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精选8篇)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第1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板书:9×4=36(个),4×9=36(个)。
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板书:9×4=4×9。
教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板书学生举出的算式。
如:15×2=2×15
8×5=5×8 ……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学生2:这就叫乘法交换律。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a)
2.教学例2
出示例2情景图,口述数学信息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8×24)×68×(24×6)=192×6=8×144=1152 (户)=1152 (户)
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 (8×24)×6=8×(24×6)。
出示下面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
1.
6×5×2= 16×(5×2)= 35×25×4=
35×(25×4)= 12×125×8= 12×(125×8)=
观察算式,有同样的特点吗?每排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全班交流。
板书:16×5×2=16×(5×2) 35×25×4=35×(25×4)43×125×8=43×(125×8)谁能说出这几组算式的规律?
学生1:每个算式只是改变了运算顺序。
学生2:每排左、右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
学生3: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值不变。
教师:谁知道这个规律叫什么?
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教师: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
教师板书:(a×b)×c=a×(b×c)。
教师:这个规律就叫乘法结合律。
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总结出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下面看同学们会不会用。
二、课堂活动
1.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说出依据。
2.连线。
(学生独立完成)
23×15×217×(125×4)17×125×439×(25×8)39×25×823×(15×2)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二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理解乘法运算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9~21页例3,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四第2~6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⒈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两个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回忆上节课中所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叙述。
2.填空。
a×(×)=b×(×)×c=a×(×)
我们学习了乘法运算律,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二、探索新知
学习例3。
出示例3,算一算,议一议。
61×25×48×9×125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之间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计算)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1)
①61×25×4
②61×25×4
③…… =61×100 =1525×4 =6100 =6100
(2)①8×9×125
②8×9×125
③…… =72×125 =9×1000 =9000 =9000
小组讨论:每题都有几种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它的核心就是“凑整”。
往往可以把两个或几个数结合在一起乘起来得到整十、整百……有时还可能需要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再与另外的数结合相乘得到整十数、整百数……总之使计算变得简单。
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并说出依据,再完成在课本上。
2.课堂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中讨论该怎样进行简便计算,最后全班反馈。
要学生认识到同一个计算可以有不同的简便计算方法。
3.练习四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连线)后反馈。
4.练习四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5.练习四第8题。
学生观察图中信息,然后抽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演在黑板上。
其余学生判断。
最后让学生独立解决在课堂作业本上,不得少于3个问题。
注意:随时提醒学生观察算式中数据的特点,并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拓展练习
思考题:引导学生抓住突破点:一是1~9各数字在算式中只出现一次;二是算式中积的个位数字是2。
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想到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只能分别是3和4,继续分析便可解决此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3~6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第2篇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课时
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 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
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学情分析
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要掌握乘法的结合侓是比较容易的。
学法指导
自学互帮导学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
1、出示课件2:
教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
出示课件3
2.教学例2
教师:出示例2情景图课件4
,口述数学信息和解决的问题。教师板书。(8×24)×6=192×6=1152(户) 8×(24×6)=8×144=1152 (户)
板书:(8×24)×6=8×(24×6)。
教师:出示课件5: 观察算式,有同样的特点吗?每排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谁能说出这几组算式的规律?
教师:谁知道这个规律叫什么?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教师: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教师板书:(a×b)×c=a×(b×c)。
教师:这个规律就叫乘法结合律。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总结出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下面看同学们会不会用。
教师:出示课件6
学生举出的算式。如:15×2=2×15
8×5=5×8 ……
、
学生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学生2:这就叫乘法交换律。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学生:(a×b=b×a)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全班汇报,
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全班交流。
学生1:每个算式只是改变了运算顺序。
学生2:每排左、右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
学生3: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值不变。
学生:这叫乘法结合律。
学生:(a×b)×c=a×(b×c)。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本课时学生数与数相乘的特殊性不容易看明白。所以,对怎样交换因数的位置就很迷茫,也很容易出错。
要多指导学生观察两数相乘的特殊性。
板书设计
见课件
参考书目及
推荐资料
教学反思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第3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 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板书:9×4=36(个),4×9=36(个)。
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板书:9×4=4×9。
教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板书学生举出的算式。
如:15×2=2×15
8×5=5×8 ……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学生2:这就叫乘法交换律。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a)
2?教学例2
出示例2情景图,口述数学信息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8×24)×68×(24×6)=192×6=8×144=1152 (户)=1152 (户)
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 (8×24)×6=8×(24×6)。
出示下面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
16×5×2= 16×(5×2)= 35×25×4=
35×(25×4)= 12×125×8= 12×(125×8)=
观察算式,有同样的特点吗?每排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全班交流。
板书:16×5×2=16×(5×2) 35×25×4=35×(25×4)43×125×8=43×(125×8)谁能说出这几组算式的规律?
学生1:每个算式只是改变了运算顺序。
学生2:每排左、右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
学生3: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值不变。
教师:谁知道这个规律叫什么?
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教师: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
教师板书:(a×b)×c=a×(b×c)。
教师:这个规律就叫乘法结合律。
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总结出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下面看同学们会不会用。
二、课堂活动
1?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说出依据。
2?连线。
(学生独立完成)
23×15×217×(125×4)17×125×439×(25×8)39×25×823×(15×2)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第4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3页例5,练习五第2~8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上节课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谁能分别用自己的话和字母表述乘法分配律?
2.填空。
25×6+75×6=
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5
用简便方法计算102×45,32×27+32×73。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尝试计算)
学生计算后汇报,教师板书如下:
(1)①102×4
②102×45
③……=(100+2)×45 =102×(40+5)
=100×45+2×45 =102×40+102×5
=4500+90 =4080+510
=4590 =4590
(2)①32×27+32×73
②32×27+32×73
③……=32×(27+73) =864+2336
=32×100=3200 =3200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1)你认为每个题的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这种简便算法的依据是什么?
(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
1.基本练习
(1)练习五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口算题。
(2)填空。
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练习五第4题:学生根据题中所呈现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然后思考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练习五第8题:学生根据情景图中所呈现的信息先独立思考解决,对有困难的可在小组中讨论解决。
全班交流,板演在黑板上,并说出自己解题的思路。
3.发展练习
练习五思考题,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先在小组中商量解决,最后全班反馈,要求说出思考过程。
4.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2,3,6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都有些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第5篇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课时
第三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发现运算律培养探索、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理解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对乘法分配律进行正向和逆向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乘法分配律进行正向和逆向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了乘法分配侓的运用及简便运算,在此基础上.经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就容易多了。
学法指导
自学互帮导学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2~24页例4,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五第1题。
一、 创设情景,探索新知出示例4课件。
(1)出示问题情景,解决问题。你从情景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养鸡场共有多少只鸡?”该怎样列式计算?教师板书:(50+30)×75=80×75=6000(只 50×75+30×75=3750+2250=6000(只)
(2)比较两种解法,发现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板书: (50+30)×75=50×75+30×75
(3)出示课件在计算中比较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算一算,比一比。
比较每排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每排的两个算 式的计算结果相等吗?
教师:谁还能举出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
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几组算式所反映的规律?
(4)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呢?二、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对有困难的也可先在小组中议一议。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能说明乘法分配律吗?
2.课堂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找出错误的原因,再汇报,最后让学生改正。
4.练习五中第1题:学生独立做在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运用的是什么运算律? 先做,再议一议,最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都有些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口答信息,然后独立列式计算,全班汇报解题思路和方法。
并举出生活中的类似例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举例。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
(学生独立写出,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整理并板书:(a+b)×c=a×c+b×c 或a×c+b×c=(a+b)×c
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理解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对乘法分配律进行正向和逆向的理解。在这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
学生已经了解了乘法分配侓的运用及简便运算,在此基础上.经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进行重点辅导。
板书设计
见课件
参考书目及
推荐资料
教学反思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第6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9~21页例3,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四第2~6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⒈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两个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回忆上节课中所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叙述。
2?填空。
我们学习了乘法运算律,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二、探索新知
学习例3。
出示例3,算一算,议一议。
61×25×4 8×9×125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之间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计算)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1)
①61×25×4
②61×25×4
③…… =61×100 =1525×4 =6100 =6100
(2)
①8×9×125
②8×9×125
③…… =72×125 =9×1000 =9000 =9000
小组讨论:每题都有几种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它的核心就是"凑整"。
往往可以把两个或几个数结合在一起乘起来得到整十、整百……有时还可能需要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再与另外的数结合相乘得到整十数、整百数……总之使计算变得简单。
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并说出依据,再完成在课本上。
2?课堂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中讨论该怎样进行简便计算,最后全班反馈。
要学生认识到同一个计算可以有不同的简便计算方法。
3?练习四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连线)后反馈。
4?练习四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5?练习四第8题。
学生观察图中信息,然后抽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演在黑板上。
其余学生判断。
最后让学生独立解决在课堂作业本上,不得少于3个问题。
注意:随时提醒学生观察算式中数据的特点,并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拓展练习
思考题:引导学生抓住突破点:一是1~9各数字在算式中只出现一次;二是算式中积的个位数字是2。
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想到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只能分别是3和4,继续分析便可解决此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3~6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第7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2~24页例4,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五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发现运算律培养探索、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理解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对乘法分配律进行正向和逆向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出示例4。
(1)出示问题情景,解决问题。
你从情景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养鸡场共有多少只鸡?"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口答信息,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全班汇报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师板书:
(50+30)×75 50×75+30×75
=80×75 =3750+2250
=6000(只) =6000(只)
(2)比较两种解法,发现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举出生活中的类似例子。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 (50+30)×75=50×75+30×75
(3)在计算中比较并发现乘法分配律。
算一算,比一比。
(3+2)×35=3×35+2×35= 3×(4+6)=3×4+3×6=
(13+12)×4=13×4+12×4=
比较每排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每排的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吗?
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板书:
(3+2)×35=3×35+2×35 3×(4+6)=3×4+3×6
(13+12)×4=13×4+12×4
教师:谁还能举出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学生举例)
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几组算式所反映的规律?(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
(4)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呢?
(学生独立写出,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整理并板书:(a+b)×c=a×c+b×c 或a×c+b×c=(a+b)×c
二、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对有困难的也可先在小组中议一议。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能说明乘法分配律吗?
2?课堂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找出错误的原因,再汇报,最后让学生改正。
4?练习五中第1题:学生独立做在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运用的是什么运算律?
先做,再议一议,最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都有些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第8篇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课时
第二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⒈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两个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基本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两个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法指导
自学互帮导学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9~21页例3,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四第2~6题和思考题。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回忆上节课中所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叙述。
2.我们学习了乘法运算律,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二、探索新知学习例3。出示例3课件
算一算,议一议。61×25×4 8×9×125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之间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教师板书:
(1)①61×25×4 =61×100=6100②61×25×4=1525×4 =6100
/(2)①8×9×125=72×125=9000②9×8×125=9×1000=9000。
教师小结: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它的核心就是“凑整”。往往可以把两个或几个数结合在一起乘起来得到整十、整百……有时还可能需要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再与另外的数结合相乘得到整十数、整百数……总之使计算变得简单。
三、课堂活动出示课件
1.课堂活动第1题:
2.课堂活动第2题:
3.练习四第2题:
4.练习四第7题:
5.练习四第8题。注意:随时提醒学生观察算式中数据的特点,并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拓展练习思考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3~6题。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计算)全班汇报,
小组讨论:每题都有几种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全班交流汇报。
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并说出依据,再完成在课本上。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中讨论该怎样进行简便计算,最后全班反馈。要学生认识到同一个计算可以有不同的简便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连线)后反馈。
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学生观察图中信息,然后抽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演在黑板上。其余学生判断。最后让学生独立解决在课堂作业本上,不得少于3个问题。
引导学生抓住突破点:一是1~9各数字在算式中只出现一次;二是算式中积的个位数字是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想到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只能分别是3和4,继续分析便可解决此题。
本课时学生在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时,对于小括号的运用可能存在问题。
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板书设计
见课件
参考书目及
推荐资料
教学反思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