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物质的量》 (精简14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3周前

物质的量(精选14篇)

物质的量 第1篇

  教学设计方案二

  课题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3. 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和摩尔的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摩尔质量的概念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什么是摩尔?它们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回答]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的单位。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 。和摩尔都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物体。在使用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引言]既然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那么如何通过求出物质的质量呢?也就是说1mol物质的质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先填写下面的表格,看是否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得出有用的结论。

  粒子符号

  物质的

  式量

  每个粒子的质量

  (g/个)

  1摩尔物质含有的

  粒子数(个)

  1摩尔物质质量

  (g)

  [答案]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mol碳原子含有 个碳原子,1mol碳原子的质量为 个 。同理F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1mol铁原子含 个铁原子,是56g。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8,1mol硫酸含 个硫酸分子,是98g。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1mol水含 个水分子,质量是18g。电子质量过于微小,因此失去或得到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所以 的式量是23。1mol钠离子含有 个钠离子,是23g。 的式量为17。1mol氢氧根离子含 个氢氧根离子,是17g。

  [学生思考]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规律?

  [结论]①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离子的式量。

  (此处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引入得出结论。例如:通过推导得出

  [讲解]因为任何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的1/12为标准所得的比值。所以,1 mol任何原子的质量比,就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由此我们可求出x值和y值。

  计算得出x=16g y=32g

  [得出结论]1 mol任何原子的质量,若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那么由原子构成的分子,1mol分子的质量应该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而对于离子,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离子的式量。)

  [板书]二、摩尔质量

  1.1mol物质质量

  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讨论]为什么1mol任何物质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分析]相对原子质量是以 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如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一个碳原子的质量跟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之比是12:16,因1mol碳原子与1mol氧原子含有的原子数相等,都约为 ,所以1摩尔碳原子质量跟1摩尔氧原子质量之比也应该是12:16。1mol碳原子质量是12g,那么1mol氧原子质量就是16g,同理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各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因此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离子是通过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电子质量微小,可忽略不计,所以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离子的式量。根据以上分析得出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投影]课堂练习

  1.填写下列空白

  (1) 原子质量是 克

  (2) 分子质量是 克

  (3) 分子质量是 克

  (4) 离子质量是 克

  (5) 离子质量是 克

  (6) 质量是 克

  [回答] 原子是64g; 分子是32g; 分子是44g; 离子为35.5g; 离子是23g; 质量为58.5g。

  [设问]能否说一说什么是摩尔质量?它的单位是什么?数值怎样确定?

  [讲述]我们将单位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也就是说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的质量与该之比。摩尔质量的符号是M,常用的单位为g/mol或kg/mol。

  [板书]2.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M。

  (2)单位:g/mol或kg/mol。

  (3)数值:等于物质或粒子的式量。

  [投影]课堂练习

  2.回答下列问题

  (1) 的摩尔质量是多少?

  (2) 的摩尔质量是多少?

  回答:(1) ;

  (2)

  [投影]课堂练习

  3.下列物质各多少克?含粒子数多少个?

  (1) (2)

  回答:(1) 质量是1800g,含有 个 分子。

  (2) 质量是1.7g,含 个

  4.下列物质的是多少?含有多少个粒子?

  (1)90g水 (2)56g氮气

  [回答](1)90g水为5mol,含 个 分子

  (2)56g氮气为2mol,含 个 分子

  [设问]通过以上练习,能不能总结出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三者间的关系?

  [回答]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的质量与该之比。

  [讲述]根据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可求出,反之根据和摩尔质量也可求出物质的质量。

  [板书]三、关于的计算

  (-)依据

  [板书]1.准确掌握、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

  2.掌握好有关物质的质量(m)、(n)和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

  (二)类型

  1.物质的质量、和粒子数之间的相互换算。

  [投影]例1 的是多少?

  [分析]我们可以通过 的相对分子质量,得知 的摩尔质量。然后利用关系式 计算出 的。

  解: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摩尔质量为 。

  答: 的为0.25mol

  [投影]例2 中含有 和 的各是多少?

  [分析] 的电离方程式为:

  从 的电离方程式中我们可以看出, 可以电离出 和 。

  我们可以利用 的关系,首先计算出 的,然后再计算出 和 的。

  解: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摩尔质量为 。

  则 的为1mol, 的为0.5mol。

  答: 中含有 的为1mol, 的为0.5mol。

  [讲述]通过以上例题,明确了解这类型题的步骤和方法。在今后的计算中应该注意解题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投影]练习1. 中,氧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分析]氧元素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由已知条件可先求出 的,再根据如下关系: 求出氧原子的,进而求出氧元素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2.8g。

  [投影]练习2.含有 个分子的物质,其质量为0.7g,求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根据所给粒子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首先求出,再根据已有的质量和求摩尔质量,因为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通过求算出摩尔质量即可知道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参考答案: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板书]2.不同物质中,某粒子数相当的计算

  [投影]例3 多少克硫酸所含的分子数与3.65g 10%盐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分析:要满足二者分子数相等,只要满足二者的相等即可。

  解:设质量为 的硫酸所含分子数与3.65g 10%盐酸所含分子数相等。

  (硫酸) (盐酸)

  答:0.98克硫酸所含的分子数与3.65g 10%盐酸所含分子数相等。

  [讲述]解此类型题的思路是:找准不同物质间的关系,然后列方程求解。

  [投影]课堂检测题

  中所含的 原子数与多少克 中所含的 离子个数相等?

  (参考答案: )

  板书设计

  二、摩尔质量

  1.1mol物质的质量

  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2.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M。

  (2)单位:g/mol或kg/mol

  (3)数值:等于物质或粒子的式量

  符号表示:

  三、关于的计算

  (-)依据

  1.准确掌握、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

  2.掌握好有关物质质量(m)、(n)和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

  (二)类型

  1.物质的质量,和粒子数之间的相互换算。

  2.不同物质中,某粒子数相当的计算。

物质的量 第2篇

  关键词: 物质的量

  [] 第三章第一节:物质的量

  [] 1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3、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学过程]

  [引入基本概念] 18克水可以用托盘天平称量,但1个水分子却无法称;1把大米可以称量,1粒大米却无法称,但1粒大米质量可以计算,同理,1个水分子的质量也可以计算,通过物质的量进行换算。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

  [] 一、物质的量

  []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幻灯或小黑板)7个基本物理量一览。正如时间、质量这些物理量一样,物质的量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理解。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

  [] 1、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符号:n。

  [] 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用摩尔作为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符号为mol,简称摩。

  [] 二、摩尔

  1、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2、符号:mol。

  [] 1mol的粒子到底含有多少个粒子?又怎么跟质量联系起来呢?

  [] 每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都有它的标准,如质量的单位——千克的标准是国际千克原器。摩尔这个单位是以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标准的。而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也即1mol12c中所含c原子个数约为6.02×1023个。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以na约为6.02×1023个。

  [板 书] 3、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个。

  [举 例]

  1摩尔氧原子约为6.02×1023个1摩尔水分子约为6.02×1023个1摩尔氯离子约为6.02×1023个

  [讲 述]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摩尔这个概念只适用于微观

  2、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例:1molh2、2molna+。

  3、6.02×1023只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字不能漏掉。

  [计 算] n=n/na

  0.1molh2中,含有 molh。

  2molch4中,含有 molc, molh。

  3.01×1023个h2o中,含有 molh, molo。

  0.1molna作还原剂时,失去的电子数是 个。

  [过 渡] 1mol不同物质中所含的分子、原子或离子的数目虽然相同,但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呢?

  [复 习]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以12c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例:1个12c原子质量是:1.993×10-26kg,1个o原子质量是:2.657×10-26。那么,o的相对原子质量=12×2.657×10-26/1.993×10-26=16。

  [讲 述]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1个c的质量与1个o的质量之比是12∶16。因此1molc与1molo的质量之比是12∶16。又1molc质量为12g ,因此1molo质量为16g。

  由此推出,1mol任何粒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这个质量就是摩尔质量,即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板 书] 三、摩尔质量

  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符号:m

  3、单位:g/mol

  4、计算公式:m=m/n

  [举 例] 课本上例题。

  [小 结] 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概念。

  [作 业] 课本p48习题。

物质的量 第3篇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加深理解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2、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式量的区别和联系。

  3、能熟练运用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概念计算。

  4、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通过对解题格式的规范要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懂得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概念计算。

  教学难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1 mol物质所含粒子的个数是以什么为标准得出来的?

  2、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总个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新课引入]教师取一杯水,对同学说:“老师这儿有一杯水,老师想知道这杯水里有多少个水分子,现在让你们来数,能数得清吗?”

  回忆初中有关水分子的知识:10亿人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清。

  很显然,靠我们在座的大家一个一个来数,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是完不成任务的。那么,能否有其他的方法呢?

  答案是肯定的。我只要称一下这杯水的质量,就可以很轻易地知道!

  连接水分子这种粒子与水的质量之间的桥梁,就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物质的量。

  “下面,就让我们来导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推导并板书] 二、1mol物质的质量

  微观 一个C原子 一个O原子 一个Fe原子

  ↓扩大6.02×1023 ↓扩大6.02×102 ↓扩大6.02×1023

  1 mol C 原子 1 mol O 原子 1 mol Fe 原子

  ↓ ↓ ↓

  质量 0.012 kg=12 g x g y g

  相对原子质量 12 16 56

  [讲解] 因为任何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若以12C的1/12为标准所得的比值。所以,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比,就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由此我们可求出x值和y值。

  [学生计算]得出x=16 y=56

  [设问] 要是1molNa原子或1molH原子的质量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若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

  [设问]那么,对于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1 mol的质量是多少呢?离子呢?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 mol 任何原子的质量以g 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

  1 mol 任何分子的质量以g 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1 mol 任何离子的质量以g 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板书] 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就等于该物质的原子(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投影练习]

  1molH2O的质量是 g;1molNaCl的质量是 g

  1molNa+的质量是 g;1molS的质量是 g

  2mol NaOH的质量为 g,其中Na+为 g

  [讲解] 由以上我们的分析讨论可知,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我们将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也就是说,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比。

  [板书] 三、摩尔质量

  概念:1mol 物质的质量叫做物质的摩尔质量。

  符号:M 单位:g·mol-1或 kg·mol-1

  m

  n

  关系式:M=

  两种方法:H2O的摩尔质量为12 g·mol-1;1mol H2O的质量为18g

  [讲解] 依据此式,我们可以把物质的质量与构成物质的粒子集体联系起来。

  ÷M

  ×M

  ÷NA

  ×NA

  小结:

  质量 物质的量 微粒数

  (g) (mol) (个)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7 例1和例2

  练习:

  1. 0.4gH2在O2中燃烧能生成多少molH2O?

  2. 20gA和14.6gB完全反应生成12.4gC和0.2molD,则D的摩尔质量为多少?

  3. 2g AO32-中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了3.01×1023个,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32)

  4. 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果表明:在棱长为1×10-7cm 的立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32 B.65. C.120 D.15

物质的量 第4篇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3、使学生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

  4、掌握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

  2、通过对解题格式的规范要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懂得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1、已知某1 L H2SO4溶液中含有250 mL浓H2SO4,可以算出这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吗?(不能)

  2、已知每100克H2SO4溶液中含有37克H2SO4,可以算出这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吗?(不能)

  [设问] 那么,要算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必须从哪方面着手呢?

  [结论] 必须设法找出溶液的体积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教师] 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做如下练习。

  3.将质量为m,相对分子质量为Mr的物质溶解于水,得到体积为V的溶液,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板书]三、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一)、依据 掌握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换算关系:

  m

  M

  V

  22.4

  m总

  d总

  V=V1+V2

  n

  V

  ④

  ①

  C=

  N

  NA

  C·V

  V=V水

  ③

  ②

  m总

  d总

  (二)、类型

  1、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请同学们看课本P58例1和例2。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例3、已知37%的H2SO4溶液的密度为1.28 g·cm-3,求其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从上节课的知识我们知道,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都可用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因此,二者之间必定可以通过一定的关系进行换算。根据我们刚才的讨论分析可知,要算出物质的量浓度,必须设法找出所取溶液的体积及其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由于浓度是与所取溶液的多少无关的物理量,所以,我们既可取一定质量的溶液来计算,也可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来计算,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解法一:取100g溶液来计算

  m(H2SO4)=100 g×37%=37 g

  n(H2SO4)= =0.37 mol

  V(液)= =78.12 mL=0.078 L

  c(H2SO4)= =4.8 mol·L-1

  答:37%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8 mol·L-1。

  解法二:取1 L溶液来计算 V(液)=1 L

  m(H2SO4)=V[H2SO4(aq)]·ρ·w=1000 mL×1.28 g·cm-3×37%=473.6 g

  n(H2SO4)==4.8 mol

  c(H2SO4)==4.8 mol·L-1

  答:37%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8 mol·L-1。

  [思考题]对于溶质质量分数为w,密度为ρ的某溶质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的表示式为: 。

  [同学们思考后]

  [板书] c=

  [练习] 市售浓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计算市售浓H2SO4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 = =18.4 mol·L-1)

  [设问过渡]如果已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及溶液的密度ρ,又怎样求其质量分数呢?

  [同学们对上式推导后得出]

  [板书] w=

  例4、已知75mL 2mol·L-1 NaOH溶液的质量为80克,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在已知溶液质量的情况下,要求溶质的质量分数还须算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依题意,我们可进行如下计算:

  解:75 mL 2mol·L-1 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n=c(NaOH)·V[NaOH·(aq)]=2 mol·L-1×0.075 L=0.15 mol

  m(NaOH)=n(NaOH)·M(NaOH)=0.15 mol×40 g·mol-1=6 g

  w(NaOH)= ×100%= ×100%=7.5%

  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5%。

  [板书] 3、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讲解]稀释浓溶液时,溶液的体积要发生变化,但溶质的量(质量或物质的量)均不变。为此,在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我们常用下面的式子来进行有关计算:

  [板书] c(浓)·V(浓)=c(稀)·V(稀)

  例5、配制250mL 1mol·L-1的HCl溶液,需要12mol·L-1 HCl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解:设配制250 mL(V1)·1 mol·L-1(c1)HCl溶液,需要12 mol·L-1(c2)HCl溶液的体积为V2

  c1·V1=c2·V2

  V2= =0.021 L=21 mL

  答:配制250mL1mol·L-1的HCl溶液,需要12mol·L-1 HCl溶液21mL。

  [小结] 表示溶液组成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可通过一定的关系进行换算。解有关溶液稀释的问题,遵循的原则是: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

  4、关于溶液体积的换算

  学生练习:(1)课本P62,三、第4题

  m总

  d总

  (2)将此题改为:将250mL 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 ·cm-3的浓硫酸加入350mL水中,稀释得到密度为1.38 g ·cm-3的溶液,求此时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结论:①当混合的液体的密度相差较大时,V= (补上图①)

  (3)把0.5 mol·L-1NaOH溶液200mL和1.0 mol·L-1 NaOH溶液200mL混和后,求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结论:②当混合的液体的密度相差不大时,V=V1+V2(补上图②)

  (4)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L的干燥烧瓶里,用排空气法收集干燥的HCl气体后,测得烧瓶内的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氦气密度的8.5倍,这时把烧瓶口倒置插入盛满水的水槽里,当瓶内HCl完全溶解后,假设烧瓶中溶液不扩散,求烧瓶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结论:③当气体溶于水得到很稀溶液时,可近似V=V水(补上图③)

  m总

  d总

  (4)已知标准状况下HCl的溶解度为500,计算标准状况下饱和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结论:④当气体溶于水得到很浓溶液时,V= (补上图④)

物质的量 第5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及其单位,了解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 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 5.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及其单位,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

  本节重点:及其单位

  本节难点: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教法建议

  1.在引入这一物理量时,可以从学生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解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可以适当举例说明。

  2.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不能拆分。它和物质的质量虽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比,加以区别。

  3.摩尔是的单位,但是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也很抽象。再加上对高中化学的畏惧,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师应注意分散难点,多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发学习兴趣。

  4.应让学生准确把握、摩尔的定义,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明确及其单位摩尔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对象的。

  (2)明确粒子的含义。它可以是分子、原子、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每一个物理量都有它的标准。科学上把0.012kg 12C所含的原子数定为1mol作为的基准。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因此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在叙述和定义时要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在计算时取数值“6.02×1023mol-1”。

  5.关于摩尔质量。由于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原子质量的 作为标准,把0.012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的基准,就能够把摩尔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联系起来。如一个氧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 倍,又1mol任何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数,所以1mol氧原子质量是1mol碳原子质量的 倍,即 。在数值上恰好等于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给的计算带来方便。

  6.有关的计算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巩固对概念的理解。理清与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方案一

  课题:第一节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及其单位,了解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难点: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方法:设疑-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方程式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方程式的含义有:宏观上表示56份质量的铁和32份质量的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硫化亚铁。微观上表示每一个铁原子与一个硫原子反应生成一个硫化亚铁分子。

  导入:56g铁含有多少铁原子?20个铁原子质量是多少克?

  讲述:看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你们学习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

  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

  投影: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单位名称

  长度

  米

  质量

  千克

  时间

  秒

  电流

  安[培]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发光强度

  坎[德拉]

  摩尔

  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

  板书:第一节

  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的初步认识是什么?

  回答: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

  讲述: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习就行了。

  板书:一、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个。“打”就是一定数目的物品的集合体。宏观是这样,微观也是这样,用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科学上,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摩尔”

  阅读:教材45页

  讲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阿伏加德罗。这个常数的符号是NA,通常用它的近似值6.02×1023mol-1。

  板书:二、单位――摩尔

  1.摩尔:的单位。符号:mol

  2.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是否可以划等号呢?

  不能。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33×10-23g,可以求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因此注意近似值是6.02×1023mol-1。

  提问:1mol小麦约含有6.02×1023个麦粒。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思考:各执己见。

  结论:不正确。因为及其单位摩尔的使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6.02×1023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数值,所以宏观物体不便用和摩尔。例如,地球上的人口总和是109数量级,如果要用来描述,将是10-14数量级那样多摩尔,使用起来反而不方便。

  板书: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投影: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mol氧

  (2)0.25molCO2。

  (3)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4)1mol是6.02×1023个微粒的粒子集合体。

  (5)0.5molH2含有3.01×1023个氢原子。

  (6)3molNH3中含有3molN原子,9molH原子。

  答案

  (1)错误。没有指明微粒的种类。改成1molO,1molO2,都是正确的。因此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用化学式表示。

  (2)正确。

  (3)错误。是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只是它的单位,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4)错误。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等同。

  (5)错误。0.5molH2含有0.5×2=1molH原子,6.02×1023×1=6.02×1023个。

  (6)正确。3molNH3中含有3×1=3 mol N原子,3×3=9molH原子。

  投影:课堂练习

  2.填空

  (1)1molO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O;

  (2)3molH2SO4中约含有__________个H2SO4,可电离出_________molH+

  (3)4molO2含有____________molO原子,___________mol质子

  (4)10molNa+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Na+

  答案:(1)6.02×1023 (2)3×6.02×1023,6mol (3) 8mol,8×8=64mol(因为1molO原子中含有8mol质子) (4)10×6.02×1023 (5)2mol

  讨论:通过上述练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出、微粒个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4.(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结:摩尔是的单位,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与粒子个数之间的关系:

  作业:教材P48一、二

  板书设计

  第三章

  第一节

  一、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二、单位――摩尔

  1.摩尔:的单位。符号:mol

  2.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4.(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探究活动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与原理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是NA,单位是每摩(mol-1),数值是

  NA =(6.0221376±0.0000036)×1023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由实验测定。它的测定精确度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测定方法有电化学当量法、布朗运动法、油滴法、X射线衍射法、黑体辐射法、光散射法等。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不同,但测定结果几乎一样,可见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客观存在的重要常数。例如:用含Ag+的溶液电解析出1mol的银,需要通过96485.3C(库仑)的电量。已知每个电子的电荷是1.60217733×10-19C,则

  NA =

  下面着重介绍单分子膜法测定常数的操作方法。

  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2.学习用单分子膜法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用品

  胶头滴管、量筒(10 mL)、圆形水槽(直径 30 cm)、直尺。

  硬脂酸的苯溶液。

  实验原理

  硬脂酸能在水面上扩散而形成单分子层,由滴入硬脂酸刚好形成单分子膜的质量m及单分子膜面积s,每个硬脂酸的截面积A,求出每个硬脂酸分子质量m分子,再由硬脂酸分子的摩尔质量M,即可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N。

  实验步骤

  1.测定从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

  取一尖嘴拉得较细的胶头滴管,吸入硬脂酸的苯溶液,往小量筒中滴入 1mL,然后记下它的滴数,并计算出 1滴硬脂酸苯溶液的体积V1。

  2.测定水槽中水的表面积

  用直尺从三个不同方位准确量出水槽的内径,取其平均值。

  3.硬脂酸单分子膜的形成

  用胶头滴管(如滴管外有溶液,用滤纸擦去)吸取硬脂酸的苯溶液在距水面约 5 cm处,垂直往水面上滴一滴,待苯全部挥发,硬脂酸全部扩散至看不到油珠时,再滴第二滴。如此逐滴滴下,直到滴下一滴后,硬脂酸溶液不再扩散,而呈透镜状时为止。记下所滴硬脂酸溶液的滴数d。

  4.把水槽中水倒掉,用清水将水槽洗刷干净后,注入半槽水,重复以上操作二次。重复操作时,先将滴管内剩余的溶液挤净,吸取新鲜溶液,以免由于滴管口的苯挥发引起溶液浓度的变化。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5.计算

  (1)如称取硬脂酸的质量为m,配成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为V,那么每毫升硬脂酸的苯溶液中含硬脂酸的质量为m/V。

  (2)测得每滴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为V1,形成单分子膜滴入硬脂酸溶液的滴数为(d—1)(详见注释),那么形成单分子膜需用硬脂酸的质量为:

  (3)根据水槽直径,计算出水槽中水的表面积S。已知每个硬脂酸分子的截面积A=2.2×10-15cm2,在水面形成的硬脂酸的分子个数为:S/A。

  (4)根据(2)和(3)的结果,可计算出每个硬脂酸分子的质量为:

  (5) 1mol硬脂酸的质量等于284g(即 M=284g/mol),所以 1mol硬脂酸中含有硬脂酸的分子个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N为:

  注释:当最后一滴硬脂酸溶液滴下后,这滴溶液在水面呈透镜状,说这滴溶液没有扩散,即没有参与单分子膜的形成。这时单分子膜已经形成完毕,应停止滴入溶液,所以,在计算形成单分子膜所需硬脂酸溶液的滴数时,应将最后一滴减掉,即滴数计为d—1。

  说明

  一、实验成功标志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的阿伏加德罗常数 NA在(5-7)×1023范围内为成功。

  二、失败征象

  实验测定的阿伏加德罗常数数量级不等于1×1023。

  三、原因分析

  1.因为苯是易挥发的溶剂,故在配制、使用硬脂酸苯溶液的过程中因为苯的挥发,造成浓度的变化。

  2.在测量每滴硬脂酸苯溶液体积时是连续滴液的,在形成单分子膜时的滴液是间歇的,同时,滴管内液体多少不同,手捏胶头的力不同这些因素,均可导致液滴的大小不均匀。

  3.水槽洗涤不干净,将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4.水槽水面直径测量不准确也会造成误差。

  四、注意问题

  1.苯中有少量的水,可用无水氯化钙或氧化钙除去。

  2.配好待用的硬脂酸苯溶液一定要严加密封,防止苯的挥发。在使用过程中要随时加塞塞住。

  3.在使用胶头滴管滴液时,均要采取垂直滴入法,以保持液滴大小均匀。

  4.在形成单分子膜的过程中,应保持水面平静,防止单分子膜重叠。

  5.水槽的洗涤:每做完一次实验,一定要把水槽洗涤干净。否则,第二次实验所需硬脂酸苯溶液的滴数将明显减少,因为残留在水槽内的硬脂酸分子会占据部分水面。洗涤方法:用自来水充满水槽,让水从水槽边溢出,反复2-3次即可。

物质的量 第6篇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mol,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学过程

  [引入] 复习C + O2 =CO2指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取12gC和32gO2反应,而无法只取1个C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那么12gC中含多少个C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学习“第三章 物质的量”。

  物质的组成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这些微观的看不见的粒子怎样与宏观的便于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呢?科学上采用“物质的量”将它们联系的。

  [板书]第一节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也是与质量、长度一样的物理量。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

  [板书] 物质的量

  1.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mol

  基本物理量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强度

  物质的量

  热力学温度

  发光强度

  单 位

  米

  千克

  秒

  安培

  摩尔

  开尔文

  坎德拉

  符 号

  m

  kg

  s

  A

  mol

  K

  cd

  [讲述]这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表中分别列出了它们的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从中可以看出,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强调: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的多少,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而这里的“粒子”是指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物质的量用符号“n”表示。

  [设问]正如1kg有多重,1mol有多少个微粒呢?

  [板书] 2,物质的量的基准

  请大家从教材45页的第二段中找出答案。

  [投影] 阅读提纲:

  1、0. 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为多少?

  2、多少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与1mol粒子中的粒子数目相同?

  3、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为 常数的值,该常数的符号为 ,其近似值为 mol-1。

  [讲述]规定: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A,通常使用6.02×1023

  mol-1这个近似值。

  [投影]:做以下几个练习

  1.0.5 mol水中含有 个水分子。

  2.2 mol水中含有 个水分子, 个氢原子。

  3.1 mol H2SO4中含有 个H2SO4分子, 个硫酸根离子。

  4.1 mol HCl溶于水,水中存在的溶质粒子是什么?它们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5.1个水分子中有 个电子,1 mol H2O中呢?

  讲述: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讨论] 通过上述练习能否总结出物质的量(n),粒子数目(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 3、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目之间的换算

  n=N / NA

  [投影练习]

  1、1mol H2O含 个H2O; mol H mol 质子。

  2、0.5 mol H2SO4中含 个H, molO, mol 电子。

  3、0.2mol H3PO4有相同H原子数的HNO3为 mol,有相同氧原子数的H2SO4有 个 ,有相同的分子数的HCl 有 mol,有相同原子总数的NH3 mol。

  4、0.2molNaOH含Na+ mol, 含OH- mol, 与 mol Ba(OH)2所含OH- 相同。

  5、在MnO2 + 4HCl =MnCl2 + Cl2 + 2H2O中制取2molCl2,需 molHCl, 其中有 molHCl被氧化。

物质的量 第7篇

  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及其单位——mol,了解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及其单位。

  教学过程

  [引入] 复习C + O2 =CO2指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取12gC和32gO2反应,而无法只取1个C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那么12gC中含多少个C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学习“第三章 ”。

  物质的组成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这些微观的看不见的粒子怎样与宏观的便于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呢?科学上采用将它们联系的。

  [板书]第一节

  也是与质量、长度一样的物理量。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

  [板书]

  1. 及其单位——mol

  基本物理量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强度

  热力学温度

  发光强度

  单 位

  米

  千克

  秒

  安培

  摩尔

  开尔文

  坎德拉

  符 号

  m

  kg

  s

  A

  mol

  K

  cd

  [讲述]这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表中分别列出了它们的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从中可以看出,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强调:1、表示物质所含微粒的多少,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而这里的“粒子”是指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用符号“n”表示。

  [设问]正如1kg有多重,1mol有多少个微粒呢?

  [板书] 2,的基准

  请大家从教材45页的第二段中找出答案。

  [投影] 阅读提纲:

  1、0. 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为多少?

  2、多少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与1mol粒子中的粒子数目相同?

  3、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为 常数的值,该常数的符号为 ,其近似值为 mol-1。

  [讲述]规定: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A,通常使用6.02×1023

  mol-1这个近似值。

  [投影]:做以下几个练习

  1.0.5 mol水中含有 个水分子。

  2.2 mol水中含有 个水分子, 个氢原子。

  3.1 mol H2SO4中含有 个H2SO4分子, 个硫酸根离子。

  4.1 mol HCl溶于水,水中存在的溶质粒子是什么?它们的各是多少?

  5.1个水分子中有 个电子,1 mol H2O中呢?

  讲述:使用摩尔表示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讨论] 通过上述练习能否总结出(n),粒子数目(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 3、与粒子数目之间的换算

  n=N / NA

  [投影练习]

  1、1mol H2O含 个H2O; mol H mol 质子。

  2、0.5 mol H2SO4中含 个H, molO, mol 电子。

  3、0.2mol H3PO4有相同H原子数的HNO3为 mol,有相同氧原子数的H2SO4有 个 ,有相同的分子数的HCl 有 mol,有相同原子总数的NH3 mol。

  4、0.2molNaOH含Na+ mol, 含OH- mol, 与 mol Ba(OH)2所含OH- 相同。

  5、在MnO2 + 4HCl =MnCl2 + Cl2 + 2H2O中制取2molCl2,需 molHCl, 其中有 molHCl被氧化。

物质的量 第8篇

  教学设计方案二

  课题 第一节 物质的量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3. 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摩尔质量的概念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的量?什么是摩尔?它们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 。物质的量和摩尔都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物体。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引言]既然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那么如何通过物质的量求出物质的质量呢?也就是说1mol物质的质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先填写下面的表格,看是否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得出有用的结论。

  粒子符号

  物质的

  式量

  每个粒子的质量

  (g/个)

  1摩尔物质含有的

  粒子数(个)

  1摩尔物质质量

  (g)

  [答案]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mol碳原子含有 个碳原子,1mol碳原子的质量为 个 。同理F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1mol铁原子含 个铁原子,是56g。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8,1mol硫酸含 个硫酸分子,是98g。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1mol水含 个水分子,质量是18g。电子质量过于微小,因此失去或得到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所以 的式量是23。1mol钠离子含有 个钠离子,是23g。 的式量为17。1mol氢氧根离子含 个氢氧根离子,是17g。

  [学生思考]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规律?

  [结论]①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离子的式量。

  (此处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引入得出结论。例如:通过推导得出

  [讲解]因为任何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的1/12为标准所得的比值。所以,1 mol任何原子的质量比,就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由此我们可求出x值和y值。

  计算得出x=16g y=32g

  [得出结论]1 mol任何原子的质量,若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那么由原子构成的分子,1mol分子的质量应该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而对于离子,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离子的式量。)

  [板书]二、摩尔质量

  1.1mol物质质量

  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讨论]为什么1mol任何物质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分析]相对原子质量是以 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如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一个碳原子的质量跟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之比是12:16,因1mol碳原子与1mol氧原子含有的原子数相等,都约为 ,所以1摩尔碳原子质量跟1摩尔氧原子质量之比也应该是12:16。1mol碳原子质量是12g,那么1mol氧原子质量就是16g,同理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各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因此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离子是通过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电子质量微小,可忽略不计,所以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离子的式量。根据以上分析得出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投影]课堂练习

  1.填写下列空白

  (1) 原子质量是 克

  (2) 分子质量是 克

  (3) 分子质量是 克

  (4) 离子质量是 克

  (5) 离子质量是 克

  (6) 质量是 克

  [回答] 原子是64g; 分子是32g; 分子是44g; 离子为35.5g; 离子是23g; 质量为58.5g。

  [设问]能否说一说什么是摩尔质量?它的单位是什么?数值怎样确定?

  [讲述]我们将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也就是说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量之比。摩尔质量的符号是M,常用的单位为g/mol或kg/mol。

  [板书]2.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M。

  (2)单位:g/mol或kg/mol。

  (3)数值:等于物质或粒子的式量。

  [投影]课堂练习

  2.回答下列问题

  (1) 的摩尔质量是多少?

  (2) 的摩尔质量是多少?

  回答:(1) ;

  (2)

  [投影]课堂练习

  3.下列物质各多少克?含粒子数多少个?

  (1) (2)

  回答:(1) 质量是1800g,含有 个 分子。

  (2) 质量是1.7g,含 个

  4.下列物质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含有多少个粒子?

  (1)90g水 (2)56g氮气

  [回答](1)90g水物质的量为5mol,含 个 分子

  (2)56g氮气物质的量为2mol,含 个 分子

  [设问]通过以上练习,能不能总结出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三者间的关系?

  [回答]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量之比。

  [讲述]根据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可求出物质的量,反之根据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也可求出物质的质量。

  [板书]三、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

  (-)依据

  [板书]1.准确掌握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

  2.掌握好有关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量(n)和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

  (二)类型

  1.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粒子数之间的相互换算。

  [投影]例1 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分析]我们可以通过 的相对分子质量,得知 的摩尔质量。然后利用关系式 计算出 的物质的量。

  解: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摩尔质量为 。

  答: 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投影]例2 中含有 和 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分析] 的电离方程式为:

  从 的电离方程式中我们可以看出, 可以电离出 和 。

  我们可以利用 的关系,首先计算出 的物质的量,然后再计算出 和 的物质的量。

  解: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摩尔质量为 。

  则 的物质的量为1mol, 的物质的量为0.5mol。

  答: 中含有 的物质的量为1mol, 的物质的量为0.5mol。

  [讲述]通过以上例题,明确了解这类型题的步骤和方法。在今后的计算中应该注意解题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投影]练习1. 中,氧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分析]氧元素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由已知条件可先求出 的物质的量,再根据如下关系: 求出氧原子的物质的量,进而求出氧元素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2.8g。

  [投影]练习2.含有 个分子的物质,其质量为0.7g,求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根据所给粒子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首先求出物质的量,再根据已有的质量和物质的量求摩尔质量,因为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通过求算出摩尔质量即可知道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参考答案: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板书]2.不同物质中,某粒子数相当的计算

  [投影]例3 多少克硫酸所含的分子数与3.65g 10%盐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分析:要满足二者分子数相等,只要满足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即可。

  解:设质量为 的硫酸所含分子数与3.65g 10%盐酸所含分子数相等。

  (硫酸) (盐酸)

  答:0.98克硫酸所含的分子数与3.65g 10%盐酸所含分子数相等。

  [讲述]解此类型题的思路是:找准不同物质间的物质的量关系,然后列方程求解。

  [投影]课堂检测题

  中所含的 原子数与多少克 中所含的 离子个数相等?

  (参考答案: )

  板书设计

  二、摩尔质量

  1.1mol物质的质量

  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2.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M。

  (2)单位:g/mol或kg/mol

  (3)数值:等于物质或粒子的式量

  符号表示:

  三、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

  (-)依据

  1.准确掌握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

  2.掌握好有关物质质量(m)、物质的量(n)和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

  (二)类型

  1.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粒子数之间的相互换算。

  2.不同物质中,某粒子数相当的计算。

物质的量 第9篇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引入: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学习了概念之后,今天我们学习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板书: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例如:配制500mL0.1mol/LNa2CO3溶液。

  提问:配制的第一步要做什么?

  板书:1.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加以订正。

  提问:知道了质量如果取固体?如果是液体呢?

  板书:2.称量

  提问: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演示:用托盘天平称量无水碳酸钠。

  设问:如果需要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如果称量其固体?

  讲述:配制用的主要仪器――容量瓶。让学生观察容量瓶,注意有体积、温度和刻度线。介绍其规格,如何检验是否漏水及其使用方法。(此处也可以播放动画“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的相关部分。

  板书:3.溶解

  提问:溶解能够在容量瓶中进行吗?

  演示:在烧杯中溶解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溶解时不能加入太多的水;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烧杯壁;不能把玻璃棒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待溶液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因此第四步是转移。

  板书:4.转移

  讲述:由于容量瓶瓶颈很细,为了避免溶液洒落,应用玻璃棒引流。

  演示:把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提问:烧杯和玻璃棒上残留的液体应如何处理?

  板书:5.洗涤

  演示:洗涤2~3次,每次的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提示: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这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若洗涤后转移到容量瓶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但是使用量筒时应注意选择的量筒与量取液体的体积相匹配。

  板书:6.定容

  演示: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据刻度线2~3cm时停止。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提问:若水加多了,超过了刻度线,如何处理?定容后的溶液各处的浓度一样吗?

  板书:7.摇匀

  演示: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数次,使得溶液混合均匀。

  提问:此时溶液的液面不再与刻度线相切,如何处理?需要再加入蒸馏水吗?

  不能再加入蒸馏水,因为定容时体积一定,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是因为少量液体沾在瓶塞或磨口处。

  讲述:由于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因此应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名称和浓度。

  板书:8.装瓶贴签

  演示: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小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进行误差分析。

  微机演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课堂练习

  1. 用98%的浓硫酸( =1.84g/cm3) 配制250mL10mol/L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_____mL浓硫酸,把_______缓缓注入到__________中,并用__________不断搅拌,待溶液_______后,将溶液沿着玻璃棒移入_________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_________和_______2~3次,将洗涤液移入_____中,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刻度线___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小心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于刻度线相切,最后盖好瓶塞_________,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_________中并贴好标签。

  2.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对所配得溶液无影响的是(写序号) ;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 ;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 。

  (1)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

  (2)未将洗涤烧杯内壁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

  (3)容量瓶中所配的溶液液面未到刻度线便停止加水;

  (4)将配得的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5)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6)将容量瓶中液面将达到刻度线时,俯视刻度线和液面。

  答:(4)(5); (3)(6); (1)(2)

  作业:复习溶液的配制方法。

  板书设计

  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计算

  2.称量

  3.溶解

  4.转移

  5.洗涤

  6.定容

  7.摇匀

  8.装瓶贴签

  教学设计示例三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课时

  知识目标

  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使学生学会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加水稀释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示范-实践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有哪几个步骤?

  引入:我们掌握、理解了概念,我们学会了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今天主要学习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要求同学们特别注意解题的规范。

  板书:三、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1.计算依据: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换算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关系图。

  投影: 例1:将23.4gNaCl溶于水中,配成250mL溶液。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讨论: 由学生分析已知条件,确定解题思路:

  先求n (NaCl),再求c (NaCl)。

  板书: 解题步骤(略)

  练习:配制500mL 0.1mol/L NaOH溶液,NaOH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2g。

  引入:讨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投影:回顾对比两个概念时的表格

  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

  用溶质的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表示的浓度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表达式

  特点

  溶液的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物质的量不相同。

  溶液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质量不同。

  实例

  某溶液的浓度为10%,指在100g溶液中,含有溶质10g。

  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指在1L溶液中,含有溶质10mol。

  换算关系

  微机演示:物质的量浓度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部分。

  讲述: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首先计算出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并换算成相应的物质的量,然后将溶液的质量换算成体积,最后再计算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注意计算时密度的单位是g/mL或g/cm3,而溶液体积的单位是L。

  板书:(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投影: 例:已知75mL 2mol/L NaOH溶液的质量为80g。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讨论:由学生分析已知条件,解题思路。(注意引导应用概念解题)

  (1)已知溶液的质量。

  (2)只需求出溶质的质量

  m(NaOH)=n(NaOH)·M(NaOH)

  =c(NaOH) ·V(NaOH)· M(NaOH)

  (3)再计算溶质与溶液质量之比

  练习: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中溶解了336体积的HCl气体,得到密度为1.17g/cm3的盐酸,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提示:假设水的体积是1L,HCl气体的体积是336L。参考答案为11.3mol/L。

  引入:实验室的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是18.4mol/L,可实际上做实验时需要稀硫酸,那么如何得到稀硫酸呢?

  板书:(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

  讨论稀释浓溶液时,溶质的物质的量是否发生变化?

  因为c (浓) V (浓) =c (稀) V(稀),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板书:c (浓) V (浓) =c (稀) V(稀)

  投影: 例:配制250mL 1mol/LHCl溶液,需要12mol/L HCl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讨论 :由学生分析、解题。

  检测练习:某温度下22%NaNO3溶液150mL,加水100g稀释后浓度变为14%,求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3.0mol/L。

  小结:本节主要内容

  作业:教材P61-P62

  板书设计

  三、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1.计算依据: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换算关系

  2.计算类型

  (1)有关概念的计算

  cB= nB=m/M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

  c (浓) V (浓) =c (稀) V(稀)

物质的量 第10篇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引入: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学习了概念之后,今天我们学习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板书: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例如:配制500mL0.1mol/LNa2CO3溶液。

  提问:配制的第一步要做什么?

  板书:1.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加以订正。

  提问:知道了质量如果取固体?如果是液体呢?

  板书:2.称量

  提问: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演示:用托盘天平称量无水碳酸钠。

  设问:如果需要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如果称量其固体?

  讲述:配制用的主要仪器――容量瓶。让学生观察容量瓶,注意有体积、温度和刻度线。介绍其规格,如何检验是否漏水及其使用方法。(此处也可以播放动画“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的相关部分。

  板书:3.溶解

  提问:溶解能够在容量瓶中进行吗?

  演示:在烧杯中溶解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溶解时不能加入太多的水;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烧杯壁;不能把玻璃棒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待溶液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因此第四步是转移。

  板书:4.转移

  讲述:由于容量瓶瓶颈很细,为了避免溶液洒落,应用玻璃棒引流。

  演示:把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提问:烧杯和玻璃棒上残留的液体应如何处理?

  板书:5.洗涤

  演示:洗涤2~3次,每次的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提示: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这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若洗涤后转移到容量瓶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但是使用量筒时应注意选择的量筒与量取液体的体积相匹配。

  板书:6.定容

  演示: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据刻度线2~3cm时停止。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提问:若水加多了,超过了刻度线,如何处理?定容后的溶液各处的浓度一样吗?

  板书:7.摇匀

  演示: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数次,使得溶液混合均匀。

  提问:此时溶液的液面不再与刻度线相切,如何处理?需要再加入蒸馏水吗?

  不能再加入蒸馏水,因为定容时体积一定,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是因为少量液体沾在瓶塞或磨口处。

  讲述:由于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因此应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名称和浓度。

  板书:8.装瓶贴签

  演示: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小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进行误差分析。

  微机演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课堂练习

  1. 用98%的浓硫酸( =1.84g/cm3) 配制250mL10mol/L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_____mL浓硫酸,把_______缓缓注入到__________中,并用__________不断搅拌,待溶液_______后,将溶液沿着玻璃棒移入_________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_________和_______2~3次,将洗涤液移入_____中,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刻度线___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小心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于刻度线相切,最后盖好瓶塞_________,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_________中并贴好标签。

  2.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对所配得溶液无影响的是(写序号) ;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 ;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 。

  (1)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

  (2)未将洗涤烧杯内壁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

  (3)容量瓶中所配的溶液液面未到刻度线便停止加水;

  (4)将配得的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5)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6)将容量瓶中液面将达到刻度线时,俯视刻度线和液面。

  答:(4)(5); (3)(6); (1)(2)

  作业:复习溶液的配制方法。

  板书设计

  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计算

  2.称量

  3.溶解

  4.转移

  5.洗涤

  6.定容

  7.摇匀

  8.装瓶贴签

  教学设计示例三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课时

  知识目标

  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使学生学会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加水稀释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示范-实践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有哪几个步骤?

  引入:我们掌握、理解了概念,我们学会了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今天主要学习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要求同学们特别注意解题的规范。

  板书:三、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1.计算依据: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换算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关系图。

  投影: 例1:将23.4gNaCl溶于水中,配成250mL溶液。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讨论: 由学生分析已知条件,确定解题思路:

  先求n (NaCl),再求c (NaCl)。

  板书: 解题步骤(略)

  练习:配制500mL 0.1mol/L NaOH溶液,NaOH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2g。

  引入:讨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投影:回顾对比两个概念时的表格

  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

  用溶质的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表示的浓度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表达式

  特点

  溶液的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物质的量不相同。

  溶液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质量不同。

  实例

  某溶液的浓度为10%,指在100g溶液中,含有溶质10g。

  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指在1L溶液中,含有溶质10mol。

  换算关系

  微机演示:物质的量浓度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部分。

  讲述: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首先计算出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并换算成相应的物质的量,然后将溶液的质量换算成体积,最后再计算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注意计算时密度的单位是g/mL或g/cm3,而溶液体积的单位是L。

  板书:(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投影: 例:已知75mL 2mol/L NaOH溶液的质量为80g。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讨论:由学生分析已知条件,解题思路。(注意引导应用概念解题)

  (1)已知溶液的质量。

  (2)只需求出溶质的质量

  m(NaOH)=n(NaOH)·M(NaOH)

  =c(NaOH) ·V(NaOH)· M(NaOH)

  (3)再计算溶质与溶液质量之比

  练习: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中溶解了336体积的HCl气体,得到密度为1.17g/cm3的盐酸,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提示:假设水的体积是1L,HCl气体的体积是336L。参考答案为11.3mol/L。

  引入:实验室的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是18.4mol/L,可实际上做实验时需要稀硫酸,那么如何得到稀硫酸呢?

  板书:(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

  讨论稀释浓溶液时,溶质的物质的量是否发生变化?

  因为c (浓) V (浓) =c (稀) V(稀),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板书:c (浓) V (浓) =c (稀) V(稀)

  投影: 例:配制250mL 1mol/LHCl溶液,需要12mol/L HCl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讨论 :由学生分析、解题。

  检测练习:某温度下22%NaNO3溶液150mL,加水100g稀释后浓度变为14%,求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3.0mol/L。

  小结:本节主要内容

  作业:教材P61-P62

  板书设计

  三、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1.计算依据: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换算关系

  2.计算类型

  (1)有关概念的计算

  cB= nB=m/M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

  c (浓) V (浓) =c (稀) V(稀)

物质的量 第11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在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1.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感到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喜悦。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等几部分。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另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计算能力,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是高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有关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教材的引入是从初中学习过的质量分数开始的。通过复习旧知识,回忆溶液的组成,表示浓度的方法,分析质量分数在实际使用中的不便之处。自然顺畅的引出表示溶液组成的另一种方法。量体积是很方便的,同时物质的量的使用比起质量来也很简便。由此展示出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对于物质的量浓度着重分析了以下几点:

  概念的理解。表达式更加简洁明了。与质量分数有明显的区别。而且通过公式的变形可以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或溶液的体积,也就是说为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提供了便利条件。

  教材中以讨论的形式提出了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其一:物质的量浓度中涉及的体积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其二:从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变化的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但是二者的比值没变。对于这一点必须给学生澄清。此处可以运用恰当的比喻来形象说明。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正确操作很重要。让学生初步掌握方法,学会容量瓶的使用。

  关于计算,教材中按照不同类型分成1.关于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均以例题的形式出现,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具体方法,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训练解题的规范性。此处的计算不宜过多的拓展。例如: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新教材的第四章第三节介绍,目的是分散难点。有关稀释的问题,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加水稀释”,因此不宜加深,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稀释的计算不作要求,只是对于条件好的学校可以作为知识的拓展。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本节难点: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法建议

  1. 本节引入方法

  (1)首先复习初中化学有关溶液的知识,特别着重复习有关溶液组成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知识,指出这只是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引出新课--另一种常用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2)阅读课本55页,组织学生讨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是什么?使用时有什么不方便之处?溶质的量用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有哪些便利条件?使学生了解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用好教材中的讨论,加深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避免有关常见的错误。

  例如:课本56页讨论题(1),如果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不清,容易出现错误。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在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而不是1L溶剂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避免错误的方法是在讲述物质的量浓度概念时,强调指出“单位体积溶液里”,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讨论题(2),帮助学生认识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不论取出多少,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不变的,就象一壶糖水倒出的两杯糖水一样甜,浓度与壶中均相等。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3.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根据学校的条件也可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边实验边小结配制的步骤。

  4.在演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之前,首先向学生详细地介绍容量瓶的规格、使用方法和使用时应先检漏等注意的问题。例如:容量瓶上标有“250mL 20℃”,它的含义是:容量瓶的容积是在20℃时标定的。

  讲清以上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或将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原因。因为配制过程中是用容量瓶定容的,只有一个刻度线,容量瓶的规格又是有限的,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绝大多数物质溶解时,都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过程的发生,引起温度的升降,从而影响到溶液的体积,使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准确。

  5.可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师演示,让后排学生也能看得清楚。

  6.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要立足于有关概念的计算,要从概念出发分析解题思路。除例题的计算类型外,其它类型不宜过早涉及。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有关计算的教学时,要注意归纳方法,如:溶液加水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n(浓)=n(稀) 即

  c(浓)V(浓)=c(稀)V(稀) (例题5)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c = (例题3)

  教学设计示例一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能力目标

   在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 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感到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喜悦。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溶液有浓、稀之分,那么如何定量的表示溶液的浓稀程度呢?

  学生回忆:用浓度,在初中学过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浓度。

  板书:溶质的质量分数(说明此处的书写注意和物质的量浓度形成对比关系,以表格形式出现)

  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表达式:

  特点: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但是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讲述:在使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时有不便之处。例如:在科学实验和工农业生产中,人们在使用溶液时,一般都量取溶液的体积,而较少去称量其质量。此外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比质量关系要简单多了。所以有必要学习另外一种表示浓度的方法。是用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表示的。本节就学习这种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板书: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符号cB表示,单位mol/L或mol/m3

  表达式:

  讲解:注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对比。溶液体积的单位是L或m3。

  微机演示:物质的量浓度

  投影练习:

  1.用40gNaOH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2.58.5gNaCl配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3.标准状况下,22.4LHCl配成0.5L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4.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250mL,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参考答案:0.5mol/L;2mol/L;2mol/L;49g)

  讨论:

  1.将342gC12H22O11(蔗糖)溶解在1L水中,其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吗?

  2.从1L浓度为1mol/L的蔗糖溶液中取出100mL,这100mL溶液的浓度是多少?取出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哪些量变化了,哪些量没变?

  (1.不正确。因为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而不是单位体积的溶剂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2.所取溶液的浓度不变。例如:日常生活中从一大杯盐水中倒出一小杯,盐水的浓度不变。对比取出液和原溶液,浓度没变,溶质的物质的量变小了,溶质的质量变了。溶液的体积变小了。就象大杯中的盐多,小杯中的盐少。)

  提出:若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体积相同,浓度也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如何?质量如何?例如:1L1mol/L的氯化钠溶液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

  (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而质量不同。)

  板书:

  特点: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质量不同。

  过渡: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数目如何计算呢?

  提问: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蔗糖溶液和酒精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的微粒个数相同吗?

  由于体积和浓度相同,因此酒精和蔗糖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都是非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分子,因此分子个数相同。

  追问:那么对于强电解质呢?例如:1mol/L的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各1L,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吗?溶液中有哪些微粒?微粒的数目是多少,相同吗?

  板书:NaCl=Na+ + Cl -

  1mol 1mol 1mol

  MgCl2=Mg2+ + 2Cl-

  1mol 1mol 2mol

  分析: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都是1mol,由于都是强电解质,溶于水会全部电离成离子。其中钠离子和镁离子的数目相同,而氯离子数目不同。

  小结:对于非电解质,同体积同浓度的任何溶液所含溶质的分子数目相同;对于强电解质,同体积同浓度的任何溶液所含溶质离子的数目不一定相同。

  课堂练习:

  1.0.1molAl2(SO4)3溶液中Al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2.有5瓶溶液分别是①10mL0.60mol/LNaOH水溶液,②20mL0.50mol/LH2SO4水溶液,③30ml0.40mol/LHCl水溶液,④40mL0.30mol/L醋酸水溶液,⑤50m0.20mol/L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分子、离子总数的大小顺序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0.2mol/L,0.3mol/L 2. ⑤>④>③>②>①。在解答本题时,必须考虑到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两个因素。而溶质又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之分。对于10mL10mL0.60mol/LNaOH水溶液来说,由于NaOH完全电离,其中溶质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60×0.01×2=0.012mol,溶剂水的物质的量约为10/18=0.55mol,相比之下,溶剂分子占绝大多数,其他4瓶溶液中,溶剂的物质的量更大,而且依次增大。因此只要比较溶剂的量的大小就可以排出顺序。

  作业:教材P61一、1,2,4 二、1,2

  板书设计

  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

  用溶质的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表示的浓度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表达式

  特点

  溶液的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物质的量不相同。

  溶液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质量不同。

  实例

  某溶液的浓度为10%,指在100g溶液中,含有溶质10g。

  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指在1L溶液中,含有溶质10mol。

  换算关系

  此部分内容后面将会学习

  NaCl=Na+ + Cl -

  1mol 1mol 1mol

  MgCl2=Mg2+ + 2Cl-

  1mol 1mol 2mol

  探究活动

  体积可以简单加和吗

  我们做这样两个实验:(1)取一支100 mL量筒,精确量取蒸馏水50 mL,另取一支50 mL量筒,精确量取无水酒精50 mL,然后把50 mL无水酒精倒入盛有50 mL水的100 mL的量筒中,混合均匀再读数,结果并不正好是100 mL,而只是96.7 mL。显然,在形成混合溶液时,总体积减少了,这里是50+50<100。

  能够相互混溶的两种液体的体积不具有加和性,这是物质分子间具有空隙的有力证明。当酒精和水混合后,这两种分子互相钻入对方分子的空隙里。另外,物质分子之间总是有相互作用的。由于水分子与酒精分子的作用力不同于水分子间的作用力和酒精分子间的作用力,也会使分子与分子间的空隙发生改变。因而,总体积的减小,绝不是有一部分水分子或酒精分子消失了。

  实验(2):在盛有50 mL冰醋酸的烧杯里,慢慢加入50 mL苯,冰醋酸的密度1.05 g/cm3,苯的密度是0.879 g/cm3,冰醋酸比苯重,所以冰醋酸在下层,苯在上层,用彩笔在烧杯外壁做一记号,以标出混合前液面的高度。混合均匀后总体积比它们混合之前体积之和还要大。也就是说,在这里,50+50>100。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苯和冰醋酸混合后,苯分子与醋酸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比苯分子间的吸引力和醋酸分子间的吸引力都要弱,导致苯与冰醋酸分子间距加大。

  为此,在溶液的计算中,不能简单的采取V+V=2V,即把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当作混合前两种溶液体积之合,因为混合后溶液的密度发生了变化。除非,(1)题目中说明体积不变;(2)相同溶剂的稀溶液混合;(3)如果是浓溶液则应是溶剂和溶质相同且浓度相近的溶液。除此之外,都应通过溶液的质量和密度求出体积。

  说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这两个实验让学生操作练习,作为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和拓展。

物质的量 第12篇

  一、指导思想

  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长期以来都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困境。既无生动有趣的实验,又无形象具体的研究对象,如何让概念学习的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此我进行了大量探索,选取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作为尝试。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我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2.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能力 方法: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 态度: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三、学情、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初中接触的 “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依据主体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

  按照主体探究式学习,我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主体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课前探究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很快他们带来了自己家中的诸如复方甘草口服液、84消毒液、眼药水、枝江大曲、矿泉水等,实验室诸如硫酸、NaOH溶液等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相互展示,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 、m/v 、n/v、m/m,从而教师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得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自主探究

  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主体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知识。

  采用主体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等基础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来获取新的概念。

  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然后在三个具体实例的练习中运用概念。

  (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 1mol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2. 1克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3. 1molNaOH固体溶于1L水配制的溶液。)

  第一个练习直接运用概念的表达式;第二个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间的换算”。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成功的,学生更是如此。两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个练习看似简单,实则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们将在各自不同的评判与反思中,激烈的争论,我将这个“舞台”让给学生,他们尽情发挥、表演,相互解答困惑,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对此练习可能会有下列见解: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溶液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是不相同的; 此题尚须补充、添加已知条件;必须知道NaOH固体的密度,则可计算NaOH固体的体积,然后与水的体积相加就可求出溶液的体积;体积是不可以相加的,必须知道NaOH溶液的密度,通过溶液的质量求出溶液的体积。

  整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彼此的心灵去相互碰撞。直到他们达成共识,共享成功后,我再给出练习所缺条件—溶液的密度,同学们再次进行计算,他们就不仅仅领悟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还掌握了溶液体积的计算方法。乘胜追击的几个判断题的设计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溶液稀释和体积分割时对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及溶液中溶质的微粒种类,即为后面的“当堂反馈”作好铺垫,又达到了升华概念的目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为丰富。

物质的量 第13篇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并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辨析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养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三、设计思路

  由复习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引入,结合专题1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些反应进行判断,从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由复习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应引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

  学生自己书写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学习继续使用。

  [过渡]

  我们结合在第一章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来判断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媒体]

  2Na+Cl2=2NaCl

  2Fe+3Cl22FeCl3

  H2+Cl22HCl

  Cl2+H2OHCl+HClO

  Ca(ClO)2+CO2+H2O=CaCl2+2HClO

  2HClOO2↑+2HCl

  [练习]

  学生自己进行判断,或可小组讨论、分析。

  [叙述]

  现在请大家在氯气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上,标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思考与讨论]

  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1.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2.元素的化合价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有何关系?

  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何关系?

  [叙述]讲述如何用“双线桥”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板书]

  [叙述]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的系数是与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的数目相关的。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表现还原性。可以这样记忆: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具有还原性,被氧化。

  [思考与讨论]辨析在2Na+Cl2=2NaCl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怎样判断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呢?

  [板书]

  还原剂氧化剂

  有还原性有氧化性

  被氧化被还原

  [思考与讨论]

  1.元素处于不同的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表现哪些性质?并以氯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质进行分析。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何呢?用图形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一下前面的几个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找出每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物质的量 第14篇

  知识点和新大纲要求: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C)

  (2)摩尔质量(B)

  (3)气体摩尔体积(B)

  (4)物质的量的浓度(C)

  (5)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C)

  一、有关概念(1课时)

  1.物质的量

  (1)概念: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2)符号:

  (3)单位:mol

  2.摩尔

  (1)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1mol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微粒。

  (2)符号:mol

  (3)说明:①当描述物质的物质的量(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不能是宏观物质名称

  ②常见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或它们特定的组合

  ③当有些物质的微观粒子只有一种时,可以省略其名称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含义:实验测定12g12C中碳原子的个数

  (2)符号:NA

  (3)单位:个/mol

  (4)说明:①NA的基准是12g碳-12中的原子个数

  ②12C不仅是摩尔的基准对象,而且还是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

  ③NA是一个实验值,现阶段常取6.02×1023作计算

  ④要注意NA与6.02×1023的区别

  4.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

  (2)符号:

  (3)单位:g·mol-1

  (4)说明:①使用范围:A.任何一种微观粒子

  B.无论是否纯净

  C.无论物质的状态

  ②与式量的比较:

  ③与1mol物质的质量的比较:

  5.气体摩尔体积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

  (2)符号:

  (3)单位:L·mol-1

  (4)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①标准状况:0℃、1atm即1.01×105Pa

  ②理想气体:A.不计大小但计质量

  B.不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③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22.4L·mol-1

  (5)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①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大小(物质的本性)

  ②结构微粒之间距离的大小(温度与压强来共同决定)

  ③结构微粒的多少(物质的量的大小)

  6.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解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来表示溶液的浓度

  (2)符号:

  (3)单位:mol·L-1

  (4)说明:①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体积浓度

  ②溶液中的溶质既可以为纯净物又可以为混合物,还可以是指某种离子或分子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设计》 (精简2篇)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设计(精选2篇)《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设计 第1篇  课题名称: § 1~3走进化学实验

《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归纳》 (精简2篇)

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归纳(精选2篇)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归纳 第1篇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

《酸的通性》 (精简2篇)

酸的通性 pH值(精选2篇)酸的通性 pH值 第1篇  一.知识教学点  1.酸的分类、命名。  2.酸的通性。  3.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精简7篇)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精选7篇)《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第1篇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来探讨化学反应

《第一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精拣2篇)

第一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通用2篇)第一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第1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