。
七、怎样理解这首诗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
独特的构思,来自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人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八、补充:
胡适曾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
诗人的本领就在见出常人之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也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这就是说,觉到我们所素认为平凡的实在新鲜有趣。••••••它在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
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
没有花的地方是荒原,是沙漠。人间不能没有诗,诗歌是人的“生命的花朵。”让我们因为爱诗而更加地热爱生活,因为爱诗而更深地审视世界,因为爱诗而更好地规范自己。“让我们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泽、感情的汁液,融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
诗两首之《再别康桥》 第16篇
1, 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 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 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 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媒体设计: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播放黄磊朗诵带《再别康桥》。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 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A, 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B,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明确: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
1,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 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 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师总结。)
六、小结本文。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七,知识点训练。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
B. 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C. 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D. 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B. 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C. 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顿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D. 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惟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
3, 识记训练:背诵本诗。
八,作业。
1, 背诵课文。
2,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诗两首之《再别康桥》 第17篇
一、教学目标
(-)学习诗人用评议的彩笔向读者展现了康桥秀丽的风光,创造空灵、飘逸意境的写法;
(二)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怎样理解这首诗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
分析: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国“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第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清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独特的构思,来自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题力,“我”想化人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二)怎样理解全诗的“画面美”?
分析: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吟诵诗作。
1.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师生明确:
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2.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教师可播放蓝天浮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混混小溪的录像或幻灯,伴以轻柔的有欧洲田园风情的乐曲,以感受个人自由天性和自然景色融合,所营造的别具一格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
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1928年秋第三次欧游归途中所作。
2.了解诗中内容大意。
师生明确: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板书:
再别康桥
缓步飘然离
恋恋不舍
金柳
水草
清潭
泛舟
沉默中惆怅
不得不离去
(三)课后练习
1.完成练习第四题。
2.谈炎你对徐志摩诗的认识,将所获写成三四百字的小文章。
[小资料]
为诗句燃断想象长须的徐志摩
志摩写作的态度是严肃的,他在《轮盘》自序里说:“我敢说我确是有愿心想把文章当文章写的一个。”在《猛虎集》的自序里他又说:“但为了一些破烂的句子,就我也不知曾经燃断了多少根想象的长须。”所以一些极普通的字眼,一经从他笔下流出就标出了自己的分量。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