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狂欢节》教案设计(精选3篇)
《动物狂欢节》教案设计 第1篇
音乐欣赏《动物狂欢节》说课稿
一、 领悟教材把握重点
1、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本课共三首描写天鹅的乐曲。第一首: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描绘了洁白高雅的天鹅在碧波涟涟的湖面上悠然漫游的优美形象。用两架钢琴伴奏表现清澈明丽、波光粼粼的湖面。由法国作曲家圣—桑作曲的大提琴独奏《天鹅》;第二首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四小天鹅舞曲》;第三首是芭蕾舞剧《天鹅湖》的场景音乐《天鹅》。重点欣赏第一首。
2、教学目标:通过三首“天鹅”音乐的欣赏,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音乐知识来感受同一主题却不同性格、形象、意境的三首乐曲,提升音乐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创造美,从而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创造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3、教学重点:调动多种感官感受、理解大提琴独奏曲《天鹅》的情绪和意境。
4、教学难点: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天鹅》音乐的独特感受与见解。
5、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提琴、天鹅头饰若干、水彩笔、画画纸、检测表格四张。
二、 精选教法在愉快中学
高尔基说过:“在听赏音乐时得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去补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如听)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为了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借助动觉,展示听觉体验”的方法。动包含了:动口回答问题、动脑想像意境形象、动体态模仿天鹅舞、动手描出天鹅画,最终使学生动情(表现在上课的兴趣及对天鹅乐曲的喜爱),这是使学生从感知音乐到理解音乐、创造音乐的手段。因此,本堂课我精选了以下教学方法:
1、把生活融入课堂,激发感受与鉴赏的兴趣。
2、多渠道调动学生的多个感知通道参与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学,并获得独特感受与见解。
具体教法有:演示法、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律动法、描述法、绘画法共七种。
三、 暗授学法
根据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愿意表现自我的心理特征,我设计了以下学法:
1、用听、想、看、说、动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交流互动,升华情感。
2、 用画、舞、颂等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各自对《天鹅》的独特感受与见解。
这些方法能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同时各显其能:能画的画一幅《天鹅》画,能舞的跳一段《天鹅》舞,能写的写一首《天鹅》颂,并能使学生扬长避短,充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四、 巧设程序
1、组织教学:放舞剧《天鹅湖》场景音乐学天鹅飞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2、导入:天上飞的有哪些动物?既可在天上飞又能在水里游的动物又有哪些?谁愿意说说自己心中天鹅的形象?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道去一个很美的地方欣赏天鹅、感受天鹅。
3、初听:放课件:大提琴独奏的录音《天鹅》。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扒在桌上乘着音乐的翅膀进行想像并思考三个问题:乐曲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大提琴独奏,钢琴伴奏)各种乐器表现的是什么形象?透过音乐你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学生回答,以此温故而知新(巩固弓弦乐器及其音色)。
4、复听:进一步感受、理解作品。接着放课件观赏绘画音乐《天鹅》。(我们来看看美术大师是怎样理解刚才这首乐曲的)欣赏完后请同学们各抒己见(你有要说的吗?谁能谈谈自己的感受?)
5、简介乐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以及大提琴的音色和它在管弦乐队中的作用,并出示大提琴试奏。
6、再听: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教师跟伴奏音乐演唱由上面这首《天鹅》乐曲改编的歌曲《天鹅》。
7、检测学生对乐曲的理解程度:分组讨论完成检测表。将全班分成四组,每组发一张检测表 进行选择:
情绪(用你认为合适的颜色表示)第一句旋律线条示意(这是一个难点,学生不易
意境 幽静热闹 得出答案,这时教师应边启发学生哼唱旋律,边
节奏 舒展紧凑 用手势示意旋律起伏的线条走向)
速度 缓慢快速
力度 较弱较强
然后各组派代表将填好的表格贴在黑板上,集体评议出优胜组给予奖励。
8、奖励欣赏《四小天鹅舞曲》。放课件听赏动画音乐《四小天鹅舞曲》,进一步感受“天鹅” 的音乐美,并简介芭蕾舞剧《天鹅湖》的剧情。要求学生听赏完后将乐器的性格、形象、意境与前一首《天鹅》对比,用最恰当、最简洁的词语慨括它们的典型特点(前一首是高雅忧伤的天鹅,后一首是天真活泼的四小天鹅),学生回答后再欣赏芭蕾舞《四小天鹅舞曲》,并请愿意上台表演的同学上台戴上天鹅头饰模仿或自编动作随音乐表演《四小天鹅舞曲》,其余同学起立随音乐即兴舞蹈。(这是本堂课的高潮之处)
9、欣赏舞剧《天鹅湖》场景音乐:放课件观赏芭蕾舞剧中的场景音乐剧情。由学生慨括这首乐曲的性格、形象、和意境(美丽、动人)后教师归纳三首乐曲的特点:(展示板书)主题相同,都很好听、很美,但性格、形象和意境却不相同。
10、动手表现音乐,抒发各自的独特感受与见解,放课件:大提琴独奏的实景片《天鹅》做 背景,学生在如诗如画的背景音乐中画天鹅、颂天鹅。然后展示、朗颂并讲评、奖励。(这是本堂课的难点所在,此时,教师应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和亲身体验过的经历进行联想,发挥想像来创造、表现)
11、课堂小结:如诗如画的四十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欣赏了三首描绘“天鹅”的乐曲(看板书):有高雅忧伤的天鹅、有欢快活泼的天鹅、还有美丽动人的天鹅,但愿今天的课能给同学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艺术形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随后,学生在激昂的场景音乐声中随音乐学天鹅飞出教室。
五、感悟与反思: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随着教 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具备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泼的教学方式,为我们教师开启了一片教育新天地。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饶有趣味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主动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创造、评价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完成审美教育。
《动物狂欢节》教案设计 第2篇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中师音乐专业班《音乐欣赏》课本下册第三章:浪漫乐派时期的作品欣赏。我认为本课的内容在外国音乐作品欣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为浪漫乐派时期的音乐欣赏在这本课本中不但从内容上是最多最丰富的,而且世界许多著名的作曲家的作品也大多在这个章节。而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作品又特别具有代表性,因为他的作品“在技术与风格上既继承了古典的传统,又能吸收新的发展成果”。同时《动物狂欢节》这个作品在小学音乐教材和中学音乐教材里都有,可见其重要性之所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水平,明确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的区别;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小学音乐教学实际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三、重点及难点
1、重点是:欣赏《动物狂欢节》中的第十三曲《天鹅》及第十四曲《终曲》;
2、难点是:联系小学教学实际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设计;
四、学生情况分析
022班是二年级音乐班,这个班的学生学习态度认真,课堂气氛活跃。他们通过一学年的音乐欣赏课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欣赏知识和能力,对于《动物狂欢节》这样的标题音乐作品他们还是有一定的理解力的,但是作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设计这样的知识和内容他们还是比较缺乏的。
五、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欣赏法、讨论法和练习法。
讨论法主要体现了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学中采用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手段,并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练习法是主要依据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引导创作法”而来,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的结合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六、教学过程
1、欣赏《动物狂欢节》第十三曲《天鹅》
这个过程主要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通过仔细欣赏音乐并充分发挥艺术联想,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2、欣赏《动物狂欢节》第十四曲《终曲》
这里主要是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网络资源,讨论式的自主学习,并采用“生生互动”的教学手段,由一个小组的学生向另一组的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回答相关问题,体现了现代自主、合作学习的教育新理念。
3、讨论教学设计练习
这个过程是通过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形式,上网查询相关资料,自选《动物狂欢节》其中的一曲作为教学内容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提交到课堂上进行讨论,由各组互相提出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并在讨论中加以解决,从而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突出了师范性。
七、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于:
1、实现了课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2、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3、突出了重点,较好地解决了难点;
4、教法运用合理恰当,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相结合,突出了师范性;
5、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
6、课堂气氛活跃而热烈,教学效果好;
不足之处在于:
1、时间安排稍显紧张,问题探讨欠深入;
2、教学过程中设备出现一点小故障,致使提交问题这一环节显得不够通畅;
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评委们的指导、帮助。谢谢!
《动物狂欢节》教案设计 第3篇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中师音乐专业班《音乐欣赏》课本下册第三章:浪漫乐派时期的作品欣赏。我认为本课的内容在外国音乐作品欣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为浪漫乐派时期的音乐欣赏在这本课本中不但从内容上是最多最丰富的,而且世界许多著名的作曲家的作品也大多在这个章节。而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作品又特别具有代表性,因为他的作品“在技术与风格上既继承了古典的传统,又能吸收新的发展成果”。同时《动物狂欢节》这个作品在小学音乐教材和中学音乐教材里都有,可见其重要性之所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水平,明确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的区别;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小学音乐教学实际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三、重点及难点
1、重点是:欣赏《动物狂欢节》中的第十三曲《天鹅》及第十四曲《终曲》;
2、难点是:联系小学教学实际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设计;
四、学生情况分析
022班是二年级音乐班,这个班的学生学习态度认真,课堂气氛活跃。他们通过一学年的音乐欣赏课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欣赏知识和能力,对于《动物狂欢节》这样的标题音乐作品他们还是有一定的理解力的,但是作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设计这样的知识和内容他们还是比较缺乏的。
五、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欣赏法、讨论法和练习法。
讨论法主要体现了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学中采用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手段,并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练习法是主要依据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引导创作法”而来,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的结合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六、教学过程
1、欣赏《动物狂欢节》第十三曲《天鹅》
这个过程主要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通过仔细欣赏音乐并充分发挥艺术联想,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2、欣赏《动物狂欢节》第十四曲《终曲》
这里主要是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网络资源,讨论式的自主学习,并采用“生生互动”的教学手段,由一个小组的学生向另一组的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回答相关问题,体现了现代自主、合作学习的教育新理念。
3、讨论教学设计练习
这个过程是通过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形式,上网查询相关资料,自选《动物狂欢节》其中的一曲作为教学内容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提交到课堂上进行讨论,由各组互相提出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并在讨论中加以解决,从而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突出了师范性。
七、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于:
1、实现了课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2、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3、突出了重点,较好地解决了难点;
4、教法运用合理恰当,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相结合,突出了师范性;
5、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
6、课堂气氛活跃而热烈,教学效果好;
不足之处在于:
1、时间安排稍显紧张,问题探讨欠深入;
2、教学过程中设备出现一点小故障,致使提交问题这一环节显得不够通畅;
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评委们的指导、帮助。谢谢!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