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张衡传(精简13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4周前

张衡传(精选13篇)

张衡传 第1篇

  一 教学目的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 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三 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四 教学步骤

  1课时

  一 作者简介

  《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

  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

  二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三 重点字词

  (1)从容淡静:从容,举止行动;淡静,淡泊娴静。

  (2)衡不慕当世:当世,是当世之人,即当时的掌权者。

  (3)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公元1XX年(安帝永初五年)拜郎中,1XX年(安帝元初元年)迁尚书侍郎,1XX年迁太史令,121年(安帝建光元年)迁公车司马令,126年(顺帝永建元年)再复为太史令。文中所指“五载”,即公元121年辞太史令,拜公车司马令,到126年又复为太史令的“五载”。

  (4)咸怪其无征:征,是应验、征验、效验的意思。

  (5)“举孝廉”、“辟公府”、“累召不应”、“公车特征”:举,推荐。辟,征召。召,呼唤,特指上对下的呼唤,引申为招致,征,召,特指君召臣。“举、辟”二字在这里都表被动。

  (6)“拜郎中”、“迁为太史令”、“积年不徙”、“再转复为太史令”:拜,授予官职。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才是贬官。徙,表一般的调职,有时也用以表示降职,本文指前者。转,迁调官职。这四字的意思很接近,略有区别。

  (7)关于“璇机”的解释:“机”即“玑”,“璇机”是两颗星的名字,即“天璇”和“天玑”。璇”“玑”二星指代北斗七星,又进而指代天文,“妙尽璇机之正”即精通天文的意思。

  四一词多义

  于

  1游于三辅( )2虽才高于世( )3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

  因

  1因入京师,观太学( )

  2……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3伺者因此觉知( ).

  征

  1公车特征拜郎中( )2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

  五 文言句式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介词结构后置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六 思考讨论

  1结合“语言、思维”题,说说本文的内容结构。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

  第二段(第2、3、4自然段):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

  (1)张衡的潜心科研

  (2)张衡的不慕名利

  (3)张衡的重大发明

  第三段(第5自然段):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

  2 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格?

  a“从容淡静”“不慕当世”。

  ——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

  b忧国忧民

  ——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

  c才高于世

  ——“善属文”,作《二京赋》;“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3 张衡在文学上、科学上、政治上的成就是什么?

  七 本文叙事按时间顺序写,而且详略得当。课文是怎样按时间顺序的?写得最详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1时间顺序:永元中 、顺帝初、阳嘉元年 、永和出

  2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详细地介绍他的重大发明地动仪。

  候风地动仪:

  时间——阳嘉元年

  名称——候风地动仪

  材料——以精铜铸成

  外形——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构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蛛,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作用——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效果——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评价——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验证——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使用——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文章的这部分的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又形象生动,跌宕多姿,写得非常精彩。因此,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

  3 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张衡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伟大学者。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研制成功史无前例的候风地动仪。课文重点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因而对候风地动仪作了详细的介绍。

  八 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全文三大段,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比如第1段的“从容淡静”与第2段的“不慕当世”;第1段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3段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又如第1段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2段“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等等。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九 本文写作特点。

  1详略得当。

  2课文语言质朴简练。

  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短短二十三字,就写出了张衡的学历、水平和特长。“……不行,……不就,……不应。”充分表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品德。“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节奏感很强的语言,表现了张衡的态度果断,措施得力。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1张衡的生平和成就。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东汉著名文学家,杰出的科学家。17岁离家,先后到长安、洛阳,拒绝官僚贵族召请,在太学日夜攻读,博览群书。28岁任南阳太守鲍德主簿。29岁写成《东京赋》、《西京赋》。《二京赋》是模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班固的《两都赋》写成的。34岁为郎中,后又作过尚书郎。太史令、侍中、河间相一类的官。作太史令最久,前后几次,历时数年,掌管天象观测。写有著名天文著作《灵宪》和《算罔论》,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用铜壶滴漏带动的浑天仪。他用肉眼观测星星,制成星图。当时他观察到星星有2500多颗(现代天文学用肉眼能看到3000颗左右)。汉阳嘉元年(132年),又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曾上疏要求禁绝当时流行的图谶迷信。任侍中期间,遭受宦官谗毁,遂作《思玄赋》以宣情述志。59岁离京任河间相,在职之年,“郡中大治,称为政理”。以后又征召为尚书,不久即去世,终年62岁。有《张河间集》存世。

  张衡勤敏朴实。崔瑗说他:“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体性温良,仁爱笃密,与世无伤”。他自己在一篇述志的作品里说他是“约己博艺,无坚不钻”,“不患位之不立,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张衡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辞赋和诗。《东京赋》、《西京赋》描写洛阳,长安的繁华,讽刺贵族官僚的荒淫无耻,描述了一些民情风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危机四伏的深刻忧虑。他的诗歌以《四愁诗》成就最高。诗分四章,写他的“所思”在“泰山”、“桂林”,“汉阳”,“雁门”等“远道”,但都有障碍,而不能致。以一种情诗的形式寄托了政治的怀抱。它是一首七言诗。在它以前,《诗经》和宋玉的《招魂》,荀卿的《成相篇》等有一些七言句。汉代韵文七言句逐渐增多,但通篇都是七言而又首尾完整的作品,当以这首诗为最早。他也研究过地理学,绘出一幅地形图,流传好几百年。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图记》卷四里又把他列为后汉时期六大名画家之一,在数学方面,他对圆周率也很有

  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张衡碑题词)

  (摘自沈祺文)

  2关于浑天仪。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分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浑天派最大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来的。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张衡传 第2篇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张衡传》选自《后汉书》,原文较长,课文只截取了其中的几节。

  文章首先介绍张衡青少年时代的经历、为人和文学才能。按照传记体例,文章先介绍了人物的姓名、表字、籍贯。接着记叙了张衡的求学历程,作者用“通五经,贯六艺”六个字,高度概括了张衡考察、求学的成果,然后从创作动机、创作过程和作品在当时的影响三个方面介绍了他写作《两京赋》的情况。

  文章主体记叙张衡在科技史上的杰出贡献。文章先概述他的特长,擅长制作,尤其精通天文、阴阳、历算等方面的学问,并简略地介绍了他的科技成果。作者集中笔墨介绍候风地动仪,对其制造时间、材料、大小、外形、构造,直到作用和征验等都作了具体、细致的描绘。文章同时还穿插介绍了他的宦历情况。“不慕当世”是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的根本原因。这既说明他始终不改自己的操守,也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人才的社会现实。

  末尾记叙张衡的政绩。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又被宦官排挤出京师,出任河间相。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屈服,而是与豪强作了坚决的斗争。他任职只有三年,却把河间治理得“上下肃然”。

  知识梳理

  一、字音

  1.典型字

  西鄂(è)属文(zhǔ)连辟(bì)

  傅会(fù)邓骘(zhì)璇玑(xuán jī)

  算罔论(wǎng)蟾蜍(chán chú)骸骨(hái)

  2.多音字

  二、字形

  三、词义

  1.通假字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傅会”同“附会”)

  员径八尺(“员”通“圆”)

  形似酒尊(“尊”通“樽”)

  一时收禽(“禽”通“擒”)

  如有地震,尊则振龙(“振”通“震”)

  2.一词多义

  公

  关

  征

  3.词类活用

  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名词用作状语,当时)

  衡少善属文(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善于)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善于)

  妙尽璇机之正(尽:形容词用作动词,研究透了。正: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4.文言虚词

  乃

  5.特殊句式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判断句)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介词结构后置句)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词结构后置句)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介词结构后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省略句)

  6.古今异义

  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上下肃然(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音dōu。)

  7.相关成语

  融会贯通: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

  下车伊始:指官吏初到任。

  四、文学常识

  1.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省淅川)人。南朝宋代的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

  2.张衡(公元78~139年),河南省南阳石桥人,我国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和科学家。著有《西京赋》《东京赋》等22篇文学作品。公元1XX年官拜郎中,后调任太史令,发明有浑天仪、候风地动仪。郭沫若称其为“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

  3.《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本纪、列传部分为范晔撰,志未作完,范被杀。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与之配合,北宋时将两书合刻为一书。

  五、名篇名句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剖析:本句记叙了张衡的求学经历,作者用“通五经,贯六艺”六个字,概述了张衡的勤于学业和博闻强识,其中包含着作者由衷的赞叹之情。这就为下文重点写他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打下了基础。请注意积累句中三处文化知识:①三辅,汉代首都长安周围的三个地区;②太学,古代设于首都的全国最高学府;③五经、六艺,“五经”是儒家的五种经典著作,《诗》《书》《礼》《易》《春秋》;“六艺”是古代读书人必修的六种学问技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包括哲学的、政治的、教育的、社会的所有文化,乐包括舞蹈、音乐等,射指军事武功方面,御指驾车,书指文学及历史方面,数指科学方面。

  句中的“游”“观”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游览参观,而是古代读书人的学习方式,即游历、考察、学习。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剖析:这里涉及汉代的“征辟”制度。“征”是指皇帝下诏聘召在社会上颇负声望的人物,有时也称为特诏或特征。“辟”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某人为掾属,汉时人也称为辟召、辟除。此句以“不行”“不就”的具体事例印证上文的“从容淡静”,表现了他清净高洁的品质。

  3.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剖析:这里介绍了他写作《两京赋》的情况。文章从创作动机、创作过程和作品在当时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条理清楚,语言简练。《两京赋》突破了西汉以来的“赋颂传统”,比较真实地描绘了中下层人民生活的某些侧面,详细生动地记叙了许多民情风俗,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作品充满强烈的批判精神,因而受到后代的赞赏。正是这篇著名的大赋,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尤其是他“精思傅会”的创作态度和“十年乃成”的坚韧精神,一直成为文坛佳话。

  4.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剖析:先概述了河间一带严峻的形势:刘氏宗室骄横淫逸,不遵法令,又与豪门大族勾结,为非作歹。这为下文作了铺垫。接着写他到任后所采取的措施:面对这样的局面,他毫不畏缩,而是一到任便“治威严,整法度”,深入调查,将奸党一网打尽。这不仅表现了他政治家的气魄,也表现了他的才干和经验。

  二、重点语段

  1.“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至“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剖析:记叙张衡在科技史上的杰出贡献。文章先概述他的特长,擅长制作,尤其精通天文、阴阳、历算等方面的学问,并简略地介绍了他的科技成果。这样写既与上文呼应,又为下文重点写候风地动仪作了准备,使这件历史上罕见的重大发明更加突出。文章同时还穿插介绍了他的宦历情况。因为“不慕当世”所以“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这既说明他始终不改自己的操守,也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人才的社会现实。这段话写得十分含蓄,作者颇有“微辞”,正是史书笔法。

  2.“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至“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剖析:作者集中笔墨介绍候风地动仪,对其制造时间、材料、大小、外形、构造,直到作用和征验等都作了具体、细致的描绘,写得条理井然,语言精练,生动形象,可以说是一篇出色的科学说明文。如写外形,“合盖隆起,形似酒尊”,极为形象生动。再如“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仅寥寥数语,就把这样一个精巧的仪器介绍得详细、具体、准确,真可以说达到惜墨如金的程度。北京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复制品,就是根据这段记载才把这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精妙无比的仪器再现在人们的面前的。尤其是用具体事例说明其征验的一段文字,更是写得摇曳多姿。先用“咸怪其无征”,造成悬念,使文势陡起小澜。后面一“果”字,使疑惑顿释,而且有力地突出了其灵验与神妙。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结果,众人“皆服其妙”。“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皆服其妙”,作者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结构图解

  主旨探讨

  有关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1.本文全面地记叙张衡各个方面的成就,又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反映了他不尚虚浮而谦逊朴实的品德。

  2.本文通过记叙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上的突出成就,表现了张衡的文学天赋、科学精神和政治才干,全面反映了张衡的才能。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

  顺序进然 语言质朴

  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主要是通过具体、详细地介绍他的重大发明——地动仪来说明的。文章这部分顺序井然,按时间、名称、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使用来写,充分展示了候风地动仪的精致灵巧: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文章这部分的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又形象生动,跌宕多姿,写得非常精彩。因此,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

  本文语言质朴通俗,读来朗朗上口,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二百余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之简洁;用“酒尊”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问题探究

  问题:本文记叙了我国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出色的文学、政治才能,以及杰出的科学成就,表现了作者对张衡的由衷敬仰。作为一代伟大的文学家、科学家,张衡有很多的事迹可写,仅在地动仪的发明上,就可以大做文章。那么这段不足600字的人物传记,是怎样表现张衡的一生和他的贡献的?

  导思: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能引导我们注意文章剪裁的详略、结构的安排等特点。

  探究:(1)认真阅读文本,对每一自然段的内容加以概括和分析,注重文章记叙的角度,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2)张衡传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详略得体地记叙了张衡的一生。文章开头先按照传记体例,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接着介绍张衡的文学才能、不平凡的求学经历以及渊博的知识。然后介绍张衡的为人。再介绍他在科学方面的贡献和政治方面的才干。这样就将张衡各方面的成就都涉猎到了。文章这样安排的目的也就明确了。

  (3)我们再仔细研读文本,可以发现,文章的主要部分是介绍张衡在科学方面的贡献,这是其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也是令后世敬仰和称赞的方面;但文章始终贯穿着他官职和政绩的情况,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后汉书》在记叙张衡的事迹时,并没有遗忘他是一个政府官员和一个政绩卓著的臣子。这样作为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张衡就全面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张衡传 第3篇

  张衡传

  【教学目标】

  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 《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诗集传》

  (传记) (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 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三、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 通五经、贯六艺

  因── ── ── ── ──→果

  ③谦虚、踏实 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然 然而 (转折复句)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概括叙述) (列举事例)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如不应

  (侧写其才之奇) (正写其品之高)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他应如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

  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 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其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2. 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 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 ②③④ )

  (3) 写张衡的政治才干 ( ⑤ )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四、小结

  1. 了解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明段意分段法。

  2. 了解文章的详略安排。

  五、作业

张衡传 第4篇

十六、张衡传

  范 晔

  一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叙述、说明事物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理解和掌握文言虚词“于”,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

  3、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详略的剪裁。

  2、难点: 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三、教学时数:

  自读课文: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代的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

  张衡 (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其作品《二京赋》、《四碧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特别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更为出色,他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说: “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节。

  课文串讲: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1)人也。衡少善属文(2),游 于三辅(3),因入京

  县 写 游学 因此

  属:连缀。

  师(4),观(于)太学(5),遂通 五经(6),贯 六义(7)。虽才高于世, 而无骄

  学习 通晓 熟悉 比世人 但 骄

  通、贯:同义,精通,贯通。

  尚 之情(8)。常 从容 淡 静,不好交接俗 人。永元(9)中,举

  傲自大 神情 平时举止行动淡泊娴静 庸俗 被推举为

  从容:举止行动,作名词。

  孝廉不 行(10),连 辟 公府(11)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

  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征召 就职 太平

  不逾 侈(12)。衡乃拟 班固《两都》(13)作《二京赋》,因以(之) 以讽

  过度奢侈 就模仿 就用(这篇文章) 讽

  谏。 精 思 傅 会(14),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15)奇其才

  喻和劝说(他们) 精心构思细致安排 出众超群

  奇:以其才为奇,形作意动。

  累召 (之)不应。

  聘请(他) 应召

  衡善机巧(1), 尤致思(2)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3)衡善术

  制造巧妙的机械 致力钻研 常听说 术数方

  学, 公车特 征(5)拜(6)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 核(7)阴阳,

  面的学问 特地指名征召授给 升 就 研究核实

  公车:官署名 阴阳:指日月运行。

  妙 尽 璇机 之正(8),作 浑天仪(9),著《灵宪》、

  的变化规律 精妙地研究透了测天仪的道理 制造出 写了

  《算罔论》(10),言 甚 详 明。

  语言道理更加详细明白

  顺帝初,再 转 复为太史令(11)。衡不慕 当 世(12),所居 之官

  再次调转 趋附当时的权贵 担任 官职

  慕:羡慕,趋附。

  辄 积年不徙。 自 去 史 职, 五载 复还。

  往往多年 升迁 自从离开太史令的职务 年后重回来(任原职)

  阳嘉元年(1),复造候风地动仪(2),以精铜铸成, 员径 八尺,

  (仪器的) 直径长

  合 盖 隆起(3),形似酒尊,饰 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

  上下相合盖住中间隆起 杯 作装饰用 图形 粗大的

  尊同樽:酒杯。 都:大。

  柱(4),傍行 八道(5),施 关 发 机(6)。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

  挨着放置 根杆 设置关键(用来)拨动机关

  有蟾蜍,张口承之。其 牙 机 巧 制(7),皆隐在 尊中,覆盖周

  接它 那些枢纽和(各种)机件的巧妙构造 铜 严

  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 则振龙,机 发 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

  空隙 (里的机械) 关 动 清

  扬, 伺者 因此觉 知。 虽 一龙发机,而七首 不动,寻其

  脆响亮 在旁守候机械的人 觉察知道 虽然 龙首 找那

  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8), 合契 若神(9)。

  (振动龙头的) 发生的方位 用事情来检验 (彼此)符合(灵验)如神

  自 书典所记, 未之有也(10)。尝 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

  从(已有的) 记录的内容(来看) 这样的事 曾经

  师学者 咸怪其无征(11)。后数日 驿(12) 至, 果地震(于)陇

  有学问的人都 它没有验证 过了几天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到了

  西(13),于是皆服 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所从方起(14)。

  信服 巧妙 从哪方位发生

  永和初,出 为河间 相(15)。时国王骄 奢,不遵典 宪(16);又

  离开(京城)做 王 逸 华 典章制度

  多 豪右(1),共 为 不轨。衡下车(2),治 威严(3),整 法 度,阴 知(4)

  很多豪门大族 彼此勾结干坏事 一到任 树立威信 整顿法令制度暗中察知

  奸党名姓,一时 收禽(之),上下 肃然, 称 为政 理(5)。视

  一下子把他们逮捕起来 举国上下严谨守法 称赞是政治清明 治理

  禽同擒:逮捕。

  事(6)三年,上书乞骸骨(7), 征 拜 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政事 请求辞职还乡(朝庭)征召封他为 享年 去世

  第 二 课 时

  小结:

  一、关于人物传记:

  1、传记的特点: 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 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2、传记的种类: 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 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二、结构提纲:

  1、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1自然段)

  2、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2--4)

  (1)、张衡的潜心科研。(2)、张衡的不慕名利。(3)、张衡的重大发明。

  3、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5自然段)

  三、性格特征:

  1、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不行、不就、不应。

  做官后,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风气,经过十年苦思而写成《二京赋》以讽谏当世。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对奸党“一时收禽”。这些都反映了他的“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品德。

  2、“无骄尚之情”

  年少时“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这些都反映他不尚虚浮而谦逊朴实的品德。只有这样,他才能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获得象“候风地动仪”那样大的成果。

  四、剪裁得当,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本文全面地记叙张衡各个方面的成就,又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在科技方面,略写浑天仪,详写地动仪。写张衡为人,详写他积极进取的主导方面,略写他“上书气骸骨”,避害全身,归隐田园的消极方面。叙述以时间为经,以张衡事迹为纬。写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以叙述为辅。

  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主要是通过具体、详细地介绍候风地动仪来说明的。文章按以下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说明): 时间→名称→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使用。这一段可看成典范的科学说明文。

  作业:

  [思考和练习]: 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张衡传 第5篇

  XX年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归纳——人教必修四

  《张衡传》

  一、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

  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

  3.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擒拿)

  (二)古今异义

  1.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 ( 应荐 ) 。今义:不可以。 )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古义:指官职名称;今义:中医医生)

  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

  5.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

  6.振声激扬 (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7.寻其方面( 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

  8.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

  9.上下肃然 (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

  10.中有都柱 (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 音dōu ) 。)

  11.不好交接俗人(古义:结交;今义:移交和接替)

  (三)词类活用

  1.时天下承平日久 (名词作状语,当时。 )

  2.衡少善属文( 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

  4.妙尽璇机之正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四)一词多义

  1公

  连辟公府不就 (名词,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名词,古代五等爵位 ( 公侯伯子男 ) 之一。此指鲁庄公。 )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

  便可白公姥 (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 (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公车特征拜郎中 (形容词,公家的。 )

  公然抱茅入竹去 (副词,公开。)

  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2 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3 征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名词,证据,征验。)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动词,表现。)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动词,出征。)

  旁征博引 (动词,寻求,搜集。)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动词,征收,征取。)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4 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5 精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形容词,精心。)

  以精铜铸成 (形容词,精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名词,本义是精舂过的上等白米。)

  齐楚之精英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精粹的宝器。)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形容词,精锐。)

  三打白骨精 (名词,精怪。)

  殚精竭虑(名词,精力,精神。)

  6 施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动词,设置。)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动词,施行,实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动词,施加,强加。)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动词作名词,给予、赠送的东西。)

  靡计不施,迄无济 (动词,使用。)

  未报秦施( 动词作名词,恩惠。)

  何施之为( 动词,报答。 )

  7 关

  施关发机 (名词,枢纽,关键。 )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 (动词,涉及,关系到。)

  距关,勿内诸侯(名词,关口,要塞。此指函谷关。)

  赢乃夷门抱关者 (名词,此用本义:门闩。抱关者,守门人。)

  8 机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名词,器件。)

  衡善机巧 (名词,机件。)

  其牙机巧制 (名词,机件。)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名词,关键。)

  此子机变 (形容词,灵活,机灵。)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形容词作名词,机变:灵巧应变的方法。)

  日理万机 (名词,事务。)

  9 雅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副词,平素,向来。)

  察纳雅言( 形容词,正确的。)

  明经义谙雅故( 形容词,旧时的。)

  闻弦歌而知雅意( 形容词,属旧时敬辞,可译为“美好的”。 )

  附庸风雅 (名词,《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 )

  10观

  观太学(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启窗而观(看)

  11因

  ① 因入京师(因而)

  ② 因以讽谏(就)

  ③ 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

  ④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12 乃

  ① 十年乃成(才)

  ② 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也,表判断)

  2. 倒装句

  (1)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未有之)

  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未尝闻之)

  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莫或止之)

  (2)状语后置

  ① 果地震(于)陇西 ② 讽议(于)左右

  3.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 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 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① 果地震(于)陇西 ② 讽议(于)左右

  二、重点文言虚词及知识。

  (一)副词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皆隐在尊中。/于是皆服其妙。/皆出营立观。

  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③尽:妙尽璇机之正。/尽收其他。/尽失其度。

  ④毕:群贤毕至。

  ⑤俱:船、粮、战俱办。/待吾客与俱。

  ⑥悉:悉使羸兵负草填之。/悉府库以赈之。

  ⑦举:举家庆贺。/杀人如不能举。

  ⑧胜:刑人如恐不胜。/不胜枚举。

  ⑨备: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①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常痛于骨髓。

  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户兼并。

  3.表示否定的副词。

  ①不:衡不慕当世。

  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⑥毋:赵王畏秦,欲毋行。

  ⑦勿:愿将军勿虑。

  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二)关于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等的词语。

  1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2行:去应荐。

  3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4就:就职,任职。

  5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6应:应职,接受官职。

  7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8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9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0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11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12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13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14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5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三)官职、年号、地名、学校及相关用语。

  1. 官职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2.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3. 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4.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四)关于文化常识

  1.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张衡传 第6篇

  《张衡传》示范教案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叙述、说明事物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理解和掌握文言虚词“于”,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

  3、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详略的剪裁。

  2、难点: 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代的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

  张衡 (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其作品《二京赋》、《四碧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特别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更为出色,他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说: “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节。

  二、研读课文,掌握内容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 通五经、贯六艺

  因── ── ── ── ──→果

  ③谦虚、踏实 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然 然而 (转折复句)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概括叙述) (列举事例)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如不应

  (侧写其才之奇) (正写其品之高)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他应如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

  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 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其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2、课堂综合拓展练习。

  解释加点词语:

  (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记人也。

  (2)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

  (3)徙为上谷太守。

  (4)后广转为边郡太守。

  (5)遂造太学受业。

  (6)玄唯有一子益恩,孔融在北海,举为孝廉。

  (7)除兰台令史。

  (8)后迁玄武司马。

  (9)永元初,太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

  (10) 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

  (11) 时人为人语日:“《五经》无双许叔重。”

  (12) 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第 二 课 时

  一、关于人物传记:

  1、传记的特点: 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 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2、传记的种类: 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 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二、结构提纲:

  1、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1自然段)

  2、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2--4)

  (1)、张衡的潜心科研。(2)、张衡的不慕名利。(3)、张衡的重大发明。

  3、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5自然段)

  三、性格特征:

  1、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不行、不就、不应。

  做官后,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风气,经过十年苦思而写成《二京赋》以讽谏当世。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对奸党“一时收禽”。这些都反映了他的“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品德。

  2、“无骄尚之情”

  年少时“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这些都反映他不尚虚浮而谦逊朴实的品德。只有这样,他才能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获得象“候风地动仪”那样大的成果。

  四、剪裁得当,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本文全面地记叙张衡各个方面的成就,又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在科技方面,略写浑天仪,详写地动仪。写张衡为人,详写他积极进取的主导方面,略写他“上书气骸骨”,避害全身,归隐田园的消极方面。叙述以时间为经,以张衡事迹为纬。写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以叙述为辅。

  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主要是通过具体、详细地介绍候风地动仪来说明的。文章按以下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说明): 时间→名称→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使用。这一段可看成典范的科学说明文。

  五、课堂知识扩展

  文化常识

  1.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②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 . 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10)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11) 行:去应荐。

  (12)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13) 就:就职,任职。

  (14)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15) 应:应职,接受官职。

  (16)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17)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18)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9)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20)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21)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22)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23)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4)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 . 其他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2)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3)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4)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①张衡字平子 ②屈原名平

  ③韩愈字退之 ④苏轼字子瞻

  ⑤苏辙字子由 ⑥诸葛亮字孔明

  ⑦刘备字玄德 ⑧关羽字云长

  ⑨张飞字翼德 ⑩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4 . 语言知识

  (1) . 副词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皆隐在尊中。/于是皆服其妙。/皆出营立观。

  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江表英豪咸归附之。③尽:妙尽璇机之正。/尽收其他。/尽失其度。

  ④毕:群贤毕至。

  ⑤俱:船、粮、战俱办。/待吾客与俱。

  ⑥悉:悉使羸兵负草填之。/悉府库以赈之。

  ⑦举:举家庆贺。/杀人如不能举。

  ⑧胜:刑人如恐不胜。/不胜枚举。

  ⑨备: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①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常痛于骨髓。

  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户兼并。

  (3)表示否定的副词。

  ①不:衡不慕当世。 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⑥毋:赵王畏秦,欲毋行。

  ⑦勿:愿将军勿虑。 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2) . 多义词

  ⑴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⑵征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④岁征民间(征收)

  ⑶因

  ①因入京师(因而) ②因以讽谏(就)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⑷乃

  ①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⑸公

  ①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②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③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④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⑤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⑥便可白公姥(称丈夫的父亲)

  ⑹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③唇吻翕辟(开,打开) 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⑺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3) . 句式

  ⑴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 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 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⑵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张衡传 第7篇

  课型: 新授

  授课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 《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诗集传》

  (传记) (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 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三、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 通五经、贯六艺

  因── ── ── ── ──→果

  ③谦虚、踏实 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然 然而 (转折复句)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概括叙述) (列举事例)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如不应

  (侧写其才之奇) (正写其品之高)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他应如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

  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 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其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2. 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 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 ②③④ )

  (3) 写张衡的政治才干 ( ⑤ )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四、小结

  1. 了解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明段意分段法。

  2. 了解文章的详略安排。

  五、作业

  1. 书题二、三、四

  张衡传

  课型: 新授

  授课时数: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 查讲评作业

  从书题三、四、五可见,课文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既有文言词句方面的知识,也有文史、文化方面的常识。只有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扫清阅读的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从而理解文章的内涵。对课文中涉及地这些文化、语言方面的知识,必须经常地加以归纳总结整理,并迁移动用,以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

  二、 文化常识

  1.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②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 . 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10)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11) 行:去应荐。

  (12)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13) 就:就职,任职。

  (14)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15) 应:应职,接受官职。

  (16)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17)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18)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9)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20)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21)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22)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23)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4)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 . 其他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2)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3)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4)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①张衡字平子 ②屈原名平

  ③韩愈字退之 ④苏轼字子瞻

  ⑤苏辙字子由 ⑥诸葛亮字孔明

  ⑦刘备字玄德 ⑧关羽字云长

  ⑨张飞字翼德 ⑩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4 . 课堂综合拓展练习。

  解释加点词语:

  (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记人也。

  (2)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

  (3)徙为上谷太守。

  (4)后广转为边郡太守。

  (5)遂造太学受业。

  (6)玄唯有一子益恩,孔融在北海,举为孝廉。

  (7)除兰台令史。

  (8)后迁玄武司马。

  (9)永元初,太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

  (10) 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

  (11) 时人为人语日:“《五经》无双许叔重。”

  (12) 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三、语言知识

  1 . 副词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皆隐在尊中。/于是皆服其妙。/皆出营立观。

  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江表英豪咸归附之。③尽:妙尽璇机之正。/尽收其他。/尽失其度。

  ④毕:群贤毕至。

  ⑤俱:船、粮、战俱办。/待吾客与俱。

  ⑥悉:悉使羸兵负草填之。/悉府库以赈之。

  ⑦举:举家庆贺。/杀人如不能举。

  ⑧胜:刑人如恐不胜。/不胜枚举。

  ⑨备: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①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常痛于骨髓。

  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户兼并。

  (3)表示否定的副词。

  ①不:衡不慕当世。 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⑥毋:赵王畏秦,欲毋行。

  ⑦勿:愿将军勿虑。 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2 . 多义词

  ⑴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⑵征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④岁征民间(征收)

  ⑶因

  ①因入京师(因而) ②因以讽谏(就)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⑷乃

  ①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⑸公

  ①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②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③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④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⑤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⑥便可白公姥(称丈夫的父亲)

  ⑹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③唇吻翕辟(开,打开) 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⑺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3 . 句式

  ⑴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 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 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⑵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附录】

  板书设计

  无骄尚之情

  举──不行

  一、品格文才 不慕名利 辟──不就

  召──不应

  敢于讽谏

  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 全面发展

  张衡传 才高于世,奇其才 世所罕见

  善机巧──作浑天仪

  善术算──著《灵宪》、《算罔论》 略

  二、科学成就 时间、名称

  造候风地动仪 构造、功能 详

  效验、使用

  三、政治才干 为何河间相

  称为政理

张衡传 第8篇

  课题第1课时课题:《张衡传》范晔

  学习目标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的情况;

  2、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教学难点: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自主学习1、关于《后汉书》

  《后汉书》是我国南朝刘宋时期范晔编撰的'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事,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注音

  属文(zhǚ)璇机(xuón)算罔论(wǎng)蟾蜍(chánchǘ)

  4、解释

  五经:指儒家的五圣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六艺: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张衡传 第9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张衡传》主要扣住两点,一是详略得当,二是语言简炼、形象、具体;

  2、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3、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情感价值观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本文详略的剪裁;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讲读课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用图片导入:先用多媒体显示下面的图片,然后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幅图片,说说图片中的仪器叫什么?是干什么用的?发明这个仪器的是哪朝科学家叫什么?(待同学们回答后,教师继续)

  地动仪 张衡

  对,这个仪器叫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张衡发明的。(张衡,就是从小喜欢数星星的那个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他生平事迹的文章——《张衡传》,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的心灵世界。

  二、作者范晔及《后汉书》:

  该文选自《后汉书》。作者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后来因为刘义康谋反案的牵连,被处死。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

  《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三、解题。

  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有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观

  观太学(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启窗而观(看)

  (2)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咸怪其无征(证明)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3)因

  因入京师(因而)

  因以讽谏(就)

  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4)乃

  十年乃成(才)

  遂乃研核阴阳(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5)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6)制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2.古今异义。

  寻其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衡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3.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4.通假字。

  员径八尺(“员”通“圆”)

  傍行八道(“傍”通“旁”)

  一时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2)被动句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4)介词结构后置句

  果地震陇西

  (5)省略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再转为太史令

  (6)状语后置句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6.文化常识。

  (1)文史专名

  ①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②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

  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③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④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⑤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⑥史汉:《史记》《汉书》。

  ⑦《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⑧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⑨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⑩《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张衡。两都、二京:两个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郎中:官名。

  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国王:指河间王。国,诸侯国。

  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行:去应荐。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就:就职,任职。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应:应职,接受官职。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其他

  ①年号纪年

  永元中 阳嘉元年 永和初 元丰七年 元和十年

  ②地名

  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京师(京城)

  ③学校

  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庠、序(学校)(“俾入邑痒”)

  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④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张衡字平子 屈原名平

  韩愈字退之 苏轼字子瞻

  苏辙字子由 诸葛亮字孔明

  刘备字玄德 关羽字云长

  张飞字翼德 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五、作业:

  巩固上述文言知识,并认真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 课文特点探究:

  1、本课文详细介绍了张衡一生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文章的基本思路清晰。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可先让学生思考品味,然后教师明确)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开头两句按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记述张衡的姓名、籍贯与家世。接着介绍其在文学上的造诣。“少善属文”说明他具有先天的禀赋,而“游于三辅,因人京师,观太学”说明他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因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在叙述了其“才”后紧接着叙述其德。“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具有谦虚稳重、超尘拔俗的品格,而面对统治者的招罗,作者连用“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他的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而《二京赋》进一步证实其文学才能及精研精神。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功用。第2、3段从整体上概括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包括科学发明和理论著作两部分。在介绍其特长时与其职官联系起来,侧面反映了二者互为因果的关系。第四段着重介绍了能代表其成就的候风地动仪。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二百字,但详尽记述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文字精简平实。如介绍构造特点时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便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简要而清楚地写出其构造特点。以“似酒尊”描写其形状非常形象具体,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仪器的.准确无误。最后附述了生动有趣的事件验证其功效,使文章于平实中透出情致。

  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5、6、7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文章仅选取两件事作为切入点,一是《思玄赋》的由来,表现了张衡心思细密、小心谨慎的形象。一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这样,笔墨寥寥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

  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一、“善属文”,作《二京赋》;二、“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四、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张衡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伟大学者。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研制成功史无前例的候风地动仪。课文重点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因而对候风地动仪作了详细的介绍。

  课文语言质朴简练。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短短二十三字,就写出了张衡的学历、水平和特长。“……不行,……不就,……不应。”充分表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品德。“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节奏感很强的语言,表现了张衡的态度果断,措施得力。

  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揭示屈原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2、写作特点:让学生根据上述分析,自己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1)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

  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语言凝练平实而又不乏情致。具体表现为:

  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二、学生合作探究

  1.张衡凭什么名垂青史?

  明确:文理兼通,基础宽厚,质朴谦逊,不慕名利,潜心治学,态度严谨,德才兼备,这些优秀的品质是张衡取得巨大科学成就、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

  2.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又是怎样写的?

  提示: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柳敬亭传》都是。本文也是开头介绍姓名、籍贯,结尾写到他死的年代。所以本文是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的写法来写的。

  3.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材料的?

  提示: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进文章去,而只能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提示: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其“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5.本文和《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相比,有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提示:《张衡传》以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简要概括其一生为主要目的,所以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文学创作和科技发明进行介绍,其中着重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而对其品德为人的描写都散见于字里行间,贯穿于文章中,很少直接抒情。笔调沉静,文字质朴。

  三、课堂链接:现代传记文的阅读

  精仪揭天地 科圣著千秋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他“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

  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1、该文概括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成就?

  地震学方面

  艺术方面

  文学方面

  地理学方面

  数学方面

  气象学方面

  机械学方面

  天文学方面

  2、“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和 “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怎样理解?和上文是什么关系?

  科学和文学是对上述多种方面的再概括,“如此全面”又是总概括。这两句是对全文的总结,和上文属于分——总关系。

张衡传 第10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张衡生平及其成就;

  2.掌握文中相关文言知识;

  3.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立志成才。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地震预测与地动仪引出张衡,从而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2.介绍范晔。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后来因为刘义康谋反案的牵连,被处死。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3.解题。

  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有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4.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正音正字。

  5.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6.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7.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

  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

  第2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第3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三、合作探究

  1.张衡凭什么名垂青史?

  明确:文理兼通,基础宽厚,质朴谦逊,不慕名利,潜心治学,态度严谨,德才兼备,这些优秀的品质是张衡取得巨大科学成就、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

  2.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体现在科学著作与科学发明两个方面。

  3.人物传记的写作有何特点?在本文有何体现?

  明确: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的种类有: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传记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本文写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上的突出贡献,强调了他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其间穿插了对其为人品格的评价。全文重点突出,详略分明。

  4.写作特点。

  (1)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

  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语言凝练平实而又不乏情致。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观

  观太学(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启窗而观(看)

  (2)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咸怪其无征(证明)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3)因

  因入京师(因而)

  因以讽谏(就)

  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4)乃

  十年乃成(才)

  遂乃研核阴阳(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5)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6)制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2.古今异义。

  寻其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衡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3.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4.通假字。

  员径八尺(“员”通“圆”)

  傍行八道(“傍”通“旁”)

  一时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2)被动句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4)介词结构后置句

  果地震陇西

  (5)省略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再转为太史令

  (6)状语后置句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6.文化常识。

  (1)文史专名

  ①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②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

  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③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④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⑤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⑥史汉:《史记》《汉书》。

  ⑦《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⑧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⑨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⑩《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张衡。两都、二京:两个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郎中:官名。

  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国王:指河间王。国,诸侯国。

  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行:去应荐。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就:就职,任职。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应:应职,接受官职。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其他

  ①年号纪年

  永元中 阳嘉元年 永和初 元丰七年 元和十年

  ②地名

  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京师(京城)

  ③学校

  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庠、序(学校)(“俾入邑痒”)

  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④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张衡字平子 屈原名平

  韩愈字退之 苏轼字子瞻

  苏辙字子由 诸葛亮字孔明

  刘备字玄德 关羽字云长

  张飞字翼德 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五、作业

  1.熟读课文,熟记相关常识;

  2.笔译全文。

  附:板书设计

  张衡传

  范晔

  品格文才

  科学成就 全才

  政治才干

张衡传 第11篇

  知识与能力

  ⒈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⒉使学生对张衡有深入的全貌认识。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2.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神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范晔《后汉书》中的《张衡传》一文,来了解和认识一位被郭沫若学生称为“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属罕见”的古代科学家张衡。

  1、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史怎样写的?

  分析: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等都史。本文也是开头介绍传主的姓名、籍贯,结尾写到传主逝世的年代。所以本文史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的写法来写的。

  2、记虽史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是否意味着要将传主的一切事无巨细地写进文章里呢?

  分析: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地都写进文章中,而只能史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

  3、朗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材料的?并且列出它的结构提纲。

  分析:文章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得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结构提纲:

  第一部分(1):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

  ①张衡的潜心科研②张衡的不慕名利③张衡的重大发明

  第三部分(5——6):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

  二、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对张衡有深入的全貌认识。

  1、文学才能

  ①善属文(写文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副词,于是),观太学(省略句),遂通五经,贯六艺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③《思玄赋》

  2、科学成就

  第二段: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实词,归纳语法知识。

  第五段:候风地动仪的制造。

  分析:文章是按照如下的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时间、名称、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使用

  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文章这部分的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且形象生动,跌宕生姿,写得非常精彩。因此,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今天读这篇文章,除了把它作为一般的传记作品,更可把这段文字看成典范的科学说明文来学习,让学生读了以后仿照着写一篇说明文。

  3、政治才干

  第五段:《思玄赋》的由来(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实词,归纳语法知识)

  第六段: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斗争的事。

  三、分析人物形象

  传记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范晔通过写张衡的卓越文学才能、辉煌的科学成就、杰出的政治才干突出人物什么样的品格?(用文章中的语言来概括)

  1、是“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一下”的“逾侈”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这些反应了他对当时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为的斗争。(史书载从公元92年到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我国北方共发生大地震26次,张衡研制地动仪,测报地震,正说明了他不计名利、为民造福的品格)这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

  2、是“无骄尚之情”。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德,他才能把全部精力扑在科研工作上,在获得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的客观条件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乃至候风地动仪得以相继问世。

  四、总结

  东汉书法家崔瑗评价张衡:“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惟有不为名利困扰之心,才可投入于钻研中。张衡述志《应闲》中也提到:“约己博艺,无坚不钻”(要求自己探求知识和技能面的广博,要有攻坚精神)。这是他的钻研精神,这是他的品格——君子不患位之不立,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希望今天的这节课能帮助大家在学习的道路上有更多的收获!

  原来也教过张衡传但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这次却很不一样,我很钦佩他并对他生发了浓厚的兴趣。我钦佩的是他六十多年的人生岁月里竟然做出了那么多的伟大成就,在地震学、天文学、文学、地理学、数学、气象学、机械学、艺术都有不俗的建树,我由此在想,这是一个怎样的真实的`人生呢?他又是怎样面对那样的社会现实呢?

  文章记载得很简单,但从文本中又不难发现成就他如此功勋的主要因素,我以为莫过于他的性情与生活态度了。“虽才高于世,但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与俗人交接.”寥寥数语,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张衡,正因为无骄傲傲慢之心才能从容豁达应对世俗人生,也才能保持内心真诚与执著,也才能有如此多的发明与发现,这让我想到了梁衡曾写过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具备了女人引以为骄傲的容颜与美丽,完全可让一个女子受用一辈子,但是居里最珍贵的就是没有将一般女子引以为骄傲的作为自己生存的标准,而是选择了执著于科学研究的一条别样的路,这期间的辛酸与苦楚只有她自己心知肚明,别人看到的是她头顶上的光环,却无意中忽略了她背后的艰辛与艰难,有一句话很打动我,在居里夫人逝世后的笔记本里,依然有放射线在放射,这是怎样的一种伟大与不凡呢,而我们今天也同样是这样看着张衡,背后的张衡应该是更值得我们去玩味与品评的,这也让我再一次坚信:态度决定人生。没有豁达淡泊的心何来丰厚的研究成果呢?我们要想使自己快乐,真的是需要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心灵的快乐的!

  因此,这一次的教学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我更是将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的原因作为全文教学的线索,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从而,我还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和处理材料。相对去年的教学,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上,我收获了进步,也收获了感动。

  评课:

  这是一节文言文教学的常规课,能在学生朗读课文后进行正音知道;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课堂上表现比较老道;讲解到位,有益于学生文言文字词把握,长此以往,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会比较扎

张衡传 第12篇

  《张衡传》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张衡一生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弄懂一些专指词语,疏理文言否定词。

  (三)学习记叙和说明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难词难句解释。

  (1)从容淡静:从容,举止行动,《礼记•缁衣》:“衣服不贰,从容有常。”孔颖达疏:“谓举动有其常度。”《楚辞•九章》:“孰知余之从容。”王逸注:“从容,举动也。”不能作舒缓、不急迫来讲。淡静,淡泊娴静。全句:(他)平时举止淡泊娴静。

  (2)衡不慕当世:当世,是当世之人,即当时的掌权者。

  (3)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公元1XX年(安帝永初五年)拜郎中,1XX年(安帝元初元年)迁尚书侍郎,1XX年迁太史令,121年(安帝建光元年)迁公车司马令,126年(顺帝永建元年)再复为太史令。文中所指“五载”,即公元121年辞太史令,拜公车司马令,到126年又复为太史令的“五载”。

  (4)咸怪其无征:征,是应验、征验、效验的意思,不宜作“证据”讲。

  (5)“举孝廉”、“辟公府”、“累召不应”、“公车特征”:举,推荐。辟,征召。召,呼唤,特指上对下的呼唤,引申为招致,征,召,特指君召臣。“举、辟”二字在这里都表被动。

  (6)“拜郎中”、“迁为太史令”、“积年不徙”、“再转复为太史令”:拜,授予官职。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才是贬官。徙,表一般的调职,有时也用以表示降职,本文指前者。转,迁调官职。这四字的意思很接近,略有区别。

  (7)关于“璇机”的解释:一说是玉饰的测天仪器。一说,“机”即“玑”,“璇机”是两颗星的名字,即“天璇”和“天玑”。从上下文看,似以第二说为宜。用“璇”“玑”二星指代北斗七星,又进而指代天文,“妙尽璇机之正”即精通天文的意思。(把“璇机”指代天文,可参见王力《古代汉语》下册第一分册第787页)

  (二)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是怎样写的?

  分析: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柳敬亭传》都是。本文也是开头介绍姓名、籍贯,结尾写到他死的年代。所以本文是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的写法来写的。

  (三)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的材料的?列出它的结构提纲。

  分析: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进文章去,而只能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

  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结构提纲——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

  第二段(第2、3、4自然段):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

  (1)张衡的潜心科研

  (2)张衡的不慕名利

  (3)张衡的重大发明

  第三段(第5自然段):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

  (四)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格?

  分析:他的可贵品格可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都反映了他对当时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动的斗争。这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

  二是“无骄尚之情”。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德,他才能把全副精力扑在科研工作上,在获得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的客观条件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乃至候风地动仪得以相继问世。

  (五)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是主要通过具体、详细地介绍他的重大发明地动仪来说明的。文章这部分是怎样记事状物的?

  分析:文章是按照如下的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时间——阳嘉元年

  名称——候风地动仪

  材料——以精铜铸成

  外形——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构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蛛,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作用——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效果——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评价——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验证——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使用——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文章的这部分的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又形象生动,跌宕多姿,写得非常精彩。因此,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今天读这篇文章,除了把它作为一般的传记作品,更可把这段文字看成典范的科学说明文来学习,让学生读了以后仿照着写一段说明文。

  (六)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分析:全文三大段,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比如第1段的“从容淡静”与第2段的“不慕当世”;第1段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3段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又如第1段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2段“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等等。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七)《张衡传》的原文全面地记叙了张衡在文学上、政治上、科学上的成就,选作课文时删节较多。课文选材及剪裁特点是什么?

  分析:原文比较多的篇幅收录了张衡的文学创作,节选时都略去了;“永和四年卒”之后还有:“著《周官训诂》,……凡三十二篇。”综合介绍张衡的著作和学术上的成就,节选时也略去了,使第5自然段突出了张衡政治上的表现。而原文中有一些政治经历,因关系较小,也略去了。在写到他的为人时,详写了他积极进取的主导方面,略写了“上书乞骸骨”归隐田园的消极方面,节选时又删去了原在第4、5自然段之间,不敢与阉党斗争以及明哲保身等表现的文字。可见,本文是以科学家的传记这个角度选择材料加以剪裁组织的。这样,它就既全面地仍从文学上、政治上、科学上三方面介绍了张衡一生中的重要表现,又重点突出地详写了他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在重点写他的科学成就时,略写浑天仪,详写地动仪;写地动仪时,除了具体记述机构、作用以显示其不平常的科学才能外,还生动描摹了地动仪的形状雕饰,使所写事物更为形象;对地动仪不仅写了它的“静态”,还写了它的“动态”,不仅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一语概述了它的灵验,还用“地震陇西”这一典型事例证明它的神妙。由于剪裁恰当,详略适宜,使人对他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政治表现和性格特点有全面的了解,而对他首创的地动仪则印象更为突出鲜明。

  (八)本文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写得那么具体细致、清晰扼要,还由于作者是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并说明事物的特点的。深入理解这部分的文字,有助于学生记事状物能力的提高。(这一内容,可作为基础好一点的班级进一步探讨之用。)

  分析:大体上可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即第一句,点明地动仪制作的时间和名称。

  第二层“以精铜铸成……周密无际”,写地动仪的构造。构造写得井然有序:先写材料,再从大小、形状以及外形上部的雕饰综述整体的构造,再以“中有都柱”一句从外过渡到内,分述内部构造,然后又回述整体构造,涉及外形的下部。使读者既看到地动仪完整的形象,又理解内中的机构。这是具体事物说明的关键部分,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要按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决定说明的顺序。这可算是地动仪的“静态”。

  第三层“如有地动……未之有也”,写地动仪的功能,或者说是它的“动态”吧。这里用“振”、“吐”、“衔”几个动词准确、连贯,说明都柱、龙首、铜丸、蟾蜍的报震功能的灵敏,却只用了十三个字的一个假设复句,“振声激扬……”是说功能的自动。“虽一龙发机……”一句说明地动仪八道机关的报震功能的准确。唯其功能灵敏、自动、准确,而且从古未有,所以作者予以称赞。功能,是具体事物说明必不可少的内容。

  构造,要写得条理清楚、具体精确,功能,要写得恰如其分、切合实际。

  第四层“尝一龙机发……所从方起”,写地动仪的验证。这看似设下的波澜,以显示“合契若神”的效果,点出科学史上的重要贡献,实际更可使读者领会张衡发明地动仪的重要意义,即从此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架观察地震的科学仪器。

  总之,这段文字除开头的时间与名称之外,是从地动仪的外形、构造、功能和验证几个角度去观察并说明事物的特点的,值得好好学习。

  (九)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结合课题注释概述文化常识。

  《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

  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的《乐羊子妻》,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二)指导自读。

  1.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自读提示”第二小节已作了说明。自读课文时,要对照提示想一想,张衡的高尚品德是什么?刻苦钻研的精神表现在哪里?他在文学上、科学上的成就是什么?政治上的作为怎么样?自读时要适当圈点勾画。

  2.本文叙事按时间顺序写,而且详略得当。课文是怎样按时间顺序的?写得最详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3.本文语言质朴简练。试举例说明。

  (三)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自读作业(除翻译外,可直接做在书上):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衡少善属文( ) ②不好交接俗人( )

  ③累召不应( ) ④五载复还(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a.游于三辅( )

  b.虽才高于世( )

  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

  ②a.因入京师,观太学( )

  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

  c.伺者因此觉知( )

  ③a.公车特征拜郎中( )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

  ④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

  b.以精铜铸成( )

  3.“思考和练习”二。

  4.翻译句子,指出各句包含的语法现象。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四)讨论自读疑难问题。

  (五)同桌互相批改自读作业。

  自读作业参考答案:

  1.①sh4o ②h4o ③l7i ④z3i

  2.①于,介词。a.表处所,在;b.表比较;c.表范围,在……方面;

  ②因,介词。a.趁(机会);b.通过、藉;c.因为;

  ③a.召,动词;b.征象,证据,名词。

  ④a.精心,形容词;b.纯,形容词。

  3.(略)

  4.①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②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③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状语后置。④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六)根据自读作业情况,对以上语法现象进行小结。

  (七)自读、理解“思考和练习”三至五。

  (八)检查自读理解情况。提问:

  1.张衡的高尚品德是什么?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何以见得“才高于世”?其“从容淡静”又表现在哪里?

  2.张衡最杰出的贡献是什么?课文重点记叙的内容是什么?

  3.课文的语言质朴简练,你是怎样体会的?

  4.和《屈原列传》相比,这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明确: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写作上“精思傅会”,科学上“致思”“研核”,孜孜不倦,贡献卓越;(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禽奸党。

  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一、“善属文”,作《二京赋》;二、“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四、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张衡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伟大学者。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研制成功史无前例的候风地动仪。课文重点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因而对候风地动仪作了详细的介绍。

  课文语言质朴简练。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短短二十三字,就写出了张衡的学历、水平和特长。“……不行,……不就,……不应。”充分表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品德。“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节奏感很强的语言,表现了张衡的态度果断,措施得力。

  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揭示屈原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九)翻译课文第4自然段。

  (十)小结。

  〖小资料〗

  (一)重点内容图示。

  (二)张衡的生平和成就。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东汉著名文学家,杰出的科学家。17岁离家,先后到长安、洛阳,拒绝官僚贵族召请,在太学日夜攻读,博览群书。28岁任南阳太守鲍德主簿。29岁写成《东京赋》、《西京赋》。《二京赋》是模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班固的《两都赋》写成的。34岁为郎中,后又作过尚书郎。太史令、侍中、河间相一类的官。作太史令最久,前后几次,历时数年,掌管天象观测。写有著名天文著作《灵宪》和《算罔论》,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用铜壶滴漏带动的浑天仪。他用肉眼观测星星,制成星图。当时他观察到星星有2500多颗(现代天文学用肉眼能看到3000颗左右)。汉阳嘉元年(132年),又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曾上疏要求禁绝当时流行的图谶迷信。任侍中期间,遭受宦官谗毁,遂作《思玄赋》以宣情述志。59岁离京任河间相,在职之年,“郡中大治,称为政理”。以后又征召为尚书,不久即去世,终年62岁。有《张河间集》存世。

  张衡勤敏朴实。崔瑗说他:“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体性温良,仁爱笃密,与世无伤”。他自己在一篇述志的作品里说他是“约己博艺,无坚不钻”,“不患位之不立,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张衡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辞赋和诗。《东京赋》、《西京赋》描写洛阳,长安的繁华,讽刺贵族官僚的荒淫无耻,描述了一些民情风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危机四伏的深刻忧虑。他的诗歌以《四愁诗》成就最高。诗分四章,写他的“所思”在“泰山”、“桂林”,“汉阳”,“雁门”等“远道”,但都有障碍,而不能致。以一种情诗的形式寄托了政治的怀抱。它是一首七言诗。在它以前,《诗经》和宋玉的《招魂》,荀卿的《成相篇》等有一些七言句。汉代韵文七言句逐渐增多,但通篇都是七言而又首尾完整的作品,当以这首诗为最早。他也研究过地理学,绘出一幅地形图,流传好几百年。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图记》卷四里又把他列为后汉时期六大名画家之一,在数学方面,他对圆周率也很有

  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张衡碑题词)

  (摘自沈祺文)

  (三)关于浑天仪。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分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浑天派最大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来的。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摘自《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

  (四)译文。

  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没有骄矜的情绪。(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直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分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作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驾认为他的才华出众,屡次召聘(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方面的巧思,尤其用心于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令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调动官职后,担任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天文、气象、历法诸科学问,精妙而透辟地研究出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成浑天仪,著有《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明了。

  (汉)顺帝初年,(张衡)两次调动官职,又任太史令之职。张衡不羡慕当代(的达官显贵),所以,他所担任的官职,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从他离开太史令这一官职,五年之后又恢复原职。

  (汉顺帝)阳嘉元年,(他)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种候风地动仪)是用纯铜铸成的,直径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间隆起,形状像酒尊,(外面)用篆书文字以及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起来。里面有一根总的铜柱,铜柱的旁边延伸出八条槽道,并装置枢纽,用来发动机件,(仪器的)外面雕有八条铜龙,每个龙头上都衔着一个铜球,龙头下面又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正可接住铜球。(那些)互相咬合制作精巧的部件,都隐藏在“酒尊”中,覆盖严密,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了地震,“酒尊”就震动着铜龙,机件拨动,(龙头)吐出铜球,蛤蟆衔住它。振动的声音清脆响亮,看守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虽然一条铜龙拨动机件,而另外七个龙头不动,循着龙头的方向,就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地震的)实际情况来验证它,完全附合,灵验如神。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曾有一次,一个龙头机件拨动了,而(人们)没有感觉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怪它不灵验。过了几天,驿使来到,果然在陇西一带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都叹服它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才命令史官记载地震发生的方位。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门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一上任就树立(自己的)威信与尊严,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国政治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退职回家,朝廷却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62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张衡传 第13篇

  学习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学习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学习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导学程序与内容: 一、解题 “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 《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诗集传》 (传记) (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二、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 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2. 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 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 ②③④ ) (3) 写张衡的政治才干 ( ⑤ )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三、基本知识、1、本文选自 ,作者 是南朝宋历史学家、文学家。张衡是 (朝代)科学家、文学家。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衡少善属文(属: )⑵而无骄尚之情(骄尚: )⑶公车特征拜郎中(拜: )⑷衡不慕当世(当世: )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无征: )⑹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典宪: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4、译句。⑴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⑵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⑶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5、课文叙述了张衡哪几方面的情况?6、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年轻时就很有才能,但他并不恃才傲物,而是稳重淡泊,不去结交庸俗之人,也无意出世为官。b、张衡精于机械方面的巧思,致力于天文、气象的研算,因此被皇帝征召,于是他更精心于钻研这方面的学问。c、张衡研制成浑天仪后,又研制成了候风地动仪,根据里面设置的机关,可以测定地震的发生及方位。d、永和初年,张衡出京做河间相前,预先打听到河间的奸邪豪右,上任前将他们一举收擒,河间从此安宁了。四、读选文,回答问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7、区别下列字的不同含义。⑴之: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乃知震之所在( )⑵以: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自此以后( )⑶而: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 )8、选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地动仪,请分别加以概括。⑴⑵⑶9、用自己的话说说地动仪的工作原理。10、通过对地动仪的解说,照应了上文的哪一句话?五、知识拓展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①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②面,而形貌奇古,服危③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④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⑤恒满,而其门落然。客有诮⑥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⑦,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其可乎?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客闻之曰:“吾侪⑧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⑨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⑩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注]①奚汲汲:奚,哪里。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②黧:色黑而黄。③危:高。④墨沈:墨汁。⑤屦: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⑥诮:讥讽。⑦玄圭:黑色的玉。⑧侪:同辈。⑨弸:充满。⑩徼:求。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躬操杵臼(躬:弯腰)b、人望见,咸异之(异:感到……怪异)c、所制墨,有定直(直:价钱)d、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效:仿效)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以:而以今墨售于内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b、而: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c、虽:视之虽如玄圭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d、于:则是以古墨号于外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望见,咸异之 ②客有诮之曰 ③试之则若土炭 ④客闻之曰a、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c、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②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15、本文善于运用对比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文中的"墨翁"与"逐利者"的区别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1、《后汉书》;范晔;东汉 2、⑴连缀,连续⑵骄傲自大⑶授给官职⑷为世所用⑸没有应验⑹典章制度 3、d 4、⑴(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他)也不去应召。⑵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的巧妙,都隐藏在酒樽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⑶暗中探知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来,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赞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 5、记叙了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精神,以及他在文学、科学方面的成就,在政治上的作为。 6、d 7、⑴代词,代铜丸;助词,无实义⑵用;与“后”连用,表示时间的限制⑶表顺接;表转接 8、⑴地动仪的形状及构成。⑵地动仪的工作原理。⑶地动仪的运用。 9、地动仪外面有八条铜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寻找它的方向,就能知道地震的地方。 10、衡善机巧 11、a 12、ab 13、c 14、①经常研磨很多墨汁,爱好给他人写一尺见方的字,所写的字非常壮美。②仅仅是装饰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面对这位墨翁,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15、逐利者以假冒真,迎合世俗,而墨翁则临财不苟,洁身自好,坚守道德准则。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游褒禅山记》的结构特点(精简15篇)

《游褒禅山记》的结构特点(通用15篇)《游褒禅山记》的结构特点 第1篇  作者:likegang   《游褒禅山记》是王

《药》简案(精简12篇)

《药》简案(精选12篇)《药》简案 第1篇  永嘉中学 陈海光  一、速读课文,给每一片段拟一标题,再由明线进入暗线,梳

《道士塔》教案教案(精简16篇)

《道士塔》教案教案(通用16篇)《道士塔》教案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1. 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滕王阁序》美读教学设想教案(精简15篇)

《滕王阁序》美读教学设想教案(精选15篇)《滕王阁序》美读教学设想教案 第1篇  《滕王阁序》美读教学设想  再讲《滕王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精简12篇)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精选12篇)《勾践灭吴》教案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句;  学习越王勾践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