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世界政治的发展(精简5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3周前

世界政治的发展(精选5篇)

世界政治的发展 第1篇

  世界政治的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国际力量新的分化和组合;“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的趋势;美国的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国际裁军和军控进程;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使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坚定为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2.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增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概括本章内容,形成树状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和本质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培养学生运用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分析20世纪国际格局几次变动的历史条件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具体与一般、个性与共性关系的观点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课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和多极化的趋势。

  二、本课难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

  教学要点

  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历史原因: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有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的路线和政策;有外部原因:即西方长期对苏联实行的“和平演变”战略。而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苏联在长达79年的统治中,未能推动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导致东西方实力对比的失衡,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以两极格局为特征的世界政治格局随之结束,之后的世界政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

  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解体的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和重新分化组合,终于从量变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

  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政治力量出现了新的分化组合,新的变化。

  一、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政治问题,但它继续作为一个统一的拥有足以毁灭美国的军事力量而存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日本则因抢占了高科技制高点,异军突起,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要求进一步成为政治大国;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了当今世界暂时形成的国际格局,即“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其实,多极化的趋势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初见端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后,在世界市场上与美国激烈竞争,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世界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见,经济力量是政治、军事力量的基础。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多极化的“极”与两极格局的“极”在内涵上有何不同?(与两极格局的“极”相比,多极化趋势中的“极”的内涵出现两大变化:①吸引力、影响力、作用力和协调功能取代控制力和支配力成为“极”的主要内涵。两极中的“极”是同控制力和支配力联系在一起的。多极化的“极”则主要表现为吸引力、影响力和作用力。也就是说,堪称一极的主要不是通过政治、军事手段控制和支配其他国家,而是凭借先进的科技,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投资、贷款、技术出口和转让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②两极格局中的“极”的载体是美苏两个国家。而构成多极化中的“极”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某些影响较大的世界性或地区性国际组织。)

  20世纪,国际格局曾有过哪两次变动?(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二次大战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当前世界格局的变动与上世纪两个大的国际格局的变动有何不同?(其一,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其二,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导致各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其三,新的国际格局的建立,要通过各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来实现,这取决于各国、各集团、各组织的综合国力、实力的强弱。)而实力对比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因而,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也必然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所以,“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从长远看,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在“一超多强”→多极化的格局中,中国面临怎样的挑战?(机遇:使中国获得经济建设的有利外部条件;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挑战: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改变科技落后的局面,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否顶住新的强权政治,坚持社会主义。)

  在“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中,世界形势有何新的特点呢?

  二、世界形势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二次大战后的两极世界格局,主要是由美苏两家的军事力量来支撑的。在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峙和为争夺霸权而全力以赴进行的争斗及军备竞赛,使世界处在新的世界大战甚至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霸在第三世界的争夺,也不断地加剧着世界的紧张局势。随着华约组织宣布解散,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紧张对峙的局面消失,美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转向对话和缓和。这使得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明显增长。但与此同时,由于两极格局是建立在东西方军事力量均衡之上的,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势必会导致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但比较起来,新的矛盾和冲突是局部性的,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一)缓和与和平

  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原因何在?(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要点如下:

  (1)苏联解体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全球军事对抗的基础已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下以美苏对抗为背景的世界大战隐患随之消失。

  (2)冷战后,欧美大国在争夺过程中,表现出既竞争对立,又彼此依存的特点。如,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俄罗斯在很大程度上对美国经济存有依赖;美国则千方百计地将俄罗斯的雄厚的科技、特别是军事技术为己所用。

  (3)冷战后,大国的争夺和角逐,以两极格局时期的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和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对抗,转向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与此相应,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上升,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有所下降。

  缓和的表现:

  1、国际裁军的进展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取得积极的进展。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该条约的签署对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核裁军、防止核扩散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把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推向一个高潮。但是,近年来的国际裁军与军控进程却阴云笼罩。美国国会不仅不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还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并大量增加军费。1998年春夏之交,南亚地区出现了新一轮的核军备竞赛。印度在短时期连续进行了两次核装置爆炸,巴基斯坦立即还以颜色;尔后印度又率先炫耀其火箭导弹技术,巴基斯坦不甘示弱。这种种举措,令世人瞩目,令国际社会不安,给南亚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带来了严重后果。令人欣慰的是,不久前,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中报导了一则消息,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坐到了谈判桌上,商谈停止核竞赛,我们翘首期待南亚和平进程的发展。

  2.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部,地处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边缘地带”。作为亚洲大陆与日本列岛之间的“桥梁”,朝鲜半岛具有双向流通的战略地位。这种东北亚核心战略地位,使朝鲜半岛成为大国势力竞相渗透和争夺的场所。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和平统一进程一波三折。

  请同学们回忆,朝鲜的分裂状态是何时出现的?(1945年,美苏军队分别进驻朝鲜南部和北部,其分界线是北纬38度线。1948年,朝鲜南北分别建国,分裂局面形成。)

  为什么朝鲜的统一进程会一波三折?其内因有:①南北双方严重军事对抗的存在;②南北双方在政治上的分歧,如在统一的步骤、方法以及统一后的国家机构设置等具体问题上;③双方经济实力的悬殊;④双方有成效的沟通的不足;等等。从外因角度讲,美、日、中、俄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和力量角逐,影响和制约着朝鲜半岛的稳定、安全与和平统一。

  但是,朝鲜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对本民族浓厚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加上冷战后国际形势缓和趋势的影响,目前在朝鲜半岛出现了走向和解的大好形势。20世纪80年代起,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开始对话,经济往来增多。xx年6月,韩、朝两国领导人在平壤举行首脑会晤,发表共同宣言,承诺为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和开展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而努力。这次首脑会晤进一步推动了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我们坚信,朝鲜的南北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除了上述事例外,同学们是否还能指出当前国际形势走向缓和的事例。(如巴以和平进程等。)

  (二)紧张与动荡

  虽然冷战后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矛盾,局部性的、区域性的、小规模的冲突比起冷战时期甚至有所增加。原因何在?

  1.原因

  (l)一些地区和国家的固有矛盾

  两极对立的旧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随即爆发。如 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如科索沃危机。科索沃是南联盟的自治省,居民中以阿族为主体,他们要求更大的自治权,从而与塞族当局产生冲突。

  (2)美国的霸权主义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量为显示它们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往往打着“建立民主”、“保护人权”、“维护和平”的旗号,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力图影响控制地区局势,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平衡秩序,导致一系列局部战争。例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借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机,企图一举打掉伊拉克的军事强国地位,以利于控制海湾这一世界重要战略区。

  又如,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和塞尔维亚族的民族矛盾和民族自治权问题,都属于南联盟的内政。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却赤裸裸地武装干涉,非要控制这个地区不可。目的何在?第一,南联盟是北约东扩、南扩的最大障碍。近几年来,中东欧国家改变政治制度后,在北约的诱惑下争先恐后欲加入北约,惟有南联盟没有提出这个要求。北约就以科索沃危机为借口,企图消灭南联盟,拔掉这面坚持“独立自主路线”的旗帜。第二,南联盟是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仍具影响的最后一块阵地。北约侵犯南联盟,就是要把俄罗斯挤出欧洲,削弱它的大国地位。第三,北约要把科索沃变成它的新武器、新战术,特别是“新战略概念”的试验场,开创了不需要联合国授权和欧安组织同意而对北约防区外的国家采取军事行动的先例。总之,是美国要充当“世界宪兵”和全球霸主。最不能让人容忍的是,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公然对我国主权进行挑衅。

  请同学们说出当今世界政治形势中比较突出的紧张与动荡的例子。(阿富汗战争)

  本课小结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政治形势的特点是?(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其主流是?(和平与发展是主流。)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本节课我们通过讲述冷战后的世界政治形势的发展,分析了两极格局的解体对世界政治产生的影响。下节课,我们将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世界政治的发展 第2篇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国际力量新的分化和组合;“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的趋势;美国的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国际裁军和军控进程;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使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坚定为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2.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增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概括本章内容,形成树状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和本质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培养学生运用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分析20世纪国际格局几次变动的历史条件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具体与一般、个性与共性关系的观点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课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和多极化的趋势。

  二、本课难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

  教学要点

  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历史原因: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有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的路线和政策;有外部原因:即西方长期对苏联实行的“和平演变”战略。而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苏联在长达79年的统治中,未能推动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导致东西方实力对比的失衡,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以两极格局为特征的世界政治格局随之结束,之后的世界政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

  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解体的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和重新分化组合,终于从量变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

  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政治力量出现了新的分化组合,新的变化。

  一、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政治问题,但它继续作为一个统一的拥有足以毁灭美国的军事力量而存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日本则因抢占了高科技制高点,异军突起,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要求进一步成为政治大国;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了当今世界暂时形成的国际格局,即“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其实,多极化的趋势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初见端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后,在世界市场上与美国激烈竞争,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世界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见,经济力量是政治、军事力量的基础。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多极化的“极”与两极格局的“极”在内涵上有何不同?(与两极格局的“极”相比,多极化趋势中的“极”的内涵出现两大变化:①吸引力、影响力、作用力和协调功能取代控制力和支配力成为“极”的主要内涵。两极中的“极”是同控制力和支配力联系在一起的。多极化的“极”则主要表现为吸引力、影响力和作用力。也就是说,堪称一极的主要不是通过政治、军事手段控制和支配其他国家,而是凭借先进的科技,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投资、贷款、技术出口和转让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②两极格局中的“极”的载体是美苏两个国家。而构成多极化中的“极”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某些影响较大的世界性或地区性国际组织。)

  20世纪,国际格局曾有过哪两次变动?(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二次大战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当前世界格局的变动与上世纪两个大的国际格局的变动有何不同?(其一,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其二,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导致各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其三,新的国际格局的建立,要通过各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来实现,这取决于各国、各集团、各组织的综合国力、实力的强弱。)而实力对比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因而,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也必然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所以,“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从长远看,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在“一超多强”→多极化的格局中,中国面临怎样的挑战?(机遇:使中国获得经济建设的有利外部条件;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挑战: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改变科技落后的局面,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否顶住新的强权政治,坚持社会主义。)

  在“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中,世界形势有何新的特点呢?

  二、世界形势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二次大战后的两极世界格局,主要是由美苏两家的军事力量来支撑的。在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峙和为争夺霸权而全力以赴进行的争斗及军备竞赛,使世界处在新的世界大战甚至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霸在第三世界的争夺,也不断地加剧着世界的紧张局势。随着华约组织宣布解散,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紧张对峙的局面消失,美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转向对话和缓和。这使得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明显增长。但与此同时,由于两极格局是建立在东西方军事力量均衡之上的,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势必会导致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但比较起来,新的矛盾和冲突是局部性的,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一)缓和与和平

  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原因何在?(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要点如下:

  (1)苏联解体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全球军事对抗的基础已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下以美苏对抗为背景的世界大战隐患随之消失。

  (2)冷战后,欧美大国在争夺过程中,表现出既竞争对立,又彼此依存的特点。如,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俄罗斯在很大程度上对美国经济存有依赖;美国则千方百计地将俄罗斯的雄厚的科技、特别是军事技术为己所用。

  (3)冷战后,大国的争夺和角逐,以两极格局时期的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和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对抗,转向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与此相应,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上升,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有所下降。

  缓和的表现:

  1、国际裁军的进展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取得积极的进展。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该条约的签署对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核裁军、防止核扩散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把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推向一个高潮。但是,近年来的国际裁军与军控进程却阴云笼罩。美国国会不仅不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还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并大量增加军费。1998年春夏之交,南亚地区出现了新一轮的核军备竞赛。印度在短时期连续进行了两次核装置爆炸,巴基斯坦立即还以颜色;尔后印度又率先炫耀其火箭导弹技术,巴基斯坦不甘示弱。这种种举措,令世人瞩目,令国际社会不安,给南亚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带来了严重后果。令人欣慰的是,不久前,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中报导了一则消息,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坐到了谈判桌上,商谈停止核竞赛,我们翘首期待南亚和平进程的发展。

  2.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部,地处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边缘地带”。作为亚洲大陆与日本列岛之间的“桥梁”,朝鲜半岛具有双向流通的战略地位。这种东北亚核心战略地位,使朝鲜半岛成为大国势力竞相渗透和争夺的场所。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和平统一进程一波三折。

  请同学们回忆,朝鲜的分裂状态是何时出现的?(1945年,美苏军队分别进驻朝鲜南部和北部,其分界线是北纬38度线。1948年,朝鲜南北分别建国,分裂局面形成。)

  为什么朝鲜的统一进程会一波三折?其内因有:①南北双方严重军事对抗的存在;②南北双方在政治上的分歧,如在统一的步骤、方法以及统一后的国家机构设置等具体问题上;③双方经济实力的悬殊;④双方有成效的沟通的不足;等等。从外因角度讲,美、日、中、俄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和力量角逐,影响和制约着朝鲜半岛的稳定、安全与和平统一。

  但是,朝鲜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对本民族浓厚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加上冷战后国际形势缓和趋势的影响,目前在朝鲜半岛出现了走向和解的大好形势。20世纪80年代起,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开始对话,经济往来增多。2000年6月,韩、朝两国领导人在平壤举行首脑会晤,发表共同宣言,承诺为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和开展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而努力。这次首脑会晤进一步推动了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我们坚信,朝鲜的南北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除了上述事例外,同学们是否还能指出当前国际形势走向缓和的事例。(如巴以和平进程等。)

  (二)紧张与动荡

  虽然冷战后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矛盾,局部性的、区域性的、小规模的冲突比起冷战时期甚至有所增加。原因何在?

  1.原因

  (l)一些地区和国家的固有矛盾

  两极对立的旧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随即爆发。如 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如科索沃危机。科索沃是南联盟的自治省,居民中以阿族为主体,他们要求更大的自治权,从而与塞族当局产生冲突。

  (2)美国的霸权主义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量为显示它们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往往打着“建立民主”、“保护人权”、“维护和平”的旗号,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力图影响控制地区局势,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平衡秩序,导致一系列局部战争。例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借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机,企图一举打掉伊拉克的军事强国地位,以利于控制海湾这一世界重要战略区。

  又如,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和塞尔维亚族的民族矛盾和民族自治权问题,都属于南联盟的内政。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却赤裸裸地武装干涉,非要控制这个地区不可。目的何在?第一,南联盟是北约东扩、南扩的最大障碍。近几年来,中东欧国家改变政治制度后,在北约的诱惑下争先恐后欲加入北约,惟有南联盟没有提出这个要求。北约就以科索沃危机为借口,企图消灭南联盟,拔掉这面坚持“独立自主路线”的旗帜。第二,南联盟是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仍具影响的最后一块阵地。北约侵犯南联盟,就是要把俄罗斯挤出欧洲,削弱它的大国地位。第三,北约要把科索沃变成它的新武器、新战术,特别是“新战略概念”的试验场,开创了不需要联合国授权和欧安组织同意而对北约防区外的国家采取军事行动的先例。总之,是美国要充当“世界宪兵”和全球霸主。最不能让人容忍的是,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公然对我国主权进行挑衅。

  请同学们说出当今世界政治形势中比较突出的紧张与动荡的例子。(阿富汗战争)

  本课小结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政治形势的特点是?(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其主流是?(和平与发展是主流。)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本节课我们通过讲述冷战后的世界政治形势的发展,分析了两极格局的解体对世界政治产生的影响。下节课,我们将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世界政治的发展 第3篇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国际力量新的分化和组合;“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的趋势;美国的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国际裁军和军控进程;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使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坚定为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2.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增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概括本章内容,形成树状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和本质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培养学生运用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分析20世纪国际格局几次变动的历史条件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具体与一般、个性与共性关系的观点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课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和多极化的趋势。

  二、本课难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

  教学要点

  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历史原因: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有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的路线和政策;有外部原因:即西方长期对苏联实行的“和平演变”战略。而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苏联在长达79年的统治中,未能推动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导致东西方实力对比的失衡,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以两极格局为特征的世界政治格局随之结束,之后的世界政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

  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解体的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和重新分化组合,终于从量变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

  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政治力量出现了新的分化组合,新的变化。

  一、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政治问题,但它继续作为一个统一的拥有足以毁灭美国的军事力量而存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日本则因抢占了高科技制高点,异军突起,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要求进一步成为政治大国;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了当今世界暂时形成的国际格局,即“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其实,多极化的趋势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初见端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后,在世界市场上与美国激烈竞争,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世界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见,经济力量是政治、军事力量的基础。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多极化的“极”与两极格局的“极”在内涵上有何不同?(与两极格局的“极”相比,多极化趋势中的“极”的内涵出现两大变化:①吸引力、影响力、作用力和协调功能取代控制力和支配力成为“极”的主要内涵。两极中的“极”是同控制力和支配力联系在一起的。多极化的“极”则主要表现为吸引力、影响力和作用力。也就是说,堪称一极的主要不是通过政治、军事手段控制和支配其他国家,而是凭借先进的科技,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投资、贷款、技术出口和转让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②两极格局中的“极”的载体是美苏两个国家。而构成多极化中的“极”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某些影响较大的世界性或地区性国际组织。)

  20世纪,国际格局曾有过哪两次变动?(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二次大战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当前世界格局的变动与上世纪两个大的国际格局的变动有何不同?(其一,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其二,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导致各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其三,新的国际格局的建立,要通过各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来实现,这取决于各国、各集团、各组织的综合国力、实力的强弱。)而实力对比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因而,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也必然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所以,“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从长远看,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在“一超多强”→多极化的格局中,中国面临怎样的挑战?(机遇:使中国获得经济建设的有利外部条件;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挑战: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改变科技落后的局面,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否顶住新的强权政治,坚持社会主义。)

  在“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中,世界形势有何新的特点呢?

  二、世界形势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二次大战后的两极世界格局,主要是由美苏两家的军事力量来支撑的。在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峙和为争夺霸权而全力以赴进行的争斗及军备竞赛,使世界处在新的世界大战甚至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霸在第三世界的争夺,也不断地加剧着世界的紧张局势。随着华约组织宣布解散,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紧张对峙的局面消失,美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转向对话和缓和。这使得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明显增长。但与此同时,由于两极格局是建立在东西方军事力量均衡之上的,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势必会导致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但比较起来,新的矛盾和冲突是局部性的,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一)缓和与和平

  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原因何在?(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要点如下:

  (1)苏联解体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全球军事对抗的基础已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下以美苏对抗为背景的世界大战隐患随之消失。

  (2)冷战后,欧美大国在争夺过程中,表现出既竞争对立,又彼此依存的特点。如,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俄罗斯在很大程度上对美国经济存有依赖;美国则千方百计地将俄罗斯的雄厚的科技、特别是军事技术为己所用。

  (3)冷战后,大国的争夺和角逐,以两极格局时期的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和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对抗,转向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与此相应,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上升,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有所下降。

  缓和的表现:

  1、国际裁军的进展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取得积极的进展。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该条约的签署对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核裁军、防止核扩散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把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推向一个高潮。但是,近年来的国际裁军与军控进程却阴云笼罩。美国国会不仅不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还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并大量增加军费。1998年春夏之交,南亚地区出现了新一轮的核军备竞赛。印度在短时期连续进行了两次核装置爆炸,巴基斯坦立即还以颜色;尔后印度又率先炫耀其火箭导弹技术,巴基斯坦不甘示弱。这种种举措,令世人瞩目,令国际社会不安,给南亚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带来了严重后果。令人欣慰的是,不久前,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中报导了一则消息,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坐到了谈判桌上,商谈停止核竞赛,我们翘首期待南亚和平进程的发展。

  2.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部,地处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边缘地带”。作为亚洲大陆与日本列岛之间的“桥梁”,朝鲜半岛具有双向流通的战略地位。这种东北亚核心战略地位,使朝鲜半岛成为大国势力竞相渗透和争夺的场所。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和平统一进程一波三折。

  请同学们回忆,朝鲜的分裂状态是何时出现的?(1945年,美苏军队分别进驻朝鲜南部和北部,其分界线是北纬38度线。1948年,朝鲜南北分别建国,分裂局面形成。)

  为什么朝鲜的统一进程会一波三折?其内因有:①南北双方严重军事对抗的存在;②南北双方在政治上的分歧,如在统一的步骤、方法以及统一后的国家机构设置等具体问题上;③双方经济实力的悬殊;④双方有成效的沟通的不足;等等。从外因角度讲,美、日、中、俄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和力量角逐,影响和制约着朝鲜半岛的稳定、安全与和平统一。

  但是,朝鲜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对本民族浓厚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加上冷战后国际形势缓和趋势的影响,目前在朝鲜半岛出现了走向和解的大好形势。20世纪80年代起,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开始对话,经济往来增多。2000年6月,韩、朝两国领导人在平壤举行首脑会晤,发表共同宣言,承诺为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和开展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而努力。这次首脑会晤进一步推动了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我们坚信,朝鲜的南北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除了上述事例外,同学们是否还能指出当前国际形势走向缓和的事例。(如巴以和平进程等。)

  (二)紧张与动荡

  虽然冷战后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矛盾,局部性的、区域性的、小规模的冲突比起冷战时期甚至有所增加。原因何在?

  1.原因

  (l)一些地区和国家的固有矛盾

  两极对立的旧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随即爆发。如 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如科索沃危机。科索沃是南联盟的自治省,居民中以阿族为主体,他们要求更大的自治权,从而与塞族当局产生冲突。

  (2)美国的霸权主义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量为显示它们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往往打着“建立民主”、“保护人权”、“维护和平”的旗号,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力图影响控制地区局势,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平衡秩序,导致一系列局部战争。例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借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机,企图一举打掉伊拉克的军事强国地位,以利于控制海湾这一世界重要战略区。

  又如,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和塞尔维亚族的民族矛盾和民族自治权问题,都属于南联盟的内政。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却赤裸裸地武装干涉,非要控制这个地区不可。目的何在?第一,南联盟是北约东扩、南扩的最大障碍。近几年来,中东欧国家改变政治制度后,在北约的诱惑下争先恐后欲加入北约,惟有南联盟没有提出这个要求。北约就以科索沃危机为借口,企图消灭南联盟,拔掉这面坚持“独立自主路线”的旗帜。第二,南联盟是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仍具影响的最后一块阵地。北约侵犯南联盟,就是要把俄罗斯挤出欧洲,削弱它的大国地位。第三,北约要把科索沃变成它的新武器、新战术,特别是“新战略概念”的试验场,开创了不需要联合国授权和欧安组织同意而对北约防区外的国家采取军事行动的先例。总之,是美国要充当“世界宪兵”和全球霸主。最不能让人容忍的是,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公然对我国主权进行挑衅。

  请同学们说出当今世界政治形势中比较突出的紧张与动荡的例子。(阿富汗战争)

  本课小结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政治形势的特点是?(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其主流是?(和平与发展是主流。)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本节课我们通过讲述冷战后的世界政治形势的发展,分析了两极格局的解体对世界政治产生的影响。下节课,我们将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世界政治的发展 第4篇

  一、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1)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①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②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

  ①俄罗斯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

  ②美国到处施威,企图独霸世界,遭到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③日本提出日美欧三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并积极建立政治大国。

  ④欧洲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在国际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

  ⑤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⑥以上诸因素将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①目前,世界格局中存在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这种局面还将继续下去。

  ②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二、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冷战后,国际形势中存在的问题与冲突:

  a.美国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借助北约进行干涉,严重干扰了和平与发展;

  b.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随即爆发,冲突增加,在一些地区引发厂局部战争,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南斯拉夫解体后出现的地区性战争。

  三、国际裁军的进展和地区缓和

  (1)裁军:

  ①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取得厂进展,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把裁军和军控推向一个高潮。

  ②近年来,裁军与军控进程却呈现停滞甚至倒退趋向,特别是美国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增加军费。并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缓和:20世纪80年代起,朝鲜半岛南北对话、经济往来增多,xx年6月,朝韩首脑会晤,推动厂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

世界政治的发展 第5篇

  《世界政治的发展》活动课教学设计及感悟

  当前我国高中教育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突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改革的重中之重。下面以《世界政治的发展》活动课为例,谈谈对教学改革的点滴尝试。

  一、指导思想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指导下,以竞赛式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和竞争体验,全面完成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求。

  二、教学设计

  1、活动目标

  知识 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格局;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中国的处境。

  思想 ⑴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坚定为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⑵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增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能力 ⑴引导学生认识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和本质的能力。

  ⑵引导学生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培养学生运用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

  2、活动形式

  设立两位主持人(一男一女),将班上的同学分成两组,进行知识竞赛。

  3、活动准备

  学生针对本节知识去查阅相关资料;教师围绕这节课设计相关问题,并制作好课件。

  4、活动过程

  播放一段关于渴望和平的flash动画,调动学生的竞赛积极性。

  主持人:(男女)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男)我是,(女)我是,今天我们来尝试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竞赛式学习。(男)首先让我们来介绍参赛双方,坐在这边的是来至高××班的甲方代表队,(男女)欢迎你们!(女)坐在这边的是来至高××班的乙方代表队,(男女)欢迎你们!下面由我(女)来介绍竞赛规则:我们共设计了22道题目,其中有12道主观题,10道客观题,主观题采取的是甲乙双方轮流回答的方式,思考时间是半分钟,客观题采取的是自由抢答的方式。每答对一题加上一百分,答错一题扣50分。下面竞赛开始。

  男主持人:竞赛之前,我们来重温一下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播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录像)

  女主持人: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实况,请问甲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展示问题)

  甲方代表:一是苏联模式的弊端;二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三是西方大国的“和平演变”战略。

  男主持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世界形势又呈现出什么特征?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内容:第二节 世界政治的发展(展示课题)

  男主持人:还是回到我们刚才所说的问题,请问乙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的重大影响是什么?(展示问题)

  乙方代表:两极格局终结,从近期来看,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从长远来看,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女主持人:……乙方代表刚才谈到了,从近期来看,两极格局结束以后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那么请问甲方:美国为什么不能建立以他为首的单极世界?请先看看有关资料。(播放《世界各国及其人民对伊拉克战争的态度》录像)

  甲方代表:因为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在内是强烈谴责的,而且包括西方大国的大多数国家是强烈反对的。

  男主持人:……刚才我们谈到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请问乙方:推动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展示问题)

  乙方代表:俄罗斯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美国企图独霸世界,遭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反对。日本提出建立日美欧三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并积极建立政治大国地位。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在国际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国际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之,这些因素将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女主持人:……请问甲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取决于什么?(展示问题)

  甲方代表:取决于世界经济结构的多极化。(现在形成了日、美、欧三极竞争局面)

  男主持人:……刚才我们学习了世

  界格局的变化,乙方请听题:在这种世界格局的变化之下,世界形势又呈现出何种特征?(展示问题)

  乙方代表: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女主持人:……甲方请听题,刚才乙方说了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请问:世界形势的总趋势为什么会走向缓和?(展示问题)

  甲方代表:一是苏联解体,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结束;二是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三是世界人民强烈要求和平。

  男主持人:……刚才乙方谈到了世界形势总趋势走向缓和,甲方具体解释了走向缓和的原因,请问乙方:和平与缓和的表现有哪些?

  乙方代表:国际裁军的进展;朝鲜半岛的和平进程等等。

  女主持人:刚才我们说到了世界形势和平与缓和的表现,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动荡和紧张的表现。甲方请听题:世界形势紧张和动荡的表现有哪些?(展示问题)

  甲方代表:1991年的海湾战争;南斯拉夫解体后的地区冲突;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等等。

  男主持人:刚才谈了这么多紧张的例子,请问乙方:为何会出现这种动荡和紧张的局面?

  乙方代表: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两极格局下隐藏的矛盾逐渐的暴露和升级。

  男主持人:……我们知道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开联合国,以“人道主义干涉”为幌子,公然对一个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轰炸,最不能容忍的是5月8日悍然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使馆,公然对我国主权进行挑衅。xx年,美国又用同样的伎俩,对伊拉克动武,请大家先看看相关录像(播放《美英等队伊拉克战争》录像)

  女主持人:刚才我们看了录像,请问甲方:美国到处干涉,究竟是想干什么?(投影问题)先不慌回答,先让我们来看一段动画(播放反映美国野心的flash动画)

  甲方代表:把美国的意志强加给别国人民,推行美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实现其称霸全球的野心。

  男主持人:……刚才我们学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世界形势的基本特征,请问乙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处境如何?请举例说明。先不慌回答,先看看有关录像(播放有关中国人权的录像),

  乙方代表:机遇和挑战并存。从机遇来说,世界的和平趋势有利于中国发展经济;从挑战来说,少数国家以“政治民主化”和“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想迫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

  女主持人:……美国经常用人权来干涉中国内政,那么美国自身的人权状况又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美国人权的录像》)

  主持人(女):好!我们主观题的竞赛就到此。请甲乙双方做好准备,下面开始自由抢答。请听题:(依次投影题目)

  甲乙双方抢答:……

  主持人(女):好!我们的竞赛到此结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甲乙双方的最后得分。甲方最后的得分是,乙方最后的得分是 ,本次竞赛胜出的队伍是我们的代表队,我们的代表队屈居第二,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在以后的竞赛中赶超。

  主持人男:下面再请老师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做一个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尝试了一中新的学习方式──竞赛式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热情都很高,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充分展示了你们应有的风采,两位主持人也表现得很不错。今天的学习内容是世界政治的发展,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的是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及其趋势,同时我们还要理解世界形势的基本特征。了解了这两个方面,我们算是掌握了本节教材的核心。(投影本节知识结构)

  男主持人:谢谢××老师的精彩评述。也谢谢各位同学的积极参与,下面让我们共同为世界和平而祈祷!(播放录像)

  男女主持人(齐朗诵):这一刻,他们远离家乡;这一刻,他们走上街头;这一刻,他们举起刀枪;这一刻,战争开始了。停止吧!放下手中刀枪;停止吧!还它和平景象;停止吧!回到自己家乡;停止吧!回到亲人身旁。停止战争!no war!

  5、课外作业

  历史小论文(关于本节内容自己选题)

  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行文流畅。

  三、课后感悟

  1、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这次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导演,学生是活动的主角。从课外的准备、活动的主持到过程的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在这次活动,充满竞争和合作。学生分成两组,轮流回答和抢答,每个人都有机会,每个人的回答都影响到本组的最后成绩。处处存在的竞争把活动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合作又使得同学之间配合得极为默契。竞争和合作意识是未来社会必备的素质之一。

  3、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活动课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在这次活动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活动前的准备,锻炼了学生阅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活动当中的竞争,锻炼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活动的小论文,锻炼了学生深入分析历史现象或当今现实问题的能力。

  4、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整个活动中,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便于学生自由发挥。教师由授人于“鱼”者,变成了授人于“渔”者;由单纯的知识传授着,变成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指导者;由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师,变成了现代创新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教会学生学习)能手。

  总之,历史活动课的教学实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改变了学生学习的传统方式,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然教学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需要我们全体同仁共同努力,需要我们做进一步探讨。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时代的选择(精简2篇)

时代的选择(精选2篇)时代的选择 第1篇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改变

拜占廷帝国和基督教(精简7篇)

拜占廷帝国和基督教(精选7篇)拜占廷帝国和基督教 第1篇  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拜占廷帝国及其文化,基督教的产生,基督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精简4篇)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精选4篇)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第1篇  点击::2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精拣2篇)

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通用2篇)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 第1篇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 教学设计(精简2篇)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 教学设计(精选2篇)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 教学设计 第1篇   wh wh 1 7 2004-04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