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罗书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精简16篇)

jingluocom

更新时间:3周前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通用16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 第1篇

  我准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对本课时教学进行系统设计,重视教学过程,努力把教学内容、设计理论和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定位融为一体,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最好的发展。教学设计的内容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机应变,可视课堂教学情况的变化而做出修正。

  一、激qing导入新课

  教师注意激发学生情感,感染学生,以情入课,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用亲切的语气和学生进行交谈: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疑问",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俐略的伟大成就,就是从敢于提出疑问开始的。有哪位同学知道有关伽俐略的故事?请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语: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伽俐略年轻时代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分自然段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以课文为出发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可用启发性语言鼓励学生,如:这位同学读得好极了!谁能和他读得一样好?你的声音真好听!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2、自由读课文,用铅笔标记出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尝试独立阅读理解。

  3、质疑问难,集体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尝试,敢于提出疑问,敢于对问题尝试解决。这既是学生应具有的品质,又是学生应具有的能力。学生要提高就需要学习,学会质疑,学会创造,而这个创造学习的过程恰恰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思考,探索,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不管学生提什么问题,也不管学生想回答谁提的问题,只要愿意回答,也不需要举手,直接站起来说就行。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提出的有的问题可以直接解决,如理解字词方面;有些问题要在讲读课文过程中解决。如:(1)伽俐略提出疑问的根据是什么?(2)伽俐略是怎样想人们证明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是错的?这件事说明了什么?(3)"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还有的问题当堂解决不了,如:亚里士多德是怎样的人?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工具书或上网查询,或向亲朋好友咨询,学生从这里学到一个学习方法:课内没有的知识要到课外去找,主动去解决问题。

  三、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多媒体出示重点句:

  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1、提问:读了这几句话后,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讨论。再集体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这种多向动态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精心组织指导,讲究指导的内容、时机和方式。

  集体讨论时,教师板书:

  如果那么两个不同的结论怎么解释?

  2、伽俐略用什么方法向人们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是错的?人们在他实验前有什么表现?找出有关语句。学生自学,小组内解决问题。

  教师尽量少讲,甚至不讲,哪怕学生表达得不很准确。也不要再去从头到位的讲,只做引导启发即可。教师要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实验时的情景怎样呢?自己找出有关内容。

  请学生模仿伽俐略上讲台表演。学生手拿铁球,

  踩在板凳上大声朗诵:"伽俐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同时按照要求去做,全体学生也会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这时,课堂气氛必然会活跃起来。教师相机引导:人们除了欢呼以外,会说些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这样打开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成为他们想象的场所,教师注意引导和鼓励,使课堂气氛再一次活跃起来,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激qing四溢。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发展。

  4、多媒体出示句子: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思考:你从这句话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讨论。

  正是教师正确的指导,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远远胜过了教师课堂上的千言万语。对学生来说,收获尽在过程中。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 第2篇

  【说教材】

  1、自学、感悟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教法】通过自主、合作、研讨性学习,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教学插图、语段卡片。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说学法】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大家已经预习过,现在书就在你手边,想不想把课文再读—次?哪就请大家读吧。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同桌一起读,喜欢的语段还可以多读几次。

  2、学生自主读书。

  3、进行读书交流,把自己喜欢的语段读给大家听。教师针对学生的读书情况,适时激励评价。

  【说教学程序】  

  1、出示课文插图,认识这座塔吗?这就是世界闻名“斜而不塌”的比萨斜塔。1590年伽利略就是在这座斜塔上做了著名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同学们,你们谁有勇气像当年的伽利略一样,也在这座高塔上做做这个试验。

  1、这么多人有勇气,老师真高兴,但是老师告诉大家,仅仅有勇气是不够的,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出示亚里土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是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人们都信奉他,把他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

  现在你要说“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那人家是不会相信的。所以,老师想请大家再认真读读书,仔细思考一下: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伽利略,为了证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你是怎么做的;假如,你就是当时比萨城的一位公民,比如是一位记者,听说伽利略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试验,你会向伽利略问些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和同桌一起研究,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讨。  

  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3、进入情境,质疑研讨: 

  ⑴ (请—位学生上讲台)现在年轻的数学教授、著名的辩论家伽利略先生已经来到大家面前,一

  会儿他将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 

  ⑵ 质疑研讨,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① 伽利略为什么有信心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② 伽利略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③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是否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其表现是否是“胆大妄为”、“固执”?

  4、观察体验,交流评价:  

  ⑴ 观察体验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试验。  

  ⑵ 交流:

  你们看到了什么?这项试验说明了什么?通过这项试验,大家明白了什么?怎样理解句子“大家明白了,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⑶ 评价:

  你怎样评价伽利略?该怎样认识亚里士多德?

  5、延伸拓展,迁移运用:

  现在,如果老师把课题改成“铁球和木球同时着地”你们认为可以不可以?请大家课后研究研究,或者像伽利略一样做做试验。请把你的发现以你喜欢的方式告诉别人,包括老师。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想,这段话的中心意思就是因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把探究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得到主动发展。而我在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正是体现了这种精神。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学习的内容、形式等方面满足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在第一个教学环节“自主读书,诱导感悟”就读书的形式提出:“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同桌一起读。”就读书的内容提出:“对你喜欢的语段还可以多读几次。”这样,从读书的形式到读书的内容都给了学生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需求去读书,去感悟。优等生也好,差等生也好,都有自己的事干,都会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收获。一改过去那种用一把尺子提要求,结果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不到满足的做法,从而增强了学生主动进取的信心。

  2、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用心去读书,在交流、探究中得到主动发展: 

  我在第二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合作研讨”中再次提出让学生认真读书时说:“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伽利略,为了证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你是怎么做的?假如,你就是当时比萨城的一位公民,比如是一位记者,听说伽利略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试验,你会向伽利略提些什么问题?”短短的一段导语起到了以下的作用:一是通过两个“假如”,引导学生在读书时要进入角色,把自己放到事件中用心去读,悟;二是就“你会向伽利略提些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充分的交流、探究,在深入理解的过程中得到主动发展;三是在如何读懂课文方面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使学生明白只有这样用心去读、去悟,才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 第3篇

  随着小语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其中以阅读教学最为典型。提倡以读为凭借,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徐世荣先生说:“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语言,把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活语言。”可见朗读是一种语言艺术的再创造,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教授哪种体裁的课文,也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离不开朗读这个方式。

  过去,有些教师不大重视朗读的作用,过分地强调讲解的方法,以为只有分析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其实,一篇好的课文,如同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分析课文好比把它拆开来,让学生把每一组成部分都观察得很仔细,了解得透彻,但这时候学生所得到的只是许许多多的局部,是零散的印象。朗读能把这些拆开来的许多细小的部件组装成一件完美的艺术品,给学生以完整的形象,促进学生从整体理解文章,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能力。

  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和过去那种分析式的教学割裂开来。强调多读、多背、多积累,放弃繁琐的传统的课文内容分析,改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教学中要重“感悟”和“语感培养”,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思考、自读、自悟、自得,形成能力。本文就结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谈谈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凭借,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点滴体会。

  一、读中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迫切需要高知高能的人才。要使学生今后成为高知高能的人才,首先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探索研究的意识。这一点,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予以足够的重视。所以,现代阅读教学要立求使学生由原来被动接受知识地位,转化为能有机会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品尝学习的成功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于是,我在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难点段落时,采用读与评读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索,自主学习。本课难点为第三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一句话产生了怀疑,并且进行分析思考。由于文中描写伽利略分析思考的语句较长,学生要想把伽利略产生疑问的思考过程弄明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一开始就给了学生一导入的问题,让学生默读伽利略心里想的话,看看他是怎样思考的。接着,指名几位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伽利分析思考的过程。学生通过短时间的默读,对其分析思考的过程弄得不一定很明白,再加上个性差异,部分学生不能马

  上想清楚。于是接下来我着重引导学生评读文中伽利略分析思考的语段。“同学们刚才说得都不错,那么书中是怎样写的呢?谁来读给大家听?”“他读得怎样,为什么?”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了,同学们都争着读,抢着评,非常认真地给别人指出优、缺点,并一一说出理由。这时,我因势导:“你认为他有的地方读的不好,寻么人能读得比他好吗?”此时,学生的劲头更大了,读起来效果更佳。在评读过程中,同学们都在积极探究伽利略是怎样分析思考的。最后,大家都领悟出:伽利略是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中推导出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让人无法解释清楚其中的原因。这样,一个很难理解的语段,通过学生的评读后,不必教师进行枯燥的讲解,学生就能很轻松地自悟出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读中疑,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源于疑,无疑则无思。”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部产生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颖窦时,才能燃起思维的火花。人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设疑和解疑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不是用于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各利能够促进人的独立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条件。”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不断给学生提供主动阅读,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例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的第四自然段,我采用了读中生疑的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该段是本课的重点段落之一,虽然这个自然段内容不多,但如果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这一自然段的内容就能为后面教学伽利略公开试验和学生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打下基础。因此,我首先让学生小声读这一自然段。在学生初步了解内容之后,我运用了“故错法”读该段,激起学生产生疑问,培养提问意识。我在朗读时故意读漏几个重点词:反复、许多次、都、的确。还没等我读完,好多细心的同学就纷纷举起了手问我:“老师,你怎么把好几个词都读漏了?”我趁势问:“想想看,老师为什么把这些词读漏了?书中用上了这些词,能说明什么?请同学们先比较着读,再四人一小组讨论。”学生读的情绪顿时被调动起来,拿着书本反复读上较,小组成员还在一起讨论。最后,同学们都举起了手。有的说:“‘反复’,‘许多次’说明伽利略试验次数多。”有的说:“‘都’、‘的确’说明试验每一次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说错了。”经过学生自己设疑、自己朗读、自己解疑,学生对这几个词的涵意和文章的用词进一步加深了理解,第四自然段的内容被学生吸收内化了。与此同时,学生大胆质疑、提问的意识也明显得到了加强。

  三、读中想,拓展学生思维的领域

  所谓“读中想”,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把读和想象结合起来,拓展其思维领域。想象是人们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单凭抽象的语言文字去理解作者创造的意境和所表现的深刻主题,学生不容易理解接受。如果启发学生想象,就会开启学生思维闸门,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课的五、六自然段描写了伽利略做公开试验的情景。该段落为本篇课文的精彩部分。按照以往的教法,教师肯定是让学生先读一读,然后进行分析讲解。而我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没有先让学生接触课文内容,而是利用课件演示伽利略公开试验的全过程启发学生想象,拓展思维空间。课件演示分为两部分,我首先让学生仔细观看公开试验全过程。顿时,教室里发出了“啊!两个铁球真的是同时着地!”“伽利略真了不起!”“亚里士多德的话真的说错了!”等之类的感叹。针对此时学生们盎然的兴致,我要求他们再一次仔细观看公开试验的情景。这一次是公开试验的慢镜头,学生对公开试验的过程看得更清楚了。接下来,我启发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名观众,请你把那次公开试验的情景描述给大家听。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有的同学不但把公开试验的过程描述得很清楚,还发挥了想象对当时的大气、斜塔周围的气氛、观众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说的同学眉飞色舞,听的同学津津有味,学生们个个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最后,再让学生看看书中是怎样描写的,指导学生把试验前观众说的那几句话读好。

  以上的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运用朗读与想象相结合的方法,使课文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内容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既丰富了学生的语汇,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启发想象、受到教育。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权威说的话不是全都对的,也会有错,不能盲目迷信权威。同时学生也被伽利略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深深折服。

  总之,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行主动阅读。必须放开手,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能读书,积极探究、主动提问、展开想象,真正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 第4篇

  1、《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落实这一点,我对课文进行“重组”,以“喜欢谁”(伽利略、亚里多德)作为学生思维和情感生活的主线,让学生从书中或课外资料中去理解、感悟伽利略的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当学生谈到这个问题时时,他们各抒己见,或从书中或从课外资料中据理力争、旁征博引地侃侃而谈。2、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理解伽利略的想法,学习他善于思考的好品质。《新课标》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把这一难点抛给学生,让他们以小组自由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在交流汇报时,把语数学科巧妙地结合,这样的理解也让我们再次证明学科间的知识是相通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3、一节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于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 第5篇

  语文教学中网络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激发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但是,兴趣并不是先天的东西,它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启动、发展起来的。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强,而多媒体有刺激感官的作用。借助多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并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促进由知识向能力转化。例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借助多媒体出示了一幅比萨斜塔的大幅图画,同时说道:“你们认识这座塔吗?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比萨斜塔。你们谁

  有勇气像当年的伽利略那样,也在这座铁塔上给我们做做这个试验?”这时学生看到真切的画面,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让学生读词句解释,然后死记硬背。这样,不仅使教学形式变得单调枯燥,而且学生对词句理解也是一知半解,不能灵活运用。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不但花很多时间、精力,而且效果不佳。例如:教学第二环节时,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被人们奉为真理,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却对此话产生了怀疑,提出了两点疑问。书上用了一大段枯燥的文字叙述出来,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我根据课本叙述的内容,设计了cai课件,并演示给学生看,使他们通过多媒体,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明白了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不正确的,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三、创设教学情境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其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许多事物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时若光靠教师讲解,学生是不易理解的。借助多媒体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化难为易。心理学家认为,每一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情绪进入课堂,情绪又具有很强的情境性。

  例如:教学第三个环节时,先让一位学生上台扮演伽利略,我说:“大家请看青年数学家伽利略先生已经来到了我们的面前,过一会儿,他将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并请伽利略操作课件,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把自己放到事件中去,“入境”地学习。同时还进行“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说什么?”的口语交际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激活学生与学习对象相关的原有认识,帮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实践证明: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呈现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向,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听觉能力、视觉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得到强化,是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 第6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执着、实事求是地探索科学真理的伟大精神。

  2、初步学习通过用具体事例、侧面描写及烘托手法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重点难点:

  理解伽利略推出的两个结论的含义,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怎样进行试验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埋下伏笔

  1、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出示课件)有没有人怀疑过这句话?为什么?(生汇报,预设答案:1、没人怀疑过,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2、可能有人怀疑过,因为没有绝对正确的话)

  2、引出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

  有这样一句话,千百年来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请大家齐读):“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二、简介人物,激趣生疑

  1、回顾一下课文,这句话是谁说的?(亚里士多德)

  2、书上是怎样介绍伽利略的?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25岁时就已经当上了数学教授。) 过渡:一位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一位是25岁的数学教授,他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他们的联系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说,师总结:两个铁球〇〇着地(提前在黑板上板书,补充板书:加上“同时”两字)这是谁的观点?(伽利略)

  过渡:关于这一个问题,谁对,谁错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场在比萨斜塔上的经典的物理试验。

  三、检查预习,概括主要内容

  1、课文我们都预习了,那下面这组词语谁会读?(指名读,一人读,其他同学跟读1遍)(出示: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比萨城 违背 固执 大胆妄为)

  2、师:大家读得真棒,那么,课本上,违背真理、大胆妄为且固执的人,是谁?(生回答,“伽利略”)那么,伽利略到底做了哪些事情,让人们认为他是一个“胆大妄为而固执”的人呢?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做个有心人,用笔勾画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下你的理由。(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师巡视、指导朗读) 学生汇报预设:

  答1:第3自然段的“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生可能汇报:亚里士多德的话被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伽利略居然“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话,“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板书:产生疑问

  师质疑1: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了疑问,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一个科学家对别人的话产生疑问,然后去进行验证得出结论。但是,为什么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伽利略这样做真是“胆大妄为”呢?

  (生汇报:第2自然段“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或“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

  师质疑2:在当时的人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话,代表着什么?(生汇报:“真理”) 想想看,亚里士多德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怎么样?(地位崇高) 老师给大家补充一下亚里士多德的资料: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代人的百科全书”,他的思想曾经统治过全欧洲,甚至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哲学家,连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也称赞他是古代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

  师质疑3:在当时,上至罗马教皇,下至平民老百姓,全都相信他的话。再来看课本上的描述(展示课件,生齐读)你从这段话中哪些词语中,能感受出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绝对信任吗?

  (生可能汇报:“信奉”、“都”、“不容更改”、“真理”、“责备”、“违背”)

  “信奉”:信仰并崇奉,我们一般说,这个人信奉释迦牟尼,那个人信奉上帝。也就是说,在当时人看来,他们把亚里士多德当作了什么?(“神”)

  他们把亚里士多德当作了“神”来“信奉”,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说(生齐答“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师质疑4: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反问句,让生转换成陈述句) 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不要违背人类的真理。

  不能违背人类的真理。

  不可以违背人类的真理。

  师评点:想想看,这应该是一种怎样的语气(“责备”)谁来再试读(抽点学生反复读,感受亚里士多德在当时地位之崇高)

  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就可以知道,“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就等同于“违背(人类的真理)”。我们就不难看出,一个只有25岁、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教授,居然敢怀疑如同神一般的亚里士多德的话,所以,当时在公开试验前,人们是怎样评论伽利略的?看谁最快找到?

  (生汇报)“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等会他就固执不了啦”

  过渡:伽利略“胆大妄为”地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疑问,这样的疑问是他平白无故、坐在那里瞎想出来的吗?他是怎样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并不是正确的?

  试验演绎推理:

  亚里士多德:1〈10 (速度与重量成正比)

  伽利略:前提:两个铁球连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住落得快的 11〈10 两个铁球看成一个整体 11〉10

  (一个事实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速度与重量(无关))

  答2:第4自然段的“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生可能汇报:伽利略带着对亚里士多德的话的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挑战伟人的)板书:反复试验 你体会到了什么? 做一次试验不是就够了吗,干吗反复做许多次? 你估计做了几次?

  想象:

  当伽利略第一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会想:是我( ),还是( )? 当他第( )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也许是我( ),也许是( )?

  当他第( )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肯定是我( )!肯定是( )!

  是啊,他考虑的那样周密,又是那样的细致,从这里,你又觉得伽利略是一个(认真求实的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家。

  答3:第4自然段的“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生可能汇报:伽利略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公开试验,来验证亚里士多德的话,在人们看来是非常胆大妄为)板书:公开试验

  师:这场公开试验的结果是怎么样?我们来看看(课件上演示模拟试验,生汇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你能找出描写当时人们的反应的句子吗?(生可能汇报:“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出来”)他们在惊讶什么,在呼喊什么?(生汇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试验成功了,这事实出乎人们的意料,人们为这位年轻人的大胆和聪明感到高兴)

  (归纳总结:伽利略从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那句话开始,先是进行了分析,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同一句话推进两个互相矛盾的结果,接着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是靠不住的。最后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公开试验,证明了自己的分析是对的。)

  小结:

  尽管伽利略的公开试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痴迷、信奉于亚里士多德的人们,但是他终归还是让人们明白了:(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

  句子对比:(师质疑:能把上面的句子改成以下的句子吗?为什么?)

  A、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B、原来亚里士多德这位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引导学生理解:“像„这样„”不能删:因为不仅仅是亚里士多德,还有其他伟人,所有人,如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老师、父母,尽管知识比我们丰富,

  懂得多,说的话有时也不一定全对。

  四、读文品人物品质

  师:读了这篇课文,回想一下,伽利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我们能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生可能汇报:不迷信,敢于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以认真的态度研究科学的人)

  五、情境交际

  假如老师在讲解多音字时,把“圈养”读成了[quān yǎng],而同学们都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反而都在认真地做笔记,你模模糊糊地记得,这个词语不是这样读的,但又不是很肯定,你会怎么样做?

  六、目标达成检测:(五分钟)

  板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

  公开试验

  ↑

  反复试验

  ↑

  产生疑问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 第7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及伽利略根据这句话推出的两个结论的旨义。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

  学习过程与方法:在自学的基础上填空,理解字、词、句。

  情感与态度:学习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

  难点:

  1.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2.理解伽利略推出的两个结论的含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具准备 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导入谈话:17世纪意大利有个伟大的利学家叫伽利略,他曾经以很大的勇气,冲破人们对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大胆地研究物体从高处落地的规律。这篇课文就是介绍当时伽利略研究这一问题的经过,课文的题目就是他研究的结果。下面我们来看着他的这一结果是怎样得来的?

  2.着(zhu6)地,是落在地上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学情况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跟着默读,边读边思考:伽利略是谁?他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最后试验结果怎样?

  2.根据学生的朗读,纠正字音。注意提醒着(zhuó)地更(gēng)改的读音。

  3.根据提出的思考题,检查学生读后是否能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了一次公开试验,把一个重10磅的铁球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斜塔顶上落下,结果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同时着地)

  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信奉:相信,并照着去做。

  相称:事物配合起来显得合适。

  结论:从前提推出来的结果。

  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寻常:平常。

  5.根据课文内容,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人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真理,不容许更改”。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讲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而伽利略却表示了怀疑。

  第四部分(第4—6自然段):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将四段的段意串起来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讲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读第—自然段,思考:

  (1)这一段讲什么?(讲人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2)什么样的人叫“辩论家”?人们为什么称伽利略为辩论家?(辩论家指有一定辩论口才和辩论能力的人。因为伽利略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提出的问题,有的连老师也无法解答,可见伽利略当学生时候就善于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3)根据老师刚才的叙述,想—想“不寻常”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不平常,不简单。伽利略平时肯动脑,善思考,能发现疑问,与其他同学不一样)

  2.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信奉”是什么意思?人们信奉亚里土多德表现在哪里?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相信,并照着去做。“人们把他的话当作真理……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2)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对业里士多德的信奉已达到了什么程度?(盲目的程度)

  (3)这段话中,“不容许、更改、责备、违背”这些词语怎么理解?

  不容许:不许。

  更改:改换、改变的意思。

  责备:批评的意思。

  违背:在这里是不遵守、不服从的意思。

  (4)小结:这些词集中表现了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是绝对相信的,达到一种盲日相信的程度,这是一种迷信。这种迷信和伽利略的敢于怀疑的科学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表现伽利略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话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勇气作了很好的反衬。

  (四)板书设计

  34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怀疑 分析试验

  (五)课堂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优化作业设计。

  (1)读拼音,写词语。

  xuān bù xīlà zhé xué zhēn lǐ huāiyí gù zhí

  ( ) ( ) ( ) ( ) ( ) ( )

  (2)给下面的字各组两个词。

  释( )( ) 授( )( ) 执( )( )

  称( )( ) 宣( )( ) 腊( )(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如果……就……不管……还是……不是……而是……

  ①、(   )有人说伽利略胆大妄为,骂他固执,但伽利略毫不动摇,坚持要进行公开试验。

  ②、伽利略通过试验证明: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 )一先一后着地,( )同时。

  (4)、照样子扩句,使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例:伽利略是科学家。

  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是十七世纪伟大的科学家。

  ①、河水流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树结满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晓伟是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

  二、教具准备

  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一) 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亚里士多德讲过什么话?伽利略对这话是怎么看的?(亚里士多德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对这话产生了怀疑)

  2、伽利略为什么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他是怎么想的?(“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这怎么解释呢?”)

  3、伽利略的分析,是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两种假设,推出两个结论。这两个结论是什么?(①把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的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如果仍然看作是两个球,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慢。

  ②如果看做是一个整体,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

  4.这两个结果一样吗?是什么样的结果?(不—样,是相互矛盾的)

  5.根据同一句话,会推出两个相互矛盾的结果,所以伽利略认为这句话是靠不住的,值得怀疑。

  6,他打算怎么做?(用试验来证明不同重量铁球落地的情况)

  (二)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读后思考:伽利略是怎样用事实来证明的?(经过多次试验来证明)

  2 为什么要进行多次试验?(一次试验,没有说服力,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说明问题。伽利略进行了许多次试验)

  请找出能反映试验多次的—个词语,说说它的意思。(总是同时着地的“总是”一词。它的意思是每一次都这样)

  3.伽利略多次试验的结果怎样?(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4.齐读这段话,加深印象。

  (三)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齐读后思考: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前,人们是怎样想的?(人们都不

  相信伽利略的试验会成功,认为他糊涂、固执,事实会让他丢脸。“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的意思。是贬义的)

  2.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大哲学家,人们都迷信他,而伽利略只是个25岁的年轻人)

  3.当看到试验结果时,人们的态度有什么改变?(人们忍不住地惊讶地呼喊起来)

  4.这说明什么?(说明伽利略试验成功了,这事实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人们为这位年轻人的大胆和聪明感到高兴)

  小结:伽利略从怀疑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开始,先是作了分析,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同一句话推出两个互相矛盾的结果,接着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土多德的这句话是靠不住的。最后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公开试验,证明了自己的分析是对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5,读了这篇课文,伽利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伽利略是一位不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以认真的态度研究科学的人)

  6.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①以亚里土多德的一句话为线索,贯穿全文。②鲜明的对比,用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和伽利略敢于提出问题进行对比;用试验前后人们的态度的变化进行对比。

  (四)板书设计

  34、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怀疑(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不迷信

  伽利略{分析(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善于思考

  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科学态度

  (五)课堂作业设计

  优化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词语填字,并给这个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用“√”表示。

  不容______改:①、改变、改换;②、经历;③、计时单位

  _______妄为:①胆囊;②胆量;③某些器物的内层大。

  3、读了这篇课文,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2、(1)宣布希腊哲学真理怀疑固执

  (2)释(解释)(释放) 授(教授)(传授) 执(固执)(执法)

  称(称量)(称盘) 宣(宣布)(宣传) 腊(希腊)(腊月)

  (3) ①不管……还是……②、不是……而是……

  (4)①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

  ②、高大的树结满红红的果子。

  ③、活泼的晓伟是个好学生。

  第二课时:

  2、更①胆大②

  课本作业

  3、(1)①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②两个铁球共11磅,落下的速度应比10磅重的铁球快。

  (2)说错了同时着地轻重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 第8篇

  一、抄写词语

  信奉 更改 宣布 违背 疑问 哲学家 胆大妄为 教授 解释 固执 脱手 惊讶 辩论家 公开试验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备( ) 直( ) 复( ) 试( ) 妄( ) 略( ) 真( ) 夏( ) 拭( ) 忘(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正确——( ) 公开——( ) 怀疑——( ) 落下来——( )四、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伽利略和亚里斯多德是同时代的人。 ( ) 2.伽利略在校常提不寻常的问题,使老师很难回答,同学们称他为“辩论家”。 ( ) 3.两个铁球重量不一样,但落下的速度一样。 ( ) 4.伽利略的试验证明,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对的。 5.伽利略是意大利人。 (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如果亚里斯多德的话是正确的,那么把一个10磅重的铁球和一个1磅重的铁球拴在一起,同时从高处落下来,就可能产生两种结果: ① ② 2.伽利略带着对亚里斯多德说的话的疑问,反复做了试验,结果都证明了亚里斯多德的这句话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 ,铁球很大落的 跟铁球的 没有关系。六、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的启发是什么 七、读下面的一段话,并回答问题 小虾正排着长队,一个接着一个地逆流而上。我顺手拾起一颗小石子扔了下去,它们立即解散了队伍,一个个警惕起来。过了好一会儿,大概没发现什么情况,它们又开始列队前进了。 这段话对小虾是围绕 这句写的。是从小虾怎样 和怎样 两方面来写具体。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 第9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杂谈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富堨中心小学 朱健华】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素质──陶行知教育实践谈·在教学中“敢探新理”,让学生敢于怀疑和否定权威〗

  伟人名人说的、书上写的、老师家长讲的,在孩子们心中是权威。如果让孩子绝对相信权威是永远正确的,久而久之,必然造成迷信和盲从,缺少创造的勇气。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我通过伽俐略敢于怀疑亚里斯多德的话,并通过公开试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正确的。让学生知道伟人名人也是人,也有错的时候,以增强学生怀疑权威、否定权威的意识。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长湴小学 屈 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升华思想,培养科学的品德〗

  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科学品德是从事科学活动的灵魂。使小学生从小了解科学并从事科学活动,从而培养他们客观求实的态度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至关重要。这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忽视这方面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课文中出现的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来进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是介绍十七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所做的一次著名的实验。伽利略是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一生精心研究数学、物理和天文。他不仅有顽强的事业心,而且勇于向宗教迷信和错误思想作斗争。他25岁时,用求实精神批判了当时已经在科学界统治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在教授本课时,我们可以在揭题时,较为详细地介绍这位著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在讲授课文时,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分析的同时,体会伽利略当时面对的种种困难及他为了验证亚里斯多德的话是错误的,反复实验,最后才决定向世人公布的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对他勇于质疑、大胆地向权威挑战、坚持真理、勇于献身科学的伟大的精神有深刻的了解,对他产生敬仰,并受到感染,得到教育,使他们以后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能够不盲目迷信权威,顽强奋斗,不断进取。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皇岗小学 李锦华】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应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必须依照教学目的,把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讲的是三百多年前发生在意大利比萨城里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年轻的数学家伽俐略敢于破除迷信,向当时研究科学的人最信奉的希腊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所说的话敢于提出疑问,并且用试验证明亚里斯多德说的话是错误的。我先让学生理解有关词语:“信奉”是什么意思?当时研究科学的人们是怎么样信奉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让学生体会,当时要破除迷信的难度有多大,再向学生介绍伽俐略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只的二十五岁,数学教授,一个那么年轻的人,有人相信他吗?但他不怕困难,勇于面对困难,自己反复试验,结果他的怀疑是对的,的确是亚里斯多德的话是错误的。结果他敢于挑战迷信,在比萨斜塔上作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脱手同时着地的试验。他那种勇敢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让学生明白即使向亚里斯多德那么有名的人说的话也不是全都是正确的,让学生从小有是非观念,不要忙目崇拜别人。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教书育人。

  【江苏省张家港市东莱小学 钱 芳】

  〖关于小语活动化教学的几点反思·克服“生硬”立足“灵活”〗

  古语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其中蕴含一个道理,事物的繁衍生息都有其适应的环境。由此看来,我们搞语文活动,固然可以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但也应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地开展,切忌“生搬硬套”。往往别人开展得有声有色的活动,自己用来时不一定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课文实例,灵活变通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访一访。让学生当一回记者,采访充当课文中人物角色的同学。这种形式的活动放在课文教完后进行有助于巩固学习所得,学生也喜欢。比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学习到伽利略在比萨城斜塔进行公开试验时,选几位同学扮演记者角色,向扮演围观者的同学进行采访,赞成亚里士多德的“10磅重的铁球比1磅重的先着地”,还是赞成“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当记者的同学只有对课文有较深的理解,才能灵活应变;被问的同学也只有熟悉课文,才会说话流畅,具有哲理性。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小学 朱华青】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引导独立思争,为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基础〗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提问往往是学生求知欲的流露,是创造性思维的开端。因此,在学生的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给学生以充分的读书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鼓励学生质疑提问,使学生乐问、勤问,鼓励学生多方求问,然后教师提出经过认真整理、能够体现教材重点和难点的问题,使小组讨论有价值。如在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教师根据同学们所提的问题,设计这样的讨论题:伽利略为什么有信心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伽利略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是否“违背人类的真理”,他的表现是否“胆大妄为”、“固执”?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去读书、思考,并且在弄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以便于在讨论过程中虚心讨教。

  【湖北省潜江市王场镇小学 高志林】

  〖如何引导学生找准课文的探究点·引发学生联想,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处〗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三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究竟,提高阅读质量。

  探究,就是探索研究。就是教学每一个阅读材料时,先找准一个探究点,并由此深入下去,最终完成教学目标。这个探究点一定要起到对学习材料的提纲挈领作用。要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准文章的探究点。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中开始的。也就是说,问题是创新的开始,没有问题就谈下上创新。古人说:“情以物兴,物以情观”,这说明感知、思维和情感想象活动是互相联系结合的。比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10磅重的铁球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的10倍,但伽利略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认为:如果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拖住落得快的,落带来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进行研究,争论十分激烈,其中有6个同学分别上台演试,其余的分小组试验,证实这两位科学家所说的是否符合事实,其中一个学生通过反复演试,证实了伽利略的推断是正确的,但也提出了质疑,为什么重10磅和1磅的铁球都同时着地呢?铁球落地与重量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讨论的相当激烈。这一场面,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大胆质疑的勇气。

  不同的课文,探究点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认真分析、思考,准确找准课文的探究点,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帮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

  【福建省厦门市演武小学 余晓宴 黄秀贤】

  〖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启动思维:

  课堂上老师每讲完一个问题,都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想一想有什么疑点,有什么想不明白,对教师所讲的观点自己是否闪出不同的想法,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一种意念,一点点潜意识活动,都一一记下来,最好能将自己的想法和理由细细地予以追记。通过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日益敏锐,促进学生由潜意识向显意识的转化。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件出示了课文中的两句话:“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伽利略才25岁,已是数学教授。”当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书上的这两个句子是否有矛盾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畅所欲言,很快发现书上这个地方不严密。因为一个25岁的年轻教授也算是一个研究科学的人。当课件演示十磅重与一磅重的铁球在比萨斜塔同时着地时,学生提出疑问:这个塔是斜的,两个铁球能否同时着地?两个铁球同时脱手是否得加上一句:同时从同一高度上落下,这样才能同时着地。显然,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与敏捷。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 高林生】

  〖语文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怎么办〗

  我们在谈及创造思维培养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这是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内进行的,它必然要考虑语文教学特有的限制和规律。当然,这样说也并不意味着不可渗透、融合,但渗透与融合绝不意味着叠加或取代。

  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走不出“高耗低效”的怪圈,原因固然很多,但非常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定性和定位不准。就拿教《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来说吧,主要是要达到以下两个目的:

  一是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课文是如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把这件事情记述清楚的。这既是语文“语”的特性所决定的,也是要打好知识“底子”的必需。

  二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伽利略那种敢于突破陈规勇于实践的精神,并从中受到熏陶,打好精神品质的“底子”。因此,了解伽利略实验的过程主要应依赖诵读和理解课文来解决,而不是通过如法炮制式的课堂演示。再说,这样的演示,只是重复前人的经历,而且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了解或掌握的常识,(若学生真的不了解,真要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情景,倒不如找两位体重不同的学生从板凳上同时跳下,既省事,又有趣)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价值自然是十分有限。另外,课文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范例,一节课就那么几十分钟,生字还没有完全掌握,课文还没有读熟,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再现如何“落”、如何 “捞”的过程,必然会大大冲淡或抑制了学习语言文字所必须的注意,科学吗值得吗?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范骋宇】

  〖信息技术与学科资源的整合实践研究〗

  在预习了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后,学生拿了下载的文章到班级传看,原来他们找到了一些材料,证明伽利略根本就没有做过那样的重力实验;在他临去世之前,他的一个学生做了这一实验,但因为空气阻力作用的结果,竟然证明了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是“正确”的;学生们还了解到随着技术的进步,当年伽利略无法完成的试验,现在终于成功了;甚至还了解到近年来的真空实验结果得到了令人更为吃惊的结论:在真空中,羽毛竟然比铁球先着地!400年前伽利略的猜想,又被推翻了。学生们热烈的交流着讨论着,兴奋的眼神闪现着尊重科学,大胆怀疑,勇于探求真理的理性光辉。学生们在网络资源利用的过程中精神世界得到了丰富与发展。

  网络只是环境,探究只是手段,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目的在于营造开放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社会性知识的建构,同时,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改革教学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种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带来的课堂教学面貌的改变,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化。我们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感受到不应该只是通过技术把教学信息封装到教学媒体之中传递给学生,而应更多地让学生作为设计者,用技术作为工具来分析世界,获取信息,解释和组织自己的知识,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知识。同时通过协作学习及个别化学习的相互补充,增加学习趣味,获得情感满足;促进学科综合,实现知识拓展;增进思维深度,培养创新品质。

  【黑龙江省大庆市景园小学 杨锦兰】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质疑,迁思求解,强化独立阅读〗

  又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学生问“亚里士多德不是一个骗子吗”我没有立刻解答,而是让学生课下查资料,证明亚里士多德不是一个骗子,而是一位很著名,很有学问的科学家。进而明白了任何一个人都容易犯错误,我们必须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实验,以求真理。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榜头中心小学 陈红霞】

  〖更新理念 注重探究·动之以情,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是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兴趣是一个人求知的中国,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先导与内在动力。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就必须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教。《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好奇心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处理教材,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探究欲望。如引导学生预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我请一个学生双手平推两个大小明显不同的铁球问大家:“如果同时松手,哪个铁球会先着地”不等学生我马上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是重的先着地,而意大利科学家伽俐略却认为这两个铁球会同时着地。究竟谁说的对,为什么呢?这样学生在悬念的诱惑下,一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在情绪高涨的状态下,认真读书寻找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华楼海尔希望小学 徐君燕】

  〖新课程与心理学·关于教学实施〗

  从以学科和知识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的根本改变决定着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和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知识。然而,以学科和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按公理化的体系,用成人的逻辑将整理好的知识呈给学生,必然造成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贮存的学习习惯和方式。要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在于教材的形态。新的课程一定要在呈现方式上有大胆的突破,把教师的“教”材变为学生的“学”材。教材中应该为学生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

  如教《捞铁牛》,《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之类的课文,那就“应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铁牛究竟是怎样‘捞’起来的”,“应指导学生模仿伽利略实验的过程进行操作”,让学生感受创新的过程,激发他们创新的兴趣;就连教《铁棒磨成针》这类课文,也有人建议,要引导学生讨论铁棒是不是真能磨成针,我们该不该向老大娘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思维求异,见解独特……

  遗憾的是第一种问题情境往往是学校里提供的典型问题情境,而第三种问题情境在我们的学校里则几乎很少能遇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另一个方向在于教师的教学。教师要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名符其实的交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进行各种观点之间真诚的交锋,使学生从经验中,从活动中,通过思考与交流有目的,有意义的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同时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主动和更有生气,从而更加有效。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娄桥中学 周秀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让语文课更有魅力·在整合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这个新概念,正在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下面就结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1、课前组织学生收集信息: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讲的是伽俐略在青年时代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态度研究科学的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十七世纪,与学生的生活距离很远,我就鼓励他们去图书室或上网查询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可摘录,可下载,存储到自己的信息夹中。

  2、帮助学生整理信息:

  学生选择的信息涉及文章的各个方面,我就指导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将收集的信息资料分类整理,有文中两个主要人物伽俐略和亚里士多德的生平简介,有他们生活中的故事,有他们的观点对照,有文中著名的建筑物──比萨斜塔的修建,倾斜原因及人们对比萨斜塔未来的预言。通过收集,整理工作,既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又丰富了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储备。

  3、课上指导学生运用信息:

  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往往想在课上一股脑地发布给同学们,但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课文的重点,难点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需要将信息资料适时地展示出来。如讲到“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一段时,就可将有关亚里士多德的资料演示给同学们,这就突破了文章的难点,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伽俐略敢于向这样一个人人信奉的权威人物挑战,他追求真理的精神是多么可敬。

  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逐渐具备了对信息的选择,整理,加工和表达的能力,信息素养逐渐形成。

  【江苏省泰州市九龙实验小学 黄一云】

  〖放式教学初探·角色变换法〗

  教《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我要求每个学生带两个轻重不同的铁球,让他们都当一次伽利略,站在高处进行试验,学生兴致勃勃,不但做得投入,说得具体,实验的经过,结果及观众的情绪老师不必重复,学生自行会叙述,老师只要让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这一道理。

  【广东省深圳明珠中英文小学 颜单秀】

  〖浅谈小学生心理挫折教育·小学生心理挫折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在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正视挫折。挫折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可避免。关键在于怎样正确对待挫折,迎头赶上。因此,要在教学中渗透理想是美好的,实现理想却是漫长的,曲折的,艰巨的教育,鼓励学生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使学生充分认识吃苦精神,并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怕吃苦,不畏挫折。例如,讲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时,利用课文内容教育学生: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疑问后,就有许多人责备他“违背了人类的真理”,是“胆大妄为”。伽俐略处在重重包围之中,可谓遭受了重大挫折,但他却振作精神,用自己刻苦勤奋,不具权威的精神,通过多次实验,取的了胜利。

  【江苏省苏州市桃坞市桃坞中心小学校 丁怡芳】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初探·语文教学中渗透综合实践教育〗

  例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主要讲述17世纪的科学家伽利略勇于向世俗挑战,坚持真理的故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特别强调亚里斯多德的功绩和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伽利略当时的身份,以此形成强烈的对比。然后,通过演示再现伽利略当年的试验,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最后补充介绍伽利略以后的伟大成就。这样,学生不但明白了科学道理,同时更明确了对待科学的态度,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枫林绿洲小学 吴晓童】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直观演示〗

  演示实物,标本,模型,挂图,或搞些小实验让学生观察,丰富感性知识,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激发他们获得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愿望,再点明新课的主题。例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师手执大小不一的两个铁球,问:“这两个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掉下来,哪个会先着地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师操作演示,再让他们接触课文。这时学生就能带着好奇的心理主动探索,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

  【湖北省鄂州市吴都小学 胡健乔】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有机整合〗

  “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人脑对感知觉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从而间接地,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活动过程,它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的丰富的多媒体形式的内容,必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起到深远的影响。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地运用,学生的信息意识形成之后,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提炼能力必将随之提高,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概括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课件中的大量超链接的运用,特别是网页的超链所带来的便捷,对学生的思维的逻辑性及扩散性的训练得到加强。此外,研究事实说明:创造思维通常虽不是实验后的产物,但一定要通过科学实验或严密的逻辑推理进行验证。例如在教《捞铁牛》,《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之类的课文,就“应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铁牛究竟是怎样‘捞’起来的”,“应指导学生模仿伽利略实验的过程进行操作”,让学生感受创新的过程,激发创新的兴趣。可是由于现实条件的局限,我们没有条件去重复这些事件,使得这种教学假设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我们一厢情愿的美好假设。但是计算机进入课堂后,这一切就变得十分容易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课件来进行演示,学生就能直观地感觉当时的情境,使这思维活跃起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思维得到很好地锻炼。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训练学生进行具有超链结构的电子写作,尤其是对于编程语言的学生,如简单的“logo”作图等,能使学生的思维从平面走向立体,其思维的整体性,创新性和严密性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 第10篇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土多德的理论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和猜疑中走上比萨塔,用事实证明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并学习伽利略大胆怀疑,相信科学,追求执著的精神。

  2、认识3个字会写12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设计思路】

  1、以课外收集的资料来认识亚里士多德,伽利略。从倍受人们推崇的希腊先哲到年轻的伽利略。他们都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人物介绍中,不要扬此抑彼,各有各的杰出之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的资料来互相映证。

  2、教师稍作补充当时社会背景,即科学界对权威的崇拜与盲从。16世纪时,布鲁诺因坚持“日心说”被教皇活活烧死在罗马广场的资料。伽利略质疑权威不仅要面对人们的嘲笑讥讽,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风险。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体会伽利略勇于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

  【教学准备】

  1、伽利略的生平图像。

  2、伽利略的故事。

  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实验,电影片断。

  4、生字词练习卡片。

  5、记者所用的道具如摄影马甲,玩具摄像机。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展示伽利略的图像,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我所知道的他的情况有限,哪位同学向我详细介绍一下他的成就。

  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前预习情况。

  二、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很丰富,除此之外,哪位有心的同学收集有亚里士多德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会争先恐后,因为亚里士多德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的很广。

  三、激发完兴趣后,学生自学生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

  ⑴ 自己小声读课文。

  ⑵ 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⑶ 画出生字词,借助字典,消化生字。

  2、小组合作互相听读课文,并正音,做个好的倾听者。

  3、小组自主合作分段朗读课文,老师分别巡视指导。

  4、自由默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画出使自己深受启发的句子。在文章的空白处大胆,写一写自己的感觉。

  四、全班读书交流

  1、自己放声朗读课文,或与同桌互相读。

  2、会开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其它同学找其读得好的地方。

  3、小组自由合作,推举一位读的好的同学,为大家范读。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1、听写本课的新词。

  2、同桌互相检查正误并互相修改。

  二、角色扮演(导演选演员)

  1、每小组挑选一位同学来扮演比萨斜塔下的记者。

  2、记者分两派:

  左派记者,支持伽利略;右派记者,支持亚里士多德。

  3、左派记者寻找支持伽利略的围观群众;右派记者寻找支持亚里士多德的围观群众。

  三、为演员设计台词

  记者和围观群众设计本队的台词,必须每人一句,主要记者,主要群众台词各有三句。

  1、如:支持亚里士多德的记者和群众台词: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马克思、思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他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他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

  2、如:支持伽利略的记者和群众为自己设计的台词:

  ⑴ 伽利略发明了“液体静力天平”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当时年仅25岁。

  ⑵ 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放大倍数为33倍的天文望远镜。

  ⑶ 月球表面是不规则的凹凸起伏并非光滑。

  ⑷ 出版《星际使者》、《关于太阳黑子的通信》。

  ⑸ 伽利略被判处终身监禁,监外执行。他又完成一部巨著《关于力学和位置运动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和数学证明》。

  ⑹ 伽利略的斜塔实验动摇了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同意断。触怒了地萨大学中的一些人,他被赶出了比萨大学。

  ⑺ 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老师难以解答的问题,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伽利略通过严密的思考发现了疑点,说明他善于思考。

  五、教师主持召开记者招待会,让两方记者对辩

  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理解“信奉”二字双方记者总结发言:

  左派记者:亚里士多德在人们的眼里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他对人类所做出的贡献是永远不会被颠覆的。

  右派记者:面对人们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

  老师适时提问,请双方记者回答。

  10+1>10   

  自相矛盾

  10+1<10

  六、全班总结全文,谈体会,议写法 

  1、学了本文后,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⑴ 我们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盲从。

  ⑵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

  ⑶ 盲目迷信,崇拜任何人都是不科学和行为。

  2、刚才记者会上,同学们的语言表情动作都演的很好,同学们互相评一评谁的动作语言表演的最符合人物身份。并体会一下对方记者的心理是怎么想的,同桌互议,小组共同讨论,找一个代表上来发言。

  七、作业

  1、课外阅读《艾得旺普斯的故事》。

  2、设想试验结束后第二天的报纸会如何报道这件事,写一则新闻。

  【板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左派记者  右派记者

  ↓支持  ↓支持

  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支持  ↑支持

  围观群众 围观群众

  【教学后记】

  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应先分好组,让支持伽利略的记者多收集有伽利略的资料,并专一准备充足对付另一派记者的台词;让支持亚里士多德的记者多收集有关亚里士多德的资料。为自己所支持的队多找材料。不要当堂再来分派别,准备不充分,临时上演有些慌张。而且还浪费了时间。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 第11篇

  教学目标

  1.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课文内容,认识事件中的两个人物。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三)按自然段读懂课文意思,划分结构段,初步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划分结构段,初步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按“预习”要求,了解初读课文的情况。

  1.提问:《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写了两个人物,一位是伽利略,一位是亚里士多德,他们是怎样的人物,按你的了解,简单地做个介绍。(必要时教师做补充)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试验的人。具体说,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他发现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的等等。今天我们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也是伽利略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物理现象。

  亚里士多德,两千三百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他。他说的话被看作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称他是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物”。)

  2.两位科学家,一位是两千三百年前古希腊的,一位是三百年前意大利的。两位科学家相距两千年,怎么走进一个故事里?是谁起了作用呢?

  (是伽利略在起作用。因为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22年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二)读课文,正音正字,检查预习中读解生字词情况。

  1.读准字音(带点的字):

  哲(zh6)学家 教授(sh^u)固执(zh0)(以上字是翘舌音)

  比萨(s4)斜塔(“萨”是平舌音)

  2.“当(d4ng)作”的“当”不要读成“d1ng”的音,这里是看成,作为的意思;

  “同时着(zhu$)地”的“着”是接触到的意思,不要读成“zh2o”、“zh8”等音;

  “惊讶(y4)”的“讶”不要读成“y1”的音。

  3.注意字形:

  区别“宜”和“宣”,“妄”和“忘”的不同。

  4.检查读解生字新词情况:

  哲(zh6)学家:哲,有智慧,或有智慧的人。哲学家,是研究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对各种问题怎样正确处理的学问的专家。

  教授(sh^u):授,传授,如授课。教授是大学里职务最高的教师。如,伽利略,25岁已经是大学里的教授了。

  比萨(s4)斜塔:萨,是一个姓;“拉萨”的萨。比萨,意大利西部古城,著名的比萨斜塔建于1174年,高54.5米,因地基打得不好,塔身倾斜,因此得名。

  违(w7i)背:违,不依从。违反、不遵照的意思。

  胆大妄(w4ng)为:妄,不是分内的,胡乱的。胆子大得不管不顾,胡作非为。

  宣(xu1n)布:宣,公开出来。正式告诉大家。

  固执(zh0):执,掌握。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磅(b4ng):英国和美国用的重量单位,一磅合453.6克,不足一斤。

  (三)按自然段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要词语,再概括讨论自然段的段意。

  第1自然段: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学生时代就敢于提问,被称为“辩论家”。

  第2自然段: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第3自然段:亚里士多德说,一个重10磅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10磅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而伽利略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

  第4自然段:伽利略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错了。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的。

  第5自然段:很多人都要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第6自然段: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大家惊讶地明白了:亚里士多德的话也不是全对的。

  (四)为课文分段:

  提示:课文讲的是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青年时期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态度研究科学的故事。分段应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1.课文是介绍伽利略的。一开头就有必要概括地交代一下伽利略是怎样一个人。看看哪一小段是担负这个任务的?

  (第1自然段。这就是文章的第一大段。)

  2.因为课文是表现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的,所以接着就该说明这位权威究竟是谁?

  (是大家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故事中的两位人物都出现了,这又该是一段了。看看哪一个或哪几个自然段担负这个任务的?

  (第2自然段)

  3.既然课文是介绍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肯大胆提出问题,课文也交代了不迷信的权威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接着就该说明这位权威亚里士多德的什么言论引起了伽利略的疑问呢?看看哪个自然段或哪几个自然段是专负这个责任的?

  (第3自然段)

  4.引起伽利略的疑问提出来了。下一步,就该叙述伽利略为了证实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对的要做什么?

  (试验)

  试验的结果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为了让大家都知道,就要公开验证,这就是在哪里试验呢?

  (比萨斜塔)

  结果引起极大的轰动,这又是一段了。看看哪一个或哪几个自然段包管这一点意思呢?

  (第4~6自然段)

  (五)归纳四个结构段的段意。

  第1~3自然段就是一~三段。这样,第1~3自然段段意也就是第一~三段的段意了。第第4~6自然段是第四段。把第4~6三个自然段段意归并起来就是第四段段意了。小组议论这三个自然段段意怎样归并为一个结构段段意的。

  提示:着重看谁做了什么,相同或相近的合并起来。具体内容用概括的词语归纳。

  (第5自然段讲伽利略多次试验,第5自然段讲大家看伽利略公开试验成功,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三个自然段都提到试验的事,只是最后还肯定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因此,第四结构段的段意应该是:

  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使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

  (六)小结

  全文6个自然段,按事情的阶段划分,是以简介人物、提出问题、多次试验到公开验证,紧紧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段与段之间联系得十分紧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理解不迷信权威的意义。

  (二)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即由一个事实推出两个相反的结论。

  三、教学过程

  (一)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解答“思考·练习”中的1~3题。

  带着以下问题读第一、二段,然后再议论解答:

  1.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试验的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一句话产生疑问。那么,亚里士多德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人呢?

  读第二段(第2自然段),体会一下人们对他的肯定和崇拜。看看哪些词语表现了这种肯定和崇拜?

  (“都信奉”、“不容许更改的真理”、“人类的真理”)

  “信奉”,怎么理解?“真理”是一种什么道理?“真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信奉”,信仰和崇拜。“真理”,真实的、普遍的,人人应该遵从的道理。这种道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话,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多么重要。)

  2.这一段最后一句话用了加问号的反问的语气(或指出用了反问句),读一读这句话,说一说为什么用反问的语气?改用加句号的陈述句效果有什么不同?

  (改用一般陈述句就使“不能违背的真理”效果差了,达不到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容许更改”的“权威”程度了。)

  3.伽利略居然对这位大家信奉的权威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疑问,说明伽利略的一种什么精神,或者说什么态度?

  (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态度。)

  那么,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提出了疑问,提出了怎样的疑问?

  (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4.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大铁球落地速度快,小铁球落地速度慢。大铁球落地需要5秒钟的话,那么,小铁球落地就得几秒钟?

  (50秒钟)

  5.那么,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说法提出了什么疑问?读读伽利略提出疑问的那几句话,再认真议一议: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

  6.这一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是指什么事实?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哪两个?

  (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指亚里士多德说的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两个“应当”:

  一个是: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一个是: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7.把两个不同的结论用投影或小黑板展示出来,并让学生填在“思考·练习”第2题中第(1)题的两条横线上。然后不看答案,用自己的话把两个结论的内容说给邻近的同学听,说给大家听。

  轻声自由读第二、三段课文。

  8.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不仅提出疑问,而且推想出两个不同的结论后,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对或者不对呢?

  (用试验的办法去检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或者不对。)

  从这一点看,伽利略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认真求实的态度。)

  9.朗读第三段。再想一想,议一议,弄清伽利略提出的疑问中的两个结论。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阅读第四段,理解本段内容,体会伽利略通过试验验证自己提出的疑问是有道理的。

  (二)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做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准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伽利略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通过反复试验,证实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第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以下几个问题:

  1.伽利略敢于提出怀疑的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他的话可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因此,试验的态度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第4自然段中有五个词,突出了试验的态度,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的结果。把它们找出来,标上横线。

  2.为什么还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3.公开试验时,人们又怎样议论的?

  以上四个问题想好之后,议一议,然后集中起来用自己的话简要地回答出来。

  (伽利略带着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可见,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反复”“许多”“都”“的确”“总是”五个词突出了试验态度的严肃、认真,也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结果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不一样。

  伽利略决定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的试验,目的是公布自己试验的结果,也是为了告诉大家,不要盲目迷信权威。

  公开试验时,人们认为伽利略竟敢跟“人类的真理”挑战,是胆大妄为,是固执,会丢尽脸的。)

  要求:把第(1)(2)题的答案填写到“思考·练习”第2题的第(2)题中(时间紧迫可在课下做)。

  (二)朗读最后一段,再看看插图,想一想,议一议:

  1.公开试验成功了。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样。”)

  2.现在把回答的一句话,跟老师提问的一句话,颠倒顺序,它们中间加上“所以”,看看句子的意思变没变,为什么?

  (颠倒顺序: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所以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意思一点没变,因为把先说结果的句子跟后说原因的句子,颠倒了顺序。这种先说原因(因为),后说结果的句子,一般中间要加上“所以”一词。)

  3.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这句话里的“原来”,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起初”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表示发现了不知道的真实情况。你认为是前者,还是后者?

  (是后者)

  4.这句话最后指出“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不是全都对的”换个意思不变的另一种说法,是什么?

  (“也会有错的”)

  5.这句话还有什么进一层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大家说一说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权威、专家学识渊博,懂得东西比一般人要多,这是事实,应该尊重,应该学习他们。但是权威、专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也会有错误。因此,不能盲目迷信、一味崇拜。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行动,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学习他不盲目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

  (三)正确,流畅地通读课文。

  (四)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自己轻声读,再同桌互检。

  提示:

  1.把本自然段划分两层意思(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是一层,伽利略提出的疑问又是一层),先背诵第一层,再背诵第二层。)

  2.重点练习背诵第二层:两个结论中各有一个“如果……应当……”它们之间用“但是”连结。

  (五)读写“思考·练习”第5题中的词语。

  【板书设计】

  【小资料】

  比萨斜塔 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塔体共8层,高54.5米。该塔建至第三层时,便发现地基开始倾斜,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经偏离塔体中心垂直线2米左右。该塔由于“斜而不塌”名声远扬。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试验。该塔名声更大了。目前,斜塔仍在倾斜,科学家正在采取措施保护这一世界名塔。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 第12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片断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实验小学 徐曙光

  巧用别字妙笔生花

  【教例】  

  师:同学们对课文第五、六自然段的内容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生:“胆大妄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师:(教师随即在黑板上写下这个词,并故意将“妄”写成“忘”字。)  

  生:老师把“妄”字写错了。这里应是“女”字底的“妄”,不是“心”字底的“忘”。  

  师:老师写错了吗这里为什么用“女”字底的“妄”,而不是“心”字底的“忘”呢大家查查字典,说说理由。

  生:“女”字底的“妄”是“乱,荒诞不合理”的意思,“心”字底的“忘”是“忘记”的意思。

  生:“胆大妄为”的意思是“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所以这里应该用“女”字底的“妄”。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老师的确写错了。由此可见,老师也有错误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把“忘”改成“妄”)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与同学们刚才给老师提出的写错别字的事例,你们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生:我们不能盲目相信有权威的人,不能盲目迷信我们所崇拜的人,要敢于向他们提出疑问。  

  生:我们还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或者试验,得出科学的答案。

  在比较中加深理解

  【教例】  

  师出示句子: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句话的意思。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直到伽利略公开试验成功时,大家才明白像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

  师:那么在伽利略公开试验之前人们是怎样的。

  生:在伽利略公开试验之前,人们信奉亚里斯多德这位古代哲学家,把他说的话当成不容更改的真理。  

  生:人们不相信伽利略,直到伽利略登上比萨斜塔即将公开试验前,还有人说他胆大妄为。  

  师:伽利略正是在顶着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做了公开试验,用事实证明亚里斯多德的话是错误的。那么,原句能不能改成“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亚里斯多德这位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请同学们再读读。

  (生读)  

  生:不能这样改。如果这样改,就只是说亚里斯多德一个人说的话不是全对的。而原句中有“像……这样……”。它告诉我们,并不只是亚里斯里德一个人说的话不是全对的,而是所有的大哲学家说的话都不是全对的。

  师:难道只有哲学家说的话有错。  

  生:不仅是哲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名人说的话都可能有错。我们应该像伽利略那样敢于提出疑问,并且用事实证明自己的看法。当然,这需要科学的思维和巨大的勇气。  

  师:谁能将这句话的意思再说一遍。  

  生:这句话是说,直到伽利略公开试验成功时大家才明白,像亚里斯多德这样伟大的人物,尽管知识丰富、才思敏捷,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

  【评析】  

  这是课文中一句很重要的话。教者运用比较法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了句意,认识到即使伟大的人物也可能说错话,培养了学生的辩证观点;同时还使学生体会到伽利略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 第13篇

  教学目标

  1.学习伽利略不迷信,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课文内容,认识事件中的两个人物。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三)按自然段读懂课文意思,划分结构段,初步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划分结构段,初步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按“预习”要求,了解初读课文的情况。

  1.提问:《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写了两个人物,一位是伽利略,一位是亚里士多德,他们是怎样的人物,按你的了解,简单地做个介绍。(必要时教师做补充)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试验的人。具体说,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他发现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的等等。今天我们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也是伽利略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物理现象。

  亚里士多德,两千三百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他。他说的话被看作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称他是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物”。)

  2.两位科学家,一位是两千三百年前古希腊的,一位是三百年前意大利的。两位科学家相距两千年,怎么走进一个故事里?是谁起了作用呢?

  (是伽利略在起作用。因为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22年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二)读课文,正音正字,检查预习中读解生字词情况。

  1.读准字音(带点的字):

  哲(zh6)学家 教授(sh^u)固执(zh0)(以上字是翘舌音)

  比萨(s4)斜塔(“萨”是平舌音)

  2.“当(d4ng)作”的“当”不要读成“d1ng”的音,这里是看成,作为的意思;

  “同时着(zhu$)地”的“着”是接触到的意思,不要读成“zh2o”、“zh8”等音;

  “惊讶(y4)”的“讶”不要读成“y1”的音。

  3.注意字形:

  区别“宜”和“宣”,“妄”和“忘”的不同。

  4.检查读解生字新词情况:

  哲(zh6)学家:哲,有智慧,或有智慧的人。哲学家,是研究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对各种问题怎样正确处理的学问的专家。

  教授(sh^u):授,传授,如授课。教授是大学里职务的教师。如,伽利略,25岁已经是大学里的教授了。

  比萨(s4)斜塔:萨,是一个姓;“拉萨”的萨。比萨,意大利西部古城,的比萨斜塔建于1174年,高54.5米,因地基打得不好,塔身倾斜,因此得名。

  违(w7i)背:违,不依从。违反、不遵照的意思。

  胆大妄(w4ng)为:妄,不是分内的,胡乱的。胆子大得不管不顾,胡作非为。

  宣(xu1n)布:宣,公开出来。正式告诉大家。

  固执(zh0):执,掌握。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磅(b4ng):英国和美国用的重量单位,一磅合453.6克,不足一斤。

  (三)按自然段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要词语,再概括讨论自然段的段意。

  第1自然段: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学生时代就敢于提问,被称为“辩论家”。

  第2自然段: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第3自然段:亚里士多德说,一个重10磅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10磅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而伽利略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

  第4自然段:伽利略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错了。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的。

  第5自然段:很多人都要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第6自然段: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大家惊讶地明白了:亚里士多德的话也不是全对的。

  (四)为课文分段:

  提示:课文讲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青年时期不迷信,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态度研究科学的故事。分段应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1.课文是介绍伽利略的。一开头就有必要概括地交代一下伽利略是怎样一个人。看看哪一小段是担负这个任务的?

  (第1自然段。这就是文章的第一大段。)

  2.因为课文是表现伽利略不迷信,敢于提出问题的,所以接着就该说明这位究竟是谁?

  (是大家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故事中的两位人物都出现了,这又该是一段了。看看哪一个或哪几个自然段担负这个任务的?

  (第2自然段)

  3.既然课文是介绍伽利略不迷信,肯大胆提出问题,课文也交代了不迷信的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接着就该说明这位亚里士多德的什么言论引起了伽利略的疑问呢?看看哪个自然段或哪几个自然段是专负这个责任的?

  (第3自然段)

  4.引起伽利略的疑问提出来了。下一步,就该叙述伽利略为了证实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对的要做什么?

  (试验)

  试验的结果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为了让大家都知道,就要公开验证,这就是在哪里试验呢?

  (比萨斜塔)

  结果引起极大的轰动,这又是一段了。看看哪一个或哪几个自然段包管这一点意思呢?

  (第4~6自然段)

  (五)归纳四个结构段的段意。

  第1~3自然段就是一~三段。这样,第1~3自然段段意也就是第一~三段的段意了。第第4~6自然段是第四段。把第4~6三个自然段段意归并起来就是第四段段意了。小组议论这三个自然段段意怎样归并为一个结构段段意的。

  提示:着重看谁做了什么,相同或相近的合并起来。具体内容用概括的词语归纳。

  (第5自然段讲伽利略多次试验,第5自然段讲大家看伽利略公开试验成功,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三个自然段都提到试验的事,只是最后还肯定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因此,第四结构段的段意应该是:

  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使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

  (六)小结

  全文6个自然段,按事情的阶段划分,是以简介人物、提出问题、多次试验到公开验证,紧紧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段与段之间联系得十分紧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理解不迷信的意义。

  (二)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即由一个事实推出两个相反的结论。

  三、教学过程

  (一)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解答“思考·练习”中的1~3题。

  带着以下问题读第一、二段,然后再议论解答:

  1.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试验的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一句话产生疑问。那么,亚里士多德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人呢?

  读第二段(第2自然段),体会一下人们对他的肯定和崇拜。看看哪些词语表现了这种肯定和崇拜?

  (“都信奉”、“不容许更改的真理”、“人类的真理”)

  “信奉”,怎么理解?“真理”是一种什么道理?“真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信奉”,信仰和崇拜。“真理”,真实的、普遍的,人人应该遵从的道理。这种道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话,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多么重要。)

  2.这一段最后一句话用了加问号的反问的语气(或指出用了反问句),读一读这句话,说一说为什么用反问的语气?改用加句号的陈述句效果有什么不同?

  (改用一般陈述句就使“不能违背的真理”效果差了,达不到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容许更改”的程度了。)

  3.伽利略居然对这位大家信奉的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疑问,说明伽利略的一种什么精神,或者说什么态度?

  (不迷信,认真求实的态度。)

  那么,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提出了疑问,提出了怎样的疑问?

  (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4.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大铁球落地速度快,小铁球落地速度慢。大铁球落地需要5秒钟的话,那么,小铁球落地就得几秒钟?

  (50秒钟)

  5.那么,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说法提出了什么疑问?读读伽利略提出疑问的那几句话,再认真议一议: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

  6.这一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是指什么事实?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哪两个?

  (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指亚里士多德说的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两个“应当”:

  一个是: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一个是: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7.把两个不同的结论用投影或小黑板展示出来,并让学生填在“思考·练习”第2题中第(1)题的两条横线上。然后不看答案,用自己的话把两个结论的内容说给邻近的同学听,说给大家听。

  轻声自由读第二、三段课文。

  8.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不仅提出疑问,而且推想出两个不同的结论后,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对或者不对呢?

  (用试验的办法去检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或者不对。)

  从这一点看,伽利略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认真求实的态度。)

  9.朗读第三段。再想一想,议一议,弄清伽利略提出的疑问中的两个结论。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阅读第四段,理解本段内容,体会伽利略通过试验验证自己提出的疑问是有道理的。

  (二)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做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准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伽利略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通过反复试验,证实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第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以下几个问题:

  1.伽利略敢于提出怀疑的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他的话可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因此,试验的态度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第4自然段中有五个词,突出了试验的态度,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的结果。把它们找出来,标上横线。

  2.为什么还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3.公开试验时,人们又怎样议论的?

  以上四个问题想好之后,议一议,然后集中起来用自己的话简要地回答出来。

  (伽利略带着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可见,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反复”“许多”“都”“的确”“总是”五个词突出了试验态度的严肃、认真,也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结果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不一样。

  伽利略决定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的试验,目的是公布自己试验的结果,也是为了告诉大家,不要盲目迷信。

  公开试验时,人们认为伽利略竟敢跟“人类的真理”挑战,是胆大妄为,是固执,会丢尽脸的。)

  要求:把第(1)(2)题的答案填写到“思考·练习”第2题的第(2)题中(时间紧迫可在课下做)。

  (二)朗读最后一段,再看看插图,想一想,议一议:

  1.公开试验成功了。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样。”)

  2.现在把回答的一句话,跟老师提问的一句话,颠倒顺序,它们中间加上“所以”,看看句子的意思变没变,为什么?

  (颠倒顺序: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所以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意思一点没变,因为把先说结果的句子跟后说原因的句子,颠倒了顺序。这种先说原因(因为),后说结果的句子,一般中间要加上“所以”一词。)

  3.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这句话里的“原来”,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起初”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表示发现了不知道的真实情况。你认为是前者,还是后者?

  (是后者)

  4.这句话最后指出“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不是全都对的”换个意思不变的另一种说法,是什么?

  (“也会有错的”)

  5.这句话还有什么进一层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大家说一说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专家学识渊博,懂得东西比一般人要多,这是事实,应该尊重,应该学习他们。但是、专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也会有错误。因此,不能盲目迷信、一味崇拜。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行动,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学习他不盲目迷信、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

  (三)正确,流畅地通读课文。

  (四)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自己轻声读,再同桌互检。

  提示:

  1.把本自然段划分两层意思(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是一层,伽利略提出的疑问又是一层),先背诵第一层,再背诵第二层。)

  2.重点练习背诵第二层:两个结论中各有一个“如果……应当……”它们之间用“但是”连结。

  (五)读写“思考·练习”第5题中的词语。

  板书设计

  小资料

  比萨斜塔 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塔体共8层,高54.5米。该塔建至第三层时,便发现地基开始倾斜,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经偏离塔体中心垂直线2米左右。该塔由于“斜而不塌”名声远扬。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试验。该塔名声更大了。目前,斜塔仍在倾斜,科学家正在采取措施保护这一世界名塔。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 第14篇

  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海量的知识信息以超文本链接方式组织在一起。无论从学习素材的角度,还是学习者主体性的发展,基于网络应用的学习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人教版第八册阅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讲的是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在青年时代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态度研究科学的故事。现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为例,谈谈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生自主学习。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产生于学习需要,愉悦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这种情感会促进智力活动的进行和个性的发展。如:课始,当学生通过多媒体媒体网络,在一阵轻快的乐曲声中,看到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同时着地时,不约而同地发出惊讶声。教师乘势问道:“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了,他们纷纷提问:“这个结论谁得出来的?”“他为何研究这个问题?”“他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教师请学生点击网页中的“课文内容”按钮,带着这些疑问自己阅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学生自然而然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当学生对课文内容已基本掌握时,教师又问学生:“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是谁?”学生从课文的介绍仅仅知道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显然,学生对这两位伟大人物的了解是有限的。教师随即引导学生到“搜狐网站上查询有关资料。因网络技术具有便捷的检索功能,可以进行快速的分类检索和关键词检索,所以学生畅游网络,在各种不同的网站上找到了许多有意义的资料。学生由衷地感受到学习的愉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增强并延续了参与学习的欲望。我们知道,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意义,而意义的获得有赖于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景中,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

  二、建立开放式的学习小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作为一个能动的个体,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能动性,促进他们能力的提高。建立开放式学习小组是实现这种可能的一种方式。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当遇到困难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如,课文中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落下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比例”。教师并未急于向学生解释亚里士多德所说话的意思,而是组织学生利用网页中的讨论板进行讨论:“你会对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话产生怀疑吗?能说出理由吗?”学生发表欲极强,有的学生在讨论板上写道:“我不会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话。因为他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所说的话肯定有根据。”有的学生则这样写:“我会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话。虽然他知识渊博,才思敏捷,但他说的话不一定完全正确。我从网上了解到,许多伟大人物所说的话有时也不一定正确,例如……我相信只有通过科学实验得出的结论。” 学生们各抒己见,在网上展开了大讨论,他们时而引句论典,时而阐发自己的见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下文,想想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话有根据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伽利略根据假设推出的两个结论的意思?学生认真阅读和思考,查看教师自制的动画资料,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请教

  探讨,很快理解了伽利略推出的两个结论是相互矛盾的,明白了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从而深深体会到伽利略不盲目迷信权威的求实的科学态度。学生在互助学习中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学会了合作,并且增强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三、利用网络技术,实施个别化自主学习

  个别化自主学习,是以学生直接参与为基本特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系列积极探索的主动地位。网络环境下的个别化自主学习,是利用计算机生成的学习软件,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建立起学习者和认知材料之间的直接联系,并通过软件设置的基于多媒体信息的演示、讲解、练习、检测和反馈评价的教学过程,指导控制学习者学习进程的方式。如: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讲了伽利略通过反复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错了,同时得出了“铁球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这一结论。学生学习这一段时,采用采用开放式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点击按钮进入学习区,选择第四自然段,网页上出示相应的课文内容以及思考题:

  1、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做了怎样的试验?结果怎样?

  2、从“反复”、“许多次”、“总是”这些词中你知道了什么?

  3、从“伽利略那时候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4、伽利略要进行公开试验,说明他具有怎样的精神?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思考题,然后把思考结果打写在讨论板上,教师利用网络的监控器查阅学生的习题解答情况。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自由地在不同的知识点间进行转换,短时间内接受了大量的信息,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书本局限,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如有的学生在回答第四个问题时写道:“伽利略在当时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的话,却勇敢地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落下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例’的说法,可见,伽利略具有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我真佩服他!”又如,教师在讨论板上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想想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试验成功后,会怎样表现?塔下的群众又会怎样?学生反映敏捷,想象丰富合理。有的说,伽利略会激动地热泪盈眶,不停地挥动双臂,高声呼喊我成功了!有的说,塔下的群众也会兴奋地手舞足蹈,互相拥抱。他们终于明白,权威说的话不一定全都对。

  实验表明,个别化学习方式,在激发学生认知兴趣,促进智力发展,特别是在培养形成学生信息能力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优势。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 第15篇

  自读自悟,释疑明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片段

  湖南省沙市书院路一师一附小 黄朝霞 殷爱华 

  (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出示句子:“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怎样才能把这句读懂,才能将其中所含的道理读出来呢?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读时强调“亚里士多德”,是因为他是当时最有名的科学家,而伽利略却用事实证明了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读时突出“大”和“全都”,是为了说明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权威,但他有时也会犯错误,伽利略敢于怀疑大哲学家的结论很了不起。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还加一个“也”字,是为了表示大哲学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其他人更是如此,我们不能盲目崇拜某一个人。

  师:那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生:一个人无论知识多么渊博,我们也不要迷信他。

  生: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生:以前我很信奉学习参考书,有一次预习“辉”字时,有本参考书上说这个字用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光”部,后来我在新华字典里根本找不到“光”这个部首,最后问老师才知是查“小”部,今天学了这一课,我更加认识到做任何事都要敢于提出疑问,有主见。

  评李卫东老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的教学

  广西自治区小学教育研究中心 黄亢美

  李老师在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时,努力追求引导实践、指导练习、诱发感悟三者结合的阅读教学过程。他以学生为基点,在深入钻研文本的基础上,找准了教学内容,抓住课文中最有训练价值的语段,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把文中严谨的逻辑思维过程,周密科学的试验过程,事实胜于雄辩的公开试验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的心里。从而,不仅仅使学生知道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还知道他为什么不迷信权威,感受他是怎样思考和做事的。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就比较深入,教学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例如,李老师抓住了课文中的一个重要语段:“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思考、分析、揣摩、演示,终于从中体会到伽利略严谨的思维和这其中包含的理性精神。这也比单纯让学生理解其中的科学知识来的更加深入。

  再比如:李老师让学生反复朗读了“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一句话。比较了“反复”与“许多次”两个词,体会到伽利略对科学实验的严谨的态度和周密的思考,更从中感受到他的科学的实验方法。这样的理解是深刻的,这样的方法是朴素,而教学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总之,李卫东老师的这堂课,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教学过程一丝不苟。这课书的教学体现了他一直倡导的“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源、以实践为经、以感悟为纬、以内化为宗,体现了“感悟式教学”的特点:注重实践、注重感悟、注重内化,也保持了他一贯的扎实、朴实的教学风格,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和品味。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 第16篇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其组成的常用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4 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基础上回答“思考.练习”中1、2、3的问题。

  5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6 学生能从伽利略敢于大胆怀疑大哲学家的说法,并通过反复试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认识到权威的话往往不全是对的,教育学生学习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介绍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伽利略,一个是亚里士德,他们是怎样的人物,按你的了解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教师补充)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检查在预习中解读生字词的情况。

  三、按自然段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要词句,再讨论概括自然段段意。

  四、给课文划分结构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五、总结:全文共六个自然段,是以简介人物、提出问题、多次试验到公开验证,紧紧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段与段之间联系得十分紧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埋下伏笔。

  1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没有人怀疑过这句话?为什么?

  2引出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

  a有这样一句话,千百年来从没有人怀疑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b分析这句话:你们懂这句话么?(想读就读)

  强调什么?(速度与重量有关)板书

  二、简介人物,激趣生疑。

  1这句话是谁说的?

  (简介亚里士多德:他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2书上是怎样介绍伽利略的?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25岁时就已经当上了数学教授。)

  三、整体感知,把握主题。

  过渡:一位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一位是25岁的数学教授,他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

  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他们的联系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

  2学生说,师总结:两个铁球着地(板书)

  3加上两个字就是伽利略的观点。(同时补充板书)

  过渡:谁对谁错呢?

  四、质疑讨论,精讲研究。

  (一)细析亚里士多德的话。

  1再次出现亚里士多德的话。(集体读)

  a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会对他的话怀疑么?为什么?

  b哪些词最能体现?(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责备)

  “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奉)

  “责备”在什么情况下责备?(在人们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的情况下。)

  c读反问句,读出责备的语气。

  “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这个反问句说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

  2伽利略是怎样想的?用“-——”画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的句子。

  两个结论,讨论后总结(一慢一快)板书

  过渡:这两个结论是自相矛盾的,伽利略多么地爱动脑筋,不迷信权威,他不仅敢怀疑,还勇敢地进行试验。

  (二)细析伽利略试验及其结果部分。

  1提问:课文中从哪儿到哪儿写他做试验的过程?实验分几步?

  (a自己试验b公开试验)板书

  2学习伽利略自己做试验部分。

  ①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从这部分中你知道伽利略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试验? 结果如何?

  ②提问:

  a.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伽利略对试验认真的科学态度?

  (反复、许多次)

  他为什么这样做?

  (因为他面对的是亚里士多德,他不能马马虎虎。)

  b.从结果“都”、“的确”、“总是”三个词可以看出什么?

  (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

  c.伽利略慎重地作出什么结论?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这句话正好与亚里士多德的话相反。把“速度与重量有关”划掉。

  ④从这段中,你还知道什么?

  (伽利略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⑤过渡:这样的宣布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啊!因为等于公开向人们心中的亚里士多德挑战。

  3学习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实验部分:

  ①出示比萨斜塔的照片。

  师述:比萨斜塔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塔共8层,建到第三层时,地基开始倾斜,该塔由于“斜而不塌”名声远扬,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公开试验,该塔名声更大。

  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人们是怎样议论的?

  ②找出书上描写人们议论的句子。(人们来的目的,人们的态度)

  集体读,个别读。(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

  ③面对人们的责备、嘲讽、讥笑、奚落,伽利略怀着必胜的信心登上了比萨斜塔,结果如何呢?请看:

  (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④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表现怎样?(惊讶)为什么?

  (因为,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而伽利略的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⑤人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全是对的。)

  ⑥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告诉我们,这个人无论他地位多高,学问多大,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所做的事都是对的。不能轻易的相信别人。敢于思考,找出名人的错处。)

  总结:在当时的情况下,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突出怀疑是多么的不易,他勇敢怀疑,打破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板书:(献身科学、打破迷信)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伽利略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的人,同学们要不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2假如书上有错,你们敢于提出疑问吗?

  a.出示句子: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

  b.师:这句话就有错误,你们谁敢于提出疑问?

  做两个试验:第一次,将两个演示的皮球放在同一高度,并同时放下。

  第二次,将两个演示的皮球大的放在高处,小的放在稍低处,再同时放下。

  c.得出结论:这句话应该改成——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

  3再给你们一个机会:开头,我们说过高尔基的一句话,谁来质疑?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伽利略有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我们自己也有了这种意识。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思考,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

  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试验      一慢一快

  自己试验 公开试验   速度与重量有关

  打破迷信 献身科学

更多优质教案课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右侧),找素材就来“鲸罗书馆”。上传您的稿件,人人都是创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拣11第)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

《老王》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1篇)

《老王》教案(精拣11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

教案素材设计:初二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精简13第)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

《时间的脚印》教案素材设计(精拣12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拣12第)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

云南的歌会教案素材设计(精拣8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精拣8第)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卡罗纳》教案(精简12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卡罗纳》教案(精选12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卡罗纳》教案 第1篇  《卡罗纳》节选自《爱的教育

第八册第二单元《最佳路径》自由:让每个顾客都满意的智慧(精简13篇)

第八册第二单元《最佳路径》自由:让每个顾客都满意的智慧(通用13篇)第八册第二单元《最佳路径》自由:让每个顾客都满意的智

《生命的壮歌》之《蚁国英雄》(精简16篇)

《生命的壮歌》之《蚁国英雄》(精选16篇)《生命的壮歌》之《蚁国英雄》 第1篇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四年

去年的树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精简2篇)

去年的树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精选2篇)去年的树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第1篇  教学内容  11.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

让孩子更理性地读发明之书——《人类的“老师”》教学思考(精简12篇)

让孩子更理性地读发明之书——《人类的“老师”》教学思考(通用12篇)让孩子更理性地读发明之书——《人类的“老师”》教学思

复制 微信 置顶

添加微信号