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第4课经济大危机:(精拣3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3周前

第4课经济大危机:(通用3篇)

第4课经济大危机: 第1篇

  【课程导入】

  这是一幅反映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美国失业大军等待领取救济品的历史照片。长长的队伍,毫无生气地在街头蠕动,为了什么?就为了能够获得一块用于果腹的面包。这些纯朴的工人怎么也无法弄明白,昨天还是繁华似锦的世界,今天却一下子就从“柯立芝繁荣”跌入“大萧条”的低谷。也许伫立街头的这些失业工人还在回味着胡佛总统曾在竞选时向他们许下的诺言:“每一个工人下班回家,桌上都有一只热气腾腾的鸡。”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吧。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在经济危机期间,工人们买不起牛奶、面包和燃料,许多家庭靠救济度日;为了御寒,人们甚至把报纸塞在衬衣里取暖。与此同时,资本家却把大量的牛奶倒入河中,任凭成熟的水果烂在枝头,玉米和小麦被当作燃料付之一炬。你能解释这些奇怪的现象吗?

  2.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时说:“我准备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提出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在一个灾难深重的世界中所必须采取的措施。”他所说的“措施”就是后来拯救了美国的“新政”。你知道罗斯福新政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吗?它的实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出现在。

  a. 1919~1929年 b. 1924~1929年

  c. 1924~1933年 d. 1919~1933年

  2.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先。

  a.从日本发生 b.从美国发生

  c.从德国发生 d.从英国发生

  3.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超过。

  a.三千万  b.二千八百万

  c.一千五百万 d.四千万

  4.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新建了许多公共工程,其目的是。

  ①调整资本主义制度②减少失业队伍③刺激生产和消费④加快经济复苏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 20世纪20年代, 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年,资本主义空前严重经济危机从 爆发,迅速波及到整个 世界。

  2.在经济危机中, 身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失业人数超过 万。就业工人的 也大幅度下降。

  三、简答题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有何特点?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资料:】

  “大萧条”时代的美国

  在“大萧条”中,整个美国企业破产109 371家,私营公司纯利润从1929年的84亿美元降到1932年的34亿美元。1931年,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53.8%。重工业生产的缩减尤为严重,作为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标志的钢铁、汽车和建筑等行业的衰退更是明显。

  1933年初,美国前总统柯立芝在死前4天还在哀叹:“举目四望,看不到任何希望。”连一向处世乐观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眼见马里兰银行倒闭时也惊呼道:“不知这座用纸板搭的房子会不会倒塌?”

  由于工、农、商业的萎缩,到1933年3月,美国完全失业工人达到1 700万,半失业者不计其数。农民的现金收入从每年162美元下降到48美元,约有101.93万农民破产,沦为佃农、分成制农民和雇农。许多中产阶级也纷纷破产。

  危机期间,一方面是生产过剩,消费紧缩,导致商品积压;另一方面,普通美国人却缺衣少食,生活日益贫困。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了“银河”。

  由于人们对未来普遍缺乏信心,导致社会道德进一步沦丧,盗窃、斗殴、凶杀案件层出不穷。胡佛总统曾经要求喜剧演员通过给人们以欢笑减轻大家的心理压力,但结果却是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大批取笑他的笑话。如: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种棚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被叫做“胡佛车”;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报纸被叫做“胡佛毯”。纽约大街上流行这样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思维拓展】

  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信奉自由竞争的原则,而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则是政府对国家经济进行全方位的干预。如罗斯福实行的新政措施规定:调整经济结构,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财富的增长;合理分配社会财富,防止两极分化的扩大;政府承担解决社会福利的责任,不允许企业自行其事;等等。对此,一些资本家认为罗斯福在推行社会主义,甚至连美国最高法院也以授权不当等理由,宣布违宪或无效的新政立法包括《全国工业复兴法》、《铁路职工退休法》、《手工业妇女最低工资法》等十几种。

  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罗斯福采取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政措施?

第4课经济大危机: 第2篇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一战”后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及经济危机在美国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

  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

  1.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其稳定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稳定则是绝对的、永恒的。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避免的。

  3.垄断资产阶级销毁产品、毁坏生产设备和耕田等行径,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4.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生产力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重点和难点

  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有较全面而清晰的认识。这次危机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

  重点: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是世界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世界整体性发展进程。

  2.罗斯福新政

  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尽快的复苏,从而度过了这场危机。

  难点:

  1.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初中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

  2.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内容,学生要全面、辨证地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经济高度繁荣。然而,繁荣背后却蕴藏着极大的危机。

  〔讲授新课〕(板书本课标题)

  一、“繁荣”及其崩溃(板书)

  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努力发展经济,很快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美国的发展尤为迅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以增强感性认识)(观看课件幻灯片3,视频: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

  2.后来,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在讲述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要给学生指出,繁荣后面潜伏的危机。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片欢乐声中,资本主义危机突然降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巨大灾难中。

  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板书)

  1.危机爆发(板书)

  关于危机产生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私利,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关于危机爆发的标志,始于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抛售。为什么股票抛售会导致经济危机?向学生简略解释几点:(1)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工厂企业都是私有的,大都是股分公司,和股票有直接关系;(2)股票市价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人们就抛售;(3)1929年10月,纽约股票抛售狂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在这以前,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都已出现停滞状况。

  1929年10月24日上午10点多钟,纽约股票交易所开盘伊始,大批股票涌入市场。盲目抛售,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乱,这一大抛售额达1000多万股,创股票交易所记录,股票价格暴跌。到11月中旬,交易所证券贬值,50%股票市场全部崩溃、信用破产。

  股票崩溃 股民失去一切

  2.危机的特点(板书)

  特点一,范围广。过去危机只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但这次危机则席卷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既波及到资本主义国家,也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另外,这次危机也影响到工、农、商、金融等所有一切经济领域,这也是过去任何一次危机所不及的。

  特点二,时间长。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是几个月,最长的是一、二年。危机后经历短期的萧条,便转入复苏,而这次危机前后持续了5个年头(1929—1933年)。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是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所没有的。

  特点三,破坏性大。课本图表中列举的资本主义工业下降情况和世界贸易缩减的情况,已可看出这次危机的严重性。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

  外贸缩减46.2%40.6%28.4%16.5%8.4%1/3

  工业下降70%69.1%50%48%50%2/3

  失业人数1700万476万近300万85万300万近3000万

  3.危机的影响(板书)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什么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为二点,并做如下讲述:(1)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失业队伍的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工资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加深。(2)垄断资本家毫无怜悯之心,他们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护利润,宁愿大量销毁产品

  垄断资本家毫无怜悯之心,他们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护利润,宁愿大量销毁产品。

  提问: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美国的失业者 垄断资本家销毁咖啡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各国政府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里可以提一下《中国近代史》上日本为转嫁危机而加大侵华力度的有关史实,顺利的过渡到下面的内容)

  三、罗斯福新政(板书)

  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板书)

  形势需要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急需寻找出路

  个人魅力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介绍罗斯福生平时,可指引学生阅读课本“罗斯福总统”画像下的生平简介。还可介绍一下罗斯福任总统后在电台上的“炉边谈论”,以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了解。

  罗斯福与农民在一起 宣布新政的海报

  2、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目的(板书)

  新政的目的:消除经济危机,稳定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新政的主要措施、目的(板书)

  《国家工业复兴法》。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生产的调整,其任务是克服工业生产的盲目竞争所造成的生产过剩现象,减少失业,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观看课件幻灯片17,视频:罗斯福新政)

  4、其它方面

  还有比如整顿金融、调整农业、举办公共工程(在公共工程中,最有意义的是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5、新政的效果

  经济方面:通过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

  政治方面:由于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稳定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思维拓展〕

  新政的成功实施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这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但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一战”后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及经济危机在美国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

  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

  1.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其稳定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稳定则是绝对的、永恒的。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避免的。

  3.垄断资产阶级销毁产品、毁坏生产设备和耕田等行径,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4.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生产力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重点和难点

  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有较全面而清晰的认识。这次危机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

  重点: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是世界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世界整体性发展进程。

  2.罗斯福新政

  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尽快的复苏,从而度过了这场危机。

  难点:

  1.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初中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

  2.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内容,学生要全面、辨证地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经济高度繁荣。然而,繁荣背后却蕴藏着极大的危机。

  〔讲授新课〕(板书本课标题)

  一、“繁荣”及其崩溃(板书)

  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努力发展经济,很快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美国的发展尤为迅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以增强感性认识)(观看课件幻灯片3,视频: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

  2.后来,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在讲述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要给学生指出,繁荣后面潜伏的危机。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片欢乐声中,资本主义危机突然降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巨大灾难中。

  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板书)

  1.危机爆发(板书)

  关于危机产生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私利,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关于危机爆发的标志,始于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抛售。为什么股票抛售会导致经济危机?向学生简略解释几点:(1)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工厂企业都是私有的,大都是股分公司,和股票有直接关系;(2)股票市价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人们就抛售;(3)1929年10月,纽约股票抛售狂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在这以前,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都已出现停滞状况。

  1929年10月24日上午10点多钟,纽约股票交易所开盘伊始,大批股票涌入市场。盲目抛售,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乱,这一大抛售额达1000多万股,创股票交易所记录,股票价格暴跌。到11月中旬,交易所证券贬值,50%股票市场全部崩溃、信用破产。

  股票崩溃 股民失去一切

  2.危机的特点(板书)

  特点一,范围广。过去危机只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但这次危机则席卷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既波及到资本主义国家,也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另外,这次危机也影响到工、农、商、金融等所有一切经济领域,这也是过去任何一次危机所不及的。

  特点二,时间长。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是几个月,最长的是一、二年。危机后经历短期的萧条,便转入复苏,而这次危机前后持续了5个年头(1929—1933年)。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是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所没有的。

  特点三,破坏性大。课本图表中列举的资本主义工业下降情况和世界贸易缩减的情况,已可看出这次危机的严重性。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

  外贸缩减46.2%40.6%28.4%16.5%8.4%1/3

  工业下降70%69.1%50%48%50%2/3

  失业人数1700万476万近300万85万300万近3000万

  3.危机的影响(板书)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什么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为二点,并做如下讲述:(1)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失业队伍的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工资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加深。(2)垄断资本家毫无怜悯之心,他们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护利润,宁愿大量销毁产品

  垄断资本家毫无怜悯之心,他们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护利润,宁愿大量销毁产品。

  提问: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美国的失业者 垄断资本家销毁咖啡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各国政府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里可以提一下《中国近代史》上日本为转嫁危机而加大侵华力度的有关史实,顺利的过渡到下面的内容)

  三、罗斯福新政(板书)

  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板书)

  形势需要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急需寻找出路

  个人魅力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介绍罗斯福生平时,可指引学生阅读课本“罗斯福总统”画像下的生平简介。还可介绍一下罗斯福任总统后在电台上的“炉边谈论”,以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了解。

  罗斯福与农民在一起 宣布新政的海报

  2、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目的(板书)

  新政的目的:消除经济危机,稳定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新政的主要措施、目的(板书)

  《国家工业复兴法》。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生产的调整,其任务是克服工业生产的盲目竞争所造成的生产过剩现象,减少失业,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观看课件幻灯片17,视频:罗斯福新政)

  4、其它方面

  还有比如整顿金融、调整农业、举办公共工程(在公共工程中,最有意义的是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5、新政的效果

  经济方面:通过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

  政治方面:由于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稳定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思维拓展〕

  新政的成功实施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这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但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第4课经济大危机: 第3篇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一战”后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及经济危机在美国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

  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

  1.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其稳定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稳定则是绝对的、永恒的。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避免的。

  3.垄断资产阶级销毁产品、毁坏生产设备和耕田等行径,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4.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生产力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重点和难点

  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有较全面而清晰的认识。这次危机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

  重点: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是世界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世界整体性发展进程。

  2、罗斯福新政

  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尽快的复苏,从而度过了这场危机。

  难点:

  1、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初中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

  2、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内容,学生要全面、辨证地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经济高度繁荣。然而,繁荣背后却蕴藏着极大的危机。

  〔讲授新课〕(板书本课标题)

  一、“繁荣”及其崩溃(板书)

  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努力发展经济,很快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美国的发展尤为迅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以增强感性认识)(投影)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

  2、后来,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在讲述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要给学生指出,繁荣后面潜伏的危机。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片欢乐声中,资本主义危机突然降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巨大灾难中。

  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板书)

  1.危机爆发(板书)

  关于危机产生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私利,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关于危机爆发的标志,始于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抛售。为什么股票抛售会导致经济危机?向学生简略解释几点:(1)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工厂企业都是私有的,大都是股分公司,和股票有直接关系;(2)股票市价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人们就抛售;(3)1929年10月,纽约股票抛售狂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在这以前,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都已出现停滞状况。

  1929年10月24日上午10点多钟,纽约股票交易所开盘伊始,大批股票涌入市场。盲目抛售,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乱,这一大抛售额达1000多万股,创股票交易所记录,股票价格暴跌。到11月中旬,交易所证券贬值50%股票市场全部崩溃、信用破产。(投影“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前拥挤的人群”图,以增强感性认识)

  2.危机的特点(板书)

  特点一,范围广。过去危机只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但这次危机则席卷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既波及到资本主义国家,也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另外,这次危机也影响到工、农、商、金融等所有一切经济领域,这也是过去任何一次危机所不及的。

  特点二,时间长。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是几个月,最长的是一、二年。危机后经历短期的萧条,便转入复苏,而这次危机前后持续了5个年头(1929—1933年)。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是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所没有的。

  特点三,破坏性大。课本图表中列举的资本主义工业下降情况和世界贸易缩减的情况,已可看出这次危机的严重性。

  3.危机的影响(板书)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什么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为二点,并做如下讲述:(1)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失业队伍的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工资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加深。(2)销毁商品、生产破坏。提问: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各国政府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里可以提一下《中国近代史》上日本为转嫁危机而加大侵华力度的有关史实,顺利的过渡到下面的内容)

  三、罗斯福新政(板书)

  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板书)

  形势需要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急需寻找出路

  个人魅力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介绍罗斯福生平时,可指引学生阅读课本“罗斯福总统”画像下的生平简介。还可介绍一下罗斯福任总统后在电台上的“炉边谈论”,以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了解。

  2、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目的(板书)

  新政的目的:消除经济危机,稳定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新政的主要措施、目的(板书)

  《国家工业复兴法》。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生产的调整,其任务是克服工业生产的盲目竞争所造成的生产过剩现象,减少失业,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4、其它方面

  还有比如整顿金融、调整农业、举办公共工程(在公共工程中,最有意义的是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投影“田纳西水力工程中的水坝”图)。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5、新政的效果

  经济方面:通过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

  政治方面:由于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稳定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思维拓展〕

  新政的成功实施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这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但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自我检测〕

  (见课件)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拜占廷帝国和基督教(精简7篇)

拜占廷帝国和基督教(精选7篇)拜占廷帝国和基督教 第1篇  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拜占廷帝国及其文化,基督教的产生,基督

期末测试题(精简11篇)

期末测试题(精选11篇)期末测试题 第1篇  一、选择题  1.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为战胜国内外敌人的颠覆,集中有限

工业革命(精拣17篇)

工业革命(通用17篇)工业革命 第1篇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目标:  什么是?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从棉纺织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精拣4篇)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通用4篇)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1篇  第六课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

世界历史第一册第23课《美国内战》-(精拣2篇)

世界历史第一册第23课《美国内战》-(通用2篇)世界历史第一册第23课《美国内战》- 第1篇  章节(课题)  美国内战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