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分 苹 果(精拣12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3周前

分 苹 果(通用12篇)

分 苹 果 第1篇

  10、分 苹 果

  教学要求:

  1、学会有关“10”的加减法,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有关“10”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圆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40页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分苹果

  1、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并说出相应的算式,同时课件播放。

  先自己分,再小组交流。

  2、分组发言,整理板书

  在发言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

  3、完成书上10的组成练习。

  课件播放,以游戏形式进行。

  指导游戏过程。

  二、练一练

  1、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连一连

  先指导读懂题意,再连一连。

  生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课件播放连成的数。

  2、口算。

  10-3= 5+4= 10-5= 2+8= 8-2= 10-7=

  10-4= 10-6= 3+7= +6= 9-3= 0+10=

  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三、数学游戏(课堂轻松)

  1、提出要求:

  请同桌两人一组,一人随意拿出几个豆子,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另一人根据拿出的豆子,说出相应的算式。

  2、小结教学内容。

分 苹 果 第2篇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景和教学活动中认识“10”的组成,并初步理解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算式,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 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善于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

  2.难点: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三、 教学准备:

  1.教具:磁性苹果、课件

  2.学具:苹果图片

  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吃苹果吗?今年苹果大丰收,老师也摘了些回来。瞧,咱黑板上这一堆苹果,你估计估计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数数吧!

  学生估计苹果数量。

  1个、2个……10个。

  2.实践操作:

  师:大家都想亲手吧?咱们按小组吧!(板书:)

  活动要求:4人一个小组,同学之间要合作,有想办法的、有操作的、有记录的,比比哪组合作的最默契,分的而且方法多。

  小组一边动手分,一边记录。(附小组活动记录表)

  3.汇报情况:

  (1)师:10个苹果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2)进一步理解:课件再现学生的情况,渗透整体与部分的思想。

  小组汇报,展示活动记录表。

  10个苹果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另一部分是;……

  4.理解10的加减法

  师:苹果分成1和9,你想到了什么算式?说一说你列的算式是什么意思?苹果还可以怎样分,你想到其它算式了吗?

  1+9=10 9+1=10

  10-1=9 10-9=1……

  学生解释算式的意思。

  5.练习口算10的加减法:

  (1)师:数一数、连一连,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

  想要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还需要一盘有几个的?

  (2)找规律填空。(附题目)

  学生连线,发现其中有一盘是5个的没的连。

  还需要一盘有5个的。

  找规律,口算填空。

  6.数学活动:猜猜老师家的电话号码

  10-4= 10-8= 10-1= 10-2=

  10-10= 4+5= 10-9= 10-3=

  学生口算得出号码:

  6 2 9 8 0 9 1 7

  7.小结:

  师:把今天数学课上有趣的事告诉爸爸妈妈或同学,然后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编成算式告诉给大家!

  课后编电话号码,同学之间可以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附1:学生活动记录表 附2:找规律填空

分 苹 果 第3篇

  分 苹 果

  教学目标:

  1、具体的问题情境,体会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2、通过独立操作(小数目的平均分)与合作交流,发展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教学关键: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苹果图片 盘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活自主探索与解决问题的兴趣

  看,谁来了?智慧老爷爷不但来看同学们,还给同学们带来了礼物,(把12个苹果卡片很整齐地贴在黑板上)智慧老爷爷要求: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咱们班最爱吃苹果的四个同学。怎么分?

  (生动手分一分。)

  你怎么分得这么快?

  用乘法口诀来帮助我们解决平均分的问题,这个办法好,值得大家学习。嘿,老师刚把话说完,机灵狗不服气了,它说:“这不就是昨天学过的平均分吗,我这里有一个难题,你们敢和我挑战吗?”(师边讲边把机灵狗贴在智慧老爷爷的旁边,机灵狗的问题是:“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

  机灵狗提出的新问题,实际上也是平均分,因为每盘放的苹果是同样多的。所以,平均分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平均每盘放几个”,一种是“平均可以放几盘”。

  二、提供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1.小熊分苹果。(第34页试一试第1题)

  小熊把家中吃不完的10个苹果拿来了,要分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同学们愿意帮助他吗?(小黑板出示:(1)如果每2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2)如果每3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或动手操作。

  2.小松鼠分松果。(第35页第2题)

  (出示小松鼠采松果的挂图,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然后投影出示:(1)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2)有六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让学生独立解答,把结果填写在书上的方框内。

  3.小兔运萝卜。(第35页第3题)

  (出示教材第35页第3题“小兔运萝卜”的挂图)这六只小兔子用课余时间,帮助农民伯伯收萝卜呢!它们费了好大的劲,拔到12根萝卜。唉,它们怎么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好像遇到了什么难题,那是什么难题呀?同学们愿意帮助它们吗?(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的问题,让他们独立解决,再利用这个具体情境,想一想还可以提出哪些平均分的数学问题。

  三、活动延伸,检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平均分”的问题?在咱们学校生活中有吗?(师边问边出示课本35页第4题的挂图,引导生探索出不同的排法。)

  四、赋予学生总结评价的权利

  今天,咱们学习了什么?他说得好吗?(让学生参与评价。)

  板书设计:

  分 苹 果

  平均分有两种情形:

  1、一种是平均每盘放几个?

  2、一种是平均可以放几盘?

分 苹 果 第4篇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及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3.在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材分析〗

  10以内的数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10以内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口算20以内加减法的有效手段。教材不但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而且还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或游戏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分”与“合”的意识。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在计算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学时让学生用苹果卡片,自己动手分一分,并说出相应的算式。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共同整理出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教学条件比较好,学校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课件制作室;教室里配有电视机、vcd、实物投影仪等。

  学校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划片招生,这样学生来源较复杂,有县直机关、街道、个体经商者的孩子以及借读生等,学生的学前教育及环境影响各不相同。今年的学生年龄偏小,一般在 5.5~6.5岁,学生的知识基础只是直观地用手指算出10以内的加减法或死记硬背几个10以内的算式。我是第一次使用实验教材,前两单元的教学,有点不习惯,学生也有点不适应。但是学到第三单元开始入门,越琢磨教材越有味,越教越顺手。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苹果吗?(生:喜欢)苹果营养丰富,吃苹果可以增强体质,我建议同学们每天都吃一个大苹果。

  老师没有带苹果,咱们就用苹果卡片来代替行不行?(生:行)出示苹果图:

  看到这堆苹果,你们想到了什么?(生:想到了数字10)板书:10

  现在要把这10个苹果分成两堆,并且每分一次都要写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这个问题,把机灵的小猴都难住了。看:小猴正在发愁呢?(把发愁的小猴图片放在苹果边上)你们愿意帮助小猴分一分吗?(生:愿意)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二)探究新知,体验发现

  1.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1)同桌合作:一人分苹果,另一人根据分法写算式,看哪个同桌合作得好,分法多。

  (2)小组交流:你们的分法有规律吗?互相说一说。

  (3)展示交流结果,并让个别小组汇报操作过程。随学生汇报板书:

  你们帮助小猴解决了问题,小猴高兴极了。看,小猴在夸你们呢?(用小猴大笑的图片盖住小猴发愁的图片。)

  动物大王雄狮看见了,也想让你们帮助解决问题。

  2.独立思考,填写算式。

  出示雄狮带的题目,可以根据上面的表格进行填写。

  □+□=10

  10-□=□

  随学生回答,板书:

  1+9=10

  9+1=10

  10-1=9

  10-9=1

  2+8=10

  3+7=10

  4+6=10

  5+5=10

  0+10=10相应的减法口述即可

  小朋友真厉害,连动物大王也没有难倒你们。

  (三)应用拓展,寓学于嬉(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吧)

  1.玩中学。

  (1)伸手游戏。

  师:我出3。

  生:我出7,3+7=10,……

  (师生、生生活动)

  (2)拍手游戏(师生、生生合起来是10)。

  (有个学生做出要拍手的架势,但没有拍响,还说:这表示没拍,是0下。)

  2.配钥匙。

  你们会给锁配钥匙吗?(学生皱眉头)别发愁,只要开动脑筋,一定能配出合适的钥匙把锁打开,出示锁图:

  师:锁上的数和钥匙上的数合起来是10,就能打开。

  教师巡视,发现5号锁没有配上钥匙,让学生动手画出5号钥匙,然后展示连线的结果。

  3.爬台阶。

  出示课本第41页第3题:

  (1)让学生给这幅图起名字。

  生:爬山、上楼梯、爬台阶、小狗抢骨头等。

  (2)说图意(略)。

  (3)交流:把你所想到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畅所欲言)。

  (4)列算式,并解释算式的含义。

  (最后有个学生说:小狗爬到顶吃到骨头了,就是10-10=0)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4.出示教科书第41页第4题图:

  让学生看图意,填算式。

  学生很快完成书上的要求,并能讲解算式的意义。

  (学生踊跃举手发言,其结果出乎意料:从小鱼的颜色、游的方向、翘尾巴的方向、吹泡泡、张嘴巴、鱼身上画虚线等等方面列出了好多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学生的表现精彩极了。)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开始,我借助小猴为“分苹果”发愁的画面引入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标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本课让学生动手分,自主观察,列出合适的算式。当学生未发现减法时,教师及时点拨,然后小组交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3.注重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对游戏极大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既强化10以内的加减法,又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同时激发了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例如,生生拍手游戏,最后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有不同的拍法!”,结果是两手做出要拍手的架势,但没有拍响,其他学生发愣、等待,这个学生接着说:“我给同学们解释一下,我两手没碰一块,就是没拍,是0下。”0+10=10,10-0=10,10-10=0。多么开阔的思维啊!通过师生、生生的伸手、拍手游戏,学生学习热情异常高涨,每张小脸都洋溢着兴奋的表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4.通过“爬台阶”看图说话,列算式,讲算式含义,鼓励学生想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个学生说:“10层台阶,小狗全爬上去了,吃到骨头了,并且吃得特别香,就是10-10=0。”听课的教师欣慰地笑了,这样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5.教材的设计不但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例如:第41页第4题“说一说,填一填”,完成这个要求对学生来说远远不够,学生抢着说:我和他们想得不一样。结果学生从鱼的颜色、游的方向、翘尾巴的方向、吹泡泡、张开嘴巴和身上画虚线等不同的观察角度,列出好多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6.师生关系融洽、平等。在本节课上,师生一起玩拍手游戏,让学生帮老师给锁配钥匙并谢谢学生,出现了师生同乐的愉悦场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案例点评〗

  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对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本案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借助动物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所体现的重要思想,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共同整理出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点评人:王光勋(山东省临沂费县教育局教研室)

  〖编者点评〗

  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因此有关“10”的加减法对后续学习显得更为重要。张老师组织了多种儿童喜爱的数学活动,练习有关10的分与合,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熟练计算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同时为后面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基础。

分 苹 果 第5篇

  教学内容:北师版第一册第三单元“分苹果”课本第4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独立与合作相结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10的加减法。

  2、在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仔细观察、语言表达、动手的能力。

  3、在活动中,初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倾听和叙述。

  教学重、难点:10的组成与合成。

  教具:多媒体课件 红苹果10个 卡片10张 若干红花

  学具:10份(10个 ) 表格(10份)

  一、 复习

  师:同学们,轻轻地拿出听课本,我们开始听算了,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1) 听算

  3+4= 4+4= 3+6= 5+2= 3+2=

  7-3= 8-4= 9-3= 7-5= 5-2=

  (2)口答卡片中的题目

  师:同学们都做完了,那你们做得对吗?那现在由老师来检查一下,谁能最快答对卡片中的题目,我就把这张卡片奖给谁,行吗?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真棒!不过,老师发现还有很多同学用手指在慢慢地算,老师希望这些同学在家多多练习,相信不用多久你也会和其他同学一样棒的,能做到吗?那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10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出示主题图中的(1)

  师:图上有什么呢? (叙述要求完整)

  生:图上有10个苹果。

  师:说得真棒!(同时点击课件出示“10个苹果”)咦?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小猴。

  师:对了,猴妈妈今天出了一道题给小猴,你看小猴正在发愁呢?你们想不想帮帮它?

  生:想!

  师:那好,不过我们应该先来看看猴妈妈出了什么题目是吗?

  大家注意了,看清楚哟!(点击出示“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好,你们现在知道了猴妈妈出的题目了吗?叫一位同学来说说是什么题目?

  生:把10 个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

  师:真棒!噢,原来猴妈妈是让小猴分苹果呢!其他同学听明白了吗?咦?这又是谁来了?

  生:机灵狗。

  师:对了,机灵狗和你们一样都是来帮助小猴的,你们想不想知道是怎样帮小猴的吗?

  生:想!

  师:好,请大家认真听,认真看!

  (出示课件:放录音,边放边演示10个苹果分成9个一堆,1个一堆。)

  【放录音】机灵狗:我把10个 分成9个一堆,1个一堆

  师:同学们,机灵狗是怎样帮小猴呢?它是怎样分苹果的呢?

  生:左边9个,右边1个。

  生:把10个分成9个一堆,1个一堆。

  师:说得真棒!其他同学也来说一说,好吗?

  (鼓励大家都来说一说。)

  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师:也就是说10可以分成1和9,而1和9合起来就是10,对吗?

  生:对。

  师:看到机灵狗的这种分法,你会想到哪些算式呢?

  生1:1+9=10,9+1=10

  生2:10-9=1,10-1=9

  师:那还有其他分法吗?

  生:有。

  师:那我们也来帮小猴,分分苹果吧。

  不过,在分苹果之前,我要看哪位同学做得最好,把老师的要求听得最清楚。比比看。我们把图片代替苹果在4人小组里分一分,每个同学都要开动脑筋分一分,每分一次,小组长就把分法记录在老师发的表格中,分的同学还要说出有关10的加减法,大家听明白了吗?如果你们小组中有同学分的时候有困难,小组长可以帮帮他。好,听明白的,4人小组活动起来吧。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学生4人小组活动,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生活动尽量让每个小组都完成后再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做的,展示给大家看看?

  选择一组,由小组长看着表格来说,另一个同学在黑板上摆苹果,摆出一种分法,老师就板书有关的加减法。学生汇报时,要求叙述完整。

  师:上来汇报的同学可像刚才机灵狗那样来介绍分苹果的方法。可以边分边说:10个苹果可以分成2个一堆,8个一堆。

  2+8=10,8+2=10,10-2=8,10-8=2

  10个苹果可以分成3个一堆,7个一堆。

  3+7=10,7+3=10,10-7=3,10-3=7

  10个苹果可以分成4个一堆,6个一堆。

  4+6=10,6+4=10,10-6=4,10-4=6

  10个苹果可以分成5个一堆,5个一堆。

  5+5=10,10-5=5

  10个苹果可以分成10个一堆,0个一堆。

  0+10=10,10+0=10,10-0=10,10-10=0

  学生汇报后,课件演示,把所写的10的加减法填入加减法的表格之中,并读1回。

  师:我们帮小猴想了几种分法呀?嗯,同学们真棒!小猴要我谢谢大家的帮忙,还说要向你们学习呢!

  四、巩固练习

  师:这节课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让我们来玩玩游戏吧,好吗?

  1、互相报数游戏(巩固10的加法)

  师:我们来玩互相报数的游戏,我报出一个数,你们也报出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的和一定是10,明白了吗?

  ①师生一起活动。

  ②请同学上来比一比。

  ③同桌之间活动。

  2、摘苹果的游戏(巩固10的减法)

  师:还想不想玩其它的游戏呢?那好,我们来玩摘苹果的游戏(出示苹果树),树上有几个?(10个)好,现在叫同学来摘,想摘几个就摘几个,不过要边摘边说,最后还要说说算式,行吗?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这节课开心吗?那你们在这节课中学会了什么呢?

分 苹 果 第6篇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开始,我借助小猴为“分苹果”发愁的画面引入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标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本课让学生动手分,自主观察,记录分法。然后交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3.注重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对游戏极大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既强化10以内的加减法,又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同时激发了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通过学儿歌,给数字卡片找朋友,师生、生生的伸手对口令游戏,学生学习热情异常高涨,每张小脸都洋溢着兴奋的表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4.通过“爬台阶”看图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想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5.教材的设计不但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例如:第41页第4题“说一说,填一填”,完成这个要求对学生来说远远不够,学生抢着说:我和他们想得不一样。结果学生从鱼的颜色、游的方向、翘尾巴的方向、吹泡泡、张开嘴巴和身上画虚线等不同的观察角度,列出好多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6.师生关系融洽、平等。在本节课上,师生一起学儿歌,做游戏,找一找老师给的礼物,出现了师生同乐的愉悦场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分 苹 果 第7篇

  一、教学内容:第1、2页

  二、教学目的: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与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明白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三、教学重点: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竖式中商的位置。

  五、教学关键:理解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六、课 型:新授课。

  七、教学方法:讲授、实际操作

  八、教具准备:学具材料

  九、教学时间:一课时

  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这里有20个苹果(板书20个苹果),每盘放5个(板书),可以放几个?

  学生在自己本上做练习。集体交流。不论什么算式,只要学生能把计算过程说合理就行。

  (二)新授

  (1)学习用竖式计算。

  针对20÷5=4讲解。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解答。就是竖式。有几个苹果?写20,除号就用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在外面写5,教师板书。说说竖式的含义。如何来计算呢?几和5相乘得20。四五二十,4写在什么地方呢?4就是我们要求的得数。到这儿不算完,还得检查一下对不对。如果每盘放5个,放了4盘,共需要几个苹果?怎么算?四五二十,写上20,20-20=0。等于0说明什么?20个苹果,每盘放5个,正好放4盘。看20÷5=4 复习每部分的名称。看竖式知道每部分名称。

  (2)试一试

  集体做第一个式子。假设有8个苹果,平均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写。8除以4等于2,如果每盘放4个,放了2盘,需要几个苹果?二四得八。最后等于0。

  (三)练一练

  (1)做试一试的第二个式子。找学生上黑板做。简单说说计算过程。再练习剩下的两个式子。做完了再出几个题练练。

  (2)延伸

  如果20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有时间的同学可以想一想,算一算。留作思考题,课后做做。

  (四)总结

  20÷5=4还可以表示成竖式,用竖式来计算。除法都可以表示成竖式,用竖式来计算。

  (五)课堂练习:用竖式计算

  24÷6 42÷7 64÷8 72÷9

  (六)作业:p1试一试

  板书: 分苹果

  20÷5=4

  竖式

分 苹 果 第8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2、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领会平均分的意义;体会分东西有不同策略。

  3、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表达、思考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验分东西的方法的多样性,且有不同的策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

  谈话:今天,老师要招待很多来听课的客人,买了很多苹果。

  课件显示一袋苹果,让全班学生一起数一数:有多少个苹果?(12个苹果)

  现在要把苹果放在4个盘子上,想一想怎样分才合适?

  小组讨论:(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但重点引导讨论平均分。)

  板书:“平均”

  二、探究活动,感知“平均分”

  活动一:按要求“分一分”

  1、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

  老师示范。谁愿意帮老师分一分,并指名分一分,要求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是怎样分的?

  请一两个同学做示范:分一分。

  (学生分的时候可以有多种方法)

  生1:我每盘分2个,还剩4个

  师:那还可以继续分吗?

  生1:可以

  生2:我每盘分3个,刚好分完

  师:为什么刚好分完?

  生2:因为三四十二

  2、全班活动。全班同学用学具,独立分一分。汇报: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什么。

  3、12个苹果,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几盘?请学生用学具分一分。

  独立分,展示、汇报分的结果。

  生3:12个苹果,每盘2个,可以分6盘.

  活动二、自主“分一分”

  1、你能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几盘呢?小组合作交流

  2、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想才能想得完整?

  生4:可以分成2盘,每盘6个.也可以分成6盘,每盘2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4:我是根据乘法口诀二六十二来分的

  师:非常好

  生5:我觉得可以分成4盘每盘3个,或分3盘每盘4个.

  师:你也是想的乘法口诀吗?

  生5:是

  --------

  案例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二年级学生的直观感知、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认识事物带有明显的直观形象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分东西的活动,有一定的分配经验。基于以上的认识,本节课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动动手、动动脑,通过分一分的具体活动,让学生经历了分的过程.感受到什么是平均分和平均分的不同分法.这样不仅将乘法口诀与平均分联系起来,帮助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还进一步体会到不同除法算式有不同的意义. 在这一过程中,我适时地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平均分的过程,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分 苹 果 第9篇

  教学目标:

  1、具体的问题情境,体会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2、通过独立操作(小数目的平均分)与合作交流,发展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教学关键: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苹果图片 盘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活自主探索与解决问题的兴趣

  看,谁来了?智慧老爷爷不但来看同学们,还给同学们带来了礼物,(把12个苹果卡片很整齐地贴在黑板上)智慧老爷爷要求: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咱们班最爱吃苹果的四个同学。怎么分?

  (生动手分一分。)

  你怎么分得这么快?

  用乘法口诀来帮助我们解决平均分的问题,这个办法好,值得大家学习。嘿,老师刚把话说完,机灵狗不服气了,它说:“这不就是昨天学过的平均分吗,我这里有一个难题,你们敢和我挑战吗?”(师边讲边把机灵狗贴在智慧老爷爷的旁边,机灵狗的问题是:“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

  机灵狗提出的新问题,实际上也是平均分,因为每盘放的苹果是同样多的。所以,平均分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平均每盘放几个”,一种是“平均可以放几盘”。

  二、提供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1.小熊分苹果。(第34页试一试第1题)

  小熊把家中吃不完的10个苹果拿来了,要分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同学们愿意帮助他吗?(小黑板出示:(1)如果每2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2)如果每3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或动手操作。

  2.小松鼠分松果。(第35页第2题)

  (出示小松鼠采松果的挂图,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然后投影出示:(1)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2)有六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让学生独立解答,把结果填写在书上的方框内。

  3.小兔运萝卜。(第35页第3题)

  (出示教材第35页第3题“小兔运萝卜”的挂图)这六只小兔子用课余时间,帮助农民伯伯收萝卜呢!它们费了好大的劲,拔到12根萝卜。唉,它们怎么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好像遇到了什么难题,那是什么难题呀?同学们愿意帮助它们吗?(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的问题,让他们独立解决,再利用这个具体情境,想一想还可以提出哪些平均分的数学问题。

  三、活动延伸,检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平均分”的问题?在咱们学校生活中有吗?(师边问边出示课本35页第4题的挂图,引导生探索出不同的排法。)

  四、赋予学生总结评价的权利

  今天,咱们学习了什么?他说得好吗?(让学生参与评价。)

  板书设计:

  分 苹 果

  平均分有两种情形:

  1、一种是平均每盘放几个?

  2、一种是平均可以放几盘?

分 苹 果 第10篇

  教学内容课本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2、让学生看懂图意,明确两次分苹果的不同要求。

  3、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体会等分的不同方法。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如何对发散性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手段:主题图,小圆片或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出示图片)小熊想让大家帮它分苹果,我们一起来,好吗?

  生:好。

  师:谁能说出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生:12个苹果,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放几个?

  生: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

  (教师板书问题)

  二、问题探究

  1、解决第一个问题:12个苹果,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放几个?

  师:你能用小圆片表示苹果分分吗?看谁分得最快。分完后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开始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师:你是怎样分的呢?

  生:把12个苹果分成4堆,每堆3个,3个放一盘,这种分法最快。

  生:先往每盘里放2个,再往每盘里放1个,每盘就是3个苹果。

  ……

  教师给予评价鼓励。

  2、解决第二个问题: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

  师:同学们分分看,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就把12个苹果2个2个的分,就可以分6盘。

  生:我知道12里面有6个2,我就知道可以分6盘。

  ……

  三、体验感悟

  师:刚才小朋友们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大家动脑筋想一想,除了书上的这两种分法,还可以怎样平均分?用小圆片试着分一分。

  生:把12 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

  生:把12 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生:把12 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个。

  生:每个盘子放6个苹果,可以放2盘。

  ……

  四、实践应用

  出示试一试的1、2 、3题。

  教师说清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出示结果,集体订正。

  第4题,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探索出不同的排法。

  生:可以排4排,每排4人。

  生:可以排3排,每排8人。

  生:可以排2排,每排12人。

  教师小结。

  练习设计:第32页的分一分、33页的试一试。

  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 3 个。

  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 6 盘。

分 苹 果 第11篇

  一、教学内容:第1、2页

  二、教学目的: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与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明白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三、教学重点: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竖式中商的位置。

  五、教学关键:理解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六、课 型:新授课。

  七、教学方法:讲授、实际操作

  八、教具准备:学具材料

  九、教学时间:一课时

  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这里有20个苹果(板书20个苹果),每盘放5个(板书),可以放几个?

  学生在自己本上做练习。集体交流。不论什么算式,只要学生能把计算过程说合理就行。

  (二)新授

  (1)学习用竖式计算。

  针对20÷5=4讲解。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解答。就是竖式。有几个苹果?写20,除号就用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在外面写5,教师板书。说说竖式的含义。如何来计算呢?几和5相乘得20。四五二十,4写在什么地方呢?4就是我们要求的得数。到这儿不算完,还得检查一下对不对。如果每盘放5个,放了4盘,共需要几个苹果?怎么算?四五二十,写上20,20-20=0。等于0说明什么?20个苹果,每盘放5个,正好放4盘。看20÷5=4 复习每部分的名称。看竖式知道每部分名称。

  (2)试一试

  集体做第一个式子。假设有8个苹果,平均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写。8除以4等于2,如果每盘放4个,放了2盘,需要几个苹果?二四得八。最后等于0。

  (三)练一练

  (1)做试一试的第二个式子。找学生上黑板做。简单说说计算过程。再练习剩下的两个式子。做完了再出几个题练练。

  (2)延伸

  如果20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有时间的同学可以想一想,算一算。留作思考题,课后做做。

  (四)总结

  20÷5=4还可以表示成竖式,用竖式来计算。除法都可以表示成竖式,用竖式来计算。

  (五)课堂练习:用竖式计算

  24÷6 42÷7 64÷8 72÷9

  (六)作业:p1试一试

  板书: 分苹果

  20÷5=4

  竖式

分 苹 果 第12篇

  分苹果教学内容课本第34、35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2、让学生看懂图意,明确两次分苹果的不同要求。3、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体会等分的不同方法。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教学难点如何对发散性问题进行讨论。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手段:主题图,小圆片或小棒若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出示图片)小熊想让大家帮它分苹果,我们一起来,好吗?生:好。师:谁能说出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生:12个苹果,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放几个?生: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教师板书问题)二、问题探究1、解决第一个问题:12个苹果,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放几个?师:你能用小圆片表示苹果分分吗?看谁分得最快。分完后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学生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开始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师:你是怎样分的呢?

  生:把12个苹果分成4堆,每堆3个,3个放一盘,这种分法最快。生:先往每盘里放2个,再往每盘里放1个,每盘就是3个苹果。……教师给予评价鼓励。2、解决第二个问题: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师:同学们分分看,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生:我就把12个苹果2个2个的分,就可以分6盘。生:我知道12里面有6个2,我就知道可以分6盘。……三、体验感悟师:刚才小朋友们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大家动脑筋想一想,除了书上的这两种分法,还可以怎样平均分?用小圆片试着分一分。 生:把12 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生:把12 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生:把12 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个。生:每个盘子放6个苹果,可以放2盘。……四、实践应用出示试一试的1、2 、3题。教师说清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出示结果,集体订正。第4题,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探索出不同的排法。生:可以排4排,每排4人。生:可以排3排,每排8人。生:可以排2排,每排12人。教师小结。练习设计:第32页的分一分、33页的试一试。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 3 个。

  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 6 盘。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克和千克的认识(精拣10篇)

克和千克的认识(通用10篇)克和千克的认识 第1篇  课题课时班级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课本p85~86页,及第88~8

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精拣2篇)

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通用2篇)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 第1篇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五册第56—57页 角的初步认识。  教

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小熊请客》(精拣12篇)

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小熊请客》(通用12篇)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小熊请客》 第1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P20—P21

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精拣2篇)

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通用2篇)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篇  第七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万

《看望老人》(精简11篇)

《看望老人》(精选11篇)《看望老人》 第1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描述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