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屠杀(精简9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南京大屠杀(精选9篇)
南京大屠杀 第1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日军侵华历史,了解南京大屠杀详情。
2.能力目标:理解倒叙写法及其作用,理解纪实文学多方面引用资料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明确人生方向,发奋图强。
【教学要点】
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难点:了解夹叙夹议的写法和集中议论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教学设想】
本课的教学过程是:观看影片,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内容,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以及本课的独特风格,最后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专门设置了一堂讨论课。
【教学步骤】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三大惨案”?(南京大屠杀、纳粹奥斯维新集中营大屠杀、日本广岛之原子弹)
虽然南京大屠杀过去70年了,抗日战争胜利也62年了,但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永远也不能忘记。更令我们义愤的是当今的一些日本右翼分子,竟然无视史实说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并企图美化那场血腥的侵华战争。同为炎黄子孙,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回顾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缅怀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之下的30多万同胞,以铭记南京大屠杀这一子子孙孙永不能忘的奇耻大辱。
【新课探究】
一、介绍文章的背景
1.背景
从1939年到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万余人。二战对人类文明是一场巨大的摧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历史惨剧中,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南京进行的六个星期屠杀三十多万中国人的黑暗一幕,无疑是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恐怖暴行。65年前,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在中华大地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南京大屠杀就是其中最黑暗的一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任何一位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正如一位幸存者所说的“遗忘屠杀,就是等于第二次被屠杀”。这次大屠杀中,南京的三十多万军民遇难。对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这一滔天罪行,中国人民不会忘记。本文写于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在这之前日本右翼势力曾于1982.1986年两次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中国人民绝对不容许任何形式的否认、抹杀或歪曲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思潮和势力抬头。本篇报告文学就是以大量史料证据及目前尚存的人证,揭露了日寇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罪行。
2.报告文学的特点
报告文学是作者思想的更直接的表达──不论写作者所采用的是怎样的一种表述的手段和风格,但都不是,也不必要,更不允许以创造和综合人物典型那样的手段去表述。这就是小说与报告文学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也就是它们各自的界限。
报告文学有三个特点:
新闻性:真实,准确,时效
文学性:性格刻划、心理描写、环境渲染、细节铺陈
政论性:水平和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体现报告文学的新闻性】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⑴先标明自然段,解决字词问题;⑵默读,快速浏览全文;⑶请学生朗读课文;⑷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作者在文中论述了什么主题?
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熙熙攘攘(xī)(rǎng) 挎(kuà) 蹂躏(róu)(lìn) 步履蹒跚(pán)(shān)
庵(ān) 徘徊(pán)(huái) 毛骨悚然(sǒng) 侥(jiǎo) 褴褛(lán)(lǚ)
惨绝人寰(huán)矶(jī) 蛊惑(gǔ)(huò) 步履(lǚ) 尸骸(hái)
撰写(zhuàn) 狰狞(zhēng níng) 绑缚 (fù)汩汩(gǔ) 俘虏(fú lǔ)
大肆宣传(sì) 凶神恶煞(shà)
2.词语积累
毛骨悚然: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的恐惧感觉。毛:毛发;骨:脊梁骨;悚然:害怕的样子。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令人发指:叫人愤怒得头发竖起来了。令:使。发指:头发直竖起来,形容愤怒到极点的样子。 褴褛:(衣眼)破烂。 凶神恶煞:原来指凶恶的神,常用来指凶恶的人。
逝者如斯:流逝的时光像这流水。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鼓噪:喧嚷。 蛊惑:毒害,迷惑。 寻觅:寻找。
惨绝人寰:人世上再没有那样凄惨的了,形容惨痛达到极点。人寰:人世。
汩汩:文中指血水流动的样子。 尸骸:尸骨。 狰狞:(面目)凶恶。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3.课文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理清思路,梳理结构。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11)用倒叙的手法写当年日寇令人发指的罪行,突出了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都无法抹平静缘老太太心中的伤痕。
第二部分(12—37)揭露日寇在南京大屠杀中令人发指的兽行。(可分三层)
第一层(13—24)主要写日军集体大屠杀的三个惨案。
第二层(25—32)主要写日军零散屠杀的两个典型惨案。
第三层(33—37)写法庭查证、举证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集体大屠杀和零散大屠杀的案数和人数。
第三部分(38—42)我们要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民族的奇耻大辱,更加明确今后的路怎么走。
三、课文分析
(一)讲析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部分。
2.本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从老太太的突然狂奔,写当年日寇令人发指的暴行。
3.用的什么顺序的写法?是怎样写的?
明确:倒叙的写法。 文章开头写举世闻名的南京城的都市风光,一派和平繁荣、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写美国护士的日记。
4.这样开头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衬托后文一位老太太因见到当年惨遭蹂躏处的老槐树而又一次发疯。景与人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给人极大的冲击力,使人受到震憾。
5.写美国护士的日记作用是什么?
明确:引用事实,用当年亲眼目睹的日记,证实日寇令人发指的暴行,使老太太精神精神失常。
6.这一部分最后一节的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其作用如何?
明确:夹叙夹议的写法,最后一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通过议论强调进光可以流逝,历史却无法忘却,也不能忘却,告诫人们牢记民族灾难,勿忘国耻。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内容导入。
【新课探究】
一、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二部分
1.讲析第二部分第一层。
(1)指名朗读
(2)思考:这一层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写日军在中国集体大屠杀的三件惨案。
追问:哪三件惨案?
明确:①12月13日的燕子矶大屠杀。
②12月15日的下关大屠杀。
③12月18日的草鞋峡大屠杀。
提问:这三次大屠杀的情形是怎样的?(看书,5分钟后复述)
(3)请一位同学复述“燕子矶大屠杀”。
提问:下关大屠杀一共死难同胞多少人?
明确:五万人。
(4)请一位同学复述“下关大屠杀”。
提问:下关大屠杀死难多少人?
明确:堆积如山,就连留下往江里丢尸体的人,干完“活”后,也全部排成队被“枪杀”了。
(5)请一位同学复述“草鞋峡大屠杀”。
提问:这次大屠杀死难多少人?
明确;五万多人。
(6)三次大屠杀惨案的特点各是什么?
明确:燕子矶大屠杀是把人赶到渡江码头,用机关枪扫射;下关大屠杀,是把人“绑缚在一起连成一列长阵,弯弯曲曲望不见尽头”;草鞋峡大屠杀是把人“关到了幕府山一块用铁丝网围起来的空场上”。这种屠杀形式真是惨无人道,令人发指。
2.讲析第二部分第二层。
(1)指名读第25—32自然段。
(2)提问:这一层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写日军零散屠杀的两件惨案。
追问:哪两件惨案?
明确:①井敏明和野田岩杀人竞赛。
②田中军吉以“助广”宝剑连杀无辜中国人300多人
(3)提问:这两次血腥屠杀事件的过程是怎样的?(看书五分钟后准备复述)
(4)请一位同学复述杀人恶魔比赛杀中国人的事件。
提问:这个事件,突出写出了什么?
明确:突出写出了两个日军的兽性。不!连禽兽都不如!
(5)请一位同学复述田中军吉以“助广”宝剑连杀300多个无辜中国人的事件。
(6)提问:两个案件,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前者详后者略,详略得当。
(7)老师小结。
同学们,读到这里,我们已经充分领略日本法西斯的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罪行。让我们记住这一笔笔血债,常把仇恨记心头,毋忘国耻!能更加激起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3.讲析第二部分第三层。
(1)指名读第33—37自然段。
(2)思考:这一层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写法庭查证、举证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杀死中国人的案数和人数。
提问:这一层第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它说明南京大屠杀是经过国际法庭查证判定的,是有历史定论的,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方可以随意篡改了的。
提问:日军在中国南京前后共屠杀多少中国人?
明确:在南京屠杀共计34万人。
(3)老师小结。
34万,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这仅仅是能举证、查证到的,还有多少人被他们杀害之后投到江里,用汽油焚尸而无法查证啊!这仅仅是南京大屠杀的数字,日本侵略中国期间,在全中国屠杀的中国人,又有多少个34万啊!
4.小结第二部分
1.文中描述日军用什么手段屠虐我们的骨肉同胞?
日军屠虐中国军民,手段之多、残忍令人发指:
(1) 机枪扫射,肆意屠杀;
(2) 杀人竞赛,人当活靶;
(3) 蹂躏奸杀,老少不放;
(4) 毁尸灭迹,抛尸长江;
(5) 屠杀无辜,浇油焚尸;
(6) 惨无人道,生埋活人。
2.文中具体写了哪几个受害者的典型?
文中描写了: 静缘:一个中国尼姑,1937年12月15日逃跑时被日本兵抓住轮*虐待,之后神经失常,半世纪的岁月仍然无法抹平心中裂痕。 少妇和小孩子:在燕子矶大屠杀中,少妇被害,小孩侥幸存活,却留下终身残疾。 国民党军人幸存者:草鞋峡大屠杀中的幸存者。
3.讲析:文章第二部分的安排是颇具匠心的。在写了三个集体大屠杀惨案,两个令人发指的零散屠杀案后,结尾处还引用了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材料。从结构上看,写查证的法律证据也起到了总写的作用。法庭查证材料铁证如山,不容置疑。从内容上看,用数字说明,增强了说服力。在引用“查证”后,文章还补上了外国观察家的看法和当时的情况补述,说明事实上日寇在南京大屠杀中杀害我们同胞是难以计数的。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极力抹杀这段历史,墨写的文字掩盖不了血写的事实,他们一伙人的倒行逆施,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体现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二)讲析第三部分。
(1)指名朗读。
(2)思考:这一部分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较为集中的议论,抒情部分,也是文章的总结、点题。
提问:哪些是议论?哪些是抒情?
明确:第38自然段借记叙抒情。第39自然段夹叙夹议。第40自然段,前一句夹叙夹议,后一句借议论抒情。第41自然段也是议论。
(3)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第39自然段揭露了日本法西斯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罪行。第40自然段抒发了为祖国强盛而倍感欣慰、自豪之情。第41自然段强调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既要了解祖国的文明、民族的光荣,也应该牢记祖国深重的灾难、民族的奇耻大辱。最后一自然段点题。
【体现了报告文学的政论性】
二、重点语句分析
1.入夜,我在长江边徘徊。大江东去,逝者如斯。时光可以流逝,受害人终离人世,然而历史无法忘却,也不应该忘却…
这段抒情和议论由老太太发疯引起,一方面在说几十年的岁月无法弥补老太太心灵的严重的创伤,她无法忘记过去,同时也是在告诫人们牢记民族灾难,毋忘国耻。
2.我不想也没有必要发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这是文章点题的段落,不发更多的议论,却让读者思考: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这种思考不是要考虑个人的发展,而是要读者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现在,将来!
三、写作特色
1.结构的精心设计
文章开头用了倒叙的手法,这个开头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老太太发疯的原因。文章中先写集体大屠杀,后写零散大屠杀,然后运用军事法庭的材料加大了事实的说服力。结尾处点题也是在读者读完之后,引起读者激荡的感情之后水到渠成的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深深思考。
2.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文中的记叙让血淋淋的事实更加鲜明、形象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抒情和议论更能体现作者的态度和感情的激荡。文章的叙述真实,描写形象,以大量精确的数据和触目惊心的事实,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文章夹叙夹议,记叙的同时可以体会作者真挚的感情,深刻的议论。通过议论强调历史无法忘却,也不应该忘却,告诫人们牢记民族灾难,毋忘国耻。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使文章的教育意义更深入人心,使文章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发读者的共鸣。
四、课后练习题解答提示
(一)写了三大屠杀惨案:(1)12月13日的燕子矶大屠杀;(2)12月15日夜的下关大屠杀;(3)12月18日的草鞋峡大屠杀。
(二)首先是引用这类资料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既真实地再现了幸存者亲身经历的大屠杀,又反映了外国人目睹的日军暴行,还以法庭查证证实史实的毋庸置疑,也通过战犯本人的交待,道出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这样多角度、多侧面叙述南京大屠杀的惨状,更具现场感、真实感,更具有冲击力、震撼力。其次,引用这类资料还有其现实意义:现在在日本有人甚至企图把南京大屠杀事件当作“无稽之谈”。文中大量引用日本众多媒体的报道和战犯本人的交待,无疑起到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作用,有力的批驳了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者的弥天大谎。
(三)第一部分末段“入夜,我在长江边徘徊。大江东去,逝者如斯。时光可以流逝,受害人终离人世,然而历史无法忘却,也不应该忘却……”夹叙夹议。其中末句的议论,强调了牢记民族灾难,毋忘国耻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在写三个集体大屠杀后,转入写“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前,有“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一句议论,这里的议论既揭示了日寇杀人竞赛的惨无人道,又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同样由写日军杀人竞赛转到写田中军吉以“助广”宝剑连杀无辜中国人300多时,也用了一个议论句(“如果说向井敏明和野田岩是两只杀红了眼的恶魔,那么田中军吉简直比恶魔更凶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末段,也是夹叙夹议。
第三部分是较为集中的议论、抒情部分,也是文章的总结、点题及升华主题的部分。其中第一自然段是记叙,第二自然段夹叙夹议,揭露日本法西斯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罪行。第三自然段,前一句夹叙夹议,后一句借议论抒情,抒发了为祖国强盛而倍感欣慰、自豪之情。第四自然段议论,强调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既要了解祖国的文明、民族的光荣,也应该牢记祖国的深重灾难、民族的奇耻大辱。第五自然段议论,是对第四自然段的阐释,也是点题。
(四)文章让我们“走进历史,感受历史”,让中国年轻一代牢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激励我们担负起振兴中华、保卫祖国的重任。今后的路的设计应该与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答案略。
【总结课文】
(1)完整地听一遍朗读录音,体味感情、语气。
(2)把握全文的重点:
学生甲:掌握三大屠杀惨案,这既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又能使我们勿忘国耻。
学生乙:引用资料的写法,它不但使这篇报告文学更加真实突出,也使我们更多地了解日军侵华罪行。
学生丙:开头倒叙的写法,强调的是结果,因此使后文内容更加对比鲜明,突出。
学生丁:议论、抒情句、段,能起到突出中心,升华主题作用。
(3)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回顾和具体描写,揭露了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教育我们记住历史,勿忘国耻,激励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一道,争取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战争与侵略。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的练习
【板书设计】
标题:吸引力和震撼力;概括力和气魄
开头:生动逼真的生活场面;制造悬念,引发主题
中间 结构 多线条发展
事件(或人物) 以线穿珠
效果:鲜明、集中、新颖,表现主题
结尾 鼓舞展望式
哲理思索式
效果:余味无穷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
明确方向,发奋图强
【教学实践与反思】
南京大屠杀 第2篇
南京大屠杀
教学目标:
1. 整理归纳出作者列举的几大案件,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2. 品味报告文学散文化的语言,体会作者隐含于文字中的悲愤之情。激发民族义愤,激励
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爱国热情。
重点:整理归纳作者列举的几大案件,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体会作者隐含于文字中的悲愤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由题目导入
提问1:课题中有“屠杀”两字,通读全文,从文章内容上给“屠杀”下个定义。
提问2:“屠杀”可解释为“大批大批地残杀”,为什么在“屠杀”前要再加上个“大”字?
二、细读文章,归纳“大屠杀”案件
1.(列表)归纳“大屠杀”案件。
2.明确:“大”说明南京大屠杀人数之多,屠杀的残忍度之烈。日本军国主义残杀中国人民不分对象,尼姑、平民、军人甚至妇女儿童。说明他们以杀人为目的,想要亡我中国。
三、感悟文章议论部分,明确作者写作目的
1、思考:日本在中国实行屠杀政策并非始于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的亡我之心由来已久(东北三省、上海、河北、南昌都在37年前发生过类似的屠杀事件),作者为什么要选南京大屠杀作为这篇报告文学的题材呢?
2.、带着这个问题散读课文第三部分。(重点品读“作为历史的回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等句)
明确:国土如此之小的日本野心极大,妄图将中国灭亡,“南京”是中国当时的首都,显然日本军国主义是要“杀一儆百”,其野蛮和残暴程度可见一斑。
3、思考:日本军国主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野心来吞并中国,中国人民为什么会遭受这样的灾难?
明确:因为当时中国太落后了,综合国力不强,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增强国力。——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四、感悟作者隐于文字背后的情感
提问:最后一部分作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爱憎之情溢于言表,一篇好文章通常作者都会将自己的情感隐藏于文字中,比如“风景秀丽的燕子矶”这句,作者为什么要在叙述“燕子矶大屠杀”加上这句话呢?
明确:1、美丽的地方却成了屠宰场,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日军的残暴,中国人民的无辜。
2、如今的燕子矶依然秀丽,但它却时刻提醒着人们不应该忘记在这片土地上曾有过的血腥屠杀,亡灵们的哀号,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更不要让这段悲剧再一次重演。
五、回家作业
类似“风景秀丽的燕子矶”这样将作者情感隐于文字中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回家后
找出一两句,说说它们分别隐含了作者什么思想,有什么作用?
感悟如下:
每次聆听陈老师的教诲总会有茅塞顿开之感,今天也是如此。当我整理完陈老师口诉的自己上过的《南京大屠杀》的教案后,再对比自己的教案我又有了新的发现与启迪:
1、语文老师要使出浑身解数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拉回课堂。
要做到这一点并非如说的那样轻松。就那我今天上的这堂课来说吧!原本我选择这篇
自读课文就是因为它能激发起同学们的民族义愤,能使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有些感染力。没想到一节课下来还是因为多种因素而没能实现原定的目标。虽然我试图用老师范读来增加感染力,带动全班的氛围,但是同学们却一如既往地“我自岿然不动”,搞得我挺被动的。
其中当然有客观的因素诸如时间上少了10分钟,学生们在第一节课上通常都有点没睡醒等等。但究其主观原因我认为还是由于我的课没有备好:主要是我忽略了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知识同学们是“已知”的这个问题,在“已知”的情况下就应该试图给他们一些“新知”,一些新的情感体验,而并不仅仅等同于以往的爱国主义教育。
正如陈老师说的那样,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教会学生从“无知”到“有
知”,而语文是母语,是自小就在不断训练不断“明白”的一门“基础学科”。所以语文学科要把同学们的兴趣停留在课堂,还是要努力让同学们在课堂上习得“新知”、获得“新”的情感体验。
2、 教师首先要熟悉文本,要经过一番专研琢磨,这样才能备好一堂有“效率”的课。
今天我的这节课无疑是在做一次无效的劳动,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仅仅关注如何将报告文学的三个特征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不是让他们在体验感悟中获得这三个概念。其二,指导学生圈画有关表现日军残暴,人民无辜的语句过繁、过细。
基于以上两点,我反思我的这节课没有带给学生们新的知识,而只是在做重复劳动。这不符合二期课改“长文短教”的精神。
正如陈老师说的那样,对于初三年级,语文老师应该关注知识的整合而不是将知识机械地重复。我想这句话对于我们初三接下去的复习课是有指导意义的。
再次对比两份教案不难发现,陈老师在多年研读教材,教材已烂熟于心的前提之下依然不断地在求新求变。在陈老师的教案中对课题“南京大屠杀”有了一番新的诠释,并分别以“给‘屠杀’下定义”,“为什么在‘屠杀’前加个‘大’字”,以及“作者为什么要选‘南京大屠杀’作为自己的这篇报告文学的题材”这三个问题串联起了三大环节,构思巧妙。而最后“感悟作者隐于文字中的情感”这一环节更能培养初三学生深层次地感悟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让他们的情感体验更上一个台阶。
3、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要规范,要有感染力,更要注意精练。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能言善辩的人,但真正要做到说话得体又精炼,而且还能思路明
晰可不是件容易办到的事。就拿我今天的课来说,事后在评课过程中前辈们为我指出了不少不规范的课堂用语,比如在提到日本军国主义时因为紧张的缘故我说成了“日本人”等等。
当然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训练出来的,但是我会牢记教研员李老师的提点:努力先从“每堂课提问不超过六个问题”开始尝试,循序渐进地规范并完善自己教学的语言。
南京大屠杀 第3篇
课题 16.南京大屠杀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熙熙攘攘、挎、蹂躏、步履蹒跚、徘徊、毛骨悚然、褴褛、惨绝人寰、蛊惑等。 2.了解日军侵华历史,了解南京大屠杀详情,培养爱国感情。 3.初步了解史实性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 4.理解夹叙夹议手法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学习重点 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学习难点 体会报告文学生动、形象的记叙及精当的议论、抒情。 学习过程 备注 布置预习 1.学生自主掌握生字词 一、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褴褛lán1ǚ寻觅mì悚然shǒng b.尸骸hái蹂躏róulìn燕子矶jī c.徘徊páihuái撰写zhuàn蹒跚pánshān d.狰狞zhēngníng绑缚fù熙熙攘攘xī 二、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1.残绝人寰( )2.步覆蹒跚( ) 3.凶神恶熬( )4.逝者如失( ) 5.大肆喧传( )6.惨不忍赌( ) 2.学生收集有关报告文学及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预习展评1.学生自由回答,并叫两个学生上黑板板书第(2)小题改正的错别字。 2.选一小组讲,其它补充,老师总结。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熙熙攘攘、挎、蹂躏、步履蹒跚、徘徊、毛骨悚然、褴褛、惨绝人寰、蛊惑等。 2.了解日军侵华历史,了解南京大屠杀详情。 三、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找出集体大屠杀和零散大屠杀的各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被屠杀的人数。 四、精讲点拨 本文为驳斥日本右翼势力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列举了哪些事实? 五、当堂达标 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她步履pánshān地走了几步,忽然站住,定定地打量着路边的一棵古槐。() (2)他惨遭日本鬼子róulìn,地点正是那棵老槐树下。() (3)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cǎnjuérénhuán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4)成千上万的日本青年受此gǔhuò,参军来到中国战场,进行野蛮的杀戮。() 2.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种药一问世,便受到病人的欢迎,因为临床治疗效果证明,这是有效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将“方法”改为“药物”) b.他像一支蜡烛,虽然照亮了别人,却毁灭了自己。这样的人生多有价值啊!(把“虽然照亮了别人,却毁灭了自己。”改为“虽然毁灭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 c.厂里规定,中档产品价格不超过300元~500元。(“不超过”改为“最多”) d.中国大陆和港台歌星的联袂演出博得了当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对各位歌星精彩的表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第2个分句缺主语,加“观众”) 3.选用下列至少两个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80字以内。(3分) 熙熙攘攘、蹂躏、步履蹒跚、徘徊、毛骨悚然、褴褛、惨绝人寰、蛊惑 4.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根据“关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和材料,完成下面各题。(5分) (1)研究下表数据,写出研究结论:。(2分) 某市食品安全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500人) 满意度 非常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人数比 25% 28.5% 39.7% 6.8% (2)研究下面三则材料,分别提炼观点,在成果展示会上交流。 材料一那瘦肉多得动你心的猪肉,有可能含有瘦肉精;那颜色白得馋你嘴的馒头,有可能就用过漂白剂;那色彩艳得逼你眼的饮料,有可能就加了塑化剂…… 材料二公众之所以引起“愁吃”的恐慌,与少数媒体夸大其辞的宣传不无关系。例如,某个地方西瓜使用了膨大剂,专家证实如剂量适当并不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但由于媒体的片面宣传,导致很多人不敢吃西瓜。他们把个别问题当成普遍现象,动辄以“致癌”、“致死”定论,把食品安全的问题放大了。 材料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主管、职能检测部门,已经开始行动,采取措施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实行全程监控和检测,对黑心者,频出重拳。主要观点是:(3分) ① ② ③ 六、布置预习 反复朗读课文,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 1.课文引用了美国护士的日记,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以及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的查证等大量史料,请问引用这些资料有什么作用? 2.说说在文章的第三部分(34—38自然段)中的哪些是议论?哪些是抒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预习展评 1.个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老师总结。 2.学生阅读、思考、回答,老师明确。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史实性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 2.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明确人生方向,发奋图强。 三、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一:课文引用了美国护士的日记,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以及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的查证等大量史料,请问引用这些资料有什么作用? 预设问题二:说说在文章的第三部分(34—38自然段)中的哪些是议论?哪些是抒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四、精讲点拨 预设问题:作者结尾时说南京大屠杀“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为什么?我们以后的路到底该怎样走?作为祖国未来的我们应该怎样要求自己? 五、当堂达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永远的蝴蝶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滑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了,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离我只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1.小说以“雨”开篇,并以“雨”贯穿全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至少答出两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小说最后再次描写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始写“小雨点”溅到眼镜上,之后写“更大的雨点”溅到眼镜上,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下面说法中错误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作用是显示“我”的思绪的流程和层次。 b.文中最能够表露“我”的悔恨的一句话是“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c.“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表现了“我”失去恋人的痛苦、凄凉的心境。 d.把樱子比喻成蝴蝶有两个原因,一是飞的动作,二是樱于长得像蝴蝶一样的外貌。 e.题目叫“永远的蝴蝶”,就是说蝴蝶是永恒的,“我”爱蝴蝶,“我”也爱樱子。 f.小说最后交代给母亲的信的内容,增加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六、布置预习 待定 学习心得
南京大屠杀 第4篇
教学目标:
1. 整理归纳出作者列举的几大案件,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2. 品味报告文学散文化的语言,体会作者隐含于文字中的悲愤之情。激发民族义愤,激励
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整理归纳作者列举的几大案件,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隐含于文字中的悲愤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由题目导入
提问1:课题中有“屠杀”两字,通读全文,从文章内容上给“屠杀”下个定义。
提问2:“屠杀”可解释为“大批大批地残杀”,为什么在“屠杀”前要再加上个“大”字?
二、细读文章,归纳“大屠杀”案件
1.(列表)归纳“大屠杀”案件。
2.明确:“大”说明南京大屠杀人数之多,屠杀的残忍度之烈。日本军国主义残杀中国人民不分对象,尼姑、平民、军人甚至妇女儿童。说明他们以杀人为目的,想要亡我中国。
三、感悟文章议论部分,明确作者写作目的
1、思考:日本在中国实行屠杀政策并非始于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的亡我之心由来已久(东北三省、上海、河北、南昌都在37年前发生过类似的屠杀事件),作者为什么要选南京大屠杀作为这篇报告文学的题材呢?
2.、带着这个问题散读课文第三部分。(重点品读“作为历史的回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等句)
明确:国土如此之小的日本野心极大,妄图将中国灭亡,“南京”是中国当时的首都,显然日本军国主义是要“杀一儆百”,其野蛮和残暴程度可见一斑。
3、思考:日本军国主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野心来吞并中国,中国人民为什么会遭受这样的灾难?
明确:因为当时中国太落后了,综合国力不强,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增强国力。——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四、感悟作者隐于文字背后的情感
提问:最后一部分作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爱憎之情溢于言表,一篇好文章通常作者都会将自己的情感隐藏于文字中,比如“风景秀丽的燕子矶”这句,作者为什么要在叙述“燕子矶大屠杀”加上这句话呢?
明确:1、美丽的地方却成了屠宰场,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日军的残暴,中国人民的无辜。
2、如今的燕子矶依然秀丽,但它却时刻提醒着人们不应该忘记在这片土地上曾有过的血腥屠杀,亡灵们的哀号,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更不要让这段悲剧再一次重演。
五、回家作业
类似“风景秀丽的燕子矶”这样将作者情感隐于文字中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回家后
找出一两句,说说它们分别隐含了作者什么思想,有什么作用?
感悟如下:
每次聆听陈老师的教诲总会有茅塞顿开之感,今天也是如此。当我整理完陈老师口诉的自己上过的《南京大屠杀》的教案后,再对比自己的教案我又有了新的发现与启迪:
1、语文老师要使出浑身解数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拉回课堂。
要做到这一点并非如说的那样轻松。就那我今天上的这堂课来说吧!原本我选择这篇
自读课文就是因为它能激发起同学们的民族义愤,能使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有些感染力。没想到一节课下来还是因为多种因素而没能实现原定的目标。虽然我试图用老师范读来增加感染力,带动全班的氛围,但是同学们却一如既往地“我自岿然不动”,搞得我挺被动的。
其中当然有客观的因素诸如时间上少了10分钟,学生们在第一节课上通常都有点没睡醒等等。但究其主观原因我认为还是由于我的课没有备好:主要是我忽略了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知识同学们是“已知”的这个问题,在“已知”的情况下就应该试图给他们一些“新知”,一些新的情感体验,而并不仅仅等同于以往的爱国主义教育。
正如陈老师说的那样,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教会学生从“无知”到“有
知”,而语文是母语,是自小就在不断训练不断“明白”的一门“基础学科”。所以语文学科要把同学们的兴趣停留在课堂,还是要努力让同学们在课堂上习得“新知”、获得“新”的情感体验。
2、 教师首先要熟悉文本,要经过一番专研琢磨,这样才能备好一堂有“效率”的课。
今天我的这节课无疑是在做一次无效的劳动,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仅仅关注如何将报告文学的三个特征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不是让他们在体验感悟中获得这三个概念。其二,指导学生圈画有关表现日军残暴,人民无辜的语句过繁、过细。
基于以上两点,我反思我的这节课没有带给学生们新的知识,而只是在做重复劳动。这不符合二期课改“长文短教”的精神。
正如陈老师说的那样,对于初三年级,语文老师应该关注知识的整合而不是将知识机械地重复。我想这句话对于我们初三接下去的复习课是有指导意义的。
再次对比两份教案不难发现,陈老师在多年研读教材,教材已烂熟于心的'前提之下依然不断地在求新求变。在陈老师的教案中对课题“南京大屠杀”有了一番新的诠释,并分别以“给‘屠杀’下定义”,“为什么在‘屠杀’前加个‘大’字”,以及“作者为什么要选‘南京大屠杀’作为自己的这篇报告文学的题材”这三个问题串联起了三大环节,构思巧妙。而最后“感悟作者隐于文字中的情感”这一环节更能培养初三学生深层次地感悟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让他们的情感体验更上一个台阶。
3、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要规范,要有感染力,更要注意精练。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能言善辩的人,但真正要做到说话得体又精炼,而且还能思路明
晰可不是件容易办到的事。就拿我今天的课来说,事后在评课过程中前辈们为我指出了不少不规范的课堂用语,比如在提到日本军国主义时因为紧张的缘故我说成了“日本人”等等。
当然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训练出来的,但是我会牢记教研员李老师的提点:努力先从“每堂课提问不超过六个问题”开始尝试,循序渐进地规范并完善自己教学的语言。
南京大屠杀 第5篇
《南京大屠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日军侵华历史,了解南京大屠杀详情。
2.理解课文,了解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与本课的独特风格。
3.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
4.准确认读生难字词,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是:观看影片,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内容,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以及本课的独特风格,最后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专门设置了一堂讨论课。
情感态度价值观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明确人生方向,发奋图强。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体会文章的内容编排设计以及用史料为证表达自己态度的方法。
3.把握报告文学的特点和整体风格。
难点
1.体会文章的内容编排设计以及用史料为证表达自己态度的方法。
2.把握报告文学整体风格。
教学突破
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认识历史的重要性,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本文为何从老太太写起是一个疑点,要加以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查找资料,了解南京大屠杀具体情况。关注当今日本对侵华历史的态度。
2.准备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片。
3.准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
◆学生准备1.查阅资料,了解日军侵华与抗日战争历史。2.预习课文,标记理解有疑问的地方。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创设情景,导入课 1.观看影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2.介绍报告文学的风格,指导阅读 2.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3、研读阅读课文1-8段 3、研读1-8段
一、 创设情景。导入课文(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展示 相关图片。2.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日军侵华史、 抗日战争的了解和认识。3.师:大家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原 因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吧,谁跟我们 说说?4.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但除此之外 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在学习课文 的过程中相信大家会有新的发现。 板书课题。 1.看影片和图片,为南京大屠杀血淋 淋的场面所震撼,心中充满愤慨。2.纷纷发言,讲述自己的所知与认识。3.生:落后就要挨打,半封建半殖民地 的旧中国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土地上 的人民,导致了南京城内30万居民 的被害。4.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
二、认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结构(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1.介绍报告文学的整体风格,将内容 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从而指导 1.抓住报告文学的特点来阅读课文, 了解文章内容。
课文,把握课文结构及主要内容3.研读阅读课文1~8段 3.研读1-8段
学生阅读本文。2.抽学生划分层次,归纳层意。3.根据学生的表述,补充,纠正。 2.划分课文层次,归纳文章的主要内 容,并思考本文作者的意图。 '3.与教师共同明确文章结构,了解作 者意图,作好笔记。
三、分析课文l-8自然段(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快速阅读1-8自然段。2.结合报告文学的特点,组织学生讨 论交流本课题目与开头的特色。将 内容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3.师:作者为什么要以一个老太太的 经历来开始文章的写作?4.指导完成随堂练习1。 1.快速阅读。 2.分析讨论本文标题和开头的特色。3.思考回答。 生:因为她是曾经受到日本侵略者 迫害的中国民众的缩影。4.完成随堂练习l。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组织学生观看了南京大屠杀的影片,扩充了学生对背景知识的了解,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础。这节课对报告文学的特点作了一定的分析,学生针对其特点浏览了全文,理清了文章结构,并重点分析了课文的前半部分。
五、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南京大屠杀
温书林
报告文学的特点
新闻性:真实,准确,时效
文学性:性格刻划、心理描写、环境渲染、细节铺陈
政论性:水平和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标题:吸引力和震撼力;概括力和气魄
开头:生动逼真的生活场面;制造悬念,引发主题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研读9-33自然段 1.研读课文,分析文章的内容安排及写作特色
2.研读34-38自然段 2.研读课文,体会作者意图
一、 研读9~33自然段(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快速浏览9-33段,可以请 几名同学朗读9--15段(提示:这是 一节详细叙述)。2.介绍南京大屠杀的具体情况。3.师:这一节一共讲述了哪些内容? 指导完成随堂练习设计2。4.结合报告文学的特征说明本节特 色。(见课末板书设计) 1.快速阅读课文,朗读相关段落。2.倾听,充满情感。3.根据9-33自然段中的多家新闻媒 体报道,将其分别改为30字以内的 新闻导语。4.与教师共同探讨完成。•
二、研读34-38自然段(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要求学生齐读课文34--38自然段。2.师:前文讲述了历史事实,这一节表 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请问作者的 情感态度是什么呢?3.抽多名学生回答,小结。4.结合报告文学的特征说明本节特 色。(见课末板书设计) 1.充满感情的朗读。2.思考。3.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4.与教师共同探讨完成。
三、本课小结
本节课按照课文浏览、内容分析、特色探讨的顺序完成了课文的学习。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作者情感有了深入了解。
四、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南京大屠杀
温书林
中间 结构 多线条发展
事件(或人物) 以线穿珠
效果:鲜明、集中、新颖,表现主题
结尾 鼓舞展望式
哲理思索式
效果:余味无穷
教学步骤
(第3课时)
第三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疑难字词练习 1.查字典或通过课文掌握字词
2.组织讨论 2.讨论交流,确立目标
一、 掌握字词(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指导完成随堂练习设计3。 通过注音、释义、造句等方式完成字词积累。
二、讨论.明确懵感态度价值观f约 分钟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1.师:课文引用了美国护士的日记,多 家新闻媒体的报道,以及1946年2 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的查证等大量 1.生:增强了文章内容的可信度,南京 大屠杀是有据查的,并非当前许多 日本人认为的那样是凭空捏造。
史料,请问引用这些资料有什么作 用?2.组织讨论:作者结尾时说南京大屠 杀"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 怎么走",为什么?我们以后的路到 底该怎样走?作为祖国未来的我们 应该怎样要求自己? 2.积极参与讨论,表明心志,明确情感 态度价值观。
三、本课小结
本节课是堂讨论课,其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讨论中总结历史的惨痛教训,明确方向,树立目标,下定决心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
四、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南京大屠杀
温书林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
明确方向,发奋图强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尽管证据确凿,南京大屠杀却仍不被一些人特别是日本人承认,而且中国受害人的理赔之路异常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什么?未来之路我们该如何去走?教师可介绍当今日本政府和社会对日军侵华历史所持的态度,启发学生作深入思考。
惨绝人寰举世闻名
个性练习设计
作者在文中写道:"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应该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教学探讨与反思
补充资料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进城后,对无辜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长达六个多星期的血腥大屠杀。日军在疯狂杀戮的同时,还大肆奸淫妇女,进行大规模的抢劫、焚烧和破坏。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当时集体屠杀中国军民19万余人,零散杀害居民仅收埋的尸体就达15万多具,被屠杀总数达30万人以上。这场大屠杀,是在日本*策划与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等战犯的指挥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其手段之残忍,行为之野蛮,令人发指。南京暴行发生之后,引起中国人民和世界正义人士的极大愤怒和谴责。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田伯烈在所著《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中,称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是"现代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文明最黑暗的一页"。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杜廷谴责日军"把南京变成一座恐怖的城市"。然而,在日本却有人否定历史事实。日本拓植大学讲师田中正明便是其中的一个。此人于1984年6月出版一本名为《"南京大屠杀"之虚构》的书,想把南京大屠杀从历一笔勾销。墨写的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证明南京大屠杀的人证、物证俱在,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事实。
南京大屠杀 第6篇
课也可以这样上——我教《南京大屠杀》(课堂虚录)
之所以称“虚录”,因为我的文字无法再现课堂真实的情景。
我一改往日满面笑容的形象,神情庄重地走进教室,走上讲台(讲台上放着一盒彩色粉笔),对学生说:“这节课老师本来想给大家好好讲一讲南京大屠杀这篇课文的。老师刚才又读了一遍,对不起大家,老师不想讲了,大家自己看吧。”学生纳纳地望着我。“大家默默地读这篇文章,按老师的要求,不必举手,随时上来在黑板上写点什么。”我用红色粉笔写了几个大大的字:“南京大屠杀各个事件的时间、具体位置、相关数据!!!”我提示学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文字要精练些,不写的学生默读课文。
学生长时间默读课文。我神情严肃地凝视着学生,教室异常的安静。学生陆续上来板书:“1937年12月15日。”“燕子矶”“50人到100人”“幕府山”“江心岛”“草鞋峡”“100名”“89人”“78人”“12月10日中午”“上午11点30分”“1937年12月13日”“105人”“106人”“150人”“28案,19万人”“858案,15万人”“34万人”………学生越来越多的上来写,黑板上数据增添着,重复着,叠加着。我依然神情严肃,默默地望着学生写,一言不发。
学生写完,没人再上来写了。我语气平缓地说:“这篇文章是报告文学,它具有新闻真实性的特点,大家看看黑板上的这些数字,是真实的吗?请说明你的理由。”学生一一发言:“是真实的”“确实是这样”“这是历史事件”。其间我反复问“为什么”,激发学生回答问题。最后我总结了一句:“课文中讲到的事情,不少是当事人的口述和资料的记录,不是作者的猜想。”然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根据。这一环节教学中,我没有任何评论,最后在“34万人”数据上画了个人头骷髅,依然神情严肃的望着学生们。
稍后,我在黑板上“大屠杀”一词上划了一个粗大的圈和一个叉,说:“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找出与这个词有相关意义的词,也不用举手,随时上黑板来写。”学生默读,陆续上黑板写:“蹂躏”“惨遭”“悲嚎”“恐怖”“凶神恶煞”“黑洞洞的枪口”“狞笑”“层层叠叠的尸体”“枪声震耳欲聋”“刺戳”“垂死呼号”“猛烈开火”“各举战刀”“狰狞而笑”“焚尸”“活埋”“骨灰残骸”……上台的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着,文字叠加在数字上,黑板上写得满满当当,狼藉一片。我依然神情严肃地注视着学生们写,依然一言不发,没有评论,其它学生在默读,教室里非常安静。我默默地在学生写出的词语上缓缓的划上圈,打上大大的问号?(我想用神情和动作来传递我的心情和感情)然后,让几位学生站起来反复读这些词语,我提示他们读词的语调。(我并不要求学生解释词语,让他们自读自悟)。接着我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为悲惨的场面来朗诵相关文句文段,有几位女孩子读着读着,泣不成声,没有读完,我让她们坐下,我接着读:“少妇中弹倒下……”“敌人的机枪猛向我们扫来……”“可……天哪!……”“人群像炸了窝……”,我泪眼婆娑,一些学生在低声哭泣,教学里安静极了。(这是本堂课的高潮)这一环节教学中,我依然没有任何评论。
稍后,我让学生再默读,再随时上台写表达作者心情和感情的词句。学生默读,不断有学生上来写:“极大的震动”“徘徊”“提起沉重的笔”“悲愤的心”“战栗”“难以表达”“令人发指”,然后,我让学生朗诵相关的段落,提示他们注意语气,表达出作者的心情和感情。
然后我点明“报告文学也重在文学性,有大量细节描写,如大家读的场面描写,有抒情的语言,如大家读的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这一教学环节结束。
最后,我让学生齐读课文最后几段“半个世纪过去了……”,我评价说学生读得很好,我又读了一遍:“……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读最后几句,我异常激动。在我读的过程中,下课铃响,学生却一反往常的依然静静地坐着听我读。
我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课文练习后的“字词积累”中的所有的词写一段文字,来再现南京大屠杀的场面;让学生根据课文后提供的网站去查阅相关资料,有兴趣的发到我的邮箱。
东方雪评:
情境教学是美育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当然其中也包含相当深刻的德育指标。唐老师的课真正是带着学生走进了文本,而不是带着文本走向学生。课堂上寂静实际上可以看出情感的潜流在汹涌,此时无声胜有声。让学生自己体悟,让学生自己打开历史,这比老师介绍强一万倍。
由此,我又想起当初我设计《虞美人》的想法,本来我也想一袭长袍,跪拜天地,幽怨地唱着那醉不成欢的曲调,但因为是公开课,后来还是放弃了,留给自己的是遗憾。——我们现在教学生得分的东西太多了,我们让学生教育自己的东西实在太少了。
若曦评:
我看到了老师肃穆的神情,看到了学生默默读书被深深感染的样子,看到学生默然有序的走上讲台,书写下那些让人泪下的词语,我也忍不住像唐老师一样\"泪眼婆娑\"了^^^^这课上成这样,当然是极大的成功.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标要求的\"对话\"应该是这样的:\"老师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和学生一起分享理解,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在课上,唐老师和学生虽然对话不多,但是有充分的情绪交流,师生之间互相感染,共同体验文本传递出的沉痛悲哀的情绪。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这样描述:“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是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是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和鼓舞。”唐老师告诉我们这种交流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2。这里我还想说说朗读时机的问题。
日前讨论李镇西课的朗读时,我曾说过:老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不要上来就让学生大声朗读。毓君老师持不同看法,说不出声读书不是好的学习方法。看了唐老师这节课,我就想:如果开课老师就让学生朗读,效果会怎么样?恐怕不一定有现在这样好吧。看来,对于不同人的不同习惯和不同文章的文体风格,可以选择朗读和默读的不同形式,而且,对初次接触这样包含沉痛悲愤情感的作品,还是默读好些。在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后,在学生被深深的打动之后,学生读书,凄然泪下,老师读书,情绪悲痛。师生之间都被深深的感染了。
3。从语文的工具性来说,这节课让学生注意到了最能表现南京大屠杀时间的数字和细节,最能表现作者情绪的词语。让学生在词语揣摩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绪。相当成功。
想必大家上这节课的时候都觉得痛苦:学生怎么这么没心啊?这样打动人心的文章怎么就打动不了这些学生呢?
看了唐老师这节课,我觉得,不是学生难以打动,而是我们没有创设打动学生的情境。
向唐老师致敬~!
受益匪浅。
铁皮鼓评:
确实是神来之笔。
但现在用这种词仿佛不恰当。我想起了都德的最后一课。
当老师进入了情境,有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表达,学生便理解了。
为唐老师叫好!为唐老师而感动!
这是给初中学生上的。(我猜测)如果是高中,我一定要让他们看相关的影像资料。我还会出示近来年的索赔风波,齐齐哈尔毒气风波,会与他们重新理性地探讨二十一世纪的中日关系。
烟鬼猫评:
平时上课,总觉着和学生隔着一座山。你费力地登上山,在山上一通狂喊:“看到了吗?这有一朵漂亮的花。”“大家看呀,立于山顶,一览众山小。”“看,我抓到了白云。”学生呢依然在山下,遥望着不知在哪的老师,有气无力地回答:“哦。”
所以,怎样让学生和老师一块登山,一同欣赏山中绝色,就是最主要的东西,而不是仅仅让学生知道山上有什么。唐老师此课,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较好的范例。
学习中………
[1]
南京大屠杀 第7篇
16.南京大屠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日军侵华历史,了解南京大屠杀详情。
2.理解课文,了解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与本课的独特风格。
3.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
4.准确认读生难字词,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是:观看影片,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内容,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以及本课的独特风格,最后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专门设置了一堂讨论课。
情感态度价值观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明确人生方向,发奋图强。,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体会文章的内容编排设计以及用史料为证表达自己态度的方法。
3.把握报告文学的特点和整体风格。
难点
1.体会文章的内容编排设计以及用史料为证表达自己态度的方法。
2.把握报告文学整体风格。
教学突破
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认识历史的重要性,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本文为何从老太太写起是一个疑点,要加以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查找资料,了解南京大屠杀具体情况。关注当今日本对侵华历史的态度。
2.准备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片。
3.准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
◆学生准备1.查阅资料,了解日军侵华与抗日战争历史。2.预习课文,标记理解有疑问的地方。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创设情景,导入课 1.观看影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2.介绍报告文学的风格,指导阅读 2.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3、研读阅读课文1-8段 3、研读1—8段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展示
相关图片。
2.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日军侵华史、
抗日战争的了解和认识。
3.师:大家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原
因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吧,谁跟我们
说说?
4.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但除此之外
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在学习课文
的过程中相信大家会有新的发现。
板书课题。
1.看影片和图片,为南京大屠杀血淋
淋的场面所震撼,心中充满愤慨。
2.纷纷发言,讲述自己的所知与认识。
3.生:落后就要挨打,半封建半殖民地
的旧中国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土地上
的人民,导致了南京城内30万居民
的被害。
4.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
二、认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结构(约 分钟)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r
;
f
1.介绍报告文学的整体风格,将内容
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从而指导
1.抓住报告文学的特点来阅读课文,
了解文章内容。
课文,把握课文结构及主要内容3.研读阅读课文1~8段 3.研读1-8段
学生阅读本文。
2.抽学生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3.根据学生的表述,补充,纠正。
2.划分课文层次,归纳文章的主要内
容,并思考本文作者的意图。 ’
3.与教师共同明确文章结构,了解作
者意图,作好笔记。
三、分析课文l-8自然段(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快速阅读1-8自然段。
2.结合报告文学的特点,组织学生讨
论交流本课题目与开头的特色。将
内容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
3.师:作者为什么要以一个老太太的
经历来开始文章的写作?
4.指导完成随堂练习1。
1.快速阅读。
2.分析讨论本文标题和开头的特色。
3.思考回答。
生:因为她是曾经受到日本侵略者
迫害的中国民众的缩影。
4.完成随堂练习l。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组织学生观看了南京大屠杀的影片,扩充了学生对背景知识的了解,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础。这节课对报告文学的特点作了一定的分析,学生针对其特点浏览了全文,理清了文章结构,并重点分析了课文的前半部分。
五、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南京大屠杀
温书林
报告文学的特点
新闻性:真实,准确,时效
文学性:性格刻划、心理描写、环境渲染、细节铺陈
政论性:水平和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标题:吸引力和震撼力;概括力和气魄
开头:生动逼真的生活场面;制造悬念,引发主题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研读9—33自然段 1.研读课文,分析文章的内容安排及写作特色
2.研读34—38自然段 2.研读课文,体会作者意图
一、研读9~33自然段(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快速浏览9-33段,可以请
几名同学朗读9--15段(提示:这是
唯一一节详细叙述)。
2.介绍南京大屠杀的具体情况。
3.师:这一节一共讲述了哪些内容?
指导完成随堂练习设计2。
4.结合报告文学的特征说明本节特
色。(见课末板书设计)
1.快速阅读课文,朗读相关段落。
2.倾听,充满情感。
3.根据9—33自然段中的多家新闻媒
体报道,将其分别改为30字以内的
新闻导语。
4.与教师共同探讨完成。·
二、研读34—38自然段(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要求学生齐读课文34--38自然段。
2.师:前文讲述了历史事实,这一节表
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请问作者的
情感态度是什么呢?
3.抽多名学生回答,小结。
4.结合报告文学的特征说明本节特
色。(见课末板书设计)
1.充满感情的朗读。
2.思考。
3.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4.与教师共同探讨完成。
三、本课小结
本节课按照课文浏览、内容分析、特色探讨的顺序完成了课文的学习。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作者情感有了深入了解。
四、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南京大屠杀
温书林
中间 结构 多线条发展
事件(或人物) 以线穿珠
效果:鲜明、集中、新颖,表现主题
结尾 鼓舞展望式
哲理思索式
效果:余味无穷
教学步骤
(第3课时)
第三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疑难字词练习 1.查字典或通过课文掌握字词
2.组织讨论 2.讨论交流,确立目标
一、掌握字词(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指导完成随堂练习设计3。
通过注音、释义、造句等方式完成字词
积累。
二、讨论.明确懵感态度价值观f约 分钟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1.师:课文引用了美国护士的日记,多
家新闻媒体的报道,以及1946年2
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的查证等大量
1.生:增强了文章内容的可信度,南京
大屠杀是有据查的,并非当前许多
日本人认为的那样是凭空捏造。
史料,请问引用这些资料有什么作
用?
2.组织讨论:作者结尾时说南京大屠
杀“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
怎么走”,为什么?我们以后的路到
底该怎样走?作为祖国未来的我们
应该怎样要求自己?
2.积极参与讨论,表明心志,明确情感
态度价值观。
三、本课小结
本节课是堂讨论课,其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讨论中总结历史的惨痛教训,明确方向,树立目标,下定决心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
四、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南京大屠杀
温书林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
明确方向,发奋图强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尽管证据确凿,南京大屠杀却仍不被一些人特别是日本人承认,而且中国受害人的理赔之路异常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什么?未来之路我们该如何去走?教师可介绍当今日本政府和社会对日军侵华历史所持的态度,启发学生作深入思考。
惨绝人寰举世闻名
个性练习设计
作者在文中写道:“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应该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教学探讨与反思
1.这是一篇关于日军侵华历史的报告文学作品,所以一要注意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二要注意结合报告文学的风格特点来讲述课文。
2.文章比较长,可以让学生先读一读,在培养学生情感的时候,注意创造情景,调动大家的情绪。
补充资料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进城后,对无辜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长达六个多星期的血腥大屠杀。日军在疯狂杀戮的同时,还大肆奸淫妇女,进行大规模的抢劫、焚烧和破坏。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当时集体屠杀中国军民19万余人,零散杀害居民仅收埋的尸体就达15万多具,被屠杀总数达30万人以上。
这场大屠杀,是在日本当局策划与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等战犯的指挥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其手段之残忍,行为之野蛮,令人发指。
南京暴行发生之后,引起中国人民和世界正义人士的极大愤怒和谴责。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田伯烈在所著《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中,称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是“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杜廷谴责日军“把南京变成一座恐怖的城市”。
然而,在日本却有人否定历史事实。日本拓植大学讲师田中正明便是其中的一个。此人于1984年6月出版一本名为《“南京大屠杀”之虚构》的书,想把南京大屠杀从历史上一笔勾销。墨写的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证明南京大屠杀的人证、物证俱在,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事实。
南京大屠杀 第8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日军侵华历史,了解南京大屠杀详情。
2.理解课文,了解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与本课的独特风格。
3.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
4.准确认读生难字词,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是:观看影片,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内容,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以及本课的独特风格,最后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专门设置了一堂讨论课。
情感态度价值观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明确人生方向,发奋图强。,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体会文章的内容编排设计以及用史料为证表达自己态度的方法。
3.把握报告文学的特点和整体风格。
难点
1.体会文章的内容编排设计以及用史料为证表达自己态度的方法。
2.把握报告文学整体风格。
教学突破
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认识历史的重要性,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本文为何从老太太写起是一个疑点,要加以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查找资料,了解南京大屠杀具体情况。关注当今日本对侵华历史的态度。
2.准备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片。
3.准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
◆学生准备1.查阅资料,了解日军侵华与抗日战争历史。2.预习课文,标记理解有疑问的地方。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创设情景,导入课 1.观看影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2.介绍报告文学的风格,指导阅读 2.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3、研读阅读课文1-8段 3、研读1—8段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展示
2.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日军侵华史、
3.师:大家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原
4.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但除此之外
板书课题。 1.看影片和图片,为南京大屠杀血淋
2.纷纷发言,讲述自己的所知与认识。
3.生:落后就要挨打,半封建半殖民地
4.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
二、认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结构(约 分钟)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r
;
f
1.介绍报告文学的整体风格,将内容
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从而指导 1.抓住报告文学的特点来阅读课文,
课文,把握课文结构及主要内容3.研读阅读课文1~8段 3.研读1-8段
学生阅读本文。
2.抽学生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3.根据学生的表述,补充,纠正。
2.划分课文层次,归纳文章的主要内
3.与教师共同明确文章结构,了解作
三、分析课文l-8自然段(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快速阅读1-8自然段。
2.结合报告文学的特点,组织学生讨
内容板书。(见课末板书)
南京大屠杀 第9篇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
活动目标
了解日本侵华战争的有关历史,了解战争罪恶,了解面对民族灾难史自己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活动准备
1.大幅世界地图、有关资料(制作成以多媒体课件)、教室所有的黑板都空着,供学生课内倾诉用、20张大报纸、在教室的后墙上挂历一根长绳。
2.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日本侵华史实的书籍、资料。
活动过程
一、揭题
教师:(严肃而沉重地展开大型世界地图,指中国和日本所在版图)亲爱的同学们,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中关系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日本却又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这个“远”不是指实际空间距离,而是指心理距离。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听听下面的资料。
1997年是中日帮交正常化25周年。这年年初,《中国青年报》做了一次名为“中国青年眼里的日本”的大型读者调查。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在被调查的10万多青年读者中,有83.9%的读者认为“日本”两字最容易使他们想到的是“南京大屠杀”,这在多达15个选择中位居榜首。被问到“你心目中的日本人是什么样”的时候,最高的一项选择是“残忍”,占65%。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刘江永研究员做过一个很恰当的比喻。他说,我们中国过去曹爱了日本那么残酷的侵略,受到了那么严重的民族迫害。我们民族身上有疮疤,这个疮疤谁也不愿意去揭,揭了很疼,甚至要疼到骨头里去。
孩子们,这个疮疤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疼到骨头里去?这里所谈到的“南京大屠杀”你们了解吗?了解多少?
请每位同学把自己知道的情况清楚地告诉给小组里的同学,2分钟之内完成。一起来浏览教科书第49页至50页的内容。
二、深入课题,了解历史
1.讨论:日本为什么要侵略我们中国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出示多媒体幻灯片(日本地图加文字),并加以小结说明:
资源的匮乏→军事扩张→发动战争!
日本国基于以上思想,自1894年至1945年,多次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
2.师生一起浏览史实。(见资料)
(1)教师给每组分发一本介绍日军侵华史实的书,可以自由交换阅读。
(2)浏览完毕之后与自己小组的成员交换读后感。
(3)每个同学用一小纸条写上自己的发现、见解或读后感言传给老师,老师宣读部分感言。
3.教师:老师刚才给大家看的还属于最不刺眼的文字,若给大家看看电影《南京大屠杀》中一些真实故事,你们就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日本军队丧尽天良的罪行。(课件放映《南京大屠杀》相关片段)
这些都是铁的证据。看过了,想说点什么,站起来大声说吧!把你最想说的话用黑色或红色彩笔写在老师发给大家的报纸上,然后挂到教室后面的绳子上。
三、了解日本面对这段历史的态度,引起深刻反思,达到警醒目的
1.教师:面对这铁证如山的史实,大家知道现在的日本政府是什么态度吗?日本右翼分子歪曲历史,说南京大屠杀是为了排除抵抗,甚至说纯属捏造;而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安全等等。在日本,许多无知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日本的首相小泉每年都要去参拜靖国神社,大家知道靖国神社是什么地方吗?
(1)看课件:罪恶的焦点——靖国神社。
(2)看一则新闻。标题为“我国就日首相再次参拜靖国神社表示强烈愤慨”。(内容略)
2.介绍“苏向祥”事迹(见参考资料),了解当年日军细菌战的罪行,以及当时今日本政府对此的态度,学生谈自己的感想。
3.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对日本索赔和中日外交的新闻事件。
四、了解我们自己的国人面对这段耻辱史的种种态度与做法,清醒选择自己今后所应持的立场和应做的事情
教师呈现两组材料,学生读后自由讨论。
(1)两个受害之城的比较。
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女记者走访了在二战中遭受浩劫的一些城市。她对日本的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记录得比较详细。
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6万人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刻有3000个死者的名字;广岛:xx年8月6日,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
广岛:每年8月6日,举行悼念大会,8月15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了拉响防空警报和车船鸣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鲜见肃立默哀场面。
南京:参加纪念大会人数xx人左右,最多不到1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2800或1/500;广岛:参加纪念大会的有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21。
两个民族对伤痛的记忆,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2)常言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而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尽,烈士的忠骨尚未消磨,我们有些人已经忘记了历史。前些年,北京某报的记者到南京瞻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名出租车司机竟然建议他不要去,理由是“那地方没什么看头!”甚至有年纪更小的“酷一代”说:我们只愿享受生活,我们不想记住沉重的历史!
在对以上材料的讨论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2.教师:一位大学生在谈到什么情况下会和日本青年人交朋友时说:“如果让我和一位日本青年交朋友的话,我会先带他去一些地方,比如卢沟桥的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我会跟他谈日本侵华战争,把事实摆在面前。如果他正视历史,朋友自然可以交成;如果他不承认那场战争是侵略,那朋友肯定是交不成了。“
你同意这位大学生的话吗?今后在与日本人的交往中你会怎么做呢?试给日本小学生写一封信,表达你的观点。
3.思考、讨论:在过去的2xx年里,中日之间爆发过两次战争(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为了避免悲剧重演,你认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五、拓展作业
把今天课堂是你印象最深刻的事讲给你的亲友听,要求他们听后在你准备好的本子上写上一句他们想说的话并请他们签名,一个星期后进行交流。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