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精简4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3周前

  • 相关推荐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精选4篇)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第1篇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观书有感》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我本节课的教学由三大版块组成:一是诵读积累;二是感悟领会;三是拓展延伸。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了读准字音、感知诗意、理解诗句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探讨方塘的清澈和读书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

  整首诗的字面上没有提到读书,那半亩方塘和读书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呢?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怎样突破这一难点呢?在听了沈春玲和陈丽艳两位老师的3+3的前两个环节的教学后,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对自己第三环节教学设计做了进一步的调整:

  1、紧扣课堂中的自学要求,把握诗句中的关键词,理解诗意。在老师范读,学生读通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关键词“鉴”、“徘徊”、“清”、“如许”、“为”自学,借助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品味前两句诗歌作者所描画的意境,讲美景定格于自己的脑海中。

  2、巧设疑问,突破难点。抓住“活水”一词,让学生感知池水的清澈,是因为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诗意理解后,我让同学们把诗题再读后,抛出问题:朱熹的诗富有哲理,他仅仅是在写方塘,写活水吗?活水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让学生去交流、去领悟。

  3、在教学中我设计了理解运用的填空练习题,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积累去感悟这一类说理诗所阐明的道理,接下来引导学生谈“袁头活水”这样的道理在生活实际中得到了怎样的应证。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争先说出各行各业都需要有“源头活水”的事例,从而真正领悟了古诗所传达的道理。

  4、如果要说这堂课的教学有什么缺憾的话,我觉得课堂上对诗句本身的诵读少了一些。有人说唐诗是“高山大河”,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那么宋诗则多了一些沉静与思考。宋诗中的哲理诗比较多,本诗也属说理诗。说理诗的情感味较之其它诗似乎少了一些,意境与韵味的体会比较难,这就为教学中的诵读品味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观书有感》教后记

  相对于《冬夜读书示子聿》来说,《观书有感》的寓意就没那么明显了。诗文从头到尾都看似在写塘水,怎么就扯到读书的学问了呢?如果不凭借任何的参考资料,学生自己是很难领悟到这一点的。怎样把学生的思路印到那一头去呢?我决定从题目上下文章。

  一开始,我出示了这首诗的内容,但不写题目,只说作者朱熹是宋代的理学家(即哲学家)。随后,理解诗句的意思。第一二两句,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水塘的清澈明净,三四句,通过与学校池塘的比较,明白源头活水是水塘能保持清澈明净的根本原因。学至此处,让学生回过头来说说正首诗在围绕什么写。学生都能发现,写的是水塘,水塘的清澈及为什么这么清澈。那我就问,如果让同学门给这样一首诗加个题目,会怎么加。开始,由于受了课本的影响,都说不出。后来,只说根据刚才理解大的意思来说,有同学就敢说了,“水”,“水塘”,“源头活水”,当然有同学还说了“观水有感”……总结了一下,就是题目总与水有关,但就是与书联系不上。

  随后,出示课题,读读,想想,这水塘,怎么与书联系起来了呢?打开课文,看插图,来体会作者的心境,想象一位哲学家此时的想法。教室里安静下来,没有人举手,显然,都觉得是个难题了。片刻,终于有一只、两只手举起来了。一位学生答得很好,大意是水池里不断有水流进来,就能使水更清澈;我们人多读点书,就有知识不断补充大脑,使人变得更聪明。说得不错呀!大家也能明白了。最后,给大家总结了一下,作者是用这水来譬喻读书的道理,这就是哲学家的高明之处。随后有列举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再次说明“读书使人明智”的道理。至此,揭示诗的含义总算水到渠成!

  《观书有感》教学实录片段和反思

  《观书有感》这首诗歌,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教学难点在于诗句中没有提及读书,怎样引导学生从描述的景象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一个有关读书道理。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师:大家对诗句所表达的意思理解了。请你做这样一个练习: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使得方塘

  生: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使得方塘(清澈明净)

  师:那么朱熹作为一个读书人,他会怎么做?

  生:他会读很多很多的书。

  师:对,难道就在少壮时代读完?

  生:不,他会不断地读书,从年少时代到青年时代一直到年老时代。

  生:他肯定会一直读书,不断汲取知识。

  师:对,只是就是力量。朱熹曾说过:活到老,学到老。他这样做的结果会怎样呢?

  生:使自己变得聪明,学识渊博。

  师:所以,正像那源头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那样,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就能使自己变得聪明,学识渊博。同学们,作者望着眼前的清澈明净的池塘,他希望自己什么也像这眼前的池塘呢?

  生:作者的心灵。

  师:不仅是心灵,而且还有智慧。

  《观书有感》教学随想

  又教《观书有感》,感觉最难处理的还是题目中的“观书”和诗中的“半亩方塘”所寓含的哲理间的联系,要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大理学家朱熹“观书”的感触,在反复诵读揣摩之后,我觉得还是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后,去发现其中的联系。

  课堂上,我首先在读诗题上下功夫,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明白“观书”即读书、看书,再让学生几读诗题,明白诗人是要谈读书的感受。同时,联系平时的阅读指导、习作指导,提醒学生读文学诗一定要首先明了题目,因为题目可是文章诗篇的眼睛、灵魂,是对文章诗篇最精炼的概括,要牢记。

  在学生反复诵理解了诗意后,让学生明白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表层意思,并通过诵读末句强化源头活水让半亩方塘保持了清澈的道理。再让学生结合诗题完整地诵读这首诗,提醒学生:做个有心人,你发现了什么?多读几遍。学生在认真地诵读后,不少同学都发现题目是”观书有感”,可全诗却根本没有提到读书的疑问,我让学生再读,看学生有什么新的收获。在学生再读后,不少同学朦胧地感受到理学家朱熹好像在借“半亩方塘”说读书,此时教师再指出诗人是把读书做学问喻为“半亩方塘”,是诗人在读书时联想到人的心智就像这半亩方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聪明睿智。至此,诗中寓含的哲理、诗人巧妙的借喻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说到底要想让学生真正地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体会其精妙一定要给学生充分读的时间、深入体会的机会。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第2篇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观书有感》是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七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有方”。这一课选取了两首关于读书的古诗,这是第二首。这首诗是写作者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情。教学重点是理解诗中讲的读书的重要性;体会诗的意境美。诗中通过水塘的形象来作譬,将人的心智比作明镜般的半亩方塘,又进而以清澈的池水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来比喻心智容纳之广,鉴理之明。后两句以方塘作譬来说明心智开豁的缘起,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人的睿智也是由于不断读书,不断汲取知识而得来的,诗的后两句,才是诗人读书后产生的感想。诗中无“书”,诗题却为“观书有感”,从景悟出“理”,这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学生会的学生讲。对于词句、修辞的理解,学生借助工具书就可以自己理解,所以教师不需要多费口舌。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做老师,把自己的理解、预习的成果到台前讲出来,并通过其他同学的质疑来完善“老师”的讲解,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对其中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作一引导和点拨。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二、巧妙突破难点。针对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就是课后的问题:为什么诗中无书,却以“观书有感”为题。我采用了从题眼入手,抓住重点诗句,设计分层练习分化难点,引导学生悟出诗中读书的道理。

  三、注重拓展和延伸。学以致用,教材只是个例子,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会用。我选取了报道中的一段文字,体会诗句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并选取了一些说理诗,供学生课后阅读,积累,把知识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走下讲台,心中有很多感慨,特别惊讶于孩子们的表现,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时刻往自己的这半亩方塘中注入知识的清泉,是不能够满足孩子们的那一杯水的。

  一、只有更透彻地钻研理解教材,才能恰当地处理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抓住学生的疑惑点,引导,疏通,从而启迪思维,培养能力。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徘徊”这个词语的理解:为什么是来回地动,云在空中怎么会来回地动?这是我没有想到的问题。但我马上想到,这是暗示了水面在动,水流的注入使水面来回晃动。通过读诗句,引导,学生马上联系后两句就体会出来了。试想,如果连教师都理解不清,又怎能引导学生去感悟呢?

  二、缺乏整体体验后的读。本诗设计了三读:一读通,二读景,三读理。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匆忙之中没有进行第三读,这应该补上。因为读出理,才是这首诗的学习重点,要读得引人思考,耐人寻味。

  讲这课后最深的感受是,教师在钻研教材时,一定要把握好教学重难点,并从学生理解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这要求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握好知识的关键处,才能引导孩子们深入浅出地在语文课堂的乐园里愉快地学习。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今天上完古诗《观书有感》,感觉完全被自己“打败”了。因为原来设计的导学案涉及的问题太过细致,昨天晚上自己又想能否不按导学案上课。所有的教学程序设计好了以后已经23点多了。睡到4点多不知不觉就醒了,许是担心今天的课吧。翻来覆去地想,如果不按导学案上,领导会不会说我?现在不是在研究小组合作和导学案吗?我何不把学习的任务都交给学生自己去讨论学习?我突发奇想,干脆根据这首诗出6套练案,上课时各组根据我出的题目自己交流、学习、汇报。于是,居然没有在乎才凌晨4点,披衣下床一口气用信签纸出了6张练案。今天上课时,从朱熹的读书名言入手,了解作者、解题、初读全诗后,我便把那6张练案分别发给6个小组。各个组都热烈地讨论、答题,当然因为毕竟只有一张答题纸,所以各组都有那么一两个同学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根本不参与讨论交流。巡视时,我就发现因为没有按照解题完先理解词语再理解句子,最后体会画面意境的程序进行学习,很多小组完成练案有一定的难度,我只好不停地启发他们。后来孩子们在汇报时,因为没有一个整体的安排和计划,在理解古诗时就有点机械,孩子们根本没法深入的体会诗歌的语言和意境。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组汇报时,其他小组倾听的效果不好,因为他们手里没有相关的练案,没法静下心来思考汇报者是否回答正确,还是否需要补充。今天的教学是一个很大的失误,这样的错误以后绝对不能再犯了。

  诗歌教学的传统模式还是不能丢:一、介绍作者和古诗写作背景;二、重视对古诗题目的解读;三、反复诵读古诗(正确的读不仅指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等);四、解决字词的理解时不仅要问孩子们读懂了哪些词语,还要进一步探讨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如看书上的注释、查字典词典、结合已学知识或结合上下文等);五、在充分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想象诗歌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意境。

  附:原来设计的教案和6份练案,以此提醒示自己这样的错误不能再犯。  观书有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2。领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

  出示朱熹名言,感受诗人的学习思想。

  读读这些句子,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很亲切?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      ──宋 朱熹

  活到老,学到老。 ──宋 朱熹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宋 朱熹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宋 朱熹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宋 朱熹

  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宋 朱熹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宋 朱熹

  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宋 朱熹

  出示诗人名字,师:看,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指导我们学习的至理名言都出自一个人的言论,那就是朱熹。关于朱熹,你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资料。

  出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思想家。他的一生中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二、解诗意

  过渡: 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1、出示:

  自学要求:

  (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

  (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为”“活水”,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交流自学情况

  (1)第一个要求,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 (出示全诗,指读)

  (2)理解一、二句诗意

  学生先讲解: “鉴”是什么意思?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好吗?生说,(半亩方塘就像一面被打开的镜子,清澈明净。)补充。

  师: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突出水的清澈透明。

  “徘徊”是什么意思?(人在一个地方来回慢步地走)

  诗中指谁在哪儿来回地走?

  (天光和云影一起在水中来回地走,或者说他们在散步。

  在这明净的镜子中映着天光和白云的倒影,他们正在一起散步。)

  这是用拟人的方法阐述了这句诗的意思,你能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吗?

  把这两句诗读好。

  这两句诗描绘了多么美的景色呀,(板书:景色)

  师: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为什么会不停地晃动,它暗示了什么?(暗示了水不停地流动,也就是——活水)

  那后面两句诗你能理解吗?我们先来读一读。

  (3)引导学生理解三、四句诗意

  学生讲解,师适当补充。

  “渠”是什么意思?“如许”是什么意思?

  把诗意连起来说说。先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听。

  (4)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美吗?谁能说说整首诗描绘的景色。

  出示方塘美景图和优美词语,激发学生的表达。

  (半亩大的一方水塘,就像一面被打开镜袱的镜子,池水清澈明净,蓝天和白云倒映在水中,随着细波荡来荡去,风和日丽,阳光照耀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这池水为什么会这般清澈呢?哦,原来有一股清泉正源源不断地注入池中。)

  好美的景致呀!真让人喜欢。读好这首诗?配乐读

  4、谁来看图背诵这首诗。

  三、解诗题

  诗句的意思也理解了,那么,我们这首《观塘有感》也学完了(师强调“观塘有感” ),“观书有感”

  师:可是我们刚才一直在欣赏诗中描绘的方塘美景呀!这诗中可一个书字也没有,怎么能叫“观书有感”呢?

  理解:观书:读书,也就是作者读书之后的感想。

  这方塘美景与读书有什么关系呢?

  四、明诗理

  1.看图,猜想读书与方塘的关系。

  记得刚才介绍作者时有这样一段话:

  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2.引导理解:出示:诗人用“半亩方塘”来比喻 ,用清澈的池塘水比喻 ,用“天光云影共徘徊”好比 ,用“源头活水”来比喻 。

  再读这一首诗,体会其中的深刻哲理。

  你来评一评这一首诗,写得怎么样?

  (从修辞、写景、寓理等方面来说,学习写作。)

  诗人把自己读书之后的感受融入到方塘美景之中,把深刻的哲理寓于景色描写之中,不得不让人称奇(佩服。拍案叫绝)。

  3.此时此刻,再读这一首诗,我们又该如何去读?(重点读好“哪得”,“如许”,“源头”“活水”,及问号。)

  五、作业

  1.作为一个人,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必须让自己的半亩方塘时时注入知识的活水,知识的清泉,才能时时处处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灵活,你能举例说说吗?

  由此可见,这句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虽历久,却弥新,请看这样一则报道:

  浙江慈溪市海茂电子有限公司于1998年创立,由于公司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把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严格质量管理。只短短几年,公司产品就打开了国际市场,获得很大成功,年产值已超过几千万美元,并仍不断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公司蓬勃发展的今天,正是由于多年来格守“诚信服务、客户至上”的企业信条,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的结果。

  在这篇文章里“源头活水”是什么? “清如许”指什么?

  2.总结: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也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

  板书设计:

  ,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 清澈透明 ← 源头活水 (写景)

  人的心智: 更加聪明 ← 读书汲取 (喻理)

  课后检测:

  朱熹大师这首诗也叫说理诗,我国古代还有许多这样的诗,试一试,你能填上吗?

  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 ,( )。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 ),( )。

  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这正是( ),( )。

  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时,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正是( ),( )。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第3篇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观书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不仅写了池塘的美丽景色,还通过看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池塘中的水才会如此清澈这一现象,联想到了“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一深刻的道理。诗中运用了譬喻的形式,用鲜明形象的事物将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化。《观书有感》这首诗歌,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教学难点在于诗句中没有提及读书,怎样引导学生从描述的景象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一个有关读书道理?为此,我先引导学生欣赏美景,理解诗句;再引导学生体会比喻、理解哲理。

  古诗的教学,只有让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方能品悟到诗人的感情,揣摩作者的寓意。我抓住“鉴”字,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池水与明镜的特点;抓住“徘徊”,描叙 “天光”、“云影”在池塘中散步的情景,通过美美的读将诗中描述的美景定格于自己的脑海中。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用语言表达出来,课堂上学生尽情的表达,自由地想象,诗文中简练的语言此刻已变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

  这首古诗作者借读书时所看到的情景来说明读书的道理。但是在诗文中,却未曾提到与读书、学习有关的内容,如何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用意,透过文字体会领悟读书的道理?在诗句教学之后,引导学生发现:板书缺少诗题。教师板书:观塘有感。然后教师抛出问题: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却没有“书”字?你怎么知道诗人在读书?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也就是说诗人看到方塘,为什么联想到读书呢?通过讨论,对比填空,“池水清澈——读书 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不断地读书使人__________”,学生对于诗歌寓意的理解就豁然开朗了。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观书有感》是西师版教材第九册第七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有方”。这一课选取了两首关于读书的诗,这是第一首。这首诗是一首哲理诗。写作者读书的感受。教学重点是理解诗中讲的读书的重要性;体会诗的意境美。诗中通过水塘的形象来作比,将书比作明镜般的半亩方塘,又进而以清澈的池水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来比喻心智容纳之广,鉴理之明。后两句作者写出读书的感受,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人的智慧也是由于不断读书,不断汲取知识而得来的。诗的后两句,才是诗人读书后产生的感想。诗中无“书”,诗题却为“观书有感”,作者以景喻理,这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师生互动,一一突破。

  对于作者,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汇报。对于字、词句、学生借助工具书就可以自己领会交流,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做老师,解决生字、生词。然后把自己的理解、预习的成果互相交流反馈,并通过其他同学的质疑来完善古诗重点的讲解,明白古诗中修辞方法的运用,作者以半亩方塘比喻书,以天光云影比作书的内容,学生理解了修辞方法后对理解古诗意思有很大的帮助。4.理解诗意,学生借助注释结合古诗一句句理解古诗意思,并由此而揣摩作者感受从而悟出诗的道理。就这样,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对其中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再做一一引导和点拨。较好的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妙突破难点。针对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就是课后的问题:为什么诗中无书,却以“观书有感”为题。我采用了从题眼入手,抓住重点诗句,设计分层练习分化难点,引导学生悟出诗中读书的道理。

  三、注重拓展和延伸。学以致用,教材只是个例子,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会用。为让学生体会诗句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另外选取了一些哲理诗,供学生课后阅读,积累,把知识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学生由诗中所讲道理畅谈自己读书感受。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每一个学生要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把读书,应视为自己的乐趣。 读书能让人开阔视野,读书能让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读书可以让人穿越历史,感受多方文明......

  总之,学生学习《观书有感》这首小诗后,由此感悟到的道理会有很多很多!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朱熹的《观书有感》,给我们诸多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啊!我的教学设计是,待学生已经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让他们从诗的内容(描写方塘)与题目(《观书有感》)表面的不相关提出问题——题目是《观书有感》,而诗的内容怎么一点都没有写有关“书”的内容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理解诗歌所要说明的道理。我估计学生都能说到“一个人的聪明来自于他不断学习”这一层意思。然后我就引导学生联系前两行领会“开豁”这一层意思。

  课堂教学中,学生按我的预设提出了上述问题:题目是《观书有感》,而诗的内容怎么一点都没有写有关“书”的内容呢?并通过讨论明确了这首诗是要我们“多读书学习”,可“清如许”对应的意思——心智开豁、敏锐却怎么也说不上来了。于是,我问学生曾经在哪里看见过或者听到过这句诗,是跟什么人、什么事情关联起来的?哪知道全班近50个学生只有一个学生很模糊地讲了与诗句只有些许关联的一点意思,其他学生都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哈!看来学生就是“没有源头活水”啊!但这意思是我现在写反思的时候感悟出来的。在课堂上,我并没有利用好这一生成的“资源”,而是习惯性地采取了“填鸭式”教学法,把“标准答案”一股脑儿地“塞”给了学生。当时只是感到有些遗憾,没有想出好的方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诗歌要说明的道理。现在想来,只要把当时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一现象与诗句联系起来,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的。

  我对学生的学情估计不足,课堂上出现了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没有敏锐的反应,只是想着赶快把知识“给”学生,将来能够应付考试。由此我想到,我也缺少“源头活水”。

  《冬夜读书示子聿》可称之为说理诗,文字意思浅显,但蕴涵如何读书、做学问的深刻道理,真所谓“有境界自成高格”。本课教学难点应是引导学生体会诗中则“少”“老”对比、“知”“行”对比所阐发的道理。

  教学中,以关键词句为生发点,激活孩子已有的大量能够佐证这一哲思的知识储备,丰富诗境,加深理解和体验。

  一、抓“少”与“老”,体会学习要孜孜不倦。

  师:有同学不理解什么叫“无遗力”?谁能说说。

  生:把所有精力和心思都用上。

  生:不留一点气力,全力以赴。

  师:年少时候我们应该怎样无遗力的学习?

  生:学习做到孜孜不倦,一丝不苟。

  生:非常努力的通宵达旦的去学习。

  师:借用成语故事说说,哪些古人学习或作学问是无遗力的?

  生:悬梁刺股。

  师:“悬梁刺股”描绘了一幅怎样“无遗力”学习的画面?

  生:把头发系在梁头上,困了用针扎自己的大腿。

  师:这样的学习真是——

  (生齐读:无遗力。)

  生:匡衡的凿壁借光。

  师:匡衡是怎样“无遗力”学习的?

  生:没有灯光,在墙壁上凿一个洞,利用邻居家的灯光读书。

  师:这种读书精神叫——

  (生齐读:无遗力)

  本环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活,首先是“无遗力”的理解,其次是“哪些古人做学问是这样努力的”,将短短的七各字读厚起来,随之学生的体验也就深刻起来。

  二、故事引入,联系生活实际,自悟“知”“行”所阐发的哲理。

  我以故事引入,为孩子们讲述了《纸上谈兵》的故事。接着让学生谈谈听故事感受:赵括如此精通兵法,为什么会打败仗?学生结合实际纷纷说了自己的思考;有的说实践比书上学习更重要,有的说在实践中通过做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样通过听故事谈感想的教学方式,给孩子一个“躬行”的机会,深刻理解什么叫“躬行”,让孩子在听说实践中潜移默化感悟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

  最后我以“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训示他儿子时的态度。”引导学生用循循善诱、语重心长、意味深长的语气读诗。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第4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学会诗中3个生字。

  3、理解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领悟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哲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走近诗人

  1、板书:朱熹(xī)指导朗读、书写

  2、学生简单介绍诗人

  3、教师谈话: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朝治国的方针,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缘于他一生勤奋读书、积极思考。一天他走到一个池塘边坐下来(媒体出示图),一池清水引发了他对读书的有一种思考颇有感触的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在上图中出示全诗)。

  二、诵读诗句,感受诗篇

  1、指导朗读

  a、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指导读准字音

  b、领读、齐读

  2、指导背诵

  a、学生闭目轻背

  b、指名背、齐背

  3、指导默写

  a、教师谈话:光会背还不行,能默写吗?还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打开书,看看那些字在书写上要注意。

  b、指导写字:徘徊鉴渠

  c、学生在作业纸上默写并自查(提示书写姿势,轻音乐)

  二、图文结合,体味诗意

  1、媒体出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a、指名读

  b、这“半亩放糖”好理解,“一鉴开”怎么理解呀?要是“一剑开”,老师肯定知道是诗人手持利剑,一剑把半亩方塘的水劈成两半,可这儿是“鉴”字呀?

  c、理解“鉴”,出示:

  鉴:a、镜子(古代用铜制成)

  b照

  c仔细看;审查

  d、可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e、旧式书信套语

  d、理解“开”(打开),教师介绍:古代铜镜有镜袱盖着,用时打开。

  指导理解“徘徊”(来回移动),引导串讲诗意。相机板书:清澈明净

  e、教师小结:查字典、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都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2.媒体出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a、指名读诗句,理解“渠”(方塘)

  b、诗人在问什么?(引导说第一句诗意)。诗人有答案吗?你知道答案吗?(引导说第二句诗意),相机板书:源头活水

  c、引导用“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串讲诗意。

  d、教师反问:如果没有这源头活水呢?

  3、二读诗句,指导读出感情

  4.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闭目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四、文题勾联,感悟诗情

  1、美读全诗

  2、教师即兴创作《《观塘有感》,并将诗题出示在前面出示的四句诗上。(附:《观塘有感》:半亩方塘不见开,一片垃圾在徘徊。问渠哪的脏如许?为有别人乱扔来。)

  3、学生发现错误后设问:朱熹的诗中没有一处提到“书“字,都是写池水的清澈明净,我看不如就把他的诗改为《观塘有感》怎么样呢?

  4、引导学生辩论,教师相机点拨:这首诗以暗喻的手法告诉我们正像这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明净那样,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而更加敏锐,更加开豁。

  5、小结:诗人将读书后的感想化为生动的形象,既富有理趣,又充满诗情。这种感受是对读书体会的,而不是对池塘的。(媒体把诗题“观塘有感”改为“观书有感”)

  6、指导三读古诗,读出诗韵。

  五、拓展延伸,激发诗趣

  1、媒体出示朱熹生平,指名读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学问广博、治学严谨,对经学、史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的诗能以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寓意含蓄,富有哲理。

  2、读懂了《观书有感》,又读了诗人的介绍,有什么话想对诗人说呢?

  3、出示学过的朱熹的《春日》,诵读

  5、小结延伸:朱熹的诗作还有很多,课后收集一下,读一读,并背下来。

  板书设计:

  观书半亩方塘:清澈明净←源头活水

  有感我的心智:聪明敏锐←不断读书

  反思:

  《观书有感》这首诗是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的形象来譬喻读书体会的,告诉我们正像活水把池塘变得清澈明净那样,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而变得更加敏锐、更加开豁。教学本课时,我通过引导孩子走近诗人→感受诗篇→品味诗境→感悟诗情→激发诗趣,在学生、文本、诗人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让学生在诵读中积淀,积淀中感悟,感悟中生成,生成中发展,发展中延伸,尽力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尽力建构一个有情、有疑、有智的和谐课堂。

  学习目标上突出“简”字,教学效果上体现“真”字。简明、清晰的学习目标,有助于课堂中落实,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达成。能结合学生、文本的特点,制定一个简单、清晰地学习目标,教学中既重视知识、能力等显现目标的落实,又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隐性目标的体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教学过程中,打破了原来古诗学习先理解后积累的方法,而是在先积淀的基础上再去品味、感悟。新课开始,先指导学生诵读,然后理解诗句、体味诗情,求变求异。全节课以诵读贯穿始终,但每一次读都有一个新的目标,分层推:一读古诗,着手于读正确、读通顺;二读古诗,着眼于读出感情,体会诗境;三读古诗着力于读出诗韵。指名读、齐读、范读、闭目赏读,不拘形式,学生多读而不厌,充分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新课前的情景导入,巧用插图,拉近了学生与诗人、文本之间的距离,真正实现了学生、文本、诗人、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课的拓展有度,由《观书有感》走向《春日》,由课内走向课外,落实了课标中古诗文诵读的目标。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白衣天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精简16篇)

《白衣天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通用16篇)《白衣天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1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

有的人教学反思(精简2篇)

有的人教学反思(通用2篇)有的人教学反思 第1篇  有的人教学反思  《有的人》这篇课文是1949年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精简17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精选17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语文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

季羡林《夹竹桃》原文(精简16篇)

季羡林《夹竹桃》原文(精选16篇)季羡林《夹竹桃》原文 第1篇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

小学六年级语文《穷人》教案(精简17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穷人》教案(精选17篇)小学六年级语文《穷人》教案 第1篇  一、说教材:  《穷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