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精简17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3周前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1篇

  之一

  佚名

  教学内容:

  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 千锤万凿 焚烧 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墨梅》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C.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D.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3、朗读全诗。

  4、总结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五、作业:

  1、背诵《墨梅》。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内容:

  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后两首古诗。

  教学目标: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指名背诵《墨梅》。

  2、汇报自学预习的情况。

  (1)强化学习古诗的方法。

  (2)询问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习《竹石》

  1、了解诗人,理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省)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是"扬州八怪"之一。

  (2)理解诗题。(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的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首诗是题写在他画的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抓字眼,明诗意。

  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定:这里形容竹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上,如同咬住一般。

  破岩:山岩的裂缝处。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破碎的山岩之中。

  这两句诗中用了一个"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立根原在破岩中"表明了劲竹对生活条件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极强。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劲:坚韧不拔。

  任尔:随你。人,任平。尔,你。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遭受无数的磨难仍然坚挺,不管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

  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恶劣环境对劲松的磨练以及它不屈不挠的精神。"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无数的磨难,恶劣的环境。面临着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3、想意境,悟诗情。

  (1)在你的生活中,你最喜欢哪种植物?你喜欢竹子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诗人喜欢竹子吗?为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作者非常喜欢竹子。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劲竹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寓意十分深刻。这首诗借物喻人。通过咏诵立根破岩之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3)以诗人的身份,怀着对劲竹的敬佩之情朗诵全诗。

  三、学习《石灰吟》。

  1、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

  《石灰吟》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做。

  2、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

  (2)抓字眼,明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3)想意境,悟诗情。

  A.诗人写的是石灰,石灰有什么特点呢?(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B.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C.诗人用什么方法写出这种深情厚谊呢?(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D.朗读全诗。

  四、总结复习。

  1、分组朗读三首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用什么样的感情读?(语调停顿、语速都应该以据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而定。)

  (2)练习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配乐读、评读。)

  2、结合本课的学习,谈谈这两首古诗的写作特色。(这两首诗的特点是语言质朴,明白如话,没有华丽的词藻和雕琢的痕迹,但表现力极强,表达了诗人发自肺腑的思想感情,诗意极浓。这样的诗是达到了很高境界的诗。)

  五、作业。

  1、朗读背诵古诗。

  2、运用归纳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选择一首古诗,试着自学。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2篇

  设计意图

  以背诵诗歌和品味字句为核心,利用多种媒体,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古诗阅读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古诗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达到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

  教学步骤

  一、交待教学目的,看阅读提示及每首诗歌的往解①,回答每篇作品的体裁、出处、作者及其所处朝代;补充解释“散曲”这种文学样式,挂出分组枪答赛计分牌,宣布抢答赛开始。

  二、新授和抢答

  (一)放录音──《杜少府之任蜀州》

  1.谁能解释“之”字?(计分)

  2.(读诗)谁能最先背诵该诗?(计分)

  3.谁能说出该诗的大体意思?(计分)

  4.谁能解释“望”的含义?(计分)

  5.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联诗的含义。(计分)

  6.板书小结:审理诗,背诵后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二)放录音──《望天门山》

  1.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2.推能最先画出这首嵌画诗的简笔画?(计分)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计分)

  4.放幻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5.谁能最先背诵该诗?(计分)

  6。“望”的观察点在哪儿?(计分)

  7.“断”、“开”、“出”各有何含义?(计分)

  8.板书小结:嵌画诗,画简笔画理解。

  (三)放录音──《天净沙·秋思》

  1·放幻灯片。

  2.学生边小声朗读,边看幻灯片,沉入意境,设身处地体会该散曲所抒发的情感。看谁理解得又快又好。(计分)

  3.谁能是先背诵这首歌曲?(计分)

  4.(录音、幻灯兼放)与上两首相比较,该散曲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计分)

  5.板书小结:情景诗,设身处地体验。

  三、幻灯片总结古诗学法

  事理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嵌画诗:画简笔画理解

  情景诗:设身处地体验

  四、总结和宣布抢答赛结果,表彰先进,勉励后进

  五、投影片安排作业

  1.运用已掌握的古诗学法,自学《水调歌头》和《山坡羊》。

  2.将《天净沙·秋思》改写为散文。

  点评:这是一堂设计“精巧”的古诗电教课。

  说它“精",是因其紧扣了教学目的,融电教、竞赛、学法传授为一体,而且篇幅精悍,从头到尾浑然一体。

  至于“巧”,则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电教媒体运用巧──用录育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用幻灯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姑且不论,单是综合运用录音与幻灯去诱导学生突破理解《天净沙》的不足之处这一难点,就巧得恰到好处。第二,分组抢答用得巧──引入竞争机制确是一种创新。它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真正大幅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精力集中,毅力大增,学得活泼,学得愉快,给这堂电教课增添了异彩。第三,传授学法巧──这堂课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步步深入地诱导学生归纳出去诗的三种学法,并布置了相应的作业,为学生运用和掌握学法提供了方便,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其素质,无疑是大有稗益的。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3篇

  之一

  作者:周小明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会(送孟浩然之广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三个生字。

  2.能借助注释说出(送孟浩然之广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意思。并熟读这两首诗。

  3.感受两首诗中诗人表达的情感。

  重点:借助注释尝试说明诗句大意,教师针对学生试讲中的问题,适当作些指点。

  难点:古诗中古今义不同的字、词的理解。

  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1.揭题。

  2.出示第一首古诗的题目,齐读题目,根据注释说说题目的意思。(强调孟(meng)的读音,“之”的意思。)

  3.教师范读全诗,强调个别宇的读音。

  4.自学课文,要求:

  (1)自学生字。

  (2)读通诗句。

  (3)对照注释逐句理解诗意,并在认为须重点解释的宇旁注上符号。教师巡视,重点词作适当的点拨。

  5.交流汇报学习结果。指名逐句串讲诗意。集体评议,教师点拨,补充或矫正。(重点理解:故人一老朋友;尽一消失;唯见一只见;天际一天边。)

  6.小结:

  (1)这首诗许人紧扣哪个字展开?

  (2)前两句叙述“送”的什么?后两句借什么抒发“送”时的什么感情?

  7.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背诵全诗。

  8.小结前一首诗的学习方法:理解题意一朗读一借助注释

  理解井说说诗句的大意一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一背诵。用以上学法自主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学生汇报自学结果。教师有针对性地指点。(山东一华山以东,作者的家乡蒲州,独——孤身一人,异乡——他乡,倍——加倍,遥一远。)

  10.学生质疑,教师答疑。

  11.完成作业本上第1题中的前3小题。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学懂<示儿)的诗意。

  2.感受<示儿)诗中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3.默写三首古诗。

  教学重点

  1、感受<示儿)诗中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默写三首古诗。

  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新课。我们曾学过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知道了诗人是因为什么事而难以入眠。

  2、揭题释题:①读题后指出,这是陆游85岁时所作的绝笔诗。也就是诗人用诗写下的遗嘱。②”示”是告知的意思。

  3.引导自学。

  (1)低声自由吟诵。

  (2)以小组为单位议论诗中不懂之处。

  (3)教师点拨。

  元:通“原”,本来;但:只;定:平定、收复。

  无:匆,不要;乃:你的;翁:父亲。

  (4)学生试解释诗句的意思,再说诗的大意。

  (5)思考:读了《示儿》,想想诗人晚年关心的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统一祖国是诗人毕生的)心事,直到临终不忘。由此表现出他的强烈爱国热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5.背诵并默写三首诗。(完成作业奉上第3题。)

  6.作业:完成作业本上第1题中(4)小题、第2题,有兴趣的学生可做第4题。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4篇

  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学会“庐”、“川”2个生字,会解释“生”、“疑”这2个词;能说出“日照香炉生紫烟”和“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的意思。

  (三)会背诵、默写古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出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导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尤其是在唐代,古代文化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写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

  2.试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试读古诗,用笔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庐(l*),庐字是半包围结构,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即:在门户的户的上面加上广,生字所带的新词是庐山,庐山,在江西省北部,是游览胜地,著名风景区。

  川(chu1n),川是翘舌音,用三拼连读的方法读准字音(ch—u—1n→chu1n)声调标在a上;用数笔画或书空的方法记字形,字义是水道、河流的意思。组词:山川、四川、川剧、一马平川、川流不息。

  学习生字要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大部分会用。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以字形教学为主,加强对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达到正确书写,合理运用的要求。学生也经常在形近字、同音字上出错,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设计一些习题,强化训练、形成能力。例,组词:

  疑( ) 庐( ) 卢( )

  凝( ) 炉( ) 沪( )

  3.解释诗题,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教师板书诗题:望庐山瀑布

  解释诗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①什么是瀑布?(瀑布,指从陡峭的山崖上河身突然降落的水流,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

  ②望是什么意思?(望,远远的看。)

  ③诗题是什么意思?(站在远处看庐山瀑布。)

  ④教师明确:《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就是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二)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朗读除指导读准字音外,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正确断句,不拿腔作调。教师应在停顿和语句轻重音两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再要求背诵。

  诗歌的朗读要注意诗的特点。一是要通过恰当的停顿,读出鲜明的节奏。朗读诗句,不能没有停顿地连着读,更不能在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把诗句读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比较恰当的停顿应该是: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是要注意把韵脚读得响亮、清晰些,读出韵味。这首诗押的是an韵。朗读时,一定要把“烟、川、天”这些韵脚读出来。

  前两句诗读的速度要稍微慢一些。后两句诗读的时候节奏要轻快一些,语调高一些。

  教师要通过范读的方式加强指导,使学生初步懂得朗读诗歌的要领,并用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朗诵。

  1.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

  2.逐句理解各诗句的意思。

  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先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再借助字典或查找一些资料弄懂这些字词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说说整首诗的意思。此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训练学生把句子说通顺、说完整、说优美。诗句的意思写在投影片或小黑板上,让学生读,并记录下来。

  (1)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什么意思?(“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犹如香炉,因此而得名。)

  “生”是什么意思?(“生”的原意是生成的意思,在这里是“升腾”的意思。)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先说,教师再归纳总结:在阳光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不停地升腾。)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是什么意思?(远)

  “瀑布”是什么意思?(瀑布,指从陡峭的山崖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水流,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

  “川”是什么意思?(川,水道、河流的意思,指瀑布下泻之后像一条河。)

  “挂前川”是什么意思?(挂前川,瀑布挂在山的前面。“挂”字化动为静,形象地表现出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

  (3)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是什么意思?(飞泻的水流。)

  “直下”是什么意思?(“直下”是直泻而下的意思。直下,既写出了山的高峻(j)n)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

  “三千尺”是什么意思?(“三千尺”是虚指,意在形容瀑布的高和长。)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很长的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快地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是什么意思?(疑,可能是,怀疑。)

  “银河”是什么意思?(天河,晴朗的夜空里呈现出的由许多恒星组成的白色光带,看上去像银白色的大河。)

  “落”的意思是什么?(落,这里指“从……落下”;“落”字写出了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

  “九天”是什么意思?(古代传说天有九重,这里指天的最高处。)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使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的最高处倾泻下来了。)

  3.读各诗句的意思,看插图,思考:

  (1)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庐山瀑布。这首诗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景色,使人感受到祖国山河壮丽可爱。)

  (2)诗中哪些语句具体写了瀑布,是抓住什么来写的?(“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抓住了瀑布高大的样子和奔腾倾泻而下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来写的。)

  (3)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庐山瀑布的?(诗人是站在离瀑布很远的山下往山上看瀑布的。)

  (三)细读全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1.齐读古诗,串讲诗的内容。

  2.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遥看瀑布挂前川”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在山川之间,谁能将这样巨大的瀑布挂起来呢?只有大自然。在这句诗里包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颂。

  细细品味这首诗,可以使我们领会到大诗人李白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列举一些我国著名的名山大川和旅游胜地、著名风景区。请同学讲一讲你曾经到过哪里?那里的景色如何?有什么特产?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等等,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可爱。

  (四)学生质疑,练习朗读、背诵。

  (五)作业。

  1.解释带点的词,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1)日照香炉生紫烟(2)疑是银河落九天

  2.写生字、新词。

  3.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学会诗中的3个生字“鹭、含、吴”;会解释“鸣”、“含”两个词的意思,并说出所含这两个词的诗句的意思。会背诵默写这首古诗。

  (三)会用自己的话说出《绝句》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色。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一)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写作背景。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另一位伟大诗人杜甫所写的《绝句》一诗。公元762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樟州,翌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还镇成都。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此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因兴到笔随,未事先拟题,于是以“绝句”为标题。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

  (二)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停顿,要读出诗的韵味来;注意轻重音,要读出感情。教师范读。

  (三)学生练习朗读、背诵。

  (四)学习生字新词。

  鹭(l)),形声字,上声下形,上边是道路的“路”表声;下边是鸟字表意类。(可以不给学生讲,老师要知道。)鹭是上下结构的字,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来记字形。白鹭,一种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也叫鹭鸶。

  含(h2n),上下结构,用拆合法记字形。上边是今天的“今”,(注意不要多加一点写成命令的“令”字,)下边是个“口”。“含”的字义是藏在里面。组词:包含、含义、含苞待放。

  吴(w*),上下结构,上边一个“口”,下边一个“天”。用拆合法记字形。东吴,三国时期孙权在长江下游一带建立的政权叫“东吴”,这里借指江苏、浙江一带地方。

  (五)初步理解这首古诗写了什么?(初春时节,成都草堂周围壮阔优美的景色。)

  (六)利用学习《望庐山瀑布》的方法来学习《绝句》这首诗。

  1.复习:我们是怎样学习《望庐山瀑布》的?

  读诗句→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或查找一些材料,把这些难于理解的字词弄懂→串联、整理说出诗句的意思→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2.逐句理解诗句内容。

  (1)两个黄鹂鸣翠柳,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黄色,自眼部到头后部有黑纹,嘴淡红色,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鸣”就是叫。“翠”是新绿,“翠柳”是指初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

  (2)一行白鹭上青天。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句意: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3)窗含西岭千秋雪,

  “含”,包含。“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到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

  (4)门泊东吴万里船。

  “泊”,停泊。“万里”,指遥远,不是实指。

  句意:门外停泊着要到遥远的东吴去的船只。

  3.串联诗句内容,说出译文。

  两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从窗口可以看到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要到遥远的东吴去的船只。

  (七)教师分析讲解。

  1.讲解前两句。

  在第一、二句诗里,诗人写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四种景物。描绘出了鹂鸣翠柳,鹭上青天的情景。黄绿相衬,白青对照,有声有色,表达了诗人的欢快心情。第一句写的是平视而见的近景,第二句写的是仰望而见的远景。诗人的观察视角发生了变化。

  2.讲解后两句。

  在第三、四句诗中,诗人写了千年积雪、扬帆待发的船只,为整首诗平添了一种气魄。一个“含”字,不仅把很远的景物移到近前来了,而且把西岭积雪和草堂建筑合成了一个整体,使浣花溪的景色在广阔的背景中显得更加明媚秀丽。

  3.讲解:诗人用工整的对偶句,一句一景,描绘出一幅风景优美的图画。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多么开阔!

  (八)默读全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通过对成都草堂附近明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九)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描写的景色。

  1.明确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积雪、船只。)

  2.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近景、远景合在一起,在眼前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参看书上的插图。

  3.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十)学生质疑:学完了这首古诗,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提出来师生共同研究解答。

  (十一)练习背诵、默写古诗。

  (十二)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白l)( ) 包h2n( ) 东w*( )

  2.解释带点的词,并说说诗句意思。

  (1)两个黄鹂鸣翠柳

  (2)窗含西岭千秋雪,

  (3)背诵、默写课文。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5篇

  之二

  佚名

  第一学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理解第1首诗的意思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通过查找的相关资料,介绍张继、高适和白居易的生平及作品。

  2、指名读三首古诗,读准生字的字音:吟、残、瑟(说说易写错的字和字在诗中的意思)借助注释和字典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试着初步讲讲每首诗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梳理。有的可以师生及时解决,有的则在进一步学习中解决。

  二、学习《枫桥夜泊》

  1、学生自读《枫桥夜泊》这首诗,想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自学情况,相互补充,互相纠错。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教师点拨时设问: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小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4、边看书中的插图,边读诗句,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5、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出现画面),然后指名读,再评读。(朗读指导,见教材建议)

  6、背诵这首诗。

  三、体会学法

  说说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古诗的?学生边说,教师边归纳边写板书: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

  附: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学习方法: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

  第二学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学习了唐代的三首古诗,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或背一背呀?

  2、谁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枫桥夜泊》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

  二、这节课我们就按照这种方法,自己学习《别董大》和《暮江吟》这两首诗。

  1、给一定时间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在组内讨论。

  3、全班交流

  (1)《别董大》是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原题有两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二首。作者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董庭兰。一二两句写景。千里黄云蔽空,日落时天色昏黄,这暗示了董大的失意境遇。北风吹刮着大雁,大雪纷飞,写雪中的景致,同时也是隐喻董大即将分手远行。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在此情此景中送别友人,作者难免有凄凉悲苦之感。三四句是作者的劝勉,作者劝故人不要忧愁前面没有知己,天下哪个人不赏识你呢?要相信天下有知己,前路有光明的远景。作者没有承接前两句抒发悲苦的情调,而是表现昂扬的精神,豪壮的气概。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真挚而深厚的思想感情。写景是为了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提问:诗中描写的景物与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关系?

  (2)《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大约是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写的。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轻松愉快的心情。前两句写夕阳照耀下的江水。夕阳从地平线上平铺水中,江面上形成了一半碧绿一半红的景观。“铺”字用得非常恰当。“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由此诗人在第三句对这种景象进行了赞美: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啊!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然后指名读,评读,教师指导读。

  5、背诵这三首古诗。

  三、总结

  这三首诗通过写景抒发了个人感情。每首诗不仅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画面,而且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对诗句的阅读、感悟,想象诗中的景物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下,我们可以选其中一首古诗默写下来,并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幅画。

  附:板书设计:

  学习方法: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

  《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四、课外延伸

  在班级举行“古诗朗诵会”活动。教师可从朗读技巧上做些指导。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6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鹿柴》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鹿柴》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投影,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解词连句知大意。

  3.展开想象悟诗情。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鹿柴》这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鹿柴》。

  1.知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王维所写。

  请学生补充介绍有关王维的资料。

  2)解诗题。

  “柴”,通“寨”,指导有篱落的乡村别墅。

  2.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指名读全诗,纠正以下字的读音。

  “鹿柴”的“柴:读作“zhài”,不要读作“chái”。

  “返景”的“景”读作“jǐng”,不要读作“yǐng”。

  “青苔”的“苔”读作“tái”,不要读作“tāi”。

  3)自学诗中的生字。

  “景”,不要多加“彡”。

  “复”中间是“日”不是“目”。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的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青苔: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

  2)自己试着把句子的意思说一说。

  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

  三、四句句意: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

  4.展开想象,悟诗情。

  1)自由练读、背古诗,体会诗的意境。

  2)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感受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这首诗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空山深林中的幽静景色。前两句以人的话语声来反衬空山的幽静,着重从听觉方面描写环境的寂静。后两句以明亮的夕阳返光,反衬出山林深处的幽暗,是从视觉上来描写环境的幽美。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构成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照的画面。诗中写返照的阳光、幽暗的树林、深绿的青苔,色彩丰富、绚丽。空山中有“人语”,深林中有阳光,使描写的环境有了生字。这样描写有声有色,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3)给点时间让学生讨论:

  ①在这首描绘的景象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②学生这首诗你还有哪些疑问?

  (为什么前两句明明写“人语响”,我们却说它写空山的寂静?后两句写“返景”“复照”,我们却说它写深林的幽暗?)

  4)教师小结:

  《鹿柴》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

  5.练习朗读,试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读时注意自然停顿,读出韵味。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2)自己试背。

  3)同桌互背。

  4)集体背。

  四、作业:

  背、默古诗;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有关作者资料。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集体背诵《鹿柴》;请几名同学背。

  2.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

  学生补充介绍有关作者资料。

  2.解诗题。

  渔者——打鱼的人。

  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打鱼的人。

  三、读诗解意。

  1.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

  “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2.自学诗中的生字。

  (1)区分“渔”“鱼”。

  (2)“君”字第二笔右边要出头。

  3.齐读《江上渔者》这首诗。

  4.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下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

  (2)自己试着把词意连起来说说句意。

  一、二句: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欢鲈鱼的味道鲜美。

  三、四句: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

  (3)把四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四、展开想象,悟诗情。

  1.请一名学生朗读全诗,学生边听边想象,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2.课堂讨论:

  (1)诗人在这首诗中讲了几种人?他们有什么不同?

  (2)从哪儿看出打鱼人的艰辛?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到诗中讲了两种人:吃鱼人和打鱼人。吃鱼人只爱鲈鱼的味道鲜美;打鱼人捕鱼十分艰险。

  打鱼人为了捕鱼,每天要驾驶着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自身无安全保障。他们的劳动成果是来之不易的。

  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反映吃鱼人不知打鱼人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练习朗读。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4.汇报、评读。

  5.自己试着背诵,同桌互背。

  6.作业:

  背默古诗《江上渔者》;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找有关诗人资料。

  板书设计

  江上渔者

  北宋:范仲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集体背诵《鹿柴》《江上渔者》。

  2.请几名同学背。

  3.回顾古诗的学习方法。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

  学生补充有关诗人的资料。

  2.解诗题。

  出门遇上大雪,借宿在芙蓉山一农夫家里。

  三、读诗解意。

  1.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宿”读作“sù”,不要读作“shù”。

  2.自学诗中的生字。

  (1)区分“暮”“幕”“墓”。

  (2)“贫”上下结构,上边是个“分”,不要写成。

  “蓉”上中下结构,中间是个。

  “吠”“大”字上面不要丢点。

  3.齐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

  4.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下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日暮:天色将晚。

  柴门:树枝做的门。

  苍山远:苍苍茫茫的远山,一直连向天边。

  贫:穷。

  (2)自己试着把词意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

  1、2句:天色已晚,远望苍山,路途遥远,得找个投宿的地方。我投宿的是一个贫穷的山村人家。

  3、4句:忽然,从柴门边传来了狗叫声,知道是主人冒着风雪回来了。

  (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四、展开想象,悟诗情。

  1.请一名同学有语气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意境。

  2.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景色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写了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它通过旅客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概括了山中人家的生活环境,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

  4.可根据诗的内容,试着画一幅“风雪夜归人”图,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5.练习背诵古诗。

  (1)自己试着背。

  (2)同桌互相背。

  (3)集体背。

  6.作业:

  背、默古诗,试着给爸爸、妈妈讲讲古诗的意思。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7篇

  之二

  佚名

  教学目标:

  一、读懂三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歌咏的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

  二、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教学重点: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墨梅》。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板书题目。

  这首诗是王冕写的。诗中描写了洗砚池的墨梅,表达了对乐于奉献的精神的赞美。题目的意思是:有着像墨一样黑的枝干的梅花树。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交待了什么?

  ②读“朵朵花开淡墨痕”,体会“痕”在这里的意思。

  ③诗人在诗中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哪些句子?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第二课时

  一、背诵《墨梅》。

  二、讲读第二首古诗《竹石》。

  1.初读指导。

  (1)解题。板书题目。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意思。(在重阳节怀念家乡的兄弟。)

  (2)引导学生自学。

  (仿照学习第一首的方法:初读,了解字、词意思和全诗大意;细读,逐句连起来讲解;精读,想象情景,体会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

  (3)思考、讨论、交流。

  ①指名朗读全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②逐句试讲。(注意书上注解。)

  ③讲述全诗意思。抓住以下关键字:咬、立根、千磨万击、任。

  2.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

  3.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讲述诗的意思。

  2.试着背诵。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前边我们学习了王冕的《墨梅》和郑燮的《竹石》两首古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宋代著名诗人于谦的《石灰吟》。

  二、讲读第三首古诗《石灰吟》。

  1.初读指导,理解字、词意思和全诗大意。

  (1)解题。板书题目。

  吟:歌唱。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

  (3)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注意书上的注解。)

  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读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说一说“若等闲”在这里的作用?

  ②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方法,说一说在这里的作用?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这种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

  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先理解加粗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欣赏三首古诗,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3.背诵三首古诗。

  4.默写。

  (四)总结:

  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的三首古诗。这三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同学们,我们要在读懂诗句、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诗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诗人朴实无华的文风。

  板书设计:

  墨梅(清气) 竹石(坚劲) 石灰(清白) ―――――借物抒情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8篇

  之一

  佚名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一)学习《枫桥夜泊》。

  1、借助拼音自读。

  2、同座互读。

  3、指名试读,正音。

  4、在朗读的基础上,结合插图整体感受诗中的画面和意境。(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5、借助注释,弄懂诗句的意思。(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花。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渔火”,即“渔船上的灯”,江边的枫树,江面的“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构成一幅幽美的江中夜景,带着旅愁的诗人一夜未眠。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

  6、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7、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8、朗读时,可按下列节拍进行: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前两句朗读时要略带感伤语调,语速要慢。“姑苏城外寒山寺”要稍快,要有惊奇之感。最后一句读得凄凉而悠长。朗读时要想象诗中景象,体会诗中意境。

  9、背一背(或搜集)夜晚思念(或感伤)的古诗。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闻:听。闻啼鸟:听见鸟叫。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疑:怀疑,以为。举头:抬头。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泊:停船靠岸。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数重:几层。绿:吹绿了。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二)学习《别董大》

  1、简介。《别董大》是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原题有两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二首。作者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董庭兰。董庭兰是玄宗时代的著名琴手,曾经得到宰相房的赏识和宠信。据说董庭兰善古琴,当时盛行胡乐,董氏受到冷落,高适送别他,可能也正是诗人失意的时候。

  2、按上面方法自学。

  (诗中一二两句写景。千里黄云蔽空,日落时天色昏黄,这暗示了董大的失意境遇。北风吹刮着大雁,大雪纷飞,写雪中的景致,同时也是隐喻董大即将分手远行。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在此情此景中送别友人,作者难免有凄凉悲苦之感。三四句是作者的劝勉,作者劝故人不要忧愁前面没有知己,天下哪个人不赏识你呢?要相信天下有知己,前路有光明的远景。作者没有承接前两句抒发悲苦的情调,而是表现昂扬的精神,豪壮的气概。这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有相似之处,后两句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更具一种豪杰气概。)

  3、朗读时,可按下面节拍进行: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景物描写朗读时语速较慢,要有凄凉之情,空旷之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要读出慷慨大度的气势。

  4、背一背(或搜集)类似表达友情(或送行)的古诗。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容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使:出使。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湿。客舍:旅店。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广陵:即扬州。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烟花:指艳丽的春景。尽:消失。唯见:只见。天际:天边。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离离:繁盛的样子。原:原野。荣:繁盛。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远芳:牵连一片的草。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王孙:贵族。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草盛的样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逢:遇。倍:格外。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茱萸(zhū yú ):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第二学时

  1、简介:《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大约是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写的。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2、运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照耀下的江水。夕阳从地平线上平铺水中,江面上形成了一半碧绿一半红的景观。“铺”字用得非常恰当。“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由此诗人在第三句对这种景象进行了赞美: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啊!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3、读这首诗时,应想象诗中所描写的优美景色,四句出现两幅画面,在想象画面的基础上记住诗句。(画图)

  4、朗读这首诗时,可按下面节拍朗读: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要读得平缓、轻柔;“瑟瑟”和“红”要拉长语调,显示颜色的奇特;“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5、背一背(搜集)描写傍晚或夜景的古诗。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鹿柴:地名。柴,一作“寨”。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为区落,叫柴;别墅有篱落的,也叫柴。空:诗中为空寂、幽静之意。但:只。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日光。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山行:在山里走。寒山:深秋时节的山。径:小路。坐:因为、由于。于:比。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不适:不悦,不快。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月黑:没有月光。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遁:逃走。将:率领。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逐:追赶。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乃:就。发生:催发植物生长。潜:暗暗地,悄悄地。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径:乡下的小路。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9篇

  之一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鹿柴》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鹿柴》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投影,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解词连句知大意。

  3.展开想象悟诗情。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鹿柴》这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鹿柴》。

  1.知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王维所写。

  请学生补充介绍有关王维的资料。

  2)解诗题。

  “柴”,通“寨”,指导有篱落的乡村别墅。

  2.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指名读全诗,纠正以下字的读音。

  “鹿柴”的“柴:读作“zhài”,不要读作“chái”。

  “返景”的“景”读作“jǐng”,不要读作“yǐng”。

  “青苔”的“苔”读作“tái”,不要读作“tāi”。

  3)自学诗中的生字。

  “景”,不要多加“彡”。

  “复”中间是“日”不是“目”。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的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青苔: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

  2)自己试着把句子的意思说一说。

  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

  三、四句句意: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

  4.展开想象,悟诗情。

  1)自由练读、背古诗,体会诗的意境。

  2)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感受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这首诗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空山深林中的幽静景色。前两句以人的话语声来反衬空山的幽静,着重从听觉方面描写环境的寂静。后两句以明亮的夕阳返光,反衬出山林深处的幽暗,是从视觉上来描写环境的幽美。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构成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照的画面。诗中写返照的阳光、幽暗的树林、深绿的青苔,色彩丰富、绚丽。空山中有“人语”,深林中有阳光,使描写的环境有了生字。这样描写有声有色,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3)给点时间让学生讨论:

  ①在这首描绘的景象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②学生这首诗你还有哪些疑问?

  (为什么前两句明明写“人语响”,我们却说它写空山的寂静?后两句写“返景”“复照”,我们却说它写深林的幽暗?)

  4)教师小结:

  《鹿柴》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

  5.练习朗读,试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读时注意自然停顿,读出韵味。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2)自己试背。

  3)同桌互背。

  4)集体背。

  四、作业:

  背、默古诗;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有关作者资料。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集体背诵《鹿柴》;请几名同学背。

  2.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

  学生补充介绍有关作者资料。

  2.解诗题。

  渔者——打鱼的人。

  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打鱼的人。

  三、读诗解意。

  1.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

  “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2.自学诗中的生字。

  (1)区分“渔”“鱼”。

  (2)“君”字第二笔右边要出头。

  3.齐读《江上渔者》这首诗。

  4.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下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

  (2)自己试着把词意连起来说说句意。

  一、二句: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欢鲈鱼的味道鲜美。

  三、四句: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

  (3)把四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四、展开想象,悟诗情。

  1.请一名学生朗读全诗,学生边听边想象,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2.课堂讨论:

  (1)诗人在这首诗中讲了几种人?他们有什么不同?

  (2)从哪儿看出打鱼人的艰辛?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到诗中讲了两种人:吃鱼人和打鱼人。吃鱼人只爱鲈鱼的味道鲜美;打鱼人捕鱼十分艰险。

  打鱼人为了捕鱼,每天要驾驶着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自身无安全保障。他们的劳动成果是来之不易的。

  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反映吃鱼人不知打鱼人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练习朗读。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4.汇报、评读。

  5.自己试着背诵,同桌互背。

  6.作业:

  背默古诗《江上渔者》;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找有关诗人资料。

  板书设计

  江上渔者

  北宋:范仲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集体背诵《鹿柴》《江上渔者》。

  2.请几名同学背。

  3.回顾古诗的学习方法。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

  学生补充有关诗人的资料。

  2.解诗题。

  出门遇上大雪,借宿在芙蓉山一农夫家里。

  三、读诗解意。

  1.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宿”读作“sù”,不要读作“shù”。

  2.自学诗中的生字。

  (1)区分“暮”“幕”“墓”。

  (2)“贫”上下结构,上边是个“分”,不要写成。

  “蓉”上中下结构,中间是个。

  “吠”“大”字上面不要丢点。

  3.齐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

  4.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下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日暮:天色将晚。

  柴门:树枝做的门。

  苍山远:苍苍茫茫的远山,一直连向天边。

  贫:穷。

  (2)自己试着把词意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

  1、2句:天色已晚,远望苍山,路途遥远,得找个投宿的地方。我投宿的是一个贫穷的山村人家。

  3、4句:忽然,从柴门边传来了狗叫声,知道是主人冒着风雪回来了。

  (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四、展开想象,悟诗情。

  1.请一名同学有语气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意境。

  2.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景色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写了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它通过旅客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概括了山中人家的生活环境,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

  4.可根据诗的内容,试着画一幅“风雪夜归人”图,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5.练习背诵古诗。

  (1)自己试着背。

  (2)同桌互相背。

  (3)集体背。

  6.作业:

  背、默古诗,试着给爸爸、妈妈讲讲古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10篇

  教学内容:

  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千锤万凿焚烧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墨梅》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乾坤:天地,人间.

  C.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D.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3,朗读全诗.

  4,总结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五,作业:

  1,背诵《墨梅》.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内容:

  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后两首古诗.

  教学目标: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指名背诵《墨梅》.

  2,汇报自学预习的情况.

  (1)强化学习古诗的方法.

  (2)询问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习《竹石》

  1,了解诗人,理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省)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是"扬州八怪"之一.

  (2)理解诗题.(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的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首诗是题写在他画的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抓字眼,明诗意.

  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咬定:这里形容竹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上,如同咬住一般.破岩:山岩的裂缝处.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破碎的山岩之中.

  这两句诗中用了一个"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立根原在破岩中"表明了劲竹对生活条件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极强.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坚韧不拔.任尔:随你.人,任平.尔,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遭受无数的磨难仍然坚挺,不管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

  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恶劣环境对劲松的磨练以及它不屈不挠的精神."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无数的磨难,恶劣的环境.面临着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3,想意境,悟诗情.

  (1)在你的生活中,你最喜欢哪种植物你喜欢竹子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诗人喜欢竹子吗为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作者非常喜欢竹子.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劲竹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寓意十分深刻.这首诗借物喻人.通过咏诵立根破岩之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3)以诗人的身份,怀着对劲竹的敬佩之情朗诵全诗.

  三,学习《石灰吟》.

  1,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石灰吟》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做.

  2,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

  (2)抓字眼,明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3)想意境,悟诗情.

  A.诗人写的是石灰,石灰有什么特点呢(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B.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C.诗人用什么方法写出这种深情厚谊呢(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D.朗读全诗.

  四,总结复习.

  1,分组朗读三首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用什么样的感情读(语调停顿,语速都应该以据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而定.)

  (2)练习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配乐读,评读.)

  2,结合本课的学习,谈谈这两首古诗的写作特色.(这两首诗的特点是语言质朴,明白如话,没有华丽的词藻和雕琢的痕迹,但表现力极强,表达了诗人发自肺腑的思想感情,诗意极浓.这样的诗是达到了很高境界的诗.)

  五,作业.

  1,朗读背诵古诗.

  2,运用归纳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选择一首古诗,试着自学.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11篇

  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三首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吗?哪位同学能背一两首呢?谁能背一背李白的诗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歌《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1.解题,介绍作者。

  (1)“望”是什么意思?

  明确:远看。“庐山”是个山名,在江西省北部,临长江,靠近九江市,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谁去过庐山,或在电影、电视中见过,请一位同学说说他所见过的庐山的景色。

  (2)这首诗是谁写的呢?

  明确:李白。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就是他游庐山时,看到庐山瀑布美丽壮观的景象而写下的。

  2.朗读诗歌。

  读前设问:诗人笔下的庐山是什么样子的?作者先看到了什么?后看到什么?重点看什么?

  明确:诗人笔下的庐山,山峰耸立,紫烟缭绕,瀑布飞悬,景色壮丽。从诗中看,作者选看到香炉峰,后看到飞流的瀑布,诗中重点描写瀑布的壮观景象。

  3.学生轻读古诗,借助字典自学此诗,初步体会每句诗的意思。

  4.学生分组讨论字词的意思,教师巡视。

  5.理解诗意,想像画面,体会感情。

  (1)“日照香炉生紫烟”

  ①“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烟”,指的不是炊烟,也不是哪儿冒出的烟,而是指云雾。山峰高耸入云,峰上云雾缭绕,下面水气升腾,整座山峰笼罩在烟雾之中。阳光一照,烟雾便呈现出绛紫的色彩,飘飘悠悠,萦绕山际。多美啊!

  ②在理解基础上指导朗读。

  ③读后讨论:“生紫烟”的“生”字若换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升”仅仅是向上升起的意思,而“生”除了这层意思之外,还有“产生”的意思。它活生生地写出了香炉峰上烟雾慢慢向上升腾,犹如仙幻一般的景象。所以“生”这个字作者用得非常好。

  ④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句诗中描绘的美景说一说。

  明确: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弥漫着紫色的云雾。

  (2)“遥看瀑布挂前川”。

  ①解释字义,理解句意。

  “遥看”:远远看去,这个词与题目哪个字有关系?(与题目中“望”字照应)

  “川”:指大河。

  “挂”:悬挂。

  远远望去瀑布像是挂在山前的一条大河。这句诗挂字用得好,因为瀑布在不停地流动着,从动态上看,就像一条巨大的河流,但平时河流都是流淌的,而这一瀑布却由上而下地高悬,所以诗人用“挂”这个字写出瀑布外形的壮观。同时通过“挂”这个字使人体会到瀑布水流又快又急,而且山势陡峭,仅仅通过一个字就写出了瀑布的磅礴气势。

  ②指导朗读。

  (3)“飞流直下三千尺”。

  ①解释字意,理解诗意。

  “飞流”:是形容瀑布飞快地流下来,像飞一样。

  “直下”:直下来。

  “三千”:不是一个确数,形容瀑布很长。

  站在山下向上望去,瀑布从陡峭的山上笔直地飞快地流下来,足足有三千多尺长。

  ②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三千”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只是夸张地说出瀑布很长,气势很大。

  ③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行诗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①理解词语,体会诗意。

  疑:是怀疑。

  银河:也称天河,由许许多多恒星构成。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流,所以叫银河。

  九天:古时传说天有九层,这里的“九天”指天的最高一层,也就是天的极高处。

  这瀑布真像是银河从极高的天上落下来了。在这句诗里,“落”和“挂”一样用得精巧。好像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无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人间。

  ②指导朗读。

  ③反复朗读全诗,体会感情进而背诵全诗。

  (三)理解诗人的写作手法

  1.诗人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瀑布的?

  明确:先写背景再写实景,先写静态,再写动态,最后写联想

  2.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

  3.你读了这首诗有何感受?

  祖国山水壮美,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四)布置作业

  1.辨字组词

  2.解释词义

  遗:

  直下:

  3.填空:

  (1)《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的作品,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二首古诗《山行》。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首古诗《山行》

  1.解题,介绍作者。

  (1)《山行》这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在山中行走的意思。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

  杜牧:(803~约852年)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其诗继承了盛唐许多优点,溶前贤阔大仆茂的精神,创与之个性相适应的新风格。在晚唐诗歌绮丽的倾向中,显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试读全诗,理解词语的意思。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

  石径:石头小路。

  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é,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白云生处: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坐:因为的意思。

  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霜叶:指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红于:比……还红。

  二月花:春天的花。

  3.学生根据词义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深秋季节,高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处伸展。

  在山上飘浮白云的地方,隐隐约约地看得见有住人的房子。

  我所以停下车子不走了,是因为我喜爱这夕辉晚照下的枫树林,要好好欣赏一番。

  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4.深究古诗意思。

  (1)《山行》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山行》描写的是深秋季节的景色,诗中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写的是枫叶红的季节,枫叶红的季节是秋季,所以《山行》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

  (2)诗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还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怎样?

  明确;诗人笔下除了写枫林外,还写了寒山、石径、白云,这四样构成了一幅秋色图,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热爱之情。

  6.指导朗读。

  (三)小结

  《山行》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四)背诵这两首诗

  (五)板书设计

  山行

  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近景:枫林晚,霜叶红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三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两首古诗,谁来给大家背一背。

  (二)学习古诗

  1.解题、介绍作者

  (1)“忆”,回忆,想念。

  (2)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九岁就以文才出名,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才十七岁。他多才多艺,还是著名画家,且擅长书法,又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2.朗读诗歌,思考:诗人笔下写了哪些内容?

  3.学生轻声读古诗,借助字典自学此诗,初步体会每句诗的意思。

  4.学生相互讨论字词的意思,教师点拨。

  5.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三)理解诗人的感情

  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四)布置作业

  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五)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倍思亲

  独 兄弟

  少一人

  教案点评:

  这篇教学设计示例在教学上的侧重点是想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古诗,最后达到熟练背诵的目的。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教师再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让学生结合对词语的理解,自己去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最后,老师再结合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上的一些特点。针对这种教学思路,同时设计了配合教案的多媒体演示课件,用来辅助老师教学。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12篇

  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我就利用每天下午课前十分钟预备时间开展起带领孩子们背诵古诗文的活动,迄今为止,他们不但早已把《课程标准》要求的八十首古诗背完,而且已经又背了很多首,现在正在背诵新教育实验《中华古诗文诵读本》。所以,对这几首小诗他们并不陌生。关键是如何使他们真正地弄懂诗意、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适时拓展阅读,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这三首古诗进行了这样的教学:

  课前预习:1、回家查找这几首诗的诗意;2、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3、了解诗人通过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搜集几篇有关他的诗作(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

  教学过程:

  一、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时,同学们已经在班长的带领下开始边用书打着节拍边陶醉在大声背诵这三首诗的气氛中。“独坐敬亭山......”看到这种现象,我二话没说,也边用手打着节拍,边和他们一起高声背诵起来。两、三遍过后,我将手高高举起,在空中做了个“T”,示意孩子们停下之后,用惊讶的语气对他们说:“你看你们又陶醉了。无论怎样,也得等我把话说完呀。”于是,我趁机给他们出示了自学步骤:以小组的形式,1、检查诗的朗读情况(主要针对学困生而言);2、对照书上的重点词语,结合自己事先查到的诗意,讨论学习第一首古诗《独坐敬亭山》(要互相交流诗句和整首诗的意思);3、理解诗意之后,继续读诗,讨论一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来?4、把自己看作诗人,试着用这样的语气读出这首诗。

  同学们根据我的要求,开始一步步地小组讨论着自学了(我边巡视边了解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二、汇报讨论交流:

  1、小组展开朗读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读得感情最投入。

  先后有四五个小组进行了朗读比赛。由于同学们热情很高。最后采取了让同学们自读的方式。

  2、小组一块先说重点字的意思,再说诗意,看哪组同学积极踊跃?

  李泽齐小组首先进行了表演,李成坤、毕凯鹏小组接着汇报。

  3、指小组简介李白,说说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

  韩旭、于海洋小组对李白相继进行了简略介绍,并介绍了作者写诗的背景: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写的。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4、小组比赛,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们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两组比赛)?

  王政勋、刘原铭小组的同学对这首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了说明: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慰的心情。(从“尽”、“孤”、“独”、“闲”、“只有”等词可以看出。)

  5、带着这种感情,想着诗人当时的心情,进行男女生朗读比赛,体会这种感情。

  三、小组讨论:你还知道作者写的哪些诗?通过朗读交流之后,每人至少背诵一首(集体没有背过的),并想想作者诗的风格。多数同学都很快地又背了一首。

  四、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给古诗配上合适的画面,并在旁边题诗(课上未完,只好拓展到课下)。

  五、开展诗配画的展示活动(张贴互相学习)。

  《宿建德江》的教学与《独坐敬亭山》的教学方式基本相似。不同之处有三点:

  1、导入方式不同。

  上课铃响后,看到其他同学坐好了,只有刘洋还未进教室,我不仅问道:“刘洋这片孤云到哪儿闲游去了?”同学们听了,立刻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你们想象的都很合理。咱们现在不等他了,还不知他什么时候能云游回来。下面我问问,第一首诗你们学得怎么样?”“都会了。”“吹牛吧?会默写吗?”“不吹牛,当然会!不信,我们就写写!”“写写就写写。你们现在开始默写吧。”同学们刚写了一、二句,刘洋就进来了。

  2、对诗题进行了指导。

  看到诗题有个“宿”字,怕同学们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指名同学对诗题进行了讲解。

  3、交流讨论中,发现多数同学们对诗的最后一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理解的有偏颇。我重点对这句话进行了指导。

  令人兴奋的是,孩子们不仅在交流的过程中谈到了与之风格相近的王维,还谈到了谢灵运。我感到非常高兴。至于,我为什么要采取让四人一组一起交流的方式,我想最大限度地给孩子提供课堂上发言的机会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而已。

  本星期的手抄报内容为古诗配画(非课本上学得诗)。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13篇

  一、教学总目标:

  1.认识“塞、秦、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塞、秦”等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默写古诗《出塞》《夏日绝句》。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二、分教学目标

  1、认识“塞、秦、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塞、秦”等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默写古诗《出塞》。

  3、能借助注释理解理解《出塞》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默写古诗《出塞》。

  2、能借助注释理解理解《出塞》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四、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课文由三首古诗组成,其中两首为唐代的边塞诗,分别是王昌龄的《出塞》和王翰的《凉州词》,还有一首是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出塞》的大意是:依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倘若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

  越过阴山。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人从明月照关的景象写起,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的“月”:和“关”前面使用了“秦时”“汉时”两个时间定语,这并不是说明月属秦,关属于汉,也并非实指秦、汉两朝,其想表达的是防边筑城的措施始于秦汉,可见边关忧患的历史已经十分悠久。接下来的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历史上那些在边塞战役中可歌可泣的将士。这两句诗,从整体上拉伸了全篇的时间感(秦汉)和空间感(万里),营造出一种雄浑的意境和历史的沧桑感。诗的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由叙事转为议论。长征未还,固然是千古共同的哀怨,但秦筑长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汉逐匈奴,单于内附。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

  凉州词又名凉州歌,是一种曲调名,多写边塞军旅生活。王翰的这首《凉州词》描写了守边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表现了将士们英勇豪迈的气概。诗的大意是: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诗一开头就切入了宴会场面。“夜光杯”这里指精制的酒杯,以显示宴会的豪华,令人想象那五光干色的宴饮情景。“琵琶声”既是宴席上的欢快旋律,又是即将痛苦告别的前奏,将士们不惧怕战斗的来临,却不免惋惜这场豪饮的终止。所以第二句中一“欲”一“催”,刻画了错综矛盾的情景和心情。诗的后两句描写了将上们纵情饮酒后。略带悲壮的语言,这正是将士抒发的豪迈感情:战斗来临,投身疆场,为国献身,又有何惧!

  《夏日绝句》是宋代著名安诗人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在南渡之后所写的。诗的大意是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诗的前两句,直抒胸臆,提出“生当作人杰”,表达了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愿望;“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诗的后两句用了一个典故: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天下。刘邦的主将韩信于垓下设下理伏,项羽杀出重围,败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劝他回江东重振旗鼓,东山再起。项羽自觉羞愧难当,无颜见江东父老,终不肯渡江,遂拔剑自刎而死。李清照借古喻今,既歌颂了项羽宁死不屈的高贵气节,又不着痕迹地痛斥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抛弃中原河山,南渡偷生的软弱行径。

  课文的插图有边关、长城、古战场,可以拉近学生与诗歌内容的距离,帮助学生想象

  诗歌描写的画面。

  2、学情分析

  三首古诗的教学,可以依据诗意理解的难易程度来划分课时,第一首古诗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先学第一首,再学习后两首。古诗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先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并尝试借助注释等初步理解诗歌大意;接着,进行疑难交流,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借助相关资料等理解诗句;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朗读,并积累古诗。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七单元的学习。

  师:在单元导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一个国家的兴衰与每一个人都有关系,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弘扬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优秀传统。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表现了历史名人的爱国之情。

  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要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要学习写书信,学会用书信与别人互通消息,交流情感。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十一课跟老师读课题二十一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写的出塞,唐朝诗人王翰所写的.凉州词和宋朝女诗人李清照所写的夏日绝句,其中出塞和凉州词是七言诗,夏日绝句是五言诗。

  二、初步古诗

  1、听古诗录音

  师:首先让我们听课文录音

  2、借助拼音读正确三首古诗

  师:现在请同学借助拼音,试着把三首古诗读正确。

  3、指名朗读古诗

  师:请同学来朗读

  《出塞》

  塞:sài

  秦:qín

  征:zhēng

  多音字:

  人未还huán:还——回来

  飞将jiàng:将——将领

  将jiāng将来

  教jiào:使令

  师:这位同学读得真好,读准了这三个生字的字音

  题目《出塞》的“塞”是平舌音,更老师读。

  在第一景诗中的秦时明月的“秦”是前鼻音。

  万里长征的中“征”后鼻音。

  在这首诗中还有三个多音字。

  第一个是万里长征人未还。这里的“还”意思是归来,读huán。

  第二个是“将”,根据注释我们了解到这位龙城飞将是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所以这个字第四声,跟老师读jiàng。它还有一个读音是将jiāng组成词语,将来

  第三个是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教”。注释告诉我们“教”的意思是指使得、令,所以这个字的字音应该读第四声教jiào。

  《凉州词》

  琵琶:轻声

  师:第二首谁来读?......诗中提到了一种乐器的名称,琵琶。跟老师读“pí pa”

  师:最后一首谁来读?......这位同学把诗读正确了

  4、自己读古诗注意停顿

  师:现在请同学再把三首诗自己读一读,注意停顿。

  三、学习《出塞》

  1、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出塞》。“塞”就是可以做屏障的,险要的地方,可以组成词语边塞要塞。这是乐府旧题《出塞》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常用的题目。

  2、王昌龄简介

  师:诗人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出塞》是他早年赴西域边塞时,所做的诗篇。一共有两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3、这首诗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师:在这首诗中,王昌龄向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边塞景象呢?读一读诗的前两句,结合插图来说一说。哪位同学来交流?

  预设:结合插图,我知道了边塞的关口是由高高的城墙阻隔而成,它在崇山峻岭之中曲折蜿蜒。是没有尽头。

  预设:读了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月光下只有一堵长长的城墙。边塞显得十分荒凉。

  师:能把诗句的意思说清楚吗?

  预设:这是秦国的人月和汉朝的边关,出征万里之外的人还没有归来。

  师:意思说出来了,但明明已是唐朝,诗人为什么要写秦时明月汉时关呢?

  预设:因为明月还是那轮明月,而眼前的关口,在汉朝时就有了,但出征的将士却不曾回归。

  师:诗人向我们描绘的正是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而这样的边关自秦汉时期就已存在。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写出:边塞的战争从秦汉时期开始就没有停止过。万里长征人未还,是说那些出征远方的将士们没有回到家乡,他们倒在黄沙大漠之中。

  师:读一读这两句诗,你的心情怎样呢?谁来交流?

  预设:我的心情有点沉重,因为连年战事带来了生死离别。

  预设:我读的时候有点忧伤。战争让年轻的将士常年在故土之外

  师:是呀,明月照关口清冷孤寂,加上人未还的伤痛,让我们感受到诗的前两句所表现出来的忧伤情绪。

  4、后两行诗是什么意思?

  师:结合注释自己说一说。那诗的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又是什么意思呢?请你结合注释自己说一说

  师:谁来交流?

  预设:注释二告诉我们龙城飞将是指汉朝名将李广,此时是唐朝,他早已不在人世。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所以诗句的意思是说,只要有像李广那样的将领驻守边疆,就一定不让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越过阴山。

  师:这位同学。能结合课文中的注释,准确说出了“但使”“不教”词语的含义。

  师:请同学们自己说说诗句的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谁来交流。

  预设:诗句的意思是只要有像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驻守边疆,就一定不让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越过阴山。

  师:那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不教胡马渡阴山,让我感受到了,将士们的守边决心,他们拥有坚定的意志。

  师:同学们体会的很好,诗人还借着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实现国家安全与统一的心情。

  师:前两句诗人在感叹边战不断出征不归的遗憾,后两句却赞美了将士们的家国情怀。你能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吗?

  预设:读了这两句诗,让我体会到了边疆战士们希望能像汉朝名将李广那样,守护边关保卫中原。

  预设:我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将士们的豪迈气概,他们会以历史上的名将为榜样,英勇作战,抵御外敌。

  师:每一位将士都有可能一去不还,但每人都具有克敌制胜,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精神。

  5、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师:现在你们再有感情的读一读这首诗吗?谁来读

  6、背古诗

  师:现在谁能借助提示来背一背一首诗。

  师:不借助提示能背诵吗?

  师:这节课老师重点指导大家写一个“秦”字

  师:上半部分的三横在横中线上面,中间一横最短,第三横最长。三横距离匀称。

  师:下面的“禾”的最后一笔捺写成点

  师:请同学们在写字本上写两遍。

  板书:

  古诗三首

  《出塞》

  作业布置:背诵默写古诗《出塞》;完成练习册一、二

  21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14篇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一)学习《枫桥夜泊》。

  1、借助拼音自读。

  2、同座互读。

  3、指名试读,正音。

  4、在朗读的基础上,结合插图整体感受诗中的画面和意境。(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5、借助注释,弄懂诗句的意思。(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花。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渔火”,即“渔船上的灯”,江边的枫树,江面的“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构成一幅幽美的江中夜景,带着旅愁的诗人一夜未眠。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

  6、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7、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8、朗读时,可按下列节拍进行: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前两句朗读时要略带感伤语调,语速要慢。“姑苏城外寒山寺”要稍快,要有惊奇之感。最后一句读得凄凉而悠长。朗读时要想象诗中景象,体会诗中意境。

  9、背一背(或搜集)夜晚思念(或感伤)的古诗。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闻:听。闻啼鸟:听见鸟叫。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疑:怀疑,以为。举头:抬头。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泊:停船靠岸。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数重:几层。绿:吹绿了。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二)学习《别董大》

  1、简介。《别董大》是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原题有两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二首。作者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董庭兰。董庭兰是玄宗时代的著名琴手,曾经得到宰相房的赏识和宠信。据说董庭兰善古琴,当时盛行胡乐,董氏受到冷落,高适送别他,可能也正是诗人失意的时候。

  2、按上面方法自学。

  (诗中一二两句写景。千里黄云蔽空,日落时天色昏黄,这暗示了董大的失意境遇。北风吹刮着大雁,大雪纷飞,写雪中的景致,同时也是隐喻董大即将分手远行。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在此情此景中送别友人,作者难免有凄凉悲苦之感。三四句是作者的劝勉,作者劝故人不要忧愁前面没有知己,天下哪个人不赏识你呢?要相信天下有知己,前路有光明的远景。作者没有承接前两句抒发悲苦的情调,而是表现昂扬的精神,豪壮的气概。这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有相似之处,后两句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更具一种豪杰气概。)

  3、朗读时,可按下面节拍进行: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景物描写朗读时语速较慢,要有凄凉之情,空旷之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要读出慷慨大度的气势。

  4、背一背(或搜集)类似表达友情(或送行)的古诗。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容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使:出使。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湿。客舍:旅店。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广陵:即扬州。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烟花:指艳丽的春景。尽:消失。唯见:只见。天际:天边。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离离:繁盛的样子。原:原野。荣:繁盛。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远芳:牵连一片的草。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王孙:贵族。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草盛的样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逢:遇。倍:格外。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茱萸(zhū yú ):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第二学时

  1、简介:《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大约是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写的。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2、运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照耀下的江水。夕阳从地平线上平铺水中,江面上形成了一半碧绿一半红的景观。“铺”字用得非常恰当。“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由此诗人在第三句对这种景象进行了赞美: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啊!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3、读这首诗时,应想象诗中所描写的优美景色,四句出现两幅画面,在想象画面的基础上记住诗句。(画图)

  4、朗读这首诗时,可按下面节拍朗读: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要读得平缓、轻柔;“瑟瑟”和“红”要拉长语调,显示颜色的奇特;“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5、背一背(搜集)描写傍晚或夜景的古诗。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鹿柴:地名。柴,一作“寨”。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为区落,叫柴;别墅有篱落的,也叫柴。空:诗中为空寂、幽静之意。但:只。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日光。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山行:在山里走。寒山:深秋时节的山。径:小路。坐:因为、由于。于:比。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不适:不悦,不快。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月黑:没有月光。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遁:逃走。将:率领。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逐:追赶。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乃:就。发生:催发植物生长。潜:暗暗地,悄悄地。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径:乡下的小路。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15篇

  落实古诗学习要求 体现古诗教学特点

  ——十二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润生

  [教学设计理念]

  第十二册《古诗三首》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课古诗,教学时要以新课标有关学生学习古诗的评价要求和阅读能力的评价要求为依据,以评促学,评中导学,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以评促学,既有老师的评,又有学生的互评,评学生是否能凭借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评学生是否能适当了解诗的表达方法;评中导学,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注释中未解的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语,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体验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的新天地。

  [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3、凭借注释了解诗歌大意;深入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时间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长歌行》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揭题后告诉学生,这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课古诗;然后共同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要求:能凭借注释理解诗的大意,能感受、体验诗的思想感情,领会诗的表达方法,能主动记诵积累。

  (明确学习古诗的基本要求,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一)教师范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古诗,并想想从诗中感受到什么。

  (三)检查学生的朗读和对诗意的初步感知。

  (学习古诗也需要初步整体感知。)

  三、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一)学生凭借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1、老师告诉学生,利用注释学习古诗文,是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看看注释,想想每一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同桌听,看看能不能说明白。

  2、学生先自学,后同桌交流。

  (二)反馈时老师作适当的指导。

  1、理解注释中未解的词义:

  生光辉:焕发生命的光彩。

  2、逐句理解诗意后,要求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句与句连接不连贯时,老师要加以引导,使句子能通顺、连贯。

  (理解古诗诗句意思是学习古诗的重要基本功。)

  四、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这首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

  对诗中多层取喻的表达方法,学生不易理解,老师可适当指导,引导学生赏读: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八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清晨,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粘满了雨露,朝阳升起以后,晒干了露水,葵菜沐浴在一片阳光之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享受大自然阳光雨露的恩泽,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他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败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直向东流到大海,一去不复还了。我们在年轻力壮时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二)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加深理解

  要珍惜时间,读过哪些有关时间的诗文?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你自己对时间有什么体会?

  (多层取喻是这首诗教学的难点,老师有必要做适当的讲解。)

  五、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和尝试背诵

  (一)指导朗读

  教师再次范读后,让学生自读体味,同桌互读交流,最后找好朋友(包括老师)朗读交流。

  (二)指导背诵

  想想,怎样背诵背得快,记得牢?

  (老师指导: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记得快;抓住能引起联想的重点词语背得快,如可抓住“园中葵”“百川”等词语帮助记忆。)

  (朗读、背诵也需要指导,不能放任自流。)

  六、作业

  1、自学《七步诗》,对曹植多一些了解。

  2、搜集边塞诗。

  (拓展课外阅读,是更为有效的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七步诗》《出塞》

  一、复习

  我们是怎样学懂《长歌行》的?

  在学生答问基础上,老师要强调:(1)利用注释理解诗句意思;(2)要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再次强化学习古诗的基本要求。)

  二、学习《七步诗》

  (一)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二)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利用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2、交流时老师作适当的指点:

  对注释中已解的古今词义差别大的词语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如:“持”与“然”;对注释中未解的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语要适当讲解,如:“以为”是“把……作为”的意思。

  (三)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想到用豆萁煮豆,作者有什么强烈感受?

  2、“豆萁煮豆”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作者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强烈的感受?怎样表达这种感受?

  (作者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强烈的感受?学生如果对曹植了解不多,老师可适当补充:曹植、曹丕都是曹操的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深受曹操的喜爱,后来曹操死了,曹丕当了皇帝,妒忌曹植的才干,想把他置于死地,要他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否则杀头。曹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抗争。)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了解《七步诗》的写作背景,才能理解“同室操戈、兄弟相残”的悲愤心情。)

  二、学习《出塞》

  (一)指导学生凭借注释读懂诗句。

  1、学生自读、理解。

  2、老师适当指导。

  对注释中未解的学生又难以理解的词句要适当指导,如:

  但使:只要。

  不教:不让,不使。

  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期的明月,秦汉时期的边关。对本句互文的修辞手法不必涉及。

  (二)指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

  在唐诗成百上千首边塞诗中,王昌龄这首七绝被誉为唐诗绝句第一,这是为什么?可提示学生思考方向: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

  在学生交流时,老师适当指点,引导学生赏读:与多数边塞诗尽力描写战争生活的艰苦险恶不同,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边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反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保卫边疆、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英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恢弘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气概。

  三、指导感情朗读

  这首诗应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自然成诵。

  四、交流边塞诗

  对学生没有交流的名诗,可予适当提示,如唐朝王翰的《凉州词》、卢纶的《塞下曲》和陈陶的《陇西行》等,看能不能朗读或背诵出来。

  (此诗用语平淡,但意境恢弘,有必要指点学生赏读。)

  (本教学设计特色有三:一是设计思路新,着眼于小学生学习古诗的评价要求和古诗的学习特点来设计教学;二是在简洁的教学线路中蕴涵着丰富的教学信息;三是不避嫌疑,在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和赏读方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16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认会写“耘、昼、桑、晓”4个字。理解“昼”“耘田”“弄”“晓”“水满陂”“浸寒漪”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体会三首古诗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3、有感情地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体会古诗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理解题意。

  1、媒体导入(多媒体播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现在我要带大家去春游!大家想去吗?如果想去,就请闭上眼晴,做好出发的准备,因为我们这次乘坐的是无形无声的学生专用客机。

  (1)多媒体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同时出示一组山水田园风光图片。(先让学生看图说话,简单描述一下图片的内容,最后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2)欣赏后学生谈感受。(板书课题)

  2、理解题意。

  (1)指出诗题中多音字的读法:“兴”应读第四声。四时:四季;杂兴:各种兴致(随性而写,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今江苏苏州人。为官多年,58岁因病辞归,此后10年隐居石湖,写成《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12首。这些诗反映了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和生活以及民生的疾苦,内容极为丰富。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三十一首。

  二、初读诗句,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字:昼(zhòu)、耘(yún)

  新词:昼夜、耘田、绩麻

  2、指名读诗,指出诗中“供”应读第四声。出示两种读音的字义,让学生选择应读第几声。(供gōng供给,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用。ɡònɡ①向神佛或死者奉献祭品;②指奉献的祭品;③参加或从事某种活动;④被审问时在法庭上述说事实。)

  3、比一比,谁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三、再读诗句,整体感知。

  1、对照文中注释,边读边说说诗意。并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思讲给同桌听。

  课件出示:

  ①昼:白天。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间除草。

  ④绩麻:把麻搓成线。

  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⑥未解:不懂。

  ⑦供:从事,参加。

  ⑧耕织:耕田织布。

  ⑨傍:靠近。

  ⑩桑阴:桑树下。

  2、全班交流。

  四、朗读诗句,感悟诗情。

  1、边读诗边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回答,并相机板书。

  (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①古诗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诗意:白天到田里锄草,晚上归来后把麻搓成线;村里的青年男女都在各自为家庭承担责任。)

  ②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

  ③结合想象诵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反复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

  (2)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出示多媒体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诗意:孩子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也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为什么?(喜欢。因为他们天真、勤劳、不怕苦、好学、可爱、爱劳动)。

  赏析后指导诵读,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节奏。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预习《稚子弄冰》和《村晚》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17篇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之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的技巧。

  2、《诗经》的内容理解。

  教学方法:

  鉴赏、背诵、讨论、比较。

  媒体设计:

  图片、音乐、录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读着《诗经》,体会着风雅颂、赋比兴,你就仿佛被带进了浪漫的殿堂。今天我们学习的两首诗歌均出自于《诗经》。那就让我们漫步于《诗经》这条文字之河,去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吧。

  2、解题:

  《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郎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3、出示学习目标。

  说明: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展示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增加对《诗经》的了解,扩充学生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快进入课题情境中,为后面的学习蓄势。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教师伴乐朗读课文。

  (1)、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可以让学生轻声跟读。

  (2)、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3)、正音。

  要求读准以下字词的读音:

  雎鸠(jūjiū)窈窕(yǎotiǎo)逑(qiú)荇(xìng)菜

  寤寐(wùmèi)蒹葭(jiānjiā)唏(xī)坻(chí)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诗歌的基本意思。

  注意:诗歌重在体会,对于字词意义不必落实到每一个字词上,可以通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好。注意一些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

  3、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学生分四人一组讨论后,明确:

  《关雎》写的是诗人对河边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爱恋。

  《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

  4、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说明:教师范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调动起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跟读、齐读并且结合课下注释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力求扎扎实实的掌握基础知识,做到字对音正,从而达到积累字词的目的。

  三、指导学生诵读课文

  1、请学生试着伴乐朗读课文。

  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大家指正。

  2、教师总结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再如: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可再指名同学朗读,大家指正。

  4、教师概括:

  (1)《关雎》朗读指导:

  首章是全诗的序,为下文描写君子追求淑女作铺垫,朗读时相对平静;第二章写出君子时刻都在思念姑娘,因此语句中流露出一种向往的味道;而第三章写了君子的相思之苦,要读出男子痛苦相思的情状;第四章和第五章意思相近,都是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刻画出君子得到淑女的快乐与幸福之情,其中有一种兴奋和轻快的语调。

  (2)《蒹葭》朗读指导:

  每章前四句都是描写了一种凄清而苍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却又寻而不见,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在朗读时要注意其中的感情变化,读出其中之味。

  5、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遍课文,进一步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

  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男子想象与淑女在一起的欢快、愉悦,升调。)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焦急的心情,降调。)

  说明:放开声音,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不仅有利于理解诗文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有利于增强记忆,还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通过诵读,脑子里积累的材料多了,写作或讲话时才能信手拈来、出口成章,对人的气质和自信心的培养也很重要。就像朱熹所说的,“诵得熟,方能通晓;若诵不熟,亦无可思索。”

  四、研读共探究

  要求学生思考:

  1、《关雎》是怎样抒发男主人公的相思之情的?

  这首诗中有大量的兴句,想想这些兴句对表达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后明确:

  (1)首章四句,写男子爱慕和追求一个温柔漂亮的女子,想和她结成配偶。次章八句,写男子对女子相思到“寤寐求之”的程度。末章八句,写男子因相思出现幻觉,仿佛同那个采荇菜的女子结成了美满姻缘,表现出求而得之的欢乐。

  (2)首章以雎鸟的成双和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次章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兴起淑女之难求。末章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正是运用了兴的手法,诗歌将人物内心的感情较好地揭示出来了。

  2、《蒹葭》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

  ⑴、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仍然执著专一。

  ⑵注意景与情的结合。全诗情调凄婉动人,已经朦胧深邃。苍苍的芦花,露结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而又见之无踪的伊人……这一切都与诗人的彷徨失望和执著追求融为一体。

  3、比较阅读:请指出《关雎》和《蒹葭》两首情歌的不同点。

  说明:继续提高学生分析、感受、判断能力,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五、美文共品读

  《关雎》和《蒹葭》两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句子写的最美?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说明: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同时,通过语言表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诵读作结

  说明:本课要求学生背诵。在前面反复朗读品赏的基础上,学生其实对全诗已基本上口,再通过小结、回顾、归纳等将诗歌的内容大意、思想感情、艺术特点贯穿起来,以便学生更好的领会掌握。

  七、布置作业

  1、选取《关雎》和《蒹葭》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不少于150字。

  2、阅读《诗经》中的其他诗歌,作好笔记,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诗经》两首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2023年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鱼我所欲也》(精简16篇)

2023年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鱼我所欲也》(精选16篇)2023年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鱼我所欲也》 第1篇  教学目

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精简3篇)

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精选3篇)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第1篇  ——《少年闰土》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目标:   

课文《藤野先生》优质教案设计(精简14篇)

课文《藤野先生》优质教案设计(精选14篇)课文《藤野先生》优质教案设计 第1篇  教学目的  ①认识、记忆重点字词,有感

语文版初三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示例(精简3篇)

语文版初三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示例(通用3篇)语文版初三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示例 第1篇  一、教学目标  1.主要目标  (1

古文二则(精简12篇)

古文二则(通用12篇)古文二则 第1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体会《后汉书》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领悟文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